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帮教工作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置帮教工作情况调研汇报材料(共10篇)

安置帮教工作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篇1

调研汇报材料

一、安置帮教工作基本情况

我乡的安置帮教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司法局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和互相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08年至2010年全乡共接收刑满释放人员31人,截止2011年3月底,在三年帮教期内的刑释解教人员共有36人,帮教率达95%,安置率达77%,重新犯罪的1人,刑释解教人员无脱管失控情况,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一)坚持组织协调一体化,着力夯实工作基础

1、建立组织网络。成立了以政法书记为组长,司法所长和派出所长为副组长的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民政所、社保所、妇联、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司法所。同时,依托司法所建立了安置帮教工作站,全面负责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工作站共有工作人员3人,3名工作人员均为30周岁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全乡35个村也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小组,从而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网络。目前,全乡共建立村级安置帮教小组35个,帮教人员70人。为全乡搞好安置帮教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保证。

2、健全工作制度。为了使安置帮教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们制定并严格落实安置帮教工作的四项制度。即:排查登记工作制度、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走访帮教工作制度、统计报表工作制度。

3、深入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重点排查工作。每年都要对回籍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摸清基本情况,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人员列入重点帮教对象,由司法所、派出所、村干部组成帮教小组,进行重点帮教,落实帮控措施。同时,每年对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分析对策,以便对今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二)坚持帮助教育科学化,着力提高帮教质量

1、帮教工作社会化。结合本乡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把热心帮教安置工作的离退休干部、老党员和知名人士充实到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队伍中,积极开展“一帮一”、“二帮一”和重点对象“三帮一”的结对帮教活动。

2、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实行司法所长(安置帮教工作站长)对刑释解教人员首次谈话制度。为使其顺利渡过从“大墙里”走向社会的适应期,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在全乡范围内对刑释解教人员实行司法所长首次谈话制度。对他们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人生奋斗目标,鼓励、帮扶他们重新就业或引导自主创业。平时注重了解其生活近况,对确有困难的及时给予救助。通过对刑释解教人员定期的走访、谈心、慰问,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政府和社会的关怀,消除他们的顾虑,从而也消除了社会不安定因素隐患。

(三)坚持就业安置市场化,着力拓宽安置渠道

充分发挥各种安置渠道的作用,拓宽安置面,①引导、扶持刑释解教人员自谋职业,经有关安置帮教小组联系协调,尽量给予一定的优惠照顾。②帮助回籍的刑释解教人员落实责任田。③积极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在本地就业,并对他们进行帮教和管理。④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刑释解教人员,与民政部门联系给予社会救济,对符合享受最低生活标准的给予解决低保金。

目前,全乡三年帮教期内的36名刑释解教人员,全部落实了责任田,在本地就业的有31人(其中待业务农的8人,从事个体经营、经商的5人,进厂企打工的18人),外出务工的5人。

(四)科学化使用安置帮教软件,认真做好网络化管理

按照市、县安置帮教工作要求,我乡率先安装并使用了安置帮教软件,有专人负责每天进入刑释解教人员管理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查看,及时对服刑在教人员的信息进行核查,同时做好预释放人员信息回执、下载、通知等,按时对季度工作报表进行认真填报,真正实现了安置帮教工作科学化、网络化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一)衔接管理难。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包括监狱、劳教所与其原籍街道、乡镇司法所、公安派出所等有关部门的衔接等,环节较多,必须做到环环紧扣,而目前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仍处在逐步完善的阶段,加上刑释解教人员外出务工经商增多,以及人户分离现象严重等原因,要做到不脱管、不漏管难度极大。

(二)安置帮教工作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社会大气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的视角往往只盯在经济工作上,肩上承担的压力大,对安置帮教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部门认为帮教机构设在司法行政部门,就由司法行政部门去管,放弃了自己应尽的职能和政治责任,形成了一个部门唱独脚戏的局面。

