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笔记自己整理(精选5篇)
1.健康:是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匿迹,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
2.心理健康:是指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谐调与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
3.p14心理健康的标准(重点阅读)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5.p2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相邻概念的关系(重点阅读理解)6.“人是生理,心理,社会的统一体”从这个角度看,人的渎职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理素质,主要包括身体形态的发育状况,生理机能水平,运动能力,对外部环境和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等低格方面,二是心理素质,主要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三是社会文化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的整体素质结构。7.p85-86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文中„ 8.p95“从年龄层次面考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中各个年龄层次有代表性的特征(阅读了解)9.从教育效应层面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可以看成由以下三个层次的子目标所组成的目标所组成的目标体系:
*基础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基本目标: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终极目标: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10.p124学习心理指导(重点阅读理解)11.p138智力训练(阅读了解)在谈到智力训练是,我国学者刘华山指出,帮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智力的实质、智力发展的制约因素、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正确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对与提高学习成效、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对学生的智力训练内容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使学生了解智力发展是一种动态过程。(2)使学生正确认识智商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3)使学生正确认识男女智力差异。(4)使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潜能。(5)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参加智力训练。1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针对性原则,立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尊重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成功性原则,全体性原则。
13.尊重性原则:
尊重是指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学生的权利、承认学生的独立性,承认学生与教育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心教工作中贯彻尊重原则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尊重学生个人的尊严,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每个学生都看作是有独特价值和潜能的人,师生之间的交流应该是平等的,双向的,不应该是权威的,单项的)*尊重学生的选择。(承认学生都是自主的,具有选择的能力和做决定的权利,具有选择目标及达到目标手段的自由)
*对学生一视同仁。14.活动性原则:
是根本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通过活动来促进心理发展。(人的心理品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没有社会性的活动和交往,个体的心理就只能停留在动物的水平上。)贯彻活动性原则要注意一下两个方面:
*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要能够与学生的年龄特质相适应。*要注意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重复参加与各种训练和联系。15.p210心理诊断概述(重点阅读理解)(概念,特点,过程)16.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一)心理诊断:
即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并明确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性质和程度。﹫观察法特点: 优点:(1)运用广泛(2)自然真实(3)简便易行。缺点:(1)表面性(2)被动性(3)虚假性(4)限制性 ﹫会谈法特点: 优点:(1)在会谈过程中,诊断者能逐步引导学生谈论所需要了解的内容,并可根据与所提问题有关的线索随时发问,刨根究底
(2)由于诊断者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谈话内容,因而不易产生误解或者答非所问的局面。
(3)诊断者除能直接聆听学生的言语外,还可有机会充分观察学生的非言语信息,从而直接获得或者发现一些重要信息。
缺点:*1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常制约了会谈的结果
*2当会谈对象较多时,将要花费很多时间 *3 调查信息量较为狭窄
*4对于诊断者的素质与技巧有较高的要求
*5对谈话的结果常常只能采用经验的或者逻辑的方法研究,只能从感性的,现象的水平上认识问题。
﹫问卷法特点:
优点:*1简便易行、省时省力、调查面广、信息量大,且便于整理和进行统计处理,因而适合与进行区域性的或面上问题的现状调查和诊断
*2问卷法可以采用不记名的方法,可以得到客观真实的材料。
缺点:*1问卷调查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问卷题目的质量,若问卷题目设计的不理想,则得不到有效的材料。
*2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紧靠问卷法不能得到深入的信息资料。﹫心理测验法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二)心理教育
﹫认知改变法:就是俗语说的说服,它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端正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并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主要形式: *1讲授*2谈话*3报告*4讨论*5参观访问*6启迪*7位移*8阅读
﹫榜样示范法:是以别人的优良心理品质和模范行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形式: *1典范*2示范*3模范 ﹫心理训练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方法。
主要形式:*1练习*2纪律*3制度*4委托*5活动*6训练
﹫心理修养法: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为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而自觉地进行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控的过程。
﹫环境陶冶法: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25.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三)心理干预:
是在心理学的理论知道下,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施加策略性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的变化。
学校心理干预的要求主要有:
*1面向全体学生*2重视特殊对象*3针对心理问题 *4完善心理诊断*5加强自身建设 ﹫强化干预:
强化物:社会强化物 活动强化物 反馈强化物 物质强化物
(代币券+P319代币制)代币券优点:*可以自由交换,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可以立即兑现。
缺点:实施相对困难
代币制使用进行心理干预时,应注意: *选择适当的代币 *编制代币使用规则 *认真执行使用规则 *促进向自然情景过渡 ﹫模仿干预
基本类型:*真实性榜样*符号性榜样*内隐性榜样 ﹫厌恶干预:又称惩罚干预,是指采用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减少或者消除一些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
﹫放松干预:它是有意识、有系统地训练肌肉动作逐步达到松弛,并使呼吸减缓,目的在于获得控制身心活动强度的能力。
﹫系统脱敏干预:又称缓慢暴露干预、交互抑制干预,是指用强化一种行为,以达到抑制或减弱另一种与之不相容反应目的的干预方法。
﹫满灌干预:又称暴露干预、冲击干预和快速脱敏干预,它是强制学生直接接触引起恐怖、焦虑的情景,坚持到恐怖、焦虑反应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干预方法。
﹫角色扮演:又称行为排演,它是指角色承担者按其特定地位和所处情景,遵循角色期待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角色行为。
心理剧:p347了解 ﹫理性情绪干预:(人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可以用新的观点和认识去取代旧的非理性的观点和认识。)
ABC理论:艾里斯解释个体心理障碍的基本理论,其核心要点是:个体的情绪障碍或不良行为(即C)并非由某一外部诱发事件(即A)本身所引一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即B)所引起。
﹫支持性干预:又称精神支持性干预,是指不伴随其他心理干预,而仅以提供支持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干预方法。
叠裤子
1.将里朝外的裤子翻回来
爸爸妈妈手把手地教
如果孩子脱下来的裤子里朝外了,就要提醒孩子:“裤子里朝外了,我们把它翻过来吧!”(配P84左上图)
爸爸(或妈妈)让孩子坐在自己的大腿上,将翻过来的裤子放到前面,再握住孩子的手,一起伸进裤子中,让孩子抓住裤脚。(配P84左中图)
另一只手抓住裤口,将裤脚拉出来。(配P84左下图)
宝贝自己动手做
让孩子把裤子放在地板上,将裤子的两只裤管笔直地摊开。(配P84右上图)
让孩子把手伸进裤管,抓住裤脚。另一只手紧紧抓住裤口,将裤脚拉出来。另一只裤脚也同样操作。(配P84右中图)
当孩子掌握了翻裤子的技巧时,可以让孩子试着站着做。这样更容易把裤子翻过来哦!(配P84右下图)
2.把裤子叠起来
将裤子横向展开,然后将两只裤管对折叠在一起,再将裤管和裤口折叠在一起。可以编些儿歌,在孩子叠裤子的时候唱:裤管和裤管“啪嗒”合一起,裤管和裤口“啪嗒”再来合一起……(配P85左上图)
叠上衣
如果衣服里朝外了,用翻裤子的方法翻过来。然后将两只袖子展开,将袖口放在自己面前,接着将两只袖子向内侧折叠,拎住下摆朝衣领的方向对折。让孩子有节奏地再唱唱儿歌:袖子“啪嗒”合一起,再来一只“啪嗒”合一起,下摆也来“啪嗒”合一起……(配P85左下图)
收拾衣物
确定一个收纳脏衣物的地方,可以是洗衣机边的洗衣筐,也可以是桌子的一角,总之,目的是让孩子养成将脏衣服叠好放在固定地方的习惯。(配P85右上图)
孩子不愿意收拾时,爸爸妈妈可以把收拾衣物这件事变成游戏,和孩子一起收拾,边收拾边告诉孩子收拾的方法。(配P85右中图)
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要及时表扬哦!(配P89左下图)
给爸爸妈妈的话:
让孩子自己整理衣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孩子每天在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过程中,渐渐掌握技巧。因此,爸爸妈妈不要因为“孩子会越帮越忙”而不让孩子叠衣服、整理衣物,而是要肯定“小帮手”积极的态度,再教他正确的方法。等孩子顺利完成任务了,会非常有成就感,再加上你的表扬,自然就不会排斥整理衣物这件事了。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阶级性。
四、教育功能的分类及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起源的相关学说:
综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接下来我们用两张思维导图来记忆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通过之前的笔记,我们了解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什么是教育现象呢?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这句话比较长,也比较拗口,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教育学和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讨和探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学发展
既然教育学这么重要,那么我们现代的教育学发展到什么阶段了呢?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教育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No.1 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的教育家主要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墨子、董仲舒、韩愈、王守仁。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这些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学的发展之荀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的教育思想 No.1 荀子的教育思想
No.2墨子的教育思想
No.3老子的教育思想
No.4韩非子的教育思想
