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8周年组织生活会(通用11篇)
时间:2016年05月04日
地点:科学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324会议室
主持人:南智雄 参加人:支部全体党员 会议记录:李辛昭
会议主要内容:
一、由党支部书记介绍汶川大地震事件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死亡人数近七万:汶川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因汶水得名,是中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地图坐标北纬30°45′~31°43′与东经102°51′~103°44′之间,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县域面积8820平方千米;
波及有感范围包括四川、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南、北京、上海、贵州、西藏等十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数万人在这场灾难的瞬间逝去,有数十万人因这场灾难失去至亲、无家可归。
此次地震灾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
截至27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7183人遇难,361822人受伤,失踪20790人。紧急转移安置1500.6341万人,累计受灾人数4561.2765万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
国务院5月18日发布公告,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强烈地震灾害并没有击垮中国人民,相反,中国人以无比坚强、坚毅、坚韧、团结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展开了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年过六旬的总理嘶哑着声音,在废墟中一遍遍呼喊;将军们身先士卒,冒着生命危险向震中挺进;飞行员不顾恶劣气候,将一批批物资投向灾区。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上百亿,几十万青年成为志愿者主力,数以千百计的民间组织进行大型赈灾、募捐、志愿服务活动,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9年2月28日,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760.22亿元。其中“特殊党费”97.30亿元,其他捐款555.82亿元、物资折价107.10亿元。
二、由党支部宣传委员介绍8年后的今天的汶川及汶川人:灾难中成长的力量
有人从孩童长成了青年小伙子,而有些人永远停留在了那个瞬间里…… 有些事,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到大范围,到形成社会共识……
曾记否,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曾经宁静祥和、秀美如画的村庄被撕裂出了一道道口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万多人受伤。
多少家庭的命运在此刻改写,又有多少故事从汶川这片土地上走入了中国人的心里,牵动着国人的心跳节拍。
八年过去了,伤痛慢慢平复,记忆深入骨髓。汶川地震8年祭,让我们在今昔的对比中一起去探寻那些散落的时光碎片。“敬礼娃娃”郎铮:
2008年5月13日,时年3岁的郎铮被解放军官兵从废墟里营救出。躺在一块小木板做的临时担架上,小郎铮用他稚嫩的右手向8位抬着他的解放军战士敬礼。
八年后,地震中的娃娃长大了,和爸爸妈妈住进了在北川的新家。他说,长大后要当解放军、警察,因为他们都是救人的。
当“敬礼娃娃”大受关注之时,正是抗震救灾最为艰难困苦的时候,而这张“敬礼娃娃”的照片,让人们从灾难中看到了希望。八年后,似乎一切已归于平静,但有颗种子在发芽!“吊瓶男孩”李阳
2008年5月13日清晨,北川地震灾区,男孩廖波被倒塌的建筑埋压,身受重伤。生命垂危之际,好友李阳举着吊瓶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你是我最好的兄弟,坚持住,我不想你死!”经过一天一夜的守候,廖波最终获救。
昔日好儿郎,今朝来参军。2010年,李阳保送进入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征兵政策调整,读大三时李阳主动报名应征入伍,走进了军营。“小英雄”林浩:
地震发生后,只有九岁的林浩将两名同学背出废墟,交给校长,同时唱歌激励大家。林浩表示,自己很喜欢演戏,长大后想成为一名专业的演员,一个有爱心的演员。他在2014年参演了电视剧《满山打鬼子》。
八年前的今天,汶川地震重创了每一个遭受灾难的家庭,没有人能轻言忘却。八年过去,人们的生活在继续,虽然不能忘记那过去的苦难,但向前望去,希望一直都在。
三、党员讨论汶川大地震8周年对我们党员的启示
启示一: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的根本保证
当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袭来,我们可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不顾安危、不辞劳苦,亲赴灾区一线,果断指挥决策,为抗震救灾赢得了宝贵时间,为调度救灾人力物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保证。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以及中央领导同志的表率作用,极大地振奋、鼓舞和激发了全国军民团结一致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顽强意志和信心,也成为夺取这场抗震救灾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10万人;重灾区房屋大量坍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逾8451亿元,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反应迅速,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温家宝总理强调:必须举全国之力,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到底。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急动员,党心军心民心高度凝聚,社会各方力量高度汇集,整个国家迅速动员、迅速投入、迅速开展救援和重建,其中体现出的力量和速度令整个世界为之惊诧。从海外媒体评估来看,政府强大的动员能力,是救灾速度和效率的保证。中国政府所组织的救援行动是超常规模的,这不仅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为迅速的救援行动:山地空降,单日空运万人入川,全实况的新闻输送,通讯恢复的速度与能力,医疗措施的跟进,甚至不惜动用十五军精锐、二炮的某工程部队,以美国的标准看,这是核战规模的国家级救援。汶川地震是中国人的一场浩劫,但汶川地震也让世人见识了中国力量。
历经巨大灾难和抗震救灾的壮阔实践,人们不由感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别于西方国家制度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动员能力及能力整合,后来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再次体现出举国体制的强大优势。应该说,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举国体制是我们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根本制度保证。
