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学论文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程学论文(精选8篇)

工程学论文 篇1

摘要:假如把照明工程学看作是最终实现照明的手段,那么和它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有电工学、机械工程学、化学工程学、建筑工程学、气象学、人类功效学等。然而,照明又为人服务,因而生理学、心理学等也是照明工程不可缺少的学科。因此,这些学科也是照明工程的一部分。如果把这些看作是照明的第一边缘科学,那么构成这些学科的基础科学就可以看作是第二边缘科学。大家知道,工业或工程如不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人文条件的影响,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而照明直接受到这些条件的影响就更明显了。以1973年开始的石油危机为例,照明界受到冲击,在时间、数量、质量等方面都比其他部门严重。表面上是照明工程的最边缘的影响因素,但实际上却直接影响到照明工程学的发展。

工程学论文 篇2

[本刊讯]天津市第四届组织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5日召开。本次会议由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承办, 天津市联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奥林巴斯 (北京) 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社、《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编辑部、《国际生物医学工程》编辑部等多家单位协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学部冯雪莲副主任、天津市科委基础处贾堤处长、天津市科委社发处王丛众副处长、天津市卫生局科教处高辉处长、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协会名誉理事长宋继昌教授、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孟繁荣处长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邀请了第四军医大学金岩教授、复旦大学丁建东教授、浙江大学高长有教授、西北大学陈富林教授、美国Duke大学张鲁南教授、德国Rostock大学马楠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从组织工程的临床应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组织工程新技术等4个专题作了相关学术报告。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三中心医院、医大二附院、骨科医院、口腔医院以及天津工业大学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等单位的1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对会议给予高度评价, 认为本次会议开阔了视野, 促进了各研究单位之间的交流, 必将对天津市组织工程研究工作的提升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程教育 篇3

一、化学工程学及其与化学的关系

化学工程学是直接服务于化工生产及化工技术进步的一门近代工程科学。它诞生于20世纪初,已历经近一百年的发展演变。从诞生至今,化学工程学一直与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泛化学工业密切联系,极大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自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铜、铁、水泥、石油化工和高分子工业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振兴,其后多晶硅、有机硅产业、生物化工产业和纳米材料合成技术持续支撑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即使是在后工业化社会的美国,泛化学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1世纪世界进入资源稀缺时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能源优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环境和生态污染的源头防治,这些过程产业化都是以化学工程学为中心学科才有可能发展起来。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虽然分属于理科与工科,但却是紧密相关的两个学科。当代化学家研究原子或单个分子在反应中的细节,可以在化学键断裂或成键的飞秒(10-15秒)量级内,对化学反应选择性进行解释和控制,研究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物质的相态、性能变化和相互作用,可为化学工程师提供有关化学反应的机理性解释。不仅如此,化学家已突破分子层次藩篱,向高分子、大分子组装迈进,对信息化学的探究也正向产业化延伸。化学工程学家研发大规模合成新物质的过程,对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巨系统进行解析和优化设计与控制。当代化学工程学家需要了解物质微观结构和合成反应的瞬态过程,从市场需求出发,设定即将开发产品的特性,根据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寻找合成的目标产物,使化工研究向更为机理与实用的双方向延伸,将化学家的重要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化学与化学工程学的贯通和相互作用是新时代的需要。化学与化工学科领域的交叉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融合从分子水平的化学到大规模制备工程科学的宽阔视野和能力。

二、化学工程学的学科范式

对学科范式(Paradigm)的讨论十分重要,它决定着学科的价值观和内涵,关系到学科创新方向、新的生长点和交叉扩张,影响到学科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关系到核心课程、辅助课程和延伸课程之间的配置,其内容深度、广度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等,还会影响教学手段的组织和运用。

1.1915年,美国学者Little提出“单元操作”概念。192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组建世界第一个化工系,决定把机械系的流体力学、传热学和化学系的热力学、动力学、扩散、混合等核心内容加合,确立了“化工单元操作”课程的理论体系。从此化学知识向工程延伸得以完成,标志着化学工程学科的诞生。这是化学工程学范式的第一阶段,可称为单元操作阶段。

2.1957年欧洲第一届化学反应工程学会议界定了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学科范畴、研究方法等,完成了化学工程科学向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和反应工程即“三传一反”的新范式演变,为20世纪60—70年代石油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可称为化学工程学范式的第二阶段。

3.自20世纪中叶以来,化学工业规模迅速扩大,计算机技术的融入使多变量、强耦合的大系统分析在化工中大量使用,生物化工等学科边界不断扩展,孕育出多种具有突破意义的化学工程学新范式。第三阶段范式有如下几种不同表达方式:

(1)“产品工程”范式:美国韦潜光教授提出第三阶段范式应跳出原有“过程工程”的藩篱,定义为“产品工程”,以产品性能和物质结构的关系及其产品设计和制造作为主要特征。把“过程工程”与“产品工程”相结合,作为范式似乎是更为全面的创新思路,但从形式上比较,与第一、第二阶段范式的延续性较差。

(2)“三传一反+X”范式: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慕孙教授建议保留新范式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范式概念的延续性,提出第三阶段范式应是“三传一反+X”,其中X是待定的、可变的和形成中的要素。