童鞋们都记下来了吗?不仅要记住,还要会用哦~那杨杨老师就给大家出一道题,看看大家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 提出“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察度)百姓耳目之实”、“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的人是谁呢?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孔子
No.1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No.2韩愈的教育思想
No.3朱熹的教育思想
No.4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No.5《学记》的教育思想
杨杨老师温馨提醒:这个知识点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中之重!!
教育的发展之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的所有内容,同学们掌握了多少呢? 教育的发展之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的发展之科学化阶段
好了,咱们今天的笔记内容就是这些了,老规矩,一道题测试一下你掌握的怎么样!别忘了把答案留在评论区哦~随后杨杨老师来揭晓答案!
认为“教育即生活“,强调“儿童中心“,主张“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晏阳初 B.维果斯基 C.布鲁纳 D.杜威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之科学化阶段
上周我们学习了凯洛夫和杨贤江这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现在我们来学习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拿出笔和本,开始记笔记喽~
我们已经知道科学化阶段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都有哪些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科学化阶段的教育学流派都有哪些↓↓↓
科学化阶段的教育学发展状况就我们先记到这里,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好了,今天的笔记内容就是这些了,下面继续出两道题考考大家学的怎么样哦~ No.1 1912年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教育观和美感教育的是()A.梁漱溟 B.黄炎培 C.蔡元培 D.陶行知 No.2 开展教学过程最优化与教学质量提高实验研究的教育家是()A.马卡连柯 B.赞科夫 C.奥苏伯尔 D.巴班斯基
教育的基本规律这一章的知识框架↓↓↓
了解了本章的知识框架,下面我们马上开始第一节的学习。教育学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生产力
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又起着促进作用: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制度,它反映着社会的根本性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而一定社会的教育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以积极的影响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三、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着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三)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特性; 2.学校文化的分类;
3.学校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
四、教育与人口
教育对人口相互制约和影响,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和迁移等与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一节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你掌握了多少呢? 来来来,做两道练习题告诉我你有多棒吧~ No.1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A.教育与经济 B.教育与政治 C.教育与文化
D.教育与科学技术
No.2 学校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有()A.传承与传播文化 B.保存和活化文化 C.选择与整理文化 D.交融与创新文化
第三章都有哪些考点↓↓↓
那梳理完这一章的考点之后,我们马上开始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学习,由于第一节的内容比较多,为了让童鞋们更好的消化吸收每一节课的内容,我们把教育目的这一部分的笔记分两节课来学习~童鞋们可要耐心地拿下每个知识点哦~
教育学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上)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从内涵上看,教育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它是广义的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知识拓展——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它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总体规格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等。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要实现的人才培养规格的总要求,但各级各类学校有各自人才培养的具体的质量规格,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一般来说,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主要由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三个层次构成。
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又称定向功能,教育目的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方向、预定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教育目的无论是对受教育者,还是对教育者都具有目标导向功能,诸如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都必须按照教育目的去进行。2.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它不仅激励着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学习目的,也激励着受教育者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3.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又为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依据。4.选择功能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可供受教育者学习的知识经验繁多而复杂,需要培养多种多样的技能技巧,需要发展方方面面的智力、能力。有了教育目的,就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了基本范围,保证了教育能够科学地对人类丰富的文化作出有价值的取舍。同时,教育目的也为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
四、教育目的确立依据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能对社会、对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同时又受多方面的制约。要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促进人的发展,人们在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时,必须考虑社会和人的因素。1.社会依据 教育产生于社会需要,与一定社会的现实及其发展趋向有着密切联系。教育要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就必须依据社会的现实和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一是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发展中,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总要带来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的变革,而适应社会发展变革的新的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的建立,又无不对教育提出相应的要求。
二是根据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需要。人不仅是社会的成员,也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而,培养什么样的人,不仅要反映社会关系和政治经济的要求,同时也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发展需要的制约。2.人的依据
教育目的包含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向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来确定。
一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有所不同,在把教育目的转化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时,就必须以此为依据,这样才能使实际教育活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二是根据人的发展需要。人的发展需要是教育目的选择和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对社会发展变化要求的认识,会使社会要求转化为自我发展的需要,使其围绕社会要求来设计、建构自我发展的素质。3.理论依据
五、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教育目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制约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能保证教育活动的连贯性和科学性。
2.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对教育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3.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好了,今天的笔记内容我们就先记到这里,下面做两道练习题来巩固一下今天学的内容吧~ 1.下列概念按照范畴由大到小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 C.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 D.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教育目的 2.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人们通常认为持个人本位论的学者有()A.涂尔干 B.卢梭
C.裴斯泰洛奇 D.福禄贝尔
教育学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下)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各类表述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的思想,即教育要使学习者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一思想很快被全球各国所认可,并称为学习的四大支柱。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目的的表述 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中正式确认了这一教育目的,并提出了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这一教育方针。1981年,中共中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提出: “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这个教育方针表述与50年代毛泽东的提法不完全一样,但其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1982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将 “三个面向” 写入教育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这一教育目的强调了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反映了新时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1986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规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这里首次将提高民族素质提高到教育目的的高度。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提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教育目的最早的表述。
