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的心得体会范文

2024-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党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关于党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1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乃至个体的一个人前进的标杆和奋斗的力量源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个九零后的年轻大学生,我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奥,但我能理解的是努力学习政治、学习文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贡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意主体的须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须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景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坚持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把人文关怀送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辐射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生活在其中的幸福,进而自觉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适应群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解决群众的思想疑虑和困惑。在我国社会情况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的形势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凸显人文关怀,采取疏导、说服教育的办法,从思想上真正解决群众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和疑虑,为人们认知、认同、接 建

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我们大学生作为布满理想、活力和热情的群体,轻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不易全面了解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和谐与融洽。事实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才能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得风尚,同心同得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使广大青年驰皙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得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难创业的新一代,坚定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作为尚未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目前的根本任务是努力提高自我价值,提高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能力。而要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靠外部教育和培养,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二要靠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和锻炼,提高内在素质。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除了学校、社会的教育帮助外,我们大学生更应具有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成才意识,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在学习中加强自我修养。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一个人是否有价值,能否实现自我价值,源泉在于学习。但是有的学生学得好,而有的学生学得很吃力。主要原因是每个人的学习目的、动力、态度和方法等各不相同。所以学习的过程是自我修养的过程,包括学习方法的修养,学习目的的修养,学习意志和毅力的修养等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出一套合理的、能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是艰苦的,是漫长的,所以学习需要勤奋,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

2.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我修养。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两句话都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这里的实践不仅强调大学生要把书本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样注重的是要求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例如公益劳动、居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青年志愿者服务、献爱心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都能使每一位参与者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他们一种奉献的精神,为大家服务的精神,能使参与者深刻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内涵,使大学生深刻意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才是青年大学生成长的正确道路。

3.在与人交往中加强自我修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是: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而不能离开一定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个人与集体中的其他人的接触与交往越来越多,要很好地完成一项工作,越来越注重相互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所以,个人具有自我价值,要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要充分认识自己是处于一定的集体中,要融于集体。然后要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个人就要善于与集体中的他人交往、相处、协调、合作,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关于党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重要组成部分, 唯有这些理论内涵和理论体系的构成才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积极开展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培育时代精神的活动。要针对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让广大师生在科研活动中得到思想和能力方面的锻炼, 使他们的思想有深度、理论有建树、科研有成果, 改变坐而论道、泛泛空谈的形式主义学风;要针对培养创新意识, 组织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活动, 让广大师生受到耳濡目染的启发式教育, 改变墨守成规、沿袭传统、死抠书本的教条主义学风;要针对师生们工作学习紧张的特点, 组织融会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的活动, 创造一些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表现形式, 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活跃起来, 以活动激发创新思维的活力。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足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不足: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不足:由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世界范围内良莠不齐的信息的快速传播, 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进行我国国情与发达国家国情的比较, 对社会主义优越性产生了怀疑, 动摇了信仰, 虽然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不否定, 但模糊化和功利化的倾向使得认同的基础并不牢靠。对民族精神及时代精神的认同不足:大部分学生还是尊崇我们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优良传统, 也富有求索时代精神的愿望和热情, 但受西方价值观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有时会淡化理性观念, 放松对自己的约束, 缺乏创新思想。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不足。

三、以党课教育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只有在党课教育中始终贯穿这一思想主线,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始终高举共产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正确看待当今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挫折和困难, 保持政治上的敏感性和正确性。

大学生应理性看待我国所处的时代背景, 深刻认知我国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党课教育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贯穿到学生内心,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各种事物。

党课教育要成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民族阵地。党课教育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民族自豪感, 自觉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凝聚力和向心力。继承和发扬民族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文化, 发扬民族优秀文化, 用实际行动体现民族性和爱国性。

党课教育要成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道德阵地。党课教育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借助新媒体传播工具用鲜活事例来引导和培育学生的荣誉观, 教育学生既要树立远大理想, 又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荣誉观教育, 使得全社会的道德水平与社会主义发展水平相一致, 学生增进自身美德转化为外在的荣誉观, 就能够使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

高校党课教育既是高校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的基本制度, 也是基层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曰松, 石恩.新时期创新高校党课教育探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3) .

[2]顾鑫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与培养途径[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3) .

[3]王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培育和践行研究[D].南京: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13.

[4]周古月.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4.

[5]陈凯.“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 2014.

关于党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3

桐乡市濮院小学王晓娟

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经济腾飞于世界,无数的奇迹在中国人的努力下一再被见证。但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放眼社会,浮躁、功利盛行,道德底线一再失守。对于荣辱,对于自尊,对于民族情感,缺乏可指导其行为、实践的信念与操守。请大家随我一起去看几张图片:

(PPT)拜金主义至上曾经让我们深恶痛决的镜头竟然在利益的驱动下变成娱乐(PPT)精神品位日下曾经让我们深感自豪的庄严镜头竟然被商家戏弄

(PPT)生活奢靡腐化生活的奢侈与腐化使我们沉沦在物欲横流之中

(PPT)理想信仰迷失信念的缺失导致迷信的风行

(PPT)诚信公正缺失94%的人曾经经历过不诚信事件,而据调查,信用度最差的群体是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中介方、医生、保险业务员

“底线失守,百无禁忌”。社会发展到今日,有些事情真说不清我们的要求是高了还是低了。《食品安全法》马上就要正式施行了,我们稍有安心,但正如相关官员所言,我们其实并不缺法律,此前还有《食品卫生法》。卫生与安全,哪个是更高的要求呢?(PPT)即便三鹿事件震惊全国,依然挡不住晨园乳业往乳制品里添加疑似致癌物皮革蛋白粉。习水事件一波三折,迷雾尚待拨清,媒体又披露了其它地方更令人发指的情节„„法律,道德,人伦纲常,跟他们说什么好呢?公众的心理震撼在这些恶性事件中已经边际递减,审丑疲劳。有时候你会想,就算群情激昂地等到一个结果又怎样?千刀万剐或者五马分尸,也只能惩处当事人——,然而,我们拿什么保证这些恶行没有“后来人”?