启示二:民族凝聚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团结精神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脊梁。在前进的道路上,尽管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挫折,甚至存在许多人力所无法征服的自然灾害,但都不会压垮我们的民族。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在抗震救灾中爱国主义突出表现为以人为本、一切为民,把人民的生命、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时代精神。为了人民的生命,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民族凝聚力可以化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全国大团结、大协作精神。汶川大地震带来的灾难现状是残酷的,但全国军民对灾区的火速支援,特别是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团结互助精神却让人温暖、令人赞叹。正是这种精神,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激励人们擦干眼泪,奋勇前行,用信心去创造美好的新家园。在四川汶川这场大震灾中,中国人最宝贵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共处通过责任、爱心、关怀、真诚、勇敢、正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灾难之中见人心,生死关头见真情,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到小学生,那些战斗在抗震救灾的英雄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种民族精神
启示三:个人应有一定的地震应急储备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除了同胞及海外援助外,国家动用了大批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包括帐篷、被子、衣服、活动板房以及煤炭、燃油、粮油等,攀枝花市也全民动员紧急征集调拨大量救灾物资运往灾区,这些应急物资对于抗震救灾、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灾情巨大,这次大地震需要救援和安置的灾民众多,国家不得不采取从全国各地紧急调集以及对口支援等方式来解决难题,人们深切感受到应急储备的重要性。
但应急储备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情,尤其是当突如其来的灾害袭来时,应急储备往往能挽救性命于生死边缘。营养专家认为,一个普通人在没有任何食物和水的情况下,能维持 3天生命;如果只喝水,能生存7天。根据日本的经验,灾难发生时最基本的应急储备是毛巾和水。用湿毛巾堵口鼻可以防止被烟熏。而一瓶水,则可以延长自己的生命。
二、党员讨论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对我们党员的启示
这次法国的袭击又让我们回到了几年前新疆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的记忆里。新疆处于我国西北部,由于宗教的不同、人口的多样化,导致不安定的因素比其他地区高了很多。但我国在新疆地区的问题上做出了巨大努力,稳定人心,加强兵力,增强监控,加大巡逻和对暴动分子的严厉处置,让新疆地区日益变得和平安定。
在社会安定的今天,恐怖袭击这个词在我们眼中好像变得模糊和遥远,我完全想象不到若是自己走在路上被恐怖分子袭击的画面。中国的法律规定公民不得购买枪支不得随意携带枪支,走到哪里都有法律和执法者的庇护,他们为我们排除一切危险因素,让我们生活在这么一片没有枪支弹雨的美丽社会里。
对于这场**,于我而言它不仅仅给另一个国家带来了伤害,也给我们每个人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加大国际性的沟通与交流、支持与合作,发挥集体的作用,再小的力量汇聚起来也足以给恐怖分子一记重击。虽然我们不能做到完全消除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但只要我们对于恐怖事件的态度每次都如此坚决如此同心协力的来面对,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世界是一体的,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各国的距离也越来越近,我们应手拉手心连心,一起面对和克服所有挑战,给予世界一个美丽的画面,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我们希望未来这件事情不但在法国,在全世界,尤其包括在中国在内的国家和地区都能够避免,永远不再发生。所以“维稳”二字非常重要。
我们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政党。共产党员是中国广大群众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党的先进性要求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在保卫祖国、抢险救灾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关键时刻,总是共产党员冲在最前面,显示了共产党员忠诚地为人民谋利益的本色。因此,做一名共产党员是自豪的,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是必须的,新时期共产党员必须在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良好的党员形象影响、带动全体人员共同进步,促进各项工作持续、稳步发展。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光辉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客观要求,致力于解决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课题,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本身就是一部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具体地历史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辉煌史诗。经过90多年的发展,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国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党员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这既给党的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使教育和管理党员干部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艰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多样化的社会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提高党员素质和保持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中国美术馆邀请了国际知名的16支优秀建筑设计团队参加展览。他们来自秘鲁、智利、法国、芬兰、挪威、墨西哥、冰岛、瑞典、瑞士、日本、美国和中国。他们针对全球不同地域和气候中的典型性自然灾害(例如地震和飓风)或社会灾害(例如流行性疾病),设计了16件可行、快捷、安全、美观和更人性化的应急建筑,汇聚成别开生面的场景,以国际化的视野,从建筑、设计、艺术、教育、人文和科技等重要角度积极推广环境保护意识和灾后人文关怀。
