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关于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精选7篇)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动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工作,进一步促进我镇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体制建设,按照《***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全市第二批城市和谐社区示范社区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敦民发【2014】24号)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的社区建设工作,切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特色的现代化城区目标,坚持以社区党建为核心,以居民自治为根本,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提升服务为重点,以设施建设为依托,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广大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不断深化和谐社区建设,激情干事,创新谋事,特色成事,努力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为构建和谐***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截止2015年,我镇8个社区要普遍达到和谐社区的建设要求,至少有1-2个社区跨入全国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行列,进一步提升社区认同感,进一步增强社区亲和力,进一步彰显社区活力,实现和谐社区建设。
二、建立和谐社区建设组织保障机制
(一)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坚持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切实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健全完善社区党建制度,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加强社区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将社区中离退休人员、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流动人口中的党员,纳入到所在社区党组织的管理中,同时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两推一选”,把熟悉城镇基层管理和社区建设、德才兼备、密切联系居民、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提拔到社区党组织领导岗位上来。尝试以公开推荐方式产生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其他委员候选人,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书记差额选举的办法。
(二)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要求,切实抓好和谐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各社区按照岗位目标责任书的要求,严格抓好落实。认真做好镇居领导结对联系社区工作,镇居领导定期深入社区倾听社情民意,开展调查研究、统筹解决问题。正确处理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自治管理的关系,明确镇属各部门与社区的职责,着力强化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三)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楼院协管会、楼栋单元小组等居民自治组织体系,进一步畅通社区组织联系居民、服务群众的组织渠道。完善居民代表会议、民主议事会、居民论坛等民主制度,加快推进社区居委会依法直选进程。推进居务公开、财务公开,完善社区听证、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制度,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和属于居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须提交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科学划定新建居民小区、旧城改造、城郊村“村改居”区域的社区范围,建立社区居民委员会,确保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不留空白地带。
(四)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建设管理。按照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原则,大力培育社会救助、慈善、文体、科普、治安、维权、调解等各类民间组织。确保每个社区有两个以上群众文化文体、社区服务、维护权益、捐赠类社区类民间组织,一个以上能较好的承接政府社会事务的专业性社区民间组织。进一步理顺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委员会的关系,充分发挥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积极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三、推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一)建设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施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重点推进“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各社区要整合办公服务用房等设施,设立综合性社区服务站。使之成为承接便民服务、文化教育、社区安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站,同时尽可能整合资源、整体建设,集中使用、综合利用,做到一室多用,一体多能,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构建政府公共服务网、社区管理服务网、便民利民服务网相互衔接、资源共享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二)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各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优势,继续协助政府加强对失业人员和城市最对生活保障对象的受理、调查、申报等服务工作,做到低保对象的“应保尽保”,充分有效发挥低保评议小组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低保评议小组成员的政策解释工作,及时抓好对低保边缘户进行走访调查工作,确保做到应保的一个不漏。二是社区进一步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助老服务和谐系统为应急的养老服务体系。截止2015年年底,将全镇居家养老服务纳入统一管理,在已建成的4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基础上,再建成4个,完成全镇8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工作。加强对日照中心的监督和管理,优先把老年人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及时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三是大力开展社区救助,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推动民生创业、社会互助、慈善救助、医疗教育配套完善。进一步全面落实临时救助、社区医疗救助和低保边缘家庭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及时有效地给予救助,以保障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所需。充分发挥街道和社区的宣传引导作用,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规范建设。
(三)推进社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大力开展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建立社区就业服务组织网络,为有职业技能培训意愿的失业人员提供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在社区建立起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就业技能培培训机制,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面对面的社区就业服务,促进“4050”人员、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社会弱势群体实现充分就业。整合社区安全保卫、卫生清洁、公共环境绿化、公共设施维护、停车场管理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下岗人员就业。
(四)完善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一是社区配合已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切实搞好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工作。二是全面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年内组织开展2次“阳光计生服务卡”已婚育龄妇女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活动,扎实开展节育措施落实活动。继续对计划怀孕夫妇实行有组织、有计划的优生检查和指导服务。年内确定2个居委会,作为“生殖健康进家庭”行动示范点,力争全镇育龄妇女规范的生殖健康检查覆盖率达到50%以上,育龄妇女规范的生殖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截至年底,社区计划生育合法生育率达到95%以上。
(五)健全社区志愿者服务机制。积极培育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建立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和服务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镇居志愿者服务组织网络。广泛动员社区党员、共青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参加志愿者队伍,优化志愿人员结构,壮大志愿者队伍。以志愿服务为重点,开展“我为名城做贡献”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充分发挥社区假日学校、社区团支部青少年队伍和治安巡逻、绿化保洁、文化体育等社区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围绕楼院卫生保洁、扶贫济困、法律科技服务、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等服务项目内容,每个社区创建1-2个志愿者特色服务品牌。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志愿者“卫生日”、“奉献日”活动,以社区慈善服务社为活动载体,半年开展一次大型扶贫帮困实践活动,并积极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教育引导更多的干部群众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营造文明祥和、居民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
四、推进文明社区建设
(一)完善社区文化教育功能。一是开展“全民学习周”活动。“知书”才能“达理”,才能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树立文明形象。以“快乐学习、全面提质”为主题,社区每季度开展一次“全民学习周”活动,活动以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的方式开展,对市民开展科技、法律、文化、卫生保健等知识培训讲座,提升市民文化素质。二是充分发挥街道文化站在社区文化特色队伍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做好社区文化队伍的选拔、培训、辅导工作,每个社区拥有1支30人以上的文化特色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群众参与率达到80%以上。切实搞好道德、科教、文体、法律、卫生、人口计生进社区活动,积极开展学习型居民、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
(二)全面加强社区环境管理。一是坚持落实环卫保洁的长效机制,每月28日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对城区所有单位的办公楼、住宅楼、平房顶进行全面“回头看”,集中组织清理垃圾死角、非法小广告,清理各居民楼院、楼道、地下室积存的垃圾等。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每周在全镇职工例会大会上,对执法监督情况进行通报点评,对检查中的整治情况和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并纳入年终考核。二是在“五一”和“十一”等重大节日前后,将集中进行大整治活动,从楼顶、平房顶、楼院楼道、立面墙壁到各个路段,进行地毯式的、三维立体环境卫生整治,集中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停乱行、乱泼乱扔等突出问题,全面净化城市环境。三是不定期组织社区志愿者、在职党员、直管党员、中小学生等队伍深入主要路段和主要干道、居民楼院、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消灭卫生死角,保持城市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四是开展居民家庭和小区楼院卫生评比活动。严格制定评比办法和标准,在社区楼院每季度开展一次家庭卫生评比活动,对评比出的“文明家庭”给予物质奖励,打造干净整洁的楼院卫生环境。五是加强环卫宣传教育。在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设环卫宣传专栏和曝光台,在市政广场、电信局门口等电子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环卫法规知识,组织志愿者团队,继续在城市各单位、中小学校和城郊乡镇深入开展“维护环境卫生,创建美好家园”专题宣讲活动。
