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024-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1

建立在古代农业生产和生活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中包含着因时而变和超越时空界限的`内容.传统农业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和观念,为当代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智慧启迪.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智慧启迪.

作 者:张磊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刊 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4(6) 分类号:G09 关键词:农业文化   基本内核   现代文化  

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价值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 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存困境令人忧虑, 其前进方向也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近年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 要正视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构建了我们共有的精神世界

对于传统文化, 我们总是有些曲解, 总认为是落后与腐朽的代名词, 这种惰性思维既导致了传统文化缺乏其应有的地位, 又影响了文化的传播与成长, 我们一方面见证着文化灭亡, 另一方面却以追逐粗鄙低俗为乐, 反倒是某些非民族性的文化被捧上了天。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在传承和稳步发展中, 保证了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自觉遵守的行为规则、道德规范、法律规章等公共秩序, 有力地推动了历史性转型、凝聚了社会的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同时, 在社会中默默吸取养分的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 并在某些历史时期, 在全球文化中发挥了潮流先锋作用。伴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 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的脚步也随之放慢, 新时代对于文化自信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发展难以满足时代需求。在文化自卑与自负中被束缚住手脚, 继而被具有包容性的先进文化超越, 甚至因文化危机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 反过来又引导着传统文化的转型与变革, 于是时代的发展促成传统文化的发展, 通过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开拓, 成为社会历史发展与演变的强大力量。

对于我们而言, 更加需要推进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首先, 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就需要统一信念和发展方向, 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宛如一颗大树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上, 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也是我们前进的支点和动力。其次, 需要融合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和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 贯穿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中, 两者深度交融、相互支持, 推动着中华民族的振兴与腾飞。再次, 坚定苦守中华民族自己的精神家园, 明白正义是非、知道礼义廉耻、懂得荣辱与共, 这是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 只有在这份坚守中, 我们才能看清楚自己文化的精髓, 从而在文化发展大道上坚定前行, 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推动了社会的成长

通常意义上的中国文化, 可以分解为“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 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构筑民族文化的基石, 它在各个阶段都承载并发扬着文化的基本功能, 不能因为时代与社会的变迁而否定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

实践证明, 传统文化滋养出来的思维模式、行为准则、情感意识, 在各个历史阶段, 都鞭策着民族的发展与社会的前进。辩证地去看, 时代文化不能脱离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也需要跟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转变。

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自我调适与修复能力。我们对经过锻造、打磨、历练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成功的过程充满信心, 多元化发展的文化形态、良性竞争的社会环境, 给予人们最大程度的选择空间。历史证明, 推动文化大繁荣的动力, 正是人们对于文化的追求。

如果任由某种文化独大, 难免一叶障目, 将会影响文化的推陈出新。应当引导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相互融合, 而并非一种艺术门类吞并另一类文化的游戏。这种交融共存需要有主次之分。倘若没有, 容易导致文化思想的紊乱、社会秩序的不安定, 进而制约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因此, 认识上的错误和非理性的思维, 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三、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提升为强国战略

近几年实施的强国战略中, 文化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环节, 需要我们在更高的角度上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共存。“融现代的传统文化”与“融传统的现代文化”的自然共生, 不是新的形式表现旧的内容, 而是为了新的传统文化能够适应现代化发展。

这样的文化才能代表民族的未来发展方向, 并通过达成的共识来凝聚民族情感, 并促使社会秩序完善有效地运行, 更能增加国民素质、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我国腹地广阔、民族众多, 各民族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只有各尽所能、相互欣赏和学习, 才有选择并融合的可能。我国地文化战略高度应立足于此, 不需要去说服他人改变, 也不用太过强迫他人来学习我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

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需要经过社会发展的沉淀、历史车轮的指引, 是自然而然出现并存在的结果, 对外进行文化上的强行输出, 只能带来短期效应。因为文化在塑造人的同时, 人们也在有意识地选择文化。始终不变的是:文化对于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提高及人民的幸福是不是有价值。只有存在这种意识, 我们才能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 戒骄戒躁、排除臆想、放弃不切实际的冲动行为, 避免产生精神层面的迷茫和缺失, 提防享乐奢靡之风的侵蚀, 逐步让闻喧享静的健康文化取代道德洁癖与焦虑的病态文化。

通过整合并成功孕育出代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成果、大家共同认可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 才能形成民族文化的自我提升和相互吸引。充满情感和自信的文化氛围, 才能让民族文化的生命力积厚流光, 确保现代化的顺利发展。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3

关键词:和谐;传统法律文化;当代价值

一、传统法律文化的和谐价值

人伦和谐和天人协调是传统法律文化的两大价值体现。人伦和谐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和而不同,天人协调则是注重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要协调发展,个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盲目从自然界索取。中国人不断探寻和谐的境界并将之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理想状态。这种体现在对以下三个价值目标的追求:

1.天人合一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相通相系的观点。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即以诚之道,可以实现人之道。董仲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观点。儒家所提倡的以德治国,虽然在春秋时期没有得到实现,但这种思想一直为后世所用。古代君王治理国家的一种重要手段便是利用道德的拘束力,其本质就是要追求和谐。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各家学说中都或多或少的被暗指。这与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一脉传承引起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仁、义、信、诚、忠、恕等,构成了整个民族的伦理基础和道德准则。

2.定分止争

“定分止争”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稳定民心的重要手段,是传统法律文化价值观念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商君书·定分》中对“定分”是这样理解的:“一兔走而百人逐之,非以兔可以分为百,由名分未定也。夫卖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己定。故名分未定,尧舜禹汤且皆加务而逐之,名分己定,贪盗不取……”。管子曰:“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即法家主张通过法律的社会功能来维护阶级统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儒家思想则更倚重严格的宗法等级制度,长幼有序,来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不被平民夺取,钱财不被瓜分,爵位不被篡夺,也同时维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使权利始终掌握在他们的手中。对比其两家,虽然各有所侧重,但终极目的相同。

二、传统法律文化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开始于夏商时期,经过了唐宋,在明清趋于完善,并于清末明初终止。反映了古人对和谐社会理想状态的不断追求,也是关于社会治理模式的最高结晶,凡此种种为我们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无限的创新和想象空间。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和谐观念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创造中华文明的贡献不可小觑。其中的合理因素应该为今所用。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天人和谐理念对引导人类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第二,慎刑思想和现代刑法谦抑性相似度极高。第三,无讼的法律价值观影响着当代人对于诉讼的看法,并引导人们探求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第四,情理法的法律思维引导人们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的情感和期待,使法律的制订和运行具有更为广泛和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慎用司法自由裁量权,做出合法合情合理的裁判。

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谐观念的现代化途径

我国社会目前正处在现代化的转型之中,现代化转型是一个全面转型、全面发展的阶段。在超越传统文化过程中,要想在文化认同结构变化的基础之上,为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发展空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谐观念也要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合理精神获得延续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转型。笔者认为,这种转型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从民本的和谐观到人本的和谐观

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例如我国传统法律观念中的慎刑思想,其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与当代人所认为的人本主义是有很大差别的。民本论源自对人民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政治稳定中的力量和作用的定位。正如管子所言:“霸王之所始也,以民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其本质是以治民防暴维护统治为初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创造了财富但也会威胁到君王的地位,所以此处的民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本,没有人民个人权利自由的保护,只是将民众当做一个整体来对抗制衡,更无从谈起以民为本。因此,想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从民本到人本的飞跃和转变,就必须将法律和谐观念建立在尊重公民生命权、健康权、人身权等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人本主义基础上,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同时特别注重关注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和国际社会上的人道主义救助义务。

