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问题答疑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问题答疑(精选8篇)

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问题答疑 篇1

一、各类非企业单位是否要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以及取得收入的组织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具体包括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而其中居民企业就包括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也就是说,我国境内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包括各类教育、医疗机构,各类协会、商会、基金会等)都有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应该办理税务登记,并按期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为什么要进行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

答:为了支持各类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是免税收入。而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3号)文件的规定,各类非营利组织要享受免税优惠,需要先经认定机构认定,并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然后才可办理减免税手续,享受优惠政策。因此,进行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是各类非营利组织享受税收优惠的前提。为落实这项优惠政策,市地税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的通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免税资格认定。

三、哪些组织可以取得免税资格?

答:根据财税[2014]13号文件规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教活动场所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组织,只要同时符合9个条件,并经过认定,就可以取得免税资格。

四、非营利组织的认定条件都有哪些?

答: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教活动场所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组织; 2.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

3.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

4.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5.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6.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本款所称投入人是指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7.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上税务登记所在地人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工作人员福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8.除当年新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前的检查结论为“合格”;

9.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

五、应该于何时,向哪里申请办理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

答: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工作每年组织2次,申请免税资格的单位应于4月30日前或10月31日前报送免税资格申请材料。

根据财税[2014]13号文件的要求,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采取分级认定的方式进行。对经省级(含省级)以上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由省财政、税务部门组成省级认定工作小组,承担认定工作,具体报送部门请咨询省财政厅(税政处)及省国、地税局(所得税处)。

对市级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且企业所得税向地税部门缴纳的非营利组织,报送资料一式两份分别至市地税局(所得税处)及市财政局(法规税政处)。

对区县级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且企业所得税向地税部门缴纳的非营利组织,由区县财政、税务部门进行认定,具体报送部门请咨询主管地税机关(税政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非营利组织必须先办理税务登记,然后才可申请免税资格。

六、取得的免税资格有效期是多久?到期以后怎么办?

答:非营利组织免税优惠资格的有效期为五年。非营利组织应在期满前三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享受免税优惠的资格到期自动失效。

七、取得免税资格以后,哪些收入可以免税?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文件规定,非营利组织的下列五类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

(二)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

(三)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

(四)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

八、取得免税资格以后,五类收入就可以免税了,还需要到税务局申报吗?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非营利组织必须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税务登记,并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应按照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税备案手续之后,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其中免税收入可享受对应的优惠。

九、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什么时间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如何申报?

答: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应向登记注册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并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自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纳税人可到主管税务机关直接进行申报,目前,西安市地方税务局向纳税人提供了网上申报服务,各类纳税人也可以通过网络按期进行申报。

十、基金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捐款,能否免税? 答:根据财税[2009]122号与财税[2014]13号文件规定,基金会如果取得了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其接受的捐款收入可以作为免税收入;未取得免税资格而接受的捐款,不能免税。

十一、协会、商会的会费,是否免征企业所得税?

答:根据财税[2009]122号与财税[2014]13号文件规定,协会、商会如果取得了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 其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以及接受的捐款收入可以作为免税收入;未取得免税资格而收取的会费,以及接受的捐款,不能免税。

十二、国有学校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民办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是否免缴企业所得税?

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对于从事教育事业的单位能否适用税收优惠,不再按照教育性质或方式划分,而应按照有关对非营利组织的所得税政策执行。根据现行政策,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后,教育机构取得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以及其他符合财税[2009]122号文件的收入可以作为免税收入。

十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入是否征收企业所得税?

答: 2008年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文件,废止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0]42号)中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财税〔2014〕13号文件规定,经有权部门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认定。经认定后,对于其取得的符合(财税〔2009〕122号)规定的符合免税收入范围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于未经过免税资格认定的,其取得的全部收入,或虽经过免税资格认定,但其取得的收入不符合免税收入条件的,均应计征企业所得税。

十四、纳税人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

答:纳税人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当年收入总额。

对纳税人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报领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财政补助收入,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上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十五、纳税人收取的行政事业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

答: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依照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按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实施社会公共管理,以及在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特定公共服务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费用。政府性基金,是指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代政府收取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纳税人收取的各种基金、收费,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对纳税人依照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有关规定收取并上缴财政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于上缴财政的当年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未上缴财政的部分,不得从收入总额中减除。需要注意的是,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十六、某纳税人取得的收入全都是不征税收入,还需申报企业所得税吗?

答:纳税人收取的各种不征税收入,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符合条件的,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并按期填报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与申报表,进行纳税申报。

十七、某非营利组织取得了免税收入,还取得了不征税收入,二者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方面有何不同?

答:企业所得税的免税收入主要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等。其中非营利组织免税收入包括符合条件的捐赠的收入、政府补助收入、会费、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

不征税收入主要包括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专项用途的财政性资金。

在税收处理上,二者虽然都可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但处理存在明显差别: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而免税收入对应的支出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

十八、有部分经营收入的非营利组织,其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收入享受免税的优惠后,其经营收入可否再申请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

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问题答疑 篇2

一、非营利组织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 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

(二)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

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 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

(三) 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

(四) 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五)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

二、本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

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管理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营销资金公信力

一、非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营销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机构、组织和团体。由于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又被理论界称之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并视之为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进行补救的社会良性组织形式。例如学校、医院、博物馆、图书馆、文艺团体、慈善机构、邮政、输血机构等都属于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奉献性等特征。非营利组织有些是由政府完全资助的,有些是部分资助,有些是通过收取会费、开展活动等方式来支持其运作的。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完善和社会进步的有利条件,是我国转化政府职能、实现社会有序参与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推动力,非营利组织在提供社会公共福利、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对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随着政府权利逐步回归于社会,非营利组织对社会事物干预加大,新兴的非营利组织不断涌现,再加上一些商业化企业也踏入了社会服务,致使该领域的竞争越发激烈。在竞争性市场模式下,非营利组织不能再依靠传统的管理手段运行,而要不断转向市场寻求资助,科学的营销管理成为必然。

将营销理论应用于非营利组织的思想诞生于1969年和1973年科特勒和利维等撰写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认为营销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活动,它不仅仅只是为了销售牙膏、肥皂和钢铁。因为,政治竞选提示我们,那些候选人就像肥皂一样需要营销;学生升入大学提示我们,高等教育需要营销;筹款提示我们,其理由需要营销等等。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也需要营销,即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寻求自身的发展,按照营销观念采取某些策略性行动以争取更多公众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向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1.营销意识淡薄

在当前我国,大多数非营利组织对于“营销”这个概念较为忽视甚至怀有偏见。这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许多非营利组织严重依赖于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协助来运作,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非常淡薄,自然不会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营销理念积极主动地寻找市场并服务于市场。例如大多数事业单位性质的医院、博物馆、图书馆等缺乏现代服务营销观念,甚至不认为对于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有营销的必要,正如某些公立医院认为健康是不需要营销的,坐堂问诊和患者求医问药理所当然。这样的观念使有些部门习惯于坐等顾客上门,很少积极主动地寻找顾客,提供专业服务,而公众对这种居高临下又缺乏效率和热情的服务也越发不满。

2.公信力缺失

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是指非营利组织与公众在社会公共活动中进行利益交换时所表现出来的诚信、公正与责任。非营利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公众的支持和信任,享受资助和政府免税等优惠政策也正是基于信任,如果失去了这种信任,非营利组织不仅要面临筹资困境,还将使其一切行为连带遭受质疑。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而近年来频发的一些财务丑闻及腐败事件对组织本身和公众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打击,公众对少数非营利组织的质疑,也逐渐影响到对整个非营利组织的信任,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目前,公信力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背离公益目标和使命。有些组织打着非营利的幌子,挂靠在相关政府部门,利用政府的垄断特权以及非营利组织免税特权进行各种营利性商业活动。(二)资金监管不到位。一些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违法违规操作,贪污挪用、非法侵占诈取组织资金、进行奢侈消费等。(三)行政化和官僚化色彩浓厚。一些从政府“母体”中衍生出来的具有相应行政级别的政府附属机构在工作中相互扯皮、推诿,等级森严而又官气十足,不能遵循非营利组织固有的程序办事,组织的性质与其功能不相吻合,难以获取社会公众的信任。

