寒假读书心得体会(共7篇)
读书,是好事;读大量的书,更值得称赞。
一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的书斋里杂乱的堆满了各科各类的图书,而且每本书上都有着手迹。读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敬佩之意油然而升。因为“有了书,就象鸟儿有了翅膀”吗!然而,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是:有好书并不一定能读好书。正如这位亚克敦,虽然他零零碎碎地记住了不少知识,可当人家问他时,他总是七拉八扯说不清楚。这里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善长于读书,而只会“依葫芦画瓢”。
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诼渐深入或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书有几千甚至几万,根本的目的在于对自己的书要层层深入,点点掌握,关键还在于把握自己的读书速度。至于“熟读”,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自己看过的书在看,在看,看的滚瓜烂熟,能活学活用。而“精思”则是“循序渐进”,“熟读”的必然结果,也必然是读书的要决。有了细致、精练的思索才能更高一层的理解书所要讲的道理。
由此可见,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是否读的精。象亚克敦,他徒有万卷图书,而不会读,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其实他一本书也没有读完。
现在的我们,这种“有书等于没书”的现象是历历在目,也就是不会读书。就说语文课本,大家都认为没什么看头;这样一来,掌握的知识也相对于较为肤浅。因此更何况是其他书呢?我们读书提倡: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面对现在激烈竞争的社会,更需要我们的善读。
寒热辨证又是确立治疗原则的一个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提出了治疗寒证、热证的总原则,又适用于指导“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的实热证和实寒证的治疗,即热证要用寒凉的方药治疗,寒证应使用温热方药进行治疗。对于虚寒证和虚热证,王冰提出了“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疗原则,即阳虚生寒者,当以温阳以去寒,阴虚发热者,当以滋阴以退热。在针灸治疗方面,《灵枢·经脉》篇明确指出了应用针灸治疗寒证、热证的治疗原则及操作方法,即“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灵枢·九针十二原》进一步解释说:“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即治疗热性病证应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少留针或不留针,以清泻热邪;治疗寒性病证则宜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2]。
临证时明辨寒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对于寒、热症状比较明了者,属寒属热证容易准确辨别,根据上述治则、刺法施治,往往效如桴鼓。但对于真寒假热证、真热假寒证,由于外在的很多症状与疾病的本质表现相反,容易被假象迷惑而做出错误的辨证和错误的治疗。在此以一则“真寒假热”临床实例,探讨其辨证要点及针灸治疗方法。
1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45岁,2012年5月22日初诊,主诉头痛如裹,伴热气上冲感2个月。患者平素胆小易惊,情绪变化时常出现呃逆,腰腹部怕冷喜暧,酸软不挺,手足热,冬日覆被而寐时,手脚喜置于被外。2007年查体发现胆囊息肉。1年前因出现进食油腻易致呃逆,小便色黄,在某院中医消化科就诊,诊为“湿热证”,给予消炎利胆片、加味逍遥丸、红花清肝十三味颗粒、十味蒂达胶囊及四妙丸等治疗5个月,上症时好时坏,时轻时重。症状较重时患者自服清热利湿药物。今春开始出现头痛如裹,时感湿热之气自腹中上冲,眼睛昏朦,眼皮沉重,眼角分泌物较多,同时觉腰部发凉,自服牛黄清心丸,症状无减轻。
刻下症:前额、眉棱骨部重痛,按揉额头部,则呃逆频频,自觉湿热之气自下腹上冲至喉及面,面热而颧赤,额部汗出,睑重不欲睁,手足热,腰腹部凉,不喜油腻、生冷饮食,大便粘,小便利。舌体偏大,舌质暗红,苔中、后部白腻。寸、关脉滑略数,尺脉沉细。
2 辨证分析
火性炎上,主升主散,患者刻下症见面热颧赤、额头汗出,自觉湿热之气上冲,手足热,舌质暗红为火热升腾外散之象;寸关脉滑数,数为热证的主脉,滑脉为腠理开泄,津液流通之征;湿性重着、黏滞,患者大便粘,眼皮沉,不欲睁目,苔中、后部腻为脾胃运化失职,体内水湿停滞所致,据此,湿、热之象似乎明显。
但除以上湿、热之象外,患者还有腰腹凉,不喜油腻、生冷饮食的表现。腰为肾之府,脾主大腹,故此数症可辨析为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而寒湿内生;尺脉沉细亦提示肾中阳气不足,无力鼓动血液运行。据此可知,肾阳不足是本病例的本质。
冲脉起于少腹之内胞中,与足阳明、足少阴经相并循腹而上行,《素问·骨空论》云:“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下焦肾阳不足所内生的寒邪,可胁迫阳气挟湿沿冲脉上行,故患者自觉湿热之气自腹中上冲,冲气上逆动膈则出现呃逆;额头、眉棱骨为足阳明胃经循行分布部位,冲气沿胃经上逆冲头,则见额头、眉棱骨处重痛。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患者久服清热之剂不但无果且病情逐渐加重的病史,认为本病例为脾肾阳虚,引发冲气上逆、湿热外蒸而造成的真寒假热证。
3 临症施治
治则以温补脾肾,理气降逆为法。首次治疗,取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上巨虚、下巨虚。诸穴常规进针、行针、得气。肾俞、三焦俞、关元毫针补法加艾灸;阴陵泉,毫针补法;上巨虚、下巨虚,毫针泻法。在进针及手法操作时,均引发患者呃逆,留针40min,期间仍有呃逆,并伴矢气。针后头痛即刻消失,微遗沉重感。效不更方,继遵前法治疗,每周1次,治疗8次后,患者仅在情绪变化时偶见呃逆,头感沉重,他如胆小易惊、腰腹怕凉、湿热之气上冲感等逐渐消失,食油腻食物已不再出现呃逆。舌质暗红有改善,苔薄白略腻,脉较前明显平和。停止治疗,同时嘱患者调摄情绪,慎食生凉油腻,不要擅自服用清热祛湿等凉性药物。