(三)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难。刑释解教人员一般都是青少年,他们犯罪时多数是待业或无业人员。当前企业改制、下岗待业职工增多,其本身再就业也存在困难,而作为原来就是待业或无业人员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工作就更难了。社会对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的安置心理承受有限。其一,这类人员始终被怀疑是否改造好了,安置他们会不会成为包袱;其二,下岗待业的人员尚未安置,还优先安置刑释解教人员,岂不是遵纪守法的人反不如违法乱纪的人。正是由于上述种种的原因,刑释解教人员回籍后工作安置难是普遍现象。这些人一旦工作得不到妥善安置,没有生活出路,游手好闲,有可能影响社会治安,甚至走向重新犯罪的道路。

(四)安置帮教工作的经费有待于进一步落实。基层工作本身就很繁琐、复杂,要真正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就需要有良好的办公设施(电脑等),另外,此项工作还需要经常深入到村、到家走访和调查他们的思想情况,和在生产、生活中的情况等,及时的因人施教,落实帮教措施。这些工作的经常化就应解决车辆及车辆用油问题,才能有利于工作的扎实有效。

安置帮教工作原创调研报告 篇2

安置帮教工作原创调研报告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简称安置帮教工作,是在各级政府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活动。如何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帮扶,提高安置帮教工作效能,是我们需要探索的一个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分类帮教这一点进行深入探索。

一、安置帮教工作现状分析

目前,浦口区安置帮教已经基本形成党委政府领导,综治部门指导协调,司法行政为主,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舆论普遍支持的格局。目前的工作重点,主要通过建立“服刑在教人员信息核实管理”、“预释解人员回执录入”、“重点帮教对象必接必送”、“过渡性安置基地管理”等工作制度,推动安置帮教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做到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有人接、有人管、有人帮,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以上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刑释解教人员起到了管控,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有效的贡献。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安置帮教工作存在的不足。对全区安置帮教人员,不分类别的统一管理,难免会出现漏洞,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扶缺少针对性,不能有效的解决他们的困难。同时往往还会造成管理力量分工不协调,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不到帮扶效率的最大化,往往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使把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合理的分类,进行分类帮教,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投入较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从而推动特殊人群管理工作深入有效的开展。

二、安置帮教人员的主要类别与分类标准

1、安置帮教人员的类别

要想进行分类帮教,首先得对全区安置帮教人员的数量、人员的基本情况和现实表现进行全面了解。对此,应当对安置帮教人员登记造册,根据安置帮教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心理状况、社会行为以及现实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科学的甄别后,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创业类、安居类、隐患类和弱势类四个大的类型。

2、分类的标准

创业型标准具体包括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自主的成功创办企业或者经济实体,当前已经对社会做出贡献,不仅能够解决个人及其家庭的生活问题,而且能够带动周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类人员。安居型主要是指,已经改过自新,回归社会后,能够尽快融入社会生活,建立稳定的社会生活圈,能够自谋职业、自食其力,上尽孝道,下尽责任,与邻里能够和睦相处,没有违法违规现象发生。

隐患型的具体标准主要是指因严重的刑事犯罪入狱,如贩毒或者其他暴力性犯罪入狱,表现不佳又不思悔改,有过重新犯罪记录,并且有重新犯罪倾向,有仇视社会的言论和行为,经常违法违规。

弱势型主要是指缺乏或者丧失基本劳动技能的老、弱、病、残的人员,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同时也无生活来源,或者因为家庭的突然变故等原因落入困境的安置帮教人员。

三、安置帮教人员的具体划分方法

1、调查摸底

全面摸清五年以来全区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他们的个人情况、思想状况、家庭情况、周围社区对他们的评价等等。这是一份工作量比较大的工作,需要我们工作人员实际深入到社区实地走访。在完全了解刑释解教人员的情况后,根据表格填表造册,形成完整的第一手资料。

2、审查分类

根据调查得出来的表格,调查人员、社区代表、邻居代表、心理专家等组成审核小组,根据被调查人员的具体情况,在研究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之后,按照既定标准进行合理分类。

3、建立电子信息平台

根据分类情况,建立信息平台,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的过往经历,联系电话,目前个人的情况,家庭情况,居住地,社区评价以及近期的帮教措施等等。对于隐患型的帮教人员,进行重点帮教,尽量从源头消灭对社会的安全隐患。

