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寓言故事
施家邻居中有一户姓孟的人家,家庭情况与施家以前相仿:家境并不富裕,也是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与施家大儿子一样,好学儒家仁义之术;二儿子也是爱学兵法之术;两家的儿子还曾经在一道讨论学问,研究兵法。孟家为贫穷所困扰,生活很艰难。孟家看到施家这两年很快富裕起来,门口的马呀、车呀经常有来的,来的人员中有当兵的,也有当官的,真够荣耀,很有点羡慕施家。由于这两家一直都很友好,孟家就向施家请教如何让儿子取得官职的方法。施家的两个儿子就把自己怎样去齐国,怎样向齐王游说及如何到楚国,又如何对楚王游说和当官的经过如实地告诉了他们。
孟家两个儿子听到后,觉得这是个门路,于是大儿子准备到秦国去,二儿子准备到卫国去。
孟家大儿子到秦国去后用儒家学说游说秦王。他向秦王讲得头头是道,真是口若悬河,口才不错。秦王说:“当前啦,各国诸侯都要靠实力进行斗争,要使国家富强的,无非是兵力、粮食。如果光靠仁义治理国家,就只有死路一条。”秦王心想:这个人固然有才能,他要我用仁义之术治国就是想要我国不练兵打仗,不积粮食不富裕,这能行吗?于是,命令军士对他施行了最残酷的宫刑,然后又将他赶出了秦国。孟家的二儿子到了卫国以后,用主张发展军事的学说游说卫王。他为了能让卫王采纳他的意见,能在卫国授爵当官,向卫王进言时有条不紊他讲述自己用兵的道理。卫王听后说:“我们卫国是弱小国家,又夹在大国之问。对于比我们强的大国,我们的政策是要恭敬地侍奉他;对于同我们一样或比我们还要弱的小国,我们的方针是要好好地安抚他们,只有这样才是我们求得安全的好方法。你提的军事治国固然不错,但如果我依靠兵力和权谋,周围的大国就会联手攻打我国,我们的国家很快就要灭亡。假若我好生生地放你回去,你必定会到别国去宣传你的主张,别的国家发展了军事力量再对外扩张起来,会对我国造成很大的威胁。”卫王感到这个人既放不得,又留不得,于是派人砍断了他的双脚,然后把他押送问鲁国。
孟家的两个儿子回到家里,已是残废人了,全家人感到又悲又恨,他家父子三人找到姓施的人家里,悲痛地拍着胸脯责备施家。施家的人回答说:“不论办什么事,凡是适应时势的就会成功、昌盛,违背时势的就会失败、灭亡。你们学的东西与我们相同,但是取得的效果却完全不同,为什么呢?这是由于你们选择的对象不同,同时又违背了时势啊。我们的做法和行为又有什么错误呢?”
一、让课堂成为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
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尽量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教师不要用自己的观点束缚学生的思维, 而是要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创造条件。例如《坐井观天》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想问问同学们, 你还想知道什么或说点什么?
生1:我想知道青蛙跳出井口, 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2:天好大啊, 要是知道天这样大, 早就跳出来了。
生3:青蛙向附近的小溪跳去。咦, 水怎么变成黑色的了?虫子怎么都死了?我还是回到井里吧。
……
二、让学生充分感受寓言形象
寓言故事中一个个生动的角色让人发笑, 引人深思, 《揠苗助长》中的拔苗人、《掩耳盗铃》中偷盗者……他们出人意料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 可笑而可悲的结局, 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在教学中, 要利用寓言运用的讽刺、夸张等表现手法, 再现寓言生动的情境, 让儿童充分地感受寓言形象。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可以运用动画课件、简笔画、剪贴画等, 与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相结合, 把儿童带入特定的情境中。例如, 教学寓言《狐狸和乌鸦》, 学生读懂课文后, 即可边描述边贴上大肉、树窝、狐狸和乌鸦这些道具, 激发学生学习这则寓言的兴趣, 在学生思维进入积极状态时, 再接着叙说:“这一天, 乌鸦叼着一片肉, 准备给它的孩子吃, 结果却被狐狸吃掉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形象展开了, 一下子把故事的结果推出来, 学生势必要思考:乌鸦站在高高的树上, 嘴里的肉怎么会被地上的狐狸吃掉呢?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狐狸是怎么设下一个又一个的圈套的, 而乌鸦的防线又是怎样被攻破的?促使学生带着关注乌鸦、同情乌鸦又不得不谴责乌鸦的情感阅读故事, 这就促使学生进入情境, 展开多角度的思考。
2. 扮演角色, 加深体验。
在学生进入课文描写或课堂创设的情境后, 扮演角色, 能有效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 使其增强体验, 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三、拓展思维训练, 深刻揭示寓意
寓言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学形式, 故事是它的外衣, 寓意是它的灵魂。寓言教学以学生读懂故事为表, 理解寓意为里, 联系实际为真。因此, 引导学生正确揭示寓意是寓言教学的核心。揭示寓意的过程就是把寓言中的形象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充分阅读文本, 联想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移情体验, 进行分析推理, 作出判断, 提高分辨生活中是非美丑的能力, 从而获得启迪, 享受审美。例如教学《揠苗助长》, 我先提出:“那个人想干什么?他想出了什么办法?他的目的达到了吗?”三个浅显的问题,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有关的句子。接着, 对这三个句子进行词语提炼:助苗、拔苗、苗死。再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在联系。紧接着进一步提出:“他想帮助禾苗生长得快一点并不错, 为什么禾苗反而枯死了?他错在哪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为了完成这一思维过程, 我紧扣“巴望、焦急、好像一点没长高”等词语帮助学生理解那个人“急于求成”的想法错了, “一棵一棵往上拔”不符合禾苗生长规律的做法错了, 所以达不到目的。并让学生说说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寓意, 我采取扩散思维的方法, 先让学生议论:你见过、听过或干过像《揠苗助长》这样的事吗?学生能举出不少例子:为了让花盆里栽的茶花早日开放, 拼命浇水, 施肥, 结果茶花奄奄一息。为了让我学习好, 爸爸买了好多习题集, 天天要我做题目, 恨不能我一下子把小学的功课做完, 结果学习没搞好, 我还老生病……在学生思维扩散到一定程度时, 我适时进行综合思维训练, 提出:“这许多事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经过议论和交流, 学生得出了结论:办什么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 不能违背事物发展规律, 否则就会把事情弄糟。
四、放飞想象, 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在教学中, 教师要珍爱童心、童趣,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经验, 放飞想象, 而不能用唯一的标准来框定学生的思维。如《坐井观天》, 文中小鸟与青蛙围绕天有多大展开了争论, 在我们看来, 天的确无边无际, 大得很, 小鸟说的对, 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无疑是错的。但是, 如果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 就又错了。这错的或许不是结论, 却一定是方法。下面实录《坐井观天》教学片段:
师:小鸟和青蛙谁说的对?
