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礼仪常识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生礼仪常识(共10篇)

学生礼仪常识 篇1

㈠进校礼仪

1、学生进校门,主动下车,与值日老师或同学互道“老师早”、“同学早”。

2、学生不在校园内骑自行车。

3、学生在校内遇到学校的、外校的老师、客人要行队礼,道“老师好”、“客人好”。

㈡课堂礼仪

1、老师进课堂宣布上课后,全班学生起立、行礼,齐声道“老师好”。

2、学生进教室迟到,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3、学生有急事需出教室,先举手,起立报告老师,经同意后再出教室。

4、学生回答老师提问,先举手,经同意后,起立回答。

5、学生上课时姿态端正,不吃东西,不随便下位走动。

6、上课不做小动作,不讲小话。

7.、听到老师说“下课”后,全体学生起立齐声道“谢谢老师”待老师离开后,自由活动。

㈢尊师礼仪

1、学生进入老师办公室,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

2、在老师办公室不随意翻动老师的东西。

3、若找老师有事,先立正,说明来意;与老师讲话,面对老师认真听老师讲话,离开时礼貌地向老师告别。

4、学生进老师宿舍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再进入,如果只有一个学生,房门必须打开,若老师房中无人,学生不得进入。

5、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指指点点,评头品足,尊重老师的人格和习惯。

6、学生不得与老师闹意见,不得顶撞、辱骂老师,不得直呼老师姓名。

㈣仪容服饰礼仪

1、学生必须佩戴校 徽,少先队员戴红领巾,团员戴团徽。

2、升旗、开学、结业或举行其他重大集会时,学生必须穿校服。

3、仪容服饰朴素大方、活泼、整洁、符合学生特点,扣好衣服。

4、女生不烫发、染发、不画眉、涂口红、画眼圈、涂指甲、戴金银手饰,不穿着地长裙或超短裙,不穿高跟鞋或拖鞋。

㈤集合礼仪

1、学校集合。学生分班整体入场,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做到“快、静、齐”,会中端坐静听。

2、升旗仪式时,全体同学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3、开学、结业或举行其他重大集会时,准时整队入场、退场,保持会场肃静,不随意说笑走动,不做与大会无关的事。

4、上台发言、领奖、表演时,走路稳重,从指定台口上下,在台上站姿端正,接受奖品、奖状时,用双手捧接,行队礼,然后高举奖状向大家示意。

5、台下同学要遵守会场秩序,注意听讲,适时报以掌声,不交头接耳,随意谈笑,更不能起哄、喊叫。

㈥环卫礼仪

1、随时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

2、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3、不在黑板、墙壁和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

4、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

5、自行车存放在学校统一安排的地点,排列整齐。

㈦课余礼仪

1、课余休息,不大声喧哗,不追跑、不互相打骂。

2、不做无安全保障的游戏。

㈧同窗礼仪

1、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谈话要多使用礼貌用语,不恶语伤人。

2、不讥讽同学的生理缺陷和乱取绰号。

3、同学间不搞小团体、小集体,不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

4、借同学的钱、物要及时归还,损坏同学的东西要主动赔偿。

b、家庭礼仪

㈠孝敬父母

1、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与长辈见面要主动问候。

2、每日起床后向父母问“早安”。

3、上学前梳头、整装,离开家时,向父母道别。

4、放学回家向父母打招呼。

5、在家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6、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诲,不与父母长辈顶嘴。

㈡家庭书信

1、与家人通信,信的内容要讲究礼貌。

2、书写规范,正确填写邮政编码。

3、正确使用祝颂问安语。

4、信封缄启书写要用尊称。

㈢家庭应酬

1、迎客。客人进门后,主动打招呼、接待。

2、主动让座、倒茶,敬茶要用双手端稳。

3、客人与父母交谈时,要主动回避。

4、当老师家访时,如果老师要自己听情况,自己应站在老师身旁,静听老师与家长的谈话内容。

5、送客。当客人提出要告别时,待客人先起身后,自己再起身相送。

6、探视病人。亲友、老师或同学患病,应去探望,保持轻松、无虑的气氛,给病人心灵上的最大安慰。

7、庆贺。同学、朋友、亲戚在学习、工作上取得好成绩时,要主动庆贺。

8、凭吊。亲朋戚友去世,前往吊唁要注意穿素装,忌穿大红大绿的衣服,进入吊唁场以后,态度要沉重,不能大声谈笑。

9、电话

⑴向外人打电话时,不拨错电话号码。

⑵自报姓名,使用礼貌称呼。

⑶通话时语调柔和,吐字清楚,切忌哆嗦。

⑷通话结束时应说“再见”。

⑸自己接电话时先说“您好”,后说“这是某某家(或某某单位)”,再请问对方应找的人。

⑹礼貌使用“请稍等,我去叫他”,“他不在,我能帮你什么忙吗”等语言。

10、探亲访友。逢年过节或休息时,探望亲戚朋友要注意礼节。

c、社交礼仪

㈠语言礼仪

1、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使用普通话。

2、与人交谈时态度诚恳、亲切,用语谦逊、文雅,声音大小适当,语调平和沉稳。

3、说话要掌握分寸,措辞恰当、客观、有善意。

4、学会致谢和道歉,使用“谢谢”、“很抱歉”、“打扰了”、“对不起”等文明用语。

㈡体态礼仪

1、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立时做到头正、面容平和自然,肩放松,躯干挺直,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双腿立直;坐时做到入座轻而稳,双肩平正放松,上体自然挺直,双膝自然并扰;离座时要自然稳当。

