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真好教学反思(精选5篇)
《“红领巾”真好》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语言生动活泼。整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合谐相处的美与爱的赞歌。文本中的“红领巾”、“小鸟”对于学生来说都非常熟悉,而且课文图文并茂,面对这样的一篇优美的课文,学生们非常乐于学习。而且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朗读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教学中我在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多形式读文,体会小鸟的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小卫士”的快乐自豪,激发学生积极投身爱鸟护鸟公益活动中去。
一、引情入境,建立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面对二年级的小学生,如何让孩子喜欢语文,走近语文,品味语文?一开始我让学生们整理好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明白谁就是“红领巾”,并自始至终贯穿全文,让学生明白自己就是红领巾,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等。设置红领巾为什么加引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学生在这样乐意融融的情境中,开始学习课文。
二、设疑激趣,激发主动求知的欲望
在明白了“红领巾是谁”后,我自然地引出“看着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在质疑问难中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求知的意识。因为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自然地顺着老师的引导,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三、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我们知道,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应是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掌握和形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产生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等,都产生于一定的教学过程中。课文一、二两节讲述的是清晨小鸟的快乐、活跃,第三节是写红领巾的爱鸟行动。如何把文字所传达的开心快乐转为学生的快乐,变成学生的直观体验,从而读出快乐呢?形象的画面,逼真的音响,声情并茂的朗读,都将浓厚地渲染气氛,让学生深深地融入情景。学生理解小鸟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小鸟在树林里做什么,让学生带着快乐和机灵的感觉读书。在本节课的朗读中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小鸟读书。
三、把握年级特点,让学生自主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地识字、写字。指导学生书写“跃、捉”时,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藏着的秘密。儿童是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秘密”的能力。面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在这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在“主动”中发展,在“发现”中增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关键词:意境美,韵律美,言语美,缺憾
《“红领巾”真好》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 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 语言生动活泼, 课文插图形象传神, 意境高远。全诗分三节, 结构基本相同, 每节都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展开叙述。整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 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爱与美的赞歌。
虽然是儿童诗歌, 课文简短, 读起来朗朗上口, 但我觉得读诗思意才是本课备课的重点。如何在我的课堂上, 让我的学生也能“小脸通红, 小眼发光, 小手直举, 小口常开……”所以我确定了本诗歌教学应该还原本象, 再现情境, 并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能把握诗人情感的真谛, 有效地促进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一体化。因此教学中特别重视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言语美。
一、意境美———未成曲调先有情
怎样让学生走进文本, 上课伊始, 我把课文的插图播放给学生看, 并让学生观察说说画面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 如何让学生也能初步感知诗歌的意境美呢?让学生欣赏插图中五彩缤纷的“小鸟”和“山林”的画面时, 配上一首抒情的《野鸟情歌》, 学生一下子喜欢上了这群美丽的、可爱的小鸟, 让学生带着这份喜欢去读课文, 感受小鸟的快乐、可爱、活泼, 读着读着学生就走进文本了。
二、韵律美———犹抱琵琶半遮面
《“红领巾”真好》这首诗, 每小节都加入了问答式对读, 我采用同桌互读、男女生互读、师生合作互读等多种朗读形式, 使学生知道了诗歌是有韵律和节奏的, 然后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读的效果就更好了, 同时也为学生的语言训练作了铺垫。如教学第一小节:
师:读读第一小节, 用心去体会小鸟们的快乐。 (学生自由读) 师:你们从哪里感受到小鸟们的快乐呢?生:我从“叽叽喳喳, 蹦蹦跳跳”中感受到小鸟们很快乐。师:那它们是怎么叽叽喳喳, 蹦蹦跳跳的呢?我们来学一学吧。 (学生们表演小鸟的样子) 师:小鸟, 小鸟, 你的心情怎么样?生:我感到很快乐, 很开心, 我们又唱歌又跳舞的。师:那我们就带着这种快乐、这种开心来读读这一小节吧。 (学生读得有滋有味, 能充分显示出小鸟们的快乐。)
