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18教学设计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核心素养18教学设计(精选9篇)

核心素养18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3至24页内容。教学目标:会“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学生分析:学生对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已经有初步的认知。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知识,数学兴趣是数学的四个核心素养。教学深层次的探究,也就是从多维度看同一问题。本课内容解题关键是弄明白多出的数量是什么含义。教学辅助:课件,学具圆片或学生的其他可操作物品。教学设计 一:数学意识

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说说发现的数学信息,已知哪些,未知有哪些?描述要生动准确语句完整。(设计意图: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数学意识,提高数学语言表述力。体现语文和数学的学科深度融合。)

二、数学思维

1、理解语句:“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你是怎理解这句话的?多的3面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2、这么多数学问题?你可以解决哪个问题?小组研讨,选代表表述问题。

3、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看例题:二班得了多少面?

三、数学知识 1。必须知道哪些信息?用什么方法解决?

2、举一反三: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课件出示: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 学生在途中寻找需要的数学信息,独立或小组尝试解决,再选个别学生的作品利用移动媒体展台集体评价。【设计意图:有一道难,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四、数学兴趣

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解决。

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又用什么方法解决。

核心素养18教学设计 篇2

国际上长达二十多年的研究表明,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基础教育既不可替代也不能超越,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2014年3月底,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核心素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今天, 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和课堂教学转型的方向。

第八次课程改革已历经十多年,这些年来基础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然而,当改革的激情逐渐消退,基础教育的改革者、学校教学的实践者们依然存在着困惑和困境 :就目前而言,知识本位、应试教育仍填满了学校生活的缝隙 ;学科教学的表层化现象仍然突出 ;师生争分夺秒地获取知识,“有效教学”的追求过程中却出现了 “成绩有效背后的兴趣缺失,教学有效背后的教育缺失”的现象。

如今,教育领域正在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必将为基础教育带来一场“深度革命”。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瞄准的不仅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应是学生的幸福成长和健康发展。坚持以生为本,强调以学生的学习状态或者心智发展为主要课堂形态,师生间“教”与“学”关系的重心最大可能地向学生转移。这一“教学转型”旨在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个深度的理解,并学会与周围的人和事进行有机联系和理性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科教学更好地来助推学生 “学习能力的生根”,实现“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启迪智慧”的价值追求。

教学转型应基于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指标取向而言“,核心素养”应是那些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素养。基础教育应给予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 :一是思想素质,它是学生做人的基础 ;一是思维素质,它是学生做事的基础。

教学转型即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其根本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核心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的21世纪公民必备的素养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2003年又增加了“学会改变”,并将这些基本素养视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五大支柱。基于此,新课程的教学要实现“四基”、 “四力”的任务,即通过教学给予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型,是一个以知识理解为载体引导学生建构成长意义的过程。教师应确立如下教学理念 :零散的知识是构不成能力的 ;一切学习效能低下的教学,都属于表层教学 ;教学不能止于知识,而要进入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根本作用不是“告诉”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励”学习热情“,引领”处事方法、态度、价值观以及综合能力。课堂教学的新形态应该是 :理解性的课堂,而不是灌输性的课堂 ;建构性的课堂,而不是接受性的课堂 ;反思性的课堂,而不是表演性的课堂 ;探究性的课堂,而不是纯知识性的课堂。与此对应的教学策略应是 :引领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引导学生问题导向学习、引发学生结构导向学习、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篇3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整体发展 三维目标 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9-006-02

早在几年前,教育部就根据十八大精神,启动了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中课标的修订工作,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这个理念;在2016年底即将颁布的《高中新课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重点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以及具体的质量评价标准。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于2016年底正式出台,学科素养即将从理念层面提升到了实践层面。本文主要围绕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传统三维目标的异同、实现策略等方面作出初步的探讨。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1.何为学科核心素养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主要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而核心素养就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学科核心素养则是指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明显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政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方面。

