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纪念海子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歌纪念海子(共9篇)

诗歌纪念海子 篇1

──纪念海子辞世26周年

霞文诗雨

海子啊!

海子!

你血肉模糊的尸体留下了

雨滴一样的诗句,

年轻的生命是否悔恨

就此消沉。

扶着木棍在干草上晾晒衣服的母亲

静候你的佳音,

你爱过的四姐妹,

糊涂的四姐妹

期盼着你俊朗的身影,

还有那远方的你的姐姐……

你却不辞而别,

阴阳两隔。

留下血肉模糊的尸体,

将所有的等待和希望

化成

流不尽的泪水;

洗不净的血迹;

荡不去的悔恨。

可知

你白发苍苍的母亲

老泪纵横,

恨不得随你而去。

我羡慕你美丽的诗句,

却不羡慕你阴暗的心里。

你的坦然离去,

诗歌纪念海子 篇2

据《华西都市报》 报道,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 劈柴 , 周游世界。”25年前, 海子在山海关的铁轨卧轨自杀。在海子去世25周年的忌日, 很多读者纷纷纪念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诗人, 在网上贴出“怀念海子和那个纯真年代”等相关文章。其中,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还向网友贴出海子的经典诗句, 并号召网友读海子的诗歌, “今天, 再读一读这些诗篇吧!在很少有人写诗的年代, 这是对诗人最好的缅怀。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论海子诗歌的精神世界 篇3

关键词:海子 诗歌 精神世界 矛盾

海子是矛盾的结合体,他生活在理想与现实、幸福与痛苦、生存与死亡等诸多矛盾之中。

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海子出生在农民家庭,家里生活极端贫困。工作后的海子边创作诗歌,边寄钱补贴家用,但贫乏的生活却培养出了精神富有的海子,这种矛盾在他的诗歌中得以充分地展现。

试看《祖国,或以梦为马》中的两节:“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众神创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带着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只有粮食是我的珍爱我将她紧紧抱住/ 抱住她在故乡生儿育女/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也愿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守望平静的家园”。六十年代出生的海子,到了八十年代正好进入准青春期,他遭遇了精神空前狭小,物质却空前膨胀的时代,他试图坚守自己的理想家园,“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他要追求崇高精神和远大理想。但在各种现实欲望的诱惑面前,他不得不做“物质的短暂情人”,虽然是短暂的,却也表现出诗人在现实的物质社会中被迫随波逐流,违背本心。

在《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中,也有同样的绝唱,“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目了然,一切都是“明天的”,“今天的”海子一无所有,他与世俗的理想生活相距甚远。这个用心灵歌唱的诗人,这个满怀梦想的诗人,他是多么渴盼摆脱尘世的喧嚣与羁绊,“周游世界”“面朝大海”,但是在物质的羁绊之下,他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的理想是如此现实,但对他来说又是如此的虚无缥缈。他只能栖居在自己的梦想中去祈祷别人的幸福,海子就这样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不断徘徊着。

二、幸福与痛苦的矛盾

海子短暂的一生却有多段情感经历,而每一次的情感经历对海子来说都是幸福与痛苦的矛盾组合,他爱过的几个女人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与他擦肩而过。

海子渴望爱情,他在《四姐妹》中写道:“荒凉的山岗上站着四姐妹/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空气中的一棵麦子/高举到我的头顶/我身在这荒芜的山岗/怀念我空空的房间,落满灰尘”,“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像爱着我亲手写下的四首诗/我的美丽的结伴而行的四姐妹/比命运女神还要多出一个”。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子对他生命中四个女人真诚的爱意,他毫不掩饰,更不虚伪,“我的美丽的结伴而行的四姐妹,比命运女神还要多出一个”,海子把自己深爱的女人比作命运女神,比作他挚爱的诗歌,可见她们在海子生命里地位之高。然而,她们在给海子带来甜蜜的幸福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忧伤。

海子在《幸福》一诗中写道:“当我俩同在草原晒黑/是否饮下这最初的幸福/最初的吻/当云朵清楚极了/听得见你我嘴唇/这两朵神秘火焰/这是我母亲给我的嘴唇/这是你母亲给你的嘴唇/我们合着眼睛共同啜饮/像万里洁白的羊群共同啜饮”……这是海子的初恋女友波婉给予他的幸福,也是海子最渴望得到的美好、纯洁的爱情,波婉喜欢海子的诗,欣赏海子的才华,但由于波婉父母的门第之见,出身农村的海子最终被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波婉所抛弃。海子在《泪水》一诗中宣泄了自己的痛苦,“最后的山顶树叶渐红/群山似穷孩子的灰马和白马/在十月的最后一夜/倒在血泊中//在十月的最后一夜/穷孩子夜里提灯还家泪流满面/一切死于中途 在远离故乡的小镇上/在十月的最后一夜”,“是否此魂替我打开窗户/替我扔出一本破旧的诗集/在十月的最后一夜/我从此不再写你”。挥别了给自己带来了幸福与痛苦的初恋,海子的诗歌创作也从此进入了伤痛期。虽然海子后来又从成熟稳重的诗芬那里得到了爱情的幸福,甚至点燃了他创作长诗的激情,但缺乏诗意的诗芬总是让海子怅然若失,也许下一个出现的会是更好的,这种想法使海子错失了自己的幸福。一次次的等待,一次次的错过,海子的爱情就在幸福与痛苦的矛盾交织中渐行渐远。

三、生存与死亡的矛盾

处于理想与现实、幸福与痛苦的矛盾中的海子显然无法在尘世的生存中求得幸福,于是“死亡”成为他灵魂的寄托。“‘生是需要理由的。这是海子留给世人最值得回味的警世良言。生命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就应该慷慨赴死,这正是海子死亡意识的核心内涵。”[1]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本真存在就是“向死亡的存在”,“死亡不是一个对生存漠不相关的终点。死亡之为终点把生命的弦绷紧了。而生命正是由于有终性造成的张力成其为生命的。”[2]

海子来自底层,他有一颗平凡的心,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他,又能站在灵魂的高处,俯视俗世人生的悲剧。从海子有关“死亡”的诗歌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死亡的体悟其实就是其对人类生存终极意义的思考,是其对人类本真生存状态的执着拷问。在海子的早期代表作《亚洲铜》中,我们能读到这样的诗句:“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显然,在海子眼里,大地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无论生与死,人都将与大地共存,从而获得生命的永恒。正是拥有这种超然的面对死亡的心态,海子才能坦然地面对生存与死亡的矛盾。

海子最初对生的困惑源自其对自己的厌恶,因为他不仅身材矮小,缺少男子汉的伟岸,而且他的性情也像温和、柔弱的女性,但贫穷且丑陋,又使自命天才的海子充满了自卑倾向。他在《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里》写道:“我不声不响的/带来自己这个包袱/尽管我不喜欢自己/但我还是悄悄打开。”这种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尴尬的“此在”成为海子无法释然的痛苦,但也恰是这种痛苦成就了海子非凡的诗歌成就。然而,理想与现实斗争的结果却是伟大的精神摈弃了肉体,诗人以自杀的方式让自己的精神与广漠的天宇融合。

