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行政服务中心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区行政服务中心扶贫工作情况汇报(精选10篇)

区行政服务中心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粤办发20**]20号、韶市办联20**]50号和韶浈办发20**]59号文精神,确保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给我中心的帮扶任务,我中心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新韶镇东山村曾屋一、二组为行政中心“扶贫”结对帮扶户,紧紧围绕3年4户贫困户稳定脱贫的目标,落实领导责任,明确人员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建立健全贫困户的动态管理档案,以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发展环境,加快脱贫致富奔康步伐为目标,坚持扶贫开发与推进“双转移”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扶贫机制,实行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取得可喜的成绩,现将本阶段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主要措施和初步成效

根据区委、区政府下达给我中心新韶镇东山村曾屋一、二组4户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含2500元)以下,去年12月份开始,我中心结合实际,全力、全面、迅速铺开扶贫开发工作。我中心先是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展开对东山村曾屋一、二组帮扶户的前期调研工作,并展开具体的帮扶措施如下: 1、2009年12月15日,我中心组织工作小组到东山村曾屋一、二组贫困户开展对口帮扶调研工作,分别走访了4户帮扶对象,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初步部署了开展下一阶段调查摸底工作的具体事宜。2、2009年10月23日,我中心联同区属各单位,对东山村贫困户、贫困人口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我中心对结对帮扶户每户进行照相存档,并对事先发至每家每户的家庭情况登记表进行回收,记录好每个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做到“一户一档、一人一法”,同时及时整理归档4户家庭情况登记表及相关照片,完成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3、2010年2月7日(春节前),我中心再次组织5名工作人员通过暖流活动送温暖,给每户结对帮扶户送油、米到家农户家慰问解决燃眉之急。4、2010年3月29日到各农户家了解转移劳动力及生活情况,增加收入。5、2010年5月24日介绍其中1扶贫户到企业打工,另外1户扶贫户儿子、孙子到市公安局做dna亲子鉴定,解决了其孙子入户问题。6、2010年6月24日送鸡苗300只、饲料400斤分别到2户农户家供其饲养。7、2010年7月16日送鸡苗150只,饲料320斤分别到2户农户家供其饲养。8、2010年9月6日和27日共送水泥30吨到2户农户家,供其改造房屋。16日送发展生产项目资金每户各1500元到4户农户家,另外每户送去节日月饼。9、2010年10月21日共送去2000元为建大棚蔬菜的2农户家供其购买种子和化肥。

经过调查工作,确定了我中心对口帮扶贫困户的帮扶任务,并按时完成了广东省扶贫信息网的信息录入工作和建档立卡工作,提供了详实的信息情况,同时也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4、开展扶贫工作至今,我中心干部职工根据到对口扶贫贫困户家中进行深入考察调研,了解贫困户家庭去年的经济收益、土地、山林、住房等情况,并根据贫困户家庭劳动力结构,东山村委发展种养业的情况及农产品市场销售的现状,科学合理的制定2010年帮扶计划。一是提供新劳务输出2人,二是为3户提供了鸡苗、饲料到目前每户的鸡长势良好每头约有5斤重左右;三是为2户农户家庭提供了30吨水泥供其改造房屋,现已完成全部主体并已封顶;四是为2户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户提供了种子和化肥;五是为东山村委筹集了3万发展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六是为4户农户家庭提供生产项目资金每户1500元。通过提供种养劳动技能、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等的一系列帮扶措施,与贫困户共同努力,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二、存在的问题

我中心的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在过去这段时间里取得了的成绩,但由于受历史和客观因素制约,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思想转变难度大。村民思想上“等、靠、要”依赖的思维模式难以一下子有质的改变,仍需加大力度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树立自立更新、勤劳致富的观念,从根本上为日后开展工作铺平道路。

2、贫困户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新知识、新科技的能力不强,市场经济观念淡薄,自身“造血”功能不足。

3、当地耕地少,产品销售存在困难,只能依靠个人单打独斗的种养来实现经济收入,严重阻碍了帮扶户增收。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

总结过往,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我中心将一如既往地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有条不紊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工作:

1、根据前一阶段调查摸底的资料数据定期跟踪各贫困户、贫困人口的脱贫情况,落实好脱贫规划和结对帮扶措施;

2、在提供劳务输出、提供生产资料的基础上,继续抓好提供贫困户劳动技能培训服务,帮助解决贫困户生产的产品销路问题。跟踪通过劳务输出得到工作岗位的贫困人员情况,对还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岗位的贫困户按照其实际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以实现造血扶贫;

3、通过“暖流活动”,整合社会资源,将筹集到的扶贫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为东山村结对帮扶户提供合法合理的支援。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办认真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积极开展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扶贫工作,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全市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效——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贫困人口逐年下降。2011年以来全市共减少贫困人口192017人,减幅33%。2013年全市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616元,比2010年增长21.2%。——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11年以来,我市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6亿多元,修建村屯道路1041条1042.41公里,新建人饮工程25个,解决了40多万人行路难和11多万人饮水难问题。其中向民族地区投入约8200多万元,受益少数民族群众20多万人。——“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力度加大,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投入财政专项资金696.19万元,采取农家课堂、学校培训和依托扶贫龙头企业培训相互结合的方式,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163多期,培训人员38932人次,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600多人次。通过培训,极大提高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综合素质,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门路。——产业扶贫加快发展,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基础增强。2011年以来,全市共投入产业开发专项扶贫资金2216.7万元,扶持全市贫困地区种植优质油茶、甜竹、淮山、木薯、桑蚕等经济作物31.6万亩,沙糖桔、荔枝等水果8.2万亩,养殖猪、牛、羊11.5万头,饲养“三黄鸡”、光明鸽等家禽150万羽,一些有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已初具规模,覆盖90%以上的贫困村,进一步夯实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基础。——社会事业长足发展,贫困村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我市贫困村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68%;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95%;一部分贫困村新建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贫困村村委会有钢混结构办公用房,有培训室、卫生室、计生室,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村覆盖率97%以上;村级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干部素质不断提高。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切实落实“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制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领导挂点联系贫困村工作制度,成立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王可书记、市政府李XX市长担任组长,市四家班子11位领导担任副组长,扶贫、交通、财政、农业、林业等40多个部门正职领导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具体指导所在县(市区)工作。市政府每年年初就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进行统一部署,量化任务到各县(市区)及各有关部门。还出台了《XX市机关定点帮扶贫困村的通知》,安排33名厅级领导,63个市直单位和驻贵部队分别挂点32个贫困村,具体落实任务和责任,各县(市区)相应出台文件,安排四家班子领导挂点其余159个村,市直机关委派191个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具体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层层落实了责任。

