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湖》(通用9篇)

《西湖》 篇1

其实, 每逢节假日, 西湖景区都要面对超大客流的压力, 但坚持做“全国唯一不收费5A级景区”的决心从未动摇。早在2009年, 太子湾公园免费开放后游客量激增, 有人提出恢复收门票限制客流, 时任杭州市委书记公开表态“将继续免费”;2011年西湖申遗成功之后, 外界也曾担心西湖会效仿国内申遗成功的景区恢复收费, 杭州市再次承诺“依然会免费向游客开放”。

(一)

“目的就是还湖于民”

有“天下第一湖”之称的西湖位于杭州市市中心, 湖、城紧密相连, 相得益彰。2002年以前的西湖, 四周围绕着大大小小几十个私家花园, 对外开放的范围非常有限, 许多有特色的建筑物和博物馆, 游客们只能站在栏杆外面远远欣赏, 难以见其真容。

2002年, 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 西湖景区开始施行免费开放, 曾经长期阻隔西湖的一些高墙深院被拆除了;围起篱笆要收门票的收费公园也不见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还湖于民。”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宣传处处长华雨农说。

最先把免费提上日程的是西湖环湖南线景区整合工程。同年国庆节前夕, 老年公园、柳浪闻莺公园、少儿公园和长桥公园的围栏被拆除, 几个独立的小公园在打通后成为环湖大公园, 向游客24小时免费开放;2003年, “西湖十景”的花港观鱼、曲院风荷相继免费开放;2004年,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整治后的15个景点中的13个免费开放……

10年间, 杭州取消了130多个景点的门票, 占到了景点总数的70%;免费开放的景区面积, 达到了2000多公顷。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家不收门票的5A级景区, 在全国各大景点门票一片“涨”声中, 免费的西湖格外引人注目。

同时, 西湖的免费政策也拉开了旨在恢复西湖生态、还原历史空间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序幕。十年间, 杭州相继对西湖南线、新湖滨景区、梅家坞茶文化村、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西湖博物馆、“西湖十景”、六和塔、飞来峰造像等进行修复和整治, 拆除西湖周边50多万平方米有碍观瞻的违章建筑, 恢复1800余处自然景观。

“小账背后算大账”

据华雨农回忆, 在西湖免费开放试行的第一个国庆长假, 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 “每天都是人山人海。”

免费之初, 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不讳言曾面临不小的财政压力。但在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原党委书记王水法看来, “西湖免费开放后, 门票减收和增支总共有5000多万元资金缺口, 但房租加上市政府的体制性补贴基本就把缺口填上了。”

放弃的门票收入在其它方面得到补充。西湖景区增加了很多休闲消费场所, 景区商业网点服务项目创造了税源, 增加了收入。

景点可以免费, 但服务不能打折。西湖风景名胜区花港管理处在多个服务亭为游客准备了地图、针线包、创可贴等, 还有凉茶和开水免费供应。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院长王昆欣认为, 与庞大的旅游经济相比, 馒头、凉茶、针线包或许显得有些细枝末节。而正是在这些细节, 为中国旅游景区如何从卖门票、卖产品到卖服务、卖文化的转型做出了示范。

免费开放带来了巨大人流效应, 景区内的商业网点租金水涨船高。花港观鱼免费前一年门票收入为800万元, 免费开放后, 一年新增200万元的管理维护费用。“一来一去就是1000万, 但现在光物业出租一年就有2000万, 相当于净增加了1000万。”王水法说。

小算盘背后还要算大帐。“每个游客在杭州多逗留24小时, 杭州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100亿元。”华雨农说, 这就是西湖的“241算法”。他说, 这是“跳出西湖经营西湖”:将免费开放的西湖作为一个品牌, 吸引更多人到杭州旅游,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西湖免费后直观上降低了游客的旅游成本, 使更多人愿意来杭州, 游客逗留时间延长带动了杭州的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 为杭州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

据杭州市旅游委员会统计, 西湖实行免票的第一年, 杭州市的旅游总人数为2757.98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为294亿元;2011年, 旅游总人数达到7487.27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为1191亿元, 是2002年的四倍。可以说, 杭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西湖模式”的成功, 赢得了业内外口碑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用三个减法落实保护”

游客数量成倍增加, 有没有给西湖遗产的保护带来负面影响?

和国内其他景区一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西湖也绕不过“保护”与“开发”这一对难题。

1999年, 杭州启动西湖申遗。根据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组织的要求, 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开工。

“实际上, 西湖的申遗过程是一个摸索、研究以及保护的过程, 在这十多年时间里, 我们都在探索西湖的价值和定位。”曾经全程参与西湖申遗工作的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卓军说。

随着西湖免费脚步的不断推进, 西湖模式的雏形也在逐渐地清晰, 即以“还湖于民”为核心,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进, 在游客们免费欣赏西湖的美丽风景、感受独特人文魅力的同时, 对西湖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

为了缓解西湖的客流压力, 杭州已经在实践中迈出了第一步。“杭州的景区半径是模糊的, 是非常大的, 几乎涵盖了大半杭州的主城区。”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主任李虹说, 杭州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 近两年积极开发西溪湿地、运河、湘湖等新景点, 也是为了帮助西湖景区分流, 丰富杭州旅游的内容。

卓军将西湖模式概括为“三个减法”。即首先在遗产区的外面划定一个缓冲区, 减少缓冲区内的建设、土地开发等各种生产生活行为;其次, 通过《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 用立法的方式明确规定什么可为, 什么不可为, 减少人为破坏因素;最后, 制定《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规划》, 提出近、中、远期目标, 从规划上减少城市对西湖的不良影响。

通过不断的努力, 西湖也在“开发”与“保护”这道难题上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不仅挣了票子, 还撑了面子。西湖免费开放以来, 杭州不但申遗成功, 还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东方休闲之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称号, 并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免费+周边消费”的商业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指出, 西湖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是我国重要的旅游景区。然而, 部分公众对西湖景区免费模式, 有三方面误读:第一, 岳王坟、灵隐寺、虎跑寺都在西湖边上, 至今不免门票;第二, 西湖本来就是与杭州城区融为一体的开放式景区, 没有围墙;第三, 西湖景区免收门票, 实际是西湖周边的柳岸闻莺、花港观鱼等城市公园免收门票。作为游客, 如果不去这些城市公园, 围着西湖走一圈, 景区的核心价值也完全可以体验到。

由此可见, 西湖免费其实是一种“免费+周边消费”的商业模式。免费旅游的举措促进了杭州城市旅游在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的发展, 带动了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免费政策的实施, 直观上降低了游客的旅游成本, 游客逐年增加, 逗留时间延长, 使杭州市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为杭州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 促进了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

