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评估文献综述英文版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价值评估文献综述英文版(共8篇)

企业价值评估文献综述英文版 篇1

ABSTRACT

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 depends on expectations for the future earnings, there are many ways to assess earnings, and the mainly methods are DCF method, 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theory, Economic Value Added valuation method and Real Options Valuation method.This article ba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business value theory, and giv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latest research, then compares the different valuation theory at home and abroad.Finally,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features of Chinese enterprise value assessment concluded that assessments of the latest theories in Chinese enterprises.KEY WORDS :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 Theory, Literature Review1、Introduction

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 theory ros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early 1960th of the 20th century.With the 50 year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been greatly applied in practice.At present,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enterprise value evaluation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mature,and it has been used to assess in practice.In China, the application of 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 theory is later than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is now relatively slowly.Therefore, arranging the present research results and analysis the theory structure have been an important aspects so as to form a tight,coherent theory system.On the guidance of the business valuation practice it can establish new

methods of business valuation in China, and it is essentia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study.2、Studies Abroad

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 have a history of hundreds of years as an industry in Western countries.During those hundreds of years, many scholars in Western countries on business valuation have done a large number of theoretical studies.Shiller(1981)used the discounted cash flow model to describe stock prices fluctuating boundaries, an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real stock prices change

significantly beyond this range.Because these uncertain information is estimated with hypothesis and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Its disadvantage is that it required too many intuition for decision makers, but also achieving many possible distribution hypothesis [1]

In 1995,Ohlson use the conception of clean surplus

in 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use of clean-surplus(clean surplus)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the concept of 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

[2].Felthan and Ohlson(1995)further developed this theory, that extraordinary income sources are twofold: first, monopoly rents, second, accounting for sound doctrine.Their most prominent contribution is present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linear information models(1inear information model)[3].Evaluation of applying the residual income model, relates to the extraordinary income is not included in the current period in the time series estimates of future earnings, more difficult.1995年,Ohlson在剩余收益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干净盈余(clean surplus)的概念构建并完善了剩余收益估值模型[2]。Felthan和Ohlson(1995)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非常收益的来源有两个方面:其一,垄断租金;其二,会计的稳健主义。他们最突出的贡献在于提出了用以价值评估的线性信息模型(1inear information model)[3]。运用剩余收益模型进行价值评估,涉及到对没有包含在当期非常收益中的未来非常收益的时间序列估计,难度较大。

Jackson(1997)认为,计算EVA能够使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计算,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经营状况并且容易评价企业历年的经营业绩[4]。

JohnA.Compbell(2002)应用实物期权分析方法讨论了IS(information System)的投资时机决策问题。

2000年,Copeland等几位专家合著《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与管理(第三版)》中,把价值评估方法分为现金流量法与非现金流量法两大类别。由于Copeland推崇现金,因而他将现金作为价值评估方法的分类标准。他主要论述了现金流量法,对于非现金流量法仅点到为止[6]。

2003年,David Fryman和Jakob Tolleryd在合著的《公司价值评估》专著中,将价值评估方法分为四大类:①基于现金流量的估值——股利折现模型、折现现金流量模型与投资的现金流收益;②基于收益的估值——经济增加值(EVA);③基于资产的估值——净资产估值;④期权估值——实物期权法[7] [5]

3、Domestic Research

我国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及技术的运用比较晚,而且发展较为缓慢。在我国的价值评估研究体系中,主要以DCF及其衍生模型为主。早期提出的现金流与股利贴现模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已很难适应现代快速发展中的企业的价值评估。为解决未来不确定性因素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我国学术界引进了以期权理念为基础的价值评估理论。更加完善了我国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体系。

李姚矿、童昱(2006)回顾了期权定价理论在企业不确定性资产评估中的研究成果,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对期权定价模型进行了修正,并以合肥市高新区内的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案例,说明了具体的评估计算过程[8]。

肖留华(2007)提出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是:P=NV+AV+sV,其中NV即净资产价值是目标企业的实际账面价值,在总额上等于所有者权益;△V即资产溢价是指由无形资产带来的企业潜在的价值,△V=NV*d,d是溢价系数,由企业成长性、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来衡量;SV是协同溢价[9]。

白登顺与贺强(2009)对比了EVA估价法与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发现EVA估价法优于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与FCFF估价法相比EVA估价法具有双重优势:一方面EVA与企业价值相关联,便于了解企业每年的经营情况,对价值实效计算

考核;另一方面EVA克服了自由现金流量波动较大的缺点,不受前后年度资本随意投资额的影响[10]。

黄朔,赵银川(2010)指出由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企业价值并不能完全代表股票的实际价格。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股票的实际价格往往与其内在的价值不一致,股票的内在价值由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分析而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影响股票实际价格的市场因素有很多,二者很难完全一致。其次,“清洁盈余关系”是EBO模型的—个重要前提假设。再次,股票非流通会影响剩余收益模型的价值评估能力。最后,从剩余收益模型的公式可以看出,企业的净资产的增长率低于净资产收益率是—个必须的条件[11]。

蒋大富,梅雨(2011)从高新技术企业的性质以及对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再认识的基础上[12]。结合现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优点与缺点。提出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应将收益法和期权定价法结合起来,以全面、真实地反映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及其价值。提出,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应是实物期权定价法与收益法的有机融合,这种融合有助于实现两种评估方法的互补,即采用收益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现有的经营业务所产生的预期现金流进行折现。评估现有基础上获利能力的价值;用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机会价值进行测算,两者相加得出高新技术企业的评估价值。

王静,齐彩云,张东(2011)借助金融期权理论中的二叉树定价模型,将优化改进的二叉树模型运用到创业板企业价值评估当中,得出以下三方面的结论:第一,二叉树模型评估方法能够清楚、直观地反映出未来各种不确定性的结果,管理者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在企业未来发展中价值判断的可参考的方法。第二,同传统实物期权中的二叉树模型相比,避免了上下波动率为负的情况,推导出的参数结果符合参数的真实关系,同时保证了计算精度。第三,通过案例分析得出,改进的二叉树模型比现金流贴现的方法更能全面地考虑企业管理弹性和不确定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得出的价值结果更能贴近真实价值[13]。

4、Summa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we can find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 is mainly the combination of new and old value measurement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al situation.above 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enterprise value assessment theory of

analysis, can found, currently of research main is through new old value assessment method according to reality for combination, put enterprise value for classification, on different type of enterprise value respectively for value assessment, again put results added, formed comparison reasonable of strategy merger enterprise value assessment results, then put value assessment system using Yu actual case in the, validation its effectiveness.通过上述对国内外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新老价值评估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把企业价值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价值分别进行价值评估,再把结果相加,形成比较合理的战略并购企业价值评估结果,然后把价值评估体系运用于实际案例中,验证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Shiller,R.J.,1981,Do stock prices move too much to be justified

by subsequent change in dividend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1,PP.421~436.

[2] Ohlosn,J.A.Earnings,1995,Book Values,and Dividends in Equity

Valuation, Comemporary[J],Accounting Research 11,PP.661~687.

[3] Feltham,G.A.,Ohlson,J.A..,1995,Valuation and Clean Surplus

Accountingfor Operating and Financial Activities[J],Com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1,PP.689~732.

[4] Jackson A.The How and Why of EVA at CS First Boston[J].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ee,1997(1):98-103.

[5] Campbell,J.A.,2002,Real options analysis of thetiming of IS

investment decisions[J],Informations & Managemem 39,PP.337~344.

[6] Copeland, Tom, Tim Koller, Jack Murrin.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

与管理(第三版)[M].郝绍伦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10.[7] David Fryman, Jakob Tolleryd.Corporate Valuation[M].New York:

Prentice Hall,2003.[8] 李姚矿,童昱,科技型中小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中的期权定价模型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12), 1493~1495.

[9] 肖留华.战略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7.28-41.

