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威力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二)(精选9篇)
课题 思考的威力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思考的威力》是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属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擦拭理性的目光”,学习任务是引导学生进入理性的思考,使学生懂得用思想和智慧去解决人生面临的各种问题。本文则正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告诉人们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才能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学习方式是根据教师创设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觉地梳理知识、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
学习者分析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学习已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人生体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以及即将到来的岗位实习,都要求他们必须学会以理性的态度面对一切。表现在语文学习上,还停留在对文章表层的认识。因此,借助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理解,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
能力目标:学习文章运用典型事例和名人言论作为论据进行论证的方法。
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思考的重要性,养成勤学善思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运用典型事例和名人言论作为论据进行论证。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是如何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和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论证中心论点。
教学设计思路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中主要采用“五步教学法”即自学、质疑、解疑、练习、测试五个步骤。让学生以自学提纲为契机,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归纳问题。再以练习和测试巩固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媒体设计思路 准备自学提纲、练习题、课堂测试题、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
教学方式 备注
导入
一、自学
二、质疑
三、解疑
四、练习
五、测试 问:上课前,我们来个小小的思维热身。哪位同学知道“我思故我在”是谁的名言?
问:对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儿的名言。谁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明确:非常好!能够准确理解“故”字和“在”的含义。让我们来看看笛卡儿先生原汁原味的解说吧。(出示课件1)也就是说,善于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发问,才能标志我们的存在。
问:孔子也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导入:可见,思考对于我们是多么的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思想评论。(板书课题)分析一下认真思考为什么是发明创造的极其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发放自学提纲,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中的思考题自学课文。
问:除了思考题中的问题外,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
答:这个同学提的这个问题很好,下面我们就从课文中找找有多少记叙和描写的文字,并思考它们对于论证文章观点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些记叙和描写简洁形象,并没有全面地介绍人物,而是紧紧围绕“思考”这一话题展开,生动地表现出这些科学家深入思考的形象和情景。因此,这些记叙和描写并没有喧宾夺主,而是与课文的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了引人入胜、启人思考、突出中心的作用。
问:下面我们来解答第一个思考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总结:同学回答的非常好。(板书:发明创造决定性因素认真思考)
问:这个中心论点是不是在开头就提出来的呢?
问:那它是怎样提出来的?
问:还有呢?
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补充:突出论题的现实意义和普遍意义。
问:下面我们来解答第二个问题,本文的结构非常简单,同学们之间互相商量一下。”(目的在于提升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和合作能力)
问:课文分三部分和分四部分,哪一种更好?
问:为什么呢?
总结:很好,我们就分成四部分。(出示课件2)
问:下面我们来思考本文运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有何作用?
总结:文中列举的人物有14人,引用的具体事例有7个,引用的言论有8段。这些人物、事例、言论大都为青年所熟悉,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更重要的是,这些论据对于作者所要阐明的观点非常恰当典型。(出示课件3并板书)
问: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找找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板书)
问:我们在文中找找具体的例子,看看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些论证方法?
教师发放练习题
问:我们一块儿来看看练习的第四大题,你知道哪些与本文论点有关的名人名言?
总结:同学们平常积累的名言真多啊,很好!以后要继续积累,你才能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鼓励学生积累,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增加写作素材会大有裨益。)
问:学习完本文,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
教师做评点、补充。
布置作业:写一篇小短文,字数为300字左右(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多角度积极地思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发放测试题
答:是笛卡儿。
答:我思考,所以我存在。
答: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和受蒙蔽。
根据自学提纲中的思考题自学课文(时间为15分钟)
问:老师,我感觉这篇文章不像议论文?议论文应该都是议论,但本文却有很多记叙和描写?
归纳:文中有五部分记叙和描写的文字。
答: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有没有发明创造,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就是能不能开动脑筋,认真思考。
答:不是。
答:开头先写了几个青年人关于发明创造的疑问。
答:又写了卢瑟福与对手的一段对话。”
答:自然铺设,不唐突。
学生讨论后得出不同答案:有的分三部分,有的分四部分。
答:分四部分。
答:分四部分更清楚,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答: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学生在文中找了许多例子。
分析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学生在下面做练习
另找三个学生到黑板分别做一至三题。
再找学生到黑板订正答案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做课堂小结。(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学生做测试题
课件1“我怀疑天,我怀疑地,我怀疑一切,但我不能怀疑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在思考,因此,只有思考才能证明我的存在。”
自学提纲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重点
三、学习难点
四、走进作者
牛守贤,河南内乡人。发表有议论文《思考的威力》,杂文《学者与卡片》,报告文学《太行不老松》等。
五、思考题
1、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怎样提出这个中心论点的?
2、思考分析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3、思考本文运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有何作用?
