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药炮制炮制技术(精选8篇)
摘要:经查阅文献,对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做了总结阐述,并对中药炮制的产生及发展进行了简述,明确了中药炮制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中药炮制现代化的思路以及中药炮制机械化的现状,并对中药炮制机械化的未来发展的趋势做了简单介绍。关键字:中药炮制、现代化、发展、机械化、创新
引言:中药炮制历史悠久,伴随着中药的应用产生,并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炮制方法。中药多来源于植物、动物及少数矿物。由于多数中药具有毒性,或是有效成分难以利用,且具有“生熟异治”的特点,往往不能直接入药,需要经过炮制。炮制是我国特有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1]。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形成系统的中药炮制理论体系。实践证明,炮制对中药而言,可以起到增强疗效、降低毒性或副作用、缓和药性、抑酶保苷,利于储存,保证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等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施五年计划,中药炮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中药炮制的品质,现代的中药炮制技术取得了发展,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使传统的中药炮制进入了现代化、机械化的新发展。1.中药炮制现代化的必要性与思路
1.1 中药炮制的产生与发展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需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2】。古时也称之为炮炙、修治等,从名称可以看出炮制的起源与作用,“炮炙“说明了炮制与火的关系,古时称炮炙,指的就是用火来处理药材的一种方法,而称之为”修治”则表明炮制的作用。炮制最大的作用就是来修正药性,所谓”修治“包括改变药性以及减少或去除中药本身的毒性两个主要的作用。另外,烹饪的发展也促进了中药炮制的发展,除了最初的火制之外,逐渐出现了其他类型的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敩撰著《雷公炮炙论》三卷,专论制药,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书中论述的炮制方法较李时珍.孙思邈时代更为丰富,如浸就有苦酒浸、蜜水浸、浆水浸、米泔浸、濡甘浸、中乳浸、猪脂浸、酒浸、牛羊血浸、药汁汤浸。煮有麻油煮、水煮、血卤水煮、五香水煮、浆水煮、盐汤煮、酒煮、药汁煮、麻油煮【2】。逐步形成一系列中药炮制的方法,也有了中药炮制学这个学科。
时至今日,中药饮片及中成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代中药产生了多种新剂型。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药炮制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由于古法炮制方法繁复,不便管理,生产效率也不高,因此,中药炮制亟待规范化、现代化。
根据九五规划的要求,我们已经采取中药饮片厂和中医药科研单位联合研究的形式,利用各种现代化检测方法,如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 - 质联用法等,测定中药经过炮制工艺前后主要药效成分、毒性成分的变化,并结合炮制前后饮片的代表性成分的药效、毒理研究,来联系中医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分析探讨其炮制原理,制定中炮制工艺规范化操作和饮片代表性成分的质量标准。【3】 1.2 中药炮制现代化的必要性
药材的质量在除了原生药材的质量外,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炮制,目前我国还鲜有鲜品入药的情况,因此中药入药必经炮制。“药材好,药才好。”药的质量取决于药材的质量,而药材的质量又与中药炮制息息相关。中药炮制虽然可以说是“前人之述备矣,然而,中药炮制的古法在某些情况下并不符合现代生产的要求,经现代技术的检测也证实,某些炮制方法会增加药材的毒性。或是是有效成分减少。
如中药加工时用硫磺熏制主要作用是漂白、杀虫,但硫磺中含有砷,可增加被熏制药物的砷含量;此外在熏制时可产生二氧化硫,若其残留量超过 500m L/g,药物直接泡饮时导致咽喉疼痛、胃部不适等反应。【4】 加强对中药饮片炮制加工方法、质量标准和质量系统评价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饮片炮制规范,提高饮片加工水平。在制定统一炮制标准时,应规范中药饮片的名称,严格把握中药饮片的资源、药用部位及加工炮制方法等,以扭转目前中药饮片名称混乱的局面。在质量标准中增加对炮制前、后饮片鉴别的标准,从有效成分、毒性成分或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浸出物测定、杂质检测、水分测定、灰分测定、重金属测定及卫生学检查等方面加以控制,实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全面控制饮片质量,完善质量标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5】 1.3 中药炮制现代化发展的思路与方法
1.3.1.重视新设备、新工艺的探索与应用
炮制是一门制药技术,其生产工艺要随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要求而改进。而现在的饮片生产机械,在性能、自动化程度及生产能力上还达不到饮片规范化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饮片生产机械和仪器设备的研制。许多专家探索应用新工艺,改进传统的炮制方法。如:利用远红外线及微波具有穿透能力强、加热速度快且灭菌效果好的特点,改用远红外线烤箱或微波炉用于鸡内金的炮制,收到良好的效果。
