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制度相关法律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务管理制度相关法律(精选8篇)

财务管理制度相关法律 篇1

1.《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 4.《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 5.《广东省农村集体财务公开制度》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其财务活动情况及其有关账目,如实向全体成员公开,接受成员监督。现行法律法规对农村集体组织财务公开与监督的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财务公开方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其财务活动情况及其有关账目以如下方式公布:

1.通过设立公布栏(墙)、召开发布会、公布到户等多种形式,将农村集体财务信息和资产状况及时、准确、完整地向群众公布。

2.有条件的村、组应实行集体财务电算化管理,运用电脑触摸屏进行公开。

3.村、组社区性组织财务公布栏(墙)旁边设立意见箱,接受群众监督。

4.村、组社区性组织财务公开的样式由县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规定。

二、财务公开内容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组织财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一)财务计划:

1.财务收支计划;

2.固定资产购建计划;

3.基本建设计划;

4.兴办企业及资源开发投资计划;

5.收益分配计划;

6.其他与集体经济或农民负担有关的财务收支计划。

(二)损益性收入:

1.村提留收入;

2.发包及上交收入;

3.集体统一经营收入;

4.其他收入。

(三)损益性支出:

1.干部工资、补贴、奖金、公务活动支出;

2.招待费支出;

3.集体统一经营支出;

4.其他支出。

(四)非损益性收支:

1.土地补偿费收支;

2.福利费收支;

3.捐赠款及捐赠物资收支;

4.上级拨款收支;

5.乡镇统筹费及涉农税费收支;

6.扶贫救济收支;

7.依法向群众专项筹集的公益性、生产性建设资金收支;

8.各项建设开支(包括购建生产性固定资产等支出);

9.公益福利开支(包括购建公益性固定资产支出和合作医疗支出等);

10.其他非损益性收支。

(五)债权债务:

1.应收款;

2.应付款;

3.各项借款;

4.其他债权债务。

(六)集体资产:

1.现金及银行(信用社)存款;

2.产品物资;

3.固定资产;

4.对外投资;

5.其他资产。

(七)收益分配:

1.收益总额;

2.缴纳税金;

3.提取公积金;

4.提取公益金;

5.提取福利费;

6.投资分利;

7.其他分配;

8.未分配收益。

三、财务公布时间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组织财务公开应在年初、年末及每月或每季度公布,专项事务专项公布。

1.年初公布:每年年初应公布财务计划;

2.月度/季度公布:经济发达村组每月后10日内、经济次发达和落后地区每季度后10日内公布财务收支情况; 3.年末公布:每年终了后15日内应公布各项财务收支、各种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预决算;现金及银行存款应按出纳帐原原本本公开;

4.专项公开:征地款、应收款、应付款、救灾救济款、上级拨款、干部报酬以及其他重要财务事项、专项经济事项和多数群众或民主理财监督机构要求公开的经济事项,应及时进行专题明细公布。

四、财务公布程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组织财务公布应按如下程序进行:

1.由民主理财监督机构对帐目、凭证和实物、存款进行全面核实;(关于民主理财监督机构的产生、任免详见本法律意见书第五部分《民主监督与审计监督》)

2.民主理财监督机构出具审核意见,经村、组社区性组织主要负责人、主管会计和民主理财监督机构成员共同签字;

3.按县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公开的样式进行公布。

五、民主监督与审计监督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状况实行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制度。

1.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的性质及产生

广东省内,民主理财监督机构是指各集体经济组织设立的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或者监事会。

《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第十一条对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或者监事会的产生、选任、罢免作出了规定:

a.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3–7人的社委会或者理事会和3–5人的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或者监事会。每届任期3年,可连选连

(一)民主理财监督机构监督 任,但不得交叉任职。

b.社委会或者理事会、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或者监事会的组成人员,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并选出社长和副社长、理事长和副理事长、组长和副组长、监 事长和副监事长。

2.民主理财监督小组之监督权:

(1)享有预决算初审权、财务开支监督权和对不合理开支否决权:

a.有权对财务收支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实物进行逐单、逐项审核、签字。未经民主理财监督机构成员共同签字同意的原始凭证,不准会计人员入帐;

b.有权对财务公开、财务制度、经济合同、财务预算、决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监督;

c.有权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物资、产成品、固定资产存量等进行不定期的盘查、核实;

d.有权监督张榜公布的财务、资产内容是否及时、真实、完整。未经民主理财监督机构审核盖章或成员共同签字的财务公布表不得上墙公布;

e.有权要求村、组社区性组织纠正审核中发现或财务公开中发现的问题,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有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处理建议。

(2)听取和反映全体村民和社员对社区性集体经济财务、会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村民和社员的咨询并作出解释。每年向本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提出民主理财监督工作报告。

(二)农村集体组织成员监督权

1.质疑权:对财务帐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有怀疑 的,可由10人以上(含10人)的村、组成员联名向村、组社区性组织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联名委托书委托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或镇经管部门查阅审核有关财务帐目;民主理财监督机构或镇经管部门负责将查阅审核的情况和结果在公布栏张榜公布;

2.有权要求有关当事人对有关财务问题进行解释或解答; 3.有权逐级反映财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4.有权对财务公开不及时、不完整、弄虚作假等行为向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反映和举报。

(三)县级以上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乡(镇)政府之审计监督

1、监督职责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乡(镇)政府对村、组社区集体财务公开工作承担下列审计监督职责:

a.组织有关财会人员对村、组社区性组织的财务活动进行交叉会审;b.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区性组织进行重点审计;c.对村、组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d.对占用农村集体资产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定期审计。

2、审计部门与审计人员

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的部门为:乡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 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审计工作。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机构应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应当经过考核,发给审计证,凭证开展审计工作。

3、审计事项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机构对下列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a.资金、财产的验证和使用管理情况; b.财务收支和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c.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d.承包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情况; e.收益(利润)分配情况;

f.承包费等集体专项资金的预算、提取和使用情况; g.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筹资筹劳情况;

h.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任期目标和离任经济责任; i.侵占集体财产等损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的行为; j.乡经营管理站代管的集体资金管理情况;

k.当地人民政府、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等委托的其它审计事项。

4、审计职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有下列职权:

a.要求被审计单位报送和提供财务计划、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

b.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有关帐目、资产,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参加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会议;

c.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被调查的单位和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

d.对正在进行的损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有权制止;

e.对阻挠、破坏审计工作的被审计单位,有权采取封存有关帐册、资产等临时措施。

5、审计程序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机构根据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7 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和工作方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机构确定审计事项后,应当通知被审计单位。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人员根据审计项目,审查凭证、帐表,查阅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并取得证明材料。

(3)证明人提供的书面证明材料应当由提供者签名或盖章。

(4)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当主动听取农民群众和民主理财组织的意见。

(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后,向委派其进行审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机构提出审计报告。重大审计事项的审计报告,应当分别报送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机构和有关主管部门。

(6)审计报告在报送之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当在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意见。(7)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机构审定审计报告,作出审计结论和决定,通知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执行,并向农民群众公布。

(8)被审计单位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机构作出的审计结论和决定如有异议,可在收到审计结论和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机构申请复审。上一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机构应当在收到复审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审结论和决定。特殊情况下,作出复审结论和决定的期限,可适当延长。

