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精选12篇)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 篇1

思想品德《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

在起初对《灿烂的中华文化》进行教学设计时总觉得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人觉得不敢随意评说。后来静下心来研究教材和阅读教师用书上对这一框题的指导分析,也通过其他渠道补充了自己对中华文化的学习,慢慢有了些思路。我认为在教学这一课时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1、度的把握。中华文化可以说是深不可测,但作为九年级的学生,不可能对文化挖的多深。课标中的要求是“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所以在拓展挖掘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否则过犹不及。

2、量的把握。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很多的教学素材可以展示给学生。而且文化有丰富的图片等来展示和介绍,学生会有更形象直观的印象。但在展示中并不是“多多益善”的,如果只追求大量图片素材对学生视觉的冲击,那么本科的知识内容和体系势必被冲淡。所以上课要展示的素材必须是教师经过再三筛选的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这样才能恰到好处的辅助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3、教学思路的把握。本课的教学思路总的来说应该是从感性到理性,这符合学生学习知识、认知事物的规律。从各种感性材料的体验分析中获得理性的归纳,逐渐形成本课完整的知识体系。无论是课前的预习准备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都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课前给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布置搜集材料、思考问题的任务,课堂上每个学习小组都有在全班展示本组成果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表现欲很强,课堂气氛热烈。另外,我还非常注重教法和学法的多样性,讲授法、情景设置法、比较法、归纳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等等,学生在课堂上也有阅读,有思考、有讨论、有交流、有展示、有评价。我觉得课堂上的“小组成果展示”和“听我讲故事”这两个环节实施效果非常好。学生的准备非常充分,语言表达优美流畅,体态大方。这对学生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联系与文化相关的时事热点,展示各个省份独特文化,这样,学生会产生更加深刻的共鸣,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九年级组:冷晓红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 篇2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一节课。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 本课采用“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继承传统美德为主线, 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 开展课堂活动, 衔接各个教学环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完成教学目标。

二、案例描述

课前:反复播放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 (在音乐中, 教师走向讲台)

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这节课我们换一种形式来上好吗?我们今天请三位同学来做主持人, 由他们当老师主讲, 我跟其他同学一样, 也做学生认真听讲!大家掌声欢迎! (教师退下, 同学一上台)

同学一: (礼节性语言过渡, 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

同学一:提到中华文化, 同学们会想到什么?

活动一:话说“国粹”接龙比赛

同学一: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 其中特别是一些熠熠生辉的国粹闪烁着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光芒。下面请各小组讨论准备5分钟时间, 尽可能多地写出我国国粹的名称, 并且要向大家简单介绍你所说的。

投影展示:接龙比赛的规则: (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 (1) 全班同学分成8个组, 根据老师所提问题的要求进行5分钟的讨论准备, 每个问题只能有一个同学为本组代表发言参赛; (2) 宣布比赛开始后, 从第一小组开始发言, 完毕后第二小组在5秒内迅速接上, 依次循环往复, 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接上或回答错误、回答了重复的答案, 则被淘汰, 剩下的小组继续依次循环, 在规定10分钟内坚持到最后的小组就是优胜小组, 颁发奖品; (3) 由思想品德教师、学习委员、思想品德课代表组成裁判组。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同学一:“接龙比赛”开始, 各小组按规则要求依次发言。

例如:书法——全世界文字可以成为艺术的, 只有中国的汉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书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王羲之行书的行云流水, 张旭草书的飘逸洒脱, 柳体的娟秀……

例如: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这些不仅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发展, 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同学一:刚才同学们一口气给大家介绍了许许多多我们国家的国之瑰宝、民族之粹, 真棒!下面请大家继续看投影, 让我们再深刻感受璀璨的中华文化。

投影:中华文脉 (20余张图片)

同学一总结:这些确实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激动, 这些都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人类社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 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独特部分。每一个公民都要为弘扬民族文化, 保护这些瑰宝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同学一退下, 同学二上台)

活动二:小品表演《刮痧引起的风波》

同学二:下面有请五位同学上台表演。 (五名学生在掌声和音乐中上台表演以电影《刮痧》故事情节改编的小品)

同学二:问题 (1) 造成老外对爷爷替孩子刮痧产生误解的原因是什么?问题 (2) 为什么从小在国外长大的中国男孩彼得最后用不熟练的中文反复说:中国——北京——长城?问题 (3) 小品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思考?

