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敬老院活动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感于敬老院活动(推荐11篇)

有感于敬老院活动 篇1

当我坐在桌前写下我在敬老院活动感悟时,暖暖的阳光透过阳台的窗酒在身上,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安祥。想起活动中的点滴,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幕幕与老人相处的有爱场景。

周日的早晨,伴着集市传来的买卖声我与几名同学来到了位于一片老建筑环绕下的老人院。步入老人院,首先进入眼帘的是载歌载舞的景象,老人们在护工的陪伴下在院中跟着音乐跳起了舞,老人们在笑,他们用自己不算标准的舞姿表达这来自心底的喜悦,他们嘴角噙着笑,眼眸中映着笑,就连脸上的.皱纹仿佛也勾画着笑。这一派欢乐场景让我们心中那一抹小小的忐忑一扫而空。步入屋内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正由护工推着轮椅在晒太阳,光撒在他们的身上、撒在他们的脸上、撒在她们满头的银发上给人一种祥和的感觉是人生出一种不自觉的亲近之感。是的,就是亲近感,当你端详着他们的脸时你会发现他们脸上那些皱纹那些老人斑都是时光留下的痕迹,你会不觉的想要蹲下身子与他们交谈想要倾听他们皱纹背后的故事。

在活动中我被安排陪伴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他曾是天津医科大学的教授。与老人接触初,我很难相信面前这位已经八十有六的老人思维表达如此流利,老爷子给我们讲了很多年轻的事。而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老爷子会多门外语,同行有一位国际班的同学老人竟然能够用德语与这位同学聊天,随后老人还依次用法语和英语为我们介绍了几种药物名称。英语发音很标准,问他为什么能够讲这么一口标准的英语,老爷子骄傲的说自己老师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有深厚的英文功底,故而自己英文也好。在老爷子讲述老师的时候,我从老人脸上看到了是深深的濡慕之情,根据老人年龄推算老人的老师就应早就不在世了但是这么多年了,纵使阴阳两隔却也挡不住老人对老师的敬仰。话是越聊越投机老爷子,拿出了自制棋具要和我们下象棋。老爷子的象棋很有意思,棋子是药剂瓶的盖子制成,而棋盘是由两张病历纸订和在一齐做成,更有意思的是老爷子的下棋观不同于一般人,老爷子下棋喜欢他人插嘴,他甚至在病历纸棋盘上写上了:河边多青草,欢迎多嘴牛。这样的话来鼓励观棋者多指教。

还有一位老奶奶给了我激励。老奶奶很喜欢唱歌,在聊天时就听她讲自己年轻时爱唱歌,不管有多忙都会抽出时间来练习。在听到我讲自己五音不全唱歌不好听时,老奶奶鼓励我要胆大多唱,用自身事例鼓励我。但是遗憾的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没能学会老奶奶的拿手歌曲,但我与老人答成约定下次再去老人还教我唱歌。

有感于敬老院活动 篇2

●●信息技术的运用环境

通过与台北市教师的交流, 我了解到台北市教育主管部门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当重视, 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进行软硬件环境的建设。通过对两地学校机房、校园网络环境的对比, 我发现两地信息技术应用的软硬件环境并没有很大的差别。除了台北市有很少的学校因与微软公司有教育实验项目合作而在硬件环境 (学校的相关设备均由微软公司无偿提供) 领先外, 两地学校的硬件大致相当。另外, 台北市的学校多以小班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 所以, 武汉市学校的硬件规模较台北市似更胜一筹。

●●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水平及动因

比较两地整合课例中使用到的教学软件及课件, 我发现, 这些教学软件及课件的制作工具也都是以Flash、Dreamweaver与Photoshop为主, 而它们所展现的两地教师的技术水平也并没有明显差别。不过, 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 我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两地教师在对待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动因上有着明显差异, 因而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

首先, 武汉市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整合课例与课件制作, 往往是因为有参加评比活动的任务或是因为学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要求;而台北市的教师则往往是因为在常规教学活动或在地区教材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问题, 故而寻求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因而, 台北市的教师在参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工作等方面表现得更为自觉和主动。

此外, 武汉市的教师所展示的课例与课件基本上采取的都是学科教师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合作的模式, 即学科教师主要承担教学内容的设计, 而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则进行学习网站及课件的具体制作。而台北市的教师展示的课例或课件则主要由一位学科教师或几位学科教师组成的团队来完成, 而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则主要扮演技术指导的角色, 并不承担主要的制作任务。

竞赛活动中, 台北市一位五十多岁的小学女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她使用PowerPoint独立制作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心理辅导方面的幻灯片课件, 从技术上讲, 她的课件可能显得十分粗糙, 但是课件的内容却是她长期工作经验的结晶, 表现出了很高的教育智慧。所以我认为, 从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水平这一点来看, 两岸教师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台北市的学科教师无疑表现出了更强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及更高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向与重点

虽然两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软硬件环境及技术水平上并没有明显差别, 但由于教育大环境及教学观念的不同, 在实际的应用方向与重点上却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有三点令我印象深刻。

1. 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VS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