1.3.2 重视炮制机理研究
重视药物炮制前后成分的变化研究,尤其是有毒中药的炮制机理研究,其毒性和药效的研究,确定炮制方法减毒增效的科学依据。药物炮制前后其成分都会有相应的变化,如某种成份的增减,成分之间的水解、氧化等反应,辅料对药物的成分的影响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如炉甘石炮制机理分析[ 6],可以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以优选最佳炮制方法。
1.3.3 重视统一饮片质量和炮制工艺标准
规范化饮片加工条件和炮制工艺,确立统一的质量标准。总结传统中药炮制经验,重视历史文献研究,进行整理、分析、继承和创新,为现代研究提供借鉴。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探讨和研究新的炮制方法,不断提高炮制技术。有针对炮制净制、切制方面的研究报道,如:黄柏饮片切制工艺研究等[7],同时避免经验论,对于不合理炮制方法应取消,在炮制过程中,如果有剧毒类药材,应保证配伍计量的精确。重视中药多个化学成分在药效上的协同作用, 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8]。
1.3.4加强中药炮制的临床研究
中药炮制是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服务的,炮制的效果最终在临床使用中得到检验和验证,但恰恰是这一重要环节,正是中药饮片炮制研究最薄弱之处[9]。由于炮制临床研究影响因素复杂,不能用临床疗效指标作为炮制方法优选的手段,而是在各项研究指标比较成熟的条件下以临床疗效观察作为最后验证手段。【10】因而在炮制临床研究中,要重视同一药物不同炮制品的不同功效及所产生的不同临床效果,并设法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阐明它的科学性。2.中药炮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古老中药炮制方法不合理 2.2 中药炮制专业人员水平不高
目前从事炮制工作的多数没有接受过业务培训, 不懂炮制理论和技术。饮片生产单位的炮制人员多半为学历不高。
2.3 剧毒类药材炮制过于经验论
剧毒类中药如斑蝥、川乌、巴豆等在炮制时,为降低其毒性,常常采取复杂的炮制方法,这些方法易产生对人体损害,很难控制药物毒性大小。如斑蝥, 斑蝥素既是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 不同的炮制方法,斑蝥素丢失的数量也不同,所以炮制过程中凭借经验取量,很不安全。
2.4 中药炮制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炮制工艺不规范饮片的生产和管理混乱,严重制约着中药现代化的进程,直接影响了患者用药的安全和疗效。【11】 3.中药炮制机械的现状
3.1 机械发展
“十五”以来,特别“十一五”期间国家把中药饮片工艺规范化研究与炮制机械同等立项研究从政策导向和研究经费上为炮制机械与炮制工艺的结合给予了支撑,并根据中药饮片的特点,鼓励利用多学科联合,开展饮片生产机械和相关设备研发,并给予专利保护。目前已有炮制机械产品行业标准12项,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1项。此外,炮制机械行业加强产、学、研联合和交流,为炮制机械的研发迈出了重要一步,近年来研发了“智能化鼓式炒药机CGY(Q-750Z)”、“可控式热压制霜机”、“水蓄冷高真空气相置换式润药机”等新型可控式第一代炮制机械。【12】 3.2 机械实例:
① 滚筒式炒药机:是中药炮制现代化的一大改革,它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而且提高了工效,提高炮制品质量,现已用于清炒、炒炭、蜜制等.② 烘法炮制:是利用电热恒温干燥箱炮制中药,由于能控制温度、时间,受热均匀.因此具有炮制品质量统一、色泽一致等优点.3.3 中药炮制机械的未来发展
3.3.1 中药炮制机械应为中药炮制工艺服务
2005版《中国药典》中要求净制的药材品种有139种,要求净制、炮制的药材品种有106种,要求其他制法(如发芽)且需炮制的品种有3种。截至“十五”,国家进行了100种中药饮片中药炮制工艺规范化研究并已结题,中药炮制机械应根据量化的炮制工艺参数如薄片为1~2mm,武火为180~ 220℃等要求,进行相应装备的研发,为实现中药饮片工艺规范化服务。3.3.2 中药炮制机械要实现在线控制
在中药炮制机械与炮制工艺结合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工艺参数的量化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中药炮制计算机在线控制系统,自动跟踪和记录炮制过程与工艺参数,并指令对炮制机械进行控制。如果引入现代科技的“电子眼”、“电子鼻”、“电子舌”等技术与规范化炮制工艺参数和可编程控制器配套,为研发蒸煮、煅制及其他炮制机械在线控制产品和逐步实现炮制单元装备智能化指出了方向。【12】
3.3.3 中药炮制机械逐步向在线检测方向发展
中药饮片生产过程质量在线检测与控制是中药炮制和设备研究的前沿,是中药饮片生产进入现代化和标准化时代的象征。
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是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与装备结合的桥梁。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努力,最终实现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规范化、质量标准化、检测现代化、包装规格化、生产规模化。4.中药炮制现代化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中药炮制,疗效