(二)

一种“经营景区”的新理念

西湖的经验很好。10年过去了, 西湖的成功模式却少有复制。这其中, 主要是一些景区的旅游发展理念存在问题。

“同样是湖, 杭州西湖景区已免费了近十年, 但扬州瘦西湖景区门票却要将门票提至120元?”对于网友的不解, 瘦西湖景区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景区门票价格此前已有6年未作调整, 这期间, 景区投入巨额资金用于项目改造、扩容建设。

无独有偶, 尽管湖南张家界景区自今年起将游客游览时间由2天延长到3天, 并且免费乘坐环保车, 但245元的门票价格仍旧高居中国门票最贵十大景区排行榜前三位。张家界市副市长梁碧表示, 张家界核心景区面积达264平方公里, 游道400多公里, 景点300多个。“每年景区的维护和管理费用也是一笔大数目, 仅保护景区生态、地质灾害防治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每年增加的开支就近1亿元。”

九寨沟景区管理局局长章小平也表示, 除了环境保护外, 还需要投入部分资金用于保障景区牧民的日常生活。

言外之意, 我们的各项费用入不敷出, 所以只有涨价!

浙江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周玲强认为, 西湖免费看上去是一种现象, 实际上表现了杭州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理念, 即不以门票为主要追求, 而是注重城市与旅游的共同发展, 达到一种品质生活。

对于10年间“西湖模式”为何鲜有效仿,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仲向平认为, 目前国内许多景区与周围经济的关联度低, 照搬免费“西湖模式”可能会遭遇“水土不服”。但杭州推动景区免费开放过程中的顶层制度设计、后续管理理念, 却值得借鉴。“西湖模式提供了一种‘经营景区’的新理念——不局限于景区的‘小账’, 而着眼于城市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大账’。”他认为, 从长远来看, 景区应变成整个城市旅游产业链中的一环, 与周边关联产业协调发展, 这样才可能形成良性循环大格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蔡红认为, 经济欠发达地区没有能力进行较高级的转化, 只能通过景区门票直接谋求经济收益, 尚可理解。但相对发达地区完全可以采取景区门票降价甚至免票的方式, 吸引高级经济发展要素。

在产业延伸上做文章

“将围墙推倒看似简单, 但如果没有找到门票之外的经营收入来源, 没有拉长相关产业链是不行的。”专家指出, 成熟的旅游模式应该是低门票, 靠延伸产业增加收入。景区免费开放只是吸引游客的一种手段, 但收回成本却需要依靠相应的“休闲产品”。杭州在取消西湖门票之前, 餐饮、住宿、休闲等行业已经发展较好, 取消门票只是为了赢得更好的口碑, 让客流的增加更加迅速。

对此, 专家建议景区不妨通过增加服务品种、拓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 拉长产业链条等多种方式来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而不是紧盯着“一锤子买卖”的门票。

“西湖免费模式提供了一种经营景区的新理念, 西湖属于城中湖, 地理位置优越, 所依托的杭州市经济基础好, 旅游业发达, 免费开放后有充足的财力支持, 这是很多景区无法复制的, 在免费开放过程中的顶层设计、后续管理, 却可以作为借鉴。”仲向平说。

相关专家表示, 模仿西湖模式, 重在能够留住游客。一方面, 距离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较近的景区, 才能保障充足的客源;另一方满, 交通便利、旅游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优良才能吸引游客留下。西湖之所以能够留住更多的过夜游客, 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杭州良好的旅游设施和口碑。

“反观扬州瘦西湖景区, 地处长三角边缘地带, 城市规模较杭州小, 地方财政能力也不如杭州。更重要的是, 餐饮等休闲产业的发展程度不如杭州, 因此只能有选择地逐步实现免费开放。”刘思敏说。

但专家同时表示, 一些与社区环境融合紧密的旅游景区, 如上海七宝古镇、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 依据其旅游产品的形态和特点, 也都可以学习西湖模式, 不统一收取门票。

部分“西湖龙井”跟西湖不沾边 篇2

往往每斤几十元钱的龙井茶也会标称特级或一级,甚至有的根本不具备龙井茶的品质特征

质量低下、傍大牌

标称龙井茶,却不符合龙井茶的品质特征;号称特级或一级茶叶,实测品质却差出三四个等级。近期,北京市消协公布的一项比较试验结果叫人大跌眼镜:50件龙井茶样品,有33件不符合标准,占比超过6成,更是有13种“西湖龙井”根本就是假的。老舍茶馆、燕莎友谊商城、沃尔玛、 麦德龙等一些商家因销售问题茶叶而上榜。

农药残留、稀土超标

今年新茶集中上市期间,北京市消协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从北京商场、超市、茶庄、品牌专卖店随机购买了部分龙井茶产品,价格最高的样品为每斤2800元,最低的62元。并委托中国商业联合会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对样品的29项指标进行了测试。

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指标是反映茶叶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农药的残留情况可以了解茶叶在种植过程中喷涂农药的多少和是否喷洒了禁用农药。比较试验对六六六等25种农药残留指标进行了测试,没有发现农药残留超过国家标准要求的情况,但所有样品全部都检测出农药残留。

其中,检测出农药残留种类高于5个的样品有21个,有2个样品检出的农药残留种类甚至高达10种,分别是新奥购物中心天虹百货销售的、标称浙江南瑞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知福”一级龙井茶;麦德龙超市十里河店销售的、标称杭州西坞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西坞牌”特级西湖龙井茶。

另外,联苯菊酯和溴氰菊酯这两种农药使用率最高,分别有40个样品中检出联苯菊酯,39个样品中检出溴氰菊酯。测试结果表明,龙井茶产区使用农药的情况极为普遍,而且种类十分复杂。

此外,更有3种“龙井”稀土超。标茶叶生长环境受到污染,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本次比较试验对样品的铅含量、稀土含量进行了测试。经测试,所有样品中没有发现铅含量超标的情况,但有3个样品稀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要求,这在龙井茶检验中是非常少见的。

根据测试结果和样品的比对,这3个稀土超标的龙井茶样品的原料非常粗老,基本不具备龙井茶品质特征。3个稀土超标的样品均为在沃尔玛知春路店、朝阳大悦城永旺超市、永发生活超市群芳园店购买的预包装茶叶,在不打开包装的情况下无法看见内部茶叶的品相。

知名商家竟出假“龙井”

