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字经教案(共10篇)
教学内容:《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两句。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
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两句,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字经》吗?
《三字经》是学习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源于南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它三字一句的韵文非常容易记忆,内容包括传统教育,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它是我国古代对孩子进行论理道德教育的书籍,现在被世界儿童运用,你们自豪不?
其实上学期要求我们学习的读读背背里就有一篇关于论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你们还记得吗?(一起背)(羊跪乳,鸦反哺……德有伤,贻亲羞)
谁能说说讲的是什么意思?
你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这段故事就来源于三字经里的“昔孟母,择邻处”意思是从前的孟母为了儿子有个能有出息,选择合适环境的事。其实你们的父母为了你们能够成才,给你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我们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爱亲人、孝敬父母。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段关于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有帮助的《三字经》。
二、新授感悟
1、出示《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两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两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学生自主识字,“允、籍”
3、老师配乐朗读《三字经》。
4、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5、师生共同解释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象苏洵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6、教师读故事:苏老泉发愤读书
7、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讨论、交流:
(1)为什么苏老泉到了27岁还要用功读书?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8、请学生思考问题:
(1)苏老泉27岁才用功读书,你觉得他做得对还是不对?
(2)试着想一想:年岁大的人还要不要学习新知识?(苏老泉到了二十七岁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年纪轻轻,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3)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后天教育及时,方法得当,也可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才)
9、配乐集体齐读
10、指导学生背诵
三、扩展活动:
《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们找了没有?谁能把你喜欢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或者讲其中故事也可以。
课后反思
《三字经》是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课前我积极准备,查阅了一些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以应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力争课堂教学上有一定的突破;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首先,我从什么是《三字经》引入,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究欲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品德教育,从“孟母三迁”的故事,启发学生:每个父母为了儿女能够成才,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
第三,在课堂上使用配乐朗读不仅活跃了气氛,更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音乐和古典文化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轻松的背下所学内容,得到教育。
此外,查找资料是中年级学生应该培养的能力,以查找自己喜欢的关于学习的内容为依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起,使学生的新知识有了扩展,还使学生对旧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真正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总之,本次课堂上,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他们能很快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会初步背诵,教学目的达到,课堂效果良好,但还出现一些问题,因为现在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许多的知识,课堂上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出现各种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灵活的课堂教育机智,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 (教师投影,学生欣赏) 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 (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 (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 (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刘伟)
三、作业:
1.知识目标与技能
理解掌握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熟练运用价格变动的影响分析相关经济现象,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实例分析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应对价格变化的
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形成对价格变动认识的科学态度,用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为语言,描述本课的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四、新课引导
枸杞是我们宁夏的特产,在宁夏,很多人靠生产枸杞生活,李大山就是一个代表,李大山有个爱好就是创作打油诗,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大山的打油诗学习价格变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
影响。
五、新课讲授
1.对生产的影响
师:每年夏季是枸杞收获的季节,作为枸杞生产者,枸杞的价格时刻牵动着大山的心,影响着他的心情,2012年的夏天,大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李大山的喜和忧(一)
种植枸杞已多年,靠它吃来靠它穿,
卖高卖低不由咱,到底由谁说了算?
今年价格又走低,我心犹如血在滴!
枸杞枸杞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师:原来是枸杞的价格让大山苦恼了,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今年枸杞价格下滑呢?一起看看今年的枸杞行情。(看视频)
师:看来今年的枸杞行情确实不够乐观,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枸杞价格下滑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需求不足、质量不好。如果你是大山,面对这样的行情,面对外来枸杞的冲击,该怎么办呢?(生:讨论2分钟并交流)
师:下面我们一起把同学们的发言总结一下,看看价格变动对人们的生产会有哪些影响!
板书: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1)调节生产规模;(2)提高劳动生产率;(3)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的产品。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好,我会把大家的想法带回去给大山,相信大山的腰包会越来越鼓,他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红火。近些年,由于大山吃苦耐劳,再加上国家政策照顾,他的日子已经很红火了。
李大山的喜和忧(二)
感谢国家政策棒,我由温饱奔小康,
前年盖上大瓦房,去年买了电冰箱,
添了电脑连了网,城里农村一个样。
日子年年大变样,犹如心里吃了糖。
师:真为他的幸福生活感到高兴,此时,我们也发现大山的角色也由生产者转变成了消费者。那么,作为消费者会关注商品价格的变化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是的,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对消费者的生活会产生重大影响,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需求量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变动会对消费者需求产生什么影响呢?
