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联合国立场文件

2025-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模拟联合国立场文件(通用7篇)

模拟联合国立场文件 篇1

Department:School of Public Health

Country: Kingdom of Cambodia

Committee: WHO

Topic: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buse of antibiotics

Antibiotics are a cure for microbial infection.They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a long time since 1877 and now there are hundreds of antibiotics using(being used)in clinical treatment.It is obvious that they are helpful to human life , but there is one thing we cannot deny— abuse of antibiotics.As we all know, four major hazards would be caused by excessive(use)of antibiotics, which are side effects, allergic reactions, superinfection and resistance.Many countries are plagued by this problem, so it is tim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buse of antibiotics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as urged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o take urgent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emergence and spread of multi-drug-resistant strains.And European Union earmarked(took steps)to establish a multinational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Network for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1997.It solved part of the problem that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can use antibiotics in reason.However, this problem has always existed(been existing)in developing countries.Kingdom of Cambodia’s position is resisting the abuse of antibiotics.We pursue the aim that is promoting positive regional cooperation, mutual assistance and making beneficial cooper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regional organizations.So we would response(respond)to the call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ositively.As on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Kingdom of Cambodia should make no effort to solve this problem.On the one hand, government need(needs to)

模拟联合国——俄罗斯立场文件 篇2

代表:孙岳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国家:俄罗斯 委员会:GA 议题:南极地区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

周所周知,南极具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包括南极磷虾等大量海洋生物资源,蕴藏有220多种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储存了全世界约72%的可用淡水资源,以及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潜在的重要经济和战略意义南极特种微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南极地区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事关重大,俄联邦愿意与各方一道,共同商讨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俄联邦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直致力于南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作为《南极条约》的协商国。积极签署了关于南极环境保护的各项议定书。积极组织各项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并建立了5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积极与各方交流协商南极资源保护。并且坚定不移的遵守有关南极的各项议定书。为南极的科学考察活动及环境监测保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恶劣,环境问题不断示警,地球资源日趋匮乏。俄联邦决定首先将承担与自己的工业和经济负荷与未来有关的一定义务。南极地区对于全球气候的调节,全球环境的保护甚至于人类的生存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丰富的南极资源开发利用,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俄联邦希望各方能够搁置争议,协商交流,早日就《南极条约》冻结期结束后对南极资源开发制度相应机构以及环境保护达成协议。考虑到我们现有的资源技术,政治格局,俄联邦提出以下立场: 1,希望各国能够求同存异,加强各国之间对于南极问题的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并建立起有效地谈判机制和沟通渠道,尽快制定好行之有效的南极资源环境保护的新条约。

2,开发南极资源,俄联邦持谨慎态度,应以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在各项制度,各项机构,各方利益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有步骤,可持续性,小范围的开采利用南极资源。

3,开发南极资源应该建立在和平,公平的基础上,该尽可能的照顾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俄联邦不希望因为南极问题发生不必要的争执。

模拟联合国立场文件 篇3

代表:何悦 王波

班级:运输1209

国家:美利坚合众国

委员会:联合国安理会

议题:建立关于制裁朝鲜核试验和核武器的有效措施

2013年2月12日,朝鲜不顾各方反对,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朝鲜核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动荡就从未平息,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了重大干扰。朝鲜方面固执己见,不顾世界对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热切希望,坚持发展核技术及其武器化进程,令国际社会大为失望。美国认为,迅速建立切实有效的制裁方案,令朝鲜失去推动其核技术发展的能力,限制朝鲜同其他妄想发展核武器的危险国家进行技术交流,是当今对朝核问题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美国作为韩国与日本的盟国,朝核问题对美国盟国的安全有着直接关系。自朝鲜核问题伊始,美国就对解决问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1991年9月27日,美国撤出了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同年底,促使韩朝两国签订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但是朝鲜在1993年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美国多次试图调解,但是朝鲜在其后多次无视《朝核问题框架协定》,、《朝美核框架协议》,坚持开发核武器,并于2003年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美国对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努力最后都失败了,这表明,对于出尔反尔的朝鲜政府,谈判和斡旋是无效的。美国希望与各国一道制定切实有效的制裁方案,以保持朝鲜半岛无核。

美国认为,要制裁朝鲜核试验和核武器的发展,必将从事非法活动的朝鲜外交人员,朝鲜银行业实体以及非法的现金转账列入制裁范围,并增加旅行限制,加强与航空管制相关的制裁条款,防止朝鲜利用空运交流核武技术.将铀浓缩项目的相关物资作为禁运对象,除此之外要将宝石等豪车等有利可图的奢侈品列为违禁品,防止朝鲜政府交易奢侈品获利。这样朝鲜将无法得到发展核试验和核武器必要的技术和资金。当然,只要朝鲜政府悬崖勒马,停止一切核技术研究,加快核设施去功能化进程,并接受国际原子能组织的全面检查,美国愿意给予朝鲜必要的经济与物资援助,帮助朝鲜度过经济危机和饥荒。美国相信各国也都会给予适当的援助。鉴于此,美国完全支持并将严格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2050(2012)号决议第、2087(2013)号决议、第2094(2013)号决议。

美国认为:

1.各国应谴责朝鲜进行的所有核活动,督促朝鲜以完全、可核查和不可逆的方式放弃所有核武器和现有核计划并立即停止所有相关活动;

2.各国应通力合作,限制朝鲜在各自领土及管辖范围内进行可能有助于核活动的金融业务;

3.各国应防止并阻止经过各自领土及管辖范围内通过空运、海运及陆运,直接或间接向朝鲜提供铀浓缩项目的相关物资、核活动有关技术资料、可供获得大量外汇的奢侈品等的行为;

4.各国应冻结朝鲜重要军工企业、科技部门、矿业企业、外贸公司在各自领土及管辖范围内的资产,遏制朝鲜核活动的势头;

5.只要朝鲜愿意收回其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宣告,并接受国际原子能组织的全面检查,美国愿意提供必要的经济、物资援助,并派遣专家团队援助朝鲜的基础设施建设;

模拟联合国难民署背景文件 篇4

会议时间背景:2012.12.1 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1945年3月,叙利亚与埃及、伊拉克等7个阿拉伯国家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条约》,宣告阿拉伯国家联盟成立。叙利亚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但是不多的石油正面临枯竭的境况。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在逐步增高。2012年2月27日叙利亚新宪法草案公投结果公布结果。叙利亚内政部称有近6成选民参加了投票,草案获得近9成支持率。

阿盟外长会议提出叙利亚问题新倡议,呼吁叙总统巴沙尔交权,并在两个月内组建包括反对派在内的团结政府。针对这一倡议,叙利亚政府次日便作出回应,严词拒绝,称这一决定是对叙利亚国家主权的“侵犯”,是对叙利亚内部事务“赤裸裸的干涉”。

知道巴沙尔不会轻易就范,阿盟早打算拉联合国做“靠山”。阿盟秘书长阿拉比和卡塔尔首相兼外长哈马德将亲赴纽约,寻求安理会支持。哈马德说,安理会将在国际层面支持这一倡议,如果叙政府拒不同意,将考虑由安理会决定对叙利亚实施制裁。有分析称,阿盟提出巴沙尔根本无法接受的条件,就是为了联合国介入并制裁,而阿拉比在去纽约前宣布中止赴叙观察团工作,也是为了给安理会施加影响。

在叙利亚危机问题上,阿盟内部各派出于不同利益考量而兄弟阋墙,且分歧明显。此前给人感觉一直主张“家丑不可外扬”的阿盟突然祭出狠招,正是其内部强硬派在博弈中占据上风的结果。

