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庭前准备(共3篇)
刘晓芬
摘要:所谓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而审理前的准备,则是指法院在受理原告的起诉以后到开庭审理之前,由案件承办人员依法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的总称。它是普通程序中开庭审理前的一个必经阶段,是保证庭审质量、提高庭审效率必不可少的基础,是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必备前提,对于保护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保证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做好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的意义,庭前准备的内容,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现状以及如何规范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阐明笔者在庭前准备这一问题上的个人见解。
一、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的重要意义
从当今世界各国的民事诉讼立法来看,都有关于审理前准备的规定。尽管各国在程序的称呼和具体内容甚至于诉讼功能上存在较大区别。例如,日本《民事诉讼法》第168条规定,“法院认为有必要整理争点及证据时,可以在听取当事人意见后,将案件付诸准备程序”。又比如,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民事诉讼规则》在第六章“开庭审理”之前,设置了“发现程序”,其中分别就当事人向对方收集证据与案件情况、审前会议、审前和解等问题作出了规定。庭前准备程序是普通程序中开庭审理前的一个必经阶段,是保证庭审质量、提高庭审效率必不可少的基础,是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必备前提,对于保护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保证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切实维护当事人的。
二、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的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3~119条以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审理前准备阶段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⒈ 在法定期限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限期被告提出答辩状,并在法定期限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通过此项工作的完成,有助于双方当事人在开庭前即了解对方主张的前提下有准备地参加法庭审理,并在充分行使诉讼权利的基础上,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⒉ 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与合议庭组成人员。依照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也可以口头告知,如果已经确定开庭日期的,应当一并告知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开庭时间、地点,以便其按时参加庭审活动。合议庭组成后,应当在3日内将合议庭组成人员告知当事人,以便其依法充分有效地行使申请回避权。⒊ 认真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这里所说的诉讼材料,仅指原、被告双方向受诉法院提交的起诉状、答辩状,以及他们各自提交的有关证据材料。进行此项工作的目的在于使审判工作人员通过认真审核诉讼材料和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来了解案情,审查证据,以便掌握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和需要庭审调查、辩论的主要问题,为在庭审活动中正确地指挥诉讼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⒋ 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人民法院除了应当严格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逐项完成上述必要的准确工作之外,还应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要求,适时进行下列活动:
⑴ 对专门性问题,合议庭认为需要鉴定、审计的,应当及时交由法定鉴定部门或者指定有关部门进行鉴定,委托审计机关进行审计。
⑵ 开庭前,合议庭可以召集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交换、核对证据,核算帐目。
⑶ 合议庭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在开庭审理前让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自行协商解决。
⑷ 合议庭审查案卷材料后,如果认为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经征得当事人双方同意,可以在开庭审理前径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制作调解书发给双方当事人。开庭审理前达不成协议的,合议庭应即研究确定开庭审理的日期和庭审提纲,并应明确合议庭成员在庭审中的分工。
