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管理和高效沟通
有一则笑话:一块广告牌被风吹倒了,砸了6个人,其中5个是经理,另外1个是副经理。这个笑话是讽刺现在的经理太多,不值钱。在管中有这样一个定理——管理者所直接管理的人员的数量要控制在6个人以内,如果被管理者多于这个数字,会导致管理的漏洞。换句话说超过6个人就不能及时准确的进行管理。所以一般在多于6个人的情况下就会采取分级管理的模式,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金字塔状管理模式,每个中等以上规模的企业就会有大大小小不同的部门或者机构,各负职责,管理的流程是层层汇报。这样的机构设置导致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增加,经理多也就不希奇了。可是这种管理模式也有明显的劣势,首先是部门之间分工不可能绝对明确。因为部门的划分更主要的是依照业务为根据的,业务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肯定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重叠和缺漏。这样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出现,责任不清是常见的事情。其次部门罗列也会造成工作效率不高,出现响应时间滞后的现象,特别是在业务方面,应该当时决定的事情往往由于逐级汇报等繁琐的程序错过了最好的商机,这在大型企业中是屡见不鲜的事情。那么管理界也就提出了扁平化管理的模式,就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压扁管理金字塔。很显然,这种管理思路与前面所提的定理相驳,那我们深究其原因,就会发现定理所规定的管理范围不是依据管理能力而言,而是根据了人们日常管理的实施经验得到的。那么真正阻碍管理的是什么呢——直接原因是信息沟通的效率低下。
沟通刻不容缓在当前的企业中,对于财、物来说,都具备有效的管理,但对于“人”的管理却比较薄弱,因为中国人的个性就是“办事程序喜欢变通”“碍于面子不愿意对别人发号施令”,这样也给管理上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举个例子:企业的领导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这事没办成不怪我,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事应该他先干完通知我的,但他根本没通知”“这事我早就想向你汇报,但你太忙了,所以就耽误下来了”“这事三天就要干完呀,我以为不那么着急呢”“你是让我干这事吗,我还以为你让我干那件事呢”。时间长了,企业的管理层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每天早上起来就感觉有一堆事,心里想着“这事我得提醒提醒,不然他们该忘了”“那件事也不知进展怎么样了,得问问”,一天上班,光打电话就得花去大部分时间,到手的财务报告、业务报告反而没有时间看了。而企业的普通员工呢,也因为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任务分配的不明晰、时间限制不固定,而产生了种种的抱怨。不仅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中存在着信息沟通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企业的一个业务链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销售业务中,会牵扯到客户、销售人员、售前人员、商务人员、财务人员、分销伙伴以及决策人等多种角色的相互配合和制约。一个小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关系到整个定单的成败。执行一套严格规范的管理体制可以使销售经理对销售员的一举一动了若指掌,但你越是认真的执行这种规范就越远离销售员;而另一个极端是销售经理们,由于害怕挫伤销售员的积极性而放任不管,十天半月也不和销售员进行交流,一到年底,才发现市场大变,业绩滑坡,于是组织突击销售活动。最后企业领导追查原因的时候,每个与销售环节有关的人都尽力推卸自己的责任,以免“热山芋”烫了自己的手,要赶快把它传出去,结果大多是责任不清楚,各自推托与别人的沟通不够。对于与销售类似的这种以业务为核心线索的信息链,彼此之间有效的及时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者”浮出水面有效的信息沟通非常复杂,如何及时有效将信息传递给最终的目标就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信息的接受者是不固定的,如果不是直接与被告知人直接通话的话,就不能最终确认信息传递到了,比如发传真但却不能确认对方收到传真,即便收到了但又不能确认是否阅读了,需要多次的沟通和确认才能保证信息确实有效的传递到。如果信息的接受者数量很多的话,一次完整的信息传递就可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不能保证沟通的及时性。
基于高效沟通管理系统理念的“管理者”就是为解决上述设计的,它是一套充分利用现今最新和通信技术,旨在提高运营中的沟通效率,加强企业管理的新一代智能通信系统。通过它可以将企业内外的沟通变为一种面向沟通目标、可灵活定义沟通策略的行为。每一次沟通,都设定一个目标,沟通的过程就是向沟通目标不断靠近的过程,只有达到目标后,沟通才算结束,否则高效沟通管理将会不断地提示沟通相关人员,直至完成沟通目的。三层架构“管理者”的体系结构分为消息层、控制层、业务层3个层次,层次之间可完全拆分,具备明确的接口,既可灵活拆开调用,也可组合运行。消息层将存在的多种通讯方式进行集成,通过消息网关进行消息格式的转换,使企业内外的沟通不受沟通方式的局限,真正实现实时的多渠道的交互式沟通。
一、有效沟通
《大英百科全书》认为, 沟通就是“用任何方法, 彼此交换信息。即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用视觉、符号、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或其他工具为媒介, 所从事之交换消息的方法”。
通过分析沟通的过程, 我们可以知道, 沟通包括四个要素:事实、情感、价值取向、意见观点。人们通常所讲的沟通能力, 就是个人在这四方面有效地与他人交流的社会能力。
有效沟通的前提是目标, 无法达成目标的沟通都会被视为成本, 并会导致沟通的敏感性降低, 因此, 达成有效沟通的要素可以重新定义为:目标、事实、情感、价值取向、意见观点。因此, 在下面将重点分析目标, 尤其是管理目标与有效沟通的关联。
二、高效率管理
按照鲁宾斯的定义, 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 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过程的含义表示管理者发挥的职能或从事的主要活动。这些职能可以概括地称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效率 (Efficiency) 是管理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对于给定的输入, 如果你能获得更多的输出, 你就提高了效率。类似的, 对于较少的输入, 你能够获得同样的输出, 你同样也提高了效率。因为管理者经营的输入资源是稀缺的 (资金、人员、设备等) , 所以他们必须关心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 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然而, 仅仅有效率是不够的, 管理还必须使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 即追求活动的效果 (Effectiveness) 。当管理者实现了组织的目标, 我们就说他们是有效果的。