(9)复审期间,不停止原审计结论和决定的执行。

6、村民委员会成员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1)审计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成 员实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包括下列事项:

a.本村财务收支情况; b.本村债权债务情况;

c.政府拨付和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 d.本村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的发包管理以及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情况;

e.本村资金管理使用以及本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担保、出让情况,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情况; f.本村五分之一以上的村民要求审计的其他事项。(2)审计实施和公布

财务管理制度相关法律 篇2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 伴随着愈演愈烈的土地征收活动的是失地农民的噩梦, 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收走, 配套的补偿却极不合理。具体来说存在补偿原则不清、标准过低、方式单一等问题。

( 一) 征收补偿原则不清

众所周知, 原则对于一项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以及价值取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 基本上没有规定征收补偿的相关原则, 这与宪法限制公权力保障人权的基本功能不相适应, 是非常遗憾的事。另外《物权法》http: / /baike. so. com/doc/5374574. html、《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等也没有具体规定土地征收的补偿原则。这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确实存在差距, “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对补偿就确定了公平补偿原则。日本宪法第二十九条也确定了正当补偿的原则”。

( 二) 征收补偿标准偏低

《土地管理法》有征收补偿的相关规定, 并且经过多次修改将标准提高了一些, 但是与飞涨的物价特别是房价相比法律规定的标准依然太低。如《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就规定了补偿费用的问题, 之后也具体规定了每种费用的计算方法。但是仔细分析发现该条第六款将补偿总和限定在30 倍以内, 这个规定的合理性遭到质疑。例如, 一亩地收成较好时一年可挣3000 多元, 30 倍也就是9 万元, 即使按照该条第七款的规定提高补偿标准估计最多15 万元。但这块地被征收后卖给开发商估计就有几百万。这极易造成被征地农民的逆反心理, 严重不满补偿费用从而引发不良后果。

( 三) 征收补偿方式单一

从《土地管理法》可以看出, 我国土地征收的补偿以货币安置为主, 由于征地使得农民被迫放弃其熟悉的农耕劳动, 谋生方式发生巨大改变, 这一单一的补偿方式不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长远之计。为此国土资源部发布了相关指导意见, 提出在原有补偿方式的基础上增设另外四种渠道, 此四种渠道如果能贯彻实施确实可以起到一定效果, 但是由于缺乏相关配套设施, 其执行效果并不明显。

二、健全征地补偿机制

征地补偿作为土地征收的重要环节, 作为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制度, 直接决定着农民土地被征收后能切实得到的补偿, 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 也是产生纠纷最多的问题。为此亟待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使农民的权益在制度上得以保障。

( 一) 确立合理的补偿原则

为了弥补我国法律的缺憾, 首先应该在宪法中明确征收补偿的原则, 为其他法律的修改完善以及征收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原则指导。其次, 结合各国经验和我国实际, 具体可以采用公平补偿的原则。所谓公平指的是能够平等地看待被征收者遭受的损失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公共利益的重要性。美国联邦大法官霍姆斯也指出: 该原则的重点应该是补偿“所有权人所失去的, 而不是征收者所得到的”。此外, 该公平补偿标准还应该是完全补偿和适当补偿的结合。完全补偿是希望补偿可以尽量多地包含被征收者所失去的。适当补偿则是为了防止被征收人凭借自己的土地漫天要价、妨碍土地征收活动的正常进行。将这两个原则结合而成的公平补偿原则既能切实地保证土地征收所要求的公共利益, 又能尽最大的可能弥补被征收人的损失, 从而减少纠纷, 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

( 二) 扩大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

一方面, 在公平原则的指导下, 现有的补偿范围需要有所扩大。具体说应该得到补偿的除了土地的现有价值外还应该包含土地的预期价值、被征收者因土地的缺失造成的间接损失、生活负担等。另一方面, 在补偿标准的问题上, 比较英国、德国和美国的征地补偿制度可以发现他们的补偿标准都和市场价格有密切的联系。虽然这几个国家土地私有制的土地产权拥有方式与我国有所不同, 我国采用的是国家和集体所有制, 但我国目前以土地的原有用途作为补偿标准的这一做法确实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为此我们可以借鉴这几个国家的经验, 在确定标准时适当考虑土地的市场价格、被征收土地所处的地段、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征收土地的前后用途等因素。

( 三) 采取多样化的征收补偿方式

我国目前采取的货币安置方式已经不足以缓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被征收人带来的冲击。如前所述, 国土资源部的相关指导意见由于制度的缺陷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为此, 可以考虑建立相关的配套设施来帮助该文件顺利实施, 另外由于该文件法律效力较低, 可以在位阶较高的法律如《土地管理法》中建立相应的制度, 增强其权威性。最后, 政府应提供相应的帮助, 如提供免费的职业教育, 在社会保障方面更照顾这些农民, 让他们的生活少些后顾之忧等。总之多样化的补偿方式不仅可以解决被征地者当前的经济问题, 还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从而得到人们更多的支持。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土地征收活动越来越频繁。土地征收之后, 如何对土地所有者给予合理的补偿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稳定团结, 因而对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试图探究我国补偿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

关键词: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补偿原则,征收方式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制度相关法律 篇3

关键词:法律 澳洲 核能 利用

澳大利亚属于联邦制国家,依照联邦宪法的规定,联邦与组成联邦的六个州和北部领地和澳大利亚首都领地两个领地(Territory)在各自的权限内立法,但是联邦在铀矿开发事务方面拥有极大的权力。举例来说,比如在采矿领域,联邦法律与州和领地法的关系中,联邦政府没有直接的权力,但是依据1987年《核不扩散保障法》,铀矿需要获得联邦政府的许可证。同时因为宪法上的关涉到澳洲国际贸易和商务上的相关权利 ,联邦也可以直接控制铀矿,因此也有权力规制进出口的禁止事项。根据《海关法》 制定的《海关禁止出口条例》 禁止出口铀和其他含有钍的矿石,除非获得联邦工业、科学与资源部长的的许可,这样的话,联邦政府就在实际上控制了州政府的决策,并控制采矿公司设立铀矿。

在联邦法律的层面上,主要通过以下这些主要的法律来规制核能源的开发利用:

1986年通过的《南太平洋无核区公约法》、1987年的《核不扩散保障法》、《澳大利亚和科学与技术组织法》、1992年的《澳大利亚和科学与技术组织法》修正案、1998年的《辐射保护与和安全法》。《海关法》和根据其制定的《海关禁止出口条例》,1953-1985《联邦原子能法》等等。

同时,各州和联邦领地也分别有相关的立法来规范这方面的事务。

在铀矿的所有权问题上,联邦与州(领地)的关系相当复杂,在自然状态下的铀矿的法律管制,包括普通法与制定法的规制,对于铀矿石与铀矿开采作一般性的规定或是对于铀和其他类似的物质规定特别的条款,后者的例子是维多利亚州1958年的矿产法 的特别规定,即在该州所有土地的地表与地下,不论该土地是否被让与,所有的铀和钍,均属于国有(Belongs to the Crown)。联邦宪法第122条规定,联邦对于领地有完全的立法权,在1978年联邦议会又通过了北部领地自治法, 让北部领地建立自己的立法机关,赋予普遍的立法权,但是在某些方面,如土著人事务和铀矿藏方面,联邦保留控制权,尽管并不是完全地排除领地立法在这方面的作用。联邦法律对于北部领地一些特殊的影响,首先是如前所言,根据联邦原子能法的35条规定对以下情形,联邦拥有对铀的所有权,其次,联邦原子能法的36条规定,对于所有的铀和钍的发现,必须于一个月内向联邦当局报告,另外,联邦原子能法的41条规定, Ranger铀矿项目(The Ranger uranium mine venture)由联邦工业、科学和资源部长批准。 在北部领地的铀矿开发法律框架,表明了这样的一种情形,即联邦法律与领地立法共同发挥作用。

