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两极分化论文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两极分化论文(精选10篇)

小学两极分化论文 篇1

一、课题研究背景

小学生作文两极分化,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好的作文语句流畅、主题突出、洋洋洒洒一两千言,有些差作文要么语句干巴,要么无中心„„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觉得作文难写。问题在哪?我认为比较大的问题是,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阅读教学与写作脱节,作文辅导时辅导谋篇布局的多,指导如何表达的少,指导学生如何发现素材,如何发现写作素材就更少。

二、课题界定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十分强调:“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各门功课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新课程强调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强调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构建学习,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强调教育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了儿童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进行《小学生作文两极分化问题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三、研究内容和目标

(一)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乐事.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作文的习惯: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及时地以“我手写我心”;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让学生体验到的作文的快乐,其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每次写作追求‘语言的自然生成’。学生无须去考虑教师和教材的要求,他在一定的情景中想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表达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而不是为了给教师评分,接受老师的圈圈点点。学生们享受到酣畅淋漓的属于自己的快乐,努力使学生再也不害怕作文,不少学生不用老师布置就能自觉地写起主题作文,让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

(二)真正实现个性化的表达

学生能悟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每篇习作都是一个鲜活的思想,每篇习作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每篇习作都跃动着个性的灵光。

(三)、探索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实验研究,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作文教学的策略。

(四)、构建作文教学的评价体系: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相评价,教师家长评价。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

1、问题解决的基本内容

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实施“大语文”教学,多途径消除小学生作文两极分化问题。

2、解决方案的具体实施办法

(一)激发写作兴趣,经常练笔。

1、让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

学生每逢作文,总是无事可叙,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一些假话,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体验生活,到生活中去积累材料,去寻找作文的“下锅之米”。因为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内容充实。内容

来自生活,来自平时的积累,这也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走进大自然,贴近生活,多看、多想,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帮助他们了解生活,为写作积累第一手资料提供方便,学生写作就不会感到那么吃力了。

虽然我们要求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但生活是客观存在,要转化为学生手中的材料,还有待于学生自己去感受生活,发现素材,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经常练笔,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平时的点滴开始让学生练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使学生自我教育,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2、多写想象作文,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特性是他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写想象作文,能使他们自由的天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小学生接触的想象作文一般有三种:一是童话式想象作文,二是科幻作文,三是未来现实生活的想象作文。

3、进行开放式作文。这里的开放不仅指作文教学形式上的自由开放,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开放,即作文要回归自然。要走出学校封闭的空间,把社会作为课堂,学生可以深入社区,调查社会,采访人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写作的兴趣。因为这些是直接体验,留给学生的新鲜感、深刻的印象以及探索后的满足和快乐是无法比拟的。

(二)拓宽知识面,加强课外阅读,作好阅读笔记,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

写作是运用语言的艺术。学生收集到丰富的生活素材,还要通过语言表达才能成为文章。我们课堂上学的课文本不多,学校里发的书也太少。如果你仅仅只读教科本上的一些东西,那么学生的知识面太狭窄,他的语言也太简陋,就像井底之蛙一样。所以写作也一样,必须拓宽知识面,加强课外阅读。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习作不像低年级那样简单地写一两句话、一段话,而是要写一整篇有头有尾的完整作文,所以,更应多读多看课外书,并且多思考。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一种有效方法。那么,如何加强课外阅读呢?首先,要向学生推荐优秀适宜的读物。如主题语文阅读丛书《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小学生作文指导》、《小学生天地》《当代小学生》等,读完后,还要鼓励他们写写读后感。其次要不动笔墨不读书——作读书笔记。摘抄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段。通过日积月累,学生作文时,就会有话可说,运用自如了。如果说感受生活是大课堂,那么阅读积累就是小课堂。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词汇、活跃思想,作文水平也会有长足的进展。

(三)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坚持写日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我校一直有写日记的传统。为避免学生应付,流于形式,对学生前一天晚上的日记,无论多忙,我都争取在中午前批改完。点出他们日记的得失,及时给予评价。找出有进步的、有特色的、文辞精彩的文章在全班朗读。这样做来,逐步提高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学生写日记的良好氛围形成了。学生写得多了,练得多了,日记的质量和写作水平也不断提高。

(四)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集体切磋。

1、首先合作讨论题目。传统的命题作文教学,有时没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环境、思维水平,这样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兴趣索然,很难进入创作状态。所以我们要加强学生的自主拟题。比如用学生合作命题的方式来进行练习,可能效果会更佳。例如,每一个单元后的作文。我先让合作小组自由讨论,学生一起对题目进行点评,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主人的位置,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2、合作讨论写作思路。每个学生写作水平不尽相同,词语、造句、内容、思路上都有差距。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切磋,可以发挥学生的整体功能,互相激活思维,取长补短,就能缩短彼此的差距,得到共同提高。教师也要指导合作小组围绕命题和作文要求进行讨论,要求每个人都要谈自己的写作提纲、材料等。最后让小组长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师生互相交流、评议。

3、作后修改。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不厌改”之说。何其芳同志曾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自悟自查,学生自改。即学生作文稿拟好以后,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感受,边查边改。一是感受情感强弱、停顿长短,查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二是感受语句是否含混别扭,查语句是否明白通顺;三是感受语言的表达是否与内容贴切,查用词是否恰当;四是感受内容是否杂乱,前后意思是否重复,查段落层次是否清楚。

(2)相互换读,商议修改。教师一要根据教材训练重点的要求,明确修改要点;二要明确修改程序,可以自己选择伙伴,你读我听,对照作文要求相互讨论,交流协商,然后动笔修改。如果二人意见一时不能统一,可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别人等途径解决。