龙井茶中以西湖产区的龙井茶品质最佳,价格也最高。本次比较试验有13个样品标称西湖龙井或产地为杭州西湖,实测不符合龙井茶西湖产区品质特征。

这13件假“龙井”有不少出自知名商家。如老舍茶馆前门总店销售的、标称北京大碗茶茶叶有限公司的“老舍茶馆”一级西湖龙井;燕莎友谊商城销售的杭州狮峰茶叶有限公司的特级狮峰龙井,每斤售价1000元;沃尔玛亦庄店和物美泰和园店销售的杭州市西湖区茶叶有限公司“憩园”西湖龙井茶;当代商城销售的“首”牌龙井茶;马驹桥元长厚茶庄销售的“沈狮峰”明前龙井;超市发双榆树店茗茶香茶行销售的特级西湖龙井;麦德龙十里河店销售的特级“西坞”龙井茶;永辉超市旧宫店销售的四级“庆芳名茶”茶叶。

元长厚负责人表示,马驹桥店是该茶庄加盟商,由于元长厚在2008年取消加盟,这些之前的加盟商就处于“失控”状态,下一步将联合执法部门下大力清理原来的加盟商。

几十元龙井被标“特级”

高等级西湖龙井茶收购价格约在2000元以上,高等级普通龙井茶收购价格为几百元不等,而低等级或者粗劣的龙井茶收购价则只有几十元左右。经测试,有22个样品实测等级低于明示等级,占样品总数的44%,如天客隆超市广安门店销售的特级“红青隆”龙井、物美联想桥大卖场销售的特级“龙坞”龙井茶。

北京市消协介绍,从超市购买的龙井茶样品,实测等级低于明示等级的情况比较普遍,往往每斤几十元钱的龙井茶也会标称特级或一级,甚至有的根本不具备龙井茶的品质特征。此外,超市销售茶叶的生产日期不能体现龙井茶真正的采摘时间,如许多预包装的茶叶生产日期标示的是2014年1至3月,但实际上在2013年5月之后至2014年3月18日之前三级以上的龙井茶是无法采摘到的。

而茶庄、茶叶专卖店多以散装形式销售茶叶,个别商户为了推高价格,虚报茶叶的产区和等级,市场价格较为混乱。此外,由于普通茶庄多以散装形式销售茶叶,所以其生产日期很难确认。

温馨提示

买西湖龙井留意防伪标贴

除了西湖产区168平方公里出产的茶叶叫作西湖龙井外,其他产区则俗称为浙江龙井。消费者购买散装龙井茶时应注意查看西湖产区地域防伪标志来识别真伪。防伪标贴有年号用来证明是否是本年度的新茶,且刮开涂层后标贴上的编号也是唯一的,可以登录西湖龙井茶官方网站来查询标贴的真伪。

西湖 描写西湖的作文200字 篇3

春天,西湖边桃红柳绿,美丽极了。西湖边有许多游玩的人,有的人在散步、有的人坐在椅子上欣赏西湖的美景、有的小孩在柳树下玩耍、有的人在船上游玩。

夏天,傍晚的夕阳把西湖染成鲜红鲜红的,可美了!

秋天,桂花树上,满树金色的桂花可香了!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大家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要是你秋天去西湖一定会夸西湖真美!

冬天 ,树上、地面上、湖面上都是洁白的,真美啊!这时的西湖,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迷离西湖 篇4

——题记

我走出下榻的宾馆那个早晨就是近乎于漂泊和阔荡的。太阳以异乎寻常的扑上来的姿态一把将我抱住,我被吓了一跳,我的前一晚刚洗过的长发也被吓了一跳。我的身体被这座东方城市的太阳照耀得金灿灿放光芒,我情急地要遮挡什么,抓起的却是掀开我的手而飘向我身后的裙角,与此同时我头上的长发刷地一声由额前继而脑后亮堂堂飞跃而去。一个多么有意思的自然而然的开端呢!我想,我一定是可以立即就投身于西湖的,我的外壳被一天空的太阳揭去了。

不要以为这样一来就全世界都亮堂了千万别以为,因为我越来越感受到我前面世界的阴柔了,就好像迎面阴润的薄纱飘然拂在我的面颊和前胸,我的后脑正受着一样抚弄而被清凉,我的腰肢做着要凹下来凸起去的柔软样子。我于是小心翼翼地前行,小心翼翼地打量起来越来越近着我的薄茫茫雾气。直到我站在她的面前。我几乎用的我的指尖去撩开柔若无物的轻纱。这样描述都似乎不太舒服,或许我是用了自己的面颊去贴近的,因为我以后印象的开始是起于我面容的一阵丝滑和润浸。我身上太阳所给予的热情是一点一点被阴柔的气息舔噬去的,待到与西湖站在一起时,我已然升起西湖一般迷离的目光来端详一个世界了。这样一来我的天下像是被两个人的目光浇灌湿了的,西湖的,我的。

还不要以为这个世界的变化有什么界限或是边缘,真的没有,我就是走着走着就浸进去了的。我其实没有一个走进去或站在外面的过程,因为你以着观望的眼光看,你觉得你的前面有一个包裹的世界,你又觉得你用了进去的心态走着的,而这时在别人的眼里也正是同样的心情和眼光好奇着已经包容进去你了的世界。真的,你一点儿不知道你已经神秘了。你不知道的是一个关于观望的世界都是莫测的道理。好比这西湖。我的进去的心态支持我得十分的实在,好似还可以延长很久比如一段不慌不忙的引桥。所以我对于一下子看见了自己的眼底就是水的感觉是猝不及防的。我想起了流经我家乡的那条水床里的长江,深蓝?黎黑?苍黄?不能够简单肯定水色的但是有奔涌形态的水就叫做长江。我还想起了我见过的黄河,黄汤汤的水里呈现的奔涌和跃动……再比如我想起的一些我见过的湖,青海湖的蓝,太湖的灰绿,南湖的清……你知道我是要说西湖的,可是如果我说西湖没有呢。你信不信,我说西湖是我们生命呼吸的一个汇集,或者干脆西湖是幻影,你怎么可能信我也要不信。所以我觉得让我所说的仅仅是一种说法,我于是描述起来就轻松了就自由了。

