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应用效果评估

2025-0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erp应用效果评估(精选8篇)

erp应用效果评估 篇1

1、前言

盾石机械ERP系统实施自5月至9月,在盾石机械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最终成功上线。在9月底至今这段应用阶段中,我们也总结了信息化系统给盾石机械实际生产应用带来的好处。本文中,我们将信息化带来的效益做阶段性的总结与分析,并在结尾针对目前的系统提供了建议。所有这些,旨在与盾石机械一起对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进行审视与评估,以期对贵公司未来更加深入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2、管理的提升体现在细节

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对现有的库存做出了全面盘点。盘点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账物不符”的库存,其中包括“有实物但没有记账”、“没有实物但是已记账”和“实物和记账不相等”的库存。库存盘点有助于企业合理利用库存,清晰库存结构,分析目前库存各种资金占用情况,为企业消耗呆滞库存、精确采购计划提供数据依据。

系统上线之后,所有计划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现有库存情况,使各单位能够合理的利用现有库存,消耗呆滞物资,为避免重复采购造成积压库存提供了准确的、有力的数据依据。

财务部门使用了信息化工具进行了账龄管理,使账龄管理精确到了客户和合同,使得往来账务更加清晰准确。

存货核算和总账之间的对账功能使得仓存的及时数据能够准确的在财务系统中反映出来。便于财务人员对产品成本的控制。

在采购环节,盾石采用了比价流程,以期清晰的分析和管理不同期间不同供应商的价格差异、择优选购,达成严格管理采购行为、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盾石机械在业务操作过程中使用了MTO计划跟踪号管理的功能。真正实现了按项目管理模式使用信息化工具组织整个产品的采购、生产、交付流程,保证了每一个生产用物资,都在计划体系下严格管理,最大程度上实现了零库存管理。对原来的顶发业务有了系统化的管理,能及时追踪顶发的具体明细,还能获知顶发的原因,将顶发作为一个专门流程进行了信息化管理,改善了原来顶发造成的对账难度大问题和组织混乱的难点。

暂估业务的使用解决了手工操作过程中业务员和库管员手里大量积压入库单和领料单的问题,并保障了暂估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对账的高度一致性,杜绝了暂估不清晰的问题,并改善了成本的计算模式,使成本计算更准确。

应用ERP系统后,物料的出入库管理有了严格的控制,使得盾石机械在物资的收发环节流程管理控制方面有了严格的依据和系统的管理,所有的收发业务都处于系统控制之下。

采用ERP系统避免了许多手工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重复性操作,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业务流程通过上拉和下推,减少了人为环节,保障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信息传递的简便性。

高效的系统查询功能,简单的组合条件能够使使用者更准确更快捷的查询所需要的数据,业务和财务部门获取数据比原来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并且数据准确性和精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3、建议

通过盾石机械与金蝶公司的共同努力,盾石机械的ERP信息化系统已经为企业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帮助,管理也与原来对比有了很大的敢删,但在许多方面,我们还要持之以恒的严格要求,如:库存的盘点要严格按照信息化的数据与实物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实物盘点,并与系统核对,必须保障实际数据与业务数据严格一致;必须坚持每日的事情每日处理完毕,特殊不能当天录入的数据,也要严格的责任到具体人员,必须要尽快录入系统,不能录入系统的数据要第一时间汇报到部门领导;对不符合流程要求的业务,要尽量避免发生,以免影响企业管理流程的落实和执行;另外

在生产成本方面,也要尽快推动,生产方面进行细致化实施,将会为企业带来更大和更明显的效益,这将是盾石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erp应用效果评估 篇2

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大家纷纷将信息化管理建设提到企业发展的议事日程上来。与国外相比较, 国内企业的信息化过程比较慢, ERP的普及率也较低。经过了几年来的努力, 服装ERP系统无论在应用, 还是在研究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 较大比例的企业在ERP应用上仍然失败, 除了客观原因, 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应用绩效评估体系。

二、ERP现状分析

目前, ERP项目在企业的应用正在不断地展开, ERP已成为不少企业解决交货延期、资金周转慢、成本测算难等内部管理问题的有效办法, 已成为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是, ERP的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上程, 涉及的问题很多, 又有着较大的风险性, ERP项目应用效果不佳、成功率低等问题困挠着企业, 如何成功实施ERP项目己成为中小企业以及软件开发商、应用服务商等相关方面共同关心的问题。

因此, 要对一个企业ERP的应用效果进行更为准确和客观的评价, 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E R P应用绩效评价体系。对ERP应用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能使企业对ERP系统的特点及其发挥的作用有一个更加客观地认识, 有助于企业总结ERP应用成功的经验及分析失败的原因, 促进企业更好地利用E R P, 发挥E R P系统的潜能。

三、国内服装企业ERP应用分析

O E M是我国服装行业的常见经营模式, 按订单准时的交货是OEM厂商成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如果系统不能实时的查看每张订单的执行情况, 并对此根据生产能力优化排产, 就会造成交货的不准时, 以及销售人员在无货可供的情况下由于不了解生产状况而答应交货的现象, 就会丧失客户满意度, 而最终造成客户的流失。

因此在保证传输数据准确及时的条件下, 订单型服装企业ERP系统的实施重点就在于对单个订单项目中生产管理环节的控制, 也就是对订单完成能力的监控, 以求最低的物料人力成本, 快速准确的满足客户订单要求, 实现快速反应。ERP系统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决如下服装企业管理问题:

1、仓库的面辅料品种繁多易造成混乱, 库存数量不够准确, 部分材料供应不足或不稳定, 造成停工候料, 影响了生产的成本及商品的流通。物料的实时信息难以收集、计划难、调度难。

2、由于没有系统、科学的生产计划, 客户的订单不能及时处理、不能保证交货时间, 影响了企业信誉。对于巨大的数据量, 手工计算可能需要几天时间才能统计一张决策用的报表, 企业领导不能及时准确对经营管理作出决策。

