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义县妇联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义县妇联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精选11篇)

安义县妇联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1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增多。到目前为止,我县共有留守儿童5.4万名。由于亲情缺失和监护缺位,存在生活失助、学业失教、安全失保、心理失衡等现象。我们以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家庭指导中心和留守儿童寄宿学校为依托,争取全社会的力量,号召巾帼志愿者,共同开展了许多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关爱留守儿童

活动,为他们身心健康,自由成长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一、开展系列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一是利用节日开展活动。每年的六一节和新学年开学前,全县各级妇联组织都会深入学校和留守儿童家中,看望慰问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今年“三八”期间,县妇联积极筹措资金开展走访慰问、帮扶贫困妇女儿童活动,救助贫困妇女儿童42名,救助资金21000余元。龙津镇、石鼻镇等乡镇妇联也开展了系列关爱留守儿童庆六一文艺演出和慰问活动。二是筹措物资走访慰问。近三年,全县各级妇联组织走访慰问贫困留守儿童1600余人次,慰问金额累计达到15万元。去年3月在东阳镇开展“送法律、送岗位、送温暖、送健康”活动,现场为20名留守儿童每人送去了200元慰问金和贝因美奶粉一箱及一件爱心妈妈编织的新毛衣。共计款4000元、奶粉100箱、40件爱心毛衣。切实关注弱势妇女儿童。三是发动社会共同参与。5月25日,光彩国际投资江西有限公司王晖助理,西湖分局筷子巷派出所民警,原市粮食

局退休干部周鹏南先生一行到我县看望熊诗立等12位春蕾女童,并给每人赠送由法国籍友人捐助10400元发给春蕾女童,这是法国友人对我县春蕾女童一对一帮扶的4个年头。周鹏南先生表示今后要加大对安义春蕾女童的帮扶力度,扩大扶持面。5月27日,市公安局、县妇联在安义县黄洲镇联合开展“牵手助成长、爱心构和谐”市公安局爱心妈妈与留守春蕾结对仪式,其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强大的社会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关注、关爱留守少年儿童,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黄洲小学22名留守春蕾与市公安局22名爱心妈妈进行一对一结对,爱心妈妈们每人给200元慰问金、书包、文具并现场给孩子们戴上漂亮的发夹,场面非常感人。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关爱网络

每学期开学初,在留守儿童寄宿学校--乔乐、石鼻、万埠等中心小学对留守儿童情况摸底登记,学校设立了“关爱四室”即:活动室、阅览室、亲情室、心理咨询室四个关爱场所。活动室的钢琴、象棋、羽毛球等活动器材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阅览室提供课外书籍使留守儿童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亲情室的亲情电话,连结着留守儿童与远方父母;心理咨询室辅导老师解答着留守儿童的困惑。学校还以宿舍为单位,组建了“快乐小家庭”,这些家庭成员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如兄弟姊妹般和谐、亲密。学校还采取多种形式为每一位留守儿童庆祝生日,摄影留念,让每一位留守儿童切身感受父母的关爱和姊妹的亲情。在学校和社会开展“代理家长”帮扶结对活动,教师们都踊跃参加帮扶活动,每位教师分别与3至5名留守儿童组队帮扶,教师们不但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更关心他们的生活。

县妇联利用2个市级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47个村

级留守儿童之家定期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家教培训,指导家长或亲属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我县在十个乡镇共建立109个家庭教育服务阵地,其中建立“留守儿童之家”56个,家长学校89所。通过开展“我给爸妈一封信”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经常向父母写信,及时汇报自己的学习、思想、行为等情况,与父母多沟通。学校每学期都会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或委托监护人到学校,反馈孩子在校情况,和掌握孩子在家里的表现。

全县各级妇联组织积极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帮扶留守儿童搭建平台,通过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活动,三年来,共有400余名爱心人士和数家爱心企业与近千名留守儿童结下了帮扶对子,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人情的温暖。

三、重视对留守儿童养成教育和文明行为的塑造

针对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性格、能力上的偏差,我们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活动,着力塑造学生的文明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是举行了感恩歌咏比赛、作文比赛,对留守儿童进行感恩教育,使他们懂得回报家长、回报社会;二是开展了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组织“文明小主人”评选,以爱学习、守纪律、讲卫生、懂礼貌、重诚信、勤劳动等六项指标进行评比表彰;三是开展淘米、洗衣、叠被等生活技能竞赛,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养成教育,留守儿童行为得到了规范,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关爱留守儿童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经费紧张、志愿者少、活动开展频率不高、留守儿童心里问题等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难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牵涉到学校、家庭、社会的系统

安义县妇联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2

近年来, 社会转型、城市化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工作, 随之出现了留守问题, 留守儿童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段秀荣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留守儿童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 全国18岁以下留守儿童6973万人, 其中农村留守儿童高达6103万人。2月14日, 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文件,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被提上日程。儿童是家庭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 社会的和谐, 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 因此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保护。山西省属于中部地区, 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 本次研究就是以山西省JL镇的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访谈、实地调查以及相关的实务介入, 了解该乡镇的留守儿童数量规模、生活状况、学习及受教育情况, 心理及行为问题和安全状况等, 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留守儿童生活、心理、行为等, 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总结经验并进行反思, 进而提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相关建议。