(学生举手回答)

同学二:误解的根源是老外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 更不了解我们传统的刮痧术, 彼得的话隐喻了一种潜在的无形的不可阻挡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小品巧妙地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三:传统文化面面观

同学三:了解了这么多的中华文化, 有谁知道它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

同学三:面对我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当前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学生讨论回答, 得出结论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活动四:小小故事会

同学三:请三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以下三个历史故事 (投影展示三张图片) : (1) 苏武牧羊; (2) 徙木立信; (3) 负荆请罪。

问:这些故事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三、课后反思

(1) 本节课由三位同学来做主持人, 由他们当老师主讲, 学生通过话说“国粹”接龙比赛、小品表演《刮痧引起的风波》、传统文化面面观、小小故事会四个活动, 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 并解决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2) 整堂课从形式上看, 设计新颖。首先, 发动学生, 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让学生在活动讨论中自然得出观点和认识, 易于学生接纳。其次, 利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贯穿教学中, 放手让学生主讲, 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最后, 课件制作精美, 能结合学生思想和认知实际, 体现思品课特色, 课堂容量大了, 学生思维得到了锻炼。

反思灿烂和多元的时代 篇3

年”(Ming: 50 Years that Changed China)于

二○一四年九月十八日至二○一五年一月五日在大英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是继二○○七至二○○八年的“秦始皇:中国兵马俑”(The First Emperor: China's Terracotta Army)以后,大英博物馆第二次举办以中国为主题的大型展览。在此之前的夏天,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已经从南京博物院借来展品,举办过“明代王朝:黄金帝国”(Ming: The Golden Empire)展览,表明英国对明代艺术的兴趣正在持续燃烧。

同时,该大展也是柯律格教授主持的研究计划“明代的宫廷和联系,一四○○至一四五○年”(Ming: Courts and Contacts 1400-1450)的一部分。展览开幕之时,博物馆同时举办同主题学术会议,堪称明史学界的盛事。那么,此次大展及相关讨论为何特别?为何策展者认为这段历史尤其值得关注?当前英国汉学界所认识的明代文化和过去有何不同?

这要从策展人柯律格教授的研究兴趣讲起。柯律格对物质文化别有研究,曾著有《雅债》,研究文征明;更直接的著作包括《大“明”帝国:明代中国的视觉和物质文化,1368-1644》(Empire of Great Brightness: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of Ming China, 1368-1644),以及《明代的 图像与视觉性》(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物品是历史最直观的印证和载体。它们本身未必能够直接讲述一个故事,或表达某种显著的信息;但物品能刺激人们反思,从而看到一些被忽视的联系。

在东、西方学界或大众认知中,对明朝的印象都较为修文和清雅,且集中在江南文化。此次策展人希望改变这些刻板印象,而将视线转向更辽阔的中原和北方。《泰晤士报》甚至评论说“这是一场粉碎陈见的展览”。这些地区的文化不像江南那样被文人主导,而深受朝廷分封于地方的宗室亲王影响。因此,此次展出的展品除了来自一些国立大馆(如首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 )之外,也有一些来自中国大陆的地方馆藏,包括上海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和四川博物院。另外,也包括中国境外的一些民族性收藏,譬如英国的纳赛尔·哈利利私人伊斯兰艺术收藏(Nasser D. Khalili Collection of Islamic Art)、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等等。展览主要有五大主题, 包括宫廷、军事、艺术、信仰、贸易和外交。其中御用景泰蓝瓷坛(cloisonné jar)、金银嵌宝石兽面纹铁剑(presentation sword)、铜鎏金佛坐像(gilded bronze Buddha)、永乐龙泉青釉道教神龛(model shrine)、《北京宫城图》和宣德御制双龙戏珠黄金镂空枕头顶(gold pillow end)等被大英博物馆认为是此次展览的精华展品。