五、加强平安社区建设
(一)健全社区治安群防群治体系。完善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消防“六位一体”的群防群治体系。加强“技防”和“人防”相结合的工作措施,在建成的小区逐步推行技防监控系统,预防盗窃等治安案件发生。坚持落实“一区一警双保安”的社区警务战略,组织社区百人治安巡逻志愿者队伍,坚持落实划区包片巡逻制度,形成群防群治的防范网络,使治安防范的触角延伸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到2015年,社区技防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新建居民小区技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二)加强社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依托社区警务室,建立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严厉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闲散青少年、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以及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完善和强化街道、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建设,到2015年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95%以上。
(三)健全社区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制订完善公共卫生、食品安全、自然灾害、消防等应急预案,增强应对公共危机的快速反应能力。开展社区防灾减灾教育,提高居民防灾避险意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做好社区交通安全宣传,及时发布各类交通信息,提高居民文明行车、文明行路的自觉性,实现路畅民安。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镇政府成立“和谐社区创建”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李向忠同志任组长,邹佳辉、陈长水、刘大泉任副组长,各社区书记为成员。各社区也要成立组织机构,认真负责抓好工作措施的落实。领导小组成员要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抓好落实,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广泛宣传发动。各社区要采取层层召开动员会议、借助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和充分利用社区黑板报、市民文明学校等阵地,加大对和谐社区建设的宣传力度,把和谐社区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绿化模范城市创建结合起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舆论氛围,在全镇上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加强社区建设理论研究。充分学习借鉴兄弟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最新成果,不断探索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及时总结和谐社区建设的新经验,为社区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七、严格督促检查。
(一)健全和谐社区建设考核机制。制定和谐社区建设考评测评标准,考核工作由镇社区建设考核小组组织,采取部门检查和社区居民问卷调查方式,居民问卷数量为社区内居民的5%至10%,问卷回收率要达到80%以上。
(二)完善社区居委会考评制度。以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参与率和满意度作为评价居委会工作的重要依据,完善考评办法,由街道社区建设考核小组负责统一组织,综合考评居委会在居民自治、便民服务、社会治安、宣传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考评和评议结果与居委会工作人员工资、补贴挂钩,达到服务有导向、工作有标准、管理有要求的目标。
近日, 商务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部署加快建设商务诚信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
《意见》提出了五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推动建立行政管理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建设商贸流通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逐步开展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在行政管理事项中建立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使用机制。二是引导建立市场化综合信用评价机制。在零售、餐饮、居民服务等大众消费领域, 建立完善基于消费者交易评价和社会公众综合评价的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在批发、物流等贸易流通领域, 建立对入驻商户和上下游企业的信用评价机制。三是支持建立第三方专业信用评价机制。鼓励信用保险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建立以应收账款为核心的企业交易信用评价机制。组织部分有上下游产业关系的行业商协会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四是鼓励发展商业信用交易市场。鼓励商贸流通企业扩大内贸信用销售规模, 规范发展单用途预付卡市场, 支持商业保理行业发展。五是着力打造商务诚信文化环境。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意见》强调,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做好五个方面的支持保障工作:一是加强统筹规划。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三是加强示范引领, 试点建立一批以行政管理记录、市场化综合评价以及第三方专业评价为主体的信用信息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四是加强组织保障。五是加强绩效考核。
我国是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等有害生物(以下简称病虫害)多发、重发、频发国家。防控好病虫害是植物保护工作的主要职责,植物保护是公益性、公共性、社会性防灾减灾事业,建设现代植保体系事关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民增收。为提升我国植保防灾减灾水平,增强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和防控处置能力,服务现代农业,现就加快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现代植保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建设现代植保体系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大举措。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也是植保防灾减灾的第一要务。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耕作制度变革,我国病虫害灾变规律发生新变化,一些跨国境、跨区域的迁飞性和流行性重大病虫暴发频率增加,一些地域性和偶发性病虫发生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严重制约我国粮食持续丰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需要加强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增强病虫害防控能力,挖掘减损增收潜力。
(二)建设现代植保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产品農药残留超标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施用农药仍然是重要的植物保护措施。实现农药的科学、合理和安全使用,不仅关系到农产品数量安全,也与农产品质量密切相关。建设现代植保体系,尽快改善病虫害监测防控手段,转变传统的防控方式,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从生产过程控制农药和有害生物毒素残留,是大力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途径。
(三)建设现代植保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病虫害防控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用工最多、强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环节之一。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大批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凸显,“谁来防病治虫”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重大难题。建设现代植保体系,有利于转变传统的一家一户病虫害分散防治方式,大力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有利于集成应用病虫防控技术,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
(四)建设现代植保体系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一些地方过分依赖农药的使用,导致病虫抗药性上升,防治效果下降,害虫种群猖獗发生,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破坏。解决以上问题,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植保体系,提升现代植保的物质装备技术水平,走科学植保、绿色植保发展道路,促进生态文明和绿色田园建设,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五)指导思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整合项目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构建运转高效、职责明晰、管理规范、执行有力的植保公共服务和经营性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预警、防控处置和执法监管能力。转变病虫防控方式,发展绿色植保技术,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力支撑。
市规划建设局市房产管理局
近年来,我市安置留地分配与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情况,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安置留地的建设。为了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推进安置留地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加快推进安置留地建设,有利于解决住房问题,改善民生,促进群众安居乐业;有利于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有利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安置留地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加快建设、有序推进、禁止炒卖、稳妥处理”的要求,明确工作职责,规范操作程序,加强政策引导,全面推进安置留地开发建设,着力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努力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
二、职责分工
(一)村集体为安置留地分配的责任主体,对分配方案的确定负直接责任,并负责组织、督促建设事务。村两委或建房主体要成立项目指挥部,具体负责建设事务,项目指挥部须设立基建资金专户。
(二)各有关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安置留地建设的引导、监督、协调及最终名单的审核把关。
(三)市安置留地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安置留地办公室”)负责安置留地建设的政策研究、解释和工作指导。
(四)国土资源、房管、规划建设、工商、税务、公安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三、相关政策
(一)建房主体确认办法。为有利于推进安置留地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政策,由村集体根据相关政策和程序确定建房主体。土地供应、确权登记等,以村两委依据本意见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上报备案的最后建房主体名单(以下简称“最终名单”)为准。
(二)最终名单确定程序。
整合程序。以2009年11月30日上报的最后持有指标者名单为基础,如持有面积与设计套房面积不成套,允许在同宗土地名单范围内调剂整合成套,调剂整合时间要求在三个月内。调剂双方必须领取市安置留地办公室印制的专用整合表格,在村两委的监督下,经双方签字同意,村两委确认后,上报乡镇(街道)审查,由乡镇(街道)统一上报市安置留地办公室备案,严禁在名单范围外买卖指标。调剂整合后,各套建房主体必须明确,允许共有。
确认程序。调剂整合结束后,村两委要将名单和面积张榜公示7天,公示结束后,由村两委确认。
审核备案程序。村两委将确认后的名单先报乡镇(街道)初审,再报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后,将名单上报市安置留地办公室审查备案,有关部门依据市安置留地办公室审查备案的最终名单办理相关手续。不报最终名单备案审查的,有关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三)房地产权属登记依据。市安置留地办公室审查备案的最终名单作为登记房地产权源依据,不得以任何形式变更,非最终名单内的任何人均不作为物权初始登记对象。未办供地手续的安置留地项目,在办理供地手续时,必须以最终名单作为供地文件的附件。已供地未建设的安置留地项目,以最终名单作为建房主体依据。已建未分配的安置留地项目,以最终名单作为建房主体依据,给予办理初始确权登记。
(四)最终名单审查备案后的非本村村民,在申请办理土地证、房产证前,须向国土资源部门补交土地出让金,标准为1500元/平方米(按建筑面积计算)。
