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精选6篇)

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 篇1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遵循的是传统发展模式和规划理念,出现了一系列“有城无产”、“有产无城”等问题,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基本处于分离状态,呈现产业发展后劲乏力、城市发展动力不足的状况,亟待新的发展模式和途径。2011年,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两化互动、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动力,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构建产城人互动的有机体系,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产城融合”集合了工业转型、城镇一体化、互联网+及智慧城市等新趋势、新思维,以“以人为核心,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相容”为目标,核心在于产业,产业属性决定了新城的功能结构、用地布局、交通导向、景观格局等战略;关键在于行政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房地产功能的复合化开发等;最终落脚在于人,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营造“宜居、宜业、宜创业”的新环境。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好地生活而留在城市。”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十二五”以来,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4-2020年)》,在城镇化率提升、城镇体系完善、城镇承载能力增强和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全国和其他兄弟省市相比仍存在较多差距和不足。

2.1 城镇化水平滞后

近年来,尽管湖南城镇化进程加快,但2014年湖南省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5.49个百分点,要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仍需较长时间,49.28%的城镇化率居中部第4位,比中部第5位的安徽省仅高出0.08个百分点,分别落后于湖北、山西、江西省6.39、4.72和0.9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滞后于湖南经济总量(全国排名第10位、中部第3位)的发展水平。湖南城镇化进程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国际上通用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合理区间是1.4-2.5,2014年湖南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为1.24,比合理区间低位值低0.1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9,表明湖南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程度不高。

2.2 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差距明显

2014年,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2.34%、61%、56.55%、52.29%,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3.06、11.72、7.27和3.01个百分点;而湘西州、邵阳市、怀化市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9.88%、39.92%和41.3%,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4、9.36和7.98个百分点,比城镇化率最高的长沙市低32.46、32.42和31.04个百分点。从四大区域板块来看,2013年长株潭地区城镇化率达到64.5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6.58个百分点;洞庭湖、湘南和大湘西地区城镇化率分别为46.36%、45.70%、39.5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2.26和8.37个,比长株潭地区低18.18、18.84和24.95个百分点,区域和城市间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均衡。

2.3 城镇设施建设薄弱

从湖南29个设市城市来看,部分设施指标在中部和全国排位靠后,如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均居中部第5;城市出租车数量居全国第19位、中部第5位;而且“十二五”以来部分指标在中部和全国的排位呈下降趋势,2010-2013年,城市公园面积从中部第3位下降至第4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中部第4位下降至中部第5位,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从全国第8位、中部第1位下降至全国第13位、中部第4位;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全国第23位、中部第5位下降至全国第30位、中部第6位;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从全国第12位、中部第1位下降至全国第22位、中部第3位。以“产城融合”推进湖南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3.1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夯实产业集聚基础,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引导工业向各级各类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和临空、临港产业区集中,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将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整体规划,注重生产要素聚集与生活要素配套,促进城市空间与产业空间高度契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城市要加快推进传统企业治理改造和搬迁,中心城区制造业要加快向周边地区疏解转移,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服务外包、总集成总承包、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水平,扩大服务供给;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增强产业承接能力,重点发展制造业、商贸流通、农产品加工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鼓励农村围绕城市产业进行配套,努力成为城市产业的第一车间和城市人口的生活原料基地;构建大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特色鲜明、错位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3.2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科学优化空间布局,缩小地区城镇化差距

湖南省内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衡阳、娄底8个地级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三大构成主体之一。“十三五”时期加快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一方面,要加快各自城市的建设,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以长沙建设特大城市为依托,合理调整三市及周边地区行政区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间产业布局,加快三市基础设施的对接,做大做强长株潭城市群,提高其核心增长极的地位;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依托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和黄金水道建设,在岳阳、常德、益阳等环洞庭湖城市间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和立体交通网络,加强水域生态修复,建设大湖经济区和环洞庭湖城市群。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在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大湘南地区的郴州、永州和大湘西地区的张家界、吉首、怀化、邵阳培育打造成区域中心城市,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塑造城市特色风貌,逐步培育成为支撑区域发展的大城市和重要增长极。

3.3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城镇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服务水平

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 篇2

1正确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产业发展战略就是研究产业发展中带全局性的规律性的东西, 是指从产业发展的全局出发, 分析构成产业发展全局的各个局部、因素之间的关系, 找出影响并决定经济全局发展的局部或因素, 而相应做出的筹划和决策。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准确, 走绿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比较容易成功。因此,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与产业发展战略相结合, 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产业发展战略, 尤其是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目标。既要立足于当地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 又要立足于人们生活的改善, 增强综合竞争力。龙岩市提出了今后5年 (2011—2015年) 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 加快构建产业、基础设施、城市“三大体系”, 发展新农村、民生“两大经济”, 建设产业龙岩、创新龙岩、生态龙岩、文化龙岩、民生龙岩, 提升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 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决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把龙岩建设成为生态型经济枢纽和可持续发展产业集聚区。