[10] 白登顺,贺强.EVA估价法与FCFF估价法的比较[J].消费导刊,2009(10).[11] 黄朔,赵银川.剩余收益模型在上市公司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前

沿,2010,(23):104--108.

[12] 蒋大富,梅雨.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选择[J].财会月

刊,2011,(8):65-67.[13] 王静,齐彩云,张东.基于实物期权的创业板企业价值评估二叉树模型

企业价值评估文献综述英文版 篇2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起源于艾尔文·费雪 (Irving Fisher) 1906年发表的专著的《资本与收入的性质》一书, 在书中, 费雪完整地论述了收入与资本的关系及资本价值的源泉问题, 指出了资本的价值实质上就是未来收入的折现值, 也就是未来收入的资本化。1907年费雪的另一部专著《利息率:本质, 决定及其与经济现象的关系》, 从对利息率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的分析中进一步分析了资本收入与资本价值的关系, 使资本价值评估框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系统化, 奠定了价值评估理论的基石。而后, 费雪将其观点经过进一步发展, 创立了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即DCF法。该理论认为:在确定的条件下, 一个投资项目的价值就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然而, 费雪的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中, 未来收益是确定, 但是应当采取何种资本化率则不太清楚。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弗兰克·莫迪格利尼 (FrancoModigliani) 和莫顿·米勒 (Mertor Miller) 于1958年发表的《资本成本、公司融资和投资管理》, 揭示了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内在关系, 提出的关于资本结构的MM理论, 在公司估值理论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MM理论认为, 未来收益流是不确定的, 并把企业加权资本成本率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的资本率, 克服了DCF模型在上述两个问题上的缺点。MM理论还将套利理论应用于企业的价值评估, 有利地推动了企业价值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发展, 从而更真实的反映了企业的运营情况。在1963年他们又针对1958年文章的缺陷与不足, 就存在公司收入所得税的情况下, 对MM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存在公可所得税状态下的公司价值评估理论和模型。至此, 现金流量折现法确立了它完整的理论框架。在DCF模型基础上, 衍生出一系列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 主要有股利折现模型, 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包括权益现金流量折现法和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法) 。

DCF模型提出后, 美国经济学家拉巴波特 (Alfred Rappaport) 和M·斯蒂恩 (M·Stem) 及G·B·斯图尔特 (G·B·Stewart) 为其推广应用做了许多工作。拉巴波特在1986年出版了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创造股东价值》, 将企业价值理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在该著作中, 他提出了自由现金流量估计模型, 并且认为提高企业价值应以战略构造与分析入手, 进行投资组合审查与资源配置, 恰当地设计绩效评估方法与薪酬方案, 以便管理者的利益与股东利益相一致, 这是整个价值创造过程的核心。此外, 加强与管理者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后来拉巴波特还提出了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DCF估计的模型, 被称为拉巴波特模型。DCF法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是将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F·夏普 (Willian F·Sharpe) 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ital Assetpricing Model, 简称CAPM) 用于对股权资本的计算, 大大提高了确定折现率时的理论支持。对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问题, 夏普认为与未来财务决策及其现金流量相关的不是账面数, 而是市场价值权数, 这无疑增大了确定折现率的难度, 但却提高了折现率与企业价值的相关程度。

然而最近20多年来, DCF模型受到了很多质疑。梅耶斯 (Myers, 1997) 在《资本预算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认为DCF模型隐含地假设投资项目存在一个静态的预期现金流, 同时DCF模型错误地将公司的贝塔值当作投资项目的贝塔值, 且忽视了增长机会的价值。海尔斯和高文 (Haves and Garvin) 认为传统的DCF模型总是假设投资是可逆的, 例如购买一项资产后又无成本地将其出售, 投资可以无成本地延期进行, 这一假定可能导致致命的错误。霍德和瑞格斯 (Hodder and Riggs) 在《风险项目评估的缺陷》中总结了DCF模型的三个缺陷:第一, 它不能很好地处理通货膨胀的影响。尤其是在长期的投资中, 经理们往往不能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对不同类型的现金流量做出充分的调整。第二, 使用单一的折现率不能反映复杂的风险状况。比如在项目的后期, 一般来说风险是逐步降低的。第三, 经理们往往不能认识到经营灵活性的作用。经营灵活性是指根据外界经营环境的变化及投资项目不确定性的进一步明确, 相机改变初始的经营战略, 以利用良好的投资机会, 降低投资风险。

二、剩余收益估价理论相关文献

传统的DCF模型在进行公司价值评估时都只考虑到未来现金流的影响, 而不使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上的数据, 使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大大下降。“剩余收益”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经济学家Alfred Marshall于1890年提出的。所谓剩余收益, 是指所有者或经营者按现行利率扣除其资本利息后所留下的经营或管理收益。基于剩余收益的基础上, 1938年Preirtreich提出了剩余收益估价模型 (RIV) , 但是由于无法从证券市场上获得足够的数据对它的正确性进行检验, 该模型一直没有被人们广泛接受。直到20世纪90年代, Ohlson (1990, 1991) 提出一种基于账面价值和未来收益的估价模型 (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 。该模型将公司价值表述为当前权益的账面价值以及预期剩余收益的贴现值总和。由于之前也有其他学者参与这一理论模型的研究, 如Edwards和Bell (1961) 及Peasnell (1982) 等, 所以Bernard (1994) 将此模型称为Edward-Bell-Ohlson模型 (EBO模型) 。EBO模型主要基于三个基本假设: (1) 假设公司只发放股票股利, 并且认为只有传统的股利贴现模型具有合理性并可进行实证研究; (2) 假设净剩余关系CSR成立, 即第T期的账面价值等于第T-1期的账面价值加上T期的税后盈余与股利之差; (3) 该模型还假设公司在未来无限期的账面价值的折现值为零。

Ohlson不仅创建了这一个联系财务数据和内在价值的定价模型, 而且还在论文中构建了一个动态线性信息模型, 利用这一动态过程可以对定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这以后, Felthan和Ohlson两人又合作对EBO模型和以前的研究展开了大量的充实性工作, 为资本市场的会计研究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 主要包括CSR、账面价值和收益、收益的暂时性成分、稳健性会计原则和推迟确认等, 被充实后的模型为以后的研究和修正工作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该模型后来广泛地被理论界所接受, 并以两人的名字命名为F-O模型。

三、经济增加值价值评估理论相关文献

经济增加值 (Economic Value Added, EVA) 是指去除企业投入经营的资产原值之后的市场剩余额。它由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 (Stern Stewart&Company) 在剩余收益概念的基础上, 吸收了MM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1193年9月Tully在美国《财富》杂志发表一篇题为《EVA:创造价值的关键》的文章, 称EVA为“当今最热门的财务理念, 并将越来越热”, 使得EVA的内容得到完整表达。奥尔森 (1989, 1995) 、费尔森和奥尔森 (1995, 1996) 对该方法进行的理论分析工作使得该方法的可信度日益增长。《财富》杂志还刊登了每年Stern Stewart公司计算的全美1000多家上市公司的EVA, 使其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

四、实物期权定价理论相关文献

1973年, 布莱克 (Fisher Black) 和舒尔斯 (Myron Scholes) 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期权和公司债务的定价》的文章, 提出了Black-Scholes即B-S期权定价模型, 给出了欧式股票看涨期权定价公式, 对整个经济和金融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74年罗伯特·C·默顿提出可将公司权益看做一个看涨期权, 据此分析公司贷款的风险, 象征着期权定价理论开始应用与资本预算及价值评估。1977年, 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梅耶斯·C·斯图尔特首次提出了实物期权的概念, 他将实物期权者在进行投资的整个未来过程中所拥有或所创造出来的这些选择权定义为“实物期权”。这种选择权是指决策者拥有能根据新信息的产生而相机决策的权利。20多年来, 学者们不断探讨将实物期权理论应用于诸如保险、能源、银行等各行各业的投资决策及企业价值评估。80年代末, 以期权定价理论为指导的实物期权评估的研究进入鼎盛时期, 该理论是现代美国上市公司进行价值管理、价值评估、兼并收购、战略重组的理论基础。在期权定价模型理论的基础上, 1989年美国的Kealhofer、Mcquown、Vasicek三人共同创立KMV模型。该模型可以评估企业的价值, 也可以用来计算信贷的违约率。模型一经推出, 立即收到众多金融机构的关注, 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机构中, 70%以上是KMV公司的客户。