三、言语美———字字句句总观情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朗读有助于感受作品, 有助于因声解义, 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 有助于增强语感, 以声传情。“文贵自得之, 涵咏领悟神。”诗歌的语言, 是作者锤炼的结晶, 因而格外精炼。往往一个字、一个词也减换不得。读《“红领巾”真好》这首儿童诗时, 如果能让学生在读文本时心有所动, 灵魂受到震憾, 那这节课就算成功了。因为学生在课堂上不单单是学习语言, 更是在诵读感悟中, 生成越来越多的阅读期待, 发现文本本身蕴含的美。所以对于这堂课“语言美”的体验我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一) 平淡之中透出的真
于永正老师在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我每次备课都是先埋头读课文, 读呀, 想呀, 读呀, 什么时候读出门道来了, 什么时候就兴奋起来了, 什么时候也就罢休了。只要我读得有一种兴奋的感觉, 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那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由此看来, 读, 不仅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也是教师解读文本时重拾语文教学的一个过程。我在备《“红领巾”真好》这课时, 直到把课文背出来, 才感受到课文平淡语言下的真:因为小鸟的可爱、机灵, 又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做为“红领巾”就应该爱护小鸟。
(二) 平静之中露出的善
研读文本如果能从“无”读出“有”来, 从课文的平静当中感受到文章的思想内涵, 那也是成功的一堂课了。《“红领巾”真好》简短的三节内容, 只是写到小鸟的快乐和活跃以及少先队员爱护小鸟、保护小鸟。那少先队员为什么要写“请爱护小鸟”呢?则需要从“无”到“有”, 因此, 我插入了三张图片 (弹弓、猎枪和受伤的小鸟) , 并插入一段话:“这么可爱的小鸟和小树的生命却时时受到威胁。当大树被砍倒的时候, 小鸟也失去了它的家。有人喜欢小鸟的歌声, 就把它关在了笼子里;有人喜欢小鸟的美味, 就用猎枪打死了一只只小鸟……学生一个个踊跃发言, 不但明白我提的问题, 还表现出对人类行为的憎恨。
(三) 平常之中溢出的美
史绍典先生说:“语文, 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文, 是很本色、很清醇、很生活、很自然、很人性的;语文, 是生活的、生命的、生态的;语文, 是诗意的、激情的、顾盼的、联想的……”要在平常的语言中, 表现出那震撼人心的美。
要读懂诗歌言语美的关键就是先体会词语美。以往我们的教学方式都是读几遍带拼音的生字, 再读去拼音的词语就可以了, 但是如何在诗歌中把词语的教学也变得生动, 在平常溢出美感呢?我在教学本课词语时, 做了以下尝试。
1. 出示一排词语:
机灵、可爱、快乐、活跃。师:你能读吗? (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写小鸟的。师:那你能把词语读生动吗?读出小鸟的可爱。 (学生读得特别有感情) 师:能把词语所表示的表情也读出来就更棒了。 (学生读得绘声绘色)
2. 出示第二排词语:
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扑棱棱、梳理。师:你读这行词语的时候, 心情怎样呢?生1:我很高兴。生2:我很快乐。师:那就读出你们的高兴和快乐吧。
四、缺憾美———横看成岭侧成峰
上完了《“红领巾”真好》这堂课, 我感觉到预设和生成总存在着差距, 为了顺着我的预设思路往下走, 很少能抓住可以生发的时机, 本来可以成为点睛之笔的, 却白白浪费了。具体体现在如下“二少”:
(一) 问题生发少
学生回答说:“我把‘叽叽喳喳’和‘蹦蹦跳跳’读得又轻又短。”我对其他小朋友说:“那么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也来读读吧!”如果在学生回答说把“叽叽喳喳”和“蹦蹦跳跳”读得又轻又短时, 我追问一句:“你为什么要这么读呢?”学生对“叽叽喳喳”和“蹦蹦跳跳”的理解就会更深入, 读书的感情也会更到位。
(二) 学生本我少
我在进行文本解读时, 在理解“红领巾”指谁时, 我采用的办法是先让学生观察图片:谁来干什么了?学生发言:“少先队员来给小鸟送鸟巢, 还写了一张‘请爱护小鸟!’的木牌。”我接着导入:“那小鸟会怎样夸奖少先队员呢?”学生说:“少先队员, 你们真好!”等。然后紧接着我让学生赶快去课文当中找找, 小鸟是怎么夸的。当学生找出“‘红领巾’真好”时, 我就提问:“为什么小鸟不说‘少先队员’, 却说‘红领巾真好!’”呢?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个“红领巾”就是少先队员。虽然这样理解很顺利, 但总感觉是老师牵着孩子往前走。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识字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学习天性,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自主识字的需求,引导学生在自 主、合作的过程中掌握汉字,注重教给学生的识字法,引导学生发现掌握汉字的规律和方法。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等,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 喜欢的方法识字,养成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并最终实现独立识字的教学目的,教学反思《小课题《“红领巾”真好》教学反思》。使学生成为一个个“发现者”和“探索新知”的小主人,“生活处处皆汉字”,养成 在生活中识字的好习惯,使识字教学之路变得更轻松、更快乐。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会越来越喜欢汉字,并能逐渐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进而提高了独特识字的能力,为以后的语言文字知识、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中选用3个词语进行说话练习,做到了学以致用,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的效果最好。教师鼓励学生组词、写句子,在读和用中巩固识字。
《26“红领巾”真好》教学反思
一、教材简说
《26“红领巾”真好》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阅读这首小诗,犹如打开一幅清 ‘红领巾’真好!”