(3)“三传三转”范式:清华大学根据化工的研究对象已涉及“物质-能量-信息”三要素的相互作用,提出以“物质传递与转化”,“能量传递与转化”和“信息传递与转化”的“三传三转”为新范式。物质传递包括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及流体流动等过程,物质转化包括分子水平的化学反应、超分子间结构的构造与转化、生物分子的代谢与融合等过程。能量传递包括动能传递、热能传递及各种形式能量(如光能、微波、超声、等离子化等)的引入与输出,能量转化包括不同能量形式之间的转化。信息传递包括化工操作中多变量的信息收集、筛选和剔除,信息转化包括各种物流参数的处理、优化、信息反馈等。信息传递与转化同物质和能量传递与转化的优化过程密切关联。以“物质-能量-信息”三要素相互作用为化学工程科学的基础,是化学工程学区别于其他工程科学的本质特征。

三、化学工程教育现状

在明确了化学工程学的范式以后,可以看出,化学工程教育能够激励学生们的事业心,因为化工是人们衣、食、住、行、视、听、享受生活的各方面须臾不可离开的,是可以成就大事业、创造巨大财富的宽阔领域。化学工程教育也可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对有志于学问的年轻人,可以介入最前沿学科,在生物化工、纳米化工技术、再生能源技术、新一代信息材料、非平衡非线性巨系统的数学应用等科技领域有所作为。

德国化学工业协会(DECHEMA)对几十个国家的大量化工专业人员调查统计显示,美国认为学习化工有很高愉悦度的人占95%,而在中国认为学习化工不愉悦的人却高达33%。这一调查结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不少中国家长和学生对化学工业等实体经济领域认知的妖魔化和对虚体经济的盲目追求,严重妨碍了最优素质的中学生进入这些领域。这种错误认识必须澄清,才能防止长此以往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我国的化学工程教育呈现出与工程渐行渐远的态势。其根本原因有两点:其一,教师工程背景削弱。大量青年博士和硕士进入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许多青年工科教师缺乏必要的工程实践经验,在SCI论文、引用因子等适用于理科的评价指标的指挥下,大量工科教师的科研选题容易偏向于基础理论、偏向于软课题,实践性、工程性研究课题数量显著下降,而他们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又难于找到工程应用转化的机会。其二,工程教育体系弱化。由于实习经费、安全等原因,化工学科学生的工厂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越来越流于表面形式,有的甚至被大幅度压缩或砍掉,促使“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渐行渐远。急需建立一种机制,使这一现象得到实质改变。

四、以跨学科教育思维构建化学工程学科的教育体系

著名的哈佛大学一贯的教学理念是着力于培养引领世界、具有国际视野的各界领袖人物。但是在哈佛大学越来越有名气的同时,校方却感到他们的学生越来越失

去灵魂作用。其自省的结果是哈佛大学自从20世纪70年代起执行的核心课程制过于集中于学术专论,忽视现实问题,致使专业设置内容越来越趋向专门化,而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却是要应对越来越宽泛、综合、涉及多种领域的复杂的命题。前车之鉴,后车之缘。为了彻底扭转我国当前化学工程教育远离工程、化工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低的现状,我们主张在对人的培养理念上坚持“综合性、选择性、基础性、灵活性”原则,在广泛普及化学工程学科内涵及作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以跨学科教育思维构建新的化学工程学科教育体系,并给予足够的政策保障。

当前振兴化学工程教育的根本是扭转中国社会对化工的不正确认识,说明它的学科基础是根植于化学、物理、生物的交叉部,研究涉及“物质一能量一信息”这三个重要元素,它是在人类社会进入自然资源稀缺时代、面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对解决资源、能源、环境问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为之可作出最大贡献的学科之一。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交叉组合作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模式,可打破学科间隔绝和壁垒,从不同学科视角,研究阐明某一课题的全貌,才能克服基础知识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化学工程学科辐射到炼油、化工、冶金、建材、制药、生物化工等许许多多工业领域,跨学科教育更有着关键的作用。

关于跨学科课程设置,密歇根大学曾提出以下形式:(1)合作课程: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共同选题、组织和讲授同一命题的不同侧面;(2)整合讲授:通过顶层策划、协调不同的课程以相互贯通的思路分工讲授;(3)协同式课程:两门或以上的独立但相关课程同步讲授,不同视角,定期共同研讨、整合、交流;(4)阶梯式课程:深度不同,可能是相互为先导课程,可以分时段讲授,达到整体跃升;(5)综合式课程:设计可供有共同兴趣的不同系、不同专业采用的选修课,也可通过研讨式授课。使学生关注社会、国家和国际面临的迫切课题,具有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分析和论证实际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借鉴国际做法并加以创新,清华大学化工系开设了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资源·能源·环境·社会”选修课,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和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Arons共同主讲,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等多学科出发,研究资源、能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问题,探讨化工与其他学科合作所可能提供的解决方案,既与现实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又有一定的基础科学深度。一反传统的“单学科理论演绎式”教育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多学科问题分析式”的教育,关注学科之间的非线性强交联,注重向学生展示基础资料,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归纳出其中的问题并探讨不同的解决途径,而不是给出标准答案。将学生直接置于宏大的科学、工程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直接感受一流工程科学家的眼界、胸襟与智慧,这对于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化工志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解决前面的化工教育困境的有效方式。事实上,该课程的设立对于宣传现代化工、促进学科交叉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其中近半数的学生来自除化工外的理、工、社科等多个专业,是学科交叉教育模式的一个尝试。

21世纪世界进入资源、能源短缺的时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化学与化工学科的发展才能解决由国家提出的节约资源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任务。为此,化工教育首先要端正学生和家长对化工产生的片面认识。现代化学工程教育内容既应跨越和涵盖整个化学和化工领域,融合从分子水平的化学到大规模制各工程科学的宽阔视野,也仍要重视工程教育的特征,强化工程实践环节;正确认识化学工程的学科范式和内涵,探讨化工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交叉,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完成化学工程教育的历史任务。

