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上数学期中试卷分析(推荐6篇)

五上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1

2006-2007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本次考试的目的是对我校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水平进行大致了解,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我校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效果,吸取经验教训,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工作,特将本次考试试卷进行简要分析。

一、试卷说明

1.形式:这张试卷与以往相比,在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上有所变化,比如把概念及计算用填空的形式出现,增加了发展性题目的分量。

3.考查知识及能力:这张试卷考查的知识涵盖整个教材,侧重后半部分。计算题考查一些最间单的计算,填空一(1)是考查使用计算机的能力,(2)、(3)是考查亿以内数的写法和读法;四(4)考查简易方程的计算;五是考查面积单位与实物的大小连线题;三(2)是考查估算,(6)是考查数的改写

4.试卷特点:题型结构合理,难度适中.二、测试结果

我校参加这次四年级数学考试的共90名同学,我对他们的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作了如下统计:平均分66.2分,及格率60%,优生率30%.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3分.从统计的这些指标看,成绩是良好的,达到了的预期教学目的。我对各大题的得失分情况作了统计,从四年级的试卷情况反映出以下五个问题:

1.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失分最严重的就是实践题,由于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失分较为严重.好多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自己求出来的是什么,他们能正确的运用数量关系,但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够。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要在这个方面有所侧重,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高分高能。

2..对概念的理解不深。部分同学在回答填空题和判断题时对概念理解不深,失分率达40.4%。比如,数的改写,商的变化规律,积的变化规律,亿以内数的读写等方面都还有问题.3.计算能力有待提高。计算的失分率是31.7%,这里不光有粗心的习惯问题,在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中、在因数的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中都出现了不少的错误。

4.表述能力欠佳。这是个新的考查内容,是为了体现课标中“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的目标。在这张试卷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暴露出的问题比较多。从统计图中能得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建议?好多学生表达不清楚。

2、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卷面情况的综述,参考市的试卷分析报告)(1)计算准确率不够高。要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关于小数除法的计算,加强计算习惯的培养,提高计算准确率。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填空、应用题,主要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如第三题中,有关混合计算中的简便计算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如71.5+28.5÷15,很多学生看到前面两个分数可以相加凑成100,所以忽略了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3)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4)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解决问题上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3、教学建议

通过对试题的分析,根据考试的基本情况,结合平时在教学中发现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

1、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把数学基础知识夯实,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3、五年级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今后要出些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4、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

三、试题分析

1、试卷特点

整张试卷,难易适中,知识分布全面,题型结构灵活,使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培养、表达书写情况等得到了综合的检测,也能很好地反映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程度。

(1)本次命题重视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形成过程。如第一大题第8小题: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剪开,能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平行四边形的()和()。考查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的理念。

(2)加强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如第四大题第2小题要求学生根据面积的算式(7+3)×5÷2把图形补画完整,说说是什么图形。这些题目既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考查学生学习知识的灵活性。如第二大题第2小题,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编码方法解决问题。

(4)注重学生做题习惯的考查,如口算题、计算题、应用题等。这些题目分值大,都要求学生仔细审题,认真计算,加强检查。如果平时学习习惯差,计算粗心的学生是很容易失分的。

2、对试题的建议

(1)应加强一些对后续知识学习和应用有着重要意义的知识的考查力度。如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在六年级分数混合运算中应用相当广泛,但在本份试卷中的分值相当少。

(2)希望能增加判断题,可以更好的考查学生对概念和性质内涵的理解程度。(3)适当增加选做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程度选择合适的题目计算,以便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本次检测,试卷共包含七种题型:细心读题,认真填写;认真思考,大胆判断;周密分析,慎重选择;动手动脑做数学;认真计算;解决问题;拓展与延伸。可以说这七道大题囊括了本册书的重点、难点知识,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是一份很有价值的试卷。现对学生在答卷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题,细心读题,认真填写。此题共有8个小题,其中第2、4、5题出错较多。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质数、最简分数、分数单位的掌握情况,学生出错率较高;第4小题是把小正方体拼成大正方体,求表面积和体积,有些同学失分;第5小题“把全班54人平均分成6组,每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每人占每组人数的()。”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不够,出错较多。

第二题,仔细推敲,大胆判断。此题共有5个小题,其中1、4小题出错较多。

第三题,周密分析,慎重选择。出错较多的是第1、3小题。第1题出错原因是学生对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没有掌握好;第3题是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底面积、体积、高之间的关系分辨不清。

第四题,动手动脑做数学。共3个小题:第1小题是考查图形的旋转、对称、平移的知识,有一定失分。第2小题是求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有的同学因计算出错而造成失分。第3小题是考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和联系,学生有应顶失分。

第五题,计算我能行。有脱式计算、解方程。计算数据不大,只有个别同学因粗心而造成失分。

第六题,解决问题。其中第3小题求储水池的占地面积此题出错率较高,有的同学误认为是求表面积了。第4小题绘制折线统计图,有的同学没有写上数据,根据统计图分析时,意思表达不太清楚。

第七题,拓展与延伸,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得分率较低。纵观整张试卷,分析其具有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检测面广

