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最坏小区处理(精选6篇)
在无线网络维护工作中,对最坏小区处理是一项主要的工作。最坏小区包括高掉话(TCH或SDCCH)、高拥塞(TCH或SDCCH)和低接通(TCH或SDCCH)等小区。不同的最坏小区有不同的成因,我们会对不同类型的最坏小区进行针对性处理。由于最坏小区可以按持续性分可以分为突发型最坏小区和非突发型最坏小区,所以我们可以先判断小区是突发最坏小区。突发情况
突发最坏小区就是指一直指标都比较好,但在某时段开始指标突然变坏的小区。这种小区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小区受到上行干扰或者小区硬件出现故障导致。
1.1 上行干扰导致
我们可以通过指令RLCRP:CELL=cellname;来查看小区是否受到上行干扰。小区受到的上行干扰主要是由于上行干扰器或者直放站所发出的上行干扰,当发现小区出现上行干扰时,我们要对该查找该小区的上行干扰原因,是上行干扰器上行干扰还是直放站上行干扰,然后再对不同的情况转交相应部门处理。
另外一种情况是小区只有E频段受到上行干扰,这时候我们可以先对该小区的E频点进行更换,看会是否仍然存在上行干扰。如果上行干扰仍然存在则要查找该小区的上行干扰源,同时对小区的E频点更换成普通900频点进行临时处理。
1.2 信道损坏
我们可以通过指令SDTDP:RPTID=106,INT=1,OBJTYPE=CLTCH,OBJ=cellname;(入口指令IMLCT:SPG=0;)来查看小区是否存在信道损坏情况。小区信道损坏可能是小区基站硬件故障或者传输故障导致。
1.2.1 基站硬件不稳定
如果信道不完整我们首先要检查是否基站故障导致。首先我们通过指令RXTCP:CELL=cellname,MOTY=RXOTG;来查得该最坏小区对应的TG号X,然后我们可以通过RXMFP:FAULTY,SUBORD,MO=RXOTG-X;来查得小区是否存在故障。如果发现是基站存在硬件故障则可以通知相应人事进行处理。RXELP:MO=RXOTG-X;1.2.2 传输故障
当检查过小区的硬件没有故障后,我们则要检查是否传输存在滑码而导致。我们先通过RXAPP:MO=RXOTG-X;来查出基站对应的传输设备。然后通过RADEP:DEV=RBLT-xx;来查找属于哪条传输XRBLT;再通过DTQUP:DIP=XRBLT;可以查看到该传输的滑码情况。观看SLIP SLIP2 两值是否大于0,如果是则传输曾经出现滑码,如果该值不断在累加,则该传输有滑码情况,要通知相关人事进行处理。最坏小区
2.1 拥塞小区
拥塞小区可以分为信令拥塞小区和话务拥塞小区。一般如果小区信道出现突然损坏,小区都会有一定的拥塞情况发生,但若不是由于信道损坏而引起的拥塞情况,则要进行进一步分析。
2.1.1 信令拥塞小区
小区信令拥塞主要原因有小区是边界小区、小区话务过高、小区SDCCH信道少,针对各种情况我们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理。2.1.1.1 增加小区SDCCH信道
小区信令拥塞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增加SDCCH的信道数,但SDCCH信道数不可以超过该小区的载波数。如果当SDCCH信道数已经到最大数,则要采取其他方法对该小区进行处理。
2.1.1.2 调整CRH值
如果小区是边界小区则可能由于MS经常进行位置更新而导致小区的信令拥塞,对于该种情况,我们可以调整参数CRH CRH---小区重选迟滞(Cell Reselect Hysteresis)定义相对于小区边界的,以DB计的接收信号强度迟滞,用于小区的重选。取值范围为:0-14。进行修改时的“步速”(step)为2。
加大CRH值可以减少MS重选次数,从而降低小区的位置更新次数减少SDCCH数。所以,调改CRH值可以对降低小区的SDCCH拥塞情况有一定的作用。
2.1.1.3 调整小区其他参数
小区出现信令拥塞有可能是由于小区覆盖范围过大导致,可以修改ACCMIN,CRO等小区重选参数,小区功率等参数进行修改,以减少SDCCH数。
2.1.1.4 小区扩容
当以上处理方法都使用后都未能解决小区的SDCCH拥塞情况,可以考虑对小区进行扩容以解决信令拥塞问题。2.1.2 话务拥塞
2.1.2.1 修改半速率
小区话务拥塞可以同过增大半速率来相对增加该小区的信道数,从而吸收更多的话务,但对使用半速率信道的用户来说,话音质量会有所下降。所以局方对半速率的使用有一定的比率限制。
2.1.2.2 话务分担
小区拥塞可能是由于覆盖范围过大而导致,我们可以适当对该小区的功率、ACCMIN、CRO等小区参数以及加大天线下倾等方法进行调整,以减少小区话务。
小区拥塞还可以通过将话务分担到其他地方来解决拥塞情况。话务分担可以通过改变小区的LAYER、LAYERTHR(切换电平)以及LAYERHYST(层间滞后,小区优先级)等值来改变小区的层间切换门限,使小区的话务分担去其他小区。或者改变拥塞小区附近小区的LAYER、LAYERTHR以及LAYERHYST等值以吸收拥塞小区的话务。另外还可以改变拥塞小区和附近小区的其他切换参数修改,以改变小区的话务情况。我们还可以通过适当调整附近小区的天线方向角来使附近小区话务均衡
另外拥塞小区还可以通过开启小区负荷分担功能,该功能是在业务高峰期把一部分业务的负荷分配到相邻的小区,这个功能在BSC中执行。具体请参考:
2.1.2.3 小区扩容
如果小区在进行适当的调整后拥塞情况仍然存在,则需要考虑对该小区提出扩容,或者增加基站来进行话务更好的吸收。2.2 高掉话小区
小区掉话包括SDCCH掉话和TCH掉话,其中SDCCH掉话一般是由于上行干扰或者硬件故障导致,而TCH掉话主要是由于覆盖、上行干扰、切换和硬件故障等原因导致。
2.2.1 SDCCH掉话
SDCCH除会因外部上行干扰和突发性硬件故障外,频点的上行干扰以及硬件的隐性故障都会令SDCCH掉话数增多。
2.2.1.1 频点上行干扰导致掉话
当小区发生信令掉话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通过RLCRP:CELL=cellname;来查看是否小区上行干扰情况,观察小区是否有某些时隙ICMBAND比较高。如果是,我们再检查是否ICMBAND高的时隙是否集中在同一个载波上。如果不是就要先把小区的跳频关闭,然后检查是否同一个频点的ICMBAND高,如果是则可以确定该频点受到了上行干扰。我们可以将该频点进行更换。
