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听课体会心得体会(精选12篇)
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的安排,以课业革命理念为指导,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旨,举办了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参赛教师深入研究教材,领会融合新课标和课业革命理念,均做了精心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比赛中教学理念先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得当,教学方法灵活新颖,课堂设计使人耳目一新,教学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凸现。教师们表现出的新思路、新设计、新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了解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许多不足之处,真可谓受益匪浅。
1、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导入好的老师,能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学生集中注意力,互动效果也很好。如用游戏来导入,让学生在欢快有趣的游戏中寻找规律,感知规律的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为学习新知做了很好的铺垫。
2、精心备课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教师只有认真备课,抓住每节课的重难点,才能有的放矢,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做到了新课引入趣味化、揭示概念深入化、点拨规律条理化、练习形式多样化、选题难度层次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技巧艺术化,真正体现出我们教师的灵活有效的“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引”。
3、开放式教学方法能极大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各种开放式的情景,培养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杨柏良老师在教学例题时,出示自学提示,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方法,再小组交流,总结规律;在引导学生找到规律后,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解决问题之中。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要创新年轻教师们的教学方法都值得我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认真备课,勤钻研新课标,多与年级组教师交流沟通,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教师听课心得体会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3、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4、上课时大胆放手,尝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今天有幸聆听江阴市实验小学傅红老师的一节课,傅红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诗一般的美。课堂丰富而又充满活力。孩子们的一颦一笑,一动一静,一语一字都注入了超乎寻常的灵性。可以负责任地说做傅红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而听傅红老师的课更是一种享受。她的课中有许多浸润灵气的东西,我能悟出却永远无法学到。傅老师讲授的是《黄河上的主人》这一课体现尤为突出的有两个方面。
教师激励手段、评价语言的丰富、独特、灵活性。如:教师 借 学生的书看一看,这一 借 实则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这一 借 如春雨润无细无声;这一 借 体现了教师炉火纯青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而教师对学生参与每一项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如 眼神、姿态、声音、学习态度、情感等非智力因素都进行了大量的、积极的、有创意的评价,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及他们成功的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傅老师把课堂各个导入的环节和调动学生的兴趣结合在一起,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如 浊浪排空、滔滔河水 一词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很有难度,傅老师通过让学生观看动画演示:黄河的一段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自然就明白了 浊浪排空、滔滔河水 的意思。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就会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就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课堂的氛围就会比较热烈。
傅老师的生字教学比较细致扎实、新颖独特。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总之,傅老师的课处处体现着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育(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语文思想方法,为 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听课心得体会
上周我们学校组织了一个学习“优质课”教研活动。通过此类活动不但可以展现教师们扎实的教学功底,而且会让听课者受益匪浅,所以说听评课是一个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良好平台。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听完两位老师的汇报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
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五、亲切的评价语言。
郝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这些能力的习得需要教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多种形式,但要求实效。
第六、今后努力方向
