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中国文化选修(共7篇)
《易经》为中华文化的精粹,乃五经之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干《易经》的发展横贯数千年,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文化特质。
目录
一、中国文化的源头
二、《易经》的形成与发展
三、对《易经》的基本认识
1、易的基本含义
2、易的基本要素
3、何为太极?
4、何为阴阳?
5、八卦成象
6、六十四卦结构
7、六十四卦与生命遗传密码
四、《易经》的核心——太极图理论
1、世传最早的太极图
2、解说太极图
3、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庸之道
五、易经应用于管理
1、易经思维模式
2、八卦与五行
3、五行学说渊源
4、五行学说与中医学
5、易经与现代管理模型
6、五行学说与政治哲学
7、中国式民主政治
六、东西方文明
1、西方文明
2、东方文明
七、开创中华文明新纪元
——————————————————————————————
一、中国文化的源头
中华文明辉煌灿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那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为我们展示了恢宏壮丽的历史画卷。谈到中国典籍,自然想到中国的经、史、子、集,所谓经就是儒家《五经》(即《易》、《诗》、《书》、《礼》、《春秋》),以及《四书》、《老子》、《庄子》、《黄帝内经》等等,但是在这些经典中,唯有《易经》是最古老的典籍,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易经》的思维方式造就了中国人的文化特点。
“文化”一词就来自于《易经》中的《贲卦?彖》:“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就是文理,纹路的意思。我们看甲骨文、金文中“文”字(见上图)就是文理、纹路的象形,其中金文中的“文”字还有人形的象征。
什么是天文?什么是人文?日月星辰、春夏秋冬、寒暑昼夜就是天文;人有男女老幼,有君臣夫妇子女,有不同的社会关系及需求,这些就构成了人文,通过协调这些不同关系,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不同需求,使各社会群体及个体和谐相处,使人与人之间其乐融融,使整个社会富有凝聚力与向心力,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人文以化”就是文化,“化”是文化的核心,“化”包含三层涵义即教化、感化、风化。
教化就是培养与教育,使人懂得遵循社会规则,尊重社会秩序,使人与人之间相敬相爱,知礼仪进退。如果没有人之为人的教化,人就失去了人的尊严与优雅,狼群中长大的狼孩,只具有狼的习性,而不是人性,虽然有人的身体,但是其习性与狼无异,所以教化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企业,教化就是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习惯的养成与培养,它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是感应、感知、感通的意思,易经中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叫“咸”卦,咸就是感的意思,咸卦彖辞中说:“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所谓“感化”就是要了解各阶层百姓的所思所想,最大限度的满足其不同层次的需求、愿景,使大家在这个群体中有所依托或寄托,从而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建立和谐的相互关系。在企业管理中,沟通感化是形成团队凝聚力的关键因素。
风化不是指石头的风化,而是形成风俗,风情的意思,《诗经》中的风、雅、颂的“风”就是民风的意思。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自化”,就是使文化形成民风、民俗、民情。我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中国人移居国外后仍保留中国人的习俗特点,中国人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很多“唐人街”,都保留了很多中国人的文化习俗,这就是风化的魅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强盛最重要的标志,一个民族的强大首先是文化的强势,而不仅仅是军事和经济强大。美国黑人精神领袖马丁•路得•金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强大,而在于人民的强大。人民的强大的根本就是文化的强大。
军事或经济强大的国家,如果没有核心文化的支撑,所谓的强大也仅仅是短暂的。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在中国历史上,秦国采用了商鞅法家思想使秦国很快由弱国变成了军事强国,并依此统一了六国,然而秦国依靠的是严刑酷法、野蛮暴政,而不是亲民顺民思想,以至于人们称强秦为虎狼之国。在秦统一后不到十六年,民怨鼎沸,终致陈胜、吴广起义,短短几年不可一世军事强大的秦国就灭亡了。这是短期内军事强大的国家灭亡的例证。
另一个例子就是隋朝的建立与灭亡。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是一位非常有作为有思想的开国帝王,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开创了先进的科举选官制度,大力发展文化与经济,使隋朝很快成为盛世之国。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杨坚虽然采用了先进的科举选官制度,但是其皇位继承人并没有选好,其子杨广即位后耽于声色,残酷暴敛,大兴土木,劳役民众,其在位期间不几年三次对高丽用兵,使其国力大减,最终激起人民的反抗,间接导致隋朝的灭亡。这是经济强大国家很快灭亡的实例。
谈到文化,我们自然会想到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主要来源于两希文明——即古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古希腊文明以理性思辨为基础,诞生了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欧几里德等著名思想家,由理性思辨衍生出了西方现代文明——科学与民主;而希伯来文明来自于古犹太民族,其发展为神圣上帝(耶稣)信仰为根基的宗教文化,即基督教、天主教文化,成为西方人文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经》是中国人的原典,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是诸子百家(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墨家、兵家、杂家、纵横家等等)之渊源。诸子百家思想是对易经天人思想的不同理解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多元文化竞相绽放的局面,也奠定了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大格局,中国文化从其本源来说不是神创说,而是秉承“天人同源、天人合一”天地人同源的思想体系。
《易经》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百姓日用而不知。成语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时俱进、金兰同好、物极必反、居安思危、否极泰来、七上八下……等均来自易经。
谈到《易经》,那么什么是“经”?就是织布中的纵向的“线”,是不能够断的,不管编织多长的布这个经线却贯穿始终。所以经是织布的主干,横向的线称作纬线。所以易经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主干。
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易经》?用宋代思想家张载的话讲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什么意思呢?天地本无心,以其自然规律为心,“为天地立心”就是把握天地运行规律,推之于人伦社会,建立社会正当的秩序;“为生民立命”就是将人民的福祉与性命放在第一位,使人民幸福、使社会繁荣;“为亡圣继绝学”就是继承、发展、创新先贤古圣传下来的智慧宝典,使之弘扬光大;“为万世开太平”就是使天下人永享和平,建立祥和安泰的太平盛世。
二、《易经》的形成与发展
“易”字的来源
为什么称为《易经》?这个“易”的来源是什么?历史上有多种解释,有人认为易字来源于日月,即日月为易。
也有人认为“易”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象征,故曰:“日出为易”。
还有人认为“易”来自于变色龙,即蜥蜴的“蜴”。但是不论何种解释,都离不开象形和变易,那么易是干什么用的呢?《易》是研究事物变化的学问,是通过象与数的模式演绎、模仿万事万物规律及规则的学说。
所谓“象”就是现象、抽象,所谓数就是变化的量数关系,关于“象”与“数”后面还要详细阐述。
古有三易
据载自古曾有三易流传,《周礼?春官?太卜》中说:“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连山》、《归藏》皆佚,唯《周易》存世。
《连山》以艮卦为首,传说是神农时之易,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断,是人类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归藏》以坤卦为首,传说是黄帝时之易,象征万物无不收藏于大地之母,《归藏》重阴亲柔,是母系社会的形态反映; 《周易》以乾卦为首,坤卦次之,象征重天地尊卑次序,《周易》重刚崇健是父系家长制农耕社会的重要社会形态构成。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易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阶段,或三个划时代的重要人物,这就是《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伏羲氏——周文王——孔子
远古———中古———近古
伏羲氏
伏羲氏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为三皇之首,相传是距今6500年前远古时代的一支氏族,那个时候还是蛮荒时代,先人茹毛饮血、居无定所,依靠渔猎为生,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先祖。
传说伏羲氏治理天下时尊道贵德,上观天文,下察地理,中通人事,其思想达于天人合一之境,当其时黄河上通天界,河中出现了一匹神奇的龙马,背上呈现有规则的图案,伏羲氏见到图案,恍然所悟,就将其记录下来,由此便产生了为后来人们所熟知的“八卦”。
伏羲氏的贡献: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始制嫁娶,以俪皮之礼,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他的贡献就是开创了中华人文文明,使人们懂礼仪,生活更优雅,摆脱蒙昧的蛮荒时代。
河出图,洛出书
河图洛书的传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据《尚书·顾命》孔安国传说:“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随则其文以画八卦;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因而第之以成九类(九类即《洪范》九条法则,笔者按)”。
前面讲了伏羲氏治理天下的时候,黄河中出现了一匹龙马,背上呈现规则图案,伏羲氏因之以成八卦,这就是河出图的传说。
传说大禹治水时,大水久治不退,时有神龟背上有神奇文字,大禹感悟,依此法大水退去,并将其整理成了九条治理天下的法则,这九条法则保留在《尚书·洪范》篇中,这就是洛出书的传说。
通常认为,“河出图”就是指易经中的八卦图的传承,“洛出书”就是指《尚书·洪范》传承,它们常常代表了中国文化繁荣昌盛的象征意义。
周文王
周文王(公元前1152——1056)姓姬,名昌,为殷商末年西伯侯,是一位很有德才的创业君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经济,礼贤下士,广募人才,使“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文王曾被商纣王关押在羑里监狱七年,身处忧患之中,感慨大自然、人类社会的阴阳消长规律,结合自身的坎坷遭遇,探究八卦、六十四卦之理,从而演绎出了《周易》,文王的第四子周公将六十四卦附上卦辞、爻辞,借以阐述对万事万物发展变化、吉凶祸福的看法,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周易》本经。
周武王(姓姬,名发)是周代第一代立国君王,是周文王的次子,于公元前1046年消灭殷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
周公旦,又称周公,周文王第四子。周公辅佐文王、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传说他作《周官》(即《周礼》),是礼乐制度的倡导者以及推行者,传说他擅长解梦,后世有周公解梦一说。
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官为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县)。因纣王无道,曾劝谏纣王,但纣王不听,反而把他囚禁起来。周武王攻破殷商都城朝歌后,武王向箕子咨询治国之道,箕子向其传授大禹之络书九法,记载於《尚书?洪范》之中,《洪范》在中国政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箕子因为殷商旧臣,不愿在周为官,被武王封于朝鲜。
周文王父子及箕子对易经的发展做出了卓绝贡献,在周建立人伦道德礼乐秩序,开创周朝800年基业。
孔子
孔子为春秋时期鲁国人。《史记》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彖》、《说卦》、《文言》”。孔子做学问的态度是“述而不作”,由其弟子将他的讲解《周易》的心得整理出来而成《易传》。孔子对《周易》的讲解心得共十篇,这十篇心得就像给《周易》插上了翅膀一样,故孔子的《易传》又称《十翼》。
孔子十分喜爱并赞赏《易经》,其在《论语》中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马王堆帛书《要》载:“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史记》载孔子读易而“韦编三绝”,可见孔子对易经十分喜爱。
孔子曾删《诗》《书》,制《礼》《乐》,而唯独赞《易》,不敢对《易》进行删改。
孔子对中国典籍进行整理传授三千弟子,成为中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
图片分享:
孔子生于春秋时期,其时周王室已衰微,礼乐已崩坏,诸子百家各自提出了治世理想,包括孔子也提出了社会大同的盛世理想,然而春秋时期群雄争霸,孔子学说难以付诸实践。尽管如此,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带领众弟子传播其仁义盛世理想,一生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孔子最后也不得不慨叹:“河不出图,凤鸟不至,吾已矣夫!”(《论语•子罕》)孔子自叹生不逢时啊。
公元前479年,孔子正在编著《春秋》,有人在鲁国西部猎获一头怪兽,孔子见到后说:这是“麒麟”啊。麒麟是传说中的仁兽,它被人捕获而死,孔子掩面痛哭,叹息生非其时啊。在《春秋》志有“西狩获麟”,至此孔子就停笔写不下去了。孔子确实在这一年悄然离开了人间,享年73岁。这就是 “获麟绝笔”的传说。
孔子的学说到汉武帝时由董仲舒阐发得以弘扬,汉武帝拙百家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绵延两千多年。
三、对《易经》的基本认识
易经是关乎天、地、人根本规律与关系的智慧经典,是揭开宇宙、社会、人生奥秘的金钥匙,是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
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
西方文化的主要特点是讲究二元对立,西方的认识论常常是黑白分明,西方人做事讲究原则,黑就是黑,白就是白;
东方文化的主要特点是讲求二元融合,做事讲究曲成,其把握的原则是“中庸”,就是执其两端而用中(不走极端),做事常常是不取黑白两端,而走中间道路,注重平衡各方关系。
1、易的基本含义
易有三义:变易、不易、简易
万事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之中,但不是乱变。变化的是现象,不变的是原则。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不断变化,这是现象的变化,但是春夏秋冬的次序是不变的,这就是原则。
万物的变化一刻不停,正如《论语》中所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常言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就是说变化是永恒的,不变的是原理、原则,而原则、原理也是随着大的体系而发生变化的。例如在地球上地球绕太阳一圈是一年,而在土星上则相当于地球上的二十九年半。
所谓简易,就是指万事万物的变化模式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两个要素,即阴和阳的变化。
易中的理、象、数
所谓“理”就是事物变化所遵循的道理、原则,所谓“象”就是事物变化的现象,而“数”就是事物变化的量度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都包换数量的变化。如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就包含了季节、月份、日时等的数量变化关系。
2、易的基本要素
阴阳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大自然有天地、日月、昼夜、寒热,动物有雌雄,社会有治乱更替,人类有男女等等。古人就将天、日、男、雄、昼、热等象征光明、温暖、刚强、向上的现象都归属于阳,而把地、月、女、雌、夜、寒等象征黑暗、寒冷、阴柔、向下的现象都归属于阴。阳性事物具有散发、活力、刚健、升华、创始等属性特点,阴性事物具有收藏、静止、柔顺、承载、生成等属性特点。
在易经八卦或六十四卦中,阴用中间断掉的横线表示,阳用一横线表示。一阴或一阳也称作爻,或阴爻、阳爻。
3、何为太极?