2.对生活的影响
板书:1.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变化与需求的变化成反相关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并上黑板画曲线图。
教师: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山的日子确实好过了,可是物价的不断提高给大山增添了不少烦恼:
李大山的喜和忧(三)
老婆想要金手镯,粮油价涨不停歇,
老婆老婆听我说,生活计划还得做,
镯子咱再拖一拖,看看金价跌不跌。
师:金镯子之类的商品和食品有什么不同吗?这两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一样吗?(生:……)
板書:2.不同商品对价格的反应程度不同
学生活动:在同一区间画上对比函数图(对学生有点难度,教师可适当指导)
师:在人们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哪类商品的价格对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大?(生:……)
教师总结: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尤其是食品的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越小,越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带动物价上涨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物价上涨的速度快于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这就非常不利于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国家非常重视物价的稳定,在这方面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当然,最重要的工作还是要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
教师: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大山的收入确实增加了不少,今年大山又圆了自己一个梦,拥有了一辆汽车,可是,经历了短暂的喜悦,苦恼也随之而来:
李大山的喜与忧(四)
有了汽车真方便,买车容易养车难,
汽油改成天然气,谁知气价又翻倍,
开车成本实在贵,喜忧参半啥滋味?
电动汽车快普及,还是用电最实惠。
教师:大山为什么会有“买车容易、养车难”的体会?养车需要的东西和车是什么关系?
学生:互补品,概念,举例。
教师:如果两种商品为互补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会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产生什么影响?(学生:……)
教师:大山为什么会油改气,甚至有换电动汽车的想法?油、气、电是什么关系?
学生:替代品,概念,举例。
教师:如果两种商品为替代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会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产生什么影响?
板书: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互补品——反相关,替代品——正相关。(学生活动:举例说明,并画曲线图)
3.课堂总结(我们的收获……)
总之,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条经济规律是谁都无法改变的,若价格的变化在合理的范围内,只要人们能够按照价格的变化对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做出科学的、合理的调整,那么,人们的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一定会像宁夏的枸杞一样越来越红!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中学)
1、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2、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和意识。
3、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
1、师出示口算卡片:
1800÷3 2400÷6 250÷5 420÷6 2700÷9 140÷7 120÷6 5400÷6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教学挂图,呈现农贸市场的情境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好吗?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图:
师:你们看,李叔叔他们三人想怎么把蔬菜运走呀?(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
课件演示:小精灵聪聪出现了: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同桌交流、讨论。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板书: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让学生讨论)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引导: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
生讨论后反馈结果。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别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还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还剩下一箱,每个人大约运了41箱。
师板书:124÷3≈40(箱)
或者 124=120+4 120÷3=40 4÷3=1„„1 124÷3≈41(箱)
(三)小结:
师: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帮李叔叔解决难题的?(估算)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发言)在生活中你还认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 估算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当我们遇到数字较大的题目,比如分东西,而你又不能准确地算出该平均分多少物品给每个人时,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计算。
(四)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做P16 “做一做”第1、2题
1、学生说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之后解答这道题目。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本道题。之后进行全班性讲评。板书设计:
124÷3≈40(箱)或者 124 = 120 + 4 120÷3=40(箱)4 124÷3≈41(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国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2、我国的五种地形及分布。
3、我国山脉走向及分布。