“与那些风云一时旋即被遗忘的诗人相比,海子是幸运的,他没有速荣的显赫,可也没有速朽的悲哀。海子生前饱尝寂寞,处于生活和艺术的边缘,作品仅艰难地发表50首,死后却声誉日隆,不但诗集接连出版,诗界频繁纪念,而且被推举成20世纪为数不多的中国诗歌大师之一,甚至有人提议将他每年的祭日定为中国诗歌节。”[3]的确,海子在矛盾中生存,又在矛盾中逝去,但在他短暂的25年人生中,却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宝贵的诗歌财富。

注释:

[1]黄其恕:《带到“葵花之外”的“孤独之王”——海子诗歌中的死亡意识解读》,当代文坛,2002年,第2期,第52页。

[2]陈映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95页。

[3]付军龙:《“歌唱生命的痛苦”——海子诗歌的精神世界》,文艺评论,2003年,第6期,第51页。

海子诗歌赏析 篇4

这首诗共三节,第一节虚构了诗人理想中的“幸福的人”的生活图景:既有诗人向往的平凡生活的内容(关心粮食和蔬菜),又保持了自由、闲散的生活风格(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更关键地在于它的清静与独立——独立于社会人群的边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种幸福是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属于未来,属于幻想。第二、三节由描绘景象转为抒发情感,诗人由已及人,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惜,情感涉及面次第展开,胸襟逐渐开阔,尤其诗歌第三节对“陌生人”的三“愿”中,最后的“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在全诗中起着总括的作用,博爱之情溢于言外。然而诗歌至此,情感突然发生逆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犹言尘世的幸福与诗人无关,显示出诗人矛盾心理状态:刚对世人表露赤诚心怀,很快转过身,面朝大海,背对众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和其光,同其尘”,不甘堕入尘世成为俗人。诗人心怀始而热情开放,终而收合封闭。一个“只”字表现了诗人坚定的决心,他终于还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春暖花开”的祝愿只是诗人临行的赠品。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诗人单纯而明净的特有风格。邹建军《试论海子的诗歌创作》总结海子诗的特点:一是意象空旷;二是以实显虚,以近显远;三是语言纯粹、本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两个短语可谓海子的天才创造,不仅意象开阔深远,而且韵味无穷。诗歌平白如话,情感表达真实、自然、朴实无华。

这首抒情短诗〈〈日记〉〉,写于1988年6月27日,从诗后面的小注可以知道,这是海子第二次坐火车去西藏,经过青海省的德令哈市时,自己的所想所感,写的情真意切。全诗采用了日记这种便于抒情的文体,以一个来自异乡的“弟弟”的那种怯弱而朴拙的孩子口吻,同“姐姐”真情告白,如泣如诉。全诗共分成四小节,感情层层递进。如果说第一小节仅仅是交代了自己的处境,即夜色笼罩,我只有戈壁,我在德令哈的话,那么第二、三节就是直接进行抒情了:“这是惟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惟一的,最后的,草原”。到最后这种抒情更是达到了顶点:“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从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此时海子的复杂心绪。他曾经两次去西藏,一是为自己的长诗〈〈太阳〉〉寻求创作素材,获取灵感,也是为了摆脱情感的纠缠和苦闷。作为全诗的中心词是“姐姐”,“姐姐”既是自己的倾诉对象,也是诗歌中的一个意象,她的内涵应该是多方面的。此时海子在个人终身大事上已经是疲惫不堪了,内心的伤痛还隐隐存在,但他追求太阳的信念更强烈了。“姐姐”既可以理解为自己的情人,已经分手的情人,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美好的事物,包括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仰,甚至招致自己如此痴狂于诗歌创作的冥冥之中的东西。通过“姐姐”这个意象,更好地直抒胸臆。与“姐姐”倾诉交流了一段时间,自己再也不感到荒凉了,精神得到了慰藉。原来“荒凉寂寞的戈壁”也变得美丽了,情由景生,情景交融,从此可见海子此时内心的孤独真是达到了一种极致,一种唯美的境界,他独自享受着孤独和寂寞的如此美丽。

孤独寂寞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既是诗人也是海子生前好友的西川说:“对于我们,海子是一个天才,而对于他自己,则他永远是一个孤独的„王‟,一个„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海子的《日记》也毫不回避的透视了这一现象。相对说来,海子更孤独些。当然他的孤独并不是社会疏远了他,而是在他受挫后他有意识的自我封闭自己,把这种寂寞和孤独转移到诗歌创作中去,开辟自己的精神乌托邦,这一点常人是不理解的。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这是一个真实的海子。他认为,诗就是把自由和寂寞还给人类的东西。他的另一首《在昌平的孤独》,对孤独的认识也是很别致的:“孤独是一只鱼筐/是鱼筐中的泉水/放在泉水中/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梦风的猎鹿人/就是那用鱼筐提水的人/放在泉水中/以及其他的孤独/是柏木之舟中的两个儿子/和所有女儿,围着诗经桑麻沅湘木叶/在爱情中失败/他们是鱼筐中的火苗/沉到水底/拉到岸上还是一只鱼筐/孤独不可言说"。在海子的一生中,死亡轻生的意识始终弥漫着,挥之不去,驱除不得。像《日记》这首诗歌,对自己的孤独心理描绘的很是逼真,轻生的意识倒不是那么强烈。由原来的两手空空到后来觉得美丽,这其实是一个思索的过程,一个把小我融于天地与自然的过程,海子的思想就是这样超脱。名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给每一条小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把幸福留给了他人,而自己忍受的是莫名的不可排除的孤独和寂寞,这就是海子。封闭的自己,平时与人交往不多,现实的压抑,加上几次都与爱情擦肩而过,使得他更像一个孤独的孩子。也正是西藏这“西方最后净土”的感染,才使得海子的回归意识变得如此强烈,摆拖尘事烦扰的时间变的才如此迅速,他的孤独感也才日益芬芳四溢。海子实则是一个孤独的吟唱者,一个内心空灵的诗人,表面上他孤独,但他通过写诗,构建着诗歌大厦,独自品享着寂寞的美丽,他又是一个精神的富足者。

海子是一个专心作诗的人,一个天生作诗的人,他的存在就是为了作诗。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他身上始终纠缠着理想与现实的影子,矛盾重重,他把美丽和祝福留给别人,而自己咀嚼着苦涩,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写的越是明澈,内心越是孤独。海子是一个文学现象,又是一个社会现象,他曾几次彷徨在自杀的边缘,最终还是搭上天梯(火车道轨)去了遥远的天国,追逐心中的太阳、麦子和情人去了。时代及海子个人的性格注定了海子只能是短命的一颗彗星,虽短暂,但光彩熠熠。美国人西尔维娅.普拉有句话“死是一门艺术,诗人的死实际等于诗人的再生。”,那么,春天,十个海子会再复生的,一定!

