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基础知识总复习(通用10篇)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答案
五柳先生传
1、造饮辄尽 造:一来
2、箪瓢屡空,宴如也 如:若
3、兹若人之俦乎 俦:类
4、不戚戚于贫贱 戚戚:忧愁
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地方
6、每有会意 会:领会
7、亲旧知其如此 旧:朋友们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答案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喜欢读书,(却)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三、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五柳先生三大爱好是指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好读书; 性嗜酒; 常著文章自娱。平和、旷达的性格。
2、文中哪句话是陶渊明归隐形象的总体勾勒,使一位沉默寡言,淡泊功利的隐世名士飘然而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现了五柳先生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马说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答案
1、策之不以其道 策:驾驭 道:方法
2、执策而临之 策:鞭子 临:对着
3、其真无马邪 其:难道
4、其真不知马也 其:恐怕
5、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餐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6、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喂材:才能
7、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是:这样
8、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尚且 等:一样
9、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表现出来
10、故虽有名马 虽:即使
11、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怎么千里:日行千里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答案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所以虽有好马,也只好屈辱在做贱役的(养马)人的手里。
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的称号)去称呼它。
一、重视图表法知识梳理
图表法就是以一定的图表形式来梳理、反映教材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只是繁多而又分散复杂的内容, 它具有直观、形象、简明、概括的特点和优点。教师恰当地运用图表, 便于教学、复习和记忆, 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提高能力。教师根据不同的需要刻意绘制以下几种不同的图表形式。
(一) 知识性结构体系图表
此图表在教学和复习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其主要功能是对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作出整体的系统的反映, 它便于总揽教材内容, 从整体上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知识点。通常是以单元或课节为单位来梳理、反映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 以及各个层次构成的基本内容的层次结构体系图表, 或者是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或一条基本线索来梳理、反映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图表。例如, 高一年级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知识总结如下。
1. 消费类型:
(1) 按产品类型分为:a.有形商品消费, 例如书籍、运动用品;b.劳务消费, 例如你到餐厅吃饭, 服务员为你服务。 (2) 按交易方式不同分为:a.钱货两清;b.货款消费;c.租货消费。 (3) 按照消费的目的, 生活消费可以分为:a.生存资料消费, 例如日常所使用的衣、食、住、行;b.发展资料消费, 例如教育、培训等;c.享受资料消费, 如在KTV唱歌。
2. 消费结构: (1) 概念。 (2) 特点。
3.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 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人们的心理往往不同, 使消费带有复杂性。 (2) 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
4. 做理智消费者, 因人而异, 适度消费, 理性消费。
(二) 专题性知识图表
专题性图表的功能是用来梳理、反映某一类型知识内容的, 它便于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某一专门性问题。综合性图表的功能是用来对内在联系的各种不同类型知识内容进行梳理, 把它们贯穿起来, 作出综合的反映, 或把若干专题系统地综合, 构成新的知识整体, 它便于从整体上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复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例如, 讲解“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除了让学生掌握扩大再生产的方法外, 还应该重点阐明“资本家能够扩大再生产是剥削工人的结果, 同时扩大再生产又是进一步加强剥削工人的手段”, “当无产阶级执政后, 没收资本家的全部财产收归国有是天经地义的”的道理, 揭示出“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的真谛。教师在讲解问题时, 要明确目的, 讲解的内容要按照教材内容的严密逻辑系统, 分清主次, 重点突出, 抓住关键, 解决难点。既要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又要考虑知识的连续性和结构性;在讲的方法上, 要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特点, 以问题为媒介, 把学到的知识有机地连接起来。
(三) 比较知识图表。
比较图表的功能是用来对彼此有某种关系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对比分析, 以反映它们之间的异同和联系, 比较的方法是分析和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的辩证方法, 是政治课教学和复习中常用的方法, 它能加深对各种事物的本质的理解和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政治课的教学和复习中要广泛运用比较的方法。例如, 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学中, 不急于引入“哲学”这一抽象概念, 而是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 组织他们讨论人的聪明才智是先天就有的, 还是后天才有的。同学们众说纷纭, 各抒己见。这时, 笔者便问同学们, “愿不愿做一个聪明的人”, 不用说, 谁都愿意做一个聪明的人。于是, 笔者便抓住话题从理论上讲要做一个聪明的人, 就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 就要学习哲学, 它能给人予智慧, 给人予方法。它来源于实践, 又回到实践, 指导实践。接着, 笔者又用现实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 进行对比教学, 说明哲学对指导人们行为的重要性, 这样, 就能使同学们自然懂得: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二、加强归类法的知识整理