《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专门术语,意为化生万物的本源。
古人发现,在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一种内在生命力,一颗种子只要给于其适当的条件,它就能发芽、生根,并成长为植株,并开花结果。正是这种生命力造就了万物各具形态、成长繁育、生长化收,使树木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使我们的幼儿长大成人,能够使我们身体内部、社会乃至宇宙天体维持自然的平衡与更新;在自然界中这种生命力能够使天地按照昼夜、四季的规律不停运转,能够产生冰霜雨雪、雷电风云、暑寒燥湿的作用,是这种力量带给自然界多姿多彩的勃勃生机。这种“生命能力”(古人称之为“气”)它缈无形象却又无处不在,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却又遍布所有有形无形的事物与生命体,这种能力在《易经》中叫做 “太极”,它具有“生生”不息的特性。
图片分享:
任何事物都存在这个特性,它就是万物及生命的“能动之机”。这个“东西”在道家称之为“道”,在佛家称之为“心”,在西方宗教中称之为“上帝”。它渺无形象,无处不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在《易经》的太极图中用一个空心圆来表示。
4、何为阴阳?
周敦颐在其《太极图说》中有:“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阴阳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也是事物变化呈现的基本状态,阴阳相互对立,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的这种关系可以形象的用阴阳鱼太极图来表示(其中左为阳,右为阴)。
易经中的“太极生两仪”与现代辩证法中的“一分为二”有一定的相似性。
自古中国人就十分重视阴阳之间的对立、依存、消长、转化关系,《老子》中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音声相合,高下相倾”,又曰:“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人的福与祸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人的福可能是祸的开始(人在优越的条件下容易懈怠);人的祸也可能是福的开端(人经历挫折与磨难会变得智慧与理性,就会有忧患意识,就会奋发图强)。常言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意思。
在道教经典《阴符经》中有:“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这就讲出了恩与害的相互转化关系。比如教育孩子,从小在家中得到溺爱的孩子往往很难成器,而在严格要求或艰苦磨练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能够有所作为。
谈到阴阳之间的关系,就会涉及到哲学中物质与精神关系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唯物论与唯心论之说,因为物质与精神只不过是一阴一阳关系,不可分割的,正如一个人的手心与手背,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物是一元二分的关系。
得与失、苦与乐
说阴阳关系,为什么将“得与失”、“苦与乐”单独拿出来讲,是因为得失与苦乐问题是人生的一大问题,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与关切的。人们常常会问:
什么是幸福?
有人说,有钱就幸福,也有人说,有权就幸福,是这样吗?不见得,有些富豪跳楼自杀是怎么回事?还有些高官欲壑难平是为什么?关键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包括得失的取舍与苦乐的感悟等。
佛家常说人生是苦,故佛家讲修行解脱,实际上佛家用人一生的时间去解决人生苦乐的终极问题,他要出家、修行、解脱,最后证悟涅磐的彼岸,即获得永恒的解脱。实际上在宗教中真正解脱的少之又少,犹如凤毛麟角。
在中国历史上,禅宗是非常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的发展深受儒家的影响,特别是《易经》思想对禅宗影响巨大。禅宗中讲:“烦恼即菩提”,这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智慧,就是太极一体之智。其实人生中的得与失、苦与乐始终是相伴的。
禅宗的确是一种离苦得乐的解脱法门,宋代禅宗青原行思认为真正解脱要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小时候是没有好坏概念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好坏、苦乐有了分别之心,我们往往喜欢好的,不喜欢不好的,人生中总是在好与坏、得与失的分别、取舍、争夺之中,所以会有烦恼、有痛苦,会患得患失,难以解脱,这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宗教与世俗最大的区别是宗教提供了一个超越世间的天堂世界或极乐世界,宗教中认为人生是苦的,只有艰苦修行才能到达天堂或极乐世界从而永享幸福。这激励修行人为了获得永恒的幸福,可能暂时舍弃世间人们的各种追求。这往往颠覆了世俗中的价值取向,孜孜于宗教信仰的人往往能吃尽人间之苦,却不以之为苦,苦乐、得失在这一境界中完全颠倒了,故“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一境界不可思议,是达到超越二元对立智慧后的一种认知状态,在这一状态下,没有所谓天堂地狱的分别,没有出世与入世的执著,没有执著于好与不好的取舍,然而却一切能应运自然,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我们不执著于山或水,而是享用、受用山水带给我们的遐意。在第三重境界,生活中还有不愉快,还有烦恼,但是这不愉快、烦恼也只是体现生命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我们快乐之源。三重境界说来简单,但是每一重境界须经过刻骨铭心的人生磨砺,甚至经历生与死般的人生大历练,才能有所感悟,有所贴切,未有真正的人生体验,实难超越。
与禅宗三重境界相对应的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这是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的一段,原词是这样的: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首词本来是叙述离恨别苦之情的,表达词的主人公经过长夜难眠的相思之苦,清晨独自登楼远望,眼前茫茫一片空阔,离愁愈炽。王国维借用宴殊词中的意境妙手一点,将凄凉、孤独、迷茫的意境与执著追求的心境,引申到对事业和学问的凄苦迷茫与追求的意境中。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这一段出自柳永的《蝶恋花•凤栖梧》,原词是这样的: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十分擅长写哀婉缠绵的词情,这首词本来是描写执著追求爱情的愁苦意境的,王国维借用该词对爱情的孜孜追求引申为对人生事业和学问苦苦求索,为了所追求事业或学问,实现自己的梦想,虽历尽千辛万苦,身心憔悴,那怕付出生命代价也在所不惜。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一段词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原词是这样的: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的前面描写宋代都市元宵之夜,游人如织,灯火如雨,艳香华美,车流龙舞的景象,最后一句笔锋一转,描写主人公在喧嚣的夜景中不经意间见到了寻觅已久的意中人。抒发了主人公在喧嚣的夜景中能超然物外,独享久别相逢的快乐心境。王国维将这一意境引申为对事业与学问的追求,在苦苦求索的过程中,当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然而却在不经意间山回路转,展现出“柳岸花明又一村”,似乎一切都变了,真是豁然开朗天地宽。
在这一境界也意味着,人在喧嚣烦乱的世事中要能保持一丝宁静与恬适,能够随处发现生活中的意外惊喜,学会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
5、八卦成象
前面主要讲了阴阳的生成及其相互关系,并由阴阳引申至人生对得与失、苦与乐的理解上。阴阳是《易经》中的重要概念,是八卦、六十四卦的根本。阴阳之中仍包含着阴阳,阴阳再分化就成为四象,四象再分化则成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如果用卦符的排列组合来显示,则八卦的生成关系如下图所示。
十七世纪著名德国数学家、哲学家、神学家受这个图示的启发而发明了二进制数学原理,从而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理论的基础。
6、六十四卦结构
(1)什么是象?什么是卦?
象就是变化的现象,卦者,挂也,就是悬挂在那里的一种形象,是事物变化现象的比拟。
(2)什么是爻?什么是爻位?
卦中的阴阳层次就是爻,爻者,交也,就是事物变化的层次。比如八卦有三爻,六十四卦则有六爻。爻位就是在八卦或六十四卦中爻的位次。在易经中爻位通常是从下向上的次序,在八卦中分为下爻、中爻、下爻;在六十四卦中分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
(3)为什么阳爻用九,阴爻用六?
;在易经中,阳爻通常用九来表示,因为九是成数(生数是指一、二、三、四,成数是六、七、八、九)中最大的阳数,阴爻通常用六来表示,六是成数中最大(逆数序)的阴数。故阳爻用九,阴爻用六。
(4)六十四卦的来源与构成。两个八卦重叠(即八卦再排列组合)就构成了六十四卦。
(5)卦名、卦象、卦辞、爻辞及传文。
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不同的卦名,即乾、坤、屯、蒙、需、讼……等等。
卦象通常就是指卦符,是事物呈现状态的比拟。卦辞是对该卦象呈现状态的概括性或比拟性解释。爻辞是对卦中某一爻位呈现状态的比拟性解释。“传文”则是对易卦辞、爻辞或易理的进一步阐释。
例如,在易经中鼎卦是由从上至下的六爻组成,从下至上分别是初六、九二、九三、九四、六
五、上九。
鼎卦的卦符是一种象,它与鼎有一定的对应性,鼎卦的初爻与鼎的四脚对应,鼎卦的九二、九三、九四爻与鼎身对应,而鼎卦的六五爻与鼎耳对应,鼎卦的上九爻与鼎杆(抬鼎时所用)可以对应。
7、六十四卦与生命遗传密码
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证明,所有生命体,不论植物、动物,乃至微生物,决定生命遗传特性的是DNA和RNA,DNA由最基本的四种碱基,即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组成,这四种碱基排列组合,可以构成64中遗传密码,可以对应于《易经》中的六十四卦,而四种碱基则对应于《易经》中的四象。现代医学证明,人的基因中包含着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人类的很多疾病都与遗传信息,或自身携带的基因有很大关系。因此,可以说六十四卦是构成生命的密码,不仅如此,六十四卦也还是构成宇宙自然乃至人论社会的密码。
图片分享:
图片分享:
四、《易经》的核心——太极图理论
1、世传最早的太极图 最早的太极图出现于北宋,是由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所创立(即著名的《爱莲说》的作者),据说其来源于道士陈抟炼丹用的无极图。周氏太极图为五层结构。
图片分享:
周氏太极图
周敦颐对其太极图作了一个简单说明即流传后世的《太极图说》。
周敦颐的太极图及其图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他开启了宋代理学的发展与繁荣,由于宋代思想的繁荣昌盛,远播西方,形成了东学西渐的热潮。宋代易学思想及理学对欧洲哲学影响深远,16-17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东学西渐”的热潮。到了18世纪,欧洲学者研究中国文化和哲学的著作不断涌现,到今天,人们还能在梵蒂岗图书馆看到14种西人研究《易经》的著作。当时欧洲许多著名学者对中国哲学思想怀有敬意之情,如莱布尼兹、伏尔泰、卢梭等。
由于周氏太极图看起来还是有些复杂,后人对其不断修改,以期更加符合易经的深意,阴阳鱼太极图就是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太极图示。
2、解说太极图
传统太极图是以相互环抱的两个阴阳鱼组成的圆形图案,故称阴阳鱼太极图。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专门术语,意为化生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包括我们人)存在、成长与变化的总根源。
“太极”是我们的生命之本,是我们的文明之源,它难以言表,难以形容,但是古人还是用各种语言将它的变化进行描述。有学者则根据《周易•系辞》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章句创立了各式各样的太极图式,以表述太极的变化原理。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这是周敦颐对其太极图形阴阳关系的最简要的说明。
世传的太极图有多种多样,其中传播最广泛,在民间最具影响力的当是传统阴阳鱼环抱太极图,这个太极图代表什么意义呢?
这个阴阳鱼太极图的最外圈为圆形(象征太极),一是表示万物的变化周流不息、无始无终;二是表示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三是表示圆融畅顺、圆满法界。
太极图中的S型曲线(象征阴阳两分),一是表示万事万物的变化都包含相辅相成的阴阳两方面;二是阴阳彼此消长互动,阴长则阳消,阳长则阴消,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三是阴阳互为其根,各自均以对方为存在条件;四是事物阴阳的转化都是渐进的过程,即由量变到质变;五是表示阴阳互推互化生生不息。
阴阳中的鱼眼,一是表示阴阳双方中都包含对立面的因素,即阴中含阳,阳中含阴;二是表示阴阳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部也会自生化出对立面的因素;三是阴阳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对立关系。
世传的太极图将阴阳之间的关系描绘的惟妙惟肖,但是对于三才、五行、八卦等诸多关系,则难以表达。我在参悟传统太极图的基础上,研究出了郭氏太极图,该太极图比传统阴阳鱼太极图多了一个中圆,这个中圆表示阴阳多方面运化致和而生的境界。虽然只是在阴阳鱼太极图中多了一个圆,但是很关键,这个太极图很巧妙的将太极、两仪、四象、五行、八卦等真正贯通起来,是对中国传统太极图理论的创新。
这个太极图在阴阳鱼太极图基础上构成了统一于太极基础上的多元互动与均衡关系。也就是说,将传统阴阳鱼太极图着重描述的阴阳对应关系,发展为多元(三元、五元等)之间的互动协调关系。从本质上讲,三才、五行、八卦又根源于阴阳,而阴阳本于太极。参见郭氏太极演化分解图示。
图片分享:
太极图分解图
图片分享:
太极三层境界图
3、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庸之道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子思(孔子孙)所作。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中庸》是儒家阐述的“中庸之道”,并作为人性修养与教育的理论著作。
中庸之道的核心是中用与中道,通俗来讲,中庸就是待人接物要把握好尺度,拿捏好分寸,不走极端,留有余地,中庸达到的境界就是“和”。《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互利共赢” 就是中庸思想的现代体现。
中庸思想如何在笔者的太极图中体现呢?