(五)鼓励已分配安置留地指标的村集体,回收回购已分配的建房指标,并委托国土资源部门以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
(六)今后凡居住功能的安置留地,必须委托国土资源部门以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其规划设计条件仍按安置留地政策执行,获得的出让金在扣除相关规费后全额返还给村集体。对有关规费提留采取特殊政策给予优惠,对标准作如下调整:
1.土地出让金业务费由成交额的2%调整为1%;
2.土地出让金收益基金由成交额的3%调整为0.5%;
3.土地管理费不提留,全额返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稳妥推进。各有关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安置留地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联系重点村的工作机制。市安置留地办公室和各有关乡镇(街道)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条件成熟的村进行试点,以点带面,稳妥推进。
(二)简化手续,优化服务。国土资源、规划建设、房管等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金融机构要对安置留地建设给予融资支持;国土资源部门要按规定给予安置留地办理抵押登记手续,获得的抵押贷款,专项用于安置留地项目建设。
(三)加强监管,规范建设。各有关乡镇(街道)和部门要加强对安置留地建设各个环节的监督,严格执行有关政策,确保规范建设。
(四)严禁炒卖,严肃查处。禁止建房指标转让、炒卖,禁止再发放任何形式的“指标红证”。房管、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工商、税务、公安、监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坚决制止炒卖“红证”行为。对买卖、转让、炒作安置留地建房指标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严惩处,非法经营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公职人员、村干部参与买卖炒作“红证”的,从严追究党政纪责任,决不姑息。
对发现有炒作“红证”行为的村,不予办理建设手续。
五、其他
1.本实施意见由市安置留地办公室负责解释。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战略目标,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河南省九次党代会和我市十次党代会精神,强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实现“一化”带“三化”,“三化”协调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区域按照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居住方式与产业发展相协调、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农民聚居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城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是通过整合村庄、土地、人口、产业等区域空间资源要素,增强新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一化”带“三化”,“三化”协调发展的现实途径,是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向深入的必然要求,是我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历史性任务,是事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组织开展好这项工作,既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又有利于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既有利于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又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既有利于集约节约土地,又有利于农民减少住宅建设投入;既有利于促进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又有利于城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开创我市“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更具活力新型城市、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规划先行、产业支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就业为本、量力而行,依法依规、节约用地,示范带动、稳步推进”的总体原则,创新思路,科学谋划,通过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等方式,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互促共进。
(二)总体目标。通过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引导部分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建设成为规划布局合理、规模适中、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对全市城镇化的贡献率在20%以上,节约建设用地30%以上,引导一部分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发展成为特色小城镇。
(三)主要任务。从2012年起,各县市区结合省、市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计划和《焦作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总体规划》,依托县城、中心镇、产业集聚区、旅游服务区或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村,每年选择3~5个开展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试点工作,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到2015年,全市力争完成50个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2020年,全市力争完成100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使其成为全市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三、基本要求
(一)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要按照“地域相近、习俗相同、产业集聚、便于发展”的原则,依据《焦作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县(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水系建设规划,调整完善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要坚持“四个集中”,即向城市集中、向中心镇集中、向中心村集中、向产业集聚区集中,构建以县(市)城区为中心、以中心镇为支撑、以一般乡镇与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要明确社区选址、功能布局、建设容量和人口规模,统筹考虑社区产业发展定位、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100%。各级政府要把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规划经费筹集机制,建立健全市、县、乡规划组织体系和规划执法无缝隙、全覆盖的运行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引导和综合调控水平。2012年6月底前,市规划部门要组织、指导各县市区优先完成开展试点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和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费用由县市区财政负担。
(二)规模建设,节约用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集约节约用地、实现以地生财兴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把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产业集聚区及南水北调搬迁村建设等统筹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一安排。新型农村社区按照人口规模3000~5000人进行规划,条件允许的,人口规模还可以增加。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按二类控制:一类为80~100平方米/人,适用于现状人均用地低于120平方米、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村庄;二类为100~120平方米/人,适用于现状人均用地超过120平方米、人均耕地大于1亩的村庄。建设用地应包括居住建筑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及广场用地、绿化用地等。纳入城市建设的社区要尽可能规划建设小高层,纳入小城镇建设的社区一般要建六层以上楼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建新拆旧,事前签订合同,凡入住社区的农户应交回原有宅基地,并拆除地上附属物。拆迁后对村庄“腾空地”要尽快整理复垦,实现土地节约利用最大化。着力做好耕地保护和用地保障两篇大文章,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又为城镇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三)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要求,引导条件成熟的、能够集中成片改造或建设的地方先行启动,让经济条件较好、建房积极性较高的农户率先启动,分期分批展开。四城区和焦作新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面规划,快速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城镇化。要坚决维护农民利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和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禁强迫
命令,禁止出现违背群众意愿搞“运动式”强拆乱建现象。要为农民提供多种建房选择,注意保护具有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的传统建筑。
要贯彻积极稳妥的工作方针,坚持规划制订一步到位,规划实施量力而行,防止冒进。建设模式:主要有城(中)郊村改造型、村庄合并型、产业带动型、旧村完善型、服务共享型、整体搬迁型六种,各地可以参考借鉴,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城(中)郊村改造型,主要是依托城市城(中)郊村旧城改造项目,按规划启动新型社区建设,加快转变为城镇社区。村庄合并型,主要是按照规划建设的中心镇、中心村,几个村整合为一个社区。通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功能,采取政府扶持、金融支持和搬迁农户享受就业、低保等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农民到新社区建房、购房。产业带动型,主要是产业集聚区内村庄,依托集聚区产业促进人口的集聚和生产要素的整合,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旧村完善型,主要是依托规模较大、规划合理、区域位置优越、建设条件良好、经济水平较高、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完善的村庄,在原有村庄基础上,对规划、建筑、环境、设施进行完善提高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服务共享型,主要是针对位置相对集中、规划基础好、达到一定规模的村,通过周边村迁靠,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和实施社区化改造,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用最大化。整体搬迁型,主要是针对深山区、滩区、弱小村、偏远村、煤矿塌陷区、重要资源压占区等生活环境恶劣、不适宜居住散居户的地方南水北调搬迁的村,通过上级政策扶持、社会帮助、群众自筹等方式,选择条件较好的地方统一搬迁建设住宅区。
(四)加强监管,规范运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依法按程序进行,办理土地、规划、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等各项手续,明晰产权,并纳入市县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要建立完善公示制度,充分尊重和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建立完善群众意见征集制度,满足大多数群众的合理要求;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和透明的资金拨付制度,对相关资金实行专账专户、专款专用。对组织集中连片建设或改造的农村住房及配套设施,项目法人必须进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和项目工程监理制度。
(五)配套建设,集约服务。要加强新型农村社区道路、园林绿化、集中供水、供气、电力、防灾、排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要建设满足公益性、中介性服务需求的治安警务、司法调解、法律援助、信访接待、人口计生、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民政救助、劳动就业、产权交易、科教文体、档案管理、休闲娱乐等基础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文化健身广场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社区内每1000户要建设一处建筑面积50平方米的垃圾中转站,每个社区至少设置一处建筑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的水冲式公厕。同时,要配套生产生活资料超市、托幼托老、餐饮洗浴等经营性便民服务设施。