2.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

学科素养具有统一性、多样性和独特性。《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由此可见,“立德树人”是所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总要求。而又因为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每个学段、不同学科的学科素养在具体内容上是不一样的。比如物理学科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的素养;而政治学科主要培养的是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方面的素养。

在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中,我们经过推敲,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具有共通性。就物理和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来看,物理学科通过对物质的研究,达到认识物质世界、指导人们合理地利用资源、正确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素养要求。从政治学科的视角上看,物理研究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过程,处理人与物质世界关系的准则和方式。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承,物理方法的习得和物理学科价值的认识过程,还是一个包含跨学科的知识、观念、思维方法、价值观和科学伦理观念的形成的过程。因此,虽然各个学科素养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但是我们不能把它们完全对立起来,而是要从统一的角度,使学科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从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3.学科素养提出的意义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中小学教育一直在尝试着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真正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中央曾经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到了二十世纪初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开始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了新课程改革。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是这样概括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意义的: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当今我们所提倡的“学科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培养目标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深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而新课程的改革也需要更具有引导性和时代性的标准来衡量,使新课程的改革真正实现从知识走向素养、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虚化走向具体。

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与传统的三维目标有何异同

就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同中有异、求同存异。不管是学科核心素养还是三维目标,其目的都是让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通过教师的教,从而使学生达到某种层次和水平。但是三维目标主要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教学需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更多的是对个体的发展而言;而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学科素养则不仅仅局限在个人的基本能力上,更多的是个人是否自觉实现自身价值,是否能够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从这一点来看,学科核心素养显然要高级很多,既要涉及到个体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实现,也要考虑到个体未来的整个人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三、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关注学生、以问引思、落地实践、内化素养

美国密歇根大学伊丽莎白·博·莫杰在《哈佛教育评论》第85期第2卷发表《青少年学习者学科素养的做和教——基于社会和文化项目》一文提出,教育者重构教学工作,增加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多素养语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和幸福感发生根本改变。因此,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老师使课堂成为学生感受体验成长、教师传道点燃提升的平台,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教师了解教学的对象,这是掌控课堂教学的前提。在对不同性别,不同素质基础、兴趣爱好,不同行为特点的学生采用“大一统”形式的课堂显然已经落伍。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教学的对象基本情况,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不同特点。然后才可能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当然适当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我们我们可以借鉴山东、江苏等经验丰富的省市鼓励提倡的“30+10”、“30+5+5”模式。但是在借鉴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照搬其形式——“老师只讲5分钟,剩下的学生讲”。不要忽略了它们的核心内容:学情调查、合作质疑、当堂纠错、展现拔高等。

其次,我们教学设计的核心是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达到更高的层次,更上一层楼。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学设计的整体框架上,即理念+基础,包括了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达成。比如我们的教学有四级要求:了解——理解——掌握——运用。了解即初步认识,通过记忆识别知识,直接运用知识;理解则要求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上升为理性认识,承认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达到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并能独立完成;掌握和运用则是要求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认识、理解内在系统和联系,能够进行知识间的转换、推断,形成分析、解决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学设计的目标应该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准确的定位,即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各个探究活动、问题的设计应该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在这条线索上要突出重难点内容,显露主干内容,减掉可有可无的举例、证明等侧枝旁叶。探究活动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泛,每一个探究活动的设计都有其相应要达到的效果。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要作充分的考虑,力求探索地充分、准确,不会引发过多的其他疑问。学生在探究与活动的过程中,要真正实现身动、心动、脑动;而又因为探究在课堂上的不可控性,老师要把握好课堂收放的度,教师不是单纯的旁观者也不是最后的点评师,应该起到主持人、引导人的作用。教师可以单纯的讲授、可以环环相扣的引导、可以创造拓展的启发;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论的纠正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保证“学科素养能够落到实地”的重要一环。