对于核能开发利用的法律制度,世界各国一般都规定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代表政府统一对于核能科学研究与开发利用进行规制。由于澳大利亚联邦在铀矿上有专门的利益,最初根据1953-1985联邦原子能法(the Atomic Energy Act 1953-1985 (Cth),澳大利亚原子能协会(AAEC)得以设立 ,来执行该法第17条规定的几项职能,包括铀的所有权和法律上的控制,是当时一个主要的来施行联邦关于铀的各种法律的机构 。随着新的立法和机构的变迁, 该机构于1987年4月27日被澳大利亚核科学与技术委员会所取代(详见前面介绍)。 1992年澳大利亚核科技组织法(The Australia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ganisation Act of 1992)把澳大利亚原子能委员会(AAEC)转变成了澳大利亚核科技组织(ANSTO),把原来澳大利亚原子能委员会宪章中规定的工作范围,核电和核燃料的循环,变为集中在发展和利用原子能和相关技术上,特别是对于在医学、工业、科学和农业上对于核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澳大利亚核科技组织目前还运营着一座研究性的核反应堆来推进在这些领域上的研究工作。

联邦对于铀矿的国际贸易也作出了严格的法律限制。首先要求必须是《不扩散核武器條约》的签字国才可以向澳方购买铀矿,同时要与澳大利亚先签署一项核安全协议,以确保购买的铀用于和平用途。由于澳大利亚国内没有核电站,本国所出产的铀矿是向国际市场进行销售的,凭借涉及国际贸易和商务上的宪法上的权利,联邦政府对这一行业加以控制,特别是如前面提到的,依据根据《海关法》制定的《海关禁止出口条例》,没有获得联邦工业、科学和资源部长的批准的情况下,铀是禁止被出口的。联邦工业、科学和资源部长作出的决定受到政府政策和履行澳大利亚的国际义务的影响,如《核不扩散公约》、《澳大利亚双边安全保障网络协定》和《南太平洋无核区公约》,同时澳大利亚在核供应国集团和核出口国委员会的成员地位也与这方面的关注相关。这些限制延伸到其他的核材料和核设施与技术,包括一些同样可以用于非核用途的物品

概而言之,联邦立法在核能源包括铀矿开发方面具有强势地位,但是并不排除领地和州的立法在此方面发挥作用。领地的宪法地位不同于州,相较与各州有更少的立法权,也有些领域比起各州更易于受到联邦的干预。如北部领地的铀矿开采法律制度就体现了这一点,联邦政府并不拥有在涉及核开发和利用活动的所有方面的立法权, 因此,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除了联邦法律,州法和领地法在澳大利亚核能源开发利用的法律制度体系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Australian Constitution, Article 51(i)

[2]the Customs Act [No. 6 of 1901]

[3]The Customs (Prohibited Exports) Regulations

[4]S.508(1)of the Mines Act 1958(Vic.)

[5]the Northern Territory (Self-Government) Act [Act No. 58 of 1978]

[6]See OECD,Nuclear Legislation in OECD Countries Regulatory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Nuclear Activities,Chapter Australia,OECD, Paris, France,2001, p7

[7]同上,p25

[8]D.E.Fisher, Natural Resources Law in Australia, The Law Book Company, Sydney Australia, 1987, 1st Edition.p67

[9]ANSTO (Australia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ganisation)

[10]See OECD,Nuclear Legislation in OECD Countries Regulatory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Nuclear Activities,Chapter Australia,OECD, Paris, France,2001, p10

[11]同上, p6

财务管理制度相关法律 篇4

审查批准预算和监督预算执行,是宪法和预算法、监督法等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是人大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体现。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仍然是制约预算审查监督的重要因素。

(一)制定人大预算监督工作方面的专门法律及其实施细则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虽赋予了地方人大崇高的法律地位,但这些规定仅仅是原则性的,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文来支撑地方人大行使预算监督权,从而导致实际监督工作难以有法可依。

为解决人大预算监督法律缺位的问题,可采取以下两种措施:第一,对现有的《监督法》做修订,增设有关人大预算监督的详细内容,对监督的主体、客体、方式、途径、反馈、问责等作出明确规定。或者单独制定《人大预算监督法》,就人大预算监督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规定。第二,根据《监督法》或《人大预算监督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授权省、市级人大制定实施办法。

(二)修改调整其他相关法律地方人大必须依法进行预算监督,这个“法”除了以上所说的《监督法》或《人大预算监督法》及实施细则外,还应包括《预算法》、《审计监督法》等,这些法律也应作相应修订。

要强化预算责任制度,完善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的法律责任,对地方政府在预算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不仅要追究预算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还要追究民事责任。“当预算法主体实施预算违法行为并造成经济损害后果时,应当承担赔偿或补偿责任。”①对于预算编制不真实、不及时的行为以及不按规定拨款的行为等,都应该追究法律责任。

与医院管理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 篇5

医院是社会的细胞,医院面临社会的法律大环境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专门针对医院和医院管理的法律法规,第二个层面是特定的卫生法律法规,第三个层面是与医院管理有关的其他法律法规。第一和第二两个层面的法律法规已在本篇中的其他章节作了介绍。本节主要介绍第三个层面的有关法律法规。

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都与医院密不可分,方方面面的法律规定形成了医院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法律环境。《宪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社会管理法》(包括社会保障、环境、劳动关系等)、《民法》(包括物权、债权、人身权、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等)等各个法律部门,都涉及医院管理的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逐渐建立和逐步完善,医院管理中的其他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医院管理人员的关注。

由于医院管理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和法律规定很多,本节不可能穷尽,以下仅从11个方面的法律问题和法律规定作一简单介绍。

一、《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制化,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宪法》的作用是确定、规范和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经济基础,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医疗卫生机构,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街道组织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这一规定是医疗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根本宗旨。

二、《行政法》

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能的过程中,必然要对内对外发生许多关系即行政关系,而由行政法规范并受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行政关系,便是行政法律关系。各种行政法律关系的有关问题,已在本章第一节中论述。在医院管理中涉及的其他行政法问题,主要有行政合同问题。

行政合同,又称为行政契约,是国家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而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经过协商,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达成的协议。行政合同属于一种双方的行政行为。与其他行政行为相比,行政合同主要通过契约的方式将行政标固定化,并在合同中规范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较单方面行政命令更能充分发挥行政相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行政民主的表现,是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种方式。

行政合同的特征有: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机关;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双方的意思表示必须一致;在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机关享有行政优益权。

行政合同所适用的范围是较为广泛的,目前较为常用的行政合同有:科研合同、国家订货合同、公用征收合同、国有土地使用合同和企业承包管理合同等等。作为医疗机构来说,在即将在全国实施的基本医疗保险项目中,还可能有与医疗保险管理行政部门之间签订的定点医院合同、为基本医疗保险提供医疗服务的合同等。