4 讨论
4.1 证型分析
真寒假热证的外在表现及患者主诉往往以热性症状为主,故医师极易误诊为热症,并误施以清热之法治疗。对于寒热真假的辨别,历代医家提出不同的辨别方法,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曰“患者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即通过患者是否欲近衣被,来辨别太阳病的真假寒热。张景岳等医家主张以脉辨别真假,认为假热之脉必沉细迟弱,或虽浮大紧数而无力无神;假寒之脉必滑数,按之鼓击于指下。清代医家杨乘六主张以舌苔润燥与否辨别寒热和虚实。从病机分析,真寒为元阳被寒凉所伤,假热为元阳被寒邪隔拒于外,上逆外散,所以出现的五官、头面及四肢病变往往为假象,而腹部及胃肠症状往往为真象。临床实践证明,要明辨寒热真假不能囿于某单一征象,必须四诊合参,全面掌握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才能辨识真假。
本例患者平素腰腹部怕冷喜暧,腰部酸软不挺,为肾中阳气不足,寒气内生之征象;情绪变化时常出现呃逆,手脚发热喜凉,为肾虚失于摄纳,阳气为寒气所迫,浮于上、格于外的表现。当患者因胆囊息肉,进食油腻食物出现呃逆及小便黄就诊时,因接诊医师未识肾虚内寒之本,误诊为湿热证,给予过多寒凉之药,虽可暂时将格于外之热清除,但同时进一步戗伐了脾肾阳气,造成脾虚失运,湿浊内生,肾中阳气被伤,内生寒邪胁迫阳气外出。《灵枢·逆顺肥瘦》载冲脉“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气冲穴)”并与足阳明、少阴相并而上行,因此冲脉的功能与肾和胃关系密切。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说“肝肾内损,延及冲任奇脉”,故当肾中阳气被寒邪所迫,会经由冲脉上逆,裹挟湿浊之气循胃经上达额头及眉骨处,故出现额头沉重疼痛,面赤,汗出等假热之象。
4.2 施治处方
在明辨寒热真假的基础上,本病例的治疗取肾的背俞穴,三焦的背俞穴及有大补元气、温补肾阳功效的关元穴,施以补法,以补肾固摄阳气,使元气通过三焦,温煦激发五脏六腑的功能;同时加用灸法,取艾灸温热之性,既可温补肾气以固本,更可同气相求,引浮散之阳气回归。取足太阴脾经合穴阴陵泉健脾祛湿。同时根据《灵枢·海论》所载“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取足阳明胃经穴上巨虚、下巨虚施以泻法,以引冲逆之气下降。由于辨证准确,选穴恰当,很快见效。
《内经》将治疗有过失,不能取得十全疗效归结为医师“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从本病例来看,患者虽有明显的热性病症表现,但亦有阴寒之象,若临证时能全神贯注,仔细采集、全面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应可避免对其寒热真假的误诊和误治。
摘要:真寒假热证的外在表现及患者主诉往往以热性症状为主,故医师极易误诊为热症,并误施以清热之法治疗。若临证时能全神贯注,仔细采集、全面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可避免对寒热真假的误诊和误治。
关键词:真寒假热,针灸
参考文献
[1]陈为,严石林,赵琼,等.从真寒、真热多属胃肠里证辨寒热真假[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3):11-12.
依照“举隅”论,学习并非教授而能,而是自悟以成。而有人连起码知识都不知,又如何发蒙起昧?若不自下功夫读书,又能责谁之过?
然以今日教育观看,若学习仍为苦差而不能使人快乐,还有谁愿意读书?一个好老师,必为善引学子学习的人师和导师。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理念里,教育重心发生移位,不会学、不愿学者没人说笨,相反考验教师的尺子摆着,本事再大,若不能让生愿学,也不算良师。教师不仅要授生以知识,还要依其脾性,让其轻松学习,愉快学习,以至于主动愿学,善学乐学。由此观之,一般教师远不能胜任。
我于2007年去苏州参会,还曾特地到虎丘“生公讲台”前拍照流连。生公(竺道生)乃东晋佛教名流,巨鹿魏姓世家,幼年从东莞人竺法汰出家,后来成为鸠摩罗什著名门徒之一。《莲社高贤传》说,“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点头”。能使顽石点头,这要何等耐心,何等人性的包容力与感化力,何等讲析的透彻与直白!
不过,高僧大师们法道现场今已不闻,慕而难学仍是事实。较劲者又会说,要成就良师,即使再下苦劲读书,仍然不够,有些需要天成,比如好嗓音、好皮相等等,否则就不要去教书。教师不好当,非得演技超凡绝伦者不能胜任。而书也不好读。即使当年书好读,但让学生能读懂、会读,若非其天分高,怕就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方能见出教书育人之能事。在这方面,真正值得称引的,是那些长年坚守讲台、让素质和天分并不高的孩子愿学乐学的教师,他们每人都身怀绝技,外人轻视不得。
而当初,我即在如此信念支使下而不断“充电”以提升的。在《反思:在追逐趋向中开启一条通道》《深切而温馨的一段怀念》,以及《本文、释阅及其他》里都谈及因不愿教书仅仅低层应对,也不愿将生命虚度,而想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而去大量读书的情形。至今还记得多少个寂静的深夜,以及一个个喧腾的上午或下午,手不释卷,与那些高贵而睿智的灵魂相遇之欣幸。应当说,这是工作初十年间非常难得的生命体验。
但我仍感紧张和焦虑,特别是2005年《建筑生命的课堂》出版后,颇为怅然、空虚过一段时间。而这种情绪又在2008年《汉书精华注译评》《后汉书精华注译评》出版后再度出现,其间或大或小的困惑就更多。也许正如爱因斯坦所揭示,“圆圈外是那么多的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而苏格拉底虽说“意识到自我的无知乃是一种智慧”,然其情形怕不如此,更可能源于我们这一代人先天读书之不足吧。
犹记2007年11月某深夜,我在教育在线说,“读古文数篇,忽有感乡贤刘海峰先生之言,以为‘古之贤人,其所以得之于天者独全,故生而向学,不待壮而其道已成。既老而后从事,则虽其极日夜之勤劬,亦将徒劳而鲜获,读罢而忧叹”。当你发现,读了再读仍有诸多问题困扰而不得化解,莫大的悲情竟蓦然而生。然而次日清晨,朱永新老师阅后复曰“忧而叹之,起而行之”,则不啻振聋发聩。行动就是力量!夫子不是感慨“朝闻道,夕死可矣”?圣人尚且如此,而又况我等庸碌之辈呢!