展览分为几个板块,按照灾难发生后时间的上顺序展示为不同时间段所设计的不同的建筑。观众首先经过一个搭建着如同倒塌的房屋的走廊,狭窄的走廊两边高耸的残檐使人回想起汶川地震时的恐怖和悲伤。进入第一个展厅,犹如是走入灾区现场,倒塌的墙面映射当时灾难时的场景。在“坍塌”的墙体下,第一件作品“地震桌”就是为了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刻,有一个可以暂时躲避的场所。然后,进入第二个空间,Lenodelima建筑事务所和Smiljan Radic Clarke,和Cal-earth的作品体现了在灾难发生的一周内,如何利用土、竹子和沙袋等特别简易的本土材料和资源,搭建在短时间内可以居住几天的场所,加上Song Xie Wei+Han Tao+Xi Xiaojing的作品,应对没有灯光的情况下夜间的紧急措施。接着,观众会进入一个概念性的空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藤本壮介庞大的塑料房,它是由一个平面拉伸成三维空间的概念设计。和它接邻的是IK studio的作品,它是专门为了应对全球性的流行病的隔离病房。在墨西哥刚发生的H1/N1的流感正体现了此类创意的重要性。Tham&Vigegard Hansson、Productora和Rintala Eggertsson建筑事务所的建筑是针对灾难发生后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期间,如何建造可以长期过渡的社区,如何解决水源的问题等等所做的思考。四川建筑师刘家琨的“再生砖”给这些长期过渡性建筑提供了建筑的材料。最后,来到最充满希望的空间,这个空间内,坂茂的作品是在四川已经搭建的小学的副本。来参观的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现场。EH&GS设计的流动性小车也是用轻松的方式面对社会问题。最后参观者来到广场,OBRA的十字形房子从空中看就像个红十字,映射救援的主题,但在观众参观时,可以看到应急建筑和一般的居所可以拉近距离,而Gonzalo Puga和Osvaldo Sotomayor的红色气球作为一个公共聚会的场所,在广场的空中漂浮,给喻示灾后重建的希望。通过对每个灾难阶段做出的不同的设计,展览展示了如何从灾难中从危险走向安全,从痛苦和悲伤走向希望和快乐的历程。
本次展览不仅充分体现了应急建筑的环保节能、就地取材、运输便捷、搭建简易和造价低廉等实用特质,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这些作品中有的是针对特定的自然环境设计的,例如沙漠地域、寒冷地带和地震高发区;有的为应对特定的自然或社会灾害,例如地震时可作自救的桌子、流行疾病的隔离房、无家可归者的“家”;而有些则是具有普适性的设计,在很多情况和环境下都能适用。应急建筑设计也是“开放性”建筑,有的设计没有预先确定的形态,而是让应用者根据不同的灾情、需要和喜好自由变换,如同一个生态系统。这些建筑设计与其环境和应用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根据环境条件和灾难特征,作品可以被修改、重建和彻底改造。
在美术馆空间举办的这个展览不仅具有应用性和人文性,也突出了功能有机的艺术性。艺术与建筑之间存在许多本质的相似之处,最为重要的就是这两种媒介都可以给人带来心灵体验。成功的建筑能够营造特定的氛围,影响人们的情绪,感染人们的心灵。对于艺术与美的需求,尤其在灾后的情境下,更是不容忽视的细节。建筑师们能够运用艺术和美的形式,为灾民创造幸福、温暖和欢乐的环境,从而帮助他们超越所遭受的灾难与创伤的严酷现实。
为了增加与观众的互动,中国美术馆在开幕式上邀请到场的观众与建筑师们共同来搭建参展作品,体现应急建筑把建筑的专业性返回给公众的特点。为了更多的儿童也能够体验到应急建筑的特点,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将组织与展览相关的教育活动。展品中有一件就是在四川灾区已经建成的教室的复本,参观的儿童可以进去体验这个教室。展览还和乐高玩具合作,在现场让孩子们搭建他们心中的乐园。伴随展览的还有一次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和学者,围绕着平衡和改善人与环境的中心议题,展开对于防御、救灾和重建的讨论。
5月12日,这个2008年后每年都会让人想起的日子,哀思已成为我们心中对逝者永远的祭奠。悲痛已化为汶川人民重建家园、重新站起来的力量,而我们在这里依然关注,关注经历过地震的每一位师生、每一个人。汶川地震一周年,让我们的爱继续传递……
油菜花金灿灿的奖章
别在麦浪起伏的胸脯上
苏醒的平原此刻宁静,只有风
托起一朵远游的云
经过村庄新搭的茅草屋顶
几声鸟唱,滴下新配的颜料
黎明的色彩,画进洁白的心房
人们不忧伤,也不呼喊,所有的气力
都要扔掷给脚下复原的土地
那些被土地的嘴吃掉的村庄
还必须从土地中长起来
那些钻进玄武岩深处的牛与马
还必须拉出来,套上犁铧与耧车
平原,必须长出新的龙牙
不需要风的赞美,雨的安慰也不需要
平原上村庄的眼,已从黑暗中自己醒来
地火过后,白石带着血从海底升起
一朵云牵引,我的朋友和他丢失的魂
他的羊他的马,都从远方回来了
故乡水甜,羊毛和云朵
织下羌寨袅袅的炊烟
姑娘绯红的笑颜与索郎舞
让云上的日子,不再梦里流浪
5.12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突发的灾难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老年人年纪大了,不能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去出力,但时时关心着灾区的救灾情况,唯能天天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救灾的现场报导,看到被埋在废墟下受难的居民,我像亲人一样揪心地痛;看到救出了被埋的居民,救援者高兴地欢呼,我也激动得掉泪,我为有这样一支众志成城的群体而欢欣鼓舞。这次汶川大地震也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1965年的河北邢台地震与1976、7、28的唐山大地震。1965年的河北邢台地震,济南也受牵连,那天我正好在家休息,地震时只见院内的影壁墙左右摇晃,大地颤动,我马上从屋内跑出站在院中空地处,几分钟后,大地恢复了平静。济南除个别的危房有损外,没有遭受什么损伤。周恩来总理在邢台地震后的第一时间便赶到震区,亲临第一线指挥抗震救灾,在周总理的出色指挥下,邢台的损失降到最低,灾区很快重建了家园,恢复了生产。
1976年的7、28发生在唐山凌晨3:40分的大地震,顷刻间,24万正在酣睡的唐山子民坠入了地狱,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被毁于一旦,整座城市被夷为平地,成了一片废墟。当时的济南也有震感,感觉到了大地的晃动,房屋的摇摆,但没有造成任何的损坏和人员的伤亡。第二天上午得知是唐山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正好是夏天,领导怕有余震波及,通知各家各户夜间都在院子中、或在街上露宿,不能进屋睡觉,以防余震时发生不测,这情况持续了一周。76年还是
四人帮掌权的时代,对唐山地震的灾情报导甚少,真实的情况国民知之不多;当时,我国对国际上实行封锁,拒绝外援,中央军委得知唐山地震,当即下达命令由十万解放军和部队医务人员组成的抢险队开进灾区进行营救,而唐山活着的居民自觉地开展了自救工作。在震后的第八天,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征得毛主席的同意,才来到唐山震区向灾民进行慰问。后来为了安置唐山抢救出来的几万名伤员的医治,做为一项政治任务,有外省市各医院单位派出
一、两位出身好的共产党员,到机场去接送伤员。我院也有接收任务,为了收容唐山来的伤员,院领导把开大会用的教室临时改为病房,收住了近二十位伤员,领导指定了医护人员在内工作,其他人不得进入此病房,我们与唐山来的伤员近在咫尺却不能前去慰问他们。因我院是个内科医院,没有外科手术和换药设施,那些伤员住了不长时间就转去其它医院治疗。直到这次发生汶川大地震,由济南台的“泉水人家“节目栏主持的“唐山1976”节目,首次详细披露了唐山地震的真实惨状,唐山地震的幸存者讲述了当时所身受的可怕经历,他(她)们的讲述感人肺腑;节目中还展示了唐山地震所拍摄下的珍贵资料,只见天边射出一道耀眼光芒,接着大地下出现了异样而可怕的、由远而近滚滚而来的吼叫声,唐山便瞬间成为一片漆黑,它已被强烈的地震夷为平地,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唐山已成一片废墟的景象,让人恐怖和震惊。直到32年后的今天我们才真正地看到了当时唐山顷刻间被大自然毁灭的真实面貌;画面展示了不屈的唐山人的团结与自救精神;唐山地震后的唯一通道是机场,部队通过空投给灾区人民送去了大批的干粮和