五、结束语

实物期权方法是当前价值评估理论的一个热点, 它是在对DCF模型批判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给了人们一种印象, 即实物期权理论与DCF模型是相互矛盾的, 两者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实物期权法与DCF法有各自的适用范围, 两者并不相抵触。就企业价值评估而言, 实物期权方法的提出, 并不意味着传统DCF方法不再需要了, 而实际上, 实物期权方法必须要配合NPV指标才能加以使用。而且在实物期权定价过程中许多限定条件也是局限其使用范围的重要原因。因此实物期权方法并不能够完全取代DCF。另外, DCF模型并没有不可克服的理论缺陷, DCF模型完全可以吸收实物期权方法的思想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Ang, J.Small business uniqueness and the theory of financialmanagement[J].The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 1991, (1) .

[2]Hayes, Robert H.and GARVIN, David A.Managing as ifTomorrow Mattered[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2, (60) , :71-79.

[3]Merton, R.C.On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Debt:The Risk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J].Journal of Finance, 1974, (29) :449-70.

[4]Myers, Stewart C.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7, (5) .

文献综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篇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是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责任政府、政务公开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了政务绩效评估的必然性。现代政府以向公民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宗旨,以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因而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在公共行政中受到广泛关注。

相关文献检索情况

笔者对《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的相关论文进行了检索,检索时间区域主要是2002—2011这个时间段,检索过程如下:以“电子政务绩效”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检索,共找到744篇论文,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为主题,共找到744篇论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09篇,通过中国知网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进行检索,可以检索出文献209篇,在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检索出相关文献441篇。检索表明,我国理论界对电子政务研究十分关注,且关注度逐步上升,从管理、技术、制度等不同角度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探讨。

国内外研究综述

·对电子政务绩效相关概念的界定

对电子政务进行绩效评估是目前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当务之急。那到底什么样的电子政务才算是高绩效的电子政务呢,只有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才有了目标和方向。因此在构建评估体系之前,应该首先对电子政务绩效本身作更为深入的研究。

杨道玲、于施在《论电子政务绩效本质及其评估导向》中提出电子政务绩效的本质,即电子政务活动所带来的绩效,包括电子政务的投入、产出、效果与影响等方面,它是公共部门整体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绩效的电子政务”界定为:用相同或者更少的资源,快捷地生产或提供更多的用户所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

第一,“用相同或者更少的资源”强调经济性,这是“3E’评价等众多体系中均予强调的基本内容;第二,“快捷地生产或提供更多”强调电子政务的服务效率和服务供给能力;第三,“用户所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强调电子政务所提供的服务在被用户接受后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这种定义以投入和产出,同时满足用户所需,也是新公共管理“顾客”导向的体现。

笔者认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指在一定时间界限内,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遵循统一的标准和特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和对比分析,对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投入、产出、影响和最终效果所作出的客观、公正、准确的评判。

吕培超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中,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定义为:运用全面、科学的考核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估标准,对电子政务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全过程及其完成结果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以促进电子政务管理水平和应用绩效的提高。

由此定义可以归纳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指对电子政务建设、运行和管理全过程评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既是技术评估,更是管理和服务评估,即电子化只是工具,而最终的目的是政府管理的革新。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指标和体系研究

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张成福、唐钧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研究与中国战略》中提出电子政务的四种主要评估模式:即聚焦政府网站的绩效、基础设施的技术指标、软硬件综合的指标体系和关注社会的绩效体系四种模式。聚焦政府网站从易于量化的“产出”着手进行考核,并将此项考核拟似为整个流程的绩效,基础设施模式则从电子政务的硬件设备出发,考察基础设施的灵活性、安全性、连贯性和实用性,软硬件综合的指标体系能够弥补单维度考察的片面性,比较全面地展示电子政务各方面的状况。

公众满意度越来越成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重要模式,根据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的满意程度来评估电子政务绩效,可以使电子政务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具有更高效率、更好服务品质和更低行政成本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构建服务型政府。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和体系。

刘燕、陈英武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中指出互联网实验室推出的《电子政务战略测评》试运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目前我国电子政务进行得最好的是办公自动化,最差的是公众服务。测评引入了社会卷入度、用户体验度、信息化成熟度、环境变革度4个主要指标指标。何凤秋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中指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分为成本/效益、政府职能实现程度、信息化功能完善程度三大项,二级指标分为成本投入、效益产出、政务公开、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技术标准、业务信息化程度、组织保障、网络安全七项,三级指标由27个指标组成。杨道玲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体系研究》中提出结合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实际,构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框架,分为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和制度实施机制三个部分。

综上所述,进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时,应重视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完整性与可操作性,实现评估结果是否能真实、客观地反映评估对象的电子政务绩效水平。

·国内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状

1、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状:

立华、覃正、韩刚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述评》对国内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指出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可分为两类:一是第三方主导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二是国外政府主导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国外第三方机构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独立性和客观性较强,更受到重视和应用,发展得也较为成熟,比较有影响的、比较成熟评估机构主要有埃森哲咨询公司、高德纳咨询公司、布朗大学、联合国、IBM政府事务研究中心等。外国政府主持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要包括美国的“绩效参考模型”和加拿大“以结果为基础”的评估体系。

2、国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状:

吕培超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中指出我国第三方机构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已经开展了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工作,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始于政府上网工程,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电子政务发展的核心任务一直是政府网站的建设和完善。

3、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秦海涛、周晓平在《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及发展创新》中提出我国电子政务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无评估主导机构、缺乏评估办法;以外评估为主,政府不介入的外评估,不仅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欠缺权威性;评估对象集中政府网站,缺乏对于顾客满意度的评估;对绩效评估的理论认知和实践不够深入,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都有很大的随意性。评估指标设计不科学,缺乏与评估制度配套的改革措施等问题。

黄志平、向红梅在《公民与服务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管理体系的研究》中将我国当前电子政务评估存在的问题归纳为:评估观念存在误区、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管理体系、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基础薄弱、公民与服务价值取向定位不准等问题。

小结

笔者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总结,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体、指标、模式和方法进行了如下归纳:在评估主体方面,国外评估主要由政府和第三方机构开展,政府评估工作信息量充分,可以提升政府工作的主动性,而基于第三方开展的评估则更具独立性和客观性,发展较为成熟;国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则相对缺乏来自政府机构的权威性评估。在评估指标方面,主要依据产出、结果和影响层次,注重效益、公平、责任、回应和代表性。从评估模式看,主要为基于网站的研究和基于公众满意度的评估,并越来越多将两者相结合。

由于电子政务绩效研究的重要性,很多学者对此给予了关注,在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笔者认为,目前此类研究文献具有以下特点:

1、研究电子政务价值取向的文献多,研究电子政务绩效确定的理论和方法的文献少。大量的文献是在现代公共行政的背景下,结合我国政治发展的特色,对电子政务的价值取向做定性描述;而针对如何确定电子政务绩效的理论和方法的文献则很少。

2、从政治学,社会学方面来研究电子政务意义的文献多,从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研究电子政务绩效的文献少。

3、对电子政务绩效做概念介绍、定性描述的文献多,而对电子政务绩效做定量分析的文献少。石洪欢《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型与应用研究》中从数据包络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法出发,对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估方法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其研究方法有借鉴意义。