1、必须不断地学习。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教师听课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学习心得。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要让新课程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做一名新课程理念的忠实践行者。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素养。
2、要转变教学观念,做新课程忠实的实践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而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现在,需要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优质课评比活动中的亮点
1. 借班上课, 真实体现教学能力
在本次优质课评比中, 全部采用借班上课, 根据活动组织者介绍, 本次优质课程的评比采用临时借调班的形式, 在上课之前, 授课者全部与授课班级未见面, 全部是上课之前10分钟抽调, 这样, 就避免了上课教师在课前经过多次排练演练, 与学生达成默契、避免了表演化的因素, 也尽可能杜绝了本校教师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达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不平等现象, 这也使公开课尽可能地回归常态, 体现了平等性与公正性。借班上课可以充分体现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临场的应变与指挥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教师的基本功。日常教学能力的素养与积累、对队伍的指挥调动与应付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 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等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2. 超越浮华, 追求实效
以往的部分公开课上, 一些授课教师为了充分体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理念, 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情景教学无论如何也要“沾”上一把, 似乎优质课中没有了这些学习方式, 就不能体现课程理念一样, 结果是花样叠出, 把体育课上成了表演课, 上成了音乐课等。体育课上得出了花, 却有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添满了课堂, 很多授课教师由于对教学理念本质没有准确把握, 把课堂变得华而不实。体育课堂看起来很热闹, 但是体育教学的效果、效益、效率却不敢恭维, 公开课包装现象严重, 形式化严重。而这次的公开课优质课评比中, 给人的总体感受是:表演的成分和对花样与形式的追求少了,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对课堂生成的关注、对学生学习感受的关注多了。课堂教学场面不再追求“轰轰烈烈”, 相反多了些许的平实。获得一等奖的凤鸣高级中学的教师陈晓华讲授的是排球垫球与传球课, 课堂进程衔接流畅, 不图花架子, 只求实效;教师漂亮的示范动作, 清晰明确的讲解要领, 及时准确地纠正错误要领, 环环紧扣、过渡自然,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 没有刻意地去追求课堂包装效果,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海盐元济高级中学的教师朱凯敏的授课内容是三级跳远, 其教学思路清晰, 课堂组织严密, 学生接受学习效果好, 在课结束的时候, 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三级跳远的动作技术, 收到了实效。
3. 方法得当, 课程理念把握准确
在本次优质课评比中, 很多教师都运用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情景教学的方法或手段, 运用比较得当, 也比较适宜, 避免了盲目的、不合时宜的、形式化的、生搬硬套的自主、合作、探究。比如, 平湖中学的教师郭雅斌在进行体前变向运球的内容时, 通过一个游戏——摸尾巴, 巧妙地引申出换手变向运球的技术要领。教师朱凯敏在进行三级跳远的教学时, 采用袋鼠跳与鸵鸟跳, 设置教学情景, 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练习, 引出了三级跳远。海宁宏达高级中学的教师胡军萍, 在进行体育舞蹈“恰恰舞”的教学时, 假设了举行欢庆奥运集体舞会, 两人组合, 一位扮演男士, 一位扮演女士, 男士很有风度地邀请女方跳舞, 这样巧妙地分组, 每个人担负起自身的责任, 通过角色的扮演, 合作进行学习。
二、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 在本次优质课评比中, 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 笔者仅以个人的观点提出一些不成熟的观点, 只求提出问题, 不针对个人, 希望能与大家商榷:
1. 内容的选择力求出新, 但脱离常态
在本次优质课评比中, 大多数教师的授课内容都是目前高中实施的选项内容, 篮球、排球、田径、健美操等这些内容都是日常教学的主流, 更贴近日常的常态课教学。有一位教师的授课内容是街舞, 理论上, 体育课引进这样的项目是体育教学的一大改进, 也能丰富体育课堂的形式, 让体育课丰富多彩。但仔细一想, 在现实的体育课中有教师在上街舞吗?即使有也不是课程的主要内容。此外, 大部分讲授街舞的体育教师也仅仅是一些街舞爱好者。由此看来, 在优质课评比中把街舞作为主要的授课内容, 且把全体学生作为授课对象还不现实。笔者认为, 优质课的内容选择时还是应尽量贴近常态课的教学内容, 而像街舞这些项目作为课外活动小组或者学校俱乐部的项目比较合适。
2. 课前演练与包装成分依然存在
这个老师代的也是五年级的课程,正好我也是,去了后,发现原来就听过这位老师的课,那节课讲的真好,今天有幸再次聆听。真的很高兴。
这个老师先是通过游戏引入,游戏是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两张嘴———,让学生顺着往下说,最后让学生用一个符号或者一个字母来表示说一说,然后引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接下让学生自学课本,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虽然自己还没有教学这节课了,听完后让自己的教学也有了一定的感触,先说一说这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听了这位老师的课,让那个我恍然大悟,我们不能小看孩子的能力,有些时候孩子想的可比你全面,这位老师对课本的把握和利用和到位,一节课基本上都是由自己探究和自学课本来完成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慢慢去培养孩子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孩子们不知学会了知识,而且是学会了能力,真正得到锻炼。
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虽然教师进行了精心的备课,可是学生就是不能明白你的思路,看似简单的一节课,最后上下来后发现学生不明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使得一节课的效果没有达到。这时想起今天组内评课的时候,一个老师说:“在上次听这位老师的课,那节课讲的真好,现在再一次听,发现老师的进步不是很大,而在这几天我们组内进行的听课中发现老师们的进步很大”,是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只有我们认真备课,打磨课堂,多听课,多学习,有朝一日我们每一个人的课都会向课靠近的。加油!