2.从单一的和谐观到多元的和谐观

傳统法律和谐观念中的无讼理念反映了以和为贵,消除争执的理念,维护现有的统治秩序,不做无谓的斗争,以免引起社会动乱,是民心安稳的体现。“三纲五常”、“孝梯”也都旨在维护专制主义统治所追求的一元和谐观。然而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了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构成一个完整多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

3.从人治的和谐观到法治的和谐观

传统法律和谐观念的“情理法”观念虽是基于人治的和谐,但在某些运作中会出现与和谐的目标相悖的后果。法典的规范性终究不能对抗君权的至高无上性,君主根据自己所理解的情和理,或法外用刑,或法外施恩,背离了法律秩序的和谐。而法治的和谐不仅强调良法之治,最大程度的追求公平正义保障人权,同时强调权利也要关进笼子里,有所节制,要接受社会和人民的监督,从而确保用法律的强制性、法定性来建立一种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同时这种法治应该是有多方参与的,并且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追求。对人权的追求是永不停歇的价值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同亿.语言大典[M].海口:三环出版社,1990.

[2]丘汉平.历代刑法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

[3]汉语大辞典编纂处.康熙字典[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

[4]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5]李强.从社会学角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社会科学战线,2005.

[6]王士力.中国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启示[J].理论学习,2001,(8).

[7]丁洁.试论儒家法律思想之形成与利弊[J].齐鲁艺苑,2004,(1).

[8]徐国栋.中国法学怎样走向世界[J].现代法学,1997,(3).

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4

诚信--中国传统商业伦理资源的当代价值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资源,对传统的商业伦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传统商业伦理的`直接来源.以诚为本,弘扬诚信精神对于加强当今社会的企业伦理建设,加快信用体系的确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曹凤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刊 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316(1)分类号:B82-053关键词:诚信 商业伦理 企业道德责任 信用制度

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5

孙英春

2013-2-17 14:40:57 来源:《教学与研究》(京)2007年2期

作者简介:孙英春,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跨文化传播与国际关系研究。

内容提要:东亚传统是本地区在全球化时代文化选择的不容回避的基本背景,在东亚共有传统和认知的基础上,重构适合自身和全球社会共同利益的东亚价值观,不仅利于提升东亚各国和人民在“东亚”这个“想像的共同体”内的文化共性和认同,促进东亚内部多方面的对话与合作,也堪为东亚为建设“和谐世界”贡献的一种积极的“东方式”文化交往理念。本文同时指出,东亚价值观的当代重构应立足于东亚共有传统和价值系统,积极吸收世界不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通过参与世界文化的整体性建设为全球文化提供普世性内容,从而验证和焕发其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弘扬。

关 键 词:东亚传统 东亚价值观 “和谐世界”

作为前近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区域,东亚多元与统一并存的历史文化传统构成了本地区在21世纪进行文化选择和秩序建构的一个不容回避的基本背景,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延续至今的东亚腾飞潮流,造就了东亚国家对自身传统的信心及其与西方文化的平等对话态势。基于当前东亚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东亚地区主义诉求的“东亚共同体”的发展道路虽然仍是曲折漫长,但是本着东亚共有传统的考量,在东亚各国共有认知的基础上,重构适合自身及全球社会共同利益的东亚价值观,将成为东亚扩大地区影响、建立区别于西方的现代形象的重要观念基础,提升东亚各国和人民在“东亚”这个“想像的共同体”中的文化共性和认同,也堪为向世界贡献的一种积极的“东方式”文化交往理念。

一、东亚传统的当代呈现

东亚文化的历史跨越了广阔的时空范围,是东亚民族共同参与创建的独特文化形态。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十几个世纪里,东亚文化一直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高峰,其历史积淀、悠久传统和精神气质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宝库,并为西方文明的发端和繁荣提供了重要借鉴。不过进入近代社会尤其是工业革命在西方国家发生以来,西方现代文化在全球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西方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向全球扩张,同时也在不间断地利用西方价值观去改造其势力所至的每一个地方。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东亚国家纷纷向西方学习,无论是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还是价值观层面,都以西方为标准和楷模,对自身的文明和传统进行着全方位的颠覆、批判和改造。不可避免地,东亚文化的自主、自立、自尊、自信的主体性受到了严重挫伤,东亚传统也时刻徘徊在全面失落的边缘。

经过一段动荡的历史进路,人们逐渐意识到,西方现代文化不是世界文化的惟一归属,西方现代价值观不能寄托人类对于现实和未来的精神期盼。工业化对生态系统的大规模破坏,商业化对精神生活的深层次侵蚀,民主化过程中的独断专行,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无情蔑视,等等,无不是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全球社会面临困境的征兆。[1](P10)波兰社会学家鲍曼(Zygmunt Bauman)甚至断言:西方“高度的文明”与“高度的野蛮”是相通的和难以区分的——科学培育出的理性计算精神是冷冰冰的、斤斤计较的,自我膨胀的技术以道德中立的外观则加速发展着人类自我毁灭的力量,社会管理也日益趋向于非人性化的工程化控制方向,总之,“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超越了人所能调控的范围,导向高度的野蛮”。[2](封底页)许多西方学者也在思考:在帝国统治和殖民历史一去不返的前提下,一个多极均势的“社会世界”更加值得期待。法国学者莫兰(Edgar Morin)就认为,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包含了自我中心的闭锁与孤独,盲目的经济发展导致了人类道德和心理的迟钝,科学技术在促进了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在造成新的不平等,给人类带来了紧张、危害乃至死亡。人类需要的不是帝国世界,而是通过“统治—解放”的双重过程去创造一个和谐、均衡的世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类精神需要发生一次“突如其来的跃进”、一次“人类心灵内在性的巨大提升”,同时也需要建立一个文化开化、多元发展的联盟。[3] 基于类似的种种反思,“全球多元化”的观点在近年来逐步占据了“欧洲中心论”的领地,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洪流。这种“多元化”有着并行不悖的两翼:从经济上讲,是全球一体化与地区集团化的同步发展;从价值观上讲,则是全球价值的认同和本土价值观的复兴。

当前东亚的经济成就已构成了世界经济的重要一级,东亚各国也已完成或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为了应对经济、社会变革给东亚秩序和文化选择带来的挑战,必须以更为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东亚传统的时代价值与未来发展,提升东亚区域内的文化认同,呼唤东亚价值观的复兴。从文化内涵和地域覆盖来看,东亚作为世界历史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前重要的区域历史一元(regional historical unit),虽然受到人文地理以及东亚文化相融过程中的历史特性等因素影响而造成了一定的差异,但其内部稳定的历史联系和文化遗产的共同体意识足以充当建构共同文化认同的基础。构成东亚传统之同一性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对这一地区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儒家文化,历史地看,儒家文化的效用使中国文化从汉唐直到明朝前期,一直被世界公认为是最安定、最优秀的文化,“中国的经济实力、政治模式、社会机能及其文化品位都处于世界的前列,中国文化自然在世界上保持了一种高势能”。[4](P624)东亚传统中也同样包蕴着具有世界性与现代性的成分,譬如,中国的科举制就曾启发英美国家抛弃了政党分肥制,建立起廉洁高效的现代文官制度;日本的浮世绘也给法国的印象画派以影响,滋养了欧洲的艺术。所以有论者指出,“过去向黑暗中的西欧精神提供再生希望之光的是东方的智慧,同理,能够向正在没落的西欧精神注入觉醒的新能量的也是亚洲”。[5] 特别是在20世纪后期持续演进的东亚崛起中,注重精神价值、集体利益的传统东亚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持,不仅验证了东亚各国和人民在“东亚”这个“想像的共同体”内的文化共性和认同基础,也使当代背景下的东亚文化具有了崭新的意义与价值。