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持强硬立场的海湾国家曾为也门提出过类似方案,成功迫使也门总统萨利赫让位。如今,他们希望在叙利亚复制这一模式。与坚决的倒巴沙尔阵营不同,叙利亚的邻邦黎巴嫩和伊拉克则不赞同对叙当局实施制裁,对于阿盟的制裁决议,两国分别投了反对票和弃权票。

阿盟之外,围绕叙利亚问题的博弈也是激烈异常。美国对阿盟新倡议表示欢迎。美国总统奥巴马更是表示,巴沙尔“很快将发现变革力量无法逆转”。同时,欧盟也于近日扩大了对叙利亚的制裁。

一直把叙利亚视为盟友的俄罗斯则表示,支持阿盟为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努力,但强调要尊重叙利亚主权、不干涉其内政。俄罗斯外长和副外长在不同场合表示,俄反对外部势力对叙利亚局势进行军事干涉,并坚决对在叙设立禁飞区说“不”。

身为北约成员和叙利亚邻国的土耳其也不赞成军事干涉。土外长达武特奥卢日前说,土耳其永远不会允许其他国家利用土领土打击土耳其的邻国。土耳其支持邻国人民的变革诉求,但反对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而同样遭美欧制裁的中东地区大国伊朗也明确表示,反对其他国家干涉叙利亚内政

叙利亚的反政府抗议由2011年3月中旬该国南部城市德拉15名年幼的学生在公共场所涂写反政府标语遭到逮捕而引发。抗议在地理范围和参与人数上逐渐扩大,并波及全国。作为回应,阿萨德总统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且在4月21日取消了自1963年开始实施的紧急状态。抗议民众刚开始时要求更大的自由以及政治经济改革,后来扩大到要求现政权下台,并不满足于政府公布的措施。事实上,紧急状态取消的第二天,即22日出现了最大规模的抗议。政府的镇压行动也从当天开始升级,并已造成超过1万人死亡,数万人流离失所。

叙利亚危机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国家不能回应人民合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要求以及该国处在一个复杂地区内。一开始,示威是和平的,但安全机器的回应方式导致了武装冲突。在最近几个月里,这场危机日益暴力化和军事化。从一开始,国家就使用过度和致命武力对付和平示威者,在国家开展暴力镇压异议行动之后,出现了脱离政府和组建反政府武装团体的情形。

与此同时,叙利亚总统宣布采取一系列行动,以实施政治和治理改革方案。2012年2月26日,叙利亚举行了核准新国家宪法的全民投票,随后于5月7日举行了议会选举,6月23日任命了新政府。这些举措是在全国各地持续发生暴力事件的情形下单方面实施的,未能满足反对派的要求。

该国国内和流亡海外的人士组成了政治反对派。许多方面承认由各种不同成员组成的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为叙利亚人民的合法代表。然而,该国国内和国外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其他反对派团体。叙利亚全国委员会拒绝在目前条件下与政府进行任何政治对话。许多反政府武装团体由叛逃军人和越来越多的武装平民组成,他们自称自由叙利亚军,其领导人在国外,他们相对独立地在当地开展活动。多数自由叙利亚军团体最初采取防守态势,但后来转向,对政府部队和设施以及对重要国家基础设施采取进攻行动,其中一些事件显示有第三方行为体存在,因此,形势变得更加复杂,有更多的人死亡。

由于暴力行动增加,根据大会第66/253号决议中提出的要求,秘书长潘基文和阿盟秘书长2月23日共同任命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为联合国和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3月10日,安南向叙利亚总统提出六点建议,要求各方承诺开展政治进程和停止一切形式的武装暴力行动,要求政府立即停止在居民中心使用重武器,并开始撤出在居民中心和周围地区集结的军队。该计划还要求叙利亚政府采取各种其他步骤,以缓和危机,包括给予人道主义准入,允许探访并释放被羁押人士,给予记者准入和行动自由,保障结社自由以及和平示威权利。3月25日,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政府承诺实施六点建议,3月27日,联合特使确认了其承诺。联合特使还要求反对派作出类似承诺。虽然在3月底和4月初发生了激烈的暴力行动,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各方首次宣布停止暴力,停止暴力的措施于4月12日在全国各地生效。

基于各方的承诺,而且由于双方减少了敌对行动,安理会在4月19日设立了联叙监督团。6月15日,由于叙利亚全国各地武装暴力的加剧,联叙监督团暂停其活动。此后,由于安理会所设定的条件没有得到实现,联叙监督团的任务于8月19日结束。9月1日,来自阿尔及利亚的拉赫达尔·卜拉希米接替安南,成为联合国与阿盟叙利亚问题联合特别代表。

叙利亚问题独立国际调查委员会在8月15日发布的有关叙利亚人权状况的最新报告中指出,自2012年以来,由于武装冲突的不断蔓延,以及叙政府军及亲政府民兵与反对派武装之间的暴力不断升级,叙利亚境内的人道局势显著恶化。在最近几个月的冲突中,双方都采用了更为残酷的新战术和新的军事手段。其中,政府军实施了一系列严重违反国际法的活动,包括不加区别的炮击平民居住区、定向杀害人权活动家和反对派支持者、任意拘禁、酷刑、强奸、袭击医院 和诊所等。与此同时,反政府武装也实施了一系列罪行,包括将涉嫌向政府提供情报并与之合作的人员强行处决,使用自制爆炸装置造成平民伤亡,以及将医疗设施用于军事目的等。

当前叙利亚境内有超过250万人急需救助,其中包括巴勒斯坦和伊拉克难民。超过120万人沦为内部流离失所者,逃往邻国土耳其、约旦、黎巴嫩和伊拉克的难民人数已突破22.5万人。

会议中值得讨论的话题

一.关于邻国难民安置问题(主要包括黎巴嫩,土耳其,约旦等国)

1.叙利亚政府能否和周边有难民的国家达成管理共识 2.逃到别的国家的叙利亚人的登记问题

3.如何保障难民再别国的人身安全,接受国如何管理叙境外难民

4.各国接收难民的条件要求

5.如何能妥善解决难民在境外的生活安置 6.难民的过冬问题 二.人道主义援助问题

1.各国各组织为难民提供保障生活的基本食宿问题 2.亟待解决的人道主义援助落实问题。

立场文件 韩国 篇5

国家:大韩民国

委员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代表:吴晨瑜 原龙

议题:次生灾害的预防和控制

自然灾害在世界各国时常发生,并由其引起的各种次生灾害也会对当地及周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9.0大地震,引起了巨大海啸,并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核泄漏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并对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对整个东亚地区和东太平洋沿岸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了极大威胁。由此可见,次生灾害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了一个非常关键而有意义的国际议题。

联合国在往届会议中关于减灾抗灾已通过了多项决议如44/236号、56/195 号、66/199 号决议等。同时提出了大量建设性的方案,如《兵库宣言》及《兵库行动行动纲领: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 提到的“了解各种危害以及面对灾害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大多数社会的脆弱性,了解危害和脆弱性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然后在这种了解的基础上采取行动”、《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成果》提到的“加速建立适用于所有自然灾害、具有区域中心的全球预警系统,并改进中央应急循环基金,以确保在发生灾害时,能够立即、可靠地提供救济”、以及67界会议355号文件中提到“建设一个能够抵御灾害的社会需要采用综合方法,包括与私营部门和地方政府合作,持续评估和管理新出现的风险。”等,并建立了“联合国灾害评估和协调网络”。

大韩民国秉持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外交方针,一直积极为国际原、次生灾害的预防和控制作出努力,也期望能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挥更大作用。如在东日本大地震后,大韩民国及时的向日本方面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同时,韩国已将一些灾害预防技术输入了蒙古等国家,帮助他们展开灾害预防工作等。

