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共9篇)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意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出发,才能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新规律,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才能更好得实事求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卓有成效地向前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科学,避免出现西方国家在发展中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同一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第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二,两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要注意支流的影响。
(4)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政治稳定。这是主流。同时,在前进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这是次要的。因此,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要重视并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社会更顺利、健康地发展。
事物发展,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要求我坚持外因与内因相结合.共同促进事物发展
对内改革就是注重内因的作用,对于促进国企改革,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进一步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对外开放就是注重外因的作用,充分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提高国企竞争能力.在国内外竞争中发展壮大,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1.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2.内因和外因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3..内因和外因辩证统一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
内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国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建立起富强、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利的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求我国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等要素,一方面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落后,历史的经验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一、嘉兴学院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建设历程
嘉兴学院位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浙江省嘉兴市。嘉兴市素有崇文重学的人文底蕴和开拓进取的城市精神。嘉兴学院立足于嘉兴这块深厚的吴越文化土壤,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秉承“方正为人、勤慎治学”的校训精神,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经管类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学校经管类专业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学校的前身———创办于1914年的“宁属县立甲种商业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培养“务实、致用”人才为主要特征的优良办学传统, 培养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具有“精专业、懂经济、会管理 、知工艺、重能力”的鲜明特色 ,在浙江省和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
学校一直以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创新实验管理体制,成立了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整合了全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资源,形成了高效、灵活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成效显著、社会影响广泛。
早在1986年,学校在同类院校中较早成立了会计实验室,该实验室曾获得有色金属总公司所属高校优秀实验室和浙江省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1999年建成了浙江省第一个人力资源实验室。2002年3月,学校调整了实验室建制,将原分散在各院系的多个经管类实验室合并组建了校级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中心建立了学术委员会,并通过学科负责人兼实验室主任等措施,建立了“中心学术委员会—中心主任—二级实验室主任—实验员—学生助理管理员”管理体系。2002年10月,学校召开了以加强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主题的第二次全校教学工作会议,明确了“一主线、两体系、三突出、四结合”的实验教学思路,逐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2004年被列为浙江省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07年被列为全国29家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之一。
二、嘉兴学院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建设措施
嘉兴学院经管实验中心,是学校独立建制设置的校级实验教学中心,经管实验中心的成立,实现了全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实验室利用率和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努力实现“实验教学统一安排、实验场地统一使用、实验人员统一调配、实验教学设备集中统一购置、使用与管理”的四个统一管理。
1.建立健全经管实验中心建制。中心作为独立建制设置的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实现全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中心主要为全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实验、实训、实习和开放实验教学等提供服务。经过几年的建设,中心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已经能很好满足学校现有经管类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并能为周边高校和社会供良好服务。
2.创创新新经经管管实实验验中中心心建建设设机机制制。中中心心实实行行集集中中管管理理建建设设的机制,学校成立实验室建设委员会对全校实验室建设规划提出建设建议;经管实验中心成立学术委员会负责中心实验教学的指导;中心执行主任负责落实学校有关实验室建设的各项规定,负责实验中心日常的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实验中心下设二级实验室主任,主要负责实验室与学科、专业建设的关系,负责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制定和落实( 见图1) 。
3.优化实验中心实验室建设模式。为加强和规范实验室建设,更好满足和适应学校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心实验室建设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学校制定了《嘉兴学院实验室建设若干规定》 ,中心的每个实验室建设均实行项目制,由项目负责人负责方案的设计并组织实施,项目负责人一般为专业教师或专业负责人,从新建项目申报、立项、校内外专家审定、招( 投) 标、建设、试用、验收各环节层层把关,保证每个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质量。根据实验室建设项目完成质量,学校对验收合格的实验室建设项目予以不同程度的奖励,并对承担实验室建设的单位给予实验室建设编制补贴费,以调动学院和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的积极性。
三、嘉兴学院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建设启示
嘉兴学院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成立以来,取得了很大的建设成效,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建设启示,主要表现为:
1.经管实验中心的建设 ,必须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为前提。中心成立以来,以高素质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优秀的以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核心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和一支精干的实验准备与技术服务实验员( 技术员)队伍。近年来,团队成员共发表论文465篇,承担课题356项;组织编写了十一本经管类专业实验( 实训) 指导书,目前已经有四本正式出版,其余的出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2.经管实验中心建设 ,必须以实现实验中心资源利用最大化为核心。中心成立以来,以实现实验中心资源利用最大化为核心,目前中心设备总值达1 200万元,实验用房使用面积6 087平方米,2010年度面向学校15个专业开设实验项目462个,实验教学生时数达55万。中心仪器设备利用率高,实验教学资源高度共享,许多实验项目实现网上教学资源共享,师生在校内各节点均可进行实验实训操作。中心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 SRT) ,最大限度地将中心的实验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同时,中心也对部分校外用户开放实验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经管实验中心建设 ,必须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根本。中心成立以来,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师生、励精图治、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确立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加大开放、重点突破”的管理目标,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以体制创新为先导,以管理创新求突破的实验室建设发展之路。2002年实现了网络化管理,2004年全面实施“一卡通”智能化管理,实现了网上选课,课前网上预习等网络辅助实践教学与管理。中心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基地,中心的高仿真模拟实验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角色体验、角色分析,促使学生亲身感受经济、管理等实际工作的有关业务流程,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习惯。中心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平台,其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为学校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 SRT) 的实施,以及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学科竞赛等提供了实验实训条件。
关键词 病人 中心 门诊建设 法宝
面对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医院要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利用自身优势建立起一整套既迎合病人心理需求,又能促进自身发展的特色门诊。以病人为中心是建立特色门诊行之有效的方法。
1.加强思想建设:首先要加强医护人员的思想教育,统一认识,统一思想。门诊是医疗服务的窗口,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在病人身上。患者对医院是否信任、是否满意,均源自门诊。在当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下,要求我们医护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病人利益放在首位,这是医院在激烈医疗市场竞争情况下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医护人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把患者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把为患者解除病痛作为个人毕生追求的崇高理想。倡导以热心周到服务为荣,以敷衍患者、过分追求个人利益为耻的职业精神。
2.加强组织管理:把门诊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来对待,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门诊建设必须摒弃传统观念,把门诊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来抓。首先把门诊部作为重点科室建设,在制定规划、人员配备、设备添置、经济效益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扎扎实实地解决门诊建设中的问题,促进门诊工作的全面提高,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求。同时选好门诊部主任,配齐、配强门诊工作人员,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利,实行目标责任制。要从有利于发挥门诊管理协调职能、提高质量控制以及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环节出发,确定门诊管理模式,理顺隶属关系,改善分配方法,建立顺畅、高效的门诊管理运行机制。同时要根据门诊工作的特点及要求,建立一个高质量的门诊信息管理系统,并予以充分利用。建立健全门诊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地评价门诊质量。由门诊部主任、护士长、各科室负责人员参加,形成监控网,定期或随机进行质量检查,实施经常性监督,每月召开质量分析会,进行质量讲评,解决存在的问题,质量责任到人,结果与奖金挂钩,实现不断提高门诊质量的目标。第三,使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得以严格执行,医疗行为得以规范。
3.加强业务、技术培训,细化门诊医疗质量内容。要求各专业科室选派医德高尚、技术好、业务精的中、高级职称医生在门诊第一线,并相对固定。加强护理队伍的规范化管理,依据常规制度标准和职责对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全面、正规、系统化管理。每周组织医护人员参加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各科系最新的学术发展动态;每月组织业务考核1次。
4.加强素质教育。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心理状态,对病人的疾苦表示理解、同情。对病人做到耐心、细心、关心、热心、责任心。学习有关规章制度,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要求。医护人员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工作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管是医生或是护士都必须按操作规程为病人提供服务。接待病人要热情,为病人诊治要细心,解答疑问要耐心,病人有困难应关心。与病人沟通交流时应使用文明语言,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进行有效沟通,让病人感到医生护士犹如亲人一般。改变以前一切都是“等”的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要加强护理人员的礼仪培训,学习护士礼仪规范。护士应有良好的仪表,举止端庄,着装得体,面带微笑,与病人交流时注意语气语调,语言亲切,态度和蔼,拉近与病人之间的距离,使病人感到护士不是陌生人,而是他们健康的天使。
5.加强环境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门诊建设要把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建立生物医学+心理服务模式,展示医院特有的符合时代特征和现代化医院要求的文化氛围,创造温馨优美舒适的诊疗环境。门诊科室功能设置应以方便病人诊治为原则,让病人感到方便、快捷、高效低耗,以较少的消费得到优质的服务。布局应建立以候诊、挂号、收费、药房、住院部、检查部为主链,各专科诊区为支链的结构模式。各专科诊区各具特色,符合专科业务特点,满足就诊人员以及医疗服务的需求。同时设置统一规范醒目的指示牌、路标牌、警示牌。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橱窗、宣传板、闭路电视系统等,介绍检查治疗收费项目及标准、药品价格、门诊医师、专家诊治特长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为病人提供防病、治病知识和自我保健常识,介绍新技术、新业务和专科特色。使病人踏进门诊大楼便可了解门诊及医院情况,方便“病人选择医生”。门诊大厅应宽敞明亮、整洁,设置磁卡电话、自动取款机、查询触摸屏(电脑查询系统)等。适当摆放鲜花和绿色植物,创造温馨舒适的氛围。大厅设咨询服务台,各楼设导医台,由经验丰富的导诊护士进行全程式、主动式服务。
总之,门诊建设与管理要按照服务适应性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用心服务的理念,变单一为多层次全方位服务,处处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强化形象工程建设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门诊形象,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才艳清,潘业梅,张丽伟,等.护理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国外医学2001,20(14):14-15.