我们也可以通过使用OSS工具RNO中的FAS来收集小区的上行干扰情况,并根据其上行干扰情况来进行频率更换。
如果小区没有明显的上行干扰情况,我们将高信令掉话小区的主频更换成更干净的频点,然后观察小区指标,如果小区指标未发生好转,则要更换回原来频点。
2.2.1.2 硬件隐性故障导致信令掉话
1、小区信令掉话可能是由于硬件存在隐性故障导致,我们可以先查到问题小区的MO,然后再通过指令RXMFP:FAULTY,SUBORD,MO=RXOTG-X;来查看问题小区是否存在FAULT CODE。如果的确有某些硬件存在故障,则要通知有关人事进行处理。
2、如果查不到硬件有FAULT CODE存在,我们可以先通过RLCRP:CELL=cellname;来查看是否小区上行干扰情况,观察小区是否有某些时隙ICMBAND比较高。如果是,我们再检查是否ICMBAND高的时隙是否集中在同一个载波上。如果ICMBAND高的时隙是集中在某一载波,先将该载波闭掉,再看小区的指标是否转好。如果转好,我们就可以判断改载波存在故障并提基站检测单将其换掉。
3、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该小区的MOTS来查看是否某些载波的断线率偏高,如果存在该种情况,则先将该载波闭掉,再看小区的指标是否转好。如果转好,我们就可以判断改载波存在故障并提基站检测单将其换掉。使用OSS工具PMR中的MTR功能也可以查看到是否小区的某载波断线率偏高。
4、若上面所述方面都未能检查出问题,我们可以对载波闭掉,再观察小区指标是否恢复来查找是否有某些载波存在故障。如果某载波被闭掉后指标好转,我们就可以判断改载波存在故障并提基站检测单将其换掉。
2.2.2 TCH 掉话
处理TCH掉话小区,首先我们要先对小区的掉话进行分析以找到造成掉话的主要原因。TCH掉话初步分析可以分为上行干扰造成、硬件故障已及其他原因。其中如果质差掉话占一定比例的小区,我们可以初步确定它是上行干扰造成的掉话,而主要以突然掉话为主的小区,则可能是由于硬件故障造成。至于其他情况,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
2.2.2.1 上行干扰及硬件故障造成TCH掉话
基本上行干扰以及硬件故障造成TCH掉话的小区,我们处理的方法与上面提到的处理相同原因的SDCCH掉话的方法相识,都是按方法查找出上行干扰频点或有故障的硬件并进行处理。2.2.2.2 TCH掉话分析
对TCH掉话小区进行分析,我们一般先收取该问题小区的统计进行分析,先观察该小区的掉话原因,主要可以分3大类:弱信号掉话、质差掉话和突然掉话。如上所述,对于质差掉话和突然掉话,我们可以先怀疑是否由于上行干扰或硬件造成。在排除了上行干扰和硬件故障原因后,我们再对收取小区的其他数据进行分析,其中主要是分析弱信号掉话小区,例如:小区的MRR指标、NCS数据、切换情况和测试情况等。
1、MRR指标分析
对小区收取MRR指标,可以观察到小区多方面的指标,针对弱信号掉话,可以主要观察小区的上下行信号是否平衡以及TA会否过大。如果出现上下行信号不平衡或TA过大情况,则可以初步确定该小区存在过覆盖问题。对于过覆盖小区,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小区的天线下倾角,适当调整小区的定位参数、功率、层间值等参数来进行处理。
2、NCS数据分析
小区掉话的一种情况是由于小区漏定重要邻区,而导致MS会出现无法切换到更好小区而导致掉话的情况。而通过收取小区的NCS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小区是否漏定义了某些小区,并对其进行补定相邻关系。
3、切换统计分析
小区如果不能正常切换到相邻小区,可能会造成掉话。通过切换统计可以查看到小区的切换是否切换成功率低。如果一小区切向另一小区经常出现回切现象则可能导致MS掉话。针对该情况,要先分析两小区之间的切换参数,以及切换目标小区是否存在拥塞情况。如果是参数导致切换失败,则要对参数进行修改,如果是由于小区拥塞导致切换失败,则要对目标小区进行拥塞处理。
4、测试数据分析
对问题小区进行测试,可以了解到小区的现场情况,特别是下行信号情况。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到小区是否存在下行质差情况,如果出先质差情况时我们可以按上行干扰的方法进行分析是否频点存在下行干扰或硬件故障,并对相应情况进行跟进处理。通过测试也可以发现到是否有小区与测试小区漏定义相邻关系,如果发现则可以对漏定义相邻关系进行补定义。
2.3 接通率低小区
小区接通率低主要是由于上行干扰、硬件故障以及参数设置不当导致,前两项的处理方法同掉话小区基本一致。而参数设置不当主要是BCCH和BISC的设置不当,如果两小区距离较近而BCCH和BSIC都相同,则有可能两小区都出现接通率低的情况,这时要对两小区的BCCH和BSIC重新规划才可以解决问题。
小区的信令接通率有时一直都处于一个偏低状况,但找不到原因,我们可以将该小区的BSIC进行更换,这样有可能令到该小区的信令接通率恢复正常。
网络优化中的拥塞问题主要体现在TCH拥塞和SDCCH
拥塞。TCH拥塞率和SDCCH拥塞率是网络优化考核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并且这两个指标还影响到了其他的考核指标,如无线接通率,话务量,话务掉话比等。下面就简单谈一下我对拥塞问题的看法。
一、SDCCH没有拥塞,TCH出现拥塞
1、我们可先检查实际信道组合方式,结合SDCCH话务量看看SDCCH信道是否配置过多。若配置过多,可将SDCCH信道通过修改信道类型,修改为TCH信道。
2、进行话务均衡,减少话务量,降低
拥塞。话务均衡方式很多,如修改小区重选参数,切换参数,调整天线等,这里不再作详细说明。
3、增加基站或载频进行扩容。
二、SCCCH拥塞,TCH没有拥塞
1、我们可先检查实际信道组合方式,结合TCH话务量看看SDCCH信道是否配置过多。若配置过多,可将部分TCH信道通过修改信道类型,修改为SDCCH信道。
2、启动SDCCH动态分配。
3、增大T3212(t3212=0-255), 位置登记消息需要上报至VLR,延长移动台周期性位置更新时间,可以大大降低系统负荷,包括BSC,MTL,SDCCH等等的负荷。如将T3212=60 增大到T3212=120,使周期性位置更新时间由6小时变为12小时,大大降低系统负荷。系统内各小区T3212 应一致。当BSC处理器过载时,也可考虑增大t3212。