太极图是以“象”的方式描述矛盾(阴阳)关系变化的动态模型。笔者的太极图最核心是由一个包含了阳(1)、阴(4)、阳中阴(2)、阴中阳(3)公共部分的中圆,这个中圆就是取其“中”之意,这就是中庸的形象化体现,这个中圆既是“合”也是分,从而形成多元关系,其达到的状态也就是多元之间的平衡与和谐。这个“中圆”也就是象征我们做事、做人应把握的尺度。
图片分享:
图片分享:
五、易经应用于管理
1、易经思维模式
(1)、建立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系统观;
(2)、象形化思维,取类比象,天人整体观
(3)、运用阴阳互补、平衡和谐、知微见著、物极必反等思想
(4)、用易经中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模式认识了解世界;
(5)、多维度辩证思维(多元辩证思维)。
我们知道易经在中国古代应用及其广泛,在中国古代,宗教、科学(古代)、哲学、管理、心(理)学、天文、中医等都与易经有很大关系。
2、八卦与五行
八卦来源于阴阳、四象,其强调的是“卦”,是事物变化现象的对待关系的模拟,其强调的是事物诸多对待关系。
五行也来源于阴阳、四象,其强调的是“行”,即事物运行关系,是事物诸多方协调、平衡、制约的稳定运行的模拟,其强调的是协调、制约运行关系。
五行学说能够与现代科学接轨,广泛用于系统管理、系统控制等领域。
3、五行学说的渊源
五行学说也是《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行学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和《内经•素问》,马王堆汉墓还出土了帛书本《五行》,说明五行学说在当时已具十分广泛的影响力。五行学说在后世一直伴随着易学而发展,汉代著名学者董仲舒将五行学说引入天道信仰,成为天地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奠定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即以太极——阴阳——五行——万物(《太极图说》)构建了其宇宙生成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水曰润下”,意思是凡具有寒凉、固藏、滋润、向下流动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则属于水;“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蒸腾、热烈、活跃、繁盛性质与作用的事物则属于火;“木曰曲直”,凡是具有升发、条达、舒畅、明辨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则属于木;“金曰从革”,凡具有断革、肃杀、清宣、收敛、约束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则属于金;“土爰稼穑”,凡具有繁育、承载、受纳、滋养作用的事物则属于土。
较早记录五行生克关系的是《春秋?左传》:《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载:“庚午之日,日始有谪,火胜金,故弗克。”五易经与中国文化
较早记录五行生克关系的是《春秋?左传》:《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载:“庚午之日,日始有谪,火胜金,故弗克。”五行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十分成熟,并且有着广泛的应用。
4、五行学说与中医学
自古中国有医易同源之说,历史上著名中医师都是十分了解阴阳易理的,象《黄帝内经》中的岐伯,三国时期的华佗、唐代的孙思邈等。
阴阳五行是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比类取象(望闻问切)、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点。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认为,木、金、水、火、土五行是构成生命的基本要素,五行分别对应肝、肺、肾、心、脾五大脏俯系统,并与自然界的五气、五色、五味、五神等比类一致。在五脏五行系统中,肝属木主疏泄、明辨;肺属金主清宣、断革;肾主固涩、流浊;心属火主生发、蒸腾;脾属土主运化、纳藏。
5、易经与现代管理模型
易经中的哲学思想十分丰富,但是作为最成熟的管理模型我认为应该是五行系统,下面简单介绍。
五行原理现代阐释
五行生克构成了事物要素间的和谐互动关系,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多元辩证逻辑学说,五行生克是多元间的互动协调关系。
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要素运行和变化所构成,故称为五行,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所描述的事物变化的层次不同,但其根本思想是一致的,都是整体性、系统化思维模式。
图片分享:
对立统一”是阴阳学说的根本规律,其包括阴阳对待、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互动致和”是五行学说揭示的根本规律,描述了事物主要五个因素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维持整体平衡、协调、稳定的运行机制。参见五行结构及其生克变化原理图。
(1)、系统中的五行架构
五行学说是将自然界与社会各种事物参照五行之物(水、火、木、金、土)的性质进行取象比类,建立的多元生、克制约、平衡与生化关系。
万事万物都具有五行要素,在古印度,认为四大(地、水、火、风)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
(2)、五行系统管理(治理)模型
在“完备系统五要素”这个循环图中,制定方案主要是断革是非,从而确立行为方法,故属金;方案执行就是执行过程,主要是体现如水般的滋润、流行特征,故属水;过程监督主要是主曲直,故属木;纠偏机制主要是纠正偏差,尤如火焰般热烈、蒸腾,曰炎上,故属火;系统评估如稼穑生长于土地,其主要服务于全系统,如稼穑来源于土地而回归于土地,故属土。
6、五行学说与政治哲学
三权分立的渊源
西方的“三权分立”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与西方思想史是紧密相关的,最初萌芽于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史学家波里比阿(约公元前205——125年)的思想之中。这些萌芽思想沉睡了十六七个世纪后,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风雨中复苏了。
洛克作为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他全面剖析了立宪君主制,总结了资产阶级各派的政治主张,完成了《政府论》这个划时代的著作。“分权”的概念从此诞生了。他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其中立法权的地位最高;三权彼此是分立的,同时又相互制约并协同工作的。洛克的分权论实际上还只是“两权分立”,联盟权(即外交权)实际上是行政权的一部分。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全面阐述和发展了分权和制衡的思想,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被后人称为“理性的法典”。他认为,如果权力过于集中,来自人民的权力就会变成统治人民的工具,因此他提出“以权力制约权力”。孟德斯鸠学说继承了洛克的“三权分立”(尽管还只是二权分立)的思想,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立并完善了“三权分立”学说,从而使司法权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元素。
孟德斯鸠认为,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合一,就会形成专断的权力,自由也就不存在了。他认为国家权力的这三个部分之间要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彼此结合、维持平衡,以具有最大的稳定性。这就是三权制衡的原理,标志着制衡学说的发展和建立。
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说,是当时限制君主王权专制,争取公正政治权的思想理论。随着西方资本社会的发展,这一分权说已经成为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理论依据,成为国家政权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
其实这“三权分立”制衡说还是不完整的,(或者更确切地说,不是适合中国文化环境)在分权系统内缺少必要的监督环节,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学说可以构建完善的五元权力制衡。
“三权分立”不仅仅是西方政治哲学的核心,同时也是西方管理哲学的核心。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西方三权分立缺乏必要监督、监管环节的弊端。
7、中国式民主政治
中国正处在结构转型期,法制化管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法律应该体现公平与正义,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是确保公平与正义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治行政腐败的有效途径。所以将监督权从司法权中独立出来成为重要一环,以强调监督机制的重要作用。监督权是保证行政有效运行,防止行政腐败的一种重要因素,故单独成为权力制衡的一个独立元素。监督权主要是监督、审查行政执法环节的公平、公正、有效性,防止行政腐败。
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走向社会主义民主,没有真正的民主就不会有真正的和谐。民主是一种政治体制,也是公民的一种社会权利,民主化的程度决定着社会的和谐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保障和维护人民公众的话语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政治哲学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完备的哲学思想体系必然应该涵盖包括政治哲学在内的诸多领域,《易经》中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必然也能从政治哲学视角解读当代中国政治,乃至提出相对适合于中国特色的政治解决方案。这也是笔者从传统阴阳五行哲学中探索政治哲学的根本目的,希望以此抛砖引玉。
六、东西方文明
1、西方文明
西方文明有个特点,就是黑白分明、二元分立,所谓“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西方基督文化中二元对立论十分突出,在《圣经》与基督教义中善与恶、美与丑、天堂与地狱、正统与异端常常是水火不相容。反映在社会生活中也常常表现为二元对抗或二元分离的矛盾状态。如,西方一方面信仰万能的上帝,另一方面又搞唯物的科学,宗教与科学始终不能统一。而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虔诚的宗教信徒,如莱布尼兹、牛顿等。
由于西方文化中的上帝信仰,它将世俗与天国割裂开来,在世俗中人就是有罪的,这就形成了宗教中的原罪思想以及救赎人生的情结,构成西方思维模式中的执著、反省的人生诉求。对上帝的心灵依托以及对来世天堂世界的信仰追求,造就了西方修道普教的传教士精神,并贯穿于所谓西方文明的不断扩张中,成为社会潜意识的心理形态。因此,西方的枪炮打到哪里,哪里就会有西方传教士和教堂。
西方宗教本质上是把上帝信仰契约化了,歌德的《浮士德》人生历程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契约基础上的;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从理论的层面使契约精神成为西方文明的基本社会思想。;
作为宗教中上帝信仰与主宰的反叛,以希腊理性哲学为基点的自由主义在西方近代得到了大发展(以欧洲文艺复兴为发端)。洛克《政府论》的问世标志着西方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体系的建立,孟德斯鸠进而完善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则从经济层面丰富了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一是主张彰显人的权利,指出君权并非神授,而是来自民意;二是限制政府权力,不让它恣意妄为,政府管得越少越好;三是相信经济发展要靠市场,靠自由竞争,靠合理规则。
契约论与自由论结合,形成了西方自由、民主、平等、公正为基调的民主法制制度,形成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社会基础,形成了西方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维护人权的思想。
中国认知思维模式注重综合,而西方思维认知模式注重分解,注重对每一部分的细节的解剖与分析,就像西医一样。这形成了西方人条理分割、注重逻辑的思维习惯,也造就了西方人的科学思维模式。
西哲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就是这种分析思想的最高体现。黑白分明,一切都分成同己和异己的两部分,总要找出一个对立面,这种对立思维,直到现在还是大有市场。如冷战思维、民主传播思想、反恐理论……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Huntington?Samuel?P,1927~2008)提出了著名的“文明冲突论”,其代表作《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他认为在冷战后的世界,文化和宗教的差异而非意识形态的分歧将导致世界几大文明之间的竞争和冲突。这一思想在美国当代很有影响力,这也是美国实行对外霸权主义思想内在因素之一。
2、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与《易经》的传承有很大关系。中国文化是多元融合而又统一的,在对《易经》的不同理解中,形成了儒、道、墨、法、阴阳、医、名等诸多宗派,在中国的主流文化中没有万能的造物主(人格神)的概念(尽管墨家崇神,但没有成为主流),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秉承天人合一的天道人和思想。
中国文化崇尚人文主义精神。道家认为,只有顺应自然并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完美的人性。而儒家则认为,既要尊重自然规律,还要通过礼乐教化,通过自我完善才能达到圆满人生。儒家思想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为人处事,所以西方哲学家认为中国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伦理学。
儒家的治国之道,是以扎根于宗亲宗族之血缘关系的宗法体系为基础的。在中国,家与国存在着结构模式的相似一致性。君与臣、夫与妇、父与子、上级与下级、长辈与晚辈,这是同一性质的阴阳模式的关系体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大学之道、治国之本。在儒家看来身、家、国、天下是不同层次的同构关系。儒家的一切思想范畴: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等等……都是构建在统一的家国一体式宗法体系之上的。因此儒家思想又是一种政治哲学。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认为知足、自强、内省、心灵宁静与安适是真正的幸福之源。
中国文化中的阴阳五行思想突破了简单二元对立思维,中国人不太主张非此即彼的简单二分法,排斥任何形式的极端与片面。中国的辩证思维较西方有更多维度,中国注重多个不同因素(不只是两个)的和谐、圆成与圆通之境。我们善于寻求一种综合的结决方案去化解矛盾,而不是简单地排斥对立面。“和”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的思维习惯,中国今天倡导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和谐世界等一系列思想,就是“和”这一思想的政治体现。
七、开创中华文明新境界
中国文化当前面临的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社会多元化问题,诚信缺失问题,产业技术发展问题,以及在世界多元关系中构建和谐国际关系新秩序等诸多问题……。我们还要继承、发展、创新传统文化,吸收、贯通、融合西方的先进文化,并融进中国元素,建立东方文明话语权强势。,使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自1840年中国经历了“3000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目前中华文明尚处在复兴初期,我们今天的吃穿住行乃至生活中的一切都受西方化深刻影响,我们穿得西服,坐的汽车、飞机,办公用的计算机等等,包括西方的政治、金融、文化体系都有来自于西方,应该说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同程度的烙上了西方文化的印记,民主与科学是西方文化近代奉献给世界的丰盛大餐。然而我们不曾放弃复兴中国文化的梦想,我们今天的文化仍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嫁接性,中国文化具有非同寻常的发展潜力。
一、基本情况
1.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认识情况
本方面调查共设计四个问题:
(1) 你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有哪些理解 (多选)
(2) 对儒家思想, 你的看法是。
(3) 对道家思想, 你的看法是。
(4) 对佛家思想, 你的看法是。
调查结果如下:
70%~80%的学生认为中国文化经典“博大精深, 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48%的学生认为它“富有美感, 令人愉悦”。但也有7%的学生认为它与现实“距离遥远, 无益于当今社会发展”, 4%的学生认为它“内容陈腐, 思想保守”。
对于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看法, 具体情况为:完全认同的不足10%, 完全否定的只有1%, 95%左右的学生认为应该批判性地继承。
这反映出, 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经典的思想内涵和对后世的积极影响也得到了多数学生的认可。对文化经典的主流思想——儒家、道家、佛家思想,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得到批判性的继承。文化经典的美学价值, 也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同。但也有个别学生可能过分注意到文化经典的消极方面, 从而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
2.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阅读、背诵情况
1) 阅读情况
本方面调查共设计五个问题:
(1) 选修过中国经典文化研读选修课之后, 对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阅读情况。
(2) 选修过中国经典文化研读选修课之后, 对《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的阅读情况。
(3) 选修过中国经典文化研读选修课之后, 对《坛经》、《百喻经》等佛家经典的阅读情况。
(4) 你现在手中是否拥有或借有一本或几本有关唐诗宋词的书并经常阅读?
