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离任感言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各种离任感言(精选3篇)

各种离任感言 篇1

同志们:

今天,管道局掀开了新的历史一页,对于退,我早有准备,也很坦然。几年前我就说过,到时绝不恋栈。2007年我给集团主要领导表示了态度,去年8月20日给集团公司正式提出交班建议,并推荐了接替人选。我说,履职的时间已进入倒计时,请党组尽快酌定接替人选。11月15日又向蒋洁敏总经理递交了书面的辞职请求(我的请求)。今天王福成老总带昆基同志来宣布班子,我拥护党组关于赵玉建同志任局长、张学明同志任党委书记的决定。我会愉快地步入新的工作和生活期。从上任到今天,我可以说做到始终如一,从不敢懈怠,认真履职每一天,唯恐有违党组重托,有违管道干部员工那份真诚的期望。这也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则。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已经11个年头,廊坊是我工作的最后一站。在集团公司党组的领导下,我与班子成员戮力同心,带领全局干部员工,自觉践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定执行集团公司的决策和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创新思维,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做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求真务实,奋发进取,走过了我一生最不平凡、难以忘怀的历程。

历经10年,管道局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由输油气为主向工程建设为核心的转变;由母子公司体制向总分公司体制的转变;由施工型向管理加施工型的转变;由内向型向现代化、国际化大公司的转变;企业由弱到强,业务由散到精,实现了质的嬗变。重新构建了以管道工程为核心、相关多元的产业格局,确立了中国石油管道工程的领军地位,跻身世界管道承包商前列,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谱写了“奋斗与光荣、重生与辉煌”的壮丽诗篇。

回顾10年,我十分高兴和欣慰的是,与大家共同奋斗,做成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重塑了一个企业。成功地将一个濒临倒闭的管道局做成了领军行业、驰名国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10年来,企业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年收入从12亿元提高到130亿元,增长11倍;利润由400万元提高到12亿元,增长270倍;总资产从64亿元提高到226亿元,增长3.5倍;重塑核心业务,构建了完整的管道产业链,建成了116个现代化、标准化机组,年管道施工能力从500公里(直径711毫米)提高到5000公里(直径1016毫米);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建局以来首次承担国家“863”课题2项,形成知识产权294项,引领着行业技术进步;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遍及世界十几个国家。国际收入提高7倍,树立起了CPP知名品牌;在系统内成功推行了EPC总承包,为中国石油大型工程建设创造了新型项目管理模式,实现了企业经营方式的成功转型。

第二件事,造福了企业员工。秉承“大众成果、共同分享”的理念,惠及了广大职工群众。员工收入从1999年的人均1.3万元,提高到2008年的6.5万元,增长近5倍;搬迁5大基地、8个小区,惠民16000人,从根本上解决了边远小区三难问题;和谐社区建设卓有成效,员工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新建新购住房46.3万平方米,职工人均住房由16平方米提高到27.3平方米;改善了基层办公条件,新建改造办公楼23万平方米;在困难的条件下,建设和完善了一所现代化的职工医院,制定了离退人员老有所养的机制,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水准,营造了内部凝聚、外部宽松的发展环境,形成了内外和谐、整体稳定的良好局面。

第三件事,铸造了一支队伍。形成了一支具有战略思维能力、敏锐市场眼光、驾驭复杂局面的局、处两级企业家队伍;形成了一支由3名国内外知名专家、201名各类专家、530名职业项目经理,3000名一级建造师、造价师、工程师、监理师等组成的专家人才队伍;

还形成了包括3600多名中高级技能人才队伍。正是有了这样一支敢打硬仗、攻坚克难、嗷嗷叫的管道铁军,我们在国内外任何地方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第四件事,留下了一种精神。这就是以“创新、争雄、和谐”为核心内涵的企业文化体系:包括“创新思维、实现超越、争雄国内、走向世界”新时期企业精神,“创造新优势、创造新商机、创造新活力”的经营理念和“诚信、卓越、和谐”的企业宗旨,已成为管道人的灵魂和共同价值观。成为统一意志、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的旗帜;成为提升品牌、扩大影响、树立形象的载体。

