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汉影评法律(精选9篇)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
1957年的《十二怒汉》是导演西德尼·吕美特的处女作,由亨利·方达主演,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纽约青年被指控杀死自己的父亲,法庭有确凿的证据及目击证人,将被判处一级谋杀的死刑。在十二位陪审团最后定夺该青年是否应被处以极刑。这个争论的过程中包含了许多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各有不同,除了8号陪审员之外,其他人对这个犯罪事实如此清晰的案子不屑一顾,还没有开始讨论就认定了少年有罪,但是8号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并在此基础上说服其他的陪审员,在此过程中他们每个人的人生观也在发生着改变。这是一部非常独特而又引人入胜的电影,1个房间,12个人,从1:11的最初投票结果到最后12:0的投票结果。几个回合的精彩交锋,集中展现了高超的“说服”的技巧、从众效应、偏见、以及群体社会影响等其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在陪审员了解案情后,进入了讨论阶段,陪审员主席站在桌子的首位,他认为,经过六天的审讯,这起儿子杀死父亲的案件已成事实。因此,先表决,以便了解十二位陪审员的看法。结果,十一票赞成“有罪”,一 票反对。8号投了无罪票,这是大家愤怒了,认为他浪费了大家的时间,他们一个个质问他,8号戴维斯非常的自我,也非常的自信,对于事件有着自己的见解,了解自己所要坚持的目标,面对诘难坚持自我,绝不从众,坚信不能不经过讨论就判定少年有罪。7号认为这个少年有前科,十五岁进感化学校,然后曾因酗酒被捕。4号也认为,这个少年出身在贫民窟,他是一个下流环境和破坏了的家庭的产物,从这种贫民窟里出来的孩子,是对社会潜在的威胁。众人对此事件,首先接触时就定义了少年有罪,因为首因效应,就是众人认定了少年有罪,而少年的社会角色和生长环境成长经历也影响了陪审员对其的看法,对他产生了偏见,认为少年很有可能犯罪。少年所持的摺刀很特殊,其他的人没有,产生了虚假的普遍性,认为自己没有,别人也没有,将这种可能性扩大了。8号却发言了,他要求把被告所谓行凶的摺刀拿来看看,然后他说,法庭审判时那少年承认,他被父亲打了之后曾跑到隔壁铺子里买了一把摺刀,后来在回家的路上把刀遗失了,而别人完全可能用类似的刀子杀害那个父亲,怎么能认定一定是那个少年呢?说完,8号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把与凶器一模一样的小刀。房中一片喧闹。8号的自信也是有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的。8号提议进行第二次表决,9号改变,有罪与无罪票比例为10:2。9号是一名退休的老人,这些让他产生了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在这期间有个小插曲,为什么众人会怀疑是5号投的无罪票,因为对他的偏见,他生活环境及他所表现的怯懦害怕使然。
注意到在炎炎的夏日,众人在一间没有电扇,高温闷热的环境中做着“无聊的讨论”使得陪审员们更愤怒、焦躁,他们的心情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12号说:有个女人住在对街屋子里,她曾透过高架铁路上驶过的火车车窗看到少年作案的情景。还有一个老头作证,说是听见那 少年喊了一声:“我宰了你!”而一秒钟之后,他听见身体倒下去的响声,并看见那少 年跑下楼梯,十五秒以后,跑出屋子。听到这里,8号立即做了高架火车行驶速度的计算,认准那老头的证词说明了他听见少年叫喊时,正是火车驶过行凶处,而呼啸的火车震耳欲聋,老头是不可能 听见少年的叫喊和身体倒下的声音的。房间里重新笼罩着一种难忍的沉寂。长时间的停顿。5号环视着人们,慢慢地说道:我收回我的一票,我赞成“无罪”。于是,九比三。5号是一个比较单纯,缺乏安全感,有些害怕,自卑,说话不多,在一个贫穷的犹太社区长大这样的性格最容易发生从众效应,容易被说服。受害者的情感距离,权威的接近性与合法性等都是引起服从的因素。这个案件勾起了他的贫民窟的成长经历;有罪的投票会使他与自身的以往间隔开,从众是他获得社会认同,在最开始才会投有罪票。