4、思考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课件2:
(引论)一提出中心论点
二阐明思考的重要性
(本论)三论述怎样发挥思考的威力
(结论)四提出希望,深化中心
课件3
按文中的顺序分别
列举所出现的事实论据
和理论论据,并分别说
明各自的作用。
巩固与拓展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帷幕()骰子()按捺()臆想()沉吟()寻思()黏土()
二、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2、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出同类中其他事物。()
3、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
4、形容远得无影无踪。()
5、顾不上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三、填空
1、文章中列举的人物有
,
共人,引用的具体事例有个,引用的言论有段。
2、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①这个创造发明的幼芽伴随着‘思考’的雨露,在他心灵里扎下了根。( )
②那些不肯开动脑筋的思想懒汉,是谈不上有创造性的劳动,更谈不上做出什么发明创造的。有志于献身‘四化’的青年朋友,在劳动、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克服盲目性,努力养成思考的习惯,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思考能力。( )
③多想出智慧,深思能创新。毕升经过长久的`细心钻研,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④周恩来同志在上中学的时候曾经说过:“思之思之,神鬼通之。”( )
四、找找看,你知道哪些与本文论点有关的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 思考的威力
牛守贤
中心论点:发明创造决定性因素认真思考
举例论证
事实论据(7个)引用论证
论据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理论论据(8段)正反对比论证
作业(测验)设计
写作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评论。
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只是一扔了事,全然不曾思考与之有关的规律。
那么,这里头有规律吗?有!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之后你会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的和0.1克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的重量比为16: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比是16:1,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于是发现了这一倍比关系的人便将此规律用于考古或天体研究,即:只要有这个规律在,便可由已知文物、陨石的残肢碎片推测它的原状,从而迅速恢复它们的本来面貌!
课堂测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那么,应当怎样思考、怎样发挥思考的威力呢?……
其四,要有入迷的精神。所谓入迷,就是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大脑皮层中引起的极大兴奋性,使自己全神贯注于某一事物,而把其他一切都置之度外。这就像普希金所说的“我忘记了世界”,柴可夫斯基所说“忘记了一切”。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在研究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全部身心都投入了忘我的入迷的劳动之中。有一次他请了一位朋友到家吃饭,菜在桌子上已经摆了好久,可是他忙于在室内计算月球的轨道,把吃饭的事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于是客人自己吃掉了桌上的鸡,把骨头留在盘子里就走了。当牛顿计算完毕出来看见盘中的骨头时,“恍然大悟”地说:“我以为我还没有吃饭呢,原来已经吃过了。”他入迷到了这种废寝忘食的地步。
1、上述文段的论点是什么?作者在证明论点时用到了哪些论据和论证方法?
2、文中加点的“这”字指的是什么?
3、用“”标出文段中记叙和描写的文字,说说他们对证明论点的作用。
4、试另举一例,证明本段论点。
二、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仿写句子。
“思考”是人类向科学进军的先导,是探索大自然秘密的侦察兵,是孕育发明之花的阳光雨露,是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
勤奋是。
教学评价
(反思)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改进、反复强化的过程,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主导者和对话的首席,应十分注意信息反馈,适时调整学习策略。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解读去替代学生丰富多彩的解读,教师作为对话的首席,应努力提出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去鉴赏、评价,允许答案的多元,允许观点的争鸣。本课通过对论据的阅读分析,带动对中心、结构、论证方法等的归纳总结,完成教学目标。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会在作文时如何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去理解课文,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最后再通过练习和测试进一步检测和巩固所学重点,完成对教学目标的完善。
补充说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根据主旨表达需要所采用的写作结构。
2、学习本文准确、严密的语言特点。
二、过程和方法:分析作者从广度和时间一横一纵两个方面来看待中华民族文化各个特点的思维模式;熟悉本文为阐明中华民族文化的三个显著特点所列举的事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语言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三个特点。
【教学难点】具体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清晰、缜密、严谨的行文结构来阐述论点的。
【教学方法】朗读、分析、讨论
【教学过程】
分析课文
一、第二部分
(一)源远流长:字面上理解“源远流长”主要指历史悠久,拥有辉煌文化的时间很早,流传时间很长。
问题一:文中体现我们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创造流传很早的关键字词有哪些呢?
明确:连用很多次含有“早”的短语,如“最早”“很早”“早于”“早在”“要早”等,同时还采用了一系列的数字,如“长达50之久”,“公元六世纪”,“公元132年”,“要早300年”等,又用了比较的方法,以“早于欧洲很多年”,“比世界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要早300年”准确说明冶铁技术、古典戏曲艺术的领先地位,都为了“源远流长”这一分论点的确立提供了准确而充分的依据。
问题二:为了说明“源远流长”这个特点,作者依次涉及列举了哪些文化领域呢?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一段中最具凝聚力的是哪一句呢?
