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镇中学大课间活动开展方案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龙潭镇中学大课间活动开展方案(通用15篇)

龙潭镇中学大课间活动开展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单一的课间操活动的模式,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朱绍伦(组长)刘敏邹海立杨年贵

督查组:黄志敏邓世芬

教练组:江利平(组长)黄林书唐宏勋王燕莉周中原

领队:各班班主任

三、活动安排:

1、大课间活动时间:每天上午下第二节课后课间30分钟。

2、活动场地:

七、八年级在科教楼前操坪;九年级在田径场。

3、活动内容:

①集中活动:七、八、九年级集体完成《舞动青春》;

②分散活动:

九年级:***

七八年级:①自编操***;②自编舞蹈***

四、活动要求:

1、全校师生应高度重视,各班级必须严格认真地按此方案落实大课间活动。确保师生共同参与,保证活动的时间与活动质量。

2、各班按照《活动安排表》所安排的内容,到指定的活动场地进行活动。

3、各班原则上必须按规定内容活动,如果在活动中有多余时间或在已熟练掌握规定内容的情况下,各班可以结合本班师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师生乐于参与、易于进行的简单、安全、文明、健康的活动内容进行补充活动。

4、有关活动所需器材,各班每天须专人定时到体育器材室领取、归还。

5、各班在活动中应加强安全教育,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停止活动并

汇报年级组长,在排除安全隐患后才能进行活动。

6、班主任职责

①对本班参与大课间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分组安排,做好器材的分配及活动安排。②班主任老师全面负责本班级学生在参加大课间期间的安全工作。

③要在班级内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强化大课间活动期间的管理。

④大课间期间,班主任老师要跟班到位,密切关注学生的安全状况、活动状态。⑤遇雨雪天气各班可在教室开展大课间活动,运用老师及学生师的智慧,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向上的活动。

五、监督考核

1、学校建立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活动社会监督机制,向社会公布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活动工作方案及要求。

2、学校对各年级各班主任进行考核并纳入班主任考评。每月在校内进行成果展示,评选出优秀班级,阳光个人等,推动学校阳光大课间的更好发展。

六、活动流程

1、第二节课下课,运动员进行曲响起各班迅速排队有序下楼梯到科教楼前操坪集合(5分钟)。

2、七、八、九年级集体完成《舞动青春》(10分钟)。

3、九年级分班有序跑步进入田径场跑步1000米;七八年级迅速组成方队(5分钟)。

4、七八年级 ①自编操***(10分钟)②自编舞蹈***(10分钟)

5、放松(5分钟)。音乐结束时学生休息,简单集合后有序离场。

龙潭镇中学

龙潭镇中学大课间活动开展方案 篇2

一、初中生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意义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人的骨骼、肌肉、形态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身体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因此开展大课间活动,对于平衡初中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大课间活动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并不是简单地延长了学生课间活动的时间,而是通过一定的活动设置让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而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体机能来说是一种外界刺激,学生在进行锻炼时,会出现呼吸加快、心率加速等情况,这是运动负荷作用于身体机能的一种正常反应,而经过长期的锻炼,学生就会适应这种反应,从而增强了身体机能的负荷能力;其次,大课间活动有利于调节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初中生由于身体的变化,心理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而适当的体育活动一方面可以调节学生青春期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进而改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以树立良好、健康的心态,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创作性的课间活动,并在活动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可以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进而使学生的个性在融洽的活动气氛中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最后,大课间活动有利于促进初中生协调人际关系,大课间活动多为集体性的体育活动,而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在活动中通过合作,学生之间可以培养起互助合作、团结友爱的默契,进而增强班级的集体凝聚力。

二、怎样有趣地开展中学生大课间活动

大课间活动是一项集实践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活动形式,笔者从实际活动出发,分析教师、学校应该如何引导中学生开展大课间活动。

活动内容。以学校组织的广播体操、排球垫球、跳长绳接龙为主,各班可根据学生实际开展丰富有趣的体育活动。

活动时间。上午第一节课下课以后的课间40分钟。

活动原则。由于大课间的时间较长,且初中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较差,因此学校、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大课间活动进行适当的规划,而在规划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教育性,即体育活动的内容应该本着寓教于乐的精神,让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能有所收获;二、科学性,即体育活动的设置一方面要尊重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避免因过度运动损害学生的身体,另一方面也要与学校的发展实际相适应,避免因盲目设置体育项目为学校造成不必要的发展负担;三、全体性,即体育活动形式要鼓励师生共同参与,以保证师生在参与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四、创新性,即大课间体育活动应该突破传统体育活动的限制,尽量做到内容新颖、形式独特,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实施办法。下课后,各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地进入操场,各班级负责人做好安全监督工作。

学生跟随校园广播做中学生第三套广播体操“舞动青春”,该时长控制在5分钟。

排球垫球,每队有20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区域为直径3米的圈,比赛时间为10分钟。比赛者在规定的区域内将球抛起,个人双手连续正面垫球,出现球落地、持球、传球、比赛者脚踩线等现象即为比赛结束。比赛规则为:每次垫球的高度不得低于本人的头顶上方一球处,比赛过程中出现垫球的高度低于本人的头顶部位只作为调整,不记次数;每名比赛者只有一次比赛机会。该活动为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掌握排球垫球的技巧同时也增强竞争意识。

跳长绳接龙,每队有12名队员参赛,包括2名摇绳队员,比赛时间为10分钟,比赛方法为:每队必须依照起始出场顺序依次进行,当十名队员依次顺利跳完一次,即为一轮结束,该队可得1分,若得分相同的以完成人次多者名次列前,若人数相同,则并列名次。最后得分多者为胜。有趣又简单的跳绳运动既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活动技巧,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活动总结。在大课间活动中,我们一方面能看到学校、教师对学生体育锻炼活动的规划,例如开展广播体操等有组织、有目的的体育活动,并要求师生集体参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强制性的体育锻炼中养成锻炼的习惯,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乐趣;另一方面也能看到各班级的自主性活动,例如学校可以留出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开展活动,这样既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可以增强学生组织与协调能力。

三、结论

总之,大课间活动就是以延长课间活动时间为抓手,以形式丰富,内容有趣的体育活动为载体的一种新型的体育锻炼方式,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还有利于形成全员参与的集体性的体育锻炼风气,它通过吸引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增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培养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兴趣,进而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达君.立足五性提高实效——改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探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113-115.