但我读书很慢,年轻时阅读数句而浮想联翩,有时竟至不能续读;年岁渐大时虽然沉静多了,但思前想后也不为少,而读书和思考的快乐,也因时时有见而感到欣慰。但远不及南宋尤袤所说饥寒孤幽时,读书可以当肉食、裘服、朋友和琴瑟的情形。至于司马温所谓“必先几案洁净,藉以茵褥,然后端坐看之”,其君子慎独洁肃如是,非我所能慕学。
而我,似乎只剩一点“勤奋”可为,而勤能补拙。欧阳修《归田录》中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说得亲切,极富生活感。所谓“马上”,大概车旅劳顿之类吧。于我的体验,至今仍记得2011年到重庆开会,在火车上将约翰·霍特的《孩子为何失败》细细看完。而我在微博中也记到:“一个半学期以来,坐公交车居然也看了三本不薄的书,一本学术类,两本传记类。没想到。也感谢17路的司机,冬天暮色早降,一路上有心为我开着车厢的灯,直至我下车。想来,很是温馨。”至于“厕上”及“枕上”,其时又写到,“也就是在卫生间看书,也是古今人的习惯,自然要多得多了。不过,以篇为宜,不长的篇论为宜。至于枕上,则至今仍然不甚习惯,一靠在床头,看书就成了催眠,不一会即啊呼声起。无奈,无奈。”
谢冕先生《富有的是精神》里说得一点不错,人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就已没有集中的时间用于专门的学习了。而在大学即使读得再多,据李文正先生“教学枯竭论”所揭示,知识老化、事业与家庭事务烦琐化,以及思维的僵固化等,皆可对一个人的认知系统产生致命打击。既如此,也就能多少理解古人为何喜好汇积那些时间的“边角”与“余料”了。欧氏所谓“三上”,说白了,就是向庸常耗费索要自己的精神能支配的时间。
说起边角料,裴松之引鱼豢《魏略·董遇传》注《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有一段颇有内涵。曰:
“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间习读。……明帝时,入为侍中、大司农。……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硃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馀。或问三馀之意,遇言‘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也。由是诸生少从遇学,无传其《硃墨》者。”
最能打动读者可能在“三余”了。岂止如此,时间于董遇凡可利用则几乎皆用,而“投间”(乘隙、趁机)二字无疑揭示秘密所在。不过“三余”的边角料都不好处理。比如冬季,一年最后的时节,一个凋零、寒冷而人类少有公开活动的季节,似乎只配玩乐和休眠。天寒地冻里,要耐下心来坐冷板凳读书,非得有卓绝的意志不行。坚持下来了,就会认同林发在《冬季小语》所说,冬季属于沉思而孕育的季节,它期待新的超越与新的突破。再如夜,一灯如豆,要有滋有味读书到天明,既要克服生物钟的惯性,又要考虑体力的消耗。所谓夜读,说起来烂漫,但仍需意志支撑。所以,要在劳顿的旅途寻觅“马上”悦读的机缘,要向沉沉睡眠借一宿长读的光阴,其实都并非易事。
一个人要知道做什么,而不全由他人。而意识到所学必当全力以赴,乃是向学起码的识见。我仍记得在家读书,严父庭训,外出无论公干私干,都要带上书籍;放假在家,除非劳动即要手拾一卷,除去年三十至新年初二可以娱乐,余皆不许。当新初二从外祖父家回来,次日,无论家里来了多少客人,也无论多少表兄表弟到来,只能礼节性相见,随即要回卧室去静学。再则,印象里,曾经多少次因家无余资买不起想读之书,于是只得拼命网上搜索,而今可谓积习难改,但也由此初建了我的阅读库。怎么说,都令人感到快意。应当感谢时代和网络,因了它们而显示知识解禁后的学问新格局,而这在过去则不敢想象。
自幼时由父亲带进书店购书时起,一生恐与书结下不解之缘。寒假暑假,周末节日,都是读书、写作的好时光。寒假虽短,可做的事却很多。记得2007年春节,我拼命做起《汉书》和《后汉书》笔记,同时还对照阅读了相关论文数百篇,对随后半年写出九十余万字的“两汉精华注译评”无疑作用甚大。而2011年春节,我仍忙碌不停,为书稿《散文阅读新路径》修改,而彼时寒假回到乡下,怎奈老家湿冷难耐,而以春节前后为甚。楼上房间透风,往往只能坚持一小会。至今读来,那时所做,仍然坚挺结实。
眼下的寒假自不例外。我还有很多事要排到假期才能完成。可能还要整理一些自感有内容的课,毕竟在过去录音了几百节,我须抓紧时间将其整理出。当然,我还会静下来,寻思来路与去路。此外,虚灵不昧,一定要静空几天,让绷得太紧的神经放下来。再则,或写闲章散调,或到附近林子漫步。
还记得2003年12月,某日监考,见温庭筠《商山早行》诗,突然引发一阵久渴的思念。晚上,静静的灯下,回想受难的肉体与灵魂的超脱,以及苦难与绝望,而一个个高贵睿智的灵魂,老子,庄子,欧阳修,苏轼……竟超越时空赶来相会,于是便不再寂寞和痛苦。那夜,阴暗潮湿的房间,方寸之地的桌面,突然显得拥挤了。但其温馨的感觉,现在还能触抚。
吕老师在书中介绍了五种反思的途径:一是要撰写教育日志,把自己在教学中随时出现的、记忆最深刻的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二是撰写教育案例,把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学生展示典型思想、行为、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撰写教育叙事(教育随笔),把自己从事教学中有现实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记录心灵成长的轨迹,道出在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情感,既利于理解,又能给学生带来想象的空间;四是通过教后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误,扬长避短,不断改进,就使教师有了很多收获;五是进行网络学习,跨区域共享集体智慧,促进研究深入,既方便快捷,又实现了交流的互动。在反思中要反思态度、反思内容、反思效果。
书中还介绍了质疑反思、对比反思、换位反思等的方法,让我记忆颇深,教师要注重行为前、行为中、行为后的反思,以积极的心态
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坦诚地交流看法和意见,从而敏锐地发现问题,提高教学的水平。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是对应的主体,教师可以以学生为镜子来反观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用学生的眼光和心理去观察和理解问题,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用朴实的语言,将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在这些真实的故事中渗透着大师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对于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具有非常深刻的指导意义。