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显得较枯燥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数的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小学生原来的认识和习惯是不同的,而这些知识和规则又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将来学习代数的主要基础。而在教学这一课时总是把我不好,这一次听了王老师的这节课,茅塞顿开。王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旧知迁移诱导到新知学习,让学生完成了认知上的一次飞跃。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说说我对王老师这节课的认识:
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王老师这节课恰当地运用了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比如:母子年龄、儿歌等,这些的设计使原来抽象的字母变得具体与富有情趣,并且王老师还现场提取数学信息,创设了老师和学生年龄对比的这一有趣的生活情境,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这就切合了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
二、重视学生自主与合作,讨论与交流的学习。
这节课王老师基本上是放手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比如本节课中,教师提出:选用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示自己的年龄,并用这个字母来表示你爸爸、妈妈等身边熟悉的人的年龄。学生先合作讨论,然后自主完成,最后再拿出来大家交流。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认为王老师在这一环节处理的很恰当,值得我学习。
三、教师和学生都处在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
另外本节课王老师精心创设了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由地发表各自的想法、观点,使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也轻松。比如:一个环节,教师采用了“数青蛙”的儿歌。课堂进行到此学生已有些疲劳,在此采用儿歌“数青蛙”,给学生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玩中学,乐中悟,充分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再一次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乐趣。
一、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合理比较,自我克制,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学生对消费有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但也存在许多模糊认识、错误观点,所以要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以及生活体验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物品多样我会选”环节,该老师选择了“疫情下超长寒假里”这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背景,设计了情境教学“心愿单”,罗列了想要购买的物品,并与其他物品进行比较“哪些心愿能实现?哪些难以实现?说明理由”,这种情境创设,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讨论争辩合作,就形成了学生探究自主生成知识,深刻理解知识,从而有效突破了重点难点的教学,引导学生在正确选择的同时又提升了生活消费的理性认识。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思践行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探究式学习被广泛应用于课堂。该教师让学生互相探究心愿卡上想购买的物品是否合理,进行取舍与更改。现在是数字化时代,网络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关注社会生活。课堂中学生举出的物品都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老师提到的物品也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他们很有亲切感。这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规范表达的能力,让课堂充满活力。“有益健康促成长,必需用品不可缺,物美价廉重实用,家庭实际要考虑,因人而异量力行”的观点也在课堂内悄然渗透,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特点。
三、总结与展望
金 燕
2016年3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维泰杯课堂教学大赛,观摩了3节新教师汇报课,他们的课让我感受颇深,收益匪浅,也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他们的课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下面我就参加的这一次活动谈一点儿自己的粗浅体会和感受。
一、精心独到的课堂设计
从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他们的教学看似水到渠成,却包含着精心的准备,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是那样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每位老师的课,都设计精巧,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练习设计方面针对性也很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分层合理得当。课堂效率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几位老师的课,从导入新课到课外拓展,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处都体现了匠心独到之处。每位老师的课前准备都非常充足,材料也很丰富。课中有可能用到的他们都事先想到了。我想,这也可能是名师的独到之处吧。
二、朴实大气的课堂
纵观新教师的课,他们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的华丽、课件的精美,更没有摆那些好看而不实用的花架子。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呈现在听课教师面前的是真实的、不加粉饰的、常态下的课。没有变幻莫测能刺激视觉的课件,没有很多浮躁的、形式上的东西。让人感觉自然,亲切,可看,可学。留给学生的是充足的思考空间,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三、激情饱满的课堂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把真挚的感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那么学生的情感也会被感染。学生由此会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效率很高。因此要让我们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就应让我们的课堂激情饱满、个性张扬。