4、频繁的位置更新引起SDCCH拥塞。如果位置登记区的边界位于城市主要道路的两侧,或是其他人群密集的区域,会造成该区域内移动台发生频繁的位置登记,加重SDCCH的负荷,产生拥塞。我们可以通过调整LAC,即调整小区的 CGI降低拥塞。
三、TCH和SDCCH都出现拥塞
1、进行话务均衡,分出话务量,减少
小区负荷。
2、增加基站或载频扩容。请指正和补充
SDCCH信道没有配置满时:加SDCCH信道;(RLCCC)
SDCCH拥塞,TCH不拥塞:修改CHAP=0-》
1/2(立即分配),但要留意,有可能导致话务掉话突然增多,在发现话务掉话突然增多后,为了保障指标,应返回参数;(RLHPC)
SDCCH拥塞,TCH也拥塞:在此情况下,一般
没有调整的空间,不过,有可能这种情况是出在位置区边界导致的,从话务报表中的LOCATING UPDATE次数可以看出,如是在位置区边界,可以加大周边小区CRH或减少其CRO改善(PT<>31时);(RLSBC)
启用信令信道自动调整功能;(RLACI)
启用R10版新增的增加SDCCH信道的新功能;
(参数MAXSDCCHTRX,TN,不过要留意TRH负荷问题)
TCH拥塞:
小区配置载波数多,而周围基站也拥塞:提议加
1800站或补点;
小区配置载波少,周围基站也拥塞:提议扩容;
小区拥塞不严重,周围基站不拥塞:尝试修改功
率,CELLOAD(DTHNAMR/DTHAMR),CRO,LAYERTHR,BSTXPWR和BSPWR等参数,减少覆盖范围,减少本小区话务,或加大邻小区覆盖范围,吸收本小区话务;
本小区拥塞严重,周围基站不拥塞:除扩容,调
整参数均衡外,还可考虑调整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以均衡话务;
由于突发问题或长期无法扩容导致的严重拥塞
小区:考虑调整到第三层(LAYER=3);(RLLHC)
由于载波隐性故障不能指配导致拥塞,此时需通
过MOTS定位载波,对其进行闭解甚至重LOAD数据进行观察,实在不行就更换该载波;
安钢金信公司从2004年成立以来, 开发建设了御景园一、二期, 安阳地税局紫薇家园, 水冶永通公司住宅楼, 为安阳人民特别是安钢职工居住质量的改善创造了条件。
2008年底, 舞矿研究意向由安钢金信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来开发其职工住宅楼———河东小区, 并报请集团公司研究。2009年初, 集团公司办公会研究批准舞矿的决议。2009年6月份, 金信公司开始着手办理前期开发手续和准备工作, 并在9月份正式组建了安钢金信房地产开发公司驻舞钢市开发建设河东小区项目部, 并迅速投入各项工作。
河东小区规划总用地5.91公顷。西侧以板式小高层住宅为主, 东侧以21层高层住宅为主, 其中小高层7栋, 高层5栋, 共12栋住宅楼, 建筑总面积15.66万m2, 地下水位是-4.6m, 建筑朝向均为正南正北。小区道路顺畅, 楼栋周边设置环路, 安全便捷。区内设有多处地面停车场, 停车率100%。河东小区环境优美, 设施配套完善, 为小区营造舒适、健康、和谐的氛围创造了条件。一期计划先开工7栋小高层, 各楼长60m, 宽16m, 筏板基础, 由于地基承载力只有180kPa, 达不到设计值230kPa, 因此使用换填法进行处理比较理想。根据舞阳铁矿实际情况, 其生产的人工砂石料均是铁矿生产的废渣, 主要产品为石子和机制砂, 正好是地基换填的好材料。河东小区项目建议采用碎石换填垫层。
实践证明, 在管理人员的正确指导、设计技术人员的潜心研究和施工人员的精心施工下, 经过两个月的苦战, 于2010年3月25日圆满完成了土方开挖和回填工作。
回填结束后, 进行了载荷试验, 每栋楼选择3点, 根据这3点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结果, 判定本工程碎石换填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均大于230kPa, 满足设计要求。
后来, 本工程在主体施工过程中, 及时进行沉降观察, 目前主体已封顶, 累计沉降量只有2mm左右, 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2 河东小区小高层住宅楼换填垫层法施工技术创新
由于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 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根据地基承载力和下卧层强度要求, 经过对几种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劣比选后, 最终确定采用换填法处理地基。换填垫层法采用的回填材料多种多样, 不同的回填材料形成不同的垫层, 有砂垫层、碎石垫层、素土或灰土垫层、粉煤灰垫层及炉渣垫层等。以往经验多采用2:8或3:7灰土垫层以及CFG桩。但是由于当地碎石丰富, 运输方便, 施工简便, 施工机械设备简单, 工期短, 造价低廉, 因此, 优先选用碎石垫层。结合地质报告和甲方提供的填料材质, 地基土采用碎石加石屑垫层换填。
该建筑场地位于伏牛山余脉, 根据《地勘》报告资料:地基土层分布不均匀, 作为持力层的卵石层坡度较大, 相当于将基础设置在陡坡上。为了充分利用卵石层强度高、压缩性小的特点, 在本次地基处理方案中将山地卵石层作成台阶形, 将高台阶上的卵石层按照设计标高均超挖500mm, 然后在该部分进行首次换填:用粉质粘土又回填至设计标高。最后进行地基整体换填。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上部台阶处地基沉降, 最终达到调节整栋楼沉降均匀。
在河东小区碎石垫层施工中采取的技术创新措施是:
(1) 首次在山区地基上进行建设。
(2) 水下土方开挖:明沟排水, 将土体分两步分别挖除, 第一步挖深3-4m, 第二步挖深3-5m, 辅以人工清土。
(3) 首次采用水下回填碎石。
(4) 分层铺设厚度的确定, 创造性地使用了国外的研究成果, 并采用重型液压振动压实机。
(5) 创新性地研究了垫层压力扩散角, 按当地开挖基坑经验来确定其大小值。