而后8号拿出地图,并通过饰演的方法指出老头不可能在十五秒看见少年,他在撒谎。11号也说那老头走得很慢,他为了走到证人席上,还得让人扶着。八号以这种办法证明那老头根本就没有看见那少年,他的证词是一种揣测而已,并不能证明少年有罪,众人议论纷纷,6号建议,再进行表决。结果,票数为六比六。2号发言,他认为整个事件与刺伤有关,这刺伤是怎么造成的,审判时断定是从上往下,而那个父亲比少年高六英吋,因此,少年从上往下刺比自己高的父亲,可能吗?3号坚持认为可能,并作了表演。他用挑衅的眼光望着八号,终于,用力挥起刀子。2号猛地抓住3号的手,要他不要开玩笑。8号镇静地拿过那把刀说:大家都知道,被告是会使刀的,他正是因为斗殴中致人刀伤才被送进感化学校,可刚才这样握刀伤人的办法,从上往下刺,可能吗?。5号陪审员幼时常看人械斗,他清楚知道,拿弹弓刀砍人时一定不是高举刺下,少年本身对刀子极为了解,也不可能用这种手法杀人。又一个疑团解开了。有人要求再表决一次,结果,赞成无罪的九票,赞成有罪的只有三票了。
在此期间如此多的陪审员改变最初观点,群体影响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天气如此之热,陪审员疲惫不堪,随着一个个疑团的解开,陪审员一个接一个改变了自己的裁决,直至最后达成一致的无罪意见。群体影响的释放效应也会引起了服从。2号是一位性格温和的,有些懦弱的人,没有自己的主意,6号则是典型的工人,不善于自己拿主意,是一个追随者,7号是一名滑稽急躁的销售员,非常喜欢棒球,巴不得早些结束这个无聊的会议,缺乏最近本的人文关怀,12号广告商人,有些肤浅,思想容易动摇,个性随和、犹豫,缺乏深度的信念或信仰体系,这些人最容易被说服,易发生从众效应。通过了解犯罪事件过程,理解到明白,再到产生相应的行为,确信少年无罪,这体现了说服的中心途径。说服的要素有信息的传达者,信息内容,沟通的渠道,以及听众,四者缺一不可,这样才能使说服顺利达成。但是由于7号自身的特点也使得他的意见容易反复。
之后,赞成有罪的4号站了起来。他说,我依然认为被告有罪,对面的女证人说他晚上辗转难眠一个小时,在午夜十二点十分正好瞥见少年行凶;3号随之附和。但6号提出了该女证人有戴眼镜,出庭时鼻梁上也有眼镜压痕,正常人不会戴眼镜睡觉,合理推断她瞥见少年行凶也是在没戴眼镜的情况,只能看到模糊的身影。8号同时也认同,最后说:现在谁还认为,本案不存在任何理由充足的 质疑?大家都表示服了,可3号还坚持认为少年有罪。他声嘶力竭地大声叫道:我保留自己的意见,让我们不做出任何决定。可八号直视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那好吧,大家只好期待着,您最终会平心静气的。3号久久地凝视着大家,最后终于妥协,大声喊道:那就依你们吧!十二位陪审员的意见一致了,大家一个挨一个地走出了房间。对于4号,他是一名股票经纪人,受过很好的教育,有些自负与傲慢,由于其社会地位,文化水平使得他思想比较细致,有条理,具有难以置信的记忆力与对事实的领会能力;明白整理,冷静而理性,这也使得他比较坚持自我,不容易受到群体影响,他这样的个性与文化背景,使他不易发生从众效应,不容易被说服。10号一个加油站老板,内心充满愤怒,苦难,有种族歧视;令人讨厌,反感,心胸狭窄,守旧喜欢指责;把社会分为“我们”与“他们”;需要他人的支持来支撑他的狂躁叫喊。这类人个性偏执,不易被说服。这样的背景与性格也使得他对人态度恶劣,行为决定态度。3号,坚持到最后的有罪论者。他比较自我,过度的自信,恃强欺弱,极其固执己见与偏执,完全不接受他人意见,粗门大嗓,性格易变且报复心强;由于与他自己十几岁的儿子关系淡漠,即使所有证明少年无罪的证据摆在面前,依旧自大,易怒,急于判定有罪,与大家对抗直到最后。这充分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的认知行为的影响力。个性暴躁,炎热的环境,情景的刺激都容易引起个体的攻击行为。
