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共9篇)

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 篇1

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党组书记 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

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 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副书记

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

王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王..乐..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

王兆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副书记 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

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

刘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

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

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张高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

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

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

徐才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郭伯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

何勇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

令计划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

王沪宁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乌云其木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

韩启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九三学社中央主席 华建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

陈至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

周铁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

李建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兼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

蒋树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

陈昌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

严隽琪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

桑国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

梁光烈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兼国防部部长 马凯国务委员、党组成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

孟……国务委员、党组成员兼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中央政法委副书记 戴秉国国务委员、党组成员

王胜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

曹建明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

廖晖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

杜青林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

帕巴拉·格列朗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马万祺全国政协副主席

白立忱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陈奎元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国社科院院长、党组书记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李兆焯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黄孟复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中国民间商会会长 董建华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梅颖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

张榕明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

钱运录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兼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

孙家正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全国文联主席、党组书记 李金华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郑万通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邓朴方全国政协副主席

万钢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

林文漪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

厉无畏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

罗富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

陈宗兴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王志珍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何厚铧全国政协副主席

曾建徽与党和国家领导人 篇2

曾建徽在青年时代受革命熏陶,1945年在昆明西南联大和1946年后在北平清华大学学习期间,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并于1948年参加地下党。1949年春北平解放后,他被调入新华广播电台英语广播部(新华社对外新闻部前身)工作,从此走上了党的新闻工作岗位和对外宣传岗位,一连工作了50个春秋。

毛泽东、周恩来耳提面授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曾建徽在新闻界已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担任新华社对外记者组组长,是少数几位能进入中南海采访的新华社外事记者之一,使他有机会直接接触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从中受到极大教诲。

1959年,有一天,曾建徽在中南海勤政殿采访毛泽东接见外宾,正好迎面遇到毛泽东。当时外宾尚未到,毛泽东同他亲切握手,问他是哪个单位的,他答是新华社记者。毛泽东笑着说:“你们新华社要注意,报道不要搞浮夸,要实事求是。”

周恩来的外事活动很多,曾建徽与之接触的机会也较多。周恩来对工作极端负责,一丝不苟,待人谦和,使曾建徽深受教益。周恩来对一般干部很谅解,对部长们则要求很严。曾建徽在采访周恩来主持的国务院例会时,经常见到他就一些问题或数字询问在座的有关部长,他们有时答得比较含糊或不准确,周恩来就当场纠正,并且批评有关部长胸中无数,这样要误大事。

周恩来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后才能休息,他日理万机,但对新华社的重要新闻和评论都要亲自审阅。有时由于时差关系,有的国外分社稿子发到总社编好后送总理办公室已是下半夜,周恩来都在处理完重要国务后即审阅新华社送去的稿件,给退回后才休息。“文化大革命”后期,曾建徽参加新华社总编室发稿工作,每次值夜班都要等待总理值班室来电话说总理已经休息了,他们才下班,因为周恩来在晚间有时会就新华社某项报道作出指示的。

陪同邓小平出访日本

曾建徽先后担任新华社记者、副社长。在这期间,他曾随同邓小平先后出访日本和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撰写大量极具影响的通讯。

1978年10月22日至10月29日,曾建徽率强大的报道组随同邓小平访日,全程采访,昼夜奋战,圆满地报道了这次10亿中国人民和1亿日本人民“历史性拥抱”的大事。他亲自撰写了《历史性的访问——随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日本散记》,《人民日报》发表后,在国内外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通讯以独特的视野,从不同角度介绍了邓小平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评论家们认为,不但生动记载了邓小平访问日本所取得的外交上的巨大成功,同时深入地剖析了从周恩来到邓小平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日友好所作的贡献,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

1978年11月,曾建徽随同邓小平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短短10天,74岁高龄的邓小平,飞往3个国家的首都,行程1万多公里,曾建徽夜以继日地工作,采写了《难忘的东南亚之行》,发表在同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上。