2 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对于留守儿童的界定, 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定义, 主要争议在儿童的父母是否是双方都外出、外出务工的持续时间、留守儿童的年龄这三个方面。范先佐: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务工, 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属于留守儿童;段成荣和杨炯则以父母至少有一方外出务工来界定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则指其户籍所在地为农村的留守儿童;周福林与段成荣关于留守儿童的综述中对于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长短, 不同研究有不同的标准, 有一年、连续四个月或六个月;政府文件中对留守儿童的定义: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综上, 对儿童的父母外出情况、外出务工的持续时间、留守儿童的年龄作出的界定, 故此本文将农村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双方中至少一方外出务工、不满十六周岁的、其户籍所在地为农村地区的儿童。

3 JL镇基本情况

3.1 JL镇概况

JL镇座落于山西省吕梁市, 是革命老区贫困区的集合体, 有14个行政村, 41个自然村, 分布在东西两山、南川河流域, 总面积70km2, 孝柳铁路、209国道、340省道贯穿南北, 交通便利。全镇总人口20639人, 总户数5667户, 耕地面积1128.47hm2, 总劳力7016人。山西人恋家, 常说“好出门不如歹在家”, 该镇也一样, 而且在当地还有本地的煤炭产业, 总体而言外出务工的人不多, 但是近些年煤炭行业的不景气, 陆续有人选择外出务工。该镇有9所小学及1所初中, 留守儿童数量近百余名。

JL镇的社会工作服务站是以民政部“三区”项目为依托, 于2013年成立, 推崇“社工引领, 志愿者辅助”的服务模式, 开展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三留”人员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其中留守儿童是工作站一类重要的服务人群。因JL镇的留守儿童人数不多, 所以在进行服务时并未做严格的划分, 驻站社工对该镇的留守儿童做了摸底调查、建档工作, 对有特殊需求的留守儿童进行了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 截至目前, 社会工作站服务的留守儿童79名。

3.2 JL镇留守儿童概况

本次研究通过走访及问卷的方式对该镇9所小学的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 共有小学生1463人。其具体情况见表1。

首先, 由表4可知JL镇的小学生中有留守儿童约79人, 其男女比接近1:1, 只有全部人数的5.4%, 可见该地外出务工的人员很少, 留守儿童也较少。其次, 由表2可知在这些留守儿童中仅父亲外出约占75.95%, 仅母亲外出约占10.13%, 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占13.92%, 但这其中也约有22.78%单亲的留守儿童, 因此没有父母陪伴的占36.71%。有父母一方陪伴的留守儿童约占63.29%。根据其监护人是否在其身边可以把农村留守儿童分成四个类型, 即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亲朋监护、同辈监护。由表3可知79个留守儿童中, 63.29%是单亲监护, 32.91%人是隔代监护, 3.80%人是亲朋监护, 没有同辈监护的情况存在。

4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及分析

留守儿童“留守”不等于“问题”, 不应把他们“标签化”, 他们只是相对缺少亲情和关注, 在成长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较高, 其生存现状也表明这一群体需要更大的关注力度和关爱保护。

4.1 监护不力, 影响营养健康

儿童时期是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 崔篙等人曾在文章中指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营养健康的负面效应大于家庭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在JL镇亦如此。首先, 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力, 缺乏科学的喂养经验, 大多数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是祖父母辈, 受祖辈饮食结构和勤俭节约生活习惯影响, 往往忽视孩子的营养状况, 忽视孩子的营养是否均衡、是否跟得上, 以致孩子的健康成长得不到保障。其次, 监护不力, 对儿童疏于管理。在机构服务的79名留守儿童中, 有66%的留守儿童有充足的零用钱, 并且自己管理;有22%的留守儿童有少量的零用钱;有5%的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 基本没有零用钱。留守儿童一般都有足够的零花钱, 但因年龄小、自控能力差, 并且缺乏甚至没有营养搭配的意识, 以及临时监护人疏于管理, 他们常常将自己的零花钱用于买垃圾食品, 用于玩乐方面, 无法顾及到自己的健康营养。最后, 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力, 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处于劣势, 卫生习惯方面尤为明显。与班主任的交谈中, 大部分班主任说“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衣着不能保持整洁, 长时间不能更换, 做不到勤换衣物、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及时理发等”, 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留守儿童中大约60%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容易生病, 营养健康得不到保证。

4.2 家庭教育缺失, 忽视道德行为塑造培养

儿童时期是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 也是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养成的关键时期, 其中道德行为有探索性、模仿性的特点。家长和教师应当以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准则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学生, 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礼貌待人、尊敬师长、遵规守纪、严于律己等良好道德品质。部分留守儿童因自律性差, 临时监护人的忽视、放纵或溺爱, 家庭教育及父母言传身教的缺失, 道德行为的塑造处于劣势。留守儿童出现道德行为问题, 常常会被临时监护人忽视, 即使意识到了, 也因无力管教, 使情况恶化, 出现个别极端行为。另外, 家庭教育缺失, 临时监护人的疏于监管, 使留守儿童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尤其不良信息的干扰诱惑, 出现旷课逃课、抽烟喝酒、出入游戏厅网吧, 沉迷于网络, 甚至出现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抢劫、偷盗、赌博等现象。

4.3 亲子关系疏远, 心理脆弱

留守儿童基于生理的生长发育, 其心理也呈现发展性、依恋性、可塑性等特点。心理问题是内在和外在各方面交互作用而产生的, 留守必然会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但张帆曾在文章中说明, 大部分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 也有少数研究提示, 两组人群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留守儿童性别、年龄、父母外出时间、监护人类型、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父母与孩子的联系频次、家庭子女数、是否住校、人格特征、亲子关系等, 但毫无疑问的是亲子关系的疏远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造成影响。在JL镇的实地调研期间发现, 只有个别的留守儿童有些许不良的心理表现, 例如:冷漠、缺乏安全感和家庭归属感、自卑封闭、脾气暴躁、逆反心理等。JL小学的L老师证实留守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过生日。有父母陪伴的儿童会将蛋糕和小零食拿到学校, 或是邀请儿童一起过生日, 而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的陪伴, 过生日不会去跟班里的儿童分享, 有的甚至不过生日, 出现被嘲笑、自卑等现象, 这有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创伤。类似事情都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 变得脆弱。