21世纪是一个多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的时代、要建设持久的和平和共同繁荣的世界,必须要建立一种能够使不同文化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正如2005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在阐述“和谐世界”思想时指出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由于东亚文化及其所包含的价值观具有众多普世性的内容,人们有理由期待东亚文化为全球社会的共同利益做出更多贡献,扮演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更为重要的角色。针对长久以来西方文化全球扩张对东亚秩序和文化选择带来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东亚各国正在共同面临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即在总结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全球眼光和文化同源意识,在完善东亚内部文化与秩序建设的基础上推动东亚文化走向世界。人们也有理由期待,东亚传统的当代呈现,能够为批判和矫正人类社会的现代弊病提供思想资源,与其他文化一起共同化解人类面对的道德危机、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为人类共同利益做出贡献。

二、东亚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它是人们行为选择的基本动力,也是特定文化群体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体现。近代以来,东亚民族的先进分子为了救亡图存,力图使自身文化向现代转化,先后提出了全盘西化、互为体用、宏观继承、抽象继承、创造性解释、创造性转化、综合创新等文化整合的主张,都在试图给一个多世纪以来东亚文化面对的困境一个落实和安顿,试图让东亚传统的积淀发挥出自信和有效的生命智慧。在这些文化整合方法的背后,都有一个价值观选择的问题——不同的价值观就有不同的价值评判和价值取向。

从文化谱系而言,传统的东亚价值观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东亚地区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受到儒家、佛教、道教等思想的深刻影响,注重独立和谐、共生共赢、尊义重利,既强调社会整体利益也呼吁积极入世,提倡参与集体的福利、教育,奉行工作伦理和克勤克俭的生活信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除了为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之外,东亚传统中强调包容性、注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活动应理性而节制、崇尚精神价值及稳定和平的核心价值已经显示了极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即使这些特征并没有以同一的形式存在,但它们已与以工业体系为制度特征、以工业化精神为核心价值的西方现代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东亚模式”的形成与完善提供着重要的价值支撑,费正清就指出:“东亚人的自我约束力和工作道德足以使加尔文主义及其献身教育的精神黯然失色”。[6](P2)

东亚价值观是一种以东亚民族和国家为主体的意识,也是建立在东亚各个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基础上的东亚人要求改变世界不均衡、不公正、不平等状况的一种自我觉醒,意蕴着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忧患意识,期待着东亚文化实现进入世界文明体系中心的地位转换。东亚价值观的主体意识充分展现在独立和自由意识之中,激扬着东亚“自做主宰”的精神。东亚价值观的当代重构,将帮助东亚民族和国家重新认识自身传统,摒弃“依赖意识”,正确地对待东亚自身及其之外的世界文化。近年来,东亚一些知识分子秉持着对东亚儒家传统的强烈自信,甚至呼吁将反映东亚特有的地理方位和历史文化方位的东亚价值观作为21世纪世界文化主流的方案,呼吁东亚国家要在维护东亚文化传统、保护文化遗产、传播东亚文化和价值观方面加强合作,并且要向年轻一代灌输东亚认同感和自豪感,如龚鹏程所说:“当今东亚价值观的建设应该改变过去努力使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相一致的做法,而应保持东方文化原有的价值系统,为批判和矫正现代化弊病提供思想资源。”[7]

儒家思想是东亚价值观的观念基础和思想资源,近年来对东亚价值观关注的原动力主要来自于东亚儒家传统的复活。中西方学界也普遍认为,东亚传统中的儒家思想崇尚身心内外的宁静和谐,重视德性、重视人生的意义和理想,对于克服后工业社会的精神空虚和信仰危机有普遍价值,而中国传统中由来已久的“圆而神的智慧”、“温润而恻怛或悲悯之情”以及“天下一家”的精神所具有的和平秉性和道义精神,也是西方文化需要补足和学习的。美国学者里夫金(Jeremy Rifkin)即指出,“正在廓清的欧洲思想框架同中国思想框架之间的交融,将会对全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8](P2)譬如,以儒道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崇尚人际关系的和谐,它所具有的“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关注人类命运的道德理念,堪为人类价值观整合的基点。再比如,中国文化传统具有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价值追求,不仅有助于化解当前人类面临的“五大冲突”——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肉体与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紧张,帮助人们寻求安身立命之道,而且可以作为21世纪现代价值观的生长点。正因为如此,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晚年会关注《道德经》中的中国思想,而德里达(Jacques Derrida)要到中国来谈论“宽恕”问题。

东亚价值观也蕴涵着一种忧患意识,并因忧患而具有深重的批判意识、反省意识。滥觞于20世纪后期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全球性问题:地区冲突不断,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各种全球性问题此起彼伏,诸如核威胁、全球气候变暖、人口爆炸、粮食匮乏、南北差距、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等,不仅超出了原来的区域性质,而且严重威胁到了全人类的生存。与西方国家一样,东亚也面临着工具理性的膨胀、价值理想的迷失、伦理道德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崩溃和文化选择的迷惑等重大现代性挑战。毋庸置疑,如何在全球化的时代调整中反省、批判和传承东亚的历史文化传统?如何呈现东亚价值观在21世纪的全球效用?东亚文化如何为人类的共同利益做出贡献?这些问题需要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共识与切实的合作,同时也产生了普遍性伦理约束的需要,东亚价值观的重构恰当其时。

三、面向“和谐世界”的东亚价值观重构

东亚价值观的现代转化,既是东亚国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东亚民族对自身历史、文化进行思考后做出的必然选择,体现了时代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东亚各国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东亚社会正在加速向着以现代经济和现代科技为先导的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模式跨进。这一伟大的历史过程必然会对东亚传统和东亚价值观的存在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提出新的要求。作为规范和指导东亚文化未来道路的依据,东亚传统的呈现和东亚价值观的重构,应当以担当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忧患为己任,立足于将东亚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意识转变为人类的责任意识,焕发对世界前沿问题发表东亚主张的信心。