(3)选准范例,集体修改。教师可选出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作品作具体分析,引导学生集体修改,旨在教给学生修改方法,进一步提高其修改能力。首先教师要把作文修改的原则、方法、符号等教给学生,再指导学生把握修改重点,提出具体修改要求。修改的方式可灵活多变,教师直接参与评估。学生讲评应以自我评估为主,他人帮助为辅。每个人要充分肯定自己的成绩和进步,适当找出差距,尽力挖掘对方的成功处。

五、预期效果

通过上述举措,激情引趣,初步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使作文两极分化的现象明显减少,后进生转化效果显著,一年后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提高。逐步消除高年级作文两极分化问题,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课题研究

小学生作文两极分化问题的研究

百尺河小学

小学两极分化论文 篇2

一、挑选安排一个好的稳定的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 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确定一个好的稳定的班主任, 是消除学生两极分化的有力保证。班主任应重视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社会学习, 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做学生的爱心使者。作为班主任, 有责任也应有能力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 如果对于学生中的一少部分落后分子不能加以指导帮助, 两级分化的产生是必然的。这势必影响以后班级学生的管理, 使得对学困生的管理工作难度更大。特别是在农村小学, 班主任必须把两极分化工作当作一个新的课题来研究, 不断探索有效手段, 消除两极分化。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 六年的小学教育由一位老师从一年级带到毕业并不是最科学的安排, 但学校要至少在换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时, 要依据小学教育的阶段性特征, 从低中高三个层面考虑, 不能一级一换或两级一换, 等一个新班主任花长时间来了解了一个班时, 说不定新的两极分化就此产生了。

二、实施分层教学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同一个要求, 同一种教法, 只注意好学生的发展, 忽视学习困难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其结果必然使两极分化严重, 打击学习困难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久而久之, 他们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和厌学心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笔者也尝试采用分层教学法,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要求, 即:整个小学阶段, 分低中高三个层次, 分别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要求, 对于一二年级学生, 要在整体抓好识字等基础知识学习积累的同时, 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从学生上中年级开始, 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结合当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短缺的现状,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优秀生积极自学, 自我管理, 迁移运用提高目标, 学习困难学生要以每节课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 突出教师的个别指导, 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着力解决好学生“吃不饱”, 后进生“吃不了”的矛盾状态。同时, 可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月考换位学习等方式, 将进步的同学调整到优秀生的组中, 退步的学生调成困难学生的成员,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

三、正确看待和转化学困生

大多数教师眼里的学困生就是考试成绩排在后面的, 而排名的科目一般就是语文、数学、外语 (高年级) 等几门主课, 至于音乐、美术、体育以及其他课就不算进去了, 进入学困生之列的就是所谓主科的几门课差些, 或哪一门缺退, 至于其他有所谓的“前科”的同学, 考得再好也只算是学困生。因此, 学困生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蒙蔽了我们赏识人才的双眼, 也为我们从认识上、情感上消除两极分化制造了障碍, 使教师往往忽视了那些暂时学习落后的学生在其他方面的长处, 而只重视成绩忽视能力, 以呵斥声取代了赞许声。这样的教育极易使学困生萌生逆反心理, 使教育往往事倍功半。由此, 在笔者看来, 消除两极分化的关键还是要努力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特别是要针对班上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 要怀揣一颗爱心, 深入细致了解其后进的原因, 多给予其关心照顾, 让他们充分感受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老师同学的关爱,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科学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培养学生的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培养学生的兴趣, 努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因势利导, 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是防止和消除两极分化的有效措施, 为此教学中应重视以下工作。1.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氛围。教师要让尖子生在完成教材学习内容的前提下有独特的个性化见解与创新, 让他们的兴趣不受抑制, 而对于学困生更要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品尝胜利的机会, 切合他们能力的问题设计, 会使他们在成功答题中激发自我价值实现的乐趣, 从而不断激发求知欲。2.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的趣味活动中, 让学生加深对学科特点的认识, 培养对学科知识的兴趣, 调动求知欲, 可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培养和开发, 让学生在健康快乐中成长。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果的好坏, 主要看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得如何, 应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端正学习动机, 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五、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要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就要给他们一些发展个性特长的自由, 作业最好放到课堂上完成, 要尽量在课外留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 忌进行题海战, 全面辅导, 作业尽量在课内完成是因为此时学生精力最集中, 教师还可以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计算两极分化的对策 篇3

关键词:计算能力;两极分化;算法多样化;优化思想

G623.5

在一次校内计算教学的研讨活动中,我发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弱化,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讲,有不少学生仍然借助小棒或扳手指来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在1分钟内也只能完成两三道口算题,不少学生对于位值制和十进制的原理理解还比较肤浅。种种现象表明,眼前目下我们的计算教学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换一套教材或是凭借一两节示范课所能解决的,它涉及到我們一线教师对低年级段计算教学的把握、对教材的深度解读以及对新课程理念的应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简单情境,生成精彩数学

情景的创设是新课改带给计算教学的生机,它改变了传统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但是情景的丰富多彩也要我们教师理性思考、合理引导,否则就会失去实际意义。

两位数加两位数加减法,书上的情境是一幅小兔拔萝卜图,笔者认为这个情境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也适合本教学内容,因此不需要另外创设新的情境。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用好这个情境:

教师讲故事(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片):小黑兔和小白兔在山坡上种了许多萝卜,秋天到了,萝卜丰收了,它们决定一块儿上山拔萝卜。小白兔提议要和小黑兔比赛,看谁拔的萝卜多。他们用力地拔呀拔呀,累得满头大汗都不肯歇,终于把萝卜拔完了。小朋友,你们来猜一猜谁会赢呢?