一、听课之前充分准备
古语云,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教师听课亦然。教师要想在听课之中真正听有所获, 就必须在听课之前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听谁的课, 事先至少应把教材找来了解一下, 明确该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 课文在整本教材乃至整个学段中的地位、作用, 看看教材、教参或名师的教学设计和实录, 想想假如我来执教这一课, 我将怎样设计教学流程, 会遇到哪些疑难, 还有哪些困惑或纠结, 以便在听课时有个对比。只有这样, 才能明确听课的方向, 把握听课的重点与难点, 发现课堂中的亮点, 捕捉课堂上的“高潮”, 这样的听课才具有针对性, 才会听有所获。此外, 由于听课后还要积极参与评课, 因此在学术理论上也要作些准备, 如熟悉课程标准和一些教学常规知识, 了解本学科的教研现状以及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等。这样的听课, 是带着思想进课堂的, 因此起点高, 有备而来, 自然会满载而归。
二、听课之中力争“四到”
“用志不分, 乃凝于神”, 全神贯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教师听课也是如此, 由于课堂是流动的, 课堂上的“灵光”稍纵即逝, 这就要求教师在听课中要全神贯注, 全身心地投入。坚持“四到”:“眼到”———认真观察教者的教态、表情、板书、肢体语言、课堂的调控、细节的处理、教具的使用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与表现;“耳到”———仔细聆听师生的对话, 听教者的范读、讲解和启发, 听学生的回答、交流与讨论;“心到”———边听边认真思考, 思教者对教材把握的深度、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是否紧凑合理;“手到”———记录教学流程、教学“亮点”、师生“意外生成”碰撞出的“智慧火花”以及自己的思考、体会与建议。当然, 听课也不一定非要对整堂课做事无巨细的“实况记录”。我们可根据教者的特点和自己的目的有所侧重地摘录, 如可重点记录该课内容的基本框架、教者授课的思路, 也可记录课堂中出现的一些令人兴奋、激动的精彩片段或教学环节, 还可记录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失误、败笔等。
三、听课之后积极反思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我们交换一下, 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我们交换一下, 一人就有两种甚至多种思想。思想只有在交流中碰撞, 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因此, 教师听课之后, 要依据听课记录, 通过回忆与弥补, 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 进行反复的思考和品味, 而不能“完事大吉”, 一听了之。我们可以翻翻听课记录进行回味反思;可以与教者一起探讨, 听取专家的真知灼见和同仁的宝贵经验;可以将几节有关联或同类型的课相互对照, 比较优劣得失, 写一篇心得体会;或者干脆将他人的设计方案拿来, 亲身体验……听课教师要善于比较分析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 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运用, 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精益求精,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下镇中心小学 舒怡
时光飞逝,转眼间从教快一年了,感谢学校领导点苦心培养,为了让我能够更好的投入到教学中去,为我创造了一次次学习的机会。
这使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青年老师,想要把课上好,把教学搞好,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花更多的时间。
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通过听课我逐步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每次听完课之后,我都把那些教师上课时讲到的记在听课记录上,然后对我自己的备课设计进行参考,将其他教师很多优点和长处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每一次的听课都让我觉得成长了不少,使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经过这么多次的听课,我的体会如下: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认真备课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要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
3.充分向学生展示英语的使用性,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我这样年轻的教师而言,教书育人这条路还很长,还需要一如继往地兢兢业业地扎根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身、自己的心。
以前觉得自己教小学生还能应付的来,每天都能认真备课,有时观看名师的录像课,并把精华的部分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但上过课后也有很多的困惑,为什么同样一篇教案,名师们在课堂上是那么的挥洒自如,孩子们学起来也是兴高采烈,而到了我的课堂上却是一塌糊涂呢?听了名师的示范课以后,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其中赵震老师的课和讲座给我的感触最深:赵老师老师说了一个自己‘嘚啵嘚’、‘嘚啵嘚’典故,由此也引起了我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深深思考,借赵震老师的话说:为什么自己平日的辛苦付出学生却不买账?原因很简单,学生喜欢的是给自己更多空间的教师,学生需要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课堂。要想创造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就必须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时间、空间,从自己的灵魂深处尊重学生的需要。
首先,数学课堂要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重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如赵老师在教学笔算乘法的算理片段:
师:所学过的乘法口诀最多是九九八十一,这个12×4没有现成的口诀可算。(要求学生拿出白菜图,课件用小圈代表白菜,一行有12个圈,有4行)把自己的想法结合这个图,在图上圈一圈,画一画,用算式的形式写下来。(学生独立试算后反馈)
材料一:每行分别圈出10个与2个,分别圈出4组。
生:先把4个10乘起来是40,再把剩下的4个2乘起来是8,加上去。
板书:10×4=402×4=840+8=48
师:面对12×4时,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圈啊?算啊?×
生:10比较好算,再把个位上的数乘起来比较简单了。
生:没学过12的乘法口诀,最多只学过九九八十一,可以先把它的十位乘起来。
师:以前的口诀不太好用了,想到用整十数去乘,把12拆成10和2,你们的方法就叫拆,拆的有没有道理?每个12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10,一部分是2,有4个10,有4个2(引导学生看图)10×4算的是这部分,2×4算的是这部分,明明12×4是一道乘法,为什么后来是40+8,这是什么意思?