从最初的一个人认为无罪,到最后的无罪全票通过,这是少数派影响群体的一种现象,比起摇摆不定的少数派,那些坚持自己立场的少数派更具影响力。坚持不从众往往是痛苦的,正因如此,许多人选择了从众,又如起初从众了有罪的选择,不会受到众人的埋怨,而8号则受尽针对与冷眼。但8号又是自信的一致与坚持是自信的表现,这使他影响了众人,使得人们从多数派中叛离,一旦出现叛离行为,其他人常常会紧紧追谁,出现滚雪球效应。这也是8好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民族冲突
1. 车臣战争
车臣问题是俄罗斯国家民族问题中一个难以治愈的伤口, 车臣少年杀死俄罗斯族继父的案件从性质上改变了重拍电影的主题。一个案情简单的刑事案件变成了对民族问题的审视和对民族冲突下未成年人出路的思索。
车臣人以骁勇善战闻名, 其中绝大多数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族。车臣共和国以穆斯林为主, 信奉伊斯兰教。1917年十月革命后, 虽然车臣加入苏联, 但在斯大林主政下, 民族政策也并非完美无缺, 甚至在1944年, 斯大林以“车臣人曾与法西斯勾结”为由, 将车臣共和国解体, 并把数千车臣人驱逐流放。[3]所以这种矛盾是长久的、尖锐的。车臣问题一直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的伤痛, 也是一直烦扰俄罗斯的一个主要问题。
影片开初采取弑父主题寓意了两个民族的冲突。父亲是俄罗斯特种部队的军官, 曾参与了对车臣的控制, 孩子是一个18岁的车臣少年, 无法流利地使用俄语, 无法为自己辩护, 只能等待陪审团的裁决。由于车臣战争留下的阴影, 使得车臣男孩身体里流淌着的血液成为他谋杀继父的一项“铁证”。而导演米哈尔科夫在拍摄过程中曾说过:“15年前, 有些傻瓜将军既没有读过200年前在高加索战斗过的那些军官们的回忆录, 也没有看过俄罗斯文学作品中描写的有关高加索的情景, 就决定下令用30个俄罗斯士兵对付一个车臣人的办法来解决车臣问题, 于是我们开始了战争。殊不知高加索不是邻近的一个地区, 这是另一种文化, 另一个民族。当然更不能因为这个少年是车臣人, 就必须有罪, 而用不着同情。”
2. 别斯兰事件
2004年9月1日, 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在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制造了一起劫持学生、教师和家长作为人质的恐怖活动。此事件共劫持人质1200余人, 334人遇难, 包括186名未成年人, 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残暴、最大规模的人质劫持事件之一, 开创了向社会最弱势群体———少年儿童大开杀戒的先例, 对世界社会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而劫持者主要为当地北奥塞梯族与车臣族人, 为北高加索山区的强悍民族, 如果他们亲人遭到无辜伤害, 当地民众会有自发性的报复行动。所以, 俄版《十二怒汉》的影片背景是一个空旷的中学的旧体育馆, 有别于美版导演吕美特利用局促的空间营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感。观众隐约能感觉到, 这对2007年的俄罗斯人来说是一个复杂的隐喻。导演米哈尔科夫通过车臣少年谋杀俄罗斯养父的案件展现了那个年代的俄罗斯的各类典型社会问题以及人们应该拥有的希望。同时, 导演在提醒全世界人民, 那场挥之不去的噩梦, 触动当代俄罗斯人敏感而又复杂的神经。334条人命在车臣恐怖分子的手中消失的别斯兰人质事件正是发生在一个学校体育馆里, 这让全体俄罗斯国民都刻骨铭心。电影中同样在一个学校体育馆里, 而不同的是, 十二位陪审员将决定一个车臣男孩的生死。