这显然不是一部法律、一张罚单所能纾解的症结。说到底,一切底线的失守都根源于信念的缺失,价值观的偏驳。社会自身校准平衡感的能力不强,过于关注经济,忽视社会心理的引导与疏解,将一切精神文化层面的努力视为矫情,不屑、不愿从价值观上做更多更人性更多元的培育工作。社会现状如此严峻,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社会观,社会将面临怎样的低俗与腐化?就此而言,当前背景下,解决底线失守问题,责罚只是治标之计。治本的系统工程,关键在于倡导核心价值观。那么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核心价值观?什么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PT)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是否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是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是否达到自觉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价值观指导着人们的认知与实践。

核心价值观:就是事关社会团结、更有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一种价值观。它是起到维护社会团结与稳定的一种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PPT)“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PPT)“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因此,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词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独立自主、共同富裕。

(PPT)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独立自主、共同富裕。

(PPT)我们的价值观(公民):务实、(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守信(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崇学(崇尚学习,追求卓越)、向善(择善而行、向善而为)

践行核心价值观,发展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途径。

社会需要正直与善良,民众渴求安全与信任。(PPT)“最美妈妈吴菊萍”、“雷锋传人郭义明”、“索道医生邓前堆”、“最美教师张丽莉”,众多的最美的涌现不正体现了大众对主流价值的肯定与认同,普通老百姓对主流价值的渴望与追求嘛?就在前不久,又一位平民英雄被中国人所铭记,他就是吴斌。(PPT)

5月29日,杭州长运公司员工吴斌,驾驶客车在返杭途中,(PPT)突然有一块铁块像炮弹一样,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面对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换挡刹车将车缓缓停好,拉上手刹、开启双跳灯,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PPT)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虽经全力抢救却因伤势过重去世,年仅48岁。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震撼人心的76秒。(PPT视频1)

力量源于责任,吴斌不是超人,他只是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的普通人。或许,正是当敬业这一价值观成为深入血液深入骨髓的习惯,才会在特殊时刻爆发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和巨大能量。

如果没有务实创新的价值观作为信念,他们如何能抛弃浮华奢靡,扎扎实实,朴素伟大?如果没有诚实守信的价值观作为信念,他们如何能几十年如一日,为社会,为国家兢兢业业?如果没有爱岗敬业的价值观作为信念,他们如何能在生死关头本能地做出这样的选择?

普通老百姓对这些平民英雄的认同显示了社会大众对主流价值的肯定,也显示了社会大众对主流价值的认同。

关于党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4

(二)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第一节 富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价值目标

主编:郭建宁

撰写:刘军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国家富强是促进社会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将富强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位要素,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标准的根本要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一)富强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为什么说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价值目标呢?简单地讲,对富强的追求是任何社会主体的基本需求和前进动力。自人类产生以来,摆脱物质匮乏,不断创造、积累物质财富就成为社会主体的生存所需和基本追求。社会个体如此,民族、国家也是如此。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国家富强是实现这一梦想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1.富强是人类的永恒梦想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利益及其实现是任何社会主体活动的主要动因,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物质保障。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消除旧式分工,克服人的片面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6页。]所以,富强作为一种价值目标,不仅反映了不同社会主体的生存需要,也是推动社会主体发展的主要动因。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物质财富、追求物质利益的生产劳动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和主要动力。在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人类或以狩猎为生,力图生存;或以农牧为本,追求温饱;或以工业强国,追求强盛„„虽然凭借的手段不同,达到的境界不一,但对富强的追求,则是一以贯之的永恒主题。

2.富强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

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追求富强的历史。纵观人类历史图景,多少国家曾经辉煌一时,但又瞬间衰落;多少国家企图称霸一世,却成南柯一梦。如何跳出兴衰治乱的历史周期,永葆国家繁荣富强,是每个国家面临的历史课题,中华民族亦是如此。

一方面,中华民族在追求富强的道路上取得过辉煌成绩,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中国很早就有富民强国的思想,如《管子》:“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富强是中华民族千年夙愿,一代又一代的勤劳的中华儿女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盛世。从西周的成康之治始,历经两汉等朝的文治武功,到唐宋时期,更是达到了冠绝宇内的少见盛世。譬如唐朝,无论贞观之治,还是开元盛世,都映照出富强国家的真实图景:“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寻求富强的历史进程也曾被小农意识所缚、为闭关锁国所累,遭受了惨痛教训。明清已降,先有海禁,后又闭关。一个古老的民族不愿睁眼看世界,还沉浸在自欺欺人的“天朝上国”迷梦中不能自拔。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国家的强势冲击,中国一度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贫弱的中国逐步沦为西方列强殖民的对象。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举起富国强民的旗帜,前赴后继。19世纪中后期,洋务派提出了“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富强观,学习西方的物质器物、坚船利炮。然而,“自强、求富”的梦想终结于甲午惨败的风云;其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变法图强”,学习西方的政法制度,力图强国富民。可叹的是,百日维新仅是昙花一现,最后落幕于“戊戌六君子”血荐轩辕;而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主张实业救国,发展工商,在追求国家富强的道路上不懈探索。但是,终因其阶级局限和革命的不彻底性而归于失败。正如毛泽东所言,“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1470页。]这些失败,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它促使中国人开始深思失败的原因,另求他路。