在国内,韩国也做了不少努力。立法方面,韩国制定了《自然灾害对策法》、《应急管理法》、《应急与安全管理基本法》等相关法律,成立了国家应急管理署、灾害预防国家研究院等机构,规定国家灾害预防日为5月52并制定了灾害预防五年计划等一系列措施。韩国也建立了应急网络,利用GPS、GIS及其他信息技术,将中央政府、政府附属组织、地区政府联系起来,加强对灾害的控制。韩国还发展应用预警系统,推广普及报警设施,向公众提供有关灾害详情并传授相关知识。同时,韩国加强对建筑的质量检查,降低了地震次生灾害的发生可能。

大韩民国对国际次生灾害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发展形势表示乐观。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协调规划及各国共同努力下,国际灾害的预防和控制体系正在日益成

熟,在危机处理上也及时有效。但同时,次生灾害预防防治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韩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在灾害发生后的后续控制和救援工作已相对成熟上,但在预防和预警方面则仍有待提高。

2.灾后缺乏准确的灾害损失数据和资源,以及无法将减少灾害风险考虑适当列入发展、规划和预算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及信息传递速度等问题也加大了应急处理的难度。同时,一些不合理开发利用等问题,也促使了自然灾害发生后次生灾害的出现和扩大。

3.部分国家地区很难在实地落实立法和政策。部分国家的地方政府能力不强,问责机制效率低,这意味着即使制定了减少灾害风险的政策、法律和制度体系,实地消除积累起来的风险仍有困难。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存在间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灾害防御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5.对民众的宣传教育仍不到位。尽管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曾多次呼吁加强对民众的防灾教育,但该工作仍未完全普及。

基于此,在本次会议上大韩民国特声明如下立场:

韩国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并积极参与全球原、次生灾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韩国认为应建立全球性的灾害监测防御救援体系,并不断发展和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国际间的援助、交流;

韩国认为发达国家应继续加强对发展中国家防灾救灾的资金和技术援助;

韩国建议加强国际及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与联合国的合作,推动国际间的灾害资金援助,并组成大型专家团队,促进技术交流和对落后地区的民众的灾害教育;

韩国建议定期召开全球次生灾害防控会议,为国家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一个平台;

韩国呼吁所有国家应以大局为重,要切实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履行相应国际义务;

由于国内相关经验、技术和政策的不足,韩国也希望其他国家能对韩国进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模联立场文件范例(中文) 篇6

代表国家:大韩民国 委员会:联合国大会 议题:安理会改革

在过去的50多年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作为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面对不同于20世纪的,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50多年前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既有格局,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国际环境,更无法有效地应对全球化大潮下新涌现出的国际安全问题。面对新形势下某些国家无视安理会决议的单边行为,韩国认为,安理会的控制力与约束力亟待加强,对安理会结构与职能上的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作为东亚地区的区域大国,韩国坚决拥护联合国安理会做出的决议,愿意积极承担国际事务中的重要责任。面对东北亚地区日趋复杂的局势,韩国深切体会到安理会必须通过改革以求在此类全球性的区域安全问题中发挥领导作用,以确保区域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韩国政府支持安理会朝着更加民主、透明、有效、且具有代表性的方向进行改革,以增强安理会在国际区域安全问题上的作用。对此,韩国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韩国认为,20世纪所确立的5个常任理事国加上10个非常任理事国的安理会基本框架,随着联合国会员国的不断增多,在数量上已经丧失了其鲜明的代表性。与此同时,地区安全形势风云突变,也考验着现行的区域代表分配制度,简单的“5+10”模式,在区域性问题上,受到地域的制约,限制了其职能的充分发挥。增强安理会的代表性,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安理会改革的首要工作。韩国认为,在安理会原有的“5+10”格局上,适当地增加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非常任理事国的数量将会是解决安理会现有缺陷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韩国政府不反对在恰当的时刻对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进行改组。然而,鉴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起到的举足轻重地位,任何对于常任理事国的改革都将对国际力量的对比产生关键影响,在现有国际形势下,韩国不支持、不主张任何增设常任理事国席位的行为。

其次,安理会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应对当今的国际、区域局势,因此,韩国认为安理会改革必须时刻秉承透明性、公平性、代表性的原则。韩国政府认为各会员国应该享有对安理会工作更加透明的知情权与切实的参与权;在全球性事务或与本国相关的区域性事务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以制约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上客观存在的绝对主导地位,增强联合国安理会处理相关事务的效率。同时,韩国呼吁安理会赋予各成员国切实的监督职责以及形成明确的问责制度。韩国政府将支持能加强安理会民主和代表性的改革方案。

此外,韩国指出,安理会改革所可能遇到的尖锐分歧不应阻碍安理会乃至联合国正常事务的进行。各成员国应当求同存异,避免因为安理会改革上的利益冲突,导致联合国的分裂。这违背了安理会改革的初衷,同时也不利于联合国在当前金融危机严峻情况下国际事务的进行。韩国反对任何人为为安理会改革设置期限的行为,认为改革必须在各会员国广泛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加以推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在改革遇到僵局的时候,韩国不反对暂时搁置此议题,以期更加充分的协商讨论之后取得一致意见再重启议程。韩国认为,安理会改革将会是一项长远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取得广

泛一致。

最后,韩国政府强调,对于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必须是务实的,同时也必须是有长期意义的;既要能适应当今的国际局势,同时又不会阻碍安理会未来的发展,一切关于安理会改革的决议必须是谨慎而适当的,安理会改革不应演变成为少数国家争夺国际领导权的闹剧。韩国呼吁,对于安理会改革的讨论,应时刻注意其明确的目的性和广泛的代表性。

立场文件集_食品安全_WHO 篇7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议题一:食品安全

索引

阿富汗 阿根廷 澳大利亚 巴哈马 孟加拉 巴西 中国 丹麦 吉布提 萨尔瓦多 法国 德国 匈牙利 印度 印尼 拉脱维亚 马拉维 马里

毛里塔尼亚 毛里求斯 摩尔多瓦 荷兰 新西兰 尼日尔 巴拉圭 秘鲁 韩国 俄罗斯 萨摩亚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新加坡 斯洛文尼亚 突尼斯 土耳其 阿联酋 乌干达 英国 美国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代表:周春声,徐云峤

学校:北京二中

国家: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 议题:食品安全问题

食源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进食不安全食品导致亿万人发病和死亡。食品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食用安全的食品可增进健康,同时也是一个基本的人权问题。安全食品有益于身体健康和生产力,并能为促进社会发展和缓解贫穷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食品中的致病菌及有害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发达国家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食源性疾病,这一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时至今日,食品安全、极度饥饿以及有此生发出的一系列政治人权问题,已成为联合国及全世界人民所面对的最刻不容缓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致力于食品安全问题已有50多年。1963年5月,第16届世界卫生大会批准成立了FAO/WHO联合食品标准规划,以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作为其主要机构。12000年5月的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一致通过WHA53.15决议。该决议将食品安全确定为公共卫生的优先重点之一,责成WHO及其成员国开展多部门多学科的合作,促进地方、国家和国际的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对于这一问题,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已采取了行动,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食品监管体系。阿富汗本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已经异常严峻。但自从塔利班政府倒台后,阿富汗已在此方面做了努力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阿富汗政府已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进行了沟通并交流了经验。2值得注意的是,阿富汗作为联合国中的“最不发达国家”,目前还没有能力完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阿富汗需要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阿富汗认为,食品以及其安全问题为本国的首要的问题,只有解决了食品及其安全问题,阿富汗才能进行更长远的发展。但是,阿富汗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仍十分严峻。在从2008年5月25日至6月16日阿富汗卫生部报告了喀布尔市发生的总共3245例急性水样腹泻。其中777例因严重脱水而住院。在44份粪便样本的30份中霍乱弧菌得到实验室确证3。这一点说明阿富汗人民食用的仍不是安全健康的粮食。所以,急需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针对国内的食品安全状况,阿富汗在呼吁国际技术与资金援助的同时,需要逐步在一些地区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并与成熟的时期推广至全国。由于阿富汗现今此领域仍属空白,所以加强与制度完善的发达国家以及与国力相仿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都是十分必要的。以上规划实行的条件是阿富汗基本消除国内极度贫困的现象,在此之前,阿富汗仍呼吁国际社会给予阿最大限度的人道主义救助。同时,阿富汗支持并执行WHA53.15号决议,努力改善本国食品安全状况。