明朝从一三六八年一直延续到一六四四年,而此次展览选取西元一四○○至一四五○年(永乐至正统年间)乃经过深思熟虑。并不只是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十年,还由于这五十年对明清乃至当今中国文化都留下了具关键作用的要素。明成祖于一四二一年迁都北京,为以后的清朝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都留下了定都北京的政治举措,因此可以说明成祖迁都为后来的历史格局奠定了基础。而这一时期是以一场战争开始(靖难之役),又以一场战争结束(北征瓦剌,还有后来的土木堡之变),可说是一段充满创伤的历史;但同时它又孕育了非常辉煌的文明,内部有灿烂的艺术文化,外部也有郑和下西洋等开拓性的举动,航行远至非洲和中东,显示出盛世的开放和包容。当时中国向伊斯兰世界出口手绘装饰工艺纸,当地人蘸上金色的颜料抄写波斯文。当时全球各个地域之间已经有了意想不到的紧密联系—除了为人熟知的郑和被派遣出使而多次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外,一四四○年代还发生了大规模的气温转冷,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整个北半球都发生大规模的农业欠收,引发经济危机。在这时偏偏又发生政治动荡,英宗皇帝在土木堡被俘,帝国岌岌可危。所以,不论是帝国内部社会还是国际视野,这都是充满各种纷杂联系的时期─而这些纷杂的联系至今仍有影响力。

这五十年中发生的事确是千头万绪。虽然永乐、郑和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十五世纪的相关考古出土发现也很丰富,该时代的物质文化却没有太多人研究,各方面的艺术成就都不如晚明受人重视。

策展人表示希望参观者能够从展览看到像中国这样一个面积堪比欧洲、人口八千五百万的国家,在十五世纪初虽只属于一个皇族的天下,但在皇室以外还有一系列地区藩王。他们形成一个宗室网络,而这段时期正是明代藩王文化和势力成熟之时。这种审视“复数的朝廷”之历史意义的努力,和过去把明代作为一个大一统帝国的见解相比,可说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趋势,有助重新评估明代中央集权的程度,并加强对京城和江南以外各地区的注意。为此柯律格二○一三年出版了一本新书《藩屏》(Screen of Kings: Royal Art and Power in Ming China)。这本书研究明代藩王文物,和展览注重藩王文物的特点一脉相通。书名用了《诗经》里“大邦维屏,大宗维翰”的典故,英文书名把藩王翻译成 “kings” 而不是 “princes”,也是故意突出这些藩王的重要性,刺激人们重新认识明代政权的特质。

因此,这次展出的文物不只来自作为权力中枢的皇宫内廷或文化荟萃的江南,也有许多从藩王墓葬出土的文物,尤其是和山东荒王、湖北梁庄王和四川蜀王三个藩王有关的物件。展览里的宗室世系图除了列出这五十年的四位君主,也注明了他们和这几位藩王的关系。尤其令人瞩目的是二○○一年出土的梁庄王墓中的金制物品,光彩夺目,和清丽的文人品味截然不同,却又表明宗室生活的华美精致。

近年另一重要的学术趋向是对明代军事传统的重新认识。展览吸收了学界的新观点,尤其是美国学者David M. Robinson的著述已经渐渐改变了学界对明代宫廷的认识。据其研究,明初君主受蒙古骑射文化影响甚深,往往主动宣扬自己狩猎的尚武形象,延续蒙古可汗的形象。永乐甚至曾五次御驾亲征蒙古。就这一点来说,一旦把明朝放到更广阔的欧亚视野来看,明代统治者其实跟蒙古统治者和近年“新清史”(New Qing history)研究者所认知的清代宫廷没有那么大的差异,同样需要建立一种军事形象。明、清君主,所希望继承的都是世界性的帝国,视野当然不能只局限在汉族地区的文人精英文化。

明代统治者这种尚武的风气不只存在于一四○○至一四五○年这段时期,还被认为某种程度上延续到晚明。明代军事史研究者石康(Kenneth M. Swope)甚至指出,连过去被普遍认为不理政事的万历皇帝,都致力于保持明朝在东亚的军事力量,并主动吸收新的军事技术。这就已经和黄仁宇《万历十五年》里对万历的描述不太一样。这些都可以说是史学界对有明一代文和武的相对重要性的一次重估。从靖难之变到土木堡之变,十五世纪前半部分的明代社会根本离不开军事。

