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苏教版高一必修)

2024-1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蜀道难(苏教版高一必修)(精选9篇)

蜀道难(苏教版高一必修) 篇1

1理解李白在诗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学会知人论“诗”;

2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3通过感知、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

1诗人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2诗人表现雄奇险峻的写法;

3品味寓于诗中的思想感情,体会其对待生活的态度。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味字、词、语的妙用;

2研读法、点拨法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白语言的独特魅力; 媒体设计:

1《蜀道难》朗诵带或与课文相吻合的音乐(供师生朗诵)2《唐之韵》有关李白的音像资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提起李白,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床前明月光”了,那里有真挚的感情,有清丽的词句,但我们也许只感到它的优美,并不觉得有什么出奇,因为同样意境的语句,在其他人的诗里同样可以读到。再后来,读的诗越来越多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纶送我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体浓”……也许从这里我们开始惊诧于他才思的绮丽,那些打破常规而有无比妥帖的形容譬喻,他是如何想出来的?他的字里行间,果然带有一股飘忽飞逸的神仙气息。

大家还记不记得高二时我们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哪有通篇记述梦境的?人间哪有这般的山水?而李白所用的哪里是人间的言语!他的句子没有任何格律的束缚,有的是《诗经》似的端雅,有的是《山鬼》的激越。他逸兴递飞,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飞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的奔马。在他的诗里,在他的梦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尘土,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穿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时空毫无拘束地游行。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

(解说:此导语设计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营造一种诗情氛围,让学生了解李白诗歌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突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面教学步骤的展开作铺垫。)二解题

(解说:这部分可根据情况有选择的讲解,展示的只作资料。若以前教师对此知识没有做系统的介绍,在此可祥讲。)1简介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乐府诗。

蜀道难(苏教版高一必修) 篇2

一、完成由初中思维向高中思维的过渡

(一) 给学生适应的空间。 在刚刚进入新的环境学习时, 很多学生往往会因为陌生的环境, 而在心理上存在一定压力。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 他们就会采取自己所熟悉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比如, 在初中时听从教师的进度进行学习, 教师会做好准备, 而他们只需要接受教师“投喂”的知识就可以。 而在高中学习中, 教师上课时只会讲精要的、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需要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后查漏补缺等自主性学习。 如果开始教师和学生不能配合好, 就会对学生造成打击, 对化学学习丧失信心。所以, 教师应在教学之初, 帮助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节奏中, 给予他们适应的空间, 引导他们进行高中化学的学习。

(二) 迅速进入高中学习模式。 在高一化学的学习中, 学生需要对整个高中的知识有一定了解, 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因为每一章的内容都是不同的, 学习时间不够充足, 所以学生在学习时要养成自主习惯, 在每一章学习前, 对章节所学习内容做一定了解, 不仅仅是预习, 还要将力所能及的知识全部吸收, 再在学习过程中寻找知识的重难点, 带着问题听课, 比如, 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 为什么同一种物质在一个化学反应当中充当氧化剂, 而在另一个化学反应当中充当还原剂呢?对这种问题如果不进行自学的话, 则是不会发现的, 在课堂上直接听课也不会留下太深印象, 没有从根本上吸收知识。 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对自己提出问题并尽力找出答案, 无法解答的再在课堂上学习, 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而且能减少学习中的漏洞。 教师要引导学生迅速进入高中的学习模式当中, 才能进行高效教学。

(三) 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在高中学习一段时间过后, 学生就会发现, 教师讲授的内容不像初中教师一样面面俱到、事无巨细, 板书也是一字不差地供学生誊抄。 高中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 让教师在讲课时无法将课本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完整、详细的讲解, 板书更是仅有一些重要的公式推导过程, 所以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 一节课下来可能寥寥无几。化学知识点细碎繁多的特点, 要求学生在学习时, 将所有知识点都掌握, 这就需要学生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将课前自学的内容进行总结, 记录教师所讲的重难点, 还要将做题时涉及的知识点积累起来, 这样不仅方便在日常学习中随时进行巩固, 而且有利于在考前复习时, 逐一回顾, 查缺补漏。

二、高一化学教学重在基础

(一) 课堂教学以基础为主。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 化学所考察的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和化学反应, 而是逐渐偏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但是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即便是考察书上没有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它的本质, 也是最基本的四种反应类型。 所以, 这种考验学生能力的题, 其实考察的还是学生是否对化学的本质有深入了解。 因而, 教师不能忽视化学基础的学习, 打好基础才是能力提升的关键。 在教授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课时, 教师应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化学的本质、原理及组成等知识, 扎实基础。 此外, 由于高一化学苏教版的内容很广泛, 因此教师不应任意拓展知识, 使得本末倒置, 加重学生负担。

(二) 课外学习知识延伸。 对于能力的考察, 主要还是对基础的考察, 在基础特别扎实的情况下, 即使是没有见过的化学反应, 也能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进行推导。 在我国现有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 背得滚瓜烂熟, 但是不懂得变通, 这就不算是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为此, 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 可以练习一些相关化学题目, 从中寻找规律, 延伸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原理, 而不仅仅是背熟了化学方程式。 如, 在学习离子反应时, 书上只有几个离子方程式, 但是涵盖了许多物质反应的本质, 学生可以在已有的化学方程式以外, 寻找其他物质也是相同的离子方程式。 再比如, 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 以铁硼矿 (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 还有少量Fe2O3、Fe O、Ca O、Al2O3和Si O2等) 为原料制备硼酸 (H3BO3) , 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道题的本质其实是考查酸碱中和反应及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离子反应, 既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 又要具备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三、书本与实验相结合

(一) 实验可以切身感受化学。 在新课标的学习要求下, 学生的实验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高考大题中, 实验题分数占比重很大, 苏教版教材中的实验也很多。 教师应当结合所学知识, 给予学生实验机会, 并要求他们对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化学原理等进行总结。 一些教师仅仅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其实在大部分学生对于实验没有切身体会时, 就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例如, 在学习钠与水的反应时, 书本上的实验现象, 钠在与水反应时发光发热, 在水面移动等现象, 单凭想象, 是无法体会到其中的激烈反应的, 更不用说钠与酸更加激烈的反应现象。 所以, 应该让学生亲自看到整个化学反应过程, 感受化学反应的魅力, 如此对实验现象的印象也会加深。

(二) 书本与实验相辅相成。 化学的学习, 既离不开书本中的化学原理解析, 又离不开试验中真实的化学反应现象。 在初中化学中提及活泼金属可以把不活泼金属从其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金属钠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是否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相悖? 通过金属钠和水的实验, 再通过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实验, 让学生对金属和盐溶液之间的置换有了深度认识。 为此, 教师要将教材的学习和实验紧紧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促进其实验能力提升。

在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课的教学中, 教师要着重于基础能力的培养, 在此基础上提高实验能力及创新能力、 推断能力, 将教材广泛细密的特点发挥出来, 为学生对化学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对于刚刚踏入高中学习校园的学生来说, 高中的难度和强度, 都比初中上升了一个档次, 尤其是化学这种理科科目, 在初中阶段教授的都是一些简单基础的知识, 并且学生来自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老师, 所接受的知识数量、质量、版本等参差不齐。因此, 如何把握知识的难度、如何充分发挥苏教版的特点、如何根据最新的高考要求进行教学, 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课,教学思考

参考文献

[1]艾志伟.提高高一化学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 2011 (19) .

[2]阮丽娟.新课标下高一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广州化工, 2009 (04) .

蜀道难(苏教版高一必修) 篇3

生(全体):老师好。

师:谢谢,请坐。咱们今天上的课,我们可能都已经读过了,我们就先读读看,老师要从你们的声音中开始研究。好,锦瑟,开始。

(教师使用幻灯片显示全诗)

(学生齐读全诗)

师:好,读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告诉我,什么是锦瑟?