4、我国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与劣势。学习过 程 自主空间
一、导入(复习提问、视频、故事、游戏、创设情景等)展示中国地形类型图片,引发同学思考,什么是地形。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自读教材,独立完成下面问题)知识点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从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出,中国地形类型多样,有纵横交错的___,气势磅礴的__,一望无际的___,群山怀抱的___,还有起伏绵延的____。2.我国纵横交织的 构成了地形的骨架
3.我国的四大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__。四大盆地是: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平原是:_____、____、____、_____。4.从2.3图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要占全国总面积的__。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平原面积仅占___多一点。5.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分别是:____、____。
三、合作互助,共同进步(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自学阶段未完成的问题以及新问题,并相互讲解)
1.山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从2.6图找出我国山脉的走向及主要的山脉 3.完成课本26面的活动题第3题
四、展示引导学习
小组或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 小组间质疑或补充 教师点拨
五、评价提升学习。(课堂检测,更正,学生记忆;小结课堂;评选本节课优秀小组和个人)
1.将我国三大平原及其特征连线: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
东北平原
地势低平,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的美称 华北平原 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2.将我国四大盆地及其特征连线:
面积最大的盆地 四川盆地
位于北疆,纬度最高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 我国位于第一级阶梯的盆地 准噶尔盆地 唯一位于长江以南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
3.将我国四大高原及其特征连线:
青藏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内蒙古高原 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 黄土高原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云贵高原 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4.位于我国x疆的一列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是
山脉。5.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脉 6.从郑州往东走,你知道属于哪个地形区()
A.黄土高原
B.太行山区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7.读图, 写出数码所代表的山脉名称及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识图填写印的中国地形图
第二章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3、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过 程 自主空间
一、导入(复习提问、视频、故事、游戏、创设情景等)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自读教材,独立完成下面问题)知识点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地势是_________总趋势。读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出我国西部___,东部___。
2.图2.9突出反映了我国地势__________分布的特点。3.我国三级阶梯的地形类型分别以哪些类型为主? 第一级阶梯
; 第二级阶梯
; 第三级阶梯。
4.被称为世界最高峰是,它是
山的最高峰,位于我国和
(国家)的边境上。
三、合作互助,共同进步(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自学阶段未完成的问题以及新问题,并相互讲解)
1、对照课本图2.9图,完成下列表格: 名称 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阶梯
分界限:
第二阶梯
分界限:
第三阶梯
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有什么样的影响?
3、河流从从高一阶梯流向低一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4、完成书上的活动题28面的1.2.3
四、展示引导学习
小组或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 小组间质疑或补充 教师点拨
五、评价提升学习。(课堂检测,更正,学生记忆;小结课堂;评选本节课优秀小组和个人)
1.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A、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D、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2.下列地区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的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
3、下列属于我国地势第一与第二阶梯分界线的是()
A、横断山脉
B、四川盆地
C、巫山
D、长江中下游平原
4、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大盆地有()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5、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A、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B、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C、喜马拉雅山一横断山一阿尔泰山
D、天山一阴山一太行山
6、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1.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教学设计
根靠根尖向前生长
方案一:课外小组的同学展示并描述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包括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
方案二: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描述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
