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外教育孩子的方法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国外教育孩子的方法

关于国外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1

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如果孩子还小,中国家长们就会一笑了之,抢着帮他把问题处理掉,或者干脆让孩子放弃。

英国家长却不这样认为。麦克的儿子查理今年10岁,这个小男孩不但会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修理家里的水管、电器,就连修汽车也能说个头头是道。在中国,这些知识可能二十几岁的大小伙子也未必了解。

查理第一次做事,是在2岁的时候,他看到麦克正在洗碗,感到很好奇。于是麦克把查理抱到洗碗池上。查理马上跳进洗碗池里干了起来。这是在洗碗,同时也等于是在洗澡,衣服裤子全都湿了,碗不但没有洗干净,而且还摔碎了一个。

麦克没有制止他,一直站在旁边,看着查理的一举一动。开始,查理还在笑,慢慢地,他觉得这一点也不好玩,油污涂了满身,凉水粘在身上……他求助似的看了看麦克,麦克把头转到了窗外……终于,他忍不住地哭了起来。直到这时,麦克才把他抱出来,换了干净衣服,把他放到洗碗池边,然后,在查理的注视下,一个个地把碗洗干净。接着,把查理的玩具碗筷放到了水池里。

查理这一次洗玩具碗筷,衣服只湿了一半。第三次时,只有袖子湿了一点点。麦克又教他怎样把碗洗干净的方法,查理做得也就越来越好了。

关于国外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2

一、孩子的爱心现状及缺失问题

1. 家庭因素

如今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家中处于中心地位, 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整天都被爱包围着。而且现在的家庭经济水平有显著提高, 孩子一有要求, 家长有能力并乐意立即满足他们的需求, 对他们过于溺爱, 唯恐孩子受到半点欺负, 委屈。孩子在家长的这种庇护溺爱下, 形成了不少弱点, 使得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只知道一味占有, 不懂得付出, 一味被爱, 不懂得关爱他人, 不懂得分享, 任性, 乱发脾气。这种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没有引导孩子正确成长, 反而造成孩子心理发展的扭曲和爱心的缺失。家长本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家庭本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环境、结构、教育方式和家庭成员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爱心成长, 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至关重要。家庭风气对孩子的爱心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的这种不正确的爱造成了当代孩子的种种现代病, 以致爱心丧失, 目中无人。

2. 学校因素

除了家庭以外, 孩子的其他时间大都是在学校度过的, 学校便是孩子成长的第二个大家庭。即使近年来,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学校也开始转变课程设置, 像品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在很多小学开展, 但是受重视程度如何呢?受传统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影响, 教师更多关注孩子的语数外主课成绩。其实, 一些学校的心理课, 品德课只是学校的一种“门面装饰而已”, 心理课、品德课老师跟其他主要课程老师相比, 课程实施效果不佳, 学校领导重视度不高。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没有过多关爱孩子, 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某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没有对后进生进行心理关注, 导致后进生更加厌学, 心理脆弱。教育的核心是什么?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以人为本, 培养健康人格, 这是一切教育的最基本原则。学校培养孩子的爱心是为其他学科的教学奠基。

3. 社会因素

信息时代, 社会媒体、网络等除了使人们的生活更快捷以外, 对现代儿童的身心健康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孩子们在家看电视时间长, 不管呈现在面前的是好与坏, 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很直观的视觉刺激, 一些孩子还会模仿, 电视、网络的消极影响对于孩子的情感培养、个性塑造有负面作用。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及周围人的文化生活形式, 都影响他们的爱心成长。

二、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的措施

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是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奠基工程, 对孩子一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为孩子的成长及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而言, 没有什么比爱和亲情的需要更重要, 爱无处不在, 就看怎样给予孩子正确的爱, 怎样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教育, 并且怎样培养孩子发现爱, 拥有爱心, 爱他人。

1. 做正确有爱心的父母

“人之初, 性本善”, 只要在孩子心灵播下爱的种子, 就能培养出良好的品质。家庭是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 父母就是爱心播种者。

第一, 爱心培养从小抓起。营造有爱的家庭氛围, 让孩子在温暖有爱心的家庭中成长, 时刻感受到父母对自身的关爱, 从而使爱心在孩子心中萌生。第二, 爱心需要榜样示范。父母良好的示范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因为儿童有特殊的“天赋”倾向———模仿, 那么孩子行为的习得更多来自家长,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此, 父母孝敬老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等, 就能感染并唤起孩子对他人的关心。第三, 时刻培养爱心精神。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爱, 家长要时刻引导孩子的情感方向, 联系生活细节, 耐心地、不失时机地激发孩子的爱心, 向孩子渗透爱的情感, 时刻传递出正能量。长期如此, 孩子心中自然会滋生爱心。

2. 教师的爱“心”教育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 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 还要对学生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人格塑造、情感培养, 这是为最终实现教育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 教师是教学工程的灵魂工程师,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这是对教师, 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要求, 即教育者不仅必须具有学科专业知识能力, 而且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据此两点可知, 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是进行教育的前提。只有教师的自身道德完善后, 才可以有效帮助并培养学生的道德。一个拥有“爱心”的教师, 才有可能对学生施加爱心教育与培养。一方面教师不再单单传授专业知识, 而是作为一个爱心工作者给予学生更多关注、关怀与理解, 给予学生更多重视, 这便能使他们意识到自身价值的存在和必要, 更能树立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皆是尘世凡人, 不是说谁都是完美的, 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 课堂教学中老师不能区别对待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 尤其是对待所谓的“差生”应该给予更多关注, 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 不能再对差生持漠不关心甚至粗暴心态, 而是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 使之渐渐改变, 改变以往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想法, 对其因材施教才是教师爱心的体现。教师的爱心教育和爱心示范能使学生获得深刻效果。并且同伴之间的榜样示范是实施爱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这就需要教师在班级里建立充满爱心, 相处融洽的班风, 布置充满情感的教室环境, 使得学生在积极的环境下受到老师的正面引导与环境的熏陶影响, 循循善诱, 强化爱心的存在, 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再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这是爱心教育的一种体现, 爱学生的心理, 使学生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这是爱心教育的质的体现。课堂上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教育, 心理健康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并且做人的基础, 从青少年心理状态看, 心理问题普遍存在, 许多方面表现出向低龄化发展趋势, 这些问题的成因可以追溯到他们的小学时代, 儿童时代的教育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 当然作为这个阶段的施教者———教师必然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 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建立朋友合作关系, 抛开传统的“师道尊严”心态, 转变自身角色, 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或不良行为, 耐心给予输导, 让学生感受爱的体验, 从而端正他们的不良行为。爱学生,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目的的最终归宿。