负责撰写《中南海纪事》专栏开篇稿件

曾建徽长期在新华社对外部工作。1981年任新华社副社长,主管国内新闻对外报道、国际新闻报道和总编室的日常工作,同时仍主持和参加重大政治外事活动的采访报道工作。1986年至1992年,曾建徽虽仍兼任新华社副社长,但实际上主要是在中央对外宣传小组工作。

1981年新华社创办《瞭望》杂志,报中央经邓小平批准开办了一个“中南海纪事”专栏。

当时指定曾建徽和冯健负责写“中南海纪事”的开篇稿件。曾建徽等找中央办公厅的几位领导和中央领导同志的秘书分别进行采访,同中办许多熟知情况的同志们举行座谈,还经批准翻阅了中央一些会议的纪要和记录材料。根据搜集到的材料,曾建徽和冯健一口气写成3篇通讯,陆续刊登在《瞭望》“中南海纪事”专栏,并同时被《人民日报》转载。这3篇通讯是:《中南海的春天》、《时刻想着八亿农民》和《经济工作的战略转折》。

《中南海的春天》,以大量事实介绍了作为党中央第一线领导工作机构的中央书记处成立后的工作情况。

《时刻想着八亿农民》,介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如何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农村问题的情况。

《经济工作的战略转折》,主要介绍了陈云的经济思想和他在纠正经济工作中“左”的思想,使经济工作出现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这3篇通讯发表后,有的西方通讯社评论说,通讯使人看到“为神秘面纱所遮盖的中国最高决策的一端,引起人们的注目”。

随胡耀邦访问粤湘鄂和西北高原、内蒙古等地采访

胡耀邦任党的总书记期间,经常到各地视察、调研。曾建徽曾经多次随行采访。

1983年2月6日,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曾建徽随同胡耀邦总书记开始了为期19天、旅程1.2万里的粤湘鄂之行。

1983年7月16日晚上,工作了一整天的曾建徽随胡耀邦又踏上旅途,开始为期20天,行程近万里的西北高原之行。

1984年12月,曾建徽再次随胡耀邦访问鄂赣山区。1985年4月,随胡耀邦访问云南。9月,随胡耀邦访问新疆。1986年1月,曾建徽又随胡耀邦访问浙江、广东。2月,陪胡耀邦视察西沙群岛看望守备部队的指战员。

这期间,曾建徽在做好新华社所担负的领导工作的同时,笔耕不辍,废寝忘食,写出了许多很有影响的文稿。其中随行采访胡耀邦总书记的通讯有《南行一万二千里》、《西北高原行》、《内蒙古边境纪行》、《总书记来到共青城》、《鄂赣山区纪行》、《早春时节访云南》、《天山南北行》、《新年要有新面貌》、《西沙群岛之行》等9篇,文风朴实、清新、笔力遒劲,客观地记录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细节和瞬间,从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胡耀邦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思想作风和人格魅力。

曾建徽对胡耀邦很多重要改革思想的忠实记录和很有价值的分析,将永载史册。

同西方反华舆论作斗争

1989年平息政治风波后,面对当时滚滚而来的反华浪潮,曾建徽认真落实邓小平的指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外宣传,组织对美国等西方传媒的反击,特别是以大量的事实充分揭露暴乱真相。

北京政治风波后中央下决心大力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于1990年3月决定恢复中央对外宣传小组,由朱穆之担任组长,曾建徽任副组长。1993年,中央将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改称为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一个参谋和助手,负责统一管理全国对外宣传工作。在人权、西藏等问题上的斗争,对外宣传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打开了一些局面,在重新树立和维护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香港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在宣传工作史上也是精彩篇章,打了一个漂亮仗。8000多名记者云集香港,其中有6000多名外国记者。中央特别重视这次宣传报道,派出600多名记者。曾建徽是这次宣传报道的总指挥,负责筹划主持整个对内对外宣传和报道工作。

