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精选8篇)

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篇1

素 材

2011年4月17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肥创新平台落成启用仪式暨现代显示、光伏光热、节能、农产品加工、环境工程5家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合肥高新区举行。该平台(即“一中心三基地”)位于合肥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示范核心区内,面积6.6平方公里,包括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科研集群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合肥高新区将合肥创新平台为依托,集聚优势创新资源,汇集全省乃至国内外创新成果在合肥创新平台转化,为合芜蚌试验区创新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效支撑。

本次启用的“一中心”和孵化基地于2009年6月启动建设,占地面积308亩,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总投资16.35亿元。“一中心”的功能主要是围绕“研发、转化、交易、服务”这一主线,提供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与交易、“科技路路通”信息服务、科技创新人才服务、省市区科技创新“一站式”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以及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各类科技中介等服务,建成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服务的总窗口、信息资源集聚的总后台、高新技术及成果交易的总枢纽。孵化基地主要包括动漫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公共安全产业基地,预计将于2011年6月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已有87家科技型企业先期入驻,计划年内引入企业300家,到2012年培育基地企业产值过50亿元,培育100家高新技术企业,解决4-5万人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以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为抓手,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聚焦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建设,努力打造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先行区和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区。

孵化抚育体系——完善合肥高新区从初创企业到毕业成长企业全流程、专业化、高效率的孵化服务体系。区内拥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园、科园创业服务中心等1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华亿科技园、科技实业园等科技企业加速器,在孵企业600多家,毕业企业300多家。合肥高新创业园通过多种形式与高校院所、培训机构合作,共享教育培训资源,为在孵企业管理人员举办“创业辅导——周四讲堂”系列培训53次,培训逾1600人次。该讲堂时间确定、主题连续,邀请行业专家为企业管理人员讲授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化建设、优惠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周四讲堂”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强,在企业中颇受欢迎,一些已经从创业园毕业的企业也经常来参加培训。

研发平台体系——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端研发体系,区内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117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7个。高新区通过整合中电三十八所、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质院等在公共安全技术领域的优势资源,成立了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研究院瞄准国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和世界公共安全技术发展前沿,重点开展应急信息技术、精确定位技术、热安全技术、环境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与系统集成以及公共安全战略和技术路线研究。阳光电源牵头成立了安徽省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联盟、安科生物牵头成立了安徽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联盟。省科技厅、合肥市政府、中科院理化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在高新区建设合肥家电技术工程院,成立由合肥高创公司投资入股的合肥中科绿色家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运营载体,从事家电高性能材料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工作,支撑和提升安徽家电及相关产业发展。

科技融资体系——政府资金、银行、担保、风险投资、小额贷款、上市融资、科技保险等多层次科技融资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便捷畅通的融资渠道。2010年全区R&D投入约40.3亿元,占GDP的7.5%。高新区大力引进风险投资机构,加快创业风险投资网络建设。由科技部、财政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投资的汇智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已在高新区注册成立,首期募集资金规模1.93亿元。高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发起设立了国安、高科、兴皖3支总额11.5亿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已投项目8个,投资金额3.5亿元。发行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计划,陆续发行了规模为5000万元的“滨湖〃春晓”二期中小企业发展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规模为1亿元的“高新〃时雨”科技型企业信托贷款计划。在全省首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大力推进企业上市,积极推进新三板(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系统)申报工作,培育上市企业10家,70余家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有意进入“新三板”。常年在区内活动的风投20多家;成立2家注册资本共计为4.5亿元的担保公司,为100多家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担保56亿元。国家科技保险试点园区建设深入推进。

中介服务体系——区内参与技术咨询、产权交易、资产评估、创业辅导等中介服务的企业60余家,拥有安徽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安徽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安徽省产权交易所、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等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

人才支撑体系——区内年末从业人员96050人,大专以上67.5%,其中,本科29537人,研究生7092人,科技人员1.9万人,千人拥有研发人员数在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8位,海归300多人。

政策支持体系——在国家、省市政策叠加的基础上,高新区出台更加有力、高效的政策支持,对重大项目提供个性化支持。出台了支持企业上市、吸引海归创业、鼓励动漫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等政策。精选80家科技型企业,实施“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对列入小巨人培育计划的企业从项目申报、资金、投融资、科技保险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亿元规模企业。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鼓励企业推进专利保护和标准化工作。近年来,高新区实施产业化项目1000多项,累计有20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安徽省、合肥市奖励,10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企业拥有有效专利3211项,其中发明专利668项。

得益于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合肥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初具雏形,新能源、公共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含动漫和服务外包)、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10年实现产值190亿元。2011年1-2月累计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6.57亿元。

新能源产业方面: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阳光电源公司1-2月产值同比增长420.13%。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合肥)有限公司1600兆瓦太阳能电池项目开工建设,为全球同类项目单体投资最大,从签约、开工到投产仅用8个月。总投资135亿元全球最大的一体化太阳能产业基地——晶澳3GW“硅片-电池-组件”项目4月11日开工;总投资50亿元的中建材太阳能电池盖板项目开工建设,美国3M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膜项目签约高新区……一个千亿新能源产业基地呼之欲出,高新区也因此成功跻身全国首批13个“金太阳工程”示范区。

公共安全产业。公共安全产业涉及火灾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和电力安全等领域140余家公共安全企业,取得了一批国内外领先、具备产业化前景的技术及产品,从业人员数约7万人,全球“首个开工、首个建成、首个使用”的合肥城域量子通信示范网项目在高新区正式启动,是我国量子通信领域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科大立安的消防自动监控和灭火系统为奥运场馆和世博会场馆作“消防员”。四创电子的天气雷达让奥帆船赛更安全。合肥阳光电源公司承建了世博园区11个场馆光伏发电系统。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研制的测试系统为航天服进行“体检”。四十三所用“芯片”掌控宇航服“体温”。新一代信息产业。高新区在智能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基础相对较好,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量子通信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拥有以科大讯飞、工大高科、中电四十三所、维天运通等为代表的一批实力较强的技术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下一步将重点发展智能技术直接相关的产业,包括语音、图像、传感器、软件、嵌入式系统和信息化解决方案等,并推动智能技术和产品在智能家电、汽车电子、智能交通和智能电网等传统产业的应用。2010年6月,高新区申报的“合肥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得科技部批准,作为全国唯一的以智能语音为主题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将对推动语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构建产业链起到积极的作用。2006~2010年科大讯飞连续五年夺得了国际英文语音合成大赛的冠军,并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建立了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拓展海外市场。动漫及服务外包企业300余家,依托时代出版、幸星数字、科大恒星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动漫、手机游戏、数字出版和软件外包等产业,打造国家动漫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生物技术产业方面:依托安科生物、荃银高科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新型疫苗、中药创新药物、重组蛋白质药物等产业。环保节能产业方面:依托国桢环保、东方美捷、瑞煌光电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及环境污染检测设备、水质检测设备、LED照明等产业。