明确:先后提到了我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中的冶铁、四大发明、天文地理、文学戏曲
艺术。天文地理主要是指哈雷彗星、恒星表和东汉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文学戏曲举了《诗经》和关汉卿的元杂剧,因为元杂剧代表了中华古典戏曲的巅峰。只为了证明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源远流长”的这一个特点,作者就涉及到了农业,冶铁,天文历法,文学戏曲艺术等诸多文化领域。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法,而最具凝聚力和概括性的话应该是中间那句“我们的祖先不仅在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中曾经遥遥领先于世界,而且在文化思想领域也有许多成就居于世界前列”,因为这是本段承上启下的一句话,前面农业、冶铁、天文历法都是跟大自然斗争的结果,后面谈到文学戏曲是文化思想上成就,“源远流长”正是从这两方面来说明的!
(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总结出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特点,那么博大精深是从什么方面说的?(内容上)“博大精深”怎么理解?“博大”是就其广度而言的,突出“量”多,内容丰富,而“精深”是就其深度而言的,强调“质”优,达到很高的水平。
问题一:文章中我们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们民族文化内容丰富的,哪些词语能体现我们的文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语句表述准确严密)
明确:内容丰富,“不仅……还……”这一递进句式可以表达出来,而“精深”作者选用了“巅峰”、“突出地位”、“闻名世界”、“世界奇观”“宝藏”“完备的体系”等词语,十分精当。在概述之后,又用“以诗歌为例,……就小说而论,……我国古代的美术,……我国古代的学术,……”这些并列句群,以大量不可置辩的事实加强了论证的力量。从诗歌小说到绘画雕塑等美术文化,到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等思想文化,这些实例本身就是对我们民族文化“博大”丰富的一个最好的证明!
(三)影响深远
问题一:阅读,梳理出“影响深远”的具体内容。一方面是指中华民族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起了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有着超越时代的深远影响。这主要体现在文章的第5自然段。“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超越时代的深远影响”“广泛深远的影响”这些评价都是恰如其分的。另一方面是指中华民族文化对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问题二:字里行间作者的主观感情是怎样的?哪些语句突出了民族自豪感?
明确:骄傲的,民族自豪感:“刻苦耐劳”、“酷爱自由”、“不畏强暴”、“英勇奋斗”、“从不屈服于……”、“衰而复兴”、“转危为安”、“蹶而复振”、“巍然屹立”、“凡是……不管……只要……都……”、“自不待言”,“丰富了世界思想文化宝库”,“具有不衰的魅力”这些语句都突出了民族自豪感。
(四)“影响深远”与前两者的关系:中华民族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那么如果我们的文化历史没有那么悠久,而是出现了像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那样的文化断层现象,也并不是这样的“博大精深”,那么他还会有深远的影响吗?肯定不会!所以,“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决定了它的“影响深远”!(埃及的文化渊源甚古,但历经希腊化、罗马化,直到17世纪伊斯兰化,已与古代面目全非;印度的.婆罗门文化极其辉煌,可创造文化的雅利安人却不是本土居民;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玛雅的天文数学无与伦比,可这盛极一时的文化早已被湮没,留给后人千古不解之谜)
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明确:一个重要原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播放张明敏的《中华民族》。
二、第三部分:文章从文化的显著特点来说明它的灿烂辉煌和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最后是全文结论,顺理成章地强调对待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应该怎么样啊?
明确:珍惜、保护和发掘!并强调在此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和前进,即“大力弘扬”。
否则会如何呢?愧对祖先,愧对后世子孙!
这样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中心论点:我们应该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最后,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三、梳理结构:总--分--总:按一横一纵的思维模式来的。
(一)第一段:从中华民族文化内容广度--既包括汉民族文化,也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和时间长度--古代、近代、现代文化,一横一纵两方面来说明它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以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说明它的重要性,阐明中华民族文化三个显著特点的总领。
(二)“源远流长”从历史时间纵向面出发,从领域的横向面看。
(三)“博大精深”内容横面,精神纵向,体现一横一纵。
(四)“影响深远”也体现了一横一纵的情况。影响肯定是相互的,人们能对祖先产生影响吗?不能,只可以对后世子孙产生影响,所以,对于自己民族的影响是”“超越时代的”,给后人的影响,是历经时间纵向发展的,而对整个人类,其他国家的影响却是横向面的广泛!整个内涵就丰富很多了!
四、再次解题:《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是1990年李瑞环同志在一次文艺工作会上的发言稿,是一片带有演讲性质的议论文。“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心论点包含四层含义:
1、我们要弘扬的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怎样的辉煌灿烂?
2、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意义)
3、如何来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
4、我们能够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做什么呢?
学习这样一篇文章,有意义,有必要吗?会不会落伍了,跟不上时代了?
明确:民族文化与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积淀,本身就具有长久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应成为每一个华夏子孙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智慧和创造,成为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延续的精神力量。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能昂扬向上、传承精神、任重而道远!