从教材内容来说, 归类就是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或特征。笔者把知识分为常识性知识、理论性知识、相关知识、易混知识、时事知识。常识性知识只要知道“是什么”, 而不必知道“为什么”的知识, 即不需要深入理解的知识。理论性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观点、方法论等, 它是教材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相关知识是指彼此之间有一定关系的知识, 这个关系包括种属关系、主次关系、决定与反作用关系、对立统一关系、共性个性关系、内容形式关系等。易混知识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易产生误解、混淆不清, 容易发生失误的知识。时事知识涉及时间长、内容多、范围广, 为了便于复习, 必须对时事知识进行梳理、分类。例如, 在讲解“物质”这一概念时, 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加以说明举例, 然后, 引出“物质”的概念, “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这个概念包括了宇宙间的一切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共同本质, 即客观实在性, 这样, 就把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形态高度概括了, 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使他们正确领会“物质”这个概念的适用范围, 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总之, 知识梳理要有目的、有针对地从教学和高考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出发, 对重点问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梳理, 让学生动手动脑, 老师提出梳理的方案或设想并在方法上给予指导和示范, 让学生参与具体的实施。知识梳理要在学生认真阅读、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运用抽象思维对教材内容进行总结梳理, 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摘要:高考注重能力考查, 在教学和复习中, 老师要指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要从教学和高考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出发, 有目的、有针对地对重点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梳理, 使所学的知识深化、条理化、系统化, 结合实际加以应用, 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一、“知识抢答”活动的步骤
1.先出“安民告示”
教师把复习目的、方法告诉学生,并落实组织。这样做使学生一进入复习阶段就明白自己认真复习将会获得满意的收益,运用“知识抢答”方式复习,使学生产生了兴趣。笔者将学生每六至八人组合成一个参赛集体,以便运用小组合作方式形成集体意识。
2.练兵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是要下大力气的阶段。
(1)归类整理一学期的学习内容,突出重点,指出难点。这一阶段,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是几篇散文,要求学生抓住文章的记叙线索;第二单元是诗歌,几首好诗唤起了学生的回忆,引起了学生心弦的共鸣,给了学生很多有益的启迪;第三单元是戏剧,通过对三部戏剧的学习,学生既学到了现代名剧、讽刺喜剧、街头短剧的知识,又通过人物对话对戏剧推动情节、展开矛盾、塑造人物形象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第四单元是演说词,学生既要把握演说词的主旨,又要感受激情、品味语言;第五单元的文章是纪实性的作品,学习这类作品,要体会记叙的重点,品味作者对历史、现实和人生的思考;第六、七单元是古诗文,学生既要通过小故事明白大道理,又要学习古人的豪迈情怀,还要对借景明理、借景抒情等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写胸臆的手法有所体会、感悟。全册书共七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六单元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每个单元后面还有口语交际的具体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以分好的参赛组为单位,对该册知识点讨论、归类,每组推荐一位中心发言人,汇报归类情况和理由,同时提出要求教师解决的问题,其余成员补充。各组发言完后,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各组的长处,指出存在的不足。整个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气氛活跃、热烈、有序。
(2)教师将学生在讨论知识点归类的发言中提出的问题梳理成若干问题,拟成各类题目,问题要将重点、难点蕴含其中。并告诉学生,这就是知识抢答赛竞赛阶段的全部题目,使学生能做到有的放矢,复习有纲,纲举目张。
(3)认真指导学生复习。这个阶段是复习的关键阶段,花的时间最长,仍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类,循序渐进,全面把握统一的复习进度,让学生课外独立思考,课内讨论练习,教师适时答疑,点拨。小组内也自发搞“抢答赛”,暗自“演习”。
3.抢答
学生通过第二阶段的复习,具备了参赛的基本条件,就可以进行正式比赛了。在宣布了抢答规则、方法和计分标准后(规则、方法和计分标准视具体情况而定),就进行正式比赛。所出的题目相当于两套学期考试题的容量(不出作文题),运用这些题目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抢答完毕,各组得分分别按一定比例折算计入学生的期末考试或平时测试成绩中。
抢答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扼要的评述。竞赛结束还要对学生在复习阶段的复习态度,竞赛中表现出的精神风貌、收获和存在问题以及在语文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结,对学生在知识方面的缺陷及时进行弥补。
二、“知识抢答”复习法的优点
1.能变消极复习为积极复习
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都有这样的感受:复习阶段的教学难。对已经讲过的东西,教师担心学生没学好,满腔热情地给学生讲一遍,学生感到没滋味,不在意;给学生编点资料、出点题,又怕把学生圈定在题海中跳不出来。运用抢答式复习,学生有浓厚兴趣,能踊跃地学习知识。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学生在心理上都有积极上进的一面。在复习中,因为事前知道要抢答,学生都担心拖小组的后腿,故在复习中能积极准备,惟恐漏掉一个知识点。这样,全班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就相应得到了提高,自然又掌握了知识,从而变消极复习为积极复习,变枯燥无味的复习为趣味横生的复习。
心理学也认为,新颖的学习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求知兴趣。这也是“知识抢答”活动成功的一个原因。
2.有利于综合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运用“抢答式”进行复习,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都能同时得到提高。抢答前的复习准备是“读、写、听”的训练,抢答的过程是“听”和“说”的结合训练,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学生要把回答的知识内容迅速融入自己的口语表述中,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错的还可以纠正,这样,思维能力又得到了提高。
3.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中考必争之分。历届中考证明,凡是文言文分数高的考生,其中考语文分数都比较高。但同学们在复习文言文上往往有一个误区:因为老师已经不同程度地领着学生对文言文进行了复习,这使得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不需要再下什么功夫了。殊不知这正是“半瓶之水”,大多数同学只是在“面”上掌握了些许知识,而真正落实到“点”上,许多同学还是会因为知识掌握不准确、不细致而败下阵来。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在复习中按照5天计划再进一步。