2、举止稳重,克服“冒冒失失”的行为。

3、会用有特殊礼貌意义的动作,如:点头、举手、起立、欠身(弯腰)、鼓掌等。

4、讲究个人和公共卫生,不当众搔痒,防止发自体内的各种声音,吐痰必入孟。

㈢餐桌礼仪

1、用餐时做到餐前洗手,餐时,待主人示意后开始。

2、夹菜文明,细嚼慢咽,不挑食,动作文雅,不发出不必要的响声。

3、用筷切忌:敲筷、叉筷、游筷、刺筷、签筷、吮筷、插筷、挥筷、舞筷等。

4、餐末,正确使用餐巾或餐纸擦嘴。

5、退席时对他人说一声“请慢吃”。

学生礼仪常识 篇2

关键词:高校学生,人事档案,常识

近年来随着招生模式变化和传统人事制度变革, 高校学生档案意识淡漠的状况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在校大学生档案普遍存在内容简单不全, 不能向用人单位及时反映其学习生活全貌, 甚至有涂改、不真实等情况, 不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毕业大学生中“怀揣档案”、“弃档”、“黑档”等现象也不少见, 这些都严重干扰了高校学生就业中的公平竞争机制, 也为毕业生日后工作、生活带来隐患。作为在档案部门工作多年的笔者, 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为此, 加强高校学生档案意识的培养, 对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 更好地满足毕业生和社会之间双向选择需求,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档案的内容和作用

高校学生档案包括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履历表、学籍卡、成绩单、各方面的评语、奖惩证明、党团材料等, 如实记载了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的情况, 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以及学生家庭、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始材料, 可以说, 学生的成长经历都浓缩在这里了, 因而是非常重要的。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是毕业生求职和进一步深造的依据。毕业生求学求职所需的成绩单;进入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入职政审;报考研究生和出国 (出境) 政审等都需要依据人事档案进行。其二, 是毕业生开具各种证明、公证的依据。出国 (出境) 人员所需的各种公证、证明;毕业生在今后要面对的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工龄的审核认定;流动人员计划生育相关事宜及婚姻状况证明;申请经济适用房时所需证明等都会用到档案。其三, 是办理“三险一金”的依据。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新的历史时期, 档案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成为办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 (简称“三险一金”) 的载体。没有档案, “三险一金”就没法交费。有了档案, 就可以享受到相关的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服务, 如办理社会保险、失业保险等。无论是在原单位供职的人, 还是辞职后另求新职者, 在办理社会保险、领取失业金时, 个人档案记录的工龄、工资、待遇、职务、社保参保年限等都是主要依据。那些因弃档而造成记录断档的人, 在个人利益上会受到损失。其四, 影响毕业生转正定级、工龄计算和职称评定。很多毕业生找到工作后, 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手续, 工作几年后仍然是学生身份, 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转正定级, 也影响到工龄和退休金的计算。有的毕业生因为档案没有转到工作单位, 在职称评定时就会因手续不全而受到影响。其五, 导致干部身份丢失。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 在工作满一年即见习期满一年时, 通过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之后, 可获得干部身份。然而, 有些毕业生由于“弃档”导致干部身份丢失, 给日后工作生活带来不便。

二、高校学生在档案形成过程中应关注的常识

高校学生档案从刚入学的新生登记表、考研登记表到毕业生登记表等各类材料在形成过程中, 基本都是由本人填写的。然而, 由于大多数学生档案意识模糊, 存在着“事不关己”的态度, 在填写表格材料时, 抱着一种例行公事、敷衍了事的心态, 经常出现材料填写不规范、内容不全、照片没有、归档意识差等问题, 降低了档案的凭证、依据和参考作用, 给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为此,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内容真实、准确、客观。

(1) 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社会关系等要真实。这些信息是工作、升学政审和证明、公证的重要依据, 不填、少填、多填都不能如实反映真实情况, 甚至还会有不良后果。 (2) 姓名、出生日期要准确。姓名、出生日期是很重要的两项内容, 必须与户口本身份证保持一致, 还应与招生录取名册、学籍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及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信息统一。姓不能忽繁忽简, 如:“付”和“傅”不能互相代替;音同字不同的名不能图省事, 如“小”和“晓”等;出生日期也不能忽阳历、忽阴历随意填写。 (3) 自我评价要客观。如果说上述两项是个人基本信息, 是客观存在, 是一份档案材料的骨架, 那么, 自我评价则是主观判断, 是档案的灵魂, 阅档者通过自我评价可以对一个人有个初步了解和判断, 所以, 学生在填写时要慎重对待, 拔高、降低、敷衍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2. 格式规范、清晰、美观。

格式规范包括用纸、表格设计、打印、填写和字迹工整清晰等。随着信息化办公的普及, 很多表格填写时需要自己下载打印, 这样就易造成用纸大小不一、表格错行、打印不规范事宜;填写材料时用笔、书写等也都会影响材料规范和美观。凡此种种不按要求办理都会留下后患。

3. 审核认真、归档及时。

学生既是档案的利用者, 也是档案的产生者, 同时, 目前很多学校为了图省事, 学生也成了档案的携带者。学生形成的、携带的这些档案材料必须经过院系审核后及时归档, 不然也会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升学。凡材料不全或缺乏某项内容, 应及时向老师了解情况, 并询问自己应做的补救工作。

三、高校学生在就业及升学过程中应关注的档案常识

1. 毕业生应关注的档案常识。

(1) 档案转递方式。按照人事档案管理有关规定, 人事档案必须按机密件、以机要通信方式转递到新单位;凡机要无法投递的单位, 由学校指派负责档案管理的专人送到用人单位, 或用人单位人事部门的同志拿介绍信和本人工作证来校提取, 毕业生档案不得交给本人携带。 (2) 何为机要通信。所谓机要通信是较普通邮政更为保密、安全、准确的邮件转递渠道, 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县级以上党政军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 通过机要局或邮局机要处的专职机要人员负责送达, 每封信件都有一个机要号, 实行严格的签收制度。机要通信地址不等同于普通邮局的通信地址, 更不能是家庭住址。 (3) 毕业生档案转递依据。已就业或回省的毕业生转递档案一般依据就业通知书, 同时, 参照三方协议;继续深造的毕业生转递档案依据录取通知书。现在, 很多高校已经把这些信息录入到就业数据库里, 所以, 基本依据就业中心的数据库里毕业生本人填写的档案转寄单位名称、地址这两栏信息, 因此正确填写这两栏数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 一旦有误将导致毕业生档案转寄过程中投递和接收的困难。 (4) 毕业生档案查询。毕业生毕业离校两个月后, 应及时查询自己的档案是否到达, 如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档案, 应及时与学校相关部门联系。在一年内可以通过机要局查询档案去向, 否则机要局将不再提供查询服务。