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阅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候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书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通过阅读可以不断的丰富我们的理论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飞速发展时代的到来,孩子的视野也越来越宽阔,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所以他们求知欲也越来越强烈,所以加强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也才能够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游刃有余。书中对于时间概念的分析也让我有非常深的感触。我也会经常抱怨不够时间来把教学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总感觉工作繁琐似乎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不够用。每天周而复始的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不断学习充电来提高自己太多事情让我有时候茫然失措。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
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用阅读的力量,知识的累积,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读到这里,我突然之间明白了,为什么有的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原来,这是需要常年累月的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大师让我知道了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大师也提到要善于给学生创设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和空间,孩子没有取得成绩时,我们不应该光想着是不是孩子不够聪明,没有掌握方法,亦或者是家长不够重视。而首先我们应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也许对孩子我们缺少了个别对待的态度,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去关注每一个孩子,学会赏识他们,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个微笑,多一句赞美。
学生寒假读书心得体会10篇1
友谊是一种力量,它会让人变得更快乐,更坚强;友谊是一种魔法,它会让人千辛万苦的去寻找它;友谊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东西,可它就像空气一样,让人们离不开它。这个寒假,我就读了一本书,叫《寻找黑骑士》,也是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友谊的力量......故事主要讲的是:故事的主人公笑猫有一位非常美丽优雅的妻子——虎皮猫,他们还有三个孩子,分别是胖头、二丫和三宝,而笑猫的老朋友老老鼠,最喜欢三宝,总是想接近三宝。
一次在小树林里,小猫们开了一个“交友会”,大家可以交到好朋友,而胖头交了一个只知道吃的朋友;二丫交了一个很潮、很时尚的朋友;三宝交了一个很勇敢,却没有孝心的朋友。过了一段时间,小猫们都发现了自己交到朋友的缺点,纷纷跟自己的朋友“绝交”,而三宝想起了自己在那次地震中认识的搜救犬黑骑士,于是三宝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黑骑士。于是,笑猫、三宝、球球老老鼠开始了“寻友之旅”,他们分别找到了住在北郊的自卑并爱撒谎的黑狐、住在南郊的势利眼黑狼、住在东郊的忘恩负义的黑狮。这样一来就只有东郊没有去过了,他们最后找到了黑骑士,只不过他现在担任调琴师的导盲犬一职,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宝和黑骑士在中秋节相认了。
读完这本书,我心里有很多感悟,比起三宝,我很惭愧。三宝愿意千辛万苦的去寻找朋友,而我却和朋友吵了架,连个错都不愿意认。记得有一次,我和我一个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出去玩,我们来到了未名园放风筝,那时候是春天,天气也很好,所以放风筝的人很多,我拿着风筝在那里放,她在旁边拍手叫好,最后风筝越放越高,可是跟别人的缠在一起了,我想把它们分开,可是怎么也分不开,最后还把我们的风筝线弄断了,风筝摇摇晃晃的挂到了树枝上。我们两个为此大吵了一架,谁也不理谁,后来我想了想,这件事情我也有错,风筝毕竟是我弄断的,于是我打了电话向她道歉,最后我们两个和好如初。
我以后也要向故事中的三宝学习,不那么轻易地就放弃一段友谊,争取让我和每个朋友的友谊都能地久天长!
学生寒假读书心得体会10篇2
我有一套非常好看的书,书名叫作《丁丁历险记》,它是比利时作家埃尔热创作的作品。书里的主人公丁丁养了一条非常聪明的小狗,它的名字叫米卢,他们总是一起和黑暗、邪恶势力作斗争。我最喜欢丁丁系列故事中的第一本——《丁丁在刚果》,书中讲述的是特别爱动脑筋的丁丁,他被坏人抓住了,却丝毫不紧张,而是静下来想办法,并用自己的智慧从坏人的眼皮子底下逃了出去,不仅如此,他还想办法把人质也给救了出来,真是太了不起了!
翻阅着手中的《丁丁在刚果》,我情不自禁地崇拜起我的偶像——丁丁。他最令我佩服的就是他爱动脑筋的优点。故事里的丁丁不幸被坏人抓住了,他不慌不忙地坐下来想办法,用自己的办法战胜了那些邪恶势力,为了一网打尽,他还想办法把他们的同伙也抓了起来一起送进了警察局。在那样紧张的情况下,他那样镇定,那样冷静,不像别人,遇到困难,全身颤抖,完全没了主意。这就是因为他有一个爱动脑筋的好习惯!从丁丁的身上,我知道了,在那样的困难面前,光害怕是没有用的,只有冷静下来,开动脑筋才能解决困难。
说到丁丁,我又想起了我自己。在生活中,我就是缺少了丁丁的这种遇到困难多动脑的好习惯。记得有一次,我回到家,发现妈妈给我带回来了一套电动小车的制作材料,我欣喜万分,赶紧动手做了起来,我按照图纸。做完了底盘,又安装好了上面的零件,再把线一股脑儿都连上,最后装上马达,安上电池,一按开关,电动小车却一动不动,我觉得非常奇怪,可是,我又没信心修,最后只能放弃了。这时,妈妈走了过来,看到这情形,妈妈接过小车,仔细看了看我连接的线路,又看了看图纸,发现我把电线连错了,她边思考边把线路一根一根修改了过来,最后,小车终于在妈妈的帮助下开动了起来,我当时高兴极了,同时也为自己的不动脑筋,轻易放弃感到一阵羞愧。是呀,遇到问题,不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却直接放弃,那可不是真正解决困难的方法!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去克服它——这就是《丁丁在刚果》给我的的礼物,以后,我一定会像丁丁一样,努力做一个爱动脑筋的男子汉!