(5) 当今多元文化世界, 你是否愿意抽出时间阅读古代文学典籍 (如《红楼梦》) ?
调查结果显示, 对儒家、道家、佛家经典“只读过课本上节选部分”的学生占总调查者的比例分别为83.9%、87.2%、92.9%;“较为系统完整地读过其中一部或几部”的分别为8.9%、7.9%、3.8%;“经常反复地阅读过其中一部或几部”的分别为7.2%、4.9%、3.3%。这反映出, 选修过中国经典文化研读选修课之后, 学生对儒、道、佛经典的阅读基本停留在课内阅读的层面, 80%以上的学生只读过课本节选的部分, 不足10%的学生较为系统完整地读过其中一部或几部, 能够经常反复地阅读其中一部或几部的更不足8%。对儒家经典的学习情况要稍好于对道家和佛家经典的学习。这可能因为儒家思想是社会的主流思想, 教师对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较高, 学生也相对比较重视。对道家经典的阅读, 情况就要差一些。对佛家经典的阅读, 情况最差。这可能与佛家经典比较难懂, 佛理比较隐晦, 学生认为它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又难参悟有关。
古诗词阅读情况则更不乐观。“有书, 经常读”的学生不足8%, “有书, 不经常读”的学生占到67%, “没有书, 也不打算读”的学生占到15%。
从对文化经典的阅读意愿上看, “十分愿意读”、“愿意读”的合在一起占总调查者的80%以上, 说明多数学生还是有阅读意愿的。影响将意愿转化为行动的原因, 从调查中反映出的主要有三个:一是时间, 70%以上的学生选择“愿意但只是偶尔阅读, 因为没有时间”。高中学习紧张, 文化经典研读属于选修课, 学生学习时间有限, 不可能将大量精力投入其中。二是兴趣, “没兴趣, 不喜欢此类书籍”的学生约占8%。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阅读兴趣不能被激发出来, 再好的书也是读不出味道的。三是认识, 有5%的学生认为读传统文化典籍是读与现实生活无关的书。现实阅读的功利性, 成为影响学生阅读文化经典的一个重要原因。
2) 文化经典的背诵情况
背诵, 是学习中国文化经典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 也是检测学习结果的最主要方法。因此, 此次单独拿出来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进行考查。
从调查结果看, 近70%的学生能背诵下书中的一些章节段落, 有的学生 (约占10%左右) 还能扩展到对整部书的背诵, 这是很值得肯定的。但也有20%的学生由于记忆能力或认识的问题, 背诵不是很积极, 还需要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
3.中国文化经典的学习方式
当前学习方式多元化, 对文化经典的学习, 学生愿意采用哪一种学习方式呢?此项调查共分三个方面:首先, 从阅读的个性倾向看, 学生是乐于读原著加古人的注解, 还是读原著加今人的注解, 抑或直接读白话文译文, 或读现代学者的解读著作, 或看影视栏目。其次, 在交流方式上, 学生读文化经典时, 愿意采用什么方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悟?是直接与教师、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 还是把自己的感想写成读后感与他人交流, 抑或在网上与他人 (如名人大家) 交流, 或主动去听有关文化经典的讲座, 与讲师交流, 抑或根本不交流。再次, 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是什么?对这方面的调查问题, 学生可以进行多项选择。
调查结果发现, 学生在阅读文化经典时, 体现出很强的个性倾向。愿意读原著加古人注解的占18%, 愿意读原著加今人注解的占45%, 两者合在一起超过被调查者的60%。这说明:读原著, 仍是学生的首选。但更多的学生希望在原著后配有今人注解, 也有30%左右的学生喜欢读白话文译文或看现代学者的解读著作, 这可能与学生文言功底较浅、阅读时间有限等多方面原因有关。调查中还发现, 近四成的学生喜欢通过观看影视栏目 (如《百家讲坛》) 来了解文化经典。
在交流方式上, “愿意直接与教师、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的占40%, 在各选项中所占比例最高。可见, 教师、学生仍是学生首选的交流对象, 课堂学习仍是他们的最爱。当然, 也有20%左右的学生愿意在网上与他人 (如名人大家) 交流, 或主动去听有关文化经典的讲座。而把自己的感想写成读后感与他人交流的方式多数学生不太热衷, 只有17%的学生乐于为之。
在学习困难方面, 调查显示:认为“古书不易读懂”的占57%, 认为“没有时间读经典”的占47%, 认为“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的约占35%。这些数据表明:学习经典最主要的困难在于文化经典本身的艰涩难懂。这说明较好的文言功底, 仍是学习文化经典的基础。其次, 高中生学习任务艰巨, 阅读经典的时间有限, 因此阅读时间问题, 也是学习文化经典面临的一个主要困难。再次, 学习经典所需的良好的外在环境的缺失对学生的学习也有重要影响。
4.对于中国文化经典的运用
此方面调查设计了一个问题:思考现实问题 (包括写议论文) 时, 你是否经常借鉴文化经典中的思想?结果显示, “经常借鉴”的人约占20%, “偶尔借鉴”的人约占65%, 另外约15%的人“从来没有借鉴”。
这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从第一项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认识情况”中可见, 90%左右的学生都认为对传统文化需要批判性地继承, 但本项调查却反映出多数学生并不经常性地对经典中的思想精华加以借鉴和运用。“批判性继承”可能只是他们从教科书中接受下来的概念, 学生对之既缺乏认识, 又没有内化为思想, 更不可能去亲身践行。
二、调查反思
1.提高重视程度
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 是民族智慧的浓缩。学生对文化经典有正确的认识是他们学习经典的前提。相反, 如果学生对经典缺乏正确的认识, 或对学习经典的重视程度不够, 就不可能自觉自愿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经典的学习中。因此, 对个别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
2.拓展阅读范围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文化经典的阅读基本停留在对课内选文的学习上, 阅读量还是相当有限的。学生的阅读基本停留在被动阅读阶段, 主动阅读和完全出于自身兴趣的阅读还比较少。学生学习文化经典还仅停留在有限地选修课时间, 课外自主拓展延伸性学习还有待加强, 很多学生还没有把对经典的学习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持久性的行为。
3.加强背诵学习
我国传统中对文化经典的学习, 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基本经验。首先便是背诵。在传统教学中, 对于初入学者, 常常是先生读一句, 学生跟读一句。先生教完一个段落, 反复领读几遍, 再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诵读, 读熟后再到先生讲桌前背诵。学生背得烂熟, 没有错漏, 先生再教新的段落。可以说, 背诵是学习文化经典“固本培根”的方法。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尽量让学生把文化经典中的精华先背诵下来, 不明白的义理留待今后进行慢慢的理解和领悟。这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将大有裨益。但目前背诵经典的现状不是很乐观, 一是经典的背诵量有限, 二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认识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4.改变教学方式
文化经典的学习方法应当紧密结合当今教育的发展, 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法, 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 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课堂学习中, 阅读、背诵、讨论探究、辩论争锋等多种教学环节要互动相生, 传统与现代的学习手段更要互融促进。同时, 教师要注意将对经典的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 充分借助社会化学习资源, 拓宽学生学习经典的渠道。
当然,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写读后之思, 毕竟“写出来”是对思想最清晰的表达。对学生惧怕写作的问题, 教师不要回避, 要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引导、点拨和激发, 让学生有话想说, 有话可说, 不得不说, 提高学生用最规范、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同时, 针对经典学习中的一些实际困难, 要尽量想办法克服。如针对学生学习经典的时间有限的问题, 教师可以多举办一些课外活动, 如经典名句背诵比赛、原创古体诗诵读大赛等, 用课外活动来弥补课内学习的不足。这也有利于形成学生学习经典的良好的外在环境, 营造出人人学经典、诵经典、创新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
5.提高运用能力
学习经典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经典来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 加深其对社会的思考和认识, 培养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经典中有很多闪光的思想, 在现实生活中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 儒家“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仁”思想;道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佛家的平等思想、克己利他思想等等。学习经典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闪光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进入每个学生的大脑, 内化于心, 成为他们实践的主要指导思想。
国家课程标准将语文选修课程设计成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有研究者将这五个系列概括为“文字——文学——文化”三个层次体系,笔者认为这三个层次体系可简化为“语言——文化”两个层面,语文学科的选修课程,需要让学生理解语言,应用语言,逐渐培养起语感,而这并不单纯以考试作为指向;语文学科的选修课程,如要寻求更深远的意义,那么它必定需要负载文化、传承文化。
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若能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此作为一条贯穿高中、大学两个时间阶段的轴线,不仅能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使高中语文教育与大学的人才培养相接轨,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选修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更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成为一条贯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价值与诉求的主线。
一、关注学生,凸显时代,积淀中国传统文化
选修课的开发设计要凸显时代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体验、原有的知识储备,但要避免走向“粗鄙化”的极端。
北京清华附中邱道学老师开设的“文学典故”选修课程中,将文学掌故分门别类,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出发,补充必修课文本当中出现的典故,又拓展至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旅游典故、生肖典故、古代十大名曲典故等,这样的思路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诚如邱老师的自述所说:“典故都从社会生活中长期积淀而来,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常常能使同学们‘会意’,生发诸多乐趣。所选的典故材料趣味隽永,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多是同学们知道一些但未曾深入了解的内容,接近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学生通过学习、探索得到了很多收获,有的尝试用典,美化语言,提高了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的集中精力研究某一类典故,培养起了探索的精神和能力;有的涉猎历史等学科领域,培养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识,提高了民族文化品位。”
的确,借助流行歌曲、漫画、影视作品等形式,利用历史、旅游等资源,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利于凸显选修课程的时代性,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有收获,从而达到了“轻负高效”的课改目标。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要力求避免为了“轻负”而出现的“鄙俗化”现象,仅仅为了“热闹”、“好玩”、“看上去很美”,而将选修课流于形式,对“穿越类”、“玄幻类”小说泛泛而谈,或大量引用“杜甫很忙”“江南style”等吸人眼球的内容,或对网络流行的“李刚体”、“咆哮体”、“TVB体”、“元芳体”、“淘宝体”等大讲特讲。这类内容虽然也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悄然而至,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们也裹挟了民族文化粗鄙化的负面影响。冯骥才先生曾说:“一个民族文化的粗鄙带来的问题,不仅是对自身文化的损害,而是影响民族素质的下降,同时致使人们丧失文化的自尊与自信。而失去这种文化的自尊与自信才是最危险的。”