(二)整合资源,选准入口,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针对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等问题,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按照基础先行的原则,把扶贫开发工作切入点放在群众要求最迫切解决的“四难”(饮水难、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问题上,从资金、人力、物力上向民族地区倾斜,整合资金,加大投入,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破解制约农民增收致富的瓶颈问题,为贫困群众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比如有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地处边远山区,在未修通道路前,农副产品全部靠人挑与马驮到圩市出售,修通公路后,用汽车、拖拉机运输,优化了农民生活环境,农资进村更方便了,产品外更畅通了,贫困群众的收入也相应增加,促进少数民族村经济快速增长。

(三)大力发展贫困村优势特色产业,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农户打下了增收基础。XX市现有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边远地区和水库区,这些地方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千差万别,特色各异。因此,各县市区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选准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确定符合实际脱贫致富办法,帮助群众调整种养业,发展产业化扶贫。我市以促进农村增收为目标,注重抓好覆盖贫困农户的优势特色产业开发,采取强有力措施,制定和完善了全市整村推进贫困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全市贫困村重点以种植桑蚕、茶业、优质木薯、油茶和养殖生猪、三黄鸡、白鸽为优势产业,其中XX市种植优质木薯、茶叶,XX县养殖三黄鸡,XX区种植桑蚕、XX区养殖肉猪等,这些产业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益和经济效益,如XX县实施三黄鸡到户养殖,贫困户一年纯收入达400多万元,农户年均增收达1000元以上。通过开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农户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科教扶贫,加强培训,经济开发与智力开发同步进行贫困村的穷,除了穷在人多地少,田地大多是靠天吃饭的“望天田”外,还穷在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的产业模式。科技扶贫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2011年以来,我市从五个方面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一是抓好贫困村干部培训;二是抓好贫困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三是抓好“农家课堂”传帮带培训;四是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五是组织实地观摩学习培训。通过多形式多途径,使劳动者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增强创业意识,提高致富能力。2011年以来,共举办163期38932人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发放培训资料11.2万份,组织了贫困村劳动力3156人赴XX市职教中心、贵港职业学院和XX市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参加计算机应用、数控应用、电工、汽车修理、酒店管理等短期技能培训。选送了800多人次的村干部到自治区和XX市参加贫困村“两委”干部培训班。65名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获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扶贫资助,450名贫困学生获学历生培训补助资金。

(五)加大开展民族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参与民族扶贫开发氛围。近年来,我们把扶贫宣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议程,各县(市、区)扶贫部门,紧紧围绕“整村推进”和全市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工作的部署,狠抓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宣传网络和机制创新,加大开展扶贫开发与民族工作的宣传力度。全市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对民族扶贫工作进行宣传报道,电视报道13次,“阳光热线”宣传3次,报刊杂志发表新闻信息调研文章27篇次,从而扩大了民族扶贫工作的影响力,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民族扶贫事业的浓厚氛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民族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全市贫困状况依然严峻。按照新的国家农村扶贫识别标准,(2010年贫困标准2300元,2014年贫困标准2736元),我市目前仍然有360个贫困村,38.616万贫困人口。并且贫困地区基础条件差,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较低。我市贫困村大都地处偏远山区、库区,基础比较薄弱,交通条件十分落后。虽然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初中毕业的青年大多已经外出务工,而在家务农的均为年纪较大且文化素质不高的劳动力,缺乏劳动技能和经营技能,自我发展能力较差,收入不高。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全市191个贫困村,按照整村推进规划要求,每个村必须投入300万元以上,有些村甚至要投入1000万元才能达到规划标准。而目前国家和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到每个村的资金只有110万元左右。我市财力十分有限,筹措扶贫资金的压力较大。近一年来,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市扶贫开发办的指导和关怀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我县“十二五”期间26个扶贫开发重点村项目实施后,既加强了抗旱排灌能力,增加农业生产收入,又大大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方便了群众,同时又在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而农村经济增长明显,社会治安稳定,农民收入增长,村民务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使部分村民逐步摆脱贫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拓宽了发展思路。

一、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特点及成效

在省市扶贫开发办的大力支持下,一年来,我县扶贫开发项目26个,扶助资金260万元,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较好地改变了我县扶贫村的状况。一是领导重视项目实施快。一年来,我县扶贫开发项目,各级领导十分重视,乡镇分管领导亲自抓,项目单位领导直接管,行动快、措施力,因此,扶贫开发项目都能按时竣工。二是实施项目质量高。按照一个项目下来,一位领导负责,一套办法落实,一支队伍施工,一个班子验收,一册档案存查的运作程序,对每个项目我们都做到跟踪了解,严把时间关,严把质量关,严把验收关,以确保一环扣一环,环环都扣紧,一步跟一步,步步都落实,使扶贫开发项目工程按质按量按要求实施完成。三是经济效益好。第一,基础设施得以加强,8个村近11公里的乡村道路得到了修建及硬化。第二,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14个村的水利建设及电排灌设施建设得以新建或改建,修建电灌站2座,兴修和维修水库5座,圩堤加高加固4200米,渠道清淤2000米,水利及电排灌问题的解决,使5000余亩农田面积可以扩种和增收,变“靠天收”的无望田为旱涝保收田。3个村小学教学楼进行了新建及修建,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较好地解决了近600名学生求学难问题。1个行政村的3个自然村碾米房得到新建,建筑面积150平方米,较好地解决了村民碾米难的问题。第三,开展了主导产业的扶助,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连片重点发展特色种养业,形成一村一品有区域特色的扶贫主导产业,扩种藠头面积3000余亩,饲养蛋鸭18万羽,肉鸭16.5万羽,养殖鹌鹑25万羽,养猪5000只,养牛500头,养羊100只,种植果树苗木、茶林等经济林业1000亩,种植大棚蔬菜100余亩。第四,“雨露计划”培训和科技培训工作得以增强,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我们认真地组织村民学文化、学技术,学习和掌握应用电脑知识等,掌握好1-2门技术本领为村民“生财之道”提供条件。培养中级技师12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87人,有力地提高了部分村民的综合文化技术素质,为他们用武之地开辟了征途。除此,在劳务输出等方面为扶贫重点贫困村输送转移劳力1000余人,较好地为贫困地区村民的经济发展增加了收益,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普遍反映,扶贫扶到了点子上,温暖了百姓的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社会扶贫工作效益明显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县在开展党员干部包户扶贫,劳务输出扶贫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开展“送温暖,心连心”活动中,我县党员干部紧密联系乡村贫困户的实际,进一步帮助乡村生活困难群众,动真情,想实招,切实为乡村贫困户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确保帮扶活动取得实效。

