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改看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

2024-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课改看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精选14篇)

从课改看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1

一、尊重个人体验,培养阅读兴趣。

新的教育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创造能力,《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阅读是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它没有标准答案。常言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学生的经历、兴趣爱好、经验水平都不尽相同,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腾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都有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机会和条件,都能实现自己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发展。如在教学《春天的手》一文中,当讨论到“春天来了,你身边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问题时,学生一般都回答“树的叶子变绿了”、“天气变暖和了”之类的答案,但有一个学生却说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答案,她说春天很冷。听了她的回答,有的学生笑了,认为她说得不对。这时,我表扬了她敢于说出自己不同别人的想法,然后我让学生讨论一下这位同学说的到底对不对。由于课堂气氛无拘无束,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争先恐后地说开了,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说春天暖和是对的,因为春天相对冬天来说确实是暖和的,而说春天很冷也没有错,因为在上课那天,我们所在的地方由于受到南下冷空气的袭击,使得持续暖和的天气变得很冷,那位同学是根据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所得出的答案。这样,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的身心放松了,思维激活了,阅读自主了,个性也就发展了。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在教学《春天的手》一文中,我设计了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首先以“四季图”为切入口,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辨认季节,说说四季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谈一谈“春天到了,你发现身边发生了什么变化?”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争着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接着我再播放多幅美丽的春景图让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感受春天的美丽,以激发学生观察春天、感受春天的愿望,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自然读得有滋有味了。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整体感知、感受、感悟课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变换学习方式,增强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读的形式多样化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因而,我比较注意结合课文的实际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课文《数字歌》时,根据这篇课文节奏感强,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的特点,我设计了加动作读的阅读形式,先让学生站起来,就像音乐课打拍子一样拍着掌读,由于学生从未尝试过这样的读书方法,觉得很新鲜,兴趣盎然,读得津津有味,接着我又让学生改变读的形式,改为边读边伸出指头表示所读到的数字,由于一年级小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还不是很好,刚开始往往读到这个数字但手指出示的却是另一个数字,学生觉得很有趣,个个都跃跃欲试,想快点把“口”和“手”练成一致,这样一来,学生的情绪更加高涨了,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只读了三、四次,不但熟记了数字,记住了“头、匹、只、条”等量词,连手指都变灵活了,而且大部分学生居然还把课文背下来了,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其个人体验,通过巧妙创设教学情境,采用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来激发和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阅读思考的学习过程,就如同交给学生一把阅读的钥匙,让他们利用这把钥匙,去开启一扇扇知识的大门。

从课改看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2

关键词:新教改,阅读能力,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多方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可以选择的内容极其广泛,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稍差,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果。然而,在带领小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使小学生能够自由发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每一堂语文阅读课都应该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对阅读充满期待。通过小学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实现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进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总结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意见,从而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点的争论由来已久,传统课堂将阅读内容看作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而另一部分人则将语言形式看作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然而,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在具备一定鉴别能力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不存在较大困难,因此,以阅读内容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有失偏颇,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也就无从实现。

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重点形成了新的认识。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其关键内容是了解文章的语言形式,也就是文章是如何创作的。一篇阅读的内容看似简单,而其中的语言组织形式,以及语言组织形式中所蕴含的思想是需要不断的阅读来理解的。随着阅读次数与深度的增加,小学生将逐渐掌握这种语言形式,并能够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使用这种语言形式,这也就达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

小学生处于义务教学的初级阶段,在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欠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阅读内容时,应当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小学生阅读能力水平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阅读内容,避免因阅读内容不相适宜而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受到影响。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生所选择的阅读内容与其阅读能力并不相适应,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小学生缺少正确选择阅读内容的能力,也是由于小学生读物市场管理混乱导致。在选择阅读内容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为小学生提供正确指导,并在小学生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为小学生家长提供建议,从而使小学生阅读内容的选择更加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

例如,小学生阅读内容应以篇幅较短的叙事文为主,随着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阅读内容的篇幅可以相应增加。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阅读内容时脱离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阅读内容不仅篇幅较长,且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导致小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进而导致小学生阅读课程的效果大打折扣。以一年级小学生为例,为其提供的语文阅读内容应当以通话故事为主,在语文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对阅读内容进行理解,并针对各自的理解进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考虑到了小学生在理解能力方面的欠缺,也激发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三、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的目的能够指导前进的方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之前明确教学目标,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通过不同层次的阅读训练,使学生能够对阅读内容形成正确的理解。以小学语文课文《王二小》为例,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文章,能够使学生简单了解王二小所生活的环境,在敬佩王二小英勇行为的同时,也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给与谴责。在完成阅读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寻找相关文章进行自主阅读,在逐渐熟悉阅读内容之后,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展现。

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小学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然而,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切记急功近利。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应当选择正确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并为小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消化阅读内容。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急于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上失当,导致小学生对语文阅读毫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对于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反思其阅读教学方式,使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带领小学生完成文章的阅读,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自主性阅读。

四、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吸引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反而使小学生对于语文阅读产生厌恶感。并且,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课堂教学准备与设计方面缺少科学化的方法,这也是导致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普遍较低的原因之一。

对小学生来说,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因此,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更能够实现小学生的全面成长。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合作阅读、阅读比赛等形式。

所谓合作阅读,是指对小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阅读,阅读内容由小组成员共同决定。在小组成员阅读的过程中,其它小组成员负责对其阅读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而小学语文教师在此过程中负责监督、指导。这种合作阅读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将增强小学生之间的凝聚力。

而在小学生之间开展阅读比赛的教学方法带有一定的竞技色彩,小学生在语文阅读能力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通过阅读比赛的形式将刺激小学生不断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然而,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多个方面能力的综合提高,小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将得到提高。在开展阅读比赛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鼓励小学生积极参加,也要使小学生正确认识这种竞赛性的阅读活动,避免小学生在阅读比赛教学活动中产生较重的功利心,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五、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基础,而学生阅读水平将直接影响其它各学科的学习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语文阅读教学给与高度关注。通过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反思,根据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淼,周海燕,祝丹兰.让学生走进广阔的精神家园——国外语文课外阅读管窥[J].中学语文教学,2003,(09).