生1:小鸟说的对。
生2:青蛙说的对。
生3:他们说的都对。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 很好。如果能把理由说出来, 那就更好了。
生1:小鸟说的对, 是因为天确实大得很。
生2:青蛙说的对, 因为他在井底, 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 他说的是实话, 也没错。
生3:他们都把各自看到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了, 都很诚实, 应该都对。
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再想想, 假如青蛙跳出井口, 他会想到些什么, 说些什么?大家讨论交流一下。
学生兴趣盎然, 积极性很高。
课堂提问要以对学生的尊重与了解为前提
刚参加工作那年,我所教的班级里有一名女同学,是我从教至今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我唯一觉得对不起的一个学生。她很内向,平时在班级里话不多,各科成绩都很好,但课堂从没回答过问题,我能明显感觉到她在跟着我的思路走,很认真,有时讲到稍微难理解的地方,大家反应都很慢,她也能很快做出回应,表现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这让刚毕业的我很是高兴,有种被人认可的成就感和能够抓住学生的虚荣感。一次,组内研究课,我很紧张,在提出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后,班级里没有人举手。我几次用眼神示意她,可她仍然没有反应。我就点了她的名字,她站起来,满脸通红,却不说话。我又重复了一遍问题,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语气就已经有些急躁,她看着我的表情,结结巴巴地回答了问题。下了课,我仍然很懊恼,觉得这节课不成功完全是因为学生不配合,甚至觉得罪魁祸首就是她。以后的几节课我不再看她,也没有像以前一样在讲完课之后给她一个询问的眼神。起初,她很惶恐,总想找机会和我说些什么,见我没有表示,她接着也就沉默了。当我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行为并想找她谈一谈时,已经到了期末,乱七八糟的一堆工作让我忘了这件事。没想到再开学时,我就再没见到她,她要好的同学交给我一封她写的信:
“刘老师,对不起。我很喜欢听您讲课,也很喜欢您。我知道我辜负了您的期望,可是我无能为力,我害怕回答问题,我口吃,我以为您知道……真是对不起。”
我被后悔和自责包围了很久。以后,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班级什么样的学生,在上课提问之前我都尽可能做到了解学生,并且在接班之初就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每个学生对于教师课堂提问的想法和态度以及学生本人对于被提问的看法和态度。不管学生能否回答出问题,只要他思考了,即使不能够流畅表述,我也会肯定他们站起来的勇气,同时,被我点到名字却不能回答问题的,我绝不再强迫。
课堂提问要以推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条件
现在的公开课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提问、讨论、抢答、辩论等,也经常会听到教师问:“是不是啊?”“对不对啊?”这样的话。而学生或是对答如流、或是长篇大论、或是异口同声说:“是!”“对!”课堂气氛很是活跃,热热闹闹。似乎这样就是体现了新课改。但是根据人的思维过程,这样的现象只能说是事先编排好的剧目,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害无益。教学内容是具有新鲜性的,而学生在接受新的事物时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在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之前要想的是这个问题可以训练学生的哪种思维能力,学生可能从哪些角度去想、可能出现什么偏差、教师如何去纠正这种偏差等等问题。在讲《拿来主义》这一课时,我确定课堂提问的问题时制定的学生思维发展目标是能够根据已知去联系未知,从而在原有知识的组合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在解题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把所有他们以前所知道的与“主义”有关的词语回忆起来,比如:马列主义、乐观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然后让他们根据已知的词语概括“主义”的意思,再确定标题中的主义是哪一个意思,在这个过程中就训练了学生回忆、概括、分析并确认的能力。
课堂提问要以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为目的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设定三维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时更加注重课堂的实际效果。我们不应偏离自己设定的目标,单纯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而提一些华而不实的问题,而应该具有渐进性地逐步引导学生实现对授课内容的最优掌握,最后当课程结束时学生掌握了你问题的答案就应该达到了你的教学目标。
昨天我逛超市,有一个年轻妈妈带着她孩子走在我前面。那小孩看上去顶多有4岁吧,但是话倒说的蛮利索的。进超市之后,这孩子妈妈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和孩子说:“你准备好的清单呢?按照纸条上面的开始选吧!” 我当时就想,这么个小的孩子会选什么啊?但是当我看到那小孩蹦蹦跳跳地拿着纸条跑到牛奶柜台那里的时候,我就知道我错了!这孩子一边看标签,一边跟她妈妈讲,然后她妈妈看都没看就拿了一箱牛奶。接着小孩又去挑水彩笔,一个个看来看去,那脖子仰的,我看的都疼,最后挑了款24色的让她妈妈帮他拿下了。后来她又看着那个“清单”买了酱油、盐等等生活用品,还给自己挑了个小熊样子的水壶。整个过程大概有不到半个小时,我一直在远处盯着母女俩,她妈妈基本没有帮助孩子什么,只是当孩子遇到标签上不认识的字时,会询问妈妈,但是貌似超市里面的字,没有几个是这个小孩不认识的。最后结算钱的时候,我还在她们后面,那个小孩想买一个叫“劲嚼”的糖,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东西,她妈妈当时说的一番话,我听后震惊了!她说:“第一,我们今天并没有准备要买这个糖,买这个就超出我们的预算了,这样是不对的。另外,你认识这两个字么?如果认识,妈妈就奖励给你啊。” 那小孩很无奈的说不认识,结果她妈妈就跟他念了一遍,然后说:“你记住了,下次来超市,如果你认识这两个字,我就奖励给你!” 说完小孩很听话的就跟妈妈走了。真的很让人震惊!这个小孩仅仅只有4岁大,就能认识那么多字,而且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还会自己做购物规划,真是不简单!而且这妈妈确实懂得怎么教育孩子,所以说: 天才不是天生的,是培养出来的!