[2]许赞平.中学大课间活动中存在问题及建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2:23.

龙潭镇中学大课间活动开展方案 篇3

现在全国大部分学校已开展了此项活动,既然大课间活动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不仅一线的体育教师面临着体育改革中的一项重大难题,我们做班主任的也应思考到底该如何去落实。所以,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班主任,我对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谈几点建议。

一、积极宣传,创设氛围,提高认识

在农村学校,由于师资力量、场地设施等制约,很多学校是不重视此项工作的,大课间活动常常是走马观花。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科研工作,积极与外界的先进经验进行交流,探索适合各地各校特点的组织方法、活动内容和形式。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墙报、黑板报等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体育的各种知识,尽可能地增设一些学生所喜欢的体育设施。同时,组织学校领导、班主任及文化课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活跃气氛,发挥榜样与示范作用。通过学生会、兴趣小组、体育俱乐部等多渠道,多模式组织开展活动。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网络和机构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自上而下,合理、科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网络和机构进行管理、协调和评估,形成校长统帅、体育教师牵头、班主任主抓、任课教师辅助、学生主体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层层落实,齐抓共管。要做好大课间的管理,光靠班主任或体育教师是不够的,我们应把大课间作为全校性的工作,让全体教师都来参与健身与管理,真正做到学生大课间与教师大课间的有机结合。

三、变化形式,丰富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关键,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必然制约着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改变原有单一的班集体活动形式,进一步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是今后大课间体育活动改革的重点。在大课间内容的充实中,应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提倡自制器材和自编活动内容。

四、加强培训,建立制度,营造氛围

加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培训力度,发挥体育老师的主导作用,适时进行交流,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学校、年级、班级之间的大课间活动的评比工作;努力发掘和培养学生、教师与体育骨干,发扬学生与教师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和学生同台竞技,既营造了全民健身、民主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又把全面的过程指导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之中。

五、因地制宜,从实效出发,形成特色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户外活动,必然要受场地、器材、学生人数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能要求统一的模式,一切应从实际出发,从实效出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学生自创自练的积极性,而且也要培养学生自律自管的积极性,真正创设一个文化的、生活的和课程化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大舞台。

中学的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4

一、目标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与。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力求以活动保安全,以活动强身体,以活动励志气,以活动促团结,以活动创氛围,以活动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3、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会健体”意识。

二、活动原则

1、全体性原则。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达到全体健身、全员愉悦的目的。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创新性原则。根据我校场地的特点,为达到锻炼的效果,大课间活动开设了游戏、跳绳、球类、踢毽子、学生舞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4、实用性原则。学校教育阶段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增强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人身安全保护及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求,学校从实用性着手,将紧急疏散演练列为大课间活动的固定项目之一。

5、安全性原则。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必要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活动口号

我运动 我健康 我安全 我快乐

四、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葛解明(校长)

副组长:张健(副校长)

顾士杰(副校长)

组员:张倩、顾蓉云、薛俭、张建芬、陈裕、张晓俊、陈凯、陈可、倪贵忠、朱媚明、各班主任

具体分工:

德育办、教务处:整体活动方案制定及落实

德育办:检查各班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参与情况,评比及考核

总务处:大课间活动器材的购置与维修

体育组、艺术教师:大课间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广播室:大课间活动音乐选择与更换

医务室:受伤学生的简单医护,较严重的送医院

班主任:负责本班大课间活动安全教育与管理

五、时间

3月1日起,9:20分~9:45分,每周一为升旗仪式

六、大课间活动项目说明

(一)、活动设置

1、集体项目:紧急疏散演练、长跑、第三套广播体操、集体舞(韵律操、学生舞、兔子舞等)。

2、自选项目:游戏、乒乓球、羽毛球、呼拉圈、踢毽子、跳长绳、跳短绳、跳橡皮筋、仰卧起坐、立定跳远、掷实心球、三人四足等。

(二)、具体要求

集体项目

1、紧急疏散演练

说明:利用各班进出场这一时间与顺序,进行紧急疏散演练。

安排:各班听到哨声后马上离开教室,在行进中整队跑向操场,从一楼到四楼依次是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

要求:安全、有序,时间控制在2分30秒以内,所有学生集中在学校篮球场。

目的:每日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增强突发事故、灾害发生时学生的自救能力。

负责教师:张晓俊、陈凯、陈可、各班班主任

背景音乐:哨声(一短一长),时隔五秒。

2、长跑

说明:结合“阳光长跑运动”,每学年的11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各班呈两列纵队在指定场地,按照规定圈数,进行长跑运动,规划方案《中学大课间活动方案》。

安排:初三年级绕教学楼跑5圈(1000米)

初二年级绕篮球场跑6圈(1080米)

初一年级绕大操场跑3圈(750米加来回路程300米共1050米)

要求:各班呈两列纵队,队伍整齐,步伐一致,大声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三四),班主任跟随队伍慢跑;学生会体育部对各班跑步纪律、精神面貌进行打分。

目的: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负责教师:初一年级: 陈 可、初一班主任

初二年级: 张晓俊、初二班主任

初三年级: 陈 凯、初三班主任

背景音乐:《团结就是力量》

3、广播操

说明:各班长跑结束后利用2分钟时间集中篮球场,整队,做广播操。

港大中学大课间跑操活动方案 篇5

一、集结(时间4分30秒):

A.南教学楼:

从东楼梯口下顺序:高一13班;高三13、14、15、16、17、18、9、10、11、12班。

从中间楼梯口下顺序:高一6、5、4、3、7、8、9、10、11、12班。

从西楼梯口下顺序:高二14、13、12班。

B.北教学楼:

从东楼梯口下顺序:高一1、2班;高二1、2班;高三1、2、3、4、5、6、7、8班。

从中间楼梯口下顺序:高二6、5、4、3、7、8、9、10、11、15班。

C.电教楼:

从电教楼东门出:高三19班。

1.高一13班从南教学楼二楼东楼梯下,每班三路纵队,女前男后,出教学楼后→艺术楼北侧路(与艺术楼东墙平)集结(迅速成六路纵队,准备跑操);高一1、2班依次从北教学楼二楼东楼梯下,每班三路纵队,女前男后,出教学楼后→艺术楼北侧路(接13班后)集结(迅速成六路纵队,准备跑操);高一6、5、4、3、7、8、9、10、11、12(通过楼间连廊)班依次从南教学楼二楼中间楼梯下,每班三路纵队,女前男后,出教学楼后→艺术楼北侧路(接2班后)集结(迅速成六路纵队,准备跑操)。

2.高二1、2班依次从北教学楼三楼东楼梯下(略等,接在高一2后下),每班三路纵队,女前男后,出教学楼后→水系路→桥上(与东桥头平)集结(迅速成六路纵队,准备跑操);高二6、5、4、3、7、8、9、10、11、15(15通过楼间连廊)班依次从北教学楼三楼中间楼梯下,每班三路纵队,女前男后,出教学楼后→实验楼南侧路(接2班后)集结(迅速成六路纵队,准备跑操);高二14、13、12班依次从南教学楼二楼西楼梯下,每班三路纵队,女前男后,出教学楼后→楼间连廊→实验楼南侧路(接15班后)集结(迅速成六路纵队,准备跑操)。

3.高三1、2、3、4、5、6、7、8班依次从北教学楼四楼东楼梯下(略等,接在高二2后下),每班三路纵队,女前男后,出教学楼后→水系路(在桥西的十字路口前)集结(迅速成六路纵队,准备跑操);高三13、14、15、16、17、18、9、10、11、12(9-12通过楼间连廊)班依次从南教学楼四、三楼东楼梯下,每班三路纵队,女前男后,出教学楼后→水系路(接8班后)集结(迅速成六路纵队,准备跑操);高三19班从电教楼东门出→书香广场→实验楼北侧→实验楼东侧水系路(在桥西的十字路口前)集结(迅速成六路纵队,准备跑操;接12班后出发)。

二、跑操线路:

1.高一从艺术楼北侧路→体育馆西侧路→体育馆北侧路→单双杠西侧路→沿着田径场外侧跑道(6-8道,逆时针方向)慢跑二圈→篮球场东侧路→乒乓台南侧路→桥→<其中:高一13、1、2从水系路→教学楼东侧前(解散);高一6-3、7-12从实验楼南侧路→喷泉(解散)>。 跑操顺序依次是高一13、1、2、6-3、7-12班。

2.高二从桥→乒乓台南侧路→篮球场东侧路→沿着田径场内侧跑道(2-4道,顺时针方向)慢跑二圈→单双杠西侧路→体育馆北侧路→体育馆西侧路→艺术楼北侧路→<其中:高二1、2从水系路→教学楼东侧前(解散);高二6-3、7-11、15、14-12到世纪广场显示屏(解散)>。跑操顺序依次是:高二1-2、6-3、7-11、15、14-12班。

3.高三从桥→乒乓台南侧路→篮球场东侧路→沿着田径场内侧跑道(2-4道,顺时针方向)慢跑二圈→单双杠西侧路→体育馆北侧路→体育馆西侧路→艺术楼北侧路→<其中:高三1、2从水系路→教学楼东侧前(解散);高三3-8、13-18、9-12、19到世纪广场显示屏(解散)>。跑操顺序依次是高三1-8、13-18、9-12、19班。

三、跑操要求:

跑操时:跑操音乐一响,两个年级须同时开跑,跑速勿快,要与跑操音乐合拍。

跑操时:每班班长(团支书)须在本班的最前面,着跑操班号服,领跑员(行进中与本班首排间距1米,与前面班级间距5米),体育委员在中间组织管理。

跑操方案从9月1日开始执行。

希望各年级部、班级接到本通知后,认真学习,加强管理,组织落实,强化监督、检查,集结迅速,整体联动,慢跑整齐,进退场有序,注意安全,严格执行。

龙潭镇中学大课间活动开展方案 篇6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深入推进我校阳光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完善学校体育设施、扎实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着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总体目标

1.通过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保障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制度常态化。

3.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强健学生体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坚持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阳光体育运动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让学生在运动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团结协作精神。遵循教育发展和体育运动规律,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原则。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齐开足,并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使学生体质健康指标逐年提升。

3.坚持面向全体与尊重个性差异相结合原则。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在普及的基础上要加强学校课外体育运动和体育训练,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4.坚持体育教学大课间和课外体育运动相结合原则。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积极创建我校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课余体育训练。通过春季运动会、主题鲜明的集体体育项目、具有地方特点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5.坚持“健康第一”和保证安全相结合原则。在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落实安全工作责任,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实施内容

(一)开齐开足体育课时,认真上好体育课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程标准(7-9年级每周3课时),开齐、开足体育课时,认真上好体育课。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学校应建立严格的体育课程管理机制。

2.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和实施体育校本课程,丰富阳光体育课程内容,构建多元的课程体系,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能力,保证每人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3.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教学,切实加强体育教学管理,严肃教学纪律,严格执行体育教学各项常规要求,切实规范师生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坚决杜绝体育教学中的随意性和“放羊式”现象,保证完成每一节体育教学目标;克服体育课堂教学忽略运动密度、运动负荷的倾向,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运动负荷较大的内容,尽快提升学生体能和运动素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

1.大课间活动。各校应根据实际合理安排进行,时间不少于30分钟,要纳入课程计划。各学校可选择以下活动内容:

(1)眼保健操:一天做一遍(2)中学生健身操:每天一遍。(3)自编素质练习。在体育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做原地徒手或带器械练习(如原地俯卧撑、立卧撑、高抬腿、收腹跳、原地单脚跳、跳绳、游艺类活动等)。

(4)分组活动。在班主任、体育教师及其他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以班为单位分成小组,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和学生骨干的作用,进行竞技体育项目(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趣味性比赛、身体素质等活动。