(教师指定一位同学回答)

生A:锦瑟本义指绘有花纹的瑟,这里是对一种瑟的一种美称。

师:好。锦瑟指的是绘有花纹的一种什么?

生(全体):瑟,乐器

师:乐器。非常好。读过以后请你告诉我这首诗是写锦瑟的吗?

(给学生留十秒左右思考时间)

生B:这首诗不是完全写锦瑟的,而是由锦瑟引出了一种其他的情感。

师:我非常喜欢你回答里的一个句子--“不是完全写锦瑟的”,也就是说,还是有写锦瑟的地方,是这个意思吗?

生B:是

师:哪一句?

生B:第一句

师:读读看。

生B: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师:(重复)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好,请坐。

那既然不是完全写锦瑟的,那么你看看这首诗主要是写什么,能不能从这首诗里面找出一个字来告诉我它是写什么的。

(指定一位同学回答)你来说。

生C:应该是“情”。

师:辞以情发,诗歌和情感紧密相关。这首诗中“情”字吗?好,我们一起再把整首诗读一下,逐字轻轻地读。

(学生齐读全诗,教师巡视)

师:诗歌离不开情感,诗要表达情感,并不是写乐器,那么这首诗的情感借助哪个字表达出来的?情感的蔓延是靠作者的什么?

(指定一位同学回答)

生D:我觉得作者情感的蔓延是靠一些典故的引用和一些用词,比如说“生烟”、“珠有泪”,用这些词营造一种意境来表达他的情感。

师:回答得很专业。作者想说的这些东西其实都包含了他看到锦瑟时的心理活动。因此我们说这首诗里作者是在--

生:回忆。

(教师板书:忆)师:或者说是开头“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思”。那么这样我们就得出这是一首作者在追忆往事,然后迸发情感的一首诗。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看这首诗。

(教师指定一位同学朗读)

(生E朗读全诗)

师:非常好!大家觉得我说的非常好最主要是好在什么地方?

(指定一位同学回答)

生F:我觉得她把诗中伤感的氛围读了出来。

师:对。但是更主要的是,既然是一首回忆往事的诗,那么回忆在电影里应该是快镜头还是慢镜头?

生(全体):慢镜头

师:回忆时人的情绪是缓慢的,所以读这首诗时首先在速度上应该慢一点。这位同学读得非常到位,这不是一首快快乐乐的诗,建议同学们再齐读一遍。锦瑟无端五十弦(此句教师用正确的语调示范),预备起!

(全体学生齐读)

师:大家觉得“惘然”这两个字最后读成上扬还是往低沉走,快一点还是慢一点?

生(全体):低沉,慢一点。

师:诗人依旧沉醉在对往事的追忆中。大家再齐读一次最后两句。

(全体学生齐读后两句)

师:请同学们说一下这首诗在你第一次读过后给你什么感受?

生G:有点儿悲伤。

师:悲伤在里面,好,请坐。那么再请同学告诉我这首诗哪里有悲伤的感觉。

生H:我觉得最后两句,美好的回忆到现在只剩下迷惘和失意,表达出作者的伤感。

师:好,惘然,还有其他的词吗?

生H:追忆,就是以往的事情到现在都已经灰飞烟灭只剩下回忆了。

师:追忆,不是一般的回忆,这个回忆的特殊体现在哪个字?

生(全体):追。

师:写这首诗的作者是晚年的李商隐,他想要追赶人生的脚步去抓住某些细节是非常遥远的。还有没有?“只是当时已惘然”,你觉得哪个词还没有注意到?

生I:已

师:怎么理解?

生I:能感觉到,说不出来。

师:非常好,这就是读诗的境界,很多东西都是可以感觉到但不能言表。“已”字,哪个同学能说出这个味道?

生J:我觉得“追忆”是有一个过程的,而“已”表示时间的短促,说明作者刚刚追忆这段时间已经惘然,表达一种情感的积累和突出。

师:对比差,是不是?在不易见感情色彩的副词上看到了情感,这就是一种高明!我们再想想看,“只是”这个词有没有味道?(停顿几秒)也有这个感觉是吧?好,我们再读一下这两句。

(学生齐读)

师:非常好。为了加重这种悲伤,为了把这个回忆循环一下,我建议大家最后一句读两遍,我看大家怎么来读。

(学生齐读,教师在学生读得过程中指导)

师:女同学读“此情可待”一句,男同学读“只是当时”一句,然后再一起读“只是当时”一句。

(学生按要求朗读)

师:发现没有,读诗的时候总是有种味道,尤其是站在西安这么一块富有历史气息的土地上。还有没有感伤的句子,请大家继续找。

(指定一位同学回答)

生K:我觉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很伤感。

师:为什么?

生K:因为“珠有泪”和“玉生烟”用了典故,有一种伤感的气息。

师:用典故就能表达伤感的气息?

生K:因为“珠有泪”本身典故就是指鲛人流泪,本身就有伤感,再加上诗歌的伤感气息,就更加伤感了。

师:好,我终于听明白了。你不能说用了典故就有伤感气息,而要说用了一个伤感的典故就更加有伤感的气息。尤其是“珠有泪”的“泪”字,大家一起读这句。

(学生齐读)

师:回忆典故其实也是在回忆一个事实。还有没有?

生L:我觉得“庄生晓梦迷蝴蝶”这句,主要把重心放在这个“迷”字之上,庄子难以将自己和蝴蝶分开而叙,这里作者是说自己在愁绪中难以自拔。

师:听懂了吗,同学们?所以着迷也不一定是好事,有的时候就变成一种迷失,因此这里是有悲伤地感受的。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学生齐读)

师:“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些诗句里都有眼泪,都有辛酸。还有哪些同学想说说在哪些诗句中读到了这种悲伤?

生M:“蓝田日暖玉生烟”中“玉生烟”表明一切美好事物都是一种虚无缥缈,远看是美丽的事物,或洁白无瑕,或闪着金色的光芒,但是走近一看只是一场虚无。

师:非常棒的个人挖掘,请坐。玉不是玉,最后化成了烟,美丽的东西最后变成了缥缈的东西,这有难受,有感伤。一起来读。

(学生齐读)

师:好,我们再一起读一遍,把沉重、悲伤地味道读出来。

(学生齐读全诗)

师:能不能再从首联中找到悲伤的字眼?

生N:无端

师:什么是“无端”。

生N:“无端”就是平白无故、没有缘由的,这里使用相当于埋怨锦瑟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弦。

师:其实就是作者在埋怨锦瑟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弦,而且每一根弦都让自己产生这么多的回忆。“无端”其实是很多郁积的情感的迸现。我们一起来读。

(学生齐读)

师:如果要读出作者的埋怨,那么第二句的哪一个字要读好?

生O:我觉得“一”字。

师:为什么?

生O:因为每一根弦都代表了作者的一段时光。

师:对,一个小小的数词上面就是有感情的,因此不能够很平地读,一定要把重音读出来。我们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这首诗如果只是伤感,那就只是眼泪。一首诗如果只是眼泪,又如何家喻户晓的呢?我想这首诗除了悲伤以外一定还有其他的东西。我们一起来读中间的两句。

(学生齐读)

师:大家想想,除了悲伤以外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P:我觉得在“庄生晓梦迷蝴蝶”里的“迷”字,指的是庄子梦到了蝴蝶达到了一个物我困难的境界,就是迷失了自我的这种梦。

师:你抓住了这个“迷”字。大家发现没有,这首诗其实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迷”的意境,找到没有?哪些是“迷”的?

生Q:烟、梦、沧海。

师:烟,飘渺的;梦,迷离的;沧海,遥远的;还有遥远的月。因此我们说这首诗能够读出一种朦胧的感受。那么想一下,如何读出诗歌这种虚幻的美?