一、这句话再次印证了——智慧的家长培养成熟的孩子。所以,当我们的家长朋友们总抱怨孩子时,请家长先问一下自己:我是智慧的家长吗?
二、列清单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列清单可以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一个做事有条理的孩子,会有计划地安排作业和其他学习任务,容易养成高效学习的好习惯。让孩子列好清单再去超市购物,能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三、什么时候识字比较好 “什么时候识字比较好”,一直是家有幼儿的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实际上,超市的绝大多数物品都写有名称,字又大又美观,孩子很容易识别。所以,家长们可以经常带孩子到超市玩,寓教于玩,孩子们一定乐此不疲,可以轻松快乐地识字,家长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奖励是家长们常用的一种方式 奖励需要讲究时机和方式,不适当的或频繁的奖励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奖励恰当与否的一个标准是:奖励能否对孩子产生一种持久的助力。文中的妈妈的这种奖励,会促使孩子认真的记住“嚼劲”这两个字。这就是一种正向的奖励。
五、理财观念早培养 可能很多成年人都没有“超预算”这个概念。但一个4岁的小孩就已经内化了这种观念,不得不惊叹,惊叹之余,我们家长们要有计划地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将我们奉行多年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变为犹太人提倡的“理财要从娃娃抓起”。
六、最后,我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和家长分享 家长的不嫌麻烦会加快孩子的成熟。在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干练的妈妈和一个动作利索的小孩,但我们不难想到:在这位妈妈刚开始训练孩子到超市购物时,肯定遇到了很多麻烦。肯定每次买东西的时间都特别长,特别麻烦。但这位妈妈不嫌麻烦,在她的耐心陪伴和指导下,孩子和妈妈购物的速度越来越快,经过了一次次的尝试和训练,才出现了我们刚才看到的令人惊叹的场景。
平邑县地方二中任伟邮编:273333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教学全过程的开端,它正如电影“序幕”一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故事导入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化学小故事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求知欲,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气氛很快进入活跃期。例如,“原电池”新课导入,我讲了一个“两颗假牙”的故事。在伦敦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幼年时掉了一颗牙齿。为了显示她的富有,格林太太特意装上了一颗假牙。不料,自此以后,这位夫人整日感到精神萎靡,找遍各大医院会诊也不见效果。后来是一位化学家开出了一张处方,为她解除了痛苦。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处方呢。它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处方——“换掉假牙!”为什么换掉一假牙就能解除格林太太的痛苦呢?听到这里,学生一个个瞪大双眼,露出渴求知识的目光。故事引入新课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生。
2、衔接过渡,设疑启智。
化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巧妙的过渡既是教师教学机智的表现,同时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带入知识新天地。例如,讲完“硝酸跟金属反应”向“王水”过渡时,可以这样处理。设问“有没有比硝酸的氧化性更强,能氧化金、铂的溶液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例为证。我讲了一个“玻尔巧藏金质奖章”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占领了丹麦,下达了逮捕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的命令。玻尔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和防止诺贝尔金质奖章落入法西斯手中,他机智地将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特殊的液体中,在纳粹分子的眼皮底下巧妙地珍藏了好几年,直至战争结束,玻尔重返家园,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奖章。在学生惊奇之余,又反问:“你们知道这种能溶解金的溶液是什么吗?”故事很自然地引起了学生的共鸣。“硝酸”“王水”的氧化性及“王水”的成份,这几个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趣味结课,延展知识。
结课是一堂课的句号,更应成为另一堂课的逗号。科学成功的课堂教学结果艺术,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
化学故事应用于课的结尾,能借此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使此课的“尾”成为彼课的“头”。例如,在“乙醇”一节课的结束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讲一个“造酒不成变成醋”的故事。相传杜康是制酒的鼻祖。杜康之子黑塔子承父业,移居江苏镇江一带操起了造酒的行当。有一次,黑塔根据父传秘笈将谷物薰熟后放入酒窑发酵,后来有事外出,一去21天。回家后,方才想起先前的一坛酒,他想这坛酒肯定变质了,慌忙来到酒窑,揭起盖子,意外地发现,酒坛中飘出一股清香,酸中带甜,酒不仅没有变质,反而变成了另一种东西,黑塔就把它称为“醋”(意在“廿一日”加一个“酉”字),于是,具有特殊风味的调味品——醋就来到了人们的餐桌上。那么,为什么酒会变成醋?这中间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呢?这样的提问,自然就给学生留下一个强烈的悬念,促使学生课后自觉地、主动地去预习、去讨论、去探索,为下一次讲“乙酸”打下了伏笔。
4、理解知识,生动形象。
学生往往埋怨化学知识抽象、难懂,认为化学反应看不见,摸不着。化学故事则可以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之具体、通谷易懂,让学生在故事中得到启发,加深理解。比如,讲解CaCO3与Ca(HCO3)2的相互转变关系时,教师可以辅助讲一个“屠狗洞秘密”的故事。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过这个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山洞就一命呜呼了。因此,当地居民称它为“屠狗洞”。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原来,这是个石灰岩洞,石灰岩洞是难溶于水的,但雨水中溶有少量的二氧化碳,于是就发生了下面的反应:CaCO3+H2O+CO2=Ca(HCO3)2。当溶解有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流进溶洞再钻出岩缝时,由于气温突然变化,又发生了以下反应:Ca(HCO3)2=CaCO3↓+H2O+CO2↑。这样,洞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高,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它就聚积在地面附近,形成一定高度的二氧化碳气层。所以,当狗进洞时,狗被淹没在二氧化碳气气层里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这就是“屠狗洞的秘密”。这一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以下三个知识点:(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2)碳酸钙与碳酸氢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桂林岩洞中石笋、钟乳石形成的原理。
5、反馈练习,提高能力。课堂反馈性练习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知识。为了调节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教师不妨将化学的题隐含于化学故事中,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绍兴名酒女儿红”故事隐含了由淀粉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转变为乙醇,再由乙醇和乙酸转变为乙酸乙酯的多个化学反应;“太阳神盐”故事说明了铵盐的分解;“浏阳焰火”说明了金属焰色反应原理;“波尔多城的怪事”说明了金属盐的特性;“油条中的化学知识”演绎了一连串化学方程式;“短命的游艇”故事嘲笑了不懂原电池原理设计高级游艇者的愚昧与无知……在化学故事的讲述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侦探、医生、工程师、检验师、设计师等角色,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解释故事中留下的种种疑问。