情境的设置并不仅仅是图画的展示,而是需要声音、问题等多方面的烘托。因此当教师讲完童话故事,提出让学生猜猜谁可能会赢时,学生的情绪一下子由静静地倾听变为争先恐后地猜测,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继而产生强烈想知道比赛结果的愿望,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二、尊重个性,自我鉴别优化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学生教学34+26的计算方法时,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十位加起:十位上3+1=4个位4+6=10,满10,向十位进1,个位写0,并把十位上的4改成5;另一种是从个位上加起:个位上4+6=10,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0,并记住十位上要多加1,十位上3+1=4,再加上个位上的1,是5。

教师组织讨论:你认为先从个位加起比较方便,还是先从十位加起比较方便?通过讨论交流,班内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先从个位加起,因为学生从比较中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从个位加起的优越性,但还是有十几个学生坚持从十位算起。之后教师又多次组织学生计算,并交流比较计算过程,但仍有7、8位学生坚持从十位算起,而且他们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不落后。

事后教师与之交流,学生认为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他们同样认同这个方法,但是他们并不觉得从十位加起麻烦,而且他们对这种方法也有自己的完善方式。

三、算法多样化与优化思想的巧妙融合

数学是讲“优化”的,算法“优化”的含意是要求寻找最简捷、最容易、速度快的方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如果是体现在同一层面上的方法可以遵循学生的个体意愿进行选择。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可以让学生用做减想加的方法来计算,也可以采用破十法来计算。这两种方法没有很明显的优劣之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但是,一般情况下,总有个最基本、最一般或最佳的算法。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大家掌握那些公认的更好、更一般的算法,以便举一反三、否则就失去了教育的功能。此外,把多种算法进行优化,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掌握较理想的一种算法,而不至于一节课下来,什么方法也没有学会.

四、品味数学,寻找计算外的魅力

数学是一种思维工具,数学思维具有逻辑的严谨性、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丰富的直觉与想象等特征。这种思维特征能较好地锤炼学生思维能力、凸显学习个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科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以使学生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为其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基。

比如学了20以内进位加法后,可以让学生填空9+( )=( ),不同的学生可以填出不同的算式,一个、两个都可以,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与9相加的另一个加数和得数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判断找到了规律,得数的个位上的数比另一个加数少了1,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少了1,学生明白了道理后反过来利用这个规律可以熟练这一部分计算题的计算。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习题,以及环环相扣的课堂提问,诱发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数学交流中不断地观察、分析、思考,在讨论、表达中促进了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数学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小学两极分化论文 篇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无疑是这次“新课改”最基本的理念与最根本的追求,但是,几年的“课改”实践证明,我们的愿望不仅没有达到,相反,学生的两极分化似乎变得更加严重。在数学学习方面表现尤为明显,无论是数学学习兴趣还是数学学习能力,以前是在初中才有的现象,现在在小学阶段已经普遍存在,每学年接一个新班时,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学知识内容的加深,这种现象会更突出。大多数一线教师感受最深的是,课堂上,能够回答有点难度问题的学生不仅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个人,并且数量也越来越少,合作学习小组事实上也只能依靠那么几个人支撑。目前的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课堂上,总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并且有些学困生已有厌学情绪,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国内很多教师对后进生的转化都有独到见解,如杨光辉老师写的,《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点滴体会》根据“学困生”的心理特点,转化数学“学困生”。再如公丕刚老师写的《谈“学困生”转化策略》从“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情感、学习意志等方面转化“学困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外如苏霍姆林斯基对“学困生”也有很多的阐述。

因此,开展“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整体需要,也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研究学生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促使新课程在小学的顺利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学困生解“困”,使每一个孩子在知识技能上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走出两极分化的枷锁,让每个孩子都争当学习的主人。

二、课题研究的核心界定

1、分析造成学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客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

2、探讨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分析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主客观因素,并由此改进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

3、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的态度和情感,使每一位学生身心和学习能力都有所发展。

4、通过两极分化问题的解决,实验总结出小学数学有效学习的点滴经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研究目标

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两极分化”形成的成因,总结出转化“后进生”的一些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缩小“两极分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开展好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帮助“后进生”进步,缩小差距,消除“两极分化”的横沟。本课题研究不侧重于理论的新发展,重于将教育理论联系教学实际,借助科学方法,以求得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及研究策略

(一)关注学生,减少两极分化

1、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

素质教育提出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争取人人学有所成。在我们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往往存在着一个很大问题——基础差异。因此我们要从分析学生基础开始入手,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每一个学生在基础上找回学习的自信。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且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学习中逐渐培养

起来的。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设计一些生活情境,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我们设计的趣味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关注身边的每一位孩子

我记得李烈校长讲过: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应该想到自己是教师,其次才是数学教师。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孩子在不同层次上都会有发展,在不同方面都会有各自的才能,别让自己的学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二)、改进教学方法,缓解两极分化

1、实施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双边的活动过程,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同一个要求,同一种教法,必将打击学困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结果必然是两极分化严重。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在目标的确定、新知的探求、练习设计中要分层设计、区别对待,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

2、调动学生思维参与,提高课堂效率

美国教育家彼德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践参与。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条件。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我们要学会创设情境,学会巧妙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起来,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跟着提高。