目前, 全国专门从事炮制工作的只有近百人。中药炮制技术处于萎缩的濒危状况。由于“现代”用药方法趋于“常规化”, 传统的“一方一法”的用药模式已不复存在, 许多特殊而又可产生特效的传统炮制技术逐渐被遗忘。现存为数不多的身怀绝技的炮制老药工对于自己经过长期工作总结出来的炮制方法秘而不宣, 传统的炮制技术面临衰退甚至失传的局面。而中药通过恰当的炮制, 可以大大提高中药的疗效。一方面可以提高其溶出率, 使溶出物易于吸收, 进而增强疗效;另一方面是药物之间相互配合起协同作用, 从而起到增强疗效的效果。
1 炮制对中药成分及疗效的影响
1.1 中医所称的中药
实际上指的是将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合格的饮片。而中药炮制是专门加工制造饮片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分修治 (净选) 、切制 (制成生用饮片) 、炮制 (制成熟制饮片) 三部分。做好中药炮制, 是提高中药质量和中医疗效的根本保证。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中国的第一部国家药典, 标示有药物炮制的方法, 是炮制技术受到政府保护的开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景注》对中药炮制已有详细的记述。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记述了100余种药物的炮制。
1.2 中药炮制在漫长的实践中, 结合中医药的理论, 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
这些理论虽然不能作为定论, 但大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因而探讨那些规律性的本质, 不但有利于炮制原理的阐述, 而且将指导炮制方法的改进及创新。
1.3 炮制方法的研究中药的种类很多, 品种繁杂, 各地炮制方法也不一致
炮制工艺多属于手工作坊生产, 尚难适应现今工业化的生产, 因此研究炮制技术, 改进炮制工艺是当务之急。
2 各种炮制法与药品疗效的关系
2.1 清除杂质, 提高纯度, 保证药效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 在采集过程中往往夹杂非药用部分或其他杂质等, 因此, 必须经过严格的纯净处理, 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保证临床用药准确、安全、有效。如丹参、黄连等, 常带有泥沙、土块, 须洗净才能入药;巴戟天的木心非药用部分, 木心强韧, 化学成分含量明显低于巴戟天, 而木心重量占全药重量的将近一半, 这些非药用部位若不除去, 则配方中药物有效成分含量减少, 达不到治疗所需的有效治疗剂量。有些药材各药用部位不同, 其功效各异, 若一并入药, 则难以达到治疗目的, 甚至造成不良后果。有些原药材的根、茎、叶、花、果等通常会混有一些泥沙、枝梗等杂质;有的皮类药材常常会含有木质心等非药用部分;一些动物的骨、角等残留腐肉杂物。如果把这些杂质或非药用部位除去, 就会导致临床处方有效剂量达不到, 进而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通过净制工序可使药物清洁纯净, 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剂量准确。叶定江等认为像丹参、黄连须等药物原药中常带有泥沙或土块, 必须洗净后方能入药;山茱萸的核、巴戟天的木心、关黄柏的粗皮等都是非药用部分, 所占的比例较大, 若不除去, 就不能很好发挥全方作用;海藻、全蝎等, 自身就带有多余的盐分, 一定要经漂洗后才能入药。
2.2 加热炮制与药品疗效
加热炮制, 主要是用火加热。既是最早的炮制方法, 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对药效有明显的影响。干热炮制的各种方法中以炒制和煅制应用最广泛。药物炒制, 其方法简便, 但在提高疗效, 抑制偏性, 降低或消除某些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 减少毒副作用方面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马钱子中所含的士的宁, 既是有效成分, 也是毒性成分, 可用砂烫或油炸法, 使其部分成分破坏, 含量降低到安全指标, 达到用药安全有效。
2.3 辅料制与药品疗效
中药经辅料制后, 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 归经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 起到降低毒性、抑制偏性、增强疗效, 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等作用,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如苦寒药多用酒制, 利用酒的辛热行散作用, 可缓和苦寒之性, 免伤脾胃, 又使其寒而不滞, 更好发挥清热泻火作用, 如大黄、黄柏等。活血散瘀、祛风通络药物经酒制后可使其活血通络作用增强, 如川芎、当归等。酷制可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疏肝止痛、提高疗效, 如柴胡等。所以说, 中药炮制与药物质量关系密切, 对提高药品疗效也有直接影响, 医者不可不明辨。
总之, 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气味, 影响药物的归经, 调节药物的阴阳, 使药物更好发挥疗效。其所以能适应中医辨证论治的双向性, 是因为中药的气味与其所含成分是相对应的。炮制气味的变化则暗示着药物所含成分的量变和质变。几千年以来, 中国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炮制方法与技术, 而且也形成了一套传统的炮制加工工具。炮制是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
参考文献
[1]华国栋.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 10:108~110.