6、培养非智,铸造精神。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在人类漫长的化学史河中不乏闪亮的瑰宝,它们给我们许多启迪。特别是化学家在探索科学的征途中体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毅力,一丝不苟的精神为我们大家树立了一块块历史的丰碑。我们不妨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讲述化学家的故事,展示他们的风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非智和结构。比如,“海带汤引出的发明”反映了池田菊苗敏锐的观察力;“酸碱指示剂的发明”反映了玻意耳坚韧的意志力;“炸药之父”故事反映了诺贝尔献身科学的伟大生命力;“元素周期表的发明”说明了“机遇偏爱思考者”的科学哲理;“居里夫人”故事反映了科学家特有的锲而不舍、甘于奉献、热爱祖国的优秀品格……
《掩耳盗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掌握“掩耳盗钟”这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结合插图、动画理解本文意思,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并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
4、诵读这则寓言。
教学重点
理解这则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
能用“掩耳盗铃”造句。
教学准备
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略)
二、揭示课题、解题
1、听故事
猜猜故事的结尾,来给这个故事取这个名字:掩耳盗钟(板书),读题。说说“掩”“盗”的意思,做做“掩”的动作——捂。连起来说一下这个词的意思。
2、过渡:我们的课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讲述出来了,我们来走进这个故事。
三、自学,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单把课文读通顺。
(2)把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课文中画出来读几遍。
(3)再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词语、句子。
(4)熟练地诵读课文。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带生字的词语卡片,纠正读音。
(2)指名度读课文。
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分小组讨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和结果怎么样?指名说一说,讨论结果。
3、重点理解课内容和寓意。
(1)理解字的含义:掩——捂,盗——偷、窃,亡——逃亡,欲——想、要,走——跑,椎——槌儿,闻——听。
(2)在书上画出“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怳然有音”,齐读。
(3)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槌儿打钟的后果,没有就此打消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
①同示思考题:掩住自己的耳朵,用槌儿砸钟的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企么?
②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声音了。但是他能捂住别人的耳朵吗?
(4)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
(5)那个人一开始就“明明知道”砸钟的后果,为了达到目的,他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可事实证明,他只是“自作聪明”,他的做法在别人看来是“十分愚蠢的”。(板书:自作聪明,十分愚蠢)(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而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
(6)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小故事。
(7)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出自作聪明的语气。
②齐读全文,注意诵读时要把盗钟人自作聪明的愚蠢表现出来。
五、揭示寓意,总结扩展
1、出示思考题:
(1)掩耳盗钟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
(2)你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提示寓言《掩耳盗盗钟》与“掩耳盗铃”的关系。同桌总结,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
3、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掩耳盗钟》。
4、总结扩展。
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钟”的事?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感想,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六、作业设计
1、小黑板:选择成语填空
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
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吧!
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2、你喜欢读寓言吗?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从哪儿知道的?
3、选择作业:
①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②找几个小伙伴,把这个故事演给别人看;
③把你课外看到的其他寓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④用“掩耳盗铃”说一句话并背诵这则寓言。
板书计划:
掩耳盗钟
↓
自作聪明
十分愚蠢
《画蛇添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画蛇添足》,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感悟寓言背后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
读懂《画蛇添足》这篇文章。
三、难点
感悟寓言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具准备
1、幻灯片
2、古筝乐曲
3、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了一篇文言文《掩耳盗铃》。从中我们明白了文言文读着让人觉得拗口、别扭,甚至有点难理解,但是同学们只要认真,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学会。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你们有不有信心?”(生答:“有!”)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画蛇添足》。
二、新授
(一)、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自由读文,老师指导。
1、学生自己读。
2、教师出示下列生字词,指名读一读。(用小黑板出示)
祠者赐舍人卮酒相谓遂
3、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4、教师范读,学生倾听。
5、学生齐读。(播放古筝乐曲)
(三)、小组合作探究,感悟道理。
1、教师导:其实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我们还要读懂它。而读懂文言文关键是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那么怎样去理解文言文的语句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句。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用小黑板出示)
2、那么“祠者”、“舍人”、“卮酒”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
3、教师小结:不错,对于不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看看注释,它能帮助我们读懂文言文。你再根据注释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4、教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学文言文后面的句子。学习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
5、反馈:说说文言文的大意。
6、课堂比赛: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7、学生讨论:不是说先画好的人可以一个人饮这壶酒吗?他为什么没有喝到酒呢?
8、指名说一说:从这个人身上,你们得到了什么启发?