经过上述方法,把安置帮教人员进行分类后,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教方案,从而能够更好的开展帮教工作。争取达到“创业人员有人扶、隐患人员有人管、无业人员有人帮”的良好局面。

四、分类帮教的实施

对安置帮教人员进行分类后,安置帮教工作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帮教效果。

1、创业型的安置帮教人员

此类人员的虽然已经很好的融入了社会,但是为了使其能够安心经营,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司法行政机关应该利用相关政策或者文件在贷款、企业用工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帮扶,协助他们解决在实际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提供各种法律支持,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他们的事迹,扩大样板效应。

2、安居型的安置帮教人员

此类人员在刑释解教后,基本上能够自食其力,顺利的融入社会。在对其的帮扶过程中,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主要为他们提供各种方便,解决其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坚持做到“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过去的犯罪经历。在政治上一样对待、在经济上一样支持、在工作上一样信任、在生活上一样关心。”最终使他们能够像普通的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增强他们自食其力、重新做人的信心。

3、隐患型安置帮教人员

这类人员虽然已经离开监所,但是由于教育改造的不彻底或者是一些其他诱因,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和他人人身和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对社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司法行政机关针对此类人员除了协调各职能部门制定工作预案,继续帮教帮扶外,还应该着重解决其生活出路问题,帮助他们在社会上能够自食其力,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时司法行政机关更应该密切关注其思想变化,重点进行思想教育,建立司法所、家庭、社区三级帮教网络,有效防范重新犯罪现象的发生。

4、弱势型安置帮教人员

此类人员缺乏自主融入社会的能力,司法行政机关对此类人员的帮扶,除了一般性的帮扶外,还需要做到一方面积极争取有关政策倾斜、民政有关部门支持和领导的重视,在生活补助发放、低保办理、特殊救济等方面予以重点照顾;另一方面加强对其心理的疏导和沟通,加强劳动技能的培训,努力使其自食其力,能够顺利融入社会。

关于乡镇安置帮教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3

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刑释解教人员的合法权益,对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进行帮助和继续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各有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司法行政机关具体组织实施,动员社会各界解决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各项帮教措施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镇安置帮教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镇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镇安置帮教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安置帮教工作,*镇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安置帮教工作站。各社区、居委会以及*牧场都成立了帮教小组。截止今年上半年,*镇共有安置帮教对象*人,*人接受帮教,*人脱管,*人重新犯罪。已解除帮教的刑释解教人员和现帮教对象共有*人生活困难。

二、*镇安置帮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总起来看,随着*镇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安置帮教工作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安置帮教工作得到长足发展进步。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衔接工作有脱节,主要表现在司法所和派出所之间相互协调不够,在安置帮教工作上不能很好地统一协调起来。各居委会与当地派出所衔接不好,居委会的帮教工作很被动,不能及时主动地掌握新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情况。

(二)安置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基本上自谋职业。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还有待落实。

(三)在帮教方面,尽管各社区、居委会的帮教小组成员已经尽了很大努力,但对其帮教对象做到“三包”“五清楚”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四)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档案资料不足、档案管理不规范。对刑释解教人员中流动人口的管理还存在死角,刑释解教人员脱管*人中,有*人去向不明,其中*人是流动人口。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相关工作人员对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历史上,我们的行政机关重管理轻服务,对刑释解教人员重点针对其重新犯罪后的处罚力度,而在工作上往往忽视对其思想生活上的帮教,预防和减少其重新犯罪的动因。

第二,*镇的基层司法所刚刚建立,许多工作还需进一步开展提高。过去司法助理员都是兼职人员,对司法工作存在着业务上不是很熟悉,其本身工作又很繁忙,往往对安置帮教工作做得不是很细,历史上欠帐较多。

第三,*镇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现阶段就业压力很大,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就更加困难。由于经费有限,司法所办公条件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待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镇安置帮教工作的几点建议

安置帮教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统一协调好安置帮教工作。只有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安置帮教工作,才能统一协调好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各社区居委会的相关工作。与民政部门协调好,落实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工作。