方案三: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向全班展示切去根尖的幼根不向前生长,而未切去根尖的幼根却伸得很长。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伸长区
方案一:各小组汇报交流测量的结果。讨论:(1)各小组的测量数据出现差异的原因?如何处理?(2)如果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互相交流,解答疑惑。
方案二:各小组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各组探究的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各组之间进行评议。评议内容包括:设计是否合理、装置是否简便易行、步骤是否严谨、记录是否详实、结果分析是否科学等。
根的生长:
(1)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2)伸长区:增大细胞体积。
方案一:透过培养皿的玻璃,观察餐巾纸下面白色的根及毛茸茸的根毛,根尖顶端-发亮的是根冠,再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
方案二:观察培育的幼根后,动手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4部分。
方案三:观察培育的幼根后,动手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低倍显微镜观察,记录观察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观察根尖永久纵切片。
方案四:观察根尖的结构挂图,区分根尖的4部分细胞的数量和体积的大小。
提出观察的提纲,引导学生实验观察后找出很伸长最快的部位。
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方案一:观察动态展示芽发育成枝条过程的CAI课件,并进行描述。
方案二:演示抽拉活动教具,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并仔细观察,最后概括描述出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
方案三:观察教师板画的芽发育成枝条的相对应结构示意图,并进行描述。
方案四:先观察动态展示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的CAI课件,然后在黑板上将叶芽的各分与发育成枝条的相应部分的图用粉笔连接起来。
提出问题,引导观察和探究。
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芽的结构及相应的枝条图。提供叶芽的结构和枝条的图各一幅,组织学生连出相对应部分。
植株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1.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2.缺少无机盐时的症状:
3.合理施肥的意义
方案一:观察甲、乙、丙、丁4瓶中分别培养的菜豆正常叶和缺少氮、磷、钾的叶片,描述现象并诊断病因。
方案二:观察生长正常的叶和缺少氮、磷、钾的叶片的录像,描述现象并诊断病因。
方案三:看书自学,观察教师出示的几株幼苗,进行诊断,鉴别幼苗的病因。
方案四:观察课本插图,进行描述,联系实际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一、要多深入研究教材,掌控好新教材的“度”
新教材的教学中“度”难以把握,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包括两个必修模块、六个选修模块。选修模块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呈螺旋式上升趋势,而老教材的编排是一步到位。在新的知识体系里,必修模块具有化学基础知识普及性、内容覆盖面广、知识延伸不深入的特点,很多知识的拓展留给选修模块来完成。
探究和研究是新教材的特点,其更加注重学生思维的启迪突出以实验为基础,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因此造成理论知识比较少,课本中只提供了基本知识框架,而实验的过程及得出的结论必须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完成,这对教师整合、处理教材内容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添补哪些知识,补充到什么程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严格忠实于教材,什么都不补充,可以教得很轻松,但会造成容量不够,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困难;若凭借自己的高考复习经验大量进行补充,这将会造成课堂容量大,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问题。
例如: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我就是严格忠实于教材,结果造成学生解题困难,无法解决配套练习上的习题。只好在后续教学中又加以必要的增补,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很被动,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我适当增加了一些内容,又完不成教学任务……经过不断摸索,我觉得,对“度”的把握,是我们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好的一环。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认为高一年级教学应该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准绳,适当添加部分内容,切不可“一步到位”。
二、要多研究探索,寻求最佳教法
新课改要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构建一个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物质及其变化现象为切入点并在化学实验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的化学教学模式。为此,我们化学备课小组经常交流探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每节课四位老师多方面查找资料,以学校“三三五”导学案为模式编写好导学案,科任老师再根据所带班级进行微调、二次备课后再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对话、探究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判断和鉴赏能力得以训练,科学素养得到提高。例如:必修一“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教学中,我设计从铁元素与人体健康入手,介绍铁及其化合物,再复习引入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概念,最后延伸至分析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这样师生共同探究有关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技能间的转化,并将探究的结果加以整合,及时矫正在教学过程中探究活动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此模式优点为:提供了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环境,创设了融洽的教学氛围,实现了提高科学素养的目标,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要充分挖掘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
