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的哲学基础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爱国主义的哲学基础(精选8篇)

爱国主义的哲学基础 篇1

试析自由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

自由主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就必须不断地寻找和巩固自己的理论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对自由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中个人主义、不可知论和非决定论的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对比分析,来加深对自由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作 者:杨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刊 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Y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3 23(1) 分类号:B1 关键词:自由主义   个人主义   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  

爱国主义的哲学基础 篇2

在文革以前的中学和大学里, 我们学过"辩证唯物主义", 当时把它看成是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坚信不移。改革开放以后, 有机会访问美国, 在学习西方哲学的课程时, 看到人家如何讲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对辩证唯物主义一家独尊的地位产生怀疑, 觉得唯心主义并没有都说错了, 就如同资本主义那里也有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对柏拉图在2500年前论述非物质的东西比物质的东西更有价值[1], 思想深处引起了共鸣。在回国后组织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跨学科讨论中, 有的领导和专家怀疑我们在鼓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使得有的同事与我们在思想理论上划清界限, 于是我们不得不批评"理化唯物主义"的片面性[2], 指出断言物理和化学对象之外的存在都可以还原为物质, 都可以用物理学规律说明的命题是错误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 在旧书店里看到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哲学教科书, 感觉当前大学生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它没有大的区别[3]。在向国内哲学大家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了解到: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之后, 俄罗斯哲学界经历着一场大动荡, 在中国哲学界则出现三种哲学。高清海说:

"我国从前是一种哲学即教科书哲学支配各种领域, 现在是多种哲学至少是三种哲学分而治之、各自为政。我称它们为:'讲坛哲学'、'论坛哲学'和'实用哲学'三分天下的格局。顾名思义, '讲坛哲学'是指专门用来教育、宣传的哲学, 通行于课堂、会议、政治, 即用以'讲说'的哲学。'实用哲学'是指实际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哲学, 通行于现实社会生活甚全包括政治生活等一切实际领域。'论坛哲学'指那种供学者研究、议论的哲学, 主要表现于学术报刊文章著述之中。""三者中唯讲坛哲学属大雅堂客, 最为荣耀辉煌;然而它却最为保守, 最远离生活, 最缺乏生气, 因而不能不拘守囹圄, 把自己的无上权威封闭在课堂讲桌和会议台面, 尽其为司者通过考试获取学历证书之功用”[4]。

我们看到, 西方哲学课程的教授, 把柏拉图唯心主义称为"理念论", 认为它简直就是西方哲学的发祥地。关于所谓"中西马的关系", 有专家认为中国哲学人自为战, 几无符号文明的传递与沉淀, 仍然停留在先民的信号文明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西方哲学的一支, 西方哲学家在试图继承和发展它, 西方马克思主义离马克思本人哲学思想的距离可能要比东方马克思主义要近得多。

我们还看到, 国内外研究信息哲学的成果中, 绝大多数都是在坚持唯物主义、拒斥理念主义前提下, 关于信息问题的哲学思考。基本上是按照西方哲学的公式Y=Philosophy of X在进行工作。所以, 无论如何思索, 不能跳出"物质第一性, 精神第二性", "存在决定意识, 意识有一定的反作用"的框架。为了探求社会信息科学的哲学基础, 我们需要能在物质统一性的基础上确立信息统一性的命题。为此, 必须划清辩证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的界限, 戳穿辩证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正确的哲学的神话。

有不少专家认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苏东事变以后, 除了先生教书和学生考试以外, 很难有人相信马克思的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并且坚持它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 也很难有人说得清楚:马克思哲学是什么?

这里, 我们提出一个类比。在信息科学理论界, 至今没有统一的信息定义。维纳说过信息是什么, 没有多少学者响应。但是, 维纳说信息不是什么 (信息就是信息, 不是物质, 也不是能量) , 却广为流传, 耳熟能详。在一时说不清楚信息是什么的时候, 先弄清楚它不是什么, 就打开了新的思路, 缩小了讨论的范围。试想, 如果我们继续坚持信息是物质的许多特征中的一个, 岂不是仍然在恪守"物质运动法则足以解释全部信息现象"的教条吗?所以, 我们觉得, 在一时不容易说清楚马克思哲学是什么的时候, 说它不是什么也是必要的、有益的。

但是, 马克思本人主张唯物主义, 同意辩证法, 如果笼统地说马克思哲学不是辩证唯物主义, 容易引起误会。如果我们说辩证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哲学, 就比较准确, 因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权威版本《联共 (布) 当时简明教程》做出明确的规定, 它是特定的唯物主义与特定的辩证法的特殊结合。

2"辩证唯物主义"的由来和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同代人、著名的工人哲学家狄慈根在1886年12月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论领域中的漫游》一书的第三章《反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中, 完整地使用过"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概念。他是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时写道:"因为唯心主义的首足倒置, ……特别是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人的唯心主义的首足倒置, 完全是德国的, 所以这种首足倒置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 也主要是德国的产物"。