3.资金缺乏,营销活动受限

资金是组织的生命线。任何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都有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但我国有近半数非营利组织面临着预算不足、资金缺乏的问题,部分组织甚至难以维持经营,资金缺乏已经成为阻碍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主要瓶颈。从世界范围来看,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有四个渠道:政府补贴、服务收费、民间捐赠和外国援助。就我国非营利组织而言,根据邓国胜的《中国NGO问卷调查的初步分析》,政府补贴占53%,服务收费占31%,民间捐赠占10%,外国援助占2%,其它收入占4%。可见,非营利组织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于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和补贴,对政府依赖性极强。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非营利组织的制度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为主要标志的政府制度改革使非营利组织获得的政府财政资助大为减少,同时政府部门迫于财政压力不断地压缩财政预算,因此在给予非营利组织资金支持的力度上逐步下降。而在其他几项资金来源上,不论从数量和时机上来说都是不稳定的,在短时间内都不可能实现一种跳跃式的增长。所以目前一些非营利组织的资金状况差强人意,致使他们无法更多地在营销管理中投入资金,无法为多样化的服务对象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更无法实现社会公益目标。

三、对策与建议

1.树立营销理念,加强营销管理

关于非营利组织税收问题的分析 篇4

(一)非营利组织内涵及其在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

非营利组织最早出现于17世纪,它的出现主要和资本主义的民主、自治、慈善等价值取向及社会精神有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不平等的现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市场化、民主化、民营化和全球化

浪潮,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都出现了更加蓬勃发展的局面。然而对于非营利组织这一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尚无统一明确的规定。不过总的来说,非营利组织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志愿性。正因为有着这些属性,因而也常常被称为“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公益性组织”、“非企业单位”、“独立部门”、“公民社会”等等。在我国,非营利组织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性的非营利组织约有1900多个,地方性非营利组织近20万个。它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其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这三类实体构成了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主体,它们在我国发展迅速并且在经济、环保、公共卫生、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扶贫、法律援助、社会福利等广泛领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弥补了政府和市场的功能欠缺,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我国现行非营利组织相关税收法律法规。

当前,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问题,我国并没有专门为其设立一部税收法律制度。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规范问题,都由各个税种的税法来规定。也就是说,在每一个税种中,如无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特殊的规定,非营利组织将和其他纳税主体一样,无论其性质如何,从不从事经营活动,都要交纳税收。目前,根据非营利组织所从事的活动和我国的税法规定,非营利组织可能涉及的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等13个税种,而其中前五个又是对非营利组织影响最大的税种。为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我国在上述各税种的税法规定中,都给予了非营利组织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总的来说,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以三种方式呈现:1.针对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税收优惠政策;2.针对企业对非营利组织捐赠时的税收优惠政策;3.针对个人对非营利组织捐赠时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在第二种方式上,土地增值税的有关规定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是指以出售或者其他方式有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也就是说,房产所有人、土地使用权人将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赠与非营利组织可以享受免税待遇。再比如在第三种方式上,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为:个人向教育、社会公益事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捐赠的,可以在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得到扣除。而在减免的程度上,有的税种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扣除一定的税额,有的则予以完全的免除。二我国非营利组织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由上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对于给予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的条款和规定比较多但也比较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非营利组织的需求日益增加,非营利组织在更广泛领域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现。为能给予非营利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有必要分析挖掘出非营利组织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非营利组织税收体系。我国目前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税收政策规定比较多也比较乱,这些规定都散见于各税种的税法规定中,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体系。也就是说,我国没有专门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特定税收条款来规范它的运行。这对于快速发展的非营利组织显然是一大制约。

(二)没有从税法的角度来定义非营利组织,没有把公益组织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区别开来。对于非营利组织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国内外一直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根据各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和管理来看,大多数国家一般都把非营利组织中的公益性组织单独划分出来,给予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特殊的税收待遇。因为公益性组织和其他的非营利组织不同,公益性组织活动的目的具有公益性,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多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而其他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虽然也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其性质不一定具有公益性,它往往具有互益性。因而区分两者并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待遇是必要的。但在我国当前,还尚未从税法的角度去定义非营利组织,更没有区分公益性和其他的非营利组织。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便出现了许多非营利组织打着“非营利”的旗号,名义上是非营利组织,但其大多数活动却从事着经营性活动,有的甚至以营利为目的,违背了活

动的宗旨目的,这不但使得国家税收流失而且对于其他组织来说也有失公平。

(三)有些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有失税收的公平性。按照税收的公平性原则,相同性质的行为应当受到同等的税收待遇。但在我国,却存在着违反税收公平性原则的税收规定。如同样对一家非营利组织进行捐款,但实施这样一项行为的主体分别是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则税法允

许二者从所得额中扣除的比例便不同。外资企业允许从所得额中全部扣除,而内资企业却有扣除比例的限制。另外,对只有被列举的非营利组织的捐赠才能获得一定比例的扣除,这同样有失公平性,不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三、完善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的思考

针对非营利组织还存在上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完善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一)应从税法的角度来界定非营利组织,应规定非营利组织的宗旨必须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主要的活动应是非经营性活动。当然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是不允许其从事经营性活动获取利润,只是经营性活动不应构成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活动,其从中获取的经营性利润禁止向个人分配而只能用于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的目的。因而对于非营利组织有必要区分经营性活动和非经营性活动所获取的收入,对于其从事的经营性活动所获取的收入如投资所得、贸易活动等应当征收税收,而对于来源于非经营性活动的收入如捐赠、会员的会费和财政的拨款则应予以减免。

(二)学习其他国家,应把公益性非营利组织和其他非营利组织区分开来,并给予不同的税收待遇。对于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所有与公益目的有关的活动所获取的收入应当免征所有的税收,而其他一般的非营利组织则仅对其来源于非经营性活动的收入予以免证。这是因为从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活动中获益的是公众,而其他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社会,但其受益的主要是会员,因而应给予它们不同的税收待遇。

(三)应统一内外资企业允许捐赠额从所得额中扣除的比例,这样一方面体现税收的公平性原则,另一方面也会提高企业捐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壮大。

(四)提高所得税中关于捐赠数额从所得额中扣除的比例。现行对于捐赠比例的规定有些偏低,应进一步提高。

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问题答疑 篇5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6 年 3 月

孟莎 201410290 会计学 翟之明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改革的推进,我国非营利组织正在不断增加,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除了国家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程度,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水平也变成了一个有着重要分量的衡量指标。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研究,既是我国现代公共管理中的一个新兴领域,也是非营利组织经营管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综合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相关理论进行初步阐述的基础上,以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析了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结合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财务特点,引入企业财务管理研究方法,提出了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I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目录

一、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1

(一)非营利组织的内涵与财务特征..................................1

(二)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概论......................................2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4

(一)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探析..........................6

三、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7

(一)完善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7

(二)调整传统预算管理模式.......................................9

(三)扩展筹资渠道、优化资金结构..................................9

(四)引入财务风险预警指标......................................10

(五)加快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10 参考文献...................................................................11