缔结行政合同的原则主要有二:一是依法订立原则,采用行政合同的方式,须有法律法规上的具体依据;二是抵触无效原则,指行政合同不能束缚行政机关的裁量权,如果行政合同中行政机关的义务与其依法行使的行政权相抵触时,该行政合同不得订立。缔结行政合同的方式有招标、拍卖、邀请发价和个别磋商等。

医疗机构作为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订立行政合同,双方分别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的义务。一方的权利实际上就是对方的义务。行政机关的权利有:对合同的监督、指挥权,单方面变更合同标的权,单方面解除合同权和制裁权;医疗机构作为行政相对人,享有以下5项权利:

1.获得报酬权:在行政合同中,报酬条款不能由行政主体单方面决定和变更。

2.损害赔偿请求权:医疗机构因行政机关的过错而受到损害时,可以要求赔偿。

3.必要的和有益的额外费用偿还请求权:医疗机构在合同以外自动地提供额外的给付时,如果这种给付是履行合同所绝对必要的或对行政机关是非常有益的,可以请求行政机关偿还这些费用。

4.不能预见的物质困难之补偿权:这种困难加重了医疗机构的负担,故其有权要求补

5.“统治者行为”的补偿权:“统治者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单方面行使变更合同和解除合同权或采取其他方式间接增加医疗机构负担的行为。医疗机构可以因“统治者行为”而增加的负担,请求行政机关补偿。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造成损害的,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机构作为独立的事业单位法人机构,其财产权主要包括经营自主权、动产和不动产所有权、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商标权、财产租赁权等。医疗机构在发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的情形之一时,可以请求国家给予赔偿:①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②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③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④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如侵犯医疗机构的自主经营权等。

三、《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属于国家基本法的范畴。我国《刑法》的任务是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公有财产和公民私有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的原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和罪刑相当的原则。

犯罪的概念是《刑法》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这三个特征的紧密结合,组成了完整的犯罪概念。

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者单位,是犯罪的主体。所谓自然人,是指有生命存在的人类独立的个体;而单位,包括医疗机构,也可以成为犯罪的主体。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作了明文规定。单位犯罪(包括法人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犯罪。单位犯罪有以下特征:①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②单位犯罪的主观目的是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③单位犯罪在客观上表现为经单位集体决定或由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犯罪,这里的经单位集体决定是指经单位决策机构集体共同研究决定,负责人决定则是指在一长制的单位中由负责人员以单位的名义作出决定;④单位犯罪以刑法有明文规定的为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规定并且可能与医院管理有关的单位犯罪的罪名有: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罪,走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危害税收征管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扰乱市场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扰乱公共秩序罪,危害公共卫生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贪污贿赂罪等。单位犯罪由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并对单位判处罚金。

四、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保证缺乏基本牛存条件的公民的生活需要而设立的制度。社会保障的基本要素是:只为那些因年老、长期残疾、生育或者失业而丧失工资收人的人提供基本的生活需求保障;基于人的基本需要和人权理论而产生,仅在于构建最低标准的社会安全网;主要表现为国家责任。

我阔的社会保障,不仅包括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而a也包括了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甚至法律援助等方面,它以实现社会公平和追求实质平等为目标,对需要扶持人员所给予的物质帮助措施,都纳入了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基本范畴。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对劳动者在其生、老、病、死、伤、残、失业以及发生其他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这一基本权利,主要通过社会保险实现。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社会保险具有社会性、强制性、互济性和补偿性的特点。按照国际通行的划分标准,社会保险分为养老保险、疾病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5大类。

医院在社会保障方面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方面是作为用人单位,对本单位职工依法可以享受的社会保障负有法定义务;另一方面,在社会医疗保险中,医院扮演着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并由此产生了与保险管理部门、保险受益人等方方面面的法律关系。本书已在医疗保险一篇中对社会保险作了详细的论述,本篇不再赘述。

五、劳动法律制度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连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有两类:

1.劳动关系:是指用工方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产生了劳动报酬法律制度,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法律制度,职业培训法律制度,劳动保护法律制度,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法律制度,劳动纪律和职工奖惩法律制度,劳动安全卫生法律制度等。

2.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连的社会关系:《劳动法》不仅调整劳动关系,同时也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连的社会关系。例如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所产生的关系,它不发生在劳动过程中,不属于劳动关系,但《劳动法》必须调整;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对《劳动法》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时产生的关系,也不属于劳动关系,但《劳动法》仍然应当调整。《劳动法》对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连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产生了职业介绍法律制度,招工及其劳动合同订立等法律制度,劳动行政管理法律制度,劳动监察法律制度,工会及民主管理法律制度,劳动争议及其处理法律制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1994年7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于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我国《劳动法》的核心内容是规定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根据《劳动法》第三条的规定,我国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既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又承担相应的法定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是很广泛的,包括政治上的权利、经济上的权利和人身方面的权利,具体表现在劳动权、劳动报酬权、休息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险和福利权以及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等7个方面。劳动者的基本义务主要有:劳动义务、提髙职业技能义务、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劳动纪律的义务、遵守职业道德的义务,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例如依法履行劳动合同、不泄露用人单位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参加社会保险、缴纳保险费等。

根据《劳动法》第二条的规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医疗机构一般属于事业单位,目前医疗机构与本单位的劳动合同制工人之间的关系,适用《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一)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达成的一致性协议。一般分为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充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为了对特殊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特殊保护,国家还建立了定期轮换劳动合同制度,适用于有毒有害或者特别艰苦的工作岗位。

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有: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和解除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此外,当事人还可以约定其他内容的条款。例如,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以及泄露商业秘密时劳动者承担的违约责任;根据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有关人员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离开单位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其他单位内任职,或者自己生产、经营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业务。

按照《劳动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凡以口头方式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劳动合同期g届满或者约定的任务完成,劳动合同即行终止。但下列情形例外:

1.劳动者患病或者负伤处于治疗期间,尽管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但医疗期限未满的,用人单位不得以合同到期为由终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的劳动合同的终止,必须延续到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医疗期限届满。

2.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即使合同期限届满和医疗期届满,但劳动者未痊愈的,用人单位仍然不得在合同期满或者医疗期满时终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必须延续到医疗终结。

3.女职工孕期、产假期和哺乳期间,凡是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虽然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也不得终止合同。这种情况下的劳动合同应当延续到女职工孕期、产假期和哺乳期届满。

在合同的有效期限内,“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经双方协商一致的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者除了依法享有待业方面的各项待遇外,还应当享有领取生活补助费的权利。如果对于劳动合同的解除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法律也允许用人单位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1.过失性解除(过失性辞退):按照《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只有4种情况才允许用人单位采用劳动合同的过失性解除方式: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非过失性解除(非过失性辞退):兰州军康医院这是我国《劳动法》在用工制度改革方面的一项重大突破。即使劳动者没有任何过错,只要符合下述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患病或者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3.经济性解除合同(经济性辞退):即用人单位可以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下,依法减裁职工。由于减裁职工涉及达到社会的稳定等诸多因素,因此,只有在用人单位处于破产的法定整顿期间或者遇到严重的生产经营困难时才可以依法减裁职工,并应依法给予经济补偿。