(六)突出特色,培育产业。要按照“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的要求,根据资源环境和区位特点,注重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与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相结合,发挥各地特色农产品、工业产品、人文与生态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源等优势,通过建设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特色产业园区,交易市场,特色商业街区,特色景观旅游区等形式,积极培育新型农村社区主导产业,引导产城联动、融合发展与农民就近就业转移。
四、政策支持
(一)加大资金投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民是投资主体。同时,要进一步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通过市县乡各级财政安排一部分、积极向上争取一部分、整合政府资源筹集一部分、帮建单位协调帮扶一部分、发动社会力量捐献资助一部分,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市县两级财政每年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市级每年不少于3000万元,各县市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各城区每年不少于500万元,设立专门账户,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根据规模大小、建设标准及完成时限,给予资金扶持。各县市区要建立涉农资金整合使用平台,按照“项目捆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对能够整合的涉农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向新型农村社区,用于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引入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鼓励企业下乡,拓展发展空间,引导企业资金与“三农”工作相结合,确定政府、投资者、群众各自权利、责任、义务,形成投资与收益的良性循环,建立稳定的投资回报机制,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二)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县级政府要依据《焦作市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总体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划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范围,优先使用村镇原址建设用地。在原有旧村镇建设用地上建设社区的,不再办理土地手续,但应依法申请土地登记;占用耕地的,优先配置建设用地指标。要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对村庄整治节约的土地,首先复垦为耕地,调剂为建设用地的优先满足本社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用地,其余指标可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有偿调剂到城镇、产业集聚区及重点项目集中使用,所得土地级差收益应及时足额返还农村,主要用于改善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拆迁补偿、土地复垦和建房补贴。未征得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同意,不得开展增减挂钩。要积极探索研究实施城乡之间人地挂钩政策的思路、抓手和突破口。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破解城镇化发展用地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要严格按照明晰产权、维护权益原则,合理分配土地调整使用中的增值收益,防止农村和农民利益受到侵害。要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凡列入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建设规划需要迁并的村庄,一律停止审批新的农村宅基地;符合划定宅基地条件的农户,可以申请到新型农村社区购买住宅,农民交出的原有宅基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规划组织复垦或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用地计划调剂为建设用地。
(三)改革农村房屋产权制度。对到新型农村社区建房或购房的农户,土地部门要及时为其办理相应的土地使用权证;房管部门要及时为其办理房产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所需土地原则上办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手续,向产权人颁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确需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手续的,要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获得的土地纯收益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四)实行城乡户籍一体化管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引导农民向县城、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凡进入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居住的居民,优先登记为“焦作市居民户口”。对拆除旧房交回宅基地的,及时办理新房屋产权手续和户口迁移手续。
(五)统筹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在新型农村社区居住,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居民,均有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力,保障标准按所在县市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
(六)完善城乡一体就业政策体系。优先给予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实现转移就业,并把新型农村社区中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具有创业条件的劳动力纳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范围。
(七)加大税费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级相关部门要主动上门服务,简化审批流程,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经营服务性收费按最低标准的30%收取;土地出让收益要优先用于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土地开发,专门划出30%投入农村土地整治;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主要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和耕地开发,并可按照规划统筹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土地整治中的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主要用于村镇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八)加大信贷扶持。金融部门对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信优良的房地产开发和建筑施工企业,要优先提供贷款。农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积极启动新民居建设贷款,并适当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支持农户购买社区住房。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利用现有投融资机构,也可组建独资或股份制开发建设公司,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的投融资主体,以项目资产及其收益为担保和质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进行拆迁安置、土地整理和项目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制。市里成立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委副书记、市长任指挥长,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指挥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市委农办主任任副指挥长,市委农办、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财政、城乡规划、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金融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农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指挥部办公室要发挥好指导、协调和督导作用,靠前指挥,一线督战,确保按时完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务必成立相应指挥机构,同时成立规划建设指导组、资金统筹、用地协调等相关推进小组,强化力量,加大协调力度,搞好组织实施。对每一个社区建设项目,各县市区都要建立一个项目建设协调机构,明确建设标准和完成时限,倒排工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推进落实,确保按标准要求和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并形成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各帮扶单位要按照《焦作市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帮扶工作目标考核办法》要求搞好帮扶工作。为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的领导和管理,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都要成立党的组织机构、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群团组织。要抓好组织创新,社区组织由乡(镇、办事处)党(工)委负责组建,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干部从现有村干部、镇机关干部和优秀大学毕业生中选任或依法选举产生。社区要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建设文明和谐新社区;倡导社区物业化管理,加强对社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管理,保证正常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损毁;探索社区自治管理的体制、机制。同时,要把加强社
区居民的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居民整体素质作为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搞好宣传教育,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二)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市委农办要发挥好牵头督导作用,组织相关部门抓好情况汇总、建房数量认定、检查考核等工作;发改部门要积极提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布局和相关政策的咨询服务;规划部门要抓紧组织县市区及相关部门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其他相关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积极提供楼房设计的技术咨询服务;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尽快落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并在办证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财政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整合资金、集中投放的具体办法;金融部门要简化手续,优先提供贷款和利率优惠;公安、民政、房管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等部门要履行职责、落实好扶持政策,其他相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大局,自觉服从资金整合、项目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的部署要求,立足职能搞好服务,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三)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各级宣传部门要组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设置专栏,开辟专题,大力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并对建设较好的新型农村社区进行跟踪报道,对农民居住观念、生活方式等进行宣传引导,使农民真正认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意义,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投资建设的主体作用。要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发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捐资捐物,通过开展帮扶和互助主动参与,形成全社会支持配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浓厚氛围。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九次党代会、市十一次党代会和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根据《中共XXX委 XXX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和《XXX新型城镇化建设2012年工作方案》(济办〔2011〕30号),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突破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按照“城乡一体、群众自愿、集中集约、改革创新、依法依规”的原则,坚持政策引领、科学规划、产业为基、就业为本、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要求,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人口的集中集聚,产业的集合集群,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宣传动员,调查摸底