对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 企业面临的成长危机也会不同, 因此会产生不同的驱动力量, 形成不同的高效率管理内涵, 同时导致对有效沟通的不同要求。
三、有效沟通与高效率管理的关联
(一) 企业成长与管理目标
如同人的生老病死一样, 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系统, 在成长过程中, 如果企业不能将各项互动的要素调配得合理而有效, 使企业能够源源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得成长所需的各种资源和能量, 并通过对资源的增值处理而得到发展, 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就可能遭遇危机, 从而使企业“短寿”。
我们可将企业的成长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企业在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成长“天花板”和潜在危机, 需要不同的驱动力量来引领企业渡过难关, 不断挑战成长极限。
1、第一阶段:机会驱动
这一阶段的企业主要依靠好的创意或凭借一些关系得到机会而创立。这一阶段的企业, 其管理重点是获得利润——只有获得足够的利润, 企业才能存活下来, 并得到发展。这一时期, 企业组织相对简单, 人员和业务规模都比较小, 企业经营和发展主要靠的是领导者或合伙人的个人魅力。
2、第二阶段:业务驱动
这一时期的企业已经开发出了自己的产品, 但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还需要不断扩大市场占用率。这时候, 需要引进“能人”, 不断将业务扩大。此时, 随着人员不断增加, 产量和市场不断扩大, 管理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 对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领导者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就会出现第一次重大危机, 称为“领导和内部秩序危机”, 也可称为“企业的青春期问题”。
3、第三阶段:管理驱动I
成长到第三阶段的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创业者往往无力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因此企业必须加强管理, 建立流程、组织和规范, 克服“无政府主义”或管理失控状态。在采取了引进管理人才、内部整治、建立职能部门、实行集权管理等措施之后, 企业成功渡过了第一次危机, 然而这一阶段可能发生两种危机。首先,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管理层次的提高, 这种功能型组织就会陷入第二次重大危机, 即所谓的“专制危机”。这是由于企业刚刚从无秩序的阶段开始加强管理, 由于还不能做到管理收放有度而往往是“矫枉过正”, 从而引发专制危机。为适应市场, 企业又不得不实行分权, 往往采用事业部制组织架构。但由于组织层次的增加, 协调难度加大, 企业会逐渐失去对事业部的控制, 遭受到第三次重大危机, 即所谓的“控制危机”。
4、第四阶段:管理驱动II
在加强管理、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 很多企业开始出现了僵化、反应迟钝等“管理主义”苗头, 或者患上了“大企业病”。这时需要进行管理变革, 克服“官僚主义”, 进行流程优化和组织变革等。在这一阶段, 通过加强中央控制, 集中处理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财务与投资等重要问题之后, 各事业部处于掌握之下, 但随之而来的是官僚制的滋生蔓延, 文牍主义的泛滥, 使企业遭遇到第四次重大危机, 即所谓“活力危机”。这时企业已经比较稳定成熟, 企业内部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开始注意关系和权利的平衡, 讲究程序和地位, 通常有能力、有个性的人会因为不堪忍受僵化的程序和文化而离开, 企业会慢慢丧失活力。这时候企业必须通过创新和学习, 开辟新的事业, 引进新的人才和文化, 才能继续发展。
5、第五阶段:创新驱动
当企业继续成长壮大, 单一企业发展到了极限, 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或者开拓新的事业, 才能进一步发展。这时候, 就需要进行创新和变革。然而在企业未来的成长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说不清的危机, 通称为“未知的危机”。
(二) 有效沟通与高效率管理的关联
1、第一阶段:机会驱动
在机会驱动阶段, 员工对规范的管理工作期望并不高, 企业的目标主要通过沟通而不是成文的制度或规范的流程来达成一致, 有效沟通更依赖于情感与价值取向, 沟通主要采用点对点的形式, 重点在于培养企业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2、第二阶段:业务驱动
在业务驱动阶段, 企业中会出现不同的声音, 管理者的权威及能力将受到很大的挑战, 有效沟通将更依赖于事实及意见观点, 在此背景下, 管理者必须调整姿态, 尝试学习各种沟通技巧, 沟通将更多地采用团队的方式, 重点在于形成企业的合力。
3、第三阶段:管理驱动I
在管理驱动I阶段, 企业管理的价值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沟通将形成不同的层次, 有效沟通将更依赖于明确的目标。在此阶段, 员工对规范的管理工作期望比较高, 但由于环境的动态变化, 制度或规范会始终落后于需求的变化, 因此, 沟通将作为制度及流程的有效补充, 沟通的方式也会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重点在于保证企业目标的一致。
4、第四阶段:管理驱动II
在管理驱动II阶段, 有效的沟通将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动力, 在此阶段, 可以通过创新沟通方式, 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沟通成本, 比如借助信息化的手段, 拓宽沟通渠道, 缩短沟通时间, 优化企业的沟通环境, 有效沟通的重点在于增强企业的活力。
5、第五阶段:创新驱动
在创新驱动阶段, 沟通的最大特点是主动性, 每一个人都将成为沟通的发起者, 面对未知的危机, 有效沟通将成为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
有效沟通与高效率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 两者形成正相关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 有效沟通要与管理的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 只有有效果的沟通才能把成本转化为利润。有效沟通的第二个因素是沟通者的技巧问题, 企业需要通过培训等手段增强员工的沟通能力, 这种能力不但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和谐, 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更能获得外部的商业竞争优势。第三, 企业在应对不断变化的沟通环境时, 信息化手段能够使有效沟通更有效果。
参考文献
[1]迈克尔.E.哈特斯利, 林达.麦克詹妮特.管理沟通:原理与实践 (第一版)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5.[1]迈克尔.E.哈特斯利, 林达.麦克詹妮特.管理沟通:原理与实践 (第一版)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5.
