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本书有感(共6篇)
会宁县会师镇南咀学校
刘克仁
今年教育局要求教育系统要开展学习《不做教书匠》、《走在行知路上等四本书以来,我工作的同时,我先后读完了这几本书,但《不做教书匠》这本书,读完以后确实像书中的序言所说,“你很幸运,发现了这本书”。它对我感触颇深。
通过读我明白对待学生要真诚,要爱每一个学生,去尊重他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从多方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善的角度去想你的学生,为学生创造属于他自己的成功的机会,并帮助他成功。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能教书育人,而且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改变一些陈旧迂腐的观念,树立新的发展的眼光,完善自己的人格素质,能不断的锻炼自己,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富有个人特色的教育风格。一个老师要是用心灵去感受它所面对的一个个纯真、可爱生命的话,得到爱的情感的回报是无法用功利去衡量的,我想古人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等来形容我们就是最好的回报。就像管老师所说“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不要埋怨班级的好坏,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发现他们的优点,表扬他们,不是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吗,放宽心,耐心教吧,找借口只能给自己,别人带来更多的烦恼,因为事情总得做下去。是啊,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请让我们记住管老师的一段话作为今后激励我们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动力吧:工作的乐趣往往蕴藏在你做事的态度里,而非工作本身。课堂上和学生亲切平等的学习生活,学生学习中闪现的智慧火花,以及你灵动生成的一个成效极佳的教学场景,都将给你带来极大的乐趣。教育的乐趣来自思考,当你把思考变成文字,当你的文字得到他人的阅读和支持,你将获得乐趣,并且将乐此不疲,充满自信与自豪,这些文字将提升你的生命和生活的质量。
我要反思自己:我把教师当成了自己谋生的职业,还是当作一件事业来做?为了谋生,为了这份职业,自己也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但也就是“职业”和“事业”这一字之差,也就使得自己的心态,态度不同,从而使得自己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也就不同了!我的工作到底该怎样来做,我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书给了我们一个响亮的回答!我真正感悟到了“师,并非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教学生怎样做人,教师应该对学生负责。”“一个教师一生要教成百上千的学生,遇到一个没有责任感的教师,那真是学生莫大的不幸”这些话的分量。那不做“教书匠”,我们应该做什么呢?智慧型教师,或许该成为不愿做教书匠的老师们的一种追求。我们应该对学术和专业有专门的研究,不但有学问,而且具有教育智慧。我们不能单单将知识塞给学生就了事,还应该思考如何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悦,学得扎实,并且使学生习得学习的方法,启迪他们的智慧。而教育智慧火花的闪现应该表现在吃透教学内容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方面。管建刚老师说现在的教师有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把教育的事当作学校的事来做。将学校布置的工作视为包袱,视为学校不让我过安宁日子,总想着早点卸了这包袱才好、才自在。第二种状态,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做。作为现代的教育家,行知先生融古通今,学贯中西,不但汲取了古代孔子儒家学说的精华,还吸收了国外特别是美国杜威的学说,又紧密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创造性地提出生活教育理论。他不仅仅创立了理论,还躬于实践。为了民主共和的伟大理想,他毅然放弃大学教授的优裕待遇,脱下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投身南京崂山脚下,创办农村的晓庄师范。他不仅身体力行,还致力于“筹募100万元基金,征集100万位同志,提倡100万所学校,改造100万个乡村”,大力推进大众教育、军民教育以提高民族素质。更为可贵的是,他边实践,边立说;边著书,边更新。他终于创立了全新的系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后人留下六百万字的巨著。但是由于时代急剧动荡,而且先生只活了55个岁月,他不可能也来不及将他的思想和理论都系统地课程化,甚至连他的大作直到八十年代才得以整理出版。
接下来又读了《走在行知路上》,收到的感受是:在今天看来,尽管生活教育的理论带着当时环境和斗争任务的印记,但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与当前党中央号召实施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其基本原理和根本观点仍然充满着时代的气息;他所倡导的“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主张,至今仍显前卫,可以有效地用于证明和指导当前的教育改革。