生:不加不行,它让我们算总和,没让我们拆散了再算。
生:拆是它的方法,最后还要合起来,这才是它的总数。
师:把12拆成两个部分,把2部分计算后再加起来,这一分一合把12×4给解决了,看似简单,其实里面有故事。
材料二:6个6个圈
师:一共有几个6呢?怎么列式?(6×8=48)在面对12×4不太好算时,他也在拆,拆成6个6个的,就有8个6,结果也得到48。这两种拆法,你更喜欢哪一种拆法?
(课件出示计数器,动态演示:左边图示2颗珠重复4次,右边计数器个位落下8颗珠;左边图示10颗珠重复4次,右边计数器十位落下4颗珠)
师:借助图圈一圈、画一画,拆成整十数后再算,老师还介绍了计数器,如果没有现成的图示,没有计数器,还能计算12×4的问题。
生:笔算乘法;竖式。
赵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圈一圈,想一想,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这些名师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
其次,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闪耀着智慧的过程
赵老师的课堂与学生的对话,是平等的、真诚的、创造的,我们的课堂师生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运用智慧去面对很多事先无法预料的新问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种持续的智力操作。在赵老师的课堂中,赵老师如一位大哥哥,又如一位温和的智者在和孩子们真诚地交流着彼此对数学的理解。
最近几年, 除了学校日常的管理任务之外, 我还有一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在教学管理方面, 我设立了校长听课日。每周拿出一天时间不让教务处给我排课, 专门用于听课。这一天, 我要听5节课, 除了数学课必听外, 语文课、英语课、科学课、艺术课也听, 然后集中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交流互动。在评课、议课中, 我坚持使用美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评课方式, 只说优点, 不说缺点。如果被听课者强烈要求说出缺点, 也可以说, 但对所说缺点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而说优点时, 坚持做到不说大话、套话, 不可笼统。如此相约, 我收获了很多。
如果设立了校长听课日, 校长每周都与教师相约听课, 使每一位被听到课的教师及时得到多位教师非常诚恳的赞扬, 几年下来, 他们所得到的赞扬都会是一本厚厚的“书”。这本“书”就是教师成功的标志, 是教师共同成长的见证。这种做法的好处还在于密切了领导和教师的关系, 让校长与教师都变得非常阳光。
千万不要小看校长多进课堂、与教师持续相约这一形式, 坚持做下去, 名师、名校、名生都会自然而然出现。
加骨干教师培训,听了省教育学院潘景峰副院长的讲座,很精彩,笔记记了很多,但最后只记住一句话,就是当时还没有公诸于世的三个维度,教学三个纬度,但记得很深刻,到现在都没忘记,这对于我来说就是收获,我们大家也看赵本山的小品,也可能只记住,“此处略去一万字”等有限几句话,这也是收获,所以说,无论哪级讲座,只要记住你最感兴趣的一句话,那就是收获,也可能就这一句话就可能影响我们教学思考的方向,今天我说的仅供大家参考,如果认为对咱们有用,大家就借鉴一下,如果感觉没有用,那大家就当是看热闹。由于时间有限,屋子也不暖和,话入正题!