【摘要】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中职中专中药制剂专业《中药炮制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本文以“炒焦法”为例,探索微课在《中药炮制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微课这一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并促进现代信息化技术与《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微课 中职中专 中药炮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68-01
在中职中专学校中,《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是中药制药专业和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和药物本身的性质,为适应临床用药和调剂、制剂的需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1]。该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中职中专学校《中药炮制技术》课程在理论课主要讲授重点中药的炮制品种和炮制方法,辅以多媒体图文技术;实验课主要进行代表性中药的炮制训练,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但是,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自主学习能力偏低,不利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
因此,本文提出《中药炮制技术》微课教学这一创新的教学模式。“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2]。微课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它同时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3]。微课的主要特点是教学时间短,一般5~8分钟,最长的不宜超过10分钟,这正好符合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10分钟左右)。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微课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授课的载体,因此,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和随身电子设备,随时随地通过微课学习知识。
在《中药炮制技术》教学中,充分利用微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并促进现代信息化技术与《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本文以“炒焦法”为例,探索微课在《中药炮制技术》教学中的应用[4,5]。
一、微课知识点的选择
由于微课的教学时间较短,一般以5-8分钟为宜,因此必须强调学习内容有针对性,突出重要知识点或技能点。本文选取“炒焦法”为示例,着重从炒焦法的操作方法、炒焦标准和注意事项3个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微课学习,掌握炒焦法这一炮制方法。
二、主题切入方式
微课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非常珍贵的。那么,怎样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让学生跟着你的思路走下去,显得尤为重要。情境引入是最有吸引力的方法。从一张“蛋炒饭”的照片,开始引入炒焦的概念,“饭是怎样被炒焦的”,言简意赅。
三、教学过程多样化
一堂优秀的微课必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手头的教学资源,进行多样化的教学。炒焦法的操作方法、炒焦标准和注意事项可以采用示范性操作进行讲解。首先录制一个视频短片,然后讲解短片中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这样可以产生很好的视觉化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多媒体课件的排版方面,采用文字、视频、图片的多元搭配,并将知识点以关键词的形式清晰标明,使学生感受到一目了然的视觉效果。采用观察比较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将不同品种和不同炮制程度的炮制品以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对比,自己寻找答案,最后教师对结果进行点评。
四、布置课后任务
在微课的最后,布置课后任务:每个学生在家里自己动手,把自家的大米炒焦,并将自己的作品拿回学校,在下一次课上小组讨论,然后老师点评。通过课后任务,可以打破课堂的局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创新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中药炮制技术》课程通过微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并推动微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李松涛.中药炮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
[2]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5-12.
[3] 胡铁生,黄晓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1.
[4] 李雪莹,刘慧,王苏丽.高职高专微课实践与启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4):100-102.
有的药物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因毒性或副作用太大,临床应用不安全,需炮制后使用。
如草乌:生用大毒,多外用,
制草乌:毒性降低,可供内服。
常山:生品有呕吐的副作用
酒炙常山:可消除此副作用,用于截疟。
改变或缓和药性
性和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时,会带来副作用。如太寒伤阳,太热伤阴,过苦伤胃耗液,过甘生湿助满,过辛损津耗气,过咸助痰湿等。中药常通过炒、麸炒、蜜炙等缓和药性。故有“甘能缓”、“炒以缓其性”之说。
蒲黄:生用,性滑,活血行瘀止痛。
蒲黄炭:炒炭后,性涩,止血。
生麻黄:辛散解表作用较强。
蜜炙麻黄:辛散作用缓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
增强药物疗效
1.药物起作用的是所含的活性物质,通过适当的炮制,可提高其溶出率,并使溶出物易于吸收,从而增强疗效。如果实种子药炒制,质变酥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龟甲砂烫醋淬后,蛋白质的煎出率是生品的14倍。热水浸出物含量为生品的6倍。
2.辅料协同,增强疗效。如款冬花,蜜炙后增强其润肺止咳作用;黄芪蜜炙增强其补脾益气之效。
3.制造新药,扩大疗效。
炮制可将非药用者转变为药物。如人发经煅为血余炭后,能止血散瘀。
通过炮制多个品种,使一药多用。如黑豆生用滋补肝肾,养血祛风,解毒;经干馏制成黑豆馏油,则主外用,以消炎、抗菌、收敛见长;经发酵制成淡豆豉,又可解表除烦;经发芽制成大豆黄卷,具清热利湿、发汗解表之效。
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部位和趋向
大黄苦寒为纯阴之品,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酒制后能引药上行,先升后降。李杲认为“大黄苦峻下走,用之于下必生用,若邪气在上,非酒不至,必用酒浸引上至高之分,驱热而下。若用生品则遗至高之邪热,病愈后或目赤喉痹,头肿,膈上热痰”。