第一天:专攻背诵默写
文言文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较多,以H版为例,古文19篇,古诗32首,同学们基本上能够背出,但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颠倒语序、不写错别字就没那么容易了,更不用提对一些语句的理解性记忆了。所以把默写功夫做到细致准确、一字不差、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中考要求。
第一步:大声诵读。诵读确实是背诵的好方法,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你不妨大声诵读古文古诗,每篇连续诵读五遍以上,一方面通过诵读可以强化你对文章的再熟悉,另一方面随着诵读数的增加会逐渐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即自己对文章的感悟、体会,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另外,随着诵读的深入,你对每句话的意思也会更明白,有的同学读完一句古文,这句话的意思也会马上在他的眼前出现,这就是对古文相当熟悉的结果,这个步骤做得好,也会为下面的句子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出声背诵。在前面大声诵读的基础上,现在可以完全抛开书本,出声背诵,每篇连续背诵五遍以上,你会发现在第一、二遍时你有一些生硬,到三、四遍时你已相当流利了,到五、六遍时你已完全熟练地掌握了全文,而且不会发生漏字、添字和语序颠倒的情况了,这时候让你背错都难了。这两个步骤中,出声是关键,因为读出声音来是对人的记忆功能的再重复,能起到在心里默背的双重功效,而且出声也使得同学能随时发现、检查自己的错误。尤其对一些背诵准确度不高的同学而言,出声背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第三步:背熟文章之后,便是保证字的正确率。这时候,你可以再拿起书本,一行一行看下去,将容易写错的字多练几遍,保证不改字,不写错别字,这一步骤是收尾工作,如果做不好,前面的努力将前功尽弃,所以要认真对待。
第四步:勾画出每一篇古文、古诗的名言警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揭示主题、中心的关键性语句(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等)、描写山水环境的语句(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等)和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将这些句子重点背诵,并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以备理解性记忆之需。
第五步:做一些理解性背诵的题目,仔细咀嚼题干的要求,抓住关键字来思考该回答哪些内容,注意在回答题目时有可能要作一些细微变化。如“安陵君拒绝秦王易地要求的理由的句子”和“唐雎拒绝秦王易地要求的理由的句子”是不相同的,同学很容易混淆。这道题要抓住“理由”二字回答,答案应是“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和“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其它的话均不是理由,所以不应写。
第六步:对于某一篇古文、古诗的理解性背诵,理解起来还是较简单的;而对于在所有学的文章中搜索符合题干要求的语句,难度就大多了。这只能要求同学多积累,多贯通,如积累一些描写山水景色、战争残酷、爱好和平、悠闲自得的心境、自然环境、友情等方面的句子,给它们加以归类,有意识地逐渐扩大你收集的范围,在答题时可多想几个诗句,然后选择最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保证万无一失。
第二天:文言实词的掌握
文言实词一向是文言考试较容易得分的部分,一些同学已掌握了大多数的实词解释,可是还会在准确度上打折扣,不妨自己动手一课一课地整理归纳一下。首先,调理一些特殊的实词:通假字、典型的古今异义、词性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这样整理下来一是拓宽思路,提高迁移能力,二是掌握扎实,记忆深刻。其次,整理一些虽不特殊但却很重要的实词: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仍在使用的实词和书下注释中的实词。
这一部分的整理很关键,因为实词的掌握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需的,也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需的,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每个实词的确切意义,了解它的一词多义,我们的文言语感才会逐渐形成,才能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举一反三,为今后高中的进一步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整理实词解释时,要依据课本中的书下注释为准,绝不能模棱两可。
第三天:文言语句的翻译
文言语句的翻译实际上是在整篇文章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第一天朗读文章的时候,就给句子翻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句子翻译又要特别注重句中关键实词的理解,所以第二天的实词整理又为它打下一层基础,那么,句子翻译就显得轻松多了。在全面翻译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不妨再一课一课地重点整理这些文言语句:首先,整理课文当中的句言警句,体现中心主题的关键性句子。其次,整理课文中带有句式变换的句子,如倒装句、省略句。再次,整理句中含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的实词的句子。最后,整理文中有固定格式、常见格式的句子。
值得一提的是,句子翻译是以文言实词的掌握为基础的,句中的几个重点实词的意思理解了,这句话的翻译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基本功要掌握扎实。句子翻译还重在培养语感,只有课内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在课外文言阅读中以不变应万变。
第四天:课内语段阅读的把握
语段阅读也是在整篇课文的理解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第一天的课文诵读已让同学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我们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整理:首先,概括每篇课文的中心,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并概括段意。其次,找出文中重点段落(能反映中心或体现作者心情的段落),体会它带给人们的启示、蕴涵的深刻哲理。再次,找出文章中心句和重点段落中的关键句,并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最后,把握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语言的特点等。
这一部分中的.中心句、关键句可以和理解性背诵的语句联系起来,它们是相通的。答题时只要把文章的大方向(中心、写作目的、思想感情)把握住了,其它的题也就不会难倒我们了。
第五天:课外语段阅读的把握
不要被课外语段所吓倒,其实有很多课外语段并不比课内所学的难,只要我们循序渐进,掌握一定量的文言文实词的含义,具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相信同学会轻松度过这一关。
首先,同学需要有一定量的简单的课外语段的积累,以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为主,如《东施效颦》、《守株待兔》、《画蛇添足》、《郑人买履》等,了解这些文章中的重点实词(以课内有的为主),会翻译文中能揭示哲理或含有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现象的句子,并理解故事的主旨、寓意或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积累一些故事,名言(如“业精于勤,荒于嬉”等),也可作为议论文的论据,何乐而不为?