⑸ 开庭日期确定以后,书记员应当在开庭3日以前将传票送达当事人,将开庭通知书送达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外地的,应当留有必要的在途时间。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案由、开庭时间和地点。
二、我国民事诉讼庭前程序的现状
⒈ 我国审前准备模式是为法官而设计的,当事人处于非主导被动状态。从《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现有的审前准备程序规定上看,其主要内容为:法官向当事人送达应诉材料、答辩状副本,法官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和合议庭组成人员,法官进行调查、收集证据,法官追加当事人等。不难看出这些程序规定是为法官而设定的,更多的是赋予法官职责和义务,法官是处于主动状态,当事人是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模式是不利于当事人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⒉ 现有审前准备模式极易促使法院审判职能替代当事人诉辩职能现象发生,容易形成法院与当事人之间对抗局势,不利于民商事审判工作有效开展。因此,法官开展庭前准备工作在当事人眼里显得尤为重要,法官积极主动状况与否,直接影响到审判的社会效果。有的法官为了查明案情,证明客观上真实,积极主动核实起诉一方的举证材料,甚至亲自收集、补充证据,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违背了人民法院收集证据规则,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和法院收集证据的职能混为一谈。
⒊ 从“一步到庭”审理模式到现有审前准备模式转变,可以看出我国是非常重视审前准备工作的。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为了能够使民商事审判工作与国际顺利接轨,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相应的《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这是民商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否定了“一步到庭”审前模式的合理性,有着极其重大进步意义。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出台之前,《民事诉讼法》对审前程序仅作七条的规定,而《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却细化到八十三条规定,说明了审前准备工作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民商事审判方式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如何规范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
⒈ 确立专门送达制度。在法院内部成立专门执达队伍,从事各类诉讼文书送达工作。送达范围可选定为应诉通知书、起状状副本、答辩状副本、举证通知书、合议庭成员告知书、开庭传票、裁定书、判决书、上诉状等。其程序上的操作亦可按照民事诉讼规定进行。从我国的民事审判实践来看,被告一般均没有按期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答辩状,由此导致原告收到答辩状的时间推迟。这样虽然并未违反民事诉讼法的任何规定,但从实际来看,它使原告因此而丧失了作为诉讼当事人所应当依法享有的对对方当事人诉讼主张的了解权,处于与被告显然并非公平的诉讼境地。为了有效地避免这一负面影响的发生,我国民事诉讼法在这一问题上的规定,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⒉ 服务于庭审原则。审前准备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让法官与当事人更加明确案件争议焦点,使法官能够更加熟悉案件情况,当事人能够认清自已的举证方向、举证责任,以增强案件审理的透明度,提高庭审工作效率,起到促进当事人之间纠纷、矛盾化解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讲求服务于庭审这一原则。
⒊ 讲求审判效率原则。审前程序准备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法官和当事人做好庭审准备工作,更好地发挥庭审效果,提高审判效率,以防止案件突袭裁判和拖延诉讼现象发生,保障诉讼公正与效益价值的实现。因此,审前程序改革是否趋于完善,很大程度要看审判效率是否得到提高,审判效率明显提高了,才能说明审前程序改革是成功的。因此,审前程序改革要不断寻求工作切合点,以真正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
⒋ 应进一步完善证据展示、交换制度。对于证据多、疑难复杂案件,在开庭审理前应当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展示与交换,证据展示与交换应由法官助理进行主持,或者由法官助理引导双方事人或代理人相互间进行展示或交换,证据展示与交换一般在开庭审理前进行,对于展示和交换的次数,笔者认为可以不加以限制,如果发现故意制造次数或拖延诉讼的,视情形可给予相应的民事制裁。
⒌ 应进一步规范庭前调解制度。明确庭前调解工作由法官助理主持,主审法官不得提前介入。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和解,也可以通过双方代理人之间交换意见进行和解,助理法官在庭前调解中的角色是处于促成和引导的作用。一旦双方达成协议的,仍应由独任法官或合议庭进行确认;不能达成协议,进入开