在历史学界近年颇流行的全球史新范式下,明朝被历史学家们放到世界范围中考察。学界过去认定欧洲经济的优势至少从一五○○年开始,但近十几年已经有看法批评这只是一种从欧洲角度出发的观点。如果从前全球经济的角度看,中国的经济地位在一八○○年以前一直都主导着世界。类似说法里影响较大的来自弗兰克(Andre G. Frank)的《白银资本》(ReOrient: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这次展览图录里关于明朝对外贸易一章由同样注意中国在世界史里的地位、《维梅尔的帽子:从一幅画看十七世纪全球贸易》的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负责撰写,从全球贸易和交流的线索看明代的地位。

这次展览的一大特点是试图展现近代早期中国与外界的联系。在展览里,无论是刻着梵文的宫廷宝剑、蒙古风格的铁质头盔,还是在北京抄写的阿拉伯文《古兰经》、珍贵的唐卡,无不是明代多元文化的显示。至于帖木儿帝国描绘中国女子的画像、《瑞应麒麟图》所见榜葛剌(今孟加拉)向永乐进贡长颈鹿、外销瓷器和漆器等,更是形象地表现了中外交流的实况。展览里的一些文物既体现了明帝国的宫廷生活,也同时反映了中外交流状况。例如梁庄王陵墓中发现的一条金制腰带镶有红宝石、蓝宝石和翡翠,极尽精致。其中宝石应是从斯里兰卡等地进口,由明朝皇宫作坊嵌进金腰带里,然后由宣宗赐送梁庄王。

有趣的是,酷爱瓷器的西方对明代的认知经常离不开明青花,英国馆藏中国瓷器虽丰富,这次展出的青花瓷器却不是特别多,希望参观者对明朝会产生新的印象。另外,展览也重视揭示蒙古的影响力—他们撤回北漠以后,并非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而是仍然在影响明朝的统治方式和边陲。他们对明朝既形成一种军事上的威胁,过去蒙古统治所营造的权威却又为明代君主提供了某种政治资源。

从展览整体而言,展览的副标题把明代这时段描述成“改变中国的五十年”,虽然看似可以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其实所谓“改变”的观念失于空泛,展览的实际内容也没有解释明朝的这五十年何以奠定了当今中国的面貌。我们往往太轻率地把某历史时期看作历史变革期,而且这样的说法背后也带着一种对当下的过度迷恋—明代文化之所以有趣,当然不只因为它对今天的社会有重大影响,它本身就具备观看和研究的价值。据说采用这个题目并非策展者本身的意思,而是其他人员决定的,这可能是展览唯一不太能经受学术考验的一部分。

仔细观察这次展览,不难发现其布置和说明虽然都有历史学的根据,却因为希望展现十五世纪中国的方方面面,反而导致主旨不太突出。有认为这展览的设计有点像教科书的编撰方式,企图全面地刻画明代历史,却没能突出任何一种清晰的观点。可惜的是,不熟悉中国历史的参观者除了得以一睹许多文物精品以外,似乎难以掌握所有这些对明代历史的新认识。所幸展览图录编写严谨,也时有新见。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反思 篇4

福兴中心学校 张敏

本节课是一节文化课,我不单是把本节课作为单纯的知识传授课,而且注重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活动、合作和探究方法,完成教学目标,从历史的角度来赏析中国古代的文化。关于本节课的反思:

(1)在导入新课时,在导入时我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因为我们刚学完《第13课 灿烂第宋元文化

(一)》,故运用直接导入的方法。在完成第一目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时,由“司马光砸缸”的历史故事引入,起到了以旧带新的效果。

(2)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一目的讲述时,与司马迁的《史记》从作者、成书年代、写作体例、史学价值等方面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直观映象、加深记忆。

(3)通过对宋词代表人物作品的分析,进而提高学生对宋词优秀作品的鉴赏能力。

(4)关于绘画、书法和艺术一目,本部分内容简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

灿烂的中华文化整体化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本框题主要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会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了解薪火相传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精华,认识到中华传统美德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2.对应的课标: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理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能力目标:具有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影响深刻。2.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活动探究法 五.学习目标