恩格斯后来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注意的是, 不仅我们发现了这个多年来己成为我们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而且德国工人约瑟夫·狄慈根不依赖我们, 甚至不依靠黑格尔也发现了它"。这里恩格斯使用的不是"辩证唯物主义", 而是"唯物主义辩证法"。

1891年, 第二国际著名活动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普列汉诺夫发表《黑格尔逝世六十周年》, 第一次使用过"辩证唯物主义"概念。后来他在其它著作中也相继使用了这一概念.他认为"马克思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说世界观不仅是自然观, 同时也包括历史观, 它们在本质上是既唯物又辩证的, 因此, 他有时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 有时也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历史唯物主义"称谓[5]。

列宁在他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许多文章和著作中大量使用过"辩证唯物主义"概念, 特别是他在《向报告人提十个问题》的提纲中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报告人是否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并在这十个问题中提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因而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概念内涵与普列汉诺夫所使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概念的内涵是一致的。

第一篇以《辩证唯物主义》命名的著作和文章均是俄国的德波林撰写的。《辩证唯物主义》一文发表于1909年彼得堡出版的论文集《在分界线上) , 列宁对此文作过摘录和批注, 并批评此文在表达上有些"笨拙"、"莫名其妙"、"不清楚"和"胡说"。

斯大林在1938年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小册子。同年, 苏联出版了《联共 (布) 党史简明简明教程》, 其中第4章第2节篇名就是《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6], 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概念的普遍使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从那时起,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政治家, 还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政治家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地说, 从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到我国哲学界所使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概念, 主要还是从当时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和它与以往的旧唯物主义区别的意义上使用的。

3"恩格斯不是马克思"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创立者。恩格斯与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关系具有双重性。一方面, 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另一方面, 恩格斯又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理解者。作为理解者与被理解者的关系, 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哲学理论上既有基本一致的地方, 也会有所差别, 不能简单地把恩格斯看作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与马克思在理解新旧唯物主义的差别时, 具有不同的视野。马克思从对思维和存在现实关系的理解方式的角度来理解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 而恩格斯主要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新旧唯物主义的差别。揭示这种差别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本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理解方式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从前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伟大贡献, 就在于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使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高度结合、统一起来, 创立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推广、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 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历史观。

这个"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解模式, 实际上是哲学教科书的理解模式, 它正是来源于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人们不能或很少直接去批评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当然有种种的原因, 其中包括解释学观念上的原因。人们认为, 恩格斯总是正确地理解了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 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哲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普列汉诺夫语) , 因此, 理解了恩格斯, 也就理解了马克思。

为了能进一步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必须对恩格斯与马克思在理解新旧唯物主义区别时的哲学视野进行比较。而为了能够提出恩格斯与马克思哲学视野上的差异问题, 就必须挑战传统的"恩格斯就是马克思"这一解释学观念。

对"恩格斯就是马克思"这一观念首先提出挑战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反传统", 即提出与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理解不同的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在他的著作中直接批评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解释, 而另一创始人柯尔施则批评了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解释。自觉地提出"恩格斯不是马克思"这样一个表达新解释学观念的命题的是葛兰西。葛兰西的这个命题, 其意义不在于说恩格斯和马克思是对立的, 而是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由马克思创立的, 恩格斯在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时, 会与马克思的哲学有所区别[7]。

4 恩格斯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是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的角度 (视野) 来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基本区别的:旧唯物主义是与辩证法分离的唯物主义, 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与辩证法高度结合的唯物主义, 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这一理解视野, 也正是恩格斯的理解视野。

关于旧唯物主义的缺点, 恩格斯说:"上一世纪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机械唯物主义", "这种唯物主义的第二个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 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这是同当时的自然科学状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形而上学的即反辩证法的哲学思维方法相适应的。"这就是说, 在恩格斯看来, 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其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恩格斯从来没有像马克思那样谈到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的缺点, 没有把旧唯物主义叫做"直观的唯物主义"。

恩格斯用"现代唯物主义"来指称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以区别于近代的主要以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为其主要局限性的唯物主义。恩格斯认为, 现代唯物主义区别于近代唯物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 是其辩证性。恩格斯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时说:"了解了以往的德国唯心主义的完全荒谬, 这就必然导致唯物主义, 但是要注意, 并不是导致18世纪的纯形而上学的、完全机械的唯物主义。……在这两种情况下, 现代唯物主义都是本质上辩证的, 而且不再需要有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马克思和我, 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

在恩格斯看来, 从前的唯物主义已经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 马克思的工作只是"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加到旧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思想成果主要是辩证法。旧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基础是好的, 缺的只是辩证法。马克思把辩证法加到旧唯物主义已经奠定了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就完成了哲学的变革, 创立了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把这个世界观彻底地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领域里去", 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认识论、历史观。这就是恩格斯的哲学视野, 也就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视野[8]。