3. 社会力量

社会是孩子们生活的第三环境, 国人素质的提高对孩子的身心成长算是一种旁敲侧击的教育, 同时大众媒体关于爱心的正面报道越多, 孩子们在电视面前所接受的正面教育是最直接和易接受的。社会经常组织一些献爱心活动是培养孩子爱心的一项措施。

总的来说爱心教育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就能够达到的, 它不仅是一项持久的, 而且是复杂的工作, 不管是家长、教师、社会群体等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责任, 有义务, 孩子是以后社会的主流, 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否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道德素养的高低。没有健康的心理, 就没有爱心的呈现。在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时, 一是给予孩子爱心, 二是培养孩子有爱心, 三是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以后的成长,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摘要:当今社会孩子的爱心缺失严重, 这跟孩子生长的环境及教育方式有极大关联。就当前社会, 家长方面对孩子的关心、重视程度不够, 少了一份真正有意义的爱的教育, 学校教师对孩子缺乏爱心, 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文章分析了社会方面对孩子爱心教育的影响, 就孩子的心灵教育展开论述, 然后对爱心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有效措施等。

关键词:爱心,心理健康,品德培养,教育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明编, 著.林崇德, 董琦, 主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9.

[2]谢占杰.论爱心及爱心教育[J].许昌师专学报, 2000 (1) .

[3]中国洪泽[EB/OL].http:/www.hongze.gov.cn/art/2011/10/31/ar.

关于胆怯孩子的教育 篇3

关键词:胆怯幼儿;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240-2

作为一线的老师,工作中我们特别注重两类孩子:一类是特别出众的,他们聪明、乖巧,容易博得我们的喜欢;另一类是爱惹事生非的,他们时时闯祸,经常打人,我们不得不时常盯住这一类孩子。老实孩子,他们不找事,不添麻烦,不容易引起我们的重视。《纲要》中指出:要树立正确地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如何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关注胆怯孩子的教育呢?下面结合一个特殊教育案例谈谈这个问题。

一、要重视吸收有关反映孩子情况的信息

孩子心理行为有了问题,会表现在各方面,引起与他密切接触人的注意。而我们刚开始与孩子接触时,是盲目的,真正了解孩子,与孩子互动起来需要一定时间,作为一线的老师,一定要重视各方面的信息,综合采纳。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了解时间,增加工作效率。蓓蓓能很快纳入我的视线就源于我及时接纳了各种信息:她是我从中班接的一个孩子,小班的老师反映她很老实,班里有她没她一个样;她母亲也找我反映情况,说她孩子很内向,很老实,让我们多关照。由于有了两方面的信息,开学的第一天,我就注意观察她。

场景一:我们组织孩子们喝水时,小朋友们都去了,她却安安静静的坐在小椅子上,我温和地对她说:“你快去喝水吧!”她这才慢慢起身,来到开水桶旁边,看着小朋友你争我抢地拿杯子接水,她又悄悄地躲在一边,不敢靠前,等所有的小朋友都接完水,她才慢慢地、很小心地走到水桶边,我发现她接水时手在颤抖。

场景二:上课时,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大声讨论,她只是端端正正地坐在小椅子上,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我拿眼睛微笑地对视她,她很不好意思,赶紧躲开。

场景三:户外活动时,孩子们踊跃排队,她却坐在小椅子上一动不动,“蓓蓓,快过来站队呀!”我说,她很不好意思地站起身来,满脸通红,目光祛怯的,低着头走过来,远远地站在队伍的最后面。孩子们玩套圈,你追我赶,好不热闹,她却躲在一边,不敢活动,我只好叫一个小女孩拉她一起玩,在我的鼓励下,才慢慢走出我的“视线”……。

二、要采用多种渠道,探寻孩子心理行为问题的原因

孩子心理行为出现问题,或者是先天性的,如遗传、出生时窒息等方面的情况;或者是后天的教养问题,如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包括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等)的缺失和基本需要的过量,成长性需要(自我实现)的不满足等;或者是两方面原因都存在的。与家长进行交流时,必须用诚心博得家长的信任,采用多种形式探寻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了解蓓蓓的情况,我与她父母进行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也与从小养育她的奶奶进行多次正面接触,总结出造成孩子今天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

(1)先天方面原因:孩子的性格随父亲,他父亲就特内向、腼腆,像个大妮似的。

(2)后天方面原因:父母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给孩子的爱与关照不足;祖母是农村老太太,对孙女很溺爱,事事包办,不让孩子动手,限制孩子自由,怕磕着碰着,很少带孩子出来与小伙伴玩;孩子入园年龄较小,由于性格原因,特别依恋家人,分离焦虑严重,哭闹过一段时间后,有了退缩性行为,害怕老师,害怕与小朋友交往,不敢参与班里的一切活动,小班老师的工作任务很重,对于“特别老实”的她给忽略了。

三、找出适合孩子问题的教育对策

良好的教育对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蓓蓓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的对策。

1.亲情关注,补偿依恋需要

心理学上讲,依恋的形成会使孩子获得安全感、满足爱与归属的需要,而蓓蓓的祖母是孩子的主要照看人,老人不会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孩子发出的各种情感信息,也未必会及时反馈和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虽然与孩子建立起依恋关系,但质量不是太高,致使孩子缺乏基本的安全感。为了补偿孩子的依恋需要,我与其父母进行了约定:每天必须抽出时间陪孩子,和孩子聊天,给孩子讲故事,进行一定的户外活动等等,使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记录每天与孩子活动的情况,每周一交给我们。在幼儿园,我们也注意多亲近她,尽快解除她对我们的害怕心理。

2.同伴帮助,满足交往需求

蓓蓓虽然有时会产生与别人一起玩的想法,但因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没有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