2 赵海鸣.以病人为中心,加强门诊护理管理.江苏医药,2002,28(12):959-960.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其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低水平、多层次和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在脱离生产力盲目变革生产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坚持与生产力状况和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我国经济优化结构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在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状况的一定历史阶段相适应的、在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第一,它实质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种居支配地位的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但社会实际运行过程是复杂的,特别是在当代经济
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在一定社会内部往往还存在着前一社会的经济基础成分或其他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因素以及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的萌芽。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际反映了经济基础的复杂性。(图片资料: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状况)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充分发挥区数字经济发展中心在农产品销售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加强乡镇农特产品展馆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带动农村电商发展,不断提升品牌农产品质量和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积极拓展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进一步解决好全区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巩固脱贫成果,根据省财政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省脱贫攻坚补短板综合财力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和省商务厅《关于做好电商扶贫领域脱贫攻坚补短板综合财力补助资金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乡镇农产品销售和全区农产品销售包装中存在的短板问题,特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1、良好的政策背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扩大内需的各项经济政策的逐步实施,把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放在主要地位。同时,广大消费者对优质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要求标准化越来越高,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区,有资源环境优势,有独特的自然条件,生产出的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多项优惠政策给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很多机会和条件。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发展产业政策,有利于大力发展板块经济和品牌经济,进一步构筑特色经济发展格局,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和实现乡村振兴;有利于促进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经营水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农产品直销连锁经营是市场的需要。项目实施后,将有力发挥区数字中心和电商平台作用,解决区农产品包装箱滞后问题,利用线上线下销售,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区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连锁配送是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化的新兴产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屡见不鲜,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更好生活品质的追求,新鲜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的销售正走出传统模式,以现代升级包装箱方式走进千家万户,和进入超市和连锁经营是大势所需。一方面是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现代化、规范化的营销业态在解除人们对“食品污染”的担心,提升人们对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品质的信心方面具有传统贸易市场无法比拟的优势。
3、具有优越的地理和自然条件。区位于中部、市西部,黄河上游中段,地理坐标介于北纬 36°14′38″至 36°47′29″、东经 103°54′24″至 104°24′55″之间。西与兰州市皋兰县接壤;南临黄河,与榆中县青城乡及靖远县平堡乡隔河相望;东与靖远县刘川乡毗邻;北与景泰县中泉乡为界。辖区东西长约 47 公里,南北宽约 60 公里,总面积 1372平方公里。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地形总趁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 1946.5 米。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荒漠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干旱多风,降雨稀少。多年平均气温 8.07℃,日极端最高气温 37.3℃,最低气温-26℃。年均降水量 198 毫米,年均蒸发量 1997.1 毫米。太阳年均辐射量 141千卡/平方厘米。累年平均大风日数 51.6 天。年均无霜期 183.8 天。区位交
通便利优势明显,气候适宜发展现代种植业,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通过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拓展了渠道。
二、总体目标 依托区数字经济发展中心,围绕我区贫困劳动力就业及农产品卖难问题,通过以奖代补的资金支持方式,支持乡镇建设农特产品馆建设和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包装销售,完善农产品销售体系,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利用 3 年时间,通过乡镇农特产品展馆建设和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品牌培育,力争到 2023年成功注册农产品品牌包装箱专利 25 件以上,争创区品牌包装箱 10 个,全区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在具有一定影响力,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产值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逐步探索出一条品牌强农、品牌富农的发展之路。