3、提高小组合作,发挥每位学生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它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小组合作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在小组合作活动中,优等生凭借敏捷的思维在小组中充当着核心人物,而那些基础较差,思维较慢的学困生,只能在边上默默无语。因此,我们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合理分工小组成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重要性,让学困生也学有所获。

(三)、完善教学评价,从新认识两极分化

1、尊重每一个学生,坚持多元评价

教师衡量学生智能的标准不能太单一。多元智能理论分析:有些学生可能语言智能不突出,但运动智能非常出色,有些学生可能数理

逻辑智能不突出,但音乐智能非常出色。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语文、数学考试成绩去衡量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承认学生的差异,从多种角度、积极的心态去认识学生。

2、评价要因人而异,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不要一个标准,要根据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情况分类评价,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通过评价看到自己。

(四)改善学习环境,驱除两极分化

1、用爱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学生到学校不仅是要学习文化知识,他们还有多种需要,包括情感交流的需要,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和家庭环境较差,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要给予他们特别的爱,要帮助和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在校内,班级里为他们营造愉快的氛围,在学习方法上多给予指导。促使他们在班集体中建立自信,找到温暖的感觉。

2、家校互动,还孩子一个愉快的环境

学校和家庭教育是学生学习的两个重要环境。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家庭教育环境尤为重要。农村民工家长有的长期外出打工,有的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在家庭管理上过分的放任自流……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教师也要积极的采取措施,力所能及的要家长改变一些教育观念: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多关注孩子的成长。还给孩子一个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缩小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对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信息沟通。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采取问卷方法调查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效果反馈。

2、经验总结法:对每一阶段、每一过程的实施情况作好记载,写出相应的总结材料,以点带面。

3、行动研究法:教师通过学情调查分析、教学方法、手段、练习的设计分层教学等途径进行课题研究。

4、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地实施。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计划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3年9月至2013年10月):

进行课题论证和课题的研究设计,包括查阅资料,选择研究方法。

(二)、调研阶段(2013年11月至2013年12月):

调查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调查先进生优良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建立后进生档案;

(三)、实施阶段(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

1、根据调查结果,找出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和导致部分学生数学成绩滑坡的因素。确定如何攻克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障碍,提出实施假设,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对所指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小范围实验;根据实验效果进行修改,以完善实验计划。

2、根据实验方案,选择本校部分班级进行实验。展开先进生与后进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师与后进生之间的互动,并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实验。

(四)、结题阶段(2014年7月至2014年8月)

对实验研究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研讨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形成两极分化的成因及转化过程案例集。

具体人员分工安排

孙建勇中学高级教师,陕西省拔尖人才,负责对本课题的全面指导。

卢侠负责课题申报、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工作,督促和指导课题组成员教学研究的实施情况,组织研究、讨论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把得到的经验撰写成论文。

杨晶晶负责课题组成员的联络,实时跟踪课题研究的现状,收集课题各阶段的成果资料、负责课题研究会议的记录,摄像,照相,以及各项材料的收集。

其余成员都是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大多数为本校的数学骨干教师,也是本课题实践研究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任务是:负责本人教学班级的改革试点实验工作,并要指导组内教师老师对后进生的一些改进的措施收集和经验汇总,每人每周至少要上针对各自的研究对象进行一次调查,查问进展的情况,写出总结,积累学生各次考试以及课堂上的情况的资料。负责对各种重要教学改革事件的视频、拍照、光盘刻录、教学案例等资料收集工作。

胡军芳重点分析“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 从学生、教材、教师、家长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形成材料性论文。

小学数学两极化成因的随笔 篇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两极分化是很难避免的情况。因此,数学老师必须正视这方面的问题,利用分层教学,尽量缩短个体差异。首先,数学老师应结合学生实情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再结合数学知识与学习能力,将学生分成优秀层、基础层与提高层,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老师应心中做到一目了然,同时避免公布于班上。其次,数学老师应做到仔细备课,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对其给予对应的要求。最后,在分层教学中,要保障评价过程公平、公正,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快乐与成就,以不断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

2、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让学生拥有强烈的学习欲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培养学习兴趣时有多种方法,如:设置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情境,带领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魅力。或者结合现实情况,为其营造出公平的竞赛平台,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强的好胜心理,通过竞赛学生可以得到胜利的欢乐,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老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通过挖掘教材趣味,深入研究,就能达到丰富教学的目的。如:在长方形面积这个知识点练习中,可以先为学生设置长与宽的面积训练,在第二节课再适当安排变式训练,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缩小两极分化。

3、引领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方法

在传递数学知识时,老师必须引领学生掌握并学习数学的学习方法,大多数高年级的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止是个人隐私,和学习方法也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现代教学中,数学老师必须帮助学生养成全面培养的观念,并且指导学生活用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4、搭建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

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也有很大影响。在学习某个学科时,兴趣与情感有直接关系,很多学生都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拒绝这个学科。因此,在日常数学教学中,老师应放下架子,用良好的亲和力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必须从精神与方法上进行指导,这样提高学习动力。

5、提高教学与作业层次性

个体差异始终以客观的方式存在,所以老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老师应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这样才能让不同学生都能有所获。大部分情况,老师都会为学生留课后作业,这种做法对处于两极的学生各有利弊。或者在为全部学生布置一样的作业后,再单独为部分学生留一些拓展题型,以提高数学能力,但是这种做法不易于学生进步与提高。因此,在布置作业时,老师必须有层次性,既要考虑到优等生的要求,又要迁就后进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数学始终有学习兴趣。

结语 :