影片最终解释了对于车臣男孩、陪审团成员及所有生活在俄罗斯的人们来说, 什么是同情心, 如何帮助身处困境中的他人, 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经过十二位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不同行业、来自不同城市的陪审员在彼此激烈的讨论, 大家渐渐地意识到, 战争所带来的伤害并不仅仅笼罩了当时整个俄罗斯, 还有整个车臣。
二、社会问题
1. 酗酒
影片最初的投票, 陪审员们把纸团放在喝伏特加的玻璃杯里。那独特的伏特加玻璃杯, 酒精下的民族体现得淋漓尽致。伏特加, 俄国人的代名词, 高纯度的酒精, 手永远离不开的酒瓶。十二位陪审员的多位都有过长时间酗酒、宿醉的经历。这种堕落的表现与他们的陪审员的身份大相径庭, 致使他们也去考虑那个车臣男孩, 即使他生活在那样的战争年代, 他是否也和他们一样有扔下酒瓶的一天。
2. 青少年问题
影片内储物柜里的那只特大号的胸罩证明着当代社会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有所改变, 发育良好展现了俄罗斯青少年的生活变得更好。而一直废弃的毒品注射器则暗示了青少年的颓废[3], 两种事物展现了当代俄罗斯青少年的两种缩影, 更加映射当代社会的种种转变。
三、人文情怀
1. 责任
影片最初由于物理研究员的坚持, 他站出来实现1:11的否决权时, 电影自然而然便提出了人权与责任的问题:“我之所以反对, 是因为你们大家都赞成, 那样的一个人, 我们就举一次手, 就完了。”他是第一个由于责任感起身反对的陪审员。这表现出了对于所赋予权力的尊重。十二位陪审员将对一个车臣男孩握有有罪或无罪的权利, 而最后促使他们改变初衷的不是对证据的确认, 而是对于一个生命应肩负起的责任。
影片后期米哈尔科夫本人所扮演的陪审员更是将俄罗斯民族的人文情怀发挥到极致。他提出了极为重要的观点。他不加思索地赞成车臣男孩是无罪的, 但是却不赞成让其逃脱牢狱之灾。无辜的孩子如果不入狱, 可能就要遭受来自外部环境的攻击, 比如父亲的仇人寻仇、俄语不流利的孩子无法生存等等。所以他觉得为了孩子的生存, 应该让他入狱。最终他收留了这个无辜的车臣孩子, 体现了他强大的责任感。
这十二个人, 有十二个故事, 十二个人格。车臣少年成了他们展示各自经历和良心的一个道具。十二怒汉面对的是民族的创伤, 面对的是人类对真相、真理和人道的责任。导演改编这部电影, 借着对一个车臣孤儿命运的审判, 再次向世人展现了自己反省自身的能力, 展现了他们对俄罗斯丰富的民族性的自豪感和深深的忧虑, 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现实的迷惘。
2. 自由
影片中最后宣判的无罪, 不仅仅是放他自由, 更是一种救赎。孩子的罪在陪审员的眼里已经不是简单的杀人罪了, 而是人类的原罪。而这个原罪无处不在, 直接叩击每个人的内心, 迫使他们进行自我反省, 也让观众跟随他们反省内心。救赎则是处理原罪的最好办法, 米哈尔科夫继续前人的探讨, 肯定了救赎的重要, 救赎才能自由。但他对这个问题又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讨———自由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究竟该如何对待自由。
3. 反思
《十二怒汉》中, 米哈尔科夫将人文反思渗透其中, 独特而浓郁的俄罗斯气息, 这也与影片开头相互呼应。生活的真谛远远重要于生活的真相。这样大胆的陈述, 事实上就反映出了米哈尔科夫在他的电影中塑造了其民族性格中坚忍不拔、隐忍、坚强的一面, 同时对其民族劣根性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书写。并在影片最后道出了整部影片所蕴含的哲理, , 引起了众人的反思。道德高于法律会是怎样呢?米哈尔科夫通过其人文情怀的书写, 透视出米哈尔科夫对民族, 对历史, 同时对个人的深切关注。反映了其时代风云变幻中的民族形象与民族性格的深刻烙印。
参考文献
[1]吴素娟.当代俄罗斯电影宿将尼基塔·米哈尔科夫[J].俄罗斯文艺, 2008 (2) .
[2]张焰.责任良心同情——俄罗斯影片《12》解读[J].电影评介, 2009 (4) .