《九月》一诗写于一九八六年,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海子已经从北京大学毕业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近三个年头。应该说,此时的海子思想上是相对较成熟的,对于世界、生存、死亡、时间与空间等已经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认识框架。这首诗就是诗人思考的结果,认识的反映,它以充满神秘色彩、闪烁神性光芒的意象和独具特色的语言构造,对上述事物进行了诗性的言说与烛照。海子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是很深刻的,从存在主义哲学出发自然就可以解开海子诗歌中的重要思想环节。本文将在存在主义哲学层面上对海子的《九月》一诗作出读解,希望给读者准确和深入地理解这首诗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诗歌一开头就将读者牵引到一个充满神秘氛围的情景之中,在这里,渺远的时间与旷阔的空间扭结纠缠在一起,生命与死亡在互相诠释。“目击”一词别有意味,它表示了诗人入思的起点,“目击”的不是“众神死亡”,而是“野花一片”,是草原上的一派生机,“野花”是草原的此在,作为草原此在之在的“野花”倚靠在“众神死亡”之上,因此,“野花”的存在是向死之存在,抵达着存在的本质。“众神死亡”尽管不是诗人“目击”所见,但它是诗人“以神遇”而不是“以目视”获得的。从现实的层面上来说,众神“死亡”是一个并不通顺的逻辑搭配,死亡总是与生存相连在一起的,因为众神从来没有生存过,所以无从谈其死亡。不过,从另外的思路来看,众神的生存确实发生过,众神与人类的照面意味着人类已经懂得从现实中超逸出来,思向永远和终极。这样,“众神死亡”在此表明人类历史之久长,人类与神灵的会晤开始出现中断。众神在草原上的“死亡”将草原的远古与神秘蓦然藏匿,草原的深邃历史遁入无形,草原因此就让人顿生遥远之感。

“风”是海子喜欢歌咏的事物,在海子眼里,“风”总是亲切而贴近的。在组诗《母亲》中,诗人说“风很美”、“风 吹遍草原”;在《黄金草原》中,诗人说“风吹来风吹去”的当儿,女人“如星的名字”或者羊肉的腥香令人沉醉。可是“风”远在远方时,为什么会比远方更远呢?很显然,“远在远方”中的“远方”并不是一个纯实在的概念,而是虚实相间,是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也不是一个纯空间的指向,而是时空并指。时间和空间都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时空的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常常令现实生存中的人们感到怅然。作为远方之处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的事物,“风”的存在更令人难以捉摸。风的漂浮不定,风的来去无踪,都增加了远在远方的空间之空洞感和时间之虚无感。远方的风因此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外,感觉之外,所以显得比远方更远。“我”的出现再次标明了诗人的在场,直接启用“我”来现身,较之开头的“目击”而言,更强调了诗人的主体介入,主体进入事物内部,开始领会和解释。“作为领会的此在向着可能性筹划它的存在。”“领会的筹划活动本身具有使自己成形的可能性。我们把领会使自己成形的活动称为解释。”①诗人领会到什么?他又如何在解释?诗人的领会其实是一开始就发生了的,当他“目击”到诸般物象时,他就开始思入世界,开始领悟其间的真髓,开始追寻自我在此间的可能性存在。“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这是对领会的传达,是对自我心灵律动的解释。且不说“琴”与“情”相谐双关的惯常表达策略,单这琴声的“呜咽”就足以让人心动不已。“琴声呜咽”,将琴声人格化,人格化了的“琴声”倾诉着人的情感与情绪,从词义上分析,“呜咽”是低低的哭泣,较之“放声号啕”,它更言说着内心的痛楚以及对这种痛楚的隐忍。“呜咽”的琴声已经将诗人的诸般情感一应牵带而出,诗人情感表达的方式从而变得更含蓄和隐晦,不再有任何表面的身体语言,所以诗人说“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重新述说了诗人与草原之间的空间关系。在人类生存境域中,时间与空间的经纬交织成人的此在,卡西尔曾经说过:“空间和时间是一切实在与之相关联的构架。我们只有在空间和时间的条件下才能设想任何真实的事物。”②诗人之所以要将远方之远“归还草原”,意在表明自己从草原这个神秘空间的退场,不入住和占有此间,不与草原发生内在的空间关系,神圣草原因为没有“我”的侵占而相对于“我”来说得以完整,“我”因为没有入住草原并沉迷于神秘之间而将草原的神秘性永远存放到想象之中。

因为草原的神秘幽远被保持到想象之中,草原在“我”的视野上从此“缺席”,草原的空阔退隐之后,手中的事物开始鲜明呈现。这鲜明呈现出来的事物是什么?是“木头”,是“马尾”。木头和马尾的出场,将草原的历史带走又将草原人的历史带来,“木头”和“马尾”组合成的马尾琴,是一个民族情感的凝聚、智慧的结晶与生命的象征。在马尾琴上的木头和马尾不再是原初形态的木头和马尾,已经同人类的历史、人类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它们有点像海德格尔描述的那双破损的鞋具,开始去却其作为器具的有用性,直接敞现存在本身。看看海德格尔对这个破损鞋具的描述吧:“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进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皮制农鞋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③在海德格尔这段富有诗意的描述里,我们看到了鞋具与农人生命的粘连。海子笔下的“木头”“马尾”也与那鞋具一样,同草原人的生活与生命密切粘连在一切,不可分离。在木头和马尾交合而成的马尾琴不断的倾诉中,草原人的历史得以留存。

第二节诗人再次凝视远方,对它作出寻思,“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这里涉及到死亡与生存的关系问题。海德格尔指出:“死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不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死,作为此在的终结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④海德格尔言说死亡其实就是在言说生存,他强调生存是向死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远方的存在也是面向死亡的存在,而作为远方在死亡中凝聚的生命形态,这里的“野花”携带的意蕴是丰厚的,它不再只是第一节中那个存在于现实中的具体实在的物象,而是更多的呈现着象征意味。野花的馥郁馨香与勃勃生机是由死亡赋予的,由远方广漠的死亡所凝聚而成的野花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它是不死的。所谓不死的事物是抽空了时间与空间的事物,或者说是时间与空间永远凝固着的事物。时间与空间在什么情形下会被抽空呢?或者时间与空间什么状态下会永远凝固呢?只有当一种物质积聚为一种精神,或者沉淀为一种文化时才有可能。因此,这不死的野花就是草原文化的隐喻,或者说就是草原精神的象征。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在诗人对明明如镜的皓月映照草原和千年岁月的描述中,我们再次被带入到阔大的空间和悠长的时间之中,而阔大空间与悠长时间的写照,再度引发诗人无端的愁绪与感叹,诗人不禁又一次重复地表白了“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情感态度。诗歌的最后一句实属神来之笔,“只身打马过草原”,看似轻轻的一笔带过,却是语重千钧,蕴意丰富,作为草原上的一个匆匆过客,诗人在这里领悟到时空的无垠和人生的渺然,感觉到世间蕴藏的宗教意味的高远和哲理玄思的深邃,面对这一切,他想说什么呢?他又能说什么呢?也许一个存在主义者面对世界的最基本态度就是聆听,因为“本真的言说首先是聆听”⑤,而且“唯有所领会者能聆听”⑥,在聆听和领会之后,诗人才发出了“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深切喟叹。