试卷由基础题和新型题构成,这些题以多种形式出现,既考查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能力。

2、难易适度

总体看来,本张试卷难易适中,考查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以填空、判断的形式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以脱式计算、解方程的形式考查同学们对分数计算的掌握情况。此外,解决问题部分和拓展与延伸部分检验了学生的仔细程度,拓宽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了“难易适度”的原则。我班学生答卷情况从整体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已基本掌握。不过,在本次试卷当中,也查找到了诸多不足:

(1)个别学生计算题出现错误较多,计算能力仍有待提高。

(2)学生审题太马虎,个别学生不假思索便将答案写出,影响了学生做题的正确率。

通过本次测验出现的不足之处,我将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乐学,好学。

查找自身不足,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要努力充实自己,之后再去拓宽、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会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及时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做前仔细审题,做时认真分析,做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我想这对小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从学生对本次试卷的做答中,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也查到了自身的不足,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起了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质量报告反思

一、卷面印象:

测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建议编制试卷子时尽可能与平时的单元检测卷少一些重复,提高试卷的价值。

二、对学生卷面考试成绩总体评价及原因分析

本班参考人数59人,总分3835分,平均分65分。其中80分以上是优秀,优秀人数共19人,优秀率32.2 %,60分以上算及格,及格人数是34人,及格率是57.6%。39.5分以下算低分,低分人数是7人,低分率是11.9%。从考试成绩的总体来看,不及格的人数比优秀的人数还要多,优秀人数19人,优秀率32.2%,不及格人数25人,不及格率42.4%,这两头的人数和就占了总人数的74.6%,中间六、七十分的只有25.4%。而且低分人数太多,十个当中就有一个多。

三、试卷反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大题:认真审题,准确填空。

此题共有10个小题,考察内容覆盖面广、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第二大题:仔细品味,正确判断。

第三大题:反复比较,慎重选择。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第四大题:注意审题,仔细计算。

直接写出得数正确率较高,达95%左右。而有的同学在计算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不认真。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和检验的能力。解方程此题出错不多,大部分同学对基本计算都掌握了,只是在做的过程中,有马虎、不认真现象,如小数除法的计算。通过统计,我发现计算领域还做得不够,它是我们解决其它问题的法宝。

第五大题:操作与图形面积计算。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完成的不错

第六大题、走进生活,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此题共有5个小题。此题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但是学生做这样的题总会出点小毛病,不是忘了化单位就是计算做得不认真。这些此题出错现象的原因审题不认真,也有的缺乏一定思考能力。比如说相遇问题,学生理解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失分较多。

四、学生卷面分析: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填空、应用题,主要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解决问题上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五、几点建议:

1、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把数学基础知识夯实,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3、五年级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今后要出些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4、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本次期末测试按照《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段标准,重在考查学生对本册各单元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了检测,根据检测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以人教版实验教材第9册各单元内容和《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制而成。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考查全面,覆盖面广。

本试卷共计六个大题,涵盖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卷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体系。试题内容全面,覆盖了教材的所有知识内容。其中观察物体和图形的面积计算17%,计算题和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约占17%,解方程占1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约占35%。其他占19%。试题又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约占85%,稍难题约占15%。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课程标准》认为:“学习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考试试题更应是这一观念的航向标。本卷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和物,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二、质量分析

对本次检测所抽取的39份试卷看学生的及格率为84.6%,80以上的9人约占23.1%。

现将试卷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填空(16分)

该题内容的正确率为65%。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1.三个连续奇数,最大的一个是a,那么三个数的和是(),学生把其他的两个数写错了,导致答案错误,正确为3a-6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4cm ,面积是24㎡,则高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学生由于没看清单位(单位不统一),导致算错。

(二)判断(5分)

正确率为80%。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y比x少,则x=y-b(x)学生错在没弄清y与x之间的关系。

(三)选择(10分)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一个因数a(a≠0)乘以纯小数,则积一定()

A.大于a B.等于a c.小于a 学生对纯小数理解不透。这相当于考的知识点是:一个数(0除外)乘以比1小的数,则积就比原数小。对于这一知识点本试卷考得比较多,这也是我平时着重复习的内容。

(四)计算(17分)

正确率为70%,错的较多是直接写出得数里面的1.25×32×2.5 学生没有将32分成8×4.然后将1.25×8和2.5×4乘在一起。

脱式计算里面的9.95+0.05×3.2,学生错误地先算了9.95+0.05,应该是在有加、减、乘、除的算式里先算乘除再算加减。还有27.5×46+275×5.4这可以用简便方法,但在用简便方法时学生没有处理好27.5与 275,46与5.4,之间的转换关系。正确为:275×4.6+275×5.4=275×(4.6+5.4)或者是 27.5×46+27.5×54=27.5×(46+54)

解方程(12分)

里面错的较多是2x+3x×2=16,学生没有先算3x×2,而是先算2x+3x导致解错了。

计算图形的面积是学生错误的认为其中的7cm或者6cm就是其中的一个高,应该先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出高,而这个高就是三角形的高。