生R:我觉得应该轻读,因为有一种虚幻的感觉,有一种转瞬即逝的可望而不可及。

师:“迷”要读得轻一些,其他要读得稍重一些。要通过轻重长短的变换读出诗歌中的迷迷离离、朦朦胧胧。因此,一味的低沉并不能把这首诗读好,还要考虑到语速和语气。一起来试试看。

(学生齐读)

师:非常好!

(教师指定学生朗读)

师:我的眼眶有点儿湿润了,这位同学读得非常好。那么读出了悲伤和朦胧,再看看这些诗句还有什么特点。

生S:我觉得有一种不知名的阴暗。

师:不知道为什么,感到阴暗。那么大家说说看,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这种情感的?我们找找看这四句话有哪些意象。

生T:庄生、蝴蝶、望帝、杜鹃、沧海、珠、泪、蓝田、玉、日和烟。

师:纷飞的蝴蝶、啼叫的杜鹃,这些都是很美好的东西,那么诗人为什么要这些很美好的东西?

生T:诗人写这些是想表现悲凉。

师:悲凉附着在这些美好的东西上面反而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来。那我们考虑一下,怎么样把这个美读出来?

生T:伤感、喜爱。

师:好,我们一起来试试看,齐读这一部分。

(学生齐读)

师:读出了虚幻,又读出了美丽,还能读出什么?刚才同学说了一个词叫“典故”,请告诉我诗人为什么要用典故,典故能够使这首诗增加一些什么东西?

(教师指定学生回答)

生U:我认为诗人如果直接抒发伤感的话会使整首诗成为平白无故地抒发感情的咆哮,但是如果用典故,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化进典故里面,不仅有自己的情感,也有典故里人物的情感,让情感变得复杂,也让后人能够从典故里体会真正的感受。

师:大家听懂了吗?如果没有典故,这首诗歌就很直接、很平白,因此典故增强了这首诗文化的味道。因此,大家必须要用心读出这首诗中诗人复杂的感受。所以,一个“雅”字可以代表许多东西。

(幻灯片展示:伤、幻、美、雅……)

师:诗中有伤,诗中有幻,诗中唯美,诗中含泪。当然,随着岁月、经历,还能够让你慢慢读出这首诗中其它的味道。所以同学们,今天你就是诗人,你就是李商隐,在某个黄昏,看着锦瑟,你慢慢地读出自己的心声。一起来读。

(学生齐读全诗)

师:诗人面对着五十弦的锦瑟想起了他的美好岁月,你们想象一下,那个美好岁月里的作者大概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V:我觉得那时候诗人可能是一个风度翩翩、自由自在、生活很悠闲自得的一个人。

生W: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很有才气,很风流的一个人,因为美好的年华一般都是表达一个比较好的时期。

师:这是一个很玉树临风、很有才气、很有理想的一个人。还有什么?

生X:我觉得诗人那个时候情感应该很丰富。

师:情场上非常得意,爱情路上有美好收获的人,所以他才能够写下这样一首诗。今天我们再看见这首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告诉我,他追忆的是什么情感?我们一起轻轻地读一遍这首诗。

(全体学生按要求朗读)

师:告诉我,这样一个诗人,在风烛残年,看到锦瑟,追忆了怎样的情感?

生Y:我觉得是包含了很多的复杂情感,比如畅想。

师:畅想?很快乐的?为什么?

生Y:因为李商隐这个人当时是非常受人欢迎的,而且在政治上的前途也是一片光明,这跟晚年时期有很大差异。所以我认为晚年的李商隐还是很怀畅想那段年华。

师:也就是说你读到了一种不输于命运的情感表达,从那句读到的?

生Y:庄生晓梦迷蝴蝶,我觉得是这句。

师:为什么?

生Y:因为庄周在梦里有一种飞翔的感觉。

师:一种飞翔的欲望,因此只要心未死,生命斗志不屈。

生Z:我想补充一下,我觉得从“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句也可以看出,诗人可能觉得自己就像一块美玉,埋在地下,希望有人能来赏识他。

师:这是一种什么情感?

生Z:怀才不遇。

师:还有吗?

生1:我觉得是对美好青春的留恋。

师:对青春、对生命的一种留恋是吗?哪一句?

生1:“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个锦瑟共有五十弦,它的每一柱都思华年。

师:一弦一柱思华年,而且都必须是华年。那么未来的岁月他也希望他有华年,因此这位同学解释是对生命的放歌。还有什么?

生2:可能是他以前去世的妻子。

师:你怎么知道他有位去世的妻子?

生2:这是一个历史记载。

师:所以它是一首悼亡诗是吧?因为“锦瑟”的“瑟”字会让我们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生(全体):琴瑟相合。

师:所以这首诗可能是一首表达对妻子思念的诗。我们下面就来看看李商隐的一生。

(展示幻灯片:李商隐简介)

师: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因无意卷入朋党之争的漩涡,受到两派的打压、排挤、抑郁不得志。其情感经历也异于常人,年轻时曾有一场为世俗所不容的爱情,后与妻子琴瑟相合,但中年丧妻,四十六岁就抑郁而亡。所以写下这首诗的李商隐,在《锦瑟》里突出了复杂的情感。政治上失意,情感上失意,人生的许多挫折,内心的许多幻想,最后都凝结成了这首《锦瑟》。我们再次用心读一读这首《锦瑟》。

(全体学生齐读)

师:(展示幻灯片)一篇锦瑟解人难,在100多年前清代梁启超说过,李商隐的锦瑟他解不出来,但就觉得很美,读起来令人精神上得到一种新鲜的愉快。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那么同学们,别具慧心的你还能从这首诗中读到什么新鲜的“锦瑟”?还可能是怎样的解读?

生3:“玉”和“烟”是我们常见的东西,但是“玉生烟”的搭配给人以神秘感。人生慨叹。

师:(展示幻灯片:隐)李商隐的诗歌把很多的情感都隐藏起来了,而外露的只是伤。读李商隐的诗歌,要能从外在的伤感中捕捉它隐藏的情感。因此,锦瑟究竟写的是什么,还是交给我们自己用心地诵读,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诗,请一位同学做个示范。

(教师指定一位同学诵读)

师:好,全体起立。男女同学交错背诵读,最后一句齐读。

(学生按要求诵读)

师:好,下课!

惜缘

蜀道难(苏教版高一必修) 篇4

1、朗读诗歌三遍,读懂读顺。

2、这首诗在形式,字词、句式的特点有哪些?(长短不一,多用兮字)离骚是抒情诗,怎样抒情?(本课主要问题,

通过人物形象抒情,通过比喻抒情,通过句式变化抒情,通过“兮”抒情。)

3、通过人物形象抒情,比喻。

(1)在读的基础上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必须用诗中的词语回答(内美和修能)

(2)屈原如何夸自己的美,如何提升自己的才能?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来写自己?你认可他这样的写法吗?