海子诗歌 篇5

《讯问》

在青麦地上跑着

雪和太阳的光芒

诗人 你无力偿还

麦地和光芒的情义

一种愿望

一种善良

你无力偿还

你无力偿还

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

在你头顶寂寞燃烧

《麦子熟了》

那一年 兰州一带的新麦

熟了

在回家的路上

在水面混了三十多年的父亲还家了

坐着羊皮筏子

回家来了

有人背着粮食

夜里推门进来

灯前

认清是三叔

老哥俩

一宵无言

半尺厚的黄土

麦子熟了

《两座村庄》

和平与情欲的村庄

诗的村庄

村庄母亲昙花一现

村庄母亲美丽绝伦

五月的.麦地上天鹅的村庄

沉默孤独的村庄

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这就是普希金和我 诞生的地方

风吹在村庄

风吹在海子的村庄

风吹在村庄的风上

有一阵新鲜有一阵久远

北方星光照耀南国星座

村庄母亲怀抱中的普希金和我

闺女和鱼群的诗人安睡在雨滴中

是雨滴就会死亡!

夜里风大 听风吹在村庄

村庄静座 象黑漆漆的财宝

两座村庄隔河而睡

海子的村庄睡的更沉

《村庄》

村庄 在五谷丰盛的村庄 我安顿下来

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

珍惜黄昏的村庄 珍惜雨水的村庄

汪国真与海子的诗歌比较 篇6

汪国真——入世者对俗世生活的表达

汪国真的诗歌创作, 体现了一种入世思想。他的诗写出来是要达到一定的教化意义的, 汪国真总是在企图告诉人们一个一个生活道理。他的诗歌完全抛弃了诗歌的陌生化, 平实的口语化, 把诗歌与读者的距离完全消除, 自然受到了普通大众的欢迎。如果对大众做个调查, 喜欢汪国真诗歌的人也许远远超过海子。就像汪国真接受访谈时说的 :“我诗歌的内容是跨时代的, 是不受时间限制的, 像爱情啊、青春啊等等的东西, 任何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

汪国真的诗歌之所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特别的流行, 首先是因为他的诗歌的励志主题。他的诗歌题材上具有针对性, 主要集中在理想道德、爱情和人生道德上, 对人们有一定的教化意义, 像“博大可以稀释忧愁, 深色可以覆盖浅色”这样的诗句, 来传达一定的生活哲理 ;是精炼富有哲理, 而且有韵律美。如《热爱生命》中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 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 只要热爱生命 / 一切, 都在意料之中。诗歌的内容积极向上, 表达了坚忍不拔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产生极大的鼓舞。

第二是他的诗简短凝练, 明白晓畅, 他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一点也不晦涩, 非常平民化大众化, 这也是其异常流行的原因之一。如《我不再等待》:约会的时间已过了十分/不, 我不再等待/如果她来的太晚/这是一次小小的惩罚/如果她有事不来/等待也是白挨/一味的等待/会浪费宝贵的光阴/一味的等待/会把习惯宠坏。语言平实, 意象浅显, 非常口语化, 但是也因此显得过于直白, 从而牺牲了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有人认为这种口语化的语言损害了诗的韵味, 甚至有人认为这种不是诗, 太浮浅、模式化。

海子——逸世者对诗意人生的探寻

如果说汪代表着积极入世的态度, 而海子就是道家的避世、无为, 是为自己写诗, 他只写自己世界里的意象, 他的诗歌, 爱情, 亲情, 友情和孤独。海子是自我的, 但恰恰是这种自我, 在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赤裸裸的真诚。海子的诗坦率、真诚, 注重自我的内心世界的外在引导。

海子的诗更注重主题的体现以及表达方式和意象设立的探索, 在海子的诗歌世界中, 我们总能看到许多令我们吃惊的意象, 如《亚洲铜》中的海水、青草、野花、白鞋子、月亮。他诗歌中经常出现土地、麦子、铜、雨水、鸽子、河流, 这些意象没有人像海子运用得这般的娴熟恰当。诗中他可以把意象自由的变幻, 组合, 这是对诗歌的一种创新, 一种发展和开拓, 他的诗歌是纯洁的, 纯洁的只是记录自己的内心, 走进一个人的内心是何其的困难, 所以, 虽然普遍认为他的诗是艰涩的难懂, 但是这种艰涩难懂却出人意料的披着清新亮丽的外在意象, 在这层意象下隐藏着这样一个强大而又沉重的哲学命题 :死亡。在海子的诗中, 死亡意识, 并不是一种颓废而是对生命的一种叩问。一点都不矫情, 海子只是率真的探索和询问, 最后自己去践行, 他在捧着神祇写作。

诗歌是时代的产物, 你必须把它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汪国真的诗歌在90年代流行一时, 而海子生前默默无闻。但是今天“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成为最广为传颂的诗句之一, 他甚至被称为“最后一个抒情诗人”。其后, 汪国真的诗歌反而慢慢被世人淡忘。

汪国真的诗把诗歌从曲高和寡的象牙塔里带出来, 走向俗世, 走向大众, 他的诗歌其实是改革开放以后大众文化的影响的产物。所以他的诗歌影响力更多的是在诗歌界之外, 而主流诗歌界的诗人或者评论家却更多的否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甚至在南开大学的《当代文学作品选》中都没有收录汪国真的诗歌。所以虽然他的诗曾风靡一时, 但是读者群集中在青少年层面上, 并且大都出现在毕业时的留言册上。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 在九十年代, 他的诗确实开启了诗歌创作的一条路子, 尽管这条路受到了不同的评价, 就像前几年出现的赵丽华的“梨花体”诗歌一样, 但是不能否认, 汪国真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影响巨大的一位重要诗人。

而海子是寂寞孤独的, 他在不到七年的时间写下了200多万字, 诗歌让他找到了诉说椎心泣血的生命体验的出口, 他是超越时代的, 是一种最本真生命传达, 用自己最赤诚的热血吟唱着自我的歌谣, 他诗是质朴的, 充满了最本源的意象, 他也不乏浪漫, 充满了激情和梦想。虽然不为世人所理解, 但是他保持着圣洁的心, 孤独纯粹反而让海子的诗拥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在他的诗句里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开心与失落忧伤, 他的诗歌就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

诗歌纪念海子 篇7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海子《春暖花开》

在美院的时候老厉做空白诗社的社长,后来我偶然接管了诗社,做诗社的事情却常常和诗歌失去了联系,发现写诗歌的人越来越少,每当拎起诗歌要说说诗歌的事情,总会想有多少人心里在暗骂:你说你装什么B呢?王朔当年写过一篇《躲避崇高》,上世纪90年代诗歌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玩世不恭和泼皮,这段讨论详细可见朱大可的《流氓的盛宴》,从那时开始,崇高变得极为虚假,怀疑和玩世成为主流,而更多的是沉默的大多数,80年代的结尾酝酿了这后来30余年文化的死水,告别的年代,诗歌如沉沦的圣殿。