大力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通过宣讲、座谈、算帐、对比等多种形式,让广大群众了解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好处。认真吸纳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各镇(街道)要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各村(居)人口、户数、耕地面积、村(居)占地面积、住宅面积、产业状况和群众需求等基本情况,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布局、规模、撤村并点方案、分期实施步骤等,制定工作台账,加快建设进度。
(二)科学规划,制定方案
以建设“山水济源”为目标,按照建设中原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先行市的要求,着力三个结合,即与民生改善相结合、与产业布局相结合、与城市提升相结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大社区,引导农民向社区集聚,体现集聚效应。
1.新型农村社区选址要依据XXX城乡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聘请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编制。社区规划要综合考虑人口集聚、产业支撑、生态宜居、地质地貌、自然景观、文化传承、历史沿革和人文特点,以及农民承受能力、生活习惯等因素,着力打造特色, 彰显个性。在规划山区新型农村社区时,要充分发挥山的优势,依山就势,山水结合,突出生态自然、山水相融。
2.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规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村民意愿,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高效的原则,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的选址、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平原地区每个社区按5000—10000人进行规划,山区和丘陵地带及景区每个社区按2500—5000人进行规划。条件允许的,人口规模可以增加。
3.社区住宅的设计要引领现代生活。平原地区建设的楼宇型社区,必须以多层、高层住房为主,容积率为2.0左右;山区、丘陵地带及景区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按照规划可以采取多村联建的形式,以建设3层以下(含3层)联排住宅为主,体现济源传统民居民俗风格特色,适度集中建设,容积率为1.0左右。对于符合规划,基础设施配套等综合条件较好的村(居),就地连片改造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实现农村变社区。
(三)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要广泛听取和尊重农民意愿,规划新建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宜迁则迁,宜并则并,宜改则改,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1.城市带动型:即通过提升城市文化,增强城市功能,提高辐射能力,带动城市以外的村庄及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采取政府引导、民主决策、市场运作等措施,积极进行整合搬迁,变村民为市民,变村庄为城市社区,实现农民住房改善、城市形象改观、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产城一体型:即对产业集聚区内的村庄,依托产业发展促进人口集聚和生产要素整合,通过社区建设为集聚区或园区建设提供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支撑,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近转移就业。
3.城镇带动型:即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将镇周边村合并整合为一个社区,统一建设集中居住区,同步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特色民俗型:针对原有建设规划合理、有一定民俗特色、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综合条件较好的村庄,在原有基础上对规划、建筑、环境、设施进行完善提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5.产业培育型:即以旅游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养殖板块为基础,以产业园为依托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走“依托产业建社区,建好社区强经济”的良性发展之路。
6.生态宜居型:即对边远山区、沿黄地质灾害威胁区、采煤沉陷区、水库库区等不宜居住的村庄,通过政策扶持、社会援建、群众自筹等方式,选择条件较好的地方统一搬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四)试点先行,示范带动
在社区建设中,采取典型引路、分批实施的形式,分稳步推进。2012年在全市15个镇(街道)确定裴村社区等23个新型农村社区29个点进行先行先试。其中,阳光社区祥和源、蓼坞苑为规范提升试点;克井镇北辰社区、五龙口镇裴村社区、承留镇滨湖花园、阳下路王屋镇福裕苑—下冶揽月轩、轵城镇沁园春天、天坛街道驿城社区、坡头镇西霞湾、北海济渎苑8个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示范点,进行重点培育打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加强监管,保证质量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工程建设管理,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工程建设质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综合信誉好、业绩优良的企业承建,依法进行项目发包和工程招标,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加强社区住房隔热保温性能,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改善新型农村社区生态环境和居住舒适度。市住房和城乡建局和各镇(街道)要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工程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和技术服务。
(六)创新管理,强化服务
对已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要成立社区基层组织,同时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文教体育、妇女等委员会,强化党支部、居民自治、社区服务三大功能。持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党建科学化水平。建立完善社区组织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加强对原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增加集体收入,做到有钱办事、有钱服务,提升社区服务管理能力。
三、统筹推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服务设施按照“1+10”的模式和基础设施“六通五化两集中”的建设标准,与社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1.按照“1+10”的模式,完善一站式社区服务功能,确保为民、便民、利民。“1”即1个社区基层组织,“10”即综合便民服务大厅、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含图书阅览室)、警务室、档案室、标准化卫生室、商业服务场所、全民健身广场、幼儿园(学校)、敬老养老场所、万寿堂(丧葬祭奠场所)等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社区党组织及居委会办公室:办公面积应不少于200㎡(山区不少于150㎡),办公设备配套齐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
——社区综合便民服务大厅:面积应不少于300㎡(山区不少于250㎡),提供就业、社会保障、户籍、低保、救济优抚金、计生、法律援助、物业、环卫、储蓄、贷款、邮政、农业、补贴发放、代收水电费、电话费等服务。服务大厅办公设备齐全,管理制度完善,标识、标牌统一。
——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面积200㎡以上,包括文娱活动室、多功能教室。安装宽带、电脑、投影,配备棋类活动等器材9种以上,且有适宜老年人活动的器材。要积极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与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作好整合。
——图书阅览室:面积不小于50㎡,藏书3000册以上、报刊杂志订阅10种以上,借阅制度健全,有专人负责;有相应的桌椅,环境清净、明亮。
——警务室(治安民调室):面积不低于30㎡,逐步完善安全防控、监控设施,电子报警系统与公安指挥中心联网,保障社区安全。——档案室:达到示范类标准,做到办公、阅览、库房、陈列四分开。
——标准化卫生室:建筑面积不低于150㎡;设有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健康教育室、免疫规划室(资料室),相对独立,分区合理,符合卫生要求。
——商业服务场所:主要包括便民超市、理发店、综合维修店等应根据市场需要进行选址、安排用地,总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山区不少于250㎡)。
——全民健身广场:应有一个占地面积900㎡(山区不少于800㎡)以上的广场,一般应有2种以上体育活动场地和设备(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门球等),有健身器材(不少于18件),有专人管理。
——幼儿园(学校):人口规模较大的社区应在阳光充足、环境安静的地段建立一所幼儿园,面积不少于500㎡(山区不少于450㎡)。
——敬老养老场所:建筑面积不低于50㎡,包括日间照料室、老年活动室和老年餐桌等。
——万寿堂:每个新型农村社区可根据群众意愿和当地习俗,设立万寿堂(丧葬祭奠场所)。
各新型农村社区可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可以增设其它公共服务设施。
2.按照“六通”(即通路、水、电、清洁能源、广播通讯、公交车)、“五化”(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两集中(污水集中排放、垃圾集中处理)的标准,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建设:社区主要街道主路面宽度10—12米,建筑控制线16—18米,间距不低于250—300米;次要街道主路面宽带8—10米,建筑控制线12—14米,间距不低于120—150米。主要道路应设置照明设施,路两侧进行绿化。
——供水建设:输配水管网要与道路规划建设相结合,同步进行。
——电力设施:供电负荷应包括生活用电、社区企业用电、农业用电、社区道路、公共设施等;低压主干线沿社区道路一律采用地埋线方式建设,应减少交叉、跨越、避免对弱电的干扰。
——广播通讯:有线电视、广播网络、固定电话、移动以及宽带网全覆盖,管线采用地下管道建设方式,有线电视管线要与通信管道统一规划、联合建设,鼓励一网多用。电信设施的布点应相对集中建设。
——清洁能源:在平原地区规划建设的社区要逐步实现天然气(煤气)、暖气进社区;山区及其它地方规划的社区要积极推广使用沼气和液化气,设立沼气和液化气服务站点,提供维修、送气等服务。
——社区绿化:绿化品种要体现多样性和互补性,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公共绿地应充分利用现状自然条件基础,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高品位、高标准布置绿化。
——环境美化:在社区建筑物外观上,色彩、风格应统一、协调。新型农村社区入口要营造标志性建设;在道路两侧或公共空间布置场地铺装、围栏、花坛、路灯、座椅、雕塑、宣传栏等环境设施小品,营造优雅的社区环境。
——社区亮化:新型农村社区的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宅间路干道和公共服务场所要安装路灯,使用节能型灯具。道路路灯式样统一、美观,保持亮灯率。
——社区净化:社区内配备垃圾箱,实行垃圾定点存放,指定专人定期清扫、收集垃圾,保持社区内干净整洁。每个社区至少建设一座水冲式公厕。
——污水处理:污水排放要使用地埋管道,排放前应采用化粪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等方式进行处理。平原新型农村社区生活污水逐步纳入城市污水管网收集,山区社区生活污水要通过管道或暗渠集中排放。
——垃圾处理:推行“居收集、镇(街道)运输、市(区域)处理”垃圾集中处理运行模式,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四、创新体制机制,强力推进社区建设
(一)强化政策引领
1.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周转用地指标,有效解决用地问题。由各镇(街道)与市政府签订归还周转指标目标责任书,周转期为3年。国土部门应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供地方式。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旧村拆迁改造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除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外,剩余部分交由市政府统一调配使用,由市财政按每亩12万元的标准进行奖补。
2.群众入住新型农村社区以后,可以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或集体土地房产证,允许在全市一定范围内交易、转让、互换、抵押、继承。同时,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等农村物权进行确权登记,继续享受国家对农民的各项优惠政策。