西湖就这样如一张巨大的幻影静寂悄灭地铺陈在我们的眼前,无色,空蒙,似醒,非动,我们人的灰灰薄薄迷迷离离的目光才可以放在上面做轻轻的滑翔。不要去和湖畔的荷花逗留太久,怎样的袅婷与婀娜和怎样的风柔与缤纷都是湖水的影子,你的手重了你的眼神艳了你的身子斜着它了都会就融化掉,倘若满湖水里的荷花影子先于湖水幻灭了,而我们的莫可名状远远多于我们的难过的心性,那就等于我们展示了一次自己的缺陷给自然,那西湖会被担待所沉灭的呢。还有垂柳我们会见过太多的垂柳,即使是完全无法生垂柳的水土,只要有人在,也是会设法让垂柳生根的,所以一些寻求美好的花园或场所里都有垂柳,就象一些地方有了十分清净而又柔软的女人。西湖的垂柳却是无法与任何一样形势的其它地方的垂柳做比,原因不是它怎样怎样的多和软和通常形容的烟雨情态,而仍然是因为了它们身子下的西湖水,如果不是西湖水,那沿堤的柳再多再密再烟雨也是一切垂柳所本质的。现在看看西湖,看看西湖无涯无形的水上似荡非飘似飘非荡的朦胧,再看看远处曲线般悠长似有若无的山影,垂柳的烟雾轻绿而散漫,水里一经倒影这轻绿而散漫的烟雾和曲线山影的纠缠,那西湖就真是说不清了,那恍然若梦的景象里就终日飘荡有润浸丝滑的呼吸,倘若多疑是你的习惯那你就有了对于西湖的无声无息的嗅,你嗅觉这里面是菏叶的呼吸还是垂柳的呼吸,或者是西湖山影的呼吸还是西湖底藏有柔软女人的呼吸……总而言之,这个时候你才有所察觉你已然在西湖里同着周围一起地静寂悄灭。

现在就说得通我们所看到的西湖了。从早到晚地这儿的游人都不多都很分散似的,如果你以为是艳阳高照的原因,那么你在清晨五点多钟和傍晚华灯初上时你也去看看,一如日间正午的时段,闲散的,寥寥的,轻言细语轻手轻脚的,清清淡淡飘飘悠悠的。当然你也别问我一些所谓相关西湖的常识,比如苏堤或白堤,比如断魂桥奈何桥……因为我会说我怎么知道呢,或者我说它们那些的那些难道是很与西湖先天联系的么?也当然,不会有人问起我的所以我用不着紧张,我显然更适宜处于我在西湖中的位置。这就走进西湖的傍晚了。

落日走远余晖去尽是我靠近的西湖,记得我轻轻贴紧了它我轻悄悄地深怕遭到拒绝。我从自己笨重的旅行皮鞋里取出我走了一天的双脚,我放它们在西子的怀里了。我特意以眼睛的余光扫视了一下周围,很少很少的人,没有人。但我调转头略微静下心来就发现,水里有水里什么都有,船影山影树影人影它们混合地都在水里,我这才醒悟到我的眼前,一天下的东西都是灰亮灰亮的,一天下的东西又都是迷迷离离的,而事实上一天下的东西就是天和水,而事实的事实是天和水谁也不知道谁是谁了。我放心极了,因为自然而然地还有谁又知道我是谁了呢?所以我于是感受到了一种铭心的舔噬,它们渐渐贯通我的全部精神,我有了苏醒般的觉悟,我闻到了它身体的淡淡的腥味,接下来我听见了拍打我们岸边的声音,就象是凡是岸都有这声音周周遭遭也都有了,这声音是我听到过的。我忽然想起来一种试验,假若我将这些声音与在一湖里正朝我碎碎跑过来的模样水的模样,我将两者牢牢地结合一体地想,我立即感觉出这个新的形象是这般的急切而又无助,暮色越深,那声音里透着了不安与焦灼。我便也急了,我甚至有丝丝的牵挂的疼在升起来。我可以走,可以回去,但它们呢?

我不太有贴近湖的体验,而这一次竟是纯情的西湖,它还有气味,还有声音,还有模样和情态……

我不愿意过多地去亲密着西湖了。很难得说清一个理由,或者是怕它的小心翼翼也或是怕我自己的翼翼心小,我选择了在它的身畔漫游。

“无处不春风,一见识旧识,一言知道心”。这是西湖畔无数晨练者之一的一位先生所为。湖水还在晨曦中半透出暧昧的眼神,湖畔宽阔的大道已铺散了许多锻炼的人了,放眼望,裙袍舒卷彩袖翩纤,又虽莺歌燕舞手舞足蹈却影影绰绰无声无息,恍若一幅流动无声的水墨画卷。让我好奇靠前的是这样一个其间于云雾流淌的先生,我们日常生活所用的塑料水桶被跟随着这个人放在一边,他挥舞一支在桶里吸足了水的巨毫,他让巨毫在水泥板地上大幅度书写。这就是我所看到的诗句了。这样的书写在我大脑里立即建立起的联系是舞蹈,一个名叫“书法”的舞蹈。那在舞台上气韵流淌呼风唤雨沉鱼翔底声息仰止的气象一下子就笼罩了我的全身。你问他,他说练静心气而健身。说话间他眼前的地上已然涌动下一串串云卷云舒的词句。

滑汗冰老人那如燕子般轻盈矫健的滑翔弧线是怎样穿越过稠密的人烟,又怎样象点染了湖水一样轻灵地和我檫身而过,都是我以后想起来十分模糊的印象了。只觉得在我全心全意迷恋地上舒卷的书法和飘逸的书法舞蹈时,地面掠过一片飞翔的阴凉带起薄薄的轻尘飘然而去。不禁抬头看过去,我的视线里是一面旗帜般飞扬的衣影,往后飘飞的须发好似一道湖水的波纹被遗留在我们的感觉里。我惊喜地等待着,不一会儿,见老人且进且退亦飞亦旋,好一阵的人与地纵横纠缠,引我击掌欲呼而不能。

舞剑的打拳的跳舞的临风面湖极目的三言两语聊天品茶的款款行走的,不一而足。我的漫游成了一线连动的张望。

就走到了离湖畔最近的街道了。法国梧桐一棵挨一棵地沿街道两旁成串,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它们的若人形的扭曲总是透出些须感伤,那手掌般的叶片繁复而色深,让人看着想不出世间的事情有多少的可以单纯或是简单。我有些忧伤,只要看见法国梧桐我大约都会发一会儿楞或枯坐一阵。如今我的家乡已见不到它了。

太阳滚热时分,我随意地走到湖畔树阴下轻轻仰躺下来。四周围静极了。我一个人看着想着, 一些文字文辞恍若我身边的一两个人影, 懒散, 游动, 恍惚。现在还记得那时的神志似乎仅够我睡在那儿, 用一方手机随意而又迅疾地敲打些汉字出来, 它们就是我身边不远的西湖那般含混迷离, 头上梧桐树叶悄无声息地摇晃, 对面酒吧一条街所有的木门密不透风, 可以想象里面人工的冷气正吹拂几个饮酒人。