(五)解决问题。(26分)

失分较多的是3题和4题,第3题是稍复杂方程3的典型题目,由于学生习惯于以前的算术方法,导致解错了,其实这道题目只要想到运用稍复杂方程3就可以很好解决的。第4题由于学生不仔细,问题的是平均每公顷产玉米多少千克,学生没有将算出的平方米转化为公顷,还有的是在计算337.92÷0.0256时算错了。

生活中的数学(9分)

本题是失分最多的题目,几乎没得分。主要是学生对于追击问题了解的少了。我想这也是我今后教学时该加强的地方,应该讲了相遇问题时适当拓宽追击问题。

三、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这次试卷看,很多学生平时学习的习惯不是很好,特别写极不规范。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从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教学的估算能力,教学的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

5、教学中重视知识理解与形成过程,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会量、会画等动手能力。

四、反思

从学生做题中失分情况来看,我们老师今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

1、“抄错题,不带单位,不写答句”,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加强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计算马虎,准确率偏低,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计算训练。

3、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差。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本次期末测试按照《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段标准,重在考查学生对本册各单元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了检测,根据检测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以人教版实验教材第9册各单元内容和《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制而成。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考查全面,覆盖面广。

本试卷共计六个大题,涵盖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卷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体系。试题内容全面,覆盖了教材的所有知识内容。其中观察物体和图形的面积计算17%,计算题和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约占17%,解方程占1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约占35%。其他占19%。试题又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约占85%,稍难题约占15%。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课程标准》认为:“学习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考试试题更应是这一观念的航向标。本卷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和物,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二、质量分析

对本次检测所抽取的39份试卷看学生的及格率为84.6%,80以上的9人约占23.1%。

现将试卷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填空(16分)

该题内容的正确率为65%。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1.三个连续奇数,最大的一个是a,那么三个数的和是(),学生把其他的两个数写错了,导致答案错误,正确为3a-6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4cm ,面积是24㎡,则高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学生由于没看清单位(单位不统一),导致算错。

(二)判断(5分)

正确率为80%。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y比x少,则x=y-b(x)学生错在没弄清y与x之间的关系。

(三)选择(10分)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一个因数a(a≠0)乘以纯小数,则积一定()

A.大于a B.等于a c.小于a 学生对纯小数理解不透。这相当于考的知识点是:一个数(0除外)乘以比1小的数,则积就比原数小。对于这一知识点本试卷考得比较多,这也是我平时着重复习的内容。

(四)计算(17分)

正确率为70%,错的较多是直接写出得数里面的1.25×32×2.5 学生没有将32分成8×4.然后将1.25×8和2.5×4乘在一起。

脱式计算里面的9.95+0.05×3.2,学生错误地先算了9.95+0.05,应该是在有加、减、乘、除的算式里先算乘除再算加减。还有27.5×46+275×5.4这可以用简便方法,但在用简便方法时学生没有处理好27.5与 275,46与5.4,之间的转换关系。正确为:275×4.6+275×5.4=275×(4.6+5.4)或者是 27.5×46+27.5×54=27.5×(46+54)

解方程(12分)

里面错的较多是2x+3x×2=16,学生没有先算3x×2,而是先算2x+3x导致解错了。

计算图形的面积是学生错误的认为其中的7cm或者6cm就是其中的一个高,应该先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出高,而这个高就是三角形的高。

(五)解决问题。(26分)

失分较多的是3题和4题,第3题是稍复杂方程3的典型题目,由于学生习惯于以前的算术方法,导致解错了,其实这道题目只要想到运用稍复杂方程3就可以很好解决的。第4题由于学生不仔细,问题的是平均每公顷产玉米多少千克,学生没有将算出的平方米转化为公顷,还有的是在计算337.92÷0.0256时算错了。

生活中的数学(9分)

本题是失分最多的题目,几乎没得分。主要是学生对于追击问题了解的少了。我想这也是我今后教学时该加强的地方,应该讲了相遇问题时适当拓宽追击问题。

三、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这次试卷看,很多学生平时学习的习惯不是很好,特别写极不规范。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从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教学的估算能力,教学的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

5、教学中重视知识理解与形成过程,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会量、会画等动手能力。

四、反思

从学生做题中失分情况来看,我们老师今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

1、“抄错题,不带单位,不写答句”,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加强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计算马虎,准确率偏低,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计算训练。

3、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差。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试卷情况分析:

1、从整份试卷来看,考查的知识面广,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考查的知识点基本涵盖了本学期所学的内容,难易也适度,能如实反映出学生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在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同时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考内容同时使学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另外本次试卷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

二、存在问题:

1、填空题第6题学生丢分最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带单位,从中反映出学生平时的不良习惯。

2、判断题失分不算多。

3、选择题中第3、5题丢分多,错误原因:学生不能仔细读题,认真揣摩题意,答题意识不够清晰。

4、计算题第4题的简便运算第题得分率低。错误原因是学生对运算定律还不能灵活运用。

5、解决问题:第3题错误率也是比较高的,学生对于碰到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还有待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训练。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上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2)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