3、生产部门对于当前的生产状态不及时准确掌握, 对于各类订单不能够合理安排, 延误了商机。经营系统与生产系统难于协调。

4、主要的工作岗位的人才流动, 因为没有先进的管理工具制约, 将对企业业务的开展造成严重影响。

5、财务信息常常滞后, 且与生产信息常常不一致。成本意识淡薄、成本核算粗放、分析及成本难管理, 往往是“向下错位”, 决策是“盲人摸象”。

四、ERP实施绩效评估体系建立

借鉴国际通用的先进A B C D检测表、美国标准化研究机构B e n c h m a r k i n g Partners的ERP项目评价体系, 结合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发布的文件, 本论文首先把E R P系统实施效果评价分为两个大部分:ERP实施及业绩评价和ERP管理规范评价, 然后针对国内服装企业的特性, 对体系中部分的考核内容和分值设置进行调整, 以求更加实用有效 (见图1) 。

本指标体系是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评价体系, 结合中国服装企业信息化指标, 针对订单型服装行业提出的, 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 根据订单型服装企业管理重点, 本评价体系更注重对订单执行过程中物料、计划进度、生产成本等方面的控制, 优化的指标以实现快速反应为目的。

2、健全效益指标。该指标是服装企业ERP的特有指标 (新加入的指标) 。订单的最终结果是完成与未完成, 而如何体现ERP的有效性就必须力求把更全面的现有指标与过去指标相比较, 这样才能更直观的反映实施情况。

3、评价体系更具国情化, 专业化, 适应性较强。

4、本评价体系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服装企业实践经验的不足以及时间的限制, 可能有些方面没有考虑的太周到, 也可能会因为企业不同, 指标的数量或重要程度都会不一样。

参考文献

[1]、吴洪波, 面向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及ERP系统的实施, 管理现代化, 2000, (2) :7-11

[2]、李敬华, ERP系统在我国服装业的应用现状和策略研究, 南开管理评论, 2006, (1) :2-8

[3]、李信忠, 阎立霞, 企业管理新时代与新型管理信息系统ERP, 电子与信息化, 1999, (3) :12~20

[4]、颜安, 企业ERP应用研究.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5]、罗鸿编著, ERP原理。设计。实施,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79-81

[6]、AndrewK usiak.IntelligentM anufacturing Systems.New York:Prentice Hall, Inc., 1990.125-143

erp应用效果评估 篇3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绩效评估 教学应用 实施步骤

1.引言

面对目前学生学习兴趣略低、教师教学成果有所下降的情况,将绩效评估引入教学中,是一种科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绩效评估是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原则上,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信息制订教学方案的。教学上的绩效评估,包括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定两方面。通过对学生成绩的评估和教师教学质量的评定,我们可以发现学生日常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在日常授课中的不足,通过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绩效评估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控制能力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大学阶段都是处在比较低的层次的,由于学生无法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评价,无法满足老师的要求,使得计算机教学质量较差,师生矛盾明显。通过对教学进行绩效评估,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现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而且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辅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总体上达成一致,增强师生的团结凝聚力。

引入绩效评估,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这种机制可以向学生反馈一定的信息,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优点和不足,有利于学生调整学习计划。教师可以从绩效评估机制中有效判别学生的成绩,进而调整日后教学的方向。因此,将绩效评估带入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笔者认为是行得通的。

3.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绩效评估的相关步骤

3.1绩效评估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保证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绩效评估的顺利进行,首先要明确考核的对象和具体内容。比如可以从考核学生的计算机如office软件的实际应用、发送邮件、程序编程与设计等方面依照教学期望的目标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行为。在实际的绩效评估考核工作中,我们应该事先提出对具体课程的评估内容。如计算机教学课程中对《文件压缩软件》、《媒体播放软件》等一类计算机教学,列好评估的重点。

3.2绩效评估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展开过程

在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评估的内容和标准。教师将根据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考核。结束每一堂课后,学生应该认真填写《绩效评估在计算机教学考核量表》,并认真记好该表中提到的重点。比如在计算机教学中,当教师讲完《word软件应用》这门课,要求学生填写对应的评估表,学生根据表中提到的内容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评定,教师整理学生填好的表格,一一进行审阅和评分后,统计出优秀、合格、未达标的学生名单,课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特别是未达标的学生,更要加强对其学习的辅导。

3.3绩效评估报告的分析及后续纠正措施

在确定绩效评估结果后,教师应该对其进行分析,发现优点和不足,让学生对目前的成绩作更深的了解和认识。还应该对考核结果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采取后续的纠正措施。具体来说,教师应该根据考核结果,尽量安排与学生交谈。交谈的话题可以是针对评估量表中每一项进行解析,分析这样考核的目的,同时可以问问学生考试过程中是否认真尽力,是不是老师出的题目超过了自己的学习范围,等等。通过与学生进行交谈,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想法后确定后续的教学计划。

4.对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绩效评估工作的反馈和总结

在绩效评估工作结束后,学校领导应该把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产生的表格和分析报告作好总结和归纳,可以根据相应的评估结果进一步落实到教学调整中。通过绩效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状况,弥补不足之处,还可以发现评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评估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总结出现错误的原因,找出对应的策略,减少下一次的考核错误,使整个绩效评估进入良性的循环中。绩效评估的结果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同时也对教师实际的教学方案有进一步的引导。

5.结语

教学中引进绩效评估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进师生间的友谊。绩效评估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考核的结果,更多在于提升个人和整体的综合绩效,努力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黎佳.虚拟技术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03(16):45-46.