通过对两岸教学课例及课件的比较分析, 我发现从教育的角度来说, 台北市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武汉则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首先, 台北市教师的课例及课件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普遍较低, 甚至有的课例让武汉市的教师发出“这堂课太简单了”、“学生这不是在玩吗”之类的感叹。但是, 在台北市教师的课例中, 我们却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语言、交流等多种能力的调动与培养, 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均能投入到学习中, 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显得十分真实与自然, 完全没有作秀之感。而从武汉市教师的课例及课件中, 我们看到更多的则是教师们以非常明确的知识学习目标为基础, 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通过综合运用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点。当然, 这两种教学倾向可能各有优劣, 但我们不难发现, 台北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主要解决学生活动、学习及交流等多方面的问题, 运用的方向一般比较宽, 而武汉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则主要解决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的问题, 运用的方向则相对较窄。

2. 情感体验VS情感刺激

在同两地教师的交流过程中, 我发现, 虽然他们都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努力方向,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能很强烈地感觉到两地对学生情感培养上的巨大差距。由于大陆的教育以完成规定的知识内容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 所以武汉市的教师往往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知识内容的教学, 学生的情感体验往往成为教学活动的一种点缀。另外, 学生的情感体验缺乏延续性, 可能某一堂课的内容会给学生带来某一种情感体验, 而随着课本内容的改变, 这种情感体验就会被马上中止。这样, 学生的情感体验实际上变成了一种短时间的情感刺激, 学生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体验。而从台北市教师的课例中我们看到, 教学内容与设计往往具有周期性的特点, 能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较长时间的学习, 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持久稳定的情感体验。例如, 台北市某学校设计的一个有关全球贫富问题的研究学习内容中, 教师除了让学生了解目前全球基本贫富问题的相关内容外, 还将学生根据实际按比例分成代表不同阶层的人群, 不同人群会获得不同的活动经费, 由学生自己购买、制作每日的食物,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学生会很自然地形成贫而自强、富而善施的心理特征。

3. 信息技术运用的日常化VS信息技术运用的学术化

从课例中, 我们还发现两地的教师均会积极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探究与学习, 但在具体任务的设置与细节上, 台北市教师的做法更让人欣赏。在武汉市教师的课例中, 教学活动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几乎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 即教师布置学习任务, 学生上网通过搜索引擎获得相关资料, 整理后完成学习任务, 形成最终的学习成果。虽然不能否认这种模式具有的许多优点, 但是, 这种对信息技术学术化的单一运用模式无疑淡化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相比之下, 台北市的教师则更注重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例如, 在让学生购买食物的过程中, 教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比较食品价格、确定购买数量、与不同地点的同学交流等。正是通过这种对信息技术运用日常化的引导,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 而不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想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有感于“健康杯”征文活动 篇3

作为此次征文的一名评委,说实在话,一开始我真没有想到,此次活动会如此受欢迎。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和台湾)的文章如雪片般纷纷飞至我们的案头,而文章的作者除了辛勤工作在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外,还有一直关注这项活动的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教育科研部门的学者,抑或高等院校的专家。

一般而言,文章的筛选工作是枯燥的,然而,我却乐此不疲。因为,从一篇篇文章中,我仿佛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热烈场面;仿佛看到了中小学心理咨询室中师生促膝談心的温馨画面;仿佛看到了班主任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情景;仿佛听到了发自孩子们心底开心的笑声……

在评选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地区、学校的来稿数量很多。经了解才知道,他们为了推动本地区、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门进行了发动和组织。我真为他们这种“以科研促课改”和“科研兴校“的方针所感动。试想,在此项方针的引导下,教师们的干劲能不足吗?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能不稳步提高吗?

在评选过程中,我被许许多多的人或事感动着、鼓舞着、激励着:他们是富有热情、勇于创新的教师们,严谨认真的专家、评委们和辛勤工作的组委会工作人员;还有那些来自社会各方面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开展的眼神。

去敬老院有感 篇4

这次我们思修课的主题是去敬老院。我们去了那里,在那边看到的一切让我感触很深很深。那边都是些老爷爷老奶奶,只是偶尔能看到几个年轻人,他们在那儿一般都是呆在宿舍内,很少出去,应为很多老人由于年纪大了手脚都不是很方便。别说出去外面玩了就是偶尔活动一下都不是很方便。

我们到了养老院的时候,就主动与老人们聊天,谈心,真切的关怀让老人们觉得很开心很高兴,感谢感动的言语早已不尽其中,有些老人还讲了他们很多关于他们以前的事情,有的老人讲着讲着情不自禁的流出了眼泪,由此可以看出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的老人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年之久,没有亲人的关切问候,没有儿女的嘘长问短,他们每一个都有些迫不得已的理由才要住在那里的,没有至亲的关怀,日复一日的那样生活,他们是多么渴望有人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关心,他们都没说出口,只有在那是内心的真情才毫不遮掩的表露出来。