5 社会思维与实践 (和主体) 的关系:马克思的理解

从1845年起, 马克思开始批判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批判的基本内容, 我们可以了解马克思的哲学视野。马克思不是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关系的角度而是从对思维和存在现实关系的理解的角度来区别新旧唯物主义的。在马克思看来, 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正是在于其唯物主义的基础, 这个基础具有直观性。

在批判费尔巴哈时, 马克思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人们的意识和人们的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指出:"这些哲学家们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 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不可能提出这个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在他们的哲学视野之外。而马克思提出的问题表明, 马克思从人的意识和人的存在 (人们的现实生活、人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人们的感性物质活动、人们的实践) 的关系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思维和存在这个"哲学基本问题"。这是一个新的哲学视野[9]。

在新的哲学视野中, 马克思发现,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内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缺点正是不能科学地理解和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们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理解具有直观性。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内的从前的唯物主义实际上只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理解为思维和自然存在的关系问题。他们唯物主义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 思维是自然界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属性, 是物质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这种唯物主义是自然唯物主义, 或如马克思在《提纲》中所说的"直观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理解和解决仍然是抽象的, 没有真正发现人的思维的现实物质基础, 它"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对于人们的思维的意义, 首先在于它对思维的对象性意义。这就是说, 作为人们思维现实对象的存在, 不是自然存在, 而是社会存在;不是物质存在, 而是主观存在;不是经院哲学, 而是生产实践。

所以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把旧唯物主义叫做直观的唯物主义, 并对"直观唯物主义"作了这样一个界定:"直观的唯物主义, 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9]。

6 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的考察,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解新旧唯物主义区别时的哲学视野的差异:恩格斯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新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则是从对思维和存在现实关系的理解方式来看新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从恩格斯开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解方式的视野, 不利于深刻地理解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变革实质。在这种视野中, 只能把自然物质范畴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 把"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观点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核心。它不能理解, 正是理论和实践, 人们的意识 (社会意识) 和人们的存在 (社会存在) 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要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只有回到马克思的视野中才有可能。马克思在哲学上的真正贡献, 不是以辩证的唯物主义超越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而是以实践唯物主义超越直观唯物主义, 以历史唯物主义超越自然唯物主义。这与社会信息科学所需要的哲学是一致的。在和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相区别的意义上,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当然也是辩证的, 但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基础不是直观的唯物主义而是实践唯物主义, 不是自然唯物主义而是历史唯物主义。按照我们的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就是维纳批评的"不承认信息", 而马克思哲学承认主体、实践和信息。所以, 我们说"辩证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哲学"。

摘要:本文的目的是为讨论社会信息科学的哲学而确立基础。如果我们主张信息科学需要与物理科学不同的哲学基础, 那么就必须讨论信息哲学与物质哲学的关系问题。在当前的学术氛围中, 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如何看待承袭苏联模式的传统哲学教科书所讲的“辩证唯物主义”?如果我们批评它, 是否就是反对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实践哲学主张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吗?这里, 我们试图论述一个基础命题:辩证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哲学。

关键词:社会信息科学,辩证唯物主义,信息哲学,马克思哲学

参考文献

[1]G.E.Kessler.Voices of Wisdom----A Multicultural Philosophy Reader. (2nd edition) California:Wadswarth Publishing House, 1994.

[2]田爱景.《论信息社会特有的思想光年和思维方式》.载《医学信息》, 1999年第9期.

[3]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上下册) .人民出版社, 1959年版.

[4]高清海.《走哲学创新之路──关于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心路历程》.载《开放时代》, 1996年第3、4期.

[5]转引自李洪君.《"辩证唯物主义"辩》.载《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年第3期.

[6]联共 (布) 中央特设委员会.《联共 (布) 党史简明教程》.1938年。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

[7]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第73页.

[8]何中华.《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的几点区别》.载《东岳论丛》, 2004年第3期.

爱国主义的哲学基础 篇3

关键词: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对话哲学;协同性

现代主义哲学的一个主流就是对传统哲学的批判。而罗蒂认为传统哲学之所以必须终结是因为基础主义诟病横行。首先,基础主义是一种哲学信念,作为一个哲学前提先天存在,从柏拉图直至今天的整个哲学系统甚至文化领域,都以这种信念为前提,科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等都需要在此前提许可或者论证完毕之后才有其合法性的存在。其实,这种基础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传统,自柏拉图起就贯穿着整个西方哲学历史,并不断得到众多哲学大家的推崇:从柏拉图理念论,到中世纪经院哲学兴起,从现代实证主义兴盛到语言哲学发生转向,整个西方文化传统都在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中,近代的自然科学也仍然是笛卡尔基础主义的典型成果,并作为基础主义的一部分主导着整个现代西方,并成为现代人赖以生存的人性前提。从这个简单的历史脉络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基础主义的一次次演绎,罗蒂说“所谓的‘语言学转向也只不过是用语言学、逻辑学的语汇重新描述了西方传统哲学问题而已。”因为,在罗蒂的思维中,基础主义就像是一个梦魇,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位哲学家的内心之中,不可自拔,尽管每一位哲学家都试图逃离这个梦魇——基础主义所设定的“完满的圆圈”之中,但仍然一无所获。原因何在?罗蒂认为自古至此哲学的发生发展,甚至注定为基础主义的命运根源都在于基础主义的思维方式——自我否定。为此,罗蒂描绘了基础主义自我否定的轨迹并分析了基础主义产生的原因。