(四)、拓展延伸,警醒学生。
1、教师:你们能从现实生活中举些类似的例子来谈谈对这个道理的体会吗?
2、小结:是呀,这个寓言说明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三、总结
今天,我们从这个文言文中不但获得了快乐,而且还懂得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希望大家以后多读读寓言故事。最后我建议大家以后要多读书,读好书,你一定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有更多收获!
四、作业
背诵这则寓言。
板书设计
先画完蛇有酒喝
画完蛇后又画脚没酒喝
一、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大多包涵有深刻的哲理, 对学生有很深刻的指导作用。通过故事所寓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丰富想象,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从美的感受中领悟人生的哲理。
例如,在讲述七年级上册“日新又新我常新”时,我引入寓言故事:有一天,孔雀向喜鹊哭诉到:“我的声音太难听了,人家夜莺的声音多美妙啊!”喜鹊安慰道:“可是你有美丽的羽毛,这是别的鸟儿都不能比的。”我问学生: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问题一提出, 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教学中来,为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通过这个寓言故事,能够引导学生明白要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幽默故事
幽默故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振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能融洽师生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
例如,在讲述八年级上册第五课 “世界文化之旅”时,我引入幽默故事 “望文生义”:洋人: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中国人:何以见得?洋人:每天早晨我经过街道,都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上写着“早点”,提醒路人上班不要迟到。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哄堂大笑,在笑声中体会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对本课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三、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是一种很鲜活的素材,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在他们生活中的一些有趣事件不仅可以辅助教学,而且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注入活力。
如,在讲述八年级上册第九课“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时,我引入春秋战国时期负荆请罪的故事:战国时,赵国有一个足智多谋的上大夫蔺相如,还有一个英勇善战的大将军廉颇。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相会后,由于他勇敢机智,解决了很多难题,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他逢人便说:“我出生入死,立了许多战功,而蔺相如只凭三寸不烂之舌,就官居我之上。 倘若给我遇见,我一定要当面羞辱他。” 蔺相如听说以后处处忍让,上朝的日子故意装病在家,以免与廉颇引起争执。 有一次两人迎面碰上,他便吩咐仆人把车子调转方向,避开廉颇。身边的人都说他太胆小了,蔺相如一笑,问大家“: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哪个厉害?”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啦。” 蔺相如又道:“我敢在秦国当众呵斥秦王 ,又怎会偏偏怕廉将军呢?只是我想到, 强秦不敢侵赵,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 我们两人要是争斗起来,敌人就要来钻空子。我不能忘掉国家的安危啊!”这些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廉颇很惭愧,于是光着脊背,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通过品读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中需要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
四、名人故事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名人效应”,利用名人的故事,学生更容易受其感染,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故事的魅力是无穷的,因为它的形象性和生动性,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只要大家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无论学生是在开小差或者做小动作,只要老师宣布讲故事,再顽皮的孩子也会放下一切,瞪大眼睛紧盯着老师,摆出一副专心听讲的样子,等着你讲故事呢!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者巧妙地编制或利用已有的数学故事来进行新课导人,可以在第一时间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或其他方面调集到课堂中来。故事导人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更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执教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时,教者就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想听吗?
生齐答:想!
师:(出示投影: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大家听过吗?(部分学生举手回答听过。)
师:这个故事也许许多同学读曾经听过,不过你是在语文课上或者是你的爸爸妈妈讲给你听的,对吗?今天老师着重讲述的是一个数学故事,看看大家在听的时候能不能听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结合幻灯给大家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然后出示四个问题:
①曹冲将称“大象”转化成了称什么?
②为什么转化成石头?
③为什么要在船舷上刻上那道线?
④一定得转化成石头吗?
在组织学生对上述问题讨论后,教师小结:其实曹冲称象就是采用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种转化的策略对于我们的数学学习又有什么启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思考怎样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板书:转化)
这一教学片段中,教者引入了大家熟知的《曹冲称象》的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述以及问题讨论,使大家对新课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保持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二、故事引入,化难为易
引人入胜的故事,似乎一下子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当教学中遭遇教学难点时,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和突破,教师也可以借助故事的引入,建立教学难点的学习梯度,化难为易,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江苏省特级教师许卫兵在执教《认识分数》时,首先借助问题情境编制故事:小猴过生日,猴妈妈带给他一只礼盒,小猴将盒中的2只桃子分给他和他的三个好朋友一起品尝,这个小猴该怎么分呢?在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的意义后。因为学生毕竟是第一次接触分数,很多学生很容易把其中的分数和具体的个数混淆起来,于是,许校长又采用了“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来强化学生的认识: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他可以拔下一把毫毛大喊一声“变”,于是就会出现一大堆一模一样的孙悟空,现在请你一起大喊“变!变!变!”看看屏幕上会出现什么。学生兴趣高涨,大声喊“变”,于是屏幕上出现12个孙悟空,4个为一组,其中一组用须框圈起来,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分数。学生答:“三分之一”。接着再喊变,孙悟空分别变为24个、48个、96个甚至更多,学生一边大声喊着“变”,一边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只数分数而不理一共有多少个孙悟空,顺利地找出了相应的分数。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孙悟空变猴子的故事生动、形象,富有童趣,而且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学生自己也融入这个故事,参与这个游戏,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新课内容的学习和消化,真正创造了适合儿童学习的生动课堂。
三、故事结尾,拓展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新课结束前5分钟,学生身心最为疲惫,情绪极为低落,而这段时间恰是对整节课的总结回顾阶段。所以我们也可借助故事进行总结或者拓展,让学生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把课的结尾推向新的高潮,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学习了除法应用题后,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数学故事,互相合作解决同组同学编制的故事题目。学生果然根据图画编出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在激烈的讨论中,新课内容得到了很好的消化和吸收。
再如教学《圆的认识》,同学们认识了圆的基本特征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图形夸本领》的故事: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碰到一起,他们互相夸耀自己的本领大,三角形说自己最稳定,正方形说自己四四方方最完美,圆形会怎么夸自己呢?把疑问留到课后,让学生在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后总结出圃的特征,而后想象出圆所说的话语。
《课堂内外》是我的好朋友,在一天天紧张而欢愉的学习生活中,我与《课堂内外》的故事曲折地讲述着
悔
初识《课堂内外》是在初一下半学期。当时我没有订,偶见同桌捧着刚回来的《课堂内外》那股兴奋劲儿,不禁让我好奇心大增,与之借来一看,很快便被里面创新的语言优美的文字所吸引,一时竟爱不释手。与我订的那几本杂志来比,唉,我真后悔当时没有发现这样的好书。于是我决定:明年就订它――《课堂内外》。
喜
初二时,我终于如愿以偿,订了一年的《课内外创新作文》当时我亲手翻着那属于我的那梦寐以求的《课内外》,那股喜劲儿呀,直冲头顶!