[2]托马斯.贝特曼, 斯考特.斯奈尔.管理学:构建竞争优势 (第四版)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2]托马斯.贝特曼, 斯考特.斯奈尔.管理学:构建竞争优势 (第四版)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
[3]戚宏亮, 刘颖.有效沟通是现代管理艺术的精髓[J].经济师2004, (06) .[3]戚宏亮, 刘颖.有效沟通是现代管理艺术的精髓[J].经济师2004, (06) .
关键词:高效沟通;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1 高效沟通在安全运输管理中的重要性
由于铁路运输的大连动性质,铁路运输企业在进行安全运输管理时,经常需要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上进行汇报和请示,各级管理部门也需要实时对下级运输组织情况进行调度指挥。总之,安全运输管理的过程,实际也可称之为信息沟通的过程和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这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一是信息必须被完整传递,即信息必须被不打折扣的传递到接受方,否则沟通行为就是不完整的;二是信息必须被接受方正确理解,否则沟通就是无效的。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扯皮问题大部分都是由于信息在沟通中出现理解偏差所造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件事,我已经原话转告给他了,他不理解是他的问题。”或者“这不是我的问题,他就是让我这么干的!”这样扯皮的结果就是让企业的精力和时间在内耗中消磨殆尽。另外,传统意义上的沟通多是从上到下,方式也属于单向沟通,在这种沟通模型中,缺少自下向上的信息传导,会导致一些安全信息不能及时流转,甚至会由此而导致次生事故发生。因此,高效沟通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和效果而言意义重大。
1.1 高效沟通能促使安全信息及时掌握。安全信息是铁路企业开展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反映安全管理要求和运输生产实践两者差别及变化的载体。就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而言,安全信息沟通就是:“知道安全风险的人将信息提供给需要知道的人”。目前,我们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及措施,都需要通过自上而下的沟通渠道传达至一线职工,而生产一线的各种违纪、违章作业信息也需要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传递到站段的管理层。另外,各类安全信息还需要在站段内部科室(如安全科、运用科、技术科等)之间通过横向沟通渠道进行部门之间的内部沟通。这种沟通渠道的畅通情况及沟通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安全管理的效果。
1.2 高效沟通能加速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铁路企业建设安全文化靠是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创新和努力,这既需要站段管理层人员的身体力行和率先垂范,也需要普通职工的积极参与,其两者的纽带就是有效沟通。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一个会议、一场报告、一通电话、一次跟班等都是沟通交流的手段。在生产一线,通过与有经验的员工进行沟通交流,管理人员能及时掌握生产现场的工作实际,从而提高个人所做出的各项安全决策的准确度。另外,职工通过与高层管理人员的沟通,对自己担负的安全责任更加明确,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因此,高效的沟通机制对于鼓励职工参与铁路安全管理、维持积极的安全文化、获得职工合作和支持都非常重要。
1.3 高效沟通能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除了安全类、管理类、技术类和协调性的管理信息外,职工还需要鼓励性的信息。管理者主动与职工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可以使管理者对职工生产生活需要更加了解;另一方面,管理者与职工的沟通交流彰显了领导层对职工疾苦的关心,能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另外,人一般都会要求他人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一个恰当的评价。上级的正面激励信息,如公开场合的夸奖,以及颁发表扬书、荣誉证书等都会在职工心中形成正向激励,进一步积攒企业正能量。企业员工之间人际关系的维系更离不开沟通,在生活上及感情上的交流能加深相互之间的认同,消融彼此之间的隔阂、误会和猜疑,在企业内构建和谐的人文氛围,起到“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效果。
2 铁路运输企业改进沟通方式的建议
2.1 安排工作要力求人人“听懂”。 在学术界,一直流传着一种名为“沟通漏斗”的理论,该理论将A所要讲述的内容设定为100,当A与外人交流时由于表达能力所限他只能表达80,听众B受外界环境干扰,最多只能听到60,但由于B的知识结构与A不同,B只能理解A所讲述的40%,到最后执行时,B只能落实20%。但这并不是一个不可改变的铁律,只要管理者在沟通时能主动进行换位思考、化繁为简,从他人的立场,去讲述他人能够理解并执行的故事,就能打破沟通漏斗魔咒,实现信息的无损传播。
2.2 立标打样要力求人人“看清”。铁路企业的所有管理人员,必须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的方方面面立标打样。同时,作为企业的一员,既要去了解自己的干部职工,也要让干部职工了解自己,且不可摆出“高深莫测”的姿态。如果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能够让下属明白自己的工作方式,清楚自己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要求,所有的下属就会自觉地向领导干部的要求努力,在站段内部自然而然地形成“模范”引领之风。
2.3 分配工作要追求优势“互补”。就机务段安全管理的现实而言,很多工作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能独立完成的,很多时候都需要领导人员结合干部职工的个人特长,组建出一个“性格和特长互补”的团队,合作完成某项具体工作。高效沟通的目的是了解自己的职工,而了解职工的目的是在分配工作时实现成员之间优势互补,使能听懂的和能执行的人配合工作,在执行的态度和意愿上形成相互的促进。
3 结束语
有沟通才有热情,有热情才有活力。老死不相往来的处事方式不适合企业发展,现代企业经营和管理环境不断变化,对沟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企业的管理者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信息交互的发展,不断丰富沟通手段,加强沟通管理,为铁路安全运输生产服务。
参考文獻:
[1]郭文臣.管理沟通[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刘光明.中外企业文化案例[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3]张静.浅谈团队沟通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
[4]方小松.企业的内部沟通管理及实施[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5]周磊.高效管理和高效沟通[J].江苏商论,2004.