回首10年,感慨万千,许多往事历历在目、终身难忘,同大家结下的情谊倍感亲切,对管道的每栋房屋和一草一木都怀有深情。10年间,我们大家曾有过困惑,流过眼泪,饱尝过辛酸,但更多的是成功后的喜悦和甘甜。在这波澜壮阔的历程中,局领导班子讲政治、顾大局、讲团结、作奉献,顶住了方方面面的压力,迎接了一个又一个挑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使企业得以跨越发展。处理解决了许多复杂矛盾和问题,表现了班子集体的智慧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我作为这个集体的班长,深切地感受到责任重大、压力巨大。因此,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始终对企业的前景充满着信心,始终对管道事业充满着激情。10年来,我和大家风雨同舟、拼搏奋进、共克时艰,为企业科学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此,心地坦荡,倍感欣慰,无怨无悔。党和国家给了我许多荣誉,集团公司给了我充分肯定,干部群众给了我许多褒奖,每当我看到那些勋章和奖牌,尤其是基层干部群众、离退休老同志发自肺腑的真情表达,令我感动不已。

管道局10年的显著成就,得益于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凝聚着广大干部员工的奉献与忠诚,饱含着离退休老同志的关爱和支持。特别是班子成员,对我真诚的拥戴,这些我将永远铭记,借此机会,我一并向大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我也有“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豪情,但,事物生生息息乃是自然规律,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代一代的人去接力奋斗。我非常高兴的是,将一个步入快速健康发展轨道的管道局,交给新一届领导集体。我今天就要离开与大家并肩作战的岗位,但我的心永远在管道局,我的情永远和大家在一起。我仍会以同样的激情和执著,继续关注、关爱管道事业的发展。我坚信管道局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恩施市原市长程贤文离任感言:祝福恩施

恩施是一片神奇美丽的土地。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初,百年梦想的铁路、期盼已久的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恩施成为一片充满希望、激情、活力的开发热土。在这样的时刻,来到恩施市担任市长,感到十分幸运,同时,更感到的是期盼、是责任……日月如梭,眨眼已过去三年又五个月,在离任、离别之际,静坐“思过”,三年风雨历历在目,一切仿佛就是昨天……

回首三年,有成功,有喜悦,但更有烦恼、遗憾。“成功”是应尽之责,遗憾则是无法弥补的过失。担任市长以来,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襟怀坦诚,坚持把解决群众的困难放在工作的第一位。视恩施为故乡,把乡亲当亲人,真诚希望人人生活幸福。大山的孩子,未来在教育;贫寒之家,根源在疾病;群众之痛,关键在无助……我不遗余力支持教育、卫生、残疾人事业发展,支持建设解困房、廉租房,落实困难群众

救助和低保……我真切感到和谐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既这样想,更努力这样做。这既是新时期执政要求,更是贫寒农家子弟的真情实感和对“权力”的感悟。三年来,虽然还有很多群众反映的困难没有得到解决,让群众失望了,我也常为之自责,但我对解决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用尽了一切“资源”,这是我担任市长唯一感到慰藉的。

“两路”建设为恩施城市建设发展带来了现实机遇。三年来,始终坚持“抓城市建设就是抓发展龙头”的理念,克服一切困难、阻力,全面推进城市建设。三年来,恩施市城乡发生了一定变化。每当听到人们对城市发展变化的认可,对恩施的称赞,作为参与恩施市建设发展的一份子,我从内心感到由衷的高兴。州城的建设与发展,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奉献和智慧,特别是要感谢广大拆迁群众,感谢默默奉献的广大建设者……

回首三年,最不满意的是工业发展不够。恩施工业发展有客观条件的制约,就更需要主观努力,更需要解放思想,三年的工作,成效离期望相差甚远;回首三年,最刻骨铭心的是不堪回首的“5·27”灾难,这是我担任市长对父老乡亲的最大内疚……

即将离开恩施,夜不能寐。回首三年风风雨雨,作为市长,有太多的遗憾,有太多未干好的事,有太多想干而未能干的事……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一切心愿会圆,一切会更加美好。走进恩施,就融入恩施发展的历史,走进恩施,这是我人生永远难以忘怀的经历;离开恩施,恩施挥之不去,恩施的同事和父老乡亲永远在心里,离开恩施,只是空间距离,我永远是恩施的一员。

恩施发展,机遇难得,时不我待。恩施发展永无止境,必须万众一心,同心同德,忘掉自己,自我加压,务实进取,勇往直前,让恩施始终充满激情、朝气,恩施明天会更好。任何沾沾自喜、自我陶醉都是发展的大敌,都会导致“落后”。再见,恩施;再见,父老乡亲。我把遗憾、自责、梦想、感激汇成诚挚美好的祝福:祝恩施市发展更快更好!祝父老乡亲生活更加幸福!