1、党员干部包户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一是促进了党员干部牢记宗旨,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送温暖,心连心”活动的开展,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公仆意识,始终与群众心相通,情相连,意相融,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在群众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进一步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坚定了贫困乡村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同时,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帮助贫困户摆脱困境,把贫困户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做到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使帮扶活动成为体察民情,安抚民心,造福于民的“通道”,进一步密切了党群的血肉关系;二是进一步为帮扶对象解决了实际问题,增强了帮扶对象的造血功能。我县党员干部根据各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计划措施,尽其所能地给予了帮助,并以长远的发展大计出发,与被帮扶对象共同寻求脱贫之策。同时,以扶贫先扶志方式,使帮扶活动由“救济式”转为“开发式”,由“输血型”转为“造血型”,针对不同帮扶对象的不同特点,从送知识,送信息,送岗位,送技术入手,增强了其自身的造血功能。

2、认真搞好贫困户的劳务输出工作。输出劳务,增加收入,根据我县部份乡村耕地面积少,剩余劳力多的实际,我们积极帮助村民寻找外出打工渠道。一是帮助鼓励他们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办法,到集镇谋求发展空间;二是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招工活动,引导有条件的劳力外出打工,增加了农民的家庭收入,这样以来,既扩大了贫困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又转变了贫困农民的思想观念,增强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为我县农村,特别是为贫困农户的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三是为贫困村外出打工人员提供劳务信息,就业培训,调解纠纷等服务。并与输入地方政府开展劳务协作,共同保护输出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3、市直机关及龙头企业与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帮扶工作进展顺利,效益明显。特别是市直帮扶单位领导十分重视,亲临扶贫重点村指导工作,为扶贫重点村出点子、谋发展、扶项目、出资金、送温暖,深受村民的赞扬。

三、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

区行政服务中心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篇2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脱贫攻坚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围绕原xx区2008年在全市率先全面脱贫的工作目标,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动员大会,明确各镇(涉农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是本地区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认识到位。为了确保脱贫攻坚工程有序推进,成立了由分管书记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25个部门、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查考核。同时,出台了《区委、区政府关于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意见》,作为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明确工作责任,建好基础台帐。脱贫攻坚工作必须以详实准确的台帐资料为依据,具体工作中,农经、统计、民政等部门责任明确、通力协作、把好“三关”,高质高效的完成了去年初贫困户建档立卡和年底脱贫攻坚考核台帐填报工作。一是把好业务培训关。区委农工办、区统计局3次联合举办贫困户建档立卡及脱贫攻坚考核业务培训班,共计培训150余人次,组织基层业务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并就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有重点、有目的的专题培训。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业务人员工作水平,提升工作质量。二是把好入户调查关。入户调查是数据情况详实可靠的关键,为此,各镇(街)农经、统计、民政部门和村组干部组成调查小组,逐户调查,首先通过一整套的辅助调查表,逐项统计有关数据,然后按照台帐要求汇总填写,最终请户主签字确认。三是把好汇总审核关。根据分工,统计部门具体负责台帐资料的汇总审核,统计人员充分发扬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认真汇总、严格审核,率先在《泰州日报》发表了《xx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监测报告》,脱贫攻坚考核台帐也已按上级要求及时上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脱贫攻坚工程不是一次短期的行动,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2008年,虽然我区采取资金补差的方式确保了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但是从长远看,这也只是权宜之策,下阶段,我们将把工作重心下移,制定帮扶措施,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落实帮扶单位,由区四套班子领导挂钩经济薄弱村,政府部门、重点企业结对农村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确保苏陈、罡杨两镇2012年全部脱贫,全区不再出现新增贫困户,切实将这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1、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要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一是发展高效农业。帮助贫困农户发展设施栽培和畜禽养殖。对特别贫困的农户,可由财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帮扶单位投资建设设施大棚和养殖棚舍,零租金或低租金提供给贫困农户使用。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可通过财政奖补、小额贷款、村企合作等多渠道帮助解决。组织科技人员与贫困农户结对帮扶,帮助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增收脱贫。二是加强劳动力转移。对有意愿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实行全免费的“五包”技能培训就业政策,补贴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3年内,确保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的贫困农户至少有1人实现非农稳定就业。对农村“零转移家庭

”贫困农户的特殊困难劳动力,可由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鼓励有条件的农民通过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贫困农户劳动力提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岗位。三是发展集体经济。通过资源承包、资产出租等多种形式,增加村级发包收入;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规范实行土地流转,增加村集体土地收入;支持有条件的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村级经营收入。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吸纳本地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增强村集体对农户增收的服务和带动功能。同时,鼓励工商企业参与村企挂钩帮扶,支持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经济、扩大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2、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机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要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强化社会救助,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一是健全社会保障。2009年,原xx区各镇(街)农村低保标准将提高到2500元以上,苏陈、罡杨两镇也将逐步将农村低保标准将提高到2500元以上。新型合作医疗将覆盖到全部贫困农户,人均筹资标准逐步提高,看病报销比例也相应提高。扩大贫困农户的养老保险覆盖面。医保、养老保险中个人缴费部分,凡是贫困农户无力缴纳的,由扶贫基金、财政资金或帮扶部门解决。二是强化社会救助。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农村特困群众患重病大病的,要及时予以救助。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对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低保标准、但低于低保标准两倍范围内的农村困难群众,以及因大病重病或遭遇突发灾害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由区、镇(涉农街道)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加大对贫困农户的法律援助力度,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获得免费的法律服务。按规定落实农村贫困残疾人、孤儿的各项帮扶措施。对农村低保对象以外的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参照当地低保标准给