五、布置作业:
1、学唱张明敏《中华民族》。
2、现代生活中的民族文化的痕迹有哪些?(饮食、音乐(流行音乐中融入传统曲风,如王力宏的《花田错》《龙的传人》、周杰伦的《东风破》《中国风》、陶哲《苏三说》等等)、服装(唐装、旗袍、印花布、刺绣、扇子)、手工艺品(剪纸、陶泥塑)、书法、装潢(古香古色的红木家具)、影视、杂技、武术)
1.习惯命名法(普通命名法)
碳原子总数小于或等于10时,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
碳原子总数大于10时,用中文数字——十
一、十二等表示;
同时为了区分同分异构体,在名称前加一些词头表示,如“正”、“异”、“新”。 2.系统命名法
(1)命名方法:①选主链,称某烷;
②编号位,定支链;
③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短线连;
④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2)五个原则:①最长原则:应选最长的碳链做主链;
②最近原则:应从离支链最近一端对主链碳原子编号;
③最多原则:若存在多条等长主链时,应选择含支链较多的碳链做主链;
④最小原则:若相同的支链距主链两端等长时,应以支链位号之和为最小原则,对主链碳原子编号;
⑤最简原则:若不同的支链距主链两端等长时,应以靠近简单支链的一端
对主链碳原子编号。
(3)五个必须:①取代基的位号必须用阿拉伯数字“2,3,4„”表示;
②相同取代基的个数,必须用中文数字“二,三,四„”表示;
③位号2,3,4等相邻时,必须用逗号“,”表示(不能用顿号“、”);④名称中凡阿拉伯数字与汉字相邻时,必须用短线“-”隔开;
⑤若有多种取代基,不管其位号大小如何,都必须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
杂的写在后面。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多极化不可逆转及国际竞争的实质,认识中国的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
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判断和分析国际政治现象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当代国际形势、我国对外活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行动,感受我国为民族复兴付出的努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把握当代国际竞争的表现及其实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六大门派,华山论剑”
(二)“六大门派”,齐聚杭州
1、以武侠戏说的形式,结合国家特色以及经济、军事等数据,简单介绍当今世界若干有影响力的国家、地区或集团。
2、简单回顾多极化演变过程。(因为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九专题《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对此过程有约15页的详细的介绍。)
(三)“华山论剑”,纵论天下(新闻背景:G20峰会落户杭州)
l课堂探究:世界很复杂,各国在行动
布置课堂探究:要求阅读“时政新闻”,了解各国过去半年的部分国际活动。根据要求对时政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并思考相应问题。结合学生回答,总结多极化特点、影响,国际竞争的实质等知识点
时政新闻
关键词一:APEC
(1)11月,APEC在京举行,会晤美国总统奥巴马,重申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继续加深在经贸、教育、网络、人才交流等领域合作,期待国防关系新发展。
(2)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工艺创新水平日趋提高。APEC期间,结合传统与时尚的“新中装”、景泰蓝赏瓶等文化要素亮相APEC向世界传递了文化自信,展示了综合国力。12月,媒体称,继端午、泡菜申遗成功,韩国拟将盘发、茶道等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关键词二:“陌生字母”(TPP、TTIP、OBAOR)
(3)2月,“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部长级会议结束,美、日、澳等国(该协定不包括中国)因关键性利益的分歧没有达成具体成果。美_方人士表示,白宫应施加必要的压力,推动TPP进程,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力。
(4)20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OBAOR)的愿景与行动》,旨在加强沿线国家经济合作。5月,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将对“一带一路”多个方面进行沟通。
(5)年4月,美国与欧盟结束了“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第九轮谈判,白宫称在减少贸易成本、壁垒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关键词三:军演
(6)2015年2月总参谋部披露年度重大军演,多位将领向媒体证实,中国已在建设第二艘国产航母,多年研发积累的一批自主航母技术将其更加先进。某海军上将表示,航母多多益善,但关键看费用多少。
(7)2月俄同美、英、德等北约军队在爱沙尼亚边境两侧举行对抗性军演,造成边境紧张局势。2015年4月俄称将举行二战胜利70周年阅兵,并展示其最新最先进的武器系统。
关键词四:互联网
(8)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称,应站在“互联网+”(互联网和多产业的结合)的风口上顺势而为,助推中国发展。
(9)谷歌、Facebook等美国科技巨头正在主导欧洲数字市场,并冲击欧洲制造业。2015年4月,欧盟“欧洲战略”提出构建统一数字市场,在移动互联时代巩固传统优势。
1、结合表格归纳时政新闻:
2、利用探究成果,思考以下问题
(1)“时政新闻”中体现了国际关系的哪些形式?