今天(3月26日)是海子去世的日子,每年的此时总会有很多人怀念海子,无论了解海子的不了解海子的,诗歌在春天至少有了一个被谈及的理由,而我想万幸的是语文课本总算收录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使得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仍能继续谈及诗人海子,但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外的海子的世界还有多少人了解?我们这一代拿着语文课本混过来的学生总会像陷入对于尼采的误解一样去看待许多文学家、哲学家,语文课本中尼采是那个自称为太阳的狂人,而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一直以来着实片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面是充满希望,还是充满绝望,结合《春天,十个海子》来看其实海子是充满绝望的。往往就是婚姻并不美满的金庸写出了那么多令人神往爱情故事,童年潦倒的安徒生写出了美丽的童话,而绝望的海子写出了充满希望的诗章,我们往往看到了被照亮的那部分,进而忽视了那些光背后的黑暗。愈加漆黑的夜晚映衬了愈加明亮的星星,正是因为这些暗部才凸显了这样的光明,光本身想必不是美的,光与影的交合呈现出来美丽的画面。

海子和顾城在这个时代被提及更像是看一部老电影,电影播放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了,而是这部电影夹杂了那个时代的温情和梦想,海子和顾城身上映照了80年代的温情脉脉,因为提及他们我们总会念及一个理想主义的年代,我没有那么幸运,没赶上那样的年代,那个年代究竟是何种模样,只能通过过去人的影像和文字来还原了,所以我们这一代再回头看80年代的诗情画意多少像是被构建出来的80年代,并且构建者就是局中人,是被神话?还是被低估?这想必还是要交给历史和时间来遴选和审判。

每年此时告别了诗人的人们总会怀念海子,海子,这个我们无法再次认识的人在三月来到了我们的人间,他还是那个少年,他的死让青春、诗歌、梦想凝固在了那一瞬间,铁轨、死亡、绝望、躁动伴随着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灰飞烟灭。白衣飘飘不再,现实世界是我们生存的喧嚣的尘土和太乱的噪音。

你无法想象一个丑石的忧伤,而明确知道了张国荣的忧郁,惆怅和悲情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情怀,区别在于,有人愿意相信,有人选择不相信,对于迅速变化的现实世界和嬗变的人,出现了“毁三观”一词,三观都能毁,还有什么能值得信赖?大多的欢乐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古人所谓: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这四种快乐仔细想想是极为短暂的,而更为深刻和悠远的却是悲情,悲观才是我们共同的信仰。

诗歌纪念海子 篇8

一.土地:生命的守护和归宿

土地在海子这里有着特殊的意义, 它与海子内心深处的生命走向有着非同一般的关联。“我不敢说我已成功, 我只想呈现生命。”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你是唯一一块埋人的地方。亚洲铜/亚洲铜/爱怀疑和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 (1) ) 。这是一块土地, 是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海子将自己无处安放的自由理想和生命激情寄托在这块土地中。生命带着理想在这里起飞, 激情含着生命在这里归于平静, 土地与海子的生命融合在一起。“亚洲铜/亚洲铜/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亚洲铜/亚洲铜/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亚洲铜》) 屈原的生命化作海子的理想穿越时间的界限而来, 月亮的光芒与土地构造了无限的空间, 就这样, 海子用生命和理想、时间和空间共同构造了一块立体的并饱含深情的土地, 这块土地守护着这个理想主义的生命, 这个理想主义的诗人在这里安息。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个大地赤子的生命。

二.远方:生命价值的探寻

远方的诗歌体现为海子“生活在别处”的生存理想, 是一种超越俗世物质层次而去精神追求的生命选择的象征, 是对现实自我解构之后重新建造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这是海子的生活理想, 幸福不过如此, 只需自由和平凡。然而海子要“从明天起”才去追寻自己的幸福和理想。“明天”的时间限定可以看出海子在现实俗世中的无可奈何和无依悲凉, 是一种与现实相离相别的无可奈何的选择, 对于海子来说, 如何活着便成了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一道选择题, 海子选择生活在别处, 与人们相去甚远的别处, “你从远方来, 我到远方去”的别处。于是, 远方便有了与“明天”相同的价值象征, 而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之后的无奈和悲凉, 同时也有诗人与现实世界的对抗和艰难的挣扎,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遥远的青稞地/除了青稞/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远方啊/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这时/石头/飞到我身边, 站在一片荒芜的草原上/那时我在远方/那时我自由而贫穷” (《远方》) 。向往自由、向往幸福然而只有孤独。对自由生活和平凡生活在远方的追寻是“不能触摸的, 远方的幸福”, 所以“远方的幸福, 是多少痛苦”。

远方是海子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人生心境的写照,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探寻着人生的崇高。远方是海子的精神理想的寄托场所, 是海子精神避世的唯一选择, 所以海子承受着人们无法体会的痛苦, 像一段浮木漂在芸芸众生的现实城市之中, 最终“走到了人类的尽头”。

三.麦子:生命力的宏大象征

作为麦地之子的海子用诗歌书写着自己的生命激情, 用麦子以及与麦子相关的意象展示着自己灵魂深处的呼喊, 用灵魂深处的理想主义的崇高精神力量撕扯着现实的残酷和痛苦。更是对自然劳作的积极、健康的发自肺腑的赞赏, 是对生命健康的感恩, 让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 更让生命之力源于自然, 麦子便成为了生命与自然大地紧密相连的纽带。

麦子锋芒毕现刚强的傲然挺立于大地之上, 大地之子——父亲奔忙于麦浪之中, 半尺厚的黄土/麦子熟了 (《麦子熟了》) 。麦地让生命有了依赖, 父亲让生命得以延续。麦地与父亲, 生命缓缓而来生生不息。麦地也让人与人之间拥有了深情, 全世界的兄弟们/要在麦地里拥抱/东方南方北方和西方/麦地里的四兄弟好兄弟/回顾往昔/背诵各自的诗歌/要在麦地里拥抱 (《五月的麦地》) , 人从四面八方而来, 人之力聚集于麦地之中, 人类的命运被紧紧的栓在了这块充满力量的土地之中。

四.月亮:生命之梦的美丽寄托

今夜美丽的月光/你看多美丽/羊群中/生命和死亡宁静的声音/我在倾听! (《月光》) 天地万物一片宁静祥和, 其中酝酿着生命和死亡的和谐与自然。美丽的月光, 宁静的声音, 生命在悄无声息中带着神秘和忧愁流淌着。不要说死亡的烛光何须倾倒/生命依然生长在忧愁的河水上 (《月光》) 。然而月光照着月光, 月光普照, 今夜美丽的月光合在一起流淌。美丽的月光普照万物, 打麦大地、处女、桂花和村镇, 世界被美丽包围, 处处是芳香, 谱成了一曲大地和水的歌谣, 铸成一段生命的赞歌。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一直不敢梦见的地方”是一块如此令人陶醉和不舍的幸福的理想的土地, 一切如此和谐, 如此温暖。生命是美丽的, 美丽的生命应该留守在美丽的地方, 而美丽总令人忧愁, 月亮是惨笑的白猿/月亮自己心碎/月亮早已心碎 (《月》) 。