予全额生活救助。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提高集中供养水平。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人均年纯收入2500元以下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是社会最弱势群体,致富能力弱、增收困难,为帮助他们早日实现增收脱贫,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比如对贫困农户创业在工商登记、土地使用、用电用水、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方面,要给予优惠扶持;对使用本地贫困户劳动力的创业企业,可按规定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挂钩帮扶企业捐资建设公益性基础设施或社会事业项目的,相关费用根据国家规定在税前列支,并在安排企业发展资金、农业龙头企业扶持资金时,优先支持有挂钩帮扶成效的企业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在全社会营造大家共同参与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

区审计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篇3

区审计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一、依法行政基本情况

我局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基础,以构建审计执法责任制体系为目标,把依法行政与“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法治创建与创建文明单位结合起来,把依法审计与提高审计成果转化结合起来,把推行审计行政执法责任制与政务公开、行风评议、绩效考核等制度结合起来,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实现了执法主体合法,执法程序严密,执法行为规范,执法制度完善,执法责任落实的科学法治审计新格局。

今年以来(截止9月底),我局组织完成了27个审计项目,查出主要问题金额35109万元,上报审计报告和信息46篇,向纪检部门移送案件线索1件。审计执法中,我局审计人员均持证上岗、依照法定程序审计,未发现有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制定了《XX区政府投资工程审计监督办法(试行)》规范性文件以及《区审计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区审计局推行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实施方案》;重新修订下发了《区审计局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区审计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制度》、《区审计局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等24项制度;所有审计项目都按照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规定实施,对审计处理处罚和其他事项按规定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履行法定告知程序;无行政复议诉讼事项发生。

二、依法行政主要做法

(一)把依法行政与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根据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扎实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并把“学习实践活动”与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树立“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宏观着眼,微观着手”和“审计及时跟进,监督关口适时前移”的审计理念,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扩大审计影响力。同时,强化了审计机关队伍建设、法制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提高审计机关自身“免疫”能力。

(二)把法治创建与创建文明单位结合起来

今年我局开展了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活动,并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在文明单位创建中,我们坚持把文明创建与法治创建结合起来,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活动为载体,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基础、争先进”法制创建工作要求,从加强组织领导、提升依法审计能力、审计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着手,扎实推进我局法治创建工作。1.加强领导,明确创建责任。为进一步加强法治创建的组织

领导工作,我局及时调整局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充实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明确审计管理科负责依法行政日常工作,各科室(中心)主要负责人为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

2.组织学习,提高创建水平。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XX区2009年法治海陵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研究部署局法治创建工作,明确创建任务。同时,定期组织全体审计人员认真学习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以及国家已颁布的行政执法法律法规,全面提升审计人员依法审计、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3.突出重点,转化创建成果。围绕我区“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三大工程,三年再造一个新海陵”战略目标,要求审计人员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组织实施了年初确定的我区2008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教育培训工程、文化建设工程、健康工程、道路通达工程等“法治惠民工程”的专项资金审计,提出了五大类17个问题的审计建议。同时,重点突出涉及民生的重大事项审计,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继续注重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全面推进效益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提高创建成果转化。

(三)把依法行政与规范审计管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结合起来 为严格依法行政,规范审计管理工作,提升审计项目质量,我们从审计计划管理、审计项目质量和制度建设入手,适应“审计跟进”的要求,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加强了审计计划管理。在统筹规划、科学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审计计划管理与审计实施、审计项目审理既相分离又相制约的业务管理体系,增强了“审计跟进”的科学性。二是建立和完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审计现场管理,狠抓了审前调查、方案制订、现场审计、撰写审计报告和审计复核等关键环节,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审计质量考评办法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为增强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切实保证审计质量,我局今年重新修订并印发了《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审计质量检查制度》、《审计执法公示制度》等24项制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以依法行政、行政决策、审计复核、审计考核考评和审计责任追究为主体的审计行政执法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四)把依法审计与严格执法行为、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结合起来 一是严格实施“审计业务审定会”制度,开展“审计报告大家审”活动。要求每个项目从审计实施方案开始,到审计报告最终形成,必须召开由领导班子成员和审计组成员组成的业务会议,经过审计业务会议审定完善后,方可付诸实施或形成最终报告。同时,积极开展审计报告在各科室间的交流活动,形成了人人谈质量、个个提建议的氛围,为提高审计工作和报告质量提供了动力。二是定期召开审计项目质量情况通报会。对审计项目质量进行全面点评,明确规范审计程序,狠抓审前调查环节、审计取证环节、审计文书环节、审计复核环节和审计报告环节工作要求。三是加强培训,提升审计业务水平。围绕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相结合,开展了绩效审计、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计算机ao审计与信息化等内容的学习与培训;组织全体审计业务人员参加市局和本局组织的ao认证考试培训;组织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心、经济责任审计中心等相关科室审计人员去兄弟局学习取经;选送审计业务骨干参加审计署计算机中级培训,提高计算机ao审计水平,5人通过了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考试。

(五)把依法行政与政务公开结合起来

区行政服务中心党建工作总结 篇4

**区行政服务中心于4月30日正式揭牌运行,同年年底便成立**区行政服务中心党支部,隶属区政府口系统党委,支部现有兼职党务干部2名,正式党员17名,常驻中心的13个区直部门窗口的党员均按照要求将党组织关系转入中心党支部管理。

中心在成立之初便高度重视党建工作,自《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党建办、省效能办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党的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后,中心始终严格按照《意见》要求,一方面,致力于在审批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努力按照《意见》要求将中心建成机关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通道,改进作风率先垂范的重要窗口和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重要标杆;另一方面,紧紧抓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始终,注重领导表率,严抓风险防控,推动中心成为机关廉政建设和风险防控的重要关口和党员提高素质锤炼成长的重要凭条。

现将近年来,我中心推进党建工作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范人员管理、落实阵地建设

,《意见》出台后,中心便按照《意见》要求对全体人员进行了一轮全面摸底,要求全员填写《**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了解进驻人员的政治面貌,下发通知要求所有进驻人员党员组织关系转入中心党支部,团员组织关系转入中心团支部。

底,中心党支部又结合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要求支部全体党员重新填写《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更新支部党员花名册内容,并建立了党员微信群和移动电话联络网,方便党员间实时联络和支部动态了解党员情况。

20来,中心将推进党建阵地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将中心二楼会议室设为专门的党员活动室,做到党旗、入党誓词、党组织设置情况、班子成员名单、工作职责、党建工作制度和党员的权利、义务全部“上墙”.在中心网站和宣传栏开辟“党建”专栏,利用各种平台充分公开党务信息,宣传党建活动。