[2]李华东,庞秀成.国外阅读教学策略简介[J].吉林教育科学,1998,(08).

[3]黄祖训.当前小学阅读教学方法改革[J].湖南教育,1991,(Z2).

从课改看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3

一、以“美文推荐本”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上了中学后,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大增强,既要面临七、八门功课的学习,又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适应中学的学习。因而,想抽出过多的时间去阅读,多数学生很难办到,甚至有时一忙根本无法抽出时间去读书。可是,学生如果上了中学后没有一定的阅读量,那么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的形成、语感的培养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俗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学生形成动笔意识,我们在班级中放置了一本厚本子,取名“美文推荐本”。班级学生可以将在闲暇时看到的一些好作品,定期地抄在“美文推荐本”上。美文的篇幅不宜过长,一般在七八百字左右为宜,并把推荐此文的理由写在文章的后面。每天课前二、三分钟由推荐人在班级中朗读自己推荐的文章,让大家共同品味。其余时间“美文推荐本”都在班级中传阅,让大家更深地理解美文。这样既解决了同学们没有过多时间看课外书的问题,又省去了部分同学无从找到好书去读的烦心,更重要的是利用大家的智慧整理出来的集子,更能受到班级同学的青睐和好评,学生们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

这样,学生的读书习惯,读书热情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形成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也随之而来了。

二、以“精品作文集”为契机,促进学生写作的兴趣。

学生读书量达到一定的储备后,如果再能把读的书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内化成学生写作的动力,那就更好了。作文无疑正是这种内化的途径。学生写的作品倘使写完后,只限于语文老师批改,语文老师成了学生作品的唯一的读者,学生写作的成果没有最大化地被重视起来。时间久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会被挫伤,积极性也慢慢地减退。倘若安排学生定期性地把较好的作品或者自己的佳作收集到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班级佳作集》,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一方面,作品被收集在《班级佳作集》里的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作品受到了重视,写作的热情就会又一次被激发;另一方面,当学生自己的作品被公之于众的时候,他会更在意别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尤其中学生。长期训练,从而形成修改自己作品的好习惯。

当然,我们对收集在《班级佳作集》里的作品也要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字体要工整,可以绘一些和内容相关的插图等等,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对他人的作品加以修改,让作品焕发出新的魅力。语文教师在讲解作文时,经常把收集在《班级佳作集》里的作品当作范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对作者而言,一方面吸收了他人修改作文时在用词、语句、结构、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應注意的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品味到了写作的成功感,被他人重视的喜悦感。这一方面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很重要。

三、以“作文展示” 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在班级“小舞台”上让学生读自己的作品,这种作法对作文教学十分有利。在读的过程中,语言的连贯性,用词的准确性,修辞的恰当性等方面,学生在写作时是不易发现的,采用“读”的办法,学生就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他就会避免发生类似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从课改看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4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总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总量为40万字。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不但能够达到阅读数量,而且保障其阅读质量。

我校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我校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浓,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支持力度不大,多数家长只要求孩子学好课本知识,至于课外书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不读,即使让孩子读课外书,也读一些与作文有关的书,比如:日记起步,优秀作文等;另外对课外阅读课指导薄弱,很多教师都专注在书本上,花大力气研究考试,受到考试的束缚,把课外阅读作为附属品。

鉴于此,我认为加强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课题通过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进而研究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下面是“三年级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与研究”课题研究的目标:

1、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理念。

2、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让学生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4、有效地进行自主课外阅读的指导,将指导阅读和课外自主阅读进行衔接和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扩展视野,丰富积累,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5、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班级,并向全校推广试验,营造书香校园。

(二)研究意义:

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探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教学策略,致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乐阅读、健康成长。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外是学生学习的“后勤部”,只有充分补充后勤资源,我们才能在主阵地上操控自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才能从心底里热爱阅读,提高阅读能力。二是通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策略的研究,为重新建构新的教学策略,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通过课题研究,抓住 “阅读指导策略”、“教师阅读与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活动与阅读兴趣”这些重大命题,将实践活动、交往、主体性作为理论基石,为重新建构现代教学的教学策略理论框架,提供一个新的解释系统,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思辨的提升,理性的思考。

三是通阅读兴趣的培养与研究,揭示课堂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针对轮台二小三年级的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

2、积极探索课外阅读的方法,让科学的方法促进学生读书能力的提高。

3、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将指导阅读和自主阅读进行衔接和整合。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改变学生、班级的面貌,让学生在书香班级中快乐成长。

五、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法。主要搜集国内外有关课外阅读的资料,同类似课题最新的研究信息,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作借鉴、参考。

2、行动研究法。由教师在课余时间,课堂教学中,边创新、边实践、边更新、边积累,逐步创造出有效、可行的有效阅读方法。

3、调查法。主要通过观察、谈话、问卷、测验、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课题研究的多种信息,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4、经验总结法。要求课题组成员将自己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的心得体会、成功做法及独到见解等,进行总结和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课外阅读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读书方法,是一种积极、活跃、创造性的理解和记忆过程,学生掌握了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就能提高阅读能力,对阅读产生兴趣,进而产生主动阅读的欲望。素质教育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其中,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乃至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

第一阶段:调查准备阶段(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

(1)开展广泛调查。通过资料整理,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学生中存在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及老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看法,由此归纳出可操作的阅读基本策略。

(2)搜集相关理论知识,如读书心理,读书理论方法,学习心理方面的资料,并阅读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探索与研究的文献、资料,开展研究探讨,做好理论积累。

(3)整理课题申报相关材料,完成课题申报。

(4)制定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10月——年月)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研究。

(2)整理、总结出适合中年级段学生读书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方法,重点探讨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基本模式和课型。

(3)向家长宣传读书的重要性,提倡亲子阅读,让阅读逐步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

(3)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

(4)坚持写阅读日志,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及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年月——年月)

(1)对班级中每名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评比,进行统计,并做好原始记录。(2)总结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方法,分析整理各种材料,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进一步推广读书活动。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表达形式