1.能用一句话描述出灿烂的中华文化的产生。

2.能够用一句话概括出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3.能够简要说出传统美德的内容和特点。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舌尖上的中国》片段导入

引申到中国文化

一位外国青年,看了《舌尖上的中国》栏目后,感受到了中国饮食的美妙,来了中国一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外国青年戴维的中国之旅。

(二)案例探究,收获新知

1.戴维一到中国,就到了几个比较有名的地方,拍下了几张照片。(1)学生看照片(略)

(2)猜猜他去了什么地方?在当地吃到什么特色食品?

(3)戴维的疑问:人们为什么要建造这样奇特的房子?

结论: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的产生)

2.戴维听闻南京是六朝古都,有许多名胜古迹,于是来到南京看一看,在禄口机场,他就看到南京旅游宣传,发给他一个宣传册。宣传册上有什么呢?(1)夫子庙,江南贡院,科举博物馆:科举文化(2)南京桂花鸭:饮食文化(3)云锦:科技工艺

(4)鲍照的诗《过铜山》:铜溪昼深沉,乳窦夜涓滴:文学艺术(5)乾隆皇帝与排驾口(铜山地名):地名文化

如果要你帮忙设计宣传册,你还会加些什么呢?

结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构成

3.戴维来到南京先锋书店,店主给他介绍了一些书。戴维发现书店的书摆的很有讲究,都是一个系列一块的摆放方式。例如:

儒家思想:孔子,整理的《诗》《书》,编订的《春秋》;孟子著有《孟子》;明代王夫之《周易外传》《尚书引义》,清代谭嗣同的《仁学》

军事思想:孙武著有《孙子兵法》;孙膑著有《孙膑兵法》,毛泽东著有《论持久战》等。

问题:书的摆放说明了什么问题?

引导得出:从思想文化的连续性中华文化没有中断

结论: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4.在书店翻书的过程中,他看到几本书和字画,有《论语》、《孟子》《韩非子》《孙子兵法》等,有苏武牧羊,徙木为信等书画。

(1)下面是从一系列著作中摘出来的几句话,这些话对我们为人做事有什么影响?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摘取出故事“苏武牧羊”,“徙木为信”,你能说说这两个故事吗?对我们今天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结论: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回归生活,运用新知

连连看(游戏)

生活中的现象与传统美德相连。(内容略)结论: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四)思维导图,总结新知

(五)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1.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A.中国是文明古国 B.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C.中国人勤劳勇敢 D.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2.几千年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其主要特征是 A.善于创新,内容丰富 B.坚守传统,封闭保守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善于学习,形式多样

3.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有一片讲述中国故事的“祥云小屋”,集中展示全国各个地区的文化遗产和文化故事。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迷信了国际友人,也让中国人在骄傲无比的同时重新认识、体会中国文化。由此可见: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恒久的魅力 C.弘扬传统文化,就应该排斥外来文化 D.对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全盘继承和发扬。4.北京奥运火炬的设计将奥运精神、“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中国传统的的纸卷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它说明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 篇6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 孙庭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中华文化的组成;中华文化的特点、地位及影响;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

能力目标: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具有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中华文化的特点。

难点: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请到了一位特邀嘉宾,他就是(幻灯片展示)„„大家认识他吗?

与姜昆、唐杰忠合说相声

单人快板相声

戏曲小品《女起解》

小品《一张邮票》

设疑:你对大山的印象是什么?(大山会说中国话,会表演中国相声。)

十四年前,大山来到中国文化的殿堂——北京大学,学习中国语言文学。1989年他拜姜昆为师,正式成为“相声家谱”里的第一个外国人。此外,他还演小品、说评书、练快板等。在中国,大山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先后被评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外国人之一”、“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设疑:“一个外国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到底是什么在吸引着他呢?又是什么成就了他呢?