课文用拟人的手法,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第一节写小鸟的活泼可爱,使人不由自主地爱上这些小精灵;第二节通过小鸟吃害虫的行为告诉孩子们,小鸟是树木的医生,是人类的朋友;最后一节用“红领巾”的爱鸟行动点明了“保护自然,保护鸟类”的主题。短短三段文字,表达了保护生态环境、禁止捕杀益鸟的环保观念,并启发学生如何用实际行动爱护益鸟。
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那是小鸟温暖的家,是绽放的生命之花,是人与自然合奏的交响曲……
二、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以前备课的时候我总是迫不及待地上网找名师课堂实录,然后汲取其精彩部分,拼凑教案,然后再确定教学目标,经过这两个月的理论学习,我才知道以前的备课方式是多么的本末倒置。阅读教学有两个基本问题必须解决:一是“教什么”的问题,二是“怎么教”的问题。“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它是课堂的指挥棒。我决定上《26“红领巾”真好》的第一课时,结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我第一次确定了教学目标:1、认识“叽、喳、蓬、跃”等8个生字,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蓬松”“梳理”等新词;会正确、工整地书写“领、捉、跃、蹦”4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感受“红领巾”爱鸟护鸟的快乐与自豪。确定教学目标后我精心准备了第一次教案,采用随文识字方法将生字教学和课文朗读同时进行,试教后我发现教学内容太多,课堂容量太大,根本上不完,于是我马上调整教学目标:1、认识“叽、喳、蓬、跃”等8个生字,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蓬松”“梳理”“扑棱棱”等新词;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捉、跃、蹦”3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一、二小节,体会小鸟的快乐和活跃。第一次的教案全盘推翻,重新开始第二次备课,由于目标的调整,我将随文识字改为了集中识字,教学分为两大模块:生字教学,课文一、二小节教学。通过试教,这次教学目标的制定是科学合理的。这堂汇报课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备课的关键所在。
三、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怎样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呢?我想到了黄朝霞老师上课给我们讲的阅读教学的“四不教”原则:1、学生已知已懂的不教;2、学生自学能弄懂的不教;3、教了暂时也不懂的不教。4、某些内容放到别的课文中去教更合适的不教。所以我的`教案在了解了学情的基础上一步步进行细节修改。
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第一次备课,生字教学的备课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1、出示带拼音的单个生字,小老师带读;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语,小老师带读;3、去掉拼音的单个生字,开火车认读;4、交流识字方法;5、游戏巩固。试教后,我发现孩子们认读生字的本领比我想象的要强,比如,拼音可以直呼出来,根本不用拼读了;8个生字有5个比较熟悉,只有“蓬、棱、崭”比较陌生。根据学情,我将生字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去掉第一个教学步骤,直接从第二个开始,同时将学生较陌生的生字在“交流识字方法”时进行强调。这样一调整,生字教学由原来的23分钟缩短到了15分钟,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了。
阅读教学应以培养语文能力为基点,这堂课设计哪些语用点呢?第一次备课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语用点:1、创设情境理解“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同时拓展积累AABB式词语;2、用“一会儿……一会儿……”进行说话练习;3、填空:蓬松的( ),机灵的( ),翠绿的( )。根据学情我将语用点进行了调整,删掉了情境理解“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环节,保留积累AABB式词语;删掉了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环节。
第二次试教后,有一个教学环节王莉老师给我提出了异议:“森林里会捉害虫的小鸟有谁呀?这个问题应该是科学老师解决的,而不是语文老师。我认为这个问题得改一改。”我思考了一下,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小小的改动,“机灵的小鸟带来了它的朋友,我们一起叫出它们的名字吧。(课件出示图片:黄鹂、燕子、喜鹊、杜鹃)这些小鸟都是捉虫高手呢!”课后我发现效果还真是大不相同呢!