当我问他们是在家里舒服还是在敬老院里面舒服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他们心里的心酸了。肯定是在家里舒服了啊。在家里至少不会觉得孤单,家里有儿孙的关心,在这里就只有天天闷在宿舍里面,很少和外面打交道。我觉的虽然敬老院的院友很多,但是家里的那份温馨是在敬老院里找不到的。但为什么很多老人还是到里面了呢,我觉得是现在有很多子女认为他们上班很忙没有跟多的时间来照顾老人,来敬老院至少还是有人照顾的。他们也不用担心他们在这里会怎么样。但是我觉得有的惹我呢就不会那么想了,他们会觉得老人在家里很烦,很唠叨。所以他们宁愿出钱人把老人送到敬老院,那么他们就眼不见心不烦了。我觉得这样想就不对了,我们晓得时候爸妈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为的不是别的,为的就是他们老了我们也能想他们当年抚养我没让你那样能好好赡养他们。在我国有句老话叫,百善孝为先,我觉得没错啊,你都能不孝敬父母怎么回事一个孝顺的人呢。毕竟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如果我们老了我们的子女也想这样,将我们送到敬老院,那么我们会怎么想呢。我们肯定也会觉得难受吧。每个老人的心里都是一样吧,都是想老了以后能得到子女的孝顺。

毕竟我们也只能去敬老院3次,当我们最后一次准备回来的时候有个老奶奶说让我们下次早点来,多在那里待一会。我觉得很心酸,我也不好说我们不去了,我只有说‘我们下次会早点来的’,毕竟我们人数有限,不可能每个老人都和他们聊会儿,关爱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明天。正如古代先贤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善待天下所有的老年人。尊老爱幼是我们的应该做的事,而且,每个人都有老了的那天……

如果您家里有一个孩子,请告诉他,孝敬老人乃做人之本;

如果您身边有一个老人,请走近他,让他感受到晚年的温馨;

如果您是一位成功人士,请率先垂范,与老人分享您成就的甘甜;

如果您是一位有识之士,请献计献策,为老年人营造金色的家……

参加敬老院工作有感 篇5

参加昆山慈济关爱敬老院工作有感

 

其实间接接触慈济组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只是因为时间的问题一直没有直接参加其活动。就像我近期一直有东西要跟大家分享,但太忙了,说“忙”这个字你可能要“切”一下,但我只想说“时间都去哪儿了?”好吧,此刻我刚健身完回到家,听着静静的新歌,跟小伙伴们分享下我今日所感。

由于慈济的师姐有言在先,活动过程中为了不给关爱的对方造成困扰,所以不要拍照。于是,我这分享成了活生生的文字秀!幸好我写的感情色彩比较浓郁,否则你读两行就秒关了吧!

刚听到“师姐”这个称呼了吧?没有听错,就是“师姐”。今天一个明显年长的姐称呼我“师姐”时,着实吓了我一跳,我有那么显老么?不该啊,同学都说我逆生长了呢。原来,在慈济这个组织里男的都叫“师兄”,女的都叫“师姐”。就像昆山当地,不管你多大,阿婆还是会叫你“妹妹”是一样的逻辑。

我不是任何一个单位或组织的托,也不是为了福报来跟大家解释慈济这个组织。我只是事实求是,走的是邓爷爷的路线。有好的,正向的本能反应就是跟大家分享。它的发起人是台湾一位女士,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要不怎么能把这个组织发展到全球54个国家,包容了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无信仰派等各类人,讲的就是大爱,只要你有爱心,愿意用善念和行动去帮助别人,你就可以加入这个组织。

今天我们去的是f直敬老院,其实是苏州地界了。我已经至少有15个年头没进敬老院了。这家敬老院是新建的,从建筑来看,非常高大上。进去时有种是不是我才是被关爱的人啊这样的想法。当然,当你看到那96位老人后就是另外的想法了,去关爱他们的想法。(www.fwsir.Com)因为他们中有的坐了轮椅,有的眼睛看不见了,有的听不见了,有的连吃饭也不能自理。

我们给他们进行了互动活动,轮流上台唱歌,给他们剪手指甲,给他们敲背,给他们表演手语歌,为他们过生日,为他们发大米和毛毯。整个过程其实比我预想得短暂,似乎不超过半小时就结束了。

结束后,我们到心圆糕点办公室参加活动的三十几个人进行了一个分享。我上台分享的内容如下:

嗨!小伙伴们大家上午好!按这边的叫法应该是师兄师姐们大家好!首先,我要说下这里的咖啡和点心很可口,谢谢心圆的师兄师姐!我在去年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是当一名职业培训师,我正走在这条路上,我知道路途并不会很顺利,但我会全力以赴,不会放弃。我知道一位讲师站在台上,会被放大很多倍。就像今天有三十几位观众,我就被放大了三十几倍。我希望我不论在形象上还是内涵上都经得起放大,我的内心是善意的。我今天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完善自己,以更好地帮助我的学员。

好的话,感恩的话大家已经说了很多。我就说点不一样的吧。既然我说了是为了完善自己,那肯定有不足的地方。我就来跟大家自我剖析一下吧。刚才师姐说让我们走到老人中去时,我有意不去烟雾大的地方,因为有人抽烟,那些老头邋遢。然后,让我们每人找一位老人进行按摩。我努力找了,尽量找个女的,干净的。结果,运气不太好!因为等找好了才发现,她一边说话一边口水直流,而且她的两只手臂抖动个不停,背部也是凹凸不平的。所以,后来的`夹毛豆比赛环节,她根本就参加不了。后来,有位眼睛看不太清楚,但知道我是个美女的大叔主动让我给他按摩,我本能地第一反应是自己吃亏了,给个糟老头按摩。

这就是我很私心的感受,拿出来反省和剖析。后来,慢慢地,我看着师兄师姐们都很投入地关爱着身边的老人,不管这个老人是怎么样的。我感受到了大爱的力量。最后一个环节,围成圈,绕着老人走,一边握手,一边微笑。这次,我没有刻意去挑选老人。因为当你露出八颗牙微笑时,你会发现其实这都是一群可爱的老人。不要嫌弃糟老头,糟老太婆。因为我以后也是个糟老太婆,大家同理心嘛。

今天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也希望大家一起加入这个组织,去完善自我。谢谢大家!