4.4 教育资源有限, 学习成绩受到影响

2001年开始, 农村地区对中小学布局规划进行调整, 撤点并校, 近一半的中小学被撤并。JL镇受撤点并校的影响, 只有1所中学、9所个小学, JL小学的规模最大, 资源相对更多, 另外8所小学教育资源相对更加匮乏。79名留守儿童, 超一半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有个别辍学现象, 但也并非所有留守儿童的成绩都差, 大约10名成绩处于中上游, 也不乏特别优秀的。虽然成绩并不能说明一切, 但是它可以反映出一些问题的存在。留守儿童相对非留守儿童有以下几方面处于劣势:首先, 农村留守儿童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外, 家庭教育存在缺失, 临时监护人只注重学习, 缺少其他受教育的机会;其次, 父母因外出务工, 觉得亏欠孩子, 会留给孩子较为充足的零用钱, 孩子天性爱玩, 加之临时监护人疏于监管, 往往沉迷于游戏或网络, 影响学习;再次, 在JL32.91%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都是孩子的祖父母, 年龄普遍较高, 大部分都是文盲, 没有学业辅导能力, 影响孩子的学习;最后, 监护人对家庭教育忽视, 加之农村地区学校办各方面资源有限, 学校与家长交流沟通不力, 这都会对留守儿童的成绩产生影响, 通过与一线的教师交流发现, 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来开家长会的不到三分之一, 而且即使来开家长会也只是走过场, 不能解决问题。

4.5 隐患较多, 安全受到威胁

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通常是祖父母辈, 他们往往年龄偏大, 能力和精力有限, 无法给予孩子很好的照顾和监管, 导致留守儿童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溺水、触电等事故时有发生, 也容易遭受不法分子侵害, 例如人身伤害、猥亵、拐卖等。据安徽医科大学的相关调查, 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高达46.8%, 比非留守儿童高出13个百分点。在JL镇的实地调研中, 发现在该镇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排在第一位的是交通安全隐患, 这与该镇的特点有关, 该镇主要产业是煤炭产业, 在国道、省道以及平常的路段中有大量的拖挂式的卡车, 交通事故频发, 留守儿童安全受到威胁。另外个别留守儿童在家中有时用电磁炉或电锅做饭, 有触电的危险。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是家庭、学校及全社会的责任, 我们能做的是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 同时为其创造安全友好的环境。

5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需要留守儿童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关注, 其问题的复杂性也要求社会工作介入手段的专业性, 社会工作作为以助人自助为理念, 服务于弱势群体的专业方法, 在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及主体性的前提下, 运用专业的知识与技巧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缓解困难。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 无论从留守儿童自身、家庭还是社会层面, 无论是从儿童个人心理调适, 家庭支持还是社会资源的整合层面都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5.1 JL镇现阶段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JL镇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主要是依托JL镇社会工作站在JL镇开展的工作, 主要针对该镇留守儿童现存的问题, 对其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等层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5.1.1 留守儿童个人层面的介入。

留守儿童个人层面包括了个人的成长经历, 家庭生活环境, 个人的学习、生活习惯、态度转变、行为方式, 人格的塑造, 能力的提升, 个人价值观取向等, 针对留守儿童个人层面的介入, 可以采用个案或小组的专业工作方法。

留守儿童个人层面的个案工作, 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工作时, 坚持案主自决, 个别化原则, 为不同的案主设置不同的服务方案。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案主链接资源包括经济的、物资的或精神的, 也可以帮其重建或丰富社会支持网络。例如可以帮助特别困难的留守儿童寻求社会救助等;在社区中招募高年级学生志愿者, 帮助学业困难的留守儿童辅导功课。留守儿童个人层面的小组工作, 可以建立手工小组、心理治疗小组、成长小组、学习互助小组、抗逆力提升小组等, 利用小组工作方法, 从朋辈群体中获得慰藉和支持, 彼此分享喜悦、分担烦恼、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5.1.2 留守儿童家庭层面的介入。

家庭层面的介入, 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都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要了解留守儿童家庭, 包括父母工作情况、替代监护人情况、监护状况、与父母的沟通状况等, 对其中的一些负面境况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利用个案、小组或社区的专业工作方法对家庭进行介入。

农村留守儿童一般存在监护不当、疏于监管的问题,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聘请相关专家讲座培训等方式向临时监护人和父母传授有关儿童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的知识, 以提高临时监护人的监护能力。就亲子关系问题,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父母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 并强调沟通的方式, 建议采取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定时进行沟通, 最好定期进行视频聊天, 从而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度以及正常亲子关系的建立。同时, 社会工作者也计划在父母返家期间, 组织他们学习亲子教育、亲子沟通相关的知识以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改善亲子关系。在留守现状不能改变的情况下, 父母对子女多一些关爱, 临时监护人更加尽责与父母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近似完整的家庭氛围和环境。

5.1.3 留守儿童学校层面介入。

学校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社会环境, 学龄期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 因此学校层面的社会工作介入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学校设立社会工作部门, 学习之外的一些工作可有学校社会工作者来承担, 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爱和关心。针对学校整体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不高, 留守儿童自我保护、维权意识薄弱, 安全、法律知识匮乏等现状,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讲座、小海报等宣传方式来增加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也可以通过“安全周”、“法律小讲堂”等小型活动去强化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维权意识, 同时丰富他们的知识。