曾建徽深有感触地说,跟英国打交道,情况复杂。比如香港回归仪式现场电视直播是用我方拍的镜头,还是用他们拍的镜头?当时还是港英管理着,他们想垄断。经过艰苦谈判,最后达成协议,我方电视台一台机器,港英一台机器,同时往外传播信号,由用户选择。由于中央电视台报道信息量大,全面及时,被外国电视台大量采用,广泛转播。可以说是压倒了西方的宣传。这期间,曾建徽还组织国务院新闻办制作了大量宣传品,介绍中国的情况,香港的历史、香港问题的由来,同港英及彭定康的斗争,以及一国两制与香港未来的前景等等,全部以事实说话,内容短小精练,制作精美,很受欢迎。

1994年,海外出版了一本对周恩来造谣中伤的书《叫父亲太沉重》,作者艾蓓,闹得沸沸扬扬。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国和世界上享有盛誉。中国政府怎么可能坐视不理,中央要求新闻办辟谣。

在曾建徽主持下,新闻办写了《揭开艾蓓身世的真相》长文,经中央审定,通过新华社在海外发表,用铁的事实戳穿了艾蓓的弥天大谎,使真相大白于天下。

1994年,海外还出版了一本对毛泽东造谣污蔑的书《毛主席私人医生回忆录》(中、英文两种版本),作者是当过毛泽东保健医生的李志绥。

新闻办通过中央文献研究室,找到几位曾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如秘书林克、保健医生徐涛、护士长吴旭君等,由他们根据亲身经历,批驳李志绥的谎言。这几位同志写的文章集成《历史的真实》一书,在香港出版,向国外发行。海外读者反映:“这才是真正的毛泽东”、“李志绥太可耻了”。这让李志绥的谣言失去了市场。

精心运筹当好新闻发言人

曾建徽从九届人大一次会议至五次会议担任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每次新闻发布会前,他总是精心运筹,作好充分准备,夜以继日,忘我地工作着。他特别熟悉新闻宣传,尤其是对外宣传和人大工作,受到国内外广泛好评。

1998年3月17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天的会议由大会执行主席胡锦涛主持。曾建徽是大会执行主席之一。会议经过投票表决,决定朱镕基为国务院总理。

自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至第五次会议,每次会议闭幕后,曾建徽作为大会新闻发言人,都主持中外记者招待会,邀请朱镕 基总理同中外记者见面,并且回答记者的提问。

新闻发布会上,曾建徽在回答外国记者一连串的尖锐复杂的问题时,思维敏捷,经验丰富,沉着应对。例如,2002年3月4日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前的记者招待会上,美联社记者问:朱镕基总理将于明年3月本届任期届满,明年此时,他是否还要作政府工作报告?如果李鹏也从政治局常委退下来,那么,从十六大到明年全国人大换届,期间有四五个月时间,人大领导层如何平稳过渡?

这连串问题暗藏“陷阱”,但是曾建徽没有回避“陷阱”。他回答说,总理任期是到2003年3月份。下任总理产生以前,国务院还是现任总理负责。因此,下一次大会,政府工作报告还是由朱镕基总理来作。回答有关李鹏的部分,曾建徽说:“你讲的都是猜想的情况……”

曾建徽抓住中外记者关心的焦点,精辟地发布消息,回答问题。

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曾建徽指出,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变更不能出现可能导致“台独”等分裂祖国的后果,不能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曾建徽说,希望台湾当局不要逆历史潮流而动,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和祖国统一设置种种障碍。对一切分裂祖国,搞“台独”的图谋,我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反腐败问题很为国人关注。曾建徽在2000年3月4日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已基本建成反腐败法律体系,今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还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档案工作题词 篇3

――1999年江泽民同志为中央档案馆馆庆四十周年题词

珍藏档案存真求实 探索规律鉴往知来

――1999年李鹏同志为中央档案馆馆庆四十周年题词

对历史负责 为现实服务 替未来着想

――1999年李瑞环同志为中央档案馆馆庆四十周年题词

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1999年胡锦涛在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的讲话

不断提高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959年朱德同志为档案工作题词

——

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 篇4

2011年逝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遗像及评价

雷洁琼(女,1905.09-2011.01.09)106岁。广东台山人,在北京逝世。

著名的社会学家、法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和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第七届、八届、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届、十一届名誉主席。