[6]韩平.沟通管理:新经济条件下管理变革的基本趋势[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7月18日-7月19日同吴总、龙欢、王戬到厦门参加了高效管理沟通培训。由刘辉老师主讲.在为期两天的培训期间里,让我对高效沟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以下是这两天的所学所感;
目前社会的大环境:
发展中国家——机会多,人浮燥
社会进步——工作不仅是生存手段
独生子女——张扬个性
转型社会——法律和道德约束弱
经济高速增长——人才高用、人才低用
一、在以上的社会大环境中。对沟通的理解
1.沟通是一种态度 2.沟通不是一种简单的技巧3.沟通不是随便应用的艺术 4.沟通不是权术5.管理就是沟通
沟通是一种态度,是整个沟通过程中重要之所在。就是沟通过程中,要用一种好的、积极的态度与别人去沟通。这样沟通起来是非常顺畅的,给人的感觉是愉悦的;如果沟通前自己的心态有问题,带着不良的心情与他人沟通,带来的后果即为沟通不畅。沟通中一方带有情绪化,结果是没有达到沟通想要的结果,而是适得其反。所以,沟通过程中态度很重要。
二、沟通中,要传递价值
在沟通过程中,要不断的传递一种信息,对方对你很重要,你需要他的帮助。这样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安静下来想想,确实是这样的。人天生就有帮助弱者的本能。
三、心灵抚摸
心灵抚摸是第一天学习过程中感触最深的一点。不管工作或生活中,恰当的心灵抚摸,绝对会达成你所要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重在用心真正的来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注意细节,从点滴关心他人。但心灵抚摸一定要用到点上。
四、沟通要注意时机与关系
所谓的沟通要注意时机与关系,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沟通方式;不同的关系要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不同的关系,沟通语气,语调,风格等都有所不同。其对应的结果当然也有所不同,每个人沟通时对应的人不同,不同的人其文化不同,文化是无法改变人家的,那么对于我们而言,文化不能挑战,那么只有适应它,将自己融入其中,缩小沟通双方之间的距离。即山不过来我过去。
五、职业化
职业化是:该公司或企业自己具备统一的设备,服务,价格,消费者能在该公司享受到预计中的服务,或者说能使人预期想得到的结果,该结果是一定的,能主观预估得到的。又如一个工作人员,在长时间公司的磨练下,已经养成了一种统一着装,统一的礼貌用语,统一的服务话术,统一的服务动作等等,着都能理解为职业化。职业化是可以受公司企业文化影响着的,同时也会随公司的企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职业化是在好的行为持续不断的进行练习,使其成为一种习惯,最后自然也就成为职业化了。
六.如何与初次见面的人进行有效沟通
沟通需要四步骤;第一:谈及沟通双方都知道的事情。这样有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第二,谈及他人知道的,我们不知道的信息,这样是我们先聆听他人的见解及想法,第三步,谈及他人不知道,我们知道的信息。这样有利于吸引他人的沟通兴趣。最后一步是谈及他人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的信息,这样一来,彼此在前三步骤的基础上,拉近彼此的距离的情况下进行讨论。这样就能达成有效的沟通。
以上即为本次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通过本次高效管理与沟通的学习,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上一层楼。希望大家能共同学习。
内部和外部协商和沟通管理办法
中建保华小台什城中村安置房项目部 内部和外部协商和沟通管理办法
一、目的
规范信息的沟通与协商,保证总包方与外部相关方的联系及内部沟通管理,减少误解和矛盾,融洽工作关系,建立良好的问题反映及解决渠道,避免出现因内部、外部各环节沟通不及时或不顺畅导致的工作脱节,推诿现象。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呼市小台什城中村安置房项目部和部门
三、职责
1、安全部
(1)负责政府安监部门入外部的联系;(2)负责接受员工及相关方提出安全问题处理。
(3)负责评价员工或员工代表就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提出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督促有关方面予以解决.