(二)认真抓好基层司法所建设。司法所是安置帮教工作的具体实施机关,把司法所建设抓好,才能通过司法所具体实施好安置帮教工作。

(三)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大安置帮教工作的培训力度。相关工作人员对安置帮教工作从思想认识上重视起来,才能保证开展好工作。

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经验材料 篇4

2004年以来,我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安置帮教工作的新路子,按照区司法局“四进四早”(即帮教进监狱,思想教育早感化;帮教进家庭,亲情帮助早转化;帮教进单位,安置就业早落实;帮教进社区,犯罪苗头早预防)的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对帮教对象实行人性化的帮助、教育和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我街道辖区共有刑释解教人员12人,在押人犯21人,刑释解教人员全部实现了安置,服刑和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达100%,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脱管率为零。主要做法如下:

一、抓好“三个”落实

2004年初,我所新所长上任以后,以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工作制度,解决帮教经费为切入点将安置帮教工作摆上街道的议事日程,实现了人员机构、帮教制度、帮教经费三落实。首先是抓人员机构落实,我们在“街道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和各社区工作站的支持下,构建了街道、社区、居民小组三级帮教工作网络,共成立了社区安置帮教小组22个,居民小组安置帮教工作组13个,共有安置帮教工作人员75人,其中专职人员5人,兼职人员70人。我所负责帮教工作的人员分别毕业于广东商学院法律系和广东司法警官学院,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由他们承担了指导、协调、培训街道三级帮教组织开展工作的重任,组建了一支专业化、年轻化的基层安置帮教队伍。其次是抓安置帮教制度落实,我所除了对每个帮教对象建立档案,做好情况登记表、信息表、鉴定表、跟踪卡外,还把落实工作责任制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层层签订责任状,目前共签订责任状162份,共制订《一人一档案制度》、《安置帮教岗位责任制》等工作制度11项,使帮教工作有章可循、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并把安置帮教工作纳入街道年终工作目标考核,与奖惩、评优挂钩。再次是抓安置帮教经费落实,为提高保障力,我所领导在年初街道进行全年财政预算时,适时跟进,积极争取把安置帮教经费纳入街道财政预算,二年来街道共拨出13.5万元用于安置帮教机构建设和人员配置,扶持培训帮教对象就业以及开展“亲情帮教”活动。

二、坚持定期探访

通过实践,我们感受到定期探访,与帮教对象面对面接触谈心可以收到切实有效的感化效果。为此,我们从2005年开始规定“对12名帮教对象每周电话跟踪一次,每月上门探访一次,每年中秋、春节组队前往‘送温暖’,为帮教对象赠送慰问品”。对21名服刑人员,我们每年都派出帮教骨干随区帮教团远赴韶关、北江等监狱开展“亲情帮教”活动,一方面和服刑人员面对面逐个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困难和要求。另一方面利用这个机会加强和监狱的联系和沟通,为人犯释放后的衔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防止日后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曾因贪污受贿罪被判了10年徒刑的段基明刚入狱时思想抵触、情绪波动、通过帮教员的多次探访谈心及其家属的全力配合,服刑期间积极改造,受表扬9次,评为积极分子4次,减刑3次共3年6个月,今年10月10日被提前释放。我们及时做好跟踪接管,目前,该帮教对象情绪稳定,表现良好。

三、做好分类安置

针对帮教对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分类采取不同的安置方式。对无劳动能力老弱病残一类,我们积极协调街道社会事务科(民政办)和劳动保障事务所,对符合条件的两名(一个残疾,一个患病)帮教对象落实了低保待遇,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费;对有劳动能力的一类,协助其自食其力,通过就业来防止其脱管和重新犯罪。我们取得街道领导支持,通过召开社区、企业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协调会,使大家对安置帮教的意义形成共识,齐抓共管,为就业安置工作开“绿灯”。目前,有5位帮教对象被社区和企业安排当电工、保安员、司机和出租屋管理员,其余几位扶持他们自谋职业当起个体户,开起修理铺、小饭馆和出租车。家住48区的女青年刘×,因赌博解教后,感情上遭到挫折、生活无着,曾有过轻生念头,帮教员苦口婆心多次上门劝解,并从专项经费中取出1000元让其参加电脑培训,通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介绍其在家政服务公司工作,使其重获生活信心。