(一)预期成果:

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学生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能做到“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吸收和储备大量的优美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具备较好的语文素养,增强语言文化积淀,提高阅读能力。

(二)表达形式:

1、课题研究方案、经验总结、论文、随笔、课件等;

2、编写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3、编制学生读书笔记集;

4、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

八、主要参考文献

【1】南京市下关区姜家园小学 李晓丽;让孩子从绘本开始爱上阅读[N];江苏教育报;2011年

【2】陈霞;;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汤小丹;试谈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03期 【4】邓清英;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01期 【5】王世英;谈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姜堰市实验小学 李剑红;让学生倘徉在课外阅读的书香里[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7】金叶;新课改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引导[D];苏州大学;2011年 【8】谢丽芳;朱佳程;;给学生一把阅读的钥匙——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3期

从课改看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5

小时候,我最重要的爱好就是阅读。因为喜欢文字,由此喜爱文学。如今,我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作为老师,我想:要是我能够做一些工作,让学生们喜欢阅读,那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情。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所以在低年级学生中进行课外阅读就显得十分重要。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应从帮助学生选着合适的书目开始,到阅读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和兴趣点,再到具体的阅读指导方法,从而形成一套系统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领的作用,从兴趣入手,配以活泼、多样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保证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长效开展。

一、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

一年级的学生选书第一位的是有意思的书,而不是有意义的书。只有有意思,他才能读下去。我们不能给学生选太难的书,他们无法理解书本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是很痛苦的。而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他们往往对于颜色和图画比较感兴趣。我们可以投其所好,有意识地选择这样的书籍,充分调动起他们读的意识,诱发他们阅读的欲望。

二、家长陪读法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往往他们对读书开始很刚兴趣,担当遇到困难时就会想到放弃,这时如果有父母陪在孩子身边,一边可以教孩子多认字,鼓励他们继续读下去,还可以教给他们一些阅读的方法。例如让孩子联系上下文猜出那个字,再读下去。如果有父母陪在孩子身边,可以增加孩子阅读的信心和勇气。

三、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

课外阅读与课内相比,词汇量和信息量明显增加。有的学生拼音学习不过关、读不对字音,有的学生词语积累较少读不懂意思,这些都容易是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我们在选材的基础上还应该采取适当的激励方法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如放低阅读标准,开始可以选取一些低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文章,让学生能够不费力的独立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感受到乐趣,体验收获知识的快乐。这样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再逐步提高阅读水平

四、不要进行功利性的读书

我发现有些家长会给一年级的学生买看图写话的书,我是极力反对这种做法的。这样可以短时间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成绩,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学生通过对别人看图写话的模仿,会慢慢限制自己的思维。我们还是让学生大量的读课外书,做一个长时间的积累,实现厚积而薄发。

五、建立奖励机制

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我再利用课堂的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都读了那些书,有什么收获,给与适当的奖励,这样学生的读书兴趣大涨。

孩子阅读的兴趣从哪来? 篇6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爱看书,希望孩子爱学习。可光有良好的期望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学习让孩子爱读书的方法。怎样让孩子爱读书?读书的兴趣从何时开始培养呢?我们不能等到孩子厌倦读书的时候才培养他的读书兴趣,读书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孩子好问的年龄开始。

“麻烦”的小问号

4岁的枫枫好奇心很强,他对什么都有兴趣,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喜欢这儿摸摸哪儿看看,然后问别人,“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一天有一千个为什么!妈妈常常不耐烦地说:“你别问了,真麻烦!”枫枫还是穷追不舍,“妈妈,什么叫麻烦?”问得妈妈哭笑不得。

其实,正是这种强烈的探求欲望,推动着孩子获取知识。

一天,妈妈带他到动物园去玩,他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一双好奇的大眼睛忙碌个不停。

“狮子吃蛇吗?”

“企鹅为什么生长在寒冷的地方?”

“大熊猫为什么是国宝呢?”

枫枫带着好奇与疑问回到家。妈妈拿出有关动物的书给枫枫看,枫枫高兴极了,“哇!里面有这么多动物呀!”书上的动物图片使枫枫看得入了迷,他一边看,一边要妈妈读书上的文字,枫枫就这样开始了读书识字。以后,他只要在外面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要妈妈给他找有关的书,不知不觉中,枫枫认识了很多字,读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枫枫周围的人都说,枫枫是个好问,好读书的孩子。

半截故事的诱惑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童话故事。他们沉浸在故事中,和故事的主人公一起经风雨,见世面,遨游世界。故事讲完了,孩子还要问:“后来呢?”,“白雪公主现在在哪里?”对孩子来说,故事无论讲多长,永远没有完结,他希望妈妈永远讲下去。如果我们把故事讲一半,孩子急欲知道以后的故事,我们借此时机把书给他看,孩子会自然萌发看书的`兴趣。

孩子在听故事时,有的孩子听着听着就去玩了,为了培养孩子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我们给孩子读文字书之前,可以先向孩子提几个问题,引起孩子对故事内容的注意,以便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你要注意听,这个故事里有几个小动物?我讲完了你告诉我。”故事讲一半,我们可以对孩子提问,“你说以后会是怎样的呢?”要他根据自己的想像把故事讲完,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丰富的想像力。同时,孩子急欲把书读完,由此而产生对识字的兴趣,他会努力学习识字。孩子对读书、识字的兴趣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会越来越爱读书。

谁来决定买什么书?

孩子常常对我们为他挑的书没兴趣,因为我们在为他挑书时,考虑的是成人的审美标准,成人的读书兴趣,成人的读书品位,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的审美能力、孩子的个性及读书的兴趣,所以,我们为孩子挑的书,只是我们自己的一厢情愿,并不符合孩子的口味。

我们应该给孩子自主权,让孩子自己挑书,挑他自己喜欢的书。你可能会说,孩子哪会挑书,他挑的书可能是没品味的。你说的没错,孩子尚且幼稚,对图书缺乏经验,还不具备对图书的鉴赏素质。在孩子挑书时,你可以在一旁指导,给孩子提建议。

“你看这本书,里面的字体太小,对你的眼睛不好,里面的插图也比较粗糙。”

“你看这本比刚才那本是不是更好呢?”