1 基础主义的产生源于人将自己的视觉行为等同于认知行为

具体来讲,近代哲学以来的知识问题都源于古希腊哲学——柏拉图的真理观。柏拉图认为知识,或者更确切地说,真理都是对理念世界的真实再现与模仿(洞穴理论暗示出知识就是人们所见到的实在事物),罗蒂认为这种客观实在性对于人的认识有一种至高无上的制约性,犹如一面能产生形态万千表象的镜子——罗蒂称之为自然之镜——强迫人接受它所映射的各类表象,因此人们对此表象的准确性毫不怀疑。

确切地说,基础主义是一种错误的、虚假的系统哲学。这个庞大的系统看似复杂,其实它的中心就类似于一个阿基米德点来支撑整个系统哲学,而这个阿基米德点就是“本质”,包括世界的本质、人的本质、知识的本质。罗蒂认为,这样一种类似太阳系的哲学系统就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甚至是自欺欺人。

2 如同太阳系的基础主义哲学大厦必然崩塌

因为人类社会千差万别,具有普遍性的知识概念只是人们担心在其生存的界限之内无法进行交流而产生出来的词汇,并将这种词汇赋予交往的价值意义,一旦交往与沟通脱离知识的范畴或界限,交往不再只是词汇的互换,那这种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知识就毫无存在的价值了。

罗蒂认为,哲学家们坚持基础主义的信念还有另一方面的现实的道德原因。

因为基础主义的大厦是建立在永世轮回的信念之上,相信真理世界是不朽的世界,一旦传统的形而上学大厦顷刻坍塌,短暂的人生就更需要人的关注并认真对待了。同时,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也使得人们对于建设永恒制度的强烈愿望有所减弱,以至于后现代虚无主义情绪泛滥。这样一种社会现状使得人类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们知道,整个人类社会所以“相安无事”是由于法律的制约与道德的约束,从康德的道德律中我们可以得知道德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客观性和绝对性,也就是说道德是具有客观性的、普遍性的知识。一旦这种知识的客观性与绝对性丧失,人类能否有足够的自律意志力来抵挡现代主义的各种诱惑:物质、利益、贪婪等,这是保卫基础主义的学者对罗蒂的质疑。

针对基础主义者的质疑,罗蒂反驳到“世间何曾有过绝对的基础、绝对的真理。”绝对的真善美所构造的梦想是一个美丽的幻想,我们都应该放弃这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拼尽全力能够得到的只能是我们“合理地期望拥有的东西”。我们能够做的也必须要做的事情是:通过对话、交流来获取有效信息,正如罗蒂所言“对话和交流是探究真理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祈求于绝对,将自己置身于“绝对的安全之镜”之中。

因为,如果对话取代知识,知识就不必再寻求形而上学的基础,而只是以赞成、忍让的品德来探求通畅的交流,也就是说将对话的达成通过伦理道德的规则进行,并达成一致。

因此,知识的目的不是追求客观性而是要达到协同性,而知识的获得应该是一种参与协同的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并不要求参与者的论断事先符合形而上的设定即先验的准则,而是寄希望于参与者达到“相对的、暂时的和大多数的一致”,这一看法很大程度上可以弥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鸿沟。

3 结语

这样,哲学就不再如之前的传统哲学那样,具有审判官的权威或奠基地位,而更像是一个文化批评家。知识是相互交流的媒介,对话双方尽管秉持不同的理论意见仍然可以通过协同、说服、忍让等达成一致,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在世界多极化的今天,在倡导对话、交流的今天,罗蒂的知识观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境[M].三联书店,1987.

[2]理查德·罗蒂,黄勇译.后哲学文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理查德·罗蒂.哲学与未来[J].张国洪,译,国外社会科学,1994,(4)

[4]Richard Rorty “Objectivity ,R elativism and Truth”.Vol,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5]张石金.论罗蒂对传统真理观的批评[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作者简介:

爱国主义的哲学基础 篇4

哲学:智慧的启示-从后现代主义哲学说起

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从哲学中可以得到许多智慧的.启示.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当代一种主要的哲学思潮已从西方传入我国,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哲学对我们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后现代哲学对我们具有多方面智慧的启示.