我们与家长一起努力为她创设良好的同伴交往的环境。

(1)引发同伴对她由被动到主动的关注。首先,树立蓓蓓在同伴中的地位,蓓蓓乖巧、听话、行为较好。于是,我们常常表扬她:“蓓蓓从不打架,真是个好孩子。”“蓓蓓吃饭一粒米也没掉,真乖!”“蓓蓓上课坐得真好,真是好孩子!”渐渐的孩子们都认识了她,喜欢上了她。然后,再让能力强的孩子们去和蓓蓓交朋友,由于蓓蓓在小朋友们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主动找她玩的孩子越来越多,老师也主动找请她跳舞,和她一起游戏,找她谈开心的事。渐渐的蓓蓓明白了老师喜欢她,小朋友们也喜欢她,她感受到有了朋友的快乐,自己也就会主动地去找朋友了。其次,调换了她的座位,安排一位能力最强的小女孩和她在一起,多帮助她,引导班上的孩子主动和她交往,凡是每天主动与她玩的孩子将获得一次优先选择游戏的机会。

(2)增加个别交往的机会。我们为蓓蓓创设了多与其他孩子个别交往的机会,使她学会社交的方式方法。一次,她站在两个小朋友身后,看他们玩飞机,我走过去问:“你想玩吗?”她点点头,我提醒她说:“你应该怎样对他们说,才能玩到飞机呢?”她想了一下,说:“请你给我玩一下好吗?我玩一会儿就还给你们。”我们当即表扬她,说:“这个方法很好,以后可以这么做。”只要她喜欢玩的活动,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让她玩,并让她喜欢的小朋友陪着她,在她犯错误时,委婉地指出,以保护她的自尊心。

3.尽情玩耍,尝试高峰体验

为了蓓蓓的健康成长,我们为要求其祖母做到:

(1)让孩子放开手脚,大胆的玩。心理学家讲, “高峰体验”就是孩子在对环境积极适应的状态下,潜能得到了发挥,体验到了“忘我”时刻所产生的愉快情绪。“高峰体验”即马斯洛所说的成长性需要,成长性需要得不到满足将导致孩子产生成长性疾病,如:胆小、怯懦等。蓓蓓的奶奶对她溺爱过度,限制了她的活动自由和交往自由,使她没有得到过“高峰体验”。因此,要求其奶奶鼓励孩子大胆的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她体验成功,感受到“我也行”。

(2)教孩子学习与人交往。交往方法在幼儿园要学,在幼儿园外也要学。因此要求奶奶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见了熟人学打招呼,多与相识的同伴一起玩等。每天下午奶奶来接孩子时,我们都了解其活动情况,对做的不好的或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比如带孩子到楼下与邻居的小孩子玩儿,去朋友家串门,到商店去买东西,给同伴过生日等。

关于教育孩子好方法发言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们,你们好:

很高兴能来参加这次家长会,感谢学校给了这样的机会,能够和大家一起相聚,一起探讨教育引导孩子的好方法,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接下来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观点:

首先,我认为对孩子我们应该“给动力但不给压力”。孩子承载着我们无限的希望,作为父母,我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孩子们有好的成长和发展。但作为家长,我认为,在孩子每天全力以赴学习的关键时刻,我们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做到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为孩子搞好保障,为孩子加油鼓劲,做到加劲但不加压,不在孩子面前絮絮叨叨,不让孩子分心走神,为孩子担心这操心那,生怕孩子不努力、不发奋,结果反而搞得孩子们紧张无比,压力无限。我们应该要做到相信我们的孩子,鼓励我们的孩子。

其次,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必须的。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而在中学则要培养好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好的习惯有很多,在小学无非也就是好的听课习惯,好的思考习惯,好的读书习惯,好的作业习惯这几种。对于各类课程,要激发孩子的兴趣,有了兴趣自然而然就会认真听讲;对于思考习惯,如果我们的孩子很少举手回答问题或从来都不问问题的话,那说明他在学习上有一种懒于思考,依赖老师、同学,或者是单纯死记、模仿等习惯。这样的话,孩子则是处在一种被动学习状态。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提问的习惯,让孩子不仅喜欢去问问题,而且也愿意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及将来进一步学习都很重要。家里也有比较多的各种读物,孩子课余时间可以翻阅,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何乐而不为呢。关注孩子作业的习惯。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质量,而且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时间。有不少的家长,包括我自己都有个这样一个感觉,只要看见孩子坐在书桌前,就感到高兴,而不管他在干什么。实际上,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做家长的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作业内容规定作业时间。不要让孩子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习惯。

最后,作为父母,我们要起到积极的榜样与引导作用。一要有坚定的态度。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持之以恒,特别是孩子已经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的时候,家长坚定的态度就更加重要。二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自己在看电视,却让孩子做作业,这不仅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而且也影响孩子的学习。三要赏识孩子,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缠做错的事,还不如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来鼓掌喝彩!我也相信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

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5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家庭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面对于众多家长多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方法运用

妈妈看到这种情形,就耐心地跟小雨说:“爸爸今天有工作不能带你去,哭也没有用,快起来,陪爷爷奶奶去看电视。”小雨依然赖在地上,哭的声音更大了。妈妈给爷爷奶奶使了一个眼色说:“你不去就算了,我陪爷爷奶奶看电视。”

大家都很专心地去看电视了,把小雨“晾”在了一边,任凭他哭闹。妈妈眼睛虽然盯着电视,耳朵却一直关注着小雨的动静。渐渐地妈妈听到小雨哭闹的声音小了,最后听不到声音了。又过了一会儿,妈妈觉得应该给小雨一个“台阶”下了,就走过去跟小雨说:“今天妈妈买了你爱吃的哈密瓜和奶奶爱吃的草莓,我们去拿水果,跟奶奶一起吃吧。”

幼儿行为解析

孩子想要做的事情没有得到满足,自然会找渠道发泄,小雨采取了躺在地上哭闹的方式进行不满的发泄。如果是偶尔耍赖,这是幼儿情绪宣泄的一种方式,只要成人不妥协,不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但是如果孩子经常因为一点事情就任性哭闹、大发脾气,就要引起重视了,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运用恰当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

知心话语

家长当孩子发脾气时,如果轻易做出让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以发脾气来要挟父母的习惯,如果发现“要挟”不奏效,孩子以后就不会经常使用了。

温馨提醒:

使用“故意冷淡”法应该注意:

1.当孩子无理取闹时,这一方法应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使用;