五上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2

我的学生也是如此, 今年初三了, 有些孩子还是有这方面的意识的, 但是一部分是没有的。这学期期中考试刚落幕, 我拿着学生的考卷很是发愁。从108分到十几分, 成绩都不理想。没有达到每个学生自己应有的学习程度。恰逢周末, 我决定给孩子留一个作业———期中数学试卷反思。

给学生留完作业, 明显看到有些学生挠头, 小声的说, 怎么写呀。这么低的分, 自己有点不好意思呀!我有点窃喜。说明他们很在意这个分数。我想这样的作业对他们也是触动, 周末里我也没有好好休息, 把统计学生试卷错题的本拿出来一道题一道题地分析, 一个错误一个错误地看, 我先把学生错的问题挑出来。我想孩子们也是这样吧。

到了下周一, 作业交了上来, 我认真地看了每个孩子的反思, 很是出乎我的意料, 他们通过这次反思找到了很久以来在学习中欠缺的仔细, 在考试中欠缺的认真, 在生活中欠缺的责任。

他们多数满篇写的是对于他们最亲爱的老师的歉意。还有说作业做的不是很好。其实, 真正成熟的心灵, 是可以调控好自己的。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孩子们自然是多向老师承认错误。我一直对孩子们都是疼爱有加, 他们也和我亲近, 觉得在我的课堂上诙谐幽默。读完反思, 我选了基本典型的给他们班的班主任过目。目前他们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时间分配问题。我打算以后的重点工作就是交给孩子们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 以及提高课堂效率!进而提高学生成绩。

下面我选了几个例子分享给大家。

例一:经过我的仔细反思, 我的数学考卷竟然错了很多不该错的地方, 我想这和我阅读题目不认真有着很大的关系, 很多计算上的小错误让我丢掉了不少分数。例如, 这些都是我会的题, 12分别人都是很轻松的拿到手, 而我才得了2分, 这就是我与别人的差距!我要改掉我的坏毛病,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的坏习惯。有时我往往看着前面的题目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 但是却错了很多。这和我的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 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中认真审题, 认真读题, 把题目看准, 看好。

通过这次考试, 我终于明白山外有山, 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样的题目, 感觉不出来什么。从这次考试之中吸取教训, 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 打好基础。

例二:通过这次考试, 我知道了自己在考试时的缺点和不足, 我在考试前没有复习好和准备好, 在考试前没有复习好和准备好, 在考试的时候也没有过于认真的查卷子, 以为会答的就对, 以至于这次考的分数比以往的分数都要差, 我在以后的考试中会让自己的成绩有所提升。

例三:卷子答完了, 我也没有去检查, 而在那里玩, 若是我不玩多检查几遍, 那么就不会错这么多了。若是看到计算题多算几遍, 也就不会错了, 若是看到字数多的题, 多读几遍, 再好好分析, 也许有这次的失败, 才会有下次的成功!

……

他们平时就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 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 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准备不充分。毛主席说, 不打无准备之仗。言外之意, 无准备之仗很难打赢, 他们就是没有按照这句至理名言行事, 导致这次考试吃了亏。还有没有解决好兴趣与课程学习的矛盾。自己有很多兴趣, 作为一个人, 一个完整的人, 一个明白的人, 当然不应该同机器一样, 让自己的兴趣被平白无故抹煞, 那样不仅悲惨而且无知, 但是, 如果因为自己的兴趣严重耽搁了学习就不好了, 不仅不好, 有时候真的是得不偿失。

他们还总结了一些提高成绩的方法:

一、课内重视听讲, 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 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 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 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 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 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 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 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 勤于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讲, 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 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 一时难以解出, 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 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 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 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 多做题目是难免的, 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 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 反复练习打好基础, 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 以帮助开拓思路, 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 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 可备有错题集, 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 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 使大脑兴奋, 思维敏捷, 能够进入最佳状态, 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 越到关键时候, 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 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 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 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 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 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 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 认真思考, 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 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 思路有条不紊, 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 永远鼓励自己, 除了自己, 谁也不能把我打倒, 要有自己不垮, 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 练练常规题, 把自己的思路展开, 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 也要尽量拿分, 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 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通过这次试卷分析, 我的孩子们是有进步的, 看着孩子们点滴进步, 我感到真的好欣慰!也相信孩子们一天比一天棒!