2、人力资源部
(1)负责对管理人员及员工进场沟通方面的培训。
(2)定期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员工目前工作的状态和需求。
3、工会部
(1)组织召开职工(员工)代表会,及时将职工(员工)代表就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提出问题和合理化建议及时反馈有关方面予以解决。(2)负责员工满意度的总体调查。
4、商务部(1)负责建筑甲方的工程合同信息沟通
5、物资部
(1)负责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
6、综合办
(1)负责外部联系信息的处理并呈报项目领导和传达至相关单位,(2)负责安全生产文件的发放。
7、各级领导
(1)其他需要对外发布的信息由相关部门报生产经理征求意见后时行处理,必要时由项目部领导处理。
四、外部联系的形式
1、书面形式(1)会议纪要
(2)各类报告、报表、通报(3)信息交流
2、会议形式
安全部每周召开周检例会,由生产经理主持,对下列各项进行交流的讨论和汇报:
(1)员工及相关的安全问题提出处理意思;(2)纠正预防措施跟踪检查情况 《其他系统问题》
3、口头信息、电子邮件等其他形式
4、内部沟通:(1)沟通渠道
(2)面谈:主要指一对一面对面谈话
(3)会议:包括每周生产例会,问题讨论会议、生产协调会、全体员工大会等。
(4)书面渠道:包括工作报告、文件、工作联系单、通知、发函、整改通知单,安全管理手册、内部联系、内部刊物等。
(5)通讯、网络渠道:包括电话、传真、手机、电子邮件等。(6)其他渠道:包括宣传栏、意见箱等。
5、正式沟通:依据组织机构,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相关渠道和方式所进行的沟通。
(1)上行沟通:下级对上级所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主要方式:报告、汇报等,上级沟通一般为逐级报告、汇报。
(2)下行沟通:上级对下级所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主要方式:命令、规定、通知、公函、手机、正式会议等,下级沟通一般为逐级下传。(3)平级沟通:各职能部门或人员之间相互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主要方式有:会议、内部联络等。
6、非正式沟通
为补充正式沟通的不足,各职能部门或人员之间可时行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方式有:座谈会、协商会、小组活动、相互交流会。
8、沟通内容:安全、劳资、消防部管理人员
(1)新工人入场时,分包单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施工班组介绍工程情况,管理制度、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工艺流程,并对新工人三级教育。
(2)施工人员在现场违反纪律及时纠正教育,指出不足和注意事项。(3)作业人员在施工现场违章操作,通过通知整改要求限期整改并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协商共同解决问题办法,提高工作绩效。
(4)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隐患和问题,提出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合理化建议。
(5)积极与上、下级或同级同事进行沟通,以促进工作成效和技能的提升。(6)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中,可能导致的安全问题,可通过上级逐级上报或越级上报。
9、项目经理部及各部门
(1)在各项与员工相关的制度下发之前,应充分沟通了解员工对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2)在各项与工作相关的制度和流程下发之前,应和相关岗位的员工充分沟通,听取和了解分们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制度与流程的准确性与可执行性。
(3)工作中需要得到其他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时,可通过工作协调会议、会议纪要、施工纪律等各种方式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及执行人进行沟通,保障工作配合时不会出现因沟通不畅产生的问题。
10、其他
(1)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之间,应经常进行交流,内容包括: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拆,研究与探讨、提高工作进度,改进工作方法,达成改进工作的一致意见,管理思路的交流与沟通,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的提出,解决办法的探讨:进一步工作目标的研究,讨论与确定,以及所管辖员工各类问题的处理意见的交流确定。
(2)项目经理与部门负责人每月应进行交流和沟通,内容包括:施工现场各方面工作进展情况,工作目标差距、问题指导、提出要求、督促工作进展、达成改进工作一致意见。收集各类建议或意见。
11、沟通要求
(1)各职能部门之间进行工作配合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通过沟通以明确责任人,相关责任,期限效果等,达成一致共识。
(2)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管理,绩效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目标管理、职能管理、人员管理、日常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中存在于组织,个人和程序上的问题通过相关沟通渠道使有关问题予以界定并明确解决方法、效果、责任等。
(3)人力资源部应定期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沟通方面的培训,使管理人员掌握沟通技巧和内容。使员工熟悉合理化建议制度的详细内容,了解建议的渠道,接受过程等。
(4)各级主管负责人应定期与员工就安全问题进行沟通,听取员工和相关方的意见及建议。
(5)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在向施工班组分派任务时应使用正确任务说明,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每月与施工人员班组长就重要安全生产事项进行计划性对话,施工单位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召开会议并讨论安全生产事项,施工单位收集并处理在会议中施工班组关心的安全生产问题,并设置专栏展示安全设备状况和使用情况。
12、沟通反馈
(1)在各个沟通环节中,凡须有回复的意见或问题,沟通双方必须明确反馈的时限,担负反馈性的一方,必须在规定时限内给予回复。(2)人力资源部应定期向分包单位员工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分包方目前工作状态和需求,及时反馈相关领导部门。
(3)工会部门应及时将员工代表就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提出问题和合理化建议及时反馈项目部予以解决。
呼市小台什城中村安置房项目部
一、人际沟通的概述、形式
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我们所遇到和所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沟通”。不管是对上司、属下、同仁、客户,或对各类接洽商谈,都需要良好的沟通并掌握必要的技巧。这亦称之为“人际沟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碰到许多不如意的事,也会遭遇挫折。其中有一条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人际沟通的理解和掌握。