学校中留守儿童工作相对开展较为顺利, 以班主任为主, 以班级为单位, 可准确把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并建档。班主任要全面掌握自己班级中留守儿童的情况, 对于需要帮助的, 应及时转介给社工, 寻求专业的帮助。班主任、社会工作者和临时监护人共同关爱保护留守儿童, 使他们的生活多一点关爱, 学习多一点辅导, 情感多一点交流。

5.1.4 留守儿童社区层面的介入。

儿童正处于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养成的关键时期, 自控能力差, 易受到周围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 保证留守儿童免受不良信息的干扰, 为其创造和谐友善的外部环境是必要的, 而社区是其生活的首要外部社会环境。现阶段对于留守儿童社区层面的社会工作介入, 主要就农村留守儿童课业辅导, 在社区内设立“六点课堂”,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课外娱乐匮乏的问题, 可以在周末组织课外读物分享活动或组织观看电影等, 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5.2 JL镇留守儿童社会工作实务反思

JL镇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无论是从儿童的自身成长, 家庭关系改善还是从儿童的社会适应方面, 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得到JL镇师生、家长、村民及领导的肯定和赞赏。但对实践过程进行反思, 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 首先, 当地方言很难听懂, 交流有障碍, 与老人的交流尤为明显;其次, 当地群众没有意识到留守对孩子的影响, 不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再次,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低, 社会工作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 工作开展难度加大, 社会工作队伍较少, 工作量大等;最后, 在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方面父母的责任是最主要的, 父母即使不能陪在孩子身边, 也不能放任不管, 要尽可能地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6 对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相关建议

6.1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营造良好的环境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积极出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农民工、留守儿童的相关政策。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直接、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 就是要让子女们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副主任王卫东也曾提出,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键是推动流动人口子女随迁。例如: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增加就业岗位, 引导激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提倡父母进城务工时, 带子女一起进城学习、生活, 并为其提供一定的帮扶, 创造平等接受教育的条件。

另一方面,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 需要政策上予以支持, 同时明确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职责。JL镇社会工作站留守儿童工作的开展必须有当地政府的支持, 以及其他各个相关部门的配合。在许多地区还正处于探索阶段, 社会工作者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 社会大众会将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混淆。因此应设立专门社会工作部门, 并提供相应的硬件设施, 明确社会工作的职责义务。

6.2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整合资源, 丰富留守儿童社区生活

通过当地政府支持或是其他捐赠等,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在农村社区建立社区图书馆、体育馆、休闲娱乐馆等, 并安排专人管理, 让留守儿童在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学习休闲娱乐, 在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的同时保证其安全。方便孩子在这里看书, 学习知识, 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同时也要加强农村地区的软件设施建设, 在社区里面组织各种各样有益于留守儿童成长的活动, 社区内设立“六点课堂”, 周末课外读物分享活动或组织观看电影等。此外, 社会工作者可以在社区中动员居民,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 改善社区文化氛围, 让留守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6.3 提高社会工作认同度, 方便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

宣传社会工作, 提高社会工作认同度。加大农村社会工作宣传力度,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大型活动等媒介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全面宣传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工作内容等, 从而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都了解、接受和关注社会工作, 提高农村居民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度, 并在工作上给以支持和配合。做好实务工作, 塑造良好的社会工作者形象, 提高社会工作认同度。在工作时, 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自己社会工作者的形象, 脚踏实地, 要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专业价值理念植入实务工作中。

6.4 加强农村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 提高其专业服务能力

中国是农业大国, 拥有近8亿农民, 农村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建设的重点, 以JL镇为例, JL镇属于中部贫困农村地区, 其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部分农村地区还没有开展社会工作, 即使开展的地方还面临社会工作者数量少、专业服务能力低、难以胜任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等问题, 因此应该加强农村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 提高其专业服务能力。我们必须意识到农村社会工作现状有其客观的原因, 例如我国社会工作起步较晚, 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总体偏低等。加强农村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 除专业社会工作者外, 也可以让部分基础农村社区工作人员、教师、社会志愿者等学习社会工作的知识, 壮大社会工作的队伍。

参考文献

[1]段成荣, 吕利丹, 郭静, 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J].人口学刊, 2013 (3) :37-49.

[2]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7) :78-84.

[3]段成荣, 杨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 2008 (3) :15-25.

[4]周福林, 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 2006 (3) :60-65.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DB].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2/14/content_5041066.htm, 2016-2-14.

[6]叶敬忠, 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J].人口学刊, 2006 (3) :55-59.

[7]崔篙, 周振, 孔祥智.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营养健康的影响研究——基于PSM的分析[J].农村经济, 2015 (2) :103-108.

[8]张帆, 刘琴, 赵勇, 等.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1 (8) :849-857.

[9]李艳艳, 范元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历程、反思与走向[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3 (3) :31-33.

[10]叶妮, 翁思洁, 朱云.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境况与关爱保护[J].今传媒, 2014 (6) :168-169.