五.意象之对抗

海子诗歌中的意象可以分为两大类, 而这两类意象处于相互的对抗之中。一类是麦子、麦地, 生命的物质本源, 生命力存在的保障;一类是月亮 (月光) 、远方, 理想主义的精神向往, 生命理想的守望。“这两类意象的相互碰撞, 物质与精神的永恒对抗, 构成了海子诗歌的基本主题, 也即生命痛苦的主题” (2) 。诗人向往拥有麦子般锋芒毕露的生命追求和土地般宏伟广袤的理想探寻, 然而在追寻的路途中发现自己只能存在与有别于现实世界的远方, 理想只能遥寄于月, 这种伟岸的精神世界与完美追求和真实的物质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海子选择了伟大的精神, 扼杀了自己的肉体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 给世人留下了永不能磨灭的痕迹。在下一个春天到来之前, 海子用沉睡的姿态把自己从世俗中解脱了出来。“不是我们不明白, 这世界变化太快。”

理想照进现实, 海子带着自己的理想离开了, 但他用诗歌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纯净的理想世界:美丽的月光普照下的土地上生长着倔强的麦子一直伸向远方, 生命延续。

摘要:1989年3月26日, 诗人海子离开了世界, 留下了“不仅对现在、将来, 而且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的抒情诗歌, 读海子的诗, 正如在山巅上万物尽收眼底一样, 诗中丰富的意象既表达了海子的诗歌理想, 也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主义世界, 情感纯粹而真挚, 本文从诗歌中的几个重要意象出发, 探究诗人的理想主义风貌。

关键词:土地,远方,麦子,月亮

注释

1海子:《海子的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年4月出版。

论海子的诗歌(范文模版) 篇9

摘要:本文试图从海子诗歌中太阳和麦地这一阴一阳两种意象中探索海子的意象世界。其中前者的代表是黄昏,后者的代表是粮食。这两种意象,一个是上升的,一个是下沉的。连接这两种意象的桥梁是天梯,而血液是一种过渡意象,一种夹在上升与下沉这一矛盾下的复杂的血与火的抗争。乳`房则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以及对于各种矛盾的权衡。通过两种意象清晰的折射出海子真实的心灵世界,并且进入海子的世界,理解一个诗人,一个时代。每个人都是矛盾的,世界也是矛盾的,每个人都像海子一样在与自己抗争,在与世界不停的抗争。

关键词:海子;诗歌;意象世界

引言

“诗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文明的孩子,精神的天使,海子是以自身伟岸的人格,圣洁的灵魂来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人类精神的走向。”[1](70)在《诗?语言?思》中,海德格尔曾经称我们这个时代为诸神逝去的暗夜,在此暗夜中我们惟有倾听诗人的歌唱,才能追寻到诸神的痕迹。在海子的诗歌世界里,每一种意象都拥有它自己的生命。它们承载了海子深深的情感和浓浓的爱。它们是梦想,它们是生命。海子相信诗歌是具有自己的生命的,因此海子提出“实体”这一诗学概念。“实体是什么?是分裂出去的主体。所谓‘自在之物’,说到底这乃是关于‘自在主体’的设想。[2](p259)“诗,说到底,就是寻找对实体的接触,实体永远只是被表达,不能被创造。它是真正的诗的基石。才能是次要的,诗人的任务仅仅是用自己的敏感和生命之光把黑乎乎的实体照亮,使它裸露于此。这是一个辉煌的瞬间,诗提醒你,这是实体---你在实体中生活---你应回到自身。”[3](1017)

海子用尽它的一生透彻的全是了海子自身却没有走出海子自己。海子是一个崇尚黄昏的人,在海子眼里“茫茫黄昏,华美而无上”。海子是一个孤独的人,特别在秋天,“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表达的早已丧失。”海子的孤独更体现在《夜色》中:“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次幸福:诗歌,王位,太阳。”这就是海子的一生。在海子浩瀚的诗歌海洋中,海子用海子满腔的热情打造出种种意象,然而每一个意象都投注了海子挚热的真情。海子在海子1986年8月的日记里曾写到:“我是说,我是诗,我是肉,抒情就是血,诗是被动的,是消极的,也是在行动的深层下悄悄流动的,与其说它是水,不如说它是水中的鱼,与其说它是阳光,不如说它是阳光下的影子。”

就意象而言,它只是某种关联自身与外物的象征物或文字的山坡上,对于流动的语言的小溪则是阻碍。海子的天才在于海子把海子的语言凌驾于意象之上。海子创造了属于海子自己的意象。张炯在其主编的《新中国文学五十年》中曾这样评价海子:“海子创造了仅仅属于自己的意象序列,海子的诗歌语言比此前流行的新诗潮的语言全然有别,海子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诗歌风格。海子是当代最具独创性的诗人。”[4]本文试图从海子诗歌中太阳和麦地这一阴一阳两种意象中探索海子的意象世界。其中前者的代表是黄昏,后者的代表是粮食。这两种意象,一个是上升的,一个是下沉的。连接这两种意象的桥梁是天梯,而血液是一种过渡意象,一种夹在上升与下沉这一矛盾下的复杂的血与火的抗争。乳房则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以及对于各种矛盾的权衡。通过两种意象清晰的折射出海子真实的心灵世界,并且进入海子的世界,理解一个诗人,一个时代。每个人都是矛盾的,世界也是矛盾的,每个人都像海子一样在与自己抗争,在与世界不停的抗争。

一、太阳:遥远的追求和方向

每一位诗人都是从骨子里深深的热爱着太阳的,因为越是追求温暖,骨子里越是寒凉。在海子的眼里白天是比黑夜更加黑暗的。海子渴望光明,海子喜欢阳光。太阳虽然遥远却可以温暖心房,太阳拥有巨大的能量和光芒,太阳照在太平洋上,可以把希望点亮。在海子的世界里,疯狂的太阳可以改变世事沧桑。

海子首先把把太阳当作自己。在《以梦为马》中,海子唱道:

太阳是我的名字

太阳是我的一生

太阳的山顶埋葬诗歌的尸体——千年王国和我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的叫“马”的龙——我必将失败

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太阳总会沉下去,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孩子说:“扶着你骑过万年的天空,飞马的头颅,你为什么要倒下,你为什么这么快地离去。你再也不能离去,莫非你不能适应大地,你这无头的英雄,天空已对你关闭,你将要埋在大地,你不能适应的大地。”[3](953)

海子通常是消极,或者是逃避的,然而在海子的骨子里,海子要做一个太阳。一个血腥的反抗的太阳,一个辉煌跳跃的太阳。海子是真正的战士。在熊熊大火中尽情的燃烧的战士,在历史上反抗,海子是愤怒的太阳在反抗。