要了解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知识技能基础和学习动机,既要了解学生智力因素,还要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习惯及态度、情感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情感需求、性格心理特点等。在教学进行一段时间后,我们科任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更为了解:高一年级新生主要特点是思维活跃,探究意识强,自我表现欲望高。但是有一点制约因素是义务教育阶段对化学学习的要求相对较低,很多的知识点就是了解而已,因此一部分学生基础不是特别扎实,经常出现表达概念不清或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对一些常见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都模糊不清、一知半解。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仍然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有困难,如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点。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初中化学教材的内容,了解初中相关知识体系,对一些概念要做重建工作。同时一部分学生在观念上轻视化学的学习,觉得化学是非常简单容易的学科,没有真正在化学学习中做深入的思考与练习,以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来对待高中化学的学习。因此我们要不时贯穿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认识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的不同,要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重在理解,贵在记忆,细微处见功夫”的学习态度。
知识与技能: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属于“新大陆”上国家之一,人口组成与其它“新大陆”国家有共同性——“民族的大熔炉”,各色人种俱全。教材除描述性语言外,一个“家庭”的案例是了解巴西种族特点的材料。通过实例认识种族融合、文化交流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经济发展需要一定条件,巴西依靠自身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成为全世界的典范。时间线索图体现了巴西“单一经济”的发展历程;地图中纬度信息隐含着热量、气温等条件,图形中有海拔、矿产资源的信息,可以对应上升至农业生产条件、工业资源与布局因地制宜的原则;前后对比形成“发展中”巴西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巴西是现今地球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在热带雨林开发方面是其它国家各地区环境保护的前车之鉴。
二、教材分析
1.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巴西人口组成的特征——多样混杂,是“新大陆”的共性。巴西土著居民是黄种人。1500年殖民后,欧洲人、非洲人、亚洲人纷沓而至,仅1884至1962年间迁居巴西的移民即达497万余人。然而巴西印第安人却死于屠杀和疾病,至1922年仅存26万,而后略有回升。现在巴西人口组成中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约占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等黄种人。由于这种历史原因,巴西人口的种族构成十分复杂。不同种族、多种肤色的人生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一个小朋友“卞卡”家庭成员的人种组成恰似“联合国”,是千千万万巴西家庭人种组成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2.发展中的工农业
殖民者在巴西发现红木后,大量砍伐运回欧洲。此时砍伐巴西红木成为当地主要生产活动,也被称为“巴西红木时代”。“红木(Brazil)”一词慢慢成为这个国家的名称“巴西”。在随后的两个世纪,砍伐了大约5 000万株,导致巴西红木数量剧减。至18世纪时这种经济活动终于崩溃。目前红木在巴西大部分地区绝迹,成为濒危物种。
1532年葡萄牙殖民者将甘蔗引种、非洲黑人劳动力贩运到巴西后,巴西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甘蔗产区和欧洲主要的蔗糖供应地,也是当地传统甘蔗酿酒的开始。20世纪70年代巴西开始实施甘蔗酒精生产计划,甘蔗主产区的2/3被用于生产酒精,目前甘蔗及其副产品是位居石油之后的第二大能源来源,并用于生产塑料等;蔗渣大量用于还田和造纸等方面。17世纪巴西首次发现并找到含有金刚石的砂砾层后,掀起了百年的“采金热”。欧鲁普雷图因有黑金矿被命名为黑金城,仅在其后的50年间靠采金富裕的当地人不惜用成吨的黄金装饰教堂,创造了体现殖民时期巴洛克艺术南美教堂的巅峰,也因此被联合国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仅在18世纪的100年中,黑金城就产出200万克拉金刚石、1 200吨黄金,有些年份黑金城黄金产量达到世界总产量的40%。淘金高潮时黑金城人口多达11万,而当时美国纽约才只有5万人。咖啡在巴西18、19世纪之交得到大发展,1810年起咖啡庄园连片兴起,19世纪50~80年代成为咖啡盛世,那时约有40亿棵咖啡树,前后共持续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咖啡繁荣期”,一直左右国际咖啡市场的价格。20世纪初,巴西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5%以上,从而赢得“咖啡王国”的美称,成为咖啡世界的“巨人”和“君主”。在较长时期内,咖啡占巴西出口总收入的2/3。巴西是天然橡胶的故乡,种植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才得到大发展。19世纪末巴西曾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和出口国之一。二战后汽车、飞机对天然橡胶需求增大,巴西天然橡胶重新出现振兴的局面。
巴西曾一直是“单一经济”,依赖某一种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19世纪末巴西开始了工业化进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依靠国外资本和技术成就了“巴西奇迹”,建成比较完整的工农业体系,在世界所有国家中均占一席之地。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行列,咖啡、甘蔗、柑橘等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大都居世界首位或前列,优先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如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占统治地位。