庭审理程序的,庭前调解制度操作也避免了法官与当事人正面接触,起到预防司法腐败作用。此外,庭前调解制度应规范主持庭前调解的人员、时间、次数、场所及把握的原则、遵循的程序等,使庭前调解工作能够按照自愿、合法、有序进行。同时,必须注意将庭前调解与审前准备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二者之间互相能动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庭前程序的改革与完善,对于促进司法公正与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审判实践中,应当更加科学合理地把握好这一程序性工作,以利于全面发挥民商事审判工作效率。同时,能否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一丝不苟地完成审理前的各项准备活动,将直接决定着开庭审理工作的质量好坏与效率高低。但是,在近几年开展的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实践中,却出现了一种主张弱化甚至取消审理前的准备尤其是审前调查而直接开庭的错误做法,也即所谓“一步到庭”。一般来讲,持这种主张的人理由是:为防止法官因此而进行审前调查而先入为主,强化庭审功能,提高庭审效率,在受理原告的起诉后,除进行必要的事务性准备外,不应再进行任何调查活动而应当直接开庭。这种主张是十分有害的。首先,它不符合现行民事诉讼法的明确要求,是一种严重违反程序法的行为;其次,倘若取消审前调查,开庭审理中必将为确定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执点而花费大量时间,反而阻碍庭审的顺利进行;最后,由于目前我国法官的整体素质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一步到庭”模式下的庭审活动可能会因法官素质上的欠缺而中途受阻,最重要的是,还可能因此而影响到裁判的正确做出,损害了国家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民事诉讼的庭前会议是指在民事诉讼中, 法官可以根据程序裁量权, 在开庭审理前适当的时候把双方当事人召集起来, 就案件的争执点或双方准备在法庭上提出的证据或争辩的问题进行协商、或促进当事人和解所举行的会议, 法官可以以庭前令或裁定的方式把协商确定的结果固定下来。
庭前会议制度最初由美国所创制。在美国, 民事诉讼的程序分为审前程序和庭审程序。其中审前程序又具体分为诉答程序、证据发现程序、审前会议等几个阶段。庭前会议的雏形来自于审前会议。1938 年美国在联邦民事诉讼规则中设立审前会议制度有其内在历史背景。一是因诉讼当事人关于证据发现程序规则的理解和应用常常会发生争议, 这就需要法官的介入; 二是诉讼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为了赢取胜诉, 常常使用诉讼技巧或者证据发现程序以拖延诉讼进程, 这直接影响了诉讼效率, 同时不利于实现程序的公平正义; 三是法官介入审前程序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对于程序的顺利进行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庭前会议的功能
新出台的民事诉讼司法解释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 根据案件具体情况, 庭前会议可以包括下列内容: ( 一) 明确原告的诉讼请求和被告的答辩意见; ( 二) 审查处理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申请和提出的反诉, 以及第三人提出的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 ( 三) 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决定调查收集证据, 委托鉴定, 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 进行勘验, 进行证据保全; ( 四) 组织交换证据; ( 五) 归纳争议焦点; ( 六) 进行调解。由此规定我们可以明确庭前会议的重要功能所在。
一是明确案件的争议焦点。随着大量案件不断涌入法院, 使得原本人少案多的矛盾进一步的加剧, 而庭前会议的进行会使得双方当事人关于案件的争点明确下来, 以围绕争点进一步的进行, 便于之后的法庭审理, 节省审理时间, 提升审判效率。这些争点包括双方当事人关于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承担的争点、案件事实的争点、证据争点等。二是是明确案件的证据。现行司法实践的通常做法为给予双方当事人一定的举证期限, 后在正式的庭审中对证据质证, 从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若在庭前会议中双方当事人在司法人员的指导下, 及时地交换证据, 以固定可以有效使用的证据, 此时固定的证据并非仅仅是对当事人对立之证据主张, 还包括没有争执的证据与发挥一般证明作用的证据等。这样一来可以保障后期法庭审理的集中审理, 减少甚至避免无意义的证明及证据的重复提供, 以达到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纠纷的解决的目的。三是为正式的庭审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就此功能来讲是不言而喻的。在审前程序中, 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需要进入到法院的案件进行初步的查看, 以判断此案件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 进而判断是否需要召开庭前会议, 以节省更多的正式庭审时间、提升正式的庭审效率。四是促进案件的高效化解决, 真正实现诉讼的公正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纠纷也越来越多的涌进人民法院, 人们对于时间和效率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 特别是对于正处于纠纷中的当事人而言更为迫切。诉讼双方的当事人不仅希望人民法院能够及时地将他们之间的纠纷处理掉, 而且还应秉着法官的公平正义观来实现他们之间的公平正义。庭前会议的存在使得案件在进入正式的庭审之前呈现出半解决的状态, 从而会节省正式的庭审时间, 提升诉讼效率, 实现诉讼的公平正义。