面对这样一项繁巨的任务,东亚国家应在共有认知和奋斗目标基础上形成合力,以建设“和谐世界”为共同旨归,以东亚价值观的现代化和“理性化”重构为途径来提升文化共性,强化共有的文化认同,促进东亚内部的对话及国家间的合作。这也是源自东亚传统的“和谐”理念所给予的启示,正所谓“亲仁善邻”、“近者说,远者来”。客观而言,东亚各个国家和民族并不缺乏这样的责任意识和信心,但缺乏的是集体协同,缺乏的是共有认识和奋斗目标基础上的合作。东亚价值观的现代和理性化重构,则可以成为一种促进东亚内部对话与合作的路径,使之共同面对东亚自身以及全球问题的挑战,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毕竟,构建“和谐世界”不是少数国家的“独角戏”,需要不同国家紧密团结、共同维护。东亚区域内的共识与合作意义也就凸现于此。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治学者皮尔逊(Lester Pearson)就发出了这样的警示: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不同文化必须学会在和平交往中共同生活的时代,必须相互学习,研究彼此的历史、理想、艺术和文化,丰富彼此的生活,否则在这个拥挤不堪的窄小世界里,便会出现误解、紧张、冲突和灾难。[9](P372)一幅可以期待的图景是:东亚价值观蕴涵的独立和谐、平等合作和共生共赢的精神能够适应高度技术化的全球社会中多元文化共存的需要;东亚国家也能够共同秉持“和谐”这个文化交往的金规则,实现东亚文化秩序的重构以及与全球体系的共荣,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东亚”和“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思想的实质在于不同国家的互助合作与和谐发展,寻求的是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与人类共存之间的平衡。在这个意义上,以构建“和谐世界”为旨归的东亚价值观,也堪为一种鲜明、积极的“东方式”文化交往理念,其核心内涵在于:文化传承与文化交往不能拘泥于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范围内,而是更多地纳入了世界的版图。由此来看,针对构建“和谐世界”的现实需要,东亚价值观的重构必须凭借以对话、交往为中心内容的新理性精神与西方文化对话、融通,不仅要看到自我与“他者”的相互影响,更要以“他者”为促进自己发展的外部刺激力量和丰富资源。这里的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创造和精神财富创造的过程及成果的体现,只有不断地充实于全人类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并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进行不断的交流、融合,才能得到继续前行的动力。

毕竟,面临现实语境中的文化抉择,不是简单的退守便能解决的。正确对待东亚自身及其之外的世界文化,承认“他者”的合理性,不仅为反思东亚文化的价值,亦为东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性。正如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所说,“只要交往参与者没有建立起相互承认的关系,并接受对方的视角,一同用他者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传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那么,就不可能出现建立在信念基础上的共识”。[10](P148)事实上,东亚文化能历经几千年而仍然生机盎然,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多元文化的对话与合作为其生存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历史经验表明,作为达成理解与宽容,增加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维护人类文明成就的重要手段,文化对话始终具有重大和持续性的影响,通过对话来考虑文化多样性以及相互参照的可能性,是建立新世纪的区域与全球文化秩序的重要内容。

21世纪的历史进路让所有文化都共同面临着一个时代命题:如何在一个全球化世界里延续和更新自身的使命?在一个世界市场已经形成,经济运行规则日趋统一的环境中,对共同道德规范、共同价值标准的建构日趋紧迫,似乎在要求所有的文化都要向着这一目标转型,都要无条件地交出自己的历史与传统。不过,历史经验表明,轻视传统是没有生命力的,在全球化过程中也必然处于不利的位置,对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的珍视,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否在全球化大潮中生存与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尺。世界体系论的代表人物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就坚决反对处于边缘地位的国家完全照搬西方,在他看来,处于边缘地位的国家如果接受自己处于低等文化模式的逻辑假设,并认为发展的最好模式是抄袭高等的国家,那么这些边缘国家根本不能达到目的。[11](P46)更何况,西方世界内部的现代化过程本身已说明,任何一国的现代发展都无法脱离其自身的历史实际。只不过,后发展国家总要面对美国文化学者格尔兹(Clifford Geertz)所说的困惑:“必须共同努力向现代化的高地发起冲击,同时也必须共同坚持传统的精髓;而在另一层面上,又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分歧,这些分歧是,应该从哪个方向上向现代化的高地发起冲击,传统的精髓又是什么。”[12](P368)换言之,现代化与传统并不必然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不过,哪些传统可以在现代化过程中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哪些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哪些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严重的障碍,等等,需要结合当下东亚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实践做出更为具体的评估。

进一步说,东亚价值观的重构应以反思东亚文化传统为形成共同认知的基础,既要立足于传统价值系统的传承,更要积极吸收世界各种文化的优秀成果,不断丰富和优化自己的文化内涵,才可能具有强劲、持久的适应力和影响力。当前,人们普遍担忧的是,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固有矛盾,使东亚价值观何以可能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无法回避。[13] 这就意味着,东亚价值观的效用能否继续呈现,关键取决于它能否成功实现传统与现代性的接轨,以及与西方文明和世界文化的有效对话,取决于它能否在与其他文化的比较、竞争和博弈中确证自己的合法性及其对世界影响和作用的有效性。

东亚价值观的重构已经历经了几代人步履蹒跚的奋斗,也在不断接受着自由主义、民主精神、文化多样性、市场理念、科学导向等现代思想的影响,如果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东亚传统与现代人的生命力、自我实现意志以及创造力的冲突,必将构成一种不仅适应东亚现代化,促进整个东亚繁荣和发展,而且为世界所包容的“新东亚文化”的内核。当前,东亚各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强化,都使得东亚更广泛、更深刻地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之中。东亚价值观的现代性追求,既要放眼全球,与普世价值保持一致,又不能迷失自性,与东亚传统完全脱节。毕竟,现代化是人类共同追求的远景目标,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增加人类福祉,弘扬人类精神以及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使整个世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互动成为人类的未来主题。

参考文献:

看当代大学生传统价值观缺失问题 篇6

30号

刘玲珑

看大学生价值观缺失

摘要:

当代大学生是同改革开放一同成长起来的跨世纪青年,亲身感受了我国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肩负祖国未来的大学生,却普遍存在浪费、向往小资生活等现象。究其原因为大学生在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击中传统价值观的缺失,因此大学生要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身边事触动其心灵深处“感化教育”,让大学生真正知辱明耻。

关键词;大学生 传统价值观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大量外国文化强烈冲击中国传文化。大学生肩负祖国未来的重担,有是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年轻群体,其价值观受西方价值观的冲击表现尤为明显,大到民族观念,集体观念,道德修养,小到节约遵守纪律等身边小事,无不表现大学生传统价值观的缺失。

今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是大家都亲身经历的。相应的,现在的大学生生活条件更为优越,衣食无忧,没有经济负担,而大家似乎忘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来之不易。在食堂中普遍存在浪费现象,有些人甚至觉得“别人没吃完就不好意思吃完”,大学生面对浪费现象表现出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我由此想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亡国国民对同胞,对战士的冷酷麻木。或许有些人会认为不就是几粒米,至于被说成亡国国民吗?现在许多大学生缺乏对生活艰辛的体验,更多的是一种优越感。以为一碗饭、一叠菜就是几毛钱的事,缺乏对粮食的尊重、对劳动的尊重,这是价值观的问题①。面对大学生普遍存在浪费的严重问题,我不禁思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因为现在大学生生活太优越,忘记了那份艰辛;还是因为随着中国入世,大学生长知识开眼界了就忘记了最初的勤俭节约„归根究底是大学生在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冲突中造成了传统价值观的缺失。

最近电视剧<奋斗>热播,展现了80后的青年对梦想的执着,为生活奋斗。大家都在剧中的几个主角中找到了自己的缩影,却忽略的现实中大学生传统价值观的缺失,向往小资生活。调查显示28%的大学生明确表示“逍遥自在的小资生活”,25.4%希望过上“舒适安逸的白领生活”。大学生更注重追求物质生活,而非精神生活的提高。前不久我们班组织参加了一次劳动课,我们的任务是倒出堆积成山的花盆里的泥土,然后搬运到特定的位置。这么一件看似容易的任务,却使大家哀怨连天,连连叫苦,但是也不是不愿意做,只是平日都没什么做过体力活,一节劳动课都让大家吃不消了。我也暗自惭愧,平时花农培土种花等都使轻

