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2025-0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工作要求为统领,根据太仓市教科研工作会议精神,重点立足“课题”与“课堂”坚持履行中心“研究、指导、服务与引领”工作职能,关注前沿,优化理念、创新方法、扎实过程,运用针对性科研方法,规范有序、求实务真、追求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结合我校的工作计划,坚持教科研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理念,以“课题研究”为主要抓手,提升学校教育科研的品质,加强学校科研队伍建设。

二、重点工作:

1.做好“十三五”省级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2.协同各部门做好2024校本培训项目申报。

3.协同各部门制定2024校本培训方案,按计划开展活动。

4.做好2024县市级培训工作报名工作。

5.抓好学校教科研常规管理工作。

6.加强学校科研队伍建设。

7.做好教师论文参赛、投稿等宣传工作。

三、具体措施及安排

(一)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继续做好“十三五”课题研究工作

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要求,本科室将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结合十三五课题的申报,扎实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先向全体教师征集本校内关于学校规划发展、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学生阅读、教科研训一体化等领域内的问题。动员不同学科组的教师进行新一轮的课题申报,架构起学校的课题网络,促进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提高专业素养。

2.做好在研课题的管理工作

深入课题的研究过程,与课题主持人定期沟通,了解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内容。尽量多的参与具体的研讨活动当中,一起听课、研课,从科研角度来查看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带领课题组老师用科研眼光来推动课堂教学。帮助课题组内的年轻教师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道路上稳步前进。同时,进一步指导梅老师做好课题平台建设,按要求完成资料上传,并随时积累好过程资料。

3.优化教科研制度,做好相关网络管理

教科室制定相应的教科研管理制度,优化指导教科研的常规管理过程。对于各级各类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将按照课题网络化管理的具体细则,即按“研究方案、学习资料、研讨活动、学期汇报、研究成果、成果鉴定”六大板块,严格按要求上传,校教科室将采用指导服务、例行督查等形式,规范课题研究过程化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度。

(二)加强各级培训活动,加大教师科研队伍建设

全员阅读,建立学习型校园

本学期继续通过阅读促进全体教师理论修养,要求每一位教师经常翻阅教育杂志,细心研读教育专著,潜心研究一个教学问题,感悟一种教学方法,做到有所体验,有所收获。重点围绕指定书目以及市发展中心编制的《燃荻》、校教科室编制的每月一期的纸质文摘,开展读书沙龙、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完成指定阅读书籍一本,并撰写600字以上的读后感三篇,上传校本培训平台的读书活动栏目内,纳入教师的校本培训学时统计内。同时把读书和课堂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展了课堂实践,将理论阅读与实践思考相结合起来,为阅读行为与教学行为架起互通的桥梁,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本学期是2024年校本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开始,一是协同各部门制定好新一的培训计划,二是提醒各部门按照计划开展相应活动,做好活动前有签到、活动中有组织、活动后有报道,将每一次的校本培训活动落实到位,材料搜集齐全。并做到网络平台上传资料及时到位、符合要求。三是本科室及时做好每位教师的校本培训学时统计,做到每次活动结束立即登记统计,每月汇总结算一次,及时查漏补缺,为考核做好准备工作。

同时2024年的县市级培训又将拉开序幕。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有名师大讲堂、“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考试、“江苏省网络知识竞赛”、“苏州电教馆的网络培训活动”、“太仓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教育”、“苏州市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竞赛”等众多的培训项目,本科室会和教务处等部门协同商量,采用自主报名与部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来保证教师有序合理地参与培训。本科室将认真做好各项报名的动员与名单上报工作,为每位老师顺利参与培训做好服务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提升教师业务技能培训,而且把教师职业精神培育、价值取向建构作为重中之重,以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思想保障。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为太仓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3.做好上传下达工作,规范校本培训学时记录

做好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传达工作,严格按照《太仓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认定管理办法》要求,每学年每位老师县级以上培训和校本培训各不少于50学时,5年总和不少于500学时的要求。本科室主要负责好继续教育中校本培训这一块的内容制定与学时统计。在以上两类的培训活动结束后,会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请老师们及时登录培训管理系统,查看培训活动获得的相应学时,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

(三)搭建学校科研成果推广、评选平台

1.做好各项论文赛事的通知动员工作。

本科室是为教师服务的部门,要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每个学期都有一些固定的论文比赛,接到上级部门传达的相关通知,就要及时梳理汇总,发布在校工作群里,便于老师及时了解比赛动态。在收集整理论文、案例过程中,要做到仔细、耐心,多给鼓励,帮助老师提高文章获奖数量与质量。

2.做好教师论文推广推荐工作。

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研究成果,也是教师评定职称需要的一个有力支撑,为了帮助教师提高这方面的成绩,除了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项论文比赛,还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学校作用,帮助老师做好文章质量把关工作,争取有更多的一线教师能有文章发表刊登出来,做好教研成果推广工作。

附月行事历:

2-3月:

1.上交苏州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案例。

2.参加全市教科室主任会议,传达会议精神。

3.完成2023-2024学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4.完成2024校本培训项目申报。

5.“十三五”课题研究。

6.完成2024年校本培训方案。

7.完成教师文章投稿。

8.编辑教学推荐文摘一份。

9.上交教师发展中心《燃荻》学习推荐资料一份。

10.召集课题组长,各课题组完成计划和月科研活动,资料上传课题平台。

11.编辑教育文摘一份。

12.完成本学期课题信息表填写。

13.做好“科研之窗”和“校本培训”两个网页的建设。

14.做好教师寒假读书心得评比。

15.下发教科研工作电子台账。

16.完成《太仓教育》杂志文章推荐工作

4月:

1.完成本月部门校本培训活动,统计学时。

2.参加信息课题月研讨活动

3.完成教师文章投稿

4.编辑教学推荐文摘一份

5.上交教师发展中心《燃荻》学习推荐资料一份。

6.做好“科研之窗”和“校本培训”两个平台建设。

7.做好江苏省“师陶杯”论文比赛的宣传工作。

5月:

1.完成本月部门校本培训活动,统计学时。

2.参加信息课题的月研讨活动。

3.完成教师文章投稿。

4.做好中国教师教育网远程培训报名工作。

5.编辑教学推荐文摘一份

6.上交教师发展中心《燃荻》学习推荐资料一份。

7.做好江苏省“师陶杯”论文比赛的组织工作。

8.太仓市级个人专项课题结题准备。

9.上交有关比赛论文。

10.做好“科研之窗”和“校本培训”两个平台建设。

6月:

1.完成本月部门校本培训活动,统计学时。

2.做好课题结题资料的最终整理。

3.开始中国教师教育网远程培训。

4.结合教导处评优课与汇报课,进行课题研讨活动。

5.编辑教学推荐文摘一份

6.上交论文比赛材料

7.完成《太仓教育》杂志文章推荐工作

8.做好“科研之窗”和“校本培训”两个平台建设

9.收集各位教师本学期论文、案例、反思等(40周岁及以下)。

10.做好学校继续教育和教师的继续教育验证工作。

11.统计、汇总本学期教师各级获奖情况、参加培训的情况。

12.整理本学期教科资料,条线评优。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2

本学期学校工作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为指针, 结合落实市区教育局提出的2011年教育工作要点, 以科学规划学校特色发展为主线, 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把虹桥中学建设成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教学有质量、社会声誉高的全市“磁石”学校, 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基, 相信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 为国家和人民培育各级各类人才。

二、工作目标

(一) 让“相信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校训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 办社会满意学校。

(二) 让“永远比别人多做好一点点”的学校精神落实到学生的一言一行当中去, 使学生不断超越自己。

(三) 遵循“精细严实”的管理思想, 加强制度建设, 依法办学, 依法治教, 形成民主、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 向管理要质量。

(四) 以“十大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为抓手,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德行、有理想, 有科学意识、有创新精神、有鲜明个性、有发展潜力、身心健康, 集人文、艺术、科技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优化校内外资源, 秉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风, 体现“细节·合作·卓越”的工作理念, 让教师更加善研、乐教。

(六) 建设宽容、宽厚, 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 提升师生幸福感。

三、具体工作

㈠习惯规则, 夯实学生养成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 树立大德育观, 追求“严明的制度, 自由的心灵”管理境界, 倡导“平等、民主、信任”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构建七彩校园学校德育新格局——“环境德育”。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1) 做好班主任培训工作。邀请教育专家谈班级管理, 选派教师外出考察, 通过交流、参观、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2) 侧重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和提高。开展“走近全国优秀班主任——燕晶老师”等活动, 使青年班主任从中汲取营养, 增强干劲, 迅速提高。

(3) 评选优秀班主任, 邀请这些班主任做经验交流, 加大常规评比的奖励力度, 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2.构建三结合德育组织网络。

(1) 深化“综合导师制”工作。与“德困生、学困生、心困生、贫困生”结对, 对其进行品德引导、学业指导、心理疏导和经济扶助, 使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 逐步推行班主任全员制。每班配备一正一副班主任, 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 从而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机制。

(3) 家校合作, 发挥整合优势。抓好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 重点针对九年级, 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 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网络。用好家校平台, 特别重视做好与德困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 组织班主任进行家访, 以便更准确的了解实际情况, 开展温暖工程。

3.开发和完善德育课程。

(1) 周微型活动课, 即每天15分钟德育常规活动。例如:“每周一法”学习论坛、“每周一听”音乐欣赏、“每周一文”美文直播、“每周一听”英语欣赏、“每周一诗”诗歌欣赏。

(2) 月主题活动课, 即每月安排一个主题系列活动。例如:安全教育月活动、法制教育月活动、学生读书月、行为规范月等。

(3) 劳动教育实践课, 结合新课程要求, 扎实开展每学期一次的学生校园劳动活动, 要求每位学生参加一周的校园劳动 (利用早晚时间) , 使学校成为学生劳动教育的第一基地。

(4) 活动体验课, 使学生得到教育的活动是非常有效的德育活动, 结合学期教育重点, 开展“摘取成功的硕果”秋季郊游活动, 使学生体验到团结合作、走向成熟、环境保护等, 育人于无声之中。

4.培养学生“十大”良好行为习惯。

学生“十大”良好行为习惯包括:强身健体、明礼诚信、孝亲感恩、谦恭温和、言行一致、团结合作、阅读静思、勤勉节俭、劳动创造、乐观豁达。开展学生十大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 相信学生存在的价值, 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1) 评选十大良好行为习惯之星, 将9月份定为行为规范月, 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中华优秀传统和现代社会文明紧密结合, 加强常规检查与评比,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2) 通过加强三操质量、举办三球比赛、运动队建设, 使学生养成强身健体、团结合作的习惯, 并在校秋季运动会上会演。

(3) 通过“感恩直播室”、主题班会、升旗仪式使学生形成孝亲感恩、明礼诚信、谦恭温和、乐观豁达、言行一致的好习惯。

(4) 通过完善值周制度及劳动教育实践课, 使学生养成劳动创造、勤勉节俭的好习惯。

(5) 通过“虹桥书苑”读书角和晨读活动, 利用早自习和课间时间, 采用“学习委员组织、任课教师指导、班主任协作”的形式, 推荐不同内容的书籍, 并制定不同年段学生阅读书目, 提出比较具体的阅读要求及目标, 进行阅读学习, 形成书香校园。

(二) 踏实有效, 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以教学评价为导向, 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优化教学过程, 探寻“有效教学”与“高效学习”实施途径;加强教学合作, 充分发挥团队教学智慧;重视品牌学科建设, 探索学科特色教学模式。

1.继续探索“导学练测稿”教学模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即使用导学练测稿的教学模式, 落实“导”“学”练”“测”四环节。

(1) “导”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启发、传递、设计、疏导和调控。老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 问题层次化, 步步为营, 逼近目标。语言要简洁明了, 富有启发性和号召力。学生要明确怎样自学、用多长时间、老师怎样检查。

(2) “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独立地、自由地、自主地完成“导学案”上所设计的问题。老师要引领、引导、参与, 提出问题, 引导学习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练习, 讨论, 反馈, 纠错来掌握知识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3) “练”即练习, 知识的巩固, 指的是教师根据合作学习的需要, 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自学情况进行讨论练习, 在班级内进行交流练习和反馈练习。老师要检查、指导、评价。学生通过讨论练习、交流练习、巩固练习和展示练习, 穿插于各个学习环节中, 完成知识掌握的第一次反馈。

(4) “测”即测试, 检测当堂学习掌握情况, 当堂达标测评。根据实际课堂情况和课型内容, 使用测试环节, 对典型题、易错题、课堂难点进行小测试。测试内容要典型, 测试题要直奔学习目标, 适度适量, 便于学生完成。使学生低起点、多层次, 当堂纠错, 完成知识掌握的第二次反馈, 形成能力。