材料工程学 篇4

()统称为金属材料。

2,钢铁材料包括()、()及().3, 碳钢分类方法很多,通常按含碳量可分为

(),()及()。

按冶炼方法可分为(),()及().4,合金钢分类方法很多按用途分为()、()及()等。按合金元素质量分数分可分为(),()及()。

5,根据碳在铸铁中存在形态及石墨的形状,铸铁可分为(),(),(),()及()。

6,钝铝中含有铁、硅、铜、锌等杂质元素。按其纯度可分为(),()及()。

7,根据铝合金的成分及生产工艺特点,可将铝合金分为两类()和()。

8,形变铝合金可分为2大类()和()。

9,硅系合金是工业上使用最广泛的铸造合金。该合金流动性好,热裂倾向小,补缩能力强。

铝硅系铸造铝合金又称(),仅由铝、硅两个组元构成的二元合金,为简(),含有多种合金元素称为()。

10,纯铜呈玫瑰红色,表面形成氧化膜后呈紫色,故称()。纯铜的密度为(),熔点().11,根据铜合金成分特点可将其分为()、()和()三种。

12,黄铜是以()为主要元素的铜合金;()是以镍为主要元素的铜合金;青铜是以()为主要元素的合金。

13,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为()。其中仅含铜锌二个组元的合金称为()或(),若加入多种组元则称其为()或()。

14,镁是地壳中储量最丰富的金属之一,储量占地壳质量的(),镁的密度()。

15,镁合金可以分为()与()。

16,特种陶瓷的品种繁多,其分类可按化学组成分类,也可以按性质分类。但通常都把它划分为

()和()两大类。

17, 特种陶瓷经常遇到的键合是()和

().18,粉末的等温烧结过程,按时间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界限不十分明显的阶段即(),()和()。

19按照基本性能和应用状况,铁氧体材料分为()、()、()、()和()等五类

名词解释

1,合金结构钢

2,合金工具钢

3,特殊性能钢

4,形变铝合金

5,铸造铝合金

6,陶瓷

7,特种陶瓷

8,结构陶瓷

9,功能陶瓷

10, 灰口铁

简答题

1,简述特种陶瓷常用的烧结方法

2,简述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3,简述高强度低合金钢的性能特点

4,简述合金弹簧钢的性能特点

5,简述热作模具钢的性能特点

6,简述如何对黄铜的牌号进行命名。

7,简述形变铝合金的分类以及他的命名方法 8,简述钛合金分类

9,简述钢铁的4个脆性以及他们都与什么元素有

10,简述合金结构钢的分类。

交通工程学公式 篇5

DHV 车道数:n路幅宽度:WW1nC1

在考虑方向不均匀系数的情况下,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为:

DDHVAADTK/100KD/100(KD方向不均匀系数(%))

KDDHVAADTK n2D2C1C1100100

负指数分布:Phtet

k1p1pi负二项分布,到达数大于K的概率:Pk1Ck1 i0

人机工程学论文 篇6

一、对传统概念的质疑

人机工程学的目的是“机宜人,人适机”,但我却想对这个目的提出质疑,首先从这个目的出现背景来看,是因为出现了人类在操作机器时出现了问题,且问题是因为出于统计学上的工作效率低下而引起利益体的质疑从而发现出现的问题在于机器不适于人类操作。

从人机工程学的概念中我们可以很显然的看到是以人类为中心提出的,这可能与欧美的人本主义价值观有关。但是将定义的中心归结到人身上会导致对于人的看法固化,将人当成“本质”般的存在,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或者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但都有着不可改变这一特性,所以我们在解决实际中的设计问题时,很难将人视为是会变化的个体,无论从行为角度还是心理角度,这样做会使我们的在进行设计前的预想方案总是对于人这个“绝对主体”只思考接下来一到两步的行为或心理范畴,偶尔也有会考虑到人类与产品之间的互动,比如交互设计,但我目前所见的交互设计的一些方案主要是体验,而且对于人们使用产品的过程的描述也比较片面,只集中描述某些新奇的想法,事实上所描述的行为与心理的活动还是很少,可以说仍然没有把对人类的认识从静态转向动态。

近年来的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发展我比较感兴趣,因为电子产品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设计者必须要对日后用户的使用作出预测,但事实上如果从手机(这里以手机为例)的发展来看,我们的主要目的仍然是为了让用户使用起来更舒服或者看起来更漂亮,对于人类的认识仍然没有改变,虽然在用户使用产品的模拟中产生了一些行为或心理的改变,但在认识的不足与商业利益的共同约束下,对于手机的界面与功能的设计仍然不能让我满意。让我不能满意的原因是我们年轻一代的生活现状,尽管他们在使用手机会感觉到很舒服,但是他们在对于手机的消费选择与使用时间的规划上让人不能恭维。他们用着自己对其的结构与原理都毫不知情的机器在干一些自己同样说不出理由的事,当新款手机问世时,他们又毫不犹豫地将旧的抛弃转而使用新的,尽管所做的事的性质与以前没有什么区别。