劳动者在法律规定的以下特定情形出现时,有权单方面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需要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①在劳动合同的试用期限内;②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③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

劳动合同只有在其内容发生变化时,才能导致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以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为成立的必要条件。未经劳动者的同意,劳动者有权拒绝接受用人单位关于调换工作岗位的安排;用人单位不得以不服从正常的调动为由,开除劳动者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二)工作时间法律制度

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用于完成本职工作的最高标准的时间。法律规定的劳动者一昼夜之内工作时间的最髙时数,构成标准工作日制度;劳动者一周之内工作时间的最髙时数,构成标准工作周制度。工作时间作为一个法律定义,除了劳动者完成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标准时间外,还包括:①工作前必要的工前准备时间和工作结束后的整理时间;②因用人单位的原因造成的等待工作任务的时间;③参加与工作有直接联系并有法定义务性质的职业培训和受教育的时间;④连续从事有害健康岗位的工作并按照法律规定应该给予工间休息的时间;⑤女职工孕期检查时间、哺乳的往返途中时间和未成年劳动者的工间休息时间;⑥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算作工作时间的时间。

工作时间制度分为标准工作时间制度、缩短工作时间制度、计件工作时间制度和其他工作时间制度。

标准工作时间制度(标准工时制),是国家通过立法制定的劳动者在一周和一日不得超过的最长劳动时间标准的制度。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标准工时制应当包括3个要素:每个工作日不得超过8小时;每个工作周的工作时间总量不得超过40小时;每一个工作周必须保证劳动者不少于1天的连续休息时间。

缩短工作时间制度(缩短工时制),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其工作时间短于标准工作周工时量的工作时间制度,即每个工作周少于40小时。《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4条规定:“在特殊条件下从事劳动或有特殊情况,需要适当缩短工作时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计件工作时间制度(计件工时制),是指以标准工时制为依据,通过确定合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计算工作时间的制度。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可以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劳动者在标准工时的基础上延长劳动时间的,称为加班。用人单位的加班必须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致,但紧急情况下的加班除外。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天不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下每天不超过3小时,每月加班时间总量不超过36小时。用人单位加班应当依法支ft给劳动者加班工资。在标准工作日之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其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加班又不能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其工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加班,支付不低于其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三)工资法律制度

工资是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向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工资法律制度主要体现三个原则,即按劳分配的原则、企业自主分配的原则和工资总量控制的原则。

我国各地已经基本上建立起了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所谓最低工资,在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由所在用人单位支付的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最低标准的劳动报酬。

工资属于劳动者基本生存权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劳动法》和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都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约定的日期依法以货币向劳动者支付工资,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四)劳动争议处理

劳动争议,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之间因履行劳动合同和执行劳动法律法规而产生的争议。包括:因单位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及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以及其他依法属于劳动争议性质的争议。

劳动争议的处理,可以采取当事人协商、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和诉讼的方式解决。其中,协商与调解不是法律规定的必经程序,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仲裁则是必经程序,即仲裁前置程序。未经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不得受理。但以下两种案件当事人既可以申请仲裁,也可以不经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一是损害赔偿案件;二是侵犯女职工合法权益而产生的案件。

六、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是指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989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法律。该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医疗机构作为排放污物的单位,更应重视环境保护法的落实。

《环境保护法》规定,产生环境污染的单位必须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排放污物的单位,必须按规定申报登记。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标准的,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环境保护法》中还规定了环境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民事和刑事三种责任。

(一)环境行政责任 1.违反环境监督管理的行政责任:包括拒绝环保部门依法检查或在检查时弄虚作假的;拒绝或谎报规定的申报事项的;不按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要求的技术和设备的;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的。

2.不依法设置或使用防治污染设施的行政责任。

3.污染事故的行政责任。

4.限期治理未完成任务的行政责任。

5.环境保护管理人员违法失职的行政责任。

(二)环境民事责任

环境民事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的妇责原则,即无论行为人有无过错,都应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三)环境刑事责任

故意或者过失实施严重危害环境的行为,并造成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的严重损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并规定了相应的刑罚。

七、与医院管理有关的物权法问题

物权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对物进行直接控制和支配的排他性的财产权。医疗机构享有对其财产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涉及物权的法律问题很多。例如对医疗机构所占用的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对房屋、设施和设备的所有权等。

(一)财产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1.占有权:所谓占有是指民事主体对某物的实际控制。占有权是法律上的一种权利,是对合法占有的法律保护,是隶属于所有权的权利。

2.使用权:是指所有权人支配或利用所有物的使用价值获取经济利益或获得消费满足的权利。

3.收益权:是指因物的原因而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4.处分权:是指所有权人依法对所有物进行的处置,一是消费,二是转让。

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财产所有权因一定的法律事实而产生,也因一定的法律事实而消灭。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一般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大类型。财产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是指财产所有权的第一次产生或不依赖于原权利人而产生的权利取得形式,主要有生产、孳息、没收、遗失物、所有人不明的物、添附等形式;财产的继受取得是通过转移财产取得财产的所有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因法律行为而取得,如买卖、赠与、互易等;二是因法律事件而继受取得,如继承、接受遗赠等。财产所有权的消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因所有权人抛弃财产而丧失所有权;二是通过转移而丧失所有权?,三是所有权客体消灭而丧失所有权,也称为财产所有权的绝对丧失。

(二)财产的共有和相邻关系

财产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对一项财产共同拥有一个所有权的状况。分为按份共冇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是指共有人按各自在财产中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财产共有关系;共同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共同对同一财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财产共苻关系。

相邻关系是指为行使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动产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财产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为了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利,而将自己的权利延伸至他人的不动产,或者限制相邻不动产人行使其权利的关系。相邻关系一般有土地相邻关系、水流相邻关系和建筑物相邻关系等。

(三)他物权

他物权是与自物权(所有权)相对应的物权,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由他人对所有人的财产所享有的支配权利。他物权主要有自然资源使用权、经营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典权等6种。

例如土地使用权。在我国,土地所有权为国家和农村集体组织拥有,其他个人、企业事业单位不拥有土地所有权,他们对土地的使用权只能通过法律或者合同取得。土地使用权分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村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出让或者划拨取得。无论是出让还是划拨的国有土地,使用者均可以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

八、与医院管理有关的债权法问题

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债的关系中,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为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为债务人。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债务人负有满足债权人请求的义务。债权人享有的权利即为债权,债务人承担的义务即为债务。债权是指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权利。债的发生依据有?.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

债务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按照法律的规定全面而适当履行其义务,以便使债权人实现其债权。在债的履行中,应贯彻实际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适当肿行原则。如果债的主体发生变更,即由新的债权人、债务人代替原债权人、债务人,而债的内容并未发生变化,则称为债的转移。债的转移可基于当事人的协议产生,也可以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产生。

与医疗机构管理有关的债权法问题主要是合同问题。

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于1999年3月15H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并于2000年1月1H起实施。兰州人流医院《合同法》的调整范围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有: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合同自愿、公平、诚实信用、遵守法律和维护道德的以及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

《合同法》中规定了15种合同,即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和居间合同。如果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即产生违约的民事责任。《合同法》规定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和赔偿损失。

对于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尊重社会道德的情况,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负有监督管理的职责。