1.人际沟通概述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这个概念告诉我们:沟通必须具备三大基本要素。即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达成共同的协议,要起到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作用。
(1)沟通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有大家有了明确的目标才叫沟通。没有目标,就是闲聊天。明确的目标,才是沟通最重要的前提。我们在和别人沟通时,见面第一句话应该说:“这次我找你的目的是„„”沟通时说的第一句话要说出你要达到的目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你的沟通技巧在行为上的一个表现。
(2)沟通要达成共同的协议。沟通结束以后一定要形成一个双方或者多方都共同承认的一个协议,只有形成了这个协议才叫做完成了一次沟通。沟通是否结束的标志就是:是否达成了一个协议。在我们和别人沟通结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这样的话来总结:非常感谢你,通过刚才交流我们现在达成了这样的协议,你看是这样的一个协议吗?这是沟通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沟通行为。
(3)沟通包括信息、思想和情感。沟通的内容不仅仅是信息还包括着更加重要的思想和情感。思想和情感是不太容易沟通的。在我们工作的过程中,很多障碍使思想和情感无法得到一个很好的沟通。事实上我们在沟通过程中,传递更多的是彼此之间的思想。
2.沟通的主要形式和行为,主要表现在:
(1)沟通的主要形式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会采用不同的沟通形式,但用得最多的是口头语言。这是我们人类特有的一个非常好的沟通模式。实际上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除此之外,有时还会用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去沟通,如用我们的眼神、面部表情和手势去沟通。通过这些不同模式的形式,可以把沟通的内容正确、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对方,并达成协议。
(2)沟通的三个行为:说、听、问。要形成一个双向的沟通,必须包含三个行为,即:有说的行为、听的行为和问的行为。一个有效的沟通技巧就是由这三种行为组成的。换句话说,考核一个人是否具备沟通技巧的时候,看他这三种行为是否都出现。
二、沟通原则与技巧
1.有效沟通的三大原则。要使沟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必须具备沟通三原则。那就是要谈论行为不谈论个性、要明确沟通、要善于倾听。
(1)谈论行为不谈论个性。谈论行为就是讨论一个人所做的某一件事情或者说的某一句话。个性就是对某一个人的观点,即我们通常说的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职业人士在和我们沟通的时候严格遵循了这个原则,就事论事地和你沟通,显得有一丝冷淡。其实这恰恰是一个专业沟通的表现。我们经常在私下里议论:某某同事非常的热情,某某同事非常的冷淡或者某某同事非常的大方等,这个都不是在沟通中要谈论的。
(2)要明确沟通。明确就是在沟通的过程中,你说的话一定要非常明确,让对方有一个准确的唯一的理解。在沟通过程中有人经常会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就像经理会拍着你的肩膀说:“某某,你今年的成绩非常好,工作非常努力。”好像是在表扬你,但是接下去他还说一句:“明年希望你要更加地努力”。这句话好像又在鞭策你,说你不够努力。这就使人不太明白:沟通传达给我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沟通中一定要明确,努力了就是努力了,缺乏努力就是缺乏努力,明确沟通。
(3)要善于倾听。要恭恭敬敬地听,设身处地地去听,用心用脑去听,为的是理解对方的意思。我们在沟通过程中,首先要确认对方的需求是什么。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无法最终达成一个共同的协议。要了解别人的需求、了解别人的目标,就必须通过倾听来达到。
2.有效的沟通技巧。有效的沟通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双向沟通的过程:发送者要把他想表达的信息、思想和情感,通过语言发送给接收者。当接收者接到信息、思想和情感以后,会提出一些问题给对方一个反馈,这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双向沟通的过程。
有效沟通的技巧就在于:
(1)有效发送信息的技巧。在沟通过程中,首先,看一看信息的发送。请注意,这里指的信息,包括信息、思想和情感。在沟通中,发送的不仅仅是信息,还有思想和情感。在发送信息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选择有效的信息发送方式。是否选择电子邮件、电话、开会或者面对面谈话,关键要从沟通的主体和内容的对象已经沟通的时间等关键性要素来决定。二是关注何时发送的信息。三是确定信息的内容。四是由谁接受信息,五是何处发送信息。
(2)有效沟通的技巧。接收信息即倾听,倾听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因为在沟通中倾听比述说更重要。倾听者要适应讲述者的风格;首先是要理解对方;倾听不仅仅用耳朵在听,还应用眼睛看;更要鼓励对方大胆倾诉,相互沟通。倾听的四个步骤为:准备倾听;发出准备倾听的信息;在沟通过程中采取积极的行动;理解对方全部的信息。
(3)有效反馈的技巧。沟通的关键性的最后一步是信息反馈。反馈就是沟通双方期望得到一种信息的互动、分享或回流。我给你信息,你也要给我信息反馈。在沟通过程中,没有反馈的信息,沟通就不完善的。信息反馈旨在使双方或单方的行为有所改变或加强,目标更为一致,行动更加协调,关系更为和谐。提供反馈,给对方提出你的建议,目的是为了帮助对方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反馈分为两种:一是正面的反馈,就是给对方做得好的方面予以表彰,希望好的行为再次出现;另一种叫建设性的反馈,就是在别人做得不足的地方,你提出改善是建议,而不是一种批评,是非常重要的。
三、有效沟通的六个步骤:
1.事前准备。主要是要设立沟通的目标、制定计划、预测可能遇到的异议和争执、对情况进行SWOT分析等。
2.确认需求。确认双方的需求,明确双方的目的是否是一致的。
3.阐述观点。即如何发送你的信息,表达你的信息,并反映你的思想和情感。
4.处理异议。沟通中的异议就是没有达成协议,对方不同意你的观点,或者你不同意对方的观点,这个时候应该如何处理。
5.达成协议。就是完成了沟通的过程形成了一个协议,实际在沟通中,任何一个协议并不是一次工作的结束而是沟通的结束,意味着一项工作的开始。
关键词:思维沟通,高效课堂,预设,生成
时间就是效率, 课堂40分钟的演绎是课堂教学价值的体现。在具体实践中, 却时常有教不完的现象发生, 以致拖堂的现象屡屡出现;即使完成, 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时常有达不到预定目标的遗憾。追究原因, 主要是教师课前准备不足, 处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不够细致, 缺乏教育智慧所致。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教学应在预设与生成的平衡中发展