那就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第二环节:共同探究,学习新课

时事材料:

在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包括了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列入名录的22个中国项目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

设疑: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过度:中华文明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并不是最悠久的。

古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

古印度的婆罗门文化极其辉煌,然而创造文化的雅利安人却不是本土居民

古埃及的文化渊源甚古,经希腊化、罗马化,直到17世纪伊斯兰化,已面目全非

玛雅的天文数学无与伦比,可这盛极一时的文化早已被湮没

设疑: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进入中华文化探究之旅:

第Ⅰ站 远古之旅

中华文明的传承,汉字功不可没。汉字在传承文明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演进。

设疑: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什么规律?有何好处?

【相关链接】

(1)在汉语中,一个“了”字就把已经完成的动作表现出来了,根本用不着英语上的现在时、过去时、完成时那么罗嗦。

(2)现代社会,印刷同样内容的一本书,西方语言要比汉语浪费2倍的纸张。全世界使用西方语言的人要比使用汉语的人多5倍,也就要浪费多少倍的木材?(10-20倍)

(3)几千年来,中东人一直不能释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而现代中国人却能读通商朝文字。不仅如此,2009年高考,四川还出现了考生用甲骨文书写的作文。

设疑:你怎么评价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

汉语是进化过的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因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魅力。

第Ⅱ站 草根之旅

2008,一款新上市的酷爽饮料,掀起了一场“草根”时尚。那就是啤儿茶爽,它的经典广告词是:“你OUT了”!

设疑:啤儿茶爽的广告词经典在哪里?(中英文混用)

【相关链接】

在汉语学术论文中,经常有汉语、阿拉伯数字和西方拼音文字混用的现象,在英语学术论文中却找不到一个汉字。

设疑:这说明中华文化有什么长处?(兼容性,可以将其它文化为我所用)

只要是华夏子孙,无论身处何地,只要通过中国字就可以进行无障碍交流。只要是华夏子孙,无论身处何地,总有割舍不断的故乡情。

第Ⅲ站 寻根之旅

蒋孝严是蒋介石、蒋经国之后的代表人物,也是蒋家第三代唯一活在世上的人。其父蒋经国离世前,嘱托蒋孝严、蒋孝慈兄弟一定要回大陆寻根祭祖。2000年8月,蒋孝严带着妻子、儿女到浙江奉化溪口去祭祖。

蒋孝严

蒋孝严赴大陆祭祖 在母亲坟前上香

设疑: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华人兴起了一浪浪长盛不衰的寻根热潮,这是根植于中国人血脉深处的一种什么情结呢?(认祖归宗、落叶归根)这也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结论: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第Ⅳ站 深海之旅

幻灯片(图片)依次展示:

(1)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千变万化的“龙”字;汉字的演进图示;

(2)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3)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四大发明;

(4)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国画;

(5)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6)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

设疑:会不会有这样一个地方,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的实物和印记,领略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演变?

在河南省安阳县渔洋村,也就是距著名的殷墟西北二十多千米处,完整地记录着六千多年不断代的中华文明史。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商、春秋战国,到汉代、北朝、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都能在这里找到实物和印记。

设疑:“六千多年不断的中华文明史”说明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源远流长)

过度:悠久的历史,让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相关链接】

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109个国家超过3000多所大学在教授中文,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达4000多万人。根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将达到1亿人,届时,对外汉语教师缺口将达500万。

(1)想说好英语,必须会读26个音标。同样,想学好中文,得学会汉语拼音。这可难倒了不少老外,练了一会儿“妈、麻、马、骂”,脑袋就晕乎了。

(2)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中,每个字都可以摆成品行结构,都能派生出一个截然不同的汉字。

(3)在中国,叔是父亲的弟弟,伯是父亲的哥哥,舅是母亲的哥哥或者弟弟,而在国外统一称呼为Uncle。

设疑:这说明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博大精深)

结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Ⅴ站 美德之旅

过度: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

(1)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2)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设疑:

(1)这两个故事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什么传统美德?

(2)现在“孝敬父母”与古人“孝敬父母”是否一样?这说明了什么?

(3)中华民族还有哪些传统美德?