一、我感受最深的第一个方面,就是语文教学一定要抓住年段特点,去设计教学,教学设计要让年段特点更加鲜明化。可以说低中高每个年段的教学目标都不是一样的,都有各自的年段特点,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认真解读课标,做本年段应该做的事情。例如王文丽老师就曾说过,一年级的孩子你让他在课后回家到电脑上去查找资料,他能 查吗 ,这无非是给他的父母留的作业,只能给他的父母增加负担,也只能让家长更加反感你,再有,低年段语文教学应该以文本为载体,就是识字,写字,朗读,培养语感,再背点经典词句就可以了。可是有些教师就不这么想,也不这么做,比如一年级有这样一节识字课,一方鱼塘,一畦菜地,两对“红领巾”等,教者把这些都打在了投影上,然后问学生,红领巾为啥加上引号啊,你猜学生说什么,老师!我知道,“书上就这么写的”老师晕了,这就是老师没有根据教材的年段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去设计教学,把知识教
深了,实际上两对红领巾,就是让学生认识 “对” 和“领 ”就行了,再有,有位教师在教学《小企鹅和妈妈》一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这天 这天多么蓝哪!
这地 这地多么白啊!
老师就问学生,这天 这天。。。。。。这地 这地。。。。。。为什么说两遍啊!有个学生举手就说,老师 老师,我知道,因为小企鹅是结巴,老师又晕了!老师特别无奈,也无语,唉!坐下吧,这也是把知识教深了。
所以总体来说,低年段语文教学要重视字词教学,做到随文识字,教给学生识字,记字的方法,把握分散识字,集中复现的原则,(牛广田教授,长春实验二小对分散识字和集中复现就做的非常好,展开一点……)初步学习默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做到这些就完全可以了,不要再去过深挖掘教材的内涵。
而中年段,相对来说,处于高段和低段之间,所以,相对于低段来说,把识字教学相对放缓,过渡到重视段落的教学,重视归纳段意,找出重点段,划出重点词,注重指导朗读,培养学生语感,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渗透写法,与作文课教学相结合。这里我重点说说词汇的记忆方法,有些教师总是抱怨学生对词语意思记不住,考试成绩差,这就是说明咱们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就是没能把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或者说,是做的不到位。以李卫东老师在教学叮嘱一词为例,同学们,说说你天天上学前妈妈都跟你说些什
么,学生说,过马路要小心,过马路要小心,天天说,这就是叮嘱。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和父母说,你不用在叮嘱了,我都知道了,这样,学生就记住了叮嘱这个词语,这就是说,只要词语与学生的生活建立了联系,他就会永远记住这个词,而且还会应用。这样教师的目的就达到了。
高年段的教学要重视篇的教学,在篇的背景下进行段,句,词,字的教学,段与段的堆积不是篇,而是要知道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这样,教给学生布局谋篇的方法。
最后,李卫东老师又简单谈了谈,梁启超的三步读书法:
鸟瞰--------整体感知,把握全篇。
解剖--------抓住重点,细细品味。
会通--------跳至文外,触类旁通。
这也许对咱们的语文教学有所启示。(可以展开说…..)
(这里谈一谈课标内容的 落实 ,重在落实,举例说明.......)
二、我想说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关于语文教学中的感悟,在《新课标》中明确地提出,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说简单点就是感悟,感悟很重要,感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感悟也是一种情感经历,感悟更是一种审美体验,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课本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这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例如描写景色优美的文章,古诗词等,完全可以读中悟情,读中感悟,也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借助文本,披文入情,情动辞发。刘勰说:“缀文成功者情动
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篇好的文章是作者以感情著写的,文章的字字句句都涌动着感情的溪流,掀动着感情的波澜。学生只有感受到了这些,真正动了感情,才能够把自己想说的流畅的表达出来。也就达到了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所以,如果语文教学中缺少了感悟,也就像是文章中没有了灵魂。
三、语文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站在一定的高度,高屋建瓴,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走出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把语文学习延伸到丰富多彩的校园和社会生活中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使其知识、能力、兴趣、特长、态度等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要求我们督促学生,引领学生,在课堂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社会实践中也要学习语文,即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这也可以渗透到各学科整合领域。(可以展开说......)