会展效果评估 篇4

5.总结评估:对整个展会各项活动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形成总体评价报告。

2、会展:特定空间的集体性的物质或精神的交流或交易活动。从字面上看,会展可拆分为会议和展览,再进一步拆分,会即聚会,议即商议,展即展示,览即观看,集聚、展示和交流是会展的共同特征。

3、会展的内容:节、会、展、演、赛。

4、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会展业实力最强。

5、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国国际航空展,是亚洲第二大航展;广交会是我国第一大展,也是我国历史最长、在贸易上最具影响的一个展览会,还是我国唯一一个展出届数超过100的大型贸易展览会;上海的工博会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工业展览会。

6、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地区差异: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

7、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网络化。

8、国际性的会展业管理机构: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展览局(BIE)、国际会议协会(ICCA)、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其他国际会展业管理机构,主要包括:亚洲太平洋地区展览会及会议联合会(APECC)、欧洲展览馆管理协会(EMECA)、贸易展览参展商协会(TSEA)、国际展览运输商协会(IELA)。

9、国内会展组织管理机构:国家会展管理机构、会展行业协会。

10、国内外部分知名会展企业:励展博览集团、科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慕尼黑展览公司、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11、会展调查的方法:间接资料调查法【内部资料的收集(业务资料、统计资料、财务资料、企业积累的其他资料)、外部资料的收集、互联网资料的收集(一般网页查询、数据库查询)、简介资料的调查方法】、询问调查法(电话调查法、邮寄访问法)、观察调查法、实验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

16、P80页实训项目一:调查问卷设计。

12、P83页,先导案例。

13、会展策划的核心内容:对会展活动的时间、人员、场馆、宣传、费用等方面做出合适的安排。人员安排包括:与会人员安排和展会工作人员安排。

14、会议接待方案:安排与会者的迎送和吃、住、行、游、乐等接待活动及具体事务的文案。其基本内容为:接待对象和接待缘由、接待规格、接待内容、接待日程、接待责任、接待经费。

15、根据展位的装修和硬件设施的配置程度,展位分为标准展位、特装展位和光地。标准展位通常是指:3m﹡3m的展位,包括铝合金支架和三面围板、满铺地毯、两只射灯、两把折椅、一张问询桌、一个纸篓、一个200V/500W电源插座,楣板上书中英文公司名称。

16、根据展位与人流集中区域的远近,展位可分为:角落展位、大厅入口处展位、餐厅区域展位、“书店”位置等。角落展位在展厅过道的两端,人们可以从2个方向看到展台。

17、展位分配方法:先到先分法、打分法、抽签法、预订法、竞标法。

18、根据展位的开口数,展位可分为:单面开口展位、两面开口展位、三面开口展位、四面全开口展位。双面开口展位又叫做转角展位,这样的展位一般位于每行展位的顶端,两个相邻的方向都面对通道;三面开口展位也叫做半岛形展位;四面全开口展位也叫岛形展位,是指四面没有围板的展位。三面开口展位和四面全开口展位一般处在展厅的中心位置。

19、根据展位的形状,还可以将展位分为三角形展位、条状展位和块状展位。20会展开幕式工作流程的基本内容:开幕式的名称、时间、地点;主办单位、参会人员;主持人、致辞人和剪彩人的身份和姓名,开幕式的形式,邀请方式,现场布置和物品准备,接待,开幕式程序,接待任务分工,经费安排。

21、论坛策划与组织的程序:进行市场调查、明确论坛主题(与展会主题相呼应)、策划具体议题、构建论坛框架、邀请演讲嘉宾、积极寻求赞助、开展宣传招徕、现场协调管理、完成会后工作。

22、P129页,实训项目一:展会策划。

23、会展营销的特点:营销主体的综合性、营销内容的整体性、营销手段的多样性、营销对象的参与性。

24、参展商:参加交易会、订货会等会展活动、提供商品并设备展位、邀请洽谈的商家。邀请参展商的三个工作重点:①提交科学可行的专业观众招揽计划;②承诺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尤其是为参展商和观众创造理想的洽谈平台;③强调本次展会的创新之处和良好的举办环境,以增强展会的综合吸引力。

25、会展服务的核心:对参展商的服务,现场观众的登录、引导、管理,展台、展位、展品的搭建、管理、运输和协调等。

26、展会现场服务的一般流程:报到/接待→布

展/预展→开幕仪式→展中服务→展后服务→闭幕/撤展→展贸/交流→追踪服务。

27、会展服务的分类:从会展的不同阶段来看,分为前期、中期、后期的服务;从会展服务的对象上来看,有对参展商的服务、对专业观众的服务和对其他会展参加者的服务;从会展服务提供的方式上来看,展会服务包括承诺服务、标准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和专业服务。

28、展会应急预案的分级:由高到低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重(Ⅲ级)、一般(Ⅳ级)4个预警级别,并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加以表示。红色等级(Ⅰ级):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Ⅰ级)以上影响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事件随时会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橙色等级(Ⅱ级):预计将要发生重大(Ⅱ级)以上影响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黄色等级(Ⅲ级):预计将要发生较重(Ⅲ级)以上影响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且事件已经来临,事态有扩大的趋势。蓝色等级(Ⅳ级):预计将要发生一般(Ⅳ级)以上影响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且事件已经发生,事态有可能会扩大。29:布展管理包括:展会布展期间的监管、展会布展期间的安全管理、展厅安全管理、配套设施和相关服务。30、参展商展台服务内容:展会期间的展台接待、展品推销、贸易洽谈、情况记录、市场调研等,展会后的展品处理和撤展。

招聘效果评估 篇5

招聘效果评估是招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不仅有助于检验招聘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招聘质量,降低招聘费用,改进今后的招聘工作,而且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的经营绩效。

一般来说,招聘效果评估包括对招聘结果、招聘成本和招聘方法等方面的考察,具体可考察三个方面:数量、质量、时间以及需要关注的其他内容。

数量评估:人数招够了没有?

对录用员工数量的评估是检验招聘工作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可通过分析在数量上满足或不满足需求的原因,找到各招聘环节上的薄弱之处,改进招聘工作;同时,通过人员录用数量与计划招聘数量的比较,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修订提供依据。此项评估主要可从应聘比、录用比和招聘完成比三方面进行。其计算公式为: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应聘比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明员工招聘信息发布的效果,通常来说,该比例越大,则招聘信息发布的效果越好。录用比越低,通常表明企业可以进行人才选择的余地较大,人才招募的效果往往会相对好一些。当招聘完成比等于或大于100%时,则说明在数量上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了招聘任务。

但在实际工作中,超额完成的情况很少发生,因為一般都会根据招聘计划中确定的人员需求数量招人,除非遇到了很优秀的候选人而临时决定增加招聘指标,将其作為人才储备,或者用于替换一些业绩相对较差的员工。

质量评估:招的人合格吗?