第Ⅵ站 传承之旅

过度: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但是„„

【现象点击】

在香港大学,不少内地来的学生们,英语极佳,英文的流行歌曲也唱的比中文好,却常常看不起自己所在的国家,一开口就是批判,还未毕业,就在香港的外资机构四处觅职,且非外资不去。

设疑:

(1)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2)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正确看待中华文化?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 篇7

一、激读书之趣

在凤鸣每学期开始,每位教师一到校就会收到由校长亲手送上一份特殊礼物——一本精美的图书。我正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行动,既表达一份诚挚的情谊,也寄托一种殷切的希望,希望老师们能把书当作一种精神保健品,能“吃”好,“消化”好,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倡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享受读书乐趣。学校开展的“破冰行动”消除了教师的阅读倦怠心理,让每周的“读书沙龙”成为教师们的精神会餐。邀请省话剧团到校演出经典童话剧“丑小鸭”,为学生展示阅读的精妙之处,开展“图书超市”,让学生的闲置图书流动起来,通过交换的方式,达到好书的资源共享,更体会交换思想的乐趣。借助书香班级、书香明星榜、书香家庭、读书积分卡的评选,更是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挖潜他们对于阅读的内在动力。

二、悟读书之法

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到校给师生传授阅读、写作技巧。唱响“晨读、午品、暮思”读书三部曲,提倡每个孩子书包内都有一本课外书,让孩子可以时时阅读、处处阅读。每周开设两节阅读课,而且每周二下午两节课后为全校的“师阅生读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全体教师静静的坐在办公室读书。1—5年级的学生都坐在教室里静静的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每个班内都有一名教师“陪读”——既指导学生阅读,同学生分享读书乐趣,又让学生在学校编印的《读书日记》、《书海拾贝》、《好诗伴我行》上,留下自己的阅读心路历程。书读多了就想动笔写。学生的很多习作在报刊发表,不少学生更是将自己的作品打印成册,“出版”了自己的“专著”。学校也积极倡导“读写结合”的阅读指导方法,专门与深圳南山学校合作,开展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提前读写实验”,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现在低年级孩子撰写的博文就已经达到上千篇,自己编纂了《小脚丫》期刊。

三、品读书之味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从亦图亦文的精美绘本,到洋洋洒洒的长篇小说,从古韵悠长的古典文言名章,到意蕴浓厚的西方经典巨著,我们认为,爱读书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让读书成为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生活、感悟文化的手段。学校建立了各种读书会,学生可以根据喜好自愿参加,比如:‘我说论语、“大话西游”、“点评红楼”‘情迷安徒生等,借鉴“百家讲坛”的形式,为师生提供一个就读书心得进行平等对话的舞台。帮助学生通过读书积累文化知识、培养初步的跨文化意识,感悟不同文化的差异和魅力。

四、入读书之境

学校成立了“绿色书吧”,实施了“书橱进教室”工程,每个班级都建立了“读书角”,并用各种读书的名言警句装点走廊和校园,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悟读书的情趣。同时在环境建设方面,充分挖掘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建设墨香、书香校园为支点,让翰墨书香萦绕校园,滋润学生心田。

1、童声书韵。 这是学校的诵读广场,师生在这里琅琅吟诵古今大音,尽情展示诵读才华,充分交流阅读体会。

2、竹影诗韵。学校精选了部分经典美文,建成了独具古典文化气息的书香廊架。翠竹摇曳,绿影憧憧,令人心旷神怡;书香廊架,古色古香,激发无尽遐思。

3、水榭流韵。书香亭玲珑别致,倾心池一见清心。书香亭下书声朗朗;倾心池里碧波荡漾;大风车转出童趣童心;凤凰石竞显苍劲风骨。

4、桐荫墨韵。青桐林立,梧叶遮荫,叠石为几,笔洗储水。师生在这里心摹手描,蘸水涂鸦、习书弄墨,欣赏中华文字的演变,感悟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尽显中华文字的奇妙神韵。

5、天骄灵韵。绿色球场象征着生命之律动,红色跑道预示着对理想的追求,培育天骄,文体并重。完善人格,砥砺意志。凤鸣学子的才情在这里尽兴挥洒,多彩的梦想在这里灵动飞扬!