1995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个教育方针是目前通行的教育目的最规范的表述。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明确指出: “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6年,第十届人大二十二次会议修改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规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3.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指出,我国的教育目的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开始了历史性转变,被赋予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要求,反映社会主义性质和需要的教育目的,对社会主义人才培养及教育发展发挥着根本的指导作用。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为了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适应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需要,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是: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概括起来,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有如下几点: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所揭示的人的发展观,为教育目的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方**,指明了教育目的的客观必然性和社会历史制约性。
2.培养 “劳动者” 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这里所说的劳动者,既包括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也包括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
3.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我国教育目的反映出来的这一基本精神,明确了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
4.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一贯坚持的原则。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源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源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
5.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时代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以此为目标,对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同时,这也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即: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第二,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第三,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三)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在 《资本论》 等著作中阐述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一般认为,我国现在中小学的全面发展教育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德育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灵魂和核心的作用,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始终强调把德育放在最优先的位置。(2)智育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智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3)体育
体育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保健知识,增强体质,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4)美育
美育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的作用。(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指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综合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的作用。2.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五育” 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全面发展不能理解为要求学生 “样样都好” 的平均发展,也不能理解为人人都要发展成为一样的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同 “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人的发展应是全面、和谐、具有鲜明个性的。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需要针对某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强调。学校教育也常会因某一时期任务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紧密相连,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们的关系具有在活动中相互渗透的特征。
(五)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定义依据国家教委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的解释: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 《教育法》 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以分数衡量学生的做法。在素质教育中,“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同时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就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换句话说,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要倡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扭转那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 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教师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还要改变那种只重视教授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素质教育要完成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优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建立在普遍的人的创造性的基础之上,因此,素质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 另一方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使学生活泼地成长。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素质教育要把学生看做知识的主人,它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要为学生指导完整人生,要形成学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面貌。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素质教育必然要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坚持因材施教。3.素质教育的特点
(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所谓 “全体性”,广义地说,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狭义地看,素质教育的 “全体性”,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全体性的特征由以下几点决定: ①国民素质、民族素质的提高要求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受教育者; ②所有受教育者都有发展的可能性。“全体性” 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它要求学校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而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2)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所谓 “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国家教育方针中所规定的 “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在目标层面上,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受教育者的素质全面发展、整体提高,培养其合理的、完善的素质结构; 在内容和方法层面上,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全方位的,只有全方位的教育,才能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是某种单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必须坚持全面教育、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全面性的要求,必须做到几个结合: 认知、意志与情感相结合;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 科学与艺术相结合,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与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相结合的全面发展教育。
(3)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所谓基础性是相对于专业(职业)性、定向性而言的。素质教育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增强潜力的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未来劳动者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才素质奠定基础的教育,而不是进行某一专业或职业的特殊训练。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要求: 一方面必须使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内容是当代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所必须掌握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精神,挖掘和调动每个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实现受教育者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这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对待学生最基本的态度。二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教会学生学习,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4)素质教育的开放性
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空间,真正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另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途径,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5)素质教育的未来性
所谓 “未来性”,是指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要。一般来说,教育具有较强的惰性和保守性,它总是在努力使年轻一代学会老一代的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因而人们在批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或弊端的时候,往往批评它是根据 “昨天” 的需要而设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它的目标是使年轻一代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6)素质教育的合作性 4.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1)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全面提高,积极推进义务教育的普及。(2)转变学生观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学生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因此,教育
(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来进行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育方法。
(4)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教育督导力度,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加强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
(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建立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5.实施素质教育的误区
误区一: 素质教育是艺术教育和娱乐教育