《十二怒汉》已经尽可能的把这个世道上常见的争辩状态精炼到这十二个人中。
在一开始认为有罪人当中:有人基于自己听到的证词;有人基于偏见;有人基于情绪好坏;有人盲从;有人只是因为想早点回家看球赛。
而在大家逐渐被说服基本上都是因为8号耐心的针对大家的疑惑逐个提出了合理性假设。
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从一号说起。
一号在整场争论中起到主持会议的作用,他在整场的表现中非常理性和细心,而且有相当大的包容性。他知道什么时候叫停,什么时候任由大家讨论,在10号无理的打断他时他不卑不亢说“要不你来主持。”一号在被说服之前一只坚定自己的立场不动摇。控场力max
二号戴眼镜大叔很温柔但稍微有点胆怯。这个人让我莫名想到了rick and morty中的morty。在开始认为男孩有罪时,他表现的并不坚定,但是也没有足够勇气进行进一步怀疑,但是当他感受到事情有其他可能性时,站到了无罪那边,我们可以看到他很体贴的问谁想要咽喉糖,并且还愿意站出来指责情绪失控的三号“你不能这样”。我觉得他代表的是善良正义却有一丝缺乏勇气的大多数人。
我想在争论场上,人们最头疼的就是遇到3号和10号这种人,先说三号。三号像是人们常说的“你嘴巴那么毒,心里一定很苦吧。”三号在整场争论中观点夹杂着很多主观臆断,很多时候看起来也像是意气用事,他多次打断别人的话,对人态度粗鲁,作为最后一位被说服者,他丢下了他最后的倔强,撕掉令他伤心的儿子的照片,放声大哭。他有时候像是我们常说的“杠精”,但是对待这样的人,导演给力我们很好的示范:不卑不亢。面对他的肆意挖苦,剩下的十一个人并没有对他进行讽刺,而是正面呵斥,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也坚守底线保全了自己的体面。我想当下的中国缺少的就是这样的态度吧,很多人尽管站在了正确的立场,却也出言不逊,让自己看起来更像是理亏者,或是回敬一些不堪入耳的话。面对讨厌的人我们都有难以克制的怒火,可是到底怎么做才能回归到追逐真理本身呢?《十二怒汉》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四号是整场站在有罪当中最客观理性的存在,他是我仅次于8号最欣赏的人。他没有怀有偏见,没有情绪化,也不是盲从,把整场案件的细节分析的清清楚楚,从某种意义上他和8号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因为怀有自己的合理性假设而站在有罪的立场。当然这样人很容易受到攻击,投射到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乏看到一些合理提出自己异议的人,他们仿佛和大众舆论正确格格不入,但是出发点也是基于合理假设,尽管一时看起来像是“杠精”但是却是真正的客观者,然而他们很容易被狂热的说服者炮轰,辱骂,甚至人身攻击,怎样像8号分辨出站在对立面的好人和坏人呢?没有大气的胸襟和过人的智慧怕是很难了,这也是导致当今论战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五号出身贫民窟,他的性格特点很明显,不愿意声张自己,敏感,自尊心很强。在10号大肆说出自己对贫民窟的偏见时莫名躺枪,他在8号正直的光芒的庇护下勇敢的为自己站了出来,由于和男孩出身相同,他能切身的感受到男孩的心酸,在推理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因为经历过,所以在刀子那个疑点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代表的是反抗偏见的群体。
六号在这里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像是润滑剂,他的“倒戈”使得整场争辩到达了六比六的场面,示意着上半场结束和下半场开始。
七号在整场的表现一直是随意的态度,他并不在意结果如何只是想早点回家看球赛,就连最后改变选择也是因为不想在做无所谓的争执了。我不想批判他无所谓的态度,事实上很多人都是抱有一种随意的态度面对世间种种,我们能多说什么呢?我在这里只是不赞同他视男孩性命为草芥的态度,至于是否想追随正义的脚步,他随意,我也不管。
八号,哦,应该说这个世界上如果全都是他这样的人那么这个世界是多么和谐美好。他的存在使得我们看到了坚持自我,包容他人,立场客观,正直善良,耐心说服他人的种种人性闪光点。他让善良的人愿意勇敢站在真理一边,他让正义的人勇于斥责邪恶的人,他让我们看到事情的其他可能,他打破了刻板的缄默,消解偏激。他说服别人不是靠臆想,也不是给别人灌输鸡汤,更不是宣扬非黑即白所谓道理,而是实践,推理,提出其他可能让别人走出思想的牢笼。他顾及别人,也坚持自己。他就是导演理想国的缩影吧。
九号老大爷作为第一个改变立场的人,与其说是8号的支持者不如说是真理的保护者,当他看到8号独自舌战群儒,站出来力挺8号。老大爷拥有精准的洞察力,他深入解读两位证人的心理并且给予他人同理心,他是一个智者,更是个善良的勇士。