其次,你还要找10篇未读过的文言短文,开始强化训练。拿来一篇从未阅读过的短文,先不要慌,先把文章浏览一遍,一边浏览一边将你知道的翻译出来,而不翻译的词先抛到一边,一遍下来,文章大致写的内容应该理解得差不多了。然后第二遍再仔细阅读,这回要字斟句酌,仔细推敲,遇到熟悉的实词可以好好想一想在哪篇文章中学过,遇到一词多义的实词可以比较一下用哪一个意思在此处最恰当。读完后如还有看不明白的地方,那就要上下句联系,推测它的大致意思。读完第二遍后,就可以做习题了,最难的容易失分的习题莫过于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即挖掘短文的寓意或主旨,同学应注意要将文中的某个人的某种行为加以概括引申,进而扩展到“告诉人们做事要怎样,不要怎样。”
文言文教学与复习一直是块硬骨头,在新课程理念下,文言文课堂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探索,这一个月以来,我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上,主要分五个板块学习:积累实词和虚词,以例句探讨,加以文言实虚词的推断方法,在学生自译的基础上,字字落实,明辨意义,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辨析方法,归纳积累,并联系所学过的文章,拓展分析,尽量做到举一反三,由易到难;其次是句式,让学生熟悉各类句型,由课本延伸到课外,最后以翻译和理解为主,鼓励学生用资料、查工具书,尽力翻译要准,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第三,文言翻译与文言整体阅读,结合实虚词、句式,在阅读迁移中培养能力,落实基础,然后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扣题回答;第四,文言断句,先熟悉断句方法,在练习中落实方法。第五文言简答,其实这个也是一个综合考查的内容,因此我也贯穿了文言实虚词文言翻译与整体阅读,从而达到一个综合能力提升的结果。最后,文言的整体阅读。
反思这些复习课,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文言文的专题复习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夯实基础,积累拓展迁移,就需要我们从实际探讨,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想主要做好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课内文本,夯实基础,然后才能拓展迁移。我的作法是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再辅以课外练习,在练习中联系学过的内容来比较拓展,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
其次,加强方法的指导与落实运用,尤其文言实虚词的推断方法。在学生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大量的语料、形成了一定的文言文语感基础上来,加强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在阅读中不断地让学生运用一些推断方法,并让这些方法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的一个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不丢分。
再次,我认为这一点相当重要,就是文言文阅读的选材。文言文一块肯定离不开整体阅读,那么究竟让学生阅读一些什么样的材料才是最好的?这个值得我们老师仔细考虑。学生对文言文本不感兴趣,更何况是课外阅读。几番观察下来,我认为高三复习中文言整体阅读的材料,首先得让学生感兴趣,并能够从这个文章中接受思想上的洗礼和熏陶。有了兴趣自然就会去阅读,而且还能学到除课本外的东西,可谓一举两得。其次是难度,一定跟我们的课本难度接近,太难学生倦怠,太易,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最好选择那种能与课本比较阅读的文本。还有就是文本中的实词虚词能够把我们的方法能够推广施行的,容易操作的,这样的话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所以我认为文言文复习过程中,老师得花功夫来备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应该让学生自己多练习多总结,形成自己的一套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进而达到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我的作法是整体阅读中让学生多读课外文本,在读的过程中多思考,多总结,尤其是把适合自己的文言阅读方法记录下来,并加以实践运用。
一、名词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
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
3、天雨墙坏(雨,下雨)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
5、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动,认为„„聪明)
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
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
8、愿为市鞍马(市,买)
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
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
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
16、一鼓作气(鼓,击鼓)
17、朝服衣冠(服,穿戴)
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19、冬雷震震(雷,打雷)
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
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
22、有仙则名(出名)
23、有龙则灵(现灵)
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
25、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
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
28、环而攻之(环,包围)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
31、皆下之(攻下)
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
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
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
35、天下缟素(穿孝服)
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
(二)名词作状语
1、窗扉洞开(洞:像洞一样)
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
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
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
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
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
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9、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用网捕)
10、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
11、箪食壶浆(用箪,用壶)
12、乃丹书帛(用朱砂)
二、动词活用
(一)动词作状语
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争着)
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
3、跳往助之(跳,跳着)
(二)动词作名词