有人说:一堂课应有扎扎实实的可完成的预定教学目标, 我宁可拖课, 也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会。这才是真正的为了学生发展。也有人说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 教学预设应服务于课堂生成并随之不断调整修正, 应“以学定教”, 甚至放弃原先的教学预设。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有一个共同点, 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既然如此, 课堂教学就应当在预设与生成的平衡中发展。为了课堂有效的生成, 教师应增加更多预设的可能性, 为生成的不确定性作充分的准备, 提供更多的学习帮助。而课堂生成赋予教学预设更多的意义, 有价值的教学生成能使教学预设更精彩。例如, 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 我只讲了梯形面积公式的一种推导方法, 而有一个同学却发现了另一种推导方法:沿两腰的中点连线剪开, 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在他的启发下, 其他学生又想出了另一种方法, 从两腰中点沿垂直于底的方向剪开, 正好拼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正好是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 宽正好是梯形高的一半……课上到这儿, 学生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书上的推导方法, 课后的练习自然也顺利解决。因此, 在数学课堂上, 无论是能力培养还是情感体验远非是做几道习题所能达到的, 而课堂预设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经历过程, 课堂生成则成为师生思维碰撞的亮点。
二、融自学 探究 讲解等多种方式为一体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教改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还需要讲解吗?答案是肯定的。我在教学《倍数和因数》这一课时, 学生自学后对倍数、因数的概念还不是太清楚, 这时就必须进行必要的讲解。那么什么时候是讲解的最佳时机呢?一般说来, 学习新知识必需的, 学生又缺乏了解的背景知识;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知识难点;容易被学生忽视或混淆的概念;时间不允许让学生充分讨论、探索时;学生自学不能形成系统而全面的知识体系时, 教师此时就需要加以适当的点拨、归纳、总结、概括等。对讲解的时机做出选择后, 还要注意言语表达的方式、方法, 以期唤起学生对讲解内容的高度投入与有效关注。讲解时, 一要清晰明确, 使学生听的清, 二要简洁明白, 使学生听的懂, 三要鲜明生动, 使学生听的有趣。当然, 讲解只是一种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思想就会赋予它不同的实质内容。
三、教学目标要避免繁多, 尽量集中单一
数学课程的目标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 还包括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以往, 这些目标只是被视为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如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原来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顺序和商的定位方法;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 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而今的教学目标指出除了以上的知识技能目标外, 还要学生经历除法竖式的探究过程,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注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也就是说新课程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承载了更多元的目标。例如在教学42÷3=□时, 学生出现了三种思考方法: (1) 42分成30和12, 30÷3=10, 12÷3=4, 10+4=14; (2) 42分成21和21, 21÷3=7, 7+7=14; (3) 想六七四十二, 6里有2个3, 所以结果是2×7=14。就解决问题而言, 这四种方法是由学生的个体特点而产生的, 无所谓优劣。但就本节课学习内容而言, 只有第一种思路有积极的迁移作用, 其他的方法越多, 学生思路就跑得越远, 势必影响后面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利用第一种思路进行思考, 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目标意识, 时刻注意围绕目标展开教活动。
四、要学会倾诉, 更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者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倾听与交流, 有时学生在阐述见解时, 会不经意带出一些很有探讨价值的“副产品”。这时, 学生可能是无心的, 但作为老师一定要有意, 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从错中见对, 从无中见有。
我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时, 出示很多形状不同的梯形, 让学生观察后说说什么是梯形, 一个学生说:“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这个答案与标准答案只有一字之差, 但是表述是不严密的。学生在老师表示怀疑后继续观察, 又有了新发现:“应该是一组对边平行, 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老师肯定这位学生观察的很仔细。再追问:“这句话太长了, 能不能简单一点呢?”同学们都在那儿苦思冥想, 终于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就这样, 在大家不断地补充、修改、完善中得到了梯形的准确定义, 并且对“只”字理解得尤为深刻。
建构高效课堂,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都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都是我们一线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有去重视它、关注他, 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师.
同学的困惑
X同学 目前在外资公司实习
是因为外资公司的关系吗? 大家对邮件都好冷漠。发邮件跟大家确认一件事情,一般都是不回复的。虽然邮件里说是说“如果有什么意见可以告诉我”,可是好或不好都说一下嘛。一个回复都没有就去执行,真是让人心里不踏实。
Bella Talks
这种情况是有的,如果没有特别意见的话,一般都不会回复邮件的。否则,收件人每个人都给你回一句 ”好的,我知道了。” 你还得花时间来整理这些回复。而这种回复都是完全没有实质意义的,会大大影响你的工作效率。
如果以后有特别需要领导或同事一定要看的邮件,可以在标题注明【重要】或【紧急】,让人明白邮件主题和是否重要或紧急。如需回复,可在邮件里说明,这样收件人就会明白是否需要立即回复及处理。
职场新人 Email雷区
挥一挥衣袖,作别了QQ。Email是不是让你很有距离感?常常在发Email时干了件蠢事,自己却浑然不知,下面这些便是职场新人面临的雷区。
“你好,……” NO!
没有称呼是大忌,不少职场新人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没有搞清楚对方的职位,一上来就“你好,我是……”,然后直接说事情,这种做法给人的感觉是:你应该知道我是谁。但实际上,收件人在看到你的邮件后可能会莫名其妙。
正确做法:
如果对方有职位要称呼职位(姓氏+职位);如果不清楚职位,可用姓氏+先生(小姐)。当然在十分熟悉的情况下,可以用双方习惯的称呼方式,而这种情况仅限于非正式邮件。如果实在不知晓对方的称呼或姓氏,也请使用“您好”,这比用“你好”更有礼貌。
“X总,……” NO!