摘要:通过学生对期中考试的试卷分析, 总结知识点, 体现学生的进步。学生在试卷分析的时候总结了一些提高成绩的方法, 即课内重视听讲, 课后及时复习;适当多做题,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调整心态, 正确对待考试。

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3

魏涛

伴随着期中考试的结束,我将对学生的成绩将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通过各科成绩与班级平均成绩对比,此次期中考试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为了接下来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和目标性,我将期中考试的情况进行以下分析:

一、成绩分析:

通过对比可发现,本班后进生的人数较多,不但后进生人数多而且优秀生人数较少。通过成绩可以细致的发现,处于50-60的人数较多,这也是我今后需要加强管理重点培养的一个地方。学困生在数学这一科上提成绩是比较难的,这需要老师与学生长时间的磨合与努力。课上对他们的提问力度要加大,在作业批改上尽量多用鼓励性的语句,不断地提高他们对数学这一科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试卷问题分析:

失分较多的题主要集中在第1小题、第7小题、第11小题和第12小题。尤其是11、12小题,说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19、23题,学生出错较多。这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

通过这次考试以及班组之间的交流我又重新制定出了一份“拔优提格”名单: “拔优提格”——熊伟臣、宋金玉、王浩铭、许橙、吕仁杰、王思瑞、熊世杰、童斌辉、徐锦枫、王浩宇、邵佳

一、陈熠婷。对于这些学生要不定时的找他们谈话,刺激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课堂上多让他们来回答问题,课下多督促他们作业的完成情况。

三、下阶段的目标及措施:

目标:(1)班级及格率和优秀率争取向前迈进一大步。

(2)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措施:

(1)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审题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加强书写训练,格式指导,严格要求,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缜密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2)加强应用题教学,重视解题思路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训练,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4)充分利用好小组,做到堂堂清,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斗志。注意培养学困生自信心和自尊心,这需要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题目,让学困生也尝到成功的甜头,意识到自己是可以的,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四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4

一、考试成绩分析

年级总人数:293人;及格人数:263人;及格率:89.76%;平均分:79.3优秀:194人;优秀率:66.21%;学困生:18人;学困率:6.14%。四(1)、四(2)、四(3)班积分较接近,四(4)班积分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

1、水背班。

2、老师更换太频繁。

二、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总分:24分,得分率较高,减分的地方比较集中。丢分相对集中在第10小题上,这种题以前没有出现过,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次之的是第3小题,原因之一是审题不认真——把计数单位看成数位;原因之二是分不清计数单位和数位;最后是第4小题,做题时没有仔细观察,粗心而丢分。

第二大题:判断:5分,得分率较高,第3小题错较多。

第三大题:选择:10分,丢分最大的是第1小题,原因是此题是下一章的内容,还没学。其次是第3小题,学生对有0的数的读法掌握得不够好。

第四大题:计算:20分,得满分的同学只占26%,大多数同学因为不仔细计算而失分,由此可见学生很粗心,计算能力还要加强,少数学生失较大,因此对学困生的辅导还要加强。

第五大题:操作:8分,有少数同学把3厘米的线段取在直线顶端,改变了题意。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31分,其中,第1、小题失分多,第2小题要进行单位换算,不少学生没有仔细课题造成失分,可惜。第3、4小题得分较高。第5小题,20%学生思维凌乱,没有思路,可见应用题审题、解题教学开展得不够扎实。第6小题得分较高。

三、看法和建议

三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5

一、整体统计和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内容不偏不怪,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本次考试,三年级一班的平均分是82.5分,优秀率是67%,及格率97.3%。二班的平均分是83.5,优秀率是67.2%,及格率是97.4%,优秀率总体成绩尚可,优生比较少,但后进生面相对较广。以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取得的成绩

1、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理想特别是口算、正确率达到95%以上。

2、应用题审题、计算能力都有提高。三年一正确率93%,三年二正确率94.2%,(二)存在的问题

1、教材

教材重视学生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教材容量大,知识点不很明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能蜻蜓点水,眉毛胡子一把抓。表面上看课后问题少了,简单了。其实不然,里面的训练点多了,需要掌握的信息量也增大了。考察的知识点面广,形式灵活,无法准确把握。导致教师们只能通过加大作业量,大量作与教材配套的北师大版试卷,以此让学生多见题型,开阔视野。造成教师疲惫不堪,学生负担重。

2、教师

目前教师表面上接受了新课程,其实并未真正认识新课程。教师课前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不大。作为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学会学习才能灵活掌握知识,融会贯通。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二、原因分析

1、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理想。

从卷面看,基础知识中的填空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等题学生答得较好。由于本学期自开学起从未放松过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我注重平时的训练、巩固与积累。这样既扎实了基础又缓解了期中的负担。这种方式将在下学期继续 实施并不断完善。

2、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局限性,缺少拓展,不能活学活用。

思维的局限性导致学生的判断出现失误。例如绕操场跑一圈是旋转。学生以为操场是个圆弧,就是旋转。说明学生对旋转和平移没有完全掌握。

3、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同时却忽略了常识性的东西。

今年数学试卷中第一题中24×13先算(3)×(24)再算(10)×(24)最后算(72)+(240)因为我们平时强调不够,很多学生写成了(1)×(24)。这是我们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重视的地方。

4、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审题不认真,爱凭感觉做。

粗心大意、审题不清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经常让学生与完美擦肩而过。计算马虎的现象也“随处可见”!例如:

(1).应用题中的列式有晁错书的现象把92抄成93,计算把24抄成20。(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至少()位数,有学生想都不想就写。(3).计算题中,还有人忘写横式结果.(4).学生对老师讲过的内容记不住,说明课堂溜号严重。

5、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加强。

有些同学遇到应用题时不认真,一旦出现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会出现只做一步的现象。这些给我们老师提出了警示,是今后的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6、学生应用题分析能力差,稍复杂点的应用题就显得吃力无从下手,如最后一道应用题,学生不知道先求什么?