4.从战略方面做宏观理论研究的多,而从微观方面做具体技术方法研究的少。目前,国内外关子电子政务绩效定量分析的文献极少。2004年,彭国甫研究了价值取向与政府绩效体系的关系;2005年,杨雷提出了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可以使用CVM法,这在理论上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是一个极大的创新,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模型,在具体的工程应用及技术方法上仍是一片空白。

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还处于起步阶段,构建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也处在探索时期。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估体系,进一步发展我国电子政务,使其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企业并购文献综述 篇4

企业并购动因理论解释促成企业并购发生的影响因素。

1. 经营协同假说( operming synergy hypothesis)

该假说假定存在着规模经济, 并且在并购之前, 企业的经营活动达不到实现规模经济的潜在要求, 包括横向降低成本费用的生产规模经济、纵向降低交易费用的规模经济和特定管理职能方面的规模经济。通过并购可以对企业规模进行扩充和调整, 达到最佳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 这可能是对企业并购最经典的经济学答案。

2. 管理协同假说( management synergy hypothesis)

该假说认为优势企业并购劣势企业, 管理者作为一个团队被转移时, 能够将被收购公司的非效率性的组织资本与收购公司过剩的管理资本结合从而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

3. 财务协同假说( finance synergy hypothesis)

该假说认为并购是将目标企业所在行业中的投资机会内部化, 将企业外部融资转化为内部融资, 由于内部融资比外部融资成本更低, 从而增加了财务协同,降低了融资风险。

4. 市场力量假说( market power hypothesis)

认为公司间的并购可以增加对市场的控制力。首先, 通过并购同行业企业, 以减少竞争者, 扩大了优势企业的规模, 优势企业增加了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从而导致市场垄断。其次, 即使不形成垄断, 由于并购扩大的规模效应也将成为市场进入的壁垒。

5. 战略动机假说( strategy motive hypothesis)

企业并购战略动机在于通过并购活动实现多样化经营,企业并购可以通过实

现业务多样化, 降低经营风险, 保护组织资本和声誉资本。企业并购战略动机另外还可以通过外部获得目标企业的现成资源。Porter 认为纵向并购, 收购方公司保证了关键资源的投入, 降低了外部的不确定性,获取被收购公司的技术优势或知识资本实证研究表明, 并购加速了新技术的扩散和转移; 当企业跨国扩张不具有人力资源优势时, 通过并购获得目标公司的人力资源来实现成长。

6. 控制权市场假说( corporate control market)

认为经理们对公司的控制权的争夺, 收购了公司就获得了控制该公司、经营该公司资源的权利。该假说有三个联系的命题: 其一, 企业并购的动机在于获得控制权增效。其二,控制权增效分为事前增效和事后增效, 其中,事前增效是在控制权获得之前对效率改进和价值增大效果所作的评估;事后增效是在控制权取得之后对效率改进和价值增大所得到的效果。两者比较决定着并购的成败。其三, 控制权增效对整个经济的效率改进有可能带来积极影响, 也可能带来消极影响。由于经营不善的企业很容易受到外部收购的威胁, 经营不善的管理层就有被替换的危险, 当目标公司出现代理问题时, 通过并购获得控制权, 可减少和弱化代理问题。这是企业并购动机对解决代理问题提供的一个答案, 即当报酬安排、监督、经理人市场、资本市场等内外机制都不能解决代理问题时, 并购就成为解决目标企业代理问题的途径, 它可以减缓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所带来的代理问题。

二、国内对企业并购动因的研究

“消除亏损说”认为企业并购是消除亏损的一种机制, 通过并购机制加大亏损企业的经营压力, 使其努力提高经营效率;

“破产替代说”认为并购是一种破产替代机制, 由于我国承受不了大规模的企业破产, 特别是大规模的国有企业破产,对于大多数亏损企业, 通过并购以好带差, 带动劣势企业的发展。仍然要从改革和稳定的大局出发, 给予救助, 而不是轻易让其破产;

“利用优惠政策说”认为, 我国政府为鼓励企业并购, 制定了许多财税、信贷方面的优惠政策, 一些企业出于利用这些优惠政策进行企业并购;

“强壮民族工业说”认为强强联合式的企业并购实际上是强壮民族工业的需要。面对外资以其资本实力上的竞争优势对我国民族工业的攻势, 我国民族工业

只有实行强强联合, 组成能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国家队”,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资源优化配置说”认为, 通过并购实现国有资产在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产业之间的流动, 有利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企业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篇5

陈清辉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营造以人为本、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为战略管理提供最有力的、最长效的平台。因此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力、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个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进行理论铺垫。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绩效;人力资源管理

对于企业文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当然也有的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的总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不断发展和革新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在不断的发挥它那独特的影响力。同时随着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企业文化理论也呈出不穷的涌现出来。作为企业文化的精华集成,企业文化理论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管理丛林理论等的不足,强调了“软”、“硬”结合的最佳管理方式,把管理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近年来,学者们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成果显著。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Gary 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中提出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相互交融的最新成果,学者们在这方面做的研究不少。

在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方面,汪凤桂(2009)[1]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表明,企业文化通过内部化为员工的行为理念,进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行为能力,进而对竞争力的形成产生作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同时也指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都是企业差异化战略实施的结果,其目的都在于提升企业的个性化特征,但这二者的作用重点并不完全相同。前者重点是培养良好的员工行为习惯,降低员工之间交往成本;后者的作用则是使其顾客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识别本企业,进而获取更多市场竞争优势。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王德胜、辛杰(2009)[2]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内在关联性,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契合度。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文化水平的提高将会带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增加。陈光(2010)陈光.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的实证研究证明我们企业的平均寿命是八年,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是3.5年,造成我们企业寿命如此之短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原因主要有研发能力底下,管理能力不高,产品质量问题多,战略定位不明确等。要想培育和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应该提高管理者的战略意识,完成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组建优秀的职工团队和合理的管理结构,集中资源专注一个领域的生产经营,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等。

二、企业文化对绩效的影响研究

学者们对企业文化与绩效研究多是实证研究,内容包括了企业(组织)绩效、创新绩效等几个个方面。

朱瑜等人(2007)[22]以198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文化、智力资本及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官僚型文化对结构资本具有显著正面影响,创新型文化和支持型文化对人力资本具有正面影响,而关系资本仅受到支持型文化影响;人力资本能够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及成功新产品/服务绩效,结构资本有助于市场绩效提高,关系资本对市场绩效、人力资源效能及成功新产品/服务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企业文化、智力资本和组织绩效的关系链中,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

Niki Hynes(2009)[3]用新的复杂关系建模方法研究企业文化、战略定位与企业绩效,这种复杂的生化模型作为管理结构建模的替代方法,可将其纳入到组织内部结构改变中,回顾两个完善的管理概念(战略定位和企业文化),并讨论两者在结构上的异同点,发现企业文化对战略方向/经营绩效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组织企业文化在市场导向/企业绩效间关系的中介变量,然后对传统简单模型的代表性和他们对处理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变化的限制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个基于酵素作用机理更复杂的模型。刘志雄、张其仔(2009)[11]从公司层面、员工层面、社会层面界定文化强度,采用财务指标企业总资产盈利率来衡量企业绩效,并加入企业规模、企业成长年限、企业资产负债率和成长性等控制变量,收集了321家上市公司的相关资料,对企业文化对公司绩效影响进行分析、检验和解释,发现企业文化对

公司盈利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影响,即与文化弱势企业相比,文化强势企业通常拥有较高资产回报率;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与成长性指标与公司盈利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朱兵等人(2010)[5]选择江苏、安徽、浙江三省182家高新科技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企业文化、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官僚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显著影响,也不通过利用式学习间接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支持型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而且还通过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分别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同时还通过探索式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间接影响;组织学习包含的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均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直接影响。

三、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在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研究上,梅强,孙旭雅(2010)