2. 已就业同学应关注的档案常识。

(1) 就业单位不完全等同于档案转递单位。县级以上党政军等国家机关两者相同;有些国有企事业单位两者也相同, 而有些国有企事业单位需将档案转递到上级主管部门;其他各类非公企事业单位和各类民营企业一般要通过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接收管理档案。毕业生在签三方协议时要弄明白就业单位、单位隶属及档案转寄单位三者之间的关系。 (2) 毕业生签三方协议时应关注的常识。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 在签订就业协议时, 根据上述情况, 要求用人单位填写清楚有机要接收权限的档案转递单位名称、接收部门和地址, 三者应是一致的。由于很多非公企事业单位和一些民营企业的人力部门不直接管理档案, 他们也弄不明白什么是机要接收单位, 所以, 在签三方协议时, 经常发现档案转递地址栏里填写的是就业单位地址、而档案接收单位是人才中心等不一致的情况, 这就需要就业单位、学校和学生本人共同关注。

3. 继续升学同学应关注的档案常识。

考取外校硕士、博士、做博士后的应届毕业生, 需将档案转递到录取单位指定的部门, 在毕业生数据库档案转寄单位名称、地址栏里必须写明详细的录取学校名称、档案接收部门、学校地址。自费出国成行的毕业生可根据实际情况, 自愿将档案存放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或回生源地人才中心, 存放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毕业生需提前去办理相关存档手续。

4. 历来年升学及未就业毕业生应关注的档案常识。

在规定时间内深造不成功或出国未成行的毕业生可申请将档案派回生源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 本人可以申请将档案暂存学校两年, 也可申请将档案派回生源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学生档案暂存学校只是“存放”, 档案和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 也不能发挥人事档案应有的作用。如果毕业后两年内还未落实工作, 毕业生本人务必到学校就业中心办理报到证并将档案转回原籍, 否则将视作自动放弃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所具备的干部身份。无论是深造不成功或是出国未成行的同学, 只要选择将档案转回原籍人才中心的就务必在报道期内持《就业通知书》上联前往办理报到手续, 以免影响正常的转正定级, 给日后工作生活带来不便。

参考文献

[1]戴翠萍.建立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系统为就业服务[J].兰台世界, 2010 (3) .

[2]严春花.浅谈高校毕业生档案与就业[J].兰台世界, 2011 (6) .

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识 篇3

一、学校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喊报告,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上课要专心听讲,注意力 集中。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不吃东西。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尊师礼仪:见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向老师问声好(老师好);放学时,向老师说声再见; 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3、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会招手,会微笑,会鼓掌,会道歉(对不起,请原谅),会右行礼让,互相帮助,不说脏话,不打架,不取给同学起外号。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不小心碰到别人后,要及时主动承认错误,说话语气要友好。

4、会议礼仪:集合时要分班整队入场,动作要快、静、齐,并按指定位置入坐(站),坐(站)姿要合要求,不讲话,不走动,不吃东西,不搞小动作,不起哄,不给会场留下一星半点的杂物,离开会场时有秩序,遵守会场纪律。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5、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发现违纪学生,要礼貌地劝说、教育,及时给予制止。如“请您不要随地乱扔纸屑。请您拾起来,放进垃圾箱内。”

6、升旗礼仪

(1)立正站立。

(2)行注目礼。

(3)认真听国旗下讲话。

大学生基本礼仪常识 篇4

家人相处,应谦恭有礼,互相尊重,及时沟通,彼此包容,共同营造温馨氛围,和乐共处。家庭成员之间应分工合作,共同承担家务,保持居家内外环境整洁。

出门说去处,回家报平安。常怀感激之情,常挂会心微笑,不吝啬“请”、“谢谢”、“对不起”之类语言。

温馨提示

请不要忘记各种重要节日、已故老人的祭日,每一位家庭成员的生日以及结婚、乔迁等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外忙于事业的中青年,也别忘记:常回家看看!

2、尊老——常怀感恩之心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责任,也是最基本的人伦之礼。

⑴要常怀感恩之情。做儿女的应该时刻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尽量在物质和精神上予以报答。在老人眼里,子孙似乎永远都是小孩,所以即使父母老人再唠叨,也要不厌其烦。

⑵不要干涉父母老人的私事。他们也有自己的社交空间和人情往来,更有自己的感情寄托,作晚辈的不可越俎代庖。尤其是失偶老人的再婚问题,子女应将心比心,为父母晚年幸福着想,给予理解支持。

⑶要在细节上体贴。经常嘘寒问暖、问安侍奉,及时添衣备药、祝寿报喜;尽量帮父母扫扫地、刷刷碗;常常陪他们聊聊天、散散步,必要时揉揉肩、捶捶腰;有条件时带父母出去参观旅游。

3、爱幼——关爱而不溺爱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大人的礼仪教养、处事作风,对孩子影响深远,因此,做父母的应该注意:

⑴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父母要尊敬长辈,关爱他人,不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长者;夫妻之间要相互谦让体谅,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重承诺,守信义,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给以明确答复;对满足不了孩子要求的事,大可不必勉为其难,但要及时解释清楚。