2优先发展基础产业,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种整体效应功能, 对其他产业建设的规模、质量和生产能力的发挥, 常常发挥促进作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交通必须先行。据测算, “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计划完成408亿元;其中, 高速公路238亿元, 普通公路108亿元, 枢纽场站60亿元, 水路建设及支持系统2亿元。高速公路规划里程986公里, 实际建设里程1050公里, 总投资约750亿元。到2015年, 全市公路交通实现"1369"目标, 即15分钟县城可上高速, 30分钟主要乡镇、工业园区、重点旅游景区上干线公路, 60分钟中心城市到达各县市, 90分钟通达周边地市;实现“四通”, 即县县通高速, 县县通铁路, 乡乡通干线, 村村通客车;实现“四个基本建成”, 即海西网高速公路基本建成, 乡乡基本通三级以上公路, 农村客运网络基本形成, 龙岩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至此, 龙岩交通基础设施由原来的交通瓶颈变为交通枢纽。

3实施三级城镇体系与三级产业体系相结合, 实施产城融合,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一, 中心城市建设抢抓福建省委、省政府“支持龙岩拓展中心城市框架”的机遇, 围绕建设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 加快实施“131工程”, 即建好一个核心区域加上三个新区和漳平 (永福) 台湾农民创业园, 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能力。“一个核心区域 (或主城区) ”是指中心城市主城区。“三新”指在主城区周边的三大新城:古蛟新城 (西北部) 、永丰新城 (西南部) 、龙雁新城 (东北部) 。“一卫” 指永福卫星城, 即漳平 (永福) 台湾农民创业园。在产业发展上中心城市重点做强“1+2”主导产业 (即到2015年实现1个千亿级机械产业集群, 2个500亿的有色金属、商贸物流产业集群) ;实施退城进园, 优二进三;重点发展现代物流、 现代商贸、创意产业等新型业态;与各县共建产业园区, 发展双向“飞地”经济, 等等。第二, 各县 (市) 建成建设特色县域城市。强化城市理念, 辐射周边区域, 按照“彰显特色、完善功能、注重配套、提升品位”的方向, 加强与中心城市和周边区域对接, 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县域城市聚集。在产业发展上县一级重点做大县域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 每个县 (市、区) 做大1~2个优势产业, 形成一县一优势产业的差异化发展格局。第三, 乡 (镇) 、村一级, 小城镇实施“321工程”, 全面启动30个工业强镇、20个商贸重镇、10个旅游名镇建设, 与省、市15个试点镇建设相结合;用3~5年时间, 每年在农村实施百个示范村建设工程。在产业发展上乡村一级重点做好特色产业, 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注重规划引导、提高档次, 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军型龙头企业, 培育一批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示范点, 提升一批农产品品牌, 做出传统, 做出特色, 做出效益。

4选准主导产业,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主导产业, 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 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 采用了先进技术, 增长率高, 产业关联度强, 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从量的方面看, 应是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或者将来有可能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部门;从质的方面看, 应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能够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 其较小的发展变化足以带动其它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变化, 从而引起经济高涨的产业部门。主导产业的前后关联度大, 在产业建设中能发挥以一当十的扩张效应, 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起着主要的甚至是支柱性的作用。龙岩市提出高端化做强“1+2”主导产业和打造“155”产业基地。即力争到2015年, 培育1个千亿级机械产业集群, 发展商贸物流、有色金属2个500亿级产业集群。1个世界级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5个国家级的产业基地 (全国精品卷烟生产基地, 全国环保产业基地, 全国金铜产业基地, 全国建材产业基地, 全国稀土产业基地) 和5个海西的产业基地 (海西汽车产业基地, 海西能源基地, 海西纺织产业基地, 海西农产品加工基地, 海西商贸物流基地) 。并从抓龙头、铸链条入手, 制定优惠政策, 大力发展和引进项目, 营造项目发展氛围, 拓展园区平台, 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作用, 建好省级工业园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 “三区三园”, 加快发展各类特色专业园区, 做大做强“1+2” 主导产业和打造“155”产业基地。

5实施科技带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 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产业, 主要着眼于未来主导产业的超前建设, 是产业发展的后续力量, 决定一个地区未来经济增长的后劲, 及其发展的方向、规模、速度和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点, 实施科技带动。当前,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龙岩市重点围绕打造全国稀土产业基地及光电和新材料产业, 做大做强稀土和光电光伏产业, 同时推进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硬质合金、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是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 加强产业政策跟踪研究, 制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从财税、用地、信贷、用工以及人才、创新等方面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二是健全完善项目服务机制, 继续推行市 (县、区) 各套班子领导和市直、县直部门负责人挂钩服务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制度;三是积极推动政银企合作, 鼓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向新兴产业倾斜。创新金融服务机制, 引导金融部门开办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 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研发项目, 积极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创期企业做强做大。扶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鼓励企业与创业投资、产业投资、风险投资等机构合作, 引入战略投资者发展新兴产业。