[7]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前人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影响的理论研究指导下,从三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企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路径,提出了凭借企业文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相应对策,即:(1)从观念上提高员工企业文化意识,树立正确人才观;(2)从制度上完善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3)从实践中培养中小企业特色文化。

闫庆收,孙福田(2010)[8]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引导和企业安全生产运营的作用、对员工日常行为的约束和引导及对职工凝聚激励的作用,以及企业文化在企业人员招聘、人才培养与开发、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留人方面的作用,强调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靠企业文化来指导,而人力资源管理反过来又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四、未来研究展望

(一)加强对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目前对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促进作用,以及它们之间机理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在这方面的定量和实证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未来要加强对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二)对发展性企业文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深入研究

相关文献就发展性文化和人力资源系统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讨论较多,而发展性文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应该远比前人所研究的复杂。目前研究中还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第一,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一致性的概念没有充分地阐述,对其内涵存在不同的理解;第二,当前的研究在理论模型分析和方法的应用上没有统一;第三,发展性文化可能与人力资源的其他实务存在交互作用进而产生不同的组织绩效。对以上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发展性文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三)加强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本土化

目前关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定量的、实证的研究主要是以国外企业为样本,以国外环境为背景环境的研究,以我国企业为样本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非常少见。因此,发展在中国环境下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是未来研究的一大方向。

(四)关于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研究方向

1、开展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的动态研究

以往研究基本把企业文化看成一个稳定因素,很少注意企业文化的变化过程。从发展的角度看,可将企业文化看作动态的因素,研究变化过程中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影响。

2、研究中国环境下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国外在企业文化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比国内研究成熟,但由于文化的特殊性,其成果难以移植,适用于中国环境的研究还很缺乏。未来的研究要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应以中国环境为背景,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

当今世界,开放与竞争,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说,前20年企业间更多的是某种单一的、表层的优势之间的对比与打拼,那么,今天,是否能够通过对企业各种资源的整合,从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企业的灵魂,是区别于竞争对手最根本的标志。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保证企业绩效的提高,而且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企业绩效从表象讲来源于卓越的管理,而从根本上说则来源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越好,管理的成本就会越低,管理的效率就会越高,企业绩效也会因此而增长。

企业文化是亚社会文化。企业的员工走进企业时,他不是一个抽象的自然人,而是一个社会人,是有一定意褒、信仰、价值观念的人,这正是人力资源区别于物力、财力及自然资源的显著特征。也就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是社会化了的人。

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把企业文化的这两个方面,双向生成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好的企业文化,从而有利于人力资源有效管理。

结束语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分析时代需要,考虑文化背景,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扩展研究视角,有利于推进对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从而积极推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革新企业观念,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汪凤桂.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0):157-159.

[2] 王德胜,辛杰.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126-128.

[3] Niki Hynes.Corporate culture,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New approaches to modeling complex relationships [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9,(76):644-651.

[4] 彭红霞,达庆利.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系统、企业文化与创新绩

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292(4):100-105.

[5] 朱兵,王文平,王为东,张廷龙.企业文化、组织学习对创新绩

效的影响[J].软科学,2010,24(1):65-69.

[6] 田建文,田永新.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协同研究[J].商场

现代化,2007,(10):260-261.

[7] 梅强,孙旭雅.企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路径

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5):125-128.

[8] 闫庆收,孙福田.浅谈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5):130-131.

[9] E W MacIntosh,Alison Dohtyer.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n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 to

leave [J].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0,(13):106-117.

[10]胡玉成.培育文化软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胡玉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60

[11] 刘志雄,张其仔.企业文化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09,(2):108-112.

[12] 孙剑,薛惠锋,寇晓东.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10):182-183.

[13] 陈明,周健明.企业文化、知识整合机制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4):580-587

[14] Sjoerd Beugelsdijk,Carla Koen,Niels Noorderhaven.A dyadic approach to the impact of differences i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n relationship performance [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9,(38):312-323.

[15] E W MacIntosh,Alison Dohtyer.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n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 to leave [J].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0,(13):106-117.

[16] 田建文,田永新.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协同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0):260-261.

[17] 彭红霞,达庆利.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系统、企业文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292(4):100-105.

[18] 徐向农.企业文化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7):118-120.

[19]张旭.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再造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4):77

[20]周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科技资讯,2010,(1):156

[21]李桃,王志刚.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9]

[22]朱瑜,王雁飞,蓝海林.企业文化、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5):952-958.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文献综述 篇6

一、财务管理目标发展述评

根据现有资料,对于财务管理目标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是从19世纪初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渊源是亚当斯密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理论。有学者明确提出“用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理财总目标是一种客观的选择”(何清波、邢建平,),“国有企业管理目标的完整表述应该是:在履行足够的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追求利润最大化”(祁怀锦,)。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有其合理性。一方面,利润是企业积累的源泉,利润最大化使企业经营资本有了可靠的来源;另一方面,利润最大化在满足业主增加私人财富的同时,也使社会财富达到最大化。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业主经营逐渐被职工经理经营代替,企业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

企业价值评估文献综述英文版 篇7

国外学者首次提出了关于公司业绩和股权结构的问题,他们认为,股权高度分散下公司的代理问题非常突出,非但不能带来高的公司绩效,反而会导致公司绩效更差,而且国外学者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和所有权集中度下降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选择托宾Q和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指标,发现民营企业的企业价值伴随着股权集中度的降低而升高。中国学者陈永丽[1]以2009年度创业板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为样本,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负相关。李亚静、朱宏泉[2]以1996—200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选择了经济附加值EVA、资本回报率与资本成本率的差额为公司价值创造能力衡量指标,研究发现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李秋浩[3]以429家中小板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模型为样本,发现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负相关。在股权分散的上市家族企业中,因为不存在某一股东集中持有公司控制权的情况,大股东为谋求私人利益损害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得到有效的遏制,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散的股权有利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提高。

2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为正相关关系

Shleifer和Vishny[4]认为所有权集中可以有效解决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冲突,因为它解决了“搭便车问题”。国外学者通过研究18个新兴国家,发现大股东的存在可以产生“利益协同效应”,并能代替外部监管机构,对公司治理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国外学者通过对比新加坡和越南两国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发现在欠发达的国家——越南,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对企业价值有积极影响。国外学者以中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为样本,发现公司内部所有权集中也是一个影响企业价值的积极因素。主要原因在于在中国这个新兴经济体市场,所有权集中可帮助解决“搭便车”问题,也可有效监督管理者和稳定组织形式,同时也能更好地让管理者与公司所有者的利益保持一致。我国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学者认为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股东对经理人的监督都采取“搭便车”的行为,提高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可以提高对经理人的监督能力,因此大股东的存在可以提高公司的价值。肖倩[5]发现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模式并不能产生较高的企业价值。主要原因是股权集中度较高时,有利于股东对经理人的监督,经理人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得到控制,从这一角度出发,高度的股权集中度才能带来较高的企业价值。

3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为倒U型关系

阮素梅、丁忠明等[6]选择2000—2011年214家A股上市公司并剔除了金融保险业,选择托宾Q作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衡量指标,选择公司规模和行业作为控制变量,得出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呈倒U型关系。辛金国、韩秀春[7]选择上市家族公司2008—2010年的EVA数据,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任薇[8]选取2008—2010年的407家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选择托宾Q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衡量企业经营绩效,在控制变量中加入了家族控制类变量:实际控制人是否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实际控制人是否采用金字塔方式上市以及两权分离系数,得出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与上市家族公司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并发现房地产行业与信息技术业的倒U型关系不显著。而金丽蓉[9]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净资产收益率是显著的倒U型关系。学者们对于倒U型结论的分析是相对于高度集中和高度分散的股权集中度而言,适度的股权集中度可以从总体上更有利于家族企业的内部监督制衡机制,也有利于抑制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提高企业的价值。