(5)体育游戏。如丢沙包、拔河、迎面接力、跳绳比赛等。(6)整理活动。组织学生做好放松运动,调整好学生的身体状态,以便上好下一节课。

大课间活动的设想与实践要充分体现群体性,让全体师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要使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其自身价值。

大课间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一定要符合少年儿童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要科学地安排好活动内容的顺序以及活动量,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学生每分钟的脉搏次数最好控制在140次以内,利于疲劳消除和体力恢复。随着季节的变化,活动内容和活动量也要进行科学地调整。

开发大课间活动是,要立足学校的实际学生发展的情况,把大课间活动按主题进行整体设计,创编出符合学校实际的大课间活动。

班主任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者。要明确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在安排课时应把大课间活动作为课时量安排给班主任。

2.各学校要加强课外体育活动。

(1)各学校应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严格执行。(2)教学日中没有体育课和没有出早操的当天,必须安排一节课外体育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学生、内容、指导教师“五落实”。

(3)下午课后,在班主任、体育教师、体育委员的组织和参与下,进行体育游戏、体育趣味比赛、身体素质练习、跑步等活动。

①充分利用体育园地的各种器材设施,创编各种组合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②与游戏相结合。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和生理特点的游戏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③自主活动。在班主任、体育教师的组织下,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球类比赛等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

3.早操。各学校都要实行学生早操制度,应在行政值周、值周教师、值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组织下进行,以广播操、自编操、身体素质练习等为主要活动内容,早操时间为20分钟。

4.积极举办多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各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和本校传统体育文化特色,改革学校体育竞赛的传统模式,学校每年秋季学期举办一次冬季运动会,每年“十一”节前后举行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达标活动,让运动会和体质健康达标活动成为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弘扬阳光体育精神,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载体。要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竞赛制度,重视和加强班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创编群众性学生竞赛项目,拓展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建立活动机制,每学期举行1—2次单项体育活动和竞赛,所设项目全校学生参与率不低于80%,使学生在系统的锻炼中增强体质,提高技能,养成习惯。

(三)切实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 要按规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黄店镇中学成立由胡志路校长任组长,王西春、盛福建同志为副组长,班主任和体育学科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为顺利实施阳光体育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努力改善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基础设施,保障学校体育设施、设备配备和改造以及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培训的需要。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配备体育设备和器材;在新建和改扩建学校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留足学校体育活动用地。

3.加强师资培训。加强体育兼职教师专项培训工作,建立学校体育专业人员信息库,完善培训制度。依托 “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加大体育兼职教师专项培训力度,利用校内外体育资源,以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班等形式开展培训。

4.完善机制,加强监督。黄店镇中学将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教育评估、督导的重要内容之一,定期组织开展以保证体育课时、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专项督查,对取得明显成绩的要给予表彰;对不能保证体育课课时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下降的学校,要给予通报批评。

5.树立典型,示范引领。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班级调查研究,加大活动指导力度,大力扶持和支持创建阳光体育特色校、示范校,率先发展,打造品牌,树立典型,总结和形成具有代表性的阳光体育活动模式,分层规划,整体推进,充分发挥示范校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健全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

六、有关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所有教师要充分认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把开展阳光体育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2.学校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开展本校的阳光体育活动,要更新管理观念,注重过程指导,完善评价体系,把阳光体育活动与推动课程改革、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工作结合起来,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3.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班级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班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学生深刻领会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4.加大投入,统筹资源。各学校要逐步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配备,完善学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设施,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要积极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改善活动设施。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教育资源,以满足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的新要求,不断拓展课外体育活动空间。

5.规范管理,提高要求。学校要切实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要求体育教师期期有教学计划、有工作总结、课前认真备课、按要求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使每位学生都能运动起来,达到要求的运动负荷;对师德师风差、不爱岗敬业、得过且过、业务水平低的体育教师,要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整改。

6.建立大课间实施管理评价制度,做到“三到人、四落实、五到位”(“三到人”:一是领导责任到人。领导要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班主任责任到人。班主任的责任是:(1)组织本班大课间活动;(2)亲身参加大课间活动,影响、鼓励和教育学生;(3)指导学生大课间活动。三是体育教师责任到人。体育教师的责任是:(1)按照季节特点安排大课间活动的内容;(2)负责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指导。“四落实”:每个班活动器材落实,活动场所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值班领导落实。“五到位”:领导督促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各方协调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学生参与人人到位),确保活动过程有序进行,取得有效。

黄店镇中学

龙潭镇中学大课间活动开展方案 篇7

1.1、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现状

调查发现, 当前长沙市示范性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主要分为4类。第1类是集体跑步, 或者是趣味跑步, 例如, 长沙市第六中学的蛇形跑操。第2类是沿用国家推广的现行广播体操, 目前长沙市中学主要采用的是“放飞理想”, 个别学校已经开始采用最新的集体舞形式, (初中:青春飞扬, 高中:校园圆舞曲) 。第3类是在现行广播体操的基础上自编了校操或校舞, 例如:长郡中学的武术操和雅礼中学的军体操。第4类是少数特色传统校在广播体操的基础上加上本校特色的项目, 例如, 足球传统校安排了足球, 武术传统校安排了武术等项目作为大课间操活动内容; 从活动内容分布情况来看, 模式相对比较固定的, 其内容的选择也相对较为单一。被调查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在枯燥, 目前开展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通过访谈得出的结果与问卷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调查得知, 当前最受中学学生欢迎的项目前三名是:羽毛球、篮球、健身操, 排球和乒乓球也很受学生的喜爱。由此看来, 当前中学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安排与学生的喜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其内容的选择并不能满足当前中学生大课间活动的需要;调查发现: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整体多于初三、高三的学生, 且初一, 初二和高一, 高二大部分学生每天参加大课间的体育活动时间到达1小时或者接近1小时, 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但是大部分初三和高三的学生并没有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通过调查得知, 初三年级和高三年级大课间开展不好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面临升学的压力, 锻炼时间经常被挤占。二是校方和学生认为进行大课间活动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三三学生自身的锻炼意识薄弱, 不能恒持。