3.富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富强的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国家富强的目标就写进了不同时期的党的大会报告或《党章》中。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力图“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为此,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历经艰苦卓绝、荡气回肠的革命斗争,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新中国。一个独立的中国,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富强奠定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人又适时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中明确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富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入了建设富强国家的新时期。1978年,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引领的农村变革,揭开了中国社会巨变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破除了姓资姓社的争议。“东方风来满眼春”,中国自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生产发展、国家强大、人民富裕,被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二)富强是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富强作为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价值目标,其内涵是什么?具体说来,要正确把握富强这一国家层面的首要价值目标,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以下几对范畴的辩证关系。

1.国强和民富的关系

“富强”的含义,笼统讲就是民富国强。若进一步细分,“富强”包含着两大主体的价值诉求:一是人民的富裕,二是国家的强盛。“富强”首先在于富民,即人民富裕。民富国强,没有民富就没有国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之说。马克思主义也认为,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是国家财富的创造,其根本目的都在于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次,“富强”还在于强国,即国家强盛。富强除了体现为富民之外,也体现为国家拥有巨大的经济财富和强大的综合国力,能对他国和国家秩序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人民富裕,国家强盛,这二者从根本上讲是统一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一体,国家不分。国是放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在现代西方政治理念中,国家也是人们生存于其中的最重要社会组织形式。在此意义上讲,国家强盛和人民富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根本一致的,所以人民富裕和国家富强是有机统一的。一方面,国家的富强是为民造福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实现富强的最终目的是增进人民的自由和幸福。

当然,人民富裕和国家强盛也存在不一致的时候。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国弱民富或国强民贫的极端状态。历史上的一些国家,由于国家力量孱弱,即便民众富裕,在外部压力下也难成富强。譬如北宋时期的中国,虽然市民社会发达,民间财富充裕,但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使得国势软弱,在其他国家政权的压力下迁徙辗转,终至灭国。历史上也有一些国家,片面强调国家的强大,忽视人民需求和幸福。这种强盛是虚幻的,且不可持续。比如,美苏全球争霸时的苏联,貌似强大,却罔顾民生,终至解体崩溃。可见,国家不强盛,人民的富裕得不到保障;人民不富裕,国家的强盛不可能持续。

2.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富强作为国家层面的首要价值目标,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首先,“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就是利用更先进的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其次,“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富裕,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少部分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 [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什么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呢?那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本质概括,既包含生产力发展标准,也包含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生产力标准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做大社会物质财富这一蛋糕;共同富裕的价值标准则要求公平合理地分配蛋糕,最大限度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生产力标准更多强调的是效率优先。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手段。

共同富裕的价值标准则更多强调公正为本。实现富强的要义是人民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不同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不是追求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努力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富裕。

社会主义的富强观,兼顾生产力标准的效率原则和共同富裕价值标准的公正诉求。在此意义上,它超越了中国传统的平均主义的富强观和西方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富强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深厚的平均主义思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理念,既包含重视公平的积极思想元素,也流露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忽视财富积累的局限。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鼓励发展生产、开拓市场、积累财富。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的财富观从根本上只能满足少数人致富梦想。社会主义富强观既吸收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重视公平和西方价值观中重视生产和物质财富的积极因素,也摒弃了中国传统中阻碍生产发展和西方资本主义无视多数人利益的错误观念。

(三)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观

当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目标,我们越应该保持清醒头脑,正视我们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建设社会主义富强国家,必须深刻把握我们身处的新形势、新机遇,全面认识我们面对的新任务、新课题,科学分析我们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真正把社会主义富强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把富强观的宣教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教

网/

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是一个有机体系,富强不仅与国家层面的其他价值目标有直接联系,而且与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有密切联系。要把富强观的宣教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教,把富强观的培育同社会和公民等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结合起来。

尤其要注意的是,“富强”虽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但也是与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的目标。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与每个中国人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价值目标,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我们必须破除国家富强是党和政府事情的错误心态,增强建设富强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把实现个人理想和实现国家富强的中国梦结合起来,自觉地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的历史潮流。

2.把富强观的培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核心价值观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度概括和凝炼。要把富强观的培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尤其要把富强观的教育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结合起来。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在五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我们要把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观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使每个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形成国家富强、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伟大时代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课学习资料

(二)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课学习资料

(二)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我们要把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观融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教育,要让每个公民都认识到,改革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国家富强的梦想只有在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中才能真正实现。

3.把国家富强的目标和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事业结合起来

价值理念必须付诸于主体实践,才能发挥现实作用。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价值目标,必须渗透于国家行为和国家制度安排中,才能真正有助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富强观,不能停留于口头和观念上,必须把国家富强的价值目标和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结合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国家层面来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把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同科学发展结合起来。我们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切实落实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各项战略部署和任务,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而不懈努力,艰苦奋斗。