四、学习语文要重视的几个规律,
1、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了解了学生的发展区,也就会很容易的设计好相应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也就会更加有针对性。也会让听课者感受到
教师授课的实在,艺术。你像刚才我们提到的小企鹅结巴和书上加引号的问题就是没有考虑到学生最近发展区问题。而《生命 生命》题目为什么留空,长春作课的吴林老师就直接交代给学生,说这是诗歌的一种写法,由此可见了,该直接交代给学生的就不要去做作的去问,这也是教师熟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一个体现,为教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教学 波澜壮阔 澜什么意思,学生不知道,你就告诉他吧,还查什么字典啊! ......)
2、熟悉学生的认知规律,懂得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叫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是教育学心理学范畴的老生常谈的问题。今天我提到他的目的就有一个,希望大家熟悉他。这对我们的教学很有帮助,可能大家都知道,有些教师的课讲的非常出色,让人羡慕,而遗憾的是,一到考试的时候,学生的成绩却是 一塌糊涂,让人不解,究其原因,就是该教师对学生学到的东西夯的不实,用术语说就是不熟悉,不知道学生的记忆规律。认为学生该会的知识已经检查过了,就以为学生记住了,可过几天 学生就忘记了,而有经验的教师则是过一段时间还要提问,巩固。最终学生完全记住。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网上有,大家可以找时间看看。尤其是网上有一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计划表,对我们教学很有帮助,大家不妨看看。
3、教读莫忘写。 在教学生读书的时候,更要关注学生的写。这里的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每节课教学都不离开写。让学生在读中学文,。写中求乐。这在东辉老师的这节
课中也有体现。这个问题大家都熟悉,也都知道,就是做起来难点,但贵在坚持,希望大家能够对读写结合乐此不疲。
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有些老师就怕听到这句话,这都什么年龄了 还学,呵呵,但一细想,确实要学,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让人深思,说是“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课堂”也是说教师学习的重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一节非常精彩的课,有听课者就问他,说你准备这节课用了多长时间,他笑着说,只用了15分钟,而他确实就用了15分钟,但他却接着说,我虽然备这节课用了15分钟,但我为这节课却付出了我的一生的时间。相信,这两个例子对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会有所启示和帮助。
于是,每一个教学干部,首先要建立一种思维手段,站在被评课人的角度想问题,不是听了就评,信口开河,而是应该想清楚,你要评课的这位老师最需要的是什么,你评的重点是什么。其次,在评课上应拿出自己的“绝活”。评课不能仅仅停留在用“耳”听、用“笔”记、用“嘴”说的流程中,它应该是专业上的引领与引领。让教师感觉到你的确有水平,既能有一双慧眼发现该教师教学的亮点,又能锐利指出存在的缺点,并能够准确地解剖监视系统。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有拿出权威的姿态,学术尊严不相等于领导威严,应当明辨是非真伪的,外语教学引领者必须做出价值品牌价值判断。但是不能把“评课”当作权力或者威力的解冻。对于不同的情况可以摆出不同姿态。过去我们教师恭恭敬敬拿着小本听你的“判决”,如果这种恭敬是出于对你的敬重或认同还好,如果是因为惧怕你的权利而表现出错觉,那么也许这评课背后的良苦用心也就付诸东流了。因此,教学引领者(管理者),千万不要把自己当作“行政领导”,尤其是教学干部,绝不能用行政推动你的教学管理。教学管理者是把你说白了的“干部”身份尽量“躲到教师后面去”。
还有,教学管理者必须谋求更为多的教师们参与你的评课,这个时候你是评课的首席,也是关键的主持人——把评课当作合作多赢的平台,组织那些有教职员才华的教师参与评课,并有评课记录,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给教师们提供更多更多的分享。而在其中需要搀扶,引领的时候,你要把你的“专业水平”拿出来,于是就会有更多的教师获得思考之上的提升、分享之后的超越。这个时候,评课就演变成成了一门带动教师专业成长的艺术,教师的才华在这样的评课中释放、撞击,渐渐就发展成了属于自己的教学艺术。