四、开展技能培训

针对部分刑释解教人员缺乏一技之长难以自食其力的情况,我所领导亲自出动,协调劳动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根据12个帮教对象的不同特点,安排他们免费参加技能培训班,2年来分期分批共安排了19人次参加电脑、电工、维修工、烹饪、家政服务培训。家住二区的孙建军,年过三十,因吸毒从市第二劳动教养所出来后,家人都远离他。通过探访了解到他失业在家,生活窘迫,又无一技之长,为提高他的就业能力,我所和劳动部门协商安排其参加为期20天的电工培训,考核合格。不但毒瘾戒掉了,也和女朋友组成了新的家庭。

五、注重教育转化

针对刑释解教人员情绪不稳定和自闭自卑心理,我们注重从思想上、行动上予以感化。首先是正确对待帮教对象,真情疏导,并动员其亲友家人多鼓励、少歧视。同时,为使帮教对象增强自信心,早日回归社会,我所每年为他们订阅《宝安日报》,人手一份,使他们通过看书读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社会和身边发生的大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不再重蹈覆辙。龙井社区一位年仅21岁的陈姓小青年,是干部子弟,因打架斗殴被解教后,终日不肯出门,认为所有人都看不起他。我所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针对其原来受过良好教育,因讲义气一时冲动犯下大错的特点,捕捉其思想上的“闪光点”,由同龄人携带励志书籍上门与他谈心,和他“一对一”结对子交朋友,经过几个月的交往终于解开了其心头的死结,重新振作精神自费参加深大开设的三维动漫课程培训,为日后创业学习新技术。

安置帮教工作情况调研汇报材料 篇5

近年来,xx县xx司法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新路子,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采取健全一个网络机制,夯实三个基础,落实二条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3年以来,全乡共有刑释解教人员18名(其中刑释 名,解教 名),目前已安置18名,安置率100%;建立帮教档案18宗;列入帮教对象18名,帮教率100%;实现零重新犯罪的目标。为今后开展安置帮教工作打下基础。

二是采取多种形式落实安置。一是立足回乡安置。对家住农村的回归人员,由村一级帮教小组具体负责落实责任田,让他们有地可耕、有田可种。目前我乡18名释解人员全部落实了责任田。二是坚持就地输转和输出安置相结合。根据刑释解教人员的专长,积极与当地经济实体、县劳务办等单位取得联系,帮助推荐他们及时就业,增加经济收入。目前已输转6名释解人员外出务工,收入相当可观,其中蔡家庙村刑释人员任某具有驾驶特长,经帮教小组联系介绍到某工队担任翻斗车驾驶员,月薪达1600多元。三是回原单位安置。对部分刑期较短,罪行较轻,改造较好的释解人员,服刑前有单位的,释放后一律由原单位接收安置;四是鼓励自谋职业。对个别一时找不到工作的人员,尽量为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从事个体经营。防止回归人员流失社会,无事可做,滋生重新犯罪的土壤。为教育转化奠定良好地基础。

三是定期教育转化做好回访。一是各帮教小组坚持每月一次回访,与帮教对象见面,做好思想转化和法制教育工作,掌握其现实表现和经济状况。二是坚持做好在重大节日期间的回访,带着浓厚的感情进行教育转化。三是充分发挥组、户帮教责任人的作用,利用长期接触帮教对象的便利条件随时做好帮助教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逐级上报。四是做好邻里走访,掌握实际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和及时发现重新犯罪的线索。

三、落实二条措施

(一)定期排查摸底。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办公室每季度组织对“两归”人员进行一次排查摸底。将新排查出来的人员进行认真核对,反复核实。一是及时将漏管人员纳入帮教范围,建立帮教档案,落实帮教措施。2007年我乡刑释解教人员比原掌握的底数多排查3人。二是通过排查摸底及时、全面地掌握在册人员的去向和全乡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情况。对去向不明和人户分离的刑释解教人员要及时追查,直到全部查清。三是把排查摸底工作与“严打”斗争有机结合。对参与经营和长期在特种行业、娱乐场所活动的刑释解教人员作为重点帮教对象,对可能危害社会治安和实施犯罪的刑释解教人员及时报告公安部门。