还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的富强观体现的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是追求共享、共赢的新发展模式。在人类历史上,很多强国的诞生,往往以武力为手段,侵吞他国利益,划分势力范围,甚至威胁他国生存。中国的发展、强大是和平发展;中国的发展、强大对他国不是威胁,而是机遇。因为,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富强观强调富强的公正性和世界性,具有服务于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积极价值导向。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和平和人类文明注入正能量,提供新模式。我们应加强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积极地向其他国家宣扬、阐释我们的富强观,在国际上树立文明、富强的大国形象。

第二节 民主:社会主义始终高扬的旗帜

民主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一种价值理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中,民主更是一种核心价值理念。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既是一个价值目标,更是一种政治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一)民主是人类共同的政治理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为什么说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政治建设的价值目标呢?原因就在于,民主是人类共同的政治理想。而且,对民主的追求既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政治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政治目标。

1.民主是人类共同的政治理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就是国家这一政治组织的形成。国家一经产生,处于这一政治共同体中的人们就开始追问一个问题:国家的主人是谁?人民在国家中居于何种地位?

在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人们给出了不同答案。古代封建专制条件下,在君权神授等意识形态的氛围中,人民期盼能够出现明主贤君来为自己做主;近现代以来,尤其是经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力图通过选举政治和代议制度选出自己熟悉的、能体现自身利益诉求的人来代表自己行使权力,管理国家;当然,选举政治和代议制度只是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并不是民主的理想状态。就民主的本义和人民的理想诉求而言,人们更期望能够实现民众自主管理、自主治理。

在人类政治的发展演进中,不论是古代寻求的“民之主”,还是近代以来的“民选主”,以致现在和将来希望的“民自主”,民主都是人类一以贯之的共同理想,虽然在各个不同时期人们对民主的含义和实现方式有不同的理解。

2.对民主政治的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政治传统

中国长期实行封建制度,一方面它是一种专制,君主拥有很大的权力,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另一方面,它也包含着丰富的民本政治思想。譬如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再如告诫统治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甚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民本政治思想,是对君权的有效制约,体现了中华民族朴素的民主理念。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之所以能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明,长期走在世界前列,民本政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主的追求也曾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譬如,在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为了反对专制,先进的中国人举起了西方的“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两面旗帜。这表明,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一样,一直追求着民主政治。

3.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以来,就以推翻专制和剥削制度,建立人民民主的社会为己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为争取实现人民民主而不懈奋斗。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没有广大人民的民主,就没有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在1945年的延安,毛泽东与来访的民主人士黄炎培探讨了历史周期律和民主问题。黄炎培对毛泽东说:“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满怀信心地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 《党的建设七十年纪事》,中央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204页。]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为人民民主的实现提供了政治前提;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民主的实现奠定了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新道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更加辉煌灿烂的发展前景。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每一个中国人正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2年12月4日。]

(二)社会主义民主蕴含着民主政治的核心要义和未来方向

要正确理解民主尤其是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含义,需要注意:民主既是一种价值理念,又是一种政治实践和制度安排;民主既带有普遍性,又是具体的、相对的;民主既是永恒的政治理想,又是历史的发展形态。

1.在中国和西方,民主的具体含义存在差异

何谓民主?在中国和西方,人们对民主的阐释既有相通之处,也有明显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主的意思是为民做主。在《说文解字》中,“民”的解释是:“众萌也”,意为众多之数;“主”的解释是:“灯中火主也”,意为指明方向的人。“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如“天惟时求民主”、“诞作民主”等。这里的“民主”即“民之主”,就是管理人民的君主,有为民做主之意。我国古代政治实践中,为约束君权,又提出了“国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政治思想。

现代意义的民主制度源于西方,英文的“democracy”源于古希腊文demokratia,由 demos(平民)及 kratia(权力或治理)两个词组合而成,意为“平民的治理”。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实行公民直接治理国家的模式,被誉为西方民主的起源。古希腊雅典时期的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里。”近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直至18、19世纪才在英美诸国确立。到了20世纪,民主制度逐步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政治制度。

2.民主具有普遍性,但又是历史的、相对的,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民主模式和制度

民主作为政治理想和价值理念,具有普遍性特点。但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民主往往表现为一种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它又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抽象的、绝对的民主,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主发展道路和民主模式。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民主模式,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由于历史传统、具体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各个国家的民主道路和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比如,英国是在君主制基础上通过改良方式发展为君主立宪制;美国是在移民文化基础上通过革命形式建立起以联邦制为基础的总统共和制;而法国则在革命和复辟的多次反复中,建立了兼具议会制和总统制特征的混合制。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发展道路和民主模式,我们不能以某种所谓的普遍的民主模式为标准来评判其他国家的民主实践和道路选择。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曾在《卫报》撰文指出:“西方的民主模式就像其他所有事物一样,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它不是普遍适用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一系列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不同国家和民族必须根据自己的历史传统与现实条件,选择和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政治道路和民主模式,照抄照搬只会水土不服,南橘北枳。

3.社会主义民主继承了人类政治文明的积极价值,蕴含着人类民主政治的核心要义和未来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民主相比于封建等级和世袭制度,具有历史进步性和一定的世界历史意义。“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1页。]但是,西方国家的民主不是绝对的、普世的民主形态,资产阶级民主仍然是民主的阶段性形态。