3.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解决就业、医疗、养老、子女入学、入伍、低保等民生问题。对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群众,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群众可自愿选择参加城镇与农村不同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标准,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享受相关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按规定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4.市财政部门要整合打捆相关资金,集中用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奖补。对因建房、购房资金紧张且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可申请金额不超过3万元、期限不超过3年期住房贷款,政府给予贴息。
5.凡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免收,不准增加新的收费项目。市政府规定权限范围内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在最低标准的基础上减半征收。本方案下发之前已缴纳相关的税费的,不予调整和退还。
6.搞好市场运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统战部门、工商联、群团组织等要动员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企业帮扶,投资建设公共服务设施。
(二)强化产业支撑
发展产业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的原则,强化产业支撑,“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实现充分就业。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现代农业的总体定位,统筹编制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基地建设规划,着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产业片。各镇要重点围绕蔬菜、烟叶、薄皮核桃、冬凌草、畜牧等五大支柱产业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吸引更多农民进入产业化体系,提高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土地入股、项目支撑、大户带动、荒坡开发、产业推动等流转形式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建立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完善管理服务,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就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个体老板,实现由“身份”向“职业”的转变。
2.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各镇(街道)要紧紧围绕虎岭、玉川、高新三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玉泉科技创业园、梨林农副产品加工园做文章,按照集聚区、园区定位,大力招商引资上项目,做大做强产业集聚区,为社区建设搞好产业支撑,为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提供更多岗位,为社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各镇(街道)要充分发挥服务业的综合推动作用,围绕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发挥各社区的历史、人文、习俗、生态、产业等优势,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生态旅游业、健康养生业、餐饮娱乐业。有山区和景区的镇要鼓励群众兴办“农家乐”和“渔家乐”特色旅游业,不断提升社区服务业水平,实现社区的安居乐业。
4.大力推进自主创业。鼓励支持入住社区的群众自主创业。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群众从被动就业向自主创业转变。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对入住社区群众进行分类培训,更新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努力营造宽松的政策、融资、服务等创业环境,为自主创业搭建好发展、产业、信息平台,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创业门槛,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实现充分就业。
(三)保障群众利益
把保障群众权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选址、搬迁等重大事项,要坚持群众利益优先、尊重群众意愿,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合并后的新型农村社区,对合并前的村集体资产和收益的分配方式保持不变。通过务工薪金、流转租金、入股股金和惠农补贴等方式,拓宽群众收入渠道,千方百计提高群众收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事关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全局,各部门、各镇(街道)要站在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高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形成加快建设的工作合力、活力和运作力,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成立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考核推进机制,实行周例会、月督查、季奖评、半年观摩、年终总评制度,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二)实行分包责任制
实行市级领导、镇(街道)领导、市直单位分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责任制,一次确定,连续分包,项目结束,分包工作也相应结束。各级领导要按照抓早、抓实、抓深和盯项目、盯资金、盯进度、盯质量的总体要求,加强对分包项目的指导、跟踪和管理,帮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实施。分包项目的市直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工作队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转变作风、服务基层、调查研究、吃透情况、科学指导,着力解决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分包工作收到实效。
(三)明确职责分工
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服务大局,结合实际,依据本《方案》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详细的政策措施,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市委组织部负责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抓好社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新闻媒体搞好宣传报道;市委农办要积极与省委农办沟通结合,争取资金,建立社区工作推动机制;市委统战部、工商联要动员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市发展改革委员会负责社区项目立项工作;市教育局负责指导社区幼儿园和学校建设工作;工信局为社区工业发展提供产业政策、科技信息、融资担保、管理咨询等方面的支持;公安局负责做好社区居民的户籍变更、登记管理工作和指导社区警务室建设;市民政局要负责指导社区服务中心和敬老养老场所的建设;市财政局要按照资金集中打捆使用的要求,将现有相关资金整合使用,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倾斜;市人社局负责指导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站建设和就业、社保待遇的落实;市国土资源局负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指标的审批及土地使用证的办理;市环保局负责做好社区项目的环评手续和支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办理房产证,指导做好社区的水、电、气、暖、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指导社区的道路修建、硬化和公交线路、公交站点的规划布点建设;农业局负责指导社区农业综合服务站建设,将社区户用沼气建设纳入计划,优先安排;林业局负责支持和指导社区绿化工作,开展绿色家园活动;市商务局负责指导社区便民超市的建设和社区内产业发展的招商引资工作;市文广新局负责指导社区的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建设;市卫生局负责指导社区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市计生委负责指导社区计生服务站建设;市体育局负责做好社区“一场两台”建设、体育健身器材的配备工作;市统计局负责做好社区相关指标的统计、监测工作;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要结合市域总体规划,做好社区项目的规划布点、设计和社区前期手续的办理;市档案局负责指导社区标准化档案室建设;市综治办负责做好社区“平安技防”工作,为社区安装视频监控;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供销社、市畜牧局、市农机局负责支持社区内优势特色农业(林业)基地、养殖小区,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邮政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负责做好社区服务网点建设;市气象局、市地震局、市文物局、市人防办等部门结合工作职责,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并减免相关费用;金融部门负责为农村经济发展、社区建房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贷支持;政策研究中心负责研究制定社区建设过程中需要配套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
各市人民政府, 各县 (市、区) 人民政府, 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各大企业, 各高等院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 (国办发[2016]44号) , 大力实施品牌强省战略,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现就加快推进全省品牌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发挥品牌引领作用, 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 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以创新为动力, 夯实质量基础, 突出驰名商标, 构筑品牌培育、保护机制, 增强品牌建设能力, 完善品牌建设环境, 着力壮大品牌数量, 优化品牌结构, 提高品牌竞争力, 提升品牌国际化水平, 建设品牌强省, 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二) 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遵循市场规律,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弘扬企业家精神, 增强企业品牌建设原动力, 激发品牌创新活力, 创造品牌发展动能。强化政府服务意识, 加强战略规划与引导,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形成建设品牌强省的强大合力。
———坚持品牌培育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 以品牌建设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 推动企业重组, 整合产业链条,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通过品牌建设推动产业水平向中高端迈进。
———坚持优化供给与引导消费相结合。通过品牌引领, 增加品种, 提升品质, 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优价高效供给。把握消费升级趋势, 创造新需求, 拓展市场空间, 提倡优质消费, 引导消费者提高对自主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保障优质优价, 为品牌发展创造良好消费环境。
———坚持质量为先与诚信至上相结合。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全面夯实产品质量基础,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注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培育品牌, 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诚信为核心的品牌意识, 充分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 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 在全社会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
———坚持自主发展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注重发挥我省基础优势, 大力培育自主品牌, 同时扩大对外开放, 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研发、设计、营销及其人才团队, 增强自主发展能力。鼓励自主品牌“走出去”, 创造更大发展空间。
(三) 工作目标。
———市场环境明显优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深入推进, 相关法规、标准、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 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环境明显改善。