比如必修二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在典型的素质教育课案例中往往会使用比如采访少数民族同学、收集各种少数民族与汉族融洽相处的事例、就某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谈自身感受等等形式。这些方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缺乏可操作性,除了民族地区的学校外,其他地方的学生缺少实践体验,一旦学生不积极配合,课堂教学就无法继续;如果再加上一味的说教,学生很快就是失去兴趣,更显得枯燥无味。我们在处理这一课时,何不把关于民族地区的正面新闻与负面事例相结合呢?何不把更多的着力点放在正确引导学生如何看待民族建设中存在的不足、问题等方面?何不把中国的民族关系与中东等地方的民族关系做一个对比,让学生思考原因?进而我们甚至还可以引导学生如何看待近期欧洲地区发生的民族恐怖事件、港澳台地区的发展趋势等。这比一味的说教更能够吸引学生,既能够真正地做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又能够使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国家政策的优越性,实现政治认同;能够理性分析国内外各种分裂我国的言行,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政治意识;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共同繁荣自然就会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品行,自觉承担责任,实现政治参与。由此,“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等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完全贯穿在整个的教学中,既提高了知识能力,有培养了品格素养。

总之,一切“教学艺术”都应该服务于学生学的艺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更应该是有生命的课堂,更应该是充满人性光辉的课堂。

其实,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崇高而神圣不可侵犯的“高大上”的东西,它就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在灵活的课堂上,学生受到了激励、鼓舞、指导和召唤,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与丰富的情感体验,为自我的个性彰显、心态开放创设了良好的条件;教师也实现了一种有效的分享、成功的给予、自我成长与实现。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这种和谐愉快的课堂方式、师生关系显得更为重要,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在和谐的师生互动中,教会学生真正的素养是什么。这大概也就是我们要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而努力的方向。

(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有效学习相关性的研究(课题编号:120145157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广东省教科研规划重点课题(2014ZQJK002)暨广州市教科研协作基地(14XZ09)项目“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系、培育路径和测评设计的研究”的阶段成果。)

[ 参 考 文 献 ]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教育部2015年初稿.

[2]《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3]《哈佛教育评论》,美国密歇根大学伊丽莎白·博·莫杰第85期第2卷发表《青少年学习者学科素养的做和教——基于社会和文化项目》.

[4]《以学科核心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曹瑞,《滨海教研》2015年第3期.

[5]《学科核心素养的“通”与“同”》,李晓东,《中国教育报》2016年第9版.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 篇4

——共情陪伴

共情能力对孩子道德认知的发展、社会规则的习得及人与人社会互动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多年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控力”是其健康发展的一体两翼,是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核心所在,“共情陪伴” 是发展幼儿“自主性”和”自控力”的有效方式。

在幼儿园保教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共同现象:我们教师对孩子出现的某些不良行为,大多总是表现出一副“我是你的老师,我要教育你”的神情。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时我们教师就给予肯定,肯定他这种行为是对的,并加以表扬,鼓励他要坚持这种行为;可当孩子出现顽劣不良的行为,我们大都就要开始各种说教,让孩子知道这种行为是错的,下次不可以再犯了。渐渐的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效果收效不太理想,孩子往往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却还是要这样做,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明知故犯。对此教师再次教育非常苦恼,幼儿挨批也很委屈。每当这个时候共情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共情陪伴主要强调教师和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首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参与框架,放下成见和偏见,无条件地接纳每个孩子,在“放空”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耐心等待孩子的反应、观察孩子的表现、倾听孩子的心声,并有效回应孩子的内心需求。在这种陪伴方式中,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尊重和接纳后,会更积极地完善自我。在共情陪伴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也更具有共情意识,能够更好地习得与掌握共情能力,而这一能力对孩子社会规则的习得、道德认知的发展及社会互动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掌握共情能力的孩子能够更融洽地与同伴、教师和家长等互动,即能够更好地处理“人一人”关系,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平衡的“人一己”“人一人”关系又有助于孩子有效处理“人一事”“人一物”关系,并促进其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论文 篇5