1.2、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动机

调查发现, 700名学生中只有46.6%的学生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 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理解了运动的本质。而有25.7%的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标考试, 这显然和我国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初衷有所背离。知是行之始。所以校方先应给予理论教育, 正确引导学生增强锻炼意识、培养体育兴趣, 以促进良好动机的形成。

1.3、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

调查发现有超过60%的学生不喜欢当前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认为模式固定, 内容单一, 比较枯燥乏味。在对不喜欢参加目前的大课间活动的学生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 不喜欢参加的理由主要是因为活动形式的单一, 而对男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大课间活动缺乏竞争性和活动量太小, 是他们不喜欢当前大课间活动的两个主要原因。

1.4、管理体制、规章制度、评价体系等现状

从长沙市15所示范性中学的调查情况来看, 90%以上学校都有负责体育的副校长, 这对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但因此项活动在组织和管理上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 执行的部门对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活动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制定不是很科学和系统。另外,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推广外地学校的成功经验, 学习并推广, 然后通过经验交流, 发挥辐射作用, 由点到面, 从而全面推进长沙市的大课间活动, 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反思、修正和提高、逐步实现与时俱进。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长沙市大课间的活动主要是以广播体操和跑步为主, 模式相对比较固定的, 其内容的选择也相对较为单一。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整体多于初三、高三的学生, 大部分同学都能达到每天活动1小时的要求, 但是初三和高三的学生因为升学压力, 相当多的同学不能到达要求;大部分学生参与大课间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 舒缓压力等, 但因升学以及一些其他原因, 有部分学生参入大课间的动机不纯, 并没有真正理解“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意义;大部分学校都比较重视大课间活动, 但在大课间活动组织管理、评价体系、活动模式等方面还不够系统, 规范。

2.2、建议

建议要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 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教育和行政部门要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宏观指挥和统畴。从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激励机制;学校要管理落实责任, 建立长效机制, 多措同举, 实现长沙市中学的大课间活动更好、更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则珊.终身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4.

如何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篇8

关键词:大课间;阳光体育;制订方案;强化管理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新型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快乐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锻炼效果。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完善机构,健全组织

学校设立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形成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体育教师组织协调,班主任管理,副班主任辅助的组织网络,齐抓共管,层层落实。

二、规范制度,强化管理

学校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大课间活动,学生活动情况计入校“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建立“行政值日制、班主任管理制、体育教师帮辅制”等,以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1.值日行政人员负责主持大课间操体育工作、检查体育教师、班主任履行职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解决问题。

2.体育教师职责及安排:

(1)职责:主持出操教师要求声音洪亮,干脆利落,口令到位,不要拖泥带水,每次做完早操、课间操进行小结。(2)安排:按要求到指定地点指挥学生。

3.班主任职责: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学生对大课间操的认识,协助学校把课间操纪律搞好。(2)督促学生积极参加大课间操各项活动,尽量与学生一起参与锻炼。(3)做课间操时,班主任必须在本班队伍的前面观察本班做操情况,协助体育教师管理本班大课间操活动。(4)退场时,班主任必须和本班队伍同时离场。

三、制订方案,周密有序

活动方案: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为40分钟。分两个时段,前10分钟先集中做操,再进行自编的校园集体舞,后30分钟各班按规定路线到指定的区域进行活动。下雨天则在教室里做各班自编的室内操,开展棋类活动以及一些室内游戏。

随着季节的变换,师生活动的内容不定期更改。冬季长跑是我校固定的内容之一。还有多项的小型竞赛,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每个班级也可根据本班实际与学校进行协调,给班主任和学生一定的选择余地,也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合理规划场地、器材

为了使活动更富成效,我们尽可能合理划分活动区域。根据学校实际,我们把整个校园分成24个活动区,实行分区活动、区域管理。我们精心制订活动轮流表,以一星期为一个周期,让不同年级学生选择不同的活动项目进行。当然,练习场地和器材也相应进行轮换,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运动技能,为实现自主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安全防范,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保障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全校师生每天在同一时间开展的大型集体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所以要特别重视安全管理,更应重视安全教育。各班要加强大课间活动的宣传,使全体师生能高度重视,认真按此方案落实大课间活动,保证师生共同参与,保证活动时间、保证活动质量。各班的班主任及体育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身体状况,确保大课间活动能顺利、安全、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辽宁教材编写组.大课间活动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

房山中学“大课间”活动 篇9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正发生着重大变革。“健康第一”是新世纪我国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快乐、主动、健康、发展”己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课间操形式.实践证明,它是实现新的体育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它在全面实施健康、快乐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正显现出重要而有特有的功效。“大课间体育活动”受到了全校师生与家长的欢迎,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反响。

一、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传统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是巩固和扩大体育锻炼效果,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组成形式。它是校风校纪的集中反映,是我校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同时,形式多样的活动还在健体、炼志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和学生发展的主动性。

我们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与原有的课间操形式相比,其特点表现在活动时间长,内容和形式多样,师生参与面广三个方面。启动之初,曾在部分教师和家长中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有的认为是浪费时间,影响教学成绩:有的认为是不务正业,搞花架子等。为此,学校通过组织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召开体育教师、班主任、学校行政参加的座谈会使大家提高认识,了解了实施大课间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与此同时,学校还在教师会、家长会、学生晨会上做宣传,利用广播站和宣传栏营造出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大家认识到此项活动不仅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了学生的体质,缓解了学习疲劳。并且具有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和奋发向上精神的功能。全体教师都切实感到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需要大家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只有全员参与、各部门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精心设计、强化训练、科学实施

我校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和把快乐还给学生,创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思想设计了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以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高昂的热情去迎接光明的未来。整个活动1小时,分为上、下午各30分钟。全程由音乐统一指挥,活动由上午的广播体操《舞动青春》、《放飞理想》、《英雄少年》;下午的跑操组成。