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篇2

河北省省委省政府对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翻两番”的具体发展目标, 制定了“一条主线、两大支撑”的发展战略,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撑之一。可见,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已是我省全面建设环京津、沿渤海经济强省的必经之路。

一、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 我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 其中有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已经发展成具有市场规模大、收益水平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省级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如安平丝网、辛集皮革、清河羊绒等, 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自2006年河北省科技厅首批认定“安平丝网、辛集皮革、高阳纺织、桃城工业橡胶、孟村弯头管件、清河羊绒、景县橡塑、白沟箱包”十五家省级区域特色产业基地以来, 我省县域经济增长明显加快, 2007年至-2009年又有三批新增的区域特色产业基地, 分别为:正定板材、高邑建陶、文安胶合板、永年标准紧固件、盐山管道设备、、南皮五金机电、鸡泽球磨铸件、沙河平板玻璃、峰峰矿区煤化工、临西轴承等。截至目前, 我省现有省级区域特色产业基地55家。

二、县域特色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意义

就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而言, 特别是县域特色产业, 自然资源、历史原因、区位条件等影响因素已是不可改变, 人才引进、政府扶持、劳动力投入等因素可以调整, 创新导向则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股不可逆转之流, 是县域经济走向繁荣的必然趋势。因此, 建设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创新体系意义十分重大。

(一) 只有创新, 才能培养县域特色产业新优势。

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大多都是借助于生产要素禀赋发展起来的, 但是当时的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劳动力的优势在如今的形势下已经弱化目前的问题是:规模以上企业比重低;科技竞争力薄弱, 因此, 构建县域创新体系已是培养县域特色产业新优势的必然趋势。

(二) 只有创新, 才能提升县域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我省绝大多数的县域特色产业营业收入市场比重低, 很少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我省食品、纺织、服装业近年来市场竞争形式不容乐观。如清河羊绒业, 受到“南北夹击”, 北方的内蒙古凭借羊绒原产地, 优势十分明显, 南方的江浙一带基础设施雄厚, 技术先进, 人才济济。清河羊绒业原有优势降低, 必须通过创新, 形成新的优势, 才能摆脱严峻的竞争形势。

(三) 只有创新, 才能促进县域特色产业壮大和升级。

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原有优势已不存在, 只有通过创新, 提高产品生产技术和精加工技术, 培养高端产品竞争优势;提升科技优势, 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理念, 创造品牌优势, 才能促进产业的壮大与升级。

三、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县域经济的发展与技术创新息息相关, 没有技术创新, 县域经济就无法发展。因此,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非常必要。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 培育、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其次, 以市场为导向, 加强农业技术创新, 结合本地优势,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第三, 进行“产学研”合作, 采用建立研发中心 (委托研发或合作研发) 、科技成果转让等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 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

产业要创新, 资金是关键, 没有稳定的融资制度作保障, 创新等于纸上谈兵。只有稳定的投融资金融制度作为保障, 县域特色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最大化。企业要强化经营管理、重视资信建设, 才能提高融资能力其次地方政府要加强政策扶持, 提供支持性财税政策, 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作为保障;第三, 加快银行机制创新, 设立专业的中小企业银行, 为县域企业提供提供适宜的融资服务。

(三) 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人才短缺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只有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才能更好的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围绕特色产业积极开展技术培训, 培育新型农民。鼓励农民创业, 发挥自身优势。其次, 加强人才培养, 重视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 提供其发挥才能的机会;第三, 建立薪酬激励制度, 留住人才。

(四)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是以中小企业发展为前提, 在河北省县域经济中, 绝大多数企业为中小企业, 因此, 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才能增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地方政府加大扶持中小企业成长的力度, 提供政策资金、财税优惠等各类支撑体系;其次, 完善服务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等服务水平, 提供信息、咨询、孵化、融资等多方位的服务,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五) 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县域特色产业随着规模的扩大, 会遇到技术难题, 但是对于单一企业而言, 自身综合实力难以解决。如何解决这些技术难题, 是县域特色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难点。依托服务机构尤其是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是个可行的方法。生产力促进中心背靠政府, 服务企业的特性, 是其它机构无法比拟的, 它具有资金支持、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其次, 生产力促进中心依托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服务的公益性、非营利性是平台运行的基础;第三, 根据不同县域的实际情况, 建立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摘要:县域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分析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阐述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意义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篇3

关键词: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一、引言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早在20世纪初就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一种有利于创新和构建创新优势的制度安排,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层面向产业集群层面演化,集群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各地区都非常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实施积极的集群创导,制定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当前,我国许多经济区域,尤其是沿海一带涌现了大量产业集群,它们有力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和扩散,促进了地区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非常不平衡,大多数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较低、产品档次不高的特点非常明显,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

因此,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有利于企业了解自己面临的发展环境,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创新与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创新战略,增强竞争优势;也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客观认识所辖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状况,制定合理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

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是指在一个产业集群范围内,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积极性,高效配置产业集群创新资源,将创新构想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综合能力。它是产业集群对知识积累、学习能力、竞争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的有机整合。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以创新理论为指导,结合产业集群的特点,按照系统全面、科学实用、可操作性、灵活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来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为,首先通过查阅文献、深度访谈等方法,初步探究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的因素及其条款;接着在较小范围内进行预测试,删除掉部分不必要或不重要的条款;最后进行大范围正式测试,开展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并得到各指标的因子载荷。