作 者:许长青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刊 名:喀什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KASHGAR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3(4)分类号:B089关键词:哲学 智慧的启示 后现代主义哲学

爱国主义的哲学基础 篇5

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之前的唯物主义者,他给予了唯心主义以歼灭性的打击,他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并且在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捍卫了唯物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认为费尔巴哈是他们与黑格尔之间的“联系环节”。他们在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之后,立即用批判的武器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正如他们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摄取了它的“合理内核”一样,他们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中摄取了它的“基本的内核”,并且,也正如他们摈弃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的外壳”一样,他们也摈弃了费尔巴哈唯心主义的和宗教的伦理杂质。

(一)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

对宗教的批判是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础,强调宗教根源于人的异化,但他却没有注意自然界对宗教产生上所起的作用。后来他指出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的对象。她说“把客观的本质看作主观的东西,把自然界的本质看作有别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看作有别于人的、非人的东西,——这就是神的存在,这就是神秘主义和思辨的秘密”。费尔巴哈在说明了宗教的认识论根源,把宗教从天上引到地上,说明了宗教的世俗本质之后,便认为自己任务已完成了。但事实上,他是停留在半路上,没有能够达到“终点”。费尔巴哈把上帝的本质看作人的本质,把上帝降到地上,把人提出来代替上帝,这一方面,他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他在人是什么这个问题面前停住了,他把人的本质看作“类”、看作无数个个体的内在的、无声的、仅仅被自然桎梏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而马克思正是从费尔巴哈停止不前的地方开始,向着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唯一正确的方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认识到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才能揭露出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认识到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应该从社会经济关系中去寻找,亦即从劳动人民所受的社会压迫,统治阶级从各方面对他们所施与的无情的压迫与剥削,他们对于资本的盲目力量完全孤立无援中去寻找这一根源。因此,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费尔巴哈只揭露了宗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而马克思则从人的本质出发,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二)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费尔巴哈对唯心主义的批判是从批判黑格尔开始的。他用自然界来代替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用实在的现实世界来代替黑格尔的世界理性。费尔巴哈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秘密就是从思想推出实在,从抽象的概念推出具体事物。费尔巴哈认为,应该从存在的东西得出“存在”这个概念,一切存在都是一定事物的存在。黑格尔的“纯粹的存在”只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是脱离了个别存在的事物而又成为事物产生的根源。因此,他给思辨哲学下了一个定义,认为思辨哲学一向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想到实在的过程,是一个颠倒的过程。费而巴哈从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理性神秘论又进一步论证了唯心主义与宗教的一致性,他认为:宗教的上帝也是从理性推论出来的,它既然不具有自然的人性和感性的性质,只能是理性所接受的实体,因此,上帝不是别的东西,只能是理性的本质自身。毫无疑问,神学和思辨哲学都是从感性的物质的事物抽象出来的,只有一 点不同,这就是神学中的抽象对象是从抽象而来的,但它仍然被设想成为一种感性实体,所以仍是一种感性的抽象,至于思辨哲学则是一种精神的思想的抽象。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是正确的,但他的批判还有很大的缺点:费尔巴哈没有用批判的武器来制服黑格尔哲学,而是简单地把它抛弃。它没有在这种哲学的神秘主义外壳、唯心主义杂质中看出这个哲学的合理内核,没有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中发掘出它的辩证法,这是因为费尔巴哈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它的唯心主义混淆起来,它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仅仅看作它的唯心主义的体现,把他的方法仅仅看作它对自己体系的证明。恩格斯说:“费尔巴哈打破了黑格尔的体系,干脆把它抛弃了。但是宣布这个哲学是错误的,还不等于是制服了这一哲学。像这样对民族的精神发展有过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视觉不能靠简单的置之不理的办法就可以派出的。应该从黑格尔哲学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用批判的方法消灭它的形式,而救出它所获得的新的内容”。费尔巴哈对唯心主义的批判的另一个缺点在于,他仅仅局限于说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而不懂得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当然,他懂得,在哲学中从古代开始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就进行着斗争,但是他不懂得,在哲学的这个斗争后面隐藏着社会的阶级斗争,哲学中派别的对立,归根到底是社会中阶级对立的结果。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扬弃了黑格尔哲学,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外壳,吸取了它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揭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完成了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三)费尔巴哈的认识论

费尔巴哈肯定人能够认识世界,并且认为人已经有了足够的器官去认识事物,坚持唯物的反映论,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具有无穷的信心。费而巴哈认为康德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主张人的知识有一种必然存在的限制。他说:“限制是任意的限制,不是必须存在的界限,而是可以消除的界限”。他人为人的认识的界限是经常不断扩大着的,我们还没有认识的东西,我们的后代一定可以认识;个别的人不知道和不能办的事,人们集合起来就会知道、做到的。由于人可以如实地认识事物,所以先世界的规律与思维的规律是一致的。费尔巴哈批判康德把现象与本质割裂开来。但是费尔巴哈并不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他只是提出了许多俏皮的机智的见解,如自然界并不躲藏起来,它反而自荐于人,以及人有足够的器官去认识外界等来批判不可知论,这种从机械唯物主义的批判是没有力量的,所以恩格斯说:费尔巴哈所附加的唯物主义的东西,与其说是深刻的,不如说是机智的。