未成年人帮教工作汇报材料 篇6

--------.洋湖乡五老志愿者

贾振泉

我叫贾振泉,58岁中共党员现在是洋湖乡中心小学五老志愿者。我所在的学校有单亲家庭孩子22个、留守生43人。先后帮扶了劣迹青少年4名,全部改邪归正,3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我立足未成年人成长实际,坚持真抓实干深化“四自五爱”工程,开拓创新,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推动了未成年人成长工作健康发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家庭、社区、社会环境。下面就我的具体帮教工作做一汇报:

一、加强领导,积极创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环境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是党政领导的重要工作职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坚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工程常抓不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到工作议事日程,坚持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部署关心下一代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帮教工作,为做好关心下一代成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健全基层教育组织,不断壮大和优化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

动员、组织退休的老同志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是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认真挖掘社会关爱资源,不断充实和优化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根据老同志的特长,分别组织老同志成立了未成年人教育辅

导员队伍,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主义宣讲团、法制教育报告团、转化失足青少年帮教队等,定期开展教育活动。

三、充分发挥“青少年活动中心”阵地作用,以“四自五爱”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富有成效的帮教活动。

每到暑假居委会一班人结合实际和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假期计划和活动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得到启发,在启发中开拓视野。相继开展了各种活动:①组织学生开展了“为明天寻找金钥匙”等主题读书活动,还每年举行一次“读书演讲比赛”,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②每年组织一次中小学生以“讲礼貌、树新风、做文明小公民”为主题的参观德育教育基地活动。③每年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在小区大路旁捡白色垃圾、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做爱护家园的好孩子。④每个假期都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如歌咏赛、各类棋赛、乒乓球赛等。⑤请“五老”为孩子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法制教育。老同志们为他们讲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和我党发展的光荣历史,教育孩子们从小要发扬革命传统,珍惜现代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当好新世纪的接班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了社区阵地凝聚人心的作用,使孩子们受到了“四自五爱”熏陶和“知荣明耻”的教育。开展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为更好地发挥学校、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相互协调作用进行了有益尝试。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我们积极配合学校、关工委,定期组织法制报告团深入学校、社区作法制报告,采用以案说法,剖析犯罪原因,引导学生、社区青少年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深受师生及家长 的欢迎。另一方面我认识到要想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提高家庭群众的法律意识,通过家长言传身教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我积极与派出所联系,请他们给居民群众讲法制课。开展警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居民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和谐家庭环境,打下了良好思想基础。

四、密切联系未成年人,热心为未成年人帮教服务

五、建立和完善 “学校、家庭、社会一体”教育网络

引导着社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积极和学校、部队、公安局各个单位联系深入,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方面的教育。同时,每年组织开展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组织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和作文命题,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都办得红红火火。为抓好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面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开拓工作思路,从家庭入手,从培训家长教育子女能力抓起,把青少年教育工作延伸到每一个家庭,深入到社会,延长青少年成长的教育链。投入爱心,帮助弱势青少年、问题青少年走出成长困境。

六、维护社区社会稳定,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做好新形势下关心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青少年的成长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是成长的基础,前些年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年年发生,给社会的和谐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此我们首先加强社会社会治安管理,建立健全

安置帮教工作要点 篇7

2011年安置帮教工作要点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关于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指示精神及全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安置帮教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认识,消除社会各界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歧视现象,使刑释解教人员在政治生活、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公民同等待遇,增强接受帮教的自觉性和迈向新生活的信心。

3、进一步完善安置帮教制度。一是把好“接收关”。把好“接收关”是刑释解教人员走向新生活的第一步,其关键是防止脱管、失控。首先,积极开展大墙内外帮教活动,促使服刑与劳教人员认罪服法,积极改造。同时,通过与监所的不断联系与沟通,明