本文从四个层面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反映了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实力,是决定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它通过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层次和深度,制约产业集群创新活动的开展。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新技术使用数量、技术创新扩散程度、技术人员比重、信息化程度、新产品开发数量和企业设备更新速度。

(二)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即创新的成果,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必须最终体现到创新绩效上。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用群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及授予量、产业集群经济效益、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四个指标来衡量。

(三)创新投入

创新投入资金量,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影响。集群内各企业为保证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研发资金的投入是必要的。这其中,既有绝对量的考查,也有相对量的考查。R&D经费投入、R&D经费占销售额比重、群内企业人均培训支出等三个指标体现了产业集群的创新投入力度。

(四)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产业集群创新活动有效运作的外部力量。在硬件既定的前提下,环境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才能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从创新的过程来看,企业、政府、中介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当地的文化和价值观所决定的技术实力,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因此,中介服务机构数量、高校及科研机构数量、政府支持力度、群内创新文化等四项指标是产业集群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决定着创新环境的好坏。

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

假设现在要对某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以供投资人或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参考。

(一)建立评价指标集

根据本文第二部分建立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得到因素集E={技术水平I1,创新绩效I2,创新投入I3,创新环境I4}。

(二)确定因素集的模糊权重向量:A=(a1,a2,a3...am),Ai=(ai1,ai2,ai3...aim)

本文第二部分已指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权重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加以确定,这与传统使用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相比,具有较大的客观性和优越性。

在获得各指标因子载荷的基础上,二级指标的权重依据因子分析各主因子方差贡献率来确定,三级指标相对权重由其因子荷载大小确定,以“新技术使用数量”为例,其权重为0.8157/(0.8157+0.8233+0.7028+0.5943

+0.7115+0.6627)。具体计算过程限于篇幅,不再列示,最终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见表1。

(三)确定评语集:V={v1,v2,v3...,vn}

vj(j=1,2,...,n)表示由高到低的评语。模糊综合评价主要是给予所有对评价对象有影响的因素综合考虑,这样就能从评语集中获得一个最优的评价结果。要想得到较准确的评价结果,评语等级需划分得更细,而相应评价过程就会繁琐、难以把握,所以对评语等级要作出适当的选择。基于技术角度和可操作性的考虑,本文的评价集合采用五个等级,即V={v1,v2,v3,v4,v5}={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四)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由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复杂性,定性、定量指标同时大量存在,因此采用调查、专家评估打分的方式确定。设专家人数为X,xij为把因素Ii评为vj的专家人数,则:

rij=xij / X (1)

而R=(rij)m×n,可以得到R。

邀请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学者、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对要考查的产业集群进行评价,共筛选出有效问卷10份,整理后见表1。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B1=A1oR1=(0.07943,0.27392,

0.46131,0.15087,0.03447)

B2=A2oR2=(0.04294,0.16227,

0.48913,0.21840,0.08726)

B3=A3oR3=(0.12982,0.39726,

0.3,0.13646,0.03646)

B4=A4oR4=(0.17525,0.47817,

0.22649,0.07242,0.04767)

(五)二级模糊综合评价,进行复合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B=AoR (2)

将上面求得的向量B1,B2,B3,B4作为二级模糊评价的模糊关系矩阵,则 B=AoR=(0.08749,0.28506,

0.41982,0.15815,0.04948)。

(六)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

对于各种不同的评价结果,相应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实践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简单平均法、最大隶属度法和加权平均法。评价结果为常数的情况适用简单平均法,需要量化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则选择加权平均法。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评价一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在多个对象之间选择一个,故采用最大隶属度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比较简便,且合理性比较强。

设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为:B=(b1,b2,b3,...bn),bs=max{bj}。则该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评价结果为bs,属于第s个评语等级。由上面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可知,max{bj}=0.41982,s=3,因此可判断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属于“一般”。

进一步分析,由二级评价结果中第3个评语的隶属度0.41982最大,可知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属于一般水平,且与评语2的隶属度0.28506最接近。这表明: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早已达到一般水平,与较好的水平差距不算太大。故该产业集群需要继续努力以保持、巩固阶段性成果,使创新能力尽快达到较好的水平。从一级评价结果看,4个二级评价指标中技术水平、创新绩效这2个指标属于3级评语的隶属度明显大于其余4个级别的评语,因此这2个指标都属于中等水平;而创新投入、创新环境这2个指标属于2级评语的隶属度即处于较好的水平。创新投入、创新环境较好而技术水平、创新绩效一般,这反映出该产业集群存在经营管理问题,或者是存在其他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如制度不合理、创新机制不健全等。

四、结语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涵义、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在查阅文献和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并介绍了评价的整个过程。该评价体系简单适用,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①陈林生. 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5(4):108—110

②赵忠华. 创新型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绩效研究[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72

③孟芳. 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J]. 《商业时代》,2011(7):116—117

④杨冬梅,赵黎明,陈柳钦.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79—81

⑤胡蓓,古家军.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7):144—147

⑥古家军,谢凤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6):480—481

⑦刘峰,林涛,龚卢芳.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J].《江西科学》,2007(6):334—337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河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1B802)阶段性成果〕

(尹猛基,1982年生,河南信阳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

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篇4

吕德胜

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既是推进“三农”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部署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任务,提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农业产业体系的竞争力。要建设好现代农业,关键在于构筑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笔者认为需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任务。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要求,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拓宽农业内涵和外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展农业产业领域,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这种复合体将农业产业相关环节紧密相连,构成一体化的、涵盖其价值的形成和分配的经济系统。它是经过历史演化和市场竞争,由市场化农业及与其相关的产业所构成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端形式。

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出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要抓好三大体系建设:一是农产品产业体系。必须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棉花、油料、畜牧、水产、蔬菜、水果等各个产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二是多功能产业体系。必须在发挥农业提供食物和原料功能的同时,加快培育和拓展与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物能源等密切相关的循环农业、特色产业、生物能源产业、乡村旅游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等,充分发挥农业多种功能,增进经济社会效益。三是现代农业支撑产业体系。必须加快发展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信息咨询等为农服务的相关产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措施。《决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根据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同时,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逐步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和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在稳定发展粮食生