刘华清(1916.10.01-2011.01.14)95岁。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人,在北京逝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朱光亚(1924.12.25-2011.02.26)87岁。湖北汉阳人,生于湖北宜昌,在北京逝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吴阶平(1917.01-2011.03.02)94岁。江苏常州人,在北京逝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泌尿外科专家和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的杰出领导人,第八届、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十一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李德生(1916.04-2011.05.08)96岁。河南新县人,在北京逝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军委原委员,总政治部原主任,北京军区原司令员,沈阳军区原司令员,国防大学原政治委员。

陈慕华(女,1921.06.21-2011.05.12)90岁。浙江青田人,在北京逝世。

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 篇5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

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陈云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先念、彭真、邓颖超、杨尚昆、王震

马克思主义者:胡耀邦

(二)无产阶级革命家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叶剑英、彭真、邓颖超、杨尚昆、王震、胡耀邦、徐向前、刘伯承

杰出的、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聂荣臻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姚依林、李维汉、蔡畅、谭震林、谭政、黄克诚、肖劲光

无产阶级革命家:粟裕、张鼎丞、廖承志、许世友、李井泉、韦国清、胡乔木

(三)无产阶级政治家

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叶剑英、彭真、邓颖超、杨尚昆、王震、胡耀邦

(四)共产主义战士

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邓小平、乌兰夫

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叶剑英、李维汉

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胡耀邦、蔡畅、谭政、粟裕、黄克诚、许世友、肖劲光、李井泉、韦国清、胡乔木

杰出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徐向前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谭震林

共产主义战士:张鼎丞

(五)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李维汉、蔡畅、谭震林、刘伯承、廖承志、李井泉

(六)领导人

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叶剑英

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陈云

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邓颖超、李先念、彭真

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杨尚昆

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徐向前、聂荣臻

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胡耀邦

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王震

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乌兰夫、姚依林、廖承志

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肖劲光

党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谭政、粟裕、黄克诚

(七)军事工作领域评价

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杨尚昆、徐向前、王震、杰出的、忠诚的无产阶级军事家:聂荣臻

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谭政、黄克诚、肖劲光

杰出的军事家:粟裕

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张鼎丞

我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许世友、肖劲光

我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韦国清

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谭政

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胡耀邦

(七)特殊评价

(八)其他工作领域评价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陈云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刘伯承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彭真

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

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领导者、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蔡畅

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胡乔木

伟大的无产阶级外交家:邓小平

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彭真

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廖承志

著名社会活动家:邓颖超

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乌兰夫

我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姚依林

党和国家在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方面的著名理论家:李维汉

中国人民的伟大战士:刘伯承(周恩来得过此评价)

(九)特殊评价

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邓小平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

(一)综述

80年代以前的领导人逝世后,由于时代原因,当时的评价与我们现在的重新评价有一定的差异:

比如,周总理,当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而在现在的各类辞书“领导人生平”中,对他的评价显然要高出许多,称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而且80年代以前,评价方法不明确,也不甚统一

纵观整个80年代以后的评价,相对来说有一定的标准

对于我们回头来再看早期逝世领导人的地位有一定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者从悼词来看,“马克思主义者”基本上都是指国家最高层级领导人,用领导集体的“代”的观点来看,应当说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马克思主义者基本上有三个层次: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胡耀邦同志虽然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显然是由于特殊原因形成的,不能单独确定一个层次。反过来,现在介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资料中,将毛、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也称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算是对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重新定位。由于时代的发展,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一部分进入第二代领导集体,其他一些人早逝或出了问题,基本上较难从第一代中评价“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或其他有资格的(如邓、陈等)均已经进入第二代。

(三)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悼词上看,无产阶级革命家有以下几类

1、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叶剑英、彭真、邓颖超、杨尚昆、王震、胡耀邦、徐向前、刘伯承