阿富汗认为,解决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不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自身能力。在这一点上阿富汗希望的到国际社会的技术与财政上的支持和援助。阿富汗认为应在技术支持、教育方法和培训方面的具体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区域食品安全战略。发展中国家同时需要捐赠支持,以便将食品安全列入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工作中。为了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并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能得到及时和适当的处理,阿富汗希望能够继续加强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以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就经常发生和新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交 12 摘自《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战略草案》

出自阿富汗公共卫生部官员在接受印度国家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所说 3 摘自联合国网站新闻中心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流信息和经验。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代表:隗琪 王戈

学校: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国家:澳大利亚

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 议题:食品安全

随着世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威胁人类生活的一大问题之一,每年有数百万人因食用不安全食品而患病,还有许多人因此丧失生命。过去十年间,各大洲均有食源性疾病严重暴发的文献记载,许多国家的疾病发生率还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由此可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21世纪迫在眉睫的问题。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中WHA53.15号决议要求总干事监测食源性疾病的全球战略并展开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其它活动。此后,世卫组织于2001年2月组织了一个关于食品安全的战略计划会议,拟定了一项包括监测工作在内的全球食品安全战略。2005年6月,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召集全球25个国家的消费者协会召开食品安全会议,希望借此让各国消协在促进食品安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推动政府重视食品安全问题1。

在食品安全问题方面,澳大利亚堪称位于世界前列,早在1901年,澳大利亚各州的公共卫生体系就已成立(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成立前)。到1991年,国家食品局(NFA)正式成立,它是一个法定的权威机构,负责制订食品标准,协调食品供应的监督工作,向澳大利亚检疫和检验服务部门就进口食品问题提出建议。它负责向一个部级委员会,即食品标准委员会提出报告,该委员会是食品标准的最高权威机构4。澳大利亚始终深切关注着食品安全问题,并愿为解决该问题同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由于今年食品问题呈上升趋势,澳大利亚代表有如下建议:(一)建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起来,充分发挥作用,确保食品安全问题的迅速解决与预防。

(二)澳大利亚代表呼吁全世界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合作及互助。澳方认为,只有全世界联合执行联合国颁布的各项食品安全的法律和法规等,食品安全问题才能够得以解决。(三)强烈希望各国能够加强食品安全检查力度并制定相关惩处措施,保证国际间进出口食品的来源安全并更多地进行检查。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发生。(四)澳方建议设立“食品安全检查委员会”,对于各国食品进行抽样检查,防止不合格食品继续流通,同时在合格食品上进行统一标注,保护合格食品生产厂家的权益。(五)澳大利亚代表认为,澳方的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体系措施值得借鉴。例如建立更新更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细化并明确标准。建立食品安全董事会,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局是一个独立的法定机构,当时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局的主要政策和战略决策都是由一个10人的董事会制定的,该董事会由若干在公共卫生、食品科技和公共管理方面具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组成5。

(六)在此,澳大利亚代表也呼吁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达到世界食品安全。

澳大利亚郑重承诺关注世界食品安全问题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另外,澳方愿意与国际社会合作并帮助其他国家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达到安全食品世界上的流通。同时,澳大利亚也保证生产并出口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食品,支持世界食品安全。相信在各国努力 45 Greg Roche,食品安全,立法与评价总裁,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局

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局(ANZFA)。近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管理模式的改革已获批准,随着该改革开始之后的第二年,该委员会以其已明确的作用均将扩大。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下,食品安全问题将最终被解决。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代表:纪文彬

林洁丹

学校: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中 国家:巴哈马

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 议题:食品安全

农业和食品工业的一体化以及全球化食品贸易的发展对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全球化食品贸易的发展导致在某一地区发生的单一污染源可能导致全球性爆发。食品贸易的全球化使广大消费者受益,同时也使大量高品质、价格合理、安全的食品应运而生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巴哈马作为加勒比地区最富裕的国家,同时是该地区第三大食品销售市场,但巴哈马主要商品有80%长期依赖进口。食品和饲料异地生产、销售形式为食源性疾病的传播流行创造了条件,食品原料场地的环境和卫生条件,以及所执行的食品安全准则都对食品安全构成了威胁。

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共同建立的食品法典委员会,其制定的食品法典已经成为全球消费者、食品生产者和加工者、各国食品管理机构和国际食品贸易中唯一和最重要的基本参照标准。国际卫生标准的制订和被成员国采纳必将改善食品的安全状况,同时也将促进食品贸易,有利于改善食品出口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在世界食品贸易中,进口国和出口国并不一定遵守同等严格的规定,对此近年来巴哈马提倡本国经济的多样化,大力推动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以扩大出口和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巴哈马政府意识到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此巴哈马政府建议:(一)呼吁各国将食品安全作为一个优先考虑的公共卫生问题予以资助;(二)食品安全的管理体系以对不安全食品的立法、清楚市场上的不安全食品和负责部门的认可等项目的实施为基础;

(三)加强对危险因素的交流和宣传,确保危险性评价分析以一种易懂的方式进行交流,准许消费者进行意见的交换;

(四)增进国际、国内协作,共同建立一套可行的、综合性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降低来自食物链中的危险因素;

(五)加强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职能部门的建设,技术发达的国家应向技术欠发达国家提供必要的技术援助和培训设施;

(六)创建评价新技术产品安全性的方法;

(七)建立一个食品安全监督机制,监督食品出口国的食品出口安全规范;

(八)改进危险性评价的方法,建立国际上认可的手段,作为国际和国家标准的制定、有先解决的问题和食品安全计划创建的评判标准,及时而适宜的进行危险性评价,以便为国际标准、指南和国家法规提供依据。

食品安全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巴哈马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国内的食品安全职能部门的建设,积极主动与技术发达国家进行技术交流,同时巴哈马政府希望能加强国际间的交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管理体系。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代表:樊征远 李林烨 学校:郑州外国语学校 国家: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 议题: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指“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使用时不会使消费者身体受到伤害的一种担保”,它属于公共卫生事项。然而每年有数百万人因食用不安全食品而患病甚至失去生命,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也已演变成刻不容缓的国际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孟加拉虽已使粮食作物基本实现了多样化和自给自足,但仍面临着跨国食品贸易中所存在的“剪刀差”和跨国食品疫情传播等问题,也一直关注着如何处理饥饿与食品安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以及抵制生物恐怖主义等食品安全问题。