费尔巴哈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解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并认为这种同一性是同一于认识的主体,即统一于一个实在的人。而认识的过程则只能是通过人的思维反映客观的对象,而且认识中客体并不能一次就完全正确地反映在思维之中,因为思维是普遍的,而客观事物则是个别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费而巴哈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认识从感性直观通过修正错误而达到真理,反对直线的一次完成地认识。但是,他没有看到修正认识中的错误的是实践,而不只是借助于直观。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树立了科学的实践观,解决了认识的来源、认识的目的、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最终标准等一系列问题,从根本上驳倒了唯心主义认识论和不可知论,彻底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当然,费尔巴哈的哲学体系中还有诸如自然观、人性论等等部分,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费尔巴哈哲学的最大功绩是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却没能坚持到底,只是一个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则是唯心主义的。而马克思则完成了费尔巴哈未能完成的任务:在恢复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用科学的实践观解释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把人的本质归结于社会关系,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成为了一切就哲学的终结者。添加评论 | 投诉

浴球 | 2010-01-06 11:21:37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著作名。旧译《费尔巴哈论纲》。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原题为《关于费尔巴哈》,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作者:马克思

(1845年春天于布鲁塞尔)

===[导读]===

《提纲》写于1845年春,马克思生前未发表过。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档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档”,“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

《提纲》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正式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提纲》提出的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马克思提出,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地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

为什么实践是其灵魂: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之一。在寥寥千言中,马克思紧紧围绕着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直观性和受动性,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或者说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实践观点

其一: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旧唯物主义从经验直观出发,把人归结为单纯受动性的生物自然,把自然、对象理解为单纯外在的、感官直观的对象。在这里,马克思扬弃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中把动实践归结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思想,克服了由于过于强调劳动的能动意义而导致的对人的抽象理解;同时也改变了先前对旧唯物主义的好感态度,认识到了旧唯物主义的单纯受动性原则及其缺陷,反复强调指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从这种理解出发人既非唯心主义所理解的单纯能动性存在,也非旧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单纯受动性存在。自然既非唯心主义所理解的单纯受动的对象,也非旧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单纯自在的存在。人既受自然必然性支配,同时又以能动的感性活动改造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从而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为新唯物主义找到了合理的理论出发点。

其二,根据对实践的这种理解,马克思进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建立在实践观点之上,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指出,由于缺乏完备的实践的观点,旧唯物主义单纯从经验出发,把认识对象仅仅理解为外在于人的、感官直观的对象,而把人理解为单纯直观的、受动的存在,从而把人的认识活动理解为消极被动的照镜子式的直接映现活动,完全否认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否认了认识的能动性、辩证性。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观点出发指出,人绝非单纯消极被动的存在,对象、自然也绝非仅仅是外在于人的客体,直观的对象。人首先是作为能动感性活动的存在,对象首先、而且从根本上始终是人的感性活动的对象,主体的对象。因而认识活动,第一,不是主体消极被动接受客体作用的、受自然必然性盲目支配的活动,而是主体以其实践理念(目的),即价值理念和理论理念对客体进行选择的主动活动;第二,不是主体对客体直接的映现、单纯的模写,而是主体以其先在的、在实践中形成的作为实践模式内化的认知结构对客体进行建构的能动活动;第三,不是一次完成的动作,而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无穷发展过程,由现象到本质、由一级本质到二级本质„„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其三,马克思进而立足于实践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

其四,马克思最后要求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来理解人类历史,强调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总之,实践观点构成了《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提纲》第一次建立起完备的实践概念,初步完成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与综合,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确立了牢固的实践观点,从而为马克思在〈德遗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把实践观点贯彻于历史观,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

正文:

===一===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着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 “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四===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五===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

===六===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

(2)所以,他只能把人类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连系起来的共同性。

===七===

所以,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八===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九===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

===十===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十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人名索引===

费尔巴哈,路德维西(Feuerbach, Ludwig 1804-1872)-马克思以前德国最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本文由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上册》1972年版

主题: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作者: 马克思

资料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写作日期: 184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赏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档之一,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的基本思想的形成。马克思早年曾经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后来又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唯物主义,但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无视社会实践,抽象谈论人的本质和 “爱”的说教等不满。该文是为了深入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并与其划清界限而写的提纲。该提纲简明扼要,思想深刻,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档”。

马克思在该提纲中首先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即“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在此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实践在检验认识真理性中的决定作用,以及实践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对宗教世界的世俗基础的改造作用。

在该提纲中,马克思还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性论,特别是其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并给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界说,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此强调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故人的本质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他认为应从社会的、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及人的本质;不仅如此,对社会生活本身也应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在该提纲的最后一节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哲学与以往的哲学的根本的不同,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爱国主义的哲学基础 篇6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和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

随着中国越来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各方的普遍认同,然而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实现民族复兴所必须的文化复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而儒学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将两种思想体系中最为根本和重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和儒学的天人合一观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探讨,将是一条重要途径。

一、概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与西方哲学传统的本体论大异旨趣,它从根本上颠覆了自柏拉图以来的全部形而上学,摒弃了物质本体论和意识本体论或者调合二者的二元论,用对象性的活动——实践作为其本体论的纲领,打破了主体和客体之间僵硬的对立关系,在主体和客体辩证互动的过程中考察线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将自然史融入人类社会史而形成全部历史,开创了唯物主义这一全新的世界观。