关于合同争议的解决,是合同法中另一电要内容。如果当事人之间对合同的履行情况和不履行的后果产生争议,《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了解决争议的3种途径:“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清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清求人民法院执行。”

九、与医院管理有关的人身权法问题

人身权是指与公民、法人人身不可分离、没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人身权一般可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种。

人格权是每一个民事主体都享有的权利。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姓名权;法人的名称权;公民和法人名誉权等,都属于人格权。与医院管理有关的人格权问题主要有: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以及法人的名称权和名誉权。法人的名称权,是指法人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和改变自己名称的权利。法人的名誉是社会对该法人在民事活动中的信用、生产或者销售的商品的质景、服务态度等的总评价。

身份权是指公民或者法人具有特定身份时享有的民事权利,对法人而言主要指荣誉权。法人的荣誉是法人在工作、生产、经营中成绩突出时获得的光荣称号。法人对它获得的光荣称号享有荣誉权。法人的荣誉权由荣誉获得者所享有,受法律保护。

侵犯人身权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情节有轻有重。《民法》保护人身权是通过适用承担民事责任的手段实现的。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侵害人身权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

十、与医院管理有关的知识产权法问题

知识产权是指人类对其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一般包括着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在内的工业产权和版权。

知识产权具有5大特性:权利的双重性,既具有财产权的属性又具有人身权的属性;依法确认性,相当多的知识产权的产生取决于法律的直接确认;独占性或称专有性,指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下,任何人未经权利人许可,都不得使用权利人的智力成果;地域性,即各国主管机关依照其本国法律授予的知识产权,只能在其本领域内受法律保护;时间性,指知识产权的财产权利只有在有效期内受法律的保护。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智力成果而产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除《着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等法律关于知识产权的规定以外,还包括《宪法》、《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关于知识产权的规定。《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有:鼓励和保护智力创造活动,促进智力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公平竞争,适用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等。

财务管理制度相关法律 篇6

主讲人:***

学习内容:《企业财务会计法律制度》

学习目标: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与资金运动相关的事务。狭义上讲,日常生活中所指的“财务”偏重于指“财务管理”,即企业为达到某一确定财务目标,在生产或经营过程中对人、财、物、信息等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

学习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学习时间:2012年12月18日

参加人员:财务所有人员

一、财务和会计

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或经营过程中所有与资金运动相关的事务。

二、《企业财务通则》的整体框架

2006年12月4日财政部对《企业财务通则》进行了修订。新《企业财务通则》是建立我国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重要基础,对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依法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会计法》的整体框架

会计法规体系是指由调整会计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四、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协调企业利益相关主体之间财务关系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安排,是构建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和框架。

五、企业主要财务管理主体及其职责

《通则》分别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构建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六、资金筹集

是指企业通过不同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按照一定程序,筹措企业设立、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活动。

七、资产劳动

资产营运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进行的资产配置和经营运作的活动。

八、成本控制

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要求以及自身的财务目标,运用各种成本管理方法,将各项成本掌握在一定范围内的财务活动。

九、收益分配

是指分配主体对分配对像在各个分配参与者之间进行的侵害和平衡。

十、重组清算

重组也称为企业改组,是指企业出于对自身赢利动机的考虑,而对现有资源要素进行再配置。

十一、财务信息管理

财务信息管理,是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经营者为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监督的活动。

十二、案例分析

枣嘉公司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出纳和会计岗位由张某一人…………

1、该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什么问题?

2、该公司会计内部机构的设置有什么问题?

财务管理制度相关法律 篇7

一、劳动合同形式制度

(一) 对我国劳动合同形式制度的利弊分析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依据该条规定, 仅以书面劳动合同的订立为劳动关系存在的标准, 而排除了口头、行为、默示等形式的劳动合同, 可见我国劳动合同形式制度上采用了严格主义原则。

书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和法律凭证。在我国这样一个普遍缺乏诚信的经济环境中, 即使采用书面劳动合同形式, 违约率也较高的情况下, 采用其它形式则更难以保障合同的有效履行, 所以采用书面劳动合同, 在我国当下是有必要的。还有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主体地位、对合同条款的掌控与理解上考察, 劳动者都处于弱势的被动地位, 所以, 对于劳动者来说, 签订一份完备、公平合理的书面劳动合同尤为重要, 即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规范了用工单位的用工行为。

我国劳动合同形式制度采用严格主义原则, 意味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认定只能必须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书为依据。这将导致实践中大量事实劳动关系的被否定, 使劳动合同双方的权益无法得到有力保障, 将损害千千万万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事实劳动关系是指,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但缺少书面劳动合同这一劳动关系的形式要件, 即未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的现象。

(二) 对我国劳动合同形式制度的完善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 针对书面劳动合同的严格主义原则与现实中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存在的现状的冲突, 应充分肯定和提倡书面劳动合同是我国劳动合同形式制度的主要形式外, 对于事实劳动关系予以适当保护, 放宽劳动合同的形式要求, 认可口头、默示行为等合同形式的有效性, 使合同形式多样化、灵活化, 以适应经济生活的复杂多变性, 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完善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合同形式制度。

二、无固定期限合同制度

(一)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利弊分析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严格的解雇、终止条件看, 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保障制度更高, 对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劳动关系稳定有积极作用。但客观审视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也存在着弊端:

1.《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适用本法。这就意味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区别的适用于上述所有主体。这种对所有规模和类型的企业不加区别地适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对中小企业及其不公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降低了企业用工灵活性, 增加了人力成本, 导致众多中小企业无力支撑, 选择了关门歇业,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主体, 为社会吸纳了众多劳动力, 扩大了劳动者的就业。它们普遍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 需要在用工制度上享受更多的弹性空间, 需要根据市场的行情变化及时增减员工, 调整经营方向, 以适应经济的周期性变化。

2.《劳动合同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其目的是维持持续稳定的就业关系, 使劳动者能长期规划其生活、工作, 体现了对劳动者倾斜保护的立法宗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严厉的解雇保护制度实质上已经演变成了老职工的一种福利待遇, 使得用人单位很大程度上要承担起了本来应当由国家、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 企业包袱过于沉重, 无力支撑, 改变了企业作为经济实体的最基本的特征。当然, 作为现代企业, 让自己的员工体面而有尊严的工作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企业所必须具备的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不是可以无限扩展的, 而是有限度的。企业社会责任负责对象的范围过于宽泛, 则必然造成企业的过重负担以及人人向企业伸手等流弊, 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而且对国民经济的繁荣也是有害的。

(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完善建议

1.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 应根据不同的经济组织类型加以区分细化。

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特殊性, 根据其规模的大小、雇佣人员的数量来加以具体界定。适当放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 允许小企业在劳动合同期限上拥有更多的用人自主权, 允许他们根据经营状况随时调整用人计划, 以保持其经营上的灵活性, 国家在其生产条件、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对劳动者的保护等方面加以监控。

2. 建议应去除或弱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福利因素, 放宽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雇限制, 减轻企业包袱, 创造一个更加灵活的经济环境和成长发展空间。可借鉴德国和法国等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精神, 充分考虑到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实施过程中的变数, 允许双方当事人在有正当理由, 而不仅仅是法定理由出现时可以单方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总之, 《劳动合同法》中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倾斜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应在劳动者权益和企业权益之间寻求平衡, 创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使得用人单位对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至于谈之色变, 最终达到劳资双方自愿选择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目的。