三、改进措施

1、夯实基础。创新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

2、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教师要善于观察、思考。适时转换和优化知识结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热情。

3、力求让知识“活”起来。多开展活动,为学生搭建实战的舞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引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5、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基础的题型入手,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6、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要有充足的知识、能力储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体现了新课标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

(1)紧扣课本、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从内容上看,所检测的都是课本上所教的,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没有一项内容偏离课本,从形式上来看,每个大项的试题都是课本中出现过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整个卷面,有最基本的基础题,也有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及综合能力的应用题,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本题面广量大,分数占全卷的1/5。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掌握情况。很多学生不能根据书本上知识灵活处理问题。错的较多的题是第3、4、5、6、7小题。这几个题都于年月日一章有关,更多的是于平年、闰年二月有关,学生不会灵活运用。

2、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五个知识点。其中4、5小题出错最多.对于每个月有几个星期、几个星期日很多同学没有认真思考,平年和闰年的天数在教学中只让学生计算了全年的天数,而没有计算下半年的天数,学生的类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太差,因此很多学生做错。

3、选择题: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关键是学生不太爱动脑子、不认真读题,导致一些简单的题也能出错,也有一部分同学对概念性的知识掌握的不太明白,还需教师的讲解,如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

4、口算、列式计算题:口算9个小题,估算4个小题,两个超出学生的学习范围,还有两个是混合运算,学生只是了解了运算顺序,而没有真正去学习,因此失分比较严重。同时我也明白了估算是学生的薄弱点,教师还得多加讲解。用竖式计算,此题正确率在70%以上。学生计算方法学的较好,出错的原因主要有:(1)两位数乘两位数用十位相乘时不会对位;(2)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不知道在个位补0,.漏写余数。

5、“我是小小统计员”这一题是全班学生错误的共性问题。当我拿到试卷时,我就猜想到学生做全对的人数是寥寥无几,结果证实我的猜想是正确的。分析其原因:一是在平时教学中注重了学生求平均数的练习,学生没认真读题就求出了身高的平均数,还有一部分学生做题走了弯路,二是此题的第2小题读起来有些饶口,很多学生不理解此题的意思,没有认真思考,结果做错了。

6、解决问题。共4题,其中第3、4两题错误率达60%以上,第3题一步就能解决,很多学生不理解题意用两步解答;而第四题需要同学们解决租车问题。有的同学虽然解决出来了,但是忽略了租车时人数不够一辆车也得算是一辆车,看来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1、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有待于加强,提高准确度.2、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要在今后的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三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学生答卷总体情况正常,学生对于基本算理和基本的数量关系掌握较好,但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规范、仔细检验、认真审题等)方面、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或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差距。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整体上看,本次试 题难度较容易,不过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三、关于试题解答情况试卷反映学生掌握较好的内容为:

1、基础知识部分学生答的较理想,可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基础知识抓的较准、较实,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训练的基本到位。

2、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较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与平时的课堂训练是分不开的。

3、操作题学生能结合实际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画出平行四边形。

4、解决问题学生完成较好,只有少数学生出错。

四、试卷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审题不够认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如:解决问题第二题,学生就根据以往习惯把所以条件都用上,导致出错。

2、在计算方面,少数学生有计算错误,横式上的得数漏写,有的将减法算成加法。

3、填空题的错误率比较高,主要是学生对题意不理解,对一些概念掌握不够。长度单位的进率有所遗忘,不会利用时,分,秒的知识灵活地解题,五、努力方向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够细心,比较浮躁。这是各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尤其是检查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第一学期

本次诊断的试题共分为六个大题,分别为填空、判断、选择、操作、计算、解决问题。通过这次诊断,我发现了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我就本班的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第一题:填空题;

这一题大多数学生完成的较好,但有小部分同学在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的换算方面出现问题,主要是应用能力较差。第二题:判断题;

这一题比较典型的错误出现在第1小题: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很多学生没有认真读题,把“一定”这两个字忽略了。此外个别同学在第3 小题出错。主要原因是没有对时间单位的知识还不能灵活运用。第三题:选择题;

在选择题当中出错较多的是第5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第四题:操作题; 在作图题中,部分学生所画的图形不规范。如:出格子、边不直、画歪了等。第五题:计算题;

计算题方面学生出错较少,主要是个别同学因不仔细算错得数,还有个别同学在写除法竖式时没有对齐数位。第六题: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错误主要出现在第1、2、6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完全弄清题意就开始计算了,还有学生对知识运用太死板,不够灵活。主要还是学生的理解能力要加强。

二、对自身教学情况的反思及改进措施。

通过分析这次期中诊断中出现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中使相关知识向学生实际生活的靠拢还不够,还需要更好的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特别是像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等小单元的教学要进一步的深入挖掘。

2、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不够好,出错率较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先生的计算能力将是自己工作的重点。