通过以上的说明,我想说的是这样的手机满足“机宜人,人适机”的概念吗,我想应该是满足的,因为毫无疑问,它可以打发它的主人的无聊的时间,虽然所做的事意义不明,但它可以使人感到“舒服”。那么我想问了,这样的产品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我想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不会赞同。那难道说我们的定义错了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无论回答“对”或“错”,都等于你承认了这个问题是可以判断对错的。但是什么是对错呢?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明确的标准(我指的是常识中,逻辑学中有着尽管看起来正确却会引人深思的规则)。我在这里就这个问题而言,对或错总是可以依据我们的目的来判断的,就如同最前面所说,这个定义是因为发现了效率低下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机器应该更适合操作的想法,改进后效率确实提高了,所以归纳出了这么一个定义。那么从这个步骤来看,这个定义是对于两件事之间的因果概括,尽管我们在其中仍有很多东西没有搞清(比如人类认知或行为的生理基础),但是在以上的过程中已经足够总结出模糊的关系,即我们的机器需要更加适合人们操作,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后来在定义中改成了使人感到舒服进而由此扩展到满足人类需求)。于是我们的设计理论家在对设计实践进行考察时就可以得出产品应该满足“机宜人,人适机”的要求。

然后让我们来仔细考察一下人机工程学中的要点。首先是生理上的,这里以人体测量为主,我们对于人的各种尺寸进行了测量,当然也包括使用某些产品时的行为变化所产生的尺寸变化,这里我想提出的问题是这个限制似乎将生理从心理上完全割裂了开来,也就是说这里存在的心理变化被忽略了,比如说一个书架,我们的测量人员将人的手所能触及的极限辛苦地测量了出来,然后他因为完美地完成了工作(他的目的正是完成尺寸测绘)而感到骄傲和满足,随后将数据交给了设计师,设计师或者用理性的直线或者用优雅的曲线将书架用图形表现出来,然后书架被交付厂家生产最后销售,最后到达顾客的手上。心理方面的因素我们先不讨论,首先来看一看关于测量,我们的设计师将数据应用到了书架的造型设计上,然后推测我们的用户在日后的使用中可以随时的拿到他想要的书或其它物品(这就是我说的“绝对的人”的预想概念,在我们的认知中,已经抽象出了“拿书”这一形式,并将其用于我们的设计中而不管这个行为的具体表现以及发生原因和所导致的后果),就如设计师所想的那样,我们的用户可以很轻松地拿到他想要的东西。但是我们又追问过我们为什么要拿书吗?在哪种情况下会使用书架?拿了东西以后又要做什么?似乎我们不会考虑这些问题,因为将繁杂的数据融入设计以及塑造一个漂亮时尚的形态已经够费力了,而且教科书上不也是这么要求的吗?我们的先人们不也是通过一系列实践从而得出了设计所该做的事吗?关于我们先人的问题很有意义,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总会在潜意识中把这个时代当成是比较完善的时代,也许是出于希望,也许是出于生活在这个时代,但我们是很难将历史与未来与现代当成等同的时代。我们比起怀疑做的更多的是确定(因为实际生活中比起前者更需要后者),所以我们想要取得进步很难。

继续书架的话题。刚才我们谈到设计师认为问题已经被解决,因为从刚才关于使用的关系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我们已经满足了人对书架所能要求的大部分。但是这个结论来的太突然,就像前面关于手机的叙述,我们的年轻人在有了娱乐功能如此强劲的工具之后便爱不释手,以至于很难再会去理会那些看起来就让人不想去翻的书,所以即使我们的年轻人即使购买了这样一套书架,他可能对它不管不顾,整天沉迷于其它东西,然后固定时间的书架打扫以及“时尚美丽”的造型所带来的清洁死角反而会使他对这个书架产生厌恶之情。结果无论是测量、设计甚至材料都变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也就是说,事情完全可能不会按照我们预定那样的发展,设计思想虽然看起来很“美”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可能会导致与我们思想相悖的结果。

有关人体测量的“实例”介绍完毕后再让我们来看一看有关人机工程学的心理方面的内容。秉持着“机宜人,人适机”这一观念,我们致力于做出能让用户感到更加舒服的设计,而这里的舒服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概念,于是设计开始借鉴心理学的内容发展出了符号学、认知心理等内容。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使得产品看起来更“美”,这里我想说的同上面一样,“美的东西是好的,好的东西是我们要的→美的东西是我们要的”,这么一个推理成为了很多设计师的潜在信条,因为它看起来很正确,但是什么是“美的东西”?什么是“好的东西”?什么是“我们要的”?如果你这样提问,我估计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甚至会出现彼此互相矛盾的情况,那么我们在此时还可以放心地用“美”来当作我们的批判标准吗?这只是理论层面,从实际层面来看,就如我上面所说的书架的例子,也许那个书架可以称为美的,但是它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从心理角度来对设计做规定的还有一种信息传达,它的思想是将某些思想如传统文化通过它们的形式中的某些元素表现出来,就如同我上面所说的一样,我们将本来是设计师们希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当成了目的来完成,而在学生的学业的衡量标准上,这种途径的完成度已经取代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程度来作为学习好坏的标尺。

从理论层面上说,我们的问题似乎来自于对于人的看法的固化,所以我们对人,对设计的看法自然要有所改变,我在这里介绍一下我自己所设想的一些概念,在下面对问题的分析中会提及这些概念。想象式与理性式:你是否会有时不想学习?是否会有时学了一会就觉得学不下去了?会不会沉迷于网络论坛或者其它什么而无法自拔?