2.重视品牌学科建设, 以政治学科的“政治秘笈”为例, 辐射到其他学科;发挥优秀学科的引领作用, 邀请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的化学、数学等学科教研组长介绍经验。

3.抓好教学常规, 落实“六抓”。

“六抓”即:抓备课、抓上课、抓批改、抓秩序、抓成绩、抓规范。努力使常规检查与评价成为一种引领、一种服务、一种激励, 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抓备课:做到“三定六统一”即定时间、内容、中心发言人, 做到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进度、作业题、检测内容和“导学练测稿”制定的统一。

(2) 抓上课:抓导学练测的教学模式, 使课堂“鲜活实效”鲜即新鲜、活即吸引力、实即基础、效即效果。

(3) 抓批改:关注作业量和作业批改量, 不搞题海战术, 关注作业的质量和针对性。

(4) 抓秩序:关注课堂秩序和教学行为。

(5) 抓成绩:认真做好质量检测, 办好彩虹、彩霞班。

(6) 抓规范:关注师德和教师专业发展, 抓课堂规范和导学练测稿的规范。

4.加强教师之间教学合作, 弱化校内教学竞争, 树立“没有合作就没有质量”的教学质量观, 加强教研组建设, 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师团队教学智慧和教学力量。

(三) 精细严实, 规范制度看守校园。

民主、科学是一所学校成熟的标志, 民主产生智慧, 科学创造质量。以德 (文化) 立校、依法 (制度) 治校, 是学校管理的真谛。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旨在促进“三发展”:学校发展、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因此, 学校制度的本质特征不是约束和惩罚, 而是规范和发展。本学期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遵循“精细严实”的管理思想, 实现“让制度看守校园”的规范化管理。

1.整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形成脉络, 侧重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制度、副班主任制度、中层干部聘任考核制度等。

2.引进“3M”管理模式, 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项指导。

3.出台“虹桥中学管理手册”, 做到全面系统展示办学设计、依据文字、固化传承、规范有效、减少纷争、发挥它的执行操作、监督检查的功能。

4.依据手册, 边用边完善, 实施“让制度看守校园”的规范化管理。

(四) 基础拓展, 开发多彩校本课程。

围绕“为今日素质和明日发展奠基”的理念, 初步建立具有虹桥中学特色的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彰显个性的课程体系。形成具有“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特点的现代课程框架。

1.全面优化基础型课程, 培养基础性学力。

(1) 基础型课程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门学科实施学生分层学习, 首先将学生根据学习力和理解力分为2-3层, 各学科由专人负责第三层学生, 利用自习课进行辅导, 备课组要在暑假期间完成基础知识校本课程框架及基础知识课时测试小卷, 并在开学后每周定期进行测试和“小样本抽测”, 以保证学生的个人基础性学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 校本课程立足实际, 补充基础型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致力于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心理健康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在课程建设上是一项空白, 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计划以活动和体验为主, 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 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 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2.充实丰富拓展型课程, 培养发展性学力。

拓展型课程的实施从深度、广度等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是在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适应学生个性进一步发展和适合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的有效辅助途径, 英语学科体现在口语、交际、写作、阅读方面, 确定要拓展的话题, 如购物、问路、各国风俗习惯、时事阅读等;语文学科体现在古诗词鉴赏及名著阅读方面, 确定古诗词100首及4大古典名著等, 并提出鉴赏问题;体育艺术体现在篮球、健美操、三棋、京剧、乐器演奏方面, 由体育、美术、学有专长的教师做教练, 将基本动作和训练技巧形成教材, 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培训, 以逐步形成发展性学力。

(五) 实践创新, 彰显学生个性价值。

义务教育要为学生幸福人生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最好的教育是最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 教育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负责。

1.优生培养形成长效机制, 开设彩虹班, 大力倡导“学生找老师、老师找学生” (即双找教学) 教学互动机制, 做到教学问题及时解决, 争取学习时间主动权。

2.艺体特优生培养建立个性辅导网络, 要建立学校、家庭、学生、教师四位一体的个性化辅导网络, 为学生的特长发展搭建平台, 发挥艺体特优生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体、音、美、计算机、综合实践等学科组织秋天‘印’象”、“神笔绘世界”、“电子报刊”兴趣小组活动, 学期内进行成果汇报一次。

3.开设彩霞班, “虹霞辉映”, 聚焦教学“第三课堂”, 举办学困生座谈会及学习方法交流会, 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业支持。结合基础型校本课程, 分学科对学困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4、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 开展适于青少年特点的校园活动, “蓓蕾”校园广播站配合党的生日、国庆,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发挥钢琴社、动漫社、书画社、手绘社、爱心社、文学社的作用, 加强学生会社团会员管理, 例如:间操和午休, 由钢琴社成员弹奏经典曲目、书画社展出“雏鹰”主题书画作品、虹园文学社出版文学集等, 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促进社团健康快速发展。

(六) 反思行动, 发挥科研师训作用。

内化以“学习——改革——探究——发展”为特征的学术研究环境,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发挥科研师训作用。

1.以《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为引领, 进行课题开发。面向全体教师公开招聘课题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 并做好课题初始工作, 邀请专家进行开题评审。

2.以问题、读书、行动、反思、改进为基本模式, 开发以“一位专家、二位名师、自主学习”为师训课程主体的、体现虹桥文化精神的校本研修系列课程, 尝试建立师训课程模块。向教师推行“读一部教育经典, 读一种学科教育杂志, 写一篇教育随笔”的活动。

3.加强校际之间的教学联谊,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资源共享。举行西部学区各校“语文英语教师朗读竞赛”、“彰显课堂魅力”主题特色活动的大型教研活动。

4.开展第十一届风采杯“同课异构, 名师引领, 百花齐放”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

5.精心策划虹桥讲坛。由校长和一部分名师主讲, 与教师就“成长的力量”、“我们的责任”等教育话题展开真诚交流。开展“静悄悄的革命”青年教师读书辩论会。

(七) 品牌特色, 塑造七彩校园文化。

显隐性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经营学校品牌, 塑造先进的学校文化, 打造学校核心发展力, 这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1.环境育人, 建设“三化一型”校园 (园林化、信息化、和谐化和学习型校园) 。