三、域外考察
众所周知, 庭前会议制度是由美国民事诉讼规则最先创制的, 1938年美国的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将庭前会议引进开庭前的准备程序之中。庭前会议在美国大概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时间区域为1938至1983 年之间。在这一时间段中, 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作出基本规定, 一般由法官在发现程序之后的几周内可以召集一次庭前会议, 其目的是为了组织证据、证人等, 以提升正式庭审时的诉讼效率。第二个阶段为1983 之后的时间。鉴于1938 年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规定下的庭前会议的实践效果没有很高的成效, 同时还发现这一制度也没有把握住美国庭前程序之中的重要问题, 此规则的庭前会议实际仅适用于少数案件, 其作用并没有发挥尽致。在1983 修改之后的庭前会议规定应贯穿庭前准备程序的全过程, 赋予法官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法官可以决定当事人或其代理人一次或者多次参与到庭前会议中。同时, 新修订的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还明确了庭前会议的目的, 如尽快处理案件、及时建立起控制诉讼的管理体制, 以减少因缺乏管理而拖延诉讼进程、以更全面的准备提升正式庭审的质量、促进和解等。
在德国的民事庭前准备中并没有庭前会议的提法, 但是存在与美国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相似的做法。德国的《有关简化审判程序及加快审理进程的法律》规定了早期第一次口头辩论程序和书面准备程序。在前一种的程序中, 要求当事人进行一定的书面准备, 同时法官要确定口头辩论的时间。口头辩论也主要是为整理争点、证据, 法官还可以进行调解。
日本在1996 新通过的民事诉讼法中也专门规定了整理争点、证据的程序。这一程序中设置了三种方式: 口头辩论、辩论准备程序、书面准备程序。法官自由裁量是否使用这些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指由开庭辩论的方式明确争点, 从而在正式的庭审中对争点进行集中审理。第二种方式其实是日本在结合自身实务的同时借鉴美国的庭前会议的基础之上设置的, 具体而言, 法官、当事人在非开庭时, 围绕于圆桌边进行意见交换、明确争点和证据等。第三种则顾名思义以书面形式明确争点、证据。由上可知, 这几种方式均未提出庭前会议的字样, 但实际上其作用和美国的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存在相似之处, 即在正式开庭审理之前, 由法官的主持之下, 对案件的进行一定的梳理, 以便确定案件的争点、证据等, 从而在正式的庭审中对之经行集中审理, 尽快解决案件纠纷,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庭前会议的具体运行
由新民事诉讼的相关司法解释可以看出, 目前并没有明确规定庭前会议的具体运行, 如庭前会议的性质、适用的案件范围、启动方式、召开时间、召开次数、会议形式、参与主体等均无明确的规定, 而仅是规定了庭前会议的相关内容。为促进庭前会议的进一步实行, 再结合国内外的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 笔者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在庭前会议制度的规定出台之前, 我们通常将审前准备视为法庭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法出台之后, 学术界和实务界关于如何界定庭前会议的性质仍有分歧。美国将审前会议视为一个独立的程序, 赋予其丰富的内涵, 据统计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案件通过审前程序得以解决。鉴于我国关于庭前会议理论基础和司法实践的状况, 笔者建议仍将其视为法庭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我国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的不断发展及相关制度的完善, 应逐步将民事诉讼庭前会议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 以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庭前会议并不是适用于每一个案件, 这样只会降低诉讼效率。对此, 应做一定的区分。如疑难、复杂的案件及主审法官认为有必要的案件可以适用。而庭前会议的启动方式应采用当事人申请和法官以职权启动两种方式, 这样会带动诉讼当事人的主动性, 促进纠纷的及时解决。庭前会议的举行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的一定时日内举行, 同时应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进行, 如采用圆桌会议的方式进行。庭前会议的主持可有法官助理担任, 其参与主体应包括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关于庭前会议的召开次数应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 原则上召开一次即可, 如因案情需要可由法官自由裁量。