首先,要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武装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头脑,以指导我们的改革实践。为此,作为陶行知思想理论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我们应当尽快将陶先生的论述系统地整理成一本有关生活教育实用性的教材。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运用这本教材引导教育战线上的同仁吃透先生的教育思想,领悟其中的“生活教育”这一核心理论,把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辨证统一的核心理念。不读陶行知,怎么做老师?就能让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扎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头脑中。
1、整合教育资源,拓宽孩子的视野。现在孩子的学习,常常就是“面朝书本,背朝天花”,整天在读书、做题目,很少有机会了解外面的真实世界,知识面极其狭窄,身心极其疲惫,头脑极其呆板。我们应当运用生活教育的理论,明确社会是所大学校,突破“课本中心主义”,把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自然的、现实的及与网络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将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呈现给孩子。这样,孩子的眼界就会变得开阔,身心变得健康,头脑变得灵活。
2、打破封闭的、单一的教育形式,建构开放的、多样的生存状态。眼下很多有识之士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很不满意:现在不少人整天让孩子听着老师的课,做着老师和家长布置的题,甚至连孩子的休息时间和节假日也会被大肆侵占;教育形式非常僵化,孩子的头脑基本禁锢起来,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不敢越出大人的雷池一步,他们的灵性在逐渐丧失。我们应该运用生活教育的理论作指导,创立开放的教育形式,改变孩子的生存状态。我们应该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带其走向美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激励、引导并帮助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朋友”。这样的教育教学便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师生共学,长幼互动,教学相长,我们的社会便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社会,我们的孩子便会真正成为积累丰富、体验真切、富有灵性的智慧之人。
3、放开手脚,干出才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来自于他的勤奋读书,更来自于他的持之以恒的、踏踏实实的实践。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两者紧密结合,是天生的双胞胎。我们应当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孩子们学习方法的改进,强调“教学做合一”。在做中教乃是真教,在做中学乃是真学。“教学做合一”关键在于做,做就是行动,行动就靠自主。我们要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解放他们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时间和空间,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他们对自己未知的领域进行探索,生成和构建自己的真知,渐渐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促使孩子在“干”中成长为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的人才。
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教育也必须相应的变化。按照陶行知的说法,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与大众的生活相适应。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依托特色教材为载体,依托实验学校为基地,并认真审视教育环境的变化、孩子智慧的提升、考试格局、内容及方式方法的改进,新型的课程体系必将出现,素质教育一定也会走出一条新路!
前段时间,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叫《孩子,你是在为自己读书》。这本书的作者把好好学习和不认真学习的利与弊,用小故事的形式向我们娓娓道来。其中,有一个让我深有感触的小故事:
有个男孩放学回家,很兴奋地告诉妈妈,他学会了新的数学公式,作业不用多久就能写完。接着,他从书包里掏出作业本开始写作业。可是刚写了一题,他就小动作不断,尤其是到最后一题,他更是放松了下来,反倒削起了铅笔,削了五分钟才把作业写完。等男孩走出房间后,妈妈疑惑地问道:“你不是说不用多长时间吗?已经写了半个多钟了呀!题目很难吗?”男孩吐了吐舌头说:“因为不难,才不紧张。”