6提升发展传统产业, 全力突破现代服务业,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实现绿色转型

第一, 技改提升一批。技术改造是传统产业提高装备水平、调整产品结构,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如水泥建材, 应提高新型干法水泥比重, 引进开发新型建材。第二, 淘汰整合一批, 提高产业发展的集中度。 采取减、压、并、禁等措施, 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水泥、 小化工、小冶炼、小造纸等落后产能, 推进企业的强强联合, 提高产业的发展水平。如钢铁产业, 按照“上大压小”原则, 加快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进度, 积极引进大型钢铁企业。第三, 兼并重组一批, 实现绿色转型。 2013年龙岩市委定为“生态建设年”, 提出在推动一座座荒山变成一片片绿洲基础上, 向更高层次迈进, 把一片片绿洲变成一个个生态家园, 加快实现“荒山— 绿洲—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其中措施之一就是抓好煤炭行业的整顿关闭重组, 由2012年的112家减少到2013年的78家, 到2015年的49家。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大小煤矿关闭力度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 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小煤矿关闭退出力度的条件和补偿措施。第四, 结构优化, 全力突破第三产业, 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要大力发展商贸物流, 文化、旅游、金融等第三产业, 尤其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要加大支持力度, 为服务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二要积极发展大中型企业;三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兴行业, 如软件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 服务外包、生产性服务业、第三方支付、物流快递业和软件外包业等。

总之,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实施产城融合, 正确处理好产业关系,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赢的格局, 推进新型城镇化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未来发展的最大空间, 是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 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但新型城镇化建设如果没有产业支撑, 就会出现“有城无市”。龙岩市采取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基础产业优先发展、选准主导产业、三级城镇体系与三级产业体系相结合、实施科技带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传统产业, 全力突破现代服务业等措施, 实施产城融合,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新型经开区 篇3

浏阳经开区的战略蓝图

要望得见山、见得到绿、留得住乡愁,能把此乡当故乡。让浏阳经开区真正成为人们创业发展、安居乐业的工作、生活目的地。

一场气势磅礴、力度空前的项目攻坚战,已在这个夏天打响。

未来的发展会很精彩!

浏阳经开区谋划了三步走战略:2015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00亿元,全面铺开城市建设;2018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500亿元,建成比较完整的城市体系;2020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000亿元,完成总开发面积40平方公里,打造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金阳新区”和“星沙的升级版”,建成长沙的东中心。

基伍科技智谷、领胜集团浏阳生产基地、尔康全淀粉植物胶囊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华纳大中药提取加工生产基地、华强综合制剂类研发生产基地、盐津铺子总部及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进展顺利。数十平方公里的园区大地上,塔吊林立、机声隆隆,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如火如荼的大建设,必将带来园区面貌的大变化、产业的大发展!

打造全新的“金阳新区”,就是园区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前有“金阳大道”的获批上马,后有“金阳新区”概念的提出。

这一由长沙市政府副市长、浏阳市委书记、浏阳经开区党工委第一书记曹立军和浏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郭力夫共同敲定的“名称”,绝非一时起意,而是深谋远虑之后的慎重决策。

一条路衍生一个新区,金阳大道从长沙人民东路东延入浏,全长55.58公里,将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起点为省道S207,终点为浏阳永社公路,长约21.9公里,按城市快速干道标准建设。金阳大道的上马,将带动周边沿线地区的发展,实现长沙中心城区——浏阳经开区——浏阳主城区的对接和融合,远期与盼盼路错位对接后,甚至将串联宁乡县、长沙城区、长沙县、浏阳市,架起长沙的两翼,成为贯穿大长沙的经济大动脉。

浏阳经开区2014年经济工作报告,也以较大篇幅写到了改革创新,包括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市场化改革、创新投融资体系、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

看似简单的论述,却有着广阔的操作空间,拓宽了开发建设和管理的思路。比如针对性很强的“理顺市园、园镇、园企及管委会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和国资监管,推进政企分开、市场运作,将园区国有资产全面推向市场进行运营;改进项目管理的方法,建立合同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争取上级简政放权,使入园企业更多享受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利好”等一系列创新,可以使园区发展释放活力、产生动力、排除阻力。

园区未来发展构想

全面打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双核心产业群。

开发与引进并重,打造湖南医药重磅品种。一是以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湖南生物产业发展基金为契机,壮大现有的园区互助担保基金规模,加大对医药研发的投入,在生物诊断试剂及医疗器械、药用辅料、高端原料药及制剂、特色中西药物等集中突破,并整合优势,争取具备较大的医药出口生产、OEM等的能力;二是通过与古巴、加拿大、美国及其他国家的高新技术合作,引进新技术新产品。三是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并积极引进留学科技人员来园创业。

培育与推动结合,打造创业型上市公司群体。继续强化资本市场融资平台建设,鼓励园区企业通过单向或双向股权转让、换股投资及吸收合并等方式进行重组,拓展公共平台的服务领域,整合原料采购、产品研究、药品生产、销售优势,促进产业链的壮大。使园区发展成为以控股企业为载体,以众多制药企业的有效资源为依托,既有紧密、又有松散合作的企业群体。