招聘质量评估是对所录用的员工入职后的工作绩效行為、实际能力、工作潜力的评估,它既有利于改进招聘方法,又為员工培训、绩效评估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实际上是人员选拔过程中进行的能力、潜力、素质等各种测试与考核的延续,也可根据招聘要求或从工作分析中得出的结论,对录用人员进行等级排列来确定招聘质量,其方法与绩效考核方法相似。

常用的指标有以下三个:

录用合格比=录用人员胜任工作人数÷实际录用人数×100%

基础合格比=以往平均录用合格比

录用合格比与基础合格比之差=录用合格比一基础合格比

其中,录用合格比一般用试用期考核合格转正的人数与同批次总的员工录用人数之比来表示。基础合格比是反映以往招聘有效性的绝对指标,用以往平均录用合格比来表示。录用合格比与基础合格比之差反映当前招聘的有效性是否高于以往招聘有效性的平均水平,可以考察招聘有效性是否在不断提高。

实践中有人用“现有人员胜任工作人数÷实际聘用人数×100%”来计算基础合格比,这种做法有失偏颇。

首先,胜任工作指的是员工绩效符合工作要求,但对于一个在公司已经工作多年的员工来说,和当初应聘时相比,其能力和态度乃至价值观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恰恰是员工能力和态度决定了员工绩效。因此,不可以根据其现在的绩效情况来判断当初招聘决策的质量。

其次,录用合格实际上是指新聘员工的素质与其岗位要求相匹配,但人岗匹配本身具有动态性,匹配度的高低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甚至所任岗位与刚入职时也已不同。不管任职时间的长短,完全根据现有员工的人岗匹配情况来考察企业后续招聘的质量显然不合理。

至于考察新员工是否胜任工作的期限到底以多长时间為宜,目前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科学合理的结论。但显然,期限长短与岗位性质和员工个性特点有关。一些生产操作性和事务性岗位,完成一项工作的周期很短,绩效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衡量,从而短期内就能判断出新聘员工是否胜任工作,但对一些管理类和技术研发类等工作周期较长的岗位,所需时间宜相应延长。

时间评估:人招得够快吗?

招聘时间评估也就是招聘的及时性评估,或者叫招聘周期评估。招聘周期是指从提出招聘需求到新聘员工实际到岗之间的时间,也就是岗位空缺时间。

一般来说,岗位空缺时间越短,招聘效果越好。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岗位,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情况不同,其招聘的难易程度和招聘周期也往往有很大差别,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有的企业将评估周期统一规定為三个月,每个季度初提出招聘需求(其他时间不开放招聘需求窗口),只要三个月内到岗,即视為满足了招聘的及时性要求。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显然不甚合理,某些市场稀缺的关键人力资源可能不是三个月就能招聘到岗的,而一些初级岗位可能相对很容易招聘到岗,根本不需要三个月。

还有,如果在每个季度的其他时间,比如季度中期,某关键岗位员工跳槽,而此时用人部门又不能提出招聘需求的话,必然导致岗位空缺期延长,企业损失增加。还有的企业使用平均职位空缺时间(职位空缺总时间一补充职位数×100%)作為考察招聘及时性的标准,反映平均每个职位空缺多长时间后新员工才能补缺到位。

比如,一个企业招聘10 个初级职位和 1 个高级职位,前者 20 天招聘到岗,后者耗时 6 个月,那么总的平均职位空缺时间是34,5 天,但这个时间其实对今后的招聘没多大参考价值,无法為缩短高级职位的招聘周期提供明确可行的建议;而且每次招聘的具体职位都可能不同,其平均职位空缺时间自然也不一样,相互没有可比性,不能作為衡量招聘时间效率的标准。

由此可见,即使不考虑相关福利费用,招聘的间接成本也占有相当数额,不可小视。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一次招聘流程并不能找到合格人选,需要重复两三次,此时间接成本的消耗更加不容忽视,但多数企业实际操作中往往没有对招聘的间接成本进行核算。招聘单位成本是招聘总成本与实际录用人数之比。

如果招聘实际费用少,录用人数多,表明单位招聘成本低;反之则高。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招聘渠道,其招聘成本构成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单位招聘成本。

因此,单位招聘成本必须在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的情况下才具有可比性,这一点正好为招聘渠道的合理选择提供了依据。

另外,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岗位空缺,招聘单位成本也不相同。即使职位类别和层次一样,因招聘的地理位置不同,人力资源供求状况不同,其成本自然也不相等。

因此,单位招聘成本不能在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别间比较,而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可见,由于招聘对象和招聘工具的多样性,单位招聘成本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很难归纳出一个统一的单位招聘成本计算公式。只能根据历史数据对每个职位的单位招聘成本进行统计,并将各职位的平均单位招聘成本作为核算标准。

招聘成本效用评估

招聘成本评估是指对招聘中的费用进行调查、核实、并对照预算进行评价的过程。它是鉴定招聘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招聘单价=总经费(元)/录用人数(人)

做招聘成本评估之前,应该制定招聘预算。每年的招聘预算应该是全年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总预算的一部分。招聘预算中主要包括:招聘广告预算、招聘测试预算、体格检查预算、其他预算,其中招聘广告预算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一般来说按4:3:2:1比例分配预算较为合理。

录用人员评估是指根据招聘计划对录用人员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评价的过程。录用人员的数量:录用人员的数量可用以下几个数据来表示。

1)录用比公式: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如果录用比越小,相对来说,录用者的素质越高,反之,则可能录用者的素质较低。

2)招聘完成比公式: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如果招聘完成比等于或大于100%则说明在数量上全面或超额完成招聘计划。

3)应聘比公式: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

如果应聘比越大,说明发布招聘信息效果越好,同时说明录用人员可能素质较高。

录用人员的质量:除了运用录用比和应聘比这两个数据来反映录用人员的质量外,也可以根据招聘的要求或工作分析中的要求对录用人员进行等级排列来确定其质量。

另外有时为了让招聘效率以及效果达到最大化,适时的结合一些招聘工具使用,可以让招聘更有效。比如现在我们团队研发的“i人事”软件,在招聘管理这一块,只要HR在电脑云端进行相应的邮箱和管理设置,就可以实现自动接收求职者在各大主流招聘网站(如:58同城、智联招聘、51job、猎聘网、拉勾网、赶集网)投放的简历。然后HR可对这些简历进行筛选整理,如需安排求职者面试的话,也可一键发送短信,邮件通知其过来面试。在录用审批以及简历管理方面都非常的方便,这也让HR的招聘工作变得简单高效了。