II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水平却远远落后于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发展,严重制约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持续性。因此,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研究对于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和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非营利组织具有其自身的内涵和财务特征,其财务管理的内容、原则、目标与流程构成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层面。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主要存在资产管理随意松散、预算编制不够准确、筹集资金面临困境、收支管理后劲不足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非营利组织自身特点、传统预算存在缺陷、筹资机制先天不足、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财务风险估计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针对目前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完善非营利组织财务制度、调整传统预算管理模式、扩展筹资渠道并优化资金结构、引入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加强财务分析与评价、加快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等方面提高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从而保证非营利组织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非营利组织的内涵与财务特征

1.非营利组织的内涵界定

社会结构理论将现代社会的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学术界对“非营利组织”普遍认同的概念是由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提出的“结构——运作定义”,该定义着眼于组织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方式,认为凡是符合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等五个特征的组织均可视作非营利组织[1]。目前,国外对非营利组织的称谓并不统一,一般叫法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公立单位等等。但范围一般界定为下列组织或单位:政府单位,包括联邦(中央)政府,州、县、市、镇、村等地方政府;卫生福利机构,包括医院、诊所、护理所、福利组织、红十字会;教育机构,包括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各种宗教组织;各种慈善机构;各类基金会。

从财务的角度来定义非营利组织,我国正式文件还尚未出现类似提法,但西方国家使用较多。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所使用的“非营利组织”一词也是从美国借鉴而来。顾名思义,非营利组织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其经营的目的在于社会利益而非某人或组织的经济利益。美国会计学会在《非营利组织会计事务委员会报告》中指出:通常区分营利与非营利的基础就是有无营利动机。并从行为上定义非营利组织为“无营利动机,无个人或个别拥有组织的股权或所有权,组织的权益不得任意抽收或者交换,通常都不可或被要求直接地或按比例地给予资金捐助者或赞助者财务上的利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1980 年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四辑《非营利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组织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指出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特征包括:(1)绝大部分资财来自资财供给者,他们不期望按照其所提供的资财比例收回资财或获得经济利益;(2)业务运营的目的主要不是获取一笔利润或利润等同物而提供货品和劳务;(3)不存在可以出售、转让、赎买或机构清算可以分享剩余资财明确的所有者利益[2]。

2.非营利组织财务特征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被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资源提供者向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且不享有组织所有权,其剩余资财不存在明确所有权,承担一定受托经营责任的组织。与营利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具有以下明显特征:第一,运营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追究利润或利润等同物。尽管某些非营利组织业务的收支会产生结余,但总体上是以宏观的社会效益而非微观的经济效益为目的。第二,业务运营所需要的资财,全部或部分来自政府预算拨款、单位收支结余以及接受的捐赠等渠道。政府或捐赠者等资财提供者目的不在于收回所提供资财或按提供资财的一定比例获取经济回报,而在于保持和加强该组织为整个社会或特定团体提供商品或劳务的能力。第三,运营业绩不能用利润指标来衡量。第四,不存在可以出售、转让、赎买的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说,当非营利组织解体时,资财提供者也没有分享剩余资产的明确所有者权益。第五,业务运营通常借助政府和捐赠者对使用其所提供的资财加以限制、以单位预算约束等手段进行控制[3]。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学会、商会、协会、联合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团体,以及学校、图书馆、研究所、医院、博物馆、福利院等各种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它在教育文化、科技、医疗卫生、权益保护、社区服务、扶贫发展及慈善救济等领域为社会公益提供服务。

(二)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概论

1.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1)非营利组织筹资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非营利组织的创立、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以不断的筹资作为前提。资本是非营利组织的血脉,是非营利组织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非营利组织资金筹集管理应遵循国家有关规定,选用合法有效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合理分配各种资金并保证各种形态资金的适宜占有程度。

(2)非营利组织投资管理

非营利组织对外投资包括短期投资、长期投资。非营利组织以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实物资产等方式向其他组织或独立核算的企、事业单位投资和购买国家债券等。非营利组织对外投资必须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并按规定报经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3)非营利组织收支结余及净资产管理

非营利组织收支结余包括财政专项补助收支结余和其他收支结余等。结余分配是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指非营利组织当年结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结余及其分配管理主要是指对非营利组织收支结余及其分配、使用所进行的管理。收支结余一般按照收支两条线进行管理。净资产管理又称基金管理,基金是指非营利组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资产,按照资金的用途可以将基金分为:事业基金、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基金管理主要是指对非营利组织基金的提取、取得和使用所进行的管理,基金的使用应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

(4)非营利组织财务预算管理

国家财政对非营利组织实行一定的财政补助,并要求非营利组织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指非营利组织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财务收支计划,对计划内非营利组织财务收支规模、结构和资金渠道所作的预计,是计划内非营利组织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在财务收支上的具体反映,是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的基本根据。

2.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原则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原则是组织非营利组织经济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准则。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工作应结合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特性及其经济管理的需求,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财务活动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行。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牢固树立法律意识,规范非营利组织财务行为,使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在法制轨道上运行。这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所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非营利组织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并结合各行业的特点、实际情况,制定财务管理规定、财务管理办法和开展财务活动,从而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体系。

(2)坚持量入为出、控制成本的原则

量入为出、控制成本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非营利组织开展日常业务活动时,国家预算对其进行补贴,但由于国家财政拨款有限,各项事业发展且都需要资金,就导致资金供需矛盾十分尖锐。非营利组织在国家补贴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兼实行低成本收费,导致资金缺口形成在所难免。非营利组织应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到急需的地方,坚持节约、勤俭办事的原则。

(3)实行预算管理的原则

非营利组织全部财务活动都应按规定编制预算,实行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正确编制组织预算,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单位的财务活动,保证各项业务顺利的进行。非营利组织预算的编制,既要考虑前期执行情况,又要兼顾非营利组织的事业发展规划,考虑计划期内的各种有利与不利因素,使预算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随着财务预算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非营利组织预算的编制,应更多地采用零基预算等更为科学的方法,按照当地财政对其预算编制的要求,完成组织预算的编制、批准及执行工作。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4)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的原则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工作,是在最高管理层或总会计师的领导下,由非营利组织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组织的财务活动,有利于强化组织财务管理,对促进其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它以价值形式综合反映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层进行统一领导时,必须加强各项财务基础工作的建设,财务相关部门也应健全各类原始记录,严格计量验收,加强定额管理,做好财产清查工作。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一)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产管理随意松散

目前,大多数非营利组织对资产的管理比较混乱。内控制度不健全,资产账实不符。资产管理随意松散。其中,最为突出的即非营利组织固定资产的管理,其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部分固定资产登账之后并没有及时入库,造成会计数据的账实不符,财务核算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从而导致资产的流失。其二,设备仪器等固定资产一味求大求新,在未经过科学财务分析的前提下,盲目购置新的资产,导致购入资产闲置不用、使用效率十分低下的情况非常严重。其三,对于已经转让、转性的固定资产未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有关资产的转移手续,对该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少提折旧或者不提折旧,对该缴纳资金占用费的不缴纳,该收缴的承包费不追缴,将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无形中置于次要地位,投入的资产无法得到补偿,致使资产价值受到侵害[4]。此外非营利组织对于日常办公等低值易耗品资产的处理,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日常办公用品通常在需要时采购,采购地点与时间都比较分散,采购回的物品在财务上没有及时进入库存,缺乏科学有效的库存管理。

2.预算编制不够准确

非营利组织预算编制脱离实际是目前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数据不能真实反映资金需求

目前,非营利组织预算编制主要是依据上级部门下达的预算内经费拨款指标以及本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对人员经费指标和公用经费数额进行分配。在对非营利组织的投资项目进行预算时,预算部门通常缺乏长远考虑,没有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规划项目,有时即便考虑了计划发生的项目,也没有具体计算所需资金量从而在预算中进行反映,由于上没有科学预计次年可能实施的项目,对于完全无预算的但所需资金数额较大的项目,财务上实施起来困难极大。尽管在预算中留有不可预见的费用即准备资金,但对于收入较小的非营利组织,其准备金却远远达不到支出金额,导致巨大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的资金缺口。而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由预算数额不真实、不准确所导致的。预算数据脱离实际是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预算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2)预算编制缺乏各部门通力配合