2、杰出的、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聂荣臻

3、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姚依林、李维汉、蔡畅、谭震林、谭政、黄克诚、肖劲光

4、无产阶级革命家:粟裕、张鼎丞、廖承志、许世友、李井泉、韦国清、胡乔木其中,聂帅的评价很特殊,但大约不能算单独的一个层次,与其他几位老帅也算相当。我们在这里,不必对悼词提意见,只是一种个人看法并且,按性质分类,也只能是三等(大约是不可能以“忠诚的”来等级的,应当是有特殊性)

1、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2、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3、无产阶级革命家其中,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包括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全部,还有几位老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基本上是副国级领导人,也有正国级的其中有几位担任了关键或重要职务者,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如姚依林,是政治局常委、常务副总理(正国级)

但有些“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区别不是十分明显,应当与个人实际地位有关,比如,中顾委副主任中,就有在“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之列的,也有不在此之列的。

(四)领导人

有:

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叶剑英

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陈云

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邓颖超、李先念、彭真

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杨尚昆

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徐向前、聂荣臻

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胡耀邦

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王震

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乌兰夫、姚依林、廖承志

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肖劲光

党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谭政、粟裕、黄克诚

其中

1、党、国家、军队等是领导人的工作范围

2、久经考验、长期是担任领导人的时间,有的领导人一段时间被打倒了,没有办法用“长期”

3、有的领导人经历了不同的特殊的环境,可以用久经考验

但以上均不是评价的重点

重点在于“卓越领导人”与“优秀领导人”之分,当然似乎还应该有一般“领导人”的区分,但资料所限,没有收集到。

卓越领导人:叶剑英、陈云、邓颖超、李先念、彭真、杨尚昆、徐向前、聂荣臻、、胡耀邦、王震

优秀领导人:乌兰夫、姚依林、廖承志、肖劲光、谭政、粟裕、黄克诚

又回到了类似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区分

(五)早期五大领导人的评价

评价不是依据逝世当时的悼词,而是现在中央领导人在其诞辰纪念会上的讲话

1、毛(依据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2、刘少奇(江泽民《在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的领导人

3、周恩来(江泽民《在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国家建设总体蓝图的重要设计者,又是将它付诸实施的卓越组织者和管理者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卓越领导人我国外交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中国人民的忠实儿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

4、朱德(江泽民《在朱德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5、任弼时(胡锦涛《在纪念任弼时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模范的共产党员五位都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但在以下两条上表现略有不同:

1、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2、卓越领导人(这一点写法各有不同,有的人就没有提这个称号,但即使明确以上五人“都是”,也不会有什么疑问)仅从“马克思主义者”的定位,整个第一代的地位极其明显的高于第二代

(六)马克思主义者及整个评价定位的发展

从第一代至第二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数、定性也都有了差别

基本上可以认为,从第二代开始:

1、“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将只可能是顶极人物,而不是一批;

2、如果是某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则可能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中特别突出的可能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

可能还会更严格

正国级的将不会是人人定位为马克思主义者(如一般的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但应当可以是“家”:比如政治家。

相应地,“伟大的”“卓越的”一类的一应评价也将减少(与“马克思主义者”评价减少相适当)

以下参考:

从十三届(1987年)以后逝世的领导人中,谭绍文、谢非等新一代领导人(政治局委员,副国级),甚至没有“家”的定位:

谭绍文: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卓越的党的工作者

谢非: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党的工作领导者

其实,80年代逝世的副国级领导人通常能称“家”的,大约也主要是早期(80年代以前)就担任或担任过中央领导的;如程子华,第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因此是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卓越的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我国经济战线杰出的领导者”

中学现任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篇6

各位领导:

里田中学现任领导班子自XX年8月组建以来,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五育并举、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以培养“合格加特长初中生”为目标;以科学管理促活力,向教研教改要质量。形成了“分级管理、深化教改、教师严谨、学生勤奋”的办学特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上一任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取得了全县中小学常规管理工作第一名;重点工作评估三等奖;任中提前考试列县农村初中第二名;各年级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各项文体赛事捷报频传,荣获全县第九套广播体操二等奖,我校男篮荣获县第四名及道德风尚奖等。现总结汇报如下,请评议:

一、强化德育教育,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把“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作为搞好教学和管理的指南,落实德育工作细则,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坚持:一条主线(邓小平理论是德育工作的生命线)、两个落实(落实德育工作任务和德育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三大内容(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四个结合(常规教育与品德量化结合、制度约束与自我教育结合、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结合、理论研讨与社会实践结合)、五条途径(教书、管理、服务、活动、环境育人),德育实效突出。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他们一贯坚持“内练素质,外树形象”,用邓小平理论武装教职工,订有切实可行的政治学习制度,在教师中开展“讲三心”(事业心、责任心、爱国心)、“尽五职”(讲职业道德、守职业纪律、精职业技能、尽职业责任、创职业实绩)活动,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为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重点从四各方面努力:关心生活,多方照顾,以稳定其心;岗位培训,组织学习,以奋其志;领导示范,敬业尊师,以正其身;继续教育,岗位练兵,以提高素质。现在,我校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采。出版校刊,举行体育比赛、文艺汇演、诗歌朗诵会等活动。这些,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发挥了“校园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作用。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二、强化领导、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近一年来,我校为了改变学校现状,在后勤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1)积极争取校建资金,合理规划校园布局。

近一年来我校已向上级积极争取到了如下校建资金:教师宿舍楼工程92万;维修改造工程200万;教师周转房工程70万;食堂工程万。现各项目正在积极筹备中,其中教师宿舍楼已封顶正在内部装修。

(2)拆除D级危房,确保校园校舍安全

我校经上级有关部门排查有两栋D级危房要求拆除,上年度已拆除一栋,本学期我校按局校建办要求拆除了另一栋危房,并且及时清理了现场。

(3)其他

我校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收回了学生食堂的经营权。现学生食堂由学校管理,本着服务学生、保本不盈利的原则,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具体做了以下措施:

1、严把原料关,导购物美价廉的物品,节约运行成本。

2、购置75套学生餐桌约6万余元。

3、解决师生饮用水约4万余元。

4、安装了铝合金窗、电风扇约万余元。

三、强化科学管理,增强办学活力

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效益,近年来,学校以管理改革为突破口,从整章建制着手。通过一系列制度的规范,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有章可循。在贯彻实施中,对运作执行机构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形成了“分级管理,包干负责,机构健全、制度完备、激发活力、运作顺畅”的管理特色。管理机制上实行校长负责制和级组包干负责制,职责明确,上下配合。为了落实各项制度,实现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检查、评价的动态管理。确立了以教导处,教研组组成的教学管理指导检查执行机构;政教处、值周组组成的生活纪律卫生指导检查执行机构;总务后勤组成的后勤服务管理指导检查执行机构;校务会、教代会、学生会组成的民主监督执行机构。检查考核中,实行“量化为主、类比定性”的办法。使学校管理走上科学化轨道,开启了学校活力,提高了办学效益。

四、立足常规,狠抓课堂

我们始终把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立足教学常规管理,狠抓课堂教学效率,强化教法教改研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重中之重,抓住备课、授课、辅导、作业、批改、测试、练习指导等主要环节,向45分钟要质量,加强学的管理,注重学法指导。组织跟踪听课,说课,评课。鼓励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方法,总结确认适合我校实际的教法特色。目前,我们已确认由于教研教改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减轻学生负担,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有了保证。近年来,我校注重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实施德、智、体、美、劳并重。组建了语、数、外、物、化五个学科竞赛活动小组并做到有计划、有安排、辅导教师到位,为各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成长条件。

五、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个人修养有待于提高。教师自身政治学习抓得还不紧,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2、教师现有的业务能力很难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探索新课改的教学路子还很漫长。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经常给自己充电。要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从教书型向知识型、教练型、科研型转变。