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
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
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
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
(三)使动用法
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
2、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
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
4、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意为“使‥‥‥迷乱”)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
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使„„颠倒
人教版初中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
错乱;使„„惊动;使„„坚韧)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
8、忿恚尉(使尉愤怒)
9、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
(四)意动用法
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
2、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
4、闻寡人之耳者(闻)
5、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
6、邑人奇之(以之为奇)
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
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
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10、固以怪之矣(对此感到奇怪)
(五)为动用法
1、死国可乎(死,为国而死)
2、伤仲永(伤,为仲永而哀伤)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去的人办丧事)
4、既泣之三日(泣,为„„哭泣)
5、念悲其远也(悲)
6、祭祀必祝之(祝,为之祈祷)
三、形容词活用
(一)作名词
1、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
2、近塞上之人(近,靠近)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
4、披坚执锐(坚、锐)
5、毕力平险(险,险阻的山)
6、此皆良实(贤良诚实的人)
7、攘除奸凶(奸臣贼党)
8、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9、心乐之(以之为乐)
(二)作状语
1、胡人大举入塞(大,大举,大规模)
2、见渔人,乃大惊(大,非常)
3、与蒙论议,大惊曰(大,非常)
(三)作动词
1、家富良马(富,有很多)
2、明月别枝惊鹊(惊,惊动)
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
4、父异焉(异,对„„感到惊异)
5、邑人奇之(奇,以„„为奇)
6、而日中时远也(远,距离远)
7、不远千里(远,以„„为远)
8、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
9、凄神寒骨(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10、心乐之(乐,喜欢)
11、聚室而谋(聚,使聚,召集)
12、笑而止之(止,使止,阻止,阻拦)
13、似与游者相乐(乐,嬉戏,逗乐,游乐)
14、毕力平险(毕,用尽)
15、日光下澈(澈,深深透过,直射水底)
16、不能绝也(绝,杀绝,杀尽)
17、私我也,美我者(私,偏爱;美,意动)
18、楼渐低(低,降低)
19、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
20、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
21、一览众山小(小,意动,以„„为小)
22、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动词)
23、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
24、香远益清(远播)
一、专题复习, 构建网络
知识的专题复习打破章节界限, 知识跨度大, 涉及概念规律多, 必须从中寻找联系不同知识的线索, 根据这些线索进行专题复习, 做到纵横联系, 上下贯通, 让学生自主建构高中物理知识的知识网络. 方法的专题复习让学生熟练运用各种解题方法, 自主建构方法体系, 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和效益.
1.构建知识网络, 内化知识结构
物理学科的内容很广, 知识层次十分清楚, 通过第一轮复习, 学生已初步构建了知识系统, 但由于物理学科知识点多, 第一轮又是分章节复习, 虽然物理学的知识层次非常清晰, 但学生对知识点掌握还是比较零散.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站在整体的高度, 打破章节限制, 抓住知识系统的主线, 对所教知识加以总结、归纳、提炼, 从而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从整体的高度重新认识所学知识, 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完成从“孤立知识点”到“知识网络”的转变.良好的知识体系能帮助学生提高正确提取知识的效率, 有效地提高答题速度.
专题复习中要突出主干, 抓住重点, 如力学知识结构体系, 如图1所示.
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是提高能力的基点.学生在复习过程中, 要从主干知识上狠下工夫, 做到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复习力学知识时, 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而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观点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两条基本思路. 要掌握受力分析, 就必须熟悉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这些常见力的性质;要正确进行运动分析, 就必须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等常见运动的规律.力和运动的关系、做功和能量变化的关系是物理学中的主干知识, 可以考查的内容特别多, 而且形式多变、深浅多变, 是每年重点考查的内容.要想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自觉地运用这两种关系, 则需要深刻地理解力决定的是物体的加速度, 力和速度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做功过程是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重力、弹簧的弹力、电场力做功等于相应势能的增量的负值;一对滑动摩擦内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系统的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量. 这两个关系一个是从矢量的角度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一个是从标量的角度分析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学生掌握了这些, 就掌握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完整的方法.
专题物理复习中应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 为激活学生求知欲, 避免机械的习题训练, 每一个小专题的知识归纳和整理让学生自主去构建, 让学生去探究教材中的疑点、难点, 知识间联系, 教材的结构和知识体系, 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联系, 达到丰富知识结构的目的.