不少学校和家长以为素质教育就是音体美教育,只要加强了音乐、体育、美术课等就是素质教育了。要减轻负担,让孩子轻松,引着孩子玩就是了,把素质教育理解为艺术教育或娱乐教育。其实,艺术素质只是人的素质的一部分,而且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让学生身心愉快,学得轻松,只是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促使学生思想品德、文化水平、身体健康、艺术审美的发展,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误区二: 素质教育是没有负担的教育
中小学必须减轻学生过重的和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以及心理负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但是,“减负” 不等于不要一点负担。一味减负,减过了头,只能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期从中小学阶段推移至成年阶段,这并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将来的发展。学生负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应该在他们生理和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以内。学习本身是一个艰苦的劳动,只有刻苦勤奋地学习,才会学到丰富的知识。误区三: 素质教育是无需教师的教育
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一些学校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教师像卸了 “包袱” 一样,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认真备课了,认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就是讨论或争论,不需要教师讲解,学生自己理解并得出结论就行了。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让学生无休止无边际的讨论,看似气氛活跃,却收效甚微。
学生不会天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失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素质教育将是一句空话。
误区四: 素质教育是取消考试的教育兴趣,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健康迅速地成长,其不是学生成长的阻力而是动力,学生在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里,将更加赋有创新精神,教育将会更加多、快、好地培养人才。误区五: 素质教育就是课外活动
有人把素质教育理解为组织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培养学生某方面的特长。于是课内搞应试教育,课外搞素质教育。把发展学生特长当成了素质教育的全部,并成为中考的优录条件。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应得到良好的发展; 发展特长是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应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它主要是从实际出发,以受教育者的个体潜能为前提进行开发,二者缺一不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等。素质教育的关键即主渠道是要建立一种灵活的课程体系,改变 “应试教育” 那种单一和呆板的结构,建立系统化、多样化的结构体系,既有学科课程又有活动课程,还要有环境课程,并注意它们之间的统一协调关系。开展系列课外活动,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六)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 1.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1)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2)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的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4)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2.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
(1)热爱集体,热爱家长,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讲究文明,遵纪守法,了解公民的权利、义务和基本的国情、国策。
(2)具有语文、数学、外语和其他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有阅读、表达、计算的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自学能力; 努力学习,善于提出问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能力,初步具有自制、自理能力,有积极进步的精神。
(4)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5)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教育学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二节 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学校的构成要素
(三)学制的类型
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学制类型。1.双轨学制
双轨学制是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学制。以英国的双轨学制为典型代表,法国、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这种学制。双轨学制分为两轨: 一轨是学术教育,为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学术性很强,学生可升到大学以上; 另一轨是职业教育,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2.单轨学制
在19世纪后半叶的教育发展过程中,美国学制的变化与欧洲不同。原来双轨学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却被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淹没,由此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该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 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各级学校形成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八四、六六、四四四等多种分段。3.分支型学制
分支型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形式,这是一种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学制结构。这种学制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畅通,有其优点。从类型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分支型学制。示意图如下:
(四)学制确立的依据
1.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学校教育制度演变的历程表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明显影响着学校的课程设置、修业年限、入学机会以及学校的规模与结构等。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
学校教育制度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联系密切。一方面,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学校教育制度的内容和形式; 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制度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3.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
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发展水平。这一客观规律已被许多国家进行的学制试验和研究所证实。4.人口发展状况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事业的投资、教育事业的规模、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教育结构的调整等,都是同人口问题密切联系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改革同样要考虑到人口情况。
5.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底,如文化选择、文化传承、文化整合与文化创造等。不同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会对教育类型和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6.国内外历史经验的继承与发展 历史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学制都有它建立和发展的过程,既不能脱离本国学制发展的历史,也不能忽视外国学制中的有益经验。
二、我国的学制
(一)旧中国的学制
(二)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1.1951年的学制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1日公布了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这是我国学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2.1958年的学制改革
1958年9月,我国颁布了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学制改革的 “两条腿走路” 的办学方针和 “三个结合”“六个并举” 的具体办学原则。3.1985年颁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其中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有:(1)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
(2)加强基础教育,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3)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4)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5)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省市自治区和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
4.1993年颁布的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确立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调整教育结构;改革办学体制;改革高校招生及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5.1995年颁布的 《教育法》
《教育法》 对我国基本教育制度做出了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三)我国当前的学制
1.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及类型
2.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2010年颁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根据这一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3.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
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实行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 “六三制”,或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 “五四制”,以及不划分两个阶段的 “九年一贯制”。此外,小学五年、初中三年的 “五三制” 为过渡学制。目前,我国义务教育主要实行 “九年一贯制”。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学习到这里,教育制度这一节的内容你是不是已经清楚地记在脑子里了呢?下面让我们来做几道题巩固一下今天学的内容吧~ 【不服来战】
1.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综合型学制
2.允许智力超常的学生跳级,设立特殊学校与特殊班,说明学制的设立是受()。A.社会政治制度影响 B.人口的影响
C.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 D.文化的影响
3.我国目前义务教育学段包括()。A.幼儿园和小学 B.中小学 C.小学和初中 D.初中和高中
4.最早提倡终身教育的学者是法国教育家()。A.布鲁纳 B.斯金纳 C.保罗·朗格朗 D.赞科夫
本章知识框架↓↓↓
对本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之后,让我们马上开始第一节的学习,由于本节的内容比较多,为了保证小伙伴们的学习效果,我们把这一节分成两个课时来学习。
教育学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上卷】
一、教师概述
(一)教师的含义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最基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作用即教师职业的价值或作用。教师职业的价值在于追求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并将教师职业的幸福引向人生的价值和归宿的思想轨道上来。教师职业的价值主要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方面。1.社会价值