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政策 篇7

1、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广开思路、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区内、区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量,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城市转移,广泛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其次,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今后,我们应该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发展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注意满足农民要求;既要发展大规模的加工业,又要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小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产业之一。第三,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集中力量培植名优品牌,以增强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多年的实践证明,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拴在土地上,农民难以富裕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因此,必须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城镇化步伐,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城市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建制镇为重点,健全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正确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流动和到城镇就业,注重发挥小城镇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二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三要组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如防止拖欠工资,改善劳动环境,保障农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取消所有歧视性和限制政策。在长期内,要竭尽全力搞好农村教育事业,一则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使更多的农民子弟尽快通过高考升学实现高层次的转移;二则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合格的技工型人才,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第二层次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3、加大对“三农”投入和服务,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要求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不断加大农业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改造和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依法有偿合理有序开发水资源。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村村通电话”工程。抓好农村基础设施、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推进以特色种养和龙头企业带动为主的产业化扶贫开发,改善贫困村群众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全面整合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能力,加大服务力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4、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特别是互联网的建设,通过互联网搜集现代农业科技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变动趋势的信息,建立相应的预测预报系统,定期向农民发布相关的信息,真正使农民的农业生产与国内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使农产品的生产更好地适应区内外市场的消费需要。鼓励龙头企业和营销大户拓展经营网络和销售空间。实施能人带动

战略,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安全。

5、协调发展,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道路。

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 篇8

民族学院16班蒋敏飞(彝)

在中国,各种宗教地位平等,和谐共处,未发生过宗教纷争,信教的与不信教的公民之间也彼此尊重,团结和睦。这既是由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兼容、宽容等精神的影响,更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建立了符合国情的政教关系。

中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中国法律规定,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①在中国,任何人、任何团体,包括任何宗教,都应当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各国的历史、文化、国情不同,这决定了各国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实施会有不同的特点。中国在强调保护宗教自由时,也强调保护不信教的自由,把两者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从而在完整意义上体现了宗教信仰自由。这是对公民基本权利更充分、更全面的保护。

中国政府认为,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个人的私事,而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是包括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在内的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和根本利益。因此,信教和不信教的人们可以做到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从主流和基本走向来看,我国宗教正在实践上发挥积极作用。我国基本实现了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和睦。在当今世界因“宗教发热”“文明冲突”而困惑的时候,中国却是风景这边独好。这就是当今中国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每天都在发生着的又一“奇迹”。有这样的好局面,又要巩固发展这样的好局面,就要在复杂的新形式下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为了多数人,团结多数人,依靠多数人。共产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他们对自己信仰的自由选择权利。共产党人所做的一切努力,归根结底,都是为实现根本宗旨而努力。既然“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其实当然也包括了他们对自己信仰的自由选择权利。”“信教群众是一个特殊、庞大的群体。群众中有那么多人信教,我们要做群众工作。”②

事实充分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中国人民的人权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在维护人权包括保护宗教自由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②张贻久《毛泽东读书生活》,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 篇9

2008-5-21 来源: 长安区国学传习会 跟帖已关闭、要充分挖掘利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推介经典名作,引导人们在欣赏品读中受到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

摘自《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见 2006 年 5 月 24 日《人民日报》、要以“公民道德宣传日”和重要历史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重要节庆活动为载体,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

摘自《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见 2006 年 5 月 24 日《人民日报》、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在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必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摘自《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见 2006 年 9 月 14 日《人民日报》、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着眼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摘自《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见 2006 年 9 月 14 日《人民日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办好世界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摘自《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见 2006 年 6 月 14 日《人民日报》、、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见 2006 年 10 月 19 日《人民日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见 2006 年 10 月 19 日《人民日报》 、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见 2006 年 10 月 19 日《人民日报》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摘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见 2007 年 3 月 2 日《人民日报 10、我国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古籍具有不可再生性,保护好这些古籍,对促进文化传承、联结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加强古籍保护工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摘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见 2007 年 3 月 2 日《人民日报》 11、充分发挥古籍在传承中华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摘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见 2007 年 3 月 2 日《人民日报》 12、要整合现有资源,建立面向公众的古籍门户网站。要采取有效措施,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古籍资源,发挥古籍应有的作用。

摘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见 2007 年 3 月 2 日《人民日报》

13、各级各类图书馆要积极开拓文化教育功能,通过讲座、展览、培训、研讨等形式宣传古籍保护知识,促进古籍利用和文化传播。

上一篇:一事一议制度下一篇: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