规律性的认识:“大凡生升熟降”、“酒制升提”、“盐制入肾”、“醋制入肝”。如柴胡醋制,能更有效地治疗肝经疾病。
便于调剂和制剂
植物药经切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便于调剂时分剂量配方,使剂量准确,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矿物药、贝壳类、动物骨骼类经煅制后,质地由坚硬变得酥脆,易于粉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
利于储藏和保存药效
药物经过加热处理可以进一步干燥药材,减少含水量,利于储藏。
某些动物类药材经过加热处理,能杀死虫卵,便于储存。如桑螵蛸经蒸制处理,可杀死虫卵,防止孵化。植物种子类药物,经加热处理,能终止种子发芽,便于发芽不变质。
某些含甙类中药经加热处理,可杀酶保甙,避免有效成分被酶解损失,以利久储,如黄芩。
矫嗅矫味,便于服用
动物类或其他有特异不快嗅味的药物,往往难以口服或口服出现恶心、呕吐、心烦等不良反应。为便于服用,常采用漂洗、酒制、醋制、蜜炙、麸炒等方法处理,起到矫嗅矫味的效果。如紫河车、乳香等。
提高药物净度,确保药用质量
通过十一周对中药炮制学的选修学习,我收益颇多,不仅了解了炮制对中药用药的重要性,也熟悉了一些基本的比较常见的中药炮制方法。现将心得总结如下:
一,中药炮制的目的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这些天然药物,或质地坚硬、粗大,或含有杂质、泥砂,或含有毒性成分等,所以都要经过加工炮制后才能应用。一般认为中药炮制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历代对有毒药物的炮制都很重视,各代都有较好的除毒方法和炮制作用的论述。如草乌有用浸、漂、蒸、煮、加辅料制等炮制方法,以降低毒性。
炮制也可除去或降低副作用。汉代张仲景提出,麻黄“生令人烦,汗出不可止”。说明麻黄生用有“烦”和“出汗多”的副作用,用时“皆先煮数沸”,则可降低其副作用。
(二)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性和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时,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太寒伤阳,太热伤阴,过酸损齿伤筋,过苦伤胃耗液,过甘生湿助满,过辛损津耗气,过咸助痰湿等。为了适应不同病情和患者体质的需要,一方面可通过配伍的方法,另一方面可用炮制的方法来转变或缓和药物偏盛的性和味。孙思邈曾提到桂枝应生用,但在妇女怀孕的情况下,为了防止“胎动”,所以要“熬”(即炒)后用。麻黄生用辛散解表作用较强,蜜炙后辛散作用缓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中药往往通过炒、麸炒、蜜炙等炮制方法来缓和药性,故有“甘能缓”,“炒以缓其性”的说法。
许多药物,生、熟作用有别,如蒲黄生用活血化瘀,炒用止血。生甘草,味甘,性平,能清热解毒;蜜炙甘草,性温,能补中益气,故有“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之说。
(三)增强药物疗效
除了通过配伍来中药提高疗效外,炮制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又一有效途径和手段。作为药物,起作用的是物质。药物所含的活性物质,通过适当的炮制处理,可以提高其溶出率,并使溶出物易于吸收,从而增强疗效。明代《医宗粹言》写道:“决明子、萝卜子、芥子、苏子、韭子、青葙子、凡药用子者俱要炒过,入煎方得味出。”这便是现代“逢子必炒”的根据和用意。因为种子被有硬壳,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炒后表皮爆裂,有效成分便于煎出。款冬花、紫菀等化痰止咳药经蜜炙后,增强了润肺止咳作用,则是蜂蜜甘缓益脾,润肺止咳,作为辅料应用后与药物有协同作用而增强疗效。
(四)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中医对疾病的部位(病所)通常以经络、脏腑来归纳,对药物作用趋向以升降沉浮来表示。疾病在病机和证候趋势上常表现为向上:如咳嗽、气喘、吐血等;向下:如泻痢、崩漏、遗尿等,这些可以利用药物升降沉浮的作用趋向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炮制可以引药入经及改变作用部位和趋向。大黄苦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是走而不守,酒制后能引药上行,能在上焦产生清降热邪的作用,治疗上焦实热引起的牙痛等症。黄柏禀性至阴,气薄味厚,主降,上清丸中黄柏经酒制后,转降为升。
一种药物往往归入数经,在临床上常嫌其作用分散,通过炮制进行适当调整,使其作用专一。如柴胡,入心包络、肝、三焦、胆经,经醋制后,作用专于肝经,使其更有效地治疗肝经的疾病。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大凡生升熟降”,“酒制升提”,“盐制入肾”等。
(五)便于调剂和制剂
植物根及根茎类、藤木类、果实类经炮制后加工成一定规格的饮片,如切成片、丝、段、块等,便于调剂时分剂量和配方。矿物类、贝壳类及动物骨甲类药物,如自然铜、磁石、代赭石、牡蛎、石决明、穿山甲等,这类药物质地坚硬,难于粉碎,不便制剂和调剂,而且在短时间内也不易煎出有效成分,因此必须经过炮制,采用煅、煅淬、砂烫等炮制方法使质地变为酥脆,易于粉碎,而且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六)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
药物在加工炮制过程中都经过干燥处理,使药物含水量降低,避免霉烂变质,有利于贮存。某些昆虫类、动物类药物经过加热处理,如蒸、炒等能杀死虫卵,防止孵化,便于贮存,如桑螵蛸等。植物种子类药物经过加热处理,如蒸、炒、燀等,能终止种子发芽,便于贮存而不变质,如苏子、莱菔子等。某些含甙类药物经加热处理破坏酶的活性,避免有效成分被酶解损失,以利久贮,如黄芩、杏仁等。
(七)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动物类或其他有特异臭味的药物,往往为病人厌恶,难以口服。为了利于服用,常将此类药物采用漂洗、酒制、醋制、蜜制、麸炒等方法处理,能起到矫臭矫味的效果。如酒制乌梢蛇、紫河车,麸炒僵蚕,醋制乳香等。
(八)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
中药在采收、运输、保管等过程中,常混有沙土、杂质、霉烂品及非药用部位,因此,必须加以净选、清洗等加工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净度,这对保证临床用药剂量准确有着重要的意义。如种子类药物要去沙土、杂质,根类药物要去芦头,皮类药物要去粗皮,动物类药物要去头、足、翘等。有些药物虽属同一植物,但由于药用部位不同,其作用也不同,更应区分入药。如麻黄茎发汗,根止汗,故要分开入药,以适应医疗的需要。
二,主要的炮制方法
(一)净制
即净选加工。
(二)切制
药材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浸润使其柔软者,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软化处理方法有: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并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切后应及时干燥,保证质量。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
(三)炮炙
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和要求如下。
1.炒
炒制分清炒和加辅料炒
清炒
取净药材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黄色,断面色加深为度,取出,放晾。炒焦后易燃药材,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或晒干。
麸炒
取麸皮,撒在热锅中,加热至冒烟时,加入净药材,迅速翻动,炒至药材表面呈黄色或色变深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2.烫