学生寒假读书心得体会10篇3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列宁也曾说过:“书籍是巨大的力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不管怎么说,这些名人名言都充分表现了书对人类的重要性。的确,书对人类真是太重要了。沉沦的人可能因一本好书而变得热爱生活,心里充满仇恨的人可能因一本好书而变得无比关心他人,心胸狭窄的人可能因一本好书而变得心胸无比宽广。作为我们小学生,更应多读些有益的书籍,这样不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写作能力,而且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对,书籍是知识的源头,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籍,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改造灵魂的工具,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读书,能使人愉快,使人聪明,鼓舞人的思想感情去爱人类,爱和平。
书是有价的,但又是无价的。世上的书那么多,价钱从几元到几千元,各不相同,可它们内存的知识是无价的天价难及的。书对人类的影响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了。
为了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人们渴求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生产力。只有知识才能构成巨大的财富源泉,既使土地获得丰收,又使文化繁荣昌盛。
努力读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好读书的人们,让我们一起读好书吧!
学生寒假读书心得体会10篇4
书,陶冶了我的性情;书,丰富了我的知识;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书,给予了我人生的启迪。以书相伴,人生就会有大不同。生活可以清贫,但不可以无书。博览全书的人,往往知识丰富,能集众家之所长于其身,因此能使人喜欢读书,将使他终身受益。
虽然我们都知道要多读书,读好书。可仍然有一些人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对读书产生兴趣,兴趣才是的老师!
读书不仅可以让孩子获取广泛的知识,陶冶情操,还能使孩子得到放松休闲,缓解焦虑,调节情绪,与孩子一起读书,既能留出一些时间与孩子共处,又能要求自己也养成读书的习惯,一举两得。
经常读书的人会思考,知道怎么才能想出办法。他们智商比较高,能够把无序而纷乱的世界理出头绪,抓住根本和要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常读书的人不会乱说话,言必有据,每一个结论会通过合理的推导得出,而不会人云亦云、信口雌黄。
读书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对人性的认识,锻炼心胸,逐步训练感受幸福的能力,培养自信心,形成实践能力。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养成阅读习惯将受用终生。阅读习惯是在心灵深处装了一部发动机,一个人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寂寞,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知所措。
学生寒假读书心得体会10篇5
在我的成长路上,《西游记》始终陪伴着我,不论是电视剧还是动画片,虽然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是仍不过瘾。当看到唐僧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时,不禁对唐僧的执着、孙悟空的勇敢机智、猪八戒的幽默和沙和尚的任劳任怨感悟颇深。但感动的还是唐僧对徒弟的谆谆教诲。如今再次细细品味这家喻户晓的名着,不变的是故事情节,变的是我的感触。
小时候看《西游记》总会有个疑问: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可以翻十万八千里,那为什么不直接带着唐僧坐筋斗云去取经呢?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迎刃而解了,这只是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的东西,一切事物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就像这句歌词所说的,想要成功不能只依赖捷径,成功的秘诀就是踏踏实实地沿着脚下的路走下去,不管路的两旁是荆棘还是鲜花,不管路的上方是艳阳还是阴云。
孙悟空求学七年才学到真本领。七年间,他只跟着师傅和师兄念着自己不喜欢的经文,但他从未说过放弃,因为他知道总有一天师傅会将真本领传授给他,他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这也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取得成功的快慢不在于我们消耗的时间,而在于我们为获得成功所受的磨练。一个真正想取得成功的人是不会在意自己为这个目标耗费了多少时光和精力,他们在意的只有自己是否为这个目标真的在拼搏。他们知道:接受的磨练越多,获得的经验也就越多,离成功的大门也就越近。
孙悟空神通广大,却被紧箍咒约束,被佛祖镇压。这就是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因为这些束缚,孙悟空才不会因为本领高强而胡作非为。生活中每个人也同样,被法律和道德舆论约束着,整个世界也因这些约束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发展。若世界上没有任何规矩,对人们没有任何约束,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世界坠入了毁灭的深渊。所以,人们应当自觉遵守法律,遵守各项规定。
孙悟空保唐僧战妖怪的英雄形象在我们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不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更告诉我们许多生活的道理,给这本名着增添了光辉。
学生寒假读书心得体会10篇6
假期里我读了《爱在山野》这本书。刚开始读感觉枯燥无味,就是一本描写动物的书,没什么意思!但后来渐渐地被书的内容所吸引,读着读着就仿佛走进深山,跋涉于山谷,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了。
作者从一只受伤的黑麂开始,跟踪寻访黑麂种群。在寻访过程中经历了猪蛇大战、相思鸟迁徙、人和野猪之战,每一件事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通过黑麂的生活习性、猎人的狩猎经验和粪粒中的“情报”,历经险境、磨难,终于与这些在山野中呼唤爱的朋友相遇,相遇后的欣喜、慰藉难以用语言表达。书中还写了植物,热带水果色彩鲜艳、香味浓郁、甘美醇厚。海南橙红的槟榔、智慧之果——菠萝蜜、酸甜的可可豆,让人垂涎欲滴。
作者在写动植物的同时,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歌颂了生命的美丽,也描绘了生命的悲壮——动物们在人类的猎杀下苦苦挣扎,它们生存的空间正被人类蚕食。而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的野蛮开采中恶化,终于威胁了自身的生存,不断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山溪采集满山的碧绿,汇集一潭翡翠,动植物种群和人类一样生活在天地间。山野的生命热烈、崇高、无私,正是山野生命的光华使我们认识到爱是生命的需求、创造,没有爱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一切,爱在山野,山川河流、野生动植物界的生灵们,都是人类的朋友,爱我们的山野朋友吧!