恨
我一向对自己喜爱的东西细心保管,不准别人损坏它。那天我正津津有味地读着刚到手的第9期《课堂内外》突然好友小林一把抓住书的一角嚷着说她也要看。由于我看地正起劲儿,没有放手,她这么一抢,书刹时间被撕成两半。我顿时火冒三丈,与小林吵了起来。从此我俩行同陌路。唉,一本《课堂内外》毁了我们的友谊,我真恨你,可是这完全是因为我太喜欢你――《课堂内外》呀!
乐
每当拿到每期的《课堂内外》,周围总会有一大堆眼馋的家伙围着我团团转,求我借他们看看。于是一时间好人,姐,好班长等美词儿瞬间将我包围,那个乐呀!这时我便提高了嗓门,说道:这么好的杂志,下次我们都订不就行了吗,这样你们累不累呀!对,对,下次我们肯定订。瞧,我又成了快乐的推销员。
急
初三时,我们班70%的同学都订了《课堂内外》记得那次发第4期的杂志,眼看着语文课代表将手中的一摞书发了个精光,却没有我的,当时可把我急得团团转。眼看着其他同学都沉浸在《课堂内外》的优美境界中,我真是心急如焚。去问语文课代表,他说是按书上的名字发的。我不得不跑去问老师。来到办公室,老远就望见语文老师正读着一本《课堂内外》,还不时在本子上记下些什么。顿时我明白了,为了不打搅他便悄悄跑了出来。嘿,想不到老师也被这《课堂内外》所倾倒。可是我心里急呀!
谢
蔡元培读书的故事
当代的蔡元培也是通过大量读书而成长起来的学者。他父亲是钱荘的经理,但作人廉洁,积蓄很少。元培十一岁时父亲逝去,兄弟三人靠母亲劳务维系生活。元培六岁上学,后随六叔(举人)及塾师苦读。六叔家藏书颇多,他得以广泛阅读, 这使他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他十七岁考中秀才, 十八岁设馆教书,做到了“教学相长”。二十岁到家乡徐树兰家读收、校书,徐家有“古越藏书楼”他边校订图书边大量阅读,得以学识大进。他二十三岁时中进士,成为翰林院编修,能更广泛的读书。当时清朝庭正处于内忧外患时期,他认识到只读旧书的不足,于是开始研读西方及日本的新思想书籍,终于走上革命的道路。后来, 他去德国留学(四年半), 读了大量欧美书籍并且写了三部书。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出任第一任教育总长。积极改革了中国的旧教育制度。因其学识高超,他先后被举荐为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以其毕生精力致力于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成为著名的学者、教育家。1940年他去逝时,毛主席曾电唁“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也是他一生读书的结果。
【片断回放】
师(故事的开端):星期六上午,小淘气和他的爸爸、妈妈一起到“家家旺超市”去购物,下面是他们在这家超市所买东西的清单(多媒体展示):
家家旺超市
[果 汁\&16.00元\&火 腿 肠\&13.00元\&蔬 菜\&8.00元\&洗 发 水\&23.00元\&洗 衣 粉\&6.00元\&牙 膏\&3.00元\&]
师:小淘气看一共只买了6样东西,就对他的妈妈说:妈妈,这个星期您给我的零花钱,我一个子儿也没有花,现在共有40元,今天买的这些东西全部由我来买单。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淘气用40元能为这些东西买单吗?
(教师的话音刚落,有的同学就忍不住笑了,他们觉得小淘气既可爱又有点儿不自量力。)
生1:用“四舍五入”法,可知16≈20、13≈10、8≈10、23≈20、6≈10、3≈0。然后再求这6个数字之和,大于40。因此,小淘气用40元不能为这些东西买单。
生2:不用那么复杂,只要把“果汁16元、火腿肠13元、洗发水23元”中三个的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就得到40。因此,小淘气用40元不能为这些东西买单。
师:以上两位同学分别讲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大家认为哪种方法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呢?
(学生一致认为第二位同学的估算方法比第一位同学的好。)
师:很好,第二位同学用的这种方法叫做“去尾法”。
师:有谁能够说一说“去尾法”的具体步骤呢?
生3:就是直接去掉个位上的数字,保留十位上的数字,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几就是几十。
师(故事的发展):说得太好了。小淘气的爸爸正是运用“去尾法”讲解分析给他听的,结果小淘气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个时候,他们一家三口来到了收银台前。小淘气见妈妈拿出200元来准备付款。连忙对妈妈说:妈妈,只需要拿100元来付款就足够了。同学们,小淘气说得对吗?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生4:把6个数据分别估算成20、20、10、30、10、10。然后再把它们加起来可以知道它们的和为100。因此,小淘气说得很对,100元足够买这些东西了。
(这时,请一位学生上黑板板书刚才的算法,板书如下。)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对,在黑板上也写得很好。我们把这种估算数据的方法叫做“进一法”(师板书:2.进一法)。那么,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用“进一法”时应该怎样对数据进行估算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1:个位估算成0,十位上的数字加上1。
生2:如果是一位数,应该把这个数估算成10。
生3:如果是一位数,应该把这个数估算成10;如果是一个多位数,就把它的最高位上的数字加上1,其余的数字全部估算成0。
师(故事的高潮):说得太对了。同学们,小淘气的妈妈听了小淘气的话,于是就拿出100元来付款,结果还真行,她连忙夸奖小淘气说:你真聪明。回到家,小淘气拿着刚才购物的付款单,发现上面写着69.00元,这与刚才估算的40元和100元相差还比较大,他想:有没有办法使估算后的费用与实际费用比较接近的呢?他带着这个问题去问爸爸、妈妈。同学们,你能为小淘气解决问题吗?