(2)这会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3)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你觉得其中哪两项起到基础性作用?并例举时政新闻。
(4)请判断:只要经济发展,国家就一定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l知识拓展:
对TPP、TTIP、“一带一路”等名词进行简单补充。通过介绍美国“一体两翼”部署,让学生感受到国际竞争的紧迫感。动画绘制“一带一路”路线图,感受我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努力。
(三)武林札记,笔录点滴:
通过自主知识梳理,构建知识体系。
(四)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通过自己能为G20峰会做什么,回归新闻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关注生活。
课后习题
课堂探究:时政新闻
关键词一:APEC(1)月,APEC在京举行,会晤美国总统奥巴马,重申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继续加深在经贸、教育、网络、人才交流等领域合作,期待国防关系新发展。
(2)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工艺创新水平日趋提高。APEC期间,结合传统与时尚的“新中装”、景泰蓝赏瓶等文化要素亮相APEC向世界传递了文化自信,展示了综合国力。12月,媒体称,继端午、泡菜申遗成功,韩国拟将盘发、茶道等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关键词二:“陌生字母”(TPP、TTIP、OBAOR)
(3)2015年2月,“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部长级会议结束,美、日、澳等国(该协定不包括中国)因关键性利益的分歧没有达成具体成果。美_方人士表示,白宫应施加必要的压力,推动TPP进程,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力。
(4)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OBAOR)的愿景与行动》,旨在加强沿线国家经济合作。5月,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将对“一带一路”多个方面进行沟通。
(5)2015年4月,美国与欧盟结束了“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第九轮谈判,白宫称在减少贸易成本、壁垒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关键词三:军演
(6)2015年2月总参谋部披露年度重大军演,多位将领向媒体证实,中国已在建设第二艘国产航母,多年研发积累的一批自主航母技术将其更加先进。某海军上将表示,航母多多益善,但关键看费用多少。
(7)2月俄同美、英、德等北约军队在爱沙尼亚边境两侧举行对抗性军演,造成边境紧张局势。2015年4月俄称将举行二战胜利70周年阅兵,并展示其最新最先进的武器系统。
关键词四:互联网
(8)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称,应站在“互联网+”(互联网和多产业的结合)的风口上顺势而为,助推中国发展。
(9)谷歌、Facebook等美国科技巨头正在主导欧洲数字市场,并冲击欧洲制造业。2015年4月,欧盟“欧洲2020战略”提出构建统一数字市场,在移动互联时代巩固传统优势。
2、利用探究成果,思考以下问题
(1)“时政新闻”中体现了国际关系的哪些形式?
(2)这会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3)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你觉得其中哪两项起到基础性作用?并例举1条相关时政新闻。
u To develop writing skills by reading the tips.
u To understand the mood of the Mum’s and Jack’s feelings.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Writing a dialogue.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Lead-in
The language you use in writing a dialogue:
l not too colloquialnot too redundant
l descriptive
Step 2 Reading
1 Read the instructions and know some tips of writing a dialogue.
2 Read Part A and discuss what is wrong with the underlined sentences.
a.‘Umm’ or ‘hmm’ shouldn’t be included in a written dialogue. b. We shouldn’t use ‘My room is too dirty’, ‘My room is a mess’, ‘clean up’ and ‘cleaning’, because in a written dialogue what has just been said shouldn’t be repeated.c. In a written dialogue we should write a sentence that shows the speaker is very angry instead of the sentence ‘I’m really very angry with you.’
3 Read again and do Part B.
A The sentences that show Mum is unhappy or angry:
Come and look.
Don’t you talk to me like that?
You should start cleaning now if you plan to leave!B The sentences that show Jack’s mood:
This is so unfair! I’ll never have enough time.
But I don’t think you’re being fair at all!
Step 3 Reading the Thank-you letter
1 Work in groups of 3 and present a dialogue. Keep the tips in mind. 2 Get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following should be included in your dialogue. a. What happened between Christina and her mother?
b. What did Christina do then ?
c. How as the problem solved ?
Step 4 Consolidation
Role-play the dialogue in three.
Homework:
Welcome to Reading
1. a missing boy; a lost boy 一个失踪的男孩
2. conduct/carry out/make an interview 进行采访
3. be full of unsolved mysteries 充满未解之迷
4. today’s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当今先进的科技
5. run into sth/sb =come across sth/sb偶然遇见
6. believe in the existence of aliens 相信外星人的存在
7. step up the research 加速研究
8. show interest in=show an interest in 对…感兴趣
9. go to sleep early/late 早睡/晚睡
10. stay out late 在外面呆得很晚
11. show up=turn up 出现
12. put on his favorite CD播放他最喜爱的CD
13. strange-looking creatures 样貌奇怪的生物
14. do/make research on sb.对…进行研究
15.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that+句子/of sth 排除…的可能性
16. look into…调查
17. make up a story/an excuse/a lie/ a dialogue 编造
18. take charge of 负责
19. find convincing evidence 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
20. according to 根据
21. make much progress 取得很大进步
22. be disappointed with sb; be disappointed at/about sth. 对…感到失望
23. search for other witnesses 寻找其他目击证人
Word Power to Grammar
1. begin with 从…开始
2. carry out outer space explorations 进行外太空探险
3. launch sth into space 把…发射到太空
4. the first human to travel in space 第一个太空旅行者
5. so far=up to now直到现在
6. go on to do; 接着做另一事go on doing;继续做原来的事 go on with 继续某事
7. dream of doing sth 梦想做某事
8. come true 梦想等的实现
9. look like an aero-plane看起来象一架飞机
10. separate from 从…分离
11. pick them up把它们拾起; pick up some English学得一些英语; pick up the news收听新闻
12. take off their spacesuits;脱下航空服 (a plane)take off起飞; take a day off;休假一天
13. the solar system 太阳系
14. be connected to 与相关
15. many sunken ships许多沉船
16. chat in an internet chat room在网络聊天室聊天
17. take the underground 乘地铁
Task:
1. conduct a survey制作问卷调查
2. at a time;一次 at one time;曾经 at times; 有时at no time;决不 in no time立即
3. divide…into;把…分成… separate …from…把…和…分开
4. avoid doing sth/sth 避免做
5. follow a rule 遵循规则
6. point out 指出
7. go shopping at Smith’s 在Smith店买东西
8. buy a new top 买一件外套
9. inappropriate questions 不恰当的问题
