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精选3篇)
[课标内容]
①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的南移。
②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时间及表现;宋代农业的发展;宋代手工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繁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的海外贸易;宋代丰富多彩社会生活。
①概括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分析宋朝社会生产手进步促使人们日常生活发生变化的种种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③通过比较唐都长安和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④分析宋代农工商业发展状况,使学生形象 地认识到两宋时期经济 重心已南移到长江流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组织学生以口头或文字方式描绘宋代城市生活,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②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宋代农工商业发展简表 ”,培养学生用图表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了解宋代在农工商业领域的领先成就,感知人类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②通过了解宋代的日常生活,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③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科学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 度。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
难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
[教学纲要]
一、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
2、概况
二、农工商 业的发展
1、宋代农业的发展
2、宋代手工业的.兴盛
3、宋代商业的繁荣
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教师辅导。
第11课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1、( )时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时期,经济重心已从( )流域转移到( )流域。( )时,流传“苏湖足,天下足”的谚语,( )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2、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 ”, 还出现了( )。原产越南的( )由 福建推广到江淮 一带。南方已普遍种植( ),( )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淮河流域。
3、宋朝时,( )在南方逐渐普及,( )成为著名的瓷都。( )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海船上已装有( )。
4、( )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5、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 )、( )、( )等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1. 知识与能力
知识: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 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的相关知识。能力: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和初步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以及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首先, 通过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其次, 强调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 懂得学以致用。
3. 过程与方法
首先,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组织教学, 创设生动活泼的历史情境, 扩大知识视野, 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 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其次, 以模拟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自我学习, 让学生丰富的课外知识在课堂中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成为课堂的主人。最后通过分小组讨论, 加强同学之间互相协作、沟通的意识。
4.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5.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分组讨论法
二教学设计
1. 课前导入
上课伊始, 笔者从自身穿的一袭淡绿色丝裙导入。同学们从丝绸联想到出土的汉代文物素纱蝉衣。在历史上, 这条路又是怎样开辟出来的呢?它给当时、后世带来哪些深远的历史影响?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和思考, 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探究之旅——寻访丝绸之路。
2. 教学过程—寻访丝绸之路
课件: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讲述:古代丝绸之路分为海陆两条。一直以来, 人们对陆路丝绸之路的关注更为密切。古诗中的阳关、玉门关是陆路丝绸之路上的两个重要地点, 它们以西的广大地区历史上称为西域。今天进行的探究之旅活动由全班同学组成一个联合考察团, 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向西进行寻访考察。这个团队由四种不同身份的人员组成 (即旅游观光者、考古学家、古代商人、文化使者) , 分别为大家介绍沿途景色、考古发现、贩运的物品和传播的文化等。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身份, 组成四个小组, 互相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课外知识和丰富本堂课在以下主题情境中展开合理的想象来完成本组的主题, 准备好回答相关的提问。
主题一——丝路风光。