学生寒假读书心得体会10篇7
“读书”一听到这个词多么熟悉啊!懂得读书的人就会体会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怎么回事。
喜欢读书的人,时把心思投入进去,身临其境。在书中他看到了雄伟壮丽的山川河流,看到了天真活泼的童年时代;在书中他同作者一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悲伤,一同欣赏优美的歌曲……
当我捧起《钢铁识怎样炼成的》,深深融入到里面时,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因为我拥有健康的身体,保尔虽然残废,但他那种不向命运低头,坚强的毅志和顽强的精神,深深地把我折服,让我佩服。我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希望。我更爱读书了。
《伊索寓言》给我了诸多感受,在黑暗处给予我启发,这本书的每一段小小故事,都蕴含着无限的哲理、寓意,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例如龟兔赛跑,它就给我们了一个很大的启示,由兔子的松懈,到乌龟的坚持,给我们了一个大道理,说明了奋发进取往往会胜过恃才自负。如果你想永远比别人快一点、聪明一点,那你得戒骄戒躁,如果比别人“笨”一点或是慢一点也没关系,你只要向乌龟学习那种一刻不停始终坚持到最后的坚韧毅力和精神。《乌鸦找水喝》的故事又让我们明白了另外一个道理,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不害怕不气馁,要勇于面对困难,运用你的智慧,只要你开动脑筋积极面对,困难一定能迎刃而解。
《鲁宾逊漂流记》中的鲁宾逊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王国,我们也可以用勤奋和智慧打开成功之门。不论做什么事,都不能丧失意志,不能怕苦,要尽可能的发挥出你的才智。因为,成功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在我认为,读书是人生中的娱乐、消遣的方式,它不但能给予人无穷无尽的知识,而且可以给予人无限的乐趣并且培养人为人处事的的能力。
我想,书籍是的良师益友,精神的食粮,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
学生寒假读书心得体会10篇8
说起读书,长了这么大,还头一次审视读书。因为从自己当学生开始到身为人师,我们都时刻与书为伴,只不过我们太习以为常了,甚至没能好好静下心来,去品味以下读书的感觉和收获。
学生时代的读书感觉,一个字“累”,尽管自己没有在高中毕业时,把所有的书都撕掉,烧掉,但也毫不吝啬的把它们装进口袋给卖掉了,可以想象那时候的书对学生的压抑。
走上工作岗位,发现在学校学的知识已经不能使自己从容的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求知面孔,甚至无法控制他们灵活的四肢,使得课堂内外,散乱不已。这时,一种再度学习的愿望油然而生!
先是看影像资料,听一听他们的育人技巧。后来发现,看影像资料局限性太强。变改为看书。随时随地都能翻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看的书自然就多了起来。最初一个月两本,发展到一个月4本,读书笔记也用了一个又一个。有时候,我还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在日记里,不时被女儿翻阅,她也有了写读书笔记和写日记的习惯。
自从看书以来,对书中的理论知识不太感兴趣,甚至感觉作者有罗列无用的东西以充当作品的内容之嫌。对读书者来说,学不到任何东西。这可能就是人们为什么对现在的书有这么一种看法“现在不管是不是个人儿都能写书!”
对人类影响力的《论语》,我看完之后,方感觉出书人竞如此的不负责任,同样的一句话,竞在书中出现两次,并且命名在不同的章节中,赋予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看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读书中,我曾经发现了一个戏剧性的时刻:生病输液时,是我们读书的时刻。静静的躺在病床上,认真的读着每一句话,慢慢的去品味书中的道理和智慧。的缺陷就是无法把精彩的部分、哲理性的话语记录下来。等你有时间在去记时,也许找不着了,这时候是最可惜的了。
书,还是要继续读下去的,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在有书读的日子里,我们生活的很充实。读过很多书之后,我们会发现眼神中充满了定力。我们不会在无所适从的面对变换无穷的世界,我们因此会从容的度过每一个精彩的时刻!
学生寒假读书心得体会10篇9
也许对于我来说,最开心的就是迎来了寒假。为什么我会这么开心呢?如果你觉得是因为放假的话,那么你就错了。我真正开心的原因是因为,在寒假我能够阅读很多很多的课外书。我是一个十分喜欢阅读的人,我的生活里如果没有书的话,我会觉得非常无聊,非常没有动力。所以,书籍对于我而言,是我的快乐源泉,也是我精神的支柱。
在寒假放假前,语文老师就叮嘱我们寒假回去多看一些书,以及要写几篇读书体会。这对于特别喜欢看书的我来说,简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我兴奋极了,放假之后,便让妈妈带我去书店里买书,还没开始买书我就在书店内认真的看起书来,甚至忘记了时间,后面是妈妈的提醒,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看了几个小时的书了。书籍这种东西对于我来说,充满着无限的诱惑和无尽的好奇,也许也是因为我浓厚的好奇心,才让我如此的热爱看书。之后我买了好些课外书带了回去,只要一有空我就会翻开一本书,孜孜不倦的阅读起来。
老师布置的这个作业,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作业。因为它是我的一个爱好,我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在上面,不管怎样都感觉不到累。整个寒假下来,我看了不少的书,有一些作文书,也有一些名人名著。四大名著我早已经看完,也许是家里有一间书房的原因,我很喜欢呆在里面一整天,这让我的性格也变得内向沉稳一些。但是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进行阅读,是我的梦想。家里书很多,爸爸是一个很喜欢看书的人,每个炎热的午后,我会和爸爸一起在书房里,同一个时间翻开一本书,然后一直阅读下去,直到妈妈来叫我们吃晚饭为止。
这是我童年里最美好的回忆,也是我最快乐的时间,阅读能够让我变得自信,变得快乐。我也从这些书本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读一本书,就好像是乘坐一趟列车,阅遍河山。一路上的风景截然不同,有时激动人心,有时沉默不语。这样的感受,让我的精神世界变得尤其的丰富。紧接着我也开始热爱写作,写作和看书从古至今都是无法分开的。而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作家,写出优美地文字,提供给别人欣赏。
整个寒假,我不知道读了多少本书,这两个月的时间,让我有了一定的成长,阅读速度变得更加快,写作水平也得到一定的提升。感谢书籍,让我的生活变得不丰富,让我的人生变得与众不同,变得更加璀璨夺目。
学生寒假读书心得体会10篇10
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征。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它经过了千锤万击,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中成形的。所以,它是那么坚不可摧!我们的人生是困难打磨出来的,只有经历挫折,才会炼就百折不挠的韧劲。钢铁的坚硬正是因为它承受了不计其数的敲打,才会有一具“刀枪不入”的身心!