2.掌握好时间,最好在冷淡过后,给孩子一个台阶,或者等孩子情绪稳定后讲明道理。

巧妙的运用方法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对此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工作还是具有很大的作用的。但愿家长可以抓住这次机会让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也是根据孩子的成长所来完成的。

巧妙的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家长们都了解处在叛逆期的孩子都是很敏感的,对于这个问题家长应该特别注意教育方法的使用,避免适得其反的结果出现,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很多家长都很关注的问题之一,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孩子的逆反心理由何产生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而许多孩子却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

专家介绍,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飞跃。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一方面他们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既缺乏生活经验,又极其要求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地“关怀”,不厌其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自尊心,从而产生反抗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了解逆反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

事实上,逆反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

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

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

因此,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这样一来,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父母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

专家建议,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家长还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篇6

当你的孩子在外界交往或其它事情上表现出害羞害怕等感受时,仅仅对孩子说不要害怕,不要害羞……是没有太大用处的,但更好的是能认可他的感受,并马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告诉孩子,你曾经也经历过同样的感受,这就是你给孩子展示同理心,表示理解他此时的心情。

这会加强孩子对你的信任,同时增强他的自信心。当你表达同情时,孩子会受到安慰,但会破坏他的自信心。

处理孩子遇见的问题和矛盾

1.用同理心的心态去倾听

2.鼓励孩子,自己找出解决方案

3.解决完毕,引导孩子放下

孩子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失败,但是没关系,可以鼓励孩子再来一次。

关于国外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7

一、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首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出世后, 最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父母的身边。孩子最先了解的人就是父母。第一个给他玩具、逗他嬉戏的是父母;扶他学步、教他学语的也是父母。初生的孩子大脑里一片空白, 是在父母的抚育关怀和直接教育中学习。因此, 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孩子脑中形成了最深的印象。孩子掌握初步的知识、智力的早期发展、生活习惯、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的形成, 都是父母影响的结果。

其次, 父母教育的很多条件是幼儿园、小学的教育无法相比的。一是时间长。孩子从出生就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从0—3岁, 孩子只接受家长的教育 (少数上托儿所的孩子除外) , 即使孩子到3岁以后, 上了幼儿园, 也还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与父母在一起。在这么长的时间内, 如果家长能够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 那么, 教育效果肯定是非常显著的。二是教育手段丰富多样。家长教育孩子的手段不是上课, 而是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家庭游戏、外出活动、平常交谈等活动, 这些活动的丰富多样, 是幼儿园、小学的教育手段无法相比的。三是最能因材施教。幼儿园和学校的教育, 是老师面向一批学生的教育方式, 由于种种原因, 老师们难以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但是,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却是完全的因材施教和个别教育方式。只要家长对孩子的知识和能力真正地了解, 又有适当的教育方法, 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当然, 我们强调家长教育的重要性, 并不意味着降低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可以让孩子学到系统、全面的知识, 发展孩子各种能力, 使孩子得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 这是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家长既要重视家庭教育, 又要配合好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育, 这才是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二、进行游戏, 寓教于乐

l.做游戏的有心人。

每做一个游戏, 要有一定的目的。父母和孩子做游戏, 在别人看来, 是家长和孩子在其乐融融地玩, 在享受天伦之乐。孩子也是沉醉在游戏之中, 其乐无穷, 不知道做某个游戏可以学到什么。而父母心里应清楚做游戏的目的, 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例如, 教孩子倒数10—1。我运用了“火箭发射”这个游戏。在孩子已能牢靠而又熟练地顺数1—50的基础上, 针对孩子对电视新闻中播放的火箭发射比较感兴趣的情况, 我提出要与孩子做火箭发射的游戏。孩子当然非常高兴。于是, 我们一起动手用积木制作“火箭”, 准备“发射”。在“发射”前, 我给孩子讲了火箭的作用, 火箭发射的程序。火箭发射前要倒数10。所以我要孩子在“火箭”“发射”前, 也要倒数。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我要求孩子先倒数5—1, 孩子很乐意, 并能很快掌握。在以后的几次游戏中, 我逐渐将倒数的数增加至10—1。孩子掌握起来也比较轻松, 以至于在不到4岁时就能倒数20—1了。

2. 做游戏的协调者。

孩子爱做游戏。但并不是孩子想做的游戏就能做得到。因为有的游戏用现成的玩具是不够的。这需要家长为孩子另外准备一些游戏用的材料。这些材料除可以购买外, 家中的很多物品都可以用来做游戏, 如凳子、椅子、被子、锅碗瓢盆等等。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游戏, 就是孩子在两岁左右, 一次逛街回来, 他非要做“卖鳝鱼”的游戏。而且还要给他准备纸条 (当鳝鱼) 、钉子、两根小板凳、小盆、小刀 (玩具塑料刀) 。准备完后, 他就真的卖起鳝鱼来了:坐在一根小板凳上, 用小刀划钉在另一根小板凳上的纸条 (鳝鱼) , 凳子下面的小盆用来装划好的鳝鱼。孩子做得很投入, 津津有味, 持续时间不下半个小时。显然, 孩子在游戏中得到了乐趣, 而且也培养了他的记忆、想象等能力。以后, 孩子几乎每次外出活动回来, 第一件事就是做有关他见过的感兴趣的游戏, 家长自然就是一阵忙碌。但可喜的是, 孩子专注于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 注意力也越来越集中。这对于他以后专注于正规的学习、对学习感兴趣是大有裨益的。

3. 注意游戏方式的多样化。

一般来讲, 孩子喜欢将自己感兴趣的游戏重复多次, 比如搭积木 (可拆装的积木) , 可以由简单搭到非常复杂, 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搭, 到自己独立搭, 而且搭出家长都难以想象的形状来。但是, 有时孩子也对某种游戏很快产生厌倦。这样, 就需要家长变换游戏的方式, 最好是不同的方式交替进行。就是同一种类的游戏, 也要有多样化的形式。例如, 识字游戏, 就有讲故事、学识字, 卡片法识字 (卡片上有字, 还有人、物、花鸟的图画) , 生活中识字 (将字与生活中的实物对照) 等等形式。

4. 怀着饱满的情绪去做游戏。

家长怀着饱满的情绪,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正在做的是活泼有趣的游戏。孩子对游戏有兴趣, 教育效果才会好。为了让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 家长应多说说鼓励的话。孩子受到表扬和鼓励, 兴致就会更高, 头脑会更灵活。家长的鼓励, 还能培养孩子一项极其重要的品质——自信, 这对孩子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极为有益的。