“天人合一”是儒学最大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天人合一”之“天”关联着广义的自然,是宇宙内所有自然而然存在变化的万事万物;而人不仅仅是人的肉体存在,还涉及人的文化创造及其成果。“天人合一”不仅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且指向贯通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整个世界历史发展过程。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与儒学“天人合一”观并非如表面那样风马牛不相及,而是存在共通之处。但是同时在许多问题上也有本质差异,而这些差异正可揭示它们关于自然、人和人类社会关系等问题上的独特旨趣。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进行归纳,可以看出具有两条明显脉络:一条为天人相通;另一条为天人相类。其中,天人相通又包括物质相通和德性相通。物质相通认为天与人是一个紧密相关的整体;德性相通,认为天是人伦道德本源,人性为天所赋予。关于天和人的物质相通性,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完全一致的,但儒学仅仅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德性相通,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视域下分析儒学天人之间这种互动关系,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天人德性相通的哲学价值及其理论缺陷。建立在实践原则或对象性或对象性活动原则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对象性活动首先涉及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自然不是和人的活动分离的自然。而在“天人合一”观中,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互动关系,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尚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感性活动,而是更倾向于感性直观。第二,天人相类。天人相类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他以天人相类为依据推出其哲学体系核心——天人感应。天和人是同类的事物,天有什么,人就有什么,反过来,人有什么,天也就有什么。他更多时候将天作为有人格意志的主宰者,天具有超自然的规定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体论上的革命,首先意味着超感性世界的破产和颠覆。

二、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与西方哲学重知识论、认识论不同,作为中国哲学主流的儒学并不看重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探索,儒学的出发点在于为人找到一种理想的生活,这种理想的生活不在于物质的满足,而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达到一种合情合意的和谐状态。因此,“天人合一”不仅涵盖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儒学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论中,最重要的是“礼”和“仁”两个概念。礼偏重外在形式规范,仁偏重内在感情精神的自觉,其目标指向构建一个合理有序、温暖相亲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象性的活动”上构建自己哲学体系大厦,“对象性”表明,作为主体的人决不能被孤立地理解,人必须处在“关系”之中。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指的人与人的关系与儒学所指的人与人的关系产生于不同基础,因而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认为,生产实践是人类世界存在的首要物质前提,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认为,社会关系是通过生产实践建立起来的。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中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是一种动态的形成中的关系。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将人的社会关系安置于物质生产之中,安置于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之中。

爱国主义的哲学基础 篇7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

就本意来说, 辩证法是研究对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统一物质分为两个部分及对它的矛盾的部分的认识, 是辩证法的实质[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是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中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能彼此孤立地存在, 而是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之中。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是全面的深刻的, 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求把重点发展和全面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种点与面的结合, 是互相推进的。

矛盾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促进事物发展的动力不仅存在于事物的内部, 还存在于事物的外部, 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科学发展观是立足国情, 总结我国的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 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 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内部各方面、各因素保持辩证统一。统筹各方面的发展, 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 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 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 坚持唯物辩证法, 因地制宜, 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群众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通过“两个归结”, 提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动因, 社会之所以不断发展就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经济基础) , 进而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 从而使社会形态发生更替。我国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提倡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 一方面可以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正如胡锦涛所说,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另一方面可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为人类社会最终进入到无阶级社会奠定必需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 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历来把人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 强调“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 “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 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是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 而不是当作由别的东西来“鼓励”的被动的客体。这同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或“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就是生产满足人们衣、食、住以及其他所需要的东西,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者”两词均是由“社会的” (social) 这一形容词衍生出来的, 而它的出现是与“个人的”相对而言的,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以强烈的否定性的批判精神来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和个体主义, 反对资产阶级理论中的统治阶级实行的个人权利[4]。所谓以人为本, 从一般意义上说, 就是要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人的价值。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有原则的不同, 不能混为一谈。西方人道主义产生于14—16世纪, 人道主义者反对经院哲学和教会以神权压制人性, 鼓吹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提倡关怀人, 尊重人, 后来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博爱的口号也是这种世界观的发展。这种人道主义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根据的。抽象人性论的根本特点是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来谈论普遍的人性, 而这种普遍人性其实是以资产者为模板描绘出来的, 只不过被解释为一切人共有的人性而已。作为马克思主义命题的以人为本与此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它并不否认个人主义, 核心是要以人民或人民群众为本, 它是建立在群众史观基础上的, 是以确认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翁的地位为前提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 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逻辑展开, 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 是“现实的人”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这是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飞跃。必须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不能把它理解为以个人为本, 尤其不能理解为以我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当然要落实到个人, 人是相对于物来说的, 不是相对于社会来说的, 所以, 这个“人”不是一个人, 而是许多人, 甚至是每一个人, 即全人类。如果把这个“人”理解为一个人, 即我自己, 那么, 人本主义便成了个人本位主义, 即个人中心主义或个人主义, 从而与社会本位主义或社会中心主义对立起来了, 甚至变成了自我中心主义或唯我主义。而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中的“人”, 主体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 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 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中的“本”, 就是根本, 即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最新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我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 按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来发展, 对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科学发展观, 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我们就一定能够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今后的一段时期, 特别是“十二五”规划期间, 关注社会和谐, 注重解决社会矛盾, 全力降低发展成本, 以人民的幸福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对于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人均GDP将在近期突破三千美元, 依据世界性发展经验, 该阶段将是一个矛盾高发期, 而目前我国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大量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较为集中而突出的问题是, 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而在居民中不同部分的人群收入差距仍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若不及时扭转这一趋势, 就会使我们的发展偏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并直接损害公平原则, 甚至威胁社会稳定。胡锦涛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科学发展观也是一个涉及人与自然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发展模式中仍存在着单位产出能耗和材耗较多, 这既制约着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也包含着代内和代际间公平问题, 按照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 合理分配发展成果, 促进社会和谐这一总体思路, 来解决我国目前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 都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果说“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是针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贫穷落后的实际, 提出的一种促进社会发展调节人们利益的基本原则, 而当它发挥自己的历史性作用, 在经济发展达到目前这种状况, 则应该将执政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转向社会公平问题, 按照“注重公平, 促进效益”的原则来解决当前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三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 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雪灾、5·12汶川地震等事件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全党同志都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 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 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2]列宁哲学笔记[M].人民出版社, 1962:278-407.