26省市的救灾物资,几万名重伤员也由机场陆续地送往其他省市医院进行医治;解放军和军医疗队在灾区抗震救人的动人画面,依然催人泪下。08、5、12下午2: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大地震。与那两次地震相比,它的波及范围之广、破坏面积之大、余震时间之长、余震强度之强,在震后的二十天内仍不断有余震发生,堰塞湖、山体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都是前所未有的,山区地形之复杂,给救援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总理温家宝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亲临指挥抢救被埋群众;数万名解放军的各军种指战员们也在第一时间赶赴震区抢救伤员;民间自发组成的救援团也在第一时间赶往灾区参加救援工作;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赶赴救灾现场,第一时间向国民报导了震区的灾情,并随时随地报导,使国民随时了解到灾区的情形;全国各地组成的几百支医疗队很快奔赴第一线忙碌地救护伤员,为了挽救伤者的生命,他(她)们在简陋的帐篷里进行手术;国家领导人对汶川实况报导透明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不仅赢得了国民的高度信任,同时也赢得了国际上的高度赞誉。许多国家都在第一时间发来慰问电,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人力和资金援助,并派遣搜救队和医疗队来灾区帮助救援和医治伤员;还有许多外国志愿者也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赶往灾区主动参与各项救助工作,充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在抢救第一线的人员,不畏艰险、忘我地抢救每一个有希望的幸存者,一次次地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每天都有
许多可歌可泣的事绩展现在民众的眼前,真是震撼人心。在这二十天里,温总理一直亲自指挥抢险,胡锦涛主席也多次来到灾区视察抢险情况及鼓励受灾民众有信心建立新的家园。
汶川大地震不但震惊了全国人民,也震惊了全世界的民众,触动着每个人的心,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人人都时刻的关注着灾区的情景,全国民众与世界民众都自觉地拥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人民,真正做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人都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在采血车前人们排起了长龙争先恐后地献血、在捐款箱前排着队有序地往箱内投款,儿童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残疾的乞丐、下岗的工人都尽其所能地捐出自己力所能及的钱。运送的救援物资车,源源不断地开往灾区,这些感人的报导使人感到灾区的人们受到这么大的自然灾害是不幸的,但同样又是幸运的,有国家的坚强后盾,有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全力援助,有中国人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决心,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一个伟大民族的涅槃
5月12日,原本是极其普通的一天。孩子们正坐在课桌前,商店老板们正在纳客,出租车司机正驾驶着车辆,做工的、种田的、炒股论经的、开会筹划的……一切都是那样地常态。可14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动山摇,坍塌了四川汶川,也摇动了半个亚洲,让改革开放30年的共和国,经历了一场生死时速的考验。
从那一刻始,一切就在改变。一些陌生的地名在我们眼前闪烁--汶川市、北川县、映秀镇、汉旺镇、青川县、理县、绵阳市、绵竹县……从此,这些在地图上的地名,就揪紧了你我的心房。不论,你我在什么岗位上,与灾区是否远隔千山万水,每时每刻都牵肠挂肚。每天,翻开报纸,泪流满面;打开电视、网络满面流泪。网络上一条短讯,电视上播音员一句动情的话,晚会上一首挺直白的诗,都会让你我潸然泪下,泪飞顿作。你发现,却原来我们的周围人、我们的民族,是那么的柔情似水,那么的有情有谊,那么的坚强勇敢,那么的团结无比。
从那一刻开始,一切都开始了改变。一些陌生的面孔时时刻刻让我们惦念。聚源中学废墟下等待救助的师生们;用血肉之躯守护着四名学生的人民教师;几位在废墟下以歌声相互支持的同学;一双断壁残垣下求救者渴求的目光;一只废墟下紧握铅笔的手……每一个灾区救援的细节,都力透纸背,洞穿你我的灵魂。生命对于你我,不再是男女有别、年龄大小、地区远近、国度差异,而是如天的敬畏,如地的尊重。
从那一刻开始,一切都有了再认识。从年愈花甲的总理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到第一支翻山越岭冲进北川的军队,到第一支从4900多米高空空降灾区的伞兵队伍,到一批批救援队伍赶赴灾区救出灾民并成功安置……生命奇迹不断上演的背景版,是责任政府和执政党“以人为本”的时代底色。第一支医疗队、第一家战地医院、第一所灾区小学、第一支国际救援抵达,还有,还有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一笔笔捐款,一场场赈灾义演……国家的意义、子弟兵的内涵、同胞手足的概念、一次次在你我的胸中刷新了!一向内敛的总书记,深入灾区站在救援队伍中,也情不自禁地举着拳头高呼:“英雄的中国人民不可战胜!”
突然你我发现:原来,自己是这么的强大,一个人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世界;原来,你的生活是这般充满光明,一方有难,十方支援;昔日的污泥浊水可以横扫,昨天的灾难困苦可以逼退。强震大灾面前,我们民族的大善大爱、大情大义、大智大勇瞬间得以集合。男人们胸怀宽阔了,女人们面带微笑了,孩子们目光清澈了,公民意识更足了,社会凝聚力增强了。
灾区的读书声传递出未来无限希望
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汽车,火车,舰船的鸣笛声和防空警报如
期在全国各城市上空响起,全国人民为地震遇难者默哀三分钟!
三分钟默哀之后,另一种声音将在此次地震受灾地区响起。据报道,北川80多所受灾学校均已接到教育局通知,5月19日开始复课。安置点内将搭起帐篷学校供孩子上课,部分学生将转至绵阳学校继续学业。此时,悲伤的情绪尚未得到平复,废墟中的家园还没有得到重建,但那琅琅的读书声,似以一种生生不息的顽强和不屈,穿透了内心的阴霾,划过震后的余烟,向未来传递出无限的希望!
鸣笛和警报声提醒我们,永远铭记国难,向生命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琅琅读书声则传达出这样一种信念:铭记国难,向生命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义,我们不放弃不抛弃,我们坚强地站立住而决不会倒下。双眼因悲伤而被泪水冲刷,但我们更看清了远方,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苦难经历,又使我们能以更为坚定的步伐走向了未来。两种方式,同一样的表达。
救援工作还在继续,生命的奇迹还在不断创造。与此同时,另一场战斗也已打响———那就是重建家园,尤其是受害地区群众的心灵家园。遍地的残垣断壁,满天的灰烬尘埃,自然无法阻挡悲伤与思念。但生活还得继续,未来的路还需要坚强面对,此时,我们需要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自发的精神,来振作和鼓舞我们最终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勇气,来为我们自己寻找一个可以生活得更好的铿锵理由。
哪一种力量更有力量,哪一种精神更加精神?那就是老师们把课上起来,孩子们把书读起来,让教育的光芒照亮心底的黑暗和恐惧,让知识的温暖与厚重抚平心头的忧伤与无助。在这次地震灾害中,受灾最严重的是学校,最牵动人心的是学生,最壮烈的举动是教师的大爱无疆———请告诉我,还有哪一种方式更能表达我们的敬意,还有哪一种方式更能传达我们的无畏和坚强,还有哪一种声音此刻更能激起全中国人民的共鸣?唯有那琅琅的读书声,唯有那孩子全神贯注的面孔。
是的,帐篷里临时搭设的课堂还很简陋,不足以恢复到往日的平静和安谧,是的,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彻骨的痛,不可能很快就完全从孩子们的心头消退,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抚慰,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是一个通往未来的希望起点,它将以一种异常坚定的语气向昨天的灾难和悲伤作一声告别:明天会更好!它将以充满稚气但无比清晰的声音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挺得住
举国哀悼日,人性的太阳升起了
中国人用最传统的“头七”方式,祭奠国殇。请记住,2008年5月19日,所有中国人都在为逝去的数万名同胞做起了“头七”。这一天,警钟长鸣,国旗半降,行人驻足,举国同悲!人们再也无法忍住泪水,再也无法克制哀号!丧亲之痛,痛何以当!在第一个因为众多普通生命的消殒而统一肃立默哀的日子,为了失去生命的兄弟姐妹,为了永远的祭奠,为了深切的怀念,为了人同此心的感动,中国人,骄傲地哭吧!泪光中,更彰显了人性之光的灿烂!