中心建立了健全的工、青、妇组织并坚持“党建带三建”,目前已获得省级“巾帼文明岗”、“工人先锋号”、和市级“青年文明号―勤廉示范岗”等荣誉称号,一位青年获市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两位党员获得市行政服务中心年度“服务标兵”称号;一位党员获区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两位党员获区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二、加强教育管理,提升队伍素质

以来,中心在保障党员学习经常化、“三会一课”制度化、党员活动规范化的同时,先后结合 “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等专题认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尤其是在“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每位党员都自觉查摆并整改了自身的“四风”倾向和“不严不实”问题,基本达到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教育目的。

在开展“群众路线”专题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中心党支部先后联系实际组织了6次集体学习,观看了2部典型人物事迹影片,开展革命传统和警示教育3次,通过邀请挂钩领导和自主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2次党课教育,并在区行政服务中心网站开通了“群众路线”专栏和意见建议箱,及时公开各项信息和活动动态,在接受群众解读同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

三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中心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切实转变了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解决了群众关注的难点焦点问题和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中的热点重点问题,也着实强化了中心制度和机制的全面完善。对平时业绩突出、群众满意的党员干部,中心也依照《意见》要求,积极向进驻单位和组织部门推荐重用。

为进一步发挥党员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年,中心在窗口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要求主动“亮身份”、“亮承诺”,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开展志愿奉献、文明引导和代书代写、上门办理等特色服务,真正守好服务群众的“最前线”;,中心便成立了一支包含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不定期开展政策咨询、社会公益和文明引导等志愿奉献活动;207月起,中心党支部按照上级要求选派一名党员前往挂钩帮扶的罗溪柏山村担任专职副书记,开展为期一年的驻村帮扶工作。,在开展“两学一做”活动过程中,支部将设立“党员服务岗”列为本年度的党建项目,当做重点工作来抓。

三年来,中心党支部坚持党员活动与日常工作相结合,要求每个党员都要切实发挥标兵示范作用,将每个活动都落实到改进作风,提升服务,增强本领上,用实际行动擦亮服务“品牌”.

三、加强沟通协作,共建高效窗口

为鼓励各进驻单位“班子成员定期到中心带班,指导业务,面对面做群众工作”,中心在《**区行政服务中心红旗窗口及先进个人评比规定》中明确规定“单位主要领导到中心检查办公的每次加1分,分管领导到中心办公的每次加0.5分。(注:领导重视分数以指纹考勤机和结合实际到中心办公情况为准)”,通过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激励各单位班子成员多来中心,常下窗口。

中心依托设置于大厅导询处的“意见箱”现场收集群众对办理情况的意见建议,并已经建立了信函回访、电话回访和网上满意率测评等多个群众意见、建议的.收集平台,将所收集到的意见建议作为评选“红旗窗口”、“先进个人”的直接依据,并定期将收集整理到的重要的群众意见、建议集中反馈给效能办和进驻部门。同时,管委会领导还不定期联合进驻部门领导进园区、走企业、访群众或在巡视窗口过程中主动向群众征询意见、建议,了解窗口工作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能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对发现的问题、不足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为切实提升群众和企业办理审批事项的便捷度,中心还在近年积极配合区工商局推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动“一照一码”改革全面铺开;配合区发改局对区级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进行整合归并,将基建审批承诺时限压缩30个工作日。

此外,中心还按时完成了区级行政审批系统与省网上办事大厅的互联互通工作,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和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力求能结合我区实际,真正打造好“线上线下、虚实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

四、推行标准服务,充分落实公开

我区行政服务标准化体系于2013年12月正式实施,目前我区、镇、村三级服务平台均已完成标准化建设。该标准化体系分为3个层次、4个标准体系共701项标准,真正实现“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标准化的实施使得行政服务过程更公开,服务更周到,监督更有力,从整体上提升了我区行政服务的规范程度和整体质量。

三年来,在严格遵守标准化相关要求的同时,中心基于历次清理、审改行政审批事权项目的经验以及“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等活动部署,配合区审改办、法制办编制出我区行政权力清单。充分厘清了各窗口、岗位的职权,依照法律法规绘制了规范的业务流程图、一次性告知单,结合省、市最新要求,重新印制内容更加详细、清晰的办事指南并将相关内容全部进行网络公开,方便群众查阅、下载甚至在线办理部分审批业务。对办理情况进行网上公开和大厅LED公开,要求全体进驻人员佩戴胸卡,规范摆放监督牌,明示身份和效能监督办法,方便群众进行监督,以此来督促进驻人员尤其是党员做到“四优”服务。

五、狠抓作风建设、筑牢思想防线

中心党支部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明确中心管委会主任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担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对中心整体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责。坚持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

三年来,结合省、市、区纪委相关活动要求和中心实际,开展“明党规守纪律”等主题活动,一方面,坚持领导带头,支部委员分别上专题党课,主持学习新《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全程参加每一轮典型案例学习、讨论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心学习园地、网站等平台,营造宣传氛围,巩固学习成果,教育每一位党员和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廉洁自律规定,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要求,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做到切实反“四风”,真正转作风,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规定,严格落实“三公”经费公开相关规定。“八项规定”实行以来,已实现公务“零接待”.

区行政服务中心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篇5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1、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镇党委年初制定了详细的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完善学习制度,围绕镇上中心工作重点,镇党政班子领导带头学好、贯彻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一年来,党委中心组认真组织学习了党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八项规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召开了四次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完善学习制度,注重学习效果。落实周一学习制度,改进和加强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定期组织干部集中学习,提高干部素质,促进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际工作的方法、思路和措施。同时,充分发挥远程视频网络等学习的平台的作用,探索互动交流学、专家引领学等方式。在全镇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

二、强化舆论宣传引导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大局意识,全方位搞好新闻报道。全镇围绕特色产业、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影响、有指导意义的宣传活动,全方位树立了xx改革发展、团结稳定、开放进步的良好形象。

2、把握最有效的时间点。结合墟日人流量大的特点,组织公安、综治、安办、林业、农业、司法、计生、国土等部门,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科技、地质灾害防范等知识。同时利用文体服务中心led显示屏,结合中心工作,每天滚动播放宣传有关政策及法律法规。

3、充分借助主流媒体平台。配齐宣传干事、网络阅评员、新闻通讯员,做好政府的网站的管理工作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宣传报道。全年在各类新闻媒体宣传报道70余条,延平报道新闻投稿15条。