当我拿着话筒绘声绘色地讲着,台下三十几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我觉得这种感觉太好了,太好了!加油吧!为了经得起大家的放大,我要更努力!

读《养老、敬老与孝顺》有感 篇6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所以在对待老人这件事上,似乎没有任何可争议的地方,善待老人、尊敬老人、孝顺父母是一个有品德的人必须做到的事情。自从听过何品老师对养老、敬老和孝顺发表一番见解之后,感悟颇深,所有就这个问题也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其实养老、敬老和孝顺,说的是三件事,看似都是对待老人的态度,实则完全不同,所以要分开来说。养老,自然就是赡养老人的事,待老人无力应付自己的生活之前,儿女应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生活的事宜,让老人有饭吃有衣穿,尽可能让老人舒适悠哉,安享晚年;敬老,则是需要尊重老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对方是老人,就应该尊重,凡事都要让三分有礼貌,即便是老人有不对的地方,同样要礼遇;孝顺,则就是完全要遵从父母的意愿,绝不可违背,无论父母的决定是针对他们自己,还是儿女,还是更晚的晚辈,都必须全心全意去遵从。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三件事呢,今天我们就抛开道德不谈,用经济学或者说人的行动学知识来分析一下。

1.养老

养老是完全正确,一定要去做的,因为养老符合我们人类长远利益,是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展开更长期有效合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权利移交的问题。随着人年龄的不断增加,老人生活或生存的自理能力会逐渐下降,如果不去赡养老人,不去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那么就难免出现权利争夺的场面,一面是老人紧握自己的财产权不放,不愿晚年过的凄惨悲凉,一面是儿女希望继承家业,使家族财产能够维持并壮大。虽然老人的体力已经不如年轻人,但智力却不熟儿女,即便是儿女能获胜,但冲突依然不利于家族乃至社会的长远发展;第二,一个人如果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智慧,并且他也找到了正确的方法,那么他坚持的时间越长,他的智慧就会越高,所以老人虽然在体力上对家族不会有太多贡献,但在智慧上却还是有优势的,如果老人生活舒适且愿意为家族做点贡献的话,那么这是非常有利于家族利益的,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赡养老人并不是一种美德我们才必须去做,而是在经济学或者功利的目的,要求我们必须去做,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我们的欲望与愿望。

2.敬老

敬老这种说法并不严谨,或者说不正确。我这么说并不是说不要去尊敬老人,而是说我们要尊敬的不仅仅是老人。我们要尊敬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所有人,那些做出值得尊敬的行为的人,无论他是老人还是年轻人或是小孩,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年龄并不能作为我们是否去尊重一个人的标准,这个人的行为是否值得尊重才是唯一的标准。这一点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在几年前网上就已经开始讨论敬老的问题了,“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的”正是说的这个道理。如果仅仅因为对方是老人,在他做出侵害他人利益,或者为人不齿的恶行时,还给他尊重,对人与人之间的长期有效合作是及其不利的,这不仅会对其他人不利,也会对老人产生不利。如果因为这种不公平的对待,导致其他年轻人避免与老人合作,那么老人的利益自然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没必要说敬老,我们要对每一个人表达我们的善意,在他行为合适的情况下予以尊重;对于那些不值得尊重的行为,无论对方是不是老人,都不应该去尊重,而是无差别的予以制止。

3.孝顺

当前面两个说清楚之后,这个问题就会变的简单。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应该尽到赡养的义务,尽自己的可能让父母安享晚年,抛弃父母的行为和动物没什么区别,都是野蛮的行为。另一方面,对于父母的选择,涉及存在判断的,非对即错,没有谁干涉谁的说法,而对于价值判断,我们要予以尊重,当然这仅限于父母自己的选择,不得干涉他人,无论是儿女或者孙子辈。所以孝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我们只需要贴心地照顾好父母的生活即可,对于选择即价值判断,父母和儿女都不能去相互干涉,父母这个身份并没有赋予干涉儿女价值判断的权利,儿女也完全没有必要一定要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不敢忤逆。当然,我们并不鼓励和非要和父母搞的势不两立,但一定不能被愚昧的传统道德束缚,对个人和家族都没有好处。婚姻历来是这方面的重灾区,因为父母的原因导致婚姻破裂或者某一方遭受不公的事情屡见不鲜,这都是愚蒙无知的表现。因此,对于父母不正确的行为,我们同样要予以反对,而不是唯唯诺诺的孝顺,这才是符合整个家族利益的。