(1) 逐步完善学校网站、校园网络系统, 加强资源库建设, 提供更好的信息共享和业务管理平台。

(2) 完善各个教室、实验室的多媒体教学设施,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改造中学德育体验中心, 增加德育展室、心理测量室、学生社团活动室, 增加藏书量, 优化阅读环境。

(4) 增添校园内学生运动设施、休闲景点等。

2.优化人文环境, 形成宽容、宽厚, 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

(1) 努力在工作中让教工感受到发展上的关注, 物质上的关怀, 心理上的关心,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师生员工的活动, 如每天健身1小时活动、生日祝福等活动, 来实现人际语言、行为和心灵的净化。

(2) 由学校党总支、工会、团委联合开展“党工团”一日游活动, 将组织教工参观新民文化博览园、跳绳比赛和党的知识、职业道德知识、红歌演唱等内容的活动, 让师生员工在活动中完善积极合作、公平竞争、提倡诚信务实的人际关系, 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教科研部门有关精神为指导,继续紧紧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教科研文化,让教科研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从而使我校教科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我校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平台。

二、工作目标:

1、继续完善和建设学校教科研机制,形成科学、健全、富有活力的教科研制度。

2、开发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方式。通过组织各种切实有效的研究学习活动,加强教师新课程理念的内化过程,使教师能更好地把新课程理念贯彻、渗透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3、全面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4、做好论文发表和评比推荐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教科研经验。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常规工作。

1、理论学习。

①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需要我们及时总结和交流在教学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讨论课改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新对策,提高实施水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提高实施水平。本学期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学习以下内容:

学习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探究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推荐书目:《细节决定成败》、《第五项修炼》、《上海教育》、《浦东教育》、《浦东教育研究》。学习有关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性学习,以及课题研究文章。

②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引领导航作用,认真组织,定期开展以教科研为重点的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学术沙龙活动。开展学习、对话、反思活动。

③邀请专家做案例撰写讲座。

2、论文。

论文写作数量。学期内上交教科研文章累计不少于2篇,文章类别为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故事随笔、案例、设计等。

(二)加强课题指导细化过程管理。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学校的主课题《学生礼仪教育的研究》将全面积累教师的研究和实践的典型案例,为顺利结题做好理论梳理和实例积累。

2、学校立项课题的负责人要严格按照学校《课题管理制度》,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开展研究活动。特别注重平时研究,坚持教研结合。一方面,同类型课题研究的负责老师要主动相互观摩各自组织的研究活动,认真分析课题研究进展中的得与失,共同讨论研究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另一方面,注重及时记录研究过程中每一细小环节,可以是文字记载,也可以是音像画面,学生作品等。做好资料积累和整理工作,为中期鉴定和结题做好准备工作。

3、学校以教科室为主组织成立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分类别对教师课题进行指导和检查工作,定期召开课题交流会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解决。根据课题情况对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课听课活动,在一般的考察标准的基础上着重考察课堂教学是否体现和达到了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是否在教学中发挥实效。

4、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结合。

本学期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开展6次课题交流活动,要求教师作一定深度的反思,并再次进行实践和反思。

5、积极开展“教研训一体化探究”

课例为主的合作研练是一种教师通过合作交流、互动研究、实践练习来提高课堂教学综合能力的策略。它以教师间的合作互研为形式,以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为核心,致力于课改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体验,侧重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完善,通过课例地展示,进行合作交流、互动研究、示范指导、练习总结等形式达到课堂教学综合水平能力的提高。具体的研练方式可以概括为“三教两论一反思”,即“三次教学、两次讨论、一次反思”。

(三)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科研成果。

1、本学校将积极争取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支持,力求使我校成为镇教育

科研的窗口学校,通过举办大型公开研讨活动,扩大学校影响,推广学校科 研成果。

3、继续组织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专题研究论文,积极参加各级征文、评比活动,鼓励、帮助老师向各级专业杂志刊物投稿。

临沂二村小学

年度第一学期科研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和我校整体工作为指导,切实实施教育科研先导工程。以我校一、二、三、四年级实施的“综合素质潜能开发研究”及市规划办课题实验为重点,以教师教育科研素质提高为主线,以校本科研培训为结合点,全力做好我校的科研工作。

二、重点工作

1.在一、二、三、四年实施的“综合素质潜能开发实验”是我校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之一。现已基本形成了课堂教学研究、实践汇报的基本体系。本学期继续做好实验工作,在完善实验方案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四年级的实验。

2.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课题的研究。本学期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方案,全面研究评价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实验研究中取得成绩,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真正起到作用。

3.加强学校教育科研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的实现。结合我校具体工作积极开展“教师大练兵”活动。,科研室做好培训、指导、考试、反思等各项具体工作。同时有计划地培养学校的科研骨干。

三、具体工作

八月份:

1.制定学校科研计划。

2.进行“学生综合素质潜能开发”中“积累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研究”教材编辑工作。

3.进行数学思辨教材的系统编辑工作。

4.进行“十一五”课题实验工作。

九月份:

1.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活动,重点研究各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力争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上有所提高。

语文学科在抓好常规语文课程落实的基础上,重点落实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重点开展“读、悟、累、用”的研究,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鼓励有总结能力的教师撰写科研论文。

数学学科:夯实课堂教学,进行“提高数学试卷讲评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英语学科要继续夯实课堂教学,进行“提高英语试卷讲评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继续进行大练兵活动。

3.强化各学科教师对课标的解读能力,为参加全区大赛做准备。

十月份:

1.继续进行民生路小学教师大练兵活动。

2.各学科继续进行“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的研究。

十一月份:

1.继续进行民生路小学教师大练兵活动。

2.各学科继续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

3.各学科教师按区课堂教学大赛的相关要求准备自己参赛的课堂内容,段主任把关指导。

十二月份:

1.继续进行民生路小学教师大练兵活动。

2.各学科继续进行有效教学研究。

一月份:

1.课题汇报课。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5

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务处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围绕学校“1234”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新思路,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深化“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改进教研方式,推动教科研工作重心下移,突出针对本校校情的教科研,指导研究适合本校教学的“真实、适用”的课堂教学案例、教辅材料,丰富“适业教学”的内涵,科学安排,扎实工作,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教务处指导监督、整合推进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深化课堂和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堂巡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现就一学期以来的具体工作情况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小结:

一、渗透适业教学理念,逐步构建有效课堂模式

全面落实学校合适教育,逐步构建符合我校适业教学理念和创新教育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学习效率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多次召开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专题活动,并且有计划地进行阶段小结,注重教法、学法的研究与落实,促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通过课堂变革切实抓学生的学习,努力发掘他们自身的学习潜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为此荣获了温州市首批“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示范校,并承办了温州市“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现场会中职分会场。在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的科研成果《基于地域特色的中职适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荣获2014年度浙江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学校适业教学的理念得到有效认可和推广。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师生课堂全面参与

1.本学期,教务处出台《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班级学风考核方案》,把行政的日常值日巡查和课堂常规巡查结合起来,试行期以提高“抬头率”和杜绝“手机现象”为切入点,通过巡查反馈,师生普遍感觉到了课堂抬头率的提高和手机现象的减小。

2.行政听课逐渐规范化,本学期改变以往行政听课后集中组织评课的行为,为听课后递交被听课者纸质评课意见,这样既能真实有效反应课堂现场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又节省了双方评课议课的时间。

3.《2015年高考奖励方案》、《教师教科研奖励方案》、《温职专班级学风考核方案》、《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毕业管理办法》《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适业教育研究会工作章程》、《温职专选修课管理及奖励条例》、《温职专学业水平奖励方案》等制度业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了教学工作。

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青年教师

1.确定全体教师分类培养名单,对各个层次的教师实施分层培养制度。创建“适业教学”团队,为充分利用学校好的人力资源,调动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让高级教师明确自己较为拿手的科研方向,亮相到校内平台,青年教师可以跨学科自愿报名到各指导师所设的团队,形成“适性团队”;学校以“适业教学研究会”的形式制定章程和系列可操作细则,包括建立以一年为一周期的“九选五”学员发展电子手册等。大大激发了教师团队竞争意识,在教科研成果方面提升显著。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将继续立足当前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和新学期学校的中心工作,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课题管理促教科研管理规范化,以科研培训促教育科研队伍专业化,以市、区课题研究促教育科研工作品牌化。以“服务、研究、指导、管理”为宗旨,强化教育科研为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学校改革发展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努力提升教师教科研学术水平,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提升办学水平真正转移到依靠教科研的正确轨道上来。

二、工作目标

加强教师理论和业务学习,加大教科研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水平;努力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调动全校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教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完善课题管理制度;牢固树立“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理念,精心打造一批具有引领、垂范作用的教科研队伍,努力形成一批对全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教科研成果。

三、主要举措

1、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教师理论素养。

本学期,继续构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各学科教学建议和教育专著等,向教师推荐和购买教育专著和教学杂志。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布置暑假读书任务,写好读书心得的工作,做到人人学有所获。并将采取交流、评比、检查、奖励等方式,把教师“读书工程”真正落实到实处。

2、营造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1)继续开展草根讲坛活动,尝试“二次培训”,将教师外出学习的信息共享,不断丰富教师的教育信息、提升教育观念,将外出学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加大对教师的各种培训力度,切实利用好教师QQ群,积极推行网上办公、网络研讨,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在学习、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益。重点加强课程建设的系列化、深入化,并组织一至二次专题性学术研讨活动,期末举行教研组工作汇报时凸显课题汇报展示活动。

(2)抓住城乡结对共进的机遇,“立足本校、走出去、请进来”,加大科研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水平。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采取不同形式,邀请专家、名师来校做专题讲座,上示范课,经验交流。

(3)开展“青蓝工程”,通过“一帮一”、“结对子”的活动,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迅速成长,走近名师,成为教育教学上独挡一面的骨干和中坚。

(4)积极参加并申报承办常州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活动,落实“嘉小教师奋飞计划”,发挥校内外教育专家、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参与“名师工作室”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开展争创“校级名师”和“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每学年评选一次。

(6)开展校级优秀教学叙事、论文、教学反思、读书笔记、听课议课等的评比活动,并形成制度化。

3、抓实“三杯”竞赛,提升科研成果。

(1)积极组织开展“三大杯”竞赛,本学期我们将继续通过邀请专家、名师来校指导、修改教师参赛论文,努力提高教师论文写作水平和质量,期待2019年“三杯”竞赛有新的突破,取得更好的成绩。力争在省“五四杯”论文评选活动中有3人次以上获奖,45周岁以下教师参与率达100%;省“师陶杯”5人以上获较高奖次,45周岁以下教师参与率达100%;省“教海探航”,45周岁以下教师参与率达20%以上,获奖要实现零的突破。

(2)继续做好教师论文评选工作,要求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区各学科教育学会的论文评比,确保参与率达100%。

4、抓好课题研究,强化规范管理。

(1)抓好课题成果的推广运用。

本学期,我们将对学校现有市“十三五”备案课题和个人小课题进行规范管理。在强化课题过程管理的同时,做好已结题课题成果推广工作。

(2)抓好现有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我们将继续以正在开展的课题为抓手,出成果、出影响。对目前学校已申报的2018年度6个校级小课题,组织他们要按课题实施方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并上升为理论,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5、健全参与机制,促进学科科研全面化。

(1)要求各学科教师都要积极参加各级课题研究,形成人人有课题的浓厚科研氛围。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7

本学期,我校继续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办“最美的乡村田园式学校”为办学目标,以校本教研为龙头,构建学、研、训一体化的培训模式,营造教师共同研究的学习氛围,建立了校园学习文化,为教师强内功、提师能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促进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一、夯实校本研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1.外出学习长学识。

为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我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本学期学校除了安排全体教师到外校参加各种市级教研活动外,还先后组织了二十多人次教师参加了省市培训、听课、观摩和名校参观活动。如参加第13届“现代与经典”教学观摩会、第四届“全国特色中小学名校创新发展研讨会”、“全国课改典型名校精品课展示观摩”等大型活动,同时,选派骨干教师赴实验小学参加挂职培训,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培训活动,大大的促进了教师们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的提升。

2.有效教研促成长。

教研组建设是学科教学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开展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关键。我们向各教研组提出了关注课堂,结合课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使各教研组活动规范有序。各教研组都能以“教研课”为主要内容,加强共同协作与探讨,认真落实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并且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针对本教研组教师的“教研课”进行认真听评课。同时各教研组加强集体备课研究,采取“同题异构教研”方式,商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办法。老师们都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注重总结与反思,积累优秀案例。

二、细化教学常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课程管理严落实。

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上好”每一门课,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期加强了巡课,认真做到每天三查:上午、中午、下午各查一次,尤其加强了晨会课、中午坐班课、主课老师的兼课教学的检查力度,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加强了课堂教学巡视 1 的检查与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督促老师及时加以整改,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