⑵多与孩子沟通,做到有礼有节。对子女既民主亲切,又注意身份距离;既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又不随意翻阅子女的日记、信件。在与子女交谈、共同活动中培育感情;要营造家庭的民主氛围,使子女了解家庭情况,重大决策也可征求孩子意见,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⑶维护孩子自尊,讲究教育方法。对孩子不能主观武断,强人所难。吃穿方面,不必过度饮食保暖;学习方面,不必求全责备,更不可不顾孩子的兴趣和精力,强迫子女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以免揠苗助长。孩子的同学、朋友来家作客,父母要表示欢迎和尊重;在客人面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注意发现并适当表扬孩子的优点。

4、待客——宾至如归的情境

待客礼仪最重要的是要热情、周到,努力营造宾至如归的氛围。

当你与客人约好见面的时间后,一定要守约,不要让客人扑空,如果有急事,应与客人取得联系,并告之缘由。

尽力设置整洁有序、令人畅悦的待客环境。不可忘记整理仪表,要知道穿睡衣待客或衣着不整、蓬头垢面都是一种失礼的表现。

当客人来访,听到敲门声或电铃声时应立即起身开门迎接。客人进门后,主人应接过客人的鞋帽、雨具或示意其放置地点,但不要去接客人的手提包。将客人请入客厅就座后,自己方可落座。还应把家人或在场的其他客人,向新来客人作介绍。

在客人落座后,最好送上一杯醇香扑鼻的茶水或果点。

在与客人交谈中,多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客人。表情要专注,不要不停地看表,或不停地起身,或一边看电视一边与客人交谈等。若确有急事,应坦诚地向客人说明,取得客人理解。

当客人要告辞时,主人应盛情挽留,但不可勉强,主随客便。主人应待客人起身后方可起身相送,并在客人伸手后方可伸手与之告别。送客应送至室外,且应目送客人背影消失后,方可回身关门。

5、自乐——也不能随心所欲

在紧张工作之余,生活闲暇之时,唱唱歌、跳跳舞,自娱自乐;或邀请些亲朋好友玩玩牌,喝喝酒,热闹热闹……这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

但不要忘记:你那嘹亮的歌声,也可能成为邻居难以容忍的噪音;你家的热闹,也可能严重干扰邻居的正常生活。

因此,你在娱乐的时候必须把握好分寸,还要将心比心地考虑到邻居的感受。

在午休、深夜乃至学生温书迎考的时候,你就不能吹拉弹唱、喝酒猜拳,制造高分贝噪音,更不能通宵达旦打牌搓麻大呼小叫。

当邻居有丧事等家难时,你也不宜在家歌舞娱乐,或呼朋唤友,凑个热闹。

6、邻里——毋忘近邻胜远亲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搞好邻里关系显然是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

新型的邻里关系应该是:既尊重邻居的私人空间,保持适当的邻里距离,又不冷漠无情,老死不相往来。

见面点头笑,相逢问个好。既然低头不见抬头见,就不可形同陌路,打个招呼并不丢份,与己无损,对融洽关系有益。

严于律己,注意细节。尽量不干扰、不妨碍他人。要保持环境整洁,不往窗外扔垃圾、泼污水,勿将废物随意丢弃户外;隔窗不窥视、隔室不窃听、登高不呼唤;出入门户,上下楼梯,应步履轻缓,尤其是夜迟归来,不惊四邻;屋外停放车辆,不可妨碍交通;楼道空间不乱堆物品。

宽以待人,学会礼让。对邻居要以礼相待,平易近人,不要苛求抱怨,斤斤计较。能谈得来的就多往来,谈不拢的就保持适当距离的友好态度。对邻居不合理的要求和举动,也要本着“有理、有节”的原则妥善处理。

小学生尊师长礼仪常识 篇5

1、学生进入老师办公室,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

2、在老师办公室不随意翻动老师的东西。

3、若找老师有事,先立正,说明来意;与老师讲话,面对老师认真听老师讲话,离开时礼貌地向老师告别。

4、学生进老师宿舍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再进入,如果只有一个学生,房门必须打开,若老师房中无人,学生不得进入。

5、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指指点点,评头品足,尊重老师的人格和习惯。

6、学生不得与老师闹意见,不得顶撞、辱骂老师,不得直呼老师姓名。

小学生日常行为礼仪

1、称谓礼仪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2)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

2、问候礼仪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离家时间较长,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3、 餐桌礼仪

A、在家时:

(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4)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5)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6)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B、在学校:

(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4、待客礼仪

(1)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听音乐、看电视。

(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5)接待老师应象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

(6)送客要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5、做客礼仪

(1)去亲友家做客要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2)在亲友家,不能大声大气说话,要谈吐文明。

(3)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

(5)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高兴”、“欢迎到我家去”。

6、 穿着礼仪

(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

(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5)不穿名牌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以球鞋或平底鞋为好。

(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7)不涂脂抹粉,不画眉,不纹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不留长发。

7、行走礼仪

(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5)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8、尊师礼仪

(1)见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

(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给老师让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4)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

(5)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

(6)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7)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8)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9)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问好。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排队在行进中遇见老师,由领队带领全体同学问“老师好”。

(10)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坐。

(11)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

(12)老师进入学生宿舍,学生主动站起问好让坐;老师离开时起身送出。

9、同学礼仪

(1)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2)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3)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4)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绰号,或叫同学的绰号,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5)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6)尊重和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

(7)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且按时归还。

(8)不在同学面前说长论短、搬弄是非。

(9)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

(10)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

10、 升旗礼仪

(1)立正站立。

(2)行注目礼。

(3)认真听国旗下讲话。

(4)唱国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

11、 集会礼仪

(1)集合时,提前到达,准时进入会场,列队快、静、齐,并在指定位置坐好。

(2)听报告聚精会神,保持肃静,不乱议论,不乱走动。

(3)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

(4)报告或演出结束,要鼓掌致谢;精彩之处适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声喧哗。

(5)学生上台发言要向主席台领导和场内同学鞠躬行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发言结束后道谢。