(学生开始讨论。)
生1:用“四舍五入”法,可知16≈20、13≈10、8≈10、23≈20、6≈10、3≈0。然后再求这6个由“四舍五入”得到的数字之和。
生2:我是这么想的:16+13≈30,8+23≈30,6+3≈10,然后30+30+10=70(元)。
生3:16≈20,13≈10,23≈20,又8+6+3≈20。最后20+10+20+20=70(元)。
师:大家都说得好,下面我们来看小淘气一家是怎样估算费用的。
小淘气又估算了一次,他用的是什么方法?
妈妈是这样估算的:16+23≈40(元)、13+8≈20(元)、6+3≈10(元),40+20+10=70(元)。
爸爸是这样估算的:16+13≈15+15=30(元),6+8+3≈15(元),23≈25(元),30+15+25=70(元)。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淘气以及他的爸爸、妈妈分别用了什么方法来估算费用的?
生1:小淘气用的是“四舍五入”法。
生2:妈妈是把个位上的数之和接近10的数字相加。而爸爸是把16估算成15;13估算成15;把6、8、3的和估算成15;23估算成25,然后再把估算得到结果相加。
生3:小淘气的爸爸是把数据的个位估算成5。
师:太精彩了。小淘气估算费用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妈妈用的估算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凑十法”,就是把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接近10的数据放在一起相加,再估算成整十数;而爸爸用的估算方法我们平时较少用,他是把个位上的数字估算成5。
(教师板书:3.四舍五入 4.凑十法 5.个位估算成5)
师(故事的尾声):小淘气看到有这么多的估算方法,真是大开眼界了。他想平时用的最多的是“四舍五入法”,那么“四舍五入法”肯定是这几种方法中最好的一种。同学们,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齐:同意,“四舍五入法”最好。
师:解决“小淘气能否用40元钱为所有东西买单吗”这个问题也用“四舍五入法”最好吗?
生1:我认为“去尾法”和“进一法”较好,因为它们能很快地估算出费用的大致范围。
生2:我觉得,小淘气的妈妈用“凑十法”时,其实也用到了“四舍五入”法。另外,“去尾法”“进一法”“四舍五入法”“凑十法”最后都是把数据估算成整十数。
师:我认为每种估算费用的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去尾法”和“进一法”计算简便,且能估算出费用的大致范围;而另外几种方法计算比“去尾法”和“进一法”要复杂,但计算的结果比较接近实际费用。
生3:我明白了,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赏析】:
一、编排故事,串联教材内容
整节课讲述了一个故事——超市购物;解决了一个问题——估算费用;培养了一种能力——学数学和用数学。以“小淘气一家去超市、在超市估算费用、回家讨论费用”为主线,脉络清晰地将“估算费用”这一主题贯穿于整个故事之中,让在超市购物这一生活实例在课堂中得以再现,故事情境为课堂增添了活力。
二、创设情境,丰富问题设置
故事情境使课堂中问题的设置具有趣味性。故事开始时小淘气说“我身上现在有40元,今天买的这些东西全部由我来买单”,此话一出,让同学们觉得小淘气太可爱,想用自己的观点反驳小淘气。
故事情境使课堂中提问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教师既可以直接提问,又可以通过情景对话来提问,还可以通过第三人称来提问。如小淘气想买单时的“豪言壮语”——“我身上现在有40元,今天买的这些东西全部由我来买单”。此处,教师没有提问,已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笑了,议论开来。之后,从天真可爱的小淘气角度提出“估算”问题,比教师直接提问多了一份童趣,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三、故事推动,强化应用意识
用日常生活中真实可见的实例为背景,汇编成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探索、体验和思考,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在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总结学习经验。
一次记叙文写作的要求是, 写出人物的个性。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物, 写出与众不同的“这一个”呢?我说, 同学们, 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吧。其实, 我的母亲也是天下母亲中特别普通的一个, 身材矮小, 其貌不扬, 勤俭朴素, 任劳任怨。可是, 最近我发现, 我的母亲变了。母亲过生日, 我买了一件衣服送给她, 她拿在手里看了又看, 说:“太贵了, 干嘛买这么贵的衣服?那……我试试!”母亲穿上这件衣服很合体, 也很有气质, 看着她的笑容, 我心里特别高兴。第二天, 母亲便把新衣服穿在身上了。可是, 我看出母亲并没有平时穿了新衣时的神采飞扬, 便问她:“怎么了, 有新衣服穿还不高兴?”哪知道, 她说:“这么好的一件衣服, 我哪有一条好裤子配它呀?”讲完故事, 同学们愣了一下, 随即笑得前俯后仰。等他们笑完后, 我趁机引导他们说, 其实, 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个性飞扬的, 如果你带着发现生活的眼睛观察身边的人、身边的事, 一定会收获惊喜。这个星期就仔细观察, 下周一写作。
也许是受到我的这个故事的启发吧, 周一写作前的交流, 同学们素材纷呈、体察入微。这次的写作亦得心应手。一位同学写的是她的“赶潮”的妈妈, 因为怕被女儿赶出年轻人的生活圈, 也赶时髦, 玩起了“节奏大师”的游戏, 其中一段是这样描述的:
妈妈打开游戏, 调到自由模式中的四键。突然跳出许多歌来, 妈妈娴熟地翻到了《最炫民族风》, 熟悉的旋律便从耳边传来。
只见妈妈紧紧盯着手机屏幕, 两只手托住手机, 静静地等待着“节奏”的出现。
“弯弯的河水从天上来, 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随着歌声的响起, 妈妈的手开始忙活起来。一开始, 妈妈显然没有找到节奏, 显得有些局促, 手忙脚乱的, 常常手点过去, “节奏”就已经过了, 伴随而来的是妈妈的一声声长长的叹息。可是, 过了没多久, 妈妈便一下子找到了感觉, 渐渐的变得顺利起来。左, 右, 右, 左……似乎每一个按键都在她的掌控之下, 她的手轻盈得像燕子一般在屏幕上滑来滑去, 我看得目瞪口呆, 一向被我嘲笑反应迟钝的妈妈终于扬眉吐气了。我有点为我原来对妈妈的评价感到羞愧。
写出生活的趣味, 是一个可意会难言传的要求, 如何做到下笔情趣盎然, 让读者“会心一笑”呢?我也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一次, 我去食堂吃饭。走在小石板路上, 路两边春花浪漫、蝴蝶翩飞。这时, 走在前边的一位女生突然用黄梅戏的唱腔动情地说:“啊, 梁兄, 你终于肯来见我了!”周围人先是一愣, 然后捧腹大笑!