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而易举的事,怎么自己就不行呢,当今大学生向往的小资白领都属于有钱有闲的阶层,受过良好教育,待人接物优雅得体,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注重生活质量,这折射出当代大学生享乐主义的倾向②。我不使提倡大学生都“上山下乡,劳动再改造”,而是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并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养尊处优。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破了传统观念和教条主义的藩篱,开始注重自我价值,开始急切、大胆、广泛地涉猎各种西方文化,开始树立起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信息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公关意识、环保意识等。但是,由于对思想解放理解的肤浅,由于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冲击,加之政治上的幼稚和不成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还存在着诸多偏颇之处。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随着对社会认识的逐步全面,许多大学生不但强调自我价值,而且开始注重社会价值;不但注意吸收西方价值观中的精华,而且注意吸收传统价值观中的精华,开始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传统价值与西方价值的对立统一中,建构科学的现代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是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即内在矛盾性。当然两重性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③。

作为一名大学生以自己的视角来看待大学生传统价值观缺失问题。大学生心灵的底色都是纯净的,用身边事触动其心灵深处,感化教育,让大家真正知辱明耻,把大学生心灵上面沾染的杂尘拂去。

参考文献:

1、武汉科技大学“一粒饭教育”冲击大学生价值观(新华网)

2、张琳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特点及其引导

3、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体系新动向—— 向往“小资生活” 乐意“享受孤独”(江门日报)

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武汉科技大学“一粒饭教育”冲击大学生价值观(新华网)新华网武汉4月17日电(记者李鹏翔)“李老师,回来后很累,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浪费有罪,对浪费的漠然无知更是有罪,我决定将生日请客的钱全部捐出。”

这是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04级学生谢静在20岁生日前夜11时52分给李灿华老师发来的短信。刚从国家级贫困县返城的谢静痛心地说,对浪费的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一种耻辱!而在武科大校园,反浪费的“一粒饭教育”正在全校展开,教学楼下和食堂外“一粒饭教育”的展板前人头攒动、不少人唏嘘不已,留言簿上很快签满了激动的话语……

100个大学生饭碗,吃干净的不到10个

饭桌上,土豆烧鸡和糖醋鱼各吃了两块,土豆剩下一大盘,油麦菜吃了不到一半,米饭也只动了一两筷子。刚吃完午饭的晓燕说:“一份菜也可以吃饱,但是吸取营养单一。饮食要„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才行,我从小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近期,武汉科技大学组织学生在校园3个餐厅随机抽查了100个学生饭碗,发现吃得较干净的不到1/10。随后进行的问卷调查则显示,有3%的同学每次用餐都会有剩菜剩饭,67.8%的同学承认自己偶尔会有剩菜剩饭。

“为了减肥,每次都刻意留一部分。”“番茄不能带皮、青椒不能太辣、香肠只能纯瘦,否则只能扔掉了。”饭菜质量不高、食欲不好、吃不习惯、就餐环境不好、减肥、别人没吃完就不好意思吃完、从小便养成了剩菜剩饭的习惯等,大学生们随便可以找出无数浪费的理由。

“我自己花钱买的,爱吃多少吃多少,你管得着吗?不就是几角钱嘛!”一些同学还“理直气壮”。

在“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标语下,学校聚怡餐厅服务员小陈每天都熟练地把剩饭菜倒进泔水桶。她说:“天天都是这样,一日三餐下来,这里的4个大桶都不够装。”参与调查的04级材料专业的王毅同学说,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仅南园一个食堂每天回收14桶剩饭菜,按正常售卖每桶折算200元计,浪费金额2800元,一年下来就是100万元。

贫困乡村体验,大学生一路无言

在对校园食堂浪费进行调查后,武汉科技大学精心组织了15位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代表赶赴国家级贫困县阳新县新屋村进行体验教育。乡村的一切让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大学生们一路无言……

在村民石常海家,房梁上吊着两条已被熏黑的腊鱼,摸上去硬邦邦的。石常海告诉同学们说:“这是家里唯一的两块肉。过年时办的年货,哪舍得吃?”

法学专业的石玉清随口问这个村13岁的殷晓日:“长大想干什么?”小晓日沉默了一会,小声说:“想当厨师。”“为什么要当厨师呢?”“能给妈妈炒白菜吃!”全场一片寂静,刚刚还好奇的小石一下愣住了,背过身,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03级法学专业学生胡帆说,两个情景让她愧疚万分:当大伙儿在村民家吃完饭离开时,做饭的女主人马上将剩下的菜吃了个干净,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神情是那么自然;小孩子拿着大碗吃饭,吃到最后,脚尖都立起来使劲扒干净最后一颗饭粒,而同学们却将村民精心准备的红烧肉剩下许多,原因是太肥。

“一粒饭教育”直击大学生价值观

“破落的院子,没有棱角的土屋,残缺不全的屋顶,走访完这个家庭,我已不忍心再回头,这就是穷困的农民,我们的衣食父母!”胡帆说,在写这篇《贫困无声》的走访感受时,自己常在梦中惊醒,抑制不住泪流满面,而她真切的感言又让她寝室的女生们掉泪。

食堂浪费的惊人数字、校园与乡村生活强烈对比的感言和照片,让武科大的很多同学深受震动。

一位网名为“清水悠悠”的学生在校网站上留言:“看罢图片,一声罪过!我们真的富有到可以轻视粮食么?珍惜每一粒粮食,这是一种崇高、一种教养、一种习惯!”

带队赴阳新的武科大党委副书记杨杰表示,现在的许多大学生缺乏对生活艰辛的体验,更多的是一种优越感。以为一碗饭、一碟菜就是几角钱的事,缺乏对粮食的尊重、对劳动的尊重,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

杨杰表示,对于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青年学生来讲,不能只讲灌输,更要注重“情感教育”,“一粒饭教育”就是用大学生身边事,触动其心灵深处,让他们真正知辱明耻。大学生心灵的底色都是纯净的,教育要做的就是,把上面沾染的杂尘拂去。(完)

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张琳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特点及其引导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1.1 政治倾向

思想政治倾向是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当代大学生是同改革开放一同成长起来的跨世纪青年。他们亲眼目睹了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亲身感受了我国20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是肯定的。加入WTO后,他们多数认为“新世纪的中国更加强大”,“我们的明天会更好”。他们高度认同邓小平和“三个代表”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和不足,很少有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认识的成熟和善于用的眼光评价社会问题的理性态度,是当代大学生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

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由往日的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使大学生由精英意识转向平民意识,于是他们对现实进行了理性定位,这表现在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在整体上趋于平稳,他们在政治上做“平常人”,拥有“平常心”,务实性参与,在宽容协调中求发展,以理智、平静的态度投身于社会改革。但也有部分大学生迷信“有权就有一切”,在政治倾向上具有不健康的心态。

1.2 民族观念、集体观念、公德修养

当代大学生在主体上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献身于祖国的责任感和坚强意志,希望祖国强大,希望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实利益的限制,少数人显示出媚外心态。

多数大学生集体观念强,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但也有少数人对集体持中性态度甚至对立态度。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与社会公德意识不容乐观,知与行相分离,道德追求不强烈,道德修养不完善。

1.3 自我意识

“成人”意识的形成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的突出表现之一。“成人”意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清晰起来,他们开始独立面对困难,独立面对快乐,独立面对社会,在各种矛盾的碰撞中,在与各种复杂问题的交战中,他们开始走向成熟稳健。