(6)会议、演出进行中不擅自离场;演出结束后,等演员上台谢幕后再有秩序地退场。

(7)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会场,先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离开。

12、 购物礼仪

(1)进超市购物,要按规定存包。

(2)购物时,若对已选购的商品感到不满意,应主动将其放回原货架区,不能随意放置。贵重商品应轻拿轻放。

(3)超市内的商品不能随意品尝、试用。

(4)付账时要自觉排队。

(5)对售货员的热情服务要表示感谢。

(6)所有商品都要付账,不“顺手牵羊”,占小便宜。

13、 赛场礼仪

(1)文明观看。有秩序地进场和退场,比赛精彩处要热烈鼓掌,不喝倒彩,不向赛场内投掷物品,离场时主动清理自己使用过的物品,不乱扔垃圾。

(2)文明参赛。遵守比赛规则,不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尊重竞争对手,不故意伤害对方,对对方的冒犯要克制。如果认为裁判有问题,要按照程序向有关人员提出。

(3)文明裁判。要公平、公正。

14、 网络礼仪

(1)认真学习网上知识,不浏览不良网站和信息。

(2)与网友进行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4)上网时间要控制,不沉溺虚拟时空。

(5)不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15、 假日旅游礼仪

(1)文明行路。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听从交通民警和交通信号指挥。要走人行道,不跨越交通隔离护栏,不抢行机动车道,不三五成群并排行走,在行人拥挤的路段,不追跑打闹,横冲直撞。

学生礼仪常识 篇6

一、端正学生学习这门课的认识

学生绝不能因课时少而认为经济常识课可有可无,学不学无所谓。学好经济常识既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又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对学好理科有益无害。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懂得经济常识是行不通的,因为经济活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安邦治国,小到修身齐家,经济和学生的切身利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学习、生活样样要花钱。那么,钱从哪里来?钱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魔力?有了钱应如何合理支配?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经营者?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采取何种方式寻求解决?……这些都是大家现在和将来不可回避的问题,学好了经济常识,上述问题将迎刃而解。

二、建构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进行合作学习

我们的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政治教师应放下架子,用心与学生去沟通,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有了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高一这个初中与高中相互衔接又相互转化的阶段,使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亲切感,才能进行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 强化生生合作

生生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与他人交互作用,对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能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在学习中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去主动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发现问题,会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国有企业”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本地有哪些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对本地的发展起着什么作用等。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等活动,实现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大大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2. 强化师生合作

在教学中,教师不带有任何强制性的教学活动,整个教学活动是一个启发、讨论和交流的过程。对于学生讨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指导。例如,学生对于国有企业的讨论,教师要指出学生的哪些结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分析原因。由于教师的这种分析总结建立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学习过程中的重复性劳动,而使教学活动趋于优化。

三、将学习经济常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教师在讲课时要讲清知识点,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可以让学生依据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开展一些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学习“银行与储蓄者”一课时,让同学们自己去银行开个户并存上几元钱,同时调查一下银行利率和人民币汇率;讲“非公有制经济”时,就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自己在本地吃过哪些小吃,这些卖小吃的属于个体经济还是私营经济。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学习热情高涨,主动性大大增强,课堂教学内容也得到了有效的巩固和提高。

中学生图书馆礼仪常识 篇7

每周一次的阅览课是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的好机会。学生上阅览课要以班为单位,凭学生证或特优生借书证进入指定阅览室阅览。

上阅览课,除携带笔记本和钢笔外,其他东西如个人书刊、文件夹、书包、雨具等不允许带入室内。阅览室内书刊实行开架阅览,一次限取一册。看书时,要爱护书刊设备,不要污损或拿出室外,保持安静的阅读环境,椅子要轻拿轻放,不谈笑喧哗,不随地吐痰、吃东西、乱抛杂物,不带危险品、污染物品等,要保持室内整洁。下课铃响后,应将书刊放入书架,椅子放回原处,桌子摆放整齐后,在离开阅览室。

学生礼仪常识 篇8

中国学生去澳洲留学须知的礼仪常识

服饰礼仪

男子多穿西服,打领带,在正式场合打黑色领结,达尔文服是流行于达尔文市的的一种简便服装。妇女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穿裙子,在社交场合则套上西装上衣。无论男女都喜欢穿牛仔裤,他们认为穿牛仔裤方便,自如。土着居民往往赤身裸体,或在腰间扎一条围巾,有些地方的土着人讲究些,披在身上。他们的装饰品丰富多彩。

仪态礼仪

这里的男人们相处,感情不能过于外露,大多数男人不喜欢紧紧拥抱或握住双肩之类的动作。在社交场合,忌讳打哈欠,伸懒腰等小动作。

相见礼仪

澳大利亚人见面习惯于握手,不过有些女子之间不握手,女友相逢时常亲吻对方的脸。澳大利亚人大都名在前,姓在后。称呼别人先说姓,接上先生,小姐或太太之类。熟人之间可称小名。

餐饮礼仪

澳大利亚人在饮食上以吃英式西菜为主,其口味清淡,不喜油腻。澳大利亚的食品素以丰盛和量大而着称,尤其对动物蛋白质的需要量更大。他们爱喝牛奶,喜食牛肉,猪肉等。他们喜喝啤酒,对咖啡很感兴趣。

喜丧礼仪

在澳大利亚,男女婚前一般要先订婚,由女方家长宴请男方的家长及兄弟姐妹,婚礼后通常要举行宴会。澳大利亚人的葬礼,先在教堂内举行,由牧师主持追思礼,他们还保存着寡妇沉默的古俗。有趣的.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其圣诞节和元旦节不是在寒冷的冬季,而是在火热的夏季。