“西湖美不仅因其婀娜, 而尤在于其随心任性又淡泊无意之自然。凡所处市民或游人无蜂拥。乍看, 湖中散舟闲荡湖边木椅任逍遥, 世人当西湖有却无。却秉其汪洋而凝脂微漾, 又世事与之而显轻巧, 事故无中皆有。其神真而形敛, 其动轻而起小谰, 此天然薄妙之大气略胜我家乡发展生猛之新态耳。今又沿西湖走南山路而顶骄阳, 湖畔山野杂树丛生朽木晦石而棚户栉比。探之, 始得其清末民初故址。纵深, 家家木门嵌乱石户户阶檐染苔痕。又瓦缝生树树下长草草而虫鸣鸟飞。饭毕出而面湖水坐, 其时涟漪相拥热风微熏。景为风菏曲院, 然若大之处所又亭台楼阁若慌弃闲置, 其不经意而顺人心, 待尽兴觉它, 方知性灵里透细腻淡忧。”……

西湖的雪景 篇5

好奇心打动着我,使我感觉到眼前所看到的之不满足,而更向处境较幽深的韬光庵去。我悄悄地尽移着步向前走,老李也不声张地跟着我。从灵隐寺到韬光庵的这条山径,实际上虽不见怎样的长,但颇深曲而饶于风致。这里的雪,要比城中和湖上各处的都大些。在径上的雪,大约有半尺来厚,两旁树上的积雪,也比来路上所见的浓重。曾来游玩过的人,该不会忘记的吧,这条路上两旁是怎样地繁植着高高的绿竹。这时,竹枝和竹叶上,大都着满了雪,向下低低地垂着。《四时幽赏录》“山窗听雪敲竹”条云:“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忽尔回风交急,折竹一声,使我寒毡增冷。”这种风味,我们是没有福分消受的。

在冬天,本来是游客冷落的时候,何况这样雨雪清冷的日子呢?所以当我们跑到庵里时,别的游客一个都没有,──这在我们上山时看山径上的足迹便可以晓得的──而僧人的眼色里,并且也有一种觉得怪异的表示。我们一直跑上最后的观海亭。那里石阶上下都厚厚地堆满了水沫似的雪,亭前的树上,雪着得很重,在雪的下层并结了冰块。旁边有几株山茶花,正在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那花朵有些堕下来的,半掩在雪花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然,使我们感到华而不俗,清而不寒;因而联忆起那“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来。

登上这亭,在平日是可以近瞰西湖,远望浙江,甚而至于那缥缈的沧海的,可是此刻却不能了。离庵不远的山岭、僧房、竹树,尚勉强可见,稍远则封锁在茫漠的烟雾里了。

空斋蹋壁卧,忽梦溪山好。

朝骑秃尾驴,来寻雪中道。

石壁引孤松,长空没飞鸟。

不见远山横,寒烟起林杪。

《雪中登黄山》

我倚着亭柱,默默地在咀嚼着渔洋这首五言诗的清妙,尤其是结尾两句,更道破了雪景的三昧。但说不定许多没有经验的人,要笑它是无味的诗句呢。文艺的真赏鉴,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本来拟在僧房里吃素面的,不知为什么,竟跑到山门前的酒楼喝酒了。老李不能多喝,我一个人也就无多兴致干杯了。在那里,我把在山径上带下来的一团冷雪,放进酒杯里混着喝。堂倌看了说:“这是顶上的冰淇淋呢。”

半因为等不到汽车,半因为想多玩一点雪景,我们决意步行到岳坟才叫划子去游湖。一路上,虽然走的是来时汽车经过的故道,但在徒步观赏中,不免觉得更有情味了。我们的革履,踏着一两寸厚的雪泥前进,频频地发出一种清脆的声音。有时路旁树枝上的雪块,忽然掉了下来,着在我们的外套上,正前人所谓“玉堕冰柯,沾衣生湿”的情景。我迟回着我的步履,旷展着我的视域,油然有一派浓重而灵秘的诗情,浮上我的心头来,使我幽然意远,漠然神凝。郑綮对人说他的诗思,在灞桥雪中,驴背上,真是懂得冷趣的说法!

当我们在岳王庙前登舟时,雪又纷纷地下起来了。湖里除了我们的一只小划子以外,再看不到别的舟楫。平湖漠漠,一切都沉默无哗。舟穿过西泠桥,缓泛里西湖中,孤山和对面诸山及上下的楼亭房屋,都白了头,在风雪中兀立着。山径上,望不见一个人影;湖面连水鸟都没有踪迹,只有乱飘的雪花堕下时,微起些涟漪而已。柳宗元诗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想这时如果有一个渔翁在垂钓,它很可以借来说明眼前的景物呢。

舟将驶近断桥的时候,雪花飞飘得更其凌乱。我们向北一面的外套,差不多大半白而且湿了。风也似乎吹得格外紧劲些,我的脸不能向它吹来的方面望去。因为革履渗进了雪水的缘故,双足尤冰冻得难忍。这时,从来不多开过口的舟子,忽然问我们说:“你们觉得此处比较寒冷吗?”我们问他什么缘故。据说是宝石山一带的雪山风吹过来的原因。我于是默默地联想到智识的范围和它的获得等问题上去了。

我们到湖滨登岸时,已是下午三点多钟了。公园中各处都堆满了雪,有些已变成泥泞。除了极少数在等生意的舟子和别的苦力之外,平日朝夕在此间舒舒地来往着的少男少女、老爷太太,此时大都密藏在“销金帐中,低斟浅酌,饮羊羔美酒”,──至少也靠在腾着红焰的火炉旁,陪伴家人或挚友,无忧虑地大谈其闲天,──以享受着他们“幸福”的时光,再不愿来这风狂雪乱的水涯,消受贫穷人所惯受的寒冷了!

这次的薄游,虽然也给了我些牢骚和别的苦味,但我要用良心做担保说,它所给予我的心灵深处的欢悦,是无穷深远的!可惜我的诗笔是钝秃了。否则,我将如何超越一切古诗人的狂热而歌咏它呢!

好吧,容我在这儿诚心沥情地说一声,谢谢雪的西湖,谢谢西湖的雪!