10号直至最后一刻才放下他的偏见,他固执他毒舌,他从不站在他人角度着想。电影里有一幕很解气,当他激动的站起来无法无天的诉诸偏见,在场的人默默站起,背对他,当他发觉自己被孤立时,狂傲气焰锐减,大家用沉默表示抗议,在死一样的寂静下他终于闭嘴了,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坐在角落里,他的偏见让他成为了孤独的人。导演:看到了吗,怀有偏见的人就是这个下场。
11号是个彬彬有礼的老绅士,他说自己不忠于自己的立场他只是作出自己的猜疑。当他起身朝着剩下的11个人说:“我们被通知来到这里,决定着一个素未谋面的人的生死,我想这就是我们国家伟大的地方。”我很赞同,法律和良知,个体与国家,真理与谎言,这些关系复杂又清晰。我知道那个时候11号真心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
12号是个广告设计师,他立场摇摆不定,还一度在8号认真阐述的过程中和3号下棋。他和7号稍微缓解了略显严肃的气氛,使得影片的整体观感处在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
一开始,影片就给出了一个闷热午后的环境氛围,狭小的陪审团审议室里,电风扇也处在罢工状态,12个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纪、拥有不同心态和成见的男人,大汗淋漓地开始对这起谋杀案做出判断。整部电影就只有这么一个单调的场景,但这一个半小时扣人心弦的剧情却足以让我看得如痴如醉。
让十二个与当事人没什么利益冲突的人决定着被告人是否有罪,只要证明该案子证据不够充分,就无法定罪,这充分体现了西方法律制度“宁可放走一万,不可错杀一个”的民主特点。
但这样的陪审团制度看似民主,其实又存在着不合理。
十二个素不相识,又不懂法律的普通人,为了一桩杀人案件,他们坐在了一起。但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和生活背景,从事不同的职业,有自身更关心的利益,有不同的人生经验,有自己的偏好和性格。就这么单凭着居住在对面的妇女透过卧室及飞驶的火车窗户,看到被告举刀杀人;楼下的老人听到被告高喊“我要杀了你”及身体倒地声音,并发现被告跑下楼梯;刺进父亲胸膛的刀子和被告曾经购买的弹簧刀一模一样和被告声称从午夜11点到凌晨3点之间在看电影的证词极不可信,因为他连刚看过的电影名字也说不出来就决定被告的命运,那么未免也太轻率了。
假设没有一个“不走寻常路”的陪审人员出于自己对生命的尊重,说出自己的猜疑,提出五个“合理怀疑”,而是跟其他十一个人一样,想着早点去看球,回去参加舞会,持着对于贫民窟孩子的偏见,随便举手表决一下就结束无聊的讨论,反正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那么案件最后可能就会错杀无辜了。
其实,抛开教育、环境、社会这些因素不说,人本性都是差不多的,懒惰、偏见、贪婪......中国人是这样,美国人也是这样。
当12个陪审团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有的人想着早点去看球,随便举手表决一下就结束无聊的讨论,反正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有的人则是一开始就带着对贫民窟孩子的偏见在叫嚣着,似乎那些贫民窟的孩子都跟老鼠一样。有的人则是完全没有主见,谁有理就听谁的。当然也有人是正义的,也有人仔细的分析,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细节。
我想说的是,其实这几类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是有的。你去中国一些贴吧论坛去看看就知道了,有些人偏执的要死,什么都看不过眼。有的很无知,把稻草当人参。有的很虚伪,明明不知道什么是CPI还在那里凑啊凑的。当然也有很多很有见地很有看法的声音。
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家,其实最不缺乏的就是声音和意见。
那我们和美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在对法的理解。
在美国,法的第一要素是公平。其次是正义。没有公平的正义不是真正的正义,正义首先必须是公平的。“辛普森杀妻”案往往成为国内法学家指责欧美法系有失正义的最好例子,总是认为案子最终的获胜只不过是“富人”的胜利。但是最终打动陪审团的并不是辛普森的美元,无论陪审团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他们最终的酬劳都只有三美元。是因为警方在调查案件的时候,没有获得许可就搜查辛普森的家,在无第三方在场的情况下,就取证。这看似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实际上在陪审团和法官看来这是对司法公正的践踏。
而在中国,法的第一要素不是公平和正义,而是权威。谁敢于挑战权威,谁就要受到法的制裁。从汉高祖的约法三章到大清律,再到现在纷繁复杂的各项法案。法条越来越多,而我们的公平环境似乎越来越糟糕。