11月30日下午,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全区领导干部会议。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张纪南受中央领导同志的委派,宣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并作重要讲话。刘奇葆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郭声琨、陆兵同志分别讲话。

刘奇葆在讲话中表示,完全拥护中央的决定。他说,这次中央调我到新的工作岗位任职,是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也是对广西干部的信任。我将认真按照中央的要求,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为党和人民做好工作。

刘奇葆说,2000年9月,中央决定调我到广西工作。七年多来,我始终牢记中央的重托,不敢有丝毫懈怠,把自己的热情和才智全部奉献给了广西人民。回想这些年来,我与大家一起商量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提出思路,制定措施,既共尝奋斗的艰辛,又分享成功的喜悦。我特别难忘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对广西工作的正确指示、亲切关怀和有力鞭策,我特别难忘同班子成员、老同志和在座的同志们以及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我要衷心感谢中央对我的信任和培养,感谢广西各族人民对我的信赖和支持,感谢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共产党员对我的信赖和支持,感谢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班子成员对我的信赖和支持,感谢老同志们对我的关心和指教,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广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对同志们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我将永难忘怀。

刘奇葆说,七年多来,我虽然做了一些自己职责所在、力所能及的工作,但对照中央的要求和全区各族人民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我真诚地欢迎大家提出批评意见,我一定虚心接受。这些年尤其是去年以来,我和大家一起研究形成的一些工作思路、决策措施,考虑了当时的情况和条件,体现了当时的认识水平,今后事异时移,有的值得继续坚持,有的需要完善和提高,有的也需要修正和改变。这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只要有利于广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我都会非常高兴。我们的工作和事业就是在不断创新和超越中发展前进的!

刘奇葆说,在广西工作的七年多时间,是我人生道路上非常愉快的一段里程,是我工作事业中永远难忘的一段岁月,也将是我一生中永远

值得回味的一段经历。我将倍加珍视并永远铭记在广西工作的这段美好时光,倍加珍视并永远铭记广西人民给我的教益和帮助,倍加珍视并永远铭记与同志们建立的深情厚谊!

刘奇葆说,中央任命郭声琨同志接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既表明中央对声琨同志的充分信任,也表明中央对广西发展的高度重视。声琨同志是一位难得的优秀领导干部。中央决定由声琨同志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是合适的,也是顺理成章的。中央这个决定,有利于保持广西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利于调动广西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完全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声琨同志为班长的自治区党委,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不断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

刘奇葆说,当前,广西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良好态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重点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正在形成,中国-东盟博览会搭建起中国与东盟多区域、多层次交流合作的平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风生水起,“城乡清洁工程”和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势头强劲,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广西。广西正抓住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创造和发挥区位优势,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经济新高地和发展新一极。广西

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基础已经具备,发展机遇非常难得,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刘奇葆最后说,今天就要离开广西,与同志们深情话别,与广西各族人民深情话别,感情上实在难以割舍。七年多来,我已将自己作为一个广西人。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珍藏一份广西情结,永远感念广西、热爱广西、情系广西!广西各族干部群众的优秀品质和深情厚意,将永远激励我不懈努力,开拓前进。我衷心祝愿广西的明天更加美好!衷心祝愿广西人民更加幸福!衷心祝愿各位同志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离任感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同志们:

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在中共长乐市委正确领导下,在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顺利圆满完成会议各项议程。大会选举延建霖同志为新一任政协主席,选举魏义锋同志为副主席,增选三位同志为市政协常务委员,这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与上级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体现了我们政协委员高度政治责任感。首先向延建霖同志、魏义锋同志和其他三位同志分别当选为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表示热烈祝贺。根据国家规定,我已到龄卸任,这是组织对老干部的一种关怀和爱护,领导干部到点就下,这是党的一条政治组织原则,是历史发展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我衷心拥护组织上的决定。对我来说,退下来也是一种解脱,在位重要,贡献太小,常感不安,往后过平稳、平常人的日子,是件难得的好事。