这样的行为当然是不对的,知道我为什么对这个故事印象最深刻吗?那是因为我也做过同样的事。但这个故事正好提醒了我,也让我知道了一个道理——珍惜读书的时光,合理利用每分钟。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伟人故事,相信大家都有读过。当老师问道“你们为什么而读书”时,才12岁的周恩来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表达了周恩来要为祖国富强而发奋读书的宏伟志向。正是因为周恩来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读书,才造就了备受世界人民敬仰的一代伟人。可见,明白自己为了什么而读书有多重要。
——读《昆虫记》有感
这个暑假,像一条小河一样。河里面的鹅卵石就是我所读的课外书。其中里面我最爱看的便是法布尔先生写的著作《昆虫记》了。这本 昆虫记很厚,比语文书还要厚。我估计法布尔先生一定在这本《昆虫记》 上洒尽了心血。里面写的昆虫有很多很多,比如:毛茸茸的狼蛛,可恨的 菜青虫,美丽的蝴蝶,好帮手七星瓢虫等等。
先给大家讲讲那可恨的,绿油油的菜青虫吧!大家可能会在蔬菜上见 到过几次,农家的人们可见得多了,他们认为是厌恶至极的大坏蛋。看那,这个卷心菜的叶子被菜青虫啃得七零八落,好恶心啊!这犯人菜青虫就躺 在那片菠菜叶上饱餐一顿呢!他爱啃食所有蔬菜,是蔬菜的克星。
菜青虫妈妈一般都会把卵产在那些新鲜,完整的大青叶上面。他们
不会像辛勤的麻雀妈妈,离开巢穴去给自己的子女们找吃的。他们一产下卵 就一走了之。那片新鲜菜叶便是充足的营养。农民总是把菜青虫一一除掉。但擒贼先擒王。大王没有抓住,就会繁殖更多的下一代。但是,高尔基先 生听说农民们有一种祖先留下来的消灭菜青虫的有效办法。先在阳光最猛 烈的地方设一个木制的十字架,在头顶上摆上羊头骨或者牛头骨。距他们 的祖先说:“菜青虫最喜欢呆在有光亮的地方,羊头骨或者牛头骨可以通 过阳光放射光线。它们爬上了骨头上面。那里晒,热,干,最关键的是没 食物。一,二个小时就能晒死一条菜青虫。农民只是说偶尔在头骨上见到 过几条菜青虫被晒死。祖传下来的办法只能消灭少部分的,大部分都呆在 自已那一片大菜叶上睡觉。现在烂菜叶少了,价值更加高了。
你看《昆虫记》给我们讲了多少昆虫。比如我们上初中时要上生物课 可能会用到的。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又增长了一些知识。比如我外公种菜 时也会遇到菜青虫啃食蔬菜的时刻。但他们不知道怎么预防,用农药呢,卖出的收获少了。自已吃怕对身体有害。自从我看了《昆虫记》,知道了高 尔基先生那里的农民祖先有种消灭菜青虫的有效方法。我外公使用了一下。还真有效。看多书好啊!我外公常赞叹道。
我爱看《昆虫记》,更加爱看课外书。
江门市蓬江区农林小学
六(5)班
24号
魏书生老师说:“我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教师。我总觉得,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我一开始觉得很惊讶,很奇怪,当一个老师只要教得好,受学生欢迎就够了,何必一定要当班主任呢?而且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有个性,觉得他们会很难管理,所以,对于班主任这个岗位,我是有点敬畏。可今年上《班级管理学》时,老师要求我们看一本关于班主任的书,并写观后感,于是我挑选了张万祥老师主编的《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途径——40位优秀班主任的案例》。我花了几天细细品读,在书中,我看到了一段段辛酸而幸福的经历,他们每个人都具有鲜活的成长经验和感人的成长故事,40篇精心写作的文字,就是40个精彩的故事,40首教育的诗歌。我看到了刚刚上岗的班主任如何“摸着五颜六色的石头过河”;看到了工作6年到10年的班主任,如何“褪尽青涩,走向成熟”;看到了担任班主任11—15年的班主任,如何“毛虫破茧”化蝶飞;看到了担任16-19年的班主任,如何进行“智慧的教育”;看到了经过二十几年磨练的班主任,怎样体会“生命绽放的美丽”。他们把自己特殊的经历,特殊的感受,特殊的痛苦,特殊的快乐,特殊的经验,特殊的方法一一展现出来,如此生动,如此形象„„
看过老师们的故事,我才知道:大家都是从年轻、幼稚、不成熟走过来的,每位老师初当班主任时,都带着美好的憧憬走上工作岗位,踌躇满志,心中萌生着一个又一个的设想,心想,凭着自己的一股热情及爱心,一定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但是,实际工作远非想象中那样顺利。他们把全身心都投入到班级中,每天在校园里面“练竞走”——每天紧跟着学生早读,做操,卫生,课堂纪律,课间活动安全,作业情况,自习……直至学生回家了,都还得待在办公室忙。可是这样的蛮干,付出很多,收效却甚微。有人迟到,有人上课思想开小差,有人作业以抄袭为主,有人考试作弊……一件一件,使老师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回报,有的反而被学生误解,甚至记恨。朱一花老师讲到她在带领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的时候,为了能够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养成学习习惯,天天盯着他们,让他们在她设置的规矩中学习,游戏。她戏称“她自己简直成了会念咒语的巫婆”。孩子们爱打报告,她有求必应;他们不会值日,她陪着扫了一个学期;学校举行班容布
置比赛,她却成了主角……她就像一台被榨干了油的机器,每天昏昏沉沉地回到家里,等待着她的,又是充满劳累的明天……这样日复一日,消磨了班主任的激情,使他们陷入无限的苦恼之中。
班主任工作之苦,每一位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深有体会,不少人得出的感受是“苦海无边”;班主任工作之累,每一位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与学生交往,无异于天天上考场:考验的是一个班主任的综合素养啊!然而,越是和学生斗智斗勇,班级管理却越是让人头痛。学生和班主任之间,成了老鼠和猫之间的游戏,互不信任,互相抵触甚至敌对。面对这些困难,他们感到迷茫时,很多老师都进行了反思,思索着班级管理失败的原因,思索着为什么自己对学生很好而他们还要和自己作对!