4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为U型关系

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印尼的家族企业代理问题,分析了家族所有权在企业治理机制中的作用。当大股东有效控制公司时,股权集中度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是U型,这结果意味着当主要所有者的股份增加到一定程度,大股东想获取私人利益的动机消失了。唐彦[10]通过分析酿酒行业的23家上市公司2009—2012年四年的财务指标,与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正U型关系。甘慧[11]选择在沪深两市创业板上市的184家上市公司的2010年度报表数据,以财务业绩为因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财务绩效呈正U型曲线关系。学者们对正U型结论的理论分析主要是基于“壕沟防御效应”和“利益协同效应”,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条件下,股东在公司治理方面有明显的“壕沟防御效应”,此时的第一大股东会为了自身利益侵害其他股东的利益,并且其侵害动机和程度随着其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不断增强。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后,在公司治理方面逐渐表现出“利益协同效应”,此时第一大股东的关注点不在是对其他股东的利益侵占,而是出于对公司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把精力转移到公司管理和规模的扩张上,带动了公司价值。

5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不相关

国外学者先前的研究已经证实,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有重要影响,学者们研究我国2001—2005年的上市企业在改革前的公司治理特征和股权集中对财务业绩的影响,发现股权集中度是决定公司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Demsetz和Lehn[12]认为所有权结构是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之间的讨价还价的结果,所有权结构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是虚假的,股权集中度与托宾Q和会计利润指标都无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也有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支持在市场完全有效的条件下,无论是分散或集中的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度所带来的企业价值差异都将完美的监管所消除。唐睿明[13]选取了2007—2009年839家A股上市家族公司作为样本,借助因子分析法对16个财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论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倒U型关系。

6总结

6.1研究方法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基本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论依据主要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股东与经理人的代理关系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关系,提供了关于股权集中度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两种不同观点———“利益协同效应”和“壕沟防御效应”,在实证分析中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国内外对于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的研究指标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对于反映公司价值的指标选择,国内外学者倾向选用托宾Q、经济增加值、单一的财务指标如资产收益率,以及多层次的财务指标衡量企业价值;对于股权集中度的指标选择,学者们达成了共识,选择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赫芬达尔指数之类的指标;对于控制变量的选择,一般采用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等常用变量。近年来也有学者受到公司治理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结论的启发,选择公司治理类变量,如董事会人数、上市方式、第一大股东是否兼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等。

6.2研究结果不同的原因分析

根据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论述,可以总结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对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主要有:正相关、负相关、倒U型、U型、不相关。本文认为之所以造成研究结论相异甚至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1)研究背景不同。各个国家因为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经济政策、文化背景以及治理结构等因素不同,影响着企业治理,而且我国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处于一种转型之中,每个时间段的社会背景都有所不同,企业也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

2)样本选取不同。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上市企业都有特殊性,许多学者在实证研究中选择的样本都是上市企业,没有具体分析是哪一类上市企业,导致研究结论过于笼统。

企业价值评估文献综述英文版 篇8

关键词: 文献保护 古籍保护 古籍防蠹

中图分类号: G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0)01-0030-04

Review of the Realistic Value about Ancient Books Protection Methods

Wang GuoqiangMeng Xiangfe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 Systematic protection technologies of books have been invented in ancient China and rich experience was accumulated, some of which still have reference value toda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bout the realistic value of ancient books protection methods in recent 30 years from library building, anti-worm, mildew proof and repair of books.

Key words: document protection; ancient books protection; ancient books anti-worm

CLC number: G256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0)01-0030-04

我国古代对于书籍的保护工作,发明了系统化的保护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和方法,一部分自然地在现当代的古籍保护中沿传下来,一些方法经过改进,在现当代古籍保护中仍然发挥着积极的功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30年来,关于古代文献保护方法的现实价值研究产生了一批成果,本文从图书馆建筑、图书防蠹、防霉和装帧修裱等方面就古代文献保护方法及其现实价值作一综述。

1图书馆建筑

1.1位置

史向东等认为,古人认识到,建筑必须进行水文地质调查。[1 ]清代孙从添在《藏书记要》中说,“若往来多门,旷野之所,或近城市有无容地,接连内室、厨灶、衙署之地,则不可藏书”,“而卑湿之地不可待言也”。清代叶德辉《藏书十约》也指出:“藏书之所,宜高楼,宜宽敞之静室,宜高墙别院。”其思想与现代提倡的不能靠近江河或者低洼之地建筑的图书馆、档案建筑观是一致的。嘈杂之地,不便管理,易生变乱,而卑湿之地,湿度大,文献容易生虫、长霉。

1.2防潮

潮湿是书籍的大敌,我国古代藏书楼的建设注意防潮。史向东等认为,我国古代藏书楼建筑防潮的方法很多,例如提高室内的地坪、增大围护结构的厚度、围护结构层选择导湿系数小的材料和通风。[2 ]

1.3防火

李龙如认为,“我国自古以来的公私藏书家对于防火工作都是相当重视的。远在古代为了防火就有将书籍装进铜柜、铁柜的。现存我国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从建楼到藏书无不将防火放在首位”。[3 ]奚可桢从建筑环境、建筑材料、建筑样式和建筑装饰等方面讨论了古代在建筑上对古籍所采取的保护措施,认为古人在藏书楼的各项设计中都注意到防火。“古代劳动人民已经会运用建筑工程学、材料学、气象学等现代科学原理,对自然通风、防火、防潮的物理机理,影响自然通风的建筑设计因素等各个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运用到藏书楼的设计、建造中,从而起到很好的效果。研究古籍保护方法的历史对于我们今天的图书保护工作是有现实意义的”。[4 ]

2图书防蠹

古代手工制作的纸张易受虫蠹。古代发明使用了多种药物防蠹,或用药物制作防蠹纸。书柜的材料和函套的材料也着眼于防蠹。不少现代图书馆仍然在采用着传统的防蠹药物保护古代文献,功效显著。奚可桢认为,药物防蠹可以古为今用,“凡是线装古籍较多的图书馆必须常备‘潢纸’、‘椒纸’、‘万年红’等做书中的衬纸、扉页和封面”。[5]

2.1防蠹药物

(1)芸香和芸香草

古人对芸草辟虫给予很高的评价。“使用芸香辟虫既经济又方便,夹于书中或者分袋置于每层书柜即可,对人又无毒副作用,因此今天诸如桂林图书馆、广西图书馆以及广东、江浙一带图书馆古籍防虫仍然继续使用”。[6 ]“1975年天一阁恢复香草辟虫的传统方法,1982年后,藏书普遍使用香草。在香草没有普及前,天一阁藏书基本上使用樟脑丸、樟脑精来辟书虫。那么,这些药物果真灵验吗?笔者……把蠹虫分别放在香草、樟脑精、樟脑丸三个玻璃瓶中,过一段时间以后打开一看,具有顽强生存力的蠹虫竟然还能快速爬行,毫无伤害迹象。从中可得出结论:范氏后代藏书,在思想上迷信这类言过其实的辟虫药物,在行动上又不进一步投入捉虫、除虫的长久、耐心、细致的保护书籍的管理中,以至书籍破损严重”。[7 ]省市级以上的图书馆大多仍用芸香草来保护珍贵的典籍。

(2)灵香草

《梦溪笔谈》记载蕙(今零陵香)用于防蠹。邓贵忠认为,“1985年《陕西档案》也有用灵香草驱虫效果显著的报导。以前我馆也从广西购入一些试用,并未得到预期效果。也许这两种驱避药物(灵香草和樟脑饼)在开始一段时间内会有些作用,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害虫习惯了,产生了抗药性,药越浓,抗药性也随之增强。我们在善本书库书柜中放置灵香草和樟脑饼,数量可谓不少,气味可谓够浓,以致浓到令人很难受的程度,但害虫照样繁殖、生长,图书照样被蛀食”。[8 ]而据梁桂英的介绍,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也使用灵香草用于古籍防虫。[9 ]