(本文有删改)

【编后语】

2004年的冬天如约而至。

在我这个北方人印象中,冬天永远是和雪联系在一起的。雪后的早晨,喜欢双脚踩在白白的雪地上那种软软的感觉,喜欢呼吸那种冰凉但清新的空气。还有,小时候打雪仗时被同学将雪球塞进脖颈的感觉,至今想起来后背还凉凉的。

雪,在孩子们眼里是玩具,是上天的礼物,在诗人、作家的笔下,它又是寄托感情,抒发心中块垒的“意象”。本期三篇“雪”文章可以让同学们充分体会到“雪”的文字之美。

斯妤的散文作品富有特色,真挚美好的思想感情、灵动鲜活的艺术风格、深刻独特的人生思考,使她成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代表性作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她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小说,显示了她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生活积累。她的创作始终有一种不急不躁的稳定心态。健康、真诚、积极向上的情感是斯妤创作中始终不变的基调。《新雪》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祝勇是当代新锐散文代表人物,有人评价他是“五四”时代作家的转世。他的散文透出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却不给人附着在文章表面的感觉。他的《雪》读来细腻柔婉,苍凉凝重,字里行间透着哲思与灵气,透着一种对历史人文的眷恋和扯不断的文化情思。

钟敬文是著名民俗学家,民俗文化学创始人,同时还是著名诗人、散文作家和文艺评论家。郁达夫曾评论他的散文“清朗绝俗”。20世纪30年代他淡出文坛后,专心从事民俗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西湖的雪景》写于上世纪20年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有“五四之子,民俗之父”之称的钟先生那浓浓的诗人气质和情愫。

本期文章发稿之际,来自中国气象局消息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我国今年冬天出现“暖冬”的可能性增大,这就意味着下大雪的可能性减小了。记忆中,这些年冬天的雪是越来越小、越来越少了。让我们热切地盼望下一场大雪吧,然后到那雪地上,到那白色的地毯上去撒点儿野!

描述西湖的美文欣赏:西湖印象 篇6

如果不是赶到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办理业务,恐怕我对西湖的美还只停留在古诗词句或者电视里一闪而过的镜头当中,停留在憶想里。

来杭州的几天里,每天都忙着外出办事,偶尔抽出半天去鲁迅故居景点走动了一下,感觉时间匆忙,穿过一个又一个长廊,看旧时的三味书屋,百草园以及展厅鲁迅大副的黑白故事照片,他的那些经典语录也都赫然在列,这个非常时代的热血斗士正炯炯地注视着我,我隔着时空和他对视了几秒,使得本来就热得不停冒汗的我更加汗水涔涔了。

但这和西湖有什么关系?

记得鲁迅曾说过,西湖的风景虽然宜人,有吃有玩的地方,但总流连于湖光山色而忘返,也会消磨人的志气的。所以,我在昨天比较空闲的晚上,信步去了西湖。就在西湖的堤岸上想起了鲁迅,想起他笔下的苦难呐喊,想起着长衫的孔乙己靠在柜台品着小酒吃茴香豆的样子,相比较西湖的桃红柳绿歌舞升平完全是两码事。不同的年月,不同的朝代,感触截然不同。杨万里的接天莲叶和映日荷花在湖水的南侧一隅,也并没有无穷碧,荷花亭亭地高处水面打着花苞未展。六月的西湖风暖,诗人笔下将杭州比做汴州了,诗人玩的是艺术和想像,所以会夸大其辞,鲁迅似乎带些不屑或者不认同那些醉人的美,他的眼睛里是疾苦且愤慨的。

我那刻走在苏堤和白堤上,垂柳轻轻地拂过脸颊,间或别致的路灯下的堤岸,柳树栽满,各种鲜花依此递进,衬托着半透明的湖水。不禁感慨苏东坡和白居易两大文豪在杭州出任时治理西湖为世人所做出的卓绝贡献。极目眺望着盈盈微波的水面,有几只装满彩灯的画舫在湖面悠闲地转着,里面可有苏小小绝色的舞姿和挥墨?也恰巧,在一个古香古色的亭子里,苏小小的圆圆的墓丘有些寂寞地在明亮的灯光下安然。我默默地走过去,再走远。

西湖的一边有通体被灯光包围的雷峰塔,另一个是保叔塔。因此西湖有一湖映双塔景致的说法。保叔塔被称作老衲,雷峰塔被称作美人,而偏偏被称作美人的雷峰塔却有着镇压千年蛇妖的传说,这是个悲怆的爱情故事。周遭有不突兀温柔弧度的群山,半包围了西湖的所有故事和在此安息的几位名人,更令她夺目起来。

我围着湖水绕了近半个小时的路,就是为了走到这个令西湖平添了几分神秘的传说中的断桥,想经过它,是不是也想来些偶遇?断桥在冬天有雪的时候远远望去,被雪覆盖了两端,中间拱起,好像断了一般,所以才浪漫地被称作断桥残雪。夜晚灯光布满的桥断,在远观也一样似断非断。

我几乎是怀着激动迫切的心情了,走近,心跳加速。我仿佛看到白娘子和许仙就在那里执手深情相望了。可是,到了跟前,才发现断桥跟一般的石拱桥没有什么两样,一样行走着群结而出的行人,或笑或闹,不曾脱离尘世的五味。

原来美是用来远观和想像的,距离太近多少会令人失望。我和她近在咫尺,我用脚步丈量着这传说中的盛大美好,一物一景一汪碧水,然而我终究在这千年历代文人堆砌下的厚重文化里,有些不知所措了。

我已表达不出真实的感受了。

有盛唐和艳宋的诗篇,有鲁迅的不屑和傲然,有雷峰塔下孤山奔来的青衣,水漫金山,草长莺飞,如宣纸洇满秀色江南,这就够了,近观或远观都一样,又似凡间琐碎的情爱恩怨,如断桥,如你想见不想见的西子湖水,藕断丝连,绵长且万年不曾分断。

《西湖》 篇7

渡江云・西湖清明

作者:吴文英朝代:南宋体裁:词羞红鬓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题门惆怅,随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如觉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注释】 ①羞红:形容红花如含羞美人之容颜。

②鬓浅:形容嫩叶如女子鬓发。

③颦:皱眉。

④片绣:指草地。

⑤重茵:双层席,百席。此处比喻芳草

⑥旧堤:杭州西湖与白堤交叉,形如燕尾。

西湖风雨几时休 篇8

这不能不说是读毕《出轨》恰到好处的一种理解。然而,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终究无法理解市场经济规则下的行为方式,更难以解决其中纷繁复杂的矛盾冲突。本书的主角娃哈哈和达能也概莫能外。

在商业社会,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商业判断负责。娃哈哈或许没有想到,合作十年后达能会提出进一步掌控品牌的强硬要求,而作为事件的另一方—达能更是难以预料,民族主义的大旗竟然会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以压倒性优势向它步步进逼。非常可乐的是,一场或残酷,或生硬的商业纠纷在众多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俨然已经成为一份茶余饭后的谈资。即使是两国高层的介入,也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否是舆情驱动下的事态升级。

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在建立,其中许多因素都处于未定。也正因如此,是非的评判变得充满变数,然而这对于在国外市场规则下运作多年的跨国企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风险和挑战。一件事情如果不能按照既定的某种规则运行,则出轨迟早发生,甚至出轨的方法和形式,还可能演绎出更多的花色。

即使达能真的设计了长达十年的所谓“圈套”,在合理利用商业规则的前提下,被算计者也应以规则内的方式进行反击。娃哈哈的所为显然不在此列。而娃哈哈的杀手锏—保护民族品牌等等的提法,也似乎经不起推敲。为何当娃哈哈悄然变为宗庆后的私人收藏之时,宗氏没有大张旗鼓地拿民族品牌说事儿?为何在市场推广时,民族品牌“非常乐可”要比可口可乐之类的国际品牌更低价,说白了,贱卖民族品牌是否也是捍卫者的手段之一?这里显然是说笑,然而,当自身私利面临纠葛时,才抛出民族品牌的矛与盾。我们不禁要问,这番心思保护了谁,又伤害了谁?