听完故事后, 同学们纷纷评论:太逗了、太浪漫了!我适时点拨:年轻人的生活确实丰富多彩, 充满情趣。不要以为生活总在别处, 总在别人的作文中。关注你当下的生活、鲜活的生活, 你就能写得趣味盎然!其实只要教师能够启之以趣, 学生怎会写不出属于自己的别样生活呢?
经过引导, 学生开始积极观察身边的鲜活的生活, 这便是一篇充满生活情趣的习作《搬水桶》的节选段落:
总算捱到了五楼的楼梯口, “战友”们早已累得气喘吁吁。这时, 两个顽皮的同学放下水桶, 下一声口令“滚吧, 水桶!”手轻轻一推, 只看见水桶在走廊上沿着直线快速转动, 似一只不知停下的巨型陀螺, 转动在高三的走廊里, 停在我们班的门口。于是, 一一效仿, 高三沉闷的空气里响起水桶滚动的浑厚的声响, 尽管不算悦耳, 却也为这单调的生活平添了些许律动。
看到站在门外嬉皮笑脸的班长, “战友”们齐刷刷地摊开布满“战斗痕迹”的双手, 作痛苦状。身后, 响起男生们“幸灾乐祸”的笑声……
写出事件的波澜, 看上去是一个技巧的安排, 难怪学生会问:“我故意创设情节的波澜, 会不会让人觉得失真?”我说, 生活本身就是波澜起伏的海洋。我就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 我带儿子出去玩, 我把自行车放在一家店门口, 蹲下来正准备锁车, 感觉背包动了一下, 当我转身时, 发现包口打开, 里面的钱包没了!我站在那儿四处寻找可疑对象, 可根本发现不了什么。我问旁边卖羊肉串的大叔, 他摇摇头一句话不说。我没办法, 去派出所报了案。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 哪里能查到啊!大约两星期后, 我突然接到建设银行打来的电话, 问我是不是丢了钱包, 一位踩三轮车的大爷捡到了, 就在建行总行门口等着呢!我很惊奇, 跑过去一看, 果然是我的钱包, 现金没了, 其余都在。三轮车夫向我要了五十元辛苦费, 把钱包还给了我。同学们也都惊讶于我的奇遇, 我告诉他们, 我的奇遇是生活中的大波澜, 而我们常遇的是生活中的小波澜。准备好要出门, 发现车轮胎没气了;明明感觉很好, 却考砸了, 都是波澜。文学作品可以为生活化妆, 让它变得波澜起伏, 但即使如此, 也要符合生活的常态。
学生在接下来的习作《那么冷, 这么暖》中就安排了这样的波澜:晚自修结束, 天特别冷, 父亲来接我, 把大衣脱给我穿, 让我感到很温暖;坐着电瓶车回家, 在车后, 还是难以抗拒冷, 紧抱住父亲, 父亲怎会不冷?但为了帮我挡点风, 父亲骑车时努力坐直腰杆, 挺直的腰板像“山屏”, 让我心温暖如春。
当然, 生活的故事亦不乏哲理的启迪。一次习作, 学生以“控制”为题写作。作文交上来, 空话、套话一大堆, 缺少深刻、有哲理的思考。我说, 真正的智慧, 来自生活。讲一个故事给你听。为了增强体质, 我要求儿子每天早上跳二百个绳。一开始儿子借口百出。第一天早上说外面在下雨不能跳, 我出去一看, 地上有点积水, 哪里在下雨?“跳吧!”我命令道。第二天他又说, 刚起床没吃早饭, 胃受不了。我坚持道:早饭前正是锻炼的大好时机!第三天他又找了个借口:跳绳断了!我一看, 中间有点开裂, 我帮他打了个结。经过艰苦的斗争, 奇迹出现了!那天早上一起床, 小子就对我说:妈, 我去跳绳了!讲完后我再让学生谈谈对“控制”的理解, 同学们纷纷有感而发:由控制到无控, 过程真艰辛;把控制变成习惯, 这才是最高境界!“大家看见了吧, 这样去理解, 才会渐渐走向深刻。记住:智慧, 到生活中去寻找!”我不失时机地总结道。
【课堂寓言故事】推荐阅读:
化学故事展现课堂魅力06-13
生命课堂学生成长故事分享09-28
世界四大寓言之莱辛寓言《缪斯显形》05-24
查找寓言故事10-20
细心的寓言故事07-07
初中的寓言故事07-09
《庄子》寓言故事篇07-21
9月寓言故事10-13
两个兄弟寓言故事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