在非营利组织中,预算资金配置的主体主要是非营利组织财务处计划科,各部门在预算编制中参与度很低,预算项目经切块分割后的细化分配方案并没有公开,各部门仅知道本部门的各项经费指标,部门之间缺乏配合监督,不利于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此外,在实际过程中,往往有些管理层对各自部门的管理缺乏积极主动的负责态度,对规范的预算管理缺乏科学的认识。在各部门上报预算时,不重视预算本期的计划,仅仅按照上指标随便一报了事。导致组织整体预算与实际情况发生较大差异,使预算数据失真,给国家和上级统计预算数据带来了极大的不实。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大打折扣,造成本应由预算解决的问题推致决算工作中,形成了轻预算、重决算的不正常现象。

3.筹集资金面临困境

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NGO 研究中心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有41.1%的非营利组织当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5]。由于非营利组织的产出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多年来,非营利组织的投入也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然而,随着非营利组织自身的不断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也逐渐加大,政府财政的投入已不能满足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国非营利组织难以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捐赠,向社会募款的效果较差,捐款金额占总收入的比重远低于国际同类非营利组织水平,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非营利组织接受营利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平均不超过组织总收入的30%,而在香港,非营利组织接受捐赠占总收入的83.2%。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面临筹集资金的困境,许多非营利组织存在严重的资金不足,甚至导致根本无法开展正常活动。由此可见,非营利组织资金短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非营利组织长期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

4.收支管理存在漏洞

非营利组织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非营利组织因其组织的特殊性质可将收入分为非自创收入和自创收入两大类。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因其财务特性容易放松对自创收入的管理,作为自创收入主要来源的服务性收入在总收入的比重也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如此,非营利组织在开展业务工作时,可按国家收费标准获得一定的服务性收入,但这类服务性收入的收费标准一经制定并经物价部门批准后,往往十几年不变,不管市场环境如何变化,也不顾组织自身情况如何变化,始终没有改变原有的收费标准。这种情况就是由于组织对收入疏于管理造成的。另一方面,非营组织对支出的管理措施不得力也导致组织发展的后劲不足。在资产使用上,普遍存在轻视成本核算,缺乏效益观念的现象,仅按照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简单的开支标准计提费用,而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使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此外,支出费用的界限也比较模糊,各支出常常相互挤占挪用。同时,非营利组织中对货币的未来需求量预测不足,造成资金限制,资金的时间价值被忽略,货币的机会成本较高。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探析

1.非营利组织自身特点所产生的问题

由于非营利组织自身的非营利性,导致其财务上具有缺乏利润指标、所有者权益特殊等特点。此外,非营利组织管理者也由于组织的非营利性而排斥商业和营利行为,从而对其组织内部财务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具体表现为:

(1)财务缺乏利润指标

在企业财务中,利润指标能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权威标准,为企业提供了量化分析的科学方法并使企业分权管理成为可能。然而,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组织,在非营利组织整个财务体系中缺乏利润指标,就导致管理人员很难就各种目标的重要性达成一致,对于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也无从确定。同时各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难于考评,各部门权责利难以区分,导致分权管理难度加大,从而带来一系列财务管理的问题。

(2)所有者权益形式特殊

非营利组织资财的权益属于组织本身所有,但非营利组织不能对其资财权益进行转让、出售,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按照资财提供者的要求来运作、管理和处置资财。然而非营利组织出资者或捐赠者,其出资的目的并不是要求非营利组织寻求经济利益,也不期望收回或据以取得经济上的回报,多数情况下,他们在交出其资金所有权的同时,也将监督该笔资金是否用于公益目的的权力一并交了出去,相当一部分出资人出资后连出资凭证也不索取甚至匿名出资,他们既不享受经营管理权,也不享有收益分配权,因此组织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也很少被出资者予以关注,非营利组织内部也因此常常忽视损益的计算。从一定程度上说,非营利组织所有者权益形式的特殊性是导致其内部控制长期置于外部审计监督之外的根本原因。

(3)管理者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过去计划经济的体制下,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体制,那时的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缺乏理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直到现在,非营利组织最高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仍然普遍偏低,对财务管理的职能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非营利组织不同于企业,不存在商业营利行为,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因而也就不存在财务管理的问题。财务管理部门大多只是停留在日常核算、预算编制的层面,并没有过多考虑资金使用效率、资金成本、资金风险等深层次财务管理问题。这种观点显然是一种误区,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逐步建立,市场经济已把非营利组织和社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传统核算型报账制的财务管理方式早已不能适应组织发展的需求,一个组织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非营利组织的发展。2.我国传统预算会计存在缺陷

(1)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目前,非营利组织多数采用固定预算和定期预算的方式。固定预算是根据未来固定不变的业务水平,不考虑预算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业务量变动而编制的预算。固定预算是一种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它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水平编制,一般适用于经营业务稳定,能准确预测成本的固定费用或者数额比较稳定的预算项目。固定预算的特点是不考虑业务量的变动,只按某一确定的业务量水平为基础编制预算,将实际结果与预算期内计划规定的业务量水平所确定的预算数进行比较分析。然而,固定预算的并不能随时反映市场状况变化对预算执行的影响,当实际业务量偏离预算编制所依据的业务量时,预算便大大降低了其作为控制和评价标准的意义。

(2)预算编制程序颠倒

依照惯例,非营利组织将经费指标划分到各部门,应首先让各部门申报下一用款的计划,之后再根据需求进行分配,最后由财务上报预算。然后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管理总是先由财务上报预算,之后再将经费指标划分到各个部门,编制程序在时间上是完全颠倒的。于是,预算项目在实际支出时很可能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一方面,事前有预算的事中却没有执行,以至预算没有完成。另一方面,上级批复的项目预算没有预期完成,从而影响了次年专项资金的划拨。最终造成专项资金的挪用,导致预算失效,给非营利组织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3)预算管理缺乏激励机制

由于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激励机制,造成各科室部门忙于追加、争夺资金,财务部门忙于平衡资金,无力跟踪资金的使用情况,致使资金利用效率地下,部门之间资金矛盾加剧。由于预算资金分配的不合理,有些部门到年底没有经费,只能将许多本应做的事情递延到下个,而相反,有些部门年底预算经费结余较大,为了保证下年非营利组织不削减其预算指标,就突击开支,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导致部门之间资金矛盾加剧。

三、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

1.加强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

(1)建立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为该机构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加强验收和使用固定资产的管理。资产管理机构受托对非营利组织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依据有关政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府制定并实施的具体管理办法,办理资产的验收、登记、调拨、转让、转性、报废等一系列手续。

(2)加强会计核算。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总分类明细帐,进行价值和数量的双重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和固定资产台账、卡片,由专人负责管理,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型号、使用的单位以及存放的地点等。保证整个管理体系环环相扣,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账帐相符。

(3)实行集中管理,分级分口负责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管理权属应统一收归财务部门,在财务部门进行价值管理的同时,有权监督实物管理部门的实物安全管理情况。

(4)固定资产的购进、拍卖、转让,原则上应先经非营利组织办公会议以及资产管理机构评估讨论,财务部门审核无误报批核准后方可进行。未经审核评估以及批准而擅自处理固定资产是违背了资产管理制度的行为,应予以处理。

(5)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每年组织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对非营利组织资产的品种、数量、存放地点进行盘查,核对财务账目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实物账目是否相符。同时加强非营利组织固定资产的财务审计监督。对非营利组织的运作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确保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6)加强产权管理。非营利组织资产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固定资产产权登记、界定、变动和纠纷的调出,保全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对外投资转移固定资产使用权一定要履行审批手续并坚持有偿使用,收取占有费。