小学两极分化论文 篇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2.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3.通过对材料的观察和分析,提高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关注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动、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特点。【难点】

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三、教学过程

小学两极分化论文 篇7

一、导致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

1.小学生自身的智力差异

导致小学数学课堂出现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小学生自身的智力差异。一些学生由于具有较高的天赋, 所以, 往往具有较强的数学逻辑能力, 可以将所学的各种新知识很快地掌握;而相反的是, 一些学生由于具有较低的资质, 所以, 具有较差的数学逻辑能力, 就算是在数学学习上比较刻苦, 也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小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就能够有效地调动他们在数学课堂当中的学习积极性。一些数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就是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长此以往, 还会使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 最终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

3.学生自身学习基础的影响

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 才能够对新知识进行学习, 并且将新课当中的知识尽快地掌握。大量的研究证明, 数学学习中的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学生自身学习基础的影响。而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 小学数学本身就具有更强的系统性以及逻辑性。首先是数学教材知识之间的相互衔接性, 前面的知识往往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其次表现在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的技能和技巧方面, 学生必须要对原有的技巧技能进行充分的借助, 才能够掌握新的技能和技巧。最后, 一些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由于缺乏勇气, 所以, 在面对一些疑难问题的时候很难向教师和其他同学大胆提问, 因此这些问题往往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很多时候后进生对这些知识都是停留在一种似懂非懂和一知半解的状态当中。

4.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出现学习方面的差异。在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个人修养、职业道德、教学态度以及专业水平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除此之外, 一些教师缺乏丰富的知识经验, 在课堂教学当中无法将知识讲透彻, 因此, 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防止小学数学课堂出现两极分化的有效对策

1.在课堂教学当中对学生的基础予以充分的关注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当中, 教师必须要对班级当中存在的基础差异进行充分的关注, 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 对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予以充分的尊重, 并且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基础,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将自己学习的自信找回来。与此同时, 在课余时间教师应该抽出一些时间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进行一定的辅导, 也可以在班级当中划分一些学习小组, 让一些优等生帮助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展开学习, 从而最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均衡的发展。

2.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当中, 教师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根据, 将一些与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创设出来, 巧妙设计课堂提问, 这样不仅能够将学生思维上的活跃性激发出来, 同时还能够使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充分地参与进来, 并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3.对分层教学进行利用, 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予以注重

现在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丧失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造成两极分化现象出现。教师可以对分层教学的方法予以充分的利用, 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予以关注, 积极针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并且在这些活动当中积极地运用这些新方法。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该以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根据从而将不同的学习任务提出来, 这样就能够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收获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防止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并且使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将不良的学习习惯改掉, 并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 认真而全面地进行教学设计, 从而保证全面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想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师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两极分化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同时还与多年的教学经验相结合, 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如何防止小学课堂当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成绩,两极分化

参考文献

[1]周雪芳.实施有效教学缩小两极分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两极分化之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4 (08) .

小学两极分化论文 篇8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两极分化;成因及对策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小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出于好奇心和新鲜感,兴趣很浓,热情很高,自我期望值也较高。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学习难度的逐步加大,有50~60%左右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热情减退和兴趣滑坡;有25~30%左右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这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英语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为了客观地了解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笔者曾对学校部分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及其教师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下面我将结合教学中的一些摸索,探讨小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成因,并据此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原因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总结了小学英语学习中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不外以下几种情况:

1.客观存在的原因

教材中会涉及不同难度及类型的内容,在小学鲁教版教材中5A会出现四会单词和句型,且每册书中都会要求有三会、四会的新单词出现,这种单词量大概在180多个,新的句型约有70多个,小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到4个新单词,还会学会1~2个新句型,教材中此类重复性的几率并不高,这就给数学、语文负担本来就相对较重的学生造成了一个英语学习难题,学生在学习上较吃力,往往在学习上会退却,不敢向前。

英语学习缺乏语言学习环境,小学生只有在英语课堂上才能感受到英语学习的氛围,平时没有机会练习和环境学习,这样会造成英语知识容易遗忘。

英语教师所教学的班级较多,相对教学的学生数量上很大,针对学生的学习往往会表现出补缺补差不能够及时地做到位,长此以往下去,对于英语知识,学生总会觉得缺漏一天比一天严重,最终会失去兴趣。

2.主观存在的原因

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性。心理学的发展愈来愈证实了人们对外来信息的掌握往往需要以之前的经验背景作为依靠,然而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会造成两极分化。五年级的学生,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对于词汇和句型的掌握量在提高,要求他们此时做到“四会”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班中对于文章意志力坚定的学生,他们会在具备目标性的前提下将每一节课都学好,成为班中的领头羊;同时班中也存在这样的学生,对待学习害怕吃苦、具备畏惧情绪,对英语单词、句型把握不好,学不透彻,甚至感到英语学科枯燥乏味;面对懒字当头的学生,书面作业不认真、不及时的完成;还有部分学生只通过英语课堂学习接触英语知识,课下直接放弃,单纯的课内学习往往会造成知识内容上的不消化,不能够认真透彻地掌握知识,最终导致学习一落千丈。

二、英语教学中对两极分化的对策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优化课堂教学是防止两极分化,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永远感到有一种新鲜感。

(1)在教学中尽量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在真情实感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2)课上加强Pair Work和Group Work的操练,让小组成员在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中重新认识自我,减轻心理负担,在体验中加深感受效应,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3)开展多样活动。小学生爱玩、爱画、爱游戏、爱活动,教师可以通过玩、画、演、唱、猜、做手工等多种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更要多加引导。