3、针对个别学生作图不规范的问题,在今后教学中,作图一定要严格要求,必段规范。对于那些作图随意的同学进行重点指导。

4、在解决问题当中,部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能力差。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当注重这一方面的训练,采用个别辅导,小步快跑的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此次试卷的看法。

五上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6

2010年江苏数学试卷在结构、题量与题型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有难度有创新。重点考查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适当考查新课标的新增内容,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对考生数学思维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广,命题稳中有变,富有创新。试卷难、中、易比例略有变化。试卷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对基础、能力、素质、潜能的考查要求较高。总体来说,整套试卷难度大,比2009年难。“送分送到手”的容易题较少,思维量适中,运算量偏大,给人一种沉稳不流畅的感觉,考生心理压力大。

二、知识点分布

对照《考试说明》中所列17块必做内容与10块附加题内容,将所考题数和分值统计如下。

三、试题特点

1. 试题稳中有变,富有创新。

在题目的排列顺序上,2010年延续了一贯的由易到难的排列原则,体现了高考的人文关怀精神。这种良好的出发点有利于考生稳定情绪,顺利作答。但是送分送到手的容易题较少,题型呈现的面孔、考查方向熟悉中隐藏陌生,对数学本质的考查更深刻,更有新意。这些特点使得整张试卷难度较2009年大,感觉凝重,从而增大了试题的区分度。

例如第(2)、(5)、(8)、(10)、(11)、(12)、(13)、(14)、(17)、(18)、(19)、(20)、(23)题都比较有新意。特别是第(2)题、(5)题在简单题解法设计上隐藏新巧、第(10)、(11)、(13)题在困难题的认识及解法上暗藏玄机,第(10)、(11)、(13)、(14)题在情境设置上有创意,第(12)、(19 (2))、(20)、(23)题在问题呈现上别出心裁。将三角与向量分离考查,抛弃向量与三角、向量与解几,甚至向量与函数等有形无质的交汇形式,使得试卷清新明了,实现试题的平稳过渡。

2. 思维量适中,运算量偏大。

整套试卷中第(1)—(9)题、第(15)、(16)、(21A、B、C)等各题都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考查通性通法,避免偏题、怪题,很好地控制了运算量和思维量。只要想到恰当的知识与合理的解法很快就能解决问题。第(9)—(14)题思维量与运算量增加,特别是(13)、(14)两题用一般方法去解决,其运算量与思维量远远超过了第(15)、(16)两题。但填空题的思维量、运算量和难度还是在意料之中。解答题第(17)、(18)、(20)、(21D)、(23)运算量大,对字母式的化简、整理要求都比较高,推理过程也不轻省。这些解答题与填空题第(10)、(12)、(13)、(14)题共同形成了试卷的凝重感,似乎与新课程强调数学思维避免繁杂运算的理念稍微有些偏差。总体感觉许多题都是会做的,但攻之不克,弃之不舍。欲罢不能的感觉体现了本试卷“思维量适中,运算量偏大”的特点,证明了试卷难度偏高。

3. 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课改理念。

试题覆盖了高中数学中的主要知识点,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力度。正卷解答题则沿袭了前两年的做法,分别涉及函数、数列、三角(应用题)、立几、解几和平面向量等内容,体现了平稳过渡的精神。在对题目的选配上,突出了对考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同时试卷中渗入了新课改元素。如第(4)、(17)、(22)题应用题情境设置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清新公平,体现了关注实际,注重应用的新课改理念。第(16 (2))、(17 (2))、(18 (3))、(19 (2))、(20)、(21C)、(22)、(23)都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研究平台,这正是新课标理念的突出体现。附加题第(21)题为四选二,对学生来说可以取长补短,以达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的目的。整套试卷多处突出了数学形式上的特点,如第(2)、(5)、(12)、(13)、(14)、(17)、(19)、(20)、(21D)、(23)题在认识与解决上都要关注形式、形状或结构特征,这是2010年试卷的一大特色。

4. 注重考查数学的各种思想和能力。

(1)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借助于形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或者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利用这种数学思想往往能简化解题过程,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如第(9)、(10)、(11)、(20)题都涉及数形结合,第(4)、(7)、(16)、(17、(18)题都与图表信息有关。

(2)分类讨论的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这种思想能够使我们思路清晰,处理问题井井有条,真正做到不重不漏,养成严谨慎密的思维习惯。在2010年的数学理科试题中第(19)、(20)、(21D)题体现了这一思想。这种思想应该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重视。

(3)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体现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如第(10)、(13)、(14)、(15)、(18)、(19)、(20)、(21C)题。

(4)转化与化归思想。

转化与化归思想的考查在整套试题中处处可见,主要体现化繁为简的转化;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数学语言互译转化;数学形式之间的转化;知识与方法的迁移等。特别是第(2)、(5)、(6)、(9)、(10)、(12)、(13)、(14) (16)、(17)、(19)、(20) (21C)等题更为明显。