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是指教师教学过程中耗费劳动而产生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是教师劳动价值的主要属性,也是体现教师社会地位和教师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志。2.自我价值
教师职业的自我价值,也称教师职业的个人价值,是指教师职业可以满足教师的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教师获取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劳动。教师职业的个人价值主要通过其社会价值的实现而实现,教师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二、教师的心理特征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教师的认知特征包括其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
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心理学的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及其教育机智等。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其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的性格特点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等。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1.职业信念
教师的职业信念是指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2.职业性格
有研究认为,优秀教师的性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即对别人的行为有所帮助,教师的促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理解学生。有效的教学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教师要真正理解学生,就应心胸豁达,具有敏感性、善移情和客观性的品质。
(2)与学生相处。由于教学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所以,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有效的交往。能否进行有效的交往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真诚、非权势、积极相待、善于交往的技能等品质。
(3)了解自己。教师对自己执教时产生的心理状态的了解和控制,是教师保持健康心理和有效施教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了解自己方面,教师应关注自己的安全感和自信,清楚自己的需要。
(三)教师的行为特征 1.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从六个方面来衡量: 教师行为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任务取向、学生参与性、启发性、及时评估教学效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这六点,必然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2.教师的期望行为
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三、教师职业认识
(一)教师职业的特征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
社会学者根据职业的本质、特征将其划分为专门职业和普通职业。作为专门职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在职前必须接受过专门的教育; 二是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是拥有专业自主权或控制权,如对从业人员聘用、解职的专业权利不受专业外因素控制,表现为专业工作者应获得本专业资格证书,专业内部有不同的职称来标志专业水平差异等。根据学术标准衡量,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它需要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训练来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2.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从教书育人的实质来看,教师职业是一种比其他职业更具创造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因为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和发展性、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教育环境的变化性和不可控性等决定了教育教学认识的发展性与整体性、教育教学实践方式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教育内容及不同的教育条件,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才能,进行科学创造,设计各式各样的教育教学方案和方法,机智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形成不同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
3.教师职业是需要持续专业化的职业
由于人类知识激增对课程内容的持久冲击,以及信息化社会对学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作为以知识传播、生产为主要任务的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必须善于研究,积累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时代要求,培养研究型教师是现代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培养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是现代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
(二)教师的角色心理 1.教师角色的定义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2.教师职业的角色
3.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四、教师劳动的特点
今天咱们的笔记就记到这里,现在让我们来做几道历年真题来巩固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不服来战】
1.(2014 年 广西 单选)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称为()A.教师控制点 B.教学反思 C.教学效能感 D.教学操作能力
2.(2014年 广西 单选)教师要从过去作为单纯灌输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推动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这属于教师角色中的()。A.研究者 B.设计者 C.促进者
D.终身学习者
3.(2014年 广西 单选)教育机智体现教师工作具有()。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4.(2015年 安徽中小学 单选)叶圣陶指出 “教师以身作则,教师本身行为就是标准和规范,也是一种极有效的不言之教”,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5.(2015年 广西 单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示范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复杂性
教育学第五章 课程,我们先来看一下本章的知识框架:
教育学第五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含义
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老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在当代,有关课程的几种定义:
(一)课程即教学科目;
(二)课程即学习经验;
(三)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四)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五)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提出了五种处于不同层次、具有不同意义的课程。
二、课程的类型
(一)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角度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习而开发的课程。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2.选修课程:是针对必修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来的,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
(二)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三)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教育系统和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
2.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有效的实践和结果。
(四)从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来区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五)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今天我们一共讲了两个知识点,分别是课程的含义和课程的分类,下面我们来做几道题巩固一下今天所学吧~ 【随堂小练】
1.下列表述与现代意义上“课程”涵义最不接近的是()。A.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B.宽著期限,紧著课程
C.一切的课程内容应当从学术(学问)中引申出来 D.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
2.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A.显性课程 B.隐形课程 C.技术课程 D.综合课程
3.根据课程任务,可将其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A.新授课和巩固课 B.研究型课程 C.单一型课程 D.综合型课程 【答案君】
1.A。“课程”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唐朝。唐朝孔颍达提出“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也”。但这里“课程”的含义是指“伟大事业”,与我们今天所讲课程的含义相差很多。故本题选A。
2.B。隐性课程的表现形式有:
(1)观念性隐性课程,如学风校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教学风格等;(2)物质性隐性课程,如学校建筑、教室设置、校园自然环境等;(3)制度性隐性课程,如学校管理体制、班级运行方式等;(4)心理性隐性课程,如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行为心态等。校园文化属于隐性课程,所以选择B。
3.B。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1.判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2.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在笔记本上写下你的答案,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笔记~ 教育学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的定义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另一个主体,它是相对于教师而言的。这里的学生,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学习的人,主要是指在校的儿童和青少年。
二、学生的特征
学生具有与自然状态下学习的人不同的特征。
(一)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之所以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首先是由教学活动的任务决定的,教学要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即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尽可能缩小与人类认识的差距,就必须先掌握人类文明的精华;
其次,学生学习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不可能凡事都经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再次,学生以系统学习知识经验为主,可以缩短学生个体的不成熟期,使其今后的发展顺利一些。
(二)具有主体性
学生不是被动的加工对象,他具有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就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其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三)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学生的发展,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是人生发展最明显的时期,不仅表现在身体的发展上,而且表现在心理的发展上;不仅表现在发展的速度上,而且表现在发展的广度、深度上。
三、现代学生观
(一)学生观的概念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
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的(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文章前面的两道题,重新确定一下自己的答案,然后对比一下【答案君】:
1.正确。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学习,是教育的对象。学生具有主体性,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B。分析 ACD三个选项的内容都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这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单项选择题,同时不少地方的特岗教师招聘也用。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教育学第五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三、课程结构
课程的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它大致包括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两个方面。课程的纵向结构是指怎样把宏观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具体化为微观的课程形式,它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课程的横向结构是指不同课程的比例关系,即在某一种特定的课程结构中,各种门类和种类的课程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按照培养目标分,有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等;
按照学科内容分,有自然学科课程、社会学科课程、思维学科课程、艺术学科课程等。
四、制约课程的因素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社会要求包括生产、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学校课程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定。社会时代发展的状态与需要,是形成不同时代学校教育课程总体结构体系重大差别的重要原因。
(二)一定时代的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课程内容反映各门科学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要领。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不仅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四)课程理论
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对课程产生重要的结构性影响。
五、课程理论
【小试牛刀】
1.课程制定主要考虑的三方面因素是()。A.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受教育者 B.经济发展、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 C.教学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D.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教育者
2.下列观点不属于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的是()。A.儿童是课程的中心
B.学校课程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C.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D.课程内容应该与儿童的经验相结合 【答案君】
1.A。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2.B。B项体现了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观点。
第一节的内容结束之后,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二节——课程编制。今天的内容比较多,小伙伴们要跟上节奏哦~
教育学第五章 课程 第二节 课程编制
一、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的含义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精心计划的活动,开发出一项课程并将其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的过程,它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阶段。
(二)课程开发模式 1.目标模式
1949年美国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一书,系统阐述了课程编制的一般原理,即“泰勒原理”。泰勒原理的实质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称为“目标模式”。泰勒原理阐述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方面:
2.过程模式
基于对“目标模式”的批判,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在1975年出版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过程模式”非常强调过程本身的育人价值,强调师生互动,既重视教师的自主权,又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3.环境模式
环境模式又称情境模式或文化分析模式,其代表人物是英国课程专家丹尼斯·劳顿和斯基尔贝克。该模式由分析环境、表述目标、制定方案、阐明和实施、检查与评价五个主要部分组成。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含义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课程目标具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二)课程目标的分类概述 1.课程目标的分类
2.课程目标的分类理论
(1)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1956年,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个把分类学的理论运用于教育领域,并建立了层级化的教育目标体系。关于目标分类的领域,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对课程目标的分类,实际上就是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加涅根据习得的能力倾向性的改变——学习结果,把课程目标分为以下五种主要类型。
3.新课程背景下的三维课程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
一切学习过程)(关注
现 与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资源
一切学习资源)4教育信息化: 在国家和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5 教育信息化特征 技术层面看: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 多媒化
教育层面看 开放性 共享性 交互性 协作性
帧:动画在时间上的基本单位和最小单位元 关键帧:用于定义动画变化或包含动作的帧
多媒体技术:通过人机交互,实现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信息媒体的六大类型: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 元件的类型:图形,影片剪辑,按钮 多媒体课件屏幕设计的总体要求
布局合理,整洁美观,生动形象,符合教与学的需要
6、教育信息化的特点(1、教材多媒化
2、资源全球化
3、教学个性化
4、学习自主化
5、任务合作化
6、环境虚拟化
7、管理自动化)7 经验之塔(1底层经验最具体越上越抽象 2,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过度到抽象经验3 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向抽象发展,形成概念应用各种教学媒体,既可是教学更为具体又更好形成抽象经验中层的 视听媒体较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习者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镜头(焦距 最大相对口径)
9拍摄中空间的取舍(远景取其势 中取其情近取其神)10镜头的种类有:⑴定焦距镜头;⑵变焦距镜头。
摄影的曝光量与:光圈和控制感光胶片有关。
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光圈、焦距和调焦距离。
摄影的胶片有:黑白感光片和彩色感光片。
摄影的光线有:顺光、侧光、逆光、顶光和脚光等。矢量图:清晰度与分辨率无关,缩放不会失真,文件占据的存储空间小,常用于文字商标等相对规则的图形。位图:具有可表示丰富的细节和层次的特点,但清晰度与分辨率有关,且占据存储空间大
摄像机拍摄的基本操作要领有:平、稳、匀、清、准。
、摄像镜头的运动技巧有:推、拉、摇、移、跟、甩镜头六种。13 影像文件格式(PSD TIFF JPEG GIF PNG)14 图形获取方式:调 抓 拷 改 绘 曝光过度;1色彩调节:色彩平衡,色相|饱和度,变化,曲线进行精细调节 影调调节:图像——调整
亮度/对比度,曲线,色阶,对变化进行设置调节 16去除影像上的瑕疵主要利用 仿制图章工具,修复画笔工具,修补工具
17音频媒体:传声器 扬声器 音箱 耳麦 扩音机 CD唱片 录音机 复读机 MD MP3 声卡等音频设备包括相应的片 带 盘 18 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有:①TGA格式;②BMP格式;③GIF格式;④TIFF格式;⑤JPEG格式;⑥PCX格式;⑦PCD格式;⑧PNG格式。19常用的数字音频格式有:①WAV 存储空间大;②MP3 音质好存储小;3 CD 音质最好近似无损 4MIDI存储空间小 存储的是指令由声卡把声音合成出来 5 wma 压缩率高适宜在INTERNET 中传播音质尚可 6 mp3pro 压缩率比mp3高一倍占据空间小,音质好 7mp4 8 RA 适合在线播放
20音频数字化过程及指标(过程: 采样 量化 编码
指标: 采样频率 量化位数 文件格式)
21控制音频数字化采集的质量,应从哪四方面着眼
(1再好的声学环境中录制 2 选择合适的拾音器件 3 选用高质量的声卡 4合理控制音频数字化参数和其他参数)常用的音频编辑软件(Audition, Cool Edit ,Gold wave, Samplitude, Suond forge)23视频媒体有哪些?(电影放映机,电视机 录像机 LD VCD DVD EVD 摄像机及相应的片,盘,带)24视频文件的各种格式(AVI MPEG RM MOV)视频教材的设计制作过程(选题,文字稿本编写,分镜头稿本编写,拍摄,后期制作)26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ifilm edit, realproducer, free edit DV, Media Studio, Video studio)27动画制作软件种类(三维动画制作软件与二维动画制作软件,矢量动画制作软件与位图动画制作软件,文字动画软件)28 FLASH动画制作的一般过程(1新建及保存动画文件,2设置文档属性,3创建动画对象及设置变化《 a创建动画对象b建立关键帧c设置变化》 4测试或播放 5 发布动画)29 FLASH动画的类型(1形状补间动画 2动作补间动画 3多对象动画 4同对象多变化动画5 交互动画)或者(补间动画,轨迹动画 遮罩动画 逐帧动画)
30遮罩动画对图层的要求(至少由两个图层构成,遮罩层和被遮罩层,引导层和被引导层)33多媒体的特性有: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
34多媒体教室主要有: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录像机、影碟机、数码视频展示台、录音卡座、无线和有线话筒、调音台、扩音设备、投影屏幕和中央控制器等。
多媒体教室的功能有:⑴运行各类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计算机资料、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⑵播放各种音频视频教学节目;⑶展示各类实物、模型、图片、文字等资料;⑷音响系统便于学生听课或现场录音;⑸以高清晰、大屏幕投影议显示计算机信息和各种视频信号;⑹接网后可直接调用网络资源,其享资源和网络联机教学;⑺连接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发挥电视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Powerpoint的几种视图方式、特殊的文件格式
大纲视图 幻灯片视图 备注页视图 普通视图 幻灯片浏览视图 放映视图 Ppt演示文稿.ppt 演示文稿设计模板.pot
幻灯片放映.pps 36 Powerpoint中动画效果的设置(单张时点击自定义动画,多张时点击华灯片切换)37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标准(科学性 教育性 艺术性 技术性 使用性)
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
(2)古代社会的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1.古代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形成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春秋私学的发展;宋代产生的程朱理学经元到明清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四书”“五经” 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春秋》
2.古印度:和宗教紧密相关;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3.古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4.古希腊、罗马: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古雅典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训练和政治道德为主。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3)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4)近代社会的教育:
16-19世纪末,世界进入到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教育世俗化。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 实施。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5)20世纪以后的教育:
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媒介
(1)在心理、生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统称为教育者,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