10. in the last/past few months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
11. greet sb in an appropriate manner 恰当地问候某人
12. in return 作为回应
13. shake hands with 和…握手
14. intend to do; be intended for; had intended to do=intended to have done打算做但没做
15. be included in the next issue 包含在下一期
16. ask questions in an order 一某一次序问问题
17. a number of questions;许多 the number of …的数目
18. draw a conclusion; come to a conclusion得出结论
19.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doing…引起学生们做某事的兴趣
20. take measures/steps to do sth. 采取措施做…
21. the most popular activity最受欢迎的活动
22. be willing to do 甘心做
23. make recommendations 提出建议
Project:
1. in a remote area 在偏远地区
2. a man-like creature 一个长得象人的生物 3. run after 追赶
4. on average平均 5. play a joke on sb 开某人玩笑
6. run with amazing speed and strength 以惊人的速度和体力奔跑
7. one of the few pieces of hard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existence of Yeti
8. make its way to…
9. be six feet tall with huge shoulders 六英尺高,宽大的肩膀
10. live on 继续存活
11. solve the mystery 解迷
12. exist ---没有被动结构
13. see sth with one’s own eyes 亲眼所见
14. leave out 删除
15. a description of sth 对…的描述
Work book:
1. step up the train 2. only two weeks’ away
3. environmental problems
4. all sorts of information 5. look into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6. be good at making up stories 7. stay out until midnight
8. be knocked down by a car 9. the largest animal on land/at sea
10. go missing 11. be said to be doing/to do/to have done
12. be covered with 13. build up one’s strength
14. believe in the existence of Father Christmas
15. according to his description 16. in one’s view
17. live on in deep oceans 18. play chess
19. develop one’s mind 19. die from/of AIDS
20. die of hunger/cold/sadness/sorrow 21. die of a wound
22. make up one’s mind to do 23. expect there to be a film
24. to my surprise; much to my surprise; to my great surprise
25. in the last few months; every few meters
26. attract a lot of attention
27. put away the books 28. the first two pages
29. due to the bad weather 30. be admitted to a famous university
31. start a toy firm on the Internet 32. argue with sb about/over sth
33. in history 34. be moved by art
35. play with one’s emotions 36. have/take pity on sb; show pity to sb
37. It’s a pity that… 38. far too large
39. get away from the policemen 40. in the 1980’s
41. be attached to sb 爱慕,依恋 42. be seriously ill
43. be worried about terrorism 44. the outbreak of SARS
45. shoot at 46. describe … as
47. at the thought of 48. watch news on the television
49. a faraway place 50. the other day
51. get hold of 52. be worn out
53. gather one’s strength 54. drag oneself along the road
55. run in all directions/run every direction 56. pat sb on the shoulder
课题:《赤壁赋》 所选册目:必修2 年级:高一
课时:第一课时
主备人:李崇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赋”的文体特点。
2.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意。
3、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1.读准课文的字音、句读,读出感情。体悟典雅、精美的语言。
2.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读准课文的字音、句读,读出感情
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以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引入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
赤壁赋的写作正是在苏轼第一处贬所--黄州,此时他45岁。三年前,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变法派、实权派李定等从诗作中断章取义,摘出一些讽刺性诗句,以便扫除旧党,送御史台,即“乌台”受审,所以这个案子叫“乌台诗案”,苏轼在狱中待了四个多月,后被贬黄州担任团练副使,还无权签署公文,不准擅离此地,政治上的不幸却成了文学上的大幸,四年的黄州生涯,他创作了66首词,200多首诗,170多篇散文,尤为著名的是豪放派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散文代表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二、引导自学(自学内容见学生所用《学案》)
1、 自学关于赋的知识。
2、学习了解本文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3、自学本课的生字、生词。
三、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出感情。)
1、 教师配乐朗诵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感情变化
壬rén戌xū 属zhǔ客 窈yǎo窕tiǎo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 愀qiǎo然 舳zhú舻lú 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 横槊shuò 渔樵qiáo 江渚zhǔ 匏páo樽 蜉fú蝣
2、学生练习朗读、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变化
四、学习重点文言词句,疏通文意。
(一)学生自学
1、试口译课文成现代汉语。
2、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3、找出课文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一词多义等句子。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课文。2、课外阅读有关作者苏轼和本文的资料。
教学札记
崇信一中高一级集体备课通案
课题:《赤壁赋》 所选册目:必修2 年 级:高一
课时:第二课时 主备人:李崇军 审阅签字:
教学目标:1.学习重要的实词、虚词和重要的文言句式,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课文体悟和鉴赏文章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3.理清本文结构和感情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1.学习重要的实词、虚词和重要的文言句式,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理清本文结构和感情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1、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理清本文结构和感情发展过程。
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和上节课自学情况导入本节课教学。
二、讨论解决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1、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2、老师点拨讲解语言难点。
三、展示学习讨论结果,了解学习情况:
1、老师对重点问题提问,学生回答。
2、学生互相提问,检查学习效果。
3、教师点评、补充、总结讨论的结果(也可让学生总结)
附:本文重点文言语法举例
词类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
东望武昌--名作状
特殊句式: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何为其然也--倒装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被动句
通假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一词多义:
望: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 西望夏口(向远处看)
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虚: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 盈虚者如彼(月缺)