从课改看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7

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和获取生活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能拓宽视野, 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 训练思维.而作为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识字量不大, 对课外读物的接触不多, 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孩子, 不愿意多看书, 因为当今社会的诱惑太多:电视、手机、电脑游戏……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入学之后, 该怎样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并进行自主地课外阅读呢?

一、对课外阅读书类的选择

选择课外读物应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 循序渐进.介绍好书给学生看, 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愿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一年级刚开始学拼音, 我们就选些图文并茂、喜闻乐见的绘本 (绘本, 即是以手绘图画来讲故事的儿童读物.绘本以画为主, 字少而画面丰富.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出版的居多.) 作为孩子阅读的第一阶段.借助书中精美的图画, 吸引孩子, 边看图, 边把图下的文字读懂, 同时通过与同学、老师、家长的沟通, 培养倾听、口头表达能力.绘本一定让孩子自主地挑选.例如充满温情的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 讲的是:小兔子要上床睡觉了, 他紧紧抓着大兔子的长耳朵.他要大兔子好好听他说.“猜猜我有多爱你.”“噢, 我大概猜不出来.”大兔子说.“我爱你这么多.”小兔子把手臂张开, 开得不能再开.大兔子有一双更长的手臂, 他张开来一比, 说:“可是, 我爱你这么多.”……在绘本的最后说出主旨: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 也许, 你会想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但就像小兔子和大兔子发现到的:爱, 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东西.

又例如绘本《蜗牛快递》, 讲的是:每当夕阳将落时, 小蜗牛仿佛能想象自己也高高腾空而起, 在空中划过一道有力的弧线, 飞过那峡谷, 他的心灵仿佛获得了一双有力的长腿.这一只住在沙漠中的蜗牛从小就梦想能走出沙漠, 但是他的妈妈告诉他:这样的梦想对于蜗牛来说是致命的.但小蜗牛最终为了给一个生病的朋友送信, 勇敢地穿越了无边无际的沙漠, 然而这次穿越耗尽了他的生命.这是一个为了理想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动人故事.通过绘本的学习让孩子明白:书是这么有趣, 读书是这么的“简单”.

第二阶段, 选择注音读物, 此类的注音读物的选取标准是不可以有太多插图, 但也不能没有.若没有插图, 书便显得太过枯燥.若是有太多插图, 孩子又回到第一阶段的阅读中.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等这些书的注音版.

第三阶段的课外阅读, 此时的孩子, 读书兴趣已被培养起来了.此时的课外阅读才是一般的课外书, 例如:《昆虫记》《爱的教育》等.

二、课外阅读书本内容的选择.

课外阅读书本内容的选择上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对所读的书感兴趣, 才能让读书的欲望蠢蠢欲动, 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才能开发心智, 主动去了解、研究, 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 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 提高读书能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的阅读类别, 例如:有的孩子喜欢自然科学类, 有的孩子喜欢文学类.你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 要求孩子一定要看什么方面的书.最好的做法是:请家长带孩子到书店, 让孩子自行挑选.当然, 挑选的过程有一定的原则:如漫画书、口袋书、脑筋急转弯等不予购买.这里要强调的是:刚开始培养看课外书的孩子, 一定不要通过看漫画书、口袋书、脑筋急转弯等书来培养兴趣, 否则, 再要求孩子们静下心好好看一本书就难了.作为老师, 也不能对孩子们的阅读放任自流, 而是采取推荐的方式, 推荐时, 我更倾向于推荐一些经典名著, 毕竟那是经过时间考验的, 思想性和语言的规范性更强.例如:学到充满爱的课文《平平搭积木》刚起步时可推荐绘本, 如前面所说的《猜猜我有多爱你》《蜗牛快递》等.第二阶段学到课文《坐井观天》可推荐图文版的《成语故事》, 学到课文《丑小鸭》可推荐《安徒生童话》, 再给学生推荐《格林童话》《中国民间神话故事》《西游记》 (少儿版) 等, 第三阶段学到课文《蜜蜂》讲到法布尔, 就可以介绍课外阅读能力较强的孩子开始阅读《昆虫记》, 读到课文《窃读记》可以推荐《城南旧事》等, 还可以根据上映的电影等推荐《哈利·波特》系列等.总而言之, 老师可以借助课内外一切资源, 悄无痕迹地引导学生, 并让学生心甘情愿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发自内心地渴望阅读这些书.

三、课外阅读的方式

刚开始, 需要家长、老师一块儿阅读, 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家长读给孩子听或老师在课堂上读一两篇.激起学生阅读它的兴趣, 再让学生自己往下读.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 我所教的班级里, 学生特别爱看《中国妇女》《读者》等杂志, 记得那是因为我经常会拿着这些杂志在班上读其中的一些文章, 也没有特别推荐, 没过多久, 发现孩子们也在看着两本杂志了.可见有时真是身教大于言传.

此外, 还可以先让家长或老师与孩子一块读故事, 读到一半或最精彩处, 家长或老师借故离开, 让读兴正酣的孩子自己往下读, 孩子一定会尝试着自己读书.一次, 我找了个借口, 表扬了班上的孩子, 作为奖励, 我给他们讲《安徒生童话》中的《青蛙王子》, 讲到:青蛙来到王宫, 与公主一块吃饭, 公主吓得一点胃口也没有, 青蛙要躺到公主床上睡觉, 小公主勃然大怒, 一把抓起青蛙, 朝墙上使劲儿摔去……此时快要下课了, 我便就此打住, 不说了, 说明天将要请同学接着往下讲, 有谁愿意?孩子们都高高举起小手, 我便趁热打铁, 请他们今晚回家阅读《青蛙王子》, 还要看看哪位同学今晚不但看了《青蛙王子》, 还看了另外的故事, 第二天来汇报.第二天一查, 大部分的同学都完成了, 我给他们盖了红花.