烫法常用的辅料为洁净河沙、蛤粉或滑石粉。取河沙(蛤粉、滑石粉)置锅内,一般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药材,不断翻动,烫至表面鼓起、酥脆或规定的程度时,取出,筛去辅料,放凉。
如需醋淬时,筛去辅料后,趁热投入醋中淬酥。
3.煅
煅制时应注意煅透,使酥脆易碎。
明煅
取净药材,砸成小块,置无烟的炉火上或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酥脆或红透时,取出,放凉,碾碎。
含有结晶水的盐类药物,不要求煅红,但需使结晶水蒸发尽,或全部形成蜂窝状的块状固体。
煅淬
将净药材煅至红透时,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淬酥(如不酥,可反复煅淬至酥),取出,干燥,打碎或研粉。
4.制炭
制炭时应“存性”,并防止灰化。
炒炭
取净药材,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煅炭 取净药材,置煅锅内,密封,焖煅至透,放凉,取出。
5.蒸
取净药材,照各品种炮制项下的规定,加入液体辅料拌匀(清蒸除外),置适宜的容器内,加热蒸透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干燥。
6.煮
取净药材加水或液体辅料共煮,辅料用量照各品炮制项下的规定,煮至液体完全被吸尽,或切开内无白心时,取出,干燥。
有毒药材煮制后剩余汁液,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弃去。
7.炖
取净药材照各品种炮制项下的规定,加入液体辅料,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或用蒸汽加热炖透,或炖至辅料完全被吸尽时,放凉,取出,干燥。
8.燀 取净药材投入沸水中,翻动片刻,捞出。有的种子类药材,燀至种皮由皱缩至舒展、能搓去时,捞出,放冷水中,除去种皮,晒干。
9.酒制
包括酒炙、酒炖、酒蒸等。酒制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用黄酒。
酒炙
取净药材,加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10.醋制
包括醋炙、醋煮、醋蒸等。醋制时,应用米醋或其他发酵醋。
醋炙
取净药材,加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醋煮
取净药材,加醋,照上述煮法制备。
醋蒸 取净药材,加醋拌匀,照上述蒸法制备。
醋炙、醋煮或醋蒸,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醋20kg, 必要时可加适量水稀释。
11.盐制
包括盐炙、盐蒸等。盐制时,应先将食盐加适量水溶解后,滤过,备用。
盐炙
取净药材,加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个别药物则先将净药材放锅内,边炒边加盐水),以文火加热,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盐蒸
取净药材,加盐水拌匀,照上述蒸法制备。
盐炙或盐蒸,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食盐2kg。
12.姜汁炙
姜汁炙时,应先将生姜洗净,捣烂,加水适量,压榨取汁,姜渣再加
水适量重复压榨一次,合并汁液,即为“姜汁”。如用干姜,捣碎后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取滤液。
取净药材,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姜汁被吸尽,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晾干。
13.蜜炙
蜜炙时,应先将炼蜜加适量沸水稀释后,加入净药材中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14.油炙
羊脂油炙时,先将羊脂油置锅内加热溶化后去渣,加入净药材拌匀,用文火炒至油被吸尽,药材表面呈油亮时,摊开,放凉。
15.制霜(去油成霜)
除另有规定外,取净药材碾碎如泥状,经微热后,压榨除去大部分油脂后,取残渣研制成符合规定要求的松散粉末。
16.水飞
取净药材,置容器内,加适量水共研细,再加多量的水,搅拌,倾出混悬液,残渣再按上法反复操作数次,合并混悬液,静置,分取沉淀,干燥,研散。
17.煨
取净药材用湿面或湿纸包裹,或用吸油纸均匀地隔层分放,进行加热处理,或将药材埋入麸皮中,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班级:09中医乙班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A 现代科学理论 B 中医基础理论 C 中医中药理论 D 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2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A 五十二病方 B 雷公炮炙论 C 炮炙大法 D 修事指南 为使矿物药质脆易碎,便于调剂和制剂,多采用 A 炒法 B 炙法 C 煅法 D 提净法 须挖去毛的药物是 A 枇杷叶 B 金樱子 C 骨碎补 D 鹿茸 5 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 A 3%~6% B 15% C 7%~13% D 25%以下
炒后产生止血作用的是 A 荆芥 B 地榆 C 槟榔 D 白茅根 麸炒时,每100公斤药物用麸 A 5公斤 B 20~25公斤 C 30公斤 D 10~15公斤 制何首乌常用的辅料是 A 生姜汁 B 甘草汁 C 黑豆汁 D 炼蜜 山茱萸的炮制方法是 A 酒蒸法 B 清蒸法 C 水蒸法 D 醋蒸法 清上焦实热,宜选用 A 大黄 B 醋大黄 C 熟大黄 D 酒大黄 中药炮制研究的内容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
A 经验总结
B 统一炮制方法
C 质量标准的制定
D 炮制原理探讨12 炮制种子类药材多采用 A 炙法 B 炒法 C 煅法 D 煮法 发酵的最佳温度是: A 13~18℃ B18~25℃ C 30~37℃ D 20~27℃ 酒炙时,一般每100公斤药物用黄酒:()()()()
()()()()))))
((((A 10~20公斤 B 25公斤 C 25~30公斤 D 5~10公斤
15药物炒黄多用
()
A 中火
B 文火
C 武火
D 先文火后武火 醋炙法中,米醋的常用量为
()
A 10%~15%
B10%~20%
C 40%~50%
D 20%~30% 炮制后可改变药性,扩大药物用途的是
()A胆南星
B 制南星
C 法半夏
D 姜半夏 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是
(A切制方法 B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 C 药材的质地与种类 D 切制工具及干燥方法 19 制备食盐水时,一般加水量应为食盐的(A 4~5倍
B 6~7倍
C 8~9倍
D 10倍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为
(A 国家级法规
B部级法规
C地方法规
D 企业法规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炮炙大法是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
2、气调养护的原理是降氮充氧(╳
3、芦头一般指药物的根茎,叶基等部位。(√
4、盐车前子采用先拌盐水闷润至被吸尽后再用文火炒干。(╳
5、信石为砒霜的加工品,成品为白色结晶或粉末。(╳
6、用某种辅料来制约某种药物的毒副作用为相恶为制。(╳
7、一般炮制品贮存时的相对湿度为40%~50%。(╳
8、剁刀式切药机适宜于全草类药材的切制。(√
9、土炒山药能增强益肺和胃的作用。(╳
10、山楂炮制后可以缓和刺激性的原因是挥发油含量降低。(╳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教学目标非常明确的教学方法,是针对某一课程总的教学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每一课时的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就称为该课时的教学项目。包括3部分:确定项目内容、制定方案、项目评价。上课时教师以该项目为导向,驾驭课堂教学过程,学生以项目为导向进入学习状态。