[3]当前政治理论教育读本[M].人民出版社, 2007.

新日的产品主义哲学 篇8

从创业伊始首推直流无刷电机应用于电动车,到中减震16踏板式电动车面世填补了行业空白,再到双动力电机、同步变频电机、全球首款全智能电动车的问世……新日一路走来,不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产品主义哲学。

用户的要求都是合理的

一旦上升到哲学层面,那么一定是印刻到骨子里的东西,新日的产品主义情结也是来源于其创始人。新日电动车新闻发言人、总裁办主任陈开亚告诉我们,新日董事长张崇舜就是一位产品主义者。他讲了两个例子:一是新日自创立以来所有的产品油泥模型,张崇舜都亲自比划过,有两个身份至今他仍然不放,一个就是产品经理,另一个就是研发总监。新日与麻省理工MIT、荷兰卡佛等科研机构的技术沟通都是董事长亲自带队。二是张崇舜每年都会抽出2—3个月时间,带着两名司机和两名产品经理,平均每天5个县的进度,到一线的专卖店调研,听取市场的意见。这最后一个例子尤其让我们震撼。

张崇舜说过一句话:“用户的要求都是合理的。”为了充分了解用户需求,新日每年都会请许多调研公司做市场分析,还花巨资聘请了一个时尚顾问团,请国际顶级的造型师和设计师为新日的产品设计提建议和进行评估,同时新日内部还有一个叫作“阳光俱乐部”的组织,由经销商、领导层和质量、生产等部门人员组成,组织有自己的微信群,群里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大家来找茬”,让经销商找产品质量问题,然后各部门会同解决。

好产品不是做广度,而是做深度

周鸿祎说过,好产品的衡量标准就是让用户离不开你,对于好产品的定义,新日也有自己的理解——满足了用户特定需求的产品就是好产品。注意,是特定需求而不是所有需求,这也是最近几年新日战略转型的一个理念:做减法,走精品路线。

陈开亚告诉我们,过去新日有200多款车型,太复杂了,工厂没法做,物料的调度、ERP系统都要崩溃,工人每天换线,效率也低。现在新日开始做减法,车型从原来的200多款进行了大幅减少,主要是市场反响良好的爆款和经典车型,这样一来,零部件的通用性增强了,工人生产操作也熟练了,零部件也好供应了,售后服务也好支撑了,同时还节省了经销商的展厅和库房面积,不用堆那么多车和备件了。

好产品不是满足所有用户的所有需求,而是聚焦某一个痛点,然后将这一点做到极致,超出用户的预期,而这也正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

最近几年,电动车市场呈现出了一轮新的需求变革,以前,提到电动车,多数人关心的是电机是否动力强劲、电池是否持久耐用等零部件质量问题,而如今,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城市里的消费人群的关注点开始从品质的基本层面向深层次转移,这就是由新日创领的电动车智能化潮流。

为了打造出让用户尖叫的智能化产品,新日与来自荷兰、美国、以色列、日本的顶尖工程师、设计师开展合作,比如与荷兰CARVER公司合作开发的国内首款摇摆智能电动汽车SUNRA-ONE,拥有世界上唯一的DVC倾斜系统,被认为即将引发中国的“驾驭革命”。

“好品质,看新日”,短短的六个字,背后却隐藏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当下中国制造业缺的不是效率和执行力,恰恰是放慢脚步、精雕细琢的产品主义精神,这正是新日带给我们的启示。

上一篇:文明礼仪永驻我心下一篇: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