产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棉花、油料、糖料、马铃薯等大宗产品,加快发展畜牧、水产、园艺类产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

二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和安全监理能力,普及主要粮油作物播种、收获等环节机械化,加快研发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轻便农业机械和适合大面积作业的大型农业机械。要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给予信贷支持。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发展。

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重要支撑。一方面要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发挥与科研院所合作优势,培育高产高端高效农业;另一方面,以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沼气建设和低碳经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及加工品的有机化、标准化和绿色认证水平;再就是加大科技推广服务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真正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

四是加强社会化服务,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

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供销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五是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农村流通现代化,重视市场流通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建设,健全农产品批发和零售、现货和期货市场体系,推广连锁配送现代物流方式,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

六是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七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要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点

(仅供参考)

1、“十二五”发展所处和“两个时期”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2、“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性

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十一五”成绩概括(三句话)

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4、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国际国内形势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一个坚持、四个更加)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坚持”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7、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

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工作任务(“五个要”)

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

平,……。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9、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的“11字”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0、全党必须增强的“五个意识”

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篇5

作者:胡家强时间:2011-11-2

4摘要:蓝色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给海洋渔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我国现行海洋渔业立法存在的不足也使其面临挑战,分析概括日本、欧盟渔业法律体系的构建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关注渔业产业政策动向,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渔业法律体制,能够确保并推动整个蓝色经济产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蓝色经济;海洋渔业;产业法律体系

一、蓝色经济兴起给海洋渔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自20世纪60年代“蓝色经济”、“蓝色产业”作为海洋经济同义语被提起即受人们所关注,并频繁出现于上世纪末我国沿海地区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文献中,并成为本世纪以来最热议的词汇之一,甚至成为一种力量的象征、财富的象征。目前,海洋开发与利用、蓝色经济的兴起与发展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联合国文件亦称“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一个海洋强国的实力最终会体现在它的国际地位以及它的经济实力上。在整个国际世界都在追逐海洋的大环境下,我国也正在由一个海洋大国慢慢迈向海洋强国之路。党和国家对蓝色经济的重视为我国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战略指引,海洋渔业作为传统的海洋特色产业在逐步实现我国海洋强国之路征途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各种资源、能源等问题的显现,拥有丰富资源和巨大发掘潜力的海洋开始赢得广泛重视。蓝色经济的发展热潮汹涌袭来,新兴的蓝色产业迅速崛起,不仅得到了各界专家学者的热烈追捧和研究,而且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在推进新兴蓝色产业发展的同时更不能忽视传统的海洋经济产业,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产业中最传统的产业之一,对于推动蓝色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海洋渔业产业的法律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于当前蓝色经济的发展趋势,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改善的话,不仅不能推动蓝色经济的发展,反而会成为影响蓝色经济发展的阻力。蓝色经济更加倡导技术开发与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海陆一体等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战略思维对当前渔业经济的产业政策以及其法律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均带来了不少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体现在渔业产业法律体系的结构单

一、内容单调上,更体现在其法律规范所体现的海洋渔业的产业政策与海洋经济发展要求的差距上。蓝色经济的崛起使得海洋渔业产业势必成为推动其发展的力量之一,因此,我们更需要紧随当前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与改革其产业发展政策,创新和完善自身的法律制度,发挥其原有的资源优势,保持持续的发展动力,促进整个蓝色经济的发展。蓝色经济不仅给海洋渔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更为海洋渔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挑战与机遇并存是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的崭新课题。

二、我国海洋渔业立法现状的不足及挑战我国的海洋渔业产业发展很早,但相关的法律建设却十分滞后。我国也是一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大国,整个东部沿海地带自北向南贯穿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岸线颀长且平坦,我国的海洋资源状况比起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我国对海洋渔业的开发、利用与管理却远远落后于日本。首先,我国1986年才通过了《渔业法》,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专门对渔业产业的开发与发展作出规范与价值引导的法律文件,也是我国渔业产业的部门基本法,是制定其他渔业法规的基础,但是,就是这样一部基础的渔业法律,却没有关于渔业产业最基础的渔业权的规定,而渔业权是渔业和渔业产业的核心理论问题之一,对于整个渔业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且,随着蓝色经济产业的兴起,庞大产业法律体系慢慢形成与发展,作为其产业体系法律内的重要构成之一,这部基础渔业法律对于支撑渔业法律体系显得过于单薄,更不要说整个蓝色经济法律体系,且《渔业法》自颁布至今,尽管修订过两次,但是修改的内容和幅度都很少,其内容及相关政策规定相对于蓝色经济的发展而言,都显得有些落后。其次,尽管国务院根据《渔业法》等基本法律制定了相应的行政法规,如《渔业法实施细则》、《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但这与渔业产业自身的重要性相比,立法引导和法律规制仍显不足,在整个蓝色经济产业的视角下更显得力量薄弱。再者就是省市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行政规范将面临更大的革新,随着蓝色经济及蓝色经济区概念的提出,海洋特色鲜明的优势地区势必要率先发展,地区蓝色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地区立法扶持,海洋渔业也不会例外。然而我国的地方渔业法律不仅不成体系、内容杂碎,而且大多是在《渔业法》和《渔业法实施细则》的基础上,针对地方实际作出的细致性解释,基本上没有超越先前的法律法规,其特色不够鲜明,且适用范围相对狭窄,法律效力层次较低,因此,考虑到适应整个蓝色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性渔业法规必须进行一场全面的革新。纵观我国整个渔业立法,专门的立法太少,整个体系显得单薄,完全不能满足蓝色经济产业发展及蓝色经济法律网体系构建的需要。而我国渔业立法方面的滞后与不足,也反映了国家政策对这方面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不够。与其他海洋大国、强国相比,我国的渔业法律数量不仅少,且涉及的领域狭窄,甚至在渔业金融、渔业保险等方面还存在空白,并未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仍需努力和加强。范文中国网网/