三、重视外界环境的作用, 培养良好的习惯

幼儿的模仿性非常强, 模仿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 看见小朋友做什么, 自己也要去做, 看见别人有什么, 自己也想要。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 建立良好的习惯;同时, 成人所没有意识到的一些行为小节, 也可能被孩子模仿而形成不良习惯。因此, 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也在育人。例如, 家长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 这样幼儿就会无意识中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在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品质时, 家里成员之间应互敬互爱, 使幼儿在互相关心和谐氛围中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家长要有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 有孩子在家尽量少看电视;等等。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要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 需要家庭、幼儿园、学校的共同努力。本文只就家庭教育方面, 谈了一些肤浅的看法, 不妥之处在所难免, 欢迎广大同行指正。

摘要:对于入学前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 究竟持什么样的观念, 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呢?一是要认识到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首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次, 父母教育的很多条件是幼儿园、小学的教育无法相比的。二是进行游戏, 寓教于乐。包括做游戏的有心人;做游戏的协调者;注意游戏方式的多样化;怀着饱满的情绪去做游戏。三是重视外界环境的作用, 培养良好的习惯。

关于国外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8

现在的孩子带着天生的孤独感来到这个世界,那么孤独会有哪些麻烦?第一,人一孤独,无端伤感,莫名其妙流眼泪;第二,人一孤独,思考力就变得非常强,所以麻烦就来了,既不思考吃,又不思考穿,他就过早地思考了一个终极问题我存在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教育面对的问题是我们得知道这些孩子是什么人,才可以有方向。

一、当今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

现在在大多数城市里,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六个人围着他,这六个人会把最好的付出给他。那么六个人爱一个孩子,你能体会到这个孩子的感受吗?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他就要报恩。他们焦虑不堪,他们可能考不到家长觉得理想的大学,然后会觉得实在对不起家长,家长的幸福要孩子来负责任,幸福不是别人能给的,而是自己的主观体验。家长们要告诉孩子不要背这个包袱,轻装往前走,这个才是给孩子正能量。现在咱们国家有多少孩子因为学习成绩才没有达到应该有的目标所以在临考前焦虑不堪.我们能看到现在的孩子有空前的学业压力,这只是显性的,而隐性的东西是孩子们整天跟焦虑高危人群在一起,这些人是孩子的父母、老师。如果孩子在学校、在家里都要面对一群焦虑的人,人人对孩子拉橡皮筋,老师在学校里不停强调考试、学习,孩子回到家,家长也在强调考试、学习,那孩子可能就完了。跟焦虑的人在一起,会疲惫不堪,我们孩子所遇到的压力是全世界没有的。

二、当今的孩子对话语权要求很高

现在孩子的第二个特征是对话语权要求非常高。这绝对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在中国几千年来是没有的。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者,还是秉承老一套。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学生被老师教育的时候,老师在训他,这个中学生还是老这样子他根本不会听你讲的。因为你不了解他话语权要求很高,你没有给他平等的对话。如果你不让他有说话的可能性,他就到网上去说,你堵不住他的。

三、当今的孩子知识面宽广

现在的孩子他未必是要到学校来接受知识的,好多课都有光盘,他可以买来光盘自己看,而且都是名师讲的。所以现在的老师没有权威性,不像我们小时候,家里如果没有一本书,老师就是万宝全书,现在没有这样的老师。老师不理解这点就会打击学生,就否定现在的学生不如过去的学生。其实这就是时代的特征,跟不上的话,那是老师的问题。所以教育要针对这些问题才能对未来的学生有用。

四、当今的孩子都很善良

我们所有的家长都会说他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有一点,孩子是非常善良的。这就是中国的希望所在。原因是他有爱,他是浸润在爱当中长大的,他是在一个物质丰厚的时代里长大的,这样的人他一定善良,一定有爱心。爱心不是空穴来风,爱心是有条件的。现在的孩子具备了基础条件,所以他有同情心,他同情弱者,他爱别人。所以他的道德判断水平要比我们这代人高多了这一代孩子是有希望的。我们做家长的绝对不要辜负了他们,他们都是好孩子。

五、当今孩子现实感非常弱

当今孩子现实感非常弱也是教育的结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而我们的学校也没有提供给孩子处理事务的可能性,除了学习和补课没有其他活动。孩子在现代化的电脑世界里生活,现实感很弱。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这就是他们的特征。德育教育是育人,不是灌输某些东西,要把他育成一个健康的人,不然一个没有现实感的人,到后来他的人格会有问题的。曾经有一次有个重点中学高中的学生,她带了一个手机给我看,她说,“老师,我们在玩这个东西”,我一看吓一跳,一人割自己一刀,这就是现实感缺乏的表现,他必须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真实的存在。可惜,我们教育者全然不知。我们只知道他的成绩上去了还是下去了,而成绩下来有太多的因素。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的孩子。

六、当今的孩子对个性化生活要求非常高

我们小时候被教育成“你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你是沙漠里的一粒沙”,现在的孩子是“我来过了,雁过留声,你们怎么可以不知道我来过?”他必须要展现个性。这个是我们现在孩子的又一个特征所在。如果你要压抑他,他就抗争。抗争的途径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跟你打,我们叫逆反。就是你说东他一定要说西,你说要好好读书考高中,他就跟你说要考职业学校。我们培养孩子健康是很要紧的,所以要充分满足他的个性展现,我们的学校德育活动要有这样的意识。

七、当今的孩子活在“第三只笼子”里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家长对他太好了,就像食物;但同时给他压力,就像电击,孩子们如同老鼠在第三个笼子。每个家庭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是成功者,嘴巴不说,心里是这样想的。各行各业,凡是能成功的都有一个共性的特质,这些人一定是输得起的人,输了再来,最后就赢了。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你只让他成功,不让他输。

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 篇9

如果单纯为了让小孩停止哭泣,而满足他所有的要求,只会教会他,哭泣和耍脾气是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一种最佳手段。一方面障碍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动力的开发,另一方面,没有机会把孩子的自我为中心改造成社会责任感。

如果是不会说话的小孩哭

1、先看看他是不是饿了,累了,烦了,尿裤子了;