(6) 停止降水后, 地下水对地基承载力的综合影响。
(7) 压实系数采用矿渣垫层的压实指标。
3 河东小区小高层住宅楼换填垫层法施工和技术措施
根据设计图纸的以下各项要求进行施工:换填垫层施工应注意基坑排水, 不得在浸水条件下施工, 必要时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垫层换填后的质量要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5,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原位测试结果确定, 设计要求不低于230kPa;垫层回填施工结束后, 宜及时进行基础施工。
河东小区场地内, 地下水是上部滞水, 水量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 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测得地下水位在-5m—-6.5m之间, 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 挖土机挖方的台阶高度, 不得超过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 技术人员决定分两步机械开挖, 第一步挖深3-4m, 土方全部由自卸汽车直接运走, 第二步挖深3-5m, 这部分土含水量大, 土方全部甩在基坑周围, 推土机推平, 人工清底, 坑底周围设明沟, 集聚到集水坑, 由水泵抽排出。
碎石垫层下是粉质粘土, 厚度2m以上, fak=180kPa, 分层回填碎石时, 在底部先铺200mm厚机制砂, 再铺第一层碎石1000mm厚, 由于粉质粘土为饱和土, 机制砂与碎石阶梯形同步进行。还要求明沟排水不得停止, 保证积水不超过100mm深, 这样既能保证质量又能保证铺填的速度。铺好后用压实机压实。第二层从碎石起, 每层铺500mm厚, 直至设计标高。
碎石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设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基本上都是现场技术人员参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结合当地实际, 通过试验确定。通常每层铺设厚度为300mm, 压实遍数为6-8遍, 但现场有18吨的振动压实机, 无技术参数, 《规范》也没有, 技术人员查阅了很多资料, 参考两吨振动力98kN振动压实机的参数 (每层铺设厚度1200-1500m m, 压实遍数10遍) , 确定第一层铺填厚度为1200m m, 压实遍数10遍, 同时为了保证有效压实深度, 振动压实机碾压速度控制在0.5km/h。
确定垫层宽度时, 除应满足应力扩散角的要求外, 还应考虑垫层应有足够的宽度及侧面土的强度条件, 防止垫层材料向侧边挤出而增大垫层的竖向变形量。而常用的方法是按扩散角法计算垫层宽度, 或根据当地当时经验取值。现场7栋小高层住宅楼均是筏基, 垫层厚度均在0.25倍基础宽度左右, 侧面土抗压强度较高, 因此垫层压力扩散角取20°。垫层顶面宽度从垫层底面两侧向上, 按当时基坑开挖时的放坡系数确定, 顶层每边走出基础底边300mm。
碎石回填到水位以上后, 开始停止降水, 地下水通过碎石垫层的毛细孔渗透流出, 基底标高高于常年地下水位标高, 场地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无腐蚀性。碎石垫层的压实系数由于不便于检测, 但性质与矿渣垫层相似, 现场技术人员决定采用矿渣垫层的压实指标, 即最后两遍压实的压陷差小于2mm。每栋楼回填量约6700m3碎石, 7栋楼合计4.7万m3, 这么大的工程量, 技术人员按选用的施工机械、换填材料及场地的土质条件进行现场试验, 以确定压实效果。
4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勘察单位建议河东小区小高层住宅楼地基处理方法采用CFG桩, 建设单位技术管理人员经过了解当地实际情况, 提出采用碎石换填法, 并在施工中使用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 不仅降低了成本, 还缩短了工期,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 节省井点降水费用。按40天工期考虑, 每栋楼设备安装、拆除、运行费用为3.8万元, 7栋楼总费用为3.8×7=26.6万元。
(2) 采用CFG桩所投入的费用。参照相同桩长、相同桩径、相同桩距, CFG桩住宅楼的处理费用40万元/栋, 7栋楼总费用为40万元×7=280万元。
(3) 碎石垫层实际所发生的费用。7栋楼此项工程实际发生的费用总和为85万元。
(4) 总的经济效益。总的经济效益为 (1) + (2) - (3) =26.6+280-85=221.6 (万元) 。
(5) 社会效益。在丘陵山区, 碎石和石屑的成本相对低得多, 采用碎石换填垫层造价也低, 矿山废渣的有效利用, 避免了大量耕地被占用, 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应用, 前景广阔。
5 结束语
(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换填垫层法一章中, 基础形式有条形基础和矩形基础两种, 受力面积一般较小, 而河东小区住宅楼是筏形基础, 受力面积较大, 在《规范》中没有涉及。在河东小区施工过程中, 设计技术人员创造性地解决了筏形基础换填垫层法压力扩散角的设计问题, 压实系数的检测问题, 扩大了《规范》的应用范围。
(2) 河东小区场地地下水位较浅, 土方开挖、回填施工中, 地下水对施工影响很大。技术人员根据枯水季地下水位低的特点, 不再使用井点降水法, 而使用水下土方开挖、水下碎石回填等技术和液压振动、压实机等重型设备, 解决了碎石铺填厚度问题这一施工技术难题。碎石换填结束后, 地下水位上升, 施工期间通过控制渗透量, 解决了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
一、工程概况