“所以海子就叫太阳,太阳就是我,一个舞动宇宙的劳作者,一个诗人和注定失败的战士。总而言之,我反抗过生命以外的一切,甚至反抗过死亡,因此就在这上天入地的路途上,听见了这样一句话:地狱之火烧伤海子的面颊,就像烧伤的但丁一样。”[3](1035)

太阳拥有无尽的炙热就像海子对诗歌的热爱。用尽一生燃烧着自己。同时太阳拥有神奇的自然的力量。太阳给海子力量,也让海子忧伤。日出日落总是无常,今天的太阳和昨天的不一样。

太阳是一个永恒的遥远的追求。海子的一生就像向日葵,总有一个点让海子有一个光亮可以彷徨,能够有一个梦继续哀伤。海子是深深的热爱着这个世界的,海子的死亡升华成巨大的光亮,海子的离开,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太爱,海子有太多的不舍和期待,可是爱又怎样,执着又怎样,太阳照着月光,终究躲不过离伤。没人能懂得海子的忧伤。

太阳带给海子更多的是一种希望和对美好幸福的向往。海子的《日出》这样写到:

暗的尽头

太阳,扶着我站起来

我的身体像一个亲爱的祖国血液流遍

我是一个完全幸福的人

我再也不会否认

我是一个完全的人我是一个无比幸福的人

我全身的黑暗因太阳的升起而解除

我再也不会否认天堂和国家的壮丽景色

和她的存在,在黑暗的尽头!

醉后清晨,所有焦躁和恐慌都随着太阳的升起而释然,似乎全身换了全新的血液重新流淌,走出黑暗,成就幸福的人生,其实这只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幻象。就像人永远也到达不了太阳,只能遥遥相望,感受着温暖,体会着什么叫做黯然神伤。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接受现实不否认一些痛苦的存在,这样才是完全的幸福所在。抛却该抛下的执念。真正扶你站起来不是太阳,是你自己。

二、黄昏:自由的向往通向死亡

如果说太阳是一种美好和光亮,那么黄昏则是一种凄美和绝望,海子说:“在黄昏我梦见死亡。”黄昏是安静的,是人类灵魂最真实的时刻体现。海子也是真实而单纯的,黄昏带给海子的是深切的痛苦,黄昏将一切美好带走,让一切希望的灯熄灭。是黄昏让海子绝望。同时也是黄昏给了海子真正的自由,海子不再躲避忧伤,所有关于爱情的悲伤,都不再提起。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爱情保持一生,或者相反,极为短暂,匆匆熄灭。愿我从此再不提起。再不提起过去。痛苦与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唯黄昏华美而无上。”[3](430)

海子披着黄昏的霞光,在死亡的边缘彷徨,充满了哀怨和恐慌。因为白天没有光亮,夜晚又很寒凉,海子温暖的心无处安放,所以喜欢上了黄昏,在黄昏里徜徉,可以自由的怀想。怀想秋天的落叶,怀想落日的微光,怀想星星能把梦想点亮。怀想一切的一切温暖的时刻,这样的怀想让海子心酸,心酸的眼泪可以把黑夜点亮。这样的黄昏让人向往。

海子徘徊于无数个黄昏,落日余晖,痛彻心扉。海子无法抗拒对过去的追忆,追忆那些与黄昏有关的记忆。当年的岁月凄迷,再也无法与爱的人再相依。海子是太过执着的人。一种意念跳进心灵容易,走出心灵太难。孤独的黄昏只有痛苦相伴。那些似水流年,回忆起来揉肠寸断。如果逃不过离乱,那就在绝望中涅槃。跳进无尽的深渊不如燃烧成火焰,与其说黄昏是生命的终点,不如说黄昏是希望的起点。在1989年3月26日的黄昏,海子真正的自由了,海子是真的勇士,海子不再受任何的束缚,海子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在那一刻,海子终于清醒,原来人生只是梦。只不过是在黄昏里醒来又在黄昏里睡去。

三、天梯:通向死亡的天堂

海子睡的很安详,海子睡在天梯上,看到黑色的大地在向海子召唤。

黑色七月的大地布满灰尘,黑色七月的天空没有光亮。黑色七月将我埋葬,在大地与天堂之间有一座桥梁,那是通向死亡的地方。天梯就是那座桥梁。

“我站在天梯目睹这一切,我再天空深处,高声询问,谁在?从天空中站起来呼喊,又有谁在?”[3](953)孤独的海子,在海子的诗歌里有太多有关死亡的意象,可是没人知道海子心灵最深处的伤。

海子站在天梯上,慢慢走向海子的天堂。海子高喊着没人能听懂的诗歌,海子很绝望。哪怕有人应和一声,海子也会犹豫一下。可是在苍茫的大地。没人看见海子正站在天梯上,海子的呼喊苍白而无力。在这个世界上,没人能够了解自己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了解自己。海子最终没能了解一个事实。孤独是诗人的宿命,如果战胜不了孤独,那么终将寂寞一生。孤独能怎样,寂寞又能怎样,生活还是要生活。天空再美好,路还是要一步一步的走。而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是在路上,而不是在天上。海子是生活在天上的,大地给海子太多的痛苦。只有天空能包容海子一切的伤。在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无政府主义的生活,海子也一样。

海子的天赋无人欣赏,也无须要人欣赏。海子寂寞的来,寂寞的去。谁也阻挡不了海子的执着。海子执意的尽情的燃烧着自己。海子知道总有一天那火焰可以燎原。

天梯,是海子的向往,海子通向远方,这样一个神奇的意象,让海子充满想象,最终海子卧在天梯上,将灵魂分成两截,一个给辽阔的天堂,一个给宽厚的地母。

西川在《怀念》一文中写到:“这个渴望飞翔的人注定要死于大地,但是,谁能肯定海子的死不是另一种飞翔,从而摆脱漫长的黑夜、根深蒂固的灵魂之苦,呼应黎明中张赛亚洪亮的召唤?”[5](220)海子真正的自由了,从此,再也无人知道海子的小心脏装着多少大梦想。

四、麦地:海子的家乡

麦地就是海子的梦想,它像太阳的光芒,直射海子的心房。麦地是海子的故乡,是海子朴实的向往。麦地就是海子的天堂。在洒满夜色的村庄,映着月光的麦芒,指着远方思念的姑娘,像倾泻的河流,静静流淌。

麦地,朴实的和本来一样,麦地就是海子,在静静的生长。面对无数个不屑的眼光,麦地还是麦地,坚强的生长。没人懂得麦地的苍茫。起伏的麦浪,就像起伏的人生。痛苦而哀伤。麦地,多么朴实的声音,麦地,是海子快乐而短暂的童年,麦地,是海子痛苦又幸福的地方,那里深埋着海子的灵魂,梦走海子乡。

麦地是极普通极普通的农民的化身,在海子的灵魂深处永远保存着一份纯真,然而这份朴实也给海子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在那个年代,身份的不平等,让海子的心灵过早的受到伤害。海子不能理解世事怎是这样的寒凉。在海子的心房种下了自卑的种子,海子更加孤独寂寞。