三、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项目名称:区数字经济发展中心扶贫平台建设项目 2、项目主管单位:区商务局 3、项目实施单位:镇人民政府、陇易和贸易有限公司、中进邦农农贸有限公司 4、项目建设内容:
(1)区镇农特产品展馆项目:打造镇农产品展馆一间,约 45平米;办公运营场所一间,约 18平米;入驻多家电商平台如淘宝、天猫、拼多多等;购买相关办公设备(办公桌、电脑、直播设备等);大力推广我镇农产品(入介抖音、快手、新媒体等);加强相关从业人员培训;打造苹果、香菇等农产品品牌。
(2)农特产品品牌升级项目:全区长面、土鸡蛋、清香核桃、新安土豆、蒲公英茶、易霖山药、宝成醋、陇易和胡麻油、陇易和石磨面粉等 11 种农特产品包装箱升级,打造农特产品品牌。
(3)农产品品牌提升项目:冰糖心苹果、区蔬菜、苏式甜桃、金丝黄菊、王岘红提葡萄、武川和尚头面粉等区 6 种大宗农产品包装箱升级,打造大宗农产品品牌。
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计划总投资 76.2234 万元,资金来源为省财政电商补短板资金 55 万元,企业自筹 21.2234 万元,其中:
(1)区镇农特产品展馆项目投资 20 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省财政电商补短板资金。
(2)农特产品品牌升级项目总投资 26.2484 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省财政电商补短板资金 17 万元,项目实施单位自筹 9.2484 万元。
(3)农产品品牌提升项目总投资 29.975 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省财政电商补短板资金 18 万元,项目实施单位自筹 11.975 万元。
6、项目建设期限:2020 年 8 月—9 月,共 2 个月。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1、建设乡镇农特产品展馆是拓展农产品销售的有效渠道。全区依据独特的地理环境大力发展农产品,坚持抓产业扶贫不动摇,着力发展瓜果、绿色蔬菜等产业。镇建成优质红富士种植基地 8000 亩,高产玉米 3500 亩,绿色高原夏菜 650 亩,鲜香菇种植大棚 8 座(4 冷 4 热),是绿色无污染的特色农产品,以个大、肉厚、色深、味浓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通过实施农特产品展馆项目建设项目,依托电商销售平台,可有效缓解扶贫产业“销售难题”,对巩固产业扶贫成效,实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致富,加速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创建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品牌使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实施品牌经济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面对特色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销售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历史性变化,农业必然由数量扩张转变到质量效益的提高。提高农业效益,要求农业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创建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知名度,改变效益偏低现状,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生产资源消耗和数量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我区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引导当地农民由传统的包装模式向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包装箱发展,这是扶持我区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发展以及走向海外市场的重要举措。通过项目建设的实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加快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产业化进程,安置农民就业,其综合开发作用明显,促进我区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走进全国城市市场和居民餐桌,带动农民农产品收入增加。
五、效益分析 项目的实施,有力发挥区数字中心和电商平台作用,解决区农产品销售中存在的包装短板,并利用线上线下销售平台,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有利于提高加工包装箱产业比重,促进国民紧急的协调发展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农产品种植面积 1 万亩,发展高效农业,有助于脱贫攻坚。项目的建设既能解决农产品自身发展的需要,使农产品极大地满足国内外市场,又可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积极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助力我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当地经济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双赢。
区将电商扶贫发展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着力培育富民产业,该项目实施后,将农产品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极大改善全区农特产品销售力度,进一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农民收入增加预计带动 100 户贫困户增收,350 贫困人口受益,增加贫困户就业 50 余人次,为全区发展农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以直播带货,抖音、快手新媒体为根本,争取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六、资金使用情况明细 1、区镇农特产品展馆项目资金使用明细
项目概算总投资 20 万元,资金全部为省电商扶贫补短板资金出资。其中:1、展馆打造费用 8 万(房屋装修、展示柜等、办公桌)、办公场所费用 2 万;2、电商平台建设费用 2 万元;3、相关办公设备购买费用 1 万元(电脑、直播设备等);4、农产品推广宣传费用 3 万元(入介抖音、快手、新媒体等);5、从业人员培训费用 1.5 万元;6、打造苹果、香菇等农产品品牌 2.5 万元。
2、农特产品品牌升级项目资金使用明细 3、农产品品牌提升项目资金使用明细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按照实施方案和项目建设要求,各项目实施单位要高度重视,配强工作力量,确定专门人员,专门负责项目建设,精心组织实施,必须于今年 9 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区数字经济发展中心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要协调配合,加强监督检查,实行动态跟踪,及时掌握工作进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率。区农业农村局要负责做好项目审批工作,区商务局要根据项目建设情况做好资金拨付工作。