当代大学生逐步摆脱了社会义务本位的主流价值,由传统的政治化、道德化的价值倾向转变为以经济为基础的功利实用倾向,开始全面重新审视并高度重视自我价值,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个别的当其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发生

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冲突时,他们会强调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来决定其的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但也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自我独立的执著表明他们有极强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和个性。

1.4 理想追求

当代大学生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密切的理想目标的实现,尊重和服从国家利益,但他们并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也要看自己从中有无实惠;他们憧憬未来,勾画蓝图,但首先要考虑自己置身其中的价值体现。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以“个人价值的实现”为借口,轻理想重实惠,缺乏远大理想。

但也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将理想目标进行世俗化理解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意义、伟大理想等概念只是变得“隐性”了。

1.5 观、职业观

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转变,特别是就业的压力,使得许多大学生开始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开始由单纯的知识积累转向自身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面向新世纪,把自己塑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于是不少大学生不断给自己“充电”,树立起二次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学习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不具有真才实学。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当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增强,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追求职业所带来的实际利益成为求职大学生的首要目标。一项对上海重点学校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发现:73%的大学生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新三到”(到国外去,到沿海去,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这些调查说明,当代大学生以个人需要为中心,以实用有效为价值目标的自我设计方向和功利主义倾向。

.6 交际观、爱情观、消费观

当代大学生的交际环境变为虚拟与真实交错的二维空间。以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持的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走向了跨时空、跨地域的网络沟通,这一方面促进了当代大学生交往的便捷性,有利于新型代际关系的形成,但这又使人际交往变得虚拟化,一部分大学生成了“数字化”人;在现实中,当代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热情、诚实、开朗、大方,开创了交际新风尚。但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注重利益,趋向功利化和世俗化。

当代大学生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神圣爱情观和责任婚姻观,呈现出“物质化”趋势,“游戏化”味道。现代的快节奏生活和西方所谓“解放爱情”思潮给爱情以强大冲击,使爱

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变成了利益权衡。道德责任感的淡化,不求天长地久,但要曾经拥有的“快餐式爱情”观,把价值观引向畸形的、虚无的误区,由此造成所谓的“精神表层化”的现代病,同时爱情也由传统的“爱情独占”观到“爱情多元”观。

当代大学生追求消费,消费行为往往强调个性和象征性,求新求美求变求异。他们炫耀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消费,注重身份,讲究情调,从而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2.1 自觉性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的解放,市场机制的建立,唤醒并强化了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不再轻易地、不假思索地迷信和接受某种价值观;改革的艰难复杂,社会的急剧变化,市场的激烈竞争,提供了各种参照,这一切都逼着他们去思索,去亲身体验,去认真比较,去慎重选择:究竟哪种价值标准最正确?价值取向怎样才?应确立什么样的价值目标?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了鲜明的自觉性。

2.2 实务性

今天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对“空头”、形式主义、“神万能”、禁欲主义已不屑一顾。他们爱美,渴望成才,企盼致富;他们关心事业,关心家庭,关心时事,关心环境,关心经济政策,关心“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总之,今天的大学生讲实效重现实,其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实用色彩,这是一种的进步。但是,这种实用性有时带有一定的庸俗性,如有些青年过分看重“关系”、享受,金钱、地位和眼前,他们欣赏高尚但不想拥有高尚,赞誉英雄模范但并不想成为英雄模范,少了一点人应有的理想和精神。

2.3 两重性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破了传统观念和教条主义的藩篱,开始注重自我价值,开始急切、大胆、广泛地涉猎各种西方文化,开始树立起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信息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公关意识、环保意识等。但是,由于对思想解放理解的肤浅,由于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冲击,加之政治上的幼稚和不成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还存在着诸多偏颇之处。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随着对社会认识的逐步全面,许多大学生不但强调自我价值,而且开始注重社会价值;不但注意吸收西方价值观中的精华,而且注意吸收传统价值观中的精华,开始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传统价值与西方价值的对立统一中,建构科学的现代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是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即内在矛盾性。当然两重

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性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

2.4 可塑性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的,他们拥护改革开放对的前途充满信心,他们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他们注重事业、立足奉献,他们自强进取、诚信交往。他们是“最有希望的一代”、“思考的一代”、“走在改革的最前列”。中国社会正在变革中发展、进步,正在走向现代化,这也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优化和成熟提供了宏观背景,客观性的环境条件。所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2.5 多元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传统”价值观已不再独领风骚,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由单一走向多元。比如,在价值标准上,有的“唯书”,有的“唯上”,有的“唯实”,有的“跟着感觉走”,有的跟着“时髦”走;有的以社会利益为标准,有的以小团体利益为标准,有的以个人利益为标准。在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有的重钱,有的重义,有的重享乐,有的重事业,有的重权力;有的重原则,有的重“关系”,有的重理想,有的重现实„„。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特征与多元化主体组成的多元化社会格局相关,使得社会现象生活异彩纷呈,但也可能引起思想的混乱和社会的无序。应当指出的是,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多元格局中,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仍居主导地位。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3.1 充分发挥学校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使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营造具有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和娱乐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军政训练、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其他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的、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手段。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消费。

3.2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决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类网站要把握好正确的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对高校周围的文化、娱乐、商业活动的管理,坚决打击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事件,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

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3.3 优化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父母与子女朝夕相伴,对子女的情况最熟悉,教育也最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同时家庭教育增加了情感教育,可以更好的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为此父母要注意加强对子女的品德、人格教育,使家庭教育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3.4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价值观的形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就必须把价值观体系的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使一些基本的社会价值观法制化,通过手段来弘扬某些价值精神,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途径。

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体系新动向—— 向往“小资生活” 乐意“享受孤独”(江门日报)

2日前,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沈旭、张帆撰写的调查报告《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体系新动向——后现代语境下的大学校园亚文化》,系统揭示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和显著特点。报告显示,28%的大学生明确表示向往“逍遥自在的小资生活”,25.4%的大学生希望过上“舒适安逸的白领生活”,八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享受孤独”。

张帆和沈旭采取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形式,收集了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400余人次的有效调查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当代大学生的部分生存状态。注重享受 追求自我

“我特别羡慕工业革命前的英国乡村生活,有一片牧场,有好多小猫小狗,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剩下的生活就是看看书、喝喝茶。”关于生活方式,28%的大学生明确表示向往“逍遥自在的小资生活”,占据被调查学生的最大多数,同时有25.4%的大学生希望过上“舒适安逸的白领生活”。

不难发现,大学生向往的“小资”和“白领”都属于有钱有闲的阶层,受过良好的教育,待人接物优雅得体,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注重生活的质量。这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希望在一定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尽可能追求自我个性张扬和自我风格的树立。

对“自由职业者”的向往(13.4%)可能更多地源于对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的接纳。而传统精英式教育导向追求的“轰轰烈烈的伟人生活”则呈现出势单力孤的状况,只有6%的被调查者做出这样的选择。

在大学生个人行为方式调查中,把“享受孤独”当作普遍而自觉的行为方式的大学生占到了被访群体的82.6%。有心事时50%以上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写日记、打游戏等自我消解的“封闭型”排遣方式。

对于朋友之间的关系,大学生言语中明显流露出对于距离的渴望:“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嘛!”“和室友的关系就像住在一起的房客,不会过多干涉。”“知心的朋友也没法达到彻底的沟通,只可能在某些方面上进行交流。”

调查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社会疏离感的上升,这种疏离感来源于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信任机制的相对落后。后现代的孤独将个体的灵魂交给了书籍等私人化的物质载体,个人主义成了现代大学生的行为法典。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既然大学生把“走单”作为自己主要的行动方式,那么,他们对于学校集体活动的06工商3班

30号

刘玲珑

参与程度又有多高?