196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共同建立了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并于1995年与WTO签署了SPS协定(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1996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世界食品安全与世界食品最高行动计划”,在2001年2月拟定了一项包括监测工作在内的全球食品安全战略。自2002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合力举办食品安全管理者论坛,并修订了《国际卫生条例》(1)。孟加拉十分赞同世界卫生组织为减轻食源性疾病对健康和社会造成的负担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孟加拉政府一直积极支持并参与世界卫生组织举办的各项交流合作活动,致力于解决本国食品安全问题,应对突发食品安全疫情,并严格执行农药残留等监控计划,保证主要出口的茶叶、冷冻水产品等其他食品的质量安全;保证安全的食物供给源,以防止遭受饥饿的人们因食用有毒有害的食物而得病甚至死亡。孟加拉农业发展部(DAE)曾在2000年10月发起一个旨在提高食品安全与营养水平的―园艺与营养综合开发‖5年计划,使每个家庭都能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到足够的水果和蔬菜来提高国民的营养水平(2)。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食品供给来源、食品加工过程和食品运输途径的卫生。

孟加拉期待与各国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的贸易交流与合作。我们将努力做到:

(一)对农药、添加剂和抗生素的使用加以限制,以尽量减少由此而产生的食品抗药性问题;(二)完善食品全程监管体制,尤其加强集约化生产的卫生状况以保证本国出口的水产品的安全;

(三)严格执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并提高技术水平,包括巴氏灭菌法、辐照处理等;(四)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并引导良好的消费和饮食习惯。

我们希望:

(一)首先进行区域内合作,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然后由各区域间协调世界食品安全标准,应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状况,反对设立贸易壁垒;(二)建立生物、化学技术交流平台以方便各国进行技术合作,发达国家应派专家技术考察团对发展中国家给予技术援助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食品质量;

(三)发达国家应给予发展中国家资金方面的援助,包括有偿低息贷款和无偿援助,另外,发达国家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完善的食品监管体制;

(四)完善食品安全应急联动机制,包括食品召回机制等,保证一旦有国家爆发食品疫情,其贸易进出口国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并采取行动,一旦有国家遭受自然灾害并无法继续保证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本国人民的食品安全,其余国家能够在第一时间提供安全的食品物资援助。

孟加拉希望能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互助互利,共同建立一套严格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并制定相关条约,保证进出口食品安全,合理地满足人类的生活营养需要。

参考资料

1)世界卫生组织

2)新华网:孟加拉农业发展部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代表:李佳蔚 董雨文

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 议题:食品安全

食品是人类最直接、最重要的消费品,享用安全的食品是每个人基本的权利。食品安全的范围包括食品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卫生安全。由于发展的差异,各国目前面对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所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食品安全也有不同的需求。但目前食源性疾病仍是一个普遍的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食品集约化生产、加工、流通、制作方式有所改变,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即会造成大面积的食品安全事故。因此,全球化使广大消费者受益的同时,也对全球范围的食品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认识到食品安全是一个重点问题,并给予其长久且持续的关注。针对各国不同的发展需求,世界卫生组织已做出了大量努力以解决不同国家地区的有差异的食品安全问题。1963年成立的世界卫生组织下属机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6截止至2005年已拥有171个会员国,覆盖全球98%的人口。其制定的食品法典已经成为全球消费者、食品生产者和加工者、全球食品管理机构和国际食品贸易中唯一和最重要的基本参照标准。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还与WTO7展开积极合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国际准则以加强全球范围内保护食品安全的行动协调。2002年,《全球食品安全战略》的出炉不仅规范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流程,更是为更好地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而一年一度的世界卫生大会也给予了“食品安全”持续的关注。

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坚持实施以质取胜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不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出口食品的合格率一直在99%以上8。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已逐渐摸索出一套,坚持建立以监控预防为主体,以法律法规为基本保障,以定..........................期抽查为执行手段,符合本国特色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中国政府还积极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等多边合作组织的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举办如“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9等国际活动,努力促进各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同时,作为世界粮食的第三大援助国,中国政府为保证食品的数量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中国政府仍清醒的认识到,作为发展中国家,从整体来看,本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各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与世界的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的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和水平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仍然有坚定的信心为维护全球食品安全作出更大的努力。于此,中国政府在这里提几点希望和建议:

(一)敦促各国将食品安全列为卫生事业优先发展的领域,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的建设,建议在发展中国家优先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建立一个全球性措施,以增进并加强国家、地区和国际水平上的检测,并特别注意不应因为金融危机影响卫生建设;(二)建立和完善监测突发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的实验室网络,世界卫生组织的各成员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应给予有需要的国家,资料搜集和监测系统能力建设等方面 67 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 8 《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7年8月 9 2007年11月26日至11月27日于中国北京举办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的援助;

(三)注意到新技术逐渐被应用到食品生产中,因此应建立国际上广泛认可的用于评价新技术的安全性的方法和指南,建议该项指南应考虑到各国不同的环境和发展需求,对新技术的健康受益、环境影响和社会经济因素做出评估;

(四)制定程序,包括与产业相关的追溯及召回体系,以便快速鉴别、调查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并按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规定通过国际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网络(INFOSAN)和《国际卫生条例》国家联络点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相关事件;(五)敦促各国在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应尽快启动应急预案,保证病人得到有效及时的医治,对于在双边贸易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本着健康至上和技术问题技术解决的精神,避免将其贸易化甚至政治化;

(六)认识到提高食品安全方面的能力是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愿望,因此,可将来自具有完善食品安全系统的经验用作改善全球这一系统的一种手段以帮助各国更快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七)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各国都有义务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安全的最新动态,加强关于危险性的交流和宣传,以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确保社会价值和期望值在决策过程中得到考虑;(八)建议建立一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网络,帮助进一步加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安全水平能力建设,并结合各地区技术水平、教育方法和培训方面的具体需求,帮助建立制定区域食品安全战略;

(九)坚持以科学依据和风险分析原则为基础,在国与国之间实行食品贸易公平措施,不对贸易造成不必要的壁垒,并同时充分考虑发展中成员的发展水平和实际承受能力,切实体现其发展需求和特殊关切;

(十)了解到食品安全贸易中的不同标准问题,须进一步加强贸易双方交流,加强对企业的指导,鼓励本国企业制订和执行高于国家标准的注册标准,同时,倡导区域性合作,建立双边或多边食品安全合作机制,并呼吁国际社会更努力地营造有利于人类健康水平发展和各国发展的统一国际标准贸易体制;

(十一)认识到广泛的平等人权是卫生和社会公正的核心,呼吁发达国家增加对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能力提高和粮食援助,呼吁所有发展水平国家久和公平地增加卫生投资,投资于健康以减少贫穷和饥饿。

实现食品质量安全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进出口贸易大国和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国,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加强交流与合作,在食品安全控制和促进全球食品贸易健康发展方面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资料

1)世界卫生组织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世界的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问题最终能够得到解决,不再是人们心中谈之色变的一片阴霾。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代表:方凯成徐翡唯

学校:上海市格致中学

国家: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

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 议题: 食品安全

过去十年间,世界各大洲均有严重的食源性疾病爆发,正是由于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进食不安全食品导致亿万人发病和死亡。在发达国家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食源性疾病,这一问题在不发达国家更为严重,每年约有二百二十万人为之丧生。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食品的流通地区极大拓展,也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不仅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而且严重影响着家庭、社会、商业乃至国家的经济利益。毛里塔尼亚认为,增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帮助欠发达国家建立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完善各类机构的食品安全能力建设刻不容缓。