课件:荒漠、沙漠、绿洲、戈壁、草地、雪山 (先显示图片, 待学生回答后在图片下方显示文字) 。课堂情境:旅游观光小组的同学说出以上所显示的景象名称, 并即兴创作成一段简短的丝路风光的介绍, 以展示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对当年徒步往来于丝路的商旅而言, 路途不只是遥远, 自然界的沙漠、戈壁、海洋和高山都是障碍, 而丝绸之路的畅通, 首先就是要克服这些自然障碍, 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让学生们从中体会到行走丝绸之路的艰辛。
主题二——丝路物产。
课件:胡萝卜、丝绸、中草药、西瓜、核桃、葡萄、瓷器、茶叶、铁农具 (图片、文字显示)
情境再现:中原商人和西域商人如何进行买卖? (由古代商人小组的同学回答此题。)
讲述:在人类文化交流中, 最普遍的是物产的交流。中国物产在古代大量外流, 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同时, 通过丝绸之路, 西域的物产流入中国, 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中国是丝绸的故乡, 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 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因此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主题三——丝路文化。
课件:佛教、基督教、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针灸 (图片、文字显示) 。
提问:丝绸之路最初只是在经济上互通有无, 作为商品交换, 后来突破了经济范畴, 在政治、外交、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深远影响。在以上文化成就中, 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有哪些?世界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由文化使者小组的同学回答此题。) 教师强调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尤其四大发明的西传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明的进步, 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而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 也曾受到外部文明的深刻影响, 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不断更新和发展。正是无数的商人、使者的往来造就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主题四——丝路辉煌。
课件:揭开楼兰文明消失之谜。
思考:新疆的楼兰古城曾是丝绸之路的重镇, 维持了数百年的繁荣, 今天, 我们已经无法目睹楼兰古城的辉煌, 只能凭借残垣断壁去遐想。你认为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 (由考古小组的同学回答, 其他小组可作补充。) 对于学生联想到的环境遭到破坏、水源缺失、外族入侵、疾病流行等结论应从思维的角度予以肯定。教师启发大家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谈谈自己从楼兰古城的消亡中得到的启示, 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合理开发资源以及科学治理的重要性, 唤起人们对环境的忧患意识。
主题五——丝路作用。
综上所述, 请用一句话概述丝绸之路的作用?教师讲述:鲁迅说过, “这世界上本没有路, 但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丝绸之路造就了一批以果敢的精神、坚强的毅力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的丝路人物。其中开通丝绸之路的先驱是谁呢?
主题六——丝路人物。
课件:观看动画短片《张骞“凿空”》。
提问:片中有这样的情节, 张骞在出使途中被匈奴人抓住, 被迫在匈奴结婚生子, 过了十几年, 张骞抛妻弃子, 逃离匈奴, 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如果你是片中的那个孩子, 你会恨你的父亲抛下你吗?你如何看待这种做法?
同学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真诚表露自己的情感, 教师启发学生学习张骞忠于祖国的献身精神和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
思考:张骞出使西域本意是为了寻找盟友夹击匈奴, 屡遭坎坷, 受尽磨难, 但未能完成使命, 抱恨而归, 那么张骞此行岂不是劳而无功?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第一, 张骞出使西域熟悉了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 中国从此才了解到西域各国的情况, 开始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 最终形成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管辖, 公元前60年, 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从此, 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 促使了丝绸之路的全线贯通和空前繁荣。
主题七——丝路畅想:
课件:古代丝绸之路和现代铁路图。
思考:古老的丝绸之路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如今它已被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10900公里的国际铁路线所取代。丝绸之路已渐渐成为历史。虽然当地的人们依然行进在这条古路上, 但同一条路已经不再具有原来的那种沟通世界的干线意义了。你认为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今天可以开发哪些新的价值呢?
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 奇思妙想, 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提出的诸如开发大西北、发展旅游资源、建立影视基地和博物馆、开发光能发电等合理的建议, 教师应予以赞扬。
3. 课堂小结
张骞出使西域, 开辟丝绸之路, 一方面, 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 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4. 课堂反馈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完成知识树。
5. 作业布置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与结果,丝绸之路的路线与意义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与启示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学会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方法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技能。通过探究式的合作学习,学会交流,增强同他人合作意识。(2)通过绘制丝绸之路路线图培养历史空间感及动手能力。