———品牌数量持续增加。到2020年, 全省国内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65万件, 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达到2000件, 地理标志商标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达到500件以上;全省拥有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驰名商标700件, 培育山东名牌产品2500个、山东省著名商标3800件, 中华老字号数量明显增加。
———品牌竞争力明显提升。到2020年, 大中型企业研发强度增长10%以上。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世界知名品牌和一批国内一流品牌企业, 进入世界品牌实验室 (WBL) 世界品牌价值500强的企业力争达到5家, 进入中国品牌价值500强的企业力争达到60家。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特色品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市场信誉好的区域品牌。获得中国质量奖和提名奖企业达到10家以上。
———品牌经济贡献率显著提高。提高品牌企业产品附加值, 到2020年, 重点行业前十位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占同行业销售比重进一步提高, 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全省比重力争达到20%以上。
二、重大工程和专项行动
(一) 品牌基础建设工程。
1.坚持更高标准引领。推进“山东标准”建设, 实施标准提升工程, 提高相关产品和服务领域标准水平, 引领质量提升。完善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 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提升企业竞争力。支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 推动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建设, 扩大标准市场供给。鼓励企业积极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工作, 加快“山东标准”国际化进程。加强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及前沿技术研究, 强化标准信息公共服务, 通过科技创新, 提升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内技术标准的话语权。完善标准化投入机制, 各级应将研制强制性、社会公益类标准和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保障。 (省质监局牵头,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强化质量为先的理念, 推进万家中小企业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 提升计量、标准、认证和质量管理水平。针对全省大中型骨干企业, 推动千家重点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 开展标准提升和质量认证活动。 (省质监局牵头,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工商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 提升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开展质量现场诊断、质量标杆经验交流、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资委、省质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动现有资源整合, 鼓励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机构提升能力, 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力。 (省质监局负责)
3.全面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深入普及商标知识, 指导企业制定商标战略和商标管理制度。深化商标注册激励机制改革, 加强行政指导, 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加强商标注册。鼓励支持市场主体充分运用商标, 加快商标品牌化进程。支持企业注重品牌资产的管理, 加强企业在并购、资产重组中的商标专用权价值评估, 防止无形资产流失。鼓励企业运用商标权进行投资入股、质押融资、许可使用、转让等, 提升商标品牌价值。建立长效机制, 强化跨区域协作, 提高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省工商局牵头, 省财政厅、省金融办、省国资委、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提升品牌科技内涵。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 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 加大科技投入, 采取产学研联合的方式, 建设一批公共研发、设计和服务平台, 支持制约行业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持续不断地取得突破。鼓励企业建设技术创新平台,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每年支持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 开发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提高品牌技术含量, 提升品牌价值。 (省科技厅牵头,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严格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降低企业技术研发成本。 (省地税局、省国税局牵头,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力度, 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 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探索建立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信用标准, 将恶意侵权行为纳入社会信用评价体系。提高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水平, 有效降低知识产权维权成本。引导企业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体系, 鼓励企业组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和海外维权联盟, 不断提高我省企业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品牌保护水平。鼓励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进行专利布局, 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对重点产业开展专利导航、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和风险预警, 充分运用知识产权运营和知识产权金融等促进手段, 进一步挖掘并提升知识产权核心价值, 对国际专利、发明专利申请给予补助, 巩固并提高企业品牌竞争力。 (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牵头, 省工商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培育示范标杆。组织做好并规范政府质量奖工作, 积极争创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产业集群区域品牌、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先进县) 、知名品牌示范区、质量安全示范区, 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培育试点, 树立一批质量标杆、品牌培育示范, 引领企业品牌培育。总结先进典型经验, 引导区域、行业、企业开展对标活动。支持重点企业瞄准国际标杆开展对标。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质监局、省工商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7.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实施企业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定期举办企业家培训、品牌经理专业培训, 分批选拔优秀企业家和品牌管理人才出国培训。每年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管理专家和高技能人才, 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和高水平品牌管理人才。支持高等院校开设相关课程, 培养品牌创建、推广、维护等专业人才。加强职业教育, 提高技能人才基础素质。组织实施一线技术工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鼓励引导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 造就一支过硬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育一批“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齐鲁工匠”, 树立一批“厚道、诚信、勤劳”的“品牌山东人”。支持品牌管理专家学者、领军人物和高级技能人才申报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齐鲁首席技师。 (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8.增强品牌建设软实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评价理论研究机构和品牌评价机构, 开展品牌基础理论、价值评价、发展指数等研究, 组织人员培训和国内外品牌学术交流活动等。组织研究制 (修) 订品牌基础、评价和管理标准, 建立科学完善的品牌培育和管理标准体系, 制定山东省品牌价值测算指标体系和发布机制, 提升山东品牌影响力。发挥现有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作用, 强化政策支持, 建设一批区域性、行业性集品牌策划、咨询、评估、孵化、推广和人才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旅游发展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 供给结构提升工程。
1. 打造农产品品牌。
注重农耕文化资源挖掘, 不断丰富农产品、农事景观、乡土文化、绿色生态等创意和设计, 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 以“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为主题打造山东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重点围绕粮食、油料 (含木本粮油) 、果品业、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茶叶、中药材、畜牧业、渔业等十大产业培育一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建立完善品牌评价体系, 推进全省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建设。建立实体店与网店相结合的山东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积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品牌创建主体作用, 鼓励行业协会聚集品牌效应。规范引导地方特色农产品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和标准制定工作。 (省农业厅牵头, 省发展改革委、省海洋与渔业厅、省林业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提升制造业品牌。
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山东行动纲要》, 培育一批制造业精品。围绕转型升级22个重点行业, 重点在装备制造、原材料加工和消费品生产等行业, 加快技术升级, 培育一批主要技术指标“领跑者”企业标准, 提升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重点领域, 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规模优势的新品牌。实施“专精特新”工程, 培育“单项冠军”, 打造一批行业领先的特色品牌。加快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和新一轮技术改造工程, 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 促进制造业升级, 为提升制造业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 省质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壮大服务业品牌。
实施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工程, 积极培育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技术队伍。重点围绕金融、现代物流、商贸、科技、互联网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培育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大、质量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企业 (集团) ;在旅游、养老、健康、家政、文化、体育、大众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 培育形成一批精品服务项目和服务品牌。推动工程建设领域产业化、标准化、集成化发展, 提高建设技术水平和质量, 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 培育一批高端品牌。 (省发展改革委牵头,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民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旅游发展委、省质监局、省工商局、省金融办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 打造国际自主品牌。