WHO致力于食品安全问题已有50多年了。在这一领域WHO的很多工作是与FAO紧密配合完成的。1963年5月,第16届世界卫生大会批准成立了FAO/WHO联合食品标准规划,以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作为其主要机构。CAC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并通过建立详尽的食品编码维护公平的食品贸易。WHO还通过它的地区办事处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持,保障食品供应的安全。2000年5月的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一致通过WHA53.15决议。该决议将食品安全确定为公共卫生的优先重点之一,责成WHO及其成员国开展多部门多学科的合作,促进地方、国家和国际的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决议还特别决定扩展WHO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作为一项基本的公共卫生职能以有效利用有限资源,并提出干预措施的建议,改善全球食品安全。

毛里塔尼亚作为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食品安全问题尤为严峻。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联合声明中指出,非洲大陆因粮食和饮水不安全引起的相关疾病,每年造成约七十万人死亡,占全球人数的七分之一。由于毛里塔尼亚是分区域内重要的肉类生产和消费国,很久以来已经对家畜在屠宰前和屠宰后的检验工作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同时毛里塔尼亚拥有很长的大西洋海岸线,鱼品和渔产品生产十分重要且直接面向出口市场,所以对计划出口的鱼品也进行积极检验。国家卫生中心负责检验拟在毛里塔尼亚销售的所有动物性和蔬菜性产品。另一机构主管在法定的入境检查站对谷物和谷物产品进行检查。尽管手段严重缺乏,但毛里塔尼亚正在努力加强食品安全,以此作为减缓粮食不安全状况的手段。此外,由于毛政府缺乏各国疾病信息以及指定食品中有害标准的数据,所以难以能力建立一个从生产到销售涉及到整个食物链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在非洲,饥饿问题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受粮食价格急涨影响,2007年1年内全球面临饥荒的人口从此前的8.5亿人迅速增加到9.25亿人,增幅接近9%。据估计,按照目前的势头,到2008年年底之前,全球饥饿人口可能将突破10亿。毛政府认为,在饥饿的驱使下,非洲人民很难顾及到食品安全的问题。例如在海地,人们用泥土做成饼作为一日三餐的主食,而泥土中的毒素和寄生虫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毛里塔尼亚政府承诺,将食品安全列入公共卫生议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并且积极提供本国内食品安全数据以供WHO进行食品安全的研究。对此毛政府有以下几个方面建议:(一)毛里塔尼亚政府认为,解决非洲人民温饱问题是解决食品安全的关键。水产业专家称,因非洲国家气候变化异常,很多农产品资源紧缺,鱼类养殖业显示出巨大的潜力。FAO称,大约有一半的水产消费都来自养殖鱼,而不是野生鱼。鱼量减少,而世界需求却在增加,水产业的振兴必须引起重视。而毛里塔尼亚政府建议非洲各国加大对河流投资,29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养殖淡水鱼从而缓解粮食短缺。毛里塔尼亚政府提议在毛境内投资建立大型海上渔场,既可缓解非洲各国粮食短缺问题,也可出口获得经济利益。希望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监督,确保水产品在源头上的安全性,确保非洲大多数人食用安全卫生的食物。(二)加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鉴定,同时应提供转基因食品的信息给不发达地区以供政府参考。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种现代手段,可使食品营养价值增高,产量增多。它也可能是未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可世界上对其安全性的看法不统一,这就急需WHO权威部门的鉴定。而同时在非洲大陆,无数人面临着饥荒,但大部分非洲政府却拒绝接受转基因食品的援助。非洲目前还没有能力独立评估这种技术可能对环境和健康造成的风险,拒绝转基因食品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是因为信息的不足而宁愿选择饥饿。WHO应该提供其它使用转基因食品的案例、优劣的对比、可能造成的危害等大量信息给非洲国家,供其政府能够权衡利弊,做出更加科学,更有利于人民的决策。

(三)帮助不发达国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发达国家投入很大经费建设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并且拥有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保证食品的安全。而大部分不发达国家却并没有能力建设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没有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就不可能有保障。WHO应帮助不发达国家设立监测点,帮助搜集信息作为控制食品在生产到销售流程中的风险。

(四)建立完善各国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建立食品的可追溯系统,增强国与国之间的协作。WHO应搜集各国食源性疾病的数据,以及应对措施,建立数据库。提供更多有关食物摄入量和污染物浓度的数据,以便帮助建立国家标准。记录编写有完善食品安全体系的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从而提供不发达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体系的范例。此外,因为食品贸易的全球化,食品会流经多个区域,一旦食品有安全问题,很难找到源头。因给食品建立一套可追溯系统,记录食品流转的区域,便于查找污染的源头,从而迅速解决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问题。

(五)完善法典,加强法典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鼓励不发达国家参与法典修订。由于食品的全球性流通导致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食品一旦被污染,可同时威胁其它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消费者的健康。制订全球性的安全标准可保护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利益,以及公平贸易。不发达国家参与法典的制定可提出更加贴合本国利益的意见,不但能让欠发达国更贴近国际标准,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发达国家利用食品安全标准限制出口。这样才能使法典更加全面。

毛里塔尼亚政府认为加强对民众的食品安全性的宣传、提供有毒食物的信息及后果同样重要。由于地域文化影响,非洲各国人民的一些饮食习惯对于食品安全同样重要。例如,一些非洲国家有饮生水、吃生肉的习俗。因此,WHO以及政府应该制作和发放用于目标人群的宣传手册以及出版物。加大对于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此外,非洲人民由于饥饿而食用有毒食物。政府应注重当地有毒害食品的信息,警告当地人民食用的后果。

毛里塔尼亚政府呼吁各国政府能够在食品安全领域相互合作,帮助不发达国家摆脱不安全食品的困扰。为世界人民的食品安全做出努力!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代表:康力朝

学校: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 国家:毛里求斯共和国 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 议题: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是世界卫生组织中的公共卫生优先事项,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每年有数百万人因食用不安全食品而患病,约有二百二十万人为之丧生。各大洲均有食源性疾病严重暴发的文献记载,许多国家的疾病发生率还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发达国家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食源性疾病,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的限制,这一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毛里求斯地处非洲热带地区,经济欠发达,是食源性疾病的多发地区。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家庭、社会、商业,还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生产力。

第16届世界卫生大会18批准成立了FAO/WHO联合食品标准规划,以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作为其主要机构19。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20将食品安全确定为公共卫生的优先重点之一,责成WHO及其成员国开展多部门多学科的合作,促进地方、国家和国际的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决议还要求WHO制定监测食源性疾病的全球战略21并展开一系列相关活动。WHO于2001年推出了《食品安全五大要点》宣传海报,在全球广泛传播。2007年9月,世卫组织召开欧盟各国代表参加的食品安全战略计划制定会议。

2007年10月17日,毛里求斯首次暴发非洲猪瘟疫情。毛里求斯政府多个部门以及养猪场的代表18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疫情蔓延。这些措施包括:宰杀发现疫情的3家养猪场的所有1.1万头生猪;紧急进口疫苗;对尚未发现疫情的养猪场采取消毒和隔离等措施,以积极应对暴发疫情。

就目前全球来看,食品安全问题情况仍十分紧迫。各类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影响范围逐渐扩大。世界卫生组织在协助各国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积极展开预防、宣传、教育等工作。毛里求斯政府希望能够和其他国家及世卫组织协作,积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在此,毛里求斯政府提出以下主张:(一)物理危害方面:

毛里求斯政府将提高预防食品的物理危害的技术;加强监督生产和加工操作;加强检查制度(包括目视检查、金属探测和X射线检查)。(二)化学危害方面:

对这一种类的食品安全保证更多的是对人,特别是生产者行为和客观环境的监控,并实施检测以确保安全。但这意味这庞大的财政支出、较高的科技水平和时间。所以对不具备条件的国家而言,毛里求斯希望和其他国家联合应对化学危害,共同科研如何减少化学物质的危害。(三)生物危害方面:

生物危害主要有微生物引起,各种病菌的感染和传播成为主要危害。毛里求斯加强卫生防疫系统的运作,建立完善的防疫系统,并及时汇报疫情并作出果断处理。建立疫情库,1819 WHA16.42决议(1963年5月)

CAC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并通过建立详尽的食品编码维护公平的食品贸易。20 WHA53.15决议(2000年5月)21 WHO组织了一个关于食品安全的战略计划会议(2001年2月20 –22日于日内瓦),WHO拟定了一项包括监测工作在内的全球食品安全战略,其目标是:确定全球食品安全的需求,提供技术措施减少全球食源性疾病的负担。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进行疫苗研究。

集约化生产中极易发生病菌传播,所以毛里求斯希望和贸易国家合作,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应加强监督、检测,保证生产者没有携带病菌和寄生虫,在卫生的环境下进行生产。保证贸易双方的食品安全。(四)针对生产方的三大体系:

我国会建立完整的HACCP体系,并严格执行,政府进行监控,还要及时进行更新和改进并希望在贸易区内建立统一标准。

积极推行GMP,为食品生产的各个方面制定统一的指导原则。

现代食品加工企业必须建立和实施SSOP,以强调加工前,加工中和加工后的卫生状况和行为,卫生检疫部门要加强宣传和检查的力度。(五)技术保障方面:

政府保证食品生产技术有所保障,无论是巴氏灭菌法还是辐照处理和瞬间高温灭菌,都只是一种技术补救手段,所以应该提高安全生产的技术,尤其是在制糖业及附属产业中,减少危害。(六)教育方面:

毛里求斯将加强国民消费者进行基础卫生教育,提高国民公共卫生素质。在食源性疾病高发地带要大力宣传“食品安全五大要点”22,帮助人们对食品进行选择,以及如何安全的食用。在中小学要对学生开展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七)跨国食品安全问题:

毛里求斯政府建议各国加强进出口产品的食品安全责任,贸易双方要互利互信,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跨国食品安全问题极容易上升为政治问题。我国会正确看待此问题,不要将食品贸易政治化。如果将食品贸易政治话,则会带来双方性的损失,并引发矛盾冲突。由于各国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不一,在国际贸易中会出现食品贸易的不平衡性和剪刀差现象23。所以建议各国签订统一的标准议定书,达到公平贸易的目的。(八)其他问题: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存在矛盾。努力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毛里求斯将联合其他国家,正确看待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支持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毛里求斯政府将尽最大努力和世界卫生组织协作,规划好国内卫生政策,积极解决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并且希望和其他国家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加强合作积极配合,共同推动食品安全的发展。

WHO,2001年,《食品安全五大要点》宣传海报。其核心内容是:(1)保持清洁(2)生熟分开(3)做熟(4)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料。23即食品原料的出口与加工大多布局在发展中国家,因而原料产地的环境和卫生条件,以及所执行的食品安全准则都对食品安全构成了威胁。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代表:苏畅

杜娟

国家:荷兰王国

委员会: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学校:河南省实验中学 议题: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涉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食品贸易的自由化、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增长、食品科技的进步以及交通与通讯的完善,新鲜食品和加工食品的国际贸易将持续地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生活习惯及经营利润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食品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各方面的危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在全球范围内,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日趋上升,每年均有几十亿人口因进食污染食品而患病。食品安全问题又引发了国际贸易乃至政治冲突。同时,饥饿热点地区的食品供应尚不能得到满足,食品安全更是遥不可及。因此,食品安全已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类的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解决该问题以防止它引发的多重危机是当务之急。荷兰也坚定地认为必须非常重视这一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保证世界和平稳定发展。

国际社会非常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并为解决食品危机做出了一系列努力。1996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世界食品安全与世界食品最高计划行动,以保证食品供应安全,合理地满足人类营养需要。2000年,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做出决议,要求总干事监测食源性疾病

24的全球战略并展开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其它活动。2007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了欧盟各国代表参加的食品安全战略计划制定会议,确保了一个安全、健康和可持续的食品链。在2008-2009年财务期拨款决议中,在生命全程改善营养、食品安全和食品保障以及支持公共卫生和可持续发展由净摊款额和杂项收入资助的拨款额为23054000美元,25为改善食品安全不均衡矛盾提供了资金保障。另外由于经济发展等因素,食品进出口贸易矛盾日益突显。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共同建立的食品法典委员会,其制定的食品法典成为国际食品贸易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基本参照标准。

同时,欧盟对食品安全问题也十分重视。1994年欧盟食品委员会发布指令,26指导企业自愿建立HACCP体系。2000年1月12日欧盟发表了《食品安全白皮书》,将食品安全作为欧盟食品法的主要目标,形成一个新的食品安全体系框架,强调食品生产者对食品安全所负的责任。

荷兰作为欧盟的成员国之一,在高质量食品的生产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畜牧、肉类和蛋类等行业。1992年,荷兰畜牧业部门第一次公开地向公众介绍了一个促进和保证畜牧、肉类和蛋类产品质量的系统,即IKB体系。随着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日益重视,它在国际竞争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消费者调查显示,IKB质量标志具有良好的市场形象。27除IKB体系外,荷兰的肉类还遵循ISO、GMP和HACCP体系的质量要求。另外,荷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体系也是严格的,管理部门主要是由农业部、自然管理部、渔业部和健康、卫生、体育部以及一些专业协会共同组成。2002年荷兰成立食品及非食品安全管理局,主要负责食品安全的预防和生产链上各个阶段的消费产品的监控。除此之外,荷兰还设立有农药授权委员会、荷兰奶制品委员会、荷兰肉类委员会和动物饲料生产委员会等独立机构和专业协会,营造食品贸易的良好环境并收集和整理各地的食品安全信息以控制整个质量控制体系。这一系列动态的体系为荷兰食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 2425 文件WHA53.1

5文件WHA60.12 26 文件94/356/EEC 27 王秀东 王永春 “荷兰食品安全的IKB体系” 载《世界农业》2005年第6期.33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障。

荷兰政府认为,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保证人权、世界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荷兰政府愿意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首先,荷兰政府将会一如既往地贯彻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中所提政策与要求,并结合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加工、销售阶段中实践,使整个食品供应链全过程信息链接起来,保证各体系的有效进行。其次,荷兰会进一步增加对食品安全问题在资金、技术和人力方面的投入,保障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等一些列环节的安全进行。再次,我们愿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和相关国际机构的食品安全活动;积极参与签订有关卫生措施的双边或多边协定,促进食品贸易;积极推动建立国家间和全球范围内食品安全紧急情况下的一致行动和合作机制;积极加强与各国在食品安全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风险评估的科技支撑能力;同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在食品安全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为推动全球食品安全管理和保障人类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我们会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包括资金、技术,研究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援。

荷兰愿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解决食品安全这一世界问题,实现人类健康的维护、世界的稳定发展。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代表:万千 钟颺