(1)课前积极预习,利用好词典与磁带

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能让学生主动思考,努力理解,更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更加认真地学习。

(2)课上专心听讲,积极参与活动

要坚持听说领先原则。听清后再模仿,最后表述。对于语音、语调的把握要做到读准确、书写规范,进而巩固学到的英语知识。

(3)课后自觉复习,按时完成作业。

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单单依靠课上时间把握英语知识是不大可能完成的,课堂听课效率为主,课后的自觉性复习对于英语知识的牢固掌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针对小学英语学科学习中存在的两极分化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些问题因素的产生往往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学习方法策略、情感态度的参与、存在上的认知方式、学习环境影响以及教师在英語教学上的教学水平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综合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分析、观察情况,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地激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真态度,让学生良好地发展,使得学生成为英语课堂上真正的小主人,最终实现较好的学习效果。

类别卷烟两极分化现象调研报告 篇9

因:

一、品牌整合发展战略与品牌培育规划促使“两极分化”。根据“两个十多个”品牌发展战略的要求,以及《国家局关于加快培育全国性主骨干品牌指导意见》,烟草行业正进行品牌的轮换整合,一二三类烟的品牌实力与知名度不断加强,品牌规格数量要求不断增加,20+9品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推动销量提高。四五类烟要求以省产烟为主,品牌规格产品逐步减少,促使四五类烟销量也随之减少。可以说,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就是行业品牌战略发展的需要。

二、卷烟协议量紧缺,货源投放节奏放缓,市场需求大量流失。为确保省外烟的快速发展,协议量的消化,推动品牌的切换,加快红金龙(硬虹之彩)、黄果树(硬)、七匹狼(豪情)、黄果树(长征)的销量进度,对主流的雄狮品牌规格卷烟进行控量销售,而市场需求随之在品牌切换中有所流失。09年全市低档烟考核指标为14070箱,其中上半年销售7689箱,完成考核进度54.65%。为保持投放节奏的平稳,同时也对雄狮(红)进行调控。为把握货源供应节奏,使得四五类烟销量出现下降,产生两极分化。

三、考核指标导向,促使一二三类烟的销售成为工作重心。经济运行考核重点从毛利转向卷烟销售金额,使得工作的重心从推荐引导消费同价位的高毛利卷烟品牌,转为引导提高消费档次与价位,增加一二三类烟的销量。货源的协议量签订与供应上,也策略性的增加一二三类烟的货源,减少四五类货源投放。例如:增量中华与红双喜(硬),减少牡丹(软)、大前门(软)。以及对示范店客户供应超高价位的芙蓉王(钻石)、黄鹤楼(硬漫天游)。

四、中高档烟市场需求稳定,卷烟价格行情逐步走俏。全球经济危机并不影响收入稳定的公务员、白领、个体私企老板对一二三类烟的消费。再加之一二三类烟常被使用于婚庆喜宴、送礼、商务交际等特定场合,具有不可或缺性。因此,拥有稳定固定市场需求支撑的一二三类烟销量不跌反而增长。相反,四五类烟务工人员的流失,工薪阶层收入减少,农村市场的萎缩,使得销量随之下滑。

针对类别卷烟的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笔者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一、加快引入一二三类卷烟的20+9主骨干重点品牌,完成品牌整合的轮转,建立稳定的品牌格局。进一步丰富品牌规格产品,尤其充实二类烟品牌实力,形成新的主导品牌,扩充市场规模。

二、加强货源投放信息的告知,关注近期市场中华需求的走势,保障供需两端以及市场行情价格的稳定。为加快省外3-5元价位卷烟的销售进度,以及应对雄狮系列品牌规格的紧缺货源,引导推荐客户进行品牌切换,尽量避免市场需求的无形流失。

三、重点关注示范店客户的中华、超高价位卷烟的销售流转速率,以及需求缺口、卷烟调剂收购情况。充分挖掘各类别客户的销售能力,加强经营指导,推动一二三类烟的销量的稳步提高。打击市场烟票的使用,遏制虚拟交易,推动市场的实物烟交易,保障一二三类烟的正常流通,避免停滞。

小学两极分化论文 篇10

广西桂平市中沙镇中和中心小学 姚明森 卢超连

1.前言

目前,许多小学的数学学习成绩存在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何在,并对症下药找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提高全民的素质,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着重强调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是以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防止“两极分化”,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一理念阐明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基本性质与目的,体现了“大众数学”的教育思想。

本文以“大众数学”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改革理论为基础理论,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从教师、学生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2.原因分析 2.1 教师因素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观念滞后,教学水平低下,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大。

2.1.1 教师对学生的偏爱。

我曾对我校四年级的学生分层次召开座谈会(优秀学生,后进学生),以探寻造成该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在座谈中,优秀学生与后进学生所看到的教师存在着较大差异。优秀学生看到教师上课时常会走到他们身旁,了解情况,上课时常得到教师的提问,课后,教师常把他们请到办公室,辅导做思考题、星号题或改正作业。而后进学生看到的却截然相反,在上课时,教师很少注意到他们,只要不出声影响课堂教学,他们可以玩东西,当回答不出教师的提问时,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课外教师只喜欢与优秀学生交谈。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偏爱。因学生的容貌、智力、性格品质、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一些教师会对学生产生偏爱,特别是对服从听话、成绩较好的学生。对那些不顺从、有些固执己见或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不感兴趣。教师对学生的偏爱严重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情绪态度,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学习行为,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优秀学生在教师的特殊照顾之下,处于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习感兴趣,学习热情高,对他们来说学习是愉快的体验,学习成绩就好,因成绩好又得到教师、学校、家长的表扬,他们为了保持这种“特殊照顾”会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成绩越学越好。后进学生则由于教师对他们缺少尊重、理解、关怀、温暖,使得后进学生本来就有困难,再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师生关系的紧张,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的抵触行为。有的后进学生因不喜欢自己的数学教师而导致讨厌数学,如一些学生一到数学课就逃学。另外,后进学生一旦被教师“瞧不起”,周围的同学也会看不起,这样一来,优秀学生与后进学生就极易形成两个情绪对立的群体,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好的学生在一起,相互学习、提高、竞赛,学习越来越好,后进学生和后进学生在一起,学习热情越来越低,学习成绩也就越来越差。