三、日本、欧盟渔业法律体系对我们的启示日本一直致力于海洋强国的建设,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日本有着悠久的渔业发展史和发达的渔业。日本的渔业立法相当完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渔业产业法律体系。日本渔业产业法律体系是一个由不同类别、不同层次调整渔业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形成了以《渔业法》、《水产基本法》等产业基本法为主,包括《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法》、《水产资源保护法》、《关于在专属经济区行使渔业等主权权利法》、《外国人渔业活动规制法》、《沿岸渔业改善资金助成法》、《沿岸渔场整顿开发法》、《中小渔业融资保证法》、《渔业近代化资金助成法》、《渔船法》、《渔港法》[1]等15部基本法和多个相关法律在内的多层次的法律法规体系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渔业法律形成了一个涉及渔业管理与资源保护、水产业振兴与发展、渔业保险救济以及渔船、渔港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法律体系。而且日本新近通过的《日本海洋基本法》,确立了日本海洋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是日本各海洋法的“母法”,突出体现和强调了日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战略,规定了政府需要采取

必要的措施,建立起完整的机制以保护和管理海洋资源,提高渔场生产力,通过充分开发利用海底石油、天然气、锰矿、钴矿等资源,振兴海洋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2]。应当说,《日本海洋基本法》以日本海洋法律中的“宪法”姿态又重新对渔业产业及整个海洋经济产业作出了战略指引,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十分看重其海洋渔业在整个蓝色经济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作用。日本渔业法律产业法律体系结构鲜明,调整的范围相当广泛,法律体系相当完备且内容丰富,对我国的渔业经济构建以产业基本法律为基础的渔业产业法律体系带来了很好的启示。

欧盟覆盖了整个欧洲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被海洋包围的欧洲,发达的渔业产业经济为整个欧洲的海洋经济作出巨大贡献。可以说,渔业产业经济是欧洲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催化剂之一,当然,这与其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分不开的。从立法机构角度看,欧盟渔业法分三类,即欧盟基本法(prima law)中有关渔业的条款、次级渔业法(secondary laws offisheries)和欧盟法院裁决的有关渔业的判例法(case law)。基本法包括创立欧盟的条约、修正性条约和新成员国的入盟条约。欧盟法律基本属于大陆法系,但也保留了英美普通法系的特色,这使得欧盟法院的判例也构成了欧盟法律的重要渊源[3]。而且从《欧盟未来海洋政策》绿皮书和《欧盟综合海事政策》蓝皮书等战略性文件,我们可以看出整个欧盟海事政策是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的[4],在这一战略方向的指引下,整个欧盟的渔业法律制度也开始向着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渔业、多产业链条的总体方向发展,这是在整个国际社会面临渔业资源日渐枯竭、新兴渔业链条产业迅猛发展大背景下的正确调整,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的。纵观整个欧盟核心国家的渔业法律制度,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国家普遍实行渔业配额制度,而且十分重视在海洋捕捞、水产品质量以及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他们的海洋渔业立法十分丰富,法律体系也相当完善,在渔业金融等许多方面都具有自成体系的法律系统[5]。如欧盟最新通过的《反海洋渔业非法捕捞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部法律十分重视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出口水产品的质量,站在整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通过法律的手段引导海洋渔业经济的可持续[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欧盟等海洋渔业发达国家的渔业立法不仅体系完善,而且内容也相当丰富且先进,他们海洋战略的目光都很长远,整个渔业法律体系的价值引导也着重于渔业经济甚至是整个蓝色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开发利用渔业资源中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重视发展质量。

四、完善我国海洋渔业产业法律体系的思考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要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离不开对整个蓝色经济产业的扶持,而对产业的政策扶持更是离不开法律的引导与规制,因此,对整个蓝色经济产业法律体系的建设就成了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但是我们都知道,蓝色经济产业是一个很年轻的名词,蓝色经济是由海洋经济转化而来的,世界范围内对海洋经济的研究也只开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而蓝色经济是对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蓝色经济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研究与扶持是近几年才被提上议程的新课题。对于一个如此新兴的产业,虽然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但是对其政策扶持以及法律建设等各方面的成果几乎空白。那么,我们对蓝色经济产业法律制度的建设及研究应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通过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其产业项下的某个具体产业政策及法律制度进行构建,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经济的发展。虽然蓝色经济是近年来新兴的经济名词,但是海洋渔业却是一个古老而又传统的海洋经济产业,尤其是

随着整个蓝色经济产业的崛起,各个海洋经济强国尤其是渔业发达国家都在不断加强对其研究和重视,特别是渔业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形成了自己各具特色的海洋渔业管理体制并致力于自身渔业法律制度建设,这对我国未来渔业法律制度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在立法的方向上,可借鉴欧盟立法的经验。他们立法研究起步早、发展成熟,而且立法先进,站在世界法律发展的最前沿,能够准确把握最新的立法动向甚至引导整个法律界立法潮流的方向。

比如说,欧盟的海洋渔业立法开始向可持续发展的立法方向倾斜,重视整个海洋经济的协调和持续发展,这个方向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虽然我们对海洋渔业的研究已向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我国的立法却是滞后的。改革开放后我国渔业的发展势头非常迅速,渔业生产关系每年都在进行调整和变化,但我国渔业立法规划总是滞后于渔业生产发展。尽管这种滞后是所有法律体系中都存在的诟病,但在我国业已提出蓝色经济,并确定我国应由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的海洋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应及早做好传统渔业向现代海洋渔业产业过渡的立法价值取向,并以此加强海洋渔业立法,有效地从源头上减少这种滞后以及其不良影响。

其次,在法律体系的框架构建上,我们可以多多借鉴日本的立法经验。日本整个法律体系包括渔业产业法律体系的结构十分严谨,对我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学习意义。我国当前渔业法律体系虽然是层次较为分明的三级法律体系[7],但是体系模式过于简单,而且立法数量太少,根本撑不起一个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立法建设,提高对海洋渔业产业的关注,深入其系统内部抓准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立法,既要提高立法的数量也要重视立法的质量。如此,加强渔业产业基本法律建设,在构建起一个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的海洋渔业法律体系的基础上,作为对于整个蓝色经济产业法律体系网的支持,促进蓝色经济的发展。