4、切实做好《公开信》的发放工作。完善充实了以党委宣传委员为组长、党政办、工作队、各村文化协管员为成员的《公开信》发行领导小组,不仅按时发放区委宣传部下发的《致全区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在各村开辟公开信宣传专栏,还根据我镇具体情况,编制《致xx镇农民朋友的一封信》,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加强阵地设施建设

1、文化建设有效推进。镇综合文化站改造之后得到有效利用,内部设施不断完善,除正常对外开放外,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元旦举办文化“三下乡”、春节赠春联活动、“三八”节趣味运动会,为群众送上丰富的精神食粮,此外还开办了民族舞蹈、跆拳道、电脑、种养技术培训班等。

2、教育设施不断完善。投资470万用于xx中学教学楼建设及学生宿舍楼修缮;投资49万元建设xx中心小学塑胶操场,并投资32.51万元用于添置课桌椅、多媒体等设备。

四、积极策划主题活动

1、以“七一”为契机,组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赴xx镇菖上村瞻仰南平第一个党支部——菖蒲洋党支部旧址,在烈士墓前缅怀革命先烈们,使全镇党员干部的身心受到一次红色文化的洗礼,进一步认识到先辈们创业的不易,我们应该继承他们不屈的品格和优良的作风,走好群众路线,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以“南沙尤革命斗争史陈列室”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组织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全年累计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受教育人数及参观人数达1000多人次。

**年工作计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1、完善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探索创新学习方法。以党员远程电化教育为载体,抓好各支部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宗旨意识,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2、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加强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抓好社会宣传和典型宣传;同时,进一步提高网评素质,做好网络舆情收集和报送工作。

3、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为切入点,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文明城镇的内容,推动我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4、扎实做好《致全区农民朋友的公开信》的发行工作,创新工作方法,编制更加细化的发放单和回执单,努力提高公开信的入户率和群众知晓率。

区行政服务中心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篇6

扶贫济困,积德行善。2016年10月17日是全国第三个“扶贫日”,开展“扶贫日”活动,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将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为此,我校全面部署,广泛动员,积极开展活动。现将“扶贫日”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是召开会议,层层动员。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了班子会,专题研究部署“扶贫日”宣传工作。10月14日召开了全体教师大会,对“扶贫日”活动进行具体安排,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及少先队利用宣传栏和校园广播开展“扶贫日”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是积极响应,开展活动,在活动期间,对困难教师进行走访慰问,结对帮扶困难学生,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扶贫、关爱困难群体,关心扶贫事业。

三是各班于10月17日上一堂“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主题班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和奉献,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在实践活动后引导学生谈体 会、写日记。

总之,我校“扶贫日”活动已告一段落,工作扎扎实实,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将认真总结,发扬成绩,努力做好今后扶贫工作。

祥符镇中心小学

关于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篇7

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广播电视大会精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根据省、市关于推进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实施意见,全力营造和谐投资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建设规范、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采取了切实可行的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就我区行政服务中心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我区共有各类行政服务中心18个,其中区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有质监、卫生、城管、计生、民政、环保、劳人、文体8个部门入驻,承担着审批和服务两大职能。各服务中心都选派了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的人员在窗口服务,提升了服务形象,服务质量得到群众认可;配备了复印机、饮水机、休息椅、老花镜、纸、笔等便民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印制了服务指南,设立了办事流程公示栏,向群众公开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等,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区政府、公安分局、国税局、质监分局等单位率先建立了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了网上审批、网上监察。最大限度地

1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从而促进全了我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运行情况

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代表着建设阳光政府、高效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方向,是政府职能和管理模式的转变与创新。推进优质服务窗口建设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有效举措,有利于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为此,我区成立了领导机构,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提出了服务中心要设立一块展板、一套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等“八个一”要求。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深化工作服务满意度测评机制,对满意度不达标的人员要限期整改。通过公布监督电话、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征集服务对象的意见,完善“建议、宣传、交流”服务平台,获得群众理解和支持,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拓宽了社会监督渠道,建立健全了外部监督机制,接受人大、新闻媒体监督,加强窗口与群众、企业间的沟通与联系,听取意见、建议和诉求,接受群众监督。

区政府、公安分局、国税局、工商局等单位率先建立了电子政务平台的基础上完善了窗口建设。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站式”的业务工作流程,实行网上办公、网上审批和网上监督等功能,有效的提高了审批效率,减少了中间环节,41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了网上审批。系统还可以自动生成事件办理过程明细,为监督部门提供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考核依据。一是实现了网上办公。电子政务综合应用平台建成后,利用办公自动化、流程管理等功

能模块即可实现公文、公告、通知、请示的网上起草、审批、下发以及多部门协同的业务流程运行,实现网上办公。通过完善统一的平台权限设置,可保证文件、业务运行过程中不丢失、不泄密、不失真,通过系统的批量通知、文件发送功能可为区政府节省大量的办公、交通经费,并可大大提高公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二是实现了网上审批。电子政务综合应用平台集成了结合多种同类软件之精华开发的行政审批系统模块。该模块是专业的行政审批、业务办件应用功能,配合区政府门户网站和一站式服务大厅进行应用推广可有效提高审批效率,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多部门,多环节业务的网上审批。三是实现了网上监督。电子政务综合应用平台系统的业务、文件审批功能根据权限、岗位的合理设置,在每一个步骤均可责任到岗。可在每个公文审批、行政审批过程中设立到时预警提醒机制,协助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工作,通过对业务办理清单、操作事件报表的实时查询,即可实现业务办理的网上监督。系统还可以自动生成事件办理过程明细,为监查监管部门提供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考核依据。

区国税局、地税局、新华街道办事处、革新街道办事处、联盟街道办事处、五七街道办事处还制作了反映服务大厅建设的专片。区国税局积极探索推行了“一窗通办”办税服务模式,实现了一人兼多岗,业务办理一站到底的工作目标。区杜北按照“便捷、规范、高效”的基本要求,开展“服务窗口亮起来工程”,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真正做到“四不让”,不让政策在窗口截留,不

让差错在窗口发生,不让时间在窗口浪费,不让承诺在窗口失信。减少工作环节,方便办事程序,以人为本,开设绿色服务通道,对老弱病残等特殊情况优先办理,积极试行上门服务、领办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特色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