2008年5月19日,一个全体中国人相约集体哀伤的日子。
这是为了纪念另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心痛的日子———2008年5月12日,那一天,在以中国汶川为中心的十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大地母亲的脉脉温情突然换作死神的凶恶咆哮,她残忍地、毫不留情地夺走了数万同胞的生命,并令人厌恶地狞笑着,对更多鲜活的肉体虎视眈眈,妄图用成吨的瓦砾和如山的废墟,让人类臣服、膜拜。然而,灾难面前,坚强的中国人没有退缩,他们迅速团结起来,开始战斗。那一刻,灾难不相信眼泪,为了战斗,为了胜利,为了更多的亲人从死神的魔爪中逃生,我们没有时间悲伤,没有时间哭泣,没有时间料理伤痛。总理说:“早一秒行动可能就多救一个人”;救援专家说:“地震后黄金72小时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要想赢得跟死神的赛跑,我们必须抢先行动,擦干血迹,抹去泪水,那一刻,先把悲伤藏好,把悲痛掩埋,用全中国人的勇气震慑罪恶的魔鬼,吓退四处游荡的死神。
这种勇气,魔鬼们并不陌生,在32年前的唐山,我们展示过;在10年前的长江洪水中,我们展示过;在5年前的“非典”决战中,我们展示过;而在2008年,这个注定要让中国人难忘并痛彻心底的“多事之秋”,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骄傲地展示着。在冰冻雨雪的残酷肆虐中,在藏独暴徒的杀人罪恶中,在玩忽职守的列车出轨噩耗中,在手足口疫情蹂躏柔弱幼童的惨剧中,中华民族的勇敢是我们最先拿起进行反抗的武器。每个人都坚信,惟有亮出勇敢之剑,才有可能打赢抗震救灾的硬仗。
一个个普通的人,相互支持,相互搀扶,相互依偎,相互慰藉,相互温暖着。之所以普通,是因为每一个躯壳,都不过是血肉之身。然而,这一个个普通的肉身,是一个个大写的人字,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那是一个个闪烁着同样光辉的灵魂的集中映射,这便是人性之光,足以透射苍穹,照亮寰宇!血肉之躯的普通人,在战斗间歇,沉痛哀悼同胞的离去,抚慰失去亲人的悲痛心灵。中国人用最传统的“头七”方式,祭奠国殇。请记住,2008年5月19日,所有中国人都在为逝去的数万名同胞做起了“头七”。这一天,警钟长鸣,国旗半降,行人驻足,举国同悲!人们再也无法忍住泪水,再也无法克制哀号!丧亲之痛,痛何以当!在第一个因为众多普通生命的消殒而统一肃立默哀的日子,为了失去生命的兄弟姐妹,为了永远的祭奠,为了深切的怀念,为了人同此心的感动,中国人,骄傲地哭吧!泪光中,更彰显了人性之光的灿烂!
这一天的14时28分起,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哭声震天,我们看见,泪水宛如泉涌,血迹仍是那样惊心,但中国依然骄傲地勇敢着。在天安门广场上那响彻云霄的“中国加油”的心声共鸣中,团结的国人气势如虹地向灾难呐喊着。在这样的呐喊声中,即便每个人的爱心曾经是多么渺小,汇聚成十三亿颗,就必将是无疆的大爱;无论再有多么大的千斤重担,让十三亿个肩膀来分担,就必将如鸿毛之轻!罪恶和灾难,在团结的中国人面前,发抖吧!
有坚强的人民自救,有人性化的政府领导,有全人类的爱潮汹涌,抗震救灾的胜利,即便在我们的泪光中,都显得如此真切和迫近!人性的旭日,正在哀
悼日这一天从东方升起!从此,惟愿我民长久,千里共沐朝阳!
一、救援篇: 将爱心传播,为生命祈祷
1、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
这些子弟兵24小时没日没夜地奋战在废墟中,手刨肩顶,忍受饥饿与寒冷,克服种种困难,连续作战,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心中千万遍地呼喊着“救人”“救人”。
2、一排牙印的故事
撕心裂肺,莫过于生离死别。这一幕,从昨天到今天,一直在地震遇难者遗体掩埋现场的什邡市洛水镇青峰墓地上演。
今天,在执行维护墓地秩序的子弟兵中,空降兵某团黄继光生前所在连一级士官李武手臂上一排深深的牙印,格外引人注目。当地百姓凡是知道这排牙印来由的,无不唏嘘感叹。
由于聚集在墓地的遇难者家属过多,为了防止死难者亲属情绪失控,妨碍现场遗体掩埋,当地政府规定在掩埋过程中,每具遗体下葬时只能有一名亲属进入墓地送葬。
五月十五日十七时,当里圈负责掩埋的战士们准备将一具遗体下葬时,一位十来岁的小姑娘从人群中哭着冲了出来,一头撞在了负责维护秩序的李武身上,想钻入掩埋现场。李武和战友看着满脸泪水的小姑娘,一面阻拦她进入,一面好言好语安抚她。眼见无望冲入,突然,小姑娘抓起了李武的一只胳膊,猛地咬了上去。
面对情绪失控的小姑娘,李武强忍身上的剧痛和心中的悲伤,纹丝不动。小姑娘见李武没有反映,就拔出衣服上一枚胸针,对着他的胳膊狠狠扎了下去。约三厘米长的胸针一下子全扎入了李武手臂,霎时间,涌出的鲜血迅速染红了他
整条胳膊,顺着肘部滴淌下来。
但李武就像没有感觉一样,继续安慰着小姑娘,脚下还是一步不退。在场的所有老百姓都被这一幕惊呆了,有的当场就哭出声来。一位老大爷走出人群,轻轻拉起小姑娘,“孩子啊,叔叔的心也疼着啊,我们回家吧。”
小姑娘凝视着李武汗流满颊的面容,止住了哭泣,默默随着老大爷向后退去……后来战士们掩埋遗体时,就再也没有过群众冲撞警戒的情况。
李武后来告诉笔者,“当时真正痛的不在手上而在心里,小小年纪一下子失去了亲人,能不伤痛吗,只要我的伤痛,能减轻她的一点伤痛,那就让她咬吧!”