掩卷而思,标题赫然入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生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他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人类而斗争!他的身上有着不计其数的伤痕:眼睛、脊椎、腿......但他绝不轻言放弃,一次次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他的一番话令我感慨万千——“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作为一名小学生不也应该珍惜时间,多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吗?就像保尔?柯察金那样,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做到问心无愧!我并不善于抓紧时间,也做不到迎难而上,就像做题也一样。有一次,我碰到了一只“拦路虎”,我看着题目,却始终找不到思绪,百思不得其解。正准备轻言放弃的时候,我发现保尔在桌上似乎对我微笑,他高举着剑,在战场上英勇奋战。面对呼啸而来的子弹,他依然临危不惧,生与死,都是变幻莫测的,他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我眼前的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我“热血沸腾”地拿起笔,在草稿纸上一遍又一遍孜孜不倦地演算着。我的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在呼唤:不要放弃!我灵光一现,在图上添了一条辅助线,一道难题迎刃而解。我面对来之不易的答案,激动万分。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包含了我坚持不懈的努力。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不要为了时光流逝而哭泣,因为只有你付出了努力,才不会觉得失落。不要为了一事无成而悔恨,因为只有经历了挫折,才不会空虚。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这么说过。其实不仅仅是为了革命事业,在生活中,只有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才会更加坚强!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一事无成的人,那就多多直面困难和挫折吧,这样你就能具有钢铁般的意志,成为一个像保尔一样百折不挠的“英雄”。
一、学习、学习、再学习
(一) 学习是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 财务概念框架中尚没有关于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的标准。但众所周知, 真正主宰企业并且事关成败的关键因素却是企业的人力资本。人的素质将会是企业发展好坏的关键变量, 而人的素质与能力高低, 则直接取决于个人持续的学习能力。根据SWTO的模型, 可分析目前个体所处的时代与环境。如果人们不读书不看报, 如同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这点勿庸置疑。博弈论课程已经对这个现实有了非常完美的诠释。看看现在年轻的后生, 无论从体力、精力还是接受新思维的能力方面, 都是我们这些人的楷模。俗话说得好, 长江后浪推前浪, 前浪死在沙滩上。这不是危言耸听, 这确实是残酷得现实。狭隘地看, 为了一个饭碗, 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俗话说,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因此, 唯有努力学习方才有可能立于先发的优势之下。而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 学习和读书也是事业成功的必经之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读书和学习都是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常而言, 激烈的竞争压力状态下, 根本容不得人们静下心来深思和反思自身的成长之路。对于身在职场的人而言, 平时大多忙于具体事务, 更多关注眼前利益。但从长远来看, 这些事情中, 有些事也许无关紧要, 另一些事可能喧宾夺主, 再一些事可能误入歧途。俗话说, “磨刀不误砍柴功”。因此, 更应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 认真思考一些事关长远的问题。
(二) 书籍是人们汲取知识的重要载体
我大学刚毕业那年, 曾经带头响应全国关工委读书的号召, 并且意外获得一枚“全国读书优秀纪念奖章”, 这给了我很大“物质”动力。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好处很多, 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等。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非常重要, 对于提升自身素质、做好工作更为重要。从财务的角度看, 读书学习是财务人员胜任财务工作的必然要求。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 思想就会僵化, 能力就会退化, 尤其是日新月异的外部变化, 会计准则的发展和进展都需要时刻关注和学习。特别要看到, 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这对会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从古今中外历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现象:事有所成, 必是读有所得。读书是现在提升自己, 做好会计工作的必经之路。想要掌握企业运营的本质, 并且力争为企业发展和价值提升贡献一些努力, 绝对离不开读书, 尤其是会计方面的经典著作。对会计领军学员而言, 需要知其所以然, 把握住会计的本质特点, 这样才能把握主流, 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或许有许多人仍然相信读书和学习无用论。但读书和学习的功能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因此读书和学习不能急功近利, 尤其在当下浮躁的环境里。“为会计真谛而读书和学习”, 莫问是否有用。由于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脱贫、复兴心切, 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很深, 这对一个民族的发展非常不利。不少古典书籍暂时看来没有经济的价值, 但是大智慧往往来自这些古典之中。因此, 人们需要注意读好书的辩证逻辑。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那么, 就需要我们挑好书来读, 围绕着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我们需要研读历史经典、哲学经典和伦理经典等, 彰往而察来。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是一句中国古老励志的名言。优秀的经典著作作为经济、哲学等的传世精华之作, 诠释了人类发展的根本问题, 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思想穿透时间, 如同一壶老酒, 历久弥新, “喝”得越多, 越能醍醐灌顶。
(三) 思考是成为领军人才的必经之路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 (Peter Drucker) 曾讲过关于三个石匠的故事。一个过路人问三个正在凿石的石匠他们正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说:“我在挣钱过日子。”第二个石匠回答说, “我在做国内最好的凿石工作。”第三个石匠仰起头来, 眼中充满光芒地说, “我在建筑一座大教堂。”很显然, 对于第一个石匠来说, 工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 至于工作的内容, 无关紧要。第二个石匠就不同了, 他有更高的目标:他要在他的领域中做得最好, 他要成为一流。但是, 第三个石匠的境界比第二个石匠更高, 因为他看到了他的凿石工作的目的, 是为了建筑一座精神的圣殿, 影响普落众生。