1、区行政服务中心入驻的相关部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业务项目偏少,除了质量监督、卫生监督、环境保护等几个部门业务量较大外,其他部门的业务项目有待增加。

2、有的单位在运作上还存在着授权不到位、“两头跑”、“体外循环”等实质问题,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功能。

3、个别部门在认识上仍有差距,权力没能充分下放,致使一些窗口审批办理的不够彻底。另外,在办理程序和环节方面也有不尽科学的问题,影响了“中心”服务功能优势。

四、今后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将继续加强目标管理,强力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行政服务中心对全区行政服务工作的监督、协调、指导的功能定位,加强对全区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统一监管。抓住重点,不断拓展业务项目,推进审批权力进中心,搞好中心规范化建设:一是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各个审批项目工作流程和格式文本。二是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各项制度,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各窗口单位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三是加强对

窗口人员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在健全学习制度的基础上,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重点学习各项法律、法规,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为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转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今后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广播电视大会精神,牢固树立服务经济、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理念,继续大力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依托区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平台,不断完善业务办理流程,为企业和居民办理各项审批业务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

新华区行政权力公开透明

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区行政服务中心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篇8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区经济环境投诉中心

领导和同志们:

今年上半年,区经济环境投诉中心以正确的权力观为指导,以强化机关效能监察为目标,充分发挥群众的投诉举报主渠道作用,狠抓机关效能投诉工作,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和违反机关效能监察制度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狠抓措施落实,扎实开展经济环境保护工作

今年上半年,区经济环境投诉中心狠抓了三项措施的落实,有力维护了区优良宽松的投资建设环境。一是狠抓监督检查。我们以明察暗访为主要方式,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先后组织4次明察暗访。同时对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加重企业负担“三乱“现象进行了重点检查。二是狠抓投诉渠道的落实。通过发放“优化经济环境意见表“,我们对16家进区企业和40家民营业户进行问卷调查,梳理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17条,并把这些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为领导决策提供前瞻性依据。我们还在重点企业和社会各界聘请18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员,拓宽了信息渠道。三是狠抓投诉案件的查处。投诉中心设立了举报电话,建立了规范的受理程序、投诉处理办法和投诉反馈制度,对受理的投诉认真梳理,仔细分析,及时汇报,快查快结。今年上半年,根据群众举报,区投诉中心先后查结违章建筑燕山小区房地产物业管理和区市政管理公司工作作风等投诉案件3起,查结市投诉中心转办的山庄建设的强装强卸等投诉案件2起。以上投诉案件,我们均组织人员进行了详细调查,责成有关责任单位按照投诉人的要求认真整改,并对4名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得到了投诉人的满意。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经济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起经济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办事程序。我们将对机关效能投诉各项制度进一步细化,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办事程序,使投诉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建立预警机制,超前处理问题。我们将建立健全经济环境监测预警体系,通过新闻媒体对经济环境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定期组织检查,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处理。三是完善责任追究机制。我们将认真执行《效能告诫办法》、《行政错案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制度,建立长效责任追究机制。严厉追究那些不干事、不作为又对干事创业者说三道四,评头论足的干部,严肃查处破坏经济环境的单位和个人,对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给予提拔重用,在区树立起“维护经济环境光荣,破坏经济环境可耻“的观念,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三、以“政务环境建设年“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

(一)转变职能,服务经济发展。我们将以“政务环境建设年“为契机,把行政管理职能切实转移到为经济发展服务上来,以服务为核心,围绕经济发展,创新和改进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创建服务型管理体系,特别是集中解决“部门利益至上“,“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以收代管,以罚代管“的问题;解决不顾大局、我行我素,片面强调执行条条框框的问题;解决对区关于优化经济环境决策部署政令不通、梗阻严重、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使我区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改进管理模式、服务方式,建立运转协调的行政管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提高效能,健全服务机制。我们将继续深化效能监察工作,运用效能监察手段促进服务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进一步整合部门职责职能,建立高效服务流程;规范服务标准,建立健全便民服务机制;深化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进一步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重点解决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企业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努力建立以效能为核心的服务型机关。

(三)规范行为,推进依法行政。我们以落实《行政许可法》为契机,以提高行政执法素质为重点,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治理、行风评议等活动,进一步规范机关人员特别是基层、窗口工作人员和涉及部门执法人员的行政行为,着力解决行政机关“不作为、乱作为“、向基层、企业、群众“吃、拿、卡、要“等问题,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依法维护企业群众的合法权益,树立文明、公正、规范的机关形象。

(四)落实制度,形成长效机制。通过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意见、规定和制度落到实处。集中解决优化经济环境各项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预警机制、保护机制、规范机制、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协调运转,发挥作用,形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长效运行机制。

区投诉中心将适时组织力量对“政务环境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深入开展明察暗访特别是跟踪暗访活动,认真受理投诉,及时查处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公开曝光反面典型,加大监督力度,确保这项活动取得实效。

领导和同志们,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现经济跨越发展,是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面对这一重任,我们将以对党、对人员、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切实树立起事事关系招商引资、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解决好目前存在的问题,努力为投资者打造环境最

区行政服务中心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篇9

黄石市规划局

2010年以来,我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紧紧围绕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要求,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总体目标,着力转变思想观念、着力突出效能建设、着力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窗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显著的进步。今年4月,我局窗口荣获2010年一季度市行政服务中心“红旗窗口”荣誉称号。现将我局今年窗口建设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今年以来我局窗口建设情况

长期以来,我局窗口在行政服务中心的评比中成绩一直不太理想。追根溯源,这其中既有规划审批难度大、复杂性高、专业性强的客观原因,也有窗口自身建设的主观原因。今年初,我局党组着力转变思想观念,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了窗口建设:

1、从解决基础问题入手,加强“规范化窗口”建设。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窗口工作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不少问题被遗留、积压下来。今年以来,在局党组的关心下,窗口建设中的基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一是加强了窗口工作力量。窗口工作人员由过去两人增加到4人,其中科长1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1人,窗口初审能力明显