撰写招聘小结

招聘小结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招聘计划招聘进程招聘结果招聘经费招聘评定

以下为一招聘小结范例,供大家参考。公司春季招聘小结(一)招聘计划

根据2008年1月3日第二次董事会决议,向社会公开招聘负责国际贸易的副总经理一名,生产部经理一名,销售部经理一名。由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部经理在分管副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招聘测试工作全权委托复旦管理咨询公司人力资源服务部实施。(二)招聘进程

1月1日,《解放日报》和《新民晚报》刊登招聘广告。2月15日-2月28日,初步筛选,去掉一些明显不符合要求的应聘者。3月1日-3月31日,招聘测试。4月1日-4月10日,最终决策。4月15日,新员工上岗。(三)招聘结果

1.副总经理应聘者38人,参加招聘测试25人,送企业候选人三名,录用0人。2.生产部经理应聘者19人,参加招聘测试14人,送企业候选人三名,录用1人。3.销售部经理应聘者35人,参加招聘测试29人,送企业候选人三名,录用1人。(四)招聘经费

1.招聘预算共五万元。2.招聘广告费二万元。3.招聘测试费一万五千元。4.体格检查费二千元。5.应聘者纪念品费一千元。6.招待费三千元。7.杂费三千五百元。8.合计支出四万三千五百元。(五)招聘评定 1.主要成绩。这次由于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科学测试,录用的两位经理素质十分令人满意,同时测试结果指出了副总经理应聘者中无合适人选,最后没有录用。

另外由于公平竞争,许多落选者都声称受到了一次锻炼,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起到了促进作用。2.主要不足之处。

国学经典效果评估(推荐) 篇6

关于校本教材《国学经典》的教学效果评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国学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我们崇礼二中语文教师:范进珠、党秀芳、化喜红、朱新华、吕国云、孟月灵深入开展学习国学经典活动,其目的是不仅让学生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在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学校把学习国学经典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地开展。我们转变观念,让国学经典活动回归教育本质,以育人和提高师生修养、提升改造社会能力为宗旨。我们把国学经典作为学科建设、文化培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

我们成立了国学活动工作的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年级备课组长为组员。制定《崇礼二中国学经典活动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既有学校的总目标,又有各年级的分目标。对于各年级国学经典的内容,我们根据我校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每一个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国学经典活动,引领学生开展国学经典活动;保证每一个班有专用的国学经典学习时间;保证每一个学生有学习读本;保证每周开展一次国学经典展示活动课。学校对各班级开展国学经典学习活动给予督促、评估,并列入学期考核。

二、课程渗透

为了让经典真正植入学生们的生命,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文化血脉,我校把经典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德育课程和语文课程进行文化浸润。在德育课程中,主要通过朝会、德育课对学生进行养成(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环境,通过德育课程、班级个性化评价、主题班队会等途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抓好两个阵地。这两个阵地是指校内和校外。校内导学,校外助学,以学校学习为本,校外学习为辅。校外,是指家庭和社区。让学习经典走进家庭,走进社区。校内外结合,学校、家庭联动。

本期,我们将国学经典学习引进课堂,引入学生学习生活。七至八年级开设专门的国学经典学习课。本期,我们为全校全七年级到八年级的学生编写了校本课本《国学经典》,保障学生有本可学,有书可念。我们还利用选修课,开设专门的国学学习课程,依据学生自愿的原则参加,现有国学学习班五个,四百多人参加。

三、融入教学

学习国学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语文教学同步,与学生生活联系。语文学科主要通过课前三分钟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适时链接、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营建同学们与经典对话的环境,随时随处感受经典的魅力。同时,还把经典学习与语文教学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评价来激励同学们积累祖国文化的精髓,提升同学们的文化素养。

我们还规定语文教师将《中学生必背古诗六十首》纳入教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从单元主题入手,寻找相关的国学经典内容,进行有主题,有目的,有序列的学习。而在经典学习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要承认个体差异,不求好心切,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宁静勿燥、宁简勿繁。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

坚持三条原则。既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既速度又求效果。开展古诗文学习,要求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做到厚积薄发。既求数量又求质量。正确处理背诵与理解的关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背诵篇目,但不把背诵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经典的质量。

学校自开展国学经典学习以来,师生风貌发生可很大的变化,语文学科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习着,实践着,收获着,快乐着,我们有这样的体会:

一、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学习国学经典活动的开展,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国学经典学习活动实现了育人和学校“三风”建设的结合,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学习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最后,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教然后之不足,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面临一些问题:

一、教材自由度过大,不好把握。内容偏少,相应的教学参考资料还没有到位。教师在使用上,感觉自由度大,目标不好掌握。

二、教师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亟需提高。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必要的教学任务,有限的时间制约了教师的阅读量,影响了教师的阅读水平。怎样通过培训,通过观摩学习,提升教师的水平,是推进国学经典学习活动质量的关键。

三、关注国学经典学习的方法。既然国学经典已经作为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那么相应的教学研究、教学探讨就应该伴随国学经典学习活动的 开展,加强国学经典学习的指导,方法的提炼,经验的交流,以便更好、更有效的开展活动。

一年的时间匆匆而过,我们在岁月回望中积淀着、丰富着、成长着。学习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也是我中学语文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路行来,其中的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而,我们甘愿为之匍匐,不为别的,只为晨光熹微时那傲人的绿意,微风轻抚时那缕缕的馨香。

崇礼乡第二初级中学

erp应用效果评估 篇7

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 (简称IDC) 是指一种拥有完善的设备 (包括高速IP接入、超强的网络安全、安全可靠的机房环境等) 、专业化的管理、出色的应用级服务的互联网数据平台。