县级团组织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研究 篇3

关键字:留守儿童 关爱 行动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2

一、团组织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不足

(一)思想落后、动力不足。

团组织在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中思想比较陈旧,也没有动力坚持下去,这主要归结于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受益群众要求比较广泛的,工作内容又要非常有系统,而且还要考虑不同的留守儿童群体有一定的差异性,关爱行动的实施有着一定的困难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团组织发现受益群体的碎片化现象非常严重,所以大部人分只好借助往年的经验,缺乏创新,同时没有动力去完成这项工作。

(二)内容空洞、方式单一、可持续性不强。

团组织关爱工作的内容很空洞、方式比较单一且可持续性不强。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好多做的都是表面工作,无法真正的关爱到留守儿童。而关爱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只是象征性的关心一下,比如:一次性完成留守儿童的建档后却没有及时更新;“代理家长”出现工作调动等原因不能继续进行照顾孩子时,未能进行及时有序交接;大部分社会公益活动多为一次性捐助;志愿者活动仅仅集中在寒暑假等等,这些缺乏创新和空洞的关爱没有让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爱。

(三)覆盖面窄、影响力弱。

团组织的关爱工作行动之间缺乏协同合作,导致关爱工作覆盖面窄、影响力弱。各个行动主体分别开展着有着自己特色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但他们之间缺乏协同机制和合作。“代理家长”“一对一关爱”等关爱工作的人员多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特别是计生办、妇联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留守儿童的建档工作主要由学校开展负责;志愿者关爱行动的主要人员多为在校的大学生;慈善活动的贡献者大部分是企业家或个人。上面的关爱行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情感和物质支持。然而,这些行动主体之间缺少协同机制,开展活动缺少合作意识,没有实现人力和财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不能实现规模效应,从而使团组织的关爱工作效果覆盖面窄、影响力偏弱。

二、制约因素分析

(一)自身建设存在缺陷。

政府在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设中存在存在一定问题,政府的功能在于制定方案和解决问题以推进工作的政策措施,并通过整合和调整资源,促进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以加强和改善自身的建设。在面对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涌现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新问题,县级团组织虽然都有一定的关爱意识,但由于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条理的统筹协调机制,大家基本上是处于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的氛围、相互没有沟通协作。表面上虽然看起来工作做了很多,成效却不是很理想。如果不能重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建设体系,改善自身建设存在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将会遇到很多阻力。

(二)社会发展带来体制性障碍。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各地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各不相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和教育内容自然会不尽相同,这些不同也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不同的体制格局。因此,因地制宜、根据区域发展环境,将是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最好方式,也是最容易被教育对象接受的教育形式。但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致使农村留守儿童不管是在与父母沟通,还是在学校教育上,他们的需求都难以得到很好的满足,。外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意识不强,亲情培养缺乏时间和空间,临时监护人监护不能尽全力,学校各项基础设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心理教育工作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也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这些都是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体制性障碍,都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三)资金匮乏,关爱诉求难以满足。

团组织在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资金问题。第一,大部分的关爱工作需要依靠当地政府的财力支持,然而事实上专项资金的投入却并不是很多,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主要障碍就是资金短缺。目前全国各地各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起步比较晚,新出台的很多相关政策还停留在文件上,计生办、妇联等部门经常面临资金能力不足的尴尬境地。其次,关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各项资金投入还仅仅局限于市、县级拨付,没有做到省级统筹,省内各地之间的差距也比较显著。另外,社会上其他资金来源也没有进行及时的补充。许多留守儿童并没有政府资金和设备上的支持,也没有社会上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由于资金的限制,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难以进一步发展,留守儿童的关爱诉求难以得到满足。

三、团组织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基本策略

团组织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这项工程需要各地区部门的共同参与,协力推进,紧密配合。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心,动员社会广大力量,加强自身建设,破除体制障碍,创造开放格局,确保留守儿童亲情有护、安全有保。为保障工作顺利进行,团组织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转变职能,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团组织要加快转型,打造服务型、枢纽型团组织。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加快开展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首先,要将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传授先进地区的先进成熟经验,使所有的留守儿童都能在关爱工作中获得一定的受益。其次,应对全面考查留守儿童的状况,为留守儿童逐一建立档案实行系统化的管理。其次,对待集中居住儿童和分散居住儿童要用不同的关爱方式。在相对集中的留守儿童地区,要完善儿童活动中心的机能;在相对分散的留守儿童地区,要充分发挥“代理家长”的功能。第二要加强自身建设,巩固和健全组织体系。团组织要探索建立由政府为主导组成的全方位留守儿童救助保障体系。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留守儿童给予较好的医疗救助;对符合临时生活救助条件的留守儿童家庭给予足够的生活救助;同时当留守儿童遇到需要法律解决的问题时,司法部门给予100%的法律援助。同时,政府需要发动慈善机构、企业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捐献爱心,救助困难的留守儿童。

(二)破除体制障碍,创造开放格局。

首先团组织要争取党的重视,支持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主体之间要加强配合、协同合作以避免关爱工作的缺位或重复,从而实现人力、财力和物资的合理配置。在确定以政府职能和责任的前提下,由政府负责协调企业、大学生群体、社会自助组织、媒体等各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使社会力量对留守儿童工作形成合力之势。加强参与主体的联系和动力,避免各个主体各自的盲目性,使关爱工作从单一性走向综合化,让留守儿童得到全面的关心和爱护。整合多方资源,完善关爱工作社会化运作机制。第二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要拓宽关爱行动资金来源的渠道,首先,政府应该安排好留守儿童工作的各项专项经费,并且纳入财政预算,为完善留守儿童体制等给予资金保证。其次,要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鼓励企业多多关注留守儿童困难的,设立专项基金,以此来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这样利于破除体制障碍,创造开放格局。

(三)创新关爱方式,完善关爱体系。

团组织的关爱不仅仅是从单一物质上的关爱,也要转向多维度关爱,而且要建立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关爱体系。建立长效性和灵活性兼备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进一步发挥教师、大学生等具有专业素质的志愿者的作用,对留守儿童进行日常学习指导、心理检查和健康教育。要鼓励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走向平常化,通过书信交流、见面等形式与留守儿童建立长期的关爱体系。同时,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假期支教、儿童夏令营活动、企事业单位募捐等短期有益身心的活动,为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长效体系做充分的准备和行动。我们还要充分开发各类资金来源的渠道,发动社会各界广大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捐赠电话、视频设备、学习用具等物资,这些措施有利于完善关爱体系,对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也是一大重要的举措。