再次,应在蓝色经济视角下加强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的法律体系建设。蓝色经济的发展热潮给整个海洋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春天,在各种新产业风起云涌之时,海洋渔业作为最传统的海洋经济产业之一势必要有所革新。因此,在对整个蓝色经济产业政策进行研究的同时更要密切关注渔业产业的政策动向,在整个蓝色经济发展战略要求的指引下,对海洋渔业的产业政策进行调整革新,构建产业政策基本框架,建设渔业信息交流机制,推进渔业合作发展机制,促进渔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渔业法律体制,从根本上确保我国海洋渔业产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确保其对整个蓝色经济产业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渔业经济产业立法既要有综合性的基本立法,并作为对整个产业体系内各个方面的基本法律规定和价值引导,同时又要重视各个单独的渔业产业的专门立法,并逐渐形成一个以渔业产业基本法为龙头,以渔业开发、利用与保护法为核心,并由各个单独渔业产业专门立法构成的,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海洋渔业产

业经济法律体系网。

参考文献:

[1]张合成,孙海文,李清.日本渔业法律体系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 2002,(4): 4-6.[2]周怡圃,李宜良.《日本海洋基本法》系列研究———法律内容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7,(4): 28-30.[3]刘新山.欧盟渔业法和共同渔业政策综述[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5).[4]Penelope Kent.Law of the European Union[M].Harlow,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1.108.范文中国

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篇6

项目工作总结

“生鲜牛奶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示范与产业化”项目组

(二○一○年十二月十日)

一、项目单位简介

二、项目背景与来源

中国乳业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奶源问题。行业发展速度过快、奶源供应不足、管理不到位时,就容易出现问题。一条完整的奶业产业链要经过奶牛养殖、奶站收购、企业加工、代理商营销、超市零售等环节。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29039个奶站,主要分为规模牧场、养殖小区、乳品企业投资兴建的奶站和流动奶站,后两种是监管难点。近几年来中国乳业“井喷”发展,相应的监管却没有跟上,一些资质差的奶站被不法商贩所控制。而乳品企业之间的奶源争夺战也使得这些奶站有机可乘,向乳企提供了不合格的原奶。“三聚氰胺”事件并不是食品农药残留、被污染等传统的食品安全问题。传统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通过传统的安全监测系统控制并预防,但此次“三聚氰胺”事件完全是有人蓄意添加毒害物质。追其源头,还是奶源出现了问题。而造成奶源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奶农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我国奶源生产规模小,分散养殖居多,产奶量低,分散和混合饲养、收购和加工,不利于推行标准化技术和统一产品质量标准。农民无标生产,企业无标加工、无标上市、无标流通。二是企业和奶农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各大企业基本靠争奶源拼市场,奶源基地建设投入少,与奶农之间基本上是买卖关系,没有建立利益连接机制,使得弱小的奶农几乎没有价格谈判的筹码。三是奶业产业链条上各环节对接不紧密。种植、饲料、养殖、挤奶、收奶、送奶、保鲜、加工、配方、包装、出厂、上市、流通等环节对接不紧密,没有无缝对接,出现大量漏洞和危害关键点环节。一些生产者、收购者、加工者、销售者片面追求产量,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容易出现漏洞。四是产加销不配套也不衔接。我国奶牛养殖、牛奶加工的迅速发展都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拉动了奶业的发展。由于乳品工业和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时间短,产销之间未能建立有效的连接方式。五是加工企业采标不好。在发达国家的食用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上普遍采用GMP和HACCP等方法建立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而国内食品加工企业中,GMP、HACCP体系和ISO9000体系的建立、应用很薄弱。这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本项目立足现有奶牛规模养殖小区,从奶源基础层面入手,充分发挥奶牛专业合作联社作用,强化奶牛规模养殖小区管理。根据HACCP原理,实施奶源危害分析与控制关键点,建立奶牛良好生产规范。通过奶牛生产投入品统供监管、生态养殖技术托管、关键岗位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和牛奶集中收购检测销售等,构建生鲜牛奶安全保障体系。

三、项目工作与效果

(一)项目工作

1、项目的组织落实:项目实施由常州市联农奶牛合作联社总负责, 负责项目组织实施、成果转化示范与推广应用;为项目实施提供组织和经费保障。常州星运农民创业科技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项目设计、制定相关生产技术标准,技术培训服务与关键技术优化研究。本项目由常州市联农奶牛合作联社理事长行业工程师承尧兴担任项目负责人,全面组织协调项目的实施与推广,由常州星运农民创业科技服务专业合作社曹雪林高级畜牧师任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的技术攻关,制定相关产品与技术标准.项目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7名,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4人,具体承担本项目的实施.2、项目实施

项目组按照要求结合联社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奶联社就项目事宜举行了下属奶牛合作社理事长会议二次,各层次相关人员培训三次,并编写《奶联社》简报二期。在聪聪奶牛小区投资100多万建设了集中挤奶大厅及冷藏设施,按装了录像监控设备,完善了牛奶收购销售监控体系。挤奶大厅的建成减少了鲜牛奶的生产周转环节,使鲜牛奶直接进入冷藏罐,堵截了奶户掺杂使假的途径,有效地提高了牛奶质量。奶联社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就奶牛引进、人员管理、生产管理、牛群防疫、消毒措施、兽药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并加以落实。特别是对投入品进行了统一管理,由合作社对奶牛饲料和兽药、种源等实行统一采购供应,极大地克服了奶户自行采购的质量风险,形成了奶牛养殖投入品集控体系,有效保证了牛奶质量。注重奶牛疫病防控,对引进奶牛实现隔离措施,由合作社对奶牛引种、疾病实现统一管理,减少了疫病风险,同时避免了抗奶的产生。

3、项目完成情况:本项目按预期目标完成科技项目合同主要考核指标各项任务。

(1)技术指标:形成安全优质牛奶及奶牛颗粒精料新产品二个 ;安全优质牛奶新工艺一个,《奶牛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安全优质牛奶》和《奶牛颗粒精料》等标准三项; 《奶牛生态养殖模式比较》