(血统好,出生好,名字好,三好男人。

为何血统好放在第一位?老爸放在第二位?名字放在第三位?我们一般怎样介绍自己?和楚国国君连为一体,楚国兴亡,我有责任。责任担当。惟庚寅吾亦降,为何用“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天降大任于斯人,舍我其谁的责任。怎样的男人,自信甚至自恋的男人,讲解过程必须朗读)

(如果要我们提升自己才能该怎么写?屈原是怎样写?意在引出香草美人比喻手法。找出相关动词和名词,扈、纫、搴、揽,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因为这些词语与现在意义相距较远,学生不易掌握。花、草是有选择的,芳香、坚贞?为何选择这些,比喻自己操行。这些动词的连用,是作者上下求索进取的写照,这是一位有进取心的男人。)

(3)这样的老男人,当时60多岁?遭遇不幸,故作离骚。离骚者,遭遇忧患也。他当时大的忧患是什么?用文中的诗句来回答

(恐年岁之不吾与、恐美人之迟暮,春秋代序,草木零落,伤自己,来日不多,报国时短。美人是谁?比喻君王,美人迟暮,君王昏庸,报国无门,空怀心志。忧国君)(抚壮,弃秽、改度,重点在改,就是革新,改革,这需要勇气,知其不可而为之。道夫先路,何为“道”,就是开路先锋,披荆斩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屈原向美人的内心表白,爱国宣言

怎样的男人,勇气斗志、敢于牺牲的男人。爱国,忧国。)

4、通过句式变化抒情,通过“兮”抒情。

句式为何长短不一,比如“何不改此度”仅5字,错落美。

去掉“兮”朗读,有区别吗?回环美。

5、注解说屈原是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离骚》是杰出的政治抒情诗?现在你如何理解?

小刘

蜀道难(苏教版高一必修)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寰、峥嵘、摇曳等字词的音、形、义 2.了解、识记屠格涅夫的相关文学常识

3.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情感的转变过程,以及作者表现情感的方式 4.理解文章的主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理清作者情感脉络,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交流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与地坛》中我们了解到史铁生曾想要放弃一切,结束生命来解脱残疾给他带来的痛苦。但在与地坛一次一次的交流中,史铁生了解了生是一个不可以讨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而死亡是上帝在交给我们生时就已经保证了地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同时史铁生总是到那个古园去,去默想,去呆坐,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灵魂,去思考、了解怎样活。地坛给史铁生以触发,使他惊醒,让他理解了生命。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类似的故事,看看是什么给作者以触发,一语惊醒梦中人。

二、作者简介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出生于贵族家庭,彼得堡大学毕业后到德国留学,研究黑格尔哲学。早年醉心于浪漫主义诗歌。随着俄国农奴制危机的加深,他在别林斯基的思想影响下,发表了反农奴制的《猎人笔记》,走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他曾担任《现代人》的撰稿人,但他始终是一个温和的贵族自由主义者,拥护沙皇政府的农奴制改革。正如列宁在一九一八年所指出,“六十年前屠格涅夫羡慕温和的君主制的和贵族的宪制,而厌恶杜勃罗留波夫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所主张的农夫民主制。”

五、六十年代之交,他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发生了分歧,终于在一八六○年脱离《现代人》杂志。屠格涅夫长期侨居西欧,自七十年代起定居巴黎,和流寓西欧的民粹主义者往来,并时常资助他们,把他们看作一种能迫使政府实现渐进性政治改革的力量。一八八三年,屠格涅夫在巴黎病逝。契诃夫对屠格涅夫及其作品评价很高。

屠格涅夫的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猎人笔记》(1847—1852)包括二十五个短篇。作者采用一个猎人到乡村行猎时所写笔记的形式,描叙了农奴制度下的外省城镇和乡村各个阶层的生活,如不同类型的地主、农奴、磨坊主妇、县城医生、在草原上看守马群的农家孩子,直至脱离现实、脱离人民的贵族知识分子等。其中也有纯粹描写大自然景色的抒情散文,如《森林和草原》。这部作品的题材多种多样,但大都贯串着一定的反农奴制思想。

屠格涅夫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罗亭》(1856)和《贵族之家》(1859)反映了三、四十年代俄国社会特别是贵族知识分子的生活。罗亭是“多余的人”行列中的新典型。屠格涅夫力求在五十年代新历史条件下,探索“多余的人”性格的社会根源,评价三、四十年代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

《父与子》(1862)是屠格涅夫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小说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前夕民主主义阵营和自由主义阵营之间的尖锐的思想斗争。

屠格涅夫晚年还写过一些以《散文诗》(1878—1882)为总标题的小型作品。这是他长期 1 观察生活的成果。其中有的虽然带着悲观主义情绪,但大部分作品的基调是健康的。特别是《门槛》一篇,刻划了一个俄国女革命家的动人形象。《俄罗斯语言》则表明作者临终前不久对祖国和人民的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屠格涅夫小说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浓厚的抒情风格。他以温情脉脉的笔调抒写男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这种感伤情调是他的贵族自由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想的表现。他善于体察大自然的细微变化,并使之和人物的情绪溶为一体,往往带有怅惘柔弱的色调。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检查预习:注音

颇()人寰()峥嵘()凛冽()摇曳()2.请同学复述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注意对文章中的语句的整合利用)

明确:文章讲述了在年轻时我曾一度感到无聊,感到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毫无价值的,庸俗的,我怀着孤傲的愁苦、绝望和蔑视一切的心情想离开人寰不想再活下去,但就在我走向死亡的途中,婴儿那充满生命力的呱呱的啼哭声让我收回了脚步,治愈了我内心的创痛。

四、文本研习(分析、讨论、交流)

1.请同学找出文中表现我思想转变过程的语句,并解释缘由。

例:“我胸中的血液在沸腾„”——“一种隐秘的恐惧使我全身冰冷 „” 2.讨论分析为什么我的思想会有这样的转变?

明确:一个刚刚诞生的生命的充满活力的啼哭声拯救了我。3.为什么婴儿能拯救我,请对我和婴儿加以对比分析探究缘由。

明确:同:我和婴儿一样什么也没体验过

异:我是一个有思想意识的人,我想自杀。婴儿没有什么思想意识,但却有着最原始的生命活力,他还不了解生命将面对什么,但对生命却有他的渴求,也发出生命的最强音。

4.鉴赏写法:讨论作者通过什么描写来凸现作者的思想?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思想。如文章的第五小结的环境描写,突出表现的死亡的寂静和恐怖。文章14小结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生的温暖。5.思想探究(分析、讨论、交流)

⑴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对生命的礼赞

⑵哪些因素影响了我,让我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明确:如:自尊心强,又十分孤独;生活艰苦,很不愉快;无聊,意志消沉;觉得世上一切都毫无价值,庸俗;想证明或报复什么;我所崇拜的偶像对我影响„

⑶请同学从分析出的原因中选取一个你认为最重要的缘由结合现实的现象加以详尽的阐释。

四、小结:

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作者在这篇只有千字左右的散文诗中,不仅完整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而且时而描写,时而议论,时而抒情,写出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思想转变和“我”对婴啼的赞美。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它像散文一样自由,不受格律的约束,不分行分节,同时又有诗的精练、意境和韵味。这篇散文诗既保留了散文的叙事的特点,又因诗歌因素的介入而获得更为轻灵活泼的形态,虽然以故事和人物的活动为主线,但抒情成分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更具有感染力。独白的语言,诗的节奏,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五、作业

蜀道难(苏教版高一必修) 篇6

1. 了解“怀古咏史诗”的基本写法

2.借助苏轼,感悟人性的“多面性”

一、诵记名言警句--苏轼词名句

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

⑷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临江仙》)

⑸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

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

⑻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

二、了解文学常识

(一)走进作者--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林语堂语)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二)了解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是苏轼游览黄冈城外赤鼻矶后所作。当时苏轼因诗文讽刺新法,被新派官员诬陷论罪,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此时深感年岁渐老,事业功名未有所成,郁郁于心。观景时顿生种种联想,眼前浮现出赤壁古战场鏖战的场景、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并借以抒发自己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

三、夯实基础--疏通文意,初步思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淘尽       ⑵故垒        ⑶雄姿英发       ⑷强虏         ⑸羽扇纶巾

⑹华发       ⑺公瑾        ⑻早生华发       ⑼酹江月       ⑽满腹经纶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一尊还酹江月    (     通                     )

3.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4. 写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⑴大江东去        古义:                      ;今义:大河的泛指,包括长江。