2.

两个阶段过后, 家长或老师可以在孩子感兴趣的领域推荐一两本书给孩子读, 例如教到《窃读记》时, 我说了这样一句,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写道:“爸爸的花落了, 我的童年也结束了.”这句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再告诉学生:《城南旧事》 (少儿版) 是女作家林海音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 1960年初版, 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 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 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可视作她的代表作.不久, 便发现孩子们在看《城南旧事》这本书.在此期间, 我不时地与孩子交流:看到哪里啦?有何感受呀?通过交流, 进一步培养孩子看书的兴趣.最后达到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3.

利用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 例如学校的“读书节”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 “书香班级”、“读书明星”的评选, “读书知识问答”以及通过高年级同学到班级介绍图书的“大手牵小手”等活动, 将有助于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 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课外阅读的要求.

对课外阅读的要求, 关键就在于“降低要求”.对刚开始进行课外阅读的孩子, 一定不要提太多要求.一般先从阅读时间上开始要求.先从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看半小时开始, 只要求孩子们专心看书、不走神, 就可以了, 至于看懂多少, 不要要求太高.但还不等于说不作要求.家长或老师可以用与孩子聊天的方式检查阅读情况:如:这本书好看吗?讲些什么?不要求太具体、完整.检查的目的只在于了解孩子刚才是否将书看进去了, 并借此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不在于读懂多少.孩子看书有个特点:他们感兴趣的书会翻来覆去看很多遍, 在这过程中, 慢慢就能将书看懂.

另外, 孩子刚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时, 千万不要摆本字典在他们手边, 要求不认识的字一定要查字典, 也不要要求将好词好句记录下来, 否则, 孩子阅读的兴趣将荡然无存.试想, 我们哪个成人读课外书是这样做的?要让孩子们觉得读书是一种乐趣, 而不是一种苦差事.当然, 也不是说, 看课外书不需要字典, 也不需要摘抄, 那要在读书兴趣培养起来后.

还有一点, 就是不要一定要求孩子写读后感, 低年级孩子的读后感多为抄内容简介, 孩子会觉得很累, 那么看书还会有什么乐趣?

五、课外阅读的奖励机制.

“水不激不跃, 人不激不奋”.设立评价机制, 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 不仅对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是个鼓励, 同时对尚未养成读书习惯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为了让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 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 老师和家长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 发现其“闪光点”, 不失时机为孩子的某一进步进行激励、表扬、喝彩, 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另外还要为孩子创设一定的平台, 让孩子们展示读书的成果, 如:课前抽五分钟请孩子介绍一本好书, 班会课进行讲故事比赛等.多表扬, 少批评, 我觉得是培养读书兴趣在奖励机制这块的关键, 如“阅读小能手”, “故事大王”等评价手段能让孩子们无比自豪, 小小的奖状能让孩子们品尝到阅读的乐趣, 扬起继续阅读的风帆.

从课改看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8

一、课文导读,诱发阅读

兴趣

课文导读,就是在学生学完了一篇课文后,用简单扼要的导语,诱发学生由课内学习向课外阅读的过渡,达到自读、乐读的目的。例如,《鲜花和星星》一课使孩子们得到了美的享受,读完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读:读了《鲜花和星星》后,同学们都很喜欢金波老爷爷写的这首朴实优美的小诗,其实金爷爷还写了许多类似的小诗,比如《花朵开放的声音》《善良》,你们不妨去找一找,看一看,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的。又如,教完了《狼和小羊》后,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还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同学们都很喜欢阅读。这篇课文选自《伊索寓言》,在这本书里还有许多你们爱看的寓言故事,你们可以到图书馆去借阅这本书,读完后,你们一定会受益匪浅。教师用简洁的导语,把课文内容延伸到了课外阅读,诱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促使他们急切地用课堂上掌握的学习方法自读文章,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品味儿童诗,开辟阅读天地

儿童天真、好奇、富有想象力、爱探索的天性和童诗短小精练、朗朗上口的特点,决定了儿童对儿童诗具有天然的兴趣。儿童诗的阅读与创作教学思想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便会充盈儿童的文化精神底蕴,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在苏教版教材中,安排了较多的儿童诗,如《水乡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雨后》等,儿童在阅读时兴味盎然。在课内阅读完成后,我又注意推荐一些短小精练的课外诗文给学生,让孩子们每日一诵。从金波、樊发稼这样的名家大作到金子美铃、林良写的趣味十足的儿童诗,从图像诗、绕口令到晨读对韵、古诗赏析,孩子们在每日诵读的熏陶中,轻松地把知识和经验井井有条地收进“智慧仓库”之中,并模仿着创作小诗,以儿童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美的事物,描绘儿童眼中的世界,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更体会到了自己创作小诗的乐趣。你听:“轻轻柔柔的微风,吹着我们,就像老师上课美妙的声音;快乐的风,就是老师微笑的时候,教室里书声琅琅;猛烈的风,就是老师生气的时候,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希望老师心里每天都刮甜甜的风。”孩子们正是用这样的语言抒发着他们内心的感受,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创造出美的境界。

三、借助听故事,激发自读兴趣

对于读书少或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讲者的声情并茂中了解故事情节,认识人物个性,明白是非善恶,对所听到的故事常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这样没有文字作为载体,算不算是课外阅读的启蒙手段呢?我认为算。记得小时候,我们都是从“小喇叭”、“评书连载”等广播节目中听了很多文学名著,以后就对这些名著产生了读的欲望。我曾捧着书给学生讲过《窗边的小豆豆》《乌丢丢的奇遇》《小猪唏哩呼噜》《时代广场的蟋蟀》等故事。在讲《乌丢丢的奇遇》一书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乌丢丢跟吟老一起去寻找珍儿的路上,遇见了蘑菇人、小泥猴、鬃人、不倒翁等各类伙伴,读到最后,他们来到珍儿所在的村子里时戛然而止。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我却把书合上,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再告诉他们,谁想知道结果就可以向老师借这本书看。学生被兴趣推动,有的要求借书,有的自己去买来书看。由听故事到自己阅读水到渠成,教师也借此机会引导学生看书,推荐书目,达到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四、开展竞赛,激发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读书竞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在比赛中乐读爱读,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和阅读习惯。如,学生每读完500个字,奖励一个小兵。累积满10个小兵上升到排长,以此类推,比比谁能最终晋升到司令。或在班内贴出一张攀登榜,每看满5000字奖一面小红旗,看谁能在学期末攀到顶峰。又如开展分类收集成语竞赛、收集春联比赛、朗读比赛、复述故事比赛、知识抢答竞赛等。由于竞赛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为了取得胜利,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去进行课外阅读。而学生通过读书获得了胜利,也就保持住了阅读的兴趣。