2、加强项目管理,严格资金使用。各项目实施单位要要健全项目建设资料,将项目批复文件、采购记录、项目验收报告等资料建档归类,确保项目档案资料管理规范,内容齐全。项目实施单位要按照《省脱贫攻坚补短板综合财力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单独建立台账,对项目资金支出单独列账,单独核算,确保做到专款专用。上级主管部门定期对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及时纠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项目建设要求,按期完成项目建设,规范合理使用补助资金。
4、加强宣传引导,广泛推介产品。充分利用区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实施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品牌包装箱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各类典型和扶持政策,提高全区的品牌和质量意识,提高群众对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品牌包装箱的认知度。政府相关部门要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交易会、产品推销会等大型活动宣传推介农产品。项目实施单位要加强与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农户合作,对区内农产品进行包装升级,并充分利用区数字经济发展中心、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线上销售农特产品和大宗农产品,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4、组织项目验收,及时总结经验。项目 9 月底完工后,由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建设和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评估,并向区商务局提出验收申请。10 月初,区商务局根据项目建设情况,制定详细验收程序,组织发改、财政、农业农村、数字中心等相关部门组成专门验收小组,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进行验收。根据验收组提出书面验收意见,并签字确认后拨付资金。要及时总结项目建设经验,做好项目效益评价,积极宣传,扩大项目实效影响力,真正发挥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品牌包装箱升级建设项目引领效果,推进区特色优质农特产品、大宗农产品走出,销往各地,促进增收。
申请验收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报告。包括:项目实施情况总结,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全面分析总结。
2、购置设备清单(列明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等)。
3、项目实施合同及发票复印件。
基本情况
活龙坪乡中心小学教师经济适用住房工程是2007年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恩施州政发《2007》7号文件下发了的管理办法。咸丰县发展和改革局于2007年1月20日下发咸发改投资《2007》172号文件、《2008》128号文件批复同意建设活龙坪乡中心小学教师“安居工程”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模2781平米,共24套。
2007年7月15日,该工程由活龙坪乡人民政府、县教育局上报了实施方案。县人民政府邓波副县长作了关于教师“安居工程”优惠政策的批示:行政事业收费全额减免,有关服务单位(或机构)的服务性收费下限的一半收取;活龙坪乡中心小学教师“安居工程”的前期费用(土地成本费、设计费、图审费、监理费、地勘费、质检费、规划费、环卫费、消防费等)由教育局出资,不计入建设成本。2008年8月,该工程由住建局、教育局组织公开招投标,鹤峰城镇建设有限公司夺标,8月13日签定施工合同,8月28日正式开工修建,2009年8月28日竣工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该工程占地面积474.5平米,建筑面积2781.37平米,审计投资2461924.63元,其中节能减速排工程部分未实施。
专此说明
咸丰县活龙坪乡中心小学
一、影响设备管理与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因素
一是产品成本:我们知道, 进行设备管理的目的是让设备时刻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避免出现因设备故障等原因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甚至出现废品, 对设备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 降低产品的损耗, 进而降低成本。如果没有正确的保养和使用设备, 或者是没有及时彻底的维修, 都会损坏到设备, 甚至导致设备事故的发生, 这样不仅会增加设备的维修费用, 还会对企业的生产、产品进度产生影响。
二是产品质量:设备管理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保证产品质量, 对设备进行保养和调整, 使其有最好的质量。为了达到质量要求, 需要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企业内部的各个过程, 在现代工业企业生产中, 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设备, 它会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 就需要控制设备运行过程, 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充分掌握, 对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了解, 比如设备的性能、精度等。
二、以经济核算为中心的设备综合管理体系构建
(一) 对设备资产管理进行强化, 用实时动态管理来替代静态管理
一是要按照预算来进行投资, 同时控制成本:三化公司并入三钢集团公司一体化管理后, 对全面预算管理更加严格, 所有下属单位必须将第二年的投资和改造计划提前上报, 对投资及改造费用测算细化, 所有项目均含设备检修费用、备件费用、辅材费用等。公司领导及各职能部门通过会议进行讨论审议, 审批之后方可实施;若没有通过立项不在预算范围内的项目一律不予实施。这样就可明确的控制投资成本, 资产的清晰度得到提高, 设备管理与计划管理以及生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也得到了强化, 保证可以顺利实现公司经营的目标。
(二) 对设备的运行管理进行完善, 力求实现精细化和专业化, 使设备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设备点检工作是现代企业设备维修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是设备管理永恒的主题, 为了对设备三级点、巡检制度进行强化。三化公司制定《设备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对点、巡检制度进行细化、宣贯、落实到岗位, 使每个员工职责清晰, 并对设备实行包机责任区, 实行三包:操作工、专职点检员、工段长或值班主任三级包干, 并在包机责任区签名, 每天对责任区设备运行状况进行跟踪, 进行日常维护与巡检, 并实行严格的考核。