(3)樟脑

梁桂英说,“现代图书馆借鉴这一传统保护古籍之法,上海图书馆、江西图书馆、贵州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善本均用樟木箱盛放,大学图书馆如复旦大学、苏州大学、河南大学图书馆善本也入樟木箱,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古籍善本。樟脑丸、樟脑精块是现代图书馆普遍采用的驱虫之法”。[10 ]

林子雄认为,“在图书馆古籍书库里,使用樟脑防治虫害相当普遍……事实上樟脑的防治虫效果有限,特别是在敞开式书架,其作用更微。烟草甲幼虫深入书册,樟脑对它们的生长影响不大;蠹鱼初次嗅到樟脑的气味,会很快钻到书籍深处或别的地方躲藏起来,从书库表面看,蠹鱼好象被药味所驱除。其实不然,蠹鱼仍在药味不大的地方或书册深处啮食书页,繁殖生长。待药效一过,蠹鱼仍会照常活动。此外,蠹鱼对樟脑的抗药性,也使樟脑防蠹失却效力。鉴于上况,在古籍书库施放樟脑时,应注意四点:(1)应放置在封闭式的书柜或书箱内;(2)药物无包装的,应用纸包裹,既控制其挥发速度,又防止污染书籍;(3)药物属挥发性,不能持久,须一年一换;(4)注意跟踪检查药物的功效”。[11 ]

邓贵忠也认为,“樟脑饼,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驱避药物,但功效亦甚微”。[12 ]而沈大晟等人也沿袭了林文的说法。[13 ]

(4)烟草

古代有关于烟草防蠹的记载。目前在一些寺院藏经楼上仍有使用。李龙如认为,“我馆的古籍,凡夹有烟叶的书都没有被虫蚀。但是留下了淡黄色的痕迹,污损书籍。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曾用烟叶末(或烟草茎和叶),加水煮沸二三小时,制得烟草液。将较厚的白纸片放在烟草液里泡浸再捞出来,待阴干后,得到烟草液纸。我曾用一张浸过烟草液的,一张没有浸过烟草液的纸片,夹放在虫子很多的书页中,一个月以后,没有浸过烟草液的纸片被虫蛀蚀了,而浸有烟草液的纸片,不但没有被虫蚀,而且纸片周围的虫都死了,相应的页也没有虫了……杀中率以黄花烟叶最高,旱烟次之,烤烟最低”。他认为书籍用烟草液纸防虫的优点是:①成本低廉;②制作简单;③防虫效率高,比樟脑要好,不仅能避虫,还能灭虫;④对书籍和人的身体健康无影响。[14 ]罗茂斌也说,“黄花烟草的烟叶中含(碱)量最高,适于防蠹……将烟叶切成片、丝用纱布包裹或整叶置于柜内即可”。[15 ]

(5)多种药物同时施用

李龙如认为,“由于危害书籍的昆虫种类多,施放药物时,必须是挥发性与中毒性的药物同时使用,驱灭与诱杀相结合。在同一个书库里既放挥发性的药物如樟脑纸,也放中毒性药物如烟草液纸。还可在书页中夹放防虫植物叶子,既能避又能灭,也克服了一种药物只能对一种或几种害虫有效的缺点。如烟草液就不能对付烟草虫”。[16 ]2.2防蠹纸

明清时期,广东佛山一带生产万年红防蠹纸。“用万年红作为书籍的衬纸,所起的防蠹效能,已为历史所证明”。[17 ]刘启柏认为,“铅丹能直接杀灭细菌和寄生虫,作为书中衬页,除防蠹作用外,还有杀菌防霉防潮的作用”。[18 ]梁桂英说,“现在南方一些图书馆如厦门大学图书馆、中山图书馆、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等仍然采用万年红防虫,效果显著”。[19 ]

而相宝荣认为,铅丹的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没有挥发性,是能长期保持辟蠹效果。但它的缺点是只辟勿杀,难以杀死虫卵”。[20 ]王芹、冯勇建也谈到,万年红“达不到长效”。[21 ]邓贵忠认为红丹纸作用微乎其微,“我馆古籍图书前后扉页多夹有红丹纸,但并未能避过被蛀食之命运,甚至红丹纸本身也被蛀的百孔千疮”。[22 ]“又如一些驱虫药物,灵香草、樟脑、红丹纸等,古代藏书家早就用来驱虫防虫,但我们的经验证明效果并不佳。” [23 ]

2.3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麻新纯提出,“档案不幸生蠹时,古人开始考虑用芸香、麝香、木瓜、樟脑、莽草、角蒿等药物熏蒸剂来熏杀档案有害生物。当然,以现代档案保护科技的眼光看,这些药物的杀虫效果其实很有限,而更多地具有‘驱避’的作用”。“从古人所采取的对档案有害生物的种种防治措施看,他们已经有意识地摸索档案材料自身防护的技术方法。在防治档案有害生物的道路上,由于其科技方面的局限性,其‘防’的能力明显强于‘治’的能力,一直遵循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路子”。[24 ]

藏书箱柜木材用料的选择也是以防为主。古代文献记载了具有防蠹效力的杉、柏、檀、银杏等制作书柜,今天的很多收藏古籍单位仍在使用。

总之,古代药物防蠹技术可以为今天古籍防蠹服务。[25 ]“我国古代的药物防蠹技术,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它们所含的有效成分,对昆虫有显著的毒杀作用。是可靠有效的杀虫剂”。“今天,为了更好地保护纸质文物,我们应当结合当地的药物植物资源,发掘、筛选那些高效、低毒、价廉、简便的中草药物,并逐步开展药用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合成和对昆虫毒理作用的研究工作,赋予我国传统技术以新的生命,让它在保护数量极为丰富的纸质文物上发挥作用”。[26 ]

3图书防霉

3.1翻晒

曝晒简便易行,防霉效果较佳,古人总结了很多曝书经验,这些经验被世世代代继承下来,直到今天仍然发挥着作用。应长兴、林祖藻认为,“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5~6月,都有一段环境湿度较高的梅雨季节……江南地区的图书馆员通常在梅雨季末或出霉时的春末夏初,都要做好曝书的工作”。[27 ]曝书方法“至今有些寺院仍在采用”。[28 ]

不过后世关于曝书,方法也不尽一致。应长兴、林祖藻认为,“曝(凉)书时,并非将书放在烈日中晒,而是重点在书脊处曝”。“浙江图书馆的古籍部过去都备有2米长、 40公分宽的曝(凉)书木板,就是为了做好这项工作”。[29 ]

晒书后要凉透才能入藏。冯淳玲认为,“曝书后必须凉透才能入藏,否则反而会损坏图书或容易生虫。曝书当然还要考虑季节及南北气候差异,要因时因地而变通”。[30 ]

林子雄说,“50年代浙江图书馆仍采用抽晒善本古籍的办法……虽然晒书方法是否可行仍有待商榷,但它给予我们启示,要注意处置古籍书库的温度和湿度”。[31 ]

罗茂斌认为,晒的时间不宜太长,“但翻晒时受光、热等物理因素的作用,文献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晒的时间不宜太长,否则就会弊大于利。为提高翻晒效果,晒时应勤于翻动”。[32 ]

也有人认为,“如果有的书有潮或已长了霉,选择无风太阳光不是很强的天气适当晒一晒也是有好处的,既能晒干书籍上的潮气,又能晒死霉菌”。[33 ]

而有人则认为,光线中的紫外线对古籍纸张纤维性的内部结构有破坏作用,时间久了就会发黄褪色变脆,PH值降低,造成纸张的老化,缩短古籍的寿命。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就有关于“不见日处曝书”的记载,可见古人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因此藏书多放于柜中或遮光处。[34 ]“晒书以阴晒、凉晒较好”,古人曝书,“可能是当时还不知道紫外线对书有害。现在仍有大曝其书的,则也许是注意欠周”。[35 ]在《图书档案保护技术资料汇编》收入的李龙如的《图书保管“八防”》涉及的晒书方法中加有编者注“晒书方法不宜提倡”。[36 ]