2.注重运用, 内化方法体系
在总复习中, 除认真复习知识之外, 应进一步掌握各种物理思维方法. 解力学问题常用的隔离法、整体法;处理复杂运动常用的运动合成与分解法;简单明了的图像法;以易代难的等效法;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基本问题的方法, 从时间角度和空间角度分拆物理过程, 等效物理过程;等等, 均为中学物理中基本的思维方法.要掌握这些方法, 需要通过这些思维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加以内化.更加明确各种方法使用的条件.如解答综合题的方法: (1) 解答力学综合题, 一是要分解物体运动的过程, 仔细对每个子过程进行受力分析, 同时注意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的灵活运用;二是要把握整体思想, 对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或多个过程的问题, 优先考虑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 要明确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原因, 考虑功能关系的应用. (2) 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重力场中运动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 主要有三种具体的形式:一是利用牛顿运动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二是利用牛顿运动定律与圆周运动知识, 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三是利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解这类题要注意粒子在两个场中运动的衔接点, 如位置、速度等.如在“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偏转”的复习课中, 让学生画不同情境中的运动轨迹, 探究这类问题处理方法, 丰富学生的方法体系.
二、突出重点, 提升能力
物理总复习中要提高针对性, 如学生的审题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 广联细究, 总结反思, 提升能力.
1.注重审题, 提升能力
在物理综合问题的解决上, 审题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认真审题, 捕捉关键词句
学生在审题时往往把题目看错, 如不需要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而很多同学却考虑了重力, 其原因在于:一是因为思维定势所引起的, 二是基础不扎实. 这就需要耐心审题, 同时注意关键词语, 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 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 忽略了它, 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 思维变得混乱, 无从下手.
审题过程是分析加工的过程, 最先应感知到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出题人的意图, 然后挖掘题目的内涵.其方法可以是:捕捉关键词句, 理解其内涵和外延, 明确限定条件;挖掘隐含在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物理模型中的隐含条件;有附图的还要从题目的附图中捕捉信息.
一种事物经常具有多样性, 物理问题也一样, 很多高考物理试题都具有多种可能性的答案.“发现多种可能性”的能力主要是反映考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能否通过分析试题所给的情境和条件, 发现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
例1如图2, 质量m、带电量q的小球, 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悬挂在O点, 现在该区域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 场强为E, 为使小球在运动中悬线不松弛, 求: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该题小球有带正电和负电两种可能, 当小球带正电时, 为使小球在运动中悬线不松弛, 小球过最高点绳子拉力大于等于0, 或小球最多只能在轨道上运动到C点.当小球带负电, 在Eq>mg, Eq=mg, Eq<mg三种情况下, 小球在最低点速度不同.
(2) 排除干扰因素, 注意挖掘隐含重要条件
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 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 要依据题意, 把握命题意图, 排除干扰因素, 找出有用条件, 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 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条件分析是较难的一件事.条件往往隐藏在文字后面, 条件是用语言来叙述的, 但是语言叙述的是一个情境, 一个图, 所以在条件分析当中形象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高中物理习题的条件一般分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临界条件.初始条件是题目中明示的, 是模型识别的基础.条件挖掘难在边界条件和临界条件.这两个条件的挖掘除了注意题目中文字的暗示外, 往往要借助于图像或规范作图 (如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轨迹) 来分析得到.并且要注意典型问题的共同特征:运动合成分解问题, 合运动分运动的等时性;碰撞问题两物体碰后同向运动时后面物体的速度不能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竖直面内圆周运动, 恰能做完整圆周运动在最高点, 合力提供向心力等均是相应问题的特征条件.
例2在研究平抛物体的演示实验中, 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 小方格的边长l=1.25cm. 若小球在 平抛运动中的几个位置如图3中的a、b、c、d所示, 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v0=______ (用l、g表示) , 其值是______ (取g=9.8m/s2) .
本题所隐含的条件是:a点不是抛出点. 因此, 若直接套用公式计算必然导致错误.然而, 要挖掘这一条件, 必须克服原演示实验过程中定势思维的影响, 通过分析发现:ab、bc、cd间的竖直方向的距离之比为1∶2∶3, 而不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关系的1∶3∶5.
根据a=Δy/T2 , Δx=v0T,
(3) 画好草图, 物理过程和情境形象化
读题后要将涉及的物理过程和情境画出来, 便于把有效信息提取出来, 使复杂、抽象的物理情境简单化、形象化.
画草图是分析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 它能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过程, 确立物理量间的关系, 把问题具体化, 形象化.草图可以是运动过程图、受力分析图、状态变化图、电路图、光路图等;也可以是由投影法、等效法得到的示意图;还可以是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如v-t图, F-t图, a-t图, U-I图等等.
例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一物体, 现以水平恒力F1拉此物体, 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F2推物体, 当恒力F2作用时间与恒力F1的作用时间相同时, 物体恰好回到原处, 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J, 则恒力F1和恒力F2所做的功各是多少?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 弄清过程中两力的位移关系、大小关系以及各自做功情况. 因此画出过程草图 (如图4) , 标明位移, 对解题有很大帮助.
通过图示, 很容易得到以下信息:s= -s′,
即1/2a1t2= (-a1t·t-1/2a2t2) ,
得 3a1=a2 , 即 3F1 =F2 .
两力都做正功F1s+F2s=32J.
解得:W1 =F1s=8J, W2 =F2s=24J.