实施训练时我们把大课间分为前期准备、广播体操训练、跑操训练和整体磨合四个阶段。在各阶段实施前都要对全体师生进行集中培训,让大家明确各阶段的任务,提高了训练的效率。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如何结合学校实际设计活动的框架,确定各年级各班在操场的位置,广播体操的组织和跑操指挥音乐的选择与制作等,它是活动实施的起点。整体设计我们力争做到科学性、创造性、特色性和可操作性。广播体操的选择,我校遵循区教委统一安排,《舞动青春》、《放飞理想》为必做操,武术操《英雄少年》是根据我校特色,在师生中间广泛征求意见后定为本校选做操。跑操指挥音乐的选取,主要从美感、时代性、符合青少年心理、具有教育作用等角度出发进行选择、制作,把体育与艺术教育融为一体,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了他们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广播体操训练阶段,我们通过体育教师集体教授,课外活动分班提高,发挥各班体育骨干作用等途径,快速高效地完成了三套广播体操的学习。

在跑操训练阶段,我们首先通过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集体操化练习,使学生形成队形队列的整齐划一,课下体育教师配合各班自由组织练习,通过每天下午常规的跑操练习,使全体师生,迅速达到了跑操活动的高标准、高要求。

整体磨合阶段是大课问训练的最后一个步骤,主要是做好活动各环节的衔接,它包括进出场,队伍的调动和服从音乐指挥等内容。

三、领导重视、加强管理、群策群力

我校大课间能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整体化的轨道,离不开学校大课间领导小组细致的工作。领导组组长由校长亲自担任,组员由学校各行政处室领导、体育组教师、各年级主任和班主任组成,这就为该项工作在人员、时间、经费上提供了保障。另外,学校建立了大课问体育活动的考评制度,每天由体育教师对各班出勤、活动、操姿、队列情况进行考评,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合格班级的评选和教师学期考核中,从制度上保证了活动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建立了信息反馈的信箱,积极向师生和家长征求建议,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保证了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它更具

生命力。

四、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成果显著

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己成为我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己成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它在为学生提供素质发展的条件与时空的同时,也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不断发展。

首先,为配合大课间活动的深入开展,两年来学校改进、增设了一大批体育器械;改造了全校室内、外的音响系统;学校的面貌与硬件设施正发生质的飞跃,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健身环境。

其次,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不断提高。丰富多采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和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使他们形成了互相激励,自学奋进的良好习惯,各种优良的意志品质正在潜移默化的形成。

第三,师生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校学生体质监测合格率逐年上升:学校体育达标两年保持在96%以上;教师也变初期的“被动参加”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大家都感到一小时的大课间对自己身体素质与精神状态的改善大有益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每天一小时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相互了解的机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五、与时俱进、研究创新、长足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仍在继续发现、研究和解决一个个新的问题。例如:

1、创设学校大课间的整体特色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之间有何关系的问题。

2、如何更有效的实现以人为本、主动发展,使学生能在大课间中将体格与人格,生理与心理磨练有机融合的问题;

3、关于开展大课间活动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研究;

4、开展室内大课间应注意什么等等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探索。

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切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认真执行学校及上级部门安排的工作,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主、合作、进取的精神.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活动意义: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在我们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大好时机下开展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大课间活动伴随课改春潮向我们走来。它是一种新型的课间体育活动,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大课间活动在全面实施健康快乐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学生对

一、两项体育项目的兴趣和习惯,显现出特有的功效。过去的一年当中,我校所开展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但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而且在体育锻炼的同时增加了体育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兴趣,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校体育运动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体育大课间的开展和实施,受到了全校师生和家长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浅析如何开展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 篇11

一、我校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

我校开展大课间时间活动,虽然较以往传统课间操时间较长,但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少。初一年级只有一个跑操项目,内容过于单调、枯燥,学生兴趣不大,参与性不强,有些班级跑得乱哄哄的,有的学生甚至你推我我拉你,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根本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初二年级开展的虽然是一些像跳绳、呼啦圈、接力跑等项目的活动,具备耗时短、动作简单、学生容易接受、对场地要求不高的特点,但枯燥单一的运动形式以及锻炼强度不够大,学生容易感到厌烦,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加上有些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不到场,很多学生都不想参加了。初三年级稍微好点,因为涉及中考考试成绩,关乎自己的命运。谁积极练,认真练,那么谁的体育成绩就会提高,总分也跟着提高。这样学生就认真参与,积极训练,班主任管理到位,体育教师认真指导,所以我校初三年级的大课间开展得还是可以的。

二、影响我校实施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主要问题

1.学生思想上认识不足

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小,思想还不是很成熟,对体育的概念不理解,不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很多小学的体育课是自由活动课,再者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周边居民或附近村镇,很多父母都不在身边的留守少年,思想复杂。很多学生整体素质很差,无心学习,想让他认认真真参加大课间活动根本不可能。

2.师资力量不足

我校体育教师人数短缺。我校有48个教学班,只有7个体育教师,从而限制了活动高效多样的开展。前段时间初一、初二年级的课都是实习教师上的,现在实习教师走了,大课间所开展的几个项目,如兔子舞、小苹果、竹竿舞等在职教师都不会,何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3.领导不够重视

我校虽然开展了大课间活动,但学校没有统一的要求,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除了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参与管理外,其他人员都不参与管理。另外,学校对大课间的经费投入也不是很多。

4.学校场地受限制

我校班级多,校园面积小,平时上体育课都是借用园林处的运动场来上。场地窄,能提供给学生用来进行体育活动的更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5.场地设施的安全隐患问题

我校场地布局不合理,场地小、学生多,教师住宅区和运动区没有完全分离;有些班的大课间活动要到校外去进行,外面田径场又是开放的,人员很复杂;而校园很多项目都安排在校道进行,校道人多车多,不管练什么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建议

1.明确目标

大课间应以群体活动为基础,以锻炼学生身体为目的,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体育促进学生智育、德育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健全机制

要建立以校级领导为主,值日领导分年级下班管理,体育教师指导,班主任到位,学生会干部和体育委员辅助,学生个个参与,层层落实,做到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3.合理地制订方案

学校体育组根据学校场地和学生实际精心编排了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安排各班出入场次序,落实场地,分派体育教师等,力求做到规划合理,内容新颖,寓教于乐,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方案规定:第二节下课后,各班一定要在自己班门前走廊排好队,体育委员带领学生到指定位置进行各个项目的练习等。