2.加强收支管理制度的建设

收入管理是非营利组织财务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非营利组织必须建立健全收入管理制度,并使之环环紧扣,没有漏洞。主要要求为:

(1)所有收入均由财务部门统一核算。款项由财会部门或制定的授权部门的专人收取,任何部门、个人均不得经手现金和银行存款,但依法单独建账、独立核算、置于组织审计的监督之下多种下级经营公司等除外。

(2)收费收据均应连续编号,由财务部门严格管理,所有收据均应在财政部门制定处购买或印刷,未使用的收据由财务部门制定专人保管;票据管理人员应根据日常收入情况,对每人每次领用的收据数量进行核实;根据收费员收据返还情况决定再次发出收据的时间和数量;定期或不定期对库存收据和收费员处进行收据的盘点清查,必要时由部门领导人或授权人员参与,以保证收据和现金的安全,防止贪污、挪动现象;使用后的收据应根据财政部门关于油价政权及票据管理制度规定保存,保存到达法定年限后,依法上缴财政部门或销毁[6]。

(3)收费员每天清点所收款项,除规定数量的周转金外,收费员每天所收款项必须在指定的时间上交出纳,由出纳集中送交银行;财务部门经常性地对收费员的现金进行清查,做到账帐、帐款相符。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4)收费标准应公开在显著地方,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保证非营利组织服务群体的合法权力和组织本身的良好声誉。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财务支出管理制度的完善,关系到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和税收征管活动的正常进行,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非营利组织支出管理制度实行的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

(二)调整传统预算管理模式

1.改进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的编制,既要参照前期的执行情况,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事业发展规划,考虑各类有利与不利因素,使预算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随着财政预算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预算编制应更多的针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预算的编制方法,并结合当地财政对非营利组织预算编制的要求,完成单位预算的编制、批准与执行工作。较传统的固定预算与定期预算方法,非营利组织可以考虑引进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

2.建立全面预算体系

全面预算反映的是非营利组织未来某一特定期间的全面业务服务和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全面预算按其涉及的内容分为业务预算、财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按其涉及的预算期分为长期预算和短期预算[7]。

全面预算编制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时间性强,操作复杂的工作,涉及经营管理的各个部门。预算编制一般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首先,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由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委员会拟定预算总方针、各相关政策以及非营利组织总目标与各部门分目标,并下发各有关部门,然后组织各部门按具体目标编制其部门预算草案。接着,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平衡和协调各部门的预算草案,并进行预算的汇总和分析;第三,审议预算并报职工代表大会或董事会或上级主管部门研究,最后通过非营利组织的综合预算和部门预算。最后,将批准后的预算下达各部门分头执行。全面预算是由一系列预算构成的体系,各项预算之间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关系较复杂。

(三)扩展筹资渠道、优化资金结构

1.采取多元化融资方式

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的主要方式仍为国家财政拨款与适度举债,然而,随着组织发展扩大,其对融资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加深,此时需要更多渠道的融资,才能满足资金的筹集需求。一方面,非营利组织由于长期缺乏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存在资金短缺和资产闲置并存的严重问题,资产运行效率十分低下,此时非营利组织筹资活动应首先考虑如何积极进行内部融资。通过合理调度盘活内部的停滞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次数,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科学调配各项资源,利用各项资金的时间差与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空间差,总体有效利用资金。经过调整后的经济结构,组织的存量资产得以盘活,资产结构得以优化,闲置资产得以变现,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不失为一种成本低廉且颇有成效的筹资方式。

2.科学分析筹资成本

在面对各式各样的融资途径时,非营利组织需要科学做出筹资决策,而科学决策的首要前提就是理性分析筹资成本。筹资成本既包括资金的利息成本,还包含筹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因此,只有通过深入分析,确定利用筹资的资金所带来的总收益大于筹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如何筹资。筹资成本的确定对于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具有积极意义,是组织比较筹资方式、追加筹资方案的依据。

(四)引入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我国非营利组织在面临筹资、资金运营、外部监控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风险,引入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对于完善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提高组织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使用非营利组织财务预警指标测度,可以帮助财务人员察觉财务管理系统所受损害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调整,从而增强非营利组织应对风险的能力。一般来说,非营利组织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测度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设计财务预警的监测指标;第二,测度或规定各项财务监测指标的预警临界值;第三,根据相对应的实际指标数据,计算得出财务监测指标的实际值;第四,计算各监测指标的财务预警指数;第五,在规定监测指标权重的前提下,计算财务预警综合指数,并设置整个财务体系及相应项目的警限和警度[8]。

(五)加快培养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

加快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工作的步伐,就要大力培养专门的财务管理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方面,非营利组织要加大高素质财会人员的引进与选拔。从战略目标和长远眼光出发,通过内部推荐、广告或网络招聘、猎头公司和招聘会等多种形式,广开纳贤渠道,坚持高起点和高标准地引进和选拔一批熟悉财务管理知识、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市场经济规律并具有良好财务会计基础的高素质财会人员。

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还要加强储备和培训专门的财务管理人才。把集中培训和个性化培训、走出去培训和请进来培训结合起来,重点就非营利组织财务特性、财务管理基础知识、财务会计继续教育、国内外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强化提升。另外,还要针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凸显的问题研讨对策,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目的在于防微杜渐,更有效地完成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工作。

邢台学院成人教育毕业论文

参 考 文 献

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问题答疑 篇6

1、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依据是什么?如何查找《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答: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行政法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章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2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实施意见》(建市[2015]20号)《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建市[2014]15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设工程企业发生重组、合并、分立等情况资质核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14]79号)《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建市[2007]72号)《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实施办法》(建市[2010]210号)《关于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建城[2007]250号)等)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文件:《浙江省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和资质标准实施办法》(已定稿还未发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关于做好我市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许可工作的通知(已定稿还未发布)

可以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查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http:// )⇒建设工程企业资质行政审批专栏⇒部门规章、资质标准、政策文件。

2、企业旧版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什么时候失效?如何实施资质换证?

答:企业旧版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不含特级资质证书)自2017年1月1日起自行失效。

按原标准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的企业,应于2016年12月31日前,按照《规定》、《标准》和《实施意见》的要求和许可程序一次性提出本企业全部既有资质的换证申请(以下简称:换证),具体申请时间应遵照各级资质许可机关(住房城乡建设部、省级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设区的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通知要求。

企业应按照《实施意见》中的附件2:《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材料清单》的要求,提交资质换证相应材料,不需要提供企业或个人业绩,可以不填写资质申请表中的“企业代表工程业绩一览表”和“企业代表工程业绩情况表”。

对企业资产、主要人员、技术装备符合《标准》要求的,各级资质许可机关颁发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资质证书有效期为5年。对企业资产、主要人员、技术装备不满足《标准》要求的,各级资质许可机关不批准其相应资质换证,企业可在换证结果公布后3个月内提出低于原资质等级的同类别资质换证,也可同时申请注销。超过3个月仍未提出申请,从最低资质类别等级按照《标准》重新申请。

企业最多只能选择5个类别的专业承包资质换证,超过5个类别的其他专业承包资质按资质增项要求重新提出申请。

3、过渡期内,企业资质未换证前,是否可以申请资质升级或增项?是否可以申请企业重组、合并、分立等资质?

答:不可以申请资质升级或增项。按原标准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的企业,应完成既有全部建筑业企业资质换证后才可以申请资质升级(含一级升特级)、资质增项。

企业发生重组、合并、分立等情况申请资质重新核定,且符合简化审批手续的,可按照简单变更手续办理,在未换证前办理的,颁发旧版资质证书,证书有效期至2016年12月31日。

4、企业申请资质的类别、等级、数量、年限有何要求?