2.业务检查重平时。

学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方式灵活多样,注重日常的业务检查与指导,原则上每月进行一次业务抽查,并能做及时反馈。按照“检查—反馈—改进—复查”四步走的方式,使得教师的各项教学业务工作在平时就落到实处,一步一个脚印,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求实创新,为教学服务。继续进行随堂听课、推门听课制度,我们采取“听课评课捆绑制”,使教师的业务学习与听课务实有效。本学期,我们进行了备课专项检查、作文专项检查、随机抽取学号法检查等多种业务检查形式,对诊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丰富科研内涵,引领教师专业成长。1.努力探索“乡村田园式”教学模式。

为适应教学改革与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提出了“打造乡村田园式课堂”的办学目标。乡村田园式课堂是指以乡村田园式学校为平台,以田园课程为载体的教学组织实施形式。乡村田园式课堂的特点是真实、朴实、扎实。乡村田园式课堂价值目标是要追求课堂的绿色、和谐、有效。本学期,我们在打造乡村田园式课堂作出了一定的努力:首先,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我们强调教师自身资源的挖掘利用;其次,在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方面我们力求做到让教学情境更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加强学科整合方面我们让数学与其他学科“联姻”;再次,在课堂教研方面我们扎实有效开展“同题异构”教研活动。

2.大力实施“同题异构”教研模式。

本学期,我校继续以“同题异构”的形式,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同题异构”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在教学上以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共同进步为目的,能够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同题异构”教研的基本流程:确定内容→个人准备→前集中研讨(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思想碰撞)→老师设计教学过程并实施,同备课组成员进行教学观摩(授课,听课)→集中研讨(备课组对所有课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教学有效性)→自我反思,进入下一轮教研活动。纵观整个“同题异构”教研活动,上课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增强了。

四、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1.加强市校级课题的引领。本学期,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号召每一位教师都来参与课题研究,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动员会和课题研究推进会,每个教研组都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确定了本教研组的课题研究主题,每一项课题都做到计划制定详细、内容活动丰富、注重课题反思和总结,经过自主申报,学校推荐,12项课题申报为市级课题。本学期邢光鑫、戴臣虎申报的课题将顺利完成结题工作。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许多研究成果应运产生,与课题有关的成果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吕利平等十几位老师的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

2.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学校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要求教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从小处入手,自定研究主题,自主申报,学校审核,深入实施,总结反馈,加强提炼。本学期,我校教师人人都参与了“小课题研究”。在小课题研究中,教师成为有思想、有能力、有智慧、有悟性的教育实践主体。正是小课题研究为教师提供了一条螺旋上升的内在发展之路,沿着这条路,教师虚心学习,广泛吸收先进教育理念,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更新自身教育教学理念,改变原有行为方式,从而逐步发展为专家型教师。

五、正视问题不足,增强教育科研实效。

在我校教育科研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

1.科研成果质量有待提高。很多老师的论文,只满足于在市级得奖,没有进行反复的修改,投向报刊去发表,在论文的层次上还需提高。

2.丰富的课题活动。课题研究要立足常态,要开展课题研讨、主题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加大教师参与的热情,激发教师参与的动力。

3.教师成长在课堂。教育科研工作,应更好的与课堂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应更好的体现教育科研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应加大教育科研介入课堂教学实践的力度,努力形成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不断促进学生成长的现代课堂观。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8

本学期,教科室一切工作都是在校长室领导下,以学校中心工作为轴心,以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为己任,已圆满完成学期工作。现按课题工作、培训工作、国学工作、宣传工作、文学社工作、成果与反思六个方面总结如下:

一.课题工作

课题工作是学校教育科研的核心工作。学期初,教科室根据上学年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召开了一个课题研究工作会议,对课题研究的常规要求,课题组人员的结构和分工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对全校课题的整体布局和个别课题的主持人进行了相对合理的调整,理清了课题工作思路,使学校课题研究工作走向正轨,走向实际,特别使个别先前进行得并不顺利的课题研究很快进入实质操作,为学期课题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本学期,已有“传统美德”、“单亲家庭”、“英语手持式学习机”、“小学数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践”,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和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与促进的研究”,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课题“班主任专业化与现代班集体建设研究”,国家级“双语教学”课题等四大课题。本学期,我们还成功申报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宝安实验学校特色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此类重点规划课题,平常都是以区县教育局为单位才能有申报资格的,我们以一所学校独立申报成功国家级重点规划课题,实属来之不易,它为我校体育、艺术、英语特色的品牌建设工程带来科研支持和品位提升。另外,信息科组史颖老师还申报了宝安区“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伦理问题研究”,英语、音乐、体育、美术都申报了“特色教学”课题的校内子课题,目前,学校已立项十大国家级课题,三个区级课题,四个校级课题,形成了自己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课题系列,已达到“五年规划”中在2010年“主持区级课题保持在十项以上”的要求。本学期,先后有戴惠利、吴蓓蕾、林胜洲三位老师分赴河南、浙江、重庆参加“全效学习”、“传统美德”、“办主任”课题工作会议,每次参会人员都有规范的书面研究汇报在校园网上与全校老师共享。本学期,教可是组织并主持了“特色教学”和“双语教学”两个国家级课题的楷体仪式,同时,还从北京邀请专家参加两次开题仪式并以实验论坛的形式向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本学期,“单亲家庭”和“传统美德”两大课题都已进入结题准备阶段,课题组已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力争明年初顺利结题。

二.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即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主要分小学和中学两大部分,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由深圳市教育局委托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组织进行,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由宝安区教科培中心培训部组织进行。

本学期参加中学继续教育的教师从上学期注册的100人增加到本学期注册的126人。从2008年9月8日开始,指导新任中学教师网上注册,新调入的教师转校,提交初审。同时,通知教师浏览网上拟开设的课程,选择个人拟申报的课程,9月12日至15日指导教师网上选课,9月16日进行第一次初审,然后再指导老师补选课程,截止9月23日进行第二次初审后打印缴纳清单时共有99名教师成功选报了301门课程。缴费后通知学员打印了《课程学习通知书》。领取并发放了远程教育教材。为办公室派车提供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时间报告单。新购并发放了《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册》,指导填写有关信息,办理了相关登记手续。本学期初还为全校34名参加职称、职务评聘的教师办理了继续教育验证证明即五年来的继续教育成绩清单。