挖掘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设置专题讨论,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积淀。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如在苏教版必修课程学习时,学生流露出了对《鸿门宴》《林黛玉进贾府》等课的浓厚兴趣,不妨趁热打铁,以此作为突破口,开设“《史记》选读”、“《红楼梦》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选择不追求面面俱到,可以选择若干专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比如《史记》中的人物描写艺术探究、司马迁的生死观研究、《红楼梦》诗词研究、饮食文化研究、传统服饰研究等。
在设置《唐诗宋词选读》等类型的选修课程时,以文言知识为中心,“逐篇讲解”,将选修课堂变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这种功利化的作法受到了普遍诟病,而以专题式的内容重组不失为一条“突围”之路。例如可以选讲“传统文化节日与节令诗”,激活了学生关于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七夕等节日的记忆和体验,更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及节令诗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底蕴。还可以选讲“唐诗宋词当中的花与中国人的精神传统”,这同样能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他们所知晓的许多诗人都以爱花之名而传世,杨万里爱荷,林逋爱梅,苏東坡爱海棠,黄庭坚爱水仙等。引导学生选取唐诗宋词当中的咏花诗词,在学生自己学习、讲解这些咏花诗词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探究“为什么唐代人喜欢牡丹,而宋代人却偏爱梅花”等问题,将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打通,不仅容易理解“诗词发展与时代气象”等文学史的内容,还探究了中国文人的精神传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
二、利用课程资源,结合地方特色,进行二次开发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吸收各地区选修课程建设的经验,结合地方的历史、古迹、民俗等文化资源,巧妙进行二次开发,凸显地方选修课程的特色、校本选修课程的亮点。
例如:全国各地很多地区设置了“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这一选修课程,现有的教材、教学案例等课程资源就可以为我们所用。教材选编各有千秋,由于学生文言基础比较薄弱,容易抱有“避难就易”的心理,对古代散文更是“避之唯恐不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和有限的修习时间,必须要精选重点。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古迹、民俗等文化资源,则为开设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选修课程提供了一个“精选重点”的突破口。王安石曾在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任知县,任期三年左右,政绩卓著。所写的《鄞县经游记》,记述了他在鄞县境内“东西十四乡”的考察情况。其间,还写下了游览天童溪、西亭等数十篇文章诗词。他组织治理过东钱湖,将建于唐代元和年间的孔庙作为学校,使得“鄞县始有县学”,如今漫步东钱湖湖畔,可游览“王安石公园”,而“县学街”也得名于其创设的县学,沿用至今。将现有的课程资源与这些宝贵的地方文化资源相结合,开设“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研究”这一选修课程可谓水到渠成。教学内容能直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更容易“激活”其学习动机。
王安石不汲汲于功名利禄,不贪图清闲富贵的美差,宁可外任地方官,主要是想在地方上做出一些实绩来,造福一方百姓。他在鄞县动员百姓大兴水利,建造堤堰,修整、疏通池塘,为当地水利建设作了不少贡献。在青黄不接之际,贫苦农民用粮十分困难,常常忍受高利贷者的盘剥,王安石收取轻微的利息把粮食贷给贫苦农民,约定秋收后归还新粮,这就是青苗法的雏形,鄞县就是王安石改革的一块试验田,除此之外,他还在鄞县兴办学校,整顿户籍管理,不断进行改革尝试。
课堂上的问题探究、讨论可以延伸作为课后的作业,以开放性为原则,引发学生思考。如学习以上提及的《答司马谏议书》之后,可引导学生撰写小论文谈谈自己心目中的王安石,也可将《兴贤》《读孟尝君传》等文章进行比较阅读,结合王安石的“人才观”和现代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人才观”,还可再次回归到地方的历史、文化古迹中来,让学生为古迹、景点撰写介绍、宣传稿等。教学评价时应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展示成果的原创性和独特性作为参考依据,结合笔试成绩,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张玺.可选·可修·可控——建构主义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特征研究[J].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3.2
[ 2]邱道学.高中语文选修课设计与实践——“文学典故”选修课案例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冯骥才.紧急呼救——民间文化拨打120[M] .文汇出版社,2003
[4]孙武军.王安石与鄞县的不解之缘[M].宁波人文讲坛》,2010
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周易》这本书。二十几年前,看有的文章中说,中国的《周易》,是二进制之父,假如没有《周易》,电脑也许要晚发明很多年,甚至几百年。我是做无线电工作的,知道二进制是数控的基础。
在我的知识里,那时只是听有些老人说过《周易》这本书,理解为《周易》应该是算命方面的书,怎么还能与电脑,二进制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就找了一本《周易》来看。《周易》与二进制的关系很简单,马上就明白了。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奥妙和很深的哲理,却让我至今都没有把玩明白。为了明白,后来又看了很多版本的《周易》,虽然没有过深的明白,但因看了很多年,也有很些点滴的体会,在此纪录下来,以供大家分享。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全世界都在研究与讨论。这本书包罗万象,天文,历史,军事,哲学等等都有涉及,就象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人在研究《红楼梦》一样,世界观不同,造成研究结果的不同。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谈不上研究,但是书中的文字与哲理,我认为是很值得我们一看和把玩的。
古人云:不看《周易》,不能为将相,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包括近代伟人---毛主席,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我看《周易》,虽然没有看懂什么,也感悟到了其中有些为人的道理。象书中第一卦,“乾”卦,乾为天,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还说‘潜龙勿用’是说万事不要强出头,能办的就办,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通俗的解释就是说,枪大出头鸟。包括古时候说皇上是“九五之尊”,这是对乾卦第五爻(发音:遥)的总结和概括,爻辞“飞龙在天”,所以用这个来形容皇上。
“坤”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博大和宽广的胸怀,做人不要斤斤计较;“恒”卦,孔子在《周易》的系辞中说“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恒”,这是教我们知道,怎样做一对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恒”;“姤”卦,一阴五阳,有一女侍五夫之象,也有老男娶少女之说,这不是正配。卦中一说女人的淫荡,二让我们“勿娶此女”;还有“否极泰来”这个成语,也是来自源于《周易》;《周易》里有“否卦”和“泰”卦。是说世间的事物“不能终否”,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往好的方面转化。“阴极必反,阳极必至”的道理,是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持之以恒,就有成功的希望。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事物的量变,必然要达到质的变化。对于做人或做事而言,都要掌握“度”的含义,万事都不要过“度”,过“度”后,一定要引起反方向的变化。
在《周易》这本书中,全书都在贯穿着一个“位”的概念。尤其是孔子为之作的系辞,对“位”的关系,有更多的阐述。主要是说天尊地卑,君有“君”位,臣有臣“位”。包括每一个卦,都有“位”的关系。虽说这是我们所批判的封建思想,但在今天的社会来说,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都有对“位”的要求。所说的做人要在“位”不越“位”,该说的要说,该做的要做,不该说的千万不要胡说,不该做的千万不要去做,那样就会适得其反。这是我们做人和做事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现在的企业都讲团队精神,假如做人能把握好“度”与“位”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处理的很好,团队也一定会团结。
如果有人把《周易》单纯的看成算命的书,我认为就是大错特错了。不错,《周易》涉及了算命,但算命或预测,对于这本书来讲,它只是一个极小的方面。我不反对算命,但做人不能全部信命。现在有时我也算着玩,那是在对某件事情,举棋不定或很迷茫的时候,我自己就算一下,当卦上说的很时,我会信心百倍的去把事情作完,当算的不好时,我就要冷静的考虑事情的过程与结果,理智的还是要去把事情办完。不要认为算得不好时,就不办事情了,那样是不对的。有很多的事情,我们是“贵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还有很多,很多,在此就不一一的例举了。总之,《周易》能位于我国的五经之首,一定有它的道理。以上只是我看《周易》粗浅的认识,有不到的地方,望朋友们点评
《周易》读后感:说“王”解字
“王”,《说文解字注》曰:“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王,天下所归往也”。王者,主也,主事者,成功者,治人者,常言之:胜者,为王也。
对于任何一个阶层、团体、组织,乃至于个人而言,如何让自己出人头地,成为王者,乃是我们永恒的话题。王者,狭义地讲,便是指主事之人,乃是为帝、为王者、为帅、为将……,帝为王者之王,王为帅者之王,帅为将者之王……因此,王是一类群体,是某一群体中出其类者,众人之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士之民,莫非王臣,“凡王之属皆从王”,王,众皆争之,众皆捧之。其实,王者,只是一种职位,一种身份,或者说一种荣耀而已;更广义地讲,王者乃是指处于独领一方、一地、一群之王,甚或是指虽不处于主事之位,却也是立于鸡群之首。王,是成功,是达到目标,是实现或体现某种自我价值的地位,是一种孜孜以求无以伦比的精神。我很欣赏孟子,世人类多,其可分二,一为“治人之人”,一为“治于人之人”。所以,追求王者之风范,定是治人者之基本目标,也会是众人普遍的目标。
世事万物,纷繁复杂,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类”中之物,“群”中之人,各不相同,正是这世间万物组成了一个多维立体空间。人们追求的目标,不外乎为财、名、权、势等而已,我们将其归结为“目标点”,如果把每一个人作为起点,与各不等值的目标点“目标点”相连的话,便构成了一条条直线,按数学上“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原理,从任何一个人的起点达到目标点,在理论上都是具有必然性的,此即常言的“殊途同归也”,所以说,世界虽是这么复杂,却又总是包含极其简单的道理,如何在这个复杂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那条“两点之间的直线”才是也应该是我们孜孜孜以求的真理。
时代发展至今,虽说是日新月异,却也并没有发现什么东西是绝对的真理,正如世上万物皆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一样,所谓“科学”也只不过是与各种“非科学”的战争中显胜的一方而已,也正是那场战争之中的“王”者而已,其实,世事人物,有正有邪,很多时候,是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的,无所谓对,也无所谓错的,所以说“盗亦有道”也。
孔子曾言:“一贯三为王也”,而其所言的“三”乃是指“天、地、人”也,所谓参通天、地、人者而为王也;《周易》亦云:“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又何事不能成呢?其实,这三个条件肯定是不等值的,一个人是很难做到同时与天、地、人相合的。因此孟子又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谓“天时”,便是泛指促成成功的一些外在条件,比如自然环境、社会氛围,甚或是某种机遇。一个人能做到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这大概就是古典意义所说的“天时”了,其实,这便是最高的一种境界了。当然,这种境界不是人人或者说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因此,“天时”是这几个条件中最为容易成功,也最为难得的一个,如果有“天”助我也,又何愁事业不成呢。其实,我认为 “地利”才是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条件,地利的重要性已在古往今来的诸多事件中得以印证,两军交战,争必争之地,两国交兵,寸土相争,就是为了抢占地利,经济发展要控制资源产地和能源产地,当今的太空之战,石油之争,莫不如此。地利虽然重要,却不是人人都具备的。地处蛮荒之地,人处尴尬之境,又如何出其类呢?真正的任何人可以把握的可以自己依赖的只有“人和”。“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之中,只有“人和”才是最容易把握的了,因为“人和”是最具有能动性的一个因素,简言之,“人和”包括自身的不断努力更新和对“民心”的酝酿与把握两个方面,所谓“人和”,对自身应当“必求自强不息”,它是一种对内在要素的统筹运用,对外在条件的正确应对,是一种“德”的境界。昔日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一呼万应,敲响亡秦的丧种;水浒英雄,惩强扶弱,替天行道,贪官污吏莫不缩首;太平天国,也曾席卷大半个中国,却闹个群龙相争,天京内讧,一次次均有首无终,虽可言顺应“天时”,也占有“地利”,然失却“人和”也。
正因如此,我可以大言不惭地把孟子的话改为: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不如天时,无天时便寻地利,无地利便求人和,与“天、地、人”合,世上又何来难事之有?