五、定时定量,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孩子们始终保持住对读书的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达到自觉读书的目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从定时定量做起。所谓定时,即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固定的读书时间,或早晨,或睡前,一旦确定了就严格执行,决不能想起来才读,想不起来一连几天都不读。所谓定量,指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开始时,把标准定得低些,以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从而把计划安排得合理科学,使读书效果更持久。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包括选定了一本书就一定要读完,不能半途而废;读书时的坐姿;遇到生字要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边读边思考等。这些习惯也须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教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六、自主选择,还阅读自由

在课外阅读中还要强调阅读的自主选择。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两句话生动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人的兴趣就建立在“知”与“不知”之间,已经熟知的,别人不说也了解的,不会感兴趣;根本读不懂,与年龄层次不相符的,也不会感兴趣。令人感兴趣的是那些既有些熟悉又不太熟悉、既有所了解又了解得不太清楚的内容,这样的书籍读起来很轻松,又能获得新鲜感,精神上也很愉快,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因而,对刚接触书籍的儿童来说,让他们自主选择书籍是最合适不过的。切忌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推荐名著。名著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它的语言、情节、人物形象对读者所产生的震撼力,不是现在的流行文学所能比得上的,但不适宜强行推之。若学生无一定的阅读基础,就要求其阅读名著,他们必对名著厌而恶之,结果适得其反。对名著的推荐,要顺其自然,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自然会对名著产生兴趣。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这样的态度是宽容的、心中有数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保持恒久的阅读兴趣,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只有做到循循善诱,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学生才能真正培养起浓厚的阅读兴趣,并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

从课改看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9

关键词:阅读氛围;阅读活动;阅读效果

一、营造阅读氛围,以兴趣为主选读内容

对于刚迈进小学校门的孩子来说,阅读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他们大多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有的连课外书都没有。为了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于是我便将家里孩子的书拿到学校,利用晨读时间给学生读,我读的大都是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慢慢地我发现有些学生买新书了,他们会主动要求我读他们的书。看到我读他们自己的书会高兴地笑,晨读变成了学生最快乐的课堂。随着孩子们识字量的增加,我开始让他们自己读,读得好的就奖励小红花,学生们开始着急了,为了能读好,回家后经常反复练习,以最好的状态来展示自己。

二、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在班级成立读书角,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我班的孩子都知道“1=37”即:你贡献出一本书就可以换读37本书。也就像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所以,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多读书,并定期地组织读书故事会,并让学生谈体会感受。开展故事会、人物风云、中外名著知多少、我读过的好书、一起来读名著等活动,创建读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整个班级活起来了,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有效地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对于阅读效果,我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不要求做笔记,也不写读后感。一篇文章,我们可以精读,也可以略读。但读了文章就要有收获。为了检验阅读效果,我采用学生复述故事的方法检查他们,或者要他们说说喜欢的书中人物及精彩的故事情节。就这样,学生在没有压力的阅读中体验着读书的快乐,对读书就更感兴趣了。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每当学生获得知识时,我就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当他们远离阅读时,我们要及时引导他们建立阅读的信心。我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只要用自己全身心的热情去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养成自主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让他们在书的世界里自由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快乐,收获成功,相信学生一定会爱上阅读。

(作者单位 吉林省东辽县渭津镇中心校)

浅谈低年级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篇10

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阐述一下自己的一些的做法:

一、阅读兴趣的培养

1. 发挥小书架支持阅读的功能

为丰富孩子们的阅读材料,我带头拿来了儿子的注音版儿童读物,学生在我的带动下也从家里拿来了自己为数不多的课外书,虽说量不是很大,但我们却用心经营,这种做法真实有效的发挥了小书架特有的功能。

2. 推荐文章促进阅读

为了更好的发挥课外书在阅读中的作用,让学生有兴趣读书,我在班级开展了“推荐好文章”活动,每周一都要举行好文章推荐会的活动,在推荐时要向同学介绍文章的简要内容、推荐理由,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文章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质量,形成了良好的风气。

3. 在活动中激发阅读兴趣

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奇心重,好胜心强的诸多特点,我选取了几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定期召开故事会

这项活动要求学生在读完故事后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故事内容,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朗读比赛

通过定期的朗读比赛,评出朗读能手,鼓励学生认真阅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

此外情景剧表演也是一个好方法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

有了好的阅读习惯还没有达到让学生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还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1. 让学生养成好的预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不能毫无目的的进行预习,要多指导。我指导学生在预习时,仍以吟诵为主,结合有感情朗读等其他方法训练语感,从而达到预习效果,使学生能在阅读的时候掌握系统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积累运用

学生要想真正的驾驭语言,就要做到积累与运用相结合。要在运用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只有语言积累多了,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还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并鼓励学生在平时交际中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在口语交际和写话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在平时的作业中增加了写日记这项任务,使孩子真正做到理解和使用语言。学习文章遇到好的文章时,我让学生加以改写,例如,《太阳,你是粉刷匠吗》和《月牙》时,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修改文章,一句句富有童趣的比喻句跃然纸上,让我欣喜的看到了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些文章我建议学生编写,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我让学生发挥想象,以《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回家以后》为题,编一个小故事讲一讲,之后反馈效果很好。

4. 以表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表演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二次再现,是学生对课文理解程度的检验方法之一。通过学生自己生动形象的语言所表演出的课文内容,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的活动,会让学生更愿意阅读,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理解的成果。