增强。二是加强了窗口制度建设。今年以来,我局制定出台了《关于成立工业项目规划审批办公室的通知》、《规划窗口收费管理办法》、《规划窗口业务科长轮流值班制》、《市规划局执行行政服务中心电子审批系统若干规定》、《规划设计条件评估体系》、《工业项目审查评估体系》、《规划窗口考勤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细化、规范了组织建设,明确了工作分工及职责,建立、完善了考核监督体系;三是改善了窗口办公条件。为了便于在窗口对报建资料进行图审,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支持下,我们窗口有了独立的办公室,并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四是落实了窗口工作经费。窗口工作人员的交通费和误餐费有了基本保障;这一系列措施从细节处解决了服务中的硬件和软件问题,既提高、改善了窗口服务的硬性条件,也通过增强解决窗口工作人员反映的问题,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为窗口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软、硬环境。

2、从提升业务能力入手,加强“服务型窗口”建设。窗口是我局服务企业的一个重要平台,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也有利于规划工作的开展。今年1-4月,我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及服务意识。一是加强了对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我局先后委派多名骨干技术人员前往窗口授课,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技能培训,夯实业务基础;二是完善了

窗口学习机制。定期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学习,召开业务讨论会,在加强交流的基础上共同提高。三是注重提高服务意识。我局根据规划自身特点,建立了“全程代办员”和“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员”制度,对所有报件采取全程服务。尤其是对重点项目,采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加强了企业与部门的沟通,提高服务水平。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我局还邀请了市行政服务中心的领导到市局授课,邀请了礼仪专家给窗口工作人员讲课,并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了统一着装和编号,全面提升窗口服务形象。

3、从创新工作机制入手,全力打造“工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过去,工业审批的进度问题一直是各工业园区管委会反映较强烈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更好地服务于“三大战略”、改善投资环境及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我局在汲取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决定成立工业项目审批办公室(以下简称“工业办”),全力打造“工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一是成立了工作机构。工业办由一名党组成员负责,成员为窗口全体成员及市局办公室、分局的部分同志,为我市工业项目及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具有独立审批权。二是优化了审批流程。此前,工业项目的办理流程包括以下8个部分:规划选址(定点)(7工作日)→办理规划设计条件(15工作日)→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批复(20工作日)→办理建

设用地许可证(15工作日)→建筑设计方案批复(20工作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5工作日)→规划放线(12工作日)→规划验收(20工作日)。通过打造“工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由过去的8个流程精简为4个流程。具体包括:规划选址(定点)(7工作日)→办理规划设计条件+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批复+办理建设用地许可证(5工作日)→建筑设计方案批复+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放线(7工作日)→规划验收(3工作日)等4个审批流程,精简幅度达50%。承诺办理时限由过去的124个工作日减少到现在的21个工作日,精简比例高达83%。审批科室由5个精简为1个,精简比例达80%。

达到上述目标的前提是集中审批权力,提高审批效率;核心是提前介入,强调服务和沟通;重要保障是建立专业化的审批队伍和机制。为保障“工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顺利运行,我们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一是将审批权力下放且集中,强调审批效率。审批权力集中包括:将市规划局审批权力下放工业办;将各科室审批权力集中于工业办。二是审批前置,注重服务和沟通。工业办与区政府、各工业园区管委会进行密切配合,对工业项目进行全程代办及技术服务。比如在招商时,工业办可以提前参与,对业主提供选址定点指导、测绘图纸、规划设计及建筑方案设计等服务,并在前置服务中加强与业主单位的沟通,争取在方案设计阶段中即贯

彻了审批者的意图,促使审批和服务有机结合。三是审批队伍专业化,强调审批质量。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审批效率,绝不代表将降低审批质量。下一步,市规划局将打造专业化的规划服务平台,使得工业项目审批由“人人都管、人人都不负责”的状态,转变为由专业服务平台的人员负责全市工业园区规划的技术服务,并将在各城区的协助下建立起工业园总图、工业园区控规、工业园区概念性城市设计等一系列的基础技术资料,提高审批质量和技术服务质量。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优化工业项目“绿色通道”,全力配合重大项目代办服务工作。

我局力争在工业项目审批中推行“一张图”管理和电子审批机制,最大限度的引入电子化审批及信息化管理,为重大项目提供“全程代办”和“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全面提高规划审批效率。

2、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规划服务“新形象”。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完善的审批业务咨询,开展导办服务,深入推行“技术指导服务员”和扩展“全程代办员”制度。

3、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深入推进规划审批机制改革。以现有改革为契机和切入点,进一步推进规划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服务效率和保证服务质量为前提,稳步、有

序的推进全市规划审批体制改革。

区行政服务中心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篇10

根据《九江市万名群众评议机关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市行政服务中心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群众对行政服务中心工作开展语言,并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和剖析,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并召开会议专题讨论研究。现将具体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一、关于“批评意见”方面

在评议中群众对“中心”的批评意见共六点,主要内容涉及一次性告知、办事效率及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三个方面。

我们认为,这些批评意见在“中心”个别窗口及工作人员中确有存在。“中心”成立运行以来,始终把提高窗口服务意识、审批效率及规范审批行为作为工作重点。先后在提高窗口服务意识、审批效率及工作人员服务技能等方面推出了多项举措,但由于窗口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个别人员服务意识上的欠缺,有咨询答复耐心不够、未一次性告知等问题出现。

针对上述批评意见,“中心”管委办将进一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具体措施包括:

一、召开窗口负责人会议,通报评议中收集到的群众对“中心”的意见和建议情况;按要求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加以整改。

二、管委办进一步加大内部监督管理力度,采取增加日常巡查次数、观看视频、电话暗访等多种方式,确保日常监督管理到位。

三、开展“文明微笑,优质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岗位规范、服务礼仪、审批业务知识等专题培训活动,提高窗口审批服务效能。

四、实行服务窗口前、后场分设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窗口工作人员规范服务意识。

五、充分利用电子监察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对审批效率、审批行为的监督管理。

六、严格双月考核管理,充实完善“中心”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强化全体工作人员创先争优意识,提升窗口审批服务质量。

二、关于“建议”方面

群众评议对“中心”的建议意见共八点,主要内容涉及窗口服务要做到热情主动、审批程序环节要精简高效两大方面。“中心”管委办认为,这些建议都很宝贵,对我们的工作具体指导、帮助作用。

今年,“中心”将着重围绕全力深化“两个集中”,加强窗口功能建设;加大政务公开,规范审批行为;推进基建项目联合审批、建立重大项目相关部门联审会办等审批方式的创新;完善内部项目运行全程监督管理机制等重点工作,结合开展“文明微笑,优质服务”主题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为广大办事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全面提升窗口审批服务效能。

上一篇:《留香》七年级作文800字下一篇:信息技術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