关于评课,要说的内容太多了。比如教态、内容、方法、目标等等。但是对于教学中,参差多态,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出现的这种方式数学课,随之而来的评课却往往流于形式,有的是在设计好的不好表格上打个分将,草草了事;有的是表扬为主,做好好先生;还有的是被动发言,敷衍了事……这些现象在我们的女孩子评课中可能有些人都碰上过。试想,如果评课只说些正确的专业术语,那评课还有什么意义呢?有些时候,所谓的讨好鼓励,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既然“评课”要围绕听到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那么,“评”的过程就应当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展开对话,平等交流的过程。虽然有“主”“从”之分,但“评”要超越“领导说了算”的局限,尽力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状态。让授课者说话,评课者才能更加充分地理解授课者教学设计中的良苦用心,评课才更能加点中要害。
多年来,从未离去一线的我,觉得领导的评课,就是为了让人更好地改进教学,而不是成心找你的“茬儿”。课堂教学终究是自己的事情,有人帮助你那是天大的好事。实际上,一堂课出来了,就好比一本小说发表了,作家愤恨是谁读者常常并不惧怕,而在意的是小说的.文句。我们听课教师,就坏那些小说评论家们,借着这节课后这个作品,开始“文学批评”。批评家批评的是小说作品,我们评的是这堂课,于是在批评中,上课老师这个“人”本身就模糊了,所有的听课者,都是在课堂素材上,品评玩味,获得教育与收获的,与教师的这个人没有亲密关系。
可往往,有的教师分不清通识分不清楚与人的界限,总是把对课评价和对自己这个人的评价“扯”在一起。评课者呢,也容易把两者混淆。当然,保护自己、掩饰缺点几乎是每一个年轻人的天性。于是,在正视人的弱点、尊重人的天性的情况下,评课者要出于“真诚”,同时尽量做到“义正词婉”,“理直气和”。不过,教师的性格差异,就决定了不同的教师,也要不同对待,有的教师可以下“猛药”,有的就要小心轻放。不管怎样,你一定要让教师感受到,你是为他(她),你是在帮助人、发展人。
我在学校,有一个特点,就是评课的时间有时比教师上课的时间还长。如果说几年来,学长们对我的评课是喜欢最爱的、信服的,而且在我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时,他们都是很高兴地接受的。关键是我给老师了一个重要的观念,评课不仅仅是抨击,更不是无谓的赞颂,评课就是发现课堂结构性问题。而且要告诉教师,“症结是我们的朋友”,评课的重要目的就是漠视非常重要问题和发现不足,这,才有助于我们找到前进最终目标的方向和首要目标。所以说,对于评课,你有什么样的素养,就会传递什么样的评课水平,有什么样的体验,就会传送什么样的教学教学经验。评课时候,一定要“缺点不漏,优点说透,方法给够”传递真实的心声,真正的水平,告诉教师怎么做还会充分,以至于心服口服接受你学说的观点。
1. 采用不同的听课通知方式。
如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采取推门听课方式,意在看到她们的教学常态,针对暴露的真实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另一方面,也督促她们时时保持专注的工作态度。对骨干教师采取提前通知的方式,并在听课前向她们提出新的设想和建议,希望她们投入实践和研究。
2. 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
如对新教师采取现场指导的方式,根据活动的进程适时给予引领、帮带和示范,现场教给她们具体正确的操作方法。这比课后的纸上谈兵来得迅速而直观。对骨干教师则采取静观记录式,仔细观察她们驾驭课堂和随机教育的能力,并将要探讨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课后再与其交流。对弱势教师采取直接指点式,在听她们的课前,我先重申先前听课时出现的问题,希望她们在此节活动中能注意克服。在听课过程中如不是大问题就做记录课后反馈,如出现原则性或观念性的问题就直接提醒,以避免问题顽固化和扩大化。
3. 采用不同的反馈方式。
【教师听课体会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教师听课活动学习心得体会10-13
教师听课体会工作总结07-04
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的心得体会07-20
青年教师优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听课体会11-08
小学语文教师听课心得06-27
英语教师听课笔记范文11-08
教师如何在听课中成长10-02
中学教师听课管理规定11-06
雷雨听课体会07-04
听课观摩体会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