为使员工更好地掌握规范实用的点检技能和方法, 快速提高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潜在隐患的技能, 有效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 组织员工对《设备点检技能实训》进行学习培训和考试, 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设备管理。对设备正确使用、细心操作、认真检查、精心维护, 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使设备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减少检修停机时间, 节约检修费用, 达到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生产的目的。
为有效地对设备进行点、巡检, 确保设备安全, 对相关巡检所需设备进行逐步配置, 如红外线测温仪、轴承分析仪等, 在实际巡检过程中, 将检查、清洁及润滑作为工作的重点, 这样其实就是在保养设备。实践表明, 对设备点、巡检制度进行强化之后, 重大故障的发生几率得到了降低, 设备使用寿命得到了提高。2013年公司主要设备完好率达99%, 发生设备事故6起, 设备事故与2011年的24起、2012年的9起相比较呈逐年下降。
(三) 对公司维修力量进行集中整合, 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质量
一是将集中维修模式推进和落实下去, 大力提高维修水平和质量:公司设备数量多, 下属各个单位都配备各自的维修班组, 这些班组相对独立、联系较少。加上三化设备陈旧, 近些年企业效益不佳, 招工少, 现有维修人员年龄老化, 平时的设备维护尚可应付, 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或遇到系统大修时, 人员紧缺, 需要大量的外协队伍承接业务, 造成检修费用高, 增加公司生产成本。同时维修班组都需要配备专业的检修工、器具, 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工具。针对这种情况下, 为优化维修资源配置、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 公司根据现有生产工艺、装置状况和现有维修人员配置情况, 对全公司各生产车间、维修车间的维修人员及工种进行优化整合, 重组维修车间, 实行“大维修”运作模式, 进行集中化管理。并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对各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取证, 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实现维修质量提高的目的。在维修车间内部实行以工时考核为基础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 挖掘维修车间内部潜力, 建立维修人员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激励机制, 减少检修项目外委, 从而降低外委费用, 减少生产成本。通过上述实践表明, 将集中维修模式大力推广和落实下去, 各个生产单位的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 维修成本得到了降低, 维修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是依据专业化检修市场, 重点管理安全设备:三化公司由于生产的特殊性, 不仅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多, 还有锅炉、起重等特种设备, 这些设备都需要具有专业资质的队伍进行检测、调校, 特别是随着国家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更加的严格、规范, 要求企业必须规范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为此, 公司制定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及考核办法》, 明确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对管理程序进行了健全和完善。除了做好特种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 还严格按照要求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测, 经过近些年的实践, 企业已经和许多专业厂家和专业检测机构进行了紧密的联系和合作, 这样使用单位的工作量就得到了大大的减少, 年检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备质量和运行性能。
(四) 加强设备选型管理和质量检测, 降低运行成本
在设备选型方面, 需要紧密结合经济性来分析, 对寿命周期和成本产生足够的重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 对设备选型的总体原则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确保设备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生产适用, 充分发挥设备的投资效益。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生产自动化和工艺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公司要根据需要对设备更新改造, 针对这种情况, 设备管理人员不但需要对设备的初期投资进行考虑, 还需要将设备的运行费用以及环保要求作为考虑的重点。因此, 要打破常规的束缚, 结合设计的初步选型和具体情况, 选择最合适的设备。不仅需要考虑设备的运行效率, 设备的环境噪声、适应性以及材质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对象。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各个使用单位的设备管理人员需要从设备的选型阶段介入进来, 针对安装、调试、试运行的设备, 需要保证其在运行参数和工艺指标等方面都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之后才可以验收。这样在设备的具体生产过程中, 就不会出现各种问题, 设备运行质量得到了提高。此外, 在采购设备的时候, 需要对供货厂家的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等进行大力考察, 进行货比三家、比质比价, 从而保证设备的质量。
三、结语
设备是企业生产运行的基础, 要想提高生产的质量, 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设备综合管理的质量, 树立以“提升设备综合效率, 发挥设备效能”为核心的管理理念, 对传统设备管理方式进行创新, 构建以经济核算为中心的设备综合管理体系。达到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的目的, 为企业的生产提供可靠的设备保障。
摘要:本文以福建三钢 (集团) 三明化工有限公司为例, 分析了如何以经济核算为中心, 来构建设备综合管理体系, 总结了本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经验, 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经济核算,综合管理,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宋扬, 戎涛.新形势下构建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初探[J].职业, 2010, 2 (27) :123-125.
[2]梁峻, 陈国华.特种设备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及关键问题探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 (9) :43-45.
[3]胡远军.特种设备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关键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 2012, 2 (8) :87-89.