四、结语

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全社会应该共同参与关注留守儿童问题,要让留守儿童享受到和其他同学同样的关爱和教育,我们要用爱与关怀为留守儿童营建一个幸福的家园。团组织要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和上级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理念,认真切实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引导和关爱“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何少峰.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完善[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8(01)

[2]刘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展望[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3]李丽辉,赵丽丽,张金峰,张成芳,曲海英.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 医学与社会. 2008(03)

[4]汤竟峰,汪宣浩.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导致的问题与对策[J]. 学习月刊. 2009(16)

[5]张磊.加强团建工作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3)

妇联关爱留守儿童讲话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春光烂漫,莺飞草长,春天带来了希望与色彩,还有浓浓的温暖。今天,我XXX小学和XXX在这里举行“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这是对留守儿童的特别关爱,也是促进留守儿童生存发展和权益保障的实际举措。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区妇联向长期关心支持儿童事业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参加今天活动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留守学生问题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焦点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的职责。西塞山区妇联按照市妇联的部署,把做好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促进社会稳定和儿童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面向社会招募了200多名爱心妈妈和爱心爸爸,从生活、学习和思想等方面进行教育和管理从学习、生活方面给予留守流动儿童更多关爱,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温暖着留守儿童的心,给他们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使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

暖。民主街小学此次开展的“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充分发挥了社会和学校的组织作用,伸出友爱之手,发动孩子帮孩子,为留守儿童奉献一片爱心,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关爱、向上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亲爱的“留守儿童”们,虽然你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有各级领导的关怀,有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陪伴,你们并不孤独,你们是幸福的。

尊敬的各位来宾,如果说“留守儿童”的心灵世界是没有情的沙漠,是缺少爱的荒原,那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播撒爱心的使者,你们用充满亲情的火炬照亮了孩子们阴暗孤寂的心房,用爱化成阳光雨露洒遍了孩子们干涸的心田。来宾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倡扬助人为乐的社会美德,搭建奉献爱心的公益平台,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环境。让我们用爱心托起“留守儿童”的未来,我坚信,我们这些孩子,必将会在爱的呵护下,飞得更高、更远!

安义县妇联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5

近年来福全镇妇联积极探索做好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新路子,积极寻求法律宣传途径,通过建立妇女维权网络服务体系,举办法律培训班,实施送法下村,接待来信来访,借助新闻媒体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律知识宣传,使广大妇女干部维权能力明显提高,妇女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促进社会和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

个方面:

一、构筑服务网络,拓宽服务渠道

为进一步健全妇儿维权网络服务体系开创妇儿维权工作新局面,福全镇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妇儿维权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福全镇妇儿维权工作站来访接待制度》,成立了福全镇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明确了由党群副书记为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人武部长、派出所所长、法院审判站站长、教育总支书记、关工委主任、司法所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强化了妇女热线服务,为广大妇女群众提供有关政策、法律咨询服务,畅通妇女维权的信息渠道。同时23个村居相继设立了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成立了有妇代会主任和治保调解主任为负责人的工作班子,全镇现有维权干部115人。同时建立了一支和大姐志愿者队伍,组建了一个妇女儿童维权顾问团,聘请相关站所负责人为顾问团成员,为群众进一步搞好服务,疏导矛盾提供了保障。

二、广泛宣传发动,力求形式多样

为拓宽法律知识宣传范围和层面,通过举办法律知识培训,开辟电视普法专栏,编印宣传资料等手段,灵活多样,不拘形式,广泛进行宣传。一是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邀请反家庭暴力专家黄彩华老师举办反家庭暴力讲座,举办基层维权干部培训班,通过他们直接对农村妇女进行法律知识宣传。二是开办电视普法专栏,利用电视新闻媒体等传媒手段,大力进行法律知识宣传。三是编印《妇女维权温馨提示卡》、《福全镇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手册》,记录好一年的维权工作计划和总结,开展的各项维权活动及发放的各类宣传资料,详细记录每一件来信来访案例的事由及处理结果。

三、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维权化工作管理

健全的制度,是做好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前提。为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一系列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机制,有效地完善了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接访、调处、反馈“一条龙”服务制度和妇女儿童维权分析例会制度,妇女维权宣传教育制度,维权干部法律培训制度等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工作,搞好服务,疏导矛盾,方便群众。

二是健全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网。以镇、村(居)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为依托,对妇女群众权益问题的来访人热情接待。对确因社会矛盾,邻里纠纷,婚姻生活等受侵害的来访妇女,我们一方面带着感情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为她们撑腰打气,不仅宣传了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妇女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近两年来共接待来信来访63起,办结61起,办结率达96.8%。

三是健全各部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机制。对妇女因受虐待,受伤害被拐卖或妇女儿童得不到赡养抚养而发生的重要案件,协调司法、公安、法院等部门共同参与妥协处理,确因经济困难的帮助申请法律援助,最大限度地保护妇女让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四、强化服务手段,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一是关爱妇女儿童弱势群体。首先对全镇的156名的贫困儿童建立档案,每年六一期间开展献爱助学、慰问贫困儿童等活动。今年还开展“牵手献爱心,结对助成才”活动,为全镇6名孤儿落实了爱心妈妈,辅导老师,成长顾问,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其次我们还举办流动儿童暑期乐园,积极推进“女性健康促进工程”今年我们结合农民健康体检为全镇育龄妇女免费妇女病检查,再次今年我们又结合疾病预防要求,举办了一期为期一个月的“手足口病预防及治疗,家庭卫生”知识讲座,邀请绍兴县第二人民医院小儿科主任李玲授课,小学二年级以下580余位家长接受教育,同时各村也进行了大力宣传,全面摸排。有效促进了全社会来关爱弱势女性、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第四,为解决外来民工子女的就学难问题,特创办了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有效解决了700多名外来儿童的就学问题。