从课改看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11

一、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就要先了解学生目前的阅读情况, 分析存在的问题, 做到因材施教。一年级新生入学后, 我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种类、阅读方法、阅读量、阅读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 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分析, 制定出了适合本班学生的阅读计划, 以便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营造读书氛围, 激发阅读兴趣

要想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就应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使学生在书香的熏陶中爱上阅读。

1.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 我设计了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 挂阅读标语, 张贴读书名言警句, 通过班级里随处可见的文字, 提醒学生阅读,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此外, 还利用班级的文化墙, 结合定期开展的读书活动, 对学生的读书成果进行展示, 如为好书配画、读书心得等, 师生共同分享不同的阅读感受, 交流心得, 使学生体会到了阅读带来的无穷乐趣。

2. 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 我利用班级图书角, 通过“捐两本书, 读百本书”活动, 充分发挥图书角的最大作用, 做到了资源共享, 从而使学生能够阅读更多的优秀作品。

三、在课堂教学中, 激发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望, 可塑性也很强, 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模式逐步引导,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体会不同形式的阅读带来的乐趣, 从而爱上阅读。

1. 利用中午午读的二十分钟有效阅读。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很难真正走进书中认真阅读, 于是我利用午读时间向学生推荐了《笨狼和小伙伴》一书, 并提出了问题:“它为什么叫笨狼?”“它的小伙伴都有谁?”“它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学生带着问题到书中寻找答案, 但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 遇到阅读困难就容易放弃, 对此, 我是这样做的:绘声绘色地朗读, 用强大的语言来感染学生, 并且适时地留下疑问, 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 使他们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现在班级里的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捧起书, 走进故事中, 体会阅读的乐趣了。

2. 利用语文课, 引领学生学会阅读, 掌握阅读方法。

首先, 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篇文章, 生动、充满激情地进行教学引导。其次, 教师应通过课堂文本的教学,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在阅读中学会运用工具书, 遇到不认识的字及时查字典, 学会查阅资料, 在阅读中勤思考, 学会质疑, 并能够在阅读的同时积累文本中的好词佳句, 感受文中的美感。这样, 学生掌握了良好的阅读方法, 就能更充分地认识到阅读作品所体味的美是其他事物不可替代的。

3. 利用阅读课, 通过绘本教学, 使学生体会阅读快乐。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 有意注意还不完善。所以, 在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时, 可以采用绘本故事的教学方式。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绘本教学中, 我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出示每一副图, 请学生一张一张地看, 然后让他们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讲一讲故事的内容, 再请学生闭上眼睛, 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 听教师讲故事, 学生边听边在脑海中想象书中的图画, 不由得露出了笑脸, 最后请学生自己翻开书, 边看边读体会书中的故事, 渐渐地, 他们都爱上了绘本故事, 也对阅读越来越有兴趣了。

四、在阅读活动中, 激发阅读兴趣

除了为学生营造读书氛围和抓住课堂教学之外, 要使低年级学生对阅读感兴趣, 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是最好的途径。这能使学生在分享、交流、讨论、游戏、欢乐中体会阅读乐趣, 激发阅读兴趣。

1. 开展师生共读活动。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指出:“对儿童来说, 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那么温和而深刻地透入人的心里。”当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时候, 先给学生的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引领的作用, 当教师走入儿童文学的时候, 才能真正走进学生, 与他们成为朋友, 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想法, 和学生沟通。

例如, 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师生共读活动。活动中, 学生共同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 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人物, 分角色表演了其中的精彩环节, 最后还展示了自己为这本书配上的插图。活动结束后, 我向学生推荐了作者罗尔德·达尔的其他几部优秀作品, 如《查里和巧克力工厂》《好心眼的巨人》等。这样做, 使学生喜欢上了阅读活动, 爱上了阅读。

2. 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最好是把儿童的学习变成一种游戏似的, 使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课本剧来源于阅读活动中的角色朗读和角色扮演活动, 是阅读的深化。针对低年级学生爱玩、爱动的性格特征, 教师可组织、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 从而使学生在课本剧的表演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无穷魅力和快乐。

3. 开展阅读成果展示活动。

低年级学生需要教师不断地表扬、鼓励,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激发阅读积极性, 因此我经常开展阅读成果展示活动, 通过展示学生积累的好词佳句、制作的读书卡片等方式, 评选出班级的“阅读之星”颁发奖状, 且对有进步的学生, 我也会亲自写一张表扬卡, 以资鼓励, 这样学生的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阅读的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低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12

关键词:低年级;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一、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相对低下,再加上阅读资源广泛,他们读什么样的书,阅读哪些内容就要由教师来推荐与引导,因此,教师要抓住教学契机,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因势利导,从课内引向课外

比如,学习了《苹果落地》推荐《名人故事》,学习了《画龙点睛》推荐《成语故事》。这样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课内和课外结合,把课本上的课内阅读篇目和有联系的课外阅读材料结合起来,触类旁通。

2.经典选读

如,推荐《安徒生童话》时,我选择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首先把这个故事声情并茂地讲了一遍,学生听得出奇认真,并对此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时间《安徒生童话》风靡全班。

3.吊足胃口

有时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前,我选用书中的内容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吊足学生的胃口。如,推荐《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时,我绘声绘色地讲起来: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小男孩,他特别淘气。一次,他捉弄了精灵,变成了拇指大小,为了恢复人形,他骑着他家的大白鹅开始了奇妙的旅行,后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吧!学生的思绪早已跟着尼尔斯飞上了蓝天,他们还会无动于衷吗?