答:企业可以申请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施工劳务资质三个序列的各类别资质,申请资质序列、类别、数量不受限制。

企业首次申请(即不具有建筑业企业资质的企业,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的)或增项申请(即已具有建筑业企业资质的企业,申请增加其他类别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的)资质的,应从最低等级申请。

企业申请资质升级(即已具有建筑业企业资质的企业,申请同类别高一等级资质的)不受年限限制,但需逐级申请资质升级。

5、企业申请资质需要提供什么申请材料?有何要求?

企业申请资质应按照首次、增项、升级、延续、换证、简单变更、遗失补办、重新核定等申请事项和要求,提交相应材料,见《实施意见》附件2:《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材料清单》。

申请材料要求:1)对同一审批机关许可的资质,企业应按照《实施意见》附件1-1提供《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一式一份,附件材料一套。其中涉及公路、水运、水利、通信、铁路、民航等方面资质的(见《实施意见》的“

五、有关说明和指标解释”中第(三十五)条款),每涉及一个方面的,须另增加《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一份、附件材料一套。2)附件材料应按“综合资料、人员资料、工程业绩资料”的顺序装订,规格为A4(210mm×297mm)型纸(但不得对资料原件放大或缩小),并有标明页码的总目录及申报说明,采用软封面封底,逐页编写页码。3)申报材料必须数据齐全、填表规范、印鉴齐全、字迹清晰,材料必须清晰、可辨。4)企业的申报材料必须使用中文,材料原文是其它文字的,须同时附翻译准确的中文译本。5)资质受理机关受理后,申报材料不得修改更换。

6、申请表中的每一项都要填写吗?

答:考核企业申请资质的指标是以企业资质申请表中申报的各项指标为准。凡申请表中未填报的人员、业绩等等,均为不能认定的指标。申请表中的每一项应据实填报,确无某一项的应填写为“——”。

7、企业申请资质时可以利用其母公司、子公司、管理公司等相应资源吗?

答:不可以。企业申请资质应以独立企业法人所拥有的主要人员、资本、业绩、技术装备等情况进行申报,不能使用其母公司、子公司、管理公司等相应资源,如人员、资产、设备、业绩等。

8、事业单位可以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吗?资质申报中有事业编制的人员可以吗?

答:不可以。资质申报单位需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不能认可资质申报中有事业编制的人员,但军队单位除外。

9、资质标准中的 “以上”、“以下”、“不少于”、“超过”、“不超过”如何理解?

答:“以上”、“不少于”、“超过”是下限,“以下”、“不超过”是上限。“以上”、“以下”、“不少于”、“超过”、“不超过”均包含本数。比如:标准中的“净资产1000万元以上”是指净资产最少为1000万元(含);标准中的“开挖深度不超过12米的基坑围护工程。”是指可承接开挖深度最大为12米(含)的基坑围护工程。

10、企业净资产指什么?提供什么材料以便考核?

答:企业净资产就是企业所有者(即投资方或股东)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企业应提供申请资质的上合法的财务报表(全套报告);对上净资产不满足标准要求,但近期通过增资等符合标准要求的,应提供申报前合法的财务报表(全套报告)。

首次申请资质的,以提供的企业《营业执照》所载注册资本考核净资产。

申请多类资质的,企业净资产不累加计算考核,按企业所申请资质和已拥有资质标准要求的净资产指标最高值为准。

11、标准中要求的生产厂房,可以是租赁的吗?提供什么证明材料?

答:可以是租赁的。

标准中有明确要求的生产厂房,属企业自有的,需提供厂房面积符合要求的房产证等相关证明材料;属企业租赁的,需提供厂房面积符合要求的租赁协议和出租方的房产证明等材料,且租赁到期日期应不早于企业资质申请受理之日。

12、标准中要求的设备,可以是租赁的吗?上级划拨的是否可以?提供什么证明材料?

答:不可以是租赁的。

标准中明确要求的设备应为企业自有设备,需提供企业设备购置发票(除港口与航道施工总承包资质外)。上级单位划拨的应同时提供划拨或分割证明,否则不予认可。标准中对设备的规格、性能、数量有要求的,发票上不能体现的,企业应延伸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设备使用说明书等。

标准中未明确要求的设备,申请表中可以不填写,也不需要提供证明材料。

13、企业主要人员可以受聘或注册于两家或以上单位吗?其证书中的单位必须与申报单位一致吗?

答:企业主要人员不能同时受聘或注册于两家或以上单位。

除注册执业人员外,主要人员的证书上单位和申报单位可以不一致,但社会保险必须在申报单位。

14、企业主要人员社会保险证明是什么?申报时要注意什么?

答:企业主要人员社会保险证明是指社会统筹保险基金管理部门出具的基本养老保险对账单或加盖社会统筹保险基金管理部门公章的单位缴费明细,以及企业缴费凭证(社会保险缴费发票或银行转账凭证等证明)。

申报时应注意的主要有:1)社会保险证明应至少体现以下内容:缴纳保险单位名称、人员姓名、社会保障号(或身份证号)、险种、缴费期限等。2)社会保险证明中缴费单位应与申报单位一致,不应提供上级公司、子公司、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其他单位缴纳或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证明,可以提供分公司缴纳的社会保险证明。3)军队企业主要人员不需提供其社会保险证明,但需提供所在单位上级人事主管部门的人事证明等相关材料。4)企业以其全资或控股的劳务企业技术工人作为企业主要人员申请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应提供其全资或绝对控股的劳务企业为其技术工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证明。5)时间节点以初审部门受理时间为准。如初审部门受理时间为2015年8月,则主要人员的出生日期应在1955年8月以后,其社会保险证明应为2015年5-7月的,但首次申请、不符合简化审批手续的重新核定,其社会保险证明应为2015年7月的。

15、标准中要求的技术负责人必须是企业的总工程师吗?企业如何明确技术负责人?

答:《标准》中要求的技术负责人不一定是企业的总工程师。企业的总工程师可以是某类资质要求的技术负责人。

企业申请1个或多个类别资质的,技术负责人的资历、专业、职称、业绩、注册执业资格(如要求)应满足各类资质标准要求,应在申请表中明确每个类别资质的1名技术负责人。同一个技术负责人只要分别满足所申请类别资质的相应标准要求,可以同时明确为多个类别资质的技术负责人。不需要提供技术负责人的任命文件。

《标准》中对技术负责人有个人业绩要求的,应提供《实施意见》中的附件3:技术负责人(或注册人员)基本情况及业绩表,不需再提供个人业绩的其他材料。

16、企业申请某类资质时,标准要求的代表工程业绩有数量限制吗?

答:一般应按照资质标准要求的企业代表工程业绩数量进行申报,企业不应多申报工程业绩(工程业绩累计指标的除外)。以企业资质申请表中的工程业绩排序为准,超出标准数量要求以外的工程业绩不予考核认可。

17、企业申请资质一般应提供代表工程业绩的什么材料?必须提供图纸、工程结算单等材料吗?若需要,应提供什么样的材料?

答:企业申请资质一般应提供代表工程业绩的中标通知书、工程合同(协议书)、竣工验收证明等材料。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标准中涉及的业绩指标(层数、高度、单体建筑面积、跨度),均应提供能反映技术指标的图纸复印件;除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外的资质标准中涉及的业绩指标,中标通知书、工程合同(协议书)、竣工验收证明等材料中能明确反映业绩考核指标的,不需要提供图纸、工程结算单等材料,不能明确反映指标的,需要提供能反映该项技术指标的图纸复印件或其他有效的证明材料。

18、企业提供的代表工程业绩图纸有何规定要求?