政府引导与企业改制相结合,实现投资开发主体多元化。一方面,进一步争取国家和省、长沙市政府的投入;另一方面,积极构建与医药产业相关的盈利模式。园区投资公司今后将采取市场化运作,通过资产置换、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增资扩股、合资投建企业、股份转让及管委会员工持股等方式,拓展盈利模式,实现上市融资。同时积极引进社会投资者,大力建设园中园及各种生活服务、生产服务设施。

产业基地与城镇开发相统一,建设“生物经济社区”。今后将在努力发展医药生产、科研、销售规模和水平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生态理念打造医药文化特色,将园区建设成世界上第一个以生物技术产业化为主体的生物经济社区。现已开工医药文化馆、药王庙、中药膳食文化街,筹建医药国际会议中心等设施,为成为医药的“博鳌论坛”做长期准备。

一个项目落地就是发展,一条道路、一座桥梁早日修成就是发展,一处拆迁、一处场地平整尽快顺利完成就是发展,一处配套设施顺利建成就是发展。春夏之交的浏阳经开区,充满着激情和希望,展现着力量和速度,正高举着产业集聚、倍增发展的旗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大步飞奔向前。

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 篇4

情况的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2015年初,按照朝阳市委、市政府“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战略部署,朝阳县依托二十家子镇和有色金属产业园区成立朝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初步提出了开发区与新市镇同步发展、融合发展的规划设想,编制了《朝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4月,开发区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朝阳柳城经济开发区。下面将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情况。

一是科学编制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体现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委托辽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朝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30)》,开发区按照区域协调、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构建“三支柱、双培育”的产业发展“3+2”模式,产业发展将经历以下两个阶段,全面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产城融合新局面。第一阶段(2015--2020年)开发区逐渐投入到更大面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完善过程中产生对生产性服务业及消费性服务业的内在需求,也会促进产业升级和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就业人群构成逐渐丰富,各类服务设施逐渐完善,建设职业学校、人才公寓、酒店、产 业服务平台等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设施。第二阶段(2020--2030年)开发区由产业功能主导区逐渐转变为新型工业示范基地和产城融合发展新城区,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通过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同步进行,工业新区和二十家子镇区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就业人群和居住人群结构匹配、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联系紧密的产城融合新局面。工业与贸易的双轮驱动,二十家子新市镇社会经济达到全县一流水平,成功打造为朝阳县副中心。

二是明确产业定位,产业发展体现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开发区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这一核心命脉,依托“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三基地一园区”,具体为:利用温甬台地区汽车零部件企业转移契机,依托标准化厂房和张世新能源汽车这个龙头,打造北方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基地;利用县域内丰富的钒钛资源,依托中科院过程所辽西钒钛湿法冶炼新工艺,打造钒钛产业基地;利用化工产业园优势,依托南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先进技术,打造辽西地区精细化工科研成果转化承接地;利用开发区距离锦州港仅有65公里的区位优势,依托国电投锦赤货运专线东大屯车站,打造国电投朝阳(保税)物流产业园区。

截至5月中旬,现已在开发区注册的企业有64家。其中,装备制造企业21家,包括张世新能源汽车、辽宁精锐、2 辽宁永得利、辽宁唐氏等;有色金属企业8家,包括北方兄弟、东锆新材料等;精细化工(含静脉产业)企业14家,包括明宇化工、天铭工贸、康泉医化、骏业橡胶、朝阳顺德等;建材等其他企业21家,包括华森木业、宏光墙体等。

特别是开发区以标准化厂房建设(PPP模式)为突破口,建设朝阳(台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力争在三年内打造一个拥有标房100万平、企业100家、产值达100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基地。一期已建完标房25栋、面积23万平方米,正在完善项目区内道路、综合管廊(给水、雨水、污水、热力)等配套基础设施工程,预计七月末完工。目前入驻企业17家。二期用地面积1066.7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共建厂房51栋。已与台州16家企业签订了入驻协议,20家企业签订了意向协议,现在正在征地拆迁,规划区内294家农户搬迁已纳入2017年棚改,采取“异地搬迁、集中安置、免费培训、就地上岗”办法,妥善处理拆迁及农民安置问题。具体为:一是在兴隆大街西侧、兴隆河大桥以北规划建设朝阳县台州汽车产业园生活配套服务区项目,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解决棚改搬迁户和产业工人生活问题,目前已经进场开始施工。二是已将征地拆迁户中的适龄劳动力和周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信息提供给一期标房进驻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工作,现在统计登记基本完成。三是协调人社部门、职业学校等机构和企业一同对新入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现在正在进行中。随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不断壮大,将来会有大批产业工人在开发区和新市镇工作、生活、消费,带动新市镇各项事业的发展。