⑵千古风流人物    古义:                      ;今义:多指男女间情爱。

5.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⑴大江东去

⑵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6.文言句式

⑴故国神游

⑵多情应笑我

7.文学常识填空。

苏轼(1037~1101),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家。字       ,号       ,与其父     、其弟     合称“     ”。苏轼诗文并举,成就颇高,散文代表作有《      》《喜雨亭记》《超然台记》《石钟山记》,著名的诗歌有:《            》《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等。

8.名句名段填空。

大江东去,                 。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           。              ,一时多少豪杰。

,        ,          。             ,谈笑间、               。

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           ,                。

课堂读写探究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重点突破]

(一)结合结合讲解,落实“课前三”的有关知识

(二)深入阅读,思考以下问题

1.比较阅读:你觉得哪一种版本更能体现豪放的特点?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教版)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唐宋词鉴赏辞典》。

2.站在赤壁之下,可以想见的英雄人物很多,如:弛马射虎的孙权,能文能武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老当益壮、富有献身精神的黄盖,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周瑜情有独钟呢?对周瑜形象的刻画,又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3.有人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体现了苏东坡的消极思想,你如何理解?

课后拓展读练        素养积淀,拓宽视野

《自题金山画像》:(苏轼)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被放逐到儋州(今海南)的苏轼遇赦北返,途径润州(今江苏镇江),游览了金山寺,看到寺内好友李公麟为他画的画像还在。这是李公麟十年前所画,后来苏轼接连遭受贬谪,寺里的住持冒着极大的危险画像才保存下来。他眼见画作,回顾平生,感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这首诗: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才苏轼对自己的人生总结和评价。两个月后,苏轼病逝。这首诗前两句典出《庄子》,第一句出自《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第二句出自《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心如死灰,身如孤舟,第一句形容此时的心境,第二句回忆平生的遭际。宦海沉浮,世事难料,个人的命运像孤舟一样飘忽不定,到了暮年,诸事不免都看淡,还有什么妄想呢?故而称“心似已灰之木”。苏轼从政四十年,大起大落,春风得意有之,陷入低谷有之。他做过三部(吏部、兵部、礼部)尚书,皇帝秘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八个州的太守,晚年又因夹在新旧党争斗之间四次被贬谪,其中受到“乌台诗案”牵连被下狱,差点被杀头,幸好宋太祖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制度才得幸免。是非成败如过眼云烟,即便旷达如苏轼,也常常发出“人生如梦”“世事一场大梦,人世几度秋凉”的感叹。

下面“问汝平生功业”开始发问。渴望建功立业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一大心愿,他们希望人生价值在“立功”“立德”“立言”之中实现不朽,不负平生志气在苏轼诸多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苏轼总结平生时不禁要思考思考自己这一生成功之处在哪里,出人意料的是他的回答是“黄州惠州儋州”。黄州(今湖北黄冈)、惠州(今广东惠州)、儋州,全是他人生最后十几年光景接连被贬谪的地方。最远处是海南岛,在当时,这三处绝对是极其荒凉落后的地方,尤其是海南,苏轼当时接到旨意后,就认为这次是有去无回了。

虽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苏轼“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始终怀着匡时救世的心胸,每到一地,他尽力造福百姓,留下了无数佳话和政绩。苏轼谪居惠州时曾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此时的心情与初贬黄州时相比,显得更加平静和乐观。他亲自开荒种田,寄情山水,钻研佛老、书法、养生,留下了很多千古名篇。古代士人把“立言”看得也很重,“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典论论文》),也是人生一大乐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往往经历过挫折,才能对是非名利等外物以及自身的真正追求有更透彻的认识,相信苏轼经历了这么多风浪和困苦,已经达到了圆融的心境。努力实现政治理想,留下千古名篇,在磨难中得到修炼和成长,这或许就是苏轼把他平生功业归于三处失意之地的原因吧。

全诗情绪略显惆怅低回,虽透露出沉痛之感,但依旧保持着旷达的本色,能够拿这段艰苦岁月自嘲,足见他的旷达。“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无论顺境逆境,苏轼总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人物名片] 外儒--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     内道--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

《念奴娇赤壁怀古》参考答案

[课前]

三、1.⑴táo  ⑵lěi   ⑶fā  ⑷lǔ  ⑸guān  ⑹huā  ⑺jǐn   ⑻fà  ⑼lèi  ⑽lún

2.“尊”通“樽”,义为“酒具”。

3.⑴说,讲,动词 / 道路,名词 / 风尚,名词 / 取道,动词

⑵地区、地域,此处指古战场赤壁,名词 / 诸侯国,名词 / 国都,名词

4. ⑴长江。⑵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

5.⑴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⑵灰、烟: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6.⑴倒装句,应为“神游故国”。

⑵倒装句,应为“应笑我多情”。

7.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苏辙,“三苏”,《赤壁赋》,《题西林壁》(《赠刘景文》)。

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课堂]

(二)1。分析:“穿空”写“乱石”直插天空,给人以“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感觉;而“崩云”字则进一步写出了“穿”的程度,高耸入云,使云层发生了崩塌,显得更有气势。“拍”只是动作本身,而“裂”字则进一步写出了“拍”所带来的结果,显得更有力度;这个结果似乎还能说明江中“乱石”乃是“惊涛拍岸”所致。因此,用“崩”和“裂”,比用“穿”和“拍”好,更能表现赤壁景色的雄奇壮丽。而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有利地烘托了赤壁鏖战、火烧曹营的壮阔场面;并为下片描写周瑜的英雄形象作好了铺垫。

2.通过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一时之英雄。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  苏轼对周瑜“赞扬”的同时又是在慨叹自己。词人刻画周瑜的“雄姿英发、叱咤风云”与自己的“待罪黄州、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能够建功立业。

3.1)被捕入狱,谪居黄州,打击巨大这种感慨,正是这种身受迫害、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2)这种感慨,是由追慕古代英雄引起的。周瑜年轻有为,而自己老之将至而壮志难酬。这种与英雄对比自愧功业无成的伤感,不正包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

3)表达了词人超越现实的彻悟与旷达。既然英雄伟绩都被时间淘尽,一切如梦,那么“我”这样一个贬谪之人,又何必对自己的遭遇耿耿于怀,为“功名” 烦恼呢?何不寄情于明月清风,在大自然中求得心灵宁静?

侯晓旭

蜀道难(苏教版高一必修) 篇7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以情节最为浅显明白,其次为人物形象,再次为环境背景。本篇课文拟以小说三要素为三面,分三次来读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由浅入深,以读懂这篇小说的主题。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

2.学会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主题,感知战争的残酷、纳粹教育思想对青少年的身心毒害。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最后全部阵亡。希腊人立碑以示纪念,碑上的铭文如下:“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请报告那里的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尤恪守他们的命令。”300斯巴达战士为保家卫国抛洒了自己的鲜血,这是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那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又要宣扬什么呢?

二、梳理情节

阅读小说,完成下列填空:

我被运到被抬到。

之间,我疑惑1.2.在最后,我证实了

发现了。

(设计意图:把握小说的基本要素,理清小说的情节)

板书

我受了伤被运到学校(临时医院)被抬到美术教室(简易外科手术室)。

之间,我疑惑1.我是否在母校?2.我受了什么伤?在最后,我证实了这是我的母校发现了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三、引导思考:

1.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对于读者而言,第一人陈叙述更具真实感,身临其境;对于作者而言,便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我是通过那些信息得知自己回到了自己的母校的?

学校的环境布置(《美狄亚》《挑刺的少年》,尼采像,多哥的风景画)

香蕉上写下的多戈万岁

门上的十字架印痕

黑板上我的笔迹

3.你觉得小说哪部分最为震撼人?