IDC业务属于中国电信重要转型业务之一, 近几年发展迅速, 规模越来越大, 消耗的电能、空调冷量也越来越多。数据中心机房能源需求和能源成本急剧增大, 也引起政府与业界的普遍关注。为此, 在保障系统设备及客户信息数据安全的前提下, 如何提高数据中心机房的管理水平、提高电能利用率、消除机房过热的问题, 是许多数据中心面临的严峻挑战。当前IDC机房中的用电成本已经占到总成本的60%以上, 故非常迫切需要启动IDC机房的节能减排工作。

在此背景下, 响应集团及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从2008年至2010年, 广东电信分别对IDC机房采用的部分重点空调、电源节能减排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 如下表所示:

下面将从上表中重点选择一种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上送风机房机柜精确送风系统, 并对其实际应用情况和节能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2 上送风机房机柜精确送风节能技术应用

中国电信作为大型电信运营商企业, IDC机房空调的能耗占整个电信机房能耗45%左右, 并且原有的大多数IDC机房采用上送风空调系统, 空调制冷效率较低, 耗能严重。通过对IDC机房内的机柜采用精确送风的制冷模式, 将空调冷风直接输送到每个机柜内, 使得气流组织更合理, 可以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 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1 节能技术特点-先冷却设备后降室温

采用精确送风技术将从空调出来的冷空气直接送到机柜内需要冷却的位置, 进入机柜内的冷风温度较低, 先直接作用冷却机柜的设备, 可以利用较大的温差带走设备热源的热量, 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将温度相对较高的冷风排到机房中。这时机房环境温度会比采用普通上送风方式下的环境温度高, 但机房的环境温度不会对通信设备的冷却有任何影响。

因此, 精确送风技术特点是先冷却设备后降室温。

2.2实际应用

针对上送风空调系统, 对机房电能耗高、局部发热严重的广东某IDC机房四楼设备采用了上送风机房机柜精确送风节能减排技术。

下面首先分析IDC机房电能耗高、局部发热严重的原因, 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实施机柜精确送风节能技术, 完成IDC上送风机房机柜精确送风节能减排改造。

2.2.1 首先找出电耗高、局部发热严重的主要原因

2.2.2 采取措施

通过上述原因, 对不合格项采取针对措施:

2.2.3 实施:

(1) 对原有机柜进行送风通道的改造。2楼~4楼共对339个机柜门进行了改造, 将原机柜前门改为门式送风器, 增加密闭储风结构的送风通道, 门式送风器内侧可以附加贴隔热棉, 减少热交换损耗。通过门式送风器连接全封闭的冷风进风通道, 直接将气送到设备的进风口。

(2) 对原有送风管道进行改造。包括改造原有1级风管;增加2级风管和3级风管。1级风管:上送风机房原有的主风管, 在1级风管中, 通常每隔2至3米设一个风口。2级风管:一端连接1级风管, 另1端连接3级风管的一段中间连接风管。3级风管:每个机柜顶部配置与2级风管连接的1段风管。

2.3 节能效果评估

2.3.1 测试

第一步:安装电表测试空调用电。

第二步:采用红外热成像仪测试机柜改造前后的温度分面状态, 一般情况下, 改造前, 服务器前门温度入风温度25~27度, 这时测试出风温度的分布状态。精确送风改造后, 服务器前门温度入风温度13~15度左右。

第三步:再测试出风温度的分布状态。从出风温度的不同可以得出前后两种制冷效果的不同。

机柜改造前, 从服务器背面热成像图2-1可以看出, 几个机柜的平均出风温度在36度以上, 局部热点温度在47度以上, 温度有12度~21度的上升幅度。由于外界冷空气是自然流入或服务器自带的风扇吸入, 冷风流量小, 无法控制送风量, 容易形成局部热空气重新吸入服务器的现象, 所以, 机柜容易形成局部热岛现象。只能依靠增加空调数量、耗费电能、产生较低的室内空气温度来控制局部热岛现象的产生。

机柜经过精确送风改造后, 从服务器背面热成像图可以看出, 几个机柜的平均出风温度在30度左右, 局部热点温度在40度以下, 温度有15~17度的上升幅度, 每个机柜的温升比较均匀。由于每个机柜可以精确控制送风量的大小, 可以很方便的根据设备发热量进行控制, 能够有效的防止机柜热岛现象的产生。

2.3.2 节能减排效果

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见, 通过对IDC机房进行精确送风系统改造, 能够达到一定的节能减排效果, 并且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该IDC机房机柜经过精确送风改造后, 机房的普通空调可以停用6台, 空调的使用台数明显减少, 可以节省大量的电能。

2.3.3 安全性

由于采用精确送风技术后, IDC机房中制冷空气的气流组织比较合理, 通过精确分配冷量, 对于机房内部局部过热的位置可以通过调节风量来加强冷却, 有效地消除机房内的局部热岛, 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通过调节风量消除局部热岛的计算方法如下:

一般情况下, 传统的上送风机房电信设备机柜发热量是4k VA=3.2k W/架以下。举例以机柜的发热量为3.2k W来计算送风管的送风量。假设送风温度13℃, 出风温度28℃, 有15℃的温差。

计算公式:Q=G×1.01×△T=ρ×V×1.01×△T

式中:Q——总显热 (假设负载的耗电量90%转化为热量)

G——空气流量, kg/s;V——为系统风量, m3/s;ρ——为干空气密度, 1.185kg/m3

系数1.01为干空气的定压比热, k J/kg.K。

一般送风管可以有两种形式:梯形及圆形:

梯形面积约为:S= (0.35+0.2) ×0.15/2=0.04125m2

圆形面积约为:S=3.1415×0.08^2=0.0201056m2

送风风速:梯形v=0.160421/0.04125=3.89m/s;

圆形v=0.160421/0.0201056=7.98m/s

由此可见, 采用全封闭冷风机柜精确送风时, 送风截面积、送风温度一般情况不变, 只要改变冷空气的送风风速, 就可以满足不同发热量的机柜的散热要求。达到精确控制、精确消除“机房热岛”现象的目的, 同时也可以达到少开空调、节约电能的目的。