1确各自的任务,履行的职责,互通信息,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服刑和劳教人员改造工作,为他们顺利“回归”打好基础。其次认真做好接收工作。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及时督促其驻地派出所落户口,到居委会登记,不放任自流。二是把好“帮教关”,严格实行“三定一包”的帮教制度,2011年安置率达到98%,帮教率达到100%。三是跟踪做好外出打工人员的帮教工作,会同外出人员现住地的公安机关采取双列管、两头包的办法,落实安置帮教措施,不留空白点。

4、要运用多种手段,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要加强劳教人员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加强协调沟通,把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政策用好、用足,教育疏导刑释解教人员转变观念,鼓励他们依靠自身努力实现就业。

5、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机构的必需业务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释解教安置帮教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

安置帮教工作计划 篇8

为了切实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环境,努力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现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经研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感化、教育、挽救、温暖”的基本要求,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强化领导责任,实行综合治理,为刑释解教人员安心生产、生活创造有利条件。

二、组织领导

成立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见文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司法所,由刘志军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工作目标

为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按照“三帮一”、“五帮一”成立帮教小组,对刑释解教人员做到思想上引导、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使刑释解教人员回乡安心、就业顺心、不受歧视,帮教率达100%,安置率达98%以上,使刑释解教人员逐渐走上依法经营、勤劳致富的道路,实现无一人重新犯罪的喜人局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教工作,将定期举办刑释解教人员法制学习班,并每年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一次由司法所组织的面对面的谈话及考察回访活动,全面掌握其思想及现实情况。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村要充分认识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研究帮教措施,落实帮教对象,把安置帮教工作当作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全乡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刑释解教人员回乡后遇到的困难和要求,各级党委要尽力给予帮助解决,总体是贷款优先、承包优先、招工就业优先、帮扶优先、服务优先,以超常规的措施,精心组织,建立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确保刑释解教人员再就业。

2、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司法所及各村、各单位对所有刑释解教人员要做好建档工作,落实帮教措施,档案要清楚规范,必须要有谈话笔录、帮教协议、帮教人员职责、考察回访记录,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理规范,形成不脱管、不漏管,温暖与关爱送到每个刑释解教人员心中,促使他们重新做人,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3、落实责任,严格奖惩。各村、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领导责任制和单位负责制,将此项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将纳入年终综治考评。对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的,将追究相关单位领导责任。

安置帮教工作措施(范例) 篇9

1、加强组织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完善服刑、在教人员的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机制。

2、统筹安排,为刑释解教人员广辟就业渠道。

3、加强协调落实扶持政策,促进刑释解教人员多渠道就业。

4、加强指导,完善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的建设。

5、强化调查摸底,落实保障政策,切实维护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权利,落实符合保障对象的生活保障。

6、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抓好协调沟通。确保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规范安置帮教工作程序

落实帮教措施

1、安置帮教办公室为刑释解教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建档率要达到XX%。

2、认真查找人户分离和下落不明的刑释解教人员,努力减少脱管漏管,当年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率达到XX%。

3、对于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要每季度进行一次,每半年要回访,并作好谈话记录等资料归档工作。

4、对外出打工人员的帮教,要掌握其去向,摸清其动态,要利用多种形式如亲属联系,电话联系等,在重大节假日等特定时间亲自上门,对其帮教,做到无空白点。

5、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安置措施。对符合城市低保和农村救助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及时纳入低保和农村特困户基本生活救助范围,协调工商部门减免刑释解教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有关费用。

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篇10

一、安置帮教工作人员必须通知新回归的刑释解救人员到司法所报到,并协助司法所对其登记信息,对其进行帮教谈话,了解思想状况。

二、一人一档制度。对每一个安置帮教对象建立专档,安置帮教工作人员必须对每次安置帮教工作、安置帮教效果、安置帮教人员表现等进行记录并归档;

三、走访制度。根据安置帮教对象的不同情况制定每个安置帮教对象走访计划,做到及时掌握安置帮教对象的思想动态、就业状况、生活状况,以采取针对性的安置帮教措施;

四、三级安置帮教体系制度。建立家庭、村(居)委、司法所三级安置帮教体系,做到信息畅通、分工协作、分析研究、总结交流、反应迅速;

上一篇:4年级语文阅读书目下一篇:六一儿童节作文:难忘的六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