二、新概念的提出

我对这些现象提出来一个假设性的解释,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学习过程中在我们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我还要先假设两种不同的学习状态,一种是因为主体对于所学的内容有着极度强烈的好奇心,可以说是主动学习,我们称其为初始状态A,另一种是被迫学习,且主体对于所学的内容的好奇程度极低,低至不足以引发学习行为,我们称其为初始状态B。

在A状态时,我们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有了欲望,我们自然就会去学,这时他的目的是获得想要的知识,无论主体有没有考察过学习的方式,他都会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那么只要知道学习方式与结果有关,他都会尝试去寻找更好的方式,所以现在,寻找方式成为了目标,但是因为获得知识的目的是先发生的,且这个目的由生理(暂且称为生理)欲望所引发,所以在有了新目的的同时,它仍然可以想起前一个目的,并且在完成了暂时目的后,又仍然会回到第一目的上来,这时第一目的等于是受到了强化,而且思考的心理过程现在可以看成是由意识接受目的信息,然后传递给潜意识,接着由潜意识给出记忆材料传递给意识成为经验材料,或者潜意识可以对经验材料进行有目的的组合再传递给意识,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实际上可以理解成是接受了意识传递的目的的潜意识经某种组合后传递给意识的经验材料。那么,当我们获得了知识后,会进一步刺激好奇欲望,使得第一目的再次被强化,而我们的大脑也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可以满足或刺激欲望的经验材料给我们,在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下,这个过程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如果你想问大脑的休息问题,我会告诉你这属于学习方式中的内容,理性的人会懂得如何高效率地利用大脑。)从大脑所产生的经验的从属范围来看,这些经验都是用于达到目的,也就是说会被约束至达到目的这个过程的附近,我把这种状态称为理性式。

在B状态时,我们又是个什么状况呢?因为此时我们被强迫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而且这个压力大到很难反抗,那么我们会去学,但生理上是什么情况呢?我们的行为虽然是学习,但是我们的欲望却是脱离这种状态,这样又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呢?在这里我同样要区分两种状态,那就是有着强烈的虚荣心的状态b1和有虚荣心但还不会强烈至引起学习行为的状态b2,在b1状态下,生理上虽然有着脱离这种不“舒服”状态的欲望,但生理上同样有着不想被人看扁甚至要超越其他人的欲望,因为后者比前者强烈,所以行为自然会被有这个欲望所带来的目的约束,主体会想方设法超越别人,同状态A一样,行为和经验都会被约束至实现目的的这个过程附近,我虽然不认为这样的过程是好的,但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也属于理性式的范畴。

现在占最大多数的人的状态,也就是b2状态,就如上面所说,这是一种矛盾的状态,学习和不学习两种过程都会有,这样对于主体来说,在压力比较大时,他会在表面上作出学习的样子,也许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好奇或者虚荣的欲望以助过程的继续,但欲望的不够强烈却注定了脑内所想的经验不会完全被约束在目的附近,这时就会出现一种类似“忙里偷闲”的状态,也就是脑中所想象的内容偏离了目的,而是其它满足机体欲望的内容,从原因上说,可能由于目的的不明确导致意识中的判断标准时刻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潜意识所受到的信号不从属于一个目的,所以反馈的信息的种类比较杂乱。而当外部压力变小的时候,比如上了大学的时候,可能引起机体欲望的事物种类变得更加复杂,而潜意识传递的信息种类也就越来越复杂,而且在表现上是越来越乱,且很难恢复经验约束在实现一个确定目的的附近的状态。我把这种思维经验复杂度高,方向不明确的思维状态称为想象式。这种思维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变类似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即混乱度会越来越大。保持有序所消耗的能量大于无序,这可能是机体难以从想象式转化至理性式的原因。从大脑所产生的经验的从属范围来看,想象式的思维模式中经验从属种类一直在变,当机体对很多种类的信息都感兴趣时,就会发生前一分钟还在看这一类的话题,后一分钟就换成了另一个话题,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这种行为被强化,主体的行为模式越来越靠近这种模式,即在无主要目的的引导之下,注意力也一直在不同的地方不停地跳转,再想变成理性式却因为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源(欲望)而无法达到,反而有可能会在主体脑中留下“我办不到”这样的固有意识从而使得转化变得更为困难。

《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稿约 篇7

1 刊登内容与栏目设置

本刊面向广大的卫生工程学领域的研究者、专业工作者及对卫生工程学科感兴趣的诸方人士。主要刊登:环境卫生 (包括室内外空气污染、集中空调安装使用、固体废弃物及污水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及工艺、农村改水改厕改炉灶) 、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公共场所卫生质量、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生物安全、学校卫生、食品卫生、辐射卫生与防护、基因工程、生物工程、卫生法学、疾病控制、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 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学术性文章。辟有专家论坛、论著、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疾病控制、述评与综述、经验交流、论文摘要、国内外信息等栏目。为了适应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 搭建交叉学科学术交流的平台, 本刊拟增加“疾病控制”和“技术方法”两个栏目比重, 刊发有关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肿瘤、传染性疾病、慢性病防治、精神卫生与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及卫生保健, 以及实验室检验、药物分析技术、职业防护等方面的文稿, 以拓展学术交流领域, 为更多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服务。

2 来稿要求

2.1 文稿

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 论点明确, 资料可靠, 文字精炼, 层次清楚, 数据准确, 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疾病控制、综述与述评、讲座等一般不超过5 000字, 经验交流不超过3 000字, 论文摘要、国内外信息等不超过1 500字。用A4纸, 4号字打印。

2.2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 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 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英文文题一般不宜超过10~12个实词。