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四、研读课文、思考讨论问题
1、总结本文各段的内容。
2、文中人物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附:参考答案要点
1、总结本文各段的内容。
答: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第四段,写作者针对客之感慨陈述自己的人生感悟和见解。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2、文中人物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答:第一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第二段由“喜”转“悲”。 第二段“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但喜极生悲,从客人悲凉的萧中透出了极“悲”之情。第三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第四段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第五段感情转悲为喜。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阶段2-知识梳理”练习 2翻译课文
教学札记
崇信一中高一级集体备课通案
课题:《赤壁赋》 所选册目:必修2 年 级:高一
课时:第三课时 主备人:李崇军 审阅签字:
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 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翻译、朗读背诵课文况导入本节课教学。
二、学习课文结构及鉴赏
(一)研读课文、思考讨论问题
1、文中人物的感情变化是因何引发的?
2、在第四段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3、你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4、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二)研讨结果展示、总结。
附:参考答案要点
1、文中人物的感情变化是因何引发的?
答:第一段写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引发了喜悦之情有。第二段因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产生“喜”。但喜极生悲,客人的萧中透出了极“悲”之情。第三段回答了“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第四段苏子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第五段转悲为喜,是第四段的结果。
2、在第四段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答:作者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3、你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答: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答:(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锅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仍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将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立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象优美、善于取智的语言特色。如描写好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想如幕,如泣如诉,余音禁袅,不绝如缕。舞的区之游故,泣抓舟之合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练习”第一、二题。2、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
李崇军
(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理解它是一种效果力。
(2)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变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合外力的一个分力,知道合外力的作用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向心力概念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理解其概念。并掌握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在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经历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并学会用运动和力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A cultural relic is something that has survived for a long time, often a part of something old that has remained when the rest of it has been destroyed.
2. It is your job to look into any reports of cultural relics that have been found in China.
3. It is a rare Ming Dynasty vase.
4. The man who has it insists that it belongs to his family.
5. It feels as hard as stone, it easily melts when heated. Once it is heated, the amber can be made into any shape.
6. The design for the room was of the fancy style popular in those days.
7. It took a team of the country’s best artists ten years to make it (It takes sb st to do sth).
8. In return ,the Czar gave the King his best soldiers.
9. About four meter long, the room served as a small reception hall for important visitors.
10. She had the Amber Room moved to the palace where she spent her summers. (have sth done)
11. The room was completed the way she wanted it.
12. There was a time when the two countries were at war.
13.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boxes were put on a train.
14. What happened to the Amber Room remains a mystery.
15. Following old photos, the new room has been made to look much like the old one.
16. The old man saw some Germans taking apart the Amber Room and moving it away.
17. In a trial, you must decide which eyewitnesses to believe and which not to believe.
18. The judge does not consider how each eyewitness looks or where that person lives or works.
19. The judge cares only whether the eyewitness has given useful information, which must be facts, rather than opinions.
20. For example, it can be proved that China has more people than any other country in the world.
21. I think highly of those who are searching for the Amber Room.
22. I don’t agree that they should return the treasure to Russia. Nor do I think they should give it to any government.
23. Besides, my father told me that any person who finds something can keep it.
练习
一 翻译下列单词或短语
1 调查 11 认为,考虑
2 作为报答 12 拆开
3 制成… 13 移走
4 属于 14 而不是
5 保持不变 15 在…流行
6 活着,继续存在 16 除了…之外还有
7 毫无疑问 17 寻找
8 高度评价 18 处于交战状态
9 证明 19 木制的
10问题的答案 20 点亮;点燃
二 用上面的词或短语填空
1. The new Harry Potter novel __________________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roughout the world.
2. The hungry boy rushed into the house _______________something to eat.
3. I will___________ the matter and then tell you the result.
4. China is a country __________________the developing country.
5. The door __________open all night long.
6. He didn’t know to do something ____________for her help.
7. People __________Lincoln as one of the greatest presidents in America.
8. His word________ to be right later.
9.The (木制家具) in the sitting room were borrowed from neighbors.