资产阶级民主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民主只能是少数人享有的民主。西方的选举制度和代议民主在现实中往往受资本和金钱主导。“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实际上是垄断资本的民主。”[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演进中,人民表面上获得越来越多的政治权利,但这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指出,资本主义民主只是在形式上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平等权利,而这种权利的实际结果却是:每个人都拥有“在桥梁下睡觉”的平等的权利。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建立更高的民主制”,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民主更先进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继承了人类政治文明史积累的积极价值,代表着人类民主政治的核心要义和未来发展趋势。首先,从所有权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意味着人民做主,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也标榜“主权在民”,但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国家权力控制在少数人手里。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这是一种“真正实现大多数人享受的民主制度,使大多数人即劳动者实际参加国家的管理”。[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723页。]

其次,从利益角度而言,社会主义民主要求发展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服务人民,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要求;维护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职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也宣称为全体国民利益服务,但实际上却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集团服务。“我们在那里却看到两大帮政治投机家,他们轮流执掌政权,„„这些人表面上是替国民服务,实际上却是对国民进行统治和掠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再次,从效率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效率办成事的政治优势。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这就保证了各国家机关协调一致、高效运转。相比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和相互掣肘而言,这是我们的一大政治优势。“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曾以《大趋势》一书而闻名的美国学者奈斯比特敏锐地观察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西方民主体制的弊端频频暴露,低效率、犹豫不决;与此同时,中国民主体制的优势却在逐步彰显,快速、高效率。”

(三)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

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要受到经济文化条件、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说,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对中国而言,不存在多党轮流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邓小平深刻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页。]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放弃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就会改变,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就会丧失。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完善党的领导。要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推进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地汇聚力量、建言献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课学习资料

(二)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邓小平指出,有人说我们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这不对;我们的改革是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就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页。]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与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相适应,与我国的历史条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既要坚定不移,又要循序渐进。

3.积极提升公民的民主素养,将民主转化为每个公民的生活方式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民主观,必须提升公民的民主素养,将民主转化为每个公民的生活方式。首先,要提高每个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社会主义民主只有通过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才能真正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公民的民主素养不断提升,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但是,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专制历史的国家,公民的民主素养和政治参与意识总体上还有待提升。要积极拓展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提升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其次,把民主转化成生活方式,要求每个公民积极培育有利于民主的各种思想意识。我们要多些规则和法制意识,少去江湖习气和圆滑世故;我们要多些人格独立和平等意识,少些等级观念甚至奴才意识;我们要多些对话意识和妥协精神,不能只想着压制甚至消灭对方,等等。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培育这些有利于民主的思想意识,我们才能离民主政治越来越近。

再次,把民主转化为日常生活,还体现在基层自治和社会自主治理之中。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民主不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实现社会自主治理的过程。当然,最终完全实现社会自主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基层自治是迈向社会自主治理的重要环节和步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方式。

第三节文明: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文明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追求。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观,必须自觉遵循文化建设规律,既要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文明成果的有益成分,更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使文化建设与时代进步同行、与实践发展同步。

(一)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文化体现

在人类发展史上,文明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对社会主体的实践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主体对文明的追求,可以提升个人素养,优化社会秩序,推动国家发展。概括地讲,人类社会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

1.文明是个人素养的重要体现

在东西方文化中,“文明”一词在词源学上的含义,都与社会个体在文化和道德品行上的素质紧密相关。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指罗马的城市公民身份,含有比非城市人生活状态优越的意思,后引申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

汉语的“文明”一词,最早出自《周易》。《乾》卦:“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有“光明”之意。在其他典籍中,文明一词更多意指人的教养和开化。《尚书·舜典》称赞舜:“浚哲文明,温恭允塞。”唐人孔颖达注解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意涵王者修德、民风淳朴。《礼记》说:“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这里的文明,是个人内在德行和文化素养外显的结果,不仅个人神采奕奕,而且能让他人如沐春风。正是在文明的教化之下,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仅物质文明昌盛,而且博得礼仪之邦的美誉。

2.文明是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体现

文明不仅是社会个体文化素养的表征,还是国家发展的目标和动力。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文明是对国家发展状态的一种总体描述,文明即国家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明的产生,与生产力发展紧密相连:“文明时代是学会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促进文明形态的发展变化:“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或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正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文明成为国家发展的灵魂和精神动力。当代国际竞争中,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文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物质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而言,我们在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52页。]

3.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价值诉求

建设文明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价值诉求。在革命战争年代,建设文明国家就是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目标之一。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一再强调,不仅要建设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二者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相互支撑,不可偏废。“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方面,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上,而且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空虚,社会风气败坏也不是社会主义。„„必须充分认识到,两个文明建设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不成其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73-474页。]

在新世纪、新时期,我们党将社会主义文明上升到兴国之魂的高度。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要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弘扬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二)社会主义文明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文明形态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关于文明一词的定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简单地讲,人们对文明一词的理解大致可归结为广义、狭义两个层次。广义上的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上的文明则主要是指精神文明,特指思想上的进步以及文化上的先进。

1.文明既是一个客观的描述性概念,也是一个历史的价值概念

文明既是一个客观描述社会发展状况的描述性概念,也是一个评价社会发展状况是否合理的价值概念。当文明作为一个客观的描述性概念时,它与文化有相通之处。文化是一个中性词,“文化即人化”,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及其产物都可以叫做文化。文化的累积,则构成文明。这里的文明相当于我们前面分析的广义上的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横向展开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大构成系统。这五个系统,是对社会文明完整形态的把握,它们各自从自己特定的方面描述出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