2.3.4 节能技术应用适用范围和建议

在IDC机房采用精确送风系统节能减排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了IDC机房不超过8k VA大功率机柜引起的局部过热的难点, 提高了制冷效率, 降低空调负荷, 产生良好的节能效益。

但是, 通过在IDC机房的实际应用也发现了该节能技术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如下:

(1) 上送风机房精确送风系统节能减排技术适用在IDC机柜平均功耗在4k VA/每柜的范围内, 如果超过8k VA/每柜, 就需要采用其它节能减排技术—大功率服务器机柜制冷节能技术。

(2) 上送风机房精确送风系统节能减排技术比较适用于已有的上送风机房空调条件好、机柜间距合适的情况。比如, 由于空调压力不够, 可能造成机柜节能效果不佳或存在设备宕机的危险。如果机柜间距较小, 可能导致机房环境温度较高, 人在机房里面工作将感觉到非常的不舒服。改造的2层和4层IDC机房由于机柜间距比较合理, 改造后IDC机房温度保持在规定的正常范围之内, 而3层IDC机房由于机柜之间的间距只有800mm, 机房的温度较高, 尽管设备温度保持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 但是, 人呆在该层IDC机房中能够感觉温度有点不适。

建议:对于新建的IDC机房建议采用下送风空调, 同时, 采用专用的下送风机柜, 以使IDC机房空调达到最佳运行效果, 实现IDC机房节能减排和保证通信设备安全性的最终目的。

3 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 在IDC机房中采用上送风机房精确送风系统节能减排技术, 兼顾了“节能减排”和“安全性”的要求, 节能效果明显。

当然, IDC机房节能减排技术远远不只上述提到的这种技术, 随着IDC机房的业务发展, 需要不断研究新的节能减排技术, 实现IDC机房节能减排、高效安全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电信集团广东公司:《降低省公司IDC机房电能耗》, 2010.

erp应用效果评估 篇8

关键词:ERP风险 AHP 风险评估

1.引言

众所周知,ERP的实施在给物流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其风险存在于项目的多个阶段,其中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对企业影响更大。显然,如果在实施阶段没有充分论证风险因素并加以解决,那么实施后即使如何避免各种风险也不如在实施阶段就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行之有效。

2.物流企业ERP项目的风险因素

物流企业ERP项目实施周期长、投入大,牵涉管理及技术层面广泛,成功与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风险存在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思想动机风险(表示为B1)

包括思想认识上造成的风险和实施动机风险。

(1)思想认识造成的风险(C1)。企业上下对ERP不理解或理解极不统一;上ERP系统的目的和期望值不实事求是;选择实施ERP系统的时机不当等。

(2)实施动机风险(C2)。正确的动机不一定能带来正确的结果,但是错误的动机肯定不能带来正确的结果。如果实施ERP的目的不是为了提升管理、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则风险性是非常大的。

2.2 软件风险(B2)

(1)软件功能风险(C3)。目前的ERP软件,主要存在的软件功能风险有:软件功能相对企业需求的满足程度、系统的集成性、软件的成熟性和稳定性及对中文界面和数据的支持程度等。

(2)软件选择风险(C4)。包括企业是否清晰地定义了自己的需求和期望;企业如何综合地评估ERP系统;如何将实际需求与软件系统很好地进行匹配,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ERP系统;企业中由哪个部门和人员对软件做出评估选择。

(3)需求分析风险(C5)主要指ERP需求分析是否真正达到了全面、准确和明晰的要求。

2.3 实施风险(B3)

(1)实施队伍的组织(C6)。实施队伍和实施人员对于ERP系统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有的企业采取将ERP系统实施完全外包给软件供应商或系统集成商,或者相反地,完全由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单独进行项目实施,这些做法都将增加系统实施的风险。

(2)项目时间和进度控制(C7)。许多ERP实施项目在一开始就没有能够制定明确的、可行的实施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不能按时实现里程碑性的目标,造成项目最终半途而废或系统上线严重延误。

(3)实施成本控制(C8)。实施成本通常包括:硬件费用、软件使用许可费用、软件培训费用、实施咨询费用及维护费用等。

(4)实施质量的控制和实施结果的评价(C9)。不少企业在实施之初没有制定实施的目标和期望,在实施过程中未能随时控制实施质量,实施完成时不知道如何进行实施成败的评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5)基础数据准备风险(C10)。ERP是建立在业务流程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基础上的企业管理软件,如果企业不重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则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灾难。

2.4 转变风险(B4)

(1)管理观念的转变(C11)。ERP系统的实施是一个管理项目,而非仅仅是一个IT项目。ERP系统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套软件,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整套先进的管理思想。

(2)组织架构的调整(C12)。为适应ERP系统带来的改变,企业必须在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责上做相应的调整。在流程改组中,会涉及到部门职能的重新划分、岗位职责的调整、业务流程的改变和权力利益的重新分配等复杂因素。如果企业不能妥当地处理这些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不稳定因素。

(3)流程重組风险(C13)。实施ERP系统,通常必须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这也是系统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业务流程的重组牵涉到诸多企业的核心问题,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组织架构,其风险性是必然的。

(4)业绩考评体系的转变(C14)。由于企业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调整,企业必须对业绩考评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岗位职责和业务要求。能否顺利地将原有的业绩考评体系转变到适应新系统的体系,是对企业的一个考验。

2.5 意外风险(B5)

(1)安全风险(C15)。系统安全包括:操作系统授权、网络设备权限、应用系统功能权限、数据访问权限、病毒的预防、非法入侵的监督、数据更改的追踪、数据的安全备份与存档、主机房的安全管理规章、系统管理员的监督等。

(2)意外灾害(C16)。水灾、火灾、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会给ERP系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3)外围风险(C17)。ERP系统如果不符合政府法规或行业要求,会导致违规行为,风险由此发生;项目如不能按期完成,会导致股东、客户及供应商的不满,企业将承担违约风险;当国内或世界经济出现波动时,企业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ERP项目,也将给项目的带来致命的风险。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列物流企业ERP项目风险因素乃是总结以往ERP项目案例而来,显然物流企业在考虑自身ERP项目风险因素时应结合内外部环境及企业自身等因素来具体总结。