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成熟。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而区别就在于你能否快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让自己快速成长。万玮老师说:“每一名成熟的班主任回过头看,都会发现自己必经这些过程:失败,反思,再失败,再反思。。如此几个回合,终于有一天猛然大悟,茅塞顿开。”这40位优秀班主任的案例惊人的相似,从开始充满激情、满怀抱负的认真负责,到矛盾重重、打击自信,到后来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从不了解到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及他们的需要,改变刚开始时一味的严格、严厉的风格,学着柔和的处理事情,学着遇到班级事务时认真思考,最后的成功证明了他们的成长与进步。
回看他们的故事,这些优秀的老师的做法极为一致:遇到失败、挫折时,并没有被吓倒,也没有退缩放弃,而是理智的选择了反思、总结、学习。深刻的反思、切实的总结、深入的学习,每一步都走得很认真,很用心。这个过程就好像闭关修炼,潜心提升自身的素质,加上一些与生俱来的激情、热情、才气,再加上最重要的“爱”----对学生、对教育充满“爱”!一个缺乏爱心的人,是不适合做班主任的。我想起以前看过老师体罚学生的各种招数:打手掌,原地转圈,扇耳光……班主任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意料之中而又棘手的事情,乏爱而麻木的老师往往只会用简单粗暴的手段解决教育问题。老师一旦不能把学生当人来尊重,当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师生关系肯定就会对立起来,所谓的“教育”都仅仅是说教罢了。我想起周彬老师在他的《叩问课堂》中的一段精彩的表述:“决定师生关系的并不是教师是否应该爱学生,而是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爱,能够唤回学生对
教师的爱的比率。”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那些暂时后进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精神关怀。后进生是班级里的“弱势群体”,与一般学生相比,他们遇到的挫折更多,受到的批评也更多,他们体会不到哪怕一点点的成就感,他们比一般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陆雯英老师在文中提到她班里的一位特别生——张奇:小时患过脑膜炎,故智力低下,说话口齿不清。以前的老师和学生大多把她纳入“被遗忘的角落”。但陆老师与她的多次接触,发现了张奇身上有很多闪光点:为人真诚,乐于助人;活泼好动,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心思细腻,文章写得很真实……看到这,我想起了大一的时候和系里的同学一起去潮州的启智小学义教,这所学校的学生比较特殊,他们或许曾经因为智障而被歧视、鄙薄过,因此第一次见到他们,他们对我们心存戒备,恶狠狠地看着我们。但是与他们接触,我发现他们很真诚,他们的眼睛会微笑,他们会拉着你的手告诉你他刚创作出来的作品,他们会送你他认为做得最好的折纸……是谁说过“智障儿童就是孤僻的、仇视外界的”呢?而我觉得,只要你爱他们,他们会更爱你;只要你懂他们,他们会更懂你!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老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要有一颗对学生宽容的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当其他老师都快要对那些屡次犯错误的学生绝望了的时候,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从他们的心灵出发,用自己的“爱”教育他们、转化他们。毛春铧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他的“好孩子推定”原则: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无论事情会有多么严重,都要坚持这样一个信念: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只不过不小心犯了错误,正是这个时候,他们需要老师的教育智慧,需要老师的耐心和关爱。当我们坚持这样一个信念的时候,就会发现,即使看起来是很棘手的问题,解决起来也能得心应手。也许每个班级里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很调皮的孩子,他们爱玩,爱捣乱,不做作业,他们不会因为老师的“狂风暴雨”而“善待”作业,不会因为老师的斥责而上交优秀的答卷……但是如果老师能坚持这个“好孩子推定”原则,降低