商务礼仪

到澳大利亚进行商务活动的最佳月份是3-11月。澳大利亚是一个讲求平等的社会,不喜欢以命令的口气指使别人。他们把公和私分得很清楚,所以不要以为一起进过餐,生意就好做了。

旅游礼仪

澳大利亚不流行小费,但服务人员如果为你提供了额外的服务,可给适当的小费,数目不宜多。到商店里买东西不要讨价还价。坐车不系安全带是违法的,小孩也要系安全带。大部分旅馆的电话拨0是外线,拨9是旅馆总机。

主要禁忌

学生礼仪常识 篇9

一、红楼宴会中座次空间和场所的分布

礼仪是和谐人际关系,增进相互感情的重要形式之一。作为当代高素质的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礼仪文化,懂得一定的宴会礼仪知识,学会艺术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统宴会之中,人物座次空间和场所的分布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礼仪文化。比如,红楼宴会座次空间和场所分布的过程中,遵循着一定的礼仪文化要求,每一种类的宴饮都有着不同的形式和主要的目的。

1. 了解迎客宴的座次和场所分布

迎客宴作为一种非常庄重的礼仪,往往有着一定的形式和规模。迎客宴座次的确定,因为客人的身份而有所不同。客人身份不同,座次安排往往不同。比如,当时贾母迎接外孙女林黛玉的宴会,主要是一种小型的家宴。“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旁四张空椅,熙凤忙拉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下,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是客,又受贾母宠爱,坐了椅子中最尊的位置:左首第一。当然,迎客宴并非对于座次关系都有着一定的重视度,也有着一定的随意性。迎客宴场所区位的确定,同样也因为客人的身份有所不同。地位相对较高的客人,主要是安排在大花厅内建筑群的主轴线上。迎客宴的场所选择有着一定的正式性,同时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礼敬。

2. 了解游乐宴的座次和场所分布

游乐宴的座次一般采用围坐式,围绕酒令官进行排列,这样,便于游戏的进行。除了主客座次有别外,其他座次是按本家、外姓分别安排的,并不是随便混坐。凤姐和李纨作为媳妇,没有座次,仅仅位列纱橱后面待命,并对丫鬟进行掌管。对于游乐宴来说,重点不是饮食方面,主要是考虑人与人的交流,考虑游乐的方便性。所以,游乐宴场所的选择呈现多样化,不同的游乐主题往往有着不同的景观。这种地点,常常选择在园内的阁、亭等处。

3. 了解节庆宴的座次和场所分布

节庆宴往往有着较多的人数,有着较高的等级,因此,节庆宴座次同样也有着一定的重视度。在节日喜庆气氛的影响下,有时座次往往会依据长辈实际的喜好而进行调整,以示注重传统孝道这个千古传诵的主题。节庆宴的主题多数是团聚,往往有着较大的排场,因此,常常选择在正房或长辈上房。

4. 了解庆生宴的座次和场所分布

庆生宴的主角是寿星,参与人员一般而言往往有着亲密的关系,因此,座次的选择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以不分主仆。庆生宴场所的选择方面,一旦有长辈出现,则往往有着一定的规模,同时空间的选择也有着一定的要求;而平辈之间的庆生宴,主要选择在园内进行,有着随意的形式。

5. 了解日常饮食的座次和场所分布

《红楼梦》中,对日常饮食场景描写不多。一般的日常饮食场景,主要是一种小范围的团聚,主位往往是长辈的位置,晚辈则处于一种围坐的形式,陪长辈用餐。这样,不仅将孝道充分展现出来,同时也体现出一种亲情的维系。日常饮食场所的选择方面,主要安排在各自的房间,有时子女在长辈的房中吃饭,体现出一种孝道。对于辈分较小的媳妇而言,主要在自己的正房炕边吃饭,有着一定的随意性。

二、宴饮礼仪文化空间关系的现代流变

时代的变迁,也使得宴饮礼仪发生了一定的流变。高校大学生要理解礼仪文化的流变,懂得现代礼仪知识,传承优秀文化,彬彬有礼,气质高雅,做一名高素质的大学生。关于宴饮礼仪文化空间关系的现代流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1. 有着凸显的功能独立性

一般而言,我国传统建筑典型平面中,餐厅功能空间的布置,并没有相对明确的设置,同时也没有单独列出。宴饮活动的进行,往往需要依据需求,分布在不同性质的空间。传统建筑在对房间的定义中,往往和功能没有直接性关联,房间一般有着多种使用的可能性。现如今,人们居住的方式有着微妙转变。同时,功能主体性也在逐渐受到认同。一些住宅平面,往往对不同功能的组合有着一定的强调性。我国现代住宅主要是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一种产物,往往和传统居住建筑没有一定的联系。在当前,传统的宅院模式发生着微妙转变,宅院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同时宅园也缺乏直接关联。没有了院与园,游乐宴活动逐渐消失,酒店逐渐成为礼仪性要求较高的宴会活动的场所;而家庭内部的日常餐饮,往往有着比较随意的气氛,但也应该遵循一定的礼仪要求。

2. 有所淡化的文化伦理

吃饭作为日常交流以及情感联系的载体,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座次所体现出的礼制、等级、身份,还在延续。当前,在大型聚会中,座次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有着一定的支配性作用。对于礼节,同样也有着一定的强调。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逐渐淡化传统生活中关于空间多意性的追求,更加注重功能使用的明确性。这样,餐饮空间位置的可变性淡化了,生活的情趣也处于一种减弱状态。当前以核心家庭为主,每个家庭的人数不多,大家族式的家庭组织模式被削弱,同时也减弱了血缘的凝聚力。人们对传统的礼制处于一种淡化状态。虽然传统的烦琐礼俗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但是,也将某种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加以割裂,这是我们应该格外注意的。良好的礼仪礼节,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加以传承。