本学期,99名教师参加301门课程学习,282门课程合格,合格率为93.69%。共有17人19门课程未合格需重修。

小学方面组织了近三年毕业的教师参加了宝安区教科培中心组织的新教师培训,我校的邓向红老师举行了《与学生一起读书》的专题讲座。还组织小学部全体语文、数学、英语教师于8月25、26日举行2008年暑期宝安区学科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为培训主题,通过教学观摩、专家讲座、互动点评等培训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11月,小学部全体教师(包括音乐、美术、体育、信息、科学、综合实践等术科)分别参加了各学科的“教学设计”“评课”等方面的专题培训,邓向红、刘承芳、王妙芝、吴敏资、王学优等五位区继续教育兼职教师分别担任各专题的培训教师。12月,区继续教育五位兼职教师对本校小学部教师进行了专题讲座。另外,还组织合条件的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报名,超额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基本指标。报名老师参加全国统一的公共课考试,已经有邱伟彬、王若冰、赖敏敏、廖峥瑜四位老师超过录取分数线。

三、国学工作

国学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本学期进一步加大了力度。上学期,我们作为国学试点学校,曾在二年级和七年级各设两个试点班,但由于工作变动,本学期难以为继。本学期,我校正式成为宝安区国学工作挂牌实验学校,邓向红主任还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北京大学国学研修,国学工作又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重新启动。学校决定在小学一年级全面实施国学教育,并从区教育局获赠1000套国学教材。2008年12月29日,我校有6位小学生被选中参加深圳电视台“国学大比拼”春节特别节目录制,成为全市6所参拍学校中表现最好的团队。整个过程,从人员选定到选手训练到最后的现场拍摄邓向红主任都是全情投入。2008年12月31日,又接受了区国学教育检查组的国学工作检查,姜静老师的国学实验课得到检查组好评。

四、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方面主要是编辑印制了3期校报,向学生、家长、社会报道了学校的办学实况,记录了学校的一段真实的发展进程。为学校首届科技节策划布置了环境保护科普展板,并从宝安区科技馆引进流动科技馆,丰富了科技节的内容和活动方式。另外,还为学校体育节,科技节、英语节等学校各种大型活动撰写主持词、开幕词、闭幕词、领导讲话、宣传标语、重点报道等稿件,分别为市、区教育局“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庆典”撰写主持词、朗诵词,为区教育督导室审定优质均衡迎检书稿。

五、文学社工作

上学期,经过充分酝酿和精心策划,主动组织成立了宝安实验学校拿云文学社。在社名选定、社名解读、机构设立、章程拟定、制度建立、成员遴选、社址确定、设备购置、牌匾制作、成立仪式等各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我们还组成了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了社报——《拿云少年》共3期,邀请著名作家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为文学社成员作写作指导。元旦前,文学社还举行了习作评奖与优秀习作展览活动,并与《深圳晚报》取得联系,计划在我校设立“深圳晚报少年之星小记者站”。文学社活动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风景,又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实验园地,更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舞台。

六、科研成果

本学年,教科室完成广东省教育学会要求的论文评比征集与提交工作,共提交五篇论文,已有3位老师收到参加颁奖仪式的通知。办主任课题重庆研讨会我校组织了44篇论文参加评奖,是全国各实验学校中提交论文最多的,课题组也因此被评为先进课题组,彭校被评为课题实验基地优秀负责人,郑悅绚主任被评为优秀课题主持人,谷兴伟、袁婷、徐铭浙、许静龙、周炉忠、张振峰6位老师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江峰、王妙芝撰写的《让英语走向生活》在国家级报刊《英语教育周刊》上发表,江峰创作的交响诗〈〈师魂永铸〉〉代表市教育局参演获深圳市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汇演金奖。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9

9月6日市教科所新学期小学语文教研工作会议区、县教研员,中心组组长市教科所王和欣王和欣

9月16日镜湖区狮子山

小学小学语文试点学校“有效评价”专题培训狮子山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市教科所王和欣黄宁

9月27日开发区

天门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区、县教研员,中心组成员,低年级语文学科教师市教科所张开宇

束小娟

10月14日镜湖区

育红小学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专题研讨会区、县教研员,中心组成员,相关年级语文学科教师市教科所吴文

朱庆红

10月25日镜湖区

镜湖小学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专题研讨会区、县教研员,中心组成员,相关年级语文学科教师市教科所潘静

朱庆红

1011月7日弋江区

南关小学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研讨会区、县教研员,中心组组长,高年级语文学科教师市教科所靳荣

方静

13待定待定新建小学教学、教研、经典诵读实施情况调研市教科所

1512月6日镜湖区

芜师附小小学语文城乡结对学校有效教学研讨会区、县教研员,中心组组长

结对学校相关语文教师市教科所吴文

徐忠海

1712月20日镜湖区

绿影小学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有效教学观摩区、县教研员,中心组组长,语文学科教师市教科所贾红娟

朱亚亚王和欣

10192012年

元月3日鸠江区

凤鸣实验小学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经验交流会区、县教研员,中心组组长,实验学校相关教师市教科所潘静

张国花

11192012年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10

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县教科室工作重点及学校学期工作安排的基础上,以“过有滋有味的教育生活”为指导思想,以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为着眼点,着力打造生态课堂、情境教育、新教育、情感教育品牌,抓实课题研究,加强论文撰写力度,锤炼师能。

二、工作目标

1.期待能依托绩效考核完善科研制度,制订《宾山小学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激发教师科研意识,营造全校科研氛围。

2.与教导处的教研活动相结合,扎实开展各项常规性科研活动,并努力创新活动模式。除县局规定的全员读书活动外,借助我校传统的桂苑论坛、青年教师读书组、养心坊等平台,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3.强化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研究,了解研究过程,做好管理。做好各级个人课题的指导与管理。

4.提前部署新教育研究,迎接全国新教育年会的召开。

5.加强征文活动力度,做好学校集体和教师个人科研成果的汇集,编印校刊《桂苑》,借助学校科研网页和公众号及时推介科研动态,推荐好书好文,同时整理汇编各学科常规刊物投稿指南,引导教师及时推广科研成果。

三、工作举措

(一)完善科研制度,规范管理营氛围

为促进学校科研工作进一步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师科研意识,激励科研热情,促进专业成长,期待再次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修改绩效考核意见,制订《宾山小学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定期召开课题组例会。