“天时、地利”皆不常有,唯可求的是“人和”,“人和”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谋事的境界,是一种趋向成功的潜在因素,也我们谋事的关键所在,正如孟子所论证的,“人和”才是最重要的条件,有了“人和”,我们才能把握天时,有了“人和”,我们才能寻找地利,才能促成成功。
源用中国古代佛学所指,人生有“三种境界”:小乘、中乘、上乘。小乘乃是指“生存之道”。达尔文言:“适者生存”也,能够与环境相适,方能于世能容,否则纵使你有旷世奇才,也会无从施展,正如所言英雄无用武之地也,世事人例也就太多了。三国时杨修恃才放旷,以客压主,世乃难容;屈原空有一腔
爱国之志,却只有投江避世;陆游也只能“僵卧孤村”矣,也许他们经历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但适者生存这一自然法则都不能任用的话,生之不能,又何谈其发展呢。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小乘乃是万楼之基础,否则,所谋之事也就只能成为空中楼阁而已,也正如牛郎织女、许仙白蛇的千古绝恋令许多人欣羡不已,但谁都知道,故事虽然美妙,于世所不容的悲惨爱情,其结局却总是必然。
所言中乘乃是“发展之道”,适者仅能生存,能者方能发展。所谓能者,便是指术业有专攻之人,更是指具有组织、管理、应对谋略的人。动物间夺食、争王必以力斗,力弱者败,败则为“臣”、为“囚”、为“寇”,甚或只能一死了之。动物相争之残酷,让人感慨万千,其实,人类亦然。况且人类不会仅仅把自己的思维局限于“生存”之上,他们更为看重的是自己的发展,如何能在“众马之群”脱颖而出,如何能在适当的时机“锥”身而出,除了应具备某种专业之才,还需要具有把握时机的能力,虽然伯乐能识千里马,而千里马身边伯乐不常有,因此,固然你是千里马,也须识得伯乐方可,否则,纵然你“嘶鸣不已”,也只能是“徒费心力”而已,甚或被看马之人鞭笞捧打一番,这大概便是许多人所言的有谋无人识、有才无处施的难堪境地了。
大乘便是指心身处于治人之位,心旷神怡之境,或居于庙堂之高日理万机,或处于江湖之远运筹帷幄。王者当是治人之人,或如秦皇汉武,攻城掠寨,尸横遍野,一统江山;更如成吉思汗,一把弯弓,所向披靡,万里无疆;或如诸葛孔明,羽扇伦巾,指点江山,志在千里;或如梁山英雄,替天行道,意气风发。偶思上个世纪国共之争,为什么出了个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也,只有处于治人之位,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控制局面,也才有机会施展韬略,笑傲江湖。
成为一个王者,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也许从形而上学的角度计,先人在造化“王”字时,设定“三画而连其中”,从字的解剖学角度计,应当是“三横两纵”,其“三横”便是指一个王者应当具备的知识广度与层次,三横始终具有向外拓展的空间。人之初,大脑俨如一片混沌,需要储备许多的知识,注重知识的扩展性即广度,而有了一定的储备量后,更需要“一纵”一个提升,否则便会如仲永一样在聪颖童年后便“泯然众人矣”。殊不知古易早云:潜龙勿用!当知识积聚达到一定时候,要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做到“守中用中”,“连其中”,把最适合自己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进一步深造,使其达到质的飞跃,以求“术业有专攻”,知识要具有深度,也仿若人生之求学到就业的过程。如果要想在就业中不“泯然众人矣”,或者要在工作中成为一个王者的话,必然要“进德修业”,此即“二纵”也。为王之后,虽然不会“事必亲躬”,但要做到运筹帷幄,欲以一己之力而将各方控制于掌股之中的话,其必然要促使王者再次扩展思维空间,拓展思维辐射,此即“三横”也。当然,古人言:三者,多也,我们在生活中应当不断地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以求不断适应新的环境的变化。
勿庸置疑,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所依赖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人力资本,西方经济学家卢卡斯更是归结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其实,这也就是强调人力素质的重要性。通俗地讲,人力素质就是指知识结构,我们常常把知识结构分为广度和深度两种,所谓深度是指具有某方面专长、术业有专攻的人;所谓广度是指一种综合素质,一种综合能力的运用。而真正要成为王者,应当更加注重知识的广度,总结历史也不难看出,术业有专攻的人往往是为人所用,为“治于人”之人也,正如前面所言,世事人物,无所谓好坏,其实,实现目的的方法也一样,无所谓对与错,如果一个人只是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所谓的正统的范畴内,他的选择范围必然受限,所以,我们应当充分拓展思维空间,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手段,以求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广度思维。所以说,专业化的人才也并非是指仅仅具有知识纵深的人才,而是指同时具有知识广度和深度的人。很显然,一个仅仅知道设计微机软件的人,如果不知道市场供求,不知道如何推销发行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比尔&S226;盖茨的;封神演义中,千神百怪,各有其能,最后皆归于姜尚之门帐,而姜尚纵有盖世奇才,却又只能为臣、为相;三国时刘备既无关、张之力勇,又无诸葛之智胜,却能扼中成王,唯其德也。所以说,王者才是最后的胜者,王者总是具备各方面综合能力的人。
我们成就一件事,实现一个目标,或者说欲成为一个王者,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总是要经过一定的过程,一种仿若生命周期的过程。其实我们的古典——《周易》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周易》初九云:“潜龙勿用”。卦之初,爻之初,乃是人之初,力之必弱,犹如雏鹰之嫩翅无力远翔,犹如潜龙之蜷于深渊不能有所枉动,犹如幼蚕之尚需不断摄食桑叶,此时,当野蛮其肌肤,锻炼其体魄,韬光养晦,隐忍待发。龙之处于潜,德之处于隐,事之处于忍,是大量噬取营养的时候,是打造自己的最佳时机。此时,因为自己尚且力弱,也不会招致过多的外物妨碍,应当摆出一幅“返婴寻天籁”与世无争的态势,这时候倘若要去做一个初生之牛犊与虎相斗,勇气固然可佳,却只会徒增笑尔。
《周易》乾九二云:“见龙在田”,九三云:“君子终日乾乾”,九四云:“或跃在渊”,其实这些都是是告诫我们在前进在奋斗的路上应当“慎慎焉”,慎对周围的人与事,因为此时上不在天,中不在人,下不在地,经过“潜龙”的广积,已如“易”之所云“见龙在田”了,锋芒稍露,力之外争,必招致外力的反击,也许原先视你为无物之人会迅速将你列为潜在的敌人,造成在某些方面“政见不相同也”。人常言,“枪打出头鸟”就是这这个道理。中共红军的湘江之殁,便是所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气概固然可佳,非万不得已,应当是不可取的。此时应当“慎”对周围人事,正如前文所言,纵然你是千里马,如果没有得遇伯乐,没有得遇明主,你便只能“泯然众人矣”;倘若此时事事必争,处处力争,甚或揭竿而起,欲为王者,一来会有众异的镇压,难成大器也,二来即使取得暂时的胜果,一旦霜雪逼袭,势必败北。席卷神州的太平天王洪秀全、过关斩将进驻京城的李自成等酿成的败局正是如此,历史上诸多农民起义的结局、诸多王朝的改革变法往往功亏一篑,就是例证。究其原因,便是因为,其既不能知已,也不能知彼,未能看清形势也,简言之,不能与于、地、人相合也。适者,只能生存,强者,才能发展,只有在前进中不断进德修业,修身而习性,文明其精神,不断拓展自己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增益其所不能,充分利用各种合理的手段,战胜对手,自己才能出于人头之上。
“周易”九五云:“飞龙在天”,这也正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或者说是实现目标的时候了。如果有了前面所说的广积薄发,成为王者也就自然是水到渠成了,成为王者,固然是可钦可贺,不过,很多人只是注重成为王者的过程和“称王”之后的喜悦,而一旦为王,多懒其心志,惰其体肤,居庙堂之高不忧其民,更不思进取,空养其躯,空守其位,长此以往,其势必弱,其势必衰。秦皇赢政,一统中华,却也只能历经二世即衰,汉武唐王,大明满清,虽达举世之强盛,却无不是盛极而衰,难逃历史的更替。缘何盛而衰,衰而亡,正如“易”用九所云:“群龙无首”了,究其原因,乃是因为“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失”也,自以为王,远离臣民,年久势衰,酝酿出几个新的王者,新的王者便就形成了“群龙”,而一旦群龙既出,当然“无首”也。汉时的“藩王之乱”,宋时的牛朋李党,明初的燕王逼宫,清朝的鳌拜党徒,而一旦群龙既出,你是羸弱之王还是强盛之王,如何应对,如何操控,或是激流勇退,或是被逼下野,或是力挽狂澜,全然在于王者之力。不妨再回首太平天国的一段历史,天王无德,众位亲王,拥兵自重,继以内讧,乃至生灵涂炭,“祸国殃民”。人们常常归结为“时位之移人”也,其实,那只不过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已,这也便是许多人终不能成就大业的原因。
道理说起来却总是比较复杂,其本质往往简单,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尽快地出人头地,成为胜者、王者呢?
首先,应具备极强的自信心,任何一个人都是不同的起点,不管这个人的性别、年龄、学识、职位、现有资产、社会关系等等综合条件如何地存在差别,也不管这个目标点是指钱、权,还是名、利等,不管我们已具有天时、地利,也不管是仅仅具有人和而已,抑或是一无所有,只要我们具有王者的精神,我们坚信它与一个目标点之间总是具有一条直线,总是有一条必然的途径,而这条路径的差别也仅仅在于它的长短距离不同而已,从一个简单的时间公式可以得出,距离既定,时间与速度总是成反比关系的,也就是说我们实现目标的时间取决于我们自身的速度而已。既然如此,我们何愁不能达到目的,我们又何尝不应具有充分的自信心呢?
其次,我们应当赖得寂寞,学习一种昆虫——蚕的精神,蚕不断地吃食桑叶,摄取营养,再把自己裹覆起来,在不经意间,咬破茧壳,长出翅膀。其实,裹覆自己不是目的,是手段,是策略,有朝一日,长出翅膀,能够飞起来,展示自己才是目标,作为一只昆虫,能够适应环境,赖得寂寞,不惜“作茧自缚”,以求有朝一日能够飞起来,这必须要有赖得寂寞的精神。中国古代吴越之战,越王勾践之所以能够做到十年间卧薪尝胆,重振国威,张良能够承受胯下之辱,成为将才,也是必须要有赖得寂寞的精神的。只有先赖得寂寞的人,然后才能不寂寞。
再次,我们应当正确分析前进道路上个人的差异性,个人之差异性导致起点的差异性,各自起点和目标点的距离总是不相同的,很显然,由于起点的不相同,我们与各自目标点的直线又是符合“直线方程”的。起点高的,稍加努力便能马到功成,起点低的,就需要加倍努力,当然勤之所至,笨鸟也可先飞了。所以说,我们需要考虑的重心便是如何提高速度的问题,速度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自身的能动力,一是如何减少环境的摩擦阻力,因此,如何增强内动力,如何不断调整与环境的适应性,与外围空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关系,把握并借助环境的力量,能借雾,借风,借箭,能将“喷气式”改造成“超音速”,从而缩短到达目标的距离。
最后,我们在前进中尚需不断改变和调整目标的方向性,尚需不断调整处于治人之位还要受治于人的境地,世上没有绝对的权力,它总是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而进退,不能只知进而不知退,只想赢利而不愿亏损,世上也没有绝对化的利益,它总是在斗争与妥协中趋近,我们也因此应当作不断地调整,古人言: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取其下,无所得也。不能求其上,尚可得其中,不能求其中,退而求其下也,只要我们具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哪怕无所得也,也是实现自己的一种追求,我们要有一种不以成败论英雄,看谁笑到最后的自信与风度,只有做到这一点,也就真正是一位王者之心了,我们的目标才会显得更有意义。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二十四孝的产生限于其当时所处时代,有些虽有迷信和封建思想,但其所传达的孝为先的意识还是值得今人所学习的!
没有例外,世间所有的人都想无忧无虑、活的快乐!
然而、说实在的,真正能一辈子没有烦恼,一生都快快乐乐的的,恐怕、古往今来、一个也没有!而且、大概今后也不会有……
庄子为人们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至乐!
不仅要快乐,还要最大的快乐!
那么、人世间有没有至乐呢?
有、但庄子的至乐和一般人以为的至乐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那么、一般的人们以为、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呢?
且听庄子是怎么说的: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也就是说:世上的人们所尊崇看重的,是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所爱好喜欢的,是身体的安适、丰盛的食品、漂亮的服饰、绚丽的色彩和动听的乐声;这些、就是一般人眼中的快乐。世人所认为低下的,是贫穷、卑微、短命和恶名;所痛苦烦恼的,是身体不能获得舒适安逸、口里不能获得美味佳肴、外形不能获得漂亮的服饰、眼睛不能看到绚丽的色彩、耳朵不能听到悦耳的乐声;假如得不到这些东西,就大为忧愁和担心;这些、就是一般人眼中的痛苦。
庄子认为:一般人所羡慕的富有的人、高贵的人、长寿的人、刚烈之士,其实、是没有快乐的: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
富有的人,劳累身形勤勉操作,积攒了许许多多财富却不能全部享用。
高贵的人,夜以继日地苦苦思索怎样才会保全权位和厚禄与否。
长寿的人,整日里糊糊涂涂,长久地处于忧患之中而不死去,多么痛苦啊!
刚烈之士,为了天下而表现出忘身殉国的行为,可是却不足以存活自身。
那么、庄子以为,什么是快乐呢?
还是听庄子是怎么说的: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
也就是说:最大的快乐就是没有快乐,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苍天无为因而清虚明澈,大地无为因而浊重宁寂,天与地两个无为相互结合,万物就全都能变化生长。恍恍惚惚,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产生出来!惚惚恍恍,没有一点儿痕迹!万物繁多,全从无为中繁衍生殖。所以说,天和地自清自宁无心去做什么却又无所不生无所不做。所以、最大的快乐是使自身存活,而唯有无为算是最接近于使自身存活的了。
庄子给出的结论是:活着、就是最大的快乐!
而使自己好好活着的最好办法是:无为!
北宋名臣范仲淹在他的《岳阳楼记》,表达了自己对快乐的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想、这、才应当是一个高尚的人,对“至乐、至誉”的解读吧!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追寻和谐文化传统,以期古为今用。传统儒家的“和谐”文化资源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因此探讨孔子的和谐思想对今日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的和谐思想博大精深,但其核心精神是“和而不同”,把握了“和而不同”的精神实质,就抓住了和谐社会发展的精髓。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产生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孔子在继承和发展史伯、宴婴“和同之辩”的基础上,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历代的注释家都把孔子的话理解为“要和不要纯粹的同”,或“要和不仅仅要同”,其最大特点在于强调异元素的相容。实现“和而不同”的途径是“礼”。它通过“正名”使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司其职,正是有这种“礼”的存在,使“和”得以可能。同时“和”并非无原则的折衷、调和,它有个度的限制,这个度的衡量就是中庸。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在思想方面有董仲舒、张载、王夫之等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在实践方面有统一战线、政党制度等的运用。
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价值。从理论上来讲,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从现实来讲,我国目前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和“矛盾凸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对抗性增强,诉讼和上访事件居高不下且有升高趋势,群体性事件大幅攀升,使得矛盾数量陡增,贫富差距扩大使得矛盾的利益性增强。所以首先要树立“和而不同”的和谐思维。其次必须有一个能够有效化解矛盾冲突的机制以保证我们的社会在矛盾与冲突中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这种矛盾解决机制具体包括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
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对构建和谐世界也具有重要价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而不同”理念在现代的运用,而“和谐世界”理念继承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核与精髓,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当代国际政治背景下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也体现了“和而不同”思想。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构建和谐世界的一项重要内容。文明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树立“和而不同”的文明观,使不同文明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和社会发展模式多样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上善:至善,最完美;水:这里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
: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说到这其中所涵盖的思想意义,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释了
我认为:传统文化几千年不断,说明它有一定的存在的价值,虽然有糟粕但它都在不断的淘汰中进行了自我的选择,能存下来的大部分应该是精华。即使有的不适合了现代的环境,但若干年后,随着环境的变化,它又会重新适应。而西方的文明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文明,实际上是中国过去淘汰的文化。现在又适应了新的环境,于是又变成了我们的老师,连他们自已也承认是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学来的。只不过中国人不用了,他们又用了。
就如同一些落后地区被淘汰的文化风俗一样,他们已经忘记了,城里的人却开始热衷起来,反而成了新的潮流。这就是中国文化。
中国人的文明已经发展到了聪明得人人自卫的地步,聪明得政府无法管理的地步,而外国人则还在我们的周朝时期。他们恨我们聪明,说我们不规范,不法制,实际上要我们都退到古代的愚民时期。
也可能文明是要循环的,中国文化文明已经到了高峰颠峰期,那么也就只有跌下来,重新开始了。
否则无路可走。学习洋人文化就是一种解决的方法,但只不过是倒退,没能什么新意。
道家讲的是出世的哲学,是强调个人的修为。那时的国家和现在的国家根本就是两码事,不能套用到现在。如果治国和做鱼这么简单的话了,那人类的发展史不会这么曲折的。那道家的理论岂不成了世界大同的法宝了吗?