三、劳务派遣制度

(一) 劳务派遣制度利弊分析

我国《劳动合同法》专章规定了劳务派遣制度, 实现了用工制度的创新。《劳动合同法》无论从立法宗旨到具体制度的设置而言, 规定劳务派遣制度绝不是鼓励劳务派遣制度的发展, 而是对其进行约束和规范, 使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保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劳务派遣以劳动力雇佣与使用分离的方式, 使企业减少了招聘、培训和行政管理的成本, 又避免了因长期雇佣员工可能带来的企业活力的丧失, 同时也能减少因未来解雇带来的劳动风险和成本。然而, 劳务派遣作为新型用工模式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1. 劳务派遣工权益受损。

首先, 劳务派遣工与正式用工“同工不同酬”。同工同酬是平等权在劳动法领域的具体表现, 也是国际劳工组织提倡的“体面劳动”的重要内容。《劳动合同法》对于同工同酬的规定对于大多数被派遣劳动者来说是一纸空文。从掌握的情况看, 绝大多数劳务派遣工的劳动报酬低于所在企业正式用工, 有的只相当于正式员工的一半, 最低的略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其次, 劳务派遣工的社会保障权得不到保障。比如, 缴纳社会保险方面, 正式工的社会保险是按照企业上年度平均工资的标准缴纳的, 而劳务派遣工的社会保险是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缴纳的。还有多数派遣劳动者不能享受住房公积金、带薪年休假以及其他福利待遇。最后, 劳务派遣工的民主政治权益无法真正落实。实践中, 由于用工单位的工会与用人单位的派遣劳动者没有任何直接的利益关联, 用工单位工会组织很难从内心接纳劳务派遣工, 更不用说为了维护他们的权利而与本单位博弈。结果导致大量的劳务派遣工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 无法实现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

2. 超出“三性”岗位。

我国《劳动合同法》将劳务派遣定位为非主流的就业形式, 在肯定劳动派遣的同时, 也对其进行适当限制即将其适用范围限定为“三性” (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 岗位。而现实中, 这一法律要求很多企业很难做到。劳务派遣成为部分企业的主流用工形式。多数企业都在常设、主业方面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 其岗位性质大多都突破了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并没有将劳务派遣工作为正常雇佣的一种补充, 而是成为企业主要的用工形式, “三性”标准被束之高阁。

3. 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及管理不规范。

《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单位设立条件的规定, 仅对注册资本的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给予特别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劳务派遣市场, 然而, 并没完全使劳务派遣市场有序发展。

实践中, 劳务派遣单位的市场准入门槛低、投资者无需进行厂房、设备投资, 设立条件过于简单, 导致劳务派遣单位的发展参差不齐, 阻碍了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健康发展。

我国劳务派遣市场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很多派遣企业缺乏专业管理经验。而且, 我国的多数劳务派遣机构是在各级政府及劳动保障部门鼓励、引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与政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又是管理者又是营运者的身份怎么可能公开、公平、公正地履行其监管职能。

(二) 劳务派遣制度完善建议

1. 加快落实“同工同酬”原则。

劳务派遣即使根本不符合“体面”或“尊严”的劳动标准, 但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用工单位降低用工成本的双重困境下, 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的尴尬处境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的。在承认劳务派遣短期无法消除的情况下, 应该逐步完善“过渡措施”, 缩小工资和福利保障差距, 进一步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落实同工同酬原则的具体操作办法, 向“同工同酬”靠拢, 减少劳务派遣领域的不公平现象, 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对劳务派遣岗位进一步细化列举。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66条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该条规定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但却不符合我国国情, 缺乏实践操作意义。对此按照行业及工种进行列举限制的做法界定劳务派遣适用的范围, 增强其实践中的操作。一方面, 通过正面列举的方式明确列举出, 那些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工作岗位, 规定可以使用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另一方面通过负面列举的方式对规定存续时间超过一定期限的稳定工作岗位不得使用劳务派遣工的禁止性规定, 通过正负面列举的方式明确对劳务派遣的适用行业和职业进行限制性规定, 从而对劳务派遣适用范围加以限定, 对劳务派遣岗位进一步细化列举, 提高实际操作性。

3. 加强劳务派遣监管制度。

法律对于劳务派遣单位缺乏规制, 对其资质和运营的规范相对较少, 导致劳务派遣机构泛滥, 严重损害劳务派遣员工合法利益。

我国《劳动合同法》硬性将劳务派遣单位的注册资本规定在50万元以上并需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仅靠对最低注册资金的提高很难对整个劳务派遣市场进行有效规范。拥有足够的资金并不表示企业就具备了从事劳务派遣活动的良好资质, 是否具有相关从业人员、相关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同样影响劳务派遣机构的资质。对此, 我国应借鉴劳务派遣市场发育较早国家的立法经验, 明确规定劳务派遣机构设立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 须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 在工商登记部门备案, 并且还要对其营利性做适当限制。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务派遣公司的经营活动实行资质管理制度, 并实行年审制度。对劳务派遣市场的从业人员也应逐步予以从业资格的限制, 从而合理控制劳务派遣公司的数量, 保障其在法律范围内的有序竞争。

参考文献

[1].姜颖:《劳动合同法论》,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第338页。

[1].全国总工会:《国内劳务派遣调研报告》, 2011年。

[2].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肖涛于2011年1月17日在上海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上的讲话。

[3].郑东亮:《劳务派遣的发展与规制》,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版

[4].曹可安:“我国劳动关系的新特点”, 载《中国劳动》2010年第5期

[5].苏慧文、刘洁:“新形势下劳务派遣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分析”, 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08年第2期。

[6].愈景辉:“当前劳务派遣工问题亟待关注”, 载《中国工运》2010年第10期。

[7].乔建:“弹性安全与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困境”, 载《中国工人》2010年第5期

[8].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编:《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论》,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年3月第一版

财务管理制度相关法律 篇8

一致行动是各国或地区上市公司收购立法中重点监管的行为,也是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在实践中,收购方为了规避法律法规的规定,逃避信息披露或要约收购等法定义务,往往通过非关联化的处理,由多个收购主体出面共同采取行动,每个收购主体购买低于法定比例的同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而达到既逃避义务又控制上市公司或实现利益输送的目的。

为了打击上述规避法律法规的行为,各国或地区证券市场关于“一致行动”和“一致行动人”的法律制度应运而生,凡被认定为实施“一致行动”的“一致行动人”,则以各个一致行动人合并计算的收购比例作为其履行法定义务的判断标准,同时在一般情况下也将被视为具有关联关系。从相关法律制度的逻辑性和适用性上分析,一致行动(一致行动人)制度是连结关联关系(契约关系)制度和信息披露(要约收购)制度的中间环节。对一致行动和一致行动人的判定一般建立在对关联关系和契约关系判定的基础之上,立法关于关联关系的界定和契约构成的界定直接影响对一致行动和一致行动人的判定;推而进之,一致行动和一致行动人判定的结果则既引发了相应的信息披露或要约收购义务,也是反过来判定关联关系的基本依据。