对孩子的要求,从孩子的优点入手,使孩子感受成功与喜悦,加上耐心,一定能感化孩子!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教育是从爱里产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倘若没有“爱心”这个强大的精神支柱,也许很多孩子就会被耽误了,而事实证明,在博大的爱心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李微老师班里有一名全校最出名的“双差生”,经过观察,李老师觉得这个学生最缺少的是尊重、理解、信任和关爱。因此她从这名学生进班那时起,就要求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努力做到不冲动,不指责,不训斥,坚持用微笑的表情、信任的目光。热情的态度对待他,用积极的语言鼓励他,尽自己所能帮助他,让他感受到爱。日复一日,这名学生和李老师亲近多了,有什么话都找她说,把她当成知心人,李老师也不厌其烦地对他说:“你能行。你很聪明,只要努力,就一定大有作为。”这名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积极性越来越高,真的变了一个人:在支援甘肃灾区的募捐活动中,他中午没吃饭,跑着到北仓村挨家挨户去买棉衣服,往返三次抱着送回学校,累得满头大汗。他捐献了41件棉衣,是学校捐得最多的。让学生拥有犯错的机会,让他们的成长变得精彩。经历、感知、体验错误也是一种学习,一种进步,一笔人生成长不可或缺的财富。经历错误才能汲取成长的营养,才能学会经受挫折并最终走向成功。
一个有爱心的班主任,处处留心皆学问。他会从学生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中,读懂学生的需求,并且深处热情的双手去帮助孩子;会从学生似举非举的小手中,读懂学生的忐忑和缺乏自信,从而鼓励孩子勇敢地举起手;会从学生含泪的双目中,读懂孩子的困惑和疑问,并且带给学生以鼓舞和力量。。
教育,就是教导学生做人,培育学生心灵。老师要对学生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这样,学生才能从老师的眼前走入老师的心里。老师才会对学生充满信心,才能想为学生想,急为学生急,做为学生做,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多理解、多宽容、多关心、多帮助……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尊重、信任,从而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和力量。
书中的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就是当遇到挫折时,他们会通过书寻找答案,以书为友,与大师对话。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要想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个老师应该给学生什
么样的爱,让我们明白真正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可以让他们有彻头彻尾的改变;张万祥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让我们明白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不能仅凭着一腔热情蛮干、苦干,是需要运用智慧出效果的工作;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让我们懂得班主任工作不仅需要爱心和勤奋,更需要教育智慧……老师教书,不能仅仅把视野限制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也要读一些其他学科的书籍,比如企业管理学,借鉴其他学科的理念和工作方法,这些对班主任工作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一些乡村教师,因为环境落后封闭,教学资源有限,所以连读书看报都会遇到困难。比如段惠民老师为了借书,经常把家乡土特产、“用不着”的福利副食券,“送给”图书馆管理员,既谋得优惠的借书条件,还可以时不时“另拎”回《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一捆捆、一本本破旧报刊。三更灯火五更鸡,半床明月半床书,认认真真地读,一丝不苟地记,翻来覆去地悟。就是这样的辛勤耕耘、艰难付出,才使他多次荣获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腹有诗书气自华,博览群书方成大家。张万祥先生语云:每个班主任心中要装有100个故事,100句格言,逢境育人,逢情开导。
文中的这40位老师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张万祥老师的网络弟子。他们很多人正是在师傅的教导和“教育在线”论坛的引领下,逐渐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育管理方法。认真阅读张万祥先生的书籍,写心得笔记;拜张先生为师,聆听他的亲自教诲。在网上与志同道合的网友们一起读书,一起写作,彼此鼓励,相互温暖;深入观察、了解学生,每天细心记录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写教育随笔,撰写德育小论文,在记录的过程中,并加以梳理、剖析、研究和提炼。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不断总结与反思,在反思中积累做班主任的智慧,一步步地实现自我提高与突破。叶澜教授曾经讲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坚持写3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在前辈的指引下,在同行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反思下,使自己欢快地驰骋在教育的原野上。
老师爱学生,就会用心去教学;就会发现,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情,都是值得去琢磨,去研究的课题;就会主动地去阅读、去反思、去总结,去拥有教育智慧;就会想出教育学生的办法来;就能把普通的小事做细做精;就必然会收获爱的成长!