2、如果不是,就尽情的让他哭,释放,哭完后亲吻他,抚摸他,给他玩具玩,但不能让他看电视。

如果是会说话的小孩

1、引导他用语言代替哭闹,疏导情绪;

2、如果他继续哭,那就由他哭个够。他失去关注,释放完毕,自然就不哭了。

3、如果在家哭,就告诉你的孩子,可以哭,但不能打搅别人,设立一个哭泣专用房间。去那个房间尽情哭。

关于孩子教育的思考 篇10

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有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的意思就是说天下万物都始于一个恒久不变的客观规律中,而人类总结出来的所谓的规律,不一定是恒久的规律,人类可以认定的名号,亦不是恒久的名号。这席话听起来比较苦涩、难懂,但仔细思索后,却发现能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人类对社会的认知是逐步推进的,对世界的改造也是在探索中前行的,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至资本主义社会或社会主义社会,抑或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在每一种社会的前阶段,社会体制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但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旧的社会体制往往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于是就会出现社会的变革或革命进程,以一种新的社会体制替代过期的体制。由此规律,人类社会能从失败的社会活动中逐步修正自己的错误,却不能预知或提前完全决定社会运行的轨迹。

这种道理推及到孩子的教育方面,我的理解就是教育没有一种万能的方法,一个普遍的程序。试想,如果在教育中都像王金战老师写的那样《学习哪有那样难》,都像蔡笑晚先生说的那样《我的六个孩子上哈弗》,那天下的孩子个个成绩优秀,人人上名牌大学,现实吗?!所以就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之说;也就是说,市面上流行的教育方法、教学方式也许具有借鉴作用,但也不是绝对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我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什么是成功的教育、怎样才能有幸福的人生。难道成功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成绩优秀,考上清华、北大或牛津、哈弗等名校吗?难道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一辈子在外打拼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吗?

我们身边这种情境的事例不胜枚举。我父母家的邻居有对丈夫姓费的老夫妇,老两口都年逾九旬,住在居民楼的二层,老式居民楼楼梯陡峭,老头、老太夫妇拄着拐杖,颤颤悠悠的上下楼梯,为生活劳累。有时,邻居都不忍,上前扶上一把。他们唯一的儿子“学业有成”,现在美国定居,供职一家研究机构做学问,据说,可能是由于中美之间往返机票太贵,他几年也不能回家一次,以至费老病危,他儿子回国后费老遗体都已经火化,入土为安了。费老临终都没有得到儿子的服侍,他幸福吗?!他儿子最后都没有见到老父亲一眼,他遗憾吗?!

在我目前所居住的选煤厂河西工房居住着一位离休干部马老,亦是年逾九十,行动不便。他大儿子可能是“教育不成功”吧,长大成人后被选煤厂招工当了工人,小区居民们经常能看到,他儿子右手搀扶着老人,左手提着一马扎,一步三停的陪老人散步,走一段路后就放下马扎让老人坐下歇一歇,每隔几天,都用轮椅推着父亲去选煤厂澡堂为父亲洗澡,在天气晴朗的午后,就让老父亲躺在轮椅上晒太阳。看着老人红润的脸庞,悠然自得的神态,我们能感觉到老人是幸福的;老人的儿子尽到了孝道,得到邻里的赞誉,他是问心无愧的。

基于此,对幸福和成功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我认为成功的教育成功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成绩优秀,更应该让孩子保持心理健康、人格健全,能适应生活中顺境和逆境的考验,人生的幸福更是一种积极的体验,可以有事业的成功,也可以有亲情、友情的环绕。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的人生,实现成功的教育呢? 首先,作为家长要加强自我修炼,努力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不要误入“望子成龙”,子女“望父成龙”的怪圈,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家长应顺从人生发展的规律,在事业上尽可能的上进,只有事业上的成功,才能挣回更多的薪水,使家庭生活更富足,更能为生活所需、事业进步创造必要的条件,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在思想上加强自身修炼,不断领悟人生的真谛。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各种富有哲理的学说。作为人到中年的家长,在生活上不应该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应抽时间广泛阅读诸子百家的思想论著,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感悟先人的哲理,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提高自己的人性修养,从而能更加从容的引导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睿智的思想天空。

在日常的行为上,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亲师友,习礼仪”,孝敬父母,和睦邻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给孩子营造一个关爱、健康的社会生活环境,平时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积极的社会活动,让孩子体验亲情、友情,和孩子共同探讨做人做事的原则技巧,让孩子明白,社会上的人就应该相互支撑、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对一些消极的事件,如社会上的官员贪污腐败、风气败坏,以及生活中过度消费、环境破坏,不回避,和孩子共同分析,从中找出问题的症结,力图在自身的社会实践中避免,让孩子感受到正能量,体验正能量。

其次,在对孩子具体的学习教育上,首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种理论,说的是一个事情,坚持做超过三十天就会形成习惯,而习惯养成后,就会感觉学习是一种必然。第二是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在学习上保持高成效,有效的利用时间,就能挤出其他的时间休息、娱乐、或进行课外阅读。第三,课前预习,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进行过课前预习,孩子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已经有所了解,在课堂上更能积极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中去,针对自己,积极思考,听课的效率就会提高。孩子对一门课程掌握的不好,往往会缺乏学习兴趣,这样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要经常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有不良情况时,及时和孩子、老师沟通,进行针对的性的训练,及时将成绩补上来。知识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期刻苦的努力,才能获得好的成绩。

再次,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积极鼓励孩子多参加班级的活动,从中锻炼孩子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让孩子明白: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的进步更能促进个人的成长。在成绩上不要斤斤计较,为别人的进步喝彩。

最后,又回到开篇的论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上所有的教育方法、教学思想仅仅是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探索,一些思考,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乐观看待生活,用感动传播正能量,让我们以易经中的这句话与观赏此文的朋友共勉。

关于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方法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新生 入学教育 方法

1 根据高职生心态特点,转变入学教育思路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其入学分数比较低,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对于学习的热情并不是很高,很多学生之前都是在普通中学接受教育,思维还是停留在中学的水平,对于高职院校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新入学的新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有些不适应,主要表现如下:

1.1不平衡心理非常强烈

大学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很多学生通过高考的洗礼之后都能够步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但是对于某些学生来说,高职院校与其理想院校相差甚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职院校是这些学生一个无奈的选择,因此,这些学生带着一种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或者说一种不愿意接受现实、不敢面对现实的心态来到高职院校,其中不乏对学习的抵触心理。这也导致了他们在学习课程的时候容易出现不上进、不积极的现象,而不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对未来进行规划。