最后,我发现自己失去了双臂和右腿,令人震惊和同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板书:战争残酷)

4.小说在叙述情节时用了什么技巧?有什么作用?

悬念。引起读者兴趣,使之专注于此;易于一步步展开情节,从而揭示小说主题。

第二课时

一、人物形象分析

1.我是谁?(设计意图:初步把握形象)

两个身份:学生、士兵,在学校呆了八年,三个月前离开学校成为士兵。

2.我对于学校日常教育的态度?(找文中相关文字)

多哥风景画中香蕉上的涂鸦,到门房比尔格勒那间昏暗的小屋里喝牛奶,冒险抽烟

--厌学,迷惘,空虚

3.我对于战争的态度?(找文中“我”对于战争感受的文字)

(设计意图:通过文本解读,逐步接近小说主题)

11段“我看见了火光,满天通红,浓黑的烟云肃穆地漂浮而去”

35段“炮声均匀而有节奏”“多出色的炮队啊!”“我的上帝,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炮声,深沉而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它无论如何也是高雅的。我觉得大炮即使在轰鸣时,也是高雅的。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确实是……”

“假如再有一座阵亡将士纪念碑……”

--尚武,战争合理,认识不到其残酷(我的伤残很可能就是炮弹造成的,强烈的讽刺),牺牲光荣。

4.我的想法正确么?我真的光荣么?

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我”是为德国纳粹的垂死挣扎而战,“我”发出的子弹和炮弹说不定就杀害了反法西斯的战士。我参加的是非正义战争,我成为纳粹的帮凶,我的牺牲是毫无价值的。

5.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

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取决于学校教育和周围环境。而“我”的学校教育的具体的内容我们无从知晓,但我们可以从某些途径获知一些信息。比如,学校的环境布置。

二、环境分析

再读全文,找找“我”的学校的环境布置,讨论分析其本质。(这些画像雕塑等都在强调什么样的观念?学校在向学生灌输什么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带领学生解读学校环境布置,把握纳粹学校教育的核心,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1.《美狄亚》、《挑刺的少年》--显示的是自普鲁士王国以来德国惯有的“复仇”、“尚武”的教育理念(美狄亚是复仇女神的化身,挑刺的少年是忠诚品质的显现。《美狄亚》告诉他们替国雪耻(一战失利)可以不择手段;而《挑刺的少年》则告诉他们,德国公民必须忠诚,国家和元首的利益远重于个人利益。)

2.老弗里茨像“天蓝色的军服,胸前的大星章金光闪闪”--从军、尚武

3.尼采画像--“超人”和“强权意志”,为纳粹服务。一般认为,尼采的思想是法西斯思想的温床。

4.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阵亡将士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是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为国捐躯光荣,鼓励当兵,军事化教育

5.希腊重甲胄武士--尚武

6.多哥风景画:“几个黑人和一个莫名其妙持枪而立的大兵”--殖民主义

7.人种脸谱像--种族主义,人种优劣论,种族灭绝,日耳曼人和犹太人

8.“流浪人,你若到……”--为保卫祖国而战,牺牲光荣

(资料投影)

二次大战期间,身为“纳粹党全部文化哲学教导事务领袖私人代表”的罗森贝格为“德国总教会”拟定了“三十点纲领。”纲领规定德国境内的全部教会都是“民族性教会”,必须根绝“各种异己的外来的基督教信仰”,停止出版和传播《圣经》,从供坛上清除一切耶稣受难像、圣经和圣徒像,各教堂必须撤除基督十字架,代之以纳粹卍符号。

《德国史纲》

纳粹上台后,不仅改造了宗教,排斥一切异己,而且纳粹教育政策纳粹政权将德国的教育完全纳入了培养纳粹接班人的轨道。(投影)

1933年11月6日,希特勒在讲演中说:“当一个反对者说,‘我不会投向你那边的’,我就平静地说,‘你的子女已经属于我们了……你算什么?你是要死的。但是,你的后代现在站在新阵营里。在一个短时期后,他们就将不知道别的,而只知道这个新社会’”。1937年5月1日他又说:“这个新国家将不把它的青年交给任何别的人,而是自己管青年,自己进行教育和抚养。”

《德国史纲》

“阿道夫希特勒学校”是培养纳粹干部的初级学校,1937年以后全国共设立10所,其中著名的有不伦瑞克的“预科学校”。这类学校由希特勒青年团主管,学生从该团所属少年队内12岁儿童中间选拔,主要审查项目为种族血统,具有白肤、金发、碧眼外形的儿童具有优先权。该校学制6年,除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外,还从事军事训练,培养党内外从事领导工作的能力。学生18岁毕业后有资格上大学。……

《德国史纲》

从学校的环境布置和投影资料,可以清楚地把握纳粹学校教育思想的核心。

三、小说主题(通过情节梳理、“我”的形象的分析和环境分析,已三次初窥小说的主题,这里,再思考几问题:1.关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什么不写全?为什么以此为题目?2.牛奶究竟象征了什么?)

1.关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什么不写全?为什么以此为题目?

--这个标题省略了什么?省略的重点是什么?(“恪守他们的命令”)

--本为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在这里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现在就是在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我”没有写完,说明可能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只是盲目的接受了这种军国主义的思想。

2.为什么看到比尔格勒之后,叫出的是“牛奶”,而不是“比尔格勒”?“牛奶”,“比尔格勒的门房”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块什么样的地方?

--自由,在这个地方,不必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作者海因里希伯尔在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获奖辞是:“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投影)195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引起轰动,也是因为反战。他因此被称之为“德国的良心”。1985年7月19日,伯尔去世。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给伯尔妻子安妮玛丽的哀悼与慰问信中写道:“海因里希伯尔走了,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我们伟大的德国文学。他是崇尚和支持自由的,常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他又是爱好争论的,由此激起人们的反响,同时也引起人们对他的敬爱。我们将怀念他勇敢、热诚、清醒和总是敦促的声音。”(投影)一些外国报纸更是评论道“他把德国人的灵魂从俾斯麦和希特勒的阴影里解救出来”。(投影)

正是这样,作家通过小说来表现对纳粹战争的反思,尤其是写出了纳粹阵营中的“异端”。

(板书:恪守命令自由反战)

3.究竟是不是回到了母校,最熟悉的母校竟然需要自己不断的寻找证据来证明,而最终确认的证据却是?

纳粹要彻底根除的十字架印,和每个人都必须要写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故意写成的半句誓言。

这是对纳粹教育的嘲讽。

四、作业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可是他们最后都以悲剧结局。这带给你什么样的思考?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

(设计意图:本专题名为“和平的祈祷”,意在借助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正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反思战争的危害--不管什么样的战争,对于人,特别是普通人,带来的都是灾难和摧残。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社会最迫切的任务,所以我们要珍视和平环境。)

王敏

蜀道难(苏教版高一必修) 篇8

1、诵读全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体会辛词用典特色;

3、感知作者写作此篇作品的心情,体会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难点:

了解全词中引用的各种典故以及用典的意思;

学习时数: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念奴娇  赤壁怀古》

检查背诵默写(2人到黑板上默写,其他人自己默写。随机检查几人背诵。)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自然会发限的感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解题,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1、解题:

永遇乐:词牌;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词的内容。

2、介绍作者: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作者以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请同学读一读: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辛弃疾是名垂千古的爱国名将,他从小目睹陷区景象,立下立功报国、恢复失地的大志。21岁时,他就组织义军,曾率50余众踏入金营,活抓叛徒。由于他坚持抗金救国主张,遭到朝中投降派的迫害,多次被贬,一生不得志,于68岁时逝于江西。

辛是南宋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其词无论数量、质量,皆冠两宋。人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其词奔放激越、沉郁悲壮,与北宋苏东坡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有《稼轩长短句》。