当文明作为一个价值概念时,它相当于我们前面分析的狭义上的文明,即指与思想上的保守和文化上的落后相对应的思想上的进步以及文化上的先进。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作为一种历史的社会存在物,其主体评价尺度复杂多样。其中,只有那些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自由解放的价值尺度才是合理、先进的。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社会形态为据,纵向划分出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文明形态。这些文明形态存在层次上的递进更替关系,历史地看,后者是比前者更高一级的文明形态,它们依次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各个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文明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文明形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主义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文明之所以比以往的社会文明更先进,首先就在于它是建立在公有制和人民当家作主这样的经济和政治基础之上的。在社会主义文明产生之前,其他几种文明类型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少数人对多数人进行阶级统治基础之上的“文明”。这些文明有名无实,恩格斯甚至将这些所谓的文明时代称为人类的史前时期。恩格斯指出,只有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使人们之间的“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才在一定的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只有从这时起,才揭开了真正人的历史的序幕,“人们才完全自觉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8-759页。]由此,人类文明才发展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文明才开辟了“真正的人”的文明的广阔发展前景。

此外,社会主义文明以最广大劳动人民为服务对象,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文明产生前的诸种文明中,创造社会文明的广大劳动者不仅不能充分享受文明的成果,反而越来越被“工具化”,人最终成了“单面人”。社会主义文明则不然,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主题和目标。在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发展链条中,社会主义文明将为未来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准备条件、提供基础。与此同时,只有在社会主义文明中,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才第一次真正成为服务对象。列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明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页。]毛泽东在谈到社会主义文艺的服务对象时也提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的舞台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 《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99页。]

(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

社会主义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种新型的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既要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还要把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文明与时代进步同行、与实践发展同步。

1.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把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有机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文明之所以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文明,就在于它继承了先前人类文明形态的一切积极成果,并在全新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几千年悠久文明传统的国家而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观,首先就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论”、“全盘西化论”等论调。“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的形式。” 对于“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全部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加以继承。当然,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不是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相反,我们要以开放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的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社会主义新文化不是“自闭于幽谷”的旧文化,它是广泛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资源基础上的,开放的、创新的民族新文化。[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707页。]

2.把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结合起来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物质生产是一切历史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并与之相适应。也就是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观,必须融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宏大系统,这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此,毛泽东深刻指出,“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首先是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我们要建立的这种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它也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经济。”[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4页。]

3.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提升公民文明素养、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社会主义文明之所以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文明形态,就在于它以最广大劳动人民为服务对象,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观,必须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当然,每个社会个体的内外部条件有所不同,人们的文明观念和价值尺度也会有所不同。这其中,有的是多样性的合理差异,我们要加以尊重;也有的属于素养差别和境界区分,对此我们要坚持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此外,要用社会主义文明观指导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创作,用更多体现社会主义文明观的精神文化产品去影响、塑造广大人民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春风化雨的引导作用。

第四节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就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在中国,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遵循的核心价值理念。在西方,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18世纪就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合理成分,科学地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正是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伟大实践。

(一)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诉求

为什么要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呢?因为和谐是万事万物存在方式的一种本质体现,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一贯诉求。

1.和谐是世界万物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动因

和谐是世界万物存在的一种方式。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和谐是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承认事物多样性、差异性存在的前提下,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协调发展的状态。

和谐作为世界的一种本质,构成事物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动因。这在东西方哲学思想史上都有深刻论述。在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认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同时,他还提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在他看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体现的都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

在古代中国,和谐同样被视为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动因。据《国语·郑语》载,西周末年,著名思想家史伯就说过:“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和”即不同、差异,是万物生存、发展的基础,“同”即简单的同一,不能产生任何新的东西。所以,《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可见,“和”既是万物“生”的根据,也是万物“成”的“达道”。

2.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它贯穿于个人修为、国家治理、社会建构等各个层面。在个人层面,和谐是一种重要的修养目标。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认为,若要有君子之修,必须善于兼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协调各种不同的关系。道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天地万物与我之间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即物我相通,和谐如一。

在治国理政方面,和谐也是一种价值追求。《论语》曾言,为政之道,在于“近者悦,远者来。”《周礼》中有“建邦治国”的“六典”之说,其中“三曰礼典”,就是要“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左传》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课学习资料

(二)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党课专题dangke.html。”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还是构建理想社会的价值根据。《礼运·大同篇》描绘了古人心中梦想的“大同之世”:“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谓大同。”很明显,大同社会就是一个完美调节老幼、男女等自然差别和贤愚、公私等社会区分的和谐世界。

3.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一贯诉求

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中国人民行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经济建设取得重大发展,社会变革日新月异。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诸多社会矛盾,城乡、贫富、区域差距拉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矛盾突出,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等等。这些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并把“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基本要求之一。

(二)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人类世界的发展方向

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内涵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把握:首先,就一般事物而言,和谐是事物存在的一种辩证关系的积极展现;其次,就社会形态的特征而言,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再次,就人类历史的未来发展而言,和谐世界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1.和谐是事物存在的一种辩证关系的积极展现

就一般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而言,“和谐”是事物内部诸要素矛盾统一关系的辩证体现,也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的体现。在《说文解字》中,“和”字左“禾”右“口”,解释为“相应也”,引申为互相唱和的意思;“谐”字原作“鬾”,从龠皆声,指音乐和谐,引申为和合、调和之义。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和谐即配合得适当而不生涩、融洽而不别扭。