有感于敬老院活动 篇7

基于我国现阶段人口基数大、班级学生数多的基本国情,课堂教学仍然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既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也有利于发挥班级的集体作用。但它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即不利于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为了使课堂教学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比照平行班级实际教学效果,笔者发现,设计有序的活动课堂,是较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所谓活动课堂,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以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活动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其形式的多样化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计各种课堂活动不仅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有效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设计开放、有序的活动课堂,以帮助学生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一、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习的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我要学”和“要我学”成为两者的本质区别。“要我学”是学生迫于外在强制的被动选择,而“我要学”则是学生基于学习内在需要的主动追求。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才能事半功倍;而学习责任是指学生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命运、成长、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自觉地担负起学习任务的一种主动意识,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有责任,明确“我要学”,其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大大提高。而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2页图2-1-2,找出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后,直接给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地区会成为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当发现多数学生出现困惑的表情后,笔者便适当提示,让学生从城市起源的条件之一———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入手分析,找出这些地区有利于发展农业的共有条件。学生思路豁然开朗,纷纷回答,完善答案,直至认同最后的结论。很显然,设计问题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当然,课堂所创设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思考性甚至挑战性,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独立探索活动,发展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而“我能学”则表明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更上了一层楼。作为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学习能力,也都有独立学习的要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并积极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学习能力。在“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把“城市化特点之一———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独立的探索活动,利用与教材配套的《地图册》第12页的“世界城市化水平变化曲线的比较”图,结合教材第33页知识窗的内容,让学生独自研究曲线,探索其中蕴含的特点、规律;指导学生对应纵横坐标,用直尺量比两条曲线的差别,在对比分析中得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年代的城市化特点;由现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较大,归纳出目前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之一是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课堂上多一些这样的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三、设计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化分工日益精细,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今天已不再是个人奋斗的时代,而是一个合作奋斗的时代。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合作探究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笔者在“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一课教学中,以知识窗的形式介绍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把“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合作探究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达成学习目标。在具体操作中,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别从环境、交通、社会、经济等不同角度思考城市化的原因,归纳整理出相对有序、完整的结论,由小组长负责汇报,再由教师作活动总结,形成共识。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意识显著增强,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设计小组对抗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

现在的世界既需要合作,又离不开竞争,从个人到公司,从政党到国家,合作与竞争无处不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懂得人只有敢于竞争、善于竞争,而不是逃避竞争,才能真正有获得成功的可能。在“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一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话题———为中国城市化的合理发展提一些建议,并给出话题的假设前提:中国城市化水平从40%上升到70%,以现阶段人口总数13亿计算,将新增城市人口4亿,这些人口大致有三个去向,一是都涌向大城市,二是迁入附近中小城市,三是原地城市化。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城市化去向,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对抗赛,学生在唇枪舌剑之中锻炼了思维与表达能力,培养了参与竞争的意识,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巩固与理解。

五、设计分组辩论活动,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要想取得成功,我们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其中辩证思维能力无疑是重要的能力之一。只有拥有了辩证的思维品质,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我们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在“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一课教学中,笔者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部分教学内容设计成分组辩论活动,以让学生有效地训练辩证思维,形成正确认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课本对正面影响讲得较少,对负面影响的描述却用了较大篇幅,这易使学生产生消极甚至错误的认识。于是笔者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分别作为正方、反方观点供学生辩论,让学生在唇枪舌剑中认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正面影响是主要方面;但也要认识到城市化过程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只是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人类自身不合理的发展模式造成的,如能改变人类自身的行为,这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这样的辩论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纠正错误认识,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有感于“诸葛之智” 篇8

尽管《演义》不可作为正史看,但几百年来中国的老百姓可一直受着这样的教化,大家津津乐道于诸葛之智。《空城计》、《七擒孟获》、《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等等都是家喻户晓的了不起的“诸葛之智”。

但就《三国演义》内容来看,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对于攻城野战、斩将搴旗等具体的战术、人心体察、运用有过人之智,但实在算不得一个深谋远虑、有长远战略眼光和胸襟的大智者。蜀国的最终不得不面临“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尴尬局面,甚至终于迅速被魏国灭掉,诸葛亮难辞其咎。兹请略述情由如下:

诸葛亮一直自恃才高,在对待周瑜的态度上总要露才扬己,终于激怒周瑜而埋下两家交恶的伏笔。以周瑜之气量,绝不会容忍诸葛亮的存在,而两厢比较,诸葛亮倘若有远见卓识,则应该留下周瑜这样一个绝对才智不及自己的对手,如此则东吴可尽在掌握。而诸葛所为,则是在刺激周瑜脆弱神经、矛盾激化之后,用智谋(决非智慧)逼周就范,终于历经“三气”之后,早早结束生命。而此后东吴所用之人,无论陆逊、无论吕蒙,都不是诸葛熟悉之人。如何出招完全不在诸葛掌控之中,发生误判自在情理。而这些都直接导致蜀国一步一步踏上败亡之路。

诸葛明知荆州之于蜀国干系重大,也对关羽骄傲自大、骁勇少谋之弱点有所觉察,却糊里糊涂起用关羽,且日后一再用小智谋骄纵关羽,终于使后者居功自傲、目空一切,不但忘记了“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策略,还用侮辱蛮横态度交恶于盟友,留给东吴的就是“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绝路,任何有血性的人,都不会咽下这口恶气。关的被困、出逃、败走麦城乃是他自导自演的一出悲剧。关死固不足惜,而对于蜀国,则失去天然的屏障,因此全然暴露在强敌面前。