因为,在美国,法律保护每个人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保护公平的每一丝可能,所以,即使只有一个人有不同意见,那么案子就要重新开始。而这种民主的思想深入每个人的骨髓,他们每个人不管高低贵贱从来不放弃追求自己公平公正的权利。在中国,这样公平的权利似乎保护的力度不够,人们更看中正义和权威。有多少案子,为了早日破案,都不走法定的程序。有些时候正是因为警方的权利被滥用且无人监督,才导致了重庆那样的黑恶势力和经方的无耻勾结、才会出现刑讯逼供黑牢层出不穷。而这样的风气也深入一个民族的骨髓。对于权威,人们都顶礼膜拜,小的时候老师家长都说看《新闻联播》好,为什么?因为新闻联播是中央的,中央的就是权威,权威的就是正确的。难道《新闻联播》就不会错吗?难道中央就一定对吗?而更重要的不在于对错之间,在于我们对于不正确的事情有没有言论并且通过言论改变不正确事情的通道和对通道的保护措施。
也许将的太多太复杂了。对于我们普通人,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和改变。总之,当我们要做决定他人命运事情的时候,请大家都放一放手边的事情,慎重再慎重的考虑考虑。因为当你被人决定命运的时候,你也同样希望别人慎重再慎重。
刚开始影片的气氛很是有点沉闷,有些像《哗变》刚开场的气氛。当第一轮投票后,十一个人判定“有罪”而一个人判定“无罪”,唯一一个存在疑问的人准备放下的时候,紧张的第二轮投票开始了。结果是:有一个人“支持”无罪,而改变意见的那个人也仅仅是存在疑问。
一轮一轮的辩论开始了,好几个陪审员对于这个几乎已经成为了定案不存在什么兴趣,甚至有人开始了游戏。因为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这个十八岁的贫民窟的不听管教叛逆的男孩子,他谋杀了自我的父亲。唯一反对的那个人在据理力争,从作案的凶器,从作案时间,从有没有可能记住看过电影的名字,他一个人的争辩显得那么势单力孤。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激烈争论和思维斗争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本案有着诸多的疑点。那个警察想念而又愤恨着自我叛逆的儿子,从而把怒火发泄到了这个孩子身上,新兴贵族本身对贫民窟的孩子有着不可改变固执的偏见,认为他们天生贫贱,是犯罪的源泉。那个推销员一向心心念念想去看球赛,却因为陪审团的辩论而一再被拖延。而最终,银行家偶然的捏鼻梁的动作让人们发现了最有利的证据。最终透过了各种不一样人生观的冲突,各种思维方式的较量,所有的陪审团员都负职责地投出了自我神圣的一票。
看完了片子,一向在想一个问题,影片向告诉我们什么?公平,正义还是偏见?
片中,一位陪审员最终道出了自我对此的心声:“我们的职责重大,我们拥有伟大的民主。我们被认可和信任为真正无辜的人洗脱嫌疑。我们拥有权力。这是我们强大的原因”。他们最终用牺牲自我那点自由换得了那个年轻人的人身自由。
一个正义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尽可能使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多得好处较少受损的社会,此即照顾弱者原则。我们不明白事实上的真相以及最终那位男孩的最终结局,可是至少在电影中,他得到了他应有的公平和正义,而那十二个陪审员也对自我的职责和关于公平和正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案陪审团的12个人投票表决的时候,11个人甚至位置还没有坐好就投了小男孩有罪,只有一个工程师不认同,比起这个案子更多的陪审员惦记的是自己的生意或下午的演出.....所谓以公正法律的名义、所谓根据证据,不过是他们只想例行公事,然后赶快完事的托辞。
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这下陪审团沸腾了,有的说“你怎么回事,我还要赶车呢,不然就误点了”,有的说“我还得参加表演呢过几个小时,赶紧投啊别瞎折腾”那个工程师说:“我们这样投票会不会太快了,我们不可以这么草率的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随后工程师饱含深情说了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年轻时候的他薪水微薄,他的妻子不得不在外面同时做三份工以补贴家用。工程师努力工作,发明了一种大有可为的元件。所里很满意,奖励了他50卢布。他兴奋的拿着50卢布回家交给妻子,但妻子看着那张可怜的钞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外国公司想花大价钱购买他的专利,但工程师拒绝了,他希望这个发明能造福本国人民。他拿着专利跑遍了俄罗斯,每到一个地方得到的总是同一句话:非常了不起,但是我们这里用不上。绝望的工程师开始酗酒,并因此而丢了工作和妻子。他每天不停的喝,想死去卧轨。但没有勇气亲手结束自己生命的工程师只能到处招惹是非,希望别人能把自己打死。有一天,他在有几百人的火车上又耍起了酒疯,希望能有人教训自己甚至把他扔下火车。但所有人都冷漠的把脸扭开,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只有一个善良的母亲和她4岁的小女儿给予了她一点关心。小女儿问妈妈,这个叔叔疯了,我好害怕!母亲回答到,宝贝,叔叔没疯,他只是很伤心。后来,工程师把专利卖给了外国公司,并得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他也再没有酗酒。本该卧轨而死的他就因为那位母亲比别人多一点点的关注,现在70%的手机都在应用它的专利,而那位母亲成了他的妻子,那个小女孩成了他的女儿。