(二)优化常规活动,扎实开展求创新

常规教科活动,作为教科室常态性的工作,需要规避零散、随意的活动方式,使各项活动统筹有序地服务于学期科研的工作中,以提升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效。

1.全员读书活动

阅读,应成为教师提升素养的重要方式。本学期将继续引导全体教师潜心读书,在阅读中积淀。全体教师的必读书目上学期均已下发,每人根据各自必读书目,以个人自学为主,同时通过读书辅导、读书分享、读书考学、30周岁以下教师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不断营造校园书香氛围,让阅读丰盈老师们的精神世界。

2.桂苑论坛活动

继续开设“桂苑论坛”,本学期以“我理解的生态课堂”为主线,组织骨干教师围绕生态课堂,讲述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同时也设想拓宽讲坛内容和主讲人员,比如邀请校外教育专家、有专长的家长朋友、艺术学科教师等,从诸如教师心理辅导、生活保健、艺术欣赏等不同角度,给全校老师做一些小型多样的讲座和分享,拓展教师视野,健康教师身心。

3.教师社团活动

青年教师读书组是我校的青年教师社团组织。本学期,继续组织35周岁以下教师读书组活动,通过好书推荐、接力共阅、心得交流、科研考核等形式,引导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同时,开学初,教科室根据青年教师每人推荐的一本好书,有选择性地确立一些书目,可以是滋养心灵、智慧育儿、教育经典等不同系列内容,开展读书活动。

(三)着力课题研究,稳步推进提实效

开展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最重要的内容。本学期,教科室将对学校、个人多个层级的课题齐抓共管,注重过程,关注实效,发挥引领服务作用。

1.做好学校主课题的卷入式研究。

针对市级课题“情境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学校主课题,设计子课题,成立校课题研究中心组,分别安排老师承担子课题研究,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推进。生态课堂的研究,由教学处牵头,以学科组活动为平台,吸引更多老师参与其中,实现全校教师的卷入式研究。组织教师围绕课题撰写论文,举行校级论文评比,颁发证书并择优向上级赛事和报刊推荐。

2.做好市县级个人课题的管理与指导。

“十三五”期间,我校现拥有市级立项课题4项,分别是康建华、丁寿平主持的“情境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顾玲玲主持的“基于微课的习作教学实践研究”,何银华主持的“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研究”,顾勇祥、徐钢主持的“运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进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应用研究”。县级重点课题、立项课题分别由康建华、顾勇祥、李云、陈琳玲、崔燕红主持。本学期,将由教科室牵头,关注各项课题的过程性研究,并对相关课题进行适当指导,通过上课和讲座、研讨等形式,展示阶段研究成果,确保课题研究实而有效。另外,还有18位老师的县级微型课题要及时关注课题资料上传情况,确保所有已立项的微型课题顺利结题。并积极动员青年教师申报新一轮微型课题研究。力争在对个人课题的管理与指导中,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自信与能力,提升科研品质。

(四)汇集科研成果,加强推广扩影响

教科研的阵地建设是学校外塑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凭借这一途径,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改革举措传递给社会、家长,从而得到他们的理解、帮助,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工作。

1.丰富科研窗口。

借助学校科研网页和公众号及时介绍学校的教育科研动态和教科研信息,为教师提供最新的科研信息,向社会汇报学校的科研动态。同时,通过对外网络窗口,开辟好书推荐、好文共阅栏目,结合慧学课堂、学校主课题研究,每月向老师们推送一批好书、好文,供老师们选择学习。

2.推广教师成果。

以推广教师个人科研成果为重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科室积极发挥中介桥梁作用,及时做好上级论文赛事的改、送、荐,为提升教师科研论文的质量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开学初罗列本学期的各级论文赛事,引导教师制订个人参赛目标,每人每学期至少参加一项论文竞赛。

四、逐月安排

二月份

1.制订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丁);

2.制定各课题计划:情境课题、陶研课题(顾)、新教育(张);

3.部署“完美教室”的布置工作(张);

4.青年教师读书写作组活动(丁);

5.举办桂苑论坛活动;

6.组织召开课题主持人会议(丁)。

三月份

1.参加县教育科研工作会议;

2.开展第十三届中小学教师全员主题读书活动。

3.布置班本特色课程(情境性主题大单元活动)开发(张);

四月份

1.承办全国新教育年会;

2.举办教师读书报告会,评选“读书积极分子”;

3.各课题研究中期检查。

五月份

1.组织参加第二十四届“黄海潮”征文活动;

2.开展情境性主题大单元活动;

六月份

1.各课题组做好研究工作资料的整理;

2.“真学课堂”“生态课堂”的实施和调研;

3.举行“桂苑论坛”活动。

七月份

1.各课题研究学期末检查;

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11

本学期,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将立足当前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和新学期的中心工作,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为中心,进一步落实学校“以科研为先导”、“教育以人为本”、“教学以生为本”等办学理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教科、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在促进提高教学质量上要上新台阶,认真抓好新课改,大胆尝试和探究新教法、新模式,总结推广课改经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

3、做好我校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注重过程研究,结合当前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研究,力争出成绩,早结题。

4、开展学校优秀论文评比工作,积极组织教师撰写论文,参加市级以上的论文评比,努力争取好成绩。

三、工作措施

(一)、营造科研氛围,提高科研实效。

本学期,我们将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发展内涵”这一宗旨,积极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努力构建自主合作学习型组织。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调整教师的教育行

为。

(二)、抓好课题研究,加强规范管理

抓好现有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我们要继续以正在开展的课题为抓手,出成果、出影响组织课题承担者按实施方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并上升为理论,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三)、健全参与机制,促进学科科研全面化

1、要求各学科教师分别承担子课题,形成人人参与有课题的浓厚科研氛围。

2、以教研活动为契机,组织教师开展多样化的科研实践。开展教学调查,讲公开课、观摩课,组织说课活动、专题讲座等,力求使教学研究和学科科研在最大程度上融合。

四、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

1、制定教科研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

2、课题制定计划,明确研究要求

3、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学习三月

1、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2、帮助教师运用网络资源 四月

1、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2、征集教育教学优秀案例、教学论文 五月

1、论文评比,择优上送

2、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学习六月

1、获奖论文统计。

2、教科研工作总结。

2011——2012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

上一篇:虞美人,虞美人刘学箕,虞美人的意思,虞美人赏析下一篇:初三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