3.ERP项目风险评估

3.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图

建立的层次分析图如下所示:

3.3 计算单一准测下元素的相对权重

(1)-层次判断矩阵计算

①求判断矩阵每行所有元素的几何平均值(小数点后保留三位)。 w11×113×115×116×21/5=0.467

同理得:w2=1.176,w3=1.878,w4=3.565,w5=0.272

②將wi归一化,计算wi

wi=wi1∑n1i=1wi, w1=0.46710.467+1.176+1.878+3.565+0.272=0.065,

同理:w2=0.160,w3=0.255,w4=0.484,w5=0.037

所以,w=(0.065,0.160,0.255,0.484,0.037)

③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令A-B层次判断矩阵为A

因此,A-B层次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

(2)B-C层次判断矩阵计算

同理可计算得:w=(0.667,0.333),λmax=2,CI=0,B1-C层次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要求。

(3)B2-C层次判断矩阵计算

w=(0.644,0.271,0.085),λmax=3.054,CI=0.027,查表RI=0.52,计算得CR=0.052<0.1,B2-C层次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要求。

(4)B3-C层次判断矩阵计算

w=(0.222,0.079,0.079,0.486,0.135),λmax=5.06,CI=0.015,查表RI=1.12,CR=0.013<0.1,B3-C层次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要求。

(5)B5-C层次判断矩阵计算

w=(0.249,0.140,0.563,0.049),λmax=4.134,CI=0.045,查表RI=0.89,CR=0.051<0.1,B4-C层次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要求。

(6)B5-C层次判断矩阵计算

w=(0.691,0.091,0.218),λmax=3.054,CI=0.027,查表RI=0.52,CR=0.052<0.1,B5-C层次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要求。

3.4 B-C层次的排序

对C层进行一致性检验:CI=∑n1j=1BjCIj=0.031<0.1,B-C层满足一致性要求。

根据排序权向量对C层元素(风险因素)进行排序得(风险由高到低):C13C9,C11,C3,C10,C12,C6 ,C4,C1,C15,C14,C2,C7,C8,C5,C17,C16,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物流企业ERP项目风险因素的排序,据此就可以有重点的对各因素进行控制。

4.物流企业ERP项目风险控制的监理机制

物流企业ERP项目实施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建立有效地风险管理机制可以降低和化解风险。引入物流企业ERP项目监理制度是规范物流企业ERP项目实施、降低实施风险和公正评价实施效果的有效方法。

4.1 物流企业监理制度的建立

在建筑业等传统行业的工程项目中,工程监理制是早已得到普遍采用的一种项目质量监控方式。它的产生源于对我国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过渡而采取的改革措施。很多从事信息化监理工作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都清楚,我国的信息化监理是从传统的建筑行业的建设监理吸取了经验与思路,结合信息化工程行业本身的特点,逐步试验、摸索起步的。目前,信息化监理中对监理的内容、方法、组织结构和人员职称等的理解和描述,均出自于建筑行业监理的成功经验。早在1999年初,信息产业部就已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和信息工程监理同时列为工作重点。到了2000年底,在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监理方面的调查研究、文件起草和培训等准备工作开始实施。国外也有类似的行业,但其组织体系与中国不同,更倾向于审计、评估、控制等方面,我国则结合自身国情进行了调整。

总的来说,国内物流企业ERP项目的监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相关的监理机构也主要是一些管理咨询公司。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因而这些公司的监理的公证和合理性不能很好地评判。ERP公司和实施企业对这些管理咨询公司的监理能力都持有异议。尽快建立成熟、完善的ERP项目的监理制度无论对ERP公司还是对物流企业都有重要的意义。

4.2 监理人员和监理机构的特点

(1)权威性。强大的授权是监督机构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物流企业ERP项目专业监督机构应直接向总经理或企业的董事会汇报工作,全部实施人员,包括项目经理和外聘顾问,无一例外地均在监督之列。

(2)独立性。保持监督机构的独立性才能实现客观、公正的监督。在企业内部,监督机构独立于实施机构,监督人员不参与实施工作,不承担任何实施任务,专著于监督工作。参与监督的外部顾问不能来自为实施提供服务的咨询公司。

(3)监督人员要具有综合知识。监督工作不仅要求监督人员具有专业理论,而且要求他们具备广泛的知识。具体地讲,监督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有: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IT行业的最新发展、经营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系统理论等。

4.3 项目全过程的监督

监督分为定期阶段评估和终审评估,它们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从规划、准备、实施到系统运行。定期评估是监督人员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度,制定计划,在现场做实际分析:终审评估是在实施完成后,对运行系统所做的全面评价。定期评估是预防性监督,通过分析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提出修改建议,指导项目小组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监督的内容不仅是对各项风险进行专项跟踪,更包括对工作质量的跟踪;审核项目实施计划,确认计划的完整;跟踪实施进展,判断项目实施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审核实施的阶段性成果,如系统的分析报告、设计报告、测试报告等,确认实施是否达到阶段目标。

5.结语

ERP在我国物流企业的应用肯定大有前途,它可加快物流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使物流企业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进一步与国际水平接轨。在物流企业ERP实施过程中,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对风险的分析、研究、控制将是今后物流企业ERP项目实施的重点之一。物流企业在项目实施前可通过对其ERP的实施能力进行判定来判断该企业是否有能力、甚至有必要来上马ERP,这样能够避免项目盲目上马带来的风险,而采取科学的风险识别方法结合企业的实际来总结、分类物流企业ERP项目的相关实施风险可为下一步的风险控制提供极大的便利。此外,影响物流企业ERP实施的风险因素众多,发生的概率也差别很大,显然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一视同仁的做到全面控制,通过风险排序确定高概率的风险因素进而采取控制措施是可行之举。

参考文献:

[1]杨胜友,李鹏.ERP实施中的系统风险分析与控制机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3.6.

[2]蒋晓静,黄金枝.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与风险监控研究[J].建筑技术,2005.6(7).

[3]聂晓伟,张玉清,杨鼎才.一种基于AHP和模糊理论的风险评估方法[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5.6.

上一篇:竞选小记者自我介绍下一篇: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