比如,在学校干部竞选中,大多数学生的参与主要是间接关注式,42.1%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参加竞选但关注选举结果”,另有59.7%的大学生表示不经常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这背后隐含的是大学生对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冷漠。此外,对于班里、学校发生的公共事件,大多数人(71.8%)持着一种“不甚关心,但听无妨”的态度。

调查认为,在后现代的语境中,自我理想与家国梦想交织的责任感已经轰然倒塌。新时代的部分大学生群体赋予“责任”新的含义。责任,已不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实现,转而呈现为一种建基于成本收益模型上的社会经济学。

调查中,九成以上的学生在信仰方面也表现出令人担忧的“超然物外”的游离态度。调查显示,在对于入党动机的调查中,“积极争取”的占到38.0%,“无所谓”超过50%,看来大部分学生还是选择了一种中庸态度。

对于时下关注的“大学生未婚同居”和“同性恋”等社会现象,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表现出“不褒不贬”的淡然态度。

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体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天然因素, 因此, 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体育伦理已非常必要。关于“体育伦理”的概念, 已有学者进行了界定:“就是指体育工作者以及一切体育活动爱好者在从事体育竞赛、体育管理和参加体育活动时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1]38虽然近年来随着司法的强力介入, 足坛反赌扫黑行动已取得重大进展, 但是人们发现, 体坛黑幕并非仅涉及足球, 诸多项目造假、腐败、暴力、潜规则等负面事件频发, 这反映了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体育伦理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赋予了传统体育重要的精神力量, 探究这些思想精髓, 将其与当代体育伦理构建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本文以道教经典《太平经》为例, 试图发掘其理论精华, 古为今用, 以期为当代体育伦理构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太平经》成书于东汉, 是道教史上第一部宗教经典。它吸收老子之道及民间信仰, 不仅宣扬长生久视之术、神仙思想及善恶报应, 而且将自然天象和阴阳五行解释为治乱之道, 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热情要求建立一个“太平世道”。而这个太平社会蕴涵的丰富伦理思想, 不仅对古代体育伦理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而且也是当代体育伦理构建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源。

二、《太平经》伦理观对体育伦理构建的意义

1. 平等。

道教的教理教义隐蕴着万物具有一律平等地统归于“道”的特性, 所以它认为无论是宇宙、社会还是生命的各个层面, 都须做到平等。《太平经》将这种平等思想积极推行到社会领域。首先是人性平等, 《太平经》认为人乃天地之子, 万物之长, 所以人在天地之间都具有完全平等的地位。《太平经》反对现实社会中各种不平等现象, 它说:“智者当苞养愚者, 反欺之, 一逆也。力强当养力弱者, 反欺之, 二逆也。后生者当养老者, 反欺之, 三逆也。”[2]695其次是男女平等, 《太平经》认为男女是阳、阴之本, 都是构成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天地”皆享平等地位, 所以它主张男女并力同心、平等相处。人性平等和男女平等的思想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理念, 在当时的社会具有难能可贵的进步意义。

古往今来, 体育能得到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的热爱, 就在于体育模拟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 人们在其中得到平等的对待。平等源自于原始社会人无尊卑高下的概念, 反映了人类最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 从一开始就发挥着人类社会最高准则的作用。竞技体育的“平等”主要体现为竞争起点的平等和竞争规则及制度设计要公平。然而近年来体坛诸多负面事件如隐瞒运动员的真实年龄、男女性别上偷梁换柱、项目设置上不公平、裁判执法不公等, 造成了起点和规则及制度事实上的不平等。在探讨如何消除体育不公平竞争现象的对策时, 除了完善体育竞赛公平竞争规则、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法律和制度、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之外, 在道德伦理教育层面, 应重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人文精粹, 弘扬其中普适性成分, 构建一种和谐社会体育伦理的文化基础。以《太平经》为代表的道教文化, 其“人性平等”及“男女平等”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型文化, 这种追求“平等”的精神, 有助于树立体育比赛中的公平竞争意识, 是当代体育伦理“平等”观构建的重要思想资源。

2. 无为。

道教处世哲学的最高原则是清静无为、“无为而治”, 《太平经》中反复强调帝王应顺天地、法自然, 做到“无为”, 这个“无为”, 乃是无违的意思, 勿违自然规律, 勿违天下人心。帝王理政要以“天道”为常, 持无为的原则, 《太平经》说:“欲正大事者, 当以无事正之。夫无事乃生无事, 此天地常法, 自然之术也, 若影响。上士用之以平国, 中士用之以延年, 下士用之以治家。此可谓不为而成, 不理而治。”[2]728怎么做到“无为”呢?他说:“古者皇道帝王圣人, 欲正洞极六远八方, 反先正内。”[2]258就是说, 帝王首先做好表率, 无违于法度, 帝王不违, 老百姓也就不违, 天下万事自理, 便太平了。

“无为而治”的理念是一种精妙的伦理思维和管理智慧, 已被现代社会广泛运用。“无为而治”同样对当代体育伦理构建有重要意义, 实施“无为而治”将有助于促进体育界管理的创新及道德水平的提高。“无为而治”, 不是什么都不做, 而是说不要妄为, 不要乱为, 尊重事物发展规律, “有所为有所不为”, 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以中国足球为例, 导致中国足球落后的因素很多, 管理制度混乱、俱乐部急功近利、球员道德素质偏低、裁判员素养亟待提高, “无为而治”、“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以提示足球运动改革和前进的方向。首先, 足协及管理者应该“无为而治”, “简政放权”, 不用足协命令代替市场杠杆。其次, 俱乐部要避免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益, 应按足球发展规律建设球队, 放眼长期规划和持续发展。再次, 球员要远离污染, 控制和去除私欲妄想, 把道德修养和金钱利益区分开来。最后, 裁判员队伍要真正做到职业化、专业化, 绝对中立, 坚持公平对待比赛双方, 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执法。“无为而治”既是体育伦理的一种理念, 也是体育伦理的一种策略, 更是体育伦理的一种艺术。它要求人们勿要盲目追求胜利, 须尊重体育运动发展规律, 对金钱和名誉的追求要“取之有道”, 使体育赛场真正呈现出“无为而治”的效果和境界。

3. 诚信。

道教提倡尊道贵德, 它教化信众诚实守信、诸善奉行, 形成其特有的诚信观, 这在《太平经》中得到了很好的阐释。首先是“天道不欺人”, 既然天道如此, 那么人也必须至诚不欺。其次, 人要用至诚感动天地, 《太平经》说:“夫天地之性, 自古到今, 善者致善, 恶者致恶, 正者致正, 邪者致邪, 此自然之术, 无可怪也。”[2]512最后, 《太平经》认为须用诚信维系社会的和谐, 他说:“上古之人诚信相得意, 故上下不相欺;中古之人半不相得意, 故半相欺;下古之人纯不相信, 故上下纯以相欺为事。故上古人举事悉中, 中古半中, 下古纯不中, 故危亡。”[2]414可见, 诚信在《太平经》的道德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诚信”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也是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就认为, 恢复奥运会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体育竞赛进行诚信教育, 获胜不是最终目的, 通过锻炼实现个体和谐发展, 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终极诉求。然而在我国竞技体育由计划向市场转轨的过程中, 诚信已经越来越被边缘化。比赛参与者为追求胜利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 打假球、假比赛、假体育等频频发生。因此, 在构建当代体育伦理时, 应积极汲取以《太平经》为代表的道教传统文化关于“诚信”观的理念, 在体育界和教育界广泛开展诚信教育, 培养信用意识和观念, 进而使诚信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人心中。