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和谐具有重要的价值论意蕴。儒家讲:“礼之用,和为贵。”《周易·乾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保合太和”成为一种价值追求的高明境界。不仅如此,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被上升到世界观和本体论的高度。《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在人类发展史上,和谐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诉求。但是,在社会主义产生之前,其他社会形态由于自身的制度局限,都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什么才是未来真正和谐社会的特征呢?马克思在他的共产主义理想中做了这样的描绘:“这种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未来理想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就在于它完全实现了各种矛盾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初始阶段,将为最终实现马克思描绘的未来理想的和谐社会准备条件、提供基础。在此意义上,社会和谐不仅是未来理想社会的要求,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展开地讲,社会主义和谐观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与人的和谐,即社会关系的和谐。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作为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蕴涵着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私有制和旧的分工的存在,人的各种社会关系是异化、颠倒的。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必须把各种异化的社会关系颠倒过来,“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一切关系”,“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所以,要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旧的社会分工,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第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界和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面临的两大基本问题,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03页。]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私有制刺激人们不断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人也以自然界征服者的身份出现。恩格斯对资本主义造成的生态失衡问题提出了严肃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要实现与自然的“和解”,“需要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的变革”。[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6页。]对于在资本主义制度内发展起来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需要有“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控制”才能够加以克服。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中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 [ 《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927页。]

第三,国际关系的和谐。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仅是我们国内建设遵循的价值准则,也是我们积极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价值准则。中国对内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则主张共建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的构想是和谐社会构想在国际上的延伸,二者在价值追求与行为逻辑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和谐世界理念主张,面对族群矛盾,国家冲突,文明差异等问题,应以开放的态度包容差异,以对话的方式解决冲突,以合作的方式谋求共赢。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所蕴含的和谐世界观,代表着人类世界的普遍要求和未来方向,是社会主义和谐观的世界历史意义的现实体现,反映了人类世界的共同价值诉求。

(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

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价值诉求多元、利益纷争突出、矛盾冲突多发等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培育和践行弘扬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任重而道远。一方面,我们要善于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蕴含的和谐价值理念;另一方面,我们要遵循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一般规律,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还要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结合起来。

1.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和谐智慧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具体到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培育,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尚和合、求大同的优秀价值观念,积极吸取中华民族在处理身心关系、人人关系、族群关系等方面的和谐智慧。譬如身心和谐,中国传统哲学认为,身心和谐可以帮助人在生命与心灵上都处于健康状态。再如各族群、民族之间的和谐。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甚至更长时期,多地域多族群不断融合,在观念上形成了“天下一家”、“协和万邦”的文化理想,和谐成为处理族群关系的重要原则和目标。当然,我们还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遵循价值建设的一般规律,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们要加强对和谐价值观的倡导,努力使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我们要通过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使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内化为每一个社会个体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还要善于做到外化于行,将社会主义和谐观融入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践行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只有每个公民都成了“和谐分子”,整个社会才能成为和谐社会。作为一位公民,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融入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逐步实现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

3.将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结合起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必须同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结合起来。我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各种社会关系都要由法律来规范和确定,全社会要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和风气;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要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谐社会应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全社会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形成融洽相处的人际环境;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要建立协调社会矛盾的各种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新的社会治理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社会应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严格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

党课讲座材料(范文) 篇5

——‚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党课讲座

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是干净的,我们才会喝上放心的水;源头被污染了,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这个源头,就是思想,或者叫信仰。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把‚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作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第一位的任务,充分表明保持思想纯洁是何等重要。子曰:思无邪,大概也是说思想纯洁的意思吧。

习近平同志也发表文章指出,‚保持思想纯洁,最重要的是保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今天我想就和大家交流三个问题。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二、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

三、怎样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本职工作?

首先,我谈谈什么是信仰、理想和信念。

信仰是什么?信,就是某种主张、主义或者宗教。仰,就是信服、景仰。信仰,就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的信服和尊敬。从哲学的概念理解,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持有。就政党的本质来说,信仰就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臶,政党之间的区别,根本在于信仰不同。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什么呢?马克思有一段阐述再精确不过,他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把一个人自然的生命融入为整个人类的奋斗之中。我们的信仰还有一个简洁的说法:共产主义。

什么是理想?理想,就是对未来的预见和构想。只不过这种预见和构想是从现实出发的、有根据的、合理的,与空想、幻想不同。比如我们有的年轻党员,想去当一名村官,到条件艰苦、贫穷落后的农村去当‚第一书记‛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叫理想。因为这样的想法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如果在座哪位说他真想再活500年,这就不是理想而是妄想了。

什么是信念?信念,其实是一种态度和看法,是对某种思想或者事物坚信不疑并且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这种坚信不疑的态度和看法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在一定的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信念这东西非常靠谱,非常管用。比如我们鼓励马拉松运动员常说的一句话: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就

是信念,这种心理暗示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帮助运动员跑到终点,尽管他已经精疲力尽了,但信念在,梦想在,所以,他超越了自我。

明确了信仰、理想和信念的概念,再看看我们党的信仰、理想。我们党从建党那天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从来没有改变过。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马列主义是科学的、正确的,那我们为什么不坚持呢?