麦地是海子的归宿,就像落叶归根一样每当麦子高高举起沉痛和忧伤,茫茫的土地,泥土的气息难忘。在海子的身体,总有一段伤口,忧郁而彷徨,然而当海子的灵魂真正归于麦地的时刻,海子又是释然而快乐的。海子也有过天真幸福的时刻,虽然有些时候会有简单的梦,有些时候倦怠的身心无所适从。然而在麦地,那是海子的家乡,能够体会到有一股温暖在身体流淌。“土地,这让海子又爱又惧的地方,它有多么沉重,最初它戳伤海子的心脏,躁动海子的血,最后碾碎了海子的头颅,掩埋了海子的白骨。土地,这一切是开始和一切的终结。这永恒的令人不甘的轮回“。[6](161)纵然麦浪像一把把刀,割断海子的梦想,割断海子的身躯,海子还是深爱着海子的家乡,生活带给海子很多无奈,海子总有归于泥土的冲动,海子太爱那片土地。故乡总还是故乡,即使再让诗人寒凉那里永远都会留有温暖难忘。

海德格尔说:“接近故乡就是接近万乐之源(接近极乐)。故乡最玄奥、最美丽之处恰恰在于这种对于本源的接近,绝非其海子。所以,唯有在故乡才可亲近本源,这乃是命中注定的。正因为如此,那些被迫舍弃与本源的接近而离开故乡的人,总是感到那么惆怅悔恨。既然故乡的本质在于她接近极乐,那么还乡又意味着什么呢?还乡就是返回与本源的亲近。但是,唯有这样的方式还乡,海子早已而且许久以来一直在海子乡流浪,备尝漫游的艰辛,现在又归根反本。因为海子在异乡异地已经领悟到求素质无的本性,出而还乡是得以有足够丰富的阅历……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乡成为亲近本源之处。”[7](83)那些金灿灿的麦子曾经是海子的希望,正像那些希望疯狂的安插在麦地上。“白杨树围住的/健康的麦地/健康的麦子/养我性命的妻子!”(《麦地》),“永远是这样美丽负伤的麦子/吐着芳香,站在山岗上”(《黎明之二》)。然而“海子借着这柔弱的‘麦子’,维系着心中对美和纯洁的渴望,一厢情愿的要在工业化文明的城市中种植庄稼,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注定了海子的悲剧”[8]麦子成熟的时候,海子不再遥想远方,海子称自己为王,孤独的王,王者归来的时候,麦子又苦又香。

五、粮食:与火并生,是对生存的抗争

说向往,说忧伤,谈理想,谈荒凉,这一切都离不开生存的食粮,这是一切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想要生存想要填充饥饿的灵魂,就必须经历水深火热的历练,生存是多么的不易,生存需要付出代价。海子的诗歌受到外界的排斥,海子的梦想无法施展,以及爱情带给海子的伤痛,一切的一切都给海子的生存带来巨大的挑战,一个天才少年,只能选择在火中历练。在火中愤燃。而那些填满粮食的嘴依然成为食火的嘴。无数的食火的嘴。海子们熄灭所有火焰,消磨一切抗争的力量,海子那样认真的燃烧着自己,却没有丝毫的改变,是时代使然,是命运使然。然而海子在那样艰难的境地,在那样一个有梦的年代,没有半点生存的尊严和权利。

海子说粮食是“谷”,“粮食——头顶大火——下面张开嘴来。粮食,头上是火,下面或整个身躯是嘴,张开。”[3](349)

每个人活着都是在与生存抗争的,当然不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生存本身是很复杂的,因为生存不单单只是一个人的事情。然而生存又是简单的。因为它是由自己的态度决定的。社会是一本大书,要想真正读懂这本大书,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力和毅力的。海子的生活,已经足够让一些人羡慕了,可是,人都是不满足的,同样的东西,在有些人看来很完美了,可是在有些人眼里却很多缺陷,而这就在于人们不同的追求,其实,人活着没必要太执着,也没必要太过于追求平衡。世界已经是平衡的了,地球绕着太阳平稳的旋转,太阳也每天都会升起。生活每天都有新的色彩,身边有很多美好的风景。

然而在海子看来粮食并非仅仅是生存的物质条件。更多的是精神的力量。当感情受到伤害,当事业面临考验,当家庭遭受苦难,面对生活的无奈,一个年轻的诗人该怎样释怀。生存是如此无助。那样复杂的心痛是怎样一个简单的粮食就能宽慰的。生活没有回头路,既然已经上路,就只能尽情的燃烧,不管生存多么的艰难与不易,诗人终究是诗人。你可以嘲笑一个皇帝的富有,但不可以嘲笑诗人的贫穷。然而海子并不贫穷,海子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海子拥有博大的胸怀,海子理解这一切并饶恕了这一切。不管多么执着和热情,青春依然无处安放,海子在天地之间迷茫又神伤。到处询问,哪里是天堂,粮食--这一生存食粮,不只是饥饿和恐慌,还有荒凉。头顶星辰,寂寞难忘。

六、血液:王者的天性

没有了纯洁的向往,没有了灵动的思想,身体里的血液静静流淌,就像欲望在全身静静流淌。血流成江河,打击着心脏,身体里的血液滚滚流淌,带走所有肮脏和恐慌。就像一种体内淤积的疼痛突然的释放。那种快感指向心房,血液自由的流淌冲向梦的殿堂。

身体的血液流动,好像如火的欲望的跃动,它是一种希望的燃烧,而在海子的血液里流淌的更多是伤感和悲愤。就像海子的《血》中这样写到:“淌出体外,每一次,再一次血红的大泽在我的肉上,在土地上,我曾经破鱼而出全身血腥,我曾经滚入太阳,全身血腥,我曾经手爪探火,拖着天空进入地狱,我曾经断头舞蹈入脐。炼地狱之火为心,心,由人间粮食哺育的心,民歌的心,苦于天上人间爱情的心,诗人的心。歌的心,我的伤感和悲愤的心。”[3](624)

血是和命运有关的,有自由的血,也有死亡的血,智慧的血,也有罪恶的血。血是从骨子里发出的是一种痛到极致的痛。只有流出了肮脏的血,疼痛和哀伤才得以释放。我想,海子的心是在不停的流着血的,那是一种凄美与华丽的盛放。然而盛放之后就是死亡。一个旧的灵魂死亡,才有新的灵魂升起。人生因为有血液的流淌而拥有光彩,流出来的诗血液,闯进去的是霞光。

每个人身体里都会有罪恶的血,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为了赎罪的,今生来赎前世的罪,今世来背前世的累。“星星也被血光照亮”。那是一种狂放,在血中跳吧,在血中舞蹈吧,你终将获得解放,自由就是怀抱着梦想跟着血液流淌,慢慢的靠近太阳,走向无尽的光芒。

结语

上一篇:标线下一篇:对英语老师的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