科苑小区位于省会郑东新区, 占地面积为173 334平方米, 建成后共有住户2 180户。绿化面积为40 000平方米, 小区日排水量约为817.5t/d。考虑到人口的流动和后期的建设, 故污水设计按照40t/h, 即960t/d设计一座中水站。中水主要用于小区绿化、道路清扫等杂用水, 中水基本不用外排, 节约了自来水资源。由于该小区地处中原, 并设置与地下, 故设计时负荷9kgBOD5/ (m3·d) , 高于常规负荷, 占地面积为常规的2/3, 节约土地。
二、设计进出水水质
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设计出水按照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三、工艺流程 (图1) 及设备构筑物
1. 调节池。
调节池内设置穿孔曝气, 一可以防止污水中杂物沉降, 淤塞调节池;二可起到预曝气作用, 对污水中的COD、BOD起到一定的降解作用。调节池设立污水提供泵2台 (一用一备) , Q=60m3/h, H=15m, N=7.5kW;调节池的污水将由污水提升泵均衡地送入后序污水处理设备。预曝气供风由生化池的风机供气。考虑到地下构筑物, 设计容积为400.0m3, 外形尺寸为14.20×11.50×4.0m, 有效水深2.0m。
2. 格栅处理。
由于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后, 有一定的大颗粒及固体漂浮物, 本工艺在调节池提升泵位置设置圆格栅一台, 以阻止污水中的软性纤维物及大颗粒杂质进入提升泵, 以防堵塞水泵、阀门、管道, 确保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采用园格栅外形尺寸ϕ1.0*4.0m, 设计流速0.8m/s。
3. 缺氧酸化池 (A级) 。
缺氧池中的污水和循环回流泥水混合进行缺氧脱氮反应。缺氧池内设置组合填料, 以确保生化处理的效率。缺氧池有效容积140m3, 外形尺寸, 3.60×11.50×4.0m, 有效水深3.40m, 为地下池。
4. 好氧池 (O级) 。
氧化池内的装填生化填料:本工艺采用立体弹性填料, 属密集型生化填料, 该填料表面有比表面积大, 使用寿命长, 易挂膜、耐腐蚀等优点。好氧池有效容积316m3, 外形尺寸8.10×11.50×4.0m, 有效水深3.4m, 为地下池。
5. 二沉池。
氧化池的出水自流进入斜管沉淀池, 进行固液分离, 去除剥落的生物膜和其他杂质。二沉池采用斜板沉淀池, 设计水力负荷1.2m3/m2·h。
6. 消毒池。
经前端各级处理后, 污水中的病毒菌尚未达到标准, 为防止病毒菌传播及水体再次变质, 污染环境, 本工艺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 设计水力停留时间35分钟。
7. 多介质过滤器。
在消毒池内设置杂用水泵, 部分处理出水经后续处理后需回用为杂用水水源, 设计选用DN1800多介质过滤器1台, 进一步去除出水中的悬浮物。
8. 活性炭过滤器。
多介质过滤器后设置活性炭过滤器, 进一步吸附去除有机物等, 设计选用DN1800活性炭过滤器1台, 以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
9. 二氧化氯发生器。
采用无锡产的二氧化氯发生器1台, 设计能力1 000克/小时。
1 0. 污泥池。
污泥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污泥池内沉降的污泥提升进入污泥池, 污泥池内沉降的污泥由环卫所用的吸粪车抽吸外运。内净尺寸:5.80×4.0×4.0m, 有效水深3.6m。有效容积:83m3, 储泥时间:3个月。
1 1. 风机房/设备间。
地下式,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内净尺寸:11500×3200×4000;风机:SSR-150, Q=13.8m3/min, H=3m, N=15kW, r=990rpm, 数量:2台, 一用一备。多介质过滤器:DN1800, 1台;活性炭过滤器:DN1800, 1台;控制柜:一台。
四、处理效果和成本
实证研究中的葛洲坝世纪花园A区属于高档别墅小区, 施工中利用人工湖水系净化循环系统, 体现生态景观水体, 形成湖水蜿蜒, 绿树隐映的景观效果。
1 工程概况
葛洲坝世纪花园A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珞喻东路以南、光谷二路以西, 总用地面积为83 146.8 m2, 总建筑面积为68 647.88 m2, 建筑占地面积为21 626.48 m2, 容积率为0.58, 绿地率为41%, 总户数为206户。在别墅群中挖掘人工湖, 面积3 200 m2, 水深0.4~0.8 m, 总设计水量2 000 m3。水体补充水源为市政管网水源, 水质良好。小区四周为市政道路, 人工湖四周为亲水别墅群, 遇强降水有地表径流汇入湖内, 湖水总体受大气污染和地表径流污染不严重。
2 人工湖污染原因
葛洲坝世纪花园A区人工湖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铺设SBS防水卷材, 形成与地表土壤隔绝的封闭水体系统, 露天环境下易出现以下污染:
1) 由于氮磷营养元素过多导致的富营养化污染。表现为湖水发绿, 出现大量蓝绿藻, 甚至水华。
2) 有机污染物过多而导致的有机污染。表现为湖水污染、缺氧、发黑有臭味。
3) 颗粒物尘埃过多而导致的杂质污染。表现为水中悬浮杂质过多, 透明度低, 有碍观瞻。
3 水处理方案选择
葛洲坝世纪花园A区水处理方案主要采用生态自净法与物理法同步实施的办法改善水质。
1) 生态自净法是通过水生植物、动物构建生态系统, 加强水体的生物化学分解能力, 主要依靠水体的自净能力。其工作原理是:大气污染和降雨形成污染物进入人工湖后, 利用湖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分解, 从而改善水质。
2) 物理法采用水力曝气过滤系统, 通过不断的循环过滤, 在辅以消毒, 依靠过滤功能去除污染物。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人工湖的增压水泵, 使湖水经过水泵加压后流入水处理系统, 进行净化处理、消毒后, 再经过循环水泵加压后流回人工湖。