三、结语

礼仪常识之接待礼仪 篇10

接待亲朋好友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在接待中,一定要做到接送有礼,拜访有节。令人满意的接待礼仪,对于建立联系、发展友情、促进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要学会保持“二号微笑”。所谓“二号微笑”,就是“笑不露齿”,不出声,让人感到脸上挂着笑意即可,保持“二号微笑”,让人感觉心情轻松,又比较愉快。

一、女士优先礼仪

“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在西方社交场合,是否遵循“女士优先”是一条成规,是评价男士是否有男子汉气魄和绅士风度的首要标准。在社交场合,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为妇女排忧解难。在乘公共汽车时,看到年纪比自己大或体弱的女士,应主动让座;男士和女士一同上车时,男士应上前几步,为女士打开车门;下车时,男士应先下车,主动为女士拉开车门。聚会时,女客人进入聚会场所,先到的男士应站起来迎接,和女士一起外出,应主动帮助她拿一些笨重的东西,但不用帮她拎随身的小包。

二、乘车礼仪

一般来说,座位的尊卑是以座位的舒适和上下车方便为标准。各式车辆座位的尊卑,原则上都以固定。

1、轿车

(1)如有司机驾驶时,以后排右侧为首位,左侧次之,中间座位再次之,前坐右侧殿后。

(2)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中间座为末席。

(3)主人夫妇驾车时,则主人夫妇坐前座,客人夫妇坐后座,男士要为自己的夫人服务,开车门让夫人先上车,然后自己再上车。

(4)主人亲自驾车,坐客只有一人,应坐在主人旁。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人下车后,在后面坐的客人应改坐前排,此项礼节最易疏忽。

2、吉普车

吉普车无论是主人驾驶还是司机驾驶,都应以前排右坐为尊,后排右侧次之,后排左侧为末席。上车时,后排位低者先上车,前排尊者后上车。下车时前排客人先下车,后排客人再下车。

3、面包车

乘坐原则是司机后排为尊,由前向后,由左而右排列。也就是说司机后面靠窗的位子为主座。是优先考虑安全问题。哪怕是紧急刹车领导也不至于被甩出去。我们知道,普通面包车的右侧为过道,最右侧靠门座位实际上是辅助座位,既不舒适,也不安全。如果是中巴、大巴,中间是过道,座次原则是离门近者为主座,由前向后,由右往左,离门越近,位置越高,也就是说,司机后排靠门的位子是主座,这个位子前面通常有扶手,领导上下车也方便,安全、方便兼顾。

4、乘电梯礼仪

(1)伴随客人或长辈来到电梯厅门前时:先按电梯呼梯按钮。轿厢到达厅门打开时,可先行进入电梯,一手按“开门”按钮,另一手按住电梯侧门,礼貌地说“请进”,请客人们或长辈们进入电梯轿厢。

(2)进入电梯后:按下客人或长辈要去的楼层按钮。若电梯行进间有其它人员进入,可主动询问要去几楼,帮忙按下。电梯内可视状况是否寒喧,电梯内尽量侧身面对客人。

(3)到达目的楼层:一手按住“开门”按钮,另一手并做出请出的动作,可说:到了,您先请!客人走出电梯后,自己立刻步出电梯,并热诚地引导行进的方向。

5、上下楼梯礼节上下楼梯时,男女长幼之顺序如下:上楼时,女士在前男士在后,长者在前,幼者在后,此以表示尊重。

下楼时,男士在前,女士在后,幼者在前,长者在后,此为安全考虑。

三、宴请礼仪

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

在宴请客人时,不是单纯的为吃而吃,更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对客人的尊重,创造出一种有利于主、客双方进行进一步交流的气氛。如果考虑不周全、座次安排不妥当,会惹得客人不高兴并失去宴请的意义,所以,要多花些心思,精心安排,以显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

(一)宴席座位的安排:

按照国际惯例,桌次高低以离主桌位置远近而定,在同一张桌上,席位高低以离主人的席位远近而定,通常为右高左低。如遇到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对他的尊重,可以把主宾安排在主人的位置上,主人在主宾的位置上。

(二)就座和离席

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座。

2、席上有女士,应等女士坐定后,方可入座。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三)餐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是预防调味汁滴落,弄脏衣服,并兼做擦拭嘴巴及手上的油渍。

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入腰带,或挂在西装领口上。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四)餐桌上的一般礼仪

1、入座后姿势端正,脚蹋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2、用餐时须温文尔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同时要关心别人,尤其要照顾好女宾。

4、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共餐盘夹取菜肴。

6、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7、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8、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

9、喝酒宜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劝酒、猜拳、吆喝。

10、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11、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者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重视。

12、不要光低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菜。

13、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挡住自己的嘴巴。

(五)喝汤的礼仪

喝汤要用汤匙,千万不要端起碗来喝。

喝汤时,第一次舀汤要少,先测试温度,浅尝,喝汤不要出声。

喝汤时,不要任意搅合热汤和用口吹凉。

汤舀起来,不能一勺次分几口喝。

接待外宾的基本礼仪常识

在外宾抵达以前,就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重要国宾来访,其随访人员中,有正式随行人员(或代表团团员)和工作人员之分,而正式随行人员中有的还是政府的高级官员。此外,有的国家领导人来访,随行的还有企业家、记者以及专机的机组人员等。这些都应在事先了解清楚,以便由有关单位做好相应的接待准备。

对于外宾的饮食爱好、宗教禁忌以及是否有其他特殊的生活习惯等也可事先向对方探询,必要时,还可向对方索要来访者的血型资料。拟订来宾访问日程前,还要向对方了解清楚抵离的日期和时间、交通工具和施行路线、对参观访问的具体愿望等。飞机起降的具体时间,可经由民航部门密切掌握。