3.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亚马孙河流域靠近赤道,丰富的降水量使森林生长得特别茂盛。这块丛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有700万平方千米,它从安第斯山脉低坡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大半位于巴西。由于开发不当和保护不利,巴西的亚马孙雨林正在遭受惊人速度的破坏,平均每8秒就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森林覆盖率已从原来的80%减少到58%。最严重的1995年一次性毁林近3万平方千米,到目前被毁森林总面积已近60万平方千米,并导致水土流失、暴雨、旱灾、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这已引起巴西以及国际环保组织的密切关注,专家们说,这种情况对物种保护和全球气候的平衡有可能构成威胁。
三、图表利用与活动建议
1.“巴西文化的多元性”(P83活动)
巴西的白人最初来自欧洲,也带来了欧洲宗教及节日。狂欢节原是基督教的节日,巴西的狂欢节可能融入了非洲黑人对本土文化的崇拜,也可能已经是非洲和伊比利亚两种文化的混合体。狂欢节现在成为盛况空前的非宗教全民联欢活动。桑巴最早起源于非洲土著带有宗教仪式性的舞蹈,也有说从非洲的安哥拉第二大部族基姆本杜语中的“森巴”演变而来,原是一种激昂的肚皮舞,通过被贩卖到巴西的黑人奴隶带到巴西,再与流传至当地的其它文化混合,渐渐演变成今日的桑巴。20世纪初,巴伊亚州的妇女们将这种舞蹈带到当时的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从此桑巴从沿海流向内地,从贫民窟流向上层社会,从黑人、混血传播到白人中间。同时,一直以西班牙六弦吉他和尤克里里四弦琴为主伴奏的乐器,逐渐被里约热内卢贫民窟中的铜鼓、大锣、钹等打击乐器所取代。桑巴现已被公认为巴西和巴西狂欢节的象征,是最大众化的巴西文化表达形式之一。巴西足球是从欧洲传入的。人种的通婚为巴西人造就了足球运动先天的身体和运动优势,融入各种技能甚至舞蹈动作的全民性运动将足球技巧发挥到极致。可见,多民族的融合交流,利于文化的大发展;尤其是包容性更大的现代社会,使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2.“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产品分布”(P85图9.20)、 “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农、矿产品)的关系”(P86活动)
农业需要依赖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气候、水文、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的综合体,这一综合体的特征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工业生产需要原料,矿产资源分布、农业生产空间特征,直接影响着工业的地域性。
低平地势、深厚土层、肥沃土壤等是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亚马孙河流域具有水热优势,且河流谷地、赤道低气压带风速不大等条件,共同造就了亚马孙平原的天然橡胶集中种植区。巴西热量丰富,东南沿海地势较低平,季节性降水适宜,成为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及粮食主要种植区,如棉花成就了东南沿海城市的纺织工业和商品工业;东南沿海中部的铁、锰、石油等矿产,奠定和支撑了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贝洛奥里藏特“工业三角”的钢铁、汽车、造船、化学等产业部门。
3.“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P87图9.25)、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P88图9.26)、“讨论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P89活动)
亚马孙雨林对于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这里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被称为“地球之肺”。这里蕴藏8亿立方米的木材,经济价值超过7 000亿美元,占全世界木材总蕴藏量的45%。生物物种占全世界总数的1/5,植物种类和鸟类各占世界的一半,淡水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8%,河里有2 000多种淡水鱼,是人类非常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亚马孙平原的野生动物种类非常繁多,而且数量丰富。森林还具有改善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
大量移民涌入亚马孙地区,造成农业耕地紧缺,为了种植经济作物如天然橡胶,为了满足更多人的粮食需求,为了生产更多的乳畜产品,亚马孙外围地区毁林造田现象十分普遍。另外,无序采矿、修路、建房等毁林占地的现象以及人为或自然因素引发的大火也使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1.汉承秦制
司马迁说“通古今之变”。汉承秦制,汉朝在注意总结历史经验上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汉朝继续推行皇帝制度。引用教材“学思之窗”的材料,说明皇帝的__得到加强,上传下达的命令得到有效畅通,汉初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汉内朝与外朝
汉武帝之前的西汉皇帝基本上是以黄老的清静无为思想制订国策,只求遵守刘邦、萧何定下的政策、法令、制度、皇帝垂拱深宫,由宰相主持日常政务。对宰相的要求不高,只要能照章办事就行。从汉武帝开始,这种局面无法继续下去了。因为经过七十年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国力强大,汉武帝又是一个雄才大略、不甘寂寞的君主。在他的指挥下,内外政策发生剧变,清静无为转为积极有为,对主要辅佐宰相之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怎么变呢?是感到他们权力太大,加以削弱吗?是认为他们出谋划策太多,“权移主上”,而故意搁置不用吗?(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学思的兴趣,以达到进一步获取知识的目的)
然后教师做一解释:否!恰恰相反,是更迫切需要统治经验丰富的宰相多行使权力,多出谋划策,以助自己大展宏图。然而,当时的宰相制度却愈加不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
中朝是汉武帝设置了一个新的机构,是和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宫廷系统相对立。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这个系统被称之为外朝。在中朝出现之前,丞相就是政府的行政首脑,他参与国家方针大计的决策过程,但是等到中朝一出现,真正得到皇帝信任的和皇帝一起参与决策的是中朝的官员,而不再是以丞相为首的合法的政府系统的官员。原来的合法政府官员被排斥出决策圈之外,成为一个政务的执行机构,真正的宰相职权落入了中朝官手中。中朝官的官员的构成起初是皇帝的文学侍从之臣,被称之为“天子宾客”,即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严安、主父偃等这批人,后来,汉武帝把这个制度更完善化,吸收了一部分朝廷的大臣来参与。汉武帝动用了不同的手段,使得丞相的实权被剥夺。汉光武帝进一步剥夺了宰相的权限,扩大了尚书台的权力,在这点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把大权实际有效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3.隋唐三省六部