市场从来不是一池清水,然而混水摸鱼者总该尽量克制自己“狗急跳墙”的本能。如果我们的民族品牌需要通过“装可怜”“玩权术”的方式保护自己,我看不到这样的品牌有什么可以与民族挂钩的资格。一个骨子里都没有气量的品牌,如何张扬我们的民族气节?打不过就撒泼的泼妇风格有什么资格和民族二字同论?

当《出轨》让我们产生上述想法时,我倒认为,这是一本足据价值的商业传记。事实上,我们尽可以说“达能也不是什么好鸟”,而且在书中你同样可以看到支持如此观点的内容。而这种努力保持客观与超脱的态度,才是一本书难能可贵的地方。阅读之余,你完全可以凭借此书,对我的观点大力抨击。如果小家子气的企业老板和心怀不轨的外资公司都能够被坦荡的记录,娃哈哈与达能的争执在是非尚未明断时,也至少为我们留下《出轨》这么一本好书。

最近一次看到相关报道还是春节之前。听说,范易谋已然做出了温和的姿态。或许事情仍存有变数。如果说“出轨”已成现实,那么娃哈哈与达能目前的关系最多也只是“分居”,离婚的情节多少算是作者对未来的某种预估。然而这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民族主义的大旗终究压倒了某种对规则的精心算计。细想起来,五味陈杂,我们不知道是喜还是忧。

紧密的全球经济联系,已经关系到了更多中国人的饮食起居。作为制造业基地,中国市场的种种神秘,让企图将服务和其他产业延伸至此的国外公司颇多顾虑。娃哈哈面对达能的这样一场胜利,我们赢得了一个怎样的品牌,现在还很难说。可我们知道,欧洲没有另一个“可口可乐”,或许大洋洲、南美洲也没有,为什么中国一定要有?如果不是某种自卑情节的驱使,我们何必锱珠必较?如果为了娃哈哈,我们的市场丧失了一些信誉,无论多少,是否值得?是否值得为了某些本该在市场中解决的问題,损耗中国市场的信用?

游西湖,消融心中寒冰 篇9

朋友说:放下吧, 走出来。

父母、姐妹说:平安、健康就是一切。

老公说:我们相伴就是幸福, 就是安好。

儿女说:妈, 累了就歇歇吧。

我也对自己说:放下吧, 挽个结, 与过去说再见。

他们和我自己说得都对, 我得要心中的冰消融!因此, 听从他们的建议, 也遵循自己内心的召唤:出去走走。

选择了早已向往的杭州。此时此刻, 我愿意把这块寒冰放进美丽的西湖, 让它慢慢消融、流动、欢畅。

五月二十五日, 我和老公踏上了苏州去的车, 再转乘杭州, 第二天早上, 到达了美丽如画的西子湖畔。

阴雾的天气, 西湖如一个娇羞的姑娘, 蒙着面纱羞羞答答地接待了我们。这样更给她增添了一份娇羞、一份妩媚、一份神秘。

在西湖边上找一个旅馆入住, 放下行李后, 我和老公简单吃了一些东西, 迫不及待地漫游西湖。

我们拒绝了导游, 拒绝了大巴, 拒绝了游览车, 拒绝了自行车, 我们要漫步西湖, 层层解开她那神秘的面纱。

我们是从东边自北向南游玩的, 酒店老板告诉你们说步行太累了, 需要3个小时才能走完呢。结果, 我们围着西湖漫步一周回到原点后一计算, 费了我们7个多小时的时间。我和老公都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但玩得很愉快, 并没有累的感觉。

行走西湖, 仿佛穿越到了古老的岁月:仿佛看到了多朝多次治理西湖的景象;仿佛看到了朝廷带着王公大臣南巡的壮观场面;仿佛看到了文人墨客陶醉美景, 挥笔抒怀的场景。

看到雷峰塔的时候, 我想到了儿时看的《白蛇传》、《劈山救母》等电影故事。白娘子、许仙、法海等人物在我脑中活跃。在湖的西南处, 立着“雷锋夕照”的碑, 据说, 夕阳夕照时, 塔影横空, 金碧辉煌, 由此得名。而我们在这个地点的时候虽然是下午的夕阳时分, 但那时是阴天, 没有阳光, 所以也不见夕阳, 没有看到雷锋塔夕阳西下时的美景。相传, 法海和尚将白娘子镇压在塔下, 并咒语:“若要雷峰塔倒下, 除非西湖水干。”据记载, 西湖虽经多次治理, 但水从没有干过, 可雷峰塔的碑上介绍, 雷锋塔曾两次倒塌, 多次修建。我和老公调侃说:“不知白娘子是否还在塔下”。

“雷峰夕照”的对面是苏东坡馆, 馆内挂着东坡诗词和老百姓赞颂他的功绩的图片。透过图片, 仿佛看到当时当地官民和谐, 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从苏东坡馆出来, 就漫步在“苏堤”之上。提起此堤, 西湖人又会很自然地想起苏轼, 想起他对治理西湖做出的极大贡献。据说从五代至北宋后期, 西湖常年不治理, 葑草湮塞占据了湖面一半。苏轼上书皇帝, 断言:“杭州之西湖, 如人之有眉目, 概不可废也”。同年4月, 动员20万民工疏浚西湖, 并用挖出的葑草和淤泥, 堆筑起自南至北横贯湖面的长堤, 在堤上建起6座石拱桥, 自此西湖水面分东西两部。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 取名“苏堤”。相传杭州名菜“东坡肉”就是苏轼犒赏疏浚民工的美食。

长堤卧波, 连接了南山北山, 给湖面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 堤的两旁栽满了树木花草, 寒冬一过, 树木扶疏, 鲜花艳艳, 再加上湖光倩影, 更显款款柔情, 所以又叫此堤为“苏堤春晓”。