诸葛另一个非常恶略的习惯就是老用所谓“锦囊妙计”,不分场合、不论人选,临行一律授以锦囊,而不是对于即将遭遇的战场变化陈说利害,这样势必造成带兵之将只有被动应付而不会有随机应变之才智增长。一个高明的统帅。一定知道自己有限的生命是一定会走到尽头的,培养后备力量,才是长治久安的法门。但诸葛这样的看似神秘甚至诡秘的做法,致使所有人都不会经过战场千变万化的锻炼,反而总要象祈求神灵护佑一样等待锦囊中的所谓“妙计”,直接的后果就是后备力量的难以为继。

蜀国后期,以诸葛之智不会不知道蜀主刘禅的昏聩无能,当然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当时诸葛亮所受儒家教育对于“忠”、“信”、“礼”、“义”等基本价值的持守,但如果不能真正帮助刘禅“亲君侧”,哪怕必要时背负“犯上”的恶名,致使奸佞当道,左右朝政,那就不是大忠、大信、大礼、大义,而有“愚忠”之嫌。所谓《前后出师表》,文章美奂自不待言,可未能解决实际问题,早已对于蜀主身边的各色人等有所掌握,但他并没有采取断然措施锄奸扬善,给失败种下祸根。从诸葛本人的角度来看,既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一定应该对蜀国的气数也略知一二,绝不会愚昧到幻想“光复汉室”,之所以执着其事,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原因,与其说是对先帝刘备的报答,毋宁说是一种个人名节的追求使然。仅仅为了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所谓“名节”,就要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劳民伤财兴师动众北伐魏国。蜀国兵疲民弱,以一国之所有成就了诸葛个人的名节,实在其志可嘉而其气则可叹了。

今天我们重新检点诸葛之智,观点或者偏颇,但处今日之世界,我们的国民是否对于一些思维惯性也应该有所质疑和深思,看一看那些被称道了几百年上千年的所谓“价值”是否合理?大国如中国,我们很难用诸葛之智来逞一时之快,留虚名于后世。我们需要深谋远虑的大智慧。

敬老院志愿活动 篇9

我们给老人带去了节目,整个会议室里除了充满了老人和队员们的欢声笑语,溢满温馨好似春花开满园!

这次活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我很自豪,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通过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

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大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大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回来的路上,我百感交集,老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了一辈子,现在尽管子女都不在身边,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坚强、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中老有所为。那么作为后辈的我们,更应该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的晚年生活,或许这些老人的处境还算好,社会上还有更多的老人沦落到街头,饱受人世的冷眼。我想,每一个热血青年都不忍让老一辈人在流离失所中,生活在无尽空虚中。就让我们携起手来,献出自己的应有力量吧。慰问活动结束了,我觉得回校后会发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献爱心的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关爱生命、服务他人的美好情操,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和力量。

敬老院,帮助孤独的老人。我们一行患者激动的心情,带着班里准备的礼物,徒步来到了颐和敬老院。这座敬老院坐落在独秀园傍边,里面安静祥和,充满了温馨,集着附近村落里的十几位老人。

来到这里,院子里的老人很热情,同学们也是怀着奉献爱心和老人在一起,又得到同学帮忙打水;有的则留在老人身边嘘寒问暖,寻问他们生活如何,吃穿怎样,住的怎样;和老人们交心,了解他们的情况。我们有幸进入了他们的食堂,正赶上后勤阿姨做萝卜烧肉,我帮阿姨切萝卜、烧火。不久饭便做好了,此刻才知道,老人们的生活条件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艰苦,他们有社会和政府的帮助,生活也算得上丰衣足食了。日渐晌午,我们在和老人们的欢笑中,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敬老院。

经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了生活了生活的艰苦,做为社会的老一代奉献者,他们的生活起居有了安定之所,这样才能为我们这一辈将要奉献的新一代吃下了定心丸,激励社会更好的去奉献建设国家。

我们的这次活动不仅仅是去安慰老人,也是为了我们更好的了解他们,来呼吁社会去关心、去关爱他们。让他们有生之年,得到更好照顾。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长了社会知识,增加了我们的社会责任,作为新一代的社会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为以后报效社会,建设祖国做准备。只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社会的贫富分化才能逐渐拉近,人民的生活才能安居乐业,更加富足、美好!的传统美德,为了提高和培养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德意识,了解老人的生活并带给他们快乐。

在严寒的冬日,每一种关心都包含着温暖,特别是对敬老院中孤独的老人们。我们是上午8点30从学校出发的,到了地方之后,我们分工合作,送去我们的关怀,部分同学和老人们聊天说笑,聊聊天唠唠嗑,部分同学和老人协调好帮他人晒被子,部分同学打扫卫生聊天的时候,他们讲的最多的就是往事。一开口便是沉醉在对往事的回忆里,说他们年轻时候的关荣与辛酸,也说到儿女亲戚,很自豪的拍着正在用的暖炉说:“这是我儿子买给我的。”说完就哭了,感觉那么幸福的样子,还记得无论是讲开心亦是失意,老人们总是保持着很淡然的样子。也是,几十年风风雨雨已经走过来了,对世间的一切都看的淡然了,同时我们也的确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们需要关注,需要温暖,需要关爱。不是说给他们一些物质就好,而更多的是心与心的沟通。他们太孤单了,看着让心一颤,感觉我们能给的太少了,那一刻我才体会到什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中途,同学们给老人唱歌,老人们感觉像小孩一样,其实看到他们多笑笑,我们心里感觉好暖好暖。