:治理大国就好像烹调小鱼,油盐酱醋料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说法二:治理大国应该像烧菜一样难,应该像烧菜一样精心,两者都要掌握火候,都要注意佐料。
说法三:“小鲜”像是小鱼,或一块小肉之类的。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1]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後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编辑本段词语出处
“仁”可以说是儒家的核心,这个“仁”跟道家的“道”,佛家的“真如”,还有西方哲学中的“本体”,基督教中的“上帝”,伊斯兰教中的“真主安拉”其实是一个东西的不同说法和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仁”被孔子作为人在社会领域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仁者爱人”这跟基督教所提倡的“博爱”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有境界的不同。孔子的“仁者爱人”更多的是站在治世的角度来阐述的;而基督教的“博爱”是站在了个人的角度来入世的;道家的“道”是站在了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来展开的;佛家的“真如”是站在人的精神领域展开的;伊斯兰教的“真主安拉”也是停留在人的精神领域,但更强调人心对真主安拉的信力。
“仁”作为儒家的理论核心,其旨归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社会层面说,“仁”是社会的最高准则,社会的发展达到这个准则就可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仁爱,并和谐相处。“仁”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遵循“仁”的规律,社会就会和谐发展。
二、从人的层面说,“仁”是人的生命自我的最高体现。达于“仁”的境界,则人才会“仁”者爱人,才会“仁”者无敌。孔子把“仁”上升到了人的最高道德原则、道德标准、道德境界。人甚至可以为达到“仁”的境界而“杀身成仁”。
三、从本体层面说,人“仁”是世界的本源在社会层面的最高体现。《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从古人的述说中可以知道,“仁”跟老子的“道”是一致的,老子的“道”是从人和自然层面讲的。而孔子的“仁”是从人和社会层面讲的。只不过是一体的两个面而已。
“仁”作为中国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虽为一家之言,但在社会的层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见“仁”的学说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治”“德治“人治”。三个方面入手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a}
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 提问者评价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然而,如果将道家理解为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那么,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
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试举一例:道教所谓长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并未言及,也不能视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说,与自然之道亦不无悖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 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一切顺应自然才是最高的境界。若能遵守自然而然的规律,一切随缘,心必定能得大自在,心得大自在身必安详。我们心态坦然、思想平和,人生自然也就会一切随缘了,唯有随缘的态度才能让我们远离比较和嗔恨的苦恼,思想不被焦虑和忧愁牵制,才会在佛教智慧的观照中得以解脱。也唯有在这样的人生里,我们才会以真诚的心赞赏他人的成功而不自卑渺小;在苦难加身之时勇敢承担而不懦弱地逃避;在诸多误解和打击面前没有怨言;在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中依然有一颗深沉慈悲的爱心。
《宝积经》上云:不分别过去,不执著未来,不戏论现在。意即生命就在当下这一时刻。对于我们这些世俗众生来说,当下大多数人拥有的都只能是一份平常的生活。如果我们已经为自己创造美好人生尽了全力,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再没有选择的余地,恨天怨地也不能扭转乾坤。我们不妨就以一颗平常的心,随缘而快乐地活在当下吧:像蜜蜂那样辛勤地采蜜,像青蛙那样欢愉地歌唱,像玫瑰那样自然地开放„„尽量让心自在而舒展
泽雉”,就是江河边旷野里的野鸡。野鸡走几步路,脖子就伸一伸,往地上啄一啄,找虫子找东西吃,走几百步,走得更远一些,看到有水就喝一点。你看野鸡挺可怜的,为了一点饮食,为了吃饱,一天到晚到处跑。虽然如此啊,它活得很快活很高兴,“不蕲畜乎樊中。”“蕲”就是乞求,它不乞求关在笼子里。关在笼子里好啊,野鸡如果被人关在笼子里,天天有米吃,现在还有各种配好的饲料,又有水喝。但是,被关在笼子里不舒服呀,它宁肯饿肚子,也要自己在外面找吃的,这才自由啊!这才舒服啊!所以它的生命并不希望关在动物园的笼子里。为什么?
“神虽王,不善也。”“王”通旺。你看关在笼子里的动物,譬如我们去动物园看孔雀,它把脖子一伸,头一弯,再把羽毛一张开,那是孔雀王,很了不起的样子。可是再了不起,它还不是被人关在笼子里,它自己也觉得不自在。它的“神”,那个精神虽然看起来像王一样,可是“不善也”,不好。
其实,我们大家也都关在笼子里,这个宇宙就是个大笼子。譬如我们住在房子里,从外面看进来,就好象混凝土建成的笼子里关了我们这些人,但自己还翘头翘脑,自己称王,这不好。生命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人,有时候觉得自己顶天立地,功成名就,或者了发大财,当了大老板,出来那个肚子挺得特别大,表示有钱,可仍然是被关在笼子里。照庄子的说法,“不善也”。
我认为是没有构成挑战的,相反,民贵君轻的思想本身就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而提出来的。民本思想只是意在提醒统治者注重人民的力量,重视大众的价值,这和唐太宗李世民提出的君民舟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一样的,尊重人民只是一种怀柔政策,用以缓和阶级矛盾,使天下人民能够服从统治,使统治者能够更好的驾驭国家和人民。孟子本身就是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分子,他的思想也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跳不出这个局限,而后来的封建统治也证明了他的民本思想是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的。
针对人心的难以驾驭和控制,孟子还提出了“存心”、“养心”的著名说法。“存”是保存,有意识地把握、不使丢失。“存心”指有意识地保存自己的良心,不使之被人事淹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心灵经常是麻木的。我们学会了太多的做人技巧和法术,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应用这些技巧。但是这些技巧不能让我们在利益的诱惑面前气势如虹,在关键的考验时义无反顾,做人的法术不能给我们的人格以力量、生命以底气。因此,“存心”的“存”不能理解为封存,而是指有意识地保护和保存良心,别让它迷失。有时候,我们只有在夜深人静、独自
静坐的时候,才会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己心的存在。但是一回到现实,我们的本心立即消失得无踪无影。所以,明代儒学大师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要求人们时时体会自己心的存在,感受良心的呼唤,聆听良知的声音。
“存心”之外,孟子还提出了“养心”。所谓“养心”,我的理解是,人的习惯是多年养成的,不可能一下子戒除所有毛病,需要日积月累地调整,逐渐把多年养成的坏习惯消除。因此,人心本身也需要“养”,我们要学习把自己的心当作一棵树、一株盆景来养育(你会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通过减少不健康的欲望,可以达到涵养心灵的作用。如果把我们的心比作一株植物的话,那么也可以说,清除贪心和私欲,保持净心,发展自己性格中善良的一面,就好比是在给自己的心浇水、施肥,保证心的健全生长。孟子还强调,“养心”一定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专心致志”和“一曝十寒”这两个今天无人不晓的成语,就是孟子针对养心专门发明出来的。虽然孟子所提出的“存心”和“养心”,都是针对“心”而发,但含义略有不同。“存心”是就具体的心理活动而言,强调抓住良心不放;“养心”则强调培养健全的心灵需要时间和耐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存心”从短期行为着眼,“养心”从长远效果着眼;“存心”需要毅力和决心,“养心”需要细心和体验。故宫里有一个“养心殿”,这是帝王养心的地方。可见孟子的养心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影响很大。
但是,“存心”和“养心”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那就是培育健全的人格,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养其性”。“性”这个字从词源上看由“生”与“心”两部分构成,在先秦典籍中常常就是“生命”的意思。加上一个“心”,意在强调它是一个身心交融的生命整体。因而“性”字有两层衍伸义:从行为方式上看它表现为人的性格,从本质上看它体现了人的本性。“养性”,就是要把自己的生命作为一个身心交融的整体来培育,通过“存心”、“养心”给生命的幼苗阳光、雨露和营养,使之健康、茁壮地成长。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意思是,用心做人,凭良心做事,养育身心,涵养性情,才是对老天最好的交待(即“事天”)。这个过程被后世儒者简称为“存养”。孟子并没有把“天”当成“上帝”来崇拜,但他认为“天”是我们一切良好禀赋的源头,并使人成为万物之灵。孟子还指出,人高贵于禽兽的地方不在别的,在于人有良知、良心。为什么我们在做了坏事以后心中会感到不安呢?为什么有时会对他人有愧疚之感呢?这种天然产生的感觉,如果说是人的一种本性的话,那么也可以说是老天赋予人的天性。从这个角度说,如果我们不好好把握自己的良心、良知,就对不起老天了,也就是不能“事天”。孟子并不是要人们去盲目崇拜天,而是强调学会尊重自己的天性。
()(3分)A.儒者欲尊德性
尊:尊崇、推崇。.B.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
大雅:诗经中的一种文体。..C.究其所以纷纶
究:探究。.D.阳明得之为事功
事功:事业和功绩。..解析 B项,大雅:才德高尚的人。答案 B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①而为经世之书
②圣如孔子,言为天铎 ..B.①未有不切于人事者
②先儒以为其功莫大于《春秋》 ..C.①知有史而不知有经
②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 ..D.①以其即三代之史耳
②犹且不以空言制胜 ..解析 A项,①动词,写作;②动词,是。B项,①介词,表对象;②介词,表比较。C项,都是连词,表转折。D项,①介词,因为;②介词,用。答案 C 3.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3分)A.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B.朱陆异同,干戈门户 ..C.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 ..D.学者不知斯义,不足言史学也 ..解析 A项,“行事”,文中指具体的历史事件。B项,“干戈”,文中是动词,动干戈。C项,“源流”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是“源头流派”的意思。D项,“学者”,文中指求学的人。答案 C 4.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彼不事所事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后人贵经术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晋灵公不君 ...解析 例句中的“事”是名词作动词,“君”的用法与之相同。A项中的“日”是名词作状语,B项中的“贵”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C项中的“箕畚”是名词作状语。答案 D 5.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 B.我欲托之空言 C.戍卒叫,函谷举
D.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解析 A、C、D三项均为被动句,B项为省略句。答案 B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6~10题。
天人性命之学,不可以空言讲也。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而为经世之书。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夫子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此《春秋》之所以经世也。圣如孔子,言为天铎,犹且不以空言制..胜,况他人乎?故善言天人性命,未有不切于人事者。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谈经,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矣。浙东之学,言性命者必究于史,此其所以卓也。.朱陆异同,干戈门户,千古桎梏之府,亦千古荆棘之林也。究其所以纷纶,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知史学之本于《春秋》,知《春秋》之将以经世,则知性命无可空言,而讲学者.必有事事,不特无门户可持,亦且无以持门户矣。浙东之学,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故..其见于世者,阳明得之为事功,蕺山得之为节义,梨洲得之为隐逸,万氏兄弟得之为经术史裁。授受虽出于一,而面目迥殊,以其各有事事故也。彼不事所事,而但空言德性,空言问学,则黄茅白苇,极面目雷同,不得不殊门户,以为自见地耳,故惟陋儒则争门户也。.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未有不切于人事者
切:切合。.B.言性命者必究于史
究:考究。.C.知史学之本于《春秋》
本:根本。.D.不特无门户可持
特:只是。.解析 C项,“本”在此句中是动词,意思是“发源、来源”。答案 C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3分)A.①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 .②言虽工,于我何与 .B.①犹且不以空言制胜 .②不得苟且放过 .C.①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②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 .D.①故惟陋儒则争门户也 .②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 .解析 A项,都是连词,虽然。B项,①副词,尚且;②副词,暂时。C项,①兼词,之于;②各位。D项,①副词,才;②判断词,是。答案 A 8.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都是作者从正面说明“不可以空言讲”的一项是
()(3分)①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而为经世之书 ②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 ③圣如孔子,言为天铎,犹且不以空言制胜
④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 ⑤朱陆异同,干戈门户 ⑥授受虽出于一,而面目迥殊,以其各有事事故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解析 第②句是从侧面说明“空言”被讥,第⑤句说明“朱陆”徒争“空言”。排除这两项即可。答案 C 9.下列对有关文句含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认为,司马迁本着董仲舒的天人性命之说,而不用空洞抽象的理论,写出了有益于治国安邦的著作《史记》。
B.宋明理学被才德高尚的人讥讽的原因是那些想尊崇人的天赋禀性的儒生,只抽象地谈论义理来作为治学的功绩。
C.朱熹和陆九渊持议不同,为门户之见大加攻伐,他们的争论是束缚人们思想的所在,也是多年来学术研究的误区。
D.作者认为,浙东学术各派虽然源流不同,境遇不同,在现实中的表现也不同,但他们的卓异处是有各自的事可做。
解析 D项,分析理解错误,根据文意应为:浙东学术,虽然源流是一样的,但因为他们的境遇不同,在现实中的表现也不同。答案 D 10.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究其所以纷纶,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所要翻译的两句话,都是判断句。第(1)句要注意“贵”“即”的意义和用法,第(2)句要注意“究”“纷纶”“腾空言”的意义和用法。答案(1)后人看重经术,认为它就是三代的历史了。(2)推究他们争论的缘故,是因为他们只是沸沸扬扬地争论空话而不切合世事罢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深虑论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幾,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者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岂其虑之未周与? .虑:考虑、思虑。