(5)充分体现、挖掘考生的各项数学能力。

《考试说明》指出数学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2010年的江苏卷中,这些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涉及运算求解能力的有第(2)、(9)、(14)、(18)、(21A)、(21C)、(22)题。涉及数据处理能力的有第(4)、(7)、(17)题,涉及空间想象能力的有第(16)题,涉及抽象概括能力的有第(5)、(9)、(11)、(20)、(23)题,涉及推理论证能力的有第(7)、(12)、(16)、(18)、(19)、(20)、(21A、C)、(23)题,涉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有第(2)、(4)、(5)、(10)、(19)、(20)题等。

5. 注重数学适度的形式化特点。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注重适度的形式化特点”,这成为2010年江苏卷的一大亮点。如第(2)题注重两个复数积的模等于模的积|z1z2|=|z1||z2|,第(5)题注重“R上的两个奇函数的积为偶函数”,第(12)题两边都是正数的不等式相乘前的凑形,第(13)题数学轮换性,第(14)题S (x)与第(17)题tan(α-β)的表达式结构,第(19)题等差数列,第(20)题函数具有性质P (a),第(21D)题与第(23)题证明等都非常突出地体现了数学形式上的结构上的特点。

四、对今后高三复习的启示

2011年是我省进入新课改后的第三次高考,应该说我省的高考命题已趋成熟。2011年高考为今后的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提供哪些重要的信息必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考命题的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学推行新课改的力度和发展新课改的深度,影响着高三复习的方向。通过研究2010年的高考试题,我认为今后高三复习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夯实基础,落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从2010年的试卷中不难看出,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立几、解几和向量仍然是考查的主要内容,从本文的知识点统计中更是一目了然。

试题的框架主体仍是考查数学的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数列的基本运算及应用;不等式的求解与证明;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空间图形的识别及线面的位置关系(包括体积和距离);直线与圆,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应用等在今后的高三复习中仍然是重中之重,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化、函数与方程、换元法、配凑法、变量分离等思想方法应该成为数学能力的核心,只有具备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才能从容应对高考。不能因为高考难了,平时教学就上难度。

2. 坚定新课程改革方向,研究《考试说明》。

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这是很正常的规律。因此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有新的教材和新的考法,纠缠不休的新旧对比只能说明我们自己走不出自己的心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逐渐淡化新增内容的说法。从2008—2009—2010三年的高考来看,执行和推广新课标是大势所趋,所以新课标中新增加的教学内容会与传统的主干知识一起成为高考的重要内容,会不断地出现在今后的高考试题中,今后在教学中应一视同仁。特别是高三复习时要立足教材,研究《考试说明》,充分相信《考试说明》所列举的三大方面的考查:(1)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2)重视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3)注重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研究考试内容及要求,对各知识点是了解、理解还是掌握,是A级、B级还是C级做到心中有数。2010年《考试说明》中的8个C级要求除“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外都考到了。(这可能和2008、2009两年都考圆有关,但2010年第(9)题、第(21A)、第(21C)均和圆有关。)

3. 通法为主,变法为辅,培养能力。

重视高中数学的通性通法,倡导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努力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两个意识”,即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分类和要求必然要反映在命题中。特别应注意新增加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另外,“推理论证能力”有别于先前四大能力之一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是演绎推理,“合情推理”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正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

2010年的试题中在“数据处理能力”方面体现得很明显,其中包括对数学形式化特征的认识,这方面的考查表面上增加了试卷的难度,本质上反映出考生能力的欠缺,所以我们要加以重视。

4. 注意命题动向。

2010年试题中立体几何题目变化较大。一是填空题没有设置立几题,二是附加题没有设置空间向量题。立几的考查减少了题量,降低了难度,也回归了立体几何的核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完全依赖向量工具,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也就是要重视学生用综合法解立体几何题的训练。向量的出现既专业又简洁,就考向量,不拖泥带水,将三角与向量分离考查,抛弃向量与三角、向量与解几、甚至向量与函数等有形无质的交汇形式,实现试题的平稳过渡,使得试卷清新明了。这样的处理像二次函数一样,也许是想降低向量知识性的考查,体现向量的工具性的应用。不等式的地位有所提高,试卷中出现了解不等式(第(7)、(9)、(11) (23)题)、基本不等式的应用(第(17)题)、不等式的性质(第(12)、不等式的证明(第(21D)、函数与不等式的交汇(第(11)、(20)题),甚至数列与不等式的交汇(第19题)。命题的冷热度有所变化,如数列与不等式的交汇虽然简单,不像其他省份炒得那么热,挖得那么深,但毕竟也出现了。炒得火热的绝对值有所降温,凉在一边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上了台面。

由此可见,高三复习时关注命题动向,捕捉高考信息固然重要,但吃透教材,研究《考试说明》,掌握“三基”方能以不变应万变。有了教材,高考就有了立足之本;有了《考试说明》,高考就有了可依之据;掌握了“三基”,就具备了应对高考的能力。高考有规律可循但不拘泥死板。

参考文献

[1]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 (江苏卷) .2010.6.

[2]江苏省考试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0 (江苏卷) 说明, 2009.10.

上一篇:大班班级环境创设计划下一篇:小班我是棉花糖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