3、特殊的新婚仪式
我们牵手为连理,这个日子,我们郑重地分配这甜蜜。一分给你,一分给受难的同胞兄弟。当我们的热血流进了亲人的脉管,这甜蜜,就有了新的意义。
——5月13日,在河北省血液中心的献血屋内,刚举行完婚礼的新郎薛旭、新娘卜硕斐携手为四川地震灾区献血,奉献爱心。
4、爱心汇聚成河
“广州日报,灾情最先报!买一份报,一元献爱心。”昨日7时开始,本报发行公司上千名投递员分赴全市各区义卖报纸,形成了一股红色暖流,无论是老板、职员、学生、保安、民工等各个阶层的市民,纷纷踊跃解囊,其中不乏外籍人士。一个上午,两轮义卖,结果不到一个小时报纸就全部售罄,各义卖点临时增加了至少三次报纸,都满足不了市民的热情。全天报纸销售比平常增加20%。
捐款数十万日元的两名日本低收入者,他们都是原在华日本遗孤的后代,其父母于战后是在善良的中国人照料下才得以幸存并返回日本的。他们表示,中国于自己有恩,现在是报恩的时候了。“中国也是我们的故乡。故乡遭灾了,我们心痛”,他们这样说自己的心情。
5、铁女子张泉灵
有“北大才女”之称的张泉灵,是《东方时空》的主持人,先后主持了跨世纪庆典的直播、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雅典奥运会、连战及宋楚瑜大陆之行等大型直播活动,同时还以记者身份深入到抗击非典第一线、罗布泊无人区、阿富汗战乱地震灾区等做连线报道。并连续多年担任《一年又一年》节目的主持人。张泉灵每每以其大气的表现和得体的谈吐,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成为央视具有大型直播节目主持能力的主持人之一。
作为一名记者,张泉灵总是勇于接受挑战。几天前,她还在海拔五千多米的珠峰大本营做全程直播报道。当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她马不停蹄地直奔四川,奔
赴正在打通的都江堰至汶川县公路的第一现场,并向观众发回了最新消息。虽然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但祖国需要她,她便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奔赴灾区。虽然当地余震不断,但张泉灵仍坚持在第一线,坚持在最危险的地方进行报道。正是有了数不清的“张泉灵”们,祖国人民才能及早了解到灾区人们的情况。
6、发怒的温总理
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国家总理温家宝一向是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然而,在抗震救灾中,平日里温和的温总理却发怒了,这一下,让看过这条新闻的人无不为之吃惊。
温总理没有理由不发怒。由于连绵的大雨导致救援行动受阻,在废墟下的民众急需救助,心系民众、心急如焚的温总理面对空降部队的领导说出“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已看着办”的话语是自然而然的。
温总理没有理由不发怒。地震灾区的惨烈,震憾了一个国家总理的心灵,受难的百姓让他泪流满面,他嘶哑的声音响彻在灾区的万山丛中。因为在废墟下,在狂风暴雨中,在漫漫长夜里,还有无数人民群众在等待着救援人员的到来。
无论是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还是2004年底印尼大海啸,世界其他国家很少有领导人会在灾难发生时,除赶到现场视察灾情、慰问群众之外,还要亲自担任救灾总指挥。
毕竟前者属于政治职责,后者属于专业领域。
温家宝亲临一线,四处疲于奔命地指挥、调度、慰问。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之下,总理的到场除了提高应变效率、争取黄金时间、督促地方官员、现场拍板解决问题之外,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指挥救灾、慰问百姓,更是灾场和全国民心稳定的巨大精神力量。
中国总理这个职位,自周恩来时代开始,就被赋予了兢兢业业、克尽职守的形象,“周总理”三个字既是一代中国人对周恩来的永恒纪念,也是对继任者的道德标尺和衡量比照。新加坡《联合早报》18日刊登署名周兆呈的文章说,“中国的总理难为”,“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想学也学不来”。
7、国际大家庭
大难面前,愿爱心永恒!此时,中国灾难不断,困难重重,急需来自世界各国的援助和支持,请不要让国内四溅的口水和各种污言秽语淹没了国外更多人的热心和善意。
(二) 深切缅怀在那场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
(三)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缅怀逝者,致敬重生。
(四) 我们缅怀生命的逝去,也铭记危急时刻的生死救援、灾难面前的大爱无疆、震后重建的守望相助。
(五) 岁月抹去满目疮痍,抹不去疼痛记忆。
(六) 遥忆悲伤,吾辈更当自强。
(七) 抹去的是时间,抹不去的是伤痛,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康。
(八) 悬崖峭壁、余震落石、滚滚洪流,在英雄的人民军队面前,再大的障碍都不能阻挡救援人民群众的使命。
(九) 祭奠每个逝去的同胞,也祝福这座重生的城市。
(十) 汶川大地震十四周年,山川抚平伤痕,汶川走向重生。祝福汶川,祝福中国!
(十一) 时间冲淡了一切,这一些我们不应相忘。回顾那些定格的瞬间,祭奠历史,悼念遇难者。
(十二) 汶川地震十四年,时间抚慰伤痛,也见证重生。往后岁月,风雨无阻,齐心同行。
(十三) 这世间,永远都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可歌可泣。致敬他们。
(十四) 废墟掩埋了许多人的生命,却无法掩埋人性的光辉。致敬伟大的母爱。
(十五) 用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感谢他们奋不顾身,我们永远铭记!致敬抗震英雄!