二、开展有趣的阅读活动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望很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阅读活动来激扬他们的阅读兴趣。比如,美文朗读、讲故事比赛、童话剧表演、即兴串词成段等。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分享了阅读,丰富了收获,享受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尊重自主的阅读权利,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统一学生的阅读书目,而应创造宽松的读书环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材料(当然他们所要选择的材料一定要适合他们)。比如,感情细腻的学生喜欢童话故事、诗歌,思维活跃的学生更倾向于知识性的材料。所以,我们不能将课外阅读变成整齐划一的集体行为,更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权利,让他们尽情地遨游书海。

四、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巩固兴趣

要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持久地巩固下来,就要保证学生充足的阅读资源,为学生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我们的做法是:家校联手,让家长定期陪孩子买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带回学校和同学们分享。我们将学生带来的书和向学校图书室借来的书摆放在教室的图书架,无条件地向每一位学生开放,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阅读自己想看的书了。为了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阅读,我们把中午1:40~2:00,周五整个下午作为自由阅读时间。平时的课堂上,完成作业快的学生也可以用剩余的时间自由阅读,节假日还可以延伸阅读。这样定时与分散相结合,学生随时都可以阅读,阅读的兴趣自然就会持久不衰。

实践证明,培养阅读兴趣,会使学生主动阅读,乐于阅读,不断地从阅读中享受成功,从成功中迈向下一次阅读,使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作者单位 甘肃省民乐县洪水学区)

从课改看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13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中年级学生提出阅读量的要求是: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要达成这样一个目标,我认为最重要的策略还是要讲究“趣”。

一、星火燎原

学生的阅读欲望最初是来自于课外读物本身的魅力。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悲欢离合的思想感情......都有可能触及到孩子善良的内心,这都是使他们对课外读物产生兴趣的源头。为了使这股阅读的源泉如星火般燎原,那就在于教师的巧妙“引诱”。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理解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故事类的文本可能更能吸引他们。那么我们就以此为“诱饵”。在学习完《孩子考科学家》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的伟大,从而激发他们内心对科学家的敬仰,再讲述几个有关达尔文的其他科学故事,趁热打铁进一步推荐他们阅读《名人故事》《大科学家》 等课外读本。逐渐引导他们走向课外阅读的天地,使孩子们在无意中爱上阅读, 主动阅读。

二、巧设悬念

设置悬念能使孩子产生一种期待和向往。它会使孩子像追电视剧一样,迫切地想要知道接下来的故事发展情节,人物的最终命运......正是这种向往,使他们对读物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这种读书欲望正是学生阅读兴趣重要的生长点。 当我们在向学生推荐书目的时候,可以先对孩子讲故事的某一精彩的节选部分,根据书中人物特点巧妙地配上合适的语调和态势语言,表演出有趣的故事情节,当孩子被深深吸引的之时突然戛然而止,悬而未决的情节催促着孩子自己迫切地想要去寻找答案。我们要顺着孩子的兴趣点和兴奋点抓住机会鼓励孩子自己阅读,让他们尽情畅游书海。

三、创设氛围

阅读的产生也需要有一定的条件。 在班级里,为孩子提供充裕的阅读和交流的时间,学生在无拘无束地、自由交流“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班队活动等,并帮助孩子们建立自由读书兴趣小组,在组长的带动下全员阅读。还要建立简易图书角,农村小学图书匮乏,所以只能发动家长的力量,有意向地购买一些书籍,通过捐赠的方式收集阅读书目。这些都是让孩子培养阅读兴趣的最基本条件。在家庭里,我们也要通过家长会鼓励家长为孩子准备一个幽静舒适的读书环境, 为孩子挑选一些感兴趣的阅读书目,放在书房最容易见到的地方,久而久之在随意翻翻的过程中也会对书籍产生兴趣。

四、展示成果

小学生表现欲望强烈,他们喜欢竞争。所以我们要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来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通过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如讲故事比赛、好书推荐、班队活动等来评出班级的“故事大王”“读书小标兵”等荣誉称号。

并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积累好词佳句、名言警句,将自己做好的主题图书手抄报粘贴在展示墙上,这样小学生就有成功的快乐。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从课改看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14

一、读写结合,教给写作方法

从一年级开始,阅读和作文同时起步。一年级从写句子开始逐步到写一段话,可以先用拼音或拼音夹汉字写;二年级学习写短文,逐步从汉字夹拼音写过渡到用汉字写;三年级从以后进行作文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方法。如在学习了《自己做》一课后,我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在家干过什么,你还能干什么,再把自己说的写下来+。可以用汉字加拼音内写一句话。在学习《一只小蜻蜓》-等课文后,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把这些小故事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事物物用文字写下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自己身边的小故事告诉大家并写下来。学生只要写出来就要找出几点优点进行表扬。在<学习猴子捞月亮》一文后教给学生“文题概括主要内容”的命题方法;学习《雷雨》后,教给“学生文题点明所写景物”的命题方法。同时在大量的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从中学得大量的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等 方面的知识,指导他们运用所学方法写作。

二、加强课外阅读,精心组织活动

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还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更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一)为学生选好读物。低年级学生从开学就为他们设立图书角,介绍好的图书给他们看。可以让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学完拼音后,给他们介绍带有拼音的图书,要求边看图边读拼音和汉字。以后学生学完课文后,还可以想学生介绍与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怎样读。如学了《回声》一文,就让学生<读十万个为什么》中相关的声波文章。经过引导,学生逐渐养成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兴趣。

(二)摘录妙词佳句。在大量的阅读中,要求学生把优美的词句摘抄出来,在学习、交谈、作文中运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每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念自己所摘抄的词语,增加大家词汇的积累。

(三)组织读书会。组织讲故事、朗诵、日记等比赛活动,学生为表现自己,必定活动起来,积极阅读并认真比较、写作。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每日一练,坚持写好日记

“常说口里顺,常写口不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词汇,学到了写作方法,如何才能变为自己的能力,写日记是最好的方法。从一年级开始就鼓励学生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和自己想说的用一句话写出来,逐渐到写一段话,二年级开始,我要求学生写命题日记,扩大日记范围,可写人、记事、描写景物、动物,心得体会等。几类日记变换着写以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学生的日记还要及时评改,发现好的予以鼓励,并提供给全班同学评论或抄在墙报上供大家欣赏,哈经常评选优秀日记,真正使写日记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从阅读中积累了词汇,学到了写法,写日记又积累了写作素材,丰富了生活。

上一篇:校庆纪念册doc下一篇:选调生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