4 水处理技术
4.1 生态自净法
实施中, 根据现场地形, 设定40~80 cm高差的跌水, 使人工湖内水系形成上下游流动的效果, 同时选用了黄菖蒲、梭鱼草、花叶芦竹、水葱、荷花、慈姑、千屈菜、再力花、水生美人蕉、黄花水龙、萍蓬草、水浮莲、凤眼莲等十余种水生植物, 并在后期投放观赏性鱼类。
跌水的设计, 使水在流动过程中降低液膜厚度, 加速气、液界面的更新, 增大气、液面的接触面积, 充分水流细分, 增大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在空气中充分曝气, 使得水中富含溶解氧, 同时水中的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从表面溢出。
水生植物和动物的使用, 可以利用植物特有的发达根系, 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 吸收有害物质;鱼类也能活化水质, 吸收过剩营养物质, 从而净化水体, 使水中的溶解氧保持着饱和状态, 使水始终鲜化、活化。
4.2 物理法
受建筑主体结构的影响, 实施中我们合理利用空间, 将水处理系统的机房布置在地下室, 选用1台水处理设备, 1台消毒剂投加系统, , 投加量为30.0 L/h, 1台曝气平衡水箱, 容量不<3.5 m3, 设置6台水泵, 利用管网形成进排水系统。通过湖水循环, 达到湖水不外排、不换水, 从而流动净化使用。
湖水循环净化使用的关键一是设备的配套使用, 净化处理的进排水保持平衡, 避免设备空转, 二是净化消毒药物的选择, 要安全、可靠, 功效高。实施中, 可以通过计算与实验, 确定设备参数, 循环周期设定14 h, 净化水循环流量为145 m3/h, 消毒剂投放水池体积选用参数为φ=0.5 m, H=1.2 m, 投加量控制在30.0 L/h, 曝气平衡水箱水池体积选用参数为φ=1.4 m, H=2.2 m, 水泵功率选用5.5 k W。消毒药物选用是混凝剂滤前投加, 采用铝盐, 投加量选用3~6 mg/L, 消毒剂滤后投加, 采用三氯异氰尿酸制成的氯剂溶液, 投加量选用0.1-1 mg/L, 配置浓度控制在5%~10%。药剂均采用湿投, 定量制动投入管道中。
葛洲坝世纪花园A区人工湖采用循环水处理技术后, 平静的湖水通过净化处理排至人工湖, 通过跌水流动, 继而流至处理机房, 湖水周而复始地得到更新, 使全湖进入良性循环, 溶解氧始终达到饱和水平, 形成良性循环, 不变质, 不发臭, 始终保持湖水的低浊度, 有很好的透明度, 水面蓝波荡漾, 湖水清澈, 赏心悦目。
5 结语
通过采用生态自净法和物理法相结合的办法, 对人工湖水体的水质进行处理, 既可以减小劳力投入, 又可以降低管护费用, 且能有效保证水系与周边景观绿化相结合, 营造出动态的美感。
摘要:文章论述了某小区人工湖施工中, 采取湖水净化处理技术, 保证水质, 形成生态景观水体, 同时降低管理维护成本的相关技术措施。
关键词:人工湖,水处理,循环,技术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50268-2008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1 SBR工艺原理.
SBR法是一种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的简称, 又叫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它的特点是连续进水、间歇曝气、间歇排水周期循环, 没有污泥回流系统, 它在一个池内处理污水调节、初沉、曝气、二沉、 生物脱氮, 这个系统不同时间进行不同的操作, 这个池分为5个阶段[2]:进水期、反应期、沉降期、排放期和闲置期, SBR工艺另外的一个特点, 随着时间的不同不断地推流的过程, 在反应、曝气、沉淀都在一个池内周而复始地进行;第三个特点在反应池内好氧- 缺氧- 厌氧交替运行。这个工艺运行的特征将氮化物转化为硝酸盐, 进而转化为氮气, 使出水的氮化物大幅度降低, 尤其是氨氮 (NH3- N) 的含量, 同时还可有效地去除BOD5和悬浮固体 (SS) 。
2 SBR工艺流程示意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 污水进入格栅池经过过滤, 再进入集水井, 流量充足后进入调节池, 由提升泵定量提升进入SBR反应池, 在反应池内进行一系列反应、曝气、沉淀等过程, 达到排放标准加药消毒后外排。外排一部分可以作为灌溉之用, 反应池和化粪池产生的污泥和需要进行压缩抽干后, 经过无毒处理后可作农肥。一方面可以减少投资, 另一方面可以综合利用, 又不影响污水的处理效果。
3 SBR工艺特点
(1) SBR系统是一个适应水量大, 水质处理能力强的封闭系统, 对有机质磷和氮有较好的处理能力, 对于有机负荷冲击力强。 在空间上按序列方式进行的[3], 在时间上是推流式的。 (2) SBR工艺简单、运行方式灵活、运行费用低、占地少, 没有污泥回流设施, 不设二沉池, 出水水质好。 (3) SBR系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条件, 包括厌氧、缺氧和好氧。对磷的吸收是在在厌氧条件下;实现反硝化在缺氧条件下实现的;在好氧条件下实现对磷的吸收和硝化, 而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 (4) 污泥沉降性能较好常见的问题是活性污泥膨胀, 主要是由于丝状菌的不正常生长造成的[4], SBR处理工艺很好地处理好这个问题。
4水量、水质和排放标准。
笔者对某一小生活小区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了统计, 这个小区人口2250人, 户数为629户, 占地面积18.45hm2, 各类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在内共计38人。生活污水包括冲洗卫生间、 洗浴和洗车、厨房洗涤等。每天产生污水量为640 m3, 设计日处理能力为每小时25.8 m3。经过当地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如表1:
5主要处理构筑物
5.1格栅