辅导学生阅读教材“历史纵横”及以下材料,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实行三省六部制的背景,并启发思考:隋唐创立的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其实质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
背景材料:
材料一: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间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随日内外庶官,政以依违,而致祸乱,人多不能深思此理。”
材料二:汉代宰相是__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在唐代,凡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长官)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宰相不能__。
──钱穆《国史新论》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讲述分析: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封建社会_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三省分掌议政、决政、行政三权,实际将秦汉以来的丞相之权一分为三,分隶三省,总与皇帝,从而大大加强了皇权。六部各自分掌行政、财政、军政、司法、工程等权利。各司其责,中央机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通过讲述三省六部的职能、相互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出其特点,三省六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是相互牵制和互相监督的;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要注意引导学生与秦汉时期的宰相制度进行比较,使学生深刻理解相权被一分为三,皇权大大加强。实质是加强皇权,有效地维护了统治。由于上面的讲述已为分析这个问题做好了铺垫,因此,教师在此只需稍加指点,便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最后,教师概括为:①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官制的重大变革,它标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三省六部制使秦汉以来__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得以完善,中央集权得以加强。这对于国家的统一,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4.宋削弱相权
三省六部制在宋朝演变,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宋朝建立的背景,重点强调在宋朝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皇权继续得到加强。
5.元中书省和枢密院
而宋之后的元朝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封建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
提问:元朝实行中书省制的目的是什么?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实行了哪些制度?(在学生看书的基础上,进行提问、总结分析)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行政机构。行中书省的权力很大,引用一段材料“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表里。”(《元史·百官志》),让学生来概括元朝设立中书省的目的。作为山东、山西、河北则称为“腹里”,作为中央特区,由中书省直辖。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设立了枢密院为地军事机关;设立宣政院通领宗教事物和西藏地区,皇权继续加强。
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西汉的郡国并行及刺史制度
提问:西汉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些与秦不同的措施?教师指出秦朝时,设立郡县,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朝时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这种郡国并行制又称郡国制。汉武帝时,为了加强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在各州均设置刺史,即监察官。
教师首先可以利用晁错《削藩策》中的一段史料:“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社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引入汉初实行什么制度导致这一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汉朝采取了什么措施?教师指出实行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景帝到武帝实行削番。
古代巡视制度中最主要的形式是中央监察机构分区巡视地方之制,正式创立于汉武帝时。武帝继位后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同时严厉打击豪强。他清醒地看到豪强势力之所以难以铲除,根子就在一些地方官特别是郡的长官太守、诸侯国的相(权位与太守相当)和县令等各级主要官员庸懦无能,或贪盗枉法、勾结豪强、助纣为虐,有的还纵容属下、子弟胡作非为,总之是吏治不好。古人说圣君“治吏不治民”,汉武帝对此深有体悟,认为要搞好“吏治”就必须狠抓“治吏”——严管官吏,于是一面大规模选用严于执法者担任地方主要官员,一面创立中央监察机构分区巡视制度,即刺史巡视制度,用制度监督、管理地方主要官员。元封五年(公元前1)这一制度正式问世了。
刺史巡视制度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央监察地方的能力,而且也在选用刺史过程中发现和培养了许多治国之才。如扬州刺史黄霸,“明察内敏”,执法公平,被提拔为颍川郡太守,郡中大治,政绩考核为天下第一,后又被擢为丞相,封侯爵。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循吏”的主要代表人物,影响极大。到东汉时,刘秀把西汉监察地方政情的刺史,变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到汉成帝时,为__农民起义,又把刺史改称州牧,让其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这些州牧后来又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2.隋唐的州县
对于隋唐的州县制度稍加解释,并指出唐又设立道,设监察使监察地方。最后指出唐朝中后期,地方节度史权力的增大,直接导致了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__局面的出现。唐朝虽然也平定了“安史之乱”,但没有进一步采取彻底解决割据势力的措施,反而采取了“以方镇御方镇”的错误政策。这一政策不仅没有挫败割据者的野心,改变__割据的形势,反因战胜者分赃不均,重又挑起叛乱。唐无法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日益衰落,最终被藩镇所灭。