1 项目导向教学法的重要性
1.1 课程建设的需要
中药炮制技术是最具中医药特色的药学学科之一,中药炮制也是我国药学领域中惟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中药炮制技术的实践性、综合性很强,与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等学科都有密切联系。纵观全国各高职高专院校,在该课程教学上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我们根据中药炮制技术课程的特点按照生产工艺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项目,针对每个项目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然后进行操作和考核,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2 人才培养的需要
运用项目导向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掌握理论知识。通过开展以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整合,通过制定方案、动手操作、评价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即边做边学,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符合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 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2.1 确定项目
将中药炮制技术的授课内容按药材炮制的生产工艺来设计,通过药材的净选→饮片切制→干燥→炮制(包括炒法、炙法、煅法、蒸煮火单法、复制法等)→包装这一生产工艺流程的各环节确定任务目标,对药材采取适当的炮制工艺。
2.2 制定方案
在中药炮制技术开课后由教师给定项目的方向、目的和意义,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由选题、查阅文献、制定操作方案。这也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一个过程,使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学习,通过具体的任务,变为有目的的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更应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明白怎样做[1]。
2.3 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分为自我评价、组间评价、教师指导与评价3部分。自我评价就是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在具体的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对项目中各个子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不足之处随时改正。组间评价是由每组组长对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对比各组的优、缺点,并进行改正。教师指导与评价就是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只进行指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的设想能够变为现实,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实验结束后集体对各条实验路线进行讨论,针对各条路线的优、缺点寻找最佳实验路线[2]。
课程结束后实践考核成绩分为实验操作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设计方案成绩和期末单项技能考核成绩4部分,各占总成绩的25%。制定评分标准和依据,以保证评价客观、公正,能够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考试成绩和动手能力,为其今后求职增加信心,促使学生认真做好每次实验、做好每一个环节,保证实验教学效果。
中药炮制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实验教学目的是验证理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多种实验技能,但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脱出来,从单向的学习方式转到多向的、综合能力的训练中。在新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不再拘泥于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能够独立思考,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寻找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施展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共同的探求中碰击出智慧的火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出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健.关于“必须、够用”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09):55~56.
[2]宋坤.“设计性”中药炮制实验教学的初探[J].南京大学学报,2007,9(3):180~184.
【关键词】中药炮制;药品质量;用药安全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and medicinal.LIUANQUAN, department Of medicament,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Chongzhou City.SiChuan China,611230
【Abstract】Objective:Prevent unnecessary poisoning and toxic side effects, change the drug potency. Methods:Careful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impact on the effects of the medicine to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medical workers.Results :Process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n drug resistance have several effects, suggest that physicians in medication should be cautious, pharmacists in the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provisions should be strictly check on prescription.Conclusions:Physicians, pharmacists are should play their respective roles, to fully grasp the importance of TCM,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to ensure drug quality and patient safety.