海外证券市场对“一致行动人”的界定

“一致行动”(Conceded)和“一致行动人”(PersonsActing in Conced)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的《伦敦城市守则》(London City Code)中。《伦敦城市守则》是在1968年3月27日由伦敦证券交易所与英格兰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商议后推行的,虽然它仅是交易所的建议,在法律上并无强制能力,但作为处理上市公司收购的一套规则,该规则被英国证券市场普遍接受和遵守,并对其他国家证券市场的收购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伦敦城市守则》的规定,“一致行动人”系指为根据正式或非正式的协议或默契,积极地进行合作,通过其中任何人取得目标公司股份以获得或巩固对目标公司控制权的人。并且列举了6种推定为一致行动人的关联人,除非相反证明成立。

香港证券市场对“一致行动人”的界定借鉴了英国《伦敦城市守则》的规定。根据香港证券与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的《公司收购、合并及股份购回守则》规定,“一致行动人”系指依据一项协议或协定,透过取得一间公司的投票权,一起积极合作以取得或巩固对该公司的“控制权”的人。规定列举了8种推定为一致行动人的关联人,除非相反证明成立。

美国有关法律中有两个与“一致行动人”相类似的概念,即“视为个人的集体”(Group as a person)和“受益所有权”(Benehcial Ownership)。当两个或更多的个人充当合伙人、股份两合公司、辛迪加或者充当为了获得、持有和处理发行者的证券的其他集体时,这种辛迪加或者集体应被视为本款所称的“个人”。而对于受益所有权,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的有关规定,证券的受益所有权包括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任何合同、安排、默契、关系或其他方式全部或部分享有该等证券表决的权力。根据美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判断一致行动以合意为要件,只要有为获得目标公司的经营控制权而进行共同行为的合意即可认定为一致行动,而且,合意并不需要书面的协议,只要有一致行动的事实。而在日本,甚至连合意都不需要证明,只要有实际上的资本关系或人伦关系等即可被推定为合意,进而形成一致行动人。

国内证券市场对“一致行动人”的界定

国内证券市场对“一致行动人”的界定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逐步确立的。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证券法》,新《证券法》于2006年1月1日起开始 ,实施。与原《证券法》相比,新《证券法》在上市公司的收购信息披露方面,首次在法律层面明确了“一致行动人”的信息披露制度。这主要体现在八十六条、八十八条和九十六条上。新《证券法》并未明确提出“一致行动人”的概念,而是代之以“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这一宽泛的提法,但在法律层面上正式确立了这一法律制度。

2006年5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新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收购办法》”),新《收购办法》于2006年9月1日起施行。新《收购办法》第八十三条明确界定了“一致行动”和“一致行动人”。“本办法所称一致行动,是指投资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其他投资者共同扩大其所能够支配的一个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数量的行为或者事实。在上市公司的收购及相关股份权益变动活动中有一致行动情形的投资者,互为一致行动人。如无相反证据,投资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致行动人:(1)投资者之间有股权控制关系;(2)投资者受同一主体控制;(3)投资者的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中的主要成员,同时在另一个投资者担任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4)投资者参股另一投资者,可以对参股公司的重大决策产生重大影响;(5)银行以

外的其他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为投资者取得相关股份提供融资安排;(6)投资者之间存在合伙、合作、联营等其他经济利益关系;(7)持有投资者3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8)在投资者任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9)持有投资者3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和在投资者任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等亲属,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10)在上市公司任职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前项所述亲属同时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或者与其自己或者其前项所述亲属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同时持有本公司股份;(11)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与其所控制或者委托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持有本公司股份;(12)投资者之间具有其他关联关系。一致行动人应当合并计算其所持有的股份。投资者计算其所持有的股份,应当包括登记在其名下的股份,也包括登记在其一致

行动人名下的股份。投资者认为其与他人不应被视为一致行动人的,可以向中国证监会提供相反证据。”

海内外证券市场界定“一致行动人”的异同

从立法学上分析,海内外证券市场立法对于“一致行动人”的界定虽然有所差异,但是有以下三个较为明显的共同点。首先,在立法范围上,各国或地区对一致行动人的界定相当宽泛,一般来说涵盖了以下两种类型的一致行动人:(1)具有关联关系的一致行动人,指共同持有或控制一个上市公司的投票权股份的人及其关联方;(2)非关联关系的一致行动人,即不具有关联关系但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协议或通过其他手段达成某种默契,互相配合,对某一上市公司实施一致行动的两个以上的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其次,在立法技术上,一般采取列举法和概括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一致行动人”加以界定。如英国的《伦敦城市守则》列举了6类一致行动人,香港的《公司收购、合并及股份购回守则》列举了8类一致行动人,国内的新《收购办法》则列举了12类一致行动人。第三,在法律适用上确立推定原则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一般规定出现所列举的一致行动情形时,如无相反证据,则应被认为是一致行动人。

从构成一致行动的实质要件上分析,各国或地区均把行动的合意性(an Agreement to Act in Concert)作为构成一致行动人的实质要件,而在对行动的合意性的认定上,日本的把握尺度要比美国更加宽松,只要有实际上的资本关系或人伦关系等即可被推定为合意。综合起来,对合意性的判断则体现出以下四个要点:(1)采取一致行动的法律依据是协议、协定、合同、默契、安排、关联关系或其他方式;(2)采取一致行动的手段是取得一家目标公司的投票权或表决权;(3)采取一致行动的方式是积极地进行合作,或者进行共同行为的合意;(4)采取一致行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或巩固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基金能够构成一致行动人,如前所述英国和香港地区的规则明确列举了基金可以成为一致行动人,而国内的新《收购办法》列举的12项内容并未明确指向基金(国内证券市场目前已经出现了券商和其旗下基金共同增持同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事件)。有一种观点认为,虽然该券商对基金公司控股,但投资主体却是基金,基金在根本上作为一种信托产品,法律关系决定其投资运作完全独立于基金公司,理论上也不受股东的影响,这样的关系使收购方与基金之间建立了合法的隔离,因此很难将其界定为一致行动人。根据国内新《收购办法》“本办法所称一致行动,是指投资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其他投资者共同扩大其所能够支配的一个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数量的行为或者事实”的规定以前文所述构成一致行动的实质要件分析,信托关系的法律特征并不能改变“扩大其所能够支配的一个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数量”的特征,因此基金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应该可以被视为一致行动人。

“一致行动人”制度与关联关系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的联系

从相关法律制度的逻辑性和适用性上分析,一致行动(一致行动人)制度是连接关联关系(契约关系)制度和信息披露(要约收购)制度的中间环节。对一致行动和一致行动人的判定一般建立在对关联关系和契约关系判定的基础之上,立法关于关联关系的界定和契约构成的界定直接影响对一致行动和一致行动人的判定,而一致行动和一致行动人判定的结果则引发相应的信息披露或要约收购义务。因此,关联关系制度和信息披露(要约收购)制度是与一致行动人紧密相关的法律制度。

目前国内涉及关联关系的立法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公司法》对关联关系的规定。新《公司法》在其附则中规定关联关系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但是,国家控股的企业之间不仅仅因为同受国家控股而具有关联关系。”其次是《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对关联关系的界定。“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除上述定性界定外,《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还列举了各方构成企业的关联方和不构成企业的关联方的情形。第三是沪深两个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对关联关系的规定。《股票上市规则》将关联人区分为关联法人和关联自然人并加以详细规定。

上一篇:班长学期个人总结下一篇:大一上学期班级团支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