答:主要有:1)提供的图纸能清楚有效反映代表工程业绩的技术指标;2)工程图纸至少应含图签、设计单位出图章,有些图纸按照相关要求还应包含注册人员签章等;3)图签中的工程项目名称、图纸名称、设计人员签字、出图时间、出图版本应是齐全、有效的;4)设计单位出图章和注册人员签章的编号应该一致;5)注册人员签章应按其专业签盖在相应专业图纸上;6)设计单位出图章和注册人员签章、印签章的有效期与图纸的出图时间均应符合相应逻辑关系。

19、如何理解标准中代表工程业绩要求的“近5年”或“近10年”?

答:《标准》中代表工程业绩要求的“近5年”或“近10年”,是指自申请资质起逆推5年或10年期间竣工验收合格的工程业绩。如:申报为2015年,“近5年”的业绩是指2010年1月1日之后竣工(交工)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超过此时限的代表工程业绩不能认可。

20、企业申报的某项代表工程业绩,同时满足业绩标准中的多项技术指标,能否作为多项代表工程业绩申报?

答:《实施意见》中明确为:一项单位工程业绩同时满足多项技术指标的,只能作为一项工程业绩指标申报。企业申报的该项代表工程业绩是一项单位工程,无论满足多少项技术指标,只能作为一项业绩申报;由多个单位工程组成的单项工程,且每一单位工程分别满足不同的技术指标,可以作为多项业绩申报。

21、同一工程业绩可否同时按照《标准》中的累计指标和单项技术指标作为代表工程业绩申报?

答:《标准》中分别为累计和单项技术指标的,同一工程业绩可同时作为代表工程业绩申报,但铁路方面资质除外。

22、企业可否以总承包资质承接的工程业绩中的某项专业工程作为专业承包资质的代表工程业绩申报?

答:不可以。申请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应提供其依法单独承接的所申请资质类别的专业工程业绩。

23、配套工程可否单独作为企业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代表工程业绩申报?

答:不可以。

24、标准中“单项合同额”指标的代表工程业绩,需要提供结算单吗?同一工程项目分期发包,签订多个施工合同的,可以按照累加的合同额作为代表工程业绩申报吗?

答:需要提供结算单。

单项合同额是指一个承包合同所载合同价。以承包合同价为准,工程结算单作为工程完成且工程款已到位的验证;承包合同未载明合同价的,以工程结算单为准。

同一工程项目分期发包,签订多个施工合同的,不可以作为代表工程业绩申报。

25、标准中建筑工程高度、层数如何计算的?

答:建筑工程高度应从标高正负零算起至檐口的高度。

建筑工程层数是指正负零到檐口之间的楼层数,其中,设备层不计算在内,跃层按单层计算。

26、企业发生重组、合并、分立等情况时,如何申请资质?

答:企业发生合并、分立、改制、重组以及跨省变更等事项,企业性质由内资变为外商投资或由外商投资变为内资的,继承原资质的企业应当同时申请重新核定,并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设工程企业发生重组、合并、分立等情况资质核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14]79号)有关规定申请办理资质。

27、重组、分立后的企业再申请资质时,其承继原企业的业绩是否可以作为代表工程业绩申报?

答:重组、分立后的企业再申请资质时,只能提供该企业重组、分立后承接的代表工程业绩;合并后的新企业再申请资质的,可以提供原企业在合并前承接的代表工程业绩。

被降级、吊销、撤销资质以及弄虚作假被通报的企业如同时对其进行在限定时间内不得申请某项资质处理的,该企业上述限定时间内发生重组、合并、分立等情况时,其受到资质处理前的工程业绩不应作为有效业绩申报。

28、建筑工程中的轻钢、网架结构跨度业绩能否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跨度业绩申报?

答:不可以。

29、什么是超资质范围承接的工程?此类工程是否可以作为代表工程业绩?

答:超资质范围承接的工程是指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中工程承接范围的工程,包括不是在企业所取得的资质等级所对应的承包工程范围内的、超出所取得资质等级时间的、超出所取得的资质等级有设限要求的等。

此类工程不能作为代表工程业绩申报。但企业以境外承包工程作为代表工程业绩的,无论其是否超越资质承包工程范围均可以申报。

30、以联合体方式承接的工程能否作为代表工程业绩申报?保密工程呢?

答:以联合体方式承接的工程、保密工程均不能作为代表工程业绩申报。

31、群体建筑工程能否作为单体建筑面积的代表工程业绩申报?

答:群体建筑(无论基础是否相连)不能作为单体建筑面积的代表工程业绩申报。但群体中某一单体的地下室与其他单体相连且为整体基础的,其地下建筑面积可与其上的某一单体建筑面积合并后的总面积可作为单体建筑面积指标申报代表工程业绩。

32、企业因某项工程的问题受到相关处理的,该项业绩还可以作为代表工程业绩申报吗?

答:不可以。具体情况有:企业因该工程负有工程质量、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被降级、吊销、撤销资质,或因该工程业绩弄虚作假申报资质被通报批评或撤销资质的,相应工程业绩不应作为代表工程业绩申报。

33、企业申报的代表工程业绩中的该项目负责人是否需要考核?考核什么?

答:需要考核。考核企业申报的代表工程业绩中的项目负责人是否存在违反有关规定同时在两个及以上项目担任项目负责人,或在项目实施时(限2008年3月1日以后中标承接的工程)为非本企业注册建造师,或不具备注册建造师资格,或超越注册建造师执业范围执业。如果存在以上情况,不予认定该项代表工程业绩,也就是该项工程业绩不能作为代表工程业绩申报。

34、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的代表工程业绩可以包括建筑幕墙工程吗?

答:不可以。

35、某工程项目没有中标通知书,是否可以不提供该代表工程业绩的中标通知书?

答:不可以。每项代表工程业绩均应提供中标通知书。依法可以不进行招标的项目,可以提供业主单位或招标代理机构出具的有关中标文件,如直接发包通知书等。

36、代表工程业绩的合同(协议书)是否需要全部提供?

答:不需要。每项代表工程业绩合同均应提供施工承包合同协议书和专用条款。提供合同的基本组成要素(甲乙方的基本信息、基本约定、双方签章等)、反映主体内容及技术指标的部分主要内容,合同通用条款不需要提供。

37、代表工程业绩竣工(交工)证明材料是什么?需要哪些单位认可签章?

答:每项代表工程业绩均应提供相应的竣工验收证明材料即工程竣工(交工)验收文件或有关部门出具的工程质量鉴定书,境外工程还应包括驻外使领馆经商部门出具的工程真实性证明文件。

竣工验收证明材料需包含参与验收的单位及人员签章、验收的内容、验收的结论、验收的时间等内容。参与验收的单位一般有:建设(业主)、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

申报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作为代表工程业绩申报。

38、已取得工程勘察资质的单位,是否可以申请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专业承包资质?