开发区现有生产企业(二十家子及周边企业)共计有工人1058人,用工人数比较多的企业为北方兄弟、明宇化工、骏业橡胶、东锆新材料4家,占比为65.6%;技能人才115人,占比为15.9%。2017年,开发区10家台州汽车零部件企业计划招工500人左右;金垚、鸿澄、吉腾3家化工企业预计用工80人;鑫诚钼业、顺德环保、辽宁维博、成运橡胶预计用工140人;北方兄弟25500千伏安电炉启动、东锆新材料350吨核级锆生产线投产,预计用工200人;加上其他企业用工需求,2017年所需人数至少在1100人以上。以产业发展吸附就业人员和增加新市镇人口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互通共用体现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开发区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日供水能力达22000吨供水管线竣工运营,正在启动4万吨净水厂(东水西调)建设工程,竣工后能够满足开发区和二十家子镇用水需求;220千伏何家变电站和66千伏兴隆、东洼变电站投入运行;即将开工建设的柏山至何家50公里输变电线路架设工程竣工后,与原来用电线路形成闭合电路,提供双电源供电,将完全满足开发区和新市镇用电的需求;开发区内四条总长20公里高标准主干道路建成通车,加上锦赤、鞍羊两条省道,开发区路网骨架搭建完成,与二十家子新市镇相连通的锦鞍路已建设完成,锦鞍路大桥即将完工,这条路全线贯通后将开发区和新市镇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中鼎研发双创中心去年底已投入使用,为企业科技研发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科技研发创新搭建了平台。此外,武汉尚远集团3000吨污水处理厂项目,7月份投入使用。北京鸿成盛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热源厂建设项目,年内满足企业用暖、用气需求,也可以扩大到为新市镇提供供暖服务。

四是体制机制创新,机构设置和审批服务改革体现产城融合理念。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走在了全市前列,领导班子成员、管委会副主任兼任新市镇党委书记的领导架构充分体现了体制机制上的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开发区承接了市级审批权限,已承接19个市直部门的审批权限111项,其中直接审批权限107项,委托审批权限4项。按照“压缩机构、精简人员、确保每项市级权限都有专人承接”的原则,审批中心整合原有9个窗口,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现开设综合管理、市场准入、投资管理、基建保障等7个窗口和国土、规划、消防三个派驻机构,采取“统一受理、统一送达、一枚公章审批”的运行模式。整合安全生产、市场监督、综合执法、环境监察、建设施工等部门的监管职责,成立综合监督管理局,实行“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部门监管”、“两随机一公开”的审批监管运行机制。审批服务和监督管理机 5 制完全能够满足新市镇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产城融合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开发区在贯彻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发展产业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是建设用地储备与产业发展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土地是产业发展的承载和根本,随着开发区大力招商引资,优惠的招商政策和区位优势、全程领办的保姆式服务、营商环境的不断向好、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吸引了许多投资者。致使有些项目不能尽早开工建设的主要原因在于建设用地所需地块属于公益林地、经济林地、基本农田等,需要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增加建设用地指标;二是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近年来,开发区倾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等基础保障逐渐完善,但是在污水处理、集中供暖、供气、通讯设施等方面亟待完善;三是社会化服务水平低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比较明显表现在开发区内企业在金融、物流、通讯、宾馆、就学、就医等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着诸多不便;四是财政资金投入有限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投入开发区建设,但由于我县财力有限,致使开发区发展产业的扶持政策与先进地区不够优惠,基础设施标准不够高,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发展进程。五是技术人才不足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通过对开发区现有生产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查和在为浙江台州1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招工服务中发现,企业生产需要的普通技术型岗位用工短缺,技术工人严重不足。

三、解决产城融合发展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产城融合是我国转型升级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县委十五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二十家子新市镇本着“产城互动、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定位为副县城,作为开发区生活服务功能腹地,与开发区一体规划、同步建设。

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 篇5

一、产城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趋向性流动可以理解为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向某个特定的地方进行集中的过程。城镇化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然, 或者说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经历的过程,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 人们能够获得更多的便利, 各种资源更有效的集中配置, 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根据发展进程也确定了城镇化发展的道路, 从“三化协调”到“四化同步”均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 需要大量资源的有效支持, 尤其是需要地方经济的强力支撑, 这种支撑作用主要来自区域内的产业拉动, 这些产业可以有效带动整个区域城镇化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尚处在摸索的阶段, 其中的发展规律尚不明晰, 许多地方还没有认清城镇化发展与区域内产业的关系, 直接影响到城镇化推进, 这对我国的各地协同发展影响较大。因此, 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产城融合、产城互动关系, 以便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推进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 与此同时, 城镇化推进又能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帮助, 城镇化的突出表现是农村的人口大大减少, 城镇人口的数量急剧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产业结构也会发生重大的调整, 农业经济的比重减小, 工业经济的比重增加, 人类的文明也从农村文明转向现代城市文明, 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城镇化的中心思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的方式和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人服务, 人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走工业化道路, 重点发展区域内的工业产业, 坚持三次产业统筹兼顾的发展原则, 最终达成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和“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以及各内部主导因素的影响, 但最终会形成适应并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合理产业结构布局。区域内产业不仅仅是由工业产业构成的, 其中还包括部分农业和第三产业, 这些产业一起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可为城镇化提供大量经济支持。同时, 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也会反作用于区域内产业, 例如在某段时间内, 区域内某些产业行业的发展会受到一定制约, 甚至是遭到淘汰, 这说明两者的关系非常微妙, 其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时两者相互促进, 有时又会相互制约。产城融合必须发挥促进作用, 尽量避免制约作用, 从而使两者协同发展。