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满足两个条件才能实现:一是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二是社会主义高度发达。当今中国还不具备这两个条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理想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换言之,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近期理想,两者一脉相承,阶段不同而已。所以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共产主义。我打个比方,假如把共产主义看作成熟稳重的壮年,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相当于意气风发的青年。

信仰与理想与信念的关系,再形象一点描述,仿佛登泰山。如果信仰是东升的旭日,理想是玉皇顶的话,那么信念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共产主义就是那轮鲜红的日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距离朝阳最近的玉皇顶,我们正在攀登十八盘的路上,所以,我们一定会登顶成功,这是我们必胜的信念。

教师崇高的职业理想是什么呢?就是胡总书记讲的:“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这句话对于不少教师来说虽然很“耳熟”,但未必“能详”。教师做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与专业技术工程师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专业技术工程师是设计和制造物质或精神产品的,其产品质量的优劣只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教师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是“生产”工程师的工程师,其培养学生的质量好坏则至关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成败,这就是教师这个职业的崇高之所在。因此做为一名教师应该有强烈的“灵魂”意识,牢固的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就会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会认真备课、讲课、用心总结教学方法、刻苦钻研和掌握教学规律、真情真心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把爱与责任当作自己一生的理想和追求。

教师崇高的职业理想来源于坚定的职业信念。胡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文明之中,与教师职业直接关连的就有政治和精神两大文明,因此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个信念坚定了,每一位教师才会为自己选择了这一光辉的职业而感到由衷的自豪。有了自豪感、清除了自卑感就会产生教书育人的信心、决心和动力,就会勇于创新、奋发进取。

胡锦涛总书记还指出:“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

才,教师是关键。”这是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赋予教师的光荣历史使命。教师有了这种神圣的使命感,做到“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献给教育事业。”

教师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与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一致的、统一的,这是我们做好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最高准则,也是教师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因此很值得广大教师静思之、修养之。

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高尚的师德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具有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形势的快速发展,高科技的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臵。教师不但要保持自身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理由有三。

1、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思想基础。

回想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为了革命的成功,南征北战,流血牺牲,靠的是什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只因坚信‚人生最高之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38岁的李大钊、方志敏从容就义;只因‚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36岁的瞿秋白、33岁的澎湃视死如归。因为这一信念,毛泽东10多个亲人献出了生命,2100万革命者慷慨捐躯。

再看和平建设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靠的是什么?还是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

改革开放以来,无数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顽强拼搏,勇往直前,靠的是什么?仍然是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邓稼先到袁隆平,从雷锋到郭明义……概莫能外。这些优秀共产党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信念如山。2011年,走进地震灾区的外国友人面对令人震撼的‚汶川奇迹‛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有一条‘经’我们很难取走——你们有这么多勇于献

身的中共党员。‛可见,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同志说得好:‚信仰纯洁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纯洁。‛

理由2:坚定理想信念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要求。

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广大党员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群众往往会通过他们身边的共产党员的言行来对整个党进行评价。因此,我们的党员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否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记得63年前,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总结国民党失败原因的时候这样分析:‚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很多程度上是由于其成员对它的事业抱有无私的献身精神。‛

为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理由3:坚定理想信念是时代对共产党员保持纯洁性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中国正在向世人展示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一个民主和谐、繁荣昌盛的小康社会正向中国走来。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想、信息,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必将对人们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一个《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实践证明,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思想基础,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的重要精神保障。‛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

最后,我谈谈怎样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思想纯洁,做好本职工作。

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思想纯洁,我认为概括起来讲就是四个‚加强‛。

1、加强思想建设。核心就是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加强思想建设,对于各级党组织而言,一是教育引导,二是健全制度,三是强化监督。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一是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二是勤奋学习,学以致用,三是牢记宗旨,执政为民。

2、加强理论武装。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顶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同样,一个党员、干部要站在时代前列,也一刻离不开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要用什么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呢?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理论武装,一靠自觉,二靠制度,三靠运用。通过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我们坚守理想信念和精神家园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共产党人的党性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和精神家园的本质表现,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思想纯洁的重要保证。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第一途径是学习。列宁说过,学习,学习,再学习。除了学习,别无选择。作为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是学习我们的特色理论。第二途径是实践。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是个祛除杂念、净化灵魂的锻造过程,完成这种过程,除了要刻苦学习,更重要的是到实践中去锻造,在实践中提高。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第三途径就是积极主动地参加党内生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严格管理和其他党员的监督。作为党员,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

4、加强道德修养。俗话说:‚清正在德,廉洁在志‛。我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一是苦练内功。党员的道德修养是否奏效,在多大程度上奏效,关键取决于党员自身的修炼。也就是说,关键在自律。二是强化外部约束。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或者说他律,对于党员的道德修养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是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四是完善法制建设和监督机制。

保持思想纯洁,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党员教师更应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那些不适应新形势的旧思想和旧观念。教师既要把学生看作学生,还要把学生当作朋友,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要能够因人、因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作为党员教师应该刻苦钻研,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努力扩大知识面,让自己赖以教育学生的一桶水变为有源的活水,常换常新,源源不断。教师必须乐于学、勤于教、善于思,不断有新的发现,有新的科学的创造,找到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勇于探索,具有改革创新精神。

作为教师应以教人者先教己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我们首先应是教己,然后才是教人。如何在学生的心灵之中撒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给予学生鼓励、帮助,使他们充满自信、力量,为她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导航,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点。老师只有用自己的平等、尊重、信任等所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才能养育学生的美好人格。

作为教师应该拥有慈母般的爱心,做一名尽心尽责的护花使者。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尽一切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只有师爱才能凝聚学生的心,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只有热爱,才能喷涌出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才能使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总之,我的体会是,心灵之镜勤拂拭才能更明亮,精神家园常呵护才会更

美好。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思想纯洁,做好本职工作,绝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广大党员、教师,包括在座各位,包括我自己,学习一辈子、改造一辈子、奋斗一辈子。

上一篇:企业贷款不良原因分析下一篇:《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