B.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惩:惩罚,引申为灭亡。C.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 .求:请求。
D.其于治乱存亡之幾,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幾:通“机”,机会。
解析 B项,“惩”的意思是“警戒”“借鉴”;C项,“求”的意思是“寻找”;D项,“幾”的意思是“先兆”“预兆”。答案 A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①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B.①良医之子多死于病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①盖智者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①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解析 A项,①介词,表被动;②介词,比。B项,①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一般的领属关系;②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都是连词,表转折,却,但是。D项,①代词,他的;②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答案 C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 ..B.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 ..C.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 ..D.笼络当世之务 ..解析 A项,“智力”:古义,智慧和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B项,“活人”:古义,救活别人;今义,活着的人。C项,“不肖”:古今意思相同,都是品行不好,没有出息。D项,“笼络”:古义,包揽;今义,拉拢。答案 C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是一篇经国济世的政论文,通篇紧扣题目“深虑”二字着笔,通篇一气,层次清楚,中心明确。
B.本文第一段从理论上剖析“虑天下者”的习惯思维特点及其必然的局限性,表明他们虽然思虑甚详,却每每祸出虑外。
C.第二段通过具体的事例即通过秦、汉、魏、晋、唐、宋的史实,说明要想国家不灭,必须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
D.第三段用良医、良巫的不能谋子的生活事例引出古圣人“用大德以结乎天心”的深谋远虑,并以此警戒后世君主。
解析 C项,理解错误,第二段通过具体的事例即通过秦、汉、魏、晋、唐、宋等乱出虑外的史实,说明“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答案 C 1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1)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①句中“而”表转折,“汉祚”即汉朝的帝位。第②句中关键是虚词的用法。第③句,第一个分句是反问,第二个分句是判断,注意表达这两种语气的虚词“岂”和“乃”,还有“活”的特殊用法。
答案(1)以为这样天下太平无事了,可是王莽终于夺走了汉朝政权。
(2)唐太宗听说有个姓武的人,将来要杀害他的子孙,就寻找那些有嫌疑的人,尽数除掉。(3)难道他们善于救活他人却拙于救活自己的儿女吗?这是因为他们只善于谋求人事而拙于谋求天意啊。【参考译文】
思考治理天下存亡的人,常常谋求解决那些难以处理的事情,而忽略了那些容易处理的事情;防备那些可怕的事情,而遗漏了那些不被怀疑的事情。可是,祸患常常在被忽略的事情之中发生,**常常发生于不被怀疑的事情上。这难道是他们考虑还不周全吗?这是由于考虑所能作用到的,是人事上应有的情形,而出于智力所不能达到的地方,那是天意。
秦国强盛的时候,消灭了诸侯,统一了天下。秦始皇以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势力的强大,于是改变分封诸侯的做法而代之以郡县制。正当他以为从此可以不再动用武力,皇位可以世代相传时,却不料汉高祖刘邦崛起于田野之中,最终推翻了秦朝。西汉高祖鉴于秦朝王族势孤力单,于是大封诸子及兄弟为诸侯王,以为同姓血缘亲族可以世代相传不会有变故了,却没有想到吴楚等七个诸侯国产生了纂位弑君的图谋。西汉武帝、宣帝以后,逐渐割解各诸侯王的土地,削弱分散了他们的势力,以为这样天下太平无事了,可是王莽终于夺走了汉朝政权。汉光武帝借鉴汉哀帝、汉平帝灭亡的祸患,曹魏政权借鉴汉朝的灭亡,晋朝又借鉴曹魏政权的灭亡,他们各自借鉴了前朝灭亡的缘由,制定了防备的措施,然而,他们的灭亡,都超出了所防备的范围以外。唐太宗听说有个姓武的人,将来要杀害他的子孙,就寻找那些有嫌疑的人,尽数除掉,然而武则天日日在他身边侍候,却没有被觉察。宋太祖看到五代时各方藩镇势力膨胀足以挟制君主,就全部解除了武将们的兵权,使他们势力变小,容易控制,然而,没有想到他的子孙,终于遭受敌国的逼迫。这些帝王都有超出常人的智慧,冠盖一代的才能,他们对于治乱存亡的征侯,想得很详尽,防备得十分周密。但是,他们在这方面考虑详尽周密,却在那方面发生祸患,终于发生战乱直至灭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智慧只可以谋求人事的成功,却不能用它来谋求天意啊。良医的儿女,大多死于疾病;良巫的儿女,大多死于魔障。难道他们善于救活他人却拙于救活自己的儿女吗?这是因为他们只善于谋求人事而拙于谋求天意啊。
但中国文化经典卷帙浩繁,学习难度大。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设置为选修课。为了保证课程开展的高效、实用,教与学的策略都应进行深入探究。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智慧课堂”“翻转课堂”等大量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不断出现。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程在开展过程中,也应紧密结合课程实际、课程特点和学生需要,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学模式的研究。
在学习策略上的研究,主要指课程开展的途径和方法问题,即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理解经典、批判继承经典中的思想精华。
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对文化经典的精读与略读的关系,个人阅读与集体阅读的关系,课内阅读与课外自我拓展阅读的关系,个性阅读与吸纳借鉴他人观点的关系,以及对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异观点的辩证分析等。
这些方面的研究,落实在操作层面,就是最终形成一定的学习模式。在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原则下,学习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
1.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即如何引导学生借助图书馆、互联网等学习平台来查找有关资料,解决阅读障碍,以及进行更深入的自我拓展学习。
2.合作学习模式的探讨,即如何在教师的引领下,促进学生间学习成果的交流,并对文章或论著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解读。
3.批判探究模式的探讨,即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对文章或论著进行辩证的批判性阅读。既尊重古人观点,又为之注入时代内涵;既尊重专家的分析理解,又要鼓励学生经过分析比较,慎重提出个人看法。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倡学习途径上多元化,学习形式上灵活化,注重精思、感悟、批判、探究的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程学习模式。
1.学习途径上,提倡多元化。文化经典的学习应当紧密结合当今教育的发展,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法,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以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充分借助专家论著、讲座、网络资源、影视改编剧等各渠道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来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论著作者情况、相关背景和论著中涉及的主要问题,从而开拓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将对经典的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充分借助社会化学习资源。学生喜欢通过观看影视栏目(如“百家讲坛”)来接触了解文化经典,愿意在网上与名人大家交流,我们就要多加鼓励,多给他们提供、创造一些接触名家了解名著的机会。但在借鉴现成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不要被其所左右,不唯师,不唯网,重在自我解读。
2.学习方法上,提倡“读”“背”“思”“写”。对文化经典的学习,我国传统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基本经验。首先是背诵。在传统教学中,对于初入学者,常常是先生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教完一个段落,先生反复领读几遍,再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诵读。读熟后再到先生讲桌前背诵。背得烂熟,没有错漏,先生再教新的段落。这样强化背诵的训练成就了许多学富五车的大学者,他们大都是通过饱读诗书和背诵,积累下了相当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背诵是学习文化经典“固本培根”的方法。即使今天,我们仍要突出背诵在文化经典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把文化经典中的精华先背诵下来,不明白的义理留待今后慢慢理解和领悟。这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将大有裨益。但目前背诵经典的现状不是很乐观,一是背诵量有限,二是学生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认识,并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在读经典、背诵经典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思考经典的思想精髓并批判探究其现实意义,最后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凝结成诗文。应鼓励学生多写读后之思,毕竟“写出来”是对思想最清晰的表达。针对学生惧怕写作的问题,教师不要回避。这里需要教师智慧的引导、点拨和激发,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不得不说。提高他们用最规范、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这也是他们内化经典的主要过程之一。可以或写心得体会,或小论文,或在学习古典诗歌及其理论的基础上自创古体诗。
这样,既重视对经典的“吸纳”,即学生对经典思想的认知、理解与把握;更重视“释放”,即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这种理解,并能对经典思想进行阐发、批判、探究与运用,借鉴经典观点来思考、处理现实问题。
3.在学习形式上,提倡灵活多样。文化经典的学习应当紧密结合当今教育的发展,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法,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以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个人阅读与集体合作阅读相结合;精读原文与泛读相关研究资料相结合;课内研读与课外自我拓展阅读相结合;传统学习方式与现代学习方式相结合。在学习中,可充分开展专题讲座、背诵比赛、辩论赛、自编课本剧展示、学生习作展示等活动。多种教学方式要互动相生,多媒体学习手段更要互融促进。通过进一步创新学习模式,以适应学生新的学习需要。
在教学模式上,有几种实用性强、具体可操作的课型值得向大家推荐。
1.吟诵—临摹—涵泳课型
该课型注重对经典原文的读诵,并通过读诵、毛笔书写经典原文的方法来使学生获得对经典作品中语言美的认知,得到美的熏陶,并从中感悟精义,获取知识、文化。
中国经典是古典的书面语言,对它的学习,从古到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倪文锦先生在他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多种关系》中指出:“从字词教学到阅读和写作教学,我国传统语文教学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基本经验都必须发扬。阅读教学,重感悟,故强调‘熟读精思’;重积淀,故强调吟咏;重修养,故强调博览群书。”这些确实都是学习经典的真经。
熟读精思,反复吟咏。语言的韵律和美感是需要读出来的,是只有在读中才能够品味的。王富仁、郑国民老师在《传统文学教育的现代启示》中也曾指出,古文家讲究“出辞气”,讲究“因声求气”。“古文家的古代教育对于今天的语文教育仍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并引用朱自清《论朗读》中的主张“小学的国语教学应该废诵重读,兼学吟和说;大中学生也该重读,恢复吟,兼学说”,指出“现代的语文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或许都应该强调以理解为基础的诵读教育,这样使得语文教育的审美兴味得以保持”。
对文化经典的学习,除了读诵之外,还可通过写来进行。学生书写毛笔字,临摹经典名句,既可传承中华悠久的书法艺术,又可借此默诵经典名句,揣摩经典精义。
如果将诵读与书法临摹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仅动口,还要动手,在课堂上的收获将是全面而丰富的。并能逐渐培养以吟诵、书写的形式来涵泳经典的好习惯。
2.精义阐释—批判探究—学以致用课型
该课型注重对经典思想的理解,提倡精思、感悟、批判、探究。引导学生对经典中的思想观点、文化现象等作出分析和解释,并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质疑论辩,共同提高。同时,引导学生长于借鉴,借助经典的观点、思想来思考、分析、解决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批判继承经典的能力。这种课型多采用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
学习经典的过程是理解经典的过程,也是质疑经典、运用经典的过程。既与学生自我修身养德相结合,同时也应引导他们借助古圣先哲的思想来思考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这种课型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对同一语句不同注解的取舍问题。目前,学术界对经典语义的解读,还存在着一些有争议的语句,各家注解不同。学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不管赞同哪一家,我们都要让学生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可能更是学习的佳境,没有必要做出非此即彼的统一。二是学生对经典中的思想观点可能褒贬不一,争论很大,但赞同也好,否定也罢,只要赞同时不虚饰,批判时不偏执,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现实思考,我们就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3.体悟感知—情境再现课型
该课型是依据学生相对喜欢趣味学习的特点,将有一定故事情节的经典段落由学生自己改编成课本剧,自编自演。自编课本剧,能将经典情景化,将经典中的故事再现出来,将经典中的思想用更通俗可感的形式进行外化表现,从而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使学生更为亲近经典,认识到思想精义本身其实是最朴素的、源于生活的。需要注意的是,在自编课本剧时需要求学生精准把握经典内涵,对情节不能随意增删,力求能还原出经典的原汁原味。
以上是对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程学习模式的初步探讨。
当然,除此之外,还要坚持营造良好的学习文化经典的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人人学经典、诵经典、创新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并将校园里的经典学习与我们整个社会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潮流相融合,形成学习经典的良好外在环境,以此提高师生学习文化经典的积极性和自觉意识,促进日常课程学习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正确认识和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多种关系》,《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8年第2期。
【易经与中国文化选修】推荐阅读:
读易经心得06-20
易经名言名句07-26
易经讲解演讲稿07-25
《易经》的伦理及科技管理价值09-17
中国文学与文化10-29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德育方法06-24
文化自信与中国力量07-11
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07-26
古诗文与中国文化06-05
文化强国战略与中国梦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