(3)通过对丝绸之路衰落原因的探究和丝绸之路对今天的启示的交流,培养探究能力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
⑴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描述,使学生体验张骞通西域的艰辛和勇于开拓、不畏艰险的精神。
⑵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认识西汉时期在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发展的交流,以及吸取他国先进科技文化,对促进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
⑶通过对丝绸之路衰落原因的探讨,汲取历史教训和影响,以史为鉴,强化环境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重点:⑴张骞通西域
⑵丝绸之路
2、本课难点:⑴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重要地位。
⑵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实让学生认识丝绸之路对当今的启示。【课程标准】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2——3分钟):
(多媒体展示)《西汉初年西域概况》《西汉初年疆域图》和《秦朝疆域图》(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课本第一段,明确西域在什么地方和当时的社会情况。
(二)、讲授新课(35分钟):(板书)
一、张骞通西域
西汉王朝和西域之间的关系:西汉初年,西域小国林立,大的如乌孙,小的如依耐,他们受到匈奴的控制。其中大月氏国的统治者在与匈奴的交战中受尽了屈辱,发誓报复匈奴,却找不到盟友共击匈奴。西汉初年,北方匈奴屡次南下攻汉,威胁刚刚建立的汉王朝。汗高祖刘邦曾领兵攻匈奴,但曾被围困。此后,汉朝对匈奴处于守势。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决定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多媒体展示)汉武帝的《招贤令》。突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史地结合,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学生能说出西域的地理位置,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明确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
(设疑)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十多年以后才回来,经历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谁能结合书本给大家讲一讲?(学生生动叙述故事)(及时鼓励学生)(多媒体展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示意方向及其年代》
——张骞出使西域,前往大月氏,这是一条前人未走过的路,要穿越茫茫沙漠,要翻越皑皑雪山,我们根据示意图,结合当时的情况,你能想象张骞西行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发挥想象——经过匈奴控制区;生死难料;沙漠区;饥饿;风沙;水的威胁;交通工具简陋;语言不通)
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想象力,为张骞不畏艰险出使西域作铺垫。
(提问)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漫长而艰险的历程中,你们觉得张骞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学生讨论回答——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漫长而艰险的历程中,我们体验到张骞不畏艰险、不辱使命的崇高精神,机智、勇敢、忠诚、爱国的优秀品格)
(提问)如果你是张骞,在这种情况下,你愿意出使西域吗?
(拓展)由张骞想到我们自己,今天,也许我们有的同学成绩还不理想,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如意,但我们只要有坚强的意志,不畏艰险的精神去克服,定然能走向成功。一位成功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即:有胆、有识、有行、有恒。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自己要成功所应该具有的良好的品德和健全人格。(提问)你能说出张骞这次出使有没有完成汉武帝交给他的任务呢?是不是就没有收获呢?
(学生回答)张骞虽然没有完成汉武帝交给他的任务,但是了解到了西域的地理概况和西域各国想和汉朝交往的愿望。为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打下了基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况。
(播放短片)了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汉朝与西域建立了外交关系。(列表对比)两次出使西域的对比。
(分析归纳):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对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开辟道路,加强联系。所以在汉朝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评价为“张骞凿空”,打通了西域这堵墙,是开辟西域交通的第一使者,对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西域各国和汉朝发生联系后,他们仰慕中原先进文化,渴望中原王朝的保护,为此,在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都护是西汉王朝驻西域的最高长官,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
(多媒体显示)《西域都护的设置》——西域都护的设立扩大了西汉的疆域,使今天的新疆地区从此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探究引导)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出,张骞出使西域对汉朝的经济、文化、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带来的直接结果或者说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开通了中西交通的要道,这条要道就是什么呢?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呢?(学生回答)(板书)
二、丝绸之路的开辟
(多媒体显示)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一条自首都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直达中亚、西亚,进而连接欧洲和非洲大陆的陆路通道。中国大量的丝和丝织品经此路西传,西方国家的物产也传入中国。这条东西方交流的通道被称作“丝绸之路”。(知识窗)丝绸之路的得名——丝绸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型的商品。(多媒体显示)《丝绸之路图》