2.1.2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证明,大多数优秀学生处于良好、积极的师生关系中,大部分后进学生则处于不良、消极、负面的师生关系中。优秀学生因处于良好、积极的师生关系,他们会感到对外部环境的胜任,感到自己处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下学习,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在良好的心境下踏实地专注于学习,具有足够的自尊、自信,从而以高涨的热情来学习,学习效率自然就高。他们常常会对教师和学校采取积极、正面的行为,迎合教师和学校的期望。后进学生常因处于不良、消极、负面的师生关系中,他们极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产生自卑、消极的心理,认为自己没有办法把数学学好,努力也没有用,这种心理状态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知识的加工能力。其次,他们往往对教师和学校采取消极、负面的行为,无视教师的管理,产生对抗、逆反情绪。在我校某个班曾有三位学生一到数学课就敲桌子,数学教师多次教育、谈心无效,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发现他们这样做的原因竟是:就是要他上不了课。无论是上例中的逆反地对抗还是消极地抵触,都会严重影响学习,导致学习成绩差。另外,不良、消极、负面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来说是不安全的学习环境,学生害怕、担心教师的出现,时刻准备应对教师的“威胁”,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应对教师,从而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降低。

2.1.3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

2.1.3.1 讲课速度快

我镇的一所学区中心校,数学科曾有过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后来镇中心校组织深入听课、示导后,发现该校的数学科教师讲课速度快,授课进度快,一个学期不到三分之二的时间就完成了新课的教学。下面是一节听课实录

课题:垂直(人教版第八册)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条直线的一种特殊关系——垂直(师板书课题)师:观察下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右边的有一个是直角。师:对,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请同学们打开书本130页集体读一遍。

生读

师: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

生:电线,门,电话线,锤子„„(显然学生还未理解什么叫互相垂直)师:根据书本的示例,自学画垂线的方法。学生尝试画垂线。(但大部分学生不会画)

师指名学生上黑板画,由于学生不会画,师又示范了两遍,但结果大多数学生还是不会画。

师:没有学会的同学,课后再看看书。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书本131中间的图,并量一量,所画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生:第2条最短。

师:第2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生:直的。(不晓得“互相垂直”)

师讲述“距离”的定义,然后生打开书本读一遍。

师:下面我们再来学习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由于教师讲课速度快,授课进度快,学生在课堂上思考,练习的时间就少,教师拽着学生往前跑,优秀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掌握所教的内容,而且思路也快,适合他们的学习节奏,学习效率高,所以学习成绩好。而后进学生,由于跟不上,如上面这节课,大部分学生还未理解“互相垂直”,就开始画垂线,垂线画法未掌握,又开始教学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布置学生做的课堂练习,只要有几位学生完成就开始讲评了,而大部分学生未完成,他们因缺少思考的过程,即使听讲评时明白,但过后很快就又忘了,这样后进学生的成绩一次不如一次。

2.1.3.2 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与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所组成。融洽、活跃的心理环境将对整个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冷漠、沉闷的心理环境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消极的影响。优秀学生常因与教师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心理距离近,在课堂上保持融洽、活跃的心理环境,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大胆提问,这也常会得到教师的表扬,赞许,上课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学习成绩好。而后进学生常与教师处于不良的师生关系,缺少交往,在课堂上产生冷漠、沉闷的心理,这种心理环境会抑制他们的思维,禁锢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在课堂上往往保持“沉默”,不会主动举手发言,提出问题学习成绩也就难以提高。由此可见,课堂心理环境所蕴含的情感因素也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

2.2 学生因素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育成效都要通过学生才能表现出来。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受到原有知识、兴趣、个人特质、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影响。

2.2.1.原有知识

原有知识指学生对学习新课必须具备的旧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原有知识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相比小学其它学科而言,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为强烈。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后面的知识是建立在前面的知识基础上的。知识1是学习知识2的基础,知识2是学习知识3的基础,以此类推。在这种情况下,知识1实际上成了整个学习过程的先决条件。就是说,如果有些学生对知识1没有适当掌握的话,在以后学习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觉得越来越难学。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话,就造成了自己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从而导致学习成绩分化。例如,学生对乘法口诀不熟悉,会导致乘法计算、估算的困难。下面是一节校级研究课(人教版第七册第46页《乘法估算》)的节选。

复习。估算下面各式大约等于多少。

68×7≈490 8×73≈560 52×3≈250 5×49≈250

指名学生上黑板做,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完成后指名学生讲想法。生3:我想:把52看成50,50乘3等于250。师:先想5乘3等于多少? 生3:5乘3等于25 师:口诀三五得多少 生3:三五二十五