3、了解背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后来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uō胄zhòu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韩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面派遣人到金国侦察形势虚实,一面准备招募沿边士兵训练。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写下了一首生气勃勃的《永遇乐》词。

四、朗读课文、正音正句。

(当时韩侂胄当权,他想对金用兵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并不是像辛弃疾一样致力于收复,所以并不积极备战,辛弃疾认为伐金一定要充分准备,不能草率从事,否则会重蹈覆辙,使北伐陷于失败。在这种情况下,辛弃疾登临北固亭,览景抒怀,写成了这首千古名篇。)

1、学生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下这首词,注意:

读准确文中词语的音,初步感受一下作者的情怀。﹙学生朗读全词,教师巡视指导﹚)

2、点名学生朗读。

(这是一首豪放词,应该读得慷慨激昂一些。结合时代背景,本词又充满了悲壮、悲愤。)

3、学生齐读

五、研习课文,品味用典。

此情此景之下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

用典。

(介绍用典的概念和特点。用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借古人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方法:1、弄清典故的意思(没学过的会有注释。)

2、理解用典的意图。(表达作者的情感))

(一)研习上阕:

1、师读上片,指名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阕四句话的意思。然后提问:

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想到了什么人?

(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2、上片写了孙权和刘裕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孙权、刘裕。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京口建立的吴国的首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辛弃疾怀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孙权。“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从孙权到辛弃疾已有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但是现在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了。

“斜阳草树……曾住”刘裕生于寻常百姓人家,出生低微,但并不妨碍他建功立业,一句“想当年”,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军队,驰骋中原,何等豪迈气概。作者借此隐约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心情。

共同点---他们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步。

3、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并说说作者对他们充满什么感情?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明确:“觅”、“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语、句子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

释词:风流:才略建树、英雄遗风。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屈辱求和。

4、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

明确: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5.两位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怎么样呢?请同学们想想用这二个人的典故,还蕴含了什么意思?

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置千百万中原百姓“遗民泪落胡尘里,遥望南师又一年”的痛苦现实于不顾,依旧饮酒作乐,天天歌舞,夜夜笙歌:当时一个叫林升的诗人写了一首《题临安邸》讽刺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已经国破家亡了,他们竟不思复国还乡,仍沉迷于声色犬马,醉心于灯红酒绿,早已忘记了国恨家仇,哪里能与建功立业的孙权、刘裕相比!---讽刺宋室昏聩。

6、上片小结: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爱国情怀。

7、同学可能会忘记还有一典故。“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语出于哪里?有何作用?

明确: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

作用:当时的英雄的住处,现在是平常的街道,写出了萧条凄凉,讽刺南宋当局的无能。

8.学生齐读上片(指导背诵,抓住“千、舞、斜、想”四字。)

(二)研习下阕:

1、学生自读下阕,找出词中用典的地方,并思考其作用。

同学交流、讨论后回答。

2、分析研究用刘义隆典故。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①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这个典故。

释词:北顾:回头北望(追兵)。

②为什么会想到刘义隆这个典故?(结合韩草率冒进的背景理解)

--以史为鉴,告诫韩侂胄及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

3、分析研讨用佛狸祠典故。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①写的是什么?

释词:可堪:那堪、怎堪。

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

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犹记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籍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而“佛狸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

“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②看到佛狸祠的一幕景象,作者当时是什么心情?

大家都已经不记得当年的耻辱了,就连四十三年前的悲惨景象也已经忘却了。百姓们不知道当年的历史,只是看到神就下拜祈求祝福,以至于成了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商女不知亡国恨!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老百姓就可能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正是:叹朝廷无能,悲百姓松懈!

4、分析研讨用廉颇典。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朝廷无能,百姓松懈,自己一腔热血却又连遭贬谪,此时此刻站在北固亭的作者想到了谁?

廉颇。

师补充典故: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一饭三遗矢)。于是赵王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明确:以廉颇自比,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

(2)、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词人以廉颇自比,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有没人来问,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他是一位爱国者,但是,报国无门;他是一位大英雄,但是,英雄却无用武之地!同学们能够理解他的辛酸、他的悲愤吗?

他的悲愤其实是那个时代的悲愤,前有精忠报国之岳飞被以“莫须有”罪名害死,徒留“靖康耻,犹未雪”的千古遗恨,后有爱国词人陆游临终还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言,可叹我们这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写作本词的两年后,临终前连呼两声“杀贼”才含愤死去,!用此典故正是: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5、下片小结: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悲愤情感。

6、齐读下阕,尝试背诵(抓住“元、四、可、凭”四字背诵。)

(三)、总结全词

这首词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对孙权、刘裕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慨叹英雄难觅;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佗胄草率冒进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自比,则是一个报国无门者、一个大英雄泣血的内心独白!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更是一首伤今之作!

板书:借古讽今、 怀古伤今

(四)朗读全词,完成背诵。

(五)问题研讨:

这首词的特点是多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掉:摆动,摇动。讥讽人爱引用古书词句,卖弄才学。现在常常称那些说话好引经据典、卖弄学问的人为“掉书袋”。)的毛病,你认为如何?

1、明确用典: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人、古事来比喻今人、今事,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

2、运用典故的作用:

(1)、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用典对语言的作用:减少语辞之繁累充实内容、美化词句)

(2)、与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立论有根据;方便于比况和寄意)

3、明确:

综观全词,用典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它所用的除了末尾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况且这些典故,都和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加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仰慕古人、感慨身世、借古讽今、抒发情怀、言简意赅、以一当十,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六、知识拓展:

同学们,如果我们有机会到济南大明湖,别忘了参观那里的辛弃疾纪念祠,到江西上饶也记得到阳原山麓,拜谒一下那里的辛弃疾墓。不论是在纪念祠,还是在墓前,人们都会看到一副有名的对联,现在请大家看一看这副对联,它是郭沫若题写的,

齐读一下: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有没有同学能够说出这副对联的大概意思?  (注意:“黍”读shǔ)

明确:上联说辛弃疾词风豪放。“铁板铜琶”一词,本是前人评价苏东坡词风的话,而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的是辛弃疾。下联的内涵主要是说辛的悲黍离之悲、他的爱国情怀、爱国抱负。

板书:词风豪放 爱国情怀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很好的体现对联所呈现的这两点的。

七、总结、师生同背全文。

同学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辛弃疾借助于这首《京口北固亭怀古》,一吐胸中块垒,以其豪放的词风,抒写了他的爱国情怀,可谓“句句有金石之声”,沉郁顿挫,忧思悲壮!这首词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是南宋这一时代的最强音,它令我们自然地想起同时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让学生背诵这两首诗),这种思想感情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之一。用典是辛词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也表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

让我们一起背诵全文,把我们的爱国热情熔铸到词的背诵中,放开胸襟,读出豪放之气,读出爱国激情!(师生同背全词结束)

八、布置作业

1、默写《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结合对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学习,进一步感受豪放派词风。

附:板书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宋   辛弃疾

孙权、刘裕--向往、期望、讥刺

借古抒怀    刘义隆--告诫、主张               词风豪放

用典言志    佛狸祠--悲哀、忧虑、不满         爱国情怀

廉颇--壮志、难酬

惜缘

蜀道难(苏教版高一必修) 篇9

一、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邂逅(hòu)

.勋章(xūn)

.B.和睦(mù)

.泥泞(nìnɡ)

.C.蓬乱(fēnɡ)

.沮丧(jǔ)

.D.嗜好(shì)

窒闷(zhì).

殒身不恤(yǔn).

耽搁(ɡe).泥古不化(nì).

狙击(zǔ).

人为刀俎(zǔ).胡诌(zhōu).皱纹(zhòu).