可以起到拦截这些悬浮物的作用是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 砂石和脂肪、油脂等。
5.2集水池
主要作用用来收集污水, 确保提升泵正常运行, 外形尺寸为3.5m×3.5m×1.8m, 有效容积为19.25m3。
5.3调节池
主要为预曝气均化水质, 同时用来贮存污水、调节污水排放量, 设计变化系数为2.4, 污水排放量为630 m3/h, 有效容积为157.5 m3, 停留时间为6h。
5.4 SBR池
池内污泥送到污泥池进行消化, 设计分为2个池, 池的外型尺寸为8.0 m×6.6 m×3.5m, 每个容积为80 m3, 共计160 m3, 其中有效水深为1.5 m。
5.5污泥池
外形尺寸为2.3 m×2.3 m×3m, 用于污泥的消化, 消化后部分污泥进行压滤, 由拉粪车拉出。
5.6消毒池
外形尺寸为2.3 m×2.3 m×3m, 采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 主要杀死池中的细菌和微生物, 消毒后部分水灌溉树木, 部分水外排。
6运行效果
该小区应用SBR工艺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笔者对5个月运行情况进行了统计, 结果显示出水水质均低于标准限值, 达到了设计要求, 出水水质去除率:石油类大于96%、SS去除率98.3%、氨氮去除率为70.3%、BOD去除率98.2%、COD去除率88.4%、磷酸盐去除率为97.3%。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小区生活污水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污染源。笔者以一个小区生活污水为例, 应用SBR法工艺处理, 对SBR工艺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特点进行了初步的应用探讨, 处理处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小区生活污水,SBR法,应用探讨
参考文献
[1]李红莲.应用SBR法处理小区生活污水[J].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6 (12) :806-807.
[2]黄芳, 吴春容.SBR法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J].科技风, 2013, 11:44-45.
[3]李凌云, 周利.SBR法在难降解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工业水处理, 2007, 2 (2) :1-3.
传统的高速信令仿真方法是用随机数向量作为输入,进行时域仿真。可使用有效的仿真工具实现眼图的期望结果。但对于诸多高速芯片间通信系统的最坏情况,眼图无法由输入较短的随机数准确确定,当使用大量随机数作为输入激励时,仿真时间将变得过长。
Casper首先提出PDA[2]算法,该算法开创了快速时域仿真技术的先河,虽其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无法处理驱动器输出码元的上升边和下降边不对称问题, 而对于实际IC输出的数字信号,其上升边和下降边均存在轻微的不对称,若采用OC门类输出级,则信号的上升边和下降边将极为不对称; 二是无法处理器件非线性问题,如“001”和“101”产生的上升边是不同的。
Lambrecht在专利中 所提出的DER[3]( Double Edge Responses) 法虽解决了上升边和下降边不对称问题,但此方法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得到最坏的码形和眼图; Drabkin等人也提出了类似的算法[4]。
清华大学史睿博士提出的方法[5]可解决上升边和下降边不对称的问题,但其依旧无法处理非线性问题。
J. Ren提出了MER ( Multiple Edge Responses )[6]方法,不但解决了不对称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器件非线性问题,其所撰写的论文为IEEE Advanced Packaging ( 2008) 最佳论文。但J. Ren对MER中抖动的计算叙述过于笼统,最后验证中仅给出了眼高的对比数据而未给出眼宽的对比数据。
本文提出了一种BTDS方法,其综合了MER和DER,并重构眼图,即可解决边沿不对称问题又可得到最坏的眼图及码形序列,克服了DER的缺陷。BTDS可得到精确的眼高、眼宽及抖动数据,较MER更优。此外,BTDS方法优于PDA,且可得到PDA能求得的一切数据,目前该方法也已付诸工程实现。
1 BTDS 算法
1. 1 算法综述
BTDS在“求向量”和“解向量”上均作出了创新。在“求向量”上,BTDS考虑了多种情况,从而提高了精度; 在“解向量”上采用了类似于MER的格子法能捕获最坏码形,且整体精度高于MER。
如图1所示,眼图的轮廓应由最坏的0、最好的0、最好的1和最坏的1构成。其中,最坏的1和最坏的0构成了轮廓的内圈。
图 1 眼图的构成
再深入剖析左半内圈的构成。文中在此不再用最好的1和最好的0这一概念,而使用最好的上升边和最好的下降边这种提法。观察发现,眼图左半内圈由最坏的1和最坏的0构成。而眼图的右半内圈由最好的下降边和最好的上升边构成。其中,最好的下降边的最好定义为: 在最坏的0基础上使其整体电压值下降得最多的边沿,如图2所示。而最好的上升边的最好定义为在最坏1基础上使其整体电压值上升得最多的边沿,如图2所示。
图 2 眼图的左半圈
眼图重要的参数包括眼高,眼宽及抖动。这些参数其实可利用图2得到,即得到眼图的左半圈也就得到了眼图所有重要参数的信息。因眼图是位周期的叠加,故若将图2中的最好下降边向右平移一个UI,然后将最好上升边向右平移一个UI,即可得到眼图的内轮廓,如图3所示。
图 3 眼图的内轮廓
1. 2 算法详解
1. 2. 1 BTDS 之“求向量”
对于“求向量”首先讨论ISI。导致ISI的主要原因从频域上讲是因通道带宽受限,上升边或下降边中包含了宽带的频谱消息; 从时域上讲是因损耗,其与损耗角正切有关。
由图2可知,眼图内圈的左半部分由最坏的1和最坏的0构成。上升边响应是从有效起点开始至截止。