另外,许多教师在备课、教学时并未注意到后进学生在原有知识上的差异,开始教学新课时,都假定全体学生已掌握了前面的学习内容,而事实并非如此,教师对后进学生以同样的时间教同样的教材,以至前面内容还未学扎实,未掌握又继续后面内容的学习。还有一点,后进生由于缺乏勇气,怕丢面子,对一些疑难的问题,一时难于理解弄懂,又不敢大胆提问及时求得解决,停留在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或不懂状态。由于对一些错误的看法不能及时纠正,造成数学学习上知识不扎实、缺漏多。在以后学习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就像滚雪球一样,所以与优秀学生的差距就加大了。

2.2.2.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一是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充满热情,就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就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在2004年秋季期期中测试后,我校组织对3至6年级的318名学生进行学习调查,发现对学习数学较感兴趣的有166人,占52%,感兴趣的有72人,占23%,不感兴趣的有80人,占25%。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在学习中,经不起困难的挫折的考验,极易失去信心,导致数学学习成绩比较差,在这次测试中,3至6年级最低的只有9分,与最高分100分相差了91分。也有研究表明,获得良好成绩的学生中兴趣因素占25%,学习失败的学生中缺乏兴趣占35%。

可见,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3.对策

前面已主要分析了影响小学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教师、学生因素,使我们明白要改变后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就须从教师及学生本人出发,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践,下面我就小学阶段我们可采取的对策,提出自己的看法。

3.1 相信、关爱、尊重每一位学生

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不是在发展限度上的分化,而是在发展速度上的分化,每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很多有待开发的智能,因此教师只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真正地相信、关爱、尊重每一位学生,就完全可以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有效地消除“两极分化”。

3.1.1 换一种思维方式,所有的学生都是好学生

教师只要抛开学生的缺点,努力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样每一位学生都是好学生。如学生的作业做错了,教师可以抛开作业的对错,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独立完成,按时完成,书写工整等,这样教师就不会觉得学生总是缺点了。

3.1.2 重视情感效应,通过书信与学生交谈

情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好、恶等的心理反映。情感是重要的动力因素之一,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心理状况,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进行热情疏导,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与学生书信交谈是一个有效的办法。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通过书信与学生交谈更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可以了解许多教师不曾知道的事情。与直接面对面交谈相比,有以下优势:可消除一些学生面对教师时的紧张心理,学生有更多的“说话”权,可以不被“第三者”知道。我的具体做法是:每个学期至少与学生进行三次的书信交流,时间选择在开学初,期中,期末,开学初主要让学生谈对教师的要求、希望,谈自己的奋斗目标,期中,主要让学生谈自己眼中的教师和“我”,期末主要让学生谈一谈一期来的收获和遗憾,当然还可以和教师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事情。通过交流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许多参考,让教师更民主地施教,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后进生也会觉得与教师没有了隔阂,可以大胆地去交流,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3.2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我们的教师要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要以关心、亲切、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使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形成轻松愉悦的氛围。师生和谐的关系能有效地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克服紧张心理。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及时了解原因,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要欣赏每一个学生的积极表现,肯定其细微的进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和欢乐,增强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这样就会学得好,防止“两极分化”。例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师与学生恰当换位,让学生讲老师听。本人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小数乘整数的乘法的例1时(书本第1页)是这样进行的:

出示例1:花布每米13.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学生读题,审题,列出算式。

师一边讲“先算出135乘5的积,然后再数出一位小数,点上小数点。”一边板书

接下来由学生讲为什么能这样算,让老师来听。结果,有学生根据刚才复习的因数和积的关系进行解释,也有学生先把题目的13.5元换成135角进行计算,再把结果换成元。

如果能抓住合适的内容,多与学生换位,这样会让学生在心理上觉得自己是主人了,不再只是被动地听,有得于改善师生关系。同时,学生为了能说服老师、同学,平时需付出不少努力,有利于培养自学的习惯,增强成就感。

3.3 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改善课堂心理环境,提高学习质量。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终身学习,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形成和发展优良的个性品质。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及认知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教师要努力创造融洽、活跃的心理环境,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建议教师:

上课做到和颜悦色,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微笑的表情,使用激励性的语言。保持高昂的情绪,全身心投入。

善于用语言、动作、表情、眼神表达对学生的赞赏。

3.4 采取合理灵活的分班形式,实施分层次教学,减小差异。

学生数学水平差异越大,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就越困难。因此,合理灵活地分班,是缩小差异的一种挺实用的办法。我校以前对学生的分班就是根据学生的水平,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后进学生,两班各半,6年基本不变。经过实践,这样的分班形式不利于因材施教。于是,自2004年秋季期开始,对一年级新生采取这样的分班方式:优秀学生分在一个班,未接受过幼儿、学前教育的又分在一个班,中等学生可以任选一个班,两个班安排同一个数学教师教,成绩的评定把两个班合成一个班来评定,期中考试后安排一周的时间作为开放周,学生可以在任何一班学习,然后根据学生的要求再一次进行分班。经过一年的实践,采取这样灵活的分班形式,更有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有效地防止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我分析有以下原因:(1)减少班内的差异,学生的基础相对较统一,便于课堂教学。如没有读过幼儿园、学前班的学生,教师一开始就得示范或手把手地教他们怎样握笔,培养基本的课堂习惯等。(2)因是合班考核,教师得两个班兼顾。(3)相同或相近的层次学生在一起,便于相互学习,竞争,培养信心。

3.5 让学生写数学日记,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的数学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有利于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生活中需要数学,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内动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结束语: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在数学教学中,防止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也一样,需要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也需要学生本人的努力。

上一篇:房地产全员营销方案下一篇:铁人巡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