4.创新大课间活动项目

大课间活动的项目要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及学生身体特点,选择和创编具有民族特色、充满活力、富有新鲜感的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如抛绣球、踢毽子、板鞋等。

5.创新与选择大课间活动的音乐

我校的大课间没有音乐伴奏,应请音乐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我校大课间项目特点、内容健康、旋律悠扬的伴奏音乐,并定期更换音乐组合,以便适合每一年级每一种大课间模式的需要,使学生在动听的音乐下更认真积极地进行大课间活动。

6.加强师资队伍的力量

招聘体育教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有机会尽量让体育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和跟岗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广大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加大资金投入,增加体育设施,改善学生活动场所,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7.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龙潭镇中学大课间活动开展方案 篇12

大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落实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市各校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以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达到真正的育人育体的宗旨。

一、机制与落实,是大课间体育活动首要保证

(一)完善组织机构。

建议健全学校领导重视,体育教师组织协调,班主任管理,年级组长辅助的组织网络,齐抓共管,层层落实。

(二)规范制度,强化管理。

学校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大课间活动,学生活动情况计入校“三项竞赛”,建立“行政干部值日制、班主任管理制、体育教师帮辅制”等,以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要求活动做到“五落实”、“五到位”、“责任到人”。“五落实”指活动器材落实、场地落实、项目落实、时间落实、带班教师落实。“五到位”指领导监督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人人参与到位。“责任到人”指行政干部值日要到位,活动现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班主任要组织本班学生及时、有序参加活动,严格管理;体育教师全面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等事宜。

二、精心安排,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坚实基础

(一)制定方案,周密有序。

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首先要有详细的活动方案,只有精心设计才能使活动顺利地开展。学校可邀请教师、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发大课间人文体育活动项目,安排年级出入场次序,落实场地,分派体育教师等。力求做到规划合理,内容新颖,寓教于乐,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向学生广泛征求意见,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时时散发时代的活力。

我校从2006年开始,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展大课间活动,在广播操之后引入学校的传统项目跑操和太极拳活动,冬季一到,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也随之调整,引入长跑活动,“1—2—3—4”的口令雄壮有力,同时还有全校性的健美操学习与练习活动,整个校园出现勃勃生机。为保证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兴趣与体质测试的活动安排多样性的活动项目,主要是以“一主多选”模式设置大课间活动项目,根据时间不同,一个主项分别是健美操(夏秋季)、长跑(冬春季)、广播操,以下是本学期的大课间活动的项目安排:

高一年级:广播操、篮球、排球、竹竿舞、跳绳、踢毽、长跑、健美操

高二年级:广播操、篮球、排球、竹竿舞、跳绳、踢毽、实心球、长跑、健美操

高三年级:广播操、篮球、排球、足球、实心球、长跑、太极拳、健美操

以下是本学期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场景:

活动开始前5分钟,全体师生和着音乐的节奏,迈着矫健的步伐,开心地来到活动场地。

1. 在主持人的统一指挥下(安排每周三名体育教师主持大课间活动),整队、呼喊口号、调动情绪。

2. 同做广播操。在优美的旋律中,全体学生共同做一遍广播体操《时代在招唤》,用整齐利索的动作诠释了体育锻炼的纪律性、规范性。

3. 分年级活动。按照事前划分好的区域,各年级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精彩活动。活动期间,学生跳绳、踢毽、太极拳练习充满精神,实心球练习异彩纷呈,活泼身影跳跃奔腾生命的活力昭然于眼前。

随着季节的变换,活动内容不定期更改。每个班级也可根据本班实际与学校进行协调,给班主任和学生一定的选择余地。同时也可以分时间安排不同的主题,比如2009—2010学年我们安排的是:9月—11月:我能达标(体质测试项目);12月—2月:享受冬日阳光的温暖(冬锻三项);3月—6月: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自主创新)。

(二)场地器材,合理规划。

为了使活动更富成效,我们尽可能合理划分活动区域。由于学校只有一个体育馆,一片田径场,体育场地也不多,根据这个实际,我们把整个校园分成16个活动区,实行分区活动,区域管理。我们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进行喜爱的体育活动。这种结合场地器材进行优化运动的举措,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愉悦了师生的身心,当然也提高了活动的效率。

我们精心制定活动轮流表,以一月为一个周期,让不同年级学生选择不同的活动项目进行,当然练习场地和器材也相应进行轮换,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运动技能,为实现自主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完善创新,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活力源泉

创新是生命的源泉,如果大课间体育活动也像课间操一样一成不变,必将失去对广大师生的吸引力。因而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对学生和教师作些调查,接受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对活动内容、组织形式、背景音乐等进行不断的调整、完善、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活动的质量。我认为以下几点必须有所创新。

(一)全体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的保护者,同时也是活动者。这样既能体现国家所提倡的全面健身,又能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注重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的科学变化调整,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三)加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发动全体师生,充分利用本校(本地)特有教育资源,争取学校体育特色的形成。

四、安全防范,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保障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全校师生每天在同一时间开展的大型集体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所以要特别重视安全管理,更应重视安全教育。尤其在分班活动时对各位教师的组织管理要求较高,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活动安全教育,并做到有效管理;切实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忌开展“放羊式”的自由活动;组织人员定期检查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确保安全使用,真正做到“五落实”、“五到位”、“责任到人”,以减少和避免校园运动事故的发生。

五、家校互动,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无限延伸

校园体育活动氛围的创设,社会是环境,学校是主体,家庭是基础。学生对体育的喜好,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彰显出最大的整体效益。

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1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意识,以大课间活动为辐射点,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1、全体参与原则。

师生全体参加,充分发挥大家锻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互相激励,做到人人锻炼,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形成在普及与提高基础上的良性发展局面。

2、安全第一原则。

严格器材管理,落实安全职责。既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也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出必要的安全制度。高度重视,以预防为主,做到器材保护与人员保护相结合,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些身体情况特殊学生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心,锻炼强度要适中,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3、科学性原则。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运动负荷的变化规律,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季节的变化,合理地恰当地安排大课间活动内容及活动量,保证时间的同时也不超时,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

4、教育性原则。

大课间活动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互谅互爱,团结协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寓学于乐、寓练于乐。5.创造性原则。