1.2既自卑又自负

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自己学习能力较差,高考考不出好成绩,因此进入了高职院校;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高考发挥失常,进入了高职院校。前者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认为进入高职院校就意味着自己将来没有什么前途,并没有认同自己的大学生身份,对生活和学习失去了信心;而后者更多的是容易产生自负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在考试中失利,自己的能力很强,且把谁都不放在眼里,经常向同学炫耀自己过去的某些荣誉,极度自负,这就使得他们在学校无法与其他学生保持正常的社交关系。

1.3对自己的认知不足,依赖性严重

现在的高职生以“90后”为主,相当一部分新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父母为其包办一切,备受父母的关爱与呵护。在刚进入高职院校时,大多数学生都缺乏锻炼,在各方面都出现不适应的现象,无法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较强的依赖性。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由于自身工作生活经验的缺乏,在对事物做出评价的时候往往比较片面、不准确。

1.4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是在目标和能力的认识上不清楚

高职院校与高中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毕业之后就要走向社会,因此他们还是会树立一定的目标,有的放矢地去培养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能力局限,其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能力欠佳,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不是那么顺利,因此会出现一些挫敗心理,甚至有的会就此半途而废。

2 找准切入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针对高职院校新生以上的心理特点,学校应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做好引导工作,而不是一成不变地在开学的时候给学生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这样的入学教育工作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提高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学校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方向,让学生在入学时就以饱满的精神来迎接自己未来的学习生涯。

2.1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确定正确的目标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低,学习能力欠佳,学校在学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就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成绩不佳只能说明自己中学时代基础薄弱,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并不能决定自己的未来,要把这当成一个新的起点来对待。其次,让学生充分明白社会竞争的激烈,只有拥有较强的能力,才能在社会中立足下来。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明白,在市场经济中,只有自己不断地去适应社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磨炼自己,才能不断进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再次,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只要自己在校期间其综合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只要有能力谋生、自己有能力去为社会发展做贡献,那么,一纸文凭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2.2帮助新生调整学习方法,引导他们整合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高职教育是培养各领域第一线的人才, 与市场“ 适销对路”, 专业设置往往以市场为导向。教学上应普遍注重对学生的技术培训、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也要看到许多高职生还要继续深造, 因此,在进行入学教育时,仍然要强调高职生必须要注重公共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要帮助新生树立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精神。在强调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 也应引导新生重视其他能力的培养, 如观察力、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从而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要帮助新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高职教育也是一种大学教育, 具有大学教育启发式的特点, 同样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索性学习。有些新生由于仍采用中学时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不高, 成绩不理想, 影响了学习积极性, 所以要切实为新生提供灵活有效的学习方法, 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 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重复和浅层地注释, 成功的高职入学教育要求相关人员去积极探讨新的教育方法,来作为入学教育的指导方针。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入学教育的实效, 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美玲,周捷信. 班级团体辅导在90后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的探索——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46-49.

[2]于靖熙,孙昌达 ,颜学若,等. 规范开放试点专业新生入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4):14-16.

[3]刘鸿翔,王建平,丁立平. 高职高专新生“多维导向式”入学教育模式探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207-212.

关于国外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12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育,创新理念,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 创新是灵魂, 拥有创新的课堂, 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才能提升课堂效率。当然, 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 良好的方法是成功教学的有力武器。由于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教学过程又是激发学生创新力以及调动学生主体的过程, 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初中英语教师, 我们一定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 这一点也是所有初中英语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 本文主要从初中英语教育的创新和理念方法入手, 希望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质量,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初中英语教育的创新理念

(一) 语法教学方面的创新

在语法教学方面, 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理念, 这样才能实现语法教学的创新。其一, 语言结构上, 尽量用图表进行表达, 这样可以明确语法结构;其二, 在真实的语境中, 尽量练习语法项目;其三, 坚持从分步呈现、分步练习到综合运用, 达到层次清晰、循序渐进的目的;其四, 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和实践, 总结语言规律。作为初中英语教师, 我们首先要重视语言的意义、情景和实际运用, 防止死抠语法和生搬硬套的不良教学方法, 充分把握语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其次, 把握语法教学的度, 但是不能延伸过多, 以免学生陷入英语学习的误区, 而要紧紧围绕话题, 创设与语法内容相似的语境, 促使学生参与实践, 并从中掌握所学的语法项目。

(二) 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创新

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是提升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 初中英语教师要善于创造生动的情景模式。比如, 在课堂教学中, 或者在日常生活中, 需要不断培养学生读书、看报, 以及听说读写的能力, 尽量在每一节课上设置不同的情景模式, 将对话的机会留给学生。另外, 在每节课上, 尽量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演讲, 或者讲述英语故事, 并在这方面多花些时间, 同时还要接受学生的提问和建议。当然, 通过这种简单、生动的教学方法,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三) 转变学英语为考试的观念

作为初中英语教师, 我们需要以身作则, 不能向学生灌输英语, 更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采取其他不良手段。实践证明, 如果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一般都能轻松而高效地学好英语;在初中英语课堂上, 如果能够改变教师与学生应付考试的陈旧观念, 就一定能走出英语的学习困境。因此, 要想真正改变英语学习的理念, 就必须制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课堂环境, 同时要采用生动活泼的方法, 这样才能实现创新教育, 从而让学生用心去体会英语。

二、初中英语教学的创新方法

(一) 明确教学的主体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拥有完整思想的人, 更是一些思想鲜活、性格各异的主体, 这就要求教师更加重视释放和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 即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只是一个诱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要想真正学到知识, 还是要靠自己。因此, 明确教学的主体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创新方法之一。

(二) 活跃课堂教学情景

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水平, 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而活跃的课堂教学情景必不可少。通常来讲, 师生关系融洽, 能够使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 初中英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 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活跃思维的学习舞台。因此,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首先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 不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其次, 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 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最后, 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及时鼓励学生的优点和思维方面的合理因素。

(三)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积极地开展课外活动, 也是一种创新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更是如此。一般来说, 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扩充知识, 进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尽量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 分单元设计一些活动内容, 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 比如, 组织猜谜语、背诵诗歌、模拟会话、讲故事、扮演角色等活动, 它们与教材的知识体系、能力训练体系相互配合, 且这些活动又是一个独立的活动课体系, 一步步由浅入深。这样安排活动, 不仅克服了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还提高了课外活动效果, 从而有助于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

总之, 为了社会的进步, 国家的发展, 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对于初中英语而言, 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深入探究, 不断总结经验, 并提出观点, 以便增进相互间的交流, 推动整个英语教学事业的进步。同时,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还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英语知识, 即教师只有坚持以促进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 才能真正地把初中英语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中。

参考文献

[1]曹凯.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读与写, 2012 (11) :87.