接下来的过程中,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和具有不同思想意识的12个人展开了交锋、争论、控诉和思考。每一个人都声泪俱下的讲述了自己在俄罗斯最混乱的20多年里的辛酸往事,从中我们明白了他们判小男孩有罪的各种主观理由,有基于对幸福的妒忌,有对外来人口和外民族的仇视,折射出每个人光鲜背后的晦暗和阴影.最后通过对相关证据的疑点客观分析,实现了大扭转结局,11个人赞成投小男孩无罪.一个人投有罪,投有罪的那个人理由是“我早知道这个小孩是无辜的,但是我还是要投他有罪,只有监狱才能保证小男孩的安全,如果我们判他无罪的话,那嫁祸给他的人一定会千方百计再陷害这个男孩,而且这男孩由于养父的死也会去复仇,”更多剧情这里就不透漏了大家自己去看吧
影片讲述一个在贫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案件的旁观者和凶器均以呈堂铁证如山,而担任此案陪审团的12个人要于案件结案前在陪审团休息室里讨论案情,而讨论结果必须要一致通过才能正式结案的故事。
1957年还是黑白胶片的时代,《十二怒汉》却用单调的颜色描绘出了精彩的画面。这是西德尼吕美特指导的第一部电影,镜头切换很自然熟练。故事的全部场景几乎就是一间讨论室。在这样的环境下演员们的演技差距显得尤为突出,导演的镜头运用也非常重要。
故事不复杂,如何在这个窘迫至极甚至毫无掣肘之处的境地下以一人之力对抗十一个陌生人,这不仅需要超强的演说能力,还要有理性的分析能力。除此之外导演还设置了十二个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性格人设对情节的推波助澜。
影片所要传达的一些观念令人震耳发聩。
求真
少年可能是有罪的,但在宣判他有罪之前要排除一切合理的怀疑。
避免偏见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职业,觉悟程度不一样,性格不一样,经历也有很大差异。众多的因素会影响人对一件事物判定的客观性。人命不是简单的一句我认为他就是有罪就应该被漠视和断送的。
人文主义关怀
法理不外乎人情在陪审员制度的前提下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当你手握权利的时候,你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为了一个可能和你并不相关的人而据理力争?
最让人感动的自然是8号陪审员,一腔孤勇的为了一个公平和负责对抗所有人。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人们能正视一件事情,以及正视处于事件中心的人们自己。剥离掉利益因素,剥离身上的剑拔弩张。
至于怎么保持司法公正是在整场辩论中简单提及却贯穿全场的主题,表达了这个主题又不限于这个主题去表达。而且在场景和剧情如此单一的情况下,全程没有出戏没有感觉到无聊,在结束之后才来得及赞叹。
看过此片已经N久,今日偶尔想起,还是记忆犹新,经典的气息是长存的,佩服好莱坞的编剧和导演,能将话剧和电影如此的紧密结合,又查了下IMDB的评分,已经跃上了10强行业,真是给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感觉,可喜可贺。
影片没有外景(如果抛开最后法庭外的一幕,那就完全是室内情景剧了),也没有过多的场景,一个会议室外加一个WC而已,也没有太多的演员,12人足以(小部分过场的群众演员估计还是剧组人员客串),成本也仅35W刀,估计也是支付人员工资为主了,就这样,一部经典就在这小小的空间里诞生了。
推荐了好多朋友看此片,年轻的年老的男的女的,无不称赞,无不感叹,电影如同美酒一般,可小酌亦可豪饮;也如同绘画一般,能重彩亦能泼墨,小酌也能沁人心肺,泼墨也能如此绚烂。
亨利方达在片中如同在以一敌十一的拔河,采用的是各个击破的方式,心理的较量,将自己的阵营逐步扩大,同时剥茧抽丝,将整个案件明朗,同时也感叹美英法系的陪审团制度。
【十二怒汉影评法律】推荐阅读:
十二怒汉观后感500字10-27
十二怒汉中的法律12-16
法律影视赏析《七宗罪》影评09-26
听见天堂影评05-26
《重返地球》影评05-28
电影杀生影评06-13
《象人》:影评06-13
印度电影影评06-21
《大明劫》影评06-28
动画影评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