10.He (light)a candle and the (light) candle (light) the whole room.
三 完成句子
1 大火过后什么也没留下.
After the fire________________.
2 他们的年龄都一样.
They a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在考虑再次去那里.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re again.
4 小孩子总喜欢把玩具拆散.
The children always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你会高度评价那些总帮助别人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those who always help others?
6 一旦被加热,琥珀可以制成各种形状.
___________________, the amber can ____________any shape.
7 当时中日双方正在打仗,因此交通变得极其困难.
At that ti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o traveling was extremely difficult.
8 从那以后琥珀屋的最终所归便成了一个谜.
After that, what really happened to the Amber Room______________.
9 他昨天买了一套家具.
He bought __________________yesterday.
10请把座位上的袋子拿开以便我能坐下.
Please ________________so that I can sit down.
四 翻译句子
1只有用这种方法你才能提高你的英语水平.(倒装语序)
2 我真的不想去,但他硬要我去. (insist)
3 他不可能把他的书带回家了,因为他所有的书都放在桌上. (情态动词+have done)
4 我拿不准这礼物是谁的? (belong to)
5 她给了我们食物和衣服,没要求任何回报. (in return)
6 毫无疑问,他将为他所做的受到惩罚. (doubt)
7 这是两国交战时期. (at war)
8 虽然他自己并没有觉得做了什么突出的事情,他的同事们却对他交口称赞.
9 父母进来时他假装睡着了. (pretend)
10大量的证据证实他是清白的. (prove)
五.完型填空:每小题1.5分,共22.5分
Dear Classmates,
As young people, we don’t always want to think about the past. 1 we often hear our grandfathers and grandmothers talk about cultural relics. They say we 2 protect some of these relics because they are important to our culture. 3 also say that these relics are important to us because they help us remember the 4 of our ancestors and respect what they have done. I’m sure you will 5 . After all, someday we will be 6 ourselves and will want our own children to protect them. So I have a plan for 7 the painting in the old temple, which is a fine cultural relic 8 in our hometown. It should be protected because it was painted by a 9 artist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My plan is to get students to take a 10 to see it on a Saturday next month and then 11 some important people to join us. 12 , we can also write an 13 about it for the town newspaper. Later, when others begin to 14 their help, perhaps we can 15 enough money to help the museum buy it. If you like my plan, please give me a note to your teacher. Thank you.
Yours.
1. A. However B. Yet C. Therefore D. And
2. A. can B. must C. will D. need
3. A. Some B. We C. They D. Others
4. A. days B. dreams C. lives D. styles
5. A. refuse B. allow C. doubt D. agree
6. A. greater B. stronger C. richer D. older
7. A. surviving B. remaining C. saving D. removing
8. A. there B. here C. where D. anywhere
9. A. famous B. rare C. gifted D. skillful
10. A. trip B. look C. bus D. rest
11. A. take B. order C. beg D. ask
12. A. In a word B. Besides C. First of all D. By the way
13. A. poem B. passage C. article D. diary
14. A. prove B. offer C. supply D. provide
15. A. make B. earn C. raise D. give
改错
1. What the king said is remained a mystery.
2. This strange vegetable belongs potato family.
3. There is some doubt that he will come tomorrow.
4. The man insisted that he not steal the money and that he should not say sorry.
答案:
look into make into in return belong to remain survive have no doubt think highly of prove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consider
take apart remove rather than be popular among/ with besides in search of
be at war wooden light
is popular with/ among ; in search of ; look into; belonging to; remained; consider; proved; wooden furniture; lit/lighted, lighted, lit/lighted
1 nothing remained
2 of the same age
3. am considering going
4 like taking the toys apart
5. Do you think highly of
6 Once (it is) heated; be made into
7. China and Japan were at war
8. remains a mystery
9. a set of furniture;
10. remove your bag from the seat
1. 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improve your English.
2 I didn’t really want to go but he insisted.
3. He can’t have taken his books home for all of them are lying on the table.
4. I am not quite sure who/ whom the gift belongs to.
5. She gave us food and clothes and asked for nothing in return.
6. There’s no doubt that he will be punished for what he has done.
7. This was a time when the countries were at war.
8. His colleagues thought highly of him though he himself didn’t think he had done anything special.
9. He pretended to be asleep when his parents came in.
10. A great deal of evidence proved him innocent.
【思考的威力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二)】推荐阅读:
《像山那样思考》的优秀教案设计09-19
提高小学教师教案设计实效思考09-13
分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05-28
日常教育教学的思考07-04
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考07-18
对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思考09-28
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06-2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07-04
对三年级作文教学的思考07-23
对数学双语教学的一些思考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