(2)受教育者在心理、生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的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是教育活动构成的基本要素。具有主观能动性。(3)教育媒介指构建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等。
教育的三个构成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有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地实践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不可能开展,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地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没有教育媒介,教育活动就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 学习者 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即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教育的三个要素之间既是互相独立,又互相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都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3、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关系(2)教育与社会的科技、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教育与文化
1、教育的文化传递和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活化功能
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4、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个体身心发展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内发论: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威尔逊、格塞尔 弗洛伊德)2.外铄论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荀子、洛克、华生)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顺序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 阶段)
2.阶段性(反面:一刀切,一锅煮)
3.不平衡性(发展速度:身高体重、生理方面。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4.互补性(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5.个别差异性(男女性别、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4)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5)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5、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3)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
(4)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
(1)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指出在制定教育目的以个人为出发点,强调发展自我;社会本位论,在制定教育目的时以社会为出发点;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即先培养人,人从属于社会时为社会服务。
5(2)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4)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 第一: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第二: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第三: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第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3)素质教育的内涵:(考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3.素质教育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 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6、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2)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3)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4)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1)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职业角色的多样化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2)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a 衷于人民教育事业 b 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为人师表 教师的知识素养 a政治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 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
教师的能力素养 a 语言表达能力 b组织管理能力 c教学能力 d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职业心理健康 a 高尚的师德 b 愉悦的情感 c 良好的人际关系 d健康的人格
教师观:1 教师应该是服务者 2 教师应该是促进者 3 教师应该是学习者
教师应该是研究者
(3)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学生的特点:
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 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3 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学生观: 1 学生是发展的人 a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b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c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 学生是独特的人 a 学生是完整的人 b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c 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 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c 学生是责权主体
(4)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意义: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惯性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行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a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b 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 c发扬教学民主 d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相融、教学相长、共享共创
7、课程(1)课程内涵(2)课程的类型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4)课程标准
(5)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课程内涵:课程是在教育教学环境中,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检验的综合。(2)课程的类型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其特点是结构性、系统性和简约性。学科课程是一种古老的和基本的课程形式。
(2)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指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其特点是生活性、实用性和开放性。活动课程是一种现代课程形式。
2、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1)核心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性课程。规定核心课程是现代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
(2)外围课程:核心课程以外的课程,是核心课程的拓展、补充或深化。
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1)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有意或无意习得的未包括在正式课程之中的知识、规范、价值、态度或行为习惯,主要特征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
(2)显性课程:即在国家课程大纲中所正式规定的课程。(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由学校国家课程标准、参照地方课程框架和本校学生发展兴趣及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
2、自然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与人文科学课程
3、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课外活动
4、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 特征:
1、均衡性
2、综合性
3、选择性
(4)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主要规定一学段或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在自己的努力下都能达到的要求,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5)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开发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资源。
开发利用的价值:
1、理论价值
2、实践价值
3、人文价值 开发利用的意义:
1、将极大地拓展现有狭窄的教育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将直接导致教育方法的变革,带动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化。
3、课程资源的丰富特别是新兴课程资源将有利于推动现行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学生的主体性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将有全新的发展。
4、在教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但会在教育领域内引发一场教育观念的变革,而且会提升全社会的教育意识、教育观念,促进学习化社会的来临。
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及相应的教学材料。
3、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学用具。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6、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
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8、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
8、教学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3)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4)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6)教学组织形式
(7)说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8)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作用是:
(一)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
教学,作为一种专门组织起来传递人类知识经验的活动,能简捷地将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达到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水平。通过教学,不仅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进程,而且使人类文化一代代继承发展。因此,教学是社会历史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二)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教学的作用直接地、具体地表现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它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2)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工业化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三)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应该坚持以教学为主,但是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结合。必须与生活实践加强联系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应妥善地安排教学与其他活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全面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教学的任务(简答)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规律.1简介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辨析: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时间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不尽相同,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等。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简述: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为什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3)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教学原则