目前, 我国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还不成熟, 这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做出更多共同努力。但是, 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民事诉讼庭前会议的不断发展, 其功能会得以更大的发挥, 以节省更多的司法资源、提升诉讼效率, 促进纠纷的解决,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摘要: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新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庭前会议的内容, 不足在于没有具体运作程序规定。而庭前会议的功能之一便是明确案件争议焦点, 提升诉讼效率。本文从现行少量规定着手, 就我国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提出浅薄的建议。
关键词:庭前会议,功能,运行
参考文献
[1]宋伟莉.民事诉讼的庭前会议制度初探, 2001 (2) .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 人民法院司法公正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2002-02
我国新的《刑事诉讼法》自1997年1月1日施行后,起诉方
式由原来的卷宗移送式向仅移送主要证据式转变,庭审方式也由纠问
式向抗辩式转变,律师提前介入刑事诉讼阶段,但律师在侦查阶段不
得进行调查取证。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
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
术性鉴定材料”。“辩护律师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材料”。这些规定使律师所见到的仅限于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而见不到具有实际证明意义的证
摘要: 据材料,诸如证人证言和实物证据。在这一点上,1996年修改后的刑诉法较之1979年刑诉法的规定后退了一步,这种规定使律师
在调查取证及庭审举证、质证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而掌握着全部
证据材料的控方,在庭审中侧重列举指控被告人有罪、罪重的证据,而对被告人无罪和罪轻的证据及各证据材料之间相互矛盾的证据,控
方则往往不予举证或不予全部举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法庭辩护
制度的功能和辩护人的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说,证据展示制度,这一
对保持控辩平衡和保护被告人免遭错误的刑事追究有重要作用的制度的建立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我国新的《刑事诉讼法》自1997年1月1日施行后,起诉方式由原来的卷宗移送式向仅移送主要证据式转变,庭审方式也由纠问式向抗辩式转变,律师提前介入刑事诉讼阶段,但律师在侦查阶段不得进行调查取证。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辩护律师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材料”。这些规定使律师所见到的仅限于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而见不到具有实际证明意义的证据材料,诸如证人证言和实物证据。在这一点上,1996年修改后的刑诉法较之1979年刑诉法的规定后退了一步,这种规定使律师在调查取证及庭审举证、质证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而掌握着全部证据材料的控方,在庭审中侧重列举指控被告人有罪、罪重的证据,而对被告人无罪和罪轻的证据及各证据材料之间相互矛盾的证据,控方则往往不予举证或不予全部举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法庭辩护制度的功能和辩护人的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说,证据展示制度,这一对保持控辩平衡和保护被告人免遭错误的刑事追究有重要作用的制度的建立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证据展示(discovery 或disclose)又称证据开示、证据公开。这一制度的核心要求是在辩护方提出合理申请的情况下,法庭可以要求指控方在审判前允许辩护方查阅或得到其掌握的证据材料,同时,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下,法庭也可以要求辩护方将其准备在审判中提出的证据材料向指控方予以公开。建立证据展示制度的目的:英美学者看来,建立证据展示制度有助于实现代表国家提起公诉的检察官与被告人之间的资源平衡,确保控辩双方尽可能做到“平等武装”(equalityefarms)。
另一方面,建立证据展示制度,使控辩双方在审判前的专门程序中进行证据信息的交换,可以防止审判的拖延和无序,确保诉讼的高效、快捷,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
一、未建立证据展示制度带来的弊端
刑事诉讼法第36条第二款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虽然刑事诉讼法赋予辩护律师以阅卷权,但由于审判方式的改革,司法人员总会将上述条款与刑诉法第156条的规定联系起来执行。也就是说,辩护律师在审判阶段“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只能是公诉机关移送到法院的“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
实践中,“公诉机关的证据目录”,往往只有目录没有证据,“证人名单”时常只有证人名单而没有证人证言,“主要证据”几乎只是被告人有罪或罪重证据,而基本上没有无罪或罪轻的证据,只有公诉人认为不是“主要证据”才会提供,而大量的无罪或罪轻的重要证据,公诉机关总会以不是“主要证据”为由不予提供。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尚未建立证据展示制度,刑诉法规定律师在审判阶段到法院查阅的只是“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并非案件全部“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这一规定带来以下弊端!1.这一规定不符合国际准则要求。