此书面世是上海市航海学会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弘扬航海精神,提高公众航海科学素养的重要抓手。原中远、中海系老领导、老船长的生动形象在书中合璧,熠熠生辉。中国航运界代表性群体的敬业精神将激励后来者继往开来,同舟共济,放眼全球,创优争先。此书也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扬帆起航献礼。
上海近现代为中国航运中心,聚集全国最多的海轮、船员与航运企业,涌现了一大批航运精英,对上海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很多船长是上海航运企业的当家人,是内行,当家作主门道精。如原上海海运局局长孙治堂船长,任职五年,使全局资产从40亿元增加到160亿元,可谓辉煌。周以恒等船长和广大海员为保证上海和华东六省的经济发展而千方百计运输煤粮等战略物资,为上海和全国的繁荣奉献青春。钱永昌船长在担任上海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期间,开创了中国大陆集装箱运输,使上海成为全国集运中心 ,后任交通部部长,倡议“三主纲要”,实施了全国“五纵七横”公路网,大力发展高速公路与港口。李克麟船长担任中国海运集团首任总裁,为创办中国现代大型航运企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善于逆势扩张,短短十年内,使中海年利润达到近百亿,资产更是从初建时的251亿元扩大到2006年的736亿元,近3倍;至2011年达到1610亿元,是初创时的6倍多,被称为“中国大陆集装箱运输之父”。他们都是对国民经济建设、中国航运事业、上海区域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佼佼者。
上海船长是一个爱国群体。抗战前,上海的航权与引水权大多为英、美、日等国所窃占,由于金月石、沈际云、陈干青、黄慕宗等船长奋斗呐喊,才逐步夺回。特别是1948年,黄慕宗一举夺回上海港引水权,为中国航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他们(复校六委员)为主,多方努力,促使停办了十多年的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于1929年复办,成为全国船长的摇篮,为国家培养大量航海人才。抗战中,陈秉直、章臣桐等船长驾驶海轮入长江和川江,撤运了大批重要物资和大批军民,为抗战接地气,多次获得交通部门通令嘉奖。很多著名船长,如陈干青、张丕烈、马家骏、汤和笙等,宁可失业,绝不伺敌,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浩气长存!特别是陈干青严词拒绝当汉奸,正义凛然,显示了上海船长的风骨。抗战胜利后,我国航运大发展,涌现了一大批海轮船长,如万吨自由轮十大船长——滕士标、黄鸿骞、陈邦达、施复初等,大长了中国船长的志气。解放初期,大批船长向往新中国。方枕流船长勇当先锋,首举义旗,躲过暗杀而取得了胜利。陈天骏、左文渊、沈达才、刘维英、王俊山、费新安等众多船长在党的领导下,在香港举行13轮起义,投向新中国,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起义,血雨腥风,斗争激烈。众多北归民营船长,如金知人、黄鸿骞等,起义船舶和船员为新中国的航运事业奠定了基础。其中,张丕烈船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汤和笙、徐文明、夏家箴、龚丕勋、徐文若、王正英等船长在解放初期,带领船员为建设新中国
(上接第19页) 贡献力量!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船长英雄辈出,如龚鎏、周以恒、徐正英(又名王正英)、洪振权、徐文若、沈祖强、应嘉良、贝汉廷、鲍浩贤、雷海、黄渭臣、秦中平等建功立业。陆俊超船长在文学领域辛勤耕耘,创作的文学作品与世界文豪作品媲美,成为著名海洋文学家,弘扬海派文化。改革开放后,涌现出像朱尔敏船长的改革先锋。“瓦良格”号航母“首任船长”陈忠指挥无动力船体通过土耳其海峡,为国防建设建立了功劳,是精彩的一笔。海洋科考也是航海事业的重要部分,沈权船长成为后来之秀,在极地考察中,熊口逃生。杰出的船长还有全国海员总工会主席方嘉德船长,才气横溢,高瞻远瞩,提议建设大连、上海、北部湾航运中心等等。
他们是实现我国航海强国梦的带头人!他们都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生力军和精英人物。上海船长和广大船员驾驶着无数的海轮,承担着上海82%的进出口物资的运输。上海船长的前辈是航运中心的先驱和旗帜,在航运业这个大舞台上演绎着威武雄壮的精彩人生,惊涛骇浪,出生入死。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英雄,为上海船长树碑立传是理所当然的,让他们的伟大精神永放光茫,代代相传!
《上海船长》故事生动,史料翔实。作者吴长荣船长不辞辛劳,奔波三年采访写作成书,是为序。
2011-2012年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在学生工作中,以“树魂立德”教育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以青春学习计划为抓手,以优良学风建设为中心,以打造学习型党团组织为切入点,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依托校园文化活动载体,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促进学生成长。
一、将学生党团组织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大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依托学院坚持三十余年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针对学生学习时间相对固定,学习活动易于开展的特点,学院党委2012年3月开始,将学生支部与教职工支部的学习分开进行,针对学生的特点,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截止12月共安排了16次集中学习活动。组织党员收看了党的十八大开幕式,听取了省委党校副校长魏文章教授以及西工大马列教研部高宝营副教授的学习十八大专题报告,采取参观物理所、听报告、看录像、征文等形式先后五次集中学习侯伯宇教授先进事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侯老先生顽强拼搏、爱岗敬业和淡泊名利的精神与品质。此外,组织全体党员观看纪录片《信仰》并撰写读后感,学习了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社论等与学生有关的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文章。建党九十周年之际,院党委与学生工作部和校关工委联系,邀请了龚大德教授等四位离退休老专家老教授,举行“爱党、爱国、爱学校”座谈会;举办了迎接建党90周年大学生“爱党爱国爱学校”主题朗诵演讲比赛;组织我院党员和学生骨干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习仲勋陵园参观,增强对学生的信仰教育。成立了“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心中有榜样,成长有力量”学雷锋系列活动,通过“阳光家教”、“走进敬老院”、“擦亮城市角落”、“义卖报纸”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西北大学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办法》,考风考纪宣讲,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
以学习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尝试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定期学习活动,实现学习十八大精神的全覆盖。并通过与“信仰对话——‘科学发展新成就” 十八大精神学习交流会、“实践归来话科学发展”主题报告会、“最佳团日”、“纪 念五四精神”报告会、演讲比赛、观看视频、团支部讨论座谈、与班主任座谈等形式,力求学习方式更贴近学生,从而加强班级凝聚力,提升班级整体的学风与道德水平。通过学习型党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坚定学生共产主义信仰,形成“党建带团建,团建助党建”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十八大精神、侯伯宇教授先进事迹以及表达爱国主义的最好方式就是立足本职,刻苦学习,励志成才,为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而不断努力奋斗!