[2]陈惠敏.新课改模式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和谐构建[J].科学大众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 (8) :30.

父母教育孩子的四大方法 篇13

父母怎样教育孩子为人处事呢?怎样担当成功父母角色,家教理念:不仅仅要做孩子合格的引导者,我们还看看有哪四大方法吧!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狡辩”-----反馈效应

每当家长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孩子总会找出很多个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时,家长一般都会气愤地称孩子的这种行为为“狡辩”,其实,这并不是狡辩,而是孩子对家长教育的一种反馈。

教育是双向的,家长不仅要教,还要接受孩子的反馈,教育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长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管自己“教”,一点都不在意孩子反馈回来的信息,这样的教育往往达不到家长想要的目的。

方法二: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馈

当孩子对我们的教育作出反馈时,我们首先要对孩子的这种反馈作出分析,当然,这种分析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语言进行分析,还要连同孩子的动作及神情进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长们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馈是不是“狡辩”,都务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馈。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当孩子说出“我们班小朋友搜这样说”的理由时,那位妈妈没有对孩子的反馈进行分析,就对孩子大吼,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馈的一种表现。所以,这位妈妈也并知道孩子反馈的真正还以----并不认为“你真蠢”是脏话。

可以想象,家长误解孩子的反馈,并对孩子的反馈进行压制,长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会对妈妈的教育进行积极反馈了。没有孩子的配合,家长势必将更没有办法对孩子进行教育。方法三:针对孩子反馈出的问题,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教育

当家长分析出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时,就可以针对孩子的反馈进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时他不知道将礼貌的重要性,家长就再也不会,就可以通过实例,道理来讲述讲礼貌的重要性,引导孩子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是他不想知道承担最近错误言行所造成的责任,家长就要孤立孩子做一个知错就改,敢作敢为的人„„

总之,不管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馈,尊重和认真分析孩子的反馈,都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方法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手表定理

调皮孩子的教育方法 篇14

你需要让孩子父亲单独和孩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并将它定为一次男人之间的约定,至于谈话内容则可以引入对母亲的考虑,父子两要保护母亲这个话题,让孩子建立一个责任,并对此作出约定。

至于孩子能不能做好做到,就是在后期执行过程中,父亲要对孩子有所惩罚。记住,这种惩罚必须在谈话约定内有效,至于其他调皮事项则无效。目的就是保护母亲减轻母亲的压力。

关于国外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15

关键词:新时期,素质教育,方法,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 更要重视德育, 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 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上述论述中, 揭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 是指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提高其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 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注重形成学生的人格品质、业务功底、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 它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 特别是着眼于学生的主体精神、自主精神并使其在教育中得到充分发挥。简言之,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灵魂的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素质教育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主体性。素质教育强调唤起人的主体意识, 不是把人看作物, 而是把人看作认知体、生命体。它必然要求发展个性, 同时还重视社会发展需要, 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二是全体性。即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它强调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 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素质教育便也是差异教育。三是整体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 要求德、智、体等多方面并重。四是基础性。素质教育以基本素质的提高为立足点, 要为学生打下素质基础, 从而以不变应万变。五是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 而且重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二、新时期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 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特别是70年代开始兴起的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浪潮, 正在日益广泛地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乃至整个人类社会, 各国间的竞争随之转向科技和教育领域,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人才的培养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完善的教育。因此, 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课题, 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使命。世界各国尽管文化背景不同, 国情各异, 但都把发展教育战略放在首位, 都把培养人的整体素质看作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并作为一致的教育改革目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初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首次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并指出:“为了迎接下一个世纪的挑战, 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 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1972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就提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 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强调, 为了迎接21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向人类提出的挑战, 教育应当负有培养出具有面对这些挑战的有责任感、意志、信心、素质和能力的一代又一代新人的使命。日本坚持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重视个性原则,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原则, 培养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原则, 向终生学习体系过渡原则, 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的原则, 即面向国际化, 面向信息化。

三、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要充分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内涵,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虽然, 全面发展的思想早已有之,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理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的教育方针也一直把全面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 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 既要着眼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同时又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而且, 人越全面发展, 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 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的素质教育的提出, 是时代的需要, 教育发展的必然, 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二要正确理解和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学校的传统使命是传授知识, 今天的素质教育仍然把传授知识看作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但是, 素质教育所讲的知识, 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的知识, 而不只是升学考试所必备的知识, 它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两个方面。其次是知识的内化, 素质教育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使之成为人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力和素质相比, 素质更是根本。素质是能力的基础, 能力是素质的表现, 能力的大小是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的。有了较高的素质, 就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

三要把思想品德素质作为学生的最重要的素质。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 包括德、智、体、美等, 其中德是第一位的。第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 第三才是传授具体知识。

四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要建立师生的平等关系, 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敢于争辩, 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要营造一个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重要的是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亲自动手去做、去实验。

五要培养人格健全和有鲜明个性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是人格健全的人, 也是个性鲜明的人, 教育的任务包括发现、发扬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德、智、体、美等都达到一定的要求。但由于发展是无止境的, 加之每一个人的遗传特征、所处环境和接受教育的不同, 以及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的不同, 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每一个人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文艺家、科学家, 而每一个文艺家、科学家也各有不同的个性。因此, 不能用全面发展来否认个性发展, 也不能用个性发展来代替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鼓励拔尖, 发展人的个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素质教育直接从人才规格入手, 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 形成了新世纪的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按照素质教育观, 围绕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 改革我们教育、考试、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我们必须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努力把国民素质搞上去, 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邦凡, 李重华.邓小平理论与素质教育浅论.教育探索.2003年 (6)

上一篇:旅游局2010年上半年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总结下一篇: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