2.3 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 并请在首页脚注第一作者 (及责任作者、指导教师、通讯作者) 的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民族 (汉族可略) 、籍贯、学位、职称、是否研究 (博士) 生导师、研究方向, 以及作者通信地址、邮编、电话、传真、E-mail等。通讯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 如未特殊标明, 则视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作者单位应具体到科室。

2.4 基金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 如国家、省部级等基金项目或攻关项目, 应将项目及编号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 例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9820229) , 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对已获奖项的论文, 请附寄获奖证书复印件。

2.5 中国图书分类号

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 按照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4版) 标出。

2.6 摘要

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 (应给出主要数据) 、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文摘的书写要求详见GB6447-1986。中文摘要可简略些 (200字左右) , 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 (400个实词左右) 。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全部作者姓名 (汉语拼音, 姓的每个字母均大写, 名字首字母大写, 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 、单位 (具体到科室) 、所在省、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

2.7 关键词

需标引2~8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 (MeSH) 内所列的词。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 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中、英文各关键词间用分号 (;) 分隔。英文关键词第1个字母大写。

2.8 前言

必须包括两方面内容: (1) 本研究选题依据的由来, 即选立本课题背景, 给出既往研究的最新成果, 指出尚存在的知识空白点、疑问处或争议面, 并以角码形式给出最有代表性的最新文献出处; (2) 针对上述给出的背景资料, 或待填补空白, 或待解答疑点, 或待解决争论或待做出验证, 强调本研究的创新点所在, 如本研究得到阴性或否定的结果, 则往往更有刊发价值。

2.9 医学名词

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 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 (法定药物) 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 (非法定药物) 中的名称, 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 不用商品名。

2.1 0 图表

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全文只有1幅图或表时, 写作图1或表1。采用三横线表 (顶线、表头线、底线) , 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线条图以计算机制图, 高宽比例以5∶7左右为宜。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注明放大或缩小倍数, 实物图须标明实际尺寸。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 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

2.1 1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的有关量、单位和符号规定及其书写规则, 具体使用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3版) 。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 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血压及人体压力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 (mm Hg) 。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 单位可只写1次, 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 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75.4 ng/L±18.2 ng/L可以写作 (75.4±18.2) ng/L。

2.1 2 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 每3位数字1组, 组间空1/4个汉字空, 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及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 应写成5%~95%、 (50.2±0.6) %及4 cm×3 cm×5 cm。

2.1 3 统计学

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 (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 和统计量的具体值 (如t=2.28) , 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 (如P=0.023) 。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 (统计学名词及符号) 的有关规定书写, 一律用斜体。

2.1 4 缩略语

文题中一般不使用缩略语, 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 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 后两者间用“, ”分开 (如该缩略语已公知, 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 。缩略语不得移行。

2.1 5 参考文献

按GB/T 7714-2005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 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 (右上标) , 并排列于文末。在表格或插图说明中引用的文献, 亦应按照该表格或插图在正文中首次出现的顺序来编码。未发表的内部资料不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 1~3名全部列出, 3名以上后加et al。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 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与原文核对无误, 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按照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技术规范 (CAJ-CDB/T1-2005) 格式著录。例:

[1]操基玉, 姚孝元, 苏普玉, 等.居室装修后不同时间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调查[J].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6, 5 (2) :93-94.

[2]苏德模, 马绪荣.药品微生物检验技术[M].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7:209-2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16单位推荐信投稿须附单位推荐信, 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3 敬告作者

(1) 本刊在收到稿件后即寄出回执 (附稿件编号) 并及时将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由编辑部退修给作者进行修改补充后, 请按要求修回时间将退修单与修改稿打印件一并寄回本刊编辑部, 并附寄电子版。有关稿件一切事宜本刊编辑部均与第一作者 (或通讯作者) 联系。

(2) 来稿文责自负, 并请自留底稿, 本刊对来稿有文字删改权, 凡涉及原意的修改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件逾期3个月将视为自动撤稿。

(3) 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 每篇50元 (用于稿件邮寄及审阅) 。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 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本刊录用的稿件, 均以印刷、光盘《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和网络版 (中国期刊网) 同时刊发。稿件刊登后一并酌致稿酬, 赠当期杂志2册。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 请在来稿时声明, 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来稿请寄: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编辑部, 吉林省长春市景阳大路3145号, 邮编:130062。请勿寄个人。

电话 (传真) 0431-87980203

Email:jlpma@163.com

工程学论文 篇8

然而随着时间的演变,土地也已有了它不同于以往的更多内涵。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它是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生产劳动的产物。它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财富之母”。

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中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中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如何将现有的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如何将土地工程研究体系化、规范化,这是摆在土地工程从业者面前的紧迫课题。

应运而生,开展土地工程

科技创新成果卓著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结合当前陕西省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趋紧现状,为充分发挥规模骨干型土地工程建设企业在土地整治领域内的巨大作用和优势,确保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无缝对接,真正意义上不断加强土地工程建设,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原“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基础上,改制组建了省政府直属公益性企业“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陕西地建”。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注册资本金5亿元,内设6个部门,下设 4个分公司、5个子公司和2个控股公司。主要承担省内国土资源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融资及建设、异地占补平衡造地、大中型土地开发整治项目建设、土地一级市场和建设用地开发、土地勘测规划和土地工程科学研究等相关业务。