二、将青春学习计划与化学学科特点相结合,努力创建一流学风。以青春学习计划为抓手,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与共同成长计划,根据计划在学期末撰写计划执行报告。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在基地班试行“青春化学学习计划”发挥基地班的辐射带动作用。修订制度,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青春化学学习活动”:
(一)通过完善和健全本科生基地对流制度、班主任制度、优秀本科生奖励制度、学生评教制度、辅导员听课制度等,为学风建设及“青春化学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在基地班试行“青春化学学习计划”,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与任课老师沟通后,制定学习专业课的学习计划,强化学习效果,突出基地班在专业课学习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加强学风状况检查、学风调查和考风考纪教育。实施学生工作干部听课制,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情况,每两周检查学生上课情况并在全院范围内通报,对无故缺课2次以上的学生重点谈话。考试前重点进行考纪考风教育,组织学生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随机编排考场座位,要求学生对号入座,杜绝乱占座位现象。
(四)每年组织博士生支部与基地班新生结对子活动,硕士生、高年级本科支部与普通班新生结对子活动,从大学生活,学习方法,创新科研,人生理想等各方面同大一新生交流,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五)举办化学前沿及学风建设报告会、交流会。2011年、2012年举办了二百多场高水平的学术前沿报告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100多人次来我院为广大师生作专题报告会,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良好的效果。院内各学部平均每两周开展一次学术研讨活动,分析化学学科每周都举办学术研讨活动,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专业兴趣。每年举办计算机和英语学习经验交流会6场,在全校影响面较广,外院系同学经常慕名前来听讲。
通过实施青春学习计划和开展“青春化学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大学学习的认识与兴趣以及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之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具备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学院整体学风的进一步改善。
三、将校园科技文化品牌活动与优良学风建设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宣传学院人才队伍建设成果,进一步扩大学科影响力,加强学生对化学学科以及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院在成功举办前五届化学文化周的基础上,精心策划、组织创办首届陕西省校际趣味化学知识邀请赛。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以及西北大学的四支代表队参加了校际趣味化学知识邀请赛,这是我校第一次举办专业学科类知识校际邀请赛,在西安高校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是我校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一次有益尝试和积极创新,极大提高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了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在培养创新人才和文化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第六届化学文化周还包括陕西省百人计划学者报告会,趣味化学知识猜谜活动,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实验知识竞赛等活动,这对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宣传队伍建设成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合我校110周年校庆,秉承“文化校庆、学术校庆”的宗旨,为满足化学学科研究生的学术发展需求,提升其科研水平,培养创新意识,搭建陕西省化学学科研究生交流互动的平台,我院举办了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第六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月。活动内容包括首届陕西省“青春.化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科学大讲堂、专家报告会、化材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学术墙报展等。活动内 3 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第一届陕西省“青春.化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是西北大学乃至陕西省首次举办的化学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论坛具有参加单位多、学术水平高,研究领域广的特点。
学生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一)学风建设效果明显。学院获“2011-2012年优良学风建设活动先进院系”,2008级米英英、赵祥波、程建广等3人获第三届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知识竞赛一等奖,我校代表队荣获“团队优秀奖”;马汪洋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肖茗、金曼玉获得二等奖;2009级学生赵悦、陈广波还在武汉大学举行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中,获三等奖二项;2009级翁朵同学还在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荣获三等奖。在西北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一项,优秀奖五项。陈小向、全梦凯、张海洋、张丹4人获虞宏正教授奖学金。2008级本科毕业生上研率42%。二年来,本科生发表SCI文章30篇。
(二)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2011年-2012年我院学生获陕西省挑战杯竞赛特等奖1件,三等奖一件;获西北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1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3件; 2012年3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顺利结题,并被评为优秀,创业类项目获准立项6项;2011年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16项,2012年组织19个项目申报“2012年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立项14项;以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编辑出版基地刊物《化学星源》四期。2012年我院被评为研究生学术月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推荐阅读:
国民经济建设09-25
如何发展建设县域经济06-06
中国特色经济建设11-06
石化建设项目经济评价06-12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11-06
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11-18
沭阳经济建设调研报告10-13
论经济建设中国政治论文10-23
农村经济建设调查报告11-28
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规划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