论文一篇。

(2)经济指标:项目生产销售饲用安全优质牛奶5200吨,实现销售收入1628万元,利税152元;户均创收1.08万元。

(3)其它指标:形成3000头奶牛示范应用基地,销售收入分别为9900万元和30000万元,增收节支分别为240万元,1400万元。人均增收2.83万元。

4.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本项目资金使用严格按照“科技项目合同”规定执行,除科技拨款资金20万元外,全面落实自筹资金182.04万元,实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管理,执行项目资金预算(详见经费决算表),并按项目要求委托审计单位进行了审计。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生鲜牛奶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为生鲜牛奶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但在奶牛小区,由于历史及经济方面的原因,主要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大部分的奶牛小区为散户集中而来,户均养殖奶牛数为15头左右,户数人员较多,养殖人员进出频繁,有较高的疫病风险。

二、作为奶牛主要食粮的青饲料往往采用附近青草或菜叶为主,在农药使用高峰季节,青饲料或菜叶有农药残留可能,也会对生鲜牛奶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奶牛小区要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本场人员进出更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业主收草时注意观察、询问,避免采集有农药残留的青饲料。联社及奶牛小区更要加强此方面的培训宣传管理工作,确保生鲜牛奶的安全。

工作总结一般含以下内容:

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篇7

一、产业创新与创新体系

在哈佛大学熊波特教授的著作《经济发展概论》中, 提出了创新这一理论。创新是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全球所认同, 是发展里程碑中所必须的一个要素, 创新的成功意味着一个国家整体素质的进步, 创新的转变意味着一个国家人才的不断增加, 也意味着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一种表现。它指的是, 把生产要素以及生产条件引入生产体系, 创造新的生产价值, 创造出一个新的市场、创造新的供应源泉去构建一个新的组织形式。它的成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 在熊波特的创新理论发表之后,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索罗先生的研究, 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由经济学家弗里曼先生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从此以后就构建起一套非常完美的理论。对于创新, 我们所倡导的创新应该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努力, 在更替传统的模式下进行探索和研究一种新型的平台, 在创新的过程中, 最主要的还是要讲究它的时效性。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出版产业正在脱胎换骨地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无论是从服务平台、技术手段还是内容形式上都进行着改革和创新, 它深刻地影响着出版企业运行机制的改革。然而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就一定会演变出以数字出版为前进目标的创新格局。所谓的数字出版创新就是指在新闻界、学术界、科研界以及各个企业方面加以不断的修改, 把传统的陋习和不完善的地方都进行一定的改进。

二、数字出版创新模式

常规创新模式, 其所针对的主要是企业在开展创新市场、技术不确定性所采取的一种方式, 它极大地反映出了企业的组织能力。创新模式体现了创新的总体特征, 是动力、方向还有组织形式以及关键创新要素等要素的一个集合体。我国目前关于创新模式的研究非常多, 它可以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开展分类。比如说自主创新、合作创新以及模仿创新等, 它是以企业以及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类的。另外, 我们所知道的依托企业、依托科研院所和依托高校, 它依据产业创新的重点将产业创新进行一定的规划。我们可以依据产业的创新内容对产业创新分类和规划, 其中包括技术创新, 产业链、应用与政策创新, 运营商的服务模式, 内容提供商的产品创新模式, 技术服务商的技术创新模式, 以及终端设备提供商所主导的体验创新模式, 均是由创新主体分类的。总体来说, 创新技术可以分为四种, 即以商业模式创新、以技术模式创新、以组织创新和以管理创新为主。

三、浅析数字出版产业创新模式

通过以上的分析, 数字出版创新模式可以主要分为几大类, 分别是以知识增值服务为主导的一种新的创新模式、是以内容产品为首要任务的一种创新题材, 其创新模式分别针对的是版权运营、设备生产商。以下我就对知识增值服务主导的创新模式进行分析。

1. 知识增值服务主导的创新模式

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 企业凭借优势整合各项资源, 同时开展数字化和结构化, 针对不同的用户, 通过对它的内容质量有效管理就可以提供不同产品形式的高度结构完美服务。下面我来说一下知识增值服务主导的创新模式。创新主体, 作为一个内容集成商, 其所产生的创新服务, 是借助技术、产品创新而完成的。

2. 内容产品主导的创新模式

作为传统机构的创新主体, 对提供内容到提供的转型中, 以成立专门的数字出版和运营公司, 与此同时引入一定的社会资本, 从而建立起全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进一步地实现企业组织革命的改革。编辑方式、排版手段、印刷产品被数字出版企业所利用, 这些企业利用现代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用户的新特点, 勇于创新服务理念, 开拓新的渠道, 实现了从产品提供到产品服务的一个转型, 最终可以实现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 使得企业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产品主导的创新模式可以这样概括, 创新主体是内容提供商, 创新过程是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还有服务创新, 它所生成的创新结果就是产品创新。

3. 设备生产商主导的创新

终端设备提供商是以技术为代表, 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来加强集成研究与开发, 对数字地品防盗技术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使得数字内容可以统一地编码处理, 实现了出版产物一体化。而且它广泛地结合内容资源, 将内容和终端绑定, 将读者的吸引力全部聚集起来, 让读者对于数字产品以及书的阅读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摆脱了以往看书难, 求书难, 找书难的尴尬局面。生产商利用技术、产品、服务的创新演变了终端创新。这种创新将带领我们的数字产品走向一个新的里程碑, 不再是单调的、枯燥的、繁琐的以及缓慢的一种模式, 而是多元化的、兴趣盎然的、简单的以及快速有效的一种新型的创新数字模式。它带来的效益不仅仅只是一小部分, 而是将我们的数字平台创新技术引领到全球, 这种技术给我国在教育方面、科研方面带来了质的飞跃。

4. 版权运营主导的创新模式

新媒体企业是以数字出版商为代表的, 这一创新模式以读者为中心, 充分发挥着特性化定制, 一次创建可以多次重复性使用, 强大的搜索能力、链接以及交互等不同的性能, 利用渠道, 例如手机平台、终端、阅读器等各种数字设备, 构建起读者与媒体之间的平台, 使得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更加频繁, 构建了立体的营销渠道。版权运营商利用产品、技术的创新升华到版权创新。