学校:广东广雅中学 国家:尼日尔共和国

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WHO)议题:食品安全

二十一世纪,卫生是一项共同责任,涉及到公平获得基本保健和集体防范跨越国界的威胁。纵观当代国际,全球每年仍有数百万人因食品安全未得保障而患病,甚至丧命。过去十年间,各大洲均有食源性疾病严重暴发的文献记载,许多国家的疾病发生率还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尼日尔在对待食品安全作为公共卫生优先事项上立场坚定,即:消除食品在养殖到生产再到消费一系列环节中威胁消费者健康的有毒物质或隐患是每个国家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尼日尔作为联合国“最贫穷国家”之一,缺水少粮,疾病频发,迫切的问题不仅是食品安全与健康,而是生存。据联合国统计,在全国1100万人口中,31%的人口处于饥饿状态,但并不意味着尼日尔对食品安全问题置若罔闻。第一,尼日尔政府致力于摆脱贫困,与贫穷做斗争,积极努力营造一个利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第二,尼日尔政府已将保障食品安全纳为工作一项,2001年3月份发起《总统特殊计划》,其中内容包括改善广大农村人口的饮水、食品、卫生状况。第三,2008年,尼日尔政府强调外国人到尼工作必须先办理“劳动许可证”,并加强了检查力度,以保证食品生产加工业从业人员劳动素质。自加入食品安全法典委员会以来,尼日尔积极支持并配合法典的持续性活动,付诸极大努力。

但受经济科技发展制约,尼日尔等欠发达国家在应对食品安全危机能力上存在极大不足。尼日尔呼吁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社会成立相关援助组织,并成立相应基金会。参考食品法典委员会,基金会资金可由各国依国情捐助。由此在危机产生时可紧急调配人员与物资,遏止危机加剧,日常则可加强对欠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技术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各国应对食品危害的能力。尼日尔深信援助组织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尼日尔提醒,在国际社会提供援助食品给饥饿灾病地区时,首要要求是保障所供应食品的安全。尼日尔认为,与会科技大国在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方面,应提供科学咨询和能力建设,力求推进食品安全技术与资源共享。

尼日尔建议,针对贸易全球化,各国制定更严苛的食品安全标准,同时使国际食品安全控制与保障体系臻于完善,以防食品安全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或成为社会问题潜在来源。尼日尔意识到,消费者作为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刻不容缓,敦促各国政府采取多部门的综合措施使消费者健康权得到充分尊重,排除食品生产和加工商对此类规则的阻力,制定及完善对公共食品安全问题责任者的起诉相关法律法规,并落实到实施细则上。

尼日尔认为,针对新兴的转基因食品,其安全性的未知及当前科学证据不足以完全证明其对人类无害。出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尼日尔赞赏欧盟对转基因食品采取强制性特殊辬签制度,加强控制。同时,尼日尔呼吁,在国际上建立有效的反生物恐怖主义战略与合作,积极预防,加强食品安全与技术交流,共同打击生物恐怖主义。

尼日尔共和国深信,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在世界各国的积极合作下,能够更好解决应对食品安全问题。在此,尼日尔再次强调愿与各国一道,为全人类享受最高而能获致之健康标准而不懈努力。

参考资料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1)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尼日尔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http://ne.mofcom.gov.cn/ 2)尼日尔概况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6/19/content_447541.htm 3)援非往事(5):尼日尔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c56390100c9fd.html 4)中国食品产业网http:// 46 CIA FACTBOOK,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tp.html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程中的保护有待进一步提高。

(七)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强烈要求国际社会督促更多的发达国家派遣农业技术人员来非洲国家援助,帮助我们提高作物产量以及质量,适应国际化标准。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愿与世界各国一同努力,建立并适应世界食品安全新标准,为食品安全开创一个新的格局。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代表:王翔

刘若禾

学校:太原市外国语学校 国家:新加坡共和国 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 议题: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全球发展的重要问题,每年有数百万人因食用不安全食品而患病,还有许多人因此丧失生命。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凸现,新加坡不断加强对食品的检验检疫,以及对食品销售市场的规范与管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新加坡国小人少,资源匮乏,基本上没有农业,所需食品的90%均需从国外进口。再加上新加坡地处热带,人口流动量大,因此新加坡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强调执法机构、食品工业和消费者三方的密切配合,使食品安全有了较为可靠的保证,并得到了“食品安全城市的称号”

目前,新加坡率先在国内采用ISO22000食品生产检测标准,对于进口食品采取从原产地到码头的严格检测,国内法律对于危害食品安全行为严厉惩处,并且拥有世界先进技术的食品检验中心。新加坡在过去3年来不符合规定的食品数量呈递减趋势。2001年及2002年,农粮兽医局分别发现了93起和84起加工食品不合格的案例。去年这一数字更是减少到58起,被发现不合格并销毁的加工食品仅占进口总量的0.016%。(新加坡农粮兽医局网)

鉴于新加坡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取得的丰富经验,新加坡认为,必要的设备投入,严格系统的执法机制,严厉的法律,高标准的生产要求以及及时的公共宣传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农粮与兽医局总裁蔡新民强调,食品安全性决不能妥协,这不仅是为了保住顾客和公众信心,同时也是开拓市场的重要策略。(新加坡联合早报)

为了更好地解决世界范围内的食品安全问题,新加坡一方面利用国内先进的食品检验中心为周边国家提供食品检测服务,致力于发展成为地区食品检测中心,推动地区食品安全;另一方面,新加坡积极与国外食品加工企业合作,在国外投资建厂,将高标准的食品生产技术引到国外,促进当地的食品安全生产。同时,新加坡一直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关于食品安全的技术与经验上密切交流。(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

新加坡在此呼吁各国政府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扩大交流,并建立广泛的信息交流平台;采取适当有力的措施保证本国的食品安全生产;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保障机制及技术。新加坡愿意为保障他国的食品安全提供必要的支持。

/ 60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2009

代表:陈迪佳

学校:太原市第五中学 国家:斯洛文尼亚 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 议题: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自出现起就引起了国际上的普遍关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要求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的所有危险都不存在,是一个绝对概念。食品安全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发表的《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性计划指南》中把食品安全解释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身体受到伤害的一种担保‖,将食品卫生界定为―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在食品安全概念的理解上,国际社会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即食品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包括食物量的安全和食物质的安全。食物量的安全是指能不能解决吃得饱的问题,而现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人们,提起食品安全,更多考虑的是质的安全。

食物质的安全是指确保食品消费对人类健康没有直接或潜在的不良影响,是食品卫生的重要部分,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食品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

斯洛文尼亚作为2008年上半欧盟的轮值主席国,为食品安全问题决策做出了重要贡献。回望欧盟多年来的食品安全政策,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58 年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的建立到1996 年疯牛病在欧洲复发。这一时期是欧盟食品安全政策的形成期,主要解决的是食品供应的安全。从历史上看,农业在欧洲各国受到政府的保护与资助。在共同农业政策创立之前,西欧各国都有本国保护与补助农业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人意识到了他们严重依赖进口食品的危害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欧洲地区濒临饥饿状态,食品供应安全成了各国政府首先考虑的问题,也成了国家安全问题。因此,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国便开始振兴农业计划,食物进口量大大下降。但总体上,欧洲农业仍不能自给自足。20 世纪50 年代,欧共体六国有175 万农业人口,但是只能满足其85 %的粮食需求。①农场规模也比较小,平均只有10 英亩, ②只有美国农场的1/ 20。1957 年前除法国外,欧洲大多数国家肉、脂肪等食品供应严重不足,因而各国―借助所有可能的手段提高农业产量,既增加食物供应又缓减外汇收支平衡。‖③50 年代中期以前,西欧大多数国家便把改善农场收入作为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都努力通过保持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高于世界市场价格水平来支持农业收入。

斯洛文尼亚就食品安全问题现状,提出以下意见:

一、借鉴食品安全监控管理新理念;

二、构建新型食品安全监督体系;

三、整合法律资源,完善相关法律;

四、对违规者加大惩罚力度;

五、完善检测技术;

六、走品牌化道路。

总而言之,斯洛文尼亚希望国际社会能对食品安全问题给予更多关注,投入更多努力,竭力保障食品安全与人民健康。

上一篇:新学期高三数学教师工作计划下一篇:小学英语口语比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