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石家庄市组织各大影院举办了红色电影周。看红色电影的人很多,我们领到了《四渡赤水》的票。《四渡赤水》分上、下两集,讲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人领导红军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下四渡赤水的革命故事。当时的红军在左倾错误的领导下,损失惨重,只有3万,缺乏枪支弹药、缺吃少穿;而国民党的军队是40万,美式的精良装备,并形成了对红军的重重包围。面对如此悬殊的军事力量对比和如此严峻的军事形势,共产党纠正了自己的左倾错误,确认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做出了英明的决策,领导红军四渡赤水,终于逃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夺取了革命的胜利。
电影里,红军官兵吃的是红薯、白菜梗子,穿的是草鞋,铺着盖着稻草,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想想如今的我们,锦衣玉食,还嫌不满足,还找各种抱怨的借口,小小的挫折困难,就停步不前,相形之下,我们真是无地自容!
——读陈桂生《学校实话》有感
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看花似的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的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
——【德国】 保罗近日拜读了陈桂生老先生的著作《学校实话》,感慨颇多。说实话,本人孤陋寡闻,在阅读此书之前,对陈桂生其人实是知之甚少。网上搜索其人其事,所获不多,唯见其著作量多,可见功底颇深,见识不凡。陈桂生老教授已是临近耄耋之龄,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文化大革命、新时代改革时期,以他的阅历,用心阅读人生,说一些大实话,人人信也!
我对于条条纲纲一直是比较头痛的。人都说要好好读书,但我见到一些著作总是不敢细看,生怕自己在认真阅读时梦见周公。但陈桂生的这本《学校实话》令我没有沉入梦乡,足见他说的不是空话大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
这本书分五个方面,用50篇短小精悍的文章述说了陈老的所见所闻所经所想。有“学校责任制度”,有“学校组织行为”,有“学校源流”,也有“实实虚虚的校长”,更有陈老对解放前后学生的生活记事。或调侃,或讽刺,或感慨,或欣慰,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真善美、假恶丑作了赞美与揭露,令人感慨万分。
我是学校的副校长,所以对第四部分的内容“实实虚虚的校长”
比较感兴趣,细细观之,确确实实有所启发,与生活中的经历有所吻合,自然而然也就附和书中之言了。
人都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确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一个落后的学校换了一个励精图治的校长,学校面貌为之改观,几年时间就从一个三流学校上升为一流名校,人人敬仰赞叹。近日走马观花似的访问了上海的几所名校,好像都是有一个全国名校长在支撑着学校的名气。陈老却对此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判断一个校长的好与坏,不能仅从学校的改变去判断,而应该是“一个好体制,才能造就一批好校长”。我深有同感,试想,中国古代就有一句俗语:人怕出名猪怕壮。当一个校长成了名校长,他就是名人了。逢年过节要亮个相,大事小事要表个态,重要人物要接见他,他还要接见那么多平凡或不平凡的人,还要到处参观指导,赶场演讲,行色匆匆,舟车劳顿,他如何还能做一个好校长?
陈老认为:一校之长的主要职能是校务领导,但“领导”有别于“管理”,在于依法把握学校的办学方向,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学校的发展规划,特别是确立学校长期与近期的目标,合理地设置学校管理机构,制定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尽可能吸引教师参与学校事务,有计划有秩序地完成社会赋予学校的教学教育人物,但往往有一些校长对师生员工进行直接管理与监督,而忽视了各级管理机构的作用,把“领导”职能降低为一般“管理”职能。看到这里,我也不由得脸红,因为,目前的我正是处于陈老所说的境地,该引起我的警觉了!一个成功的校长,最基本的资质或理念,应是“以教育
为事业。”这点也是该反省的!
就目前而言,我的水平只是停留在陈老所说的传统的学校管理,也就是属于经验管理的类型,常常依据自己的经验、人格影响和见识办事,这种主观判断常会带来一些偏颇,缺乏科学性,所以我应该努力学习,先把学校进行科学管理,再上升到“超越规范管理”范畴。也就是在保持必要的规范的同时,尽可能开拓师生员工自主活动的空间,并吸引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和自我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