【Key words】Chinese herbal medicine; drug quality; medication safety
中藥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据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也就是中药的药性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及毒性等。药性是药物作用的基础。炮制对药性可以产生很大影响。
1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是药材本身所固有的。它是按照中医理论体系,把临床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进行系统的归纳,以说明各种药物的性能。性(气)和味都是每个药物所固有的,并且各有所偏,中医就是借助它的偏盛偏衰的病变。性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归纳得到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味一般是通过口尝而得,但有相当一部分药物其味并不明显,所以味也是反映了药物的实际性能。性和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同的性和味相配合,就造成了药物作用的差异,既能反映某些药物的共性,又能反应各药的个性。炮制常常通过对药物性味的影响,从而达到调整药物治疗作用的目的。
炮制对性味的影响大致有三种情况[1]:一是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称为“反制”。二是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如以苦寒的胆汁制黄连,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称为“从制”。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如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则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即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痰,去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星,则性味转为苦凉,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痉的功效。
2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升降浮沉是指中药作用于机体的趋向,也是中药的客观属性,通过炮制可以改变中药作用的趋向。升降沉浮于性味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属阳,作用升浮;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属阴,作用沉降。升降沉浮还与气味厚薄有关。《本草备要》云:“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药物经炮制后,由于性味的变化,可以改变其作用趋向,尤其对具有双向性能的药物更明显。《本草纲目》云:“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2,3]。”药物大凡生升熟降,辅料的影响更明显,通常酒炒性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如黄柏原系清下焦湿热之药,经酒制后作用向上,兼能清上焦之热。黄芩酒炒可增强上行清头目之热的作用。砂仁砂仁为行气开胃、化湿醒脾之品,作用于中焦,经盐炙后,可以下行温肾,治小便频数。莱菔子能升能降,生品以升为主,用于涌吐风痰;炒后则以降为主,长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砂仁行气和中,开胃消食,作用在中焦。经盐炙后,则可下行温肾,治小便频数。大黄生用苦寒直降,走而不守;具有荡涤肠胃、泻火通便之功。经黄酒炙,却能引药上行,驱热下降,主治头目诸热。由此可见,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并非固定不变,可以通过炮制改变其作用趋向。
3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所谓归经就是指药物有选择性地对某些脏腑或经络表现出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不明显或无作用。如生姜能发汗解表,故入肺经,又能和胃止呕,故入胃经。归经,即中药对脏腑、经络的病变,有选择性的治疗作用,中药加入不同辅料炮制后,有的可以引导药物直达病所,有的能改变归经[4]。中药炮制很多都是以归经理论作指导的,特别是用某些辅料炮制药物,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很多中药都能归几经,可以治几个脏腑或经络的疾病。临床上为了使药物更准确地针对主证,作用于主脏,发挥其疗效,故需通过炮制来达到目的。药物经炮制后,作用重点可以发生变化,对其中某一脏腑或经络的作用增强,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相应地减弱,使其功效更加专一。如益智仁入脾、肾经,具有温脾止泻、摄涎唾、固精、缩尿的功效;盐制后则主入肾经,专用于涩精、缩尿。知母入肺、胃、肾经,具有清肺、凉胃、泻肾火的作用;盐制后主要作用于肾经,可增强滋阴降火的功效。青皮入肝、胆、胃经,用醋炒后,可增强对肝经的作用。生地可入心经,以清营凉血为长,制成熟地后则主入肾经,以养血滋阴、益经补水见长。
4炮制对补泻的影响
补与泻,是针对疾病虚、实而言,中药有补泻之异。“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5],这是应用中药的基本原则。中药经炮制后,可改变其原有补泻作用。如何首乌生用主泻,通大便,解毒疮;治瘰疬。经黑豆汁炙后,主补,可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再如甘草可清热解毒,蜜炙后则益气健脾,调和营卫。中药炮制后,能够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在性味归经,功效及理化性质方面都可能发生某些变化,从而起到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提高疗效,矫臭矫味,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等作用。
5炮制对毒性的影响
在古代医药文献中,早期的“毒药”通常是药物的总称[6]。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利用“毒”来纠正脏腑的偏胜偏衰。后世医药著作中所称的“毒”则是具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的药物,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与现代“毒”的概念是一致的。药物通过炮制,可以达到去毒的目的。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水泡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这些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几种方法联合运用。如靳蛇去头,朱砂、雄黄水飞,川乌、草乌蒸或煮制,甘遂、芫花醋制,巴豆制霜等,均可去毒。
炮制有毒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去毒与存效并重,不可偏废,并且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毒性表现,选用恰当的炮制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顾此失彼,可能造成毒去效失,甚至效失毒存的结果,达不到炮制目的。
总之,中药的炮制方法不同,其功效和适应症也各异,因此,为了使药方的疗效达到最佳,应严格遵循其炮制工艺。
参考文献
[1] 王峰.浅谈中药炮制临床应用的疗效和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3):65
[2]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94-895.
[3] 吴志军,张超英,柳秀杰.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01,14(1):15-16
[4] 李伟,樊小燕.黄帝内经一本通.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55.
[5] 袁精玉.中药炮制对药效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07,27(3):101-103
[6] 朱月香.中药炮制对药性影响的浅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209
【现代中药炮制炮制技术】推荐阅读:
中药炮制实习报告09-30
《中药炮制学B》第9次作业10-16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复制法——概述05-29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炙法——姜炙法10-21
现代包装技术09-22
中药材中药饮片总结10-26
现代科学技术11-20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07-02
现代通信技术趋势07-16
现代教育技术计划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