二是以“平安家庭”创建为抓手,有效推进“平安福全”建设。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创建标准,规范考核管理,强化创建活动。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的平安。在“6.26”国际禁毒日期间,开展了以“远离毒品,共建文明,共享和谐”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承诺书签订,上街咨询,发放“不让毒品进我家”倡议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深化了“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和“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在世界艾滋病宣传日期间,举办以“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为主题的知识讲座。进一步扩大妇女姐妹的知识面,提高疾病防控能力。

关爱留守儿童总结 篇6

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镇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现将本学年留守孩子工作总结如下:

一、利用主题班队会,加强关爱

我镇要求各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 乐的一件大事。

二、利用节日,加强关爱

全镇根据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六一节在全校开展了“庆六一,关爱留守孩子”大型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三、利用资料,加强关爱

全镇每个班级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

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

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 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四、利用“爱心天地”,加强关爱

每个“留守孩子”都有一个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与他一起成长进步。并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间,全班同学为“留守孩子”献上一声生日祝福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在各校各班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牌图”,精办“爱心宣传栏”。挑选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版面精美的作品为宣传栏的内容。

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给留守孩子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热情。

2017泉交河镇妇联

关爱留守儿童,提升本土教育 篇7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 以及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就业的数量不断增加, 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中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 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 寄住学校或需要其他亲人照顾, 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他们没有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 而是被留在家里, 在当地农村上学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

调查统计, 本地的留守儿童处于0~14周岁, 留守儿童占到了在校学生数的65%。面对这个惊人的数据,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得不深思时代赋予我们这一崭新的教育课题。父母外出打工后, 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 沟通少, 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 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心理、性格、道德等方面出现偏差, 学习受到影响。在当地留守儿童的调查中, 发现问题十分严重, 笔者将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以下: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 心理问题

父母不在身边, 缺乏及时沟通, 学生放学回家面对的多是花甲之年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不闻不问的寄住房东, 更有甚者, 周五回家面对的是紧锁的大门和冰锅冷灶的家庭。然而, 祖父辈的隔代教育, 要么产生极度溺爱现象, 要么就是有深不见底的代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 关注不够。孩子们感到寂寞, 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滋生怨恨情绪。遇到失败、挫折, 没有人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的引导, 孩子们要么继续享受祖父母的溺爱, 要么就把心灵之门紧紧闭合, 自信心逐渐消磨殆尽。由于远离父母, 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 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 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 如忧郁彷徨、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2. 学习成绩差

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 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 身体不好, 大多数是文盲, 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 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 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 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在我任教的班级中, 留守儿童能够完全自觉地努力学习, 并取得中上游成绩的, 十个学生中难出一二个。心理问题影响到学习心态, 若是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那成绩怎么可能提高?

3. 性格缺陷

通过调查发现, 在留守儿童中, 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 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 外出父母则管不到, 孩子们的思想就像海绵, 对精华和糟粕没有分辨能力。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 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无论是对他人、对事、对物、对金钱、对自我, 这些学生都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 道德缺失

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 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 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 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 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 使用自由度提高, 极易形成孩子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 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 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人生是0, 道德是1, 无论你有多少钱, 多少学识, 多大权势, 没有道德这个1, 那有再多的0都是枉然。然而现在的学生,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浸染, 小小年纪便开始产生拜金、暴力、色情的负面情绪, 衍生出偷盗、斗殴、沉迷网络和色情等诸多道德问题。如果说成绩差影响成才, 那么道德败坏将直接上升到做人的高度。这是四大症状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一个。

二加强本土教育, 关注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 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避免的问题, 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 问题更加凸显, 因此, 我们必须从教育根本出发, 关注留守儿童, 能够标本兼治, 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 社会教育

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 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解决困难的教育, 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邻里管护网, 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 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 及时沟通、及时了解,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 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2. 学校宿管教育

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 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家长亲情教育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使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 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 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虽然我们都爱这些孩子, 但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 亲子教育是任何其他形式教育都无法取代的。

4. 教师自身教育

老师们做什么, 学生们学什么。老师的一言一行, 都可能被学生模仿, 因此除学校一直强调的专业水平提升外, 不仅是班主任, 各科老师也必须重视提升自身道德品行和个人修养。关爱留守儿童, 用爱心教育。高尔基说:“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她, 只有爱孩子的人, 才可以教育孩子。”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还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的意义, 端正学习态度, 最终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助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无愧于父母, 无愧于社会。

总之,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既牵涉到教育方面, 也关乎社会、法律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 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 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人力、物力的投入,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让祖国的花朵含苞待放。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本文针对留守儿童问题, 在偏僻的农村教学生活中不断探索总结。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协同合作。

安义县妇联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8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镇中心学校及各中小学校分别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学困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各中小学校认真调查,摸清留守儿童的底子,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相关内容。

三是真情关爱,做到“三个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学困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随时了解他们的疾苦,学校、教师做到有求必应,消除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顾虑,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四是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学困生制度。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

五是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学困生的谈心交心制度。学校广泛利用家长学校这一阵地,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班主任、任课教师每月至少分别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