回来的路上,大家都沉默了,回想刚刚的一切:帮老人晒被子,铺床,打扫卫生,唱歌,聊天,按摩手脚等。这里面有我们高兴的,也有让我们伤感的。我们高兴于看到他们从对我们有戒心到陪我们聊到大笑。我们伤感在我们能帮助的太少了,那种想帮忙帮不上忙的心

情很复杂。

此次活动的意义很大:

1、活动群班同学都参加,大家积极的配合,还为老人唱歌,感觉周围流动在我们身边的暖意。

2、参加活动的同学都很积极,很认真,没有人抱怨,每个人都想真正的为老人做点什么。

3、经费支出不多,只为老人买了些水果,但我们送出去的关怀温暖却是无价的。

此次仍有不足之处:

1、准备情况不会很好,之前没有具体讲敬老院的情况,同学心

理准备做的也不好,看到那些简陋的房子还是很吃惊的。

2、唱歌形式虽好,但形式欠佳,虽然我们准备了很多歌,但唱

敬老院活动感想 篇10

10月28日周六上午7点半,我们20名志愿者一起去了雅戈尔敬老院看望哪里的老人,和老爷爷奶奶们聊聊天,唱唱歌。第一次去,发现那里的空间很大,环境很干净整洁,想来老人们的生活环境一定也很好。

我和三个同伴活动在六楼。走在过道上,很安静。路过几个休息区,有三两个老人坐在椅子上或闭眼养神,或望着虚空发呆。那时忽然感觉敬老院很大那是因为空旷,安静那是因为寂寥,呆坐那是因为空虚。

一位奶奶告诉我,在哪里吃了睡,睡了吃,还能干什么。一时间,我有种心酸的感觉,同时更为自己此次的活动目的有了深一层的感悟。我觉得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温暖点老人的心,更能提升自己的心灵感悟和道德境界,具有非凡的意义,值得我们坚持活动下去。

敬老院活动感想二

为了丰富我们的周末生活,让同学们了解养老院中老人们的生活,我们2011级13班举行了一次以“关爱老人,服务社会”为主题的活动。10月27日,我们前往青岛四方哈福老年公寓为各位老人送爱心,送温暖。

8点30分,2011级13班的13名同学在学校门口集合。秋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天朗气清,没有一丝秋天独有的萧瑟气息。温暖的阳光照得我们心里格外清爽。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中巴车前往哈福老年公寓。经过了三十多分钟的车程,我们成功抵达目的地,在该老年公寓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走近院门。

在我们正前方的是一个院子,在门的右手旁是一栋住宿楼,老人们住在二楼、三楼、四楼。当我们到达时,有几位老人在园中散步,院方负责人告诉了我们这些老人的情况,他们大多是因为子女工作在外比较忙,没时间照顾他们才把他们送到这里,也有的是无儿无女,孤独一身的生活在这里。那里最大岁数的是100岁。有的是军人。有的曾经是教师。落寞的眼神、被岁月碾过的脸庞以及驼掉的脊背让我们的心不禁地揪紧。

由于有的老人走路不方便,甚至一直都是坐在轮椅上,所以我们的成员到他们房间里小心翼翼的把他们搀扶出来到一楼大厅,还搬来板凳让老人们坐好。我们和老人围坐在一起,内心是无比的温馨感动。随后敬老院的负责人致辞,向大家介绍敬老院的情况,以及向老人们说明我们13班的13名同学此次来的目的。十三位同学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各自做好了自己的分工工作。为老人们擦窗玻璃,扫地,擦椅子桌子,擦按摩器材等。为老人们提供了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在卫生清扫结束后,我们和老人们一起聊天谈论日常生活。老人的脸上慢慢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快乐的感觉在心中荡漾开来。活动结束时,我们一起祝老人们身体健康、生活快乐、长命百岁,答应老人我们以后会经常去看他们。随后成员们将老人一个一个搀扶回房间。在敬老院门口拍照留念后便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同时我们也很开心此次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质上的资源,而是内心精神上的陪伴。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希望我们这些子女能够经常去看看他们,和他们聊天让他们感觉不再孤单。(心得体会)但是仅靠我们的微薄之力是肯定不能解决社会上所有需要关心的事情,所以我们希望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伸出双手,奉献爱心,让老人们不再感到孤单,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安享晚年,构建我们的和谐大家庭。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需要的并不只有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我们还需要像这种实践活动,学校以外的另一种生活。不仅增强我们的责任意识,而且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敬老院活动感想三

别让未来的你太孤单 ——“走进敬老院”活动心得

今天,“小数点”青年志愿者队三分队举办了“走进敬老院”的活动。本人是第二次参加这种活动,但这一次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动。

下午一点整,大家顶着浓浓的睡意从学校出发。在经历了近一个小时的漫长颠簸后,大家怀着期盼的心情终于来到了“华圣苑”敬老院。大家分为4个小队,每一个小队都在一个本地同学的带领下开始进行活动。