乱称呼也不行,比较忌讳的是管所有副经理或经理级别的都叫“总”。需注意的是通常称呼他人可省去“副”字,但尽量不要跳级,更不可给别人降级。
正确做法:
假如对方是副经理,可以称呼“X经理”,但不要称呼“姓氏+总”;而如果对方是副总裁,则不可称呼对方为经理或总经理。
回复所有人 NO!
通常只需要答复发件人,很少有需要全部回复的情况,尽管对方可能同时发给了很多人,为了减少给别人带来的不必要麻烦,用“回复”功能即可;如果很有必要“回复全部”,尽量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发给一部分人。
正确做法: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好的事情可以抄送给他人,不好的事情尽量一对一处理;这与表扬当众,批评不当众是一个道理。如果你是发件人,为了避免对方随意点击“回复所有人”的不职业情况,可以把其他众多收件人地址放在“密送”处,然后在正文起始位置写上收信人的群体名称,例如“致:各营业部经理”等,有利于收信人清晰了解与自己同时收到邮件的还有哪些人,又同时避免了对方“回复全部”。
发给他人、抄送老板 NO!
几个收信人中,自己的老板是其中一位,这通常会被老板认为不太尊重他。如果是写给老板的信,则需要单独写给他,不要抄送其他人。否则,老板可能会觉得没有安全感。
正确做法:
如果只需要老板了解某个相关的事项,应该发给其他人的同时,抄送给老板,这代表你对老板的尊重,可以在抄送的同时,在正文中单独写一段“请老板指教”的话。不过,如果这件事需要征求老板的意见,则必须单独发送给老板。
附件与正文内容脱节 NO!
你以为附件里已经说过某件事了,正文就可以省略了么?其实很多收件人会漏看或者忘记下载附件。
正确做法:
如果邮件带有附件,应在正文里面提示收件人查看附件。附件文件应按有意义的名字命名,最好能够概括附件的内容,方便收件人下载后管理。
“更正”或“补充”类邮件 NO!
常出现的错误是:有一些事情,在还没有完全肯定或确定时,着急发给对方。等消息更新后,又发送了一封【补充】或【更正】之类的邮件,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影响收件人的工作效率。
正确做法:
如果确实有需要分两批发送,比如图片超大,不得不分2—3次发送,请在每一封邮件的正文都说明一下,并给图片标清楚文件名,比如“A产品细节图2-1”、“A产品细节图2-2”。
标题一直RE下去 NO!
和对方沟通一件事,永远点“回复”,那么你们邮件的标题就会一直RE下去。这种标题不仅让对方会皱眉头,也会影响你的工作效率,将来查找邮件时也增加了工作量。
正确做法:
标题最好写上来自XX公司的邮件,必要的话,用数字标识年、月、日,以便对方一目了然又便于保留。可在不同的回复阶段,修改契合内容的标题。通过标题,告诉对方什么是重要的,需要首先处理。同时,要记得,正文里不要动不动就用大写字母、粗体斜体、颜色字体、加大字号等。合理的提示是必要的,但过多的提示则会影响对方阅读。
职场老人 Email提升区
如果收件人是一位叫“刘梦”的客户经理,你发邮件时却称呼她为Dear或“梦梦”,请让这种低级错误停留在刚入职那时吧。职场老人们的目标,应该是,让你的Email更有“质感”。
如果同事将秘密发给了你
跟你要好的B同事,发来一封带有偏见内容的Email。
正确做法:
你自己知道就行了,如果不得不回复,请不要直接点击“回复”,而是另写一封,感谢他的信任,千万不要转发给任何“闺蜜”或“兄弟”,更不要为证明“这不是我说的,是B说的”而当他人面打开此封Email的页面。
如果你想树立努力工作的形象
不能半夜给客户打电话谈价格,不能在出差途中、火车上给老板打电话汇报情况,但你想告诉对方,你正在努力处理这件事,努力工作。
正确做法:
只管在晚上零点之后给客户、老板发Email谈工作吧,当他们收到时会为你的勤奋感动的!大家都会喜欢这样努力的Partner或员工。
如果你不想显得太强势
和对方是平级,或你是对方的上级,但你并不想在此件事情上显得太强势。正确做法:
不要全用英文大写字母,这样写成的邮件太强势,甚至是在暗示对方你懒得切换输入法、懒得使用正确的文法。此外,生气的时候写的邮件,也易产生强势感(尽管你并不是因为对方而生气),所以生气的时候不要急着发送或回复邮件。
记住这些信息
字体:五号
正文里,中文一般用宋体或新宋体,英文用Verdana 或 Arial 字型,字号用五号或10号字。这是经研究证明最适合在线阅度的字号和字体。不要为了突出内容而将字号设置过大,最好不要让人家拉滚动条才能看完你的邮件。
附件:<4个
数目较多时打包压缩成一个文件。在正文里,对各个附件内容做简要说明。如果附件是特殊格式文件,须在正文中说明打开方式,方便对方操作。
签名:<4行
签名信息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4行。字号一般需比正文字体小一些。
回信:>10个字
比如“是的”、“对”、“谢谢”、“好的知道了”等字眼,这看起来不太礼貌。
谦逊OR强势 只用一个词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宣称,我们在电子邮件里经常使用的词汇是和我们在职场中的地位息息相关的,研究人员们对50多万封电子邮件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得出了这一规律——有些词会让你显得更谦逊,更像以下属的身份在于上司沟通;而有些词,一看就知道你是在对下级说。
谦逊
the ability to(有能力……)
I took(我以为……)
that we might(我们或许可以……) are available(……可用)
thought you would(我想你会……)
强势
have you been(你有没有……) to manage the(去做到……)
let’s discuss(我们讨论讨论) we are in(我们正在……)
need in(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