也有人认为应该借鉴古代晒书的理念。邓贵忠指出:“古代藏书家就常常在天气好时将书搬出户外晒晒太阳……可以取其搬动图书的理念,经常将书库中之藏书有意进行搬动和翻动,特别是注意将那些平时不借阅和少借阅之图书多翻动检查。” [37 ]

3.2防霉剂

防霉剂是一种防止图书霉腐的药剂,在古代是用白矾加工而成。这种药剂可使霉菌脱水,从而使霉菌因脱水而死亡,达到防霉的目的。

“古为中用,凡是线装古籍较多的图书馆必须……自制特别浆糊,这种浆糊可以掺入雄黄(防蚁)、百部根(防蠹)、白矾(防腐)、皂角(防鼠)等其他具有防蠹的中草药,并将其刷在一张白纸上,可以起到不腐、不霉、不被虫蛀的作用,以便专供修补古籍用。” [38 ]李龙如认为,“为了使修补装订书籍不霉、不潮、不腐、不生虫、不被老鼠啃,可以使用‘五防浆糊’或在浆糊里掺配别的药剂。笔者曾在修补装订古籍的浆糊里掺以白矾(防腐)、雄黄(防蚁)、皂角(防鼠)、百部根(防蠹,还能防其他虫)、石灰末(防潮)。将这种浆糊刷在一张白纸上,经过一段时间还不腐、不臭、不霉、不被虫蛀、老鼠不吃,故取其名曰‘五防浆糊’,专供修补古籍用。这种浆糊对人的健康无影响,对书籍无损害”。[39 ]周叔阳谈及古籍的修复,“最后用传统的浆糊制法对书进行裱页……这部书没有放入书库,只放在一般橱里,现已八年了,没有再生霉,也没有被虫蛀。只是制糊时放入少许明矾”。[40 ]

“这些方法由于加入了植物性和矿物性药物,都有增加浆糊防霉防蛀的作用,故直至今日,在善本古籍的修复中仍继续沿用……虽然矾具有一定的防腐功能,但其PH值在4.26以下,显然这样低的PH值对纸张有损害,加之白矾的防虫效果几乎没有,故目前在制作浆糊时已不使用矾作为添加剂了。” [41 ]邱晓刚也认为,制糊时加入白矾,在过去是为了使制作好的浆糊能存放的时间长一点,并没有考虑对纸张的不良影响。而《长物志》又记载,在制糊时放入明矾是三分,而放入石灰是一钱,使其酸碱中和,浆糊才不至于呈现酸性毁坏纸张,因此使用明矾时应该慎重。[42 ]

3.3通风

梁桂英认为,“古代通风和晒书的办法,对于维持空气流通,去除潮气都很重要,而且经济简便,今天某些图书馆仍在采用”。[43 ]

4装帧和修裱

李龙如指出,“根据藏书家的经验:我国北方雨量少,空气干燥,适宜用布函。而在我国南方气温高,雨量多,空气潮湿,就不宜用布函。清代孙从添在《藏书纪要》中谈到:‘书套,不用为佳,用套必蛀。虽于紫檀青楠匣内藏之,亦终难免。’湖南省图书馆发现凡有布函、布套的书,几乎都生虫……我国从古代一直到现在都在用布函、布套(适用于北方)和木夹板的(南北均可用)”。[44 ]

张清志认为中国传统文献修复技术的优点有:“能较好地保持文献原件的历史面貌。如操作过程精细,方法得当,对文献原件不致造成大的损伤。”“能增强文献原件的耐久性。由于特定技术与材料的运用,使文献修裱技术具有‘可逆性’。它是传统修裱技术的极可宝贵的特性,提高了修裱技术的使用价值。”“我国有些古文献所以能够保存几百年乃至上千年,修裱技术在此起了一定的作用。”[45 ]王清源说,“古代文献修复……能使一部破损图书的面貌焕然一新”,“到明清时代,逐步发展成为文献保护和装饰书画、经卷图籍、档案等的一项独特的传统技艺,一直流传使用至今”。[46 ]杨晓黎提出,“历代文献修复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文献修复技术得以继承与发展”。[47 ]

5结语

众多研究成果认为,古人煞费苦心采取种种措施对古籍妥加收藏保管确实有效,在今日来说也是非常有借鉴作用的。“在建筑文献库房时,应注意库房的选址和布局,并进行合理设计,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以保证良好的防潮、防尘、防高温效果;在文献收藏过程中合理地使用防虫药物,并结合地理、气候特点采用科学的保护手段”。[48 ]研究我国古籍保护方法的历史,对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总结,对于我们今天的古籍保护工作是有现实意义的。张清志认为我们也要对传统文献保护技术中“某些不科学、不完善之处进行纠正和补充”;“要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现代利学技术,使文献保护的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提高”。[49 ]

参考文献:

[1][2]史向东.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技术综述[J].档案,2000,(3):25-26.

[3]李龙如.火——书籍保护常识之四[J].图书馆,1984,(5):44-45.

[4]奚可桢.从建筑学角度探析古籍保护方法[J].东南文化,2006,(2):94-96.

[5][38]奚可桢.中国古籍的药物学保护技法述论[J].图书馆杂志,2003,(5):75-77.

[6][10][19][34][43]梁桂英.古籍保护方法综述[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94-97.

[7]李大东.天一阁藏书保护经验谈[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1):52-54.

[8][12][22][23][37]邓贵忠.也谈广东古籍防虫[J].图书馆论坛,1995,(6):61-62.

[9]梁桂英.冷冻灭书虫与古籍保护的几个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3):75-76.

[11][31]林子雄.古籍保护方法的继承与实践[J].图书馆论坛,1996,(5):28-29,51.

[13]沈大晟.也论图书馆古籍保护[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1):79-80.

[14][16][33][39][44]李龙如.图书保管“八防”[J].湘图通讯,1980,(1):32-36.

[15][28][32]罗茂斌.古代文献保护技术及其理论初探[J].云南档案,1994,(4):29-32.

[17][18]刘启柏.古籍防蠹[J].四川图书馆学报,1979,(3):93-102.

[20]相宝荣.图书的霉腐、虫蛀及防治方法[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80,(2):18-20.

[21]王芹,冯勇建.关于古籍保护措施之我见——从海南省的古籍保护谈起[J].图书情报工作,2005,(3):130-132.

[24]麻新纯.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思想探析[J].北京档案,2005,(11):12-15.

[25]张贵江.古代图书的药物防蠹[J].图书与情报,2003,(4):77-92.

[26]周宝中.古代保护纸质文物药物防蠹技术[J].中原文物,1984,(4):87-92.

[27][29]应长兴,林祖藻.古籍保护继往开来[J].图书馆论坛,1999,(2):80-82.

[30]冯淳玲.古代藏书之保护[J].图书与情报,2003,(4):75-76,78.

[35]林列.谈谈图书的保护问题[J].福建省图书馆学会通讯,1984,(4):48-49.

[36]北京图书馆图书保护研究组.图书档案保护技术资料汇编[C].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37.

[40]周叔阳.古籍修复三例[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7,(5):43-44.

[41][47]杨晓黎.略论图书馆善本古籍的修复[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5):20-23.

[42]邱晓刚.再谈古籍修复中的浆糊问题[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9,(6):22-23.

[45][49]张清志.论我国传统的文献保护技术[J].情报杂志,1998,(3):26-28.

[46]王清源.当前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A].中文善本古籍保存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99.

[48]傅文奇,张桓.试论我国古代文献保护的技术方法[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3):118-121.

上一篇:终止协议申请书下一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