我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孩子,经历学校、部队、地方,走过了43年工作历程,不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不论在基层,还是在机关;不论当干事,还是当领导,不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我都是学中干,干中学。工作干得如何,只能由组织和长乐人民去评说,我自己只能说,没有懈怠,没有大意,尽了心、尽了力,尽到自己的责任;我自己只能说,我是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良心。在长乐68万人当中,我能成为一名处级领导干部,我是很幸运了,知足了。我可以这样说,比我有水平、有能力的人比比皆是,我是被组织上错爱了。这一步步成长起来都凝聚党和人民培养教育的结果,凝聚许多老领导和老同事甘为人梯、举荐让位的结果。我感谢组织和人民

对我的培养和信任,感谢组织上给我那么多的荣誉和肯定,感谢同事们对我在任上工作提供许许多多的支持和帮助,还要感谢大家对我工作上缺点和不足给予的宽容和谅解。

在感谢之余,我还要向有的同志表示歉意。由于我工作艺术不高,难免对有些同志批评过于严厉,让有些同志受不了,但我负责任地说,和在座同志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责任走到了一起,一起研究工作,一起解决问题,感情是融洽的,不仅是同事,是战友,而且是朋友,除为了工作之外,我没有丝毫的与受批评同志有个人恩怨,我对同志们的心是真诚的,同志之间感情是我一生最为宝贵的财富。今天借这个机会,郑重表示,由于我的工作方法和言语不当向所有受批评而带来不快或者不便的同志致以深深的歉意。

同志们,当我在这个从政讲台上即将与大家挥手“再见”的时候,回顾走过的工作历程,往事历历在目,一个个亲切的面容,一幕幕工作的场景,一件件熟悉的事情,对组织、对同事我只有感恩、感谢。我将以愉快的心情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我将以一名普通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身份生活在老百姓队伍里,努力做一个长乐人民眼中的良民。今后我将仍然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从讲政治、讲正气和做人准则出发,都要坚决拥护和支持市委、市政府工作,拥护和支持新的政协班子工作,不利长乐发展的事不做,不利长乐和谐的话不说,带着组织和人民的信任,我将一如既往为长乐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呐喊助威,去尽一位普通共产党员和普通老百姓的义务。

今天,借此机会,恭祝大家新年快乐、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吉祥如意!

谢谢!

宋法棠:

奋斗中送走岁月,离任后留下感情。

我将永远热爱黑龙江,关心黑龙江,支持黑龙江。

宋法棠在讲话时说,我完全拥护中央的决定,衷心欢迎运录同志来黑龙江工作,运录同志政治上强,经验丰富,工作有能力,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同志。运录同志主持黑龙江省委的工作,一定能够干得更好,一定会得到黑龙江人民的拥护。我来黑龙江工作六年了,建华同志代表组织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我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我到龙江工作以后,在第一次干部大会上说过,我来黑龙江工作,喝黑龙江的水,就是黑龙江人,一定热爱龙江,全身心地为黑龙江人民服务。六年来,我努力地实践着这个承诺,六年中,有和同志们共同奋斗取得胜利带来的喜悦;有因为工作失误带来的烦恼和痛苦;也有因为受多种因素限制,好多事想做而未能做产生的遗憾。但我始终坚信,黑龙江发展潜力巨大,前景美好,只要齐心协力,团结奋斗,黑龙江一定会加快发展、实现振兴!在我离任之际,我要特别感谢在座的同志们及黑龙江人民对我的支持、帮助和厚爱,对此我会永远铭记心头。

宋法棠说,奋斗中送走岁月,离任后留下感情。我虽然从黑龙江省委书记的岗位上卸任了,但我将永远热爱黑龙江,关心黑龙江,支持黑龙江,尽我所能继续为黑龙江的发展振兴做出努力。我衷心希望黑龙江在运录同志为“班长”的省委领导下,发展得更快、更好,衷心希望黑龙江人民生活富裕,衷心希望在座的同志们家庭幸福、身体健康。

领导干部离任感言 篇2

王秦丰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说,白恩培同志担任云南省委书记近10年,这期间,正值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时期。白恩培同志与大家一道,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目标,较好地保持了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和边境安宁。白恩培同志为云南改革发展稳定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央对白恩培同志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

王秦丰说,秦光荣同志领导经验丰富,熟悉党务和经济工作,中央认为秦光荣同志担任云南省委书记是合适的。秦光荣同志在云南工作近13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为推进云南又好又快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王秦丰强调,这次云南省委主要领导的调整变动,是中央从大局出发,根据工作需要和云南省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决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以实际行动确保省委主要领导的顺利交