二、城镇化推进与区域内产业发展相互作用关系探析

城镇化推进与区域内产业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一, 城镇化的推进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产业的发展。传统农区中人力资源和资金等均受到地域制约, 许多人分散在广袤的区域中, 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支出更多生产资料, 对其发展非常不利。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和资本等生产资料逐步集中, 产业发展将更加有利, 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经济转型发展重要时期, 经济持续增长是各级政府所希望的, 因此必须提高城镇化水平为地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也可以进一步促进产业的优化发展。其二, 区域内的产业发展能够使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更加迅速。根据产业发展理论, 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人们的收入就会得到增加, 消费能力和需求也就随之增加, 这些需求和可支配资金势必会为城镇化推进发展提供动力, 促使产业转型升级, 使农业更快地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过渡, 反过来也促使城镇化推进的进程不断加快。

(一) 城镇化推进对区域内产业发展的作用分析

城镇化是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基础, 城镇化为其提供了人力、资源、资金等各方面的保障, 区域内产业的发展需要城镇化作为基本载体, 其中工业发展对城镇化依赖程度非常大, 如果没有较高的城镇化给予支撑, 工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例如我国的部分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 其工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只能以最简单的制造业为主, 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 取得的回报却非常少。产城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一方出现短板, 就会阻碍另一方的发展。只有让我国的城镇化快速发展, 才能为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工业的效益才会提高, 才能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 促进新型工业的出现。市场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能让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人口和资金的流动更加便捷, 同时区域内产业在取得发展的时候, 能够通过市场及时转化为效益, 进而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旧的产业模式会被淘汰, 新型的产业会逐渐出现, 通过市场、信息技术等因素带动工业化, 然后再依靠工业化反哺农业, 使得整个产业链条得到提升, 再连通大中城市市场, 将城镇化的作用进一步加大, 形成团状产业集群, 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快速发展。

城镇化的推进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方式转变。一般来说, 区域内的产业要想实现快速发展, 需要依靠城镇化的推动, 可以做到两个方面的转变:其一, 就是依靠城镇化的推进来带动消费能力的持续增长, 以此来刺激并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也需要资金的支持, 这些投资归根结底还是用在了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方面, 让产业发展方式从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 当农村的人口大量涌入到城市之后, 农村的土地资源被大量释放出来, 这也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二, 城镇化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都已经非常的完善, 城市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无论是教育还是技术培训都已经非常的普及, 人类向现代文明又跨出了一大步, 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新技术不断地应用在产业发展中, 产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也显著提高, 最终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发展。

根据各国城镇化发展经验可知, 在城市形成一定规模之后, 会逐渐调整内部的结构, 使其能够更加的完善, 部分生产资料密集型的生产部门逐渐走向衰弱或向周围地区转移, 第三产业开始快速发展, 并成为支撑城市的主产业。这种产业的进化升级, 并不只是位置的变化而已, 而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因此, 城镇化是区域内产业演进的动力, 城镇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也是区域内产业发展的最强支撑力。我国政府在党的十七大中就明确提出要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在党的十八大中又对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一步作了说明, 可见, 我国对城镇化建设是非常重视的, 区域内产业的发展也必将迎来新机遇。

(二) 产业发展对城镇化推进的作用分析

区域内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众所周知, 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经济水平, 如果地区要想推进城镇化建设, 就必须提升地区综合经济水平, 只有通过提高区域内产业的整体水平才能拉动地区经济提升。我国的城镇化推进中, 各项建设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 否则发展就成为纸上谈兵, 区域发展的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域内产业的支持, 是因为域内产业是各种生产资源聚集的结果, 生产中投入的各种资源越多, 其产出也就随之增加, 进而能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从而推动区域城镇化有效开展。

区域内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城镇化体系的建成与完善, 主要是因为区域内的产业是整个地区的经济支柱, 本地区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地区之一, 整个地区的发展都要依靠它来提供大多数消费商品, 所以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是由该地区的区域内产业发展状况决定的。区域内的基本经济活动, 也主要是围绕区域内主要产业而进行, 其可以提供本地区主要就业岗位, 促进就业同时使农业人口逐步过渡到非农人口。同时, 区域内产业还是城镇化经济发展中最直接的外部环境, 区域发展要想扩大自己的规模, 增加自身综合实力必须依靠各个产业提供的物质支持, 否则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域内产业创造的价值是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区域内产业的技术进步是城镇化推进的技术保障, 可以说, 区域内产业对城镇化推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 城镇化推进与区域内产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两者离开对方都会使自身的发展受限, 所以有效推进产城融合, 立足各地自身优势, 实现联动开发, 顺势而动, 才能真正实现“四化”协同发展。