经常进行同样的活动,学生会厌烦,会失去兴趣,其锻炼价值也会降低。只有不断地翻新,不断地发展,活动才会有生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自编自创各种趣味体育活动,集思广益,自制器材,让大课间活动时时有趣,常常新鲜。6.愉悦性原则。

选择健康的游戏,踢毽子,跳绳,拍球等有趣的活动,将艺术、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欢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轻松地节拍中,自由地活动,把健身寓于快乐之中,成为一种享受。7.实效性原则

能否满足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能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是开展活动的关键。活动的开展不能留于形式,更要讲究实效,最后的评价应放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

五、活动目标

开展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促进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全体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学生的耐力、力量、柔韧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1、优化大课间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 篇14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改理念,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都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原有单一的集体活动形式为年级、班级、项目、场地等多种形式并举,进一步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提倡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大课间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全面性原则。大课间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尽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指导,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操作、自主锻炼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以校内活动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活动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1.校园广播操 2.校园集体舞 3.学生活动

整个过程有合有分,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

三、实施方法与目标

1.学校根据教育部以实施“阳光体育活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要求,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满足全体学生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2.学校制定好本校学生大课间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立各年级特色,努力形成品牌,更上一个台阶。每日上午一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指导教师“五落实”。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3.制定班级大课间活动制度,坚持每学期年举办一次全校体育运动会,不定期组织各类单项活动。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要覆盖全体学生,全校学生体育达标抽测合格率达98%以上,优秀率达30%以上。

4.学校大力改善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提高全体教师的活动组织和指导水平,并落实相应的经费,确保学校文体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积极整合和充分挖掘本地校外体育活动资源,定期开展活动,推动我校大课间活动形成规模、提高水平。

龙潭镇中学大课间活动开展方案 篇15

一、大课间的管理

学校大课间开展的成功与否与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密切相关。本人认为在大课间管理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1) 要从管理者入手进行正确的分工。

(1) 校领导。大课间活动要建立校长责任制, 具体工作由校长或副校长主抓, 校领导定期到现场查看开展情况, 参与到活动中, 积极听取师生的心声,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使大课间活动不断地完善和更好地开展。

(2) 班主任。调查好本班学生身体状况, 根据不同情况安排好学生的具体活动内容;认真组织本班学生按时到指定位置进行大课间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 以身示教参与到活动中,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对于不认真参与的学生要进行教育、引导和鼓励;积极为体育教师出谋划策, 帮助体育教师一起制定大课间活动的内容。

(3) 体育教师。负责大课间的内容的选择, 及时调整项目, 选择音乐, 指导大课间活动;负责大课间班级活动场地及进退场的安排;负责组织大课间的全过程的协调;负责大课间的评比工作, 并制定细则。

(2) 要对大课间开展情况进行班级检查评比。针对班级参与大课间情况进行的检查评比, 能使班级间形成相互竞争, 有效促使班级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使大课间能落到实处和更好地开展。检查评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班级出勤情况、班主任到岗情况、进退场的时间秩序、锻炼秩序锻炼效果等。

二、活动内容的选择

(1) 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学生的性别、年龄和生理特点, 也要符合其认知规律, 并要科学地安排好活动内容的顺序及运动量。在运动强度方面应该不要超过中等强度。

(2) 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大部分地区, 不同的季节温差比较明显。我们可以把春季、夏季、秋季的活动内容安排为:广播操、校园集体舞、学校自编团体操、自选活动内容 (趣味游戏、武术、踢毽、跳皮筋、球类等) 等;冬季的活动内容可以安排一些运动量稍微大一点的体育活动如长跑、跳绳、羽毛球等。

(3) 根据不同的天气状况, 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的天气状况, 我们应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天气、场地适宜时, 我们可以在室外进行体育活动;雨天, 我们则应该安排在室内进行体育活动 (棋类、室内游戏、室内操等) 。

(4) 活动内容的选择要避免单一性, 要简单易学, 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大课间体育活动要适时更换一些活动内容, 以便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在选择、创编活动内容时, 不要过于追求新、难, 要循序渐进, 应把易普及、适合学生特点、独特新颖的内容作为选择、创编的标准,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而不是在简单地进行应付。

(5) 选择的大课间活动内容要注意体育与德育相结合、相渗透。大课间所选择的体育活动内容不仅要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 而且要通过它还能开发学生的集体创造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渗透德育。

三、活动时间的安排

温度太高或太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所以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季节, 安排不同的大课间活动时间段。一般春、秋季温度适宜, 在时间安排上比较方便;而夏季天气炎热我们则可以把大课间安排在上午第一节课后;大多数地区冬季比较寒冷则可以把大课间安排在下午。

四、活动场地的准备

体育工作人员要为大课间的开展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将学校的可用场地进行详细的划分并与各个项目相对应, 完成好示意图, 提前通知到各个班级及相关人员, 以免在开展大课间时造成混乱。另外, 为了保证全校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 有关工作人员应对活动场地进行及时维护, 清扫场地、排除隐患、画好标志线等。如夏季经常洒水, 保证场地的湿度;冬季及时清扫场内外的积雪, 保证场地的安全并能够开展活动。

五、音乐的设置

音乐是快乐的源泉, 它以声传情, 以情感人、育人。如果大课间是红花, 音乐的添加则是绿叶, 它可以把大课间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彩。通过它不但能够控制大课间的整个流程 (开始、项目交换、结束) , 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更有激情。所以, 我们在设置音乐时, 要选择一些音域广阔、内容丰富、符合活动内容及学生身心特点、节奏鲜明的音乐。

六、安全保障

学校大课间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健康水平而实施的, 所以, 我们在开展大课间时一定要做好详细的策划,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大课间的组织、安全制度的建立、教师的指导等方面一定要落实到位, 从而确保大课间的顺利开展。

总之, 要把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好, 光靠体育教师是不够的, 我们应让它成为全校性的工作, 得到全体教师的关心和支持, 并把它组织到位, 使它更加完善和健全, 才能成为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一个主阵地, 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显良.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J].体育教学, 2006 (5) .

上一篇:生病的说说下一篇:初中科学趣味课堂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