目前各国都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法国的“共同文化”、德国的“关键能力”、美国的“核心知识”、日本的“基础学力”等。而我国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新课程改革以来,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多地引导与培育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核心素养,引导陪伴学生最好地成长与发展。这样,我们才能利用学科教学活动载体,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有温情地创新地促进学生健康优秀的发展。个人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围绕一个主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主题分单元,人文类篇目大都涉及责任、爱国、奉献、善良等重要精神、道德修养。如果仅以教师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被动接受文本中心,学生未对文本作真正的探究理解,那么这些文本的精神主旨就很难深入学生心底,更别说形成深刻感悟而指导学生思想与行动实践。所以,对此类文本的处理应以学生精读细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以讨论研究为学习方式,用写作感悟来巩固学习成果,从而对学生实施文本的阅读习惯、语言品析和主旨探究能力训练。可将语文教学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节日节气时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及传承发扬。可将以下节日(节气)——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惊蛰、春分与春联、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字谜、歇后语、中医、剪纸、风筝、京剧、围棋等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创多元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素养。

二、主抓两种能力: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是社会的人,语文关键能力就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可整合到语言能力中,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载体,它们俩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而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发问、会发问,并与老师互动起来。我的每一堂语文课都是提问领先:学生在预习时必须提出两个以上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人人有机会发言,就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发言。发言要求声音洪亮、语句流畅、条理清晰。有时为了激发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也让学生辩论一番。

当然也有“敏于行讷于言”的学生,怎么办?每天课前《三分钟新闻播报》,摘抄并大声朗读新闻,先消除羞怯心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一学期后基本上能大声地阐释问题了。

三、落实三项技能:识字写字、阅读、写作

识字写字是最基本的技能,小学就在培养,为何到初中依然写错字?可采用探究词源法。学生将“萧萧班马鸣”的“班”错写为“斑”,《说文解字》中讲到“班,会意,从珏从刀,中间刀左右玉,像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而这恰是一首分别诗——《送友人》。《课程标准》要求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如何做到的呢?

1.每学期教学中,开展“日读一万字”的活动:学生准备B5大小的名著阅读笔记本,每天读名著30分钟,记录日期、页码、字数、内容梗概(90——100字),家长签字。一周一检查,定期进行小测试。

2.寒暑假,布置学生就一部作品制作书签、腰封、手抄报、思维导图等,进行创造性阅读。

3.每两周开展一次读书心得分享会。

写作是综合能力的展现,最能体现学生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技能。在教学中常进行情景作文训练:与教材内容结合仿写,如朱自清的《背影》仿一篇《父亲的手》;与名著阅读结合写人物小传,如《林冲小传》、《虎妞小传》等;与背诵篇目结合写回信,如《公输班不义》、《写给欧阳修的信》。指导学生写作形式,如人物小传分三层写,要层层清:第一层姓名、身份、性格简介;第二层主要情节加评价;第三层全面评价。初中三年基础知识要扎实,阅读要宽厚,写作要源于家庭、社会,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是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能解释生活现象的。

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设计与深度学习

1、“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目的便指向“学”,不能引发“学”的“教”是无意义的。

2、“学”可以离开“教”而独立存在。

3、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是学习者的活动,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

4、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二、什么是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学习方式说、学习过程说、学习结果说深度学习包含高水平或者主动的认知加工,对应的浅层学习则采用低水平认知加工。

深度学习需要连接真实世界的、有意义的、面向问题解决的学习任务,教师需要设计这样的学习环境以支持深度学习的发生。

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掌握非结构化的深层知识并进行批判性的高阶思维、主动的知识建构、有效的迁移应用及真实问题的解决,进而实现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元认知能力等高阶能力的发展。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深度学习的主要环节:内容、深度学习、评价。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制定

生活:目标有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和努力;目标指明了需要完成的使命。

教学: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结果根本:帮助学生学习。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每一位教师对于培养什么人要有明确的正确的深刻的认识,真正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即不只是考虑学生一时的利益如考试成绩,而是立足学生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把握好一时与一世的关系,为孩子的一生一世负责。

每一位教师要立足社会发展前沿,深入思考:面向21世纪,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所教的学科该做什么贡献?