3.宋朝的路州县
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先作一交代:①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__割据状态,要铲除其他割据政权,巩固自己的统治,必须强化中央集权;②赵匡胤本人是通过“兵变”的形式当上皇帝的,在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为防止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也必须强化中央集权。然后设问:“假如你是赵匡胤,建立政权之后你会怎么办?”从而导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学习。
宋朝建立以后,宋太祖曾召见大臣赵普,向他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唐末以来战争连年不断的原因;二是如何平息战事、使赵氏天下长久的办法。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解决的办法是“剥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所以,宋初首先剥夺节度史的兵权,派文臣做知州,设路、州、线三级,来强化中央集权,重点就是改变唐朝后期以来“君弱里强”的局面,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4.元的行省制度
设问:元朝实行中书省制的目的和影响各是什么?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实行了哪些措施?(在学生看书的基础上,进行提问、总结分析)
目的:为了吸取宋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加强中央集权,有效地管辖和统治辽阔的国家,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行政机构,中书省的省臣被派往地方执政,称为行中书省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百官志》)行省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其辖区逐渐稳定下来,进而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
影响: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其它措施: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三、汉至元中央到地方政治制度关系的特点及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学生自己概括的基础之上,教师可指导学生概括为:中央严格控制地方,地方必须服从中央;中央牢牢控制这地方官员的任免、监督和考核;地方官绝对依赖中央和君主。
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指出这种制度对历史和现实产生了哪些影响?(不论有利与不利影响,只要有理就要肯定学生的意见,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
【课后研讨】
监察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先秦的御史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末,对封建统治的维护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你还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监察制度?试作一简要评价。
思路:史实:如秦---御史大夫;汉---刺史制度;唐---观察使;宋---通判制度;明---厂卫特务机构;
评价:在封建社会里实行的监察制度,在其前期(秦、唐、宋)巩固了__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割据势力的出现,保证了政令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如明朝所实行的特务政治则损害了司法制度的正常执行,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本课小结】
1)了解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知道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作用
2)理解罗马法的演变与罗马帝国扩张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思考问题
3)理解罗马法对后世法律体系的影响,促使学生通过对比、联系更清晰的从历史纵面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找罗马法的内容及《人权宣言》、《权利法案》和拿破仑时期的《法国民法典》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学会收集资料,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并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小组讨论罗马法的内容所体现西方文化精神的基础和分析中西法律发展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学生思维,加深其对现实的关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法律在维持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国家进行法制建设和实行法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明确作为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重点:罗马法的的主要内容
难点:罗马法的影响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平时的见闻中,对罗马帝国都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较少涉及罗马法这一方面及对法律认识较为缺乏,因而需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中引发其对罗马法的兴趣。另外,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积累了不少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相关知识,因而可以从已知推向未知,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古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1)罗马法的定义
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按形式划分:成文法、习惯法
2)按结构划分: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1)作用;维系和稳固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2)影响:
第三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守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和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