(4) 变换思路, 加强物理情境间的联系
有些题目, 就题论题很难求得结论, 甚至得不到结果.此时应马上变换思路, 转移研究对象、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 加强相似物理情景间的联系, 挖掘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导出结论.
例4 ab是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杆, P1、P2是位于ab所在直线上的两点, 位置如图5所示. ab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P1处的场强大小为E1, 在P2处的场强大小为E2, 试判断E1、E2大小和方向的关系.
解本题时, 学生往往错误地直接将均匀带电的细杆看成是点电荷, 而不会将其迁移成由无数个点电荷构成, 然后采用场强叠加原理和对称性原理进行处理.不难得出E1、E2方向相反, E1<E2.
2.重视实验, 提高实验能力
(1) 夯实实验基础, 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实验复习效率,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夯实实验基础, 切不可舍本求末.对每个实验的整理复习都要关注以下五个环节: (1) 实验要达到什么目的, 要达到这个目的, 依据什么物理规律, 即实验原理的理解. (2) 根据实验原理, 需要获得哪些数据, 应作哪些测量, 要得到这些数据用什么方法, 选择哪些实验仪器和装置. (3) 根据仪器和装置的使用规则或实验要求, 怎样完成实验以及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4) 数据处理一般有平均值法和图像法, 特别是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怎么画图?图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图像不过原点, 为什么采用“化曲为直”? (5) 实验结论和误差分析应依据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从实验中用到的物理规律和仪器这两个方面去考虑.
实验操作是实验的主体, 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可以发现在理论分析中发现不了的问题.如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 有的学生画电路图头头是道, 在实物连接时却束手无策.高考中的电路实物连线题, 就是把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纸面上的画线展示出来, 这种题错误率很高, 说明考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需要认真训练.为此, 可以考虑向学生开放物理实验室, 让学生有目的地加强较难实验的操作和探究, 提高教学效益.如电路连接中的分压式接法, 讲很多遍不如学生亲自做一遍.
(2) 以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为中心展开常规复习
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核心, 它对其他环节起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我们只有在真正领会实验原理的基础上, 才可能进而理清实验思路、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确保实验过程中每一环节都能正确、有序地进行.
以实验原理复习带动实验步骤复习, 如探究加速度与作用力、质量的关系等;根据实验原理, 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如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根据实验原理对实验结论的讨论, 如测量玻璃砖折射率误差分析;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 如在电学实验仪器选择上, 为了较准确的测量, 并保证器材安全, 选出所需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等, 并画出实验电路图;根据实验原理进行电路连接, 如伏安法测电阻是分压接法还是限流接法, 电流表是内接还是外接.
(3) 归纳同一物理量的多种测量方法
如测量某一电阻的阻值, 如图6.
(4) 实验的分类复习———以实验方法为中心的复习
如“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专题总结。
①测量方法:
基本测量方法 (如图7) .
拓展测量方法 (如图8) .
②数据处理方法:
公式计算法、图像法 (U-I图;1/U1/R图;1/I1-1/I2图;U1-U2图) .
(5) 设计性实验的复习方法
①设计的基本思路: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给出条件, 构思相关的物理情景, 确定实验原理, 再确定需要测定的物理量, 最后确定实验方案和操作程序.
②设计型实验复习方法:
变换实验目的;变换实验原理;变换实验器材. 如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作如下拓展.
拓展1:使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 并作出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它两端电压的平方 (U2) 的关系曲线. 已知小灯泡标有“6V, 3W”的字样, 电源是两个铅蓄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 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 R1标有“5, 2A”, R2标有“100, 20mA”.电流表量程有0.6A和3.0A两挡, 电压表量程有3V和15V两挡. 测量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 并尽可能测多组数据.
(1)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__________, 电流表选的量程是 ____________, 电压表所选的量程是 _______. 把图9中实物连成实验电路.
(2) 在如图10所示的P-U2的图像中, 可能正确的是 _________, 理由是_____.
拓展2:测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器材和实验电路选择.
拓展3:比较小灯泡和热敏电阻伏安特性曲线.
拓展4:伏安特性曲线与电路规律相结合, 运用图解法分析和计算问题.
我问妈妈:“吃饭也被取消了吗?”
妈妈说:“如果不饿可以不吃。”
今天放学回到家,我接到了左小右打来的电话,说妈妈的总复习计划传播的速度比流感还要快,他们家已经被“传染”了。为了郭品卉家能够免受“病毒”入侵,我们十万火急地告诉她,千万不要让她的妈妈接触任何人。
总复习第一天,我就被妈妈罚写二十遍生字。因为我记不清“未来”的“未”跟“末尾”的“末”,到底哪个字的第二横该更长一些。妈妈一个劲儿地催我快点儿写,我只好把上下两横写得一样长。
我总是东丢一笔,西丢一画,被罚写的生字越来越多,有时候写出来的字像一幅抽象画,连我自己都不认识。
留给爸爸辅导数学的时间只剩下半个小时。爸爸把一整张密密麻麻的试题摆在我面前,这是妈妈的规定。
我委屈地看着爸爸,爸爸的脸也像包子褶儿,鼻子眼睛嘴巴都凑到一块儿了。
忽然,爸爸脸上闪过一丝微笑。我朝爸爸使劲儿点点头,表示收到指示。
爸爸清了清嗓子,装模作样地说:“汤小勺,抓紧时间,必须半个小时做完。”妈妈看了爸爸一眼,满意地走开了。
爸爸转身“咬”住我的耳朵说:“汤小勺,你总是把‘7+8’和‘8+7’算得一塌糊涂,每次写的答案都不一样。爸爸制订了最适合你的算术题目!”