二、对外关系
1.“丝绸之路”(陆上):长安→()→()→()→欧洲。
《丝绸之路示意图》和相关图片。
学生(导游)讲解:
各位游客,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个人祝大家旅途愉快!今天将由我陪同大家度过这丝绸之旅。我们的出发地是有着三千余年文明史的十二朝古都、六大古都之首的西安,西汉时称为长安,别号西京。往西将要穿过的是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到敦煌,艺术宝库的壁画要观赏:仙女反弹琵琶,载歌载舞;飞天身披长带,凌空飘拂。西出阳关,浮想联翩,“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往西,进入美丽的新疆大地。新疆有三宝:牛粪、马粪、芨芨草。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新疆的娘子戴翠花。万古荒原塔里木,蕴藏着丰富的气和油。它的北部是天山,天山的美景看不完,还有猴哥取经的火焰山,塔里木中间的沙漠拉玛干,新月般的沙丘起伏绵延。楼兰遗址在眼前,出土的干尸“木乃伊”,黄金分割的身段,面容俏丽天下属第一,它的名字叫“楼兰女”。戈壁滩,风蚀地形到处见,野骆驼、野马、野驴子跑得欢。葡萄、石榴、核桃、苜蓿远从西域传入中原。穿过两河流域的巴格达,来到终点站古罗马(大秦)。
[评点]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伴奏下,学生和教师一起重访古“丝绸之路”。学生一面聆听导游的讲解,一面观赏古“丝绸之路”上风土人情、山川风光、遗址传说、艺术图片,从而使学生在认知之时,获得了身临其境之感,美在其中,乐在其中。引导学生根据书本示意图,说出丝绸之路的基本路线,为分析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作铺垫,突破难点。
(探究活动1)材料:公元前1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到后来,穿着锦衣绣服,成为古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公元前1世纪,是中国的西汉时期,中国的丝袍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当时把中国称为“丝国”。可见中国的丝绸在当时西方社会的珍贵。(探究活动2)材料: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瓷。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知识拓展)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有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之分,而海上“丝绸之路”是从广东沿海出发,经过东南亚,通往孟加拉湾沿岸和印度等地。新疆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从这些地方考古发掘汉代的丝织品、钱币和陶器,不仅证实当时丝绸之路的存在,而且说明当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
看着这条线路,我们的思绪也随之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我们似乎看到了丝路上奔波往来的商人。
(探究活动3)填表——丝绸之路开通后,中西文化交流情况。
(归纳)中国的丝绸等物品和许多生产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同时,西方经济文化的传入,也丰富了中原地区人民的生活,促进了汉文化的发展。(播放短片)《东西方物产交流的内容》
(点评丝路地位)丝绸之路的开辟,它不仅仅是一条商业通道,更大的贡献是沟通了东西方文明,促进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所以,丝绸之路在古代,它是传播友谊的道路,人们把丝绸之路看作是联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代名词。对于中国人民来讲,丝绸之路是开放之路,是友谊之路,是共同发展之路。
(多媒体展示)丝路沧桑——丝绸之路在古代发挥了很大作用,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古老的丝绸之路已深深的堙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结合书本P93“楼兰古国的消失”,探索丝绸之路沿线的环境变迁和古文明消失原因是什么?(①与气候变干、降水量减少、冰川融水萎缩、河流断流、水系改道等自然因素的波动有关;②人为因素:土地的过度开垦,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天然植被的破坏。)
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内容,出示板书。
一、对内关系
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管辖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二、对外关系
陆上“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海上“丝绸之路”:广东沿海→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斯里兰卡。
东汉与大秦的交往:甘英出使大秦到波斯湾;大秦安敦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
反馈练习:
一、填空(集体回答)
1.两汉时期,人们把甘肃______和______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
方,称为______。
2.陆上“丝绸之路”从______往西,经过______、______再到______由______
转运到欧洲。
二、选择(抢答)
1.欧洲同中国直接友好往来开始于()
A.73年班超出使西域 B.97年甘英出使大秦 C.166年大秦安敦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 2.张骞出使西域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 B.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C.开辟了东西交通的重要商道 D.设置了管辖西域的行政机构
3.欧洲同中国直接往来距今在多少年?()
A.1600年 B.1700年 C.1835年 D.2167年
三、成语竞猜
教师出示:东汉时,政府派使节到达鄯善,受到鄯善王的热情接待。过了几天,鄯善王的态度忽然冷淡起来。使节估计这是匈奴的使者到了鄯善的缘故,就对侍从说:“不如虎穴,焉得虎子。当今之计,只有夜袭匈奴大营!”夜半风起,他率领部下放火焚烧匈奴营帐,斩杀匈奴使者。
教师:上述内容出自哪个成语?讲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你怎样看这个人物?
学生:不如虎穴,焉得虎子。
学生:班超。
学生: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他的胆识、机智。
教师:同学们回答都不错,希望大家也做一个有胆有识的人。
尾声:播放多媒体片断《展望》
【新课标《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