接和工作的平稳过渡,保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让党中央放心,让全省人民满意。

白恩培在讲话中说,我到云南工作已近10年。10年来,我深感责任重大,惟恐辜负党中央的重托、有负云南人民的厚望,始终把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各族群众幸福安康作为最高追求,尽职尽责,不敢有丝毫懈怠。如果说云南这些年的工作有进步有成绩,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大家在历届省委和省级领导班子奠定的基础上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全省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今天,看到云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项事业稳步扎实推进,干部群众同心同德、积极向上,我心中感到由衷地高兴,也为能在省委书记这个岗位上为全省各族人民做点事情,为云南富民强省、长远发展打下些基础而感到欣慰。

白恩培说,1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对人的一生来说是重要和难忘的。云南的10年,将成为我一生永远难忘的美好回忆。在我主持省委工作的10年中,省级领导班子各位同志风雨同舟、齐心协力,全省各级干部紧密配合、大力支持,老领导老同志热情关心、诚恳帮助,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荣辱与共、真诚合作,驻滇部队和武警官兵团结协作、鼎力相助,这一切令我深受感动、难以忘怀。和大家团结奋斗的历程,我永远不会忘记,在团结奋斗中建立的深厚感情,永远不会淡漠,我会永远珍惜与同志们的深情厚谊。

今后,不管我到哪里,我都会始终眷恋这片多姿多彩、神奇美丽的土地,永远怀念这里淳朴善良、勤劳智慧的各族群众,经常想念并肩战斗、同甘共苦的同志们,也会一如既往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云南各项事业的发展。衷心祝福云南的各项事业更加兴旺发达!祝愿全省各族人民永远幸福安康!

秦光荣说,中央决定由我接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云南工作的十多年里,云南的青山绿水拓展了我的视野,启迪了我的灵感;云南的人文历史开发了我的思考,坚定了我的信心;云南的发展丰富了我的思想,陶冶了我的人生。同时,云岭大地也给了我报效国家、回报人民的广阔舞台。云南对我恩重如山。走上新的岗位,唯有更加恪尽职守、不懈努力、俯首为民,绝不辜负党中央的信任,绝不辜负人民的重托。作为云南新一任班子,担子更重,压力更大,但也充满信心。这信心来源于中央对云南省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来源于历届省委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来源于各族干部群众对省委的充分信任、支持和殷切期盼。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制定了符合中央要求,切合云南实际,体现民心民意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和工作举措;这信心来源于各族干部群众对省委的充分信任、支持和殷切期盼。

秦光荣说,当前,我省正处在全面实施桥头堡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转型升级期、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发展期。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将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紧密团结和依靠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继往开来不动摇,科学发展不转向,励精图治不懈怠,开拓奋进不僵化。致力于打基础、虑长远、谋全局,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夯实云南跨越发展的基础;致力于兴产业、建支柱、增活力,顺应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增强云南科学发展的实力;致力于抓改革、促开放、求效益,顺应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提升云南统筹发展的层次;致力于解民忧、重民生、建和谐,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丰富云南和谐发展的内涵;致力于凝心志、聚合力、树形象,顺应广大党员的新要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以实际工作表现领导干部的精神境界,以实际成效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设七彩云南更加美好的明天,争取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比较好的答卷。

秦光荣简历:

张庆黎说,我难以忘怀,近6年来,在“十一五”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抓好“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的重要时期,同志们负重前行、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全区各族人民谋发展、促和谐、奔小康,同心同德,艰苦创业,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突破。我难以忘怀,在同**集团进行坚决斗争、特别是依法坚决果断处置拉萨“3·14”事件的紧要关头,在抗击严重自然灾害的关键时刻,同志们毫不畏惧,勇挑重担,奋勇向前,始终坚持战斗在第一

X离任XX市委书记时感言 篇3

刚才,XX部长宣布了省委关于XX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并作了重要讲话。这次XX市委主要领导的职务调整,充分体现了省委对XX的关心,我坚决拥护省委的决定,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并由衷地向XX同志表示祝贺!XX部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XX这几年的工作,对新任市委主要领导寄予了殷切期望,对XX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XX同志政治站位高,视野开阔,思路清晰,组织领导能力强,勇于改革创新,工作作风务实,抓工作精准精细。特别是XX同志对工业非常熟悉,这对XX这个工业城市来说是一个福音。我坚信他担任XX市委书记后,一定会不负重托,带领XX人民开创更加灿烂的辉煌。