我很认真地看着卷子:
8+7= 6+5= 9+4=
7+8= 5+6= 4+9=
…………
原来,每两道题目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爸爸太伟大了,在我心里爸爸就是保护我的超人!我将来也要像爸爸一样,保护更多的人。
我拿起笔唰唰唰地写答案,那用功劲儿,就像一个正在研究难题的数学家。妈妈不明白为什么我只喜欢数学,这可是我和爸爸男人之间的秘密。
请你做一做
在括号中选入合适的字。
未 末 本
1.美好的( )来来自今天的努力。
2.黎明到来,原( )宁静的村庄苏醒了。
3.在信的( )尾,他写下了自己的祝福。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平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七)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一 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士 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必能裨补阙漏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同舍生皆被坚锦绣 辑以羽翠
项为之强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汤熨之所及也 火齐之所及也
止露尻尾 便要还家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 诎右臂支船
左手倚一衡木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美不外见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二 写出划线词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温故而知新 桓侯故使人问之
既克之,问其故 过故人庄
故决然舍去 广故数言欲亡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目似瞑,意暇甚 醉翁之意不在酒
杂然相许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其两膝相比者 比至陈
等死,死可国乎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既克,公问其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长风万里送秋雁
不亦说乎 稻花香里说丰年
诣太守,说如此 闻说鸡鸣见日升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收吾骨瘴江边
或王命急宣 或说处杀虎斩蛟
或异二者之为
南极潇湘 意有所极
寻向所志 志在千里
处处志之
苟全性命于乱世 太尉苟以为教而辱教之
苟富贵,无相忘
太尉苟以为教而辱教之 蜀之鄙有二僧
怅恨久之 当余之从师也
吾欲之南海
受任于败军之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其真无马也 其人视端容寂
择其善者而从之
溪深而鱼肥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杂然而前陈者
云归而岩穴瞑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何以战
扶苏以数谏故 固以怪之矣
以塞忠谏之路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且焉置土石 又何间焉
惧有伏焉
三 解释划线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旦日,卒中往往语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蜀之鄙有二僧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四 写出划线词的意思。
一狼洞其中
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出也
公将鼓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其一犬坐于前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将军身被坚执锐
亲贤臣,远小人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所以动心忍性
必先苦其心志
渔人甚异之
五 标出下列句子的节奏(用“/”表示)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六 补出下面句子省略的成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扇,一抚尺而已。
附答案
一
增,增加 横,梗塞 弼,辅弼 俱,全、都 嘱,嘱咐 遍,遍及 缺,缺点 倡,倡导 披,穿着 缉,连缀 僵,僵硬 彰,显扬、著名 悦,高兴
旋,掉转、转身 烫,用热水焐 剂,汤剂 只,只 邀,邀请 返,往返
慧,聪明 无,没有 屈,弯曲 横,与竖相对 饲,喂 现,显露、表现
叛,背叛
二
复习、温习通晓; 旧的知识 特意 缘故、原因 故旧、老友 所以 故意;
一会儿 夹杂 参与; 神情、态度 情趣; 赞同 处所 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挨着 等到; 同样 等同、一样; 战胜 打败; 时候 秋季; 高兴、愉快 谈论 讲、解释 传说; 爱好 易于、便于 美好; 尽 到; 标记
心意、志向 做标记; 苟且 如果、假使 如果; 指“我”(苏辙“) 的
语气助词,为了凑音节,不译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去、往、到; 在 给
向; 难道 这个 他们的.; 表并列,可不译 表递进,而且 表转折,却
表修饰,地 表承接,不译; 来 凭借 因为 已经 以致 认为; 哪里
呢 在那边;
三
两次 案件 即使 父亲 妻子和儿女 、与世隔绝的地方 更不必说 交错相通
到处 可以凭借 扩大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出身卑微 跑 护城河 边境 有雄心壮志的人
四
打洞 说出 击鼓 赐福 像狗一样 用箕畚 铁甲、武器 亲近、疏远 伏兵
使……惊动 使……劳苦 认为……奇特
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六
(他们)(他们)(渔人); (鼓)(鼓); (之,指公子扶苏); (个)(张)(把)
【文言文基础知识总复习】推荐阅读:
文言文总复习重点篇目10-01
文言文阅读总复习学案06-14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05-26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11-25
中考文言文复习11-06
文言文中考复习试题06-25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09-26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10-13
中考文言文复习课12-07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