()浸透(jìn)

.解析 “蓬”应读“pénɡ”,“狙”应读jū。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松驰 惬怀 蓬头垢面 顾名思意 B.吞噬 狼藉 省吃减用 未雨绸缪 C.矜持 宣泄 联篇累牍 莫衷一是 D.遒劲 黯淡 瑕不掩瑜 百无聊赖

解析 A项,驰—弛,意—义。B项,减—俭。C项,联—连。答案 D 3.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索科洛夫17岁时十月革命________,国内战争时参加了红军。②他和妻子结婚后,妻子贤惠,儿女聪明懂事,家庭________幸福。③我尖声呼叫,医生和消防队员________地望着我。

④评委们经过反复斟酌,反复磋商,最后________出58篇优秀作文,结集出版。

A.爆发 和睦 愕然 遴选 B.暴发 和谐 愕然 选拔 C.爆发 和睦 突然 遴选 D.暴发 和谐 突然 选拔

解析 “爆发”用于火山、力量、情绪、事变等;“暴发”用于洪水,突然得势或发财等。“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睦”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愕然”形容吃惊;“突然”指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外。“遴选”泛指

()

挑选;“选拔”应与“人才”搭配。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他的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在北京一些中央媒体工作的外籍人士注意到,媒体上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不仅数量增多了,而且变得“更有人情味”了。

C.在科技人才等方面,我国和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日本的差距更大。

D.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相应的实力,以致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解析 A项,主宾关系颠倒,应是“他的这句格言是他奋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C项,在“我国和”后缺少介词“与”。D项,缺主语。

答案 B 5.下面一段话是对“微公益”的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小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家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通过划分层次的方法来提取关键词。第一句话是第一层,介绍什么是微公益,其关键词是“草根公益”。后面三句话可以看成是第二层,分别介绍了其特点:积少成多,很强的利他性,寓善于乐。

答案平民参与(或草根公益)积少成多 利他性 寓善于乐

二、阅读精练(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现在必须承认,我正躺在本多夫一所文科中学的美术教室里。本多夫有三所文科中学:腓特烈大帝中学、阿尔贝图斯中学,但这最后的一所,第三所,也许用不着我讲,就是阿道夫·希特勒中学。在腓特烈大帝中学的楼梯间里,老弗里

()A.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茨像难道不是特别华丽、特别大吗?我在这所中学读过八年书。那么,在其他学校里,为什么不能在同样的地点也挂上这张像呢?而且也这么清晰、显眼,你一登上二楼,它就立即映入眼帘。

现在,我听见外面重炮在轰鸣。要没有炮声,周围几乎一片沉寂;只听见偶尔传来大火的吞噬声,以及黑暗中什么地方山墙倒坍的巨响。炮声均匀而有节奏。我在想:多出色的炮队啊!我知道,炮声通常都是这样的,但我还是这么想。我的上帝,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炮声,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它无论如何也是高雅的。我觉得大炮即使在轰鸣时,也是高雅的。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接着我想到,假如再有一座阵亡将士纪念碑落成,碑顶竖着更大的金色铁十字,并装饰着更大的月桂花环石雕,那么又该有多少人的名字要刻上去啊!我突然想到:倘若我果真是在母校,那么我的名字也将刻到石碑上去;在校史上,我的名字后面将写着:“由学校上战场,为„„而阵亡。”

可是我还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是否当真回到了母校。我现在无论如何要把这一点弄清楚。阵亡将士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是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

我环顾这间宽大的美术教室,可是图画都被人取下来了,角落里堆放着一些凳子,像一般的美术教室那样,为了使室内光线充足,这里有一排窄长的高窗户。从这些凳子和高窗户上能看出什么来呢?我什么也回忆不起来。如果我在这个小天地里呆过,我能不回忆起什么来吗?因为这是我八年来学习画花瓶和练习写各种字体的地方,有细长精致的罗马玻璃花瓶出色的复制品,它们由美术教师陈放在教室前面的架子上,还有各种字体:圆体、拉丁印刷体、罗马体、意大利体„„在学校所有的课程中,我最讨厌这门课了。我百无聊赖地度过这些时光,没有一次我能把花瓶画得像样,能把字描好。面对这回音沉闷而单调的四壁,我所诅咒的,我所憎恶的又在哪里呢?我回想不起什么来,于是默默地摇摇头。

那时,我用橡皮擦了又擦,把铅笔削了又削,擦呀„„削呀„„我什么也回想不起来„„

6.选文第1段写道:“我在这所中学读过八年书。”后面又说:“不知道为什么„„是否当真回到了母校。”主人公为什么不能确定呢?(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学校的环境布置和主人公读书时不一样,到处是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所以主人公一再怀疑自己是否当真回到了母校。这说明军国主义教育遍布所有学校,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

7.第2段反复写“炮声”,找出“我”听到“炮声”的感受,为什么这样写?(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残酷的侵略战争在主人公眼里具有神圣的意义,于是炮声在主人公听来是多么悦耳、多么惬意。这样写从侧面反映了军国主义思想对人们的毒害之深。

8.“阵亡将士纪念碑并无特色,„„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是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你能从文中体会到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战争的本身荒诞无稽、毫无意义,所以阵亡将士的献身并没有价值可言。按同种格式批量生产,随便都可以领到的阵亡将士纪念碑失去了它应有的存在的意义,它并不能使死者不会被忘却;“并无特色”“毫不引人注目”,生者也并不可能不忘却他们。它们的存在只能表明生命的毫无价值,牺牲的毫无意义。主人公的漠然语气之中隐含着对于战争痛定思痛的反思和批判。

9.你认为这篇以二战为题材的作品,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巧妙地把一个德国伤兵安排在已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里。从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的伤兵身上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同时从对学校的布置的描写中暗示了灾难的根源。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写战争,巧妙而又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

在柏林 [美国]奥莱尔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旁边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0.“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儿童,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是小说的环境描写。这一描写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暗示了什么?这是一处伏笔,下文什么内容与此照应?(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一环境描写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悲凉气氛,德国弥漫着的失败情绪;也是暗写战争惨烈,战死者众多。下文老兵夫妇的遭遇与这处伏笔照应。

11.小说中老妇人数“一、二、三”的细节反复出现,有一石三鸟的作用。请分条阐述其作用。(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暗示战争让老人失去了三个儿子;(2)表现老人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3)形成一个悬念,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12.小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瞬间,表现深刻的内涵、时代的风云。这篇小说也是如此。请你分别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小说描写的生活瞬间(情节)和表现的主旨。(4分)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情节:预备役老兵失去三个儿子,妻子因伤心而发疯,自己又要上前线。主旨:侵略战争给被侵略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时,也给侵略国人民造成无尽的伤痛。

13.结尾处写道:“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人们为什么不说话?他们在想什么?请你想象乘客们的情绪,写一段心理描写。(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寂静”是表象,隐含了人们内心的“动”。车厢里的妇女儿童们,哪一个没有或丧夫失子、或失去父母的苦痛!老兵的话,使他们陷入沉思,引发他们的共鸣,联想到自己的境遇。(心理描写略)

三、语言表达(8分)

14.请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仿照句式,另写一个句子。(4分)当自然疯狂地报复人类时,我们才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 当我们的生命所剩无几时,我们才体会到它存在的价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当战争带来无情的毁灭时,我们才领悟到和平的珍贵。15.请拟一条以“呼唤和平”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洁。(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创拟公益广告的方法:①运用修辞,生动活泼。②注重押韵,易读易记。③运用谐音。④化用诗词、歌曲或流行语。⑤借助于具体的人们熟知的意象。所以我们在拟本题的广告词时,就可以先确定像“和平鸽”或者“橄榄枝”一类的意象。

上一篇:浅析我国农村基层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学校后勤服务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