日程安排的松紧应适当。活动安排太少,让客人有时在宾馆里无所事事,会感到受冷遇;活动安排太多,又会令客人筋疲力尽。要保持日程安排适当平衡确非易事。为了让客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看一些东西,多接触一些人,常常容易把日程排得太满,没有轻松休息的时间。

有些大型代表团来访,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安排他们分组活动。有的次要活动,可以安排代表团其他成员参加,以减轻主宾的劳累。接待规格的高低,体现了对来访客人的重视程度和欢迎的热烈程度,来访者对于接待规格的高低也往往比较敏感。因此,对于来访客人的接待规格要妥善掌握。

接待规格的高低常常从各方面表现出来。例如,宴会规模的大小,出席宴会的主方人员的身份;某些礼仪活动的隆重程度等,甚至有时住房和交通工具的安排,也会被人视为接待规格高低的反映。因此,对于同一级别的国宾,应保持大体上差不多的接待规格,以免给人以厚此薄彼的感觉。而对于某些在政治上或两国关系上有特殊需要的国宾给以“破格”的接待,则可能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接待规格虽然可以从多方面反映出来,但领导人的接见尤其重要。由谁接见,谈得怎么样,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有时候,东道国的主要领导人不在首都,来宾亦愿特意去外地会见。所以,在拟订接待计划和安排活动日程时,对领导人的接见,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各国对来访外宾,尤其是国宾的安全,都特别重视。有些国家在重要国宾来访时,采取特别的安全警戒措施。这是因为东道国政府有责任保证客人在其境内逗留期间的人身安全。按照国际上通常的做法,国宾来访,自入境之时起,其安全保卫的责任,就落在东道国肩上。东道国政府应同来访国政府配合,精心制定保护他们的计划,包括警察护送、现场控制、近身保卫、食物品尝、交通安全以及其他一切必要的技术和预防性措施。礼宾部门在考虑日程和活动现场的安排时,也应将安全因素考虑在内。

外宾来访期间的生活接待十分重要。住房、坐车、生活起居,要尽量使其舒适、方便、安全,饮食应当可口。住地应当选择在环境优美安静的地段,以便使来宾在繁忙紧张的活动之后得到适当的歇息。国事访问一般以住国宾馆、高级饭店为多,这些地方设备好,服务周到有经验。也有的国家为了讲究礼仪规格而安排来宾住在王宫、别墅等地方。元首住地应升来访国的国旗或元首旗。住房的分配,身边工作人员,如秘书、译员、近身警卫和服务人员等应住在靠近主宾的房间。对代表团中的高级官员亦应妥善安排。除非不得已的情况,单身汉亦应安排单独房间,而不要安排单身汉两人合住。住房可由东道主安排分配后,再征求客人意见;也可将房间位置图提前交给对方,请对方自行安排。

关于饮食,应按外宾的习惯和爱好,尽量搞好。还应按外宾习惯,在房间内准备一些饮料、水果等,供其随时取用。

对于来宾国家的国旗(元首旗)的旗样和制作说明,国歌的乐谱可以通过外交途径向对方索要。此外,还要收集一些来访国的乐曲,供奏席间乐及晚会表演时用。

国宾来访,一般都要送礼给东道国的领导人和工作人员,东道国亦相应赠礼答谢。领导人互赠礼品,可在会见时当面致送,也可通过礼宾工作人员转交;给一般随行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礼品,则可收礼宾人员转交。送礼要避免千篇 一律,重复雷同,因此对每次来访国宾的礼物,应有所记载,以备日后查阅。送给来访国宾的礼物,应争取随专机带走。如无专机,则一般不宜赠送大件易碎难运的礼品,以便于宾客作为随身行李运走。

社交晚宴的礼仪常识

晚宴是社交中必备的一部重头戏,蕴藏了很多商务礼仪和社交礼仪中的细节,其中包括了晚宴流程,晚宴席次安排等等。

礼仪贴士:准备餐桌话题,避免过度饮酒,避免提早离席

晚宴是国际社交的重头戏。

国际晚宴通常晚上七点至八点开始,有时甚至迟至九点才开始。晚宴最初的一小时通常是鸡尾酒会,用意是让宾客暖场、相互介绍,特别是认识与你同桌的异性朋友。

如果不清楚谁与你同桌,赶快去看席次表,准备等一下大家可能会聊的话题,千万不要紧抓熟人大聊特聊,否则大家会认为你太不上道。特别提醒,鸡尾酒后劲很强,小啜怡情,喝太多可就不妙。

鸡尾酒会结束后,主人宣布宴会开始,这时每个人都要走到自己的座位附近,等主人说“请坐”后,男士要帮右手边的女士推椅子,请她先坐下。要等大家都坐定后,所有人才开动。

在晚宴席次安排上,中国文化以左为尊,但国际规范以右为尊,离主人右侧越近的人身份越高;在中国,男主人坐主位,女主人坐在他身边,国际宴会则依照西方习惯,女主人坐主位,男主人坐在她对面,男女宾客也是成双坐在彼此对面。

东方主人习惯在用餐前来段祝贺词,西方主人则等到上主菜时才致词,等主人说完,大家会一起站起来举杯庆祝。

在国际宴会上,敬酒时只能找身边的人,不能像东方人全桌打通关。

餐桌上要避谈政治、低俗笑话及物品价值等话题,千万别问人家他的劳力士表多少钱。西方人最常用的开场白是天气,虽然无聊却百无一失。

主菜过后会有一小时的饭后酒,男宾、女宾分别集合在某个定点畅所欲言。最后的余兴节目通常是社交舞,首先由女主人邀请一位男客人开舞,然后宾客才进场跳,你一定要先跟自己同行的舞伴跳,然后再邀请其它人跳,而且必须先征求你的舞伴同意。

上一篇:警察工作个人月总结范文下一篇:抄表员技术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