会计领军人才与这三个石匠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仅仅将会计工作看作养家糊口是第一种境界;狭隘地将会计领军作为目标是石匠的第二种境界;而把追求会计中严谨的逻辑与真谛, 探求其中的发展规律并且影响更大范围的会计实务人员作为目标是第三种境界, 这是最高境界。虽然对比而言, 第二种境界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这远远不够, 应该追求最高境界。但要成为第三境界的领军人才, 思考是必不可少的。
大教育家孔子有句名言, “学而不思则罔”, 说的就是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 人就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而陷于迷惑。民国时期的教育家胡适也将宋朝程伊川所说的“学原于思”这四个字奉为至理名言。这些名言都说明了“读书”与“思考”的逻辑关系。如果单纯为读书而读书, 不去进一步思考, 那么, 我们的大脑仅仅是一个电脑上的储存器而已, 死水一潭。因此, 我们必须思考。
坚持不懈地思考, 终归会有收获, 就会在前人总结或者研究的成果上更进一步, 冒出新的思想火花。充分利用发散性和批判性思维来审视我们的企业运营与管理。只有这样, 我们个人才会有生龙活虎的思想。思想的作用确实非常巨大, 可以引领一个企业走向成功。从宏观的角度看, 也会引领一个国家走向富强。
二、实践、实践、再实践
(一) 积极推动改革, 提高内部效率
中国有句话叫未雨绸缪, 我所在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业务已经由国内拓展到全球范围了。但我们仍然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来应对这一急速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就更需要为企业的发展多想问题, 多找思路, 尤其需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变革。
为快速响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公司的组织需要持续变革, 特别是随着电算化体系的逐步建立和成熟, 以前的多层行政传递与管理的体系将更加扁平化。以电子流来替代人工的操作, 以降低运作成本, 增强企业竞争力。而会计人员也将面临这个问题。伴随着支撑IT的网络等逐步铺开和建立, 通过规范管理来提高效率, 有些环节就会消失。总的原则是压缩无效环节, 力争在满足内部控制的前提下, 建立起良好的权责体系。
执行流程的人, 只对事情负责, 减少在管理中不必要、不重要的环节。通常, 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 往往会出现大企业病, 大企业病一般体现为一些官僚组织不停地在制造垃圾, 然后这些垃圾又进入分捡、清理, 制造一些人的工作机会。制造这些复杂的文件, 搞了一些复杂的程序以及不必要的报表、文件, 来养活一些不必要养活的官僚组织, 而官僚组织是不能产生增值行为的。如何来抑制大企业病呢?这就需要很好的机制设计,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发动全体员工, 为流程梳理尽心尽力。最近, 笔者所在公司正在做一些有关财务流程方面的梳理工作, 需要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出来, 在自身岗位小改进的基础上, 不断归纳, 综合分析。然后, 在此基础上研究其与公司总体目标流程的符合, 与周边流程的和谐, 要简化、优化、再固化。这个流程是否先进, 要以贡献率的提高来评价。所有这些改进和完善, 都要能够保证正常的业务不受干扰, 又要同时展开各项流程梳理, 错综复杂, 步履艰难, 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抱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要热烈而镇定, 紧张而有秩序。
(二) 积极固化成果, 推动公司价值增长
“治大国如烹小鲜”。流程优化之后, 就要求每一环节的执行者、监控者都要小心谨慎, 不能随意把流程破坏了。流程标准的固化非常关键。重复运行的流程必须要达到模板化。看板操作是减少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有效手段。公司来的新员工, 通过看模板或者流程, 就能照猫画虎, 这是会计人员职业化的基本要求。如果一项工作达到同样绩效, 少用工, 又少用时间, 这才说明企业的效率提升了, 管理也进步了。规范化的流程是一把筛子, 能够将监控融入到流程中, 要把服务与监控融进全流程。真正地帮助我们开拓业务, 解决业务开拓中遇到的财务专业问题。同时, 财务问题的解决一定要结合公司的实际, 由于公司已经形成了以项目运作为中心和尽力满足客户需求的公司文化, 因此, 结合公司的发展, 不脱离实际将是财务工作下一步工作的出发点和重心。在这个问题上, 会计人员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多掌握一些知识, 紧跟技术的发展脚步, 努力超越自己, 使自己变成一个非常职业的人员, 那么, 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组织或者社会淘汰。
尽管在组织快速扩张时, 会计人员面临的压力很大, 除了要应对事无巨细的烦琐事情, 还要时刻想着全局的事情, 不但要应付外部会计政策的变化和继续教育的压力, 同时还要关心公司的总体战略。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需要跳出会计的窠臼, 有一个大局观的视角, 正确对待变革, 绝对不能抵制变革。因此, 需要不断提升自己。
在管理的改进中, 需要强调改进木板最短的那一块。企业中的各部门、各环节以及各流程的主要责任人都需要抓住和处理好薄弱环节。坚持均衡发展, 不断地强化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管理体系的建设, 在符合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条件下, 不断优化我们的工作, 提高贡献率。流程的改进更能将有限的资源和人力都用在刀刃上, 能使工作更加顺利和方便。基础管理跟上了, 财务就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为企业内部各责任主体落实情况提供一个依据, 各责任主体的部门对公司的贡献就一目了然了。
三、努力、努力再努力
(一) 努力完善机制设计,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工作中的各个岗位都是价值链上的增值环节。在处理事情时, 不能忘记自己行为的宗旨就是为公司发展添砖加瓦, 推动公司的进一步持续和健康发展。但随着公司发展, 人多了, 责任混在一起, 没有办法分清责任。仔细分析一下目前出现的问题, 根本的原因就是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到位。怎样才能使队伍中每一个人都按照公司的目标朝同一方面努力呢, 这需要有一个标准, 就是实现公司的价值不断增长。而标准则需要建立一个考核机制, 且要具有可操作性。归纳为一点, 就是要健全数据记录, 公司对每个人都有一本账, 清楚地记录其资产、负债和收益情况, 放到作业层面就是每个人每天做的事情要有一个记录, 清楚地记录你每天做了什么。自利是经济学分析框架的逻辑起点, 这也包括绩效考核等奖惩机制。但这未必完全符合事实, 这给绩效机制设计提出了一个难题, 即单纯的指标难以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预期。
(二) 努力完善精细化管理, 推动可持续化发展
【寒假读书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09-20
《颜氏家训》读书心得感悟之寒假读书笔记09-12
XX年教师寒假读书心得体会10-19
新版小学生寒假读书心得体会01-08
骆驼祥子寒假读书心得800字05-25
寒假读书目录10-29
教师寒假读书单11-27
寒假读书倡议书07-12
寒假读书笔记--《神秘岛》10-20
平凡的世界寒假读书笔记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