联合国《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第21条规定,“主管当局有义务确保律师能有充分的时间查阅当局所拥有或管理的有关资料档案和文件,以便律师能向其当事人提供有效的法律协助,应该尽早在适当时机提供这种查阅。多个国家刑诉法规定,以提起公诉之后至开庭审判之前,辩护律师可查阅全部案卷材料,为法庭辩护工作作准备。日本刑诉法第40条规定,“辩护人在提起公诉以后,可以在法院阅览和抄录与诉讼有关的文书及物证”。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十六条规定了控、辩双方须向对方透露证据目录的范围及例外情况。
2.不利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修改后的刑诉法从原来“纠问式”改为“控辩式”庭审方式,法官保持中立,居中裁判。刑诉法规定公诉机关只向法院移送“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并不移送全部案卷材料,旨在防止法官先入为主,但不能因此也不能以此为据削弱辩护律师的阅卷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例》和《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等多部国际公约规定控辩双方地位平等和对等,辩护律师对公诉机关拥有或管理的案卷材料更应具有完全的阅卷权。
在刑诉法修改前,全案证据随起诉全部移送到法院,律师可以到法院了解全部证据并据此进行防御的准备,在刑诉法修改后,由于检察院只向法院移送主要证据复印件及证人名单,使得这一切成为不可能。律师只有直接向检察院请求证据的展示。这就产生了如检察官不肯主动向律师开示自己手中的资料,是否可以强制开示,尤其是法院是否有权根据律师要求向检察院发布开示命令的问题。日本的判例认为:就进入了证据调查阶段之后对具体证据的开示而言,将案件的性质、审理的状况、被告请求阅读、观察的证据的种类及内容,证人及阅读、观察的时期、程度、方法等加以考虑,这对被告人的防御特别重要,且无毁灭罪证、威吓证人之危险的情况下,裁判所得依诉讼指挥命令、检察官开示证据(最高裁判所刑事判例集23卷4号248页、1969年4月25日)
二、建立庭前证据展示制度的诉讼价值
1.有利于真实客观地反映案件的真实,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一般来说,控辩式诉讼模式要求双方力量均衡。在我国,辩护人收集证据能力明显于弱于控方,因此从最大限度保护被告人权益的角度来说,证据展示也有其重要作用。只有辩方在庭前充分了解了控方的指控证据及其来源,才有可能对控方的证据进行质证,从而保障控辩双方在庭前对彼此的证据材料都有充分、彻底的调查了解,在庭审中就会有针对性地就争议焦点作出充分的辩论和质询,从而有利于法官发现案件的实体真实。
2.有利于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及支持检察官出庭公诉。
相对国家公诉而言,刑事被告人处于弱势地位。而通过庭前证据展示,其辩护律师将更多了解、掌握提起公诉的证据,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其辩护。这样,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将得到更为实在的保障,同时,由于证据展示是双向的,检察官可以通过证据展示了解律师的辩护证据,特别是被告人不在现场和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等证据,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出庭准备,避免辩护人出庭出示这些证据,搞“突然袭击”造成控方不得不请求延期审理的尴尬局面。
3.有利于诉讼效率目标的实现。
在我国,庭审中虽然引进了对抗制,但如果不建立庭前证据展示制度,控辩双方相互不了解对方所掌握的证据情况,在庭审中对对方所提出的证据及主张准备不足,往往会申请延期审理,同时庭审中随时提出证据的做法,也会导致质证、辩论不充分,秩序混乱。法官为避免错案,只好依靠庭后阅卷,然后合议再行宣判。故在实际工作中,合议庭当庭宣判的比例不高。
三、建立庭前证据展示制度的具体建议
(一)证据展示的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
1.检察官向被告人的展示,即检察官向辩护律师展示本案全部起诉证据的复印件。《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第二款规定:在庭审过程中,辩护律师在提供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时,认为在侦查、审查起诉过程中侦查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的被告人无罪或罪轻的证据材料需要在法庭上出示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向人民检察院调取该证据材料,并可以到人民法院查阅、摘抄、复制该证据材料。1998年6月29日最高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控方提供的证据目录和主要证据作出解释(第116条)的同时,还在第119条中首次规定了辩护人应于开庭5日前进行证据展示的内容,要求辩护人于开庭五日前提供出庭作证的身份、住址、通讯处明确的证人鉴定人名单及不出庭作证的证人、鉴定人名单和拟当庭宣读、出示的证据复印件、照片。
2.辩护方应展示的证据包括:(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证据;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据;行为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证据;证明有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情节的证据。(2)拟传唤出庭或其证言将在法庭上出示的证人的姓名、地址及联系方法。