学科教师需要跳出学科看教育教学,站在高处、远处,站在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视角,审视和优化培养目标。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当前我们的培养目标必须升级换代,必须聚焦于21世纪的“核心素养”,即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与交流能力、信息素养、自我管理能力等关键素养。

学科教学目标应该由过去重视培养“考试技能”,转移到重视培育“核心素养”。只有如此,学生将来才能有美好的生活,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确定

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学科教学目标要直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必备品格。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概念是思维的单位。学科核心概念理应成为教学的重点。

培训收获:

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教学设计与深度学习的重要性深度学习的学习方式说、学习过程说、学习结果说。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服从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方向。明确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包括几个方面,活动目标、课时目标、单元目标、课程目标。培训反思:

深度学习的主要环节:内容、目标(深度学习、活动)、评价,三个环节。

小学语文中核心素养教学探究 篇7

一、核心素养概述

素养指的是一个人的自身修养程度, 广义范围上来讲素养包涵了一个人的品质道德、谈吐素质、举止言行、文化水平与责任能力等因素。素养实际是一个统一性较强的概念范畴, 既包括对万千事物的认知能力, 又包括学习掌握能力, 同时还包括了面对所学知识或其它事物的创造能力与接受态度等。良好的素养旨在强调人们通过积极的思维状态, 将“参与学习”发展为“创造学习”, 并在实际行动中增强自信心。小学语文的素质培养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潜在能力相互结合,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把最本质的语文听说读写相关能力发挥到极致, 并将其延伸扩大, 在大范围的如文学性、学识修养等方面, 培养学生们的人格优势。这种素质教学方式与传统课本所讲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以往, 课本知识只注重纯语文学习, 最多也只是把课本知识讲的细一些, 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而素养教学是在培养基础能力同时, 更加重视学生的文化熏陶、情感理解、学习态度以及世界观等的培养, 同时又使学生道德标准得以修正, 其美学价值观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如语文识字教学, 不再是认字这种单一的方式, 而是把汉字的发展史进行熏陶讲解, 并培养学生对中国汉字的热爱之情, 使孩子们将汉字与各种感情因素结合起来, 想象的空间增大了, 学习的兴趣就来了, 这就是素养教学。

二、核心素养教学的具体培养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以课堂内容为学习中心, 并主观地进一步将校园学习、课外生活、社会实践不断扩展和延伸, 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有效果, 促进语文教学整体功能与目标发展。鉴于此, 对小学语文素养教学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 情感教学

语文学科本身并不像数学学科等较为抽象, 它是一门感情学科, 因为从语文课文中能够体会到人类的情感表达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在意阅读和识字, 老师教的不够激动, 学生学的没有激情。素养教学打破这一固有模式, 把文章情节、人物与涉及到的环境因素等置于同一平台上, 如我们教“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呢?妈妈会带给小蝌蚪什么样的生活?带着这些疑问去阅读这篇课文, 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会懂得“我”与“妈妈”是什么样的情感关系。妈妈是小蝌蚪的依靠, 就像我们的妈妈也会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一样, 孩子们会由此把对妈妈的爱与这篇课文相关联, 既学到了文中内容, 又扩展了思维, 深化了生活中的具体人物形象, 对于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水平, 这不失为一种教学良策。

(二) 延伸课堂教学知识, 交流讨论, 增强学生自信心

交流沟通是一种互动性极强的教学方式, 学生们通过这种方式把不懂的知识点拿到众人面前, 让大家展开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不但自己理解了, 其他人也增强了表达能力, 这种方式还可以将学生们的知识理解程度共享给其他学生, 使大家共同促进, 共同成长。比如我们讲“秋天的图画”时, 老师可以在讲完课文内容后, 给学生布置一个课下讨论作业, 讨论“秋天的笑脸”。秋天的笑脸是什么样的?秋天为什么会微笑?秋天的图画与笑脸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这类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 老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许多孩子表面上看思想不会延伸, 想象力较弱, 基于这一点, 除了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还要对思维状态单一的孩子予以规范性引导, 带动他们思考, 把孩子们的潜在素质激发出来。通过沟通与探讨, 让每一个人都积极思考, 在下一节课课堂上主动发言, 孩子们的自信心也提高了, 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 不敢说的变得更加勇敢, 不会说的变得更加主动,