(十六) 缅怀逝去同胞,希望汶川发展越来越好。
(十七) 面对地震、洪灾、大自然中的其他不可抗力,再伟大的人终归也是渺小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岁月无涯的荒野里,我们终究只是匆匆过客。生命短暂,人生无常,不要想太多,珍惜眼下,用力活出精彩,方是无悔。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如果逝者仍有来生,我希望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地震。
(十八) 生命逝去的悲伤,哪怕蒙上十年尘土依然鲜明,但爱若不息,希望不止。
(十九) 十四年了,那身熟悉的绿军装,仍旧是我们记忆当中最感人的画面。
“四川汶川地突变,锦绣山河狼烟起。山崩地裂路斩断,巴蜀立地罕大难。”——题记
一场突袭巴蜀的8.0级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有太多太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张米亚,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在地震来临时,张来亚老师身体趴着,两手抱着向前,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在他的身下,卧着两名学生,其中一名安然无恙,一名名叫周悦的只是手骨折。而张米亚老师,已经死了。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他不仅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而且还捍卫了教师的尊严。 地动山摇时,时他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2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我正在下乡采访的越野车上。
那段时间,王萍同志刚到筠连当县长,每天马不停蹄跑调研,电视台新闻记者每趟都跟踪报道。当天她召集县农办、烟办、水利等单位负责人调研烤烟生产。午后的骄阳光芒万丈,烤得沿途的玉米、树叶、花草油光焕发,空气中有股湿漉漉的味道,车上的人都昏昏欲睡。车到光明村进口不远的地方,我们明显感觉车身在抖动,詹主任(烟办詹本华)摇摇靠在身上的“谝哥”(水利局郭术兴):“好好睡,你抖啥子?”副驾驶的甘县长(甘华锋副县长)说:“宗老兵(司机),开稳当点。”“前边山上掉石头了”我叫起来。此时,前边王萍县长的座驾正要穿过那座山岩。“是不是地震?”宗老兵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车到光明村,王萍县长拿着手机走下车,说:“汶川那边发生大地震,灾情还没出来,华锋,你要做好应对准备。”
回到县城,我赶紧打开电视,每个电视台的台标都换成了黑色,每个频道都在直播地震的新闻,妻离子散,血肉横飞,地动山摇,屋毁人亡,我含着眼泪看了一夜的电视,内心多次抽搐疼痛。13号,或者是14号,筠连民兵集结起来了,待命出发,我主动向领导申请,到灾区去,我要参加抗震救灾的报道,领导没批准,最终,因为没等到上级下达的进军令,民兵也没有出发。宜宾市首批到达的是长宁、宜宾县和珙县民兵。5月中旬,县上组织慰问团到灾区慰问兄弟县民兵,我随队采访。车过绵阳,地震造成的满目疮痍,赤裸裸地展现在眼前,尤其显眼的是房子,有的裂开巴掌宽的大口子摇摇欲坠,有的完全倒塌成为一堆瓦砾,有些废墟上蹲着花眉戏脸的屋主,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写着无耐与悲伤。领导们慰问了三个兄弟县的民兵,我冒雨拍摄了两组新闻。回到成都的时候,民政局长刘毅打破了低沉的氛围,对饭店服务员说,拿酒来。随行人员推辞着,毅哥说,看看灾区吧,想想那些死去的同胞,想喝都喝不上了,人生就是这样残酷,该喝喝,该吃吃。那顿饭,除了司机,我们每个人都参加了喝酒,好像是四个人喝了五瓶酒。结果,武装部老刘从成都吐到宜宾,民政局老钟从成都闹到宜宾,我从成都睡到宜宾。
慰问回来后,我每天都在采写县内各地各单位支持抗震救灾的新闻。中途好像是因为回家,早晨返程采访一个老年人文体表演,一个副县长参加了,过了时间我还没到,电话就打到分管副局长那里去了。该领导头年才提拔到我们单位,本事不大,脾气不小,经常想树立自己的领导权威,可是,又对电视新闻这个专业性强的工作比较外行,我平时也没给他足够的尊重,他正愁抓不住我的小辫子,这下好了,借题发挥,让我写检查,写保证,还让我待岗,最后,筠连民兵要到灾区抗震救灾,谁都不愿去,就把这个工作作为惩罚我的方式安排到我头上了。哈哈,以公权泄私愤,只能说明他的权力没正确使用;他明知先前我就主动请缨的,却以此作为惩罚,正好成全了我;抗震救灾是当时重中之重的工作,他派一个“犯错”之人前往,可见政治敏感不够。即使此人后来一路升官,本人毫不称道,但愿其多长本事,少耍权威,才是职工和百姓之福。从6月24日到8月7日,我和筠连民兵一道,在灾区连续奋战了44天,我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叫做《民兵礼赞》,详细记录了那段抗震救灾的艰苦经历,但是,有些事情没有写进文中,汶川地震9周年之际,看见那么多关于地震话题的文章,又打开了记忆的阀门,把它从记忆变成文字,避免以后年纪大了记不起来了。
一是工作业绩。在灾区期间,我在川台刊播了5条新闻,在市台刊播的10多条新闻,在本台刊播了30多条新闻。创作了报告文学《民兵礼赞》,在筠连报上全文刊登,201x年,我在江山刊发此文,收获精品,20xx年,我将其更名为《筠连民兵在安县》,收录在散文集《一路走来》当中,我想,如果没有那一段经历,绝对写不出这样情真意挚的文章来。另外,我在灾区坚持劳动锻炼,养精蓄锐,回来后在妻子身上播下精壮的种子,第二年,妻子生下儿子友声,8斤8两,呵呵。
二是眼中沙子。我是一个耿直人,热心人,充满正能量的人,见不惯那些坐地指挥,指手画脚,弄虚作假的.做派,连队“最高领导”的有些做法实在令人不爽。比如,因为寂寞,几个司机凌晨时分悄悄喝点小酒,“最高领导”起夜发现了,二话不说一脚踢了摊子;比如,“最高领导”每天早上要安排司机跑绵阳去买张《绵阳晚报》,中午要到桑枣镇的星级酒店开钟点房睡觉,晚上叫司机送他到处喝酒。还有一次,驻地附近的农田遭了稻飞虱,我建议他买点农药灭虫,我顺便拍个新闻,可他却叫民兵直接把水灌进喷雾器,叫我就这样去拍,而我,硬是守住了新闻真实的底线,拒绝了这条假新闻!所以,县上召开民兵抗震救灾总结大会的时候,他没有通知我参加,县上评选抗震救灾先进民兵,他直接把我的名字划掉了。对我而言,那段经历已经深深刻印在脑海,先进不先进的,还真不在乎。
这以后,我又参加过盐津的地震报道,参加过彝良的地震报道,筠连民兵战斗过的地方,我都是参与者,我都是记录者,武装部的好多同志和乡镇武装部长都开玩笑地叫我军记。
最先接触地震这个词是在书上,然后知道唐山大地震,后来知道日本是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少年时代看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剧的时候,就祈祷地震震死日本鬼子。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地震是汶川大地震,它带给我的冲击和震撼是最最真实的。近年来,宜宾也地震,筠连也地震,大年初一也地震,狼真的来了!特别是筠连地震,受损失的都能直接或者间接和自己扯上些亲戚朋友关系,所以伤害更加直接。面对民间页岩气开采引发地震的汹汹言论,我真心希望,政府能够引起高度重视,邀请国家甚至世界上有良知的专家组织评审团队,作出对人民、对历史、对灾区负责任的结论,不能将怀疑一律定性为谣言,加以封杀。因为,类似5?12的地震,我们伤不起!