我遇见的第一个老人是一个和蔼的老婆婆,当我看见她时,她也正笑盈盈的望着我,从她的眼中我看不见岁月留下来的风霜,只剩下一种超然与淡泊。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我才了解到这位老奶奶下个月就要被儿女接回家去了。顿时,我发现她那和蔼笑容的背后——是对亲情和关爱的渴望。

由于前一个老奶奶会普通话,于是我留下我的队员,独自一人继续寻找需要关怀的老人。就在这时,我看见一位老爷爷一个人坐在林荫里的坐凳上休息,他目光浑浊,一言不发静静的望着远方。我立刻走上前去亲切地打着招呼:“爷爷好!能聊几句吗?”老爷爷仍然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就在我要问第二遍的时候,老爷爷回过头来,微微一笑,说:“我知道你来了,坐吧。”我歉意的笑了笑,便坐在老爷爷的身旁。开始时老爷爷给我讲了他年轻时见过的山山水水,但也许是时间过得太久,对于这些的亲身经历老爷爷讲得断断续续的。后来我们又从中国的古代史讲到近代史,但由于老爷爷的记性不好和我对历史的不熟悉,使得对话的开展很艰难。在我看见一个玩手机的路人后,我灵机一动,用手机百度了各个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使得对话得以愉快的进行下去。临走时,老爷爷从小箱子里拿出两个橘子笑呵呵的塞到我手里,说:“你的同学都走了,谢谢你肯和我这个老头子说这么久。”刹那间,我发现,老人们真的很孤单,只是很简单的一次对话都能换来他们最诚挚的回报,但事实上呢?就连这小小的要求社会也满足不了,这到底是谁的疏忽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是你,是我还是我们每一个人?

眨眼间,我再一次坐在了电脑面前,这一次我没像以前那样打开游戏,而是点击了“Word文档”记录下我这那一瞬间的感受——希望我的只言片语能照亮你内心里爱的角落。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敬老院活动总结四

为了这次活动,早早的就开始准备了,写策划,联系人,终于在今天开展了这次活动。初冬的早晨格外的冷,雾气茫茫,但是再冷的天,再大的雾也影响不了志愿者们火热的心。大家早早的就在校门口集合,签到完毕,由队长说了注意事项,一行人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初到敬老院的时候,大家都围在一团不知所措,可能是被一个情绪激动的老爷爷吓住了,也可能第一次难免有些放不开,没有经验。在队长的带动下,大家都开始找事情做。有的在帮老爷爷锄地,看起来还挺熟练的;(Motivational model yuedu.mipang.com)有的志愿者拿起扫把就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有几个女生帮爷爷把凳子拿出来,让爷爷坐着,然后陪爷爷聊天。为了活跃气氛,几个女生带起了学校的广播体操,爷爷们都很认真的看着,嘴角不自觉的露出微笑。活干完了,大家坐在一起给爷爷们表演节目。给爷爷们拿了香蕉,蛋糕大家开开心心的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有个男生志愿者还很细心的为老人锤背,剪指甲,神情无比认真,当时的阳光打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就忍不住拍下了这幅温情的画面,在暖洋洋的太阳下,大家围在爷爷们身边,专心的听着爷爷讲着或许他们已经讲了很多遍的故事,我们问爷爷喜欢听什么样的歌曲,爷爷笑呵呵的说,只要是你们唱的,都喜欢听,于是有了爷爷的鼓舞,我们表演的更加卖力,想着让爷爷更加的开心。

有感于“凭经验吃药” 篇11

在自我用药时,有些病友只注重药物疗效,忽视了治疗周期,对耐药性、服药时间等明显认识不足。另外,在用药习惯方面,许多病友为了增强疗效而自行加大服药剂量,有的人则有频繁更换药物的习惯,还有的人用茶水、牛奶等饮料送服药片。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用药不当需要住院治疗,19万人因此死亡。

既然危害这么大,为什么病友还要凭经验用药呢?有些病友觉得自己得了多年糖尿病,是“老糖友”了,已经掌握很多糖尿病知识,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吃药不会有什么问题;有些病友则是觉得去医院太麻烦,如果到附近药店购买,省事省心,还有一些病友,因为药店比医院的同种药物价格便宜,自行购药、用药,省去了“到医院就诊”这一环节。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不赞成病友自己“凭经验吃药”,主要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其一,大部分病友对于药物,即使是非处方药,了解得也并不透彻,往往也是凭经验到药店买药。由于普遍缺乏基本的医药常识,很多病友并不懂得如何安全地使用非处方药物,因此在用药上,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由于药物说明书用语较为专业,很多病友看不懂,也是凭经验用药,而许多相似的药物,其使用方法、疗效及毒副作用差异很大,如果病友不清楚,就会出问题。

其二,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尽管病情发展有一些规律,但每个病友的情况差异很大。由于病情是随时变化的,以前用的药,过一段时间也许就不能用了。而一些病友对病情没有察觉,仍然继续服药,导致病情恶化。更有甚者,也发现了自身病情有变化,却简单地根据以往的经验,自行换药,后果更严重。

上一篇:冀教版英语三年级词汇总结2013年下一篇:国际反腐败日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