(三) 课堂是开放的课堂, 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

素养教学也可被看作“体验式教学”, 对外界事物采取身临其境的体验摸索, 更能让学生直观感知语文教学的魅力。比如, 识字课文“看雪”的讲解过程, 便可被设置成“户外模式”。简单的两个字, 若融入真实场景, “看雪”便不再单调。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看”就是把眼界打开, 用眼睛看世界, 故下面是目字, 用“手”掩目, 雪景便更加美丽, 所以上面是“手”字的偏旁结构。而就“雪”字来讲, 我们通过看雪的颜色, 听雪的声音, 体会雪的冰凉感觉, 便会对雪产生联想, 这样记住这个字不成问题。在冬天我们可以带学生看雪, 在夏天我们也可以带学生看“雨”, “雨”和“雪”在汉字结构上有相同之处, 不同点是“雪”字下面有一把“扫帚”, 扫“雪”不可以扫“雨”, 这样学生们就会加以区分识别。这种开放式教学将语文课堂生动化, 使认字与学课文更加有趣, 也使学生很容易记住知识点。将知识内容与场景体验联系起来, 寓教于乐, 学生放松了, 整体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师生间的关系通过体验与游戏变得更加融洽。

三、素养教学的延伸———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作为主要教授者与引导者, 其基本素质也要被重视起来。这就要依靠不断的思考与反思, 总结教学经验, 开创新型思维模式。教学反思可以给老师提供一个二度思维的机会, 让老师从教学中思考自己的教学不足之处, 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反复思考, 反复创新, 不断变化教学方法, 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而这一切具体的操作都要依赖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讲, 教师的整体能力是相当关键的。首先, 老师的专业知识能力要过硬, 除了所教学科的基础理论素质外, 边缘学科的延展更加关键, 比如语文这一学科从教育理论、文学常识、美学理念等方面所涉及的其它学科知识都要适当的加入语文教学过程中, 才有可能丰富语文教学结构, 充实教学内容。其次, 在科学知识的运用上, 教师也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能力, 如儿童心理学、基础教育学等科学知识, 对这类理论的研究能够让教师从儿童心理特点入手, 全面考虑孩子的天性与潜在能力, 不再拘泥于“看到”, 而是更加注重“感知”, 教师的理性思考有益于整体语文知识水平的有序提升。

四、总结

总之, 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与核心素养教学的形成与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要想全面培养新一代接班人的整体素质, 核心素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充分致力于小学生在语文素质方面的培养工作, 以学生为主体, 增强学生阅读、领悟及课外延展能力, 把教授内容与学生意愿定位思考, 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态度与自主能力, 适当安排目的性强的课外活动, 并逐渐增大教学比重, 让学生不再对学习语文感到乏味, 而是主动参与, 从而达到核心素养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晓容.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科学咨询, 2015, (12) .

[2]李广, 程丽丽, 计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调查研究: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J].东北师大学报, 2016, (02) .