四、数字出版产业创新

面对层出不穷的数字出版产品, 日新月异的出版业态不断地创新数字模式和不断扩大的出版队伍, 我国的法律和相关法规对于这方面的监管已显漏洞百出。应该在法律上加强这一数字产业的要求, 使得数字版权的保护和数字资源的共享成为一种互补的状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 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出版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构建以数字出版内容为主体的平台。大部分企业将开放、共享的观点贯彻到数字出版中, 在网络中实施数字资源共享, 构建和其他网络服务互联互通的数字出版平台。也有很多企业通过“云服务数字平台”对站内的资源进行权限的控制、选择性的发放渠道以此赚取一定的利润, 这也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平台的创新模式, 运营商可以通过“云服务数字平台”这一渠道去挖掘和分析客户的购买以及查询, 还有点击率等行为。综上所述, 数字出版平台一定会演变成数字出版产业的一种新型的模式。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构建必然是一个多元合作的过程, 扬长避短、合纵连横的竞合关系必然会成为将来数字出版产业即将到来的一种完美的模式。

五、结语

现代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是我国现代经济的主要体现, 在我国数字产业当中, 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 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字产业的发展, 我们就应该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上作更多地探索和研发, 更好地为我国的科研以及教育还有文化做出一定的贡献。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成功会给我们以后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的情况下, 我们应该牢牢地掌握政策, 把握好一切机遇, 坚定信念把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推向一个全面的、完善的、没有任何纰漏的阶段。为实现我国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提升我国软实力而不懈地开拓创新数字出版产业。

参考文献

[1]陈丹, 张志林.数字出版产业创新模式分析与展望[J].中国出版, 2011 (13) .

德州:建设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体系 篇8

九大举措

助力行业管理

据德州市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廷兵介绍,面对目前国内纺织行业遇到的各类困难,德州市纺织行业迎难而上,积极创新思路,从行业定位到技术创新,从营销战略到安全防范,九大举措全方位助力行业管理。

一是定方向。面对目前纺织行业遇到的国内外棉价差,德州市积极贯彻国家、省《纺织十二五规划》和国家《纺织强国纲要》,制定了市《纺织服装产业规划》并加以贯彻,积极打造德州市纺织服装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少用原棉,开发非棉、新型纤维产品,极大地避开了棉价的影响,使德州市成为全国著名的新型纤维纺纱基地。

二是走出去。积极组织德棉、华源、恒丰、华乐、华芳等重点纺织企业参加2012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中国国际家纺展览会、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等10多个行业专业展会,扩宽市场,争取客户和订单。

三是请进来。多次邀请国家、省纺织行业协会及棉花协会在德州市召开企业座谈会,承办了中国工程院第163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年中经济运行分析会、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年会等,行业院士、领导、专家等纷纷解读国家政策的影响、棉花市场行情、纺织行业生产经营分析及预测,为企业理清思路,规避风险,提高效益给出了良好借鉴。

四是抓创新。推荐华源生态科技的“锦密纺”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推荐德棉、华源、恒丰、奥博获得省级产品开发中心;组织德棉、恒丰、华源、盛泽等公司的30余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五是争创先。推荐华源、恒丰、华乐等8家企业为“2011~2012年中国纺织服装企业500强”;推荐华乐、华源、元济、恒丰、宝鼎、中原等6家企业参加行业评比并跻身中国棉纺织行业百强;推荐宏祥集团参加行业评比并跻身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百强;推荐神龙毯业参加行业评比并跻身中国家纺行业百强。

六是促管理。推荐德棉、恒丰2项成果荣获“2012年山东省纺织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创新成果”,推荐德棉的准备车间QC小组、恒丰的贺英华QC小组等5个QC小组荣获“2012年山东省纺织行业优秀管理小组”称号。

七是办大赛。承办了“山东省棉纺行业粗纱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全国选拔赛”,极大地促进了全市纺织职工学专业、学技术、比贡献的热情,保持行业经济的良好运行。

八是抓安全。针对行业的特点,重点节日期间、夏季防汛、高温高湿季节及时预防及时部署安全检查,保障了德州市纺织企业的安全生产。德州市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荣获“山东省纺织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德棉、恒丰等8家企业荣获“山东省纺织安全生产安全先进企业”。

九是诉实情。广泛调研,理性分析,客观反映行业、特别是企业当前生产经营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上级部门、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

四项措施

为产业发展护航

在产业推进方面,德州市全力推进纺织服装产业招商工作,四项措施为招商引资保驾护航。

成立组织机构。分管市长亲自挂帅,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纺织服装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力负责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

明确招商目标。七大领域为招商重点,包括新型纤维材料、高端纺织装备制造、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高档特色服装、品牌家纺、高档面料和高技术环保染整。

突出布点招商,五大区域成首选。即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福建、港台。拜访国家及地方行业协会50余家、纺织企业院所200余家,邀请恒力集团、乔丹体育、佐岸服饰、八方布业等60余家企业到德州考察。

加强战略合作,多方联合助规划。德州市全力推进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战略合作,争取到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对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进行顶层规划设计,对园区规划、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项目引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目前,波司登的康博实业扩产迁建项目、北京铜牛的盛源服装项目、东方雨虹的天鼎丰非织造布项目、香港啄木鸟的羊绒服饰项目、港洋实业的精纺呢绒项目、恒丰集团的100万锭新型纺纱项目、华源生态科技的芳纶阻燃纺纱项目、华乐实业的汉麻纺纱项目、宏祥土工合成材料工业园等均先后落户德州。

退市进园

转型升级换新貌

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前身为1981年建厂的德州第二棉纺织厂,是一个建厂30多年的老国有纺织企业,占地200余亩。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厂区严重阻碍了城市规划的落实,也制约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为此,德州市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退市进园”工程,将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作为全市“退市进园”首批试点单位,于2012年9月9日成功搬迁至德州恒丰工业园。

企业在搬迁过程中,淘汰了落后产能,升级了国际、国内先进的纺织设备和实验检测仪器,同时扩大了规模,建成了省级技术研发中心,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

与此同时,原厂区实施德州唐人中心城市综合体项目,通过高效的空间营造设计,与周边的城市开发形成互动,使公共空间相互连接,构筑了安全舒适和商业价值极高的城市空间环境。

在陈廷兵看来,德州市纺织行业通过明确行业目标、明晰产业定位,创新产业推进新思路,加强多方战略合作等一系列的举措,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建设现代纺织产业体系的道路上,还有更远更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人性的枷锁读后感下一篇: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