积极引导品牌企业“走出去”, 推进商标海外注册, 鼓励企业到海外投资设厂, 开拓国际市场, 支持企业在国外建立研发机构。推动品牌企业联手设立山东品牌常年展销中心或公共海外仓, 优化海外市场布局。支持品牌企业以参股、换股、并购等形式与国际品牌企业合作, 提高品牌国际化运营能力。综合运用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 设立山东品牌产品馆, 打造面向海外推广山东品牌的线上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山东品牌环球行”活动, 集中办好日本大阪山东商品展、山东品牌产品中东欧展览会, 打造山东品牌的海外展示平台。对我省品牌企业境外商标注册、专利注册申请、标准认定、设立境外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兼并和收购境外品牌等, 享受促进外经贸发展相关资金扶持。建立海外商标纠纷预警和危机管理机制, 注重国际贸易和合资合作过程中品牌保护和管理, 防止自主品牌被恶意抢注或收购。完善国际化品牌发展基础体系, 提升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 推进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结果国际采信、互认。 (省商务厅牵头,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青岛海关、济南海关、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 铸造食品药品品牌。
以“食安山东”建设为引领, 以安全、放心作为核心价值诉求, 坚持“打、建、创”相结合, 坚持全域覆盖、全程管理、全员参与, 重塑消费者信心, 铸造山东食品药品整体形象。重点打造一批餐饮示范街区 (集体食堂) 、放心食品生产基地和示范流通单位 (大型商超、农贸市场) 。加强对示范品牌的后续监管, 实施动态管理和跟踪评价, 研究制定退出办法, 对不能持续达标的单位及时进行淘汰。完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企业信用档案, 加快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和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构建守信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实施生产经营单位良好行为规范, 建立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良好行为规范, 加大药品GMP、GSP实施力度, 引导企业尚德守法, 诚信经营。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农业厅、省海洋渔业厅、省林业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6. 培育区域品牌。
加强高端策划论证, 不断提升区域品牌的内涵, 完善区域品牌培育机制, 充分发挥地方资源、文化和产业优势, 开展产业集群、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放心食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和认定。开展质量强市、县 (市、区) 工作活动, 策划举办区域品牌推介高端展会、论坛, 推动名企、名园、名基地、名社区、名城市发展, 促进区域生产要素优化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 引领形成一批处于产业高端、掌握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区域品牌。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 需求结构升级工程。
1. 引领消费升级。
建设有公信力的产品质量信息平台, 全面、及时、准确发布产品质量信息, 鼓励中介机构开展企业信用和社会责任评价, 发布企业信用报告, 提高信用水平, 增强消费信心, 扩大自主品牌消费。提高全民质量安全意识, 树立科学观念, 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开展农村市场专项整治, 清理“三无”产品。支持电商及连锁商业企业打造城乡一体的商贸物流体系, 便捷农村消费品牌产品。扩大城镇消费群体, 增加互动体验, 打造旅游、养老、休闲体育等新兴产业特色品牌, 满足高品质健康休闲消费和高消费群体升级需求。鼓励家电、家具、汽车、电子等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 适应绿色环保、方便快捷的生活需求。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旅游发展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 强化品牌营销和推广。
引导企业制定品牌战略规划, 明确市场定位, 强化品牌策划, 积极开展营销推广。鼓励企业运用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 大力发展共享经济, 提高品牌影响力。树立正确的品牌推广意识, 进行差异化的品牌形象传播, 打造独特的持续发展的品牌。加快线上线下融合, 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再造企业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 拓展品牌营销渠道。搭建各类平台, 给予适当补助, 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以及大型商业活动。 (省商务厅牵头,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农业厅、省旅游发展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实施广告拉动战略, 提升广告策划和创意水平, 完善广告产业品牌体系, 做大做强广告产业品牌, 通过广告推介国内外知名品牌, 提高我省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省工商局牵头,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旅游发展委、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完善品牌诚信体系建设。
统筹利用现有资源, 深化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加快归集、整合产品质量等信用信息并全面、及时、准确发布, 实现信用信息交换共享, 通过市场实现优胜劣汰。探索建立质量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管理, 将侵权行为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建立黑名单制度, 大幅提高失信成本。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 对相关企业、责任人依法实行市场禁入。完善经营者对机动车、计算机、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或装饰装修等服务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加强公共信用信息管理, 建立政府信用考评和监督机制。 (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省质监局牵头,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商务厅、省旅游发展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 优化营商环境。
积极推动品牌保护立法工作, 为品牌建设提供法制保障。加大执法力度, 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活动, 依法打击偷工减料、价格恶性竞争、虚假宣传、恶意诋毁、傍名牌等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建立电商质量监督机制, 规范电商平台管理。支持利用大数据, 建立企业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位一体的品牌保护体系。建立一批集快速审查、确权、维权于一体的快速维权中心, 推动品牌保护跨区域合作机制的建设。 (省商务厅牵头,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公安厅、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文化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工商局、省物价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林业厅、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青岛海关、济南海关、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 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
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 明确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 提升纺织、服装、食品等传统优势消费品供给, 增加旅游装备、文化体育等中高端消费品供给, 拓展智能、健康等新兴消费品供给。编制实施《消费品升级和创新指南》, 积极引导生产企业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定期编制、发布《重大新产品推广目录》, 积极引导消费者对中高端品牌消费品的认可和支持。建设一批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培育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 支持企业加强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 提升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在消费品工业树立一批质量标杆和品牌培育示范企业, 发挥好“好品山东”平台作用, 培育和推广一批消费品品牌。鼓励各市积极创建消费品“三品”战略示范试点城市。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 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品牌建设政策保障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品牌建设组织领导, 制定发展规划, 构建长效机制, 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推动建立品牌建设社会组织, 为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品牌提升提供咨询服务, 开展品牌评价、发布、人员培训和国内外品牌学术交流活动等。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品牌意识、品牌知识的培训, 推进品牌建设。各市要完善品牌建设推进机制, 明确部门分工, 加强部门合作, 推动落实各项重点任务。加快与品牌建设相关的产权制度、市场体系、市场准入和公用事业等方面改革, 完善品牌建设配套制度, 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充分调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消费者组织、新闻媒体等各方力量, 形成推进品牌建设合力。 (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 强化政策支持。
充分利用现有渠道, 统筹品牌建设相关专项资金, 积极支持推进品牌建设工作开展。对获得国际知名品牌、国家级知名品牌称号的企业, 分别给予资金奖励, 奖励资金由同级财政列支。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在分配时, 向品牌建设工作成效明显的市、县 (市、区) 以及获得国家和省质量品牌荣誉的企业倾斜。充分发挥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作用, 引导参股子基金加大力度支持品牌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创新, 向企业提供以品牌为基础的商标权、专利权等质押融资。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品牌发展的各类税收优惠政策。 (省财政厅牵头, 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旅游发展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国税局、省金融办、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 加大品牌宣传。
整合资源, 加强对山东品牌宣传的总体策划和系统推进, 对省内品牌进行分类、整合, 支持品牌整体推广。每年定期举办“山东品牌日”活动, 组织媒体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讲好山东品牌故事。鼓励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平面、网络等媒体, 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安排自主品牌公益宣传, 鼓励、引导企业运用广告手段宣传品牌, 提高产品知名度。支持各地和相关行业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品牌宣传展示活动, 扩大自主品牌的社会影响。深入开展“质量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活动, 推动全社会形成品牌消费和绿色消费理念, 创造人人爱护品牌、关心品牌、享受品牌的社会氛围。 (省委宣传部、省发展和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 加大考核力度。
深入开展各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 完善考核指标体系, 加大品牌建设工作在政府质量考核中比重, 科学制定考核方案, 明确部门责任和目标任务, 进一步强化质量品牌考核内容, 用好考核结果, 抓好整改落实, 确保品牌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省质监局牵头, 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镇关于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荐阅读:
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的意见06-12
关于加快全市规范化学校建设的意见11-08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11-14
关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06-29
关于乌海市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的思考09-06
市商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餐饮业发展的意见06-12
关于加快小集镇建设的几点思考06-03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