5-12罹难者们,愿你们在地下安息!
《80后最牛志愿者》节目中,来自成都双流县的志愿者尹春龙今年20出头,去年5月14日,他步行一天赶到灾区,在映秀镇的废墟上凭借个人力量打通一条“生道”,使被埋179小时的马元江成功获救。后来,尹春龙又参与了万人搜寻抗震救灾中失事飞机任务,并将失事飞机机长邱光华的遗体背出深山。因此,尹春龙被网友们誉为“最牛80后志愿者”。
然而,尹春龙因为救灾,荒废了自己的蘑菇大棚,急需技术支持和社会帮助。身在北京的时装设计师马艳丽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成都帮助尹春龙申请绿色种植认证,并在当地街道办的帮助下实现尹春龙的产业经营梦。
《将爱心接力进行到底》节目中,今年61岁的沈翠英老人,拍卖了自己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一套房屋,所得450万元全部用于重建都江堰柳街小学。沈翠英频繁前往都江堰,建立专项基金资助灾区困难家庭,成立公司帮助都江堰企业恢复生产,被大家称为“最牛退休女教师”。沈翠英老人的心愿是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香港艺人应采儿为沈奶奶的事很受感动,得知柳街小学因地震图书被毁,便通过四川卫视联系四川文轩集团为柳街小学捐赠900多册图书,将沈奶奶的爱心接力传递开来。
《大爱情缘跨越千里》讲述的是去年大地震中东北三省第一位带物资挺进灾区的周家代。周家代在得知汶川灾情后,曾带着自己的司机从大庆出发,经过5天5夜长途跋涉,为当地百姓送去了粮油。时过一年,除了周家代本人,周妈妈也一直非常想去汶川看一看。于是知名演员房子斌专程赶往大庆接周妈妈去汶川看望灾民,帮助其完成心愿,并同周妈妈一起看望了地震中被救出的手指部分被截但仍乐观生活的小学生邹红梅。
当时,每天在电视里播放的都是汶川人的哭泣,画面中到处是残砖断瓦,哀嚎遍野,惨不忍睹。我内疚,也很期盼,希望他们亲人能早日团聚,早日康复!
我很想帮他们做点什么,可我知道弱小的我无能为力,都不知该如何把东西捐给他们,让他们的生活能尽量快乐些。
我幻想自己,眨眼能长成顶天立地的超级巨人,或变成神通广大的哈利波特!要是我能力挽狂澜,拯救众生于苦难,该多好呀!
终于,我等到了这珍贵的机会,学校决定全体师生统一给汶川募捐。当时,得知自己有这个好机会,我就马上告诉了爸爸妈妈,希望他们也捐点什么。
可是到了后来,大家才知道只能捐钱,也不明白为什么。本来,我是想捐几本开心有趣的书,给汶川受伤受难的小伙伴们。看几本开心有趣的故事书,好让他们早日祛除伤痛康复,好让他们早日度过黑暗孤苦,不要太过沉浸悲切凄惨,努力奋发振作起来。无奈,这样的好机会也没有了,我只得捐了口袋里所有的零花钱,爸爸妈妈也只能在家里向党组织捐款了。
结果,我能做的,只有为他们默默地祈祷――祝他们平平安安,一家人健健康康,希望他们勇敢坚强地生活下去!
原先美好的想法,到后来只是一场空。我真想,给他们送去最诚挚的祝福,报去平安,让他们在黑暗中爬起来,坚强地活下去。这些都只是美好的愿望,可到最后还是什么都实现不了……
现在,汶川大地震都已过去好多年了,曾经的悲苦伤痛早已抚平,但我想,留给汶川人民的心灵阴影也许将永远存在!
20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以汶川县为中心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 就在那一刻,楼房倒塌了,人们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无数的人们是去了生命,学生失去了父母,工作的人们失去了儿女,白发人送黑发人。瞬
间,哭声震天,这个曾经辉煌着的城市——汶川已经变成了废墟,人们的家园毁于一旦…… 俗话说:“患难之中见真情”,就在这场大地震中,显现出了无数的真情。在地震之中,一位母亲做出了一个催人泪下的动作。在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那位母亲把自己的孩子压在了身下,用自己的身躯紧紧的压住了孩子,用脊梁顶住了塌下来的石头。
当救援人员找到这为母亲时,这位母亲为了保护孩子而牺牲了,而她的孩子则在母亲的保护下安然无恙。在孩子的襁褓里,有一只手机,上面用短信写着她留给孩子的最后一句话:“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位母亲对孩子的`无私的爱令全国人民感动了,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啊!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这场地震之后,各个地方都伸出了饱含援助意义的爱心之手。我们学校在大地震发生后的一个星期后——五月十九日,全校举行了一次捐款仪式。
下午,二点钟时,全校学生陆续来到了大操场上。二点二十八分,全场肃静,全体学生默哀三分钟。校外,鸣笛声响彻云霄,在天空上久久回荡。三分钟后,我们便开始举行捐款仪式了。
【汶川大地震8周年组织生活会】推荐阅读: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活动策划书06-19
5.12汶川地震12周年祭观后感心得体会06-26
汶川地震随笔11-06
汶川地震应急救援12-03
汶川地震三周年作文06-27
汶川地震思想汇报07-19
汶川地震纪念馆10-17
汶川地震纪念感动的作文06-10
汶川地震法律问题汇总10-10
悼念四川汶川地震演讲稿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