时光如流,岁月情深。弹指一挥间,我在XX工作已经八年有多、九个年头了。我非常有幸遇到了一帮好同事、好战友。XX同志政治素质高,视野开阔,领导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为人公道正派,善于团结干事,工作勤勉敬业;XX同志讲政治、能力强、作风硬;我们班子中的每一位同志都非常优秀。在一起共事的时间里,我们相互信任支持,合作共事非常愉快。

离别之际,看到大家一张张无比熟悉的面孔、一双双充满诚意的眼神,我内心深处充满了温暖、感激和不舍。

难忘这八年,这是XX艰难转型、华丽转身的八年。我们既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环境,又面临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我们以壮士断腕的意志和决心关停了包括清水塘老工业区在内的全市域1700多家污染企业,成功实现了“蓝天三百天、全域Ⅱ类水”的重大环境目标,让这个曾经戴上全国十大黑污染城市帽子的地方,成功蝶变为全国绿水青山典范城市。特别是清水塘也正在呈现出世人越来越喜欢的那个样子。在退出旧动能的同时,我们加快培育新动能,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中国动力谷加速崛起,加微信zxzzz0913进公文群,不但挺起了XX发展的脊梁,而且正在为制造强省和制造强国作出XX担当,XX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提供了鲜活案例。

难忘这八年,这是XX全方位发展、取得历史性变革的八年。我们始终把XX放在全国、全省的大体系中来谋划,加快建设“一谷三区”,脱贫攻坚圆满收官,项目建设风生水起,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城乡面貌大为改观,民生福祉明显改善,社会治理更加高效,营商环境位居前列,城市文明蔚然成风,党建成为牵引力量,政治生态山清水秀。XX也因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之一,连续五年获得国务院表彰,成功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并蝉联“三连冠”。XX这座城市越来越有实力、有温度、有颜值、有气质、有魅力、有影响力。

难忘这八年,这是与同志们风雨同舟、携手同行的八年。我们共同面对了太多困难,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项目建设攻坚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抗击战,战战难打、极其不易。事非经过不知难,但这么多的难,我们一起面对,一起苦、一起干,一起攻难关、破难题,我们每攻克一个难题就无比欣慰,我们在不懈的奋斗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我深深地感到,XX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能战斗、特别有担当、特别有情怀,有压倒任何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气魄,不愧是XX发展的脊梁。我也深深地感到,与我们攻难关的,尤其还有广大勤劳勇敢、有情有义的XX人民。我无时无刻不被他们深深地感动着。我忘不了再难也会开拓进取的企业家们和专注专心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忘不了辛勤耕耘的农民兄弟、服务群众的基层干部,还有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的帮扶队员;忘不了为我们这座城市带来美好的城市“美容师”、快递小哥,还有公益志愿者;忘不了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辛勤园丁,还有守护一方平安的广大干警……

XX这些年的发展与进步,归功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归功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归功于XX历届领导班子和同志们打下的坚实基础,归功于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和XX军分区领导班子的团结进取,归功于广大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归功于400多万XX人民的不懈奋斗!

XX这块热土深深地滋养了我、鞭策了我、成就了我,让我受益终身,我发自内心致敬这座伟大的城市,能够为XX人民服务八年多,是我一生的荣幸。

八年多来,受各种因素和条件制约,更受自身能力水平的局限,有一些想去做、应该去做的工作还没有去做,有一些重要的工作刚刚启动,一些工作还在推进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做得不尽如人意,留下了不少遗憾。我总是想把工作做得更完美一些,性子又有点急,想着我对每一位干部内心都是充满感情的,所以有时在批评干部时场合和方式注意不够,可能无意中伤害了一些同志的感情,借此机会,我诚恳地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

当前,XX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对X南寄予厚望,省委、省政府对XX寄予厚望。我和大家一样,对XX的未来充满信心、满怀期待。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以XX同志为班长的市委的坚强领导下,XX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八年前的四月,我来到这里,与大家见面;八年后的四月,我又在这里,与大家辞行。告别之时,最易感动。XX,是我用心用情最多的地方,是我最难舍最牵挂的地方,不是故乡胜似故乡。我珍惜来时的春风十里,我欣慰去时的日新月异,无论身在何处,我的心永远和大家在一起!我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XX的发展,义不容辞、全力以赴!

我永远记得大家的好!

我深深地眷恋这片神奇的土地!

上一篇:《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读后感下一篇:公文处理工作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