六是注重对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上好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这些有力措施,形成教育合力,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机制,不断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9

(2014-2015学第二学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托人照顾的儿童。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现将有关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班级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我校有留守儿童55人,占全校总人数的31.6%。

二、确定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以巫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做到了每学期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家长会)。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班主任不仅长期要与照顾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联系,还经常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联系,虽然他们的父母在外务工,不能管理孩子,但是也要让家长第一时间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贫困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2、有的“留守儿童”缺乏自信,学习偏差。学校号召班里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共同成长拉手对子,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好伙伴”。再就是每一位教师负责帮扶几名“留守儿童”,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引导“留守儿童”形成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

3、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学校期末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虽然我们在过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这主要是在落实学校同村组和家庭的合作中,由于受一些客观存在的因素的影响,学校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薄弱之处,有待于今后在工作中加以改进。

总之,学校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关爱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与新任务,为做好这一工作,我们将不懈地努力着!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10

双辽市柳条乡中学

2014年12月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当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日益突显。留守儿童“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等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如何管教好这些留守儿童,成为当前形式下学校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对此,我们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倾情、倾力关心爱护这些留守学生,不断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积极探讨管理教育留守学生的新理念、新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们所开展的工作简单小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我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杨校长为组长,中层干部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问题,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制定相关的工作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不断加强对这些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确保留守学生留得下、学得好。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一)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期末都要做好留守学生的管理交接工作。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二)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过工会,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管家长队伍中去,承担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健康)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留守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

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

4、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队干部、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学生”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

5、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三)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代管家长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还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学生”家庭,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对“留守学生”家庭做到“五必访”,即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

三、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一)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留守学生选配了在职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在生活上给予帮助,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学生倾诉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排解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同时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学生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品德行为上互相促进,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还可邀请留守学生到家里做客或共度周末,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于“留守学生”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开展“为留守学生献爱心”募捐活动,本学年共捐助1475元用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节假日期间,组织留守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在学校设置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学生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专门配备了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四、加强社会教育与学校、家庭构建教育网络体系

教育工作绝对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它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协调配合。为了优化“留守学生”教育环境,我们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成一体,经常利用家长会、集中家访日、学校开放日等活动形式,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技巧,真正有效地履行家长的监护义务。其次尽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强化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经常邀请相关人员到校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学生的违规违纪现象得到了根本抑制,“留守学生”更是受益匪浅。

总之,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单靠学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关心留守儿童,是系统性、社会性的问题,需要我们全社会各行各业齐心协力、群策群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关心爱护每一位留守儿童,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篇11

关键词:关爱留守儿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146-01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据统计,我校的留守儿童约占60%,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年老体弱,他们文化水平低下,想管但不知道如何管,溺爱、放任自流,严重影响力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如何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呢?根据我从教以来的所见、所为、所感,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借此机会呼吁社会、教师多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从而营造一个和谐而温馨的校园。

一、关心留守儿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留守儿童相对其他学生来说,他们是可怜的,他们没有父母的疼爱。因此,我们关心他们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用老师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这要求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他们不在感到孤独无助。 我班有一位学生名叫徐洁,母亲早亡、父亲在外打工,和常年生病的奶奶住在一起,生活很困难,为此我组织班上的同学把零花钱节约下来捐给他,并为他买书包、钢笔等必须的学习用品,以勉励其刻苦学习。虽然我们不能给留守儿童很多物质上的帮助,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真诚去感动每个留守儿童那颗幼小的心灵,从而激发他们好好学习,热爱生活。这位学生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对生活有了自信心,也更加的发奋学习,每次考试成绩都是优秀。

二、对留守儿童要有爱心、耐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老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我班共65人,留守儿童就有40人。

我班有一位学生叫白建军,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67岁的奶奶照顾他,他每天上学都迟到,而且还不交作业。一开始我找他谈话他总是唯唯是诺,转身却我行我素。后来我通过家访才了解到他因家庭情况不好而承受压力过大,导致其患上了“心理疾病”。此后,我主动找他进行交流,谈心,鼓励他;让班干部陪他上下学;组织学生给他过生日……慢慢的他变了,不再迟到,开始交作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三、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主要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情绪调节可以减少表情行为、降低情感体验、从而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对他们的影响,因而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益。从不同的角度帮助留守儿童抑制或削弱其不良的情绪问题,维持和增加良好的情绪,使其正确面对现实,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能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克服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自尊心,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鼓励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

培养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也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只要在教育教学对留守儿童播撒真爱,他们同样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

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走上辍学道路。我们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或给他们开小灶,真正体会到了班级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我班上的留守生大多学习成绩都很差,对此,我经常利用课余给他们单独辅导,并在班上建立了学习兴趣小组,让学习小组的同学配合老师帮助他们学习,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自觉地学习,乐于学习,经过我的努力,这些留守孩子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甚至动用刀子等器具,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班主任,我利用每周的地方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特别注重留守儿童的个体教育。我班有一男学生叫田德平,2岁的时候就跟着外婆生活,父母在外,近十年没有回家,偶尔打打电话而已。这男孩聪明、嘴甜,但有很多不好习惯。不做作业、经常迟到、也不爱劳动且常常欺负其他同学,弄的班级乌烟瘴气的。我接手这个班级后,常和他谈心、辅导作业、表扬他的点滴进步。

六、关注留守儿童安全问题

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儿童防护能力弱,同时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作为班主任,我教育他们不要与社会人员往来,要学会自立、自强,要有自信。

上一篇:2024创先争优活动汇报材料下一篇:日本留学 著名大学 申请成功案例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