陕西地建是国土资源部和陕西省确定的土地工程科技创新研究基地之一,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土资源高层次创新型科技团队、领军人才和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陕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5大科研平台,是陕西土地工程行业高层次人才聚集地。截至2013年8月,陕西地建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75人(博士20人);土地工程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50人;享有政府特殊津贴、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重点领域领军人才、陕西“三五”(第一层次)人才称号1人,外聘技术专家30人,引进院士专家5人,入选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土资源高层次领军人才1人,创新团队1个,杰出青年1人。

这支极富科学精神和国土使命感的攻坚团队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科技项目,解决了一批重大土地工程技术难题,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7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专著5部。

他们的创新成就不胜枚举,其中最为耀眼的,则是砒砂岩和沙土混合复配成土的技术创新项目。

2008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毛乌素沙漠的大纪汗村视察后,要求陕西省相关部门帮助当地农民向现代农业发展。

按照胡总书记嘱托,省国土资源厅立即安排部署,由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负责实施。然而在这片只有沙子和砒砂岩的土地上,拉运黄土成本每亩高达7000多元,造什么样的地,怎么造地?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全部被调动起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西安理工大学也积极加入合作研究,探寻出路。用沙和砒砂岩能不能造地?一项前无古人的研究试验开始了。

砒砂岩,在陕西榆林被当地人称为“红胶泥”,它一旦裸露就风化,一遇风就起尘,一遇雨水就松散,随水大量流失,被称为“环境癌症”;而沙结构松散、漏水漏肥,不能形成土壤的团粒结构,它们也是导致土地资源生态退化的“罪魁祸首”。

两者能不能结合起来,变两“废”为一“宝”,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总经理韩霁昌研究员陷入思索。在这一灵感的启示下,他安排富平实验基地,不惜代价从榆林拉回砒砂岩和沙进行配比研究。于是,实验室忙起来了,田间实验组忙起来了,各种分析、模拟数据开始产生……

经过研究发现,砒砂岩是岩石,也是成土母质,它含粉粒(0.25mm以下)特别多,粉粒是形成土壤的最基本元素,这种粉粒形成团粒结构最快,板结性很强,板结可以保水不渗水。砒砂岩和沙一个保水一个漏水、一个板结一个透气,刚好形成互补。通过实验室试验发现:两者混合,随着砒砂岩混合比例的增加,土壤沙粒含量降低,粉粒和粘粒含量增加,土壤质地由沙土向沙壤转化;随着混合土壤中砒砂岩比例的增高,混合土壤的有效水含量开始提升,混合土壤的持水性能逐渐增强;混合直径2cm~4cm的砒砂岩岩块最有利于水分吸收和保持且有利于沙地保肥。

根据砒砂岩与沙成土组合方案的室内相关研究结果,经过三年反复试种观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沙土比例、灌溉水量、种植作物种类以及农艺处理等4个专题试验因素,研究人员在富平实验基地14块试验田中进行不同配比,试验在各种水旱条件下它们胶结作用和结构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从2009年3月开始,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5种比例混合的砒砂岩与沙为培养介质,种植了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土豆、玉米、大豆等多种作物,并进行了详细的数据记录分析。研究人员通过砒砂岩与沙不同混合比例的多项指标对比研究,分析比较砒砂岩与沙在不同混合比例的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特征,发现二者按照1:2 ~1:5的比例合理配置后,形成松散透气、结构适宜的胶结土层,对作物生长最有利,而且随着作物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剖面中粉粒和粘粒及土层有向下运移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出随着种植作物季数的增多而增加的趋势。砒砂岩与沙的复合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性能。利用不同比例砒砂岩与沙成土的复合土壤种植作物具有广泛性和适宜性。

把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就能造出耕地?这对祖祖辈辈生活在毛乌素沙漠的农民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nlc202309040439

原本就无法耕种的沙丘,再把有害的砒砂岩倒在里面,这是胡来!村民怀疑过,疑惑过,误解过,还极力反对过,村民甚至还跑一千多里路,到省国土资源厅告状,要求立即停工。

顶着村民不理解的压力,公司施工人员一边耐心解释,一边用研发事实证明科学的权威性—经过榆林市大地种业公司和中稷农业公司集约化经营后,首次种植的土豆亩均产量达到3000公斤以上,比该村耕地种植的土豆产量翻了一番。

良田终于造出来了,当初的质疑声变成了阵阵赞誉。

随着这项国际领先成果的推广应用,榆林毛乌素沙漠腹地,大片沙荒地变成良田的梦想成为现实。

2011年9月4日,历时三年完成的科研项目—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核心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

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刘昌明研究员任组长,水利部原副部长索丽生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研究员为副组长的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成果丰富,理论充分,技术先进,具有原创性和重要的推广价值,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刘昌明院士手捧着在项目区亲手刨出的果实硕大的土豆激动万分,表示了对该项技术成果的认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益权教授饶有兴趣地的把几块鸡蛋大砒砂岩装进随身携带的样品袋里,准备带回去进一步研究;索丽生教授和孙九林院士则对项目区的水资源给予更大的关注,详细询问机井的深度、水量以及当地的蒸发情况。经过实地走访调查,专家们见证了当地村民对利用砒砂岩与沙成土技术造地给他们带来实惠的感激之情。

专家讨论时,为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研究确立了今后发展的方向,达成了一项共识:这项研究成果对荒漠化非常严重的中国北部,尤其是到处都是砒砂岩和沙的毛乌素沙地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更加深入地研究下去!