核心素养18教学设计 篇8

摘 要:核心素养是近两年来被引进到教学领域中的一个新词汇。所谓的核心素养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不再遵循传统的教学观念,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是开始逐渐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也是重点科目,计算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始终,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将从核心素养的基础出发,阐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设计方法,旨在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设计

数学是一门能够锻炼学生能力的学科,计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知识离不开计算的相关应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数学计算教学可以说是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核心素养是从整体出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观,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具体谈一谈在教学中该如何运用核心素养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设计。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凸显核心素养价值

(一)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政策的新要求

数学核心素养明确提出是在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在这项课程标准中就当前的数学教学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其中运算能力是最主要的一项素养。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深入,人们的教育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开始更多地将目光放在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方向上,寻求孩子的全面发展。所谓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不是单纯地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它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重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这种思想观点与当前新课改的教育政策不谋而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二)核心素养应体现在课堂学习中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在于课堂学习,小学生大部分较为贪玩,在课堂外,许多学生并未树立继续学习的意识。因此,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就十分重要了,课堂效率的高低决定了教师知识传输的多寡。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贯穿其中,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而不是让其变成一句口号,虚有其表,这样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引

计算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密不可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将其他数学知识都学好了,但是唯独计算没有学好,那么学生学习的其他知识,只能是无本之木,毫无用处。数学核心所反映的是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这两点是数学的精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掌握好了这两点,那么不管遇到了什么类型的计算题目,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成为题。因此,数学计算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引,通过核心素养将计算教学的思想和本质挖掘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设计

小学数学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的紧密,许多计算知识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见的困难,提升学生的各方面技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渗透核心素养理念,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也并不是盲目的、毫无根据的。计算教学的设计需要有目标、有针对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更容易掌握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

例如,在讲解《混合运算》这一节之前,教师运用核心素养讲解计算的方法和技巧的时候,就要学会有目标的教学,根据班上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的教学目标也要因人而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比如说,有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只要能够掌握简单的计算原理就可以了,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他们自主探究,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

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过程设计

万里长城的修建并非一日之功,同样的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和运用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一点一滴的渗透。在教学时,教师运用核心素养必须设计好相应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比如说,在“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口算、笔算方法,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究“笔算两、三位数的加减”计算方法,在探究数学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较快地掌握新的知识,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又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一些教学情景,在生活中学生常常会遇见物品分配不均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遇到这种问题该怎么处理,这样将生活中的情景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上,使数学计算的知识生活化,既可以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也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评价设计

传统的数学计算教学评价往往是以书面评价为主,以分数论英雄,学生的学习成绩好,计算没有失误,那么数学计算教学就是有效果的,反之,学生的学习成绩差,计算存在诸多问题,计算教学就是失败的。这种教学评价虽然有可取之处,但是在评价时,过于简单,而且它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容易将学生培养成学习的机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注重的是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计算教学方式相比,它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重理解、重思考。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的不同,运用核心素养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而不是仅凭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有的学生笔算能力差,但是估算能力强,教师就可以在平时多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笔算,提升他的综合能力。

总之,核心素养虽然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但是数学核心素养反映的是数学本质与思想,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运用好了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在学习的過程中寻找到了数学计算的本质,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种教学理念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陈敏,吴宝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教学过程的维度[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4).

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进 篇9

自2011年起,我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实施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探索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我们碰到了许多棘手的困难,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与基本内涵,这使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改革信心。我们的改革重点在课堂教学,改革抓手是小组合作学习,改革目标是通过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继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心血来潮,脑袋发热,既要预期它的美好,更要承担它的风险。所以改革前必须做好功课,弄清几个问题,改什么?为什么改?怎么改?

改什么?

多年的应试教育影响,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而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核心素养最终都要通过课堂教学这块阵地来真刀真枪地操练,所以课堂教学是所有教育改革避不开的必经之路。脱离课堂教学,所有改革就脱离了实践阵地,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纸上谈兵。因此我们决定要改就改关键,要改就改症结。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必须要改,而且要改得彻底。

为什么改?