课文第二小节教学最先我是这样设计的:
1、师:快乐的小鸟让森林立刻变得热闹起来,看!(播放视频)你看到了什么情景?(自由发言,小鸟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扇动翅膀)(课件出示“扑棱棱”)这个词表示的就是鸟扑打翅膀的声音。谁会读?(指名读)学学鸟儿扑翅膀的动作,把这个词连读两遍。(齐读)
2、师:森林里会捉害虫的小鸟有谁呀?(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图片:黄鹂、燕子、喜鹊、杜鹃)
3、师:你最喜欢谁,把谁的名字加到诗歌里夸夸它。(生读,师相机评价)你还喜欢谁,也这样说给同桌听。
4、在你们的夸赞下,小鸟们捉虫子捉得更起劲,它们在林间飞来飞去,真活跃呀!(板书:活跃)齐读两遍,刚才你们积极发言,也是活跃的表现。
我发现,阅读教学遵循“四个不教”原则后,课堂教学变得“少而精”,效率大大提高了。
四、总结
五湾联校杨秀敏
《红领巾真好》这篇课文篇幅短小,节奏欢快。以问答的形式展开全文,富有情趣,给人以美感。课文用拟人的手法,给我们展开了一副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本诗共三小节,第一节写小鸟的活泼可爱,使人不由自主地爱上这些小精灵;第二节通过小鸟吃害虫的行为告诉孩子们,小鸟能保护树木,为树木捉害虫,是人类的朋友;最后一节用“红领巾”的爱鸟行动点明了“要保护自然,保护鸟类”的主题。短短三节文字,表达了保护生态环境、禁止捕杀益鸟的环保的观念,并启发学生如何用实际行动爱护益鸟。
一、引情入境,建立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
面对二年级的小学生,如何让孩子喜欢语文,走近语文,品味语文?一开始我用“真”字说句话,让孩子们明白小鸟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做铺垫。明白谁就是“红领巾”,并自始至终贯穿全文,让学生明白自己就是红领巾,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等。并设置了“知道这群可爱的红领巾是谁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学生在这样乐意融融的情境中,开始学习课文。二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我们知道,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应是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掌握和形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产生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等,都产生于一定的教学过程中。课文一、二两节讲述的是清晨小鸟的快乐、活跃,第三节是写红领巾的爱鸟行动。如何把文字所传达的开心快乐转为学生的快乐,变成学生的直观体验,从而读出快乐呢?形象的画面,声情并茂的朗读,都将浓厚地渲染气氛,让学生深深地融入情景。
三、把握文本特点、学生认知点寻找自主学习的支撑点。
在这节课中,我把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点结合起来,给学生寻找一个空间来自主学习。全诗分三节,结构基本相同,每节都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展开叙述,语言生动活泼。诗歌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红领巾、小鸟对于学生来说都非常熟悉。课文图文并茂,学生们乐于接受。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多形式读文,尤其是通过想象朗读、问答式对读、赛读,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体会小鸟的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小卫士”的快乐自豪,萌发了积极投身爱鸟护鸟公益活动的热情。
二、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形象的画面,逼真的音响,声情并茂的朗读,都将浓厚地渲染气氛,让学生深深地融入情景。在学习第一小节的时候,我出示了一张清晨树林的图片,一缕缕的阳光穿过树叶照在草地上,小树醒了,小草醒了,小鸟也醒了,接着让学生听小鸟欢快地叫声,这样一个有声有色的场景马上吸引了学生,让学生仿佛真的走进了清晨的树林,有动听的鸟叫声,有飞来飞去的小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让学生学一学小鸟的叫声,也真切地感受到小鸟在树林中是多么快乐,多么自由自在!在学习第二小节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小鸟“扑棱棱,飞来飞去,”忙着捉虫,我就带领学生来学做捉害虫的小鸟,我们就是活跃的小鸟,清晨,小鸟们起床了,张开翅膀,起飞了,扑棱棱,扑棱棱,越飞越快,越飞越高了,……那时侯学生仿佛自己就是在捉害虫的小鸟了,飞来飞去,忙着捉虫,他们完全走进了课文中的角色,忙着小鸟的忙,开心着小鸟的开心。
三、、把握年级特点,让学生自主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地识字、写字。面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在这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在“主动”中发展,在“发现”中增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红领巾真好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区域游戏《树真好》的教学反思12-05
小班美术教案:西瓜真好吃教案及教学反思05-23
小学二年级语文《树真好》教案及反思12-07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长大真好》含反思09-12
做人真好日记05-24
童年真好范文05-27
奋斗真好作文05-27
邻居真好作文06-19
有朋友真好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