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学记》中总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都属于教学原则的范围。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进行案例分析(4)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教学方法
1.概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谈话法(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1备课
要求:做好三项工作:1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到“胸中有书
2全面了解学生,做到目中有人 3研究和掌握教学方法,做到“手中有法
写好三项计划: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2课题计划 3课时计划 2 上课
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得当4教学语言清晰
5师生积极性高6组织得好
3作业的布置和检查
要求: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紧扣课堂教学内容2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4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完成的实践6要规定作业常规,提出严格要求 4课外辅导
要求: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给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或因病情请假的学生补课,给优秀的作个别指导,对全部学生的学习方法,目的态度上给予指导和教育。学业考评
要求:通过课堂教学的提问检查,小结巩固,以及单元,期中期末学年考试成绩的检查和评点等,了解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6)教学的组织形式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学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方式结构和程序。主要影响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 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道尔顿制(7)说课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程序:1说教材2说目标3说学情4说教法5说教学程序
要求:1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教材不是唯一的标准 2处理好说课和备课的区别,说课不能照教案说 3 处理好说课和上课的区别,说课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 4说课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说“字,切忌”读“和”背“(8)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强调以人为本。
9、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的内涵与作用(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的内涵与作用
内涵: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搜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本质上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作用:1检验教学效果 2诊断教学问题 3提供反馈信息 4引导教学方向 5调控教学进程
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类型: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方法:主要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这个我有些不确定}
教育评价的类型 根据评价的功能划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 根据评价的标准划分: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1注重发挥评价的 激励功能 2注重评价的全面性 3注重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 4注重评价的多元化
10、德育与班级管理
(1)德育的概念、构成及意义。(2)德育的目标与内容。(3)德育过程的规律
(4)常用的德育原则及其运用(5)常用德育方法及其运用(6)德育的途径
(7)班级管理的功能、内容及方法(8)班级集体的组织与建设(1)德育的概念、构成及意义。
概念: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构成: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地条件和保证
(2)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目标: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划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内容:
1、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道德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3)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4)常用的德育原则及其运用
1、导向性原则:指进行德育要有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基本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基本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基本要求: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作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基本要求: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基本要求: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5)常用德育方法及其运用
德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法。(6)德育的途径
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德育的基本途径);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7)班级管理的功能、内容及方法
功能: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学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8)班级集体的组织与建设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1、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的含义及特点(2)课外活动的意义与任务(3)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4)课外活动的组织(1)课外活动的含义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这里的课堂教学包括课程计划中计人总课时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所以,课外活动不包括选修课。自习课也不属于课外活动之列。通常讲的课外活动仅指校内活动。但活动场所在校内或校外仅是空间场所不同,并不反映课外活动的内涵。
课外活动的特点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2)课外活动有其自身特点,有独特的教育作用。
(一)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课外活动的意义 加深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断获得新的知识 2 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 3 发展受教育者的体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 意义: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外活动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
二 促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化。三课外活动给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
四课外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发面也有重要作用。课外活动的任务:
(一)扩大加深和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
(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三)发展学生的能力
(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课外活动的内容,应根据教育方针、培养目标,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校内外实际来确定。课外活动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基本内容可分为六类:
(1)科技活动
(2)学科活动
(3)文学艺术活动
(4)体育活动
(5)社会活动
(6)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学校的课外活动,一般可分为三种形式:
1.群众性活动
群众性课外活动带有普及性质,可以吸收大批学生参加,有一定声势,适合青少年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活动的开展。群众性活动包括:
(1)报告和讲座。
(2)各种集会。
(3)各种比赛。
(4)参观、访问、调查、旅行。
(5)社会公益活动。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活动小组以自愿结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小组活动灵活方便,非常有利于因材施教。参加的人数每组不宜过多,可以三五人到一二十人,每个学生以参加一个小组或两个小组为宜。有的小组可以打破年级界限,如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的活动。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组活动,一般不要从学习成绩上加以限制。小组开展活动要制定计划和必要的规章制度,安排好每次活动的课题、内容和方法,并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小组活动的成绩可以通过汇报,展览形式展示出来,以巩固成果和推动活动的发展。小组活动主要包括:
(1)学科小组。
(2)技术小组。
(3)艺术小组。
(4)体育小组。
3.个别活动
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课余的独立作业的活动。例如,阅读各种书籍,独立观察实验或制作教具模型,进行艺术创造等。个别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这种个别化的独立的活动,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独立研究能力。
(4)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也不受班级教学这种组织形式的限制。它的形式十分活泼,讲究实效。活动参加的人数可多可少,活动的时间可长可短,活动的方式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活动的场地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活动的指导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有专长的家长和社会人士,甚至是有一定特长的学生。这些活动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蔚为壮观的群体场面,也有少数学生的相互切磋。就连活动质量效果的检查评定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一般不采用像课堂教学那样的考试记分方法,而大多采用汇报表演、娱乐竞赛、成果展览、举行讨论会和报告会等形式进行。
【教育心理笔记自己整理】推荐阅读:
自己整理教育笔记06-25
大一心理健康教育笔记07-28
认识你自己 心理健康教育01-03
自己整理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07-06
心理电影整理06-04
性心理知识教育05-30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10-29
初三心理健康教育11-08
官兵心理健康教育11-16
春季心理健康教育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