(二)证据展示的主体
根据有无法官的参与分为两种:一种有法官的参与,即在法官的主持下,控、辩双方按照法定次序、范围分别向对方展示本方的证据。在展示中遇到诸如某份证据是否属于展示范围等程序性问题时,可以由法官及时裁决。另一种是控、辩双方在法定的时间、地点、按法定程序进行证据展示,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我们更倾向于有法官参与的证据展示模式。因为只有在法官参与下,控辩双方证据展示的结果,才能得到法官的认同和配合,特别是在控辩双方在证据展示中出现争议时,没有中立的法官居中裁决,证据展
示很难进行。但是否每一次证据展示都必须有法官参与呢?当然也不能太过机械地理解。建立证据展示制度是为了能使控辩双方达到力量平衡,更好地保护被告人的权益,如果控辩双方的证据展示能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顺利进行,法官就没有介入的必要。
(三)证据展示的时间
为了保证证据开示和效果,使得公诉人和辩护律师能够为证据展示做好准备,对证据开示的时间,笔者认为定在公诉人对案件审查完毕以后,提起公诉前进行比较合适。
(四)证据展示的次数
英国证据展示分为预先提供信息和义务(duty toprovide advanceinformation),一是指检察官应当向辩护方告知他将要在法庭上作为指控根据使用的所有证据。在案件移送到法院之前,检察官就要将本方全部起诉证据的复印件移送给辩护一方。二是检察官应向辩护一方展示其不准备在审判过程中使用的任何相关材料。这种材料将在检察官的初次展示和二次展示中向辩护方展示出来。结合我国的司法实际,我们认为二次展示的模式既可以适应证据随时都在变化的现实,也符合保证诉讼质量与效率并重的原则,即在诉讼在进入庭审阶段之前与判决之前可以进行第二次证据交换。当然,二次展示也不是要求每个案子都要进行二次展示,要根据案件现实需要来决定进行二次展示与否。
(五)证据展示的内容
1.控方应展示的证据:
(1)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构成犯罪和罪行轻重、责任大小,可以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材料。具体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前的供述及辩解;证人证言,被告人陈述,物证、书证、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等。
(2)不准备在法庭上出示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证据。鉴于我国证人出庭作证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对于证人、被害人的信息以不展示为宜。此外,控方也有权对于符合公共利益豁免原则的证据,拒绝向辩方展示,但应说明拒绝展示的原因。
2.辩护方应展示的证据有: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未达到刑事责任的证据,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据,行为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证据,证明有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情节的证据。
(2)拟传唤出庭或其证言将在法庭上出示的证人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
(六)证据展示的互惠原则
证据展示是双向的制度,检察官向辩护律师展示证据,当然是主要的,但不是说辩护律师就可以不承担证据展示的义务。如果辩护方不承担向检察官展示证据的义务,一旦辩护方在法庭中突然提出有关证明被告人不在现场或患有精神疾病的证据,必然导致检察官措手不及,可能造成审判的拖延和混乱。因此在英美法中建立了“互惠”体制,这种“互惠性”程序设计带有保证控辩双方平等取得双方防御武器的意味,使辩护实现可以增强防御能力,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和风险,避免双方均采用“突然袭击”策略进行对抗。
如英国法律规定辩护方向检察官展示的材料还必须包括一份记载其与控诉方重要分歧及理由的“辩护陈述”。
(七)违反证据展示制度的制裁措施
证据展示过程中,有时难免会发生参与展示一方或多方违反证据展示规定的行为,对此如没有相应制裁性规定,证据展示制度难以推行。美国法律规定:不论是检察官还是辩护方只要没有依法向对方展示有关证据材料,法官均可以将该证据材料排除于法庭之外,使其不具有可采性。
将违反证据展示制度一方未展示的证据予以排除,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制约双方,但不仅过于严苛,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宜根据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措施。具体如下:
(1)无正当理由而不予展示的,法庭可命令其展示;
(2)有正当理由,没有展示的,可延期审理;
(3)对没有适当理由而拒绝展示的,可拒绝采用该证据;
(4)故意伪造、隐匿证据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法的功能在于约束和限制权力滥用,其目的是为被告人
【民事诉讼庭前准备】推荐阅读:
解析关于浅谈我国行政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07-28
再审审查民事诉讼07-23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举例11-28
附带民事诉讼起诉状06-16
公民代理 民事诉讼委托书09-09
民事诉讼律师事务所函12-02
民事诉讼调解中的博弈12-03
民事诉讼代理授权委托书格式09-10
论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05-30
律师在民事诉讼代理中的义务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