从有效起点开始算起,上升边和下降边向量可表示为
其中,φi表示UI( 位周期) 内点的相位,即代表第几组; n表示每组内的点标号; Tr为上升边响应; Tf为下降边响应; R( φi,n) 为属于相位φi的第n个向量元素,同理可知F( φi,n) 。
其次,在研究串扰时,将会产生串扰影响的传输线定义为动态线[1]; 将受到动态线影响的传输线定义为静态线[1]。根据对称性,在动态线上加激励,静态线感受到的电压波动与在静态线上加激励,动态线上感受到的电压波动,此二者应完全等价。
用公式概括以上关于串扰所述即为
其中,φi表示每个点的相位,即代表第几组; n表示每组内的点标号,Ψr为上升边响应; Rξ( φi,n) 为串扰响应中属于相位φi的第n个向量元素,同理可知Fξ( φi, n) 。
综上所述,当对动态线加入激励,可知
其中,f( n) 为一个UI宽度的激励响应; AISI为ISI对眼图的累积电压; ACrosstalk为串扰对眼 图的累积 电压; Eyeideal为理想眼图。
1. 2. 2 BTDS 之格子法“解向量”
格子法是基于一种动态编程的方法,依靠其可得到最坏的累积电压。其基本表达式如下
其中
N为边沿响应长度除以UI的整数商。rΔt与fΔt是相位为Δt的边沿响应。以上公式就是BTDS的核心思想, 一切讨论均将围绕其展开。
对于一阶BTDS,式( 4) 的意义在于: 对于下一比特,Ab- m,…,b- 1( j + 1) 只可能来自于A1( j) 或A0( j) 再附上b- 1。如图4所示,格子里的数字代表时刻j的累积电压,即Ab- m,…,b- 1( j) 。上升边对后续信号影响标注为图中上升箭头附着的数字,下降边为下降箭头附着的数字,不翻转则为0。若已得到了上升边和下降边向量,图4中上升下降箭头线上的数字代表在j = 0时刻加边沿在主光标上累积的电压值,图4格子中标注的数字为当前时刻光标最坏累计电压值。但需注意的是,假设此刻要求解最坏的1,即在理想1的稳态电压值上进行叠加,因此第二排格子的最后一个将无法取到,即将其置灰; 若要求最坏的0,则第一排格子的最后一个将被置灰。首先,最坏的累积电压为0. 3和 - 0. 3。按照上述,下一个最坏累积电压从格子上来观察应为 - 0. 2和 - 0. 3,则00或01序列被选中。如此类推,由于往黑色的格子路线不能走通,原本最后一列应有两个累积电压值则变成仅剩一个,故即可得到主光标处的累积电压也可得到相应的码形。
这里,以向量F及R对BDTS算法进行说明,并与DER方法进行了比较。
假设F≈R,F = [- 0. 1 0. 1 0. 3 0. 2 - 0. 05 - 0. 05]及R = [0. 1 - 0. 1 - 0. 3 - 0. 2 0. 05 0. 05 ]。F≠R,设F = [- 0. 1 0. 1 0. 3 0. 2 - 0. 05 - 0. 05]及R =[0. 1 - 0. 1 0. 11 - 0. 22 0. 05 0. 05]。
通过表1的比较结果可看出,在计算最坏码型上, BDTS算法给出的结果较DER算法更为精确,所以计算出的眼图也更为精确。
2 BTDS 算法实现
2. 1 BTDS_Tools
BTDS_Tools软件的开发环境及I / O参数为: 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XP; 电脑配置为Intel ( R) Pentium( R) 4 CPU 3. 2 GHz 2. 0 GB内存; 开发软件为Matlab@ R2011b; 仿真软件为Hspice2009。
BTDS_Tools软件的I / O参数: 输入参数为 . tr0格式的文件,位周期( UI) 及参考电压; 输出参数为眼高眼宽数值,眼图的轮廓及眼图。
BTDS_Tools的界面如图5所示,利用BTDS_Tools可产生眼图轮廓。利用BTDS_Tools生成的码形文件放入Hspice中仿真得到的tr0文件又可被BTDS_Tools所读,从而绘制眼图,如图6所示。
图 5 BTDS_Tools 产生眼图轮廓界面
图 6 BTDS_Tools 读取 tr0 眼图界面
2. 2 码型测试
decks参数设置: 上升边为20 ps,下降边为50 ps, UI为750 ps,步长10 ps,仿真时间40 ns。
通常,验证PDA或BTDS等方法在某场合下是否适用有一个评判标准,即其预测的眼图结果与用其得到的码形放入Hspice仿真得到的眼图结果应几近一致。用公式表示即式( 5) 与式( 6)
其中,η为误差; Hpredict为预测的眼高结果; 为HHspice对Hspice其产生的码形仿真得到的眼高结果; Wpredict为预测的眼宽结果; WHspice为Hspice对其产生的码形仿真得到的眼宽结果。
首先将tr0文件导入PDA_Tools,获得眼图眼高, 眼宽及抖动参数值。然后将依据PDA得到的码形导入Hspice中仿真,再记录此时得到的眼高、眼宽及抖动值。实验结果表明,PDA_Tools预测得到的眼高为666. 6 m V,眼宽则为531. 4 ps; Hspice中测量得到的眼高为809 m V,眼宽为608 ps。眼高及眼宽误差均超过10% ,这印证了结论: PDA无法处理上升边和下降边不对称的情况。
若采用BTDS,得到的眼高预测结果为793 m V,眼宽则为698. 4 ps; 用BTDS得到的码形放入Hspice仿真得出的眼高为795 m V,眼宽则为697 ps,如图7所示。并可得利用BTDS眼高的误差为0. 25% < 5% 。
由图8可知,用BTDS预测的抖动为50. 24 ps。将预测得到的码形放入Hspice中验证,得到的抖动为51. 4 ps。统计以上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比较可看出,BTDS算法计算结果明显优于PDA算法。
3 结束语
【工作总结-最坏小区处理】推荐阅读:
小区节水工作总结02-21
小区保洁主管工作总结06-06
物业小区年终工作总结06-11
小区垃圾清理工作总结06-26
小区保洁的工作总结11-16
小区物业保安个人工作总结06-12
小区售房部2011年工作总结07-05
小区绿化上半年工作总结07-22
203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监理工作总结10-22
热处理工作总结12-16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