答:可以。但应从最低等级开始申请。

39、具有设计资质的企业能否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

答:已取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行业甲级资质,但未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的企业,可以直接申请相应类别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只能选择对应的一个类别建筑业企业资质),企业完成的相应规模工程总承包业绩可以作为其代表工程业绩申报。工程设计资质与施工总承包资质类别对照表见《实施意见》附件4-1。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篇7

一、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概述

1.含义: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它主要是指对非营利组织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记帐、算帐、报帐的总称。

2.内容: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内容由会计目标确定,在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

3.意义:通过会计核算,有利于管理层有针对性地改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使各项经济业务处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非营利组织公信力。

二、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频发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信誉危机事件。从中国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到中华慈善总会的“诈捐门”事件,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导致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下降的事件背后,是人们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运营长期以来处于“灰色”不透明状态存在异议。信息“黑箱”的存在,不符合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作为慈善、文化、教育乃至广播电视等非营利组织,透明其运营信息有助于提高其社会公信力。

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的灵魂和根基。郭美美事件,把中国红十字会推向风口浪尖,造成一场红会公信力危机。作为一名基层红会工作人员,更深深体会到危机既是深刻的教训,也是改革的契机,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危机的根源,加强捐赠款项收支信息披露,提升财务透明度,重塑公众信心,让捐赠者对每一笔善款使用、去向都放心。

三、解决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建设公信力,提高信息透明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6〕26号)以及财政部、江苏省财政厅有关规定,为加快预算管理改革,推进政务公开,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行政机关预算、决算均应予以公开。

围绕构建“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效、公开透明”的部门预算体系,夯实工作,细化支出预算编报,加强资金管理,增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完整性。严格预算执行管理,落实预算执行与编制相结合机制,完善部门预算执行信息反馈,规范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积极推进财政支出绩效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各项资金使用效益。

部门决算是年度预算的执行结果,全面反映部门的收支活动,是公众了解财务状况、衡量绩效、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是分析预测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公开部门决算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接受社会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有利于促进各部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完善财政财务管理;有利于公众了解资金收支情况,提高决策的公众参与度;有利于促进转变工作作风,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非营利组织应定期自觉主动公开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进一步细化、简化,披露最重要,最可靠的信息,方便社会公众查阅,节约成本。

(二)加强财务核算、资金运营的管理

首先是收入管理。收入管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能否最大限度地完成筹集资金,提高筹资效率的任务,决定了组织管理的有效性。非营利组织收入是其为实现其社会使命的资金,收入管理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起点,地位不容忽视。

其次是费用管理。费用是其生存发展和开展业务活动,以实现社会使命而发生的资金耗费。费用管理是非营利组织,财务性资金的分配和有效利用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重点和核心问题。

(三)加强内部核算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1.预算业务控制: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预算,根据内设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对批复的预算进行指标分解,发挥预算对经济活动的管控作用。同时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及时研究预算执行中的问题,按批复预算安排各项收支,确保预算有效执行。

2.支出审批控制:明确审批人、审批方式、审批权限、审批程序,以增加支出审批的程序性和透明度。具体包括支出合规性审核、支出授权审批和大额支出决策三个控制重点。

3.加强岗位控制: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即“内部牵制”。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处理,互相监督和制约。内容包括:每项业务不能完全由一人经办;钱、帐、物分管;健全严格的会计档案管理。

4.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使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可操作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模式,规范会计行为对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宁,鞠霞.非营利组织信息透明度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1).

[2]陈小利,刘莉莉.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监管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1).

[3]齐春枝.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报告的现状及改革方向的设想[J].现代商业,2015(02).

[4]何巧红,黄惠青.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殊途同归”趋势分析[J].会计研究,2015(11).

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问题答疑 篇8

【关键词】志愿者;管理;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NGO)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它以公众价值理念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非营利性为组织的根本宗旨,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非营利组织在开展志愿性活动的同时吸纳了旨在为社会服务的志愿者的参与,作为非营利组织重要的人力资源的志愿者的管理问题日益重要。

一、志愿者和志愿者管理的必要性

志愿者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和精神的人[1]。志愿的形式主要是社会捐赠和志愿服务,社会捐赠成为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的资金来源,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们则成为非营利组织重要的人力资源。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来源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无薪水,无供职的董事会,他们负责经营管理;二是专职的受薪人员,他们负责推动和执行活动;三是无薪水的志愿者,他们依照组织的需要,个人的才能和意愿的不同而负责不同的工作[2]。志愿者作为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第三类,更加体现了非营利组织的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的特征。

二、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在立法层面上的缺失

我国关于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权益保护方面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不利于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同时又会挫伤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目前我国已经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8个城市出台了志愿服务或青年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但各地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仍存在较大差异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这些条例在地位上也低于国家层次的法规,无法突破已有法律法规中对促进志愿者事业不利的规定[3]。因此,专门性质国家层次方面关于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出台是必须的。

(二)非营利组织自身管理的缺陷影响志愿者精神的发挥

(1)非营利组织社会资源不足。最主要的是社会资金的缺乏,不仅限制了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招募的渠道的拓展,直接导致了志愿者数目的远远满足不了志愿服务的需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非营利组织对志愿者适当的回报和激励,不利于吸引和留住志愿者。据2010年的调查显示,在我国,有多达34.4%的NGO表示没有雇佣志愿者;17.5%的NGO志愿者为1-4人;11.8%的NGO志愿者为5-9人;18.3%的NGO志愿者为10-39人;另外,有多达18%的NGO志愿者为40人以上[4]。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志愿者的数量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由此可见,非营利组织在招募志愿者和志愿者价值的开发方面有待提高。(2)非营利组织专业能力缺乏。在与各种市场力量,各级政府及媒体之间,也缺乏必要的交流,互动和力量整合[5]。非营利组织沟通和利益整合能力欠缺的组织环境不仅削弱了对志愿者和有志愿服务意愿的人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吸引力,同时又限制了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志愿者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志愿者服务工作效能的提高。(3)非营利组织忽视了志愿者的特殊性。志愿者管理方面通常按照一般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管理志愿者,忽视新世代志愿者需求的特殊性。虽然志愿者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但是志愿者管理更强调价值体系和使命感的作用[6]。因此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管理更要遵循志愿者的服务精神,在公平,民主,开放的组织环境下激发志愿者的志愿精神和主动承担责任意识。

(三)志愿者自身素质制约着志愿者管理绩效的提高

当前我国志愿者的专业性质不强,人员构成方面良莠不齐,专业能力欠缺,难以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志愿者管理的优化[7]。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往往出现角色定位困难的问题,这也造成了志愿服务持久性差的特点,有不少的志愿者在曾经当过志愿者,但是最终却退出了志愿者服务的行列。由此可见,志愿者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的融入非营利组织,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

三、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机制的对策

(一)完善志愿者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

不仅要制定全国范围的法律,同时也要针对不同志愿服务领域的法律,形成针对性强的志愿者权益保障体系,解决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后顾之忧,更好的完善发展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为中国的社会公益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完善非营利组织自身建设。

(1)加强与政府和媒体的沟通。借鉴英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经验,要密切与政府的关系,通过政府的“服务外包”和“政府采购”间接获得政府的支持。发挥媒体的强大力量,扩大知名度,对志愿者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2)根据志愿者的需求与动机进行激励。根据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有着三种需求,一是成就需求即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更好的需求,二是权力需求即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求,三是亲和需求即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求。要根据志愿者的不同方面的需求进行激励,对于有着成就需求和权力需求的志愿者要适当安排有挑战性的的工作,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和权力欲望;对于有着亲和需求的志愿者应当营造和谐,融洽的组织环境,做好组织成员沟通协调的工作,满足其人家交往的需求。(3)加强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志愿者自身素质。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熟悉组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不仅有利于志愿者自己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三)志愿者要把自身的发展同非营利组织的需要结合起来

志愿者是通过非营利组织服务社会的,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传递着无私奉献,服务他人的理念,这与非营利组织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非营利组织要与志愿者建立其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志愿者参与到组织战略,项目战略,职能战略的制定,不仅可以集思广益,同时有激发志愿者对组织的归属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总之,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不仅需要社会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法制环境和志愿者为投身社会公益活动而不断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的热忱,更需要非营利组织把自身的发展与志愿者管理的完善結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王芳华,周洁如,非营利组织营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7-19.

[2]李红艳.西方非营利组织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3).

[3]陆远权,陈夏璐.中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服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重庆行政2012(10):55-57.

[4]宿玥.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观察2010(10):194-195.

[5]王名编著,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 宿玥.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观察2010(10):194-195.

上一篇:调整心态迎接期中考试下一篇:鼓励孩子励志语录经典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