三、产城融合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一, 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格局, 在城市中进行合理的布局。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前提, 否则, 城市的发展就会陷入混乱, 城镇化进程就会严重受阻, 各级管理部门必须要建立和强化规划意识,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尤其是对待区域内产业的规划, 一定要严谨缜密, 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调查, 保证规划的科学合理性, 切忌走一步看一步, 新发展时期一定要把握新时期的规划方法, 做到与时俱进。规划还要充分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格局, 各个地区发展具体什么产业都要进行详细的论证, 确定区位优势、确定产业优势, 让两者能有机的融合起来, 做到最佳搭配, 在个别地区还要立足优势, 突出特色, 让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更加具有创意。在规划制定的前后, 一定要保持连贯性, 不能因为人事的变动或者政策的变动就放弃原来的规划另起炉灶。

第二, 要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尤其是涉及区域内产业发展的方面要着重进行改革。总的方针是为了推进城镇化建设, 各级部门要为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良的环境, 为其提供更加充足的资源, 保障区域内产业能够快速前进, 最终建成高效、顺畅的新型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机构的数量以及人员的数量, 而是让政府部门在现有条件下, 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 将人员和机构进行最佳配置, 例如将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统一, 将复杂的权力体系进行规整, 使政府部门的工作更加高效。

第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为城镇化推进铺平道路。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增加城市的吸引力, 政府部门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 让城市变得更具魅力, 能够吸引农村人口来定居, 这样不仅能够使城镇化进程加快, 还能增加区域内产业的劳动者数量, 这种局面对城市、区域内产业、劳动者都有好处, 让三方实现共赢。

第四, 要把握好生态建设重点, 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有效提升城镇化品位。在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布局过程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如果破坏了生态环境, 就可能永久失去区域原有特色。可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污染小、能耗少、潜力大、效益好的特点, 是工业开发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可以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为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还要注意加快区域环境整治, 可以实施景观绿化、道路沿线整治等环境提升工程, 升级景观效果, 开阔区域视野, 营造靓丽整洁的宜居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海山.城镇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J].西安社会科学, 2011, (05) :59-60.

[2]吴迪.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动力机制研究[J].创新科技, 2015, (02) :18-20.

[3]王晓光, 李娜.外部环境变化下的河南省三次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J].经济研究导刊, 2015, (10) :25-26.

[4]许德友.以“产城融合”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3, (05) :34-37.

[5]王沛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的困境与突破路径——以河南省为例[J].学习论坛, 2014, (06) :42-45.

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 篇6

摘 要:在调查武陵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的基础上,总结该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在民族文化利用、保护和发展的先进经验,剖析该地区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的互动机理,并以此为指导探索民族文化和新型城镇化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民族文化;发展

湖北武陵山连片特困区城镇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究其原因,排除该地区自身的“硬件”约束外,特殊的地域民族文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和制约因素。而恩施州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且处于湖北,湖南,重庆交界的武陵山片区之中,以其作为例子具有典型的参考价值。本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以恩施州为例,调查民族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现状,辨析民族文化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有助于二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策略,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为从根本上改变武陵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进城上楼”的文化(观念、习惯、认知等)不适应、甚至抵制而导致的建设速度慢、水平低,政府出力不讨好、百姓受用不受益的尴尬现状,促进该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恩施州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新型城镇化总是在一定的经济,政治,地理,文化等条件下形成的。“十三五”时期是恩施州将全面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加快精准扶贫,促进新型城镇化突破性发展的关键期,由于恩施州受地理环境的的影响,使基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也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新型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

单就恩施州而言,新型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30.5%增至2014年的50.1%,这个纵向比较是可观的。但相对于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而言,恩施州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恩施州的城镇化率2012年比全国低19.8个百分点,仅相当于湖北省的64.4%。

(二)经济增长方式单一,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2011年至2014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2.1亿元,有效拉动了经济发展,但也反映出市域经济发展对投資的过度依赖。尤其,2013年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疲软,沪容高速与宜万铁路等重大项目的完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明显下降。

(三)思想观念发展滞后于城镇化的推进速度

虽然许多人由农村搬到城市的高楼大厦,户籍也由农村变为城镇,但思想观念仍守旧陈腐。比如消费观念未改变,这从他们的穿着打扮可清晰易见,同时,文化水平素质也仍停留在农村,文明用语等习惯未能与城镇水平相融合。

二、恩施州新型城镇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恩施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土家苗族文化为主,土苗民族文化在历史的沉淀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且民族文化种类丰富的优秀民族文化土壤,但随着恩施州新型城镇的发展也无可非议地给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许多创伤,我们以简单图示表示二者关系。

(一)新型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1.城镇化促进土苗民族文化融合。恩施州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使人们居住集群度大大提高,从而使建立的公共民族文化广场得以充分利用起来,人们在一起唱歌跳舞,进行文化交流,促进苗土两族文化的互相融合,互相取长补短,也以这种方式使得典型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开发。

2.新型城镇化带动民族文化环境发展。恩施州城镇化对于城镇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健康有序的新型城镇化带动民族生态环境文化发展,通过文化实践创造新的民族发展环境,重新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3.新型城镇化拉动民族生产生活文化发展。城镇化带来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促进了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由原来的农民洗脚进“城”,传统的农业生产转变为从事服务业为主,开始接受城镇居民的生活模式,“街舞”、“走路”锻炼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对业余文化的追究更加丰富。