4. 和谐。

道教“天人合一”的基本命题熔铸了其特有的和谐伦理观, 和谐成为美的一种状态。首先是自然的和谐, 《太平经》认为自然界应是一切按照“道”运行, 如风气循环、万物生长, 呈现自然而然、各安其位、各就其序、有条不紊的状态。其次是人自我身心的和谐, 《太平经》认为人是精气神的结合, 三者一致才能享受健康、快乐, 他说:“夫人本生混沌之气, 气生精, 精生神, 神生明。……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 精不去其形, 念此三合以为一, 久即彬彬自见, 身中形渐轻, 精益明, 光益精, 心中大安, 欣然若喜, 太平气应也。”[2]739再次是人与人的和谐, 《太平经》特别强调个体之间关系的融洽, 它说:“男女同心而生子, 父母子三人同心, 共成一家, 君臣民三人共成一国。”[2]149最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是和谐美的最高境界, 《太平经》认为人的生命依赖于自然, 而且他认为保住了天地的平安, 社会也就能长治久安, 所以要想国泰民安, 就必须先“安天地”, 而要“安天地”, 人就必须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形成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和谐”是体育发展史上的理想目标, 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体育发展的道德伦理要求。《太平经》的和谐观为我们提示了构建当代体育伦理的几个重要维度。首先, 体育与环境应协调发展, 相得益彰, “和谐体育、绿色奥运以现代奥运的主打理念在全球普及, ……它主要体现体育运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我们不能因强调发展体育运动而忽视自然环境保护, 也不能为强调保护自然环境而限制体育发展。”[3]2其次, 在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 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奥运会为代表的现代体育, 通过竞争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 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但根源于体育的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深层矛盾, 即使是奥运会, 也有各种假、恶、丑事件发生, 严重损害了奥林匹克的声誉和竞技体育发展。最后, 人要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 须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均达到和谐状态。当代体育应该提倡“身心兼修”的和谐思想, 即在锻炼形体的同时强调体育道德和伦理精神的培养, 唯有此, 才能建立和谐的体育道德理论和准则体系。所以, 构建当代体育伦理, 应不仅讲体育自身的协调, 也要关注体育与外部世界的协调, 不仅重视体格的完美, 也要强调人格的完美, 这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需要是相一致的。

道德是体育发展的底线, 底线崩溃将直接导致竞技体育发展的畸形和扭曲。当代体育须建立系统化的伦理体系, 以解决其面临的诸多道德问题。以《太平经》为代表的道教文化所提倡的“平等”、“无为”、“诚信”、“和谐”的理念, 对于当代体育伦理构建的价值, 值得我们作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将其纳入体育教育领域, 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中加以贯彻落实, 乃是长久之计, 治本之策。当代中国体育一定能够建立起新的伦理体系和价值内涵, 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体育负面事件的频发反映了体育伦理的缺失, 当代体育须建立系统化的伦理体系, 以《太平经》为代表的道教文化所提倡的“平等”“、无为”“、诚信”“、和谐”的理念, 对当代体育伦理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体育伦理《太平经》

参考文献

[1]陶倩, 梁海飞.体育伦理与和谐社会[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10) .

[2]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太极拳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8

太极拳文化不仅能够促进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在调适心理、愉悦精神方面亦具有重要价值。如果人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压力长期不能调试和舒缓,就容易诱发心理和精神疾患。习练太极拳要求身心放松、凝神静气、摒弃杂念、返观内照,专注于意、气、神的运行,追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即所谓“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致虚极,守静笃”。这对人的神经系统是很好的养护,可以健脑益智。太极拳拳理所强调的“中正安舒”,既是一种拳理身法,也是一种心态和人生智慧,为人处事“中正”“适欲”,避免“过”与“不及”,可以减少和化解许多矛盾冲突,有助于心理和精神的健康。

太极拳文化所诠释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太极”之理,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习练太极拳要顾及天地方位、五行所属、阴阳交感以及四季运行,等等。这体现了古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天乃自然界,人乃自然界的产物,人与天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有助于人们树立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

太极拳文化或曰拳理源自“太极”。“太极”乃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宇宙生成及其化生万物的范畴,是对宇宙浑然一体及其“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等特征和辩证运动法则的揭示。“天人合一”意味着自然界和人都是主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生共荣,不是人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征服,而是彼此之间互为主体,休戚与共;“道法自然”意味着人们对自然界规律的遵循,人要顺应自然秩序,才能最终达致与自然的和解、和谐。太极拳效法天地自然之理,动作松静舒缓,人们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体验此意境,这对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保理念非常有益。

观念形态的太极拳文化源于《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传统经典,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其“中正安舒、舍己从人、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等拳理,符合中华民族儒雅自律、外柔内刚、不屈不挠的品格特征,对于濡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气浩然、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是非常有益的。

太极拳“中正安舒、舍己从人”的拳理,体现了儒家修身律己、中庸礼让、自强自信、仁者无敌等思想;其“舍己从人、随屈就伸”的技击理念,既是战术策略,也是强大与自信的表现;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之理念乃道家学者的智慧;其动与静、虚与实、开与合、刚与柔等阴阳转化的拳理,体现了万物阴阳相济、互为其根、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的思想,即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太极拳讲究后发制人,礼让与威慑并重,其套路中没有主动攻击对方的招式,都是先化解对方的进攻再借力发力,即所谓“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如果把这种理念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处事艺术,可以减少和避免许多刚性的社会冲突。此外,太极拳的武术性质有助于培养人们不畏强敌、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其调身、调息、调心,力戒喧嚣与浮躁,注重意念和感悟等要领,有助于人們对太极拳文化的内化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互动。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2月15日)

阅读上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太极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太极拳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研修太极拳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蕴含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健身养生智慧的文化形态。

B.太极拳文化融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于一体,体现在太极拳套路、理、技击健身理念,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

C.太极拳在研修过程中强调中正安舒,而这正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致虚极、守静笃等处世哲学在太极拳学理中的体现。

D.太极拳文化以道家“太极”理论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作为核心,在观念形态上以道家文化因素作为主流。

2.下列理解与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习练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促进身体健康;弘扬太极拳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化解和消弭矛盾冲突。

B.习练太极拳,可以让人感悟、体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让人们树立起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

C.太极拳文化汇聚了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习练太极拳,可以掌握传统文化的核心,有利于濡养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D.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以忽视太极拳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传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哲学主客二分思维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撕裂,而太极拳文化超越了西方启蒙哲学中的主客二分思维,能够解决现实中的各种环境问题。

B.太极拳效法天地自然之理,动作松静舒缓,人们在习练中不断体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意境,有利于进一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C.践行“主体间性”思维是指把自然界和人都当作主体,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共生共荣,休戚与共,最终达致人与自然的和解、和谐。

上一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自查报告下一篇:想飞的乌龟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