2012年10月,“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核心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被评为201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应时而谋,推动土地工程学科

发展目光超前

在多个土地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过程中,陕西地建人以他们顽强的攻坚能力,赢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支队伍不仅注重实战,在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中更有一番创见。

在土地工程学科建设方面,以韩霁昌研究员为学科带头人的科研团队,首次提出并推动将土地工程作为应用性一级学科建设的实践,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并出版发行了《土地工程概论》,对土地工程学科体系构建、学科基础、研究方法、工程设计方法与原则等进行了系统阐述,为解决土地工程建设技术难题和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2013年7月30日召开的全国土地整治复垦开发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与现场推进会期间,韩霁昌研究员作了题为《土地工程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学术报告,深入地阐述了他牵头建设土地工程学科的初衷:

“土地工程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把未利用土地变为可利用土地或把已利用土地进行高效利用,能动协调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过程。土地工程学科作为土地工程的学科支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的综合学科,是运用系统的学科原理和技术体系彻底解决土地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应用性学科。

土地工程学科的提出是土地工程行业发展的必然,顺应了社会、经济和时代发展的潮流,土地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可以从基础上解决土地工程无学科理论支撑的问题,全面促进土地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土地资源的高效、持续、科学利用。”

这一想法,显然是韩霁昌研究员脑海中经过千百遍深思熟虑的思维成果,他的脑海中,已经勾划出清晰的学科脉络:“土地工程学科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其内在逻辑关系,以土地资源为研究基础、以土地整治工程为技术载体、以土地利用与保护为管理手段,涵盖整个土地工程的理论、技术、建设与管理。学科应该参照水利工程学科按工科一级学科建设,同时建立土地信息与土地资源、土地整治工程、土地利用与保护三个二级学科。”

而业内的呼声,亦使他对于学科的构建充满信心:“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是土地工程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可喜的是,目前研究土地工程、建立健全土地工程学科的重要性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随着全国土地工程项目的全面建设,土地工程技术逐步成熟,土地工程学成为一级学科将指日可待。”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姜建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姜建军司长在讲话中强调一要加强土地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国土资源监管水平。二要加强成果实用性,积极创造成果实际应用的条件。科研要充分听取应用部门的意见,特别是基层一线的意见,切实提出实践需要的成果;以先进性带动实用性,不以牺牲实用性追求先进性。三要加强土地工程学科建设,努力构建土地工程学科体系。目前,我国现行的“学科分类与代码”中,还没有“土地工程学”学科的位置。我国“硕士、博士生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中,仅在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之下设“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土地工程学科作为重要学科的突出地位并没有得到体现,土地工程学科在我国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社会经济的需求极不适应。陕西地建作为省级单位,富有战略眼光和进取精神,建设了高水平的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充分体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希望大家能认真考察、好好学习,根据自身特点,建设各具特色的土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推动土地科技创新与土地学科建设。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卫华指出:“土地工程学科研究起步晚,起点低,但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他分别从当前市场需求、国土资源管理和土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总结了当前环境下,对于土地工程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首先,建设土地工程学科不仅能为土地政策落实提供科学的应用工程指导,更是为土地资源综合性开发提供系统学科依据,让每年投资数千亿元的土地整治市场有章可循,有科学的学科体系支撑;其次,只有把握了土地工程的内在变化规律,才能保障土地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而土地管理工作中所有的这些技术方法和保障措施,都需要有土地工程学科作为基础,统领各项土地管理工作科学、规范的进行;再次,近年来,土地管理的学科建设也有了一定的进展,但面对目前土地管理中的大量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等问题却无法覆盖,工科类技术支撑不够。因此,亟需建立土地工程一级学科,建立国土资源行业的工程技术队伍培养体系,传承国土资源文化,加强土地工程领域研究,保证土地政策落实,支撑行业科学、稳步发展。

此次会议准备期间,7月26日至29日,中国工程院石玉林、山仑、茆智、王浩、南志标等5位院士围绕土地工程学科建设及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土地科技创新等问题到集团进行参观和指导。会议期间,陕西省副省长庄长兴到驻地看望了与会的两院院士,并就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等有关问题与院士们进行了交流,指出了加快建设这一新学科对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建立土地工程学科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一致支持: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孙鸿烈表示,“我国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工程作为有效缓解水土流失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正有力解决这一问题。今天,能够看到土地工程学科不断发展壮大,成果不断推陈出新,我感到很高兴,衷心支持土地工程学科建立,希望共同推动土地工程事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说:“霁昌研究员撰写的《土地工程概论》一书已经出版,我们很支持这个事情。建设完成土地工程学科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要靠我们在座各位进行努力,希望尽快发展,用于土地复垦科技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表示:“我觉得土地工程学概念的提出是一个突破,它具有严谨的内涵和外延,所以我们说土地工程扩展成土地科学与工程,从工科的门类进行突破是一个可取之道。”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表示:“土地和水、森林、矿产一样,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一种稀缺资源。我非常支持建立土地工程学科这个新型学科。我认为土地工程应该与水利工程具备同等地位,要成为学科分类的一级学科。这个学科的出现符合时代需求,我希望大家都共同努力,为创造研究充实建设一个完整的土地工程学的体系,为我们国家建设生态环境美丽的中国做出贡献。”

或许正像沈国舫院士所说的那样,陕西地建人在土地工程创新领域不断超越,在土地工程学科建设中勇于担当,正是源于心中不竭的“美丽中国”梦想。正是这种梦想,使他们以一往无前的奋进精神,开发、建设、保护着脚下的土地;以神圣的国土使命感,扛起了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的猎猎红旗。

上一篇:小学生日记买年货下一篇:2018年湖南省考面试真题-湖南公务员面试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