4.新型城镇化改变居民风俗习惯文化。城镇化过程伴随着人口流动和文化传播的双向过程。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新居民逐渐适应城市文化,并将原来农村风俗习惯带入城镇,引发当地传统习俗文化发生变化。

5.新型城镇化加强民族价值观念文化发展。城镇化过程中,居民逐渐习惯于使用现代交通、通信、媒体等工具,接触更多的新知识、习惯更多的新现象,并潜移默化的改变生活习惯,适应时代的新价值观念。

6.在城镇化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民族地区的无形资产,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也渐变为有经济价值的产品,从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这个在恩施州许多景区的开发中显现最突出,就以土家女儿城为例,开发商土家族的房屋建筑文化建立一个具有古韵味的小城,其中又注入土家女儿会等大型民族风俗,每个月中都会以不同的风俗形式,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消费。

(二)民族文化与新型城镇化互为阻力

1.民族文化阻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一方面,民族文化本身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城镇化建设的因素,如非商品性,传统意识,文化水平低等;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中给民族文化带来的制约因素有反过来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2.城镇化的发展也给民族文化带来创伤。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青壮年人才流入城镇厂房企业,民族文化的继承陷入困境。我们以土家吊脚楼文化作为典型的参考例子。根据我们的田野访问调查可知,青壮年人士几乎全部倾向于城市的高楼大厦,没有条件待遇和薪酬,是没有人愿意去继承这样一门独特的民族手艺。

第二,民族特色文化受到城镇现代化的冲击而流失。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原来散落的居住方式可能会被集中的城镇生活所取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会更加频繁,民族融合的速度会加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民族特色会被淡化,并逐渐消失。深层次的民族文化由于挖掘,传承,弘扬,创新不够,外人很难直观切身地感受到它的客观存在,于是乎给人以恩施州缺乏民族特色的错觉。

第三,民族文化过于商业化。在新型城镇化的驱动下,民族文化商业价值得到充分开发,比如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民俗风情表演,民俗产品的开发,民俗节日的商业利用等等。虽其客观上促进城镇经济总量的增加,但令人担忧的是,长此以往,民族文化将会被同化,民族文化特色精髓将消失,这样会破坏民族文化的纯洁性,原生性,是民族文化庸俗化,也会伤害地方民俗自尊心。

三、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民族文化和谐发展建议

城镇化对于不同民族来说是一种重新改变民族人口地域分布的过程,由于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孕育在一定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之下的,这种人口分布的重新改变无疑会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影响,很可能造成民族文化的流失,但有挑战就会有机遇,若我们能正确对待并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有利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因此,我们根据对新型城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现状的分析提供以下建议为当地决策作参考。

(一)政策支持

政府首先在保证城镇化稳步推进之中,要完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管理制度。前瞻性的开发利用与进行城镇建设。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管理与保护,使二者和谐发展。

1.培养民族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发展恩施州的民族文化产业。创新民族文化形式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民族文化特色与城镇建设实践相融合,这不仅是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2.政府出台公共文化政策为一些典型的民俗文化“正名”给予其政策和机会,及公平的竞争环境。要进一步放宽文化领域的市场准入,鼓励其以产业化竞争的姿态走向世界,以同等的文化身份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3.政府启动民族文化继承保护专项资金,鼓励青年人学习继承民艺。给予足够的资金或薪酬,保证他们基本生活,鼓舞信心。并可适当为他们安排岗位,既保证民间艺术的传承,又可以让他们为城镇化建设作一份贡献。

4.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民俗文化发展的贷款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发展前景好的民俗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拓展适合民俗文化产业机构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務,鼓励个人,企业社会,以各种形式创办国家政策许可的民俗文化产业,对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政策,从业人员职称等方面与国有民俗文化单位同等对待。

5.加强地方法制的建设,为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保驾护航。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矛盾、新兴文化产业的保护,都需要地方在符合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制定相适宜的法律来规范,对于不合时宜的、过时的条款要及时修改,给与地方更加自由的创新环境。

(二)加强文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1.有计划地,合理地建设布局民族文化广场。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划出专门的民族文化广场建设区域,使住在城镇高楼中的人民群众在这里互相建立联系。既可以解决农民“进城上楼”的枯燥乏味的生活习惯,又可以在无形中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传承民族文化。

2.建立民族文化博物馆,民族博物馆既可向世人展示民族文化风采,又可使其不至于在城镇化中消失。同时,加强中小学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学校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让他们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

3.修建州民俗文化商业街。通过休闲商业街与民俗文化的无缝联接,无疑给民俗文化提供了一个生存发展的很好的空间,休闲商业的休闲态度与民俗文化的自发性也是相契合的,民俗 文化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能吸引更多的民众投身于民族文化的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对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建设也会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2015年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恩施新闻网,2015(1).

[2]蓝菲.四川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5).

[3]吴江.重庆新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0(4).

[4]董素云.城镇化对三峡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影响[D].重庆三峡学院,2012(7).

上一篇:农村的邻居1200字作文下一篇:菱形的性质优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