初夏的“苏堤”更有另一种妩媚、婀娜、多姿、妖娆、风情。堤两旁粗大的香樟树浓郁地把头顶上的天空遮起来, 即使太阳出来也感觉不到暴晒, 头上空就像打着无边的绿色植物油伞;微风细吹, 樟枝摇曳, 樟香徐动、弥漫, 熏醉了浅夏, 熏醉了堤上人;身着丝绸长裙的窈窕淑女在微风中衣袂飘飘, 点缀了堤的风景, “苏堤”显得更有风情;偶尔, 松鼠拖着长长的尾巴灵动地在香樟树上窜来窜去, 还不时地闪动着那好看的双眼看着行人, 或者前爪举起果子, 后爪立地很香甜地享受着美味的样子, 让人忍俊不住;堤旁边一处处、一簇簇叫不出名字的花草正努力而张扬地绽放着: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如雪、紫的如焰。红的妖娆, 粉的娇羞, 白的静谧, 紫的贵雅。但不管是妖娆的、娇羞的、安静的、贵雅的, 都挡不住蜂的多情, 挡不住蝶的缠绵, 也让路人流连忘返;拱桥上, 双双妙龄男女依偎定格浓浓的甜蜜, 把满满的幸福尽收闪光灯下。拱桥下, 艘艘游船载着游客, 划着涟漪, 优哉游哉穿桥而去;站在拱桥之上, 或是立于苏堤之上, 放眼堤的两旁, 是西湖之精华———湖水, 西湖因水而得名, 因水而得以再造。湖水, 是西湖之魂、之灵、之眸。漫步苏堤, 犹如身处西湖之中, 被湖水偎着, 身心舒畅;如果走累了, 或者是舒心的美景牵绊着你的脚步的时候, 堤两旁有木质的椅子静倚湖边等候着你来小憩。

我们就这样走了一段又一段的“苏堤”, 过了“苏堤”上的一桥又一桥, 段段都让我欣喜, 桥桥都让我留恋。静静的湖面, 船桨划过之处, 涟漪一圈圈地扩散开来, 伸手于水中, 涟漪抚慰手面, 仿佛给我抚慰, 这时心中的皱褶也被抚展开来, 心中的寒冰也仿佛遇到暖阳般的慢慢在溶化。

在苏堤漫步的过程中, 见有“花港观鱼”的碑子, 我们拐进了院子里, 正好有导游在讲解, 说是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都来过此地观鱼, 并有题字, 但两位皇帝都心慈, 都愿鱼儿得水, 愿鱼在水中游, 而不愿让鱼在火上煎。所以, 他们都把“鱼”字写成三点水的“水”中鱼, 而不是四点水的“煎”上鱼。不是写了错别字, 而是善心所致。我赶忙看碑, 还真是呢!也许是后人为了赞颂皇帝, 也许是当地人为了编个故事吸引游客。但不管怎么说, 这个故事, 确实也愉悦了我心。读过碑字的故事后, 又去观鱼。各色的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那么的惬意, 那么的自得, 让人羡慕它们的灵动和自由。

苏堤的北边西侧, 有“曲院风荷”的标志。我们穿桥而过, 进入了这个院子。这是个很大的公园, 公园内大大小小的河池中栽培了许多荷, 导游说有上百种。水面上架起了造型各异的小桥, 站在小桥之上, 放眼观看, 一池池的荷叶正在肆意地绿着, 尖尖的荷包正孕育着怒放的姿态。仿佛看到浓夏里, 各色的荷花争先绽放, 着古装的靓女俊男从桥上走过, 如行于荷花之间, 人倚花姿, 花照人面。据说南宋时, “曲院”内有一座官宦人家酿酒作坊, 每当夏日, 和风徐来, 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 沁人心脾, 进院之人不饮亦醉, 好美的一幅荷香酒香熏人醉的画卷。正在沉思中遐想, 在遐想中陶醉, “咔嚓”一声带光闪的响, 拉回了我的思绪, 是一个老外用相机定格他眼中的美丽。龙应台说:“相机是心的批注, 眼的旁白。于是把它放进走路的背包里, 随时取出, 作‘看此花时’的心笔记。”而今天的我, 情愿让这些景的美和柔都进入我心中, 润化我心中的寒冰。我感觉到了寒冰消融的声音, 我感觉到了流动的舒畅。

走完苏堤, 沿着西湖的北边自西向东行走, 老公拿着杭州地图中的西湖部分指给我说, 这个桥就是断桥了, 断桥过后就是白堤了, 问我看不看, 我看着白堤两旁的垂柳在微风中妩媚, 忍禁不住地说:“看!”

“断桥残雪”这样的美景我们在这个季节是看不到了, 只能意会一下寒冬里, 南国飘雪时这里的美好景象, 但不由得又让我想起了《白蛇传》, 作为白素贞和许仙相会的地方, 更给断桥增加了神秘浪漫的色彩。

过了断桥, 踏上白堤, 白堤像苏堤一样也被西湖水依偎着, 堤两旁绿柳低垂, 轻风吹过, 低垂的枝条如少女般婀娜着身姿, 给西湖又增添了无限风情。少女们踏着柳下的青砖穿柳看湖, 垂柳绿色顺长的枝条和少女黑色飘逸的长发缠绵交错着, 仿佛演绎着西湖的曼妙缠绵。也有热恋中的少男少女和绵软的柳条合影留念, 西湖, 更显得多情而浪漫。

在白堤漫步的过程中, “楼外楼”的字样映入眼帘, 耳中仿佛传入歌舞的声音, 于是, 浅浅吟唱:“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感慨于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也感慨于当时的皇帝逃亡江南后的苟且偷安。

这条堤上, 刚上桥的一头是“断桥”, 意喻纯美的爱情故事, 这头是“楼外楼”, 记载着当时政要的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

从“楼外楼”处原路折回, 顺着西湖北边向东, 又参观了岳飞庙, 华灯初上时我们回到了住处。

西湖不仅仅只是湖光山色, 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更有人文气息。时间的沉淀、升华, 使西湖有一种丰腴之美、厚重之韵。游湖之人氤氲在历史、文化和现实的美景中陶醉。

第三天, 带着愉快的心情踏上了通往乌镇的大巴, 我要去感受江南那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

第四天回到苏州, 进行了姑苏水上游, 看了唐伯虎馆。以前看过园林, 这次就没有再去。

第四天下午的六点半, 我们坐上了回家的车, 趁着天还没黑, 带着愉快的心情欣赏着沿途的风景:苏杭的每一道路, 每一条河, 每一片湖, 每一个村庄, 都不孤立独行。路, 不管是高速公路还是田间小道, 都有花草树木伴行;河, 不管宽窄, 都有翠绿相依;湖, 不管大小都被花红柳绿簇拥;村庄, 都是氤氲在绿海里。

车在飞驰中, 大片大片的墨绿后移, 白墙蓝瓦的村庄在绿色中若隐若现。

上一篇:坚持成功的议论文下一篇:你是你的风景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