理论层面:“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分别是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要素。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基础教育课程改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无论是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还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都是以学生的独立自主为前提,而这些在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中是很难觅其踪影的。

现实层面:自课改以来,迫于改革压力,全国各地自上而下都在轰轰烈烈地搞改革。其实在这场教育大变革中,有很多应试遗毒在裹挟着改革的进程和效果。有来自社会与家庭的舆论压力。他们只看成绩不管其它,只要成绩高,老师也好,学校也好。只要成绩下滑,老师也孬,学校也孬;有来自教师的敷衍。多年的教学模式已得心应手,习惯了传统的一言堂,听不得与自己思路相悖的言论,一切备课内容以外的声音都是在浪费时间。领导听课我就课改,领导刚走马上应试。上面检查,下面搪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来自学生的困惑。习惯了老师读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老师问学生答。现在反过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去问,他们反倒无所适从了,就像被圈养久了的宠物,放归自然却不知所措了;有来自学校的抵制。很多学校不是不想改,而是不敢改,是怕改革带来的学生成绩震荡影响学校的声誉。所以导致干着两层皮的工作。面上课改轰轰烈烈,实际应试扎扎实实。老师们工作量加倍,学生们课业量翻翻。教师怨声载道,学生精疲力竭。

基于这种现状,学生别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勤与反思、自我管理,就连上课说句话都要看看老师的眉眼,揣摩老师的好恶,还谈什么独立自主。这样的现状不改怎么能行?

怎么改?

1、统一思想

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每一个参与改革的成员思想必须高度统一,要有坚定的信念,有高度的热情,有过硬的基本功,有坚决的执行力,有灵活的创造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改革之初,通过班子会议、中层领导会议、教研组会议、全体教师大会,组织各个层面的人员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等纲领性文献,从大的视角理解和把握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降低或者消除教师思想上的顾虑和障碍,最大限度地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通过问卷了解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认知程度,对课堂教学改革所持的个人态度和观点,对学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等,集思广益,确定自己学校的改革重点。

2、重点突破

教育教学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必然也是学生。虽然现在有双主体之说,但归根结蒂还是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所以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革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核心素养不是某一个素养指标,也不等同于几个素养指标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素养在面对具体问题情境时发挥的合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人素养的核心部分,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可持续发展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知识和技能的不可测,所以在实现方式上也难以靠一节课或一个阶段完成,而且靠讲授也难以达到,是一个熏陶、体验、积累的过程。综合这些理论依据,结合教师的反馈,我们确定了改革的突破口——“以小组合作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目前而言是非常前沿的学习方式,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质疑、体验尝试、反思总结、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等素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地挖掘和培养。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实施前组织教师对国内外此项研究的实践成果做了全面的学习了解,对自己的学生现状进行了系统的问卷分析,对在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小组的组建、分工、管理、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做了详实科学的实施方案。对实施过程中能够胜任的教师重点培养,示范引领。对不能胜任的教师,重点关注其学生发展,以学生的进步倒逼教师专业成长。

3、分享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给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广袤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的发展有无限可能。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经过这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我们的学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会独立思考,善总结分析,乐与人分享,敢质疑对抗,能拓展创新,有责任担当……小组管理模式从课堂教学已经延伸到班级管理的各个角落,学生不仅在学习上可以管理自己,在班级各项活动中,小组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通过镇内的教科研活动即时地分享取得的阶段成果,同时也在县域内通过现场交流会的形式,与兄弟学校进行沟通研讨。

改革总是伴随着困惑。几年来的改革工作让我们的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养方面受益匪浅,但在知识与技能这边却跛了腿。多次监测学生的成绩都不能达到理想水平,甚至还远低于改革前的分数。经过反思,初步找出了几个原因:一是学校教研室的缺位,对各班级课堂教学跟进不足,没能及时的监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日常教学活动中没有给教师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监测数据;二是教师的缺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过于依赖学生的活动组织,在引导、点拨、总结、提升等环节角色定位不准,缺少对知识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三是课堂效率低下,为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保证学生小组活动,无节制地浪费课堂教学时间,挤占了大量巩固练习的时间,导致学生复习时间严重不足。当然,还有许多客观因素,比如教师流动性大,调动频繁,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专业成长滞后于学生成长速度,班级小组运用达到瓶颈期等等。

上一篇:音乐课小红帽教案下一篇:幕墙工程施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