6、凤鸣清韵。凤之形柔美绮丽,绚烂多彩,凤之鸣其韵高亢清新,其声情真意切。学校文化建设中,以“凤鸣清韵”为主题 ,将清幽静雅的校园风光和流荡飘逸其间的文化气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潜移默化,沁人心田。

五、享读书之乐

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前行。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更加富有教育智慧;读书会让学生提高鉴别力,陶冶情操,改变气质,完善人格。走进阅读,更要从阅读中走出来,真正体会阅读带给我们的情趣和快乐。现在,深邃的楚辞汉赋,丰富的唐诗宋词,精彩工整的“对句”已成为学生在晨读、课余,“口而诵,心而惟”的最爱。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 篇8

品九年级)

九年级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初中思品九年级)

作者: 祁菊萍 发表日期: 2010-11-08 08:22:07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九年级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九年级(1)班学生不爱发言,思维较死板,因此在课程设置时以幻灯片和活动为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要解决的是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的问题,单纯靠教师的讲解,远远不能解决问题,最终的效果也不好。而以学生的合作探索为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探究来达到学习目标。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懂得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了解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力目标:

1.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兴旺发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威力; 2.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所作的独特贡献的史料,体会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

3.从历史、军事、文学、科技等方面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华文化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5.教学难点分析

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影响深刻。难点: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6.教学课时 课时计划:1 课前准备

1、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典型中华文化,谈谈怎样品味它的文化情趣?

2、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谚语或格言谈谈对我们为人处事有什么影响?

3、把全班同学分成两队,各队设队长一名,要求每队分成四组,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中华文化组成的某一方面的资料,制作成剪报,并在课堂上由队长择优展示。

4、要求各队推荐3位同学做好准备进行堂上必答知识竞赛。教学过程

一、时事小评论

(由学生点评有关文化的时事)

二、导入新课

问题:关于文化,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在初二曾经学习过什么关于文化的内容?

(多元文化地球村,世界各国文化)

在文化交往中,既要文化尊重,也要文化自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中华文化

三、讲授新课

问题:提起中华文化,除了屏幕中三个人提到的之外,你又会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问题:请你选择一个典型中华文化,谈谈你是怎样品味它的文化情趣的?(学生回答)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板书)

幻灯片展示并讲述河南安阳县渔洋村的六千多年不断代的中华文明史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板书)出示幻灯片:古巴比伦文化(图片)

教师: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 出示幻灯片:古印度婆罗门文化(图片)

教师:印度的婆罗门文化极其辉煌,可创造文化的雅利安人却不是本土居民;

出示幻灯片:古埃及文化(图片)

教师:埃及的文化渊源甚古,但历经希腊化、罗马化,直到17世纪伊斯兰化,已与古代面目全非; 出示幻灯片:玛雅文化(图片)

教师:玛雅的天文数学无与伦比,可这盛极一时的文化早已被湮没,留给后人千古不解之谜。问题:为什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学生回答)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板书)(把全班同学分成两队,一、二组为第一队,三、四组为第二队进行一次中华文化知多少知识比赛。)

第一个环节:中华文化之语言文字知多少必答比赛。出示幻灯片:题目(各队代表回答)

中华文化的组成:1.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板书)第二个环节:中华文化之文化典籍大搜寻抢答比赛。出示幻灯片:题目(各队抢答)

中华文化的组成:2.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板书)第三个环节:中华文化知多少剪报大比拼 第一队展示剪报(队长介绍)

第二队展示剪报(队长介绍)

中华文化的组成:3.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板书)4.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板书)5.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板书)

6.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板书)

出示幻灯片:课本66页活动内容,请同学分别就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谚语或格言谈谈对我们为人处事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

出示幻灯片:一组有关中华文化的国内和世界影响的连线题。

(学生回答)

4、中华文化的影响:(板书)(1)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板书)

(2)对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板书)

四、归纳小结

(用填空题形式出示幻灯片)中华文化的产生

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特点

纵向看:源远流长──(原因)深深熔铸在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

横向看:博大精深──(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中华文化的影响

对中国: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影响 对世界: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8.课堂练习配套练习9.作业安排 学案第五课第一节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附板书设计】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深深地熔铸在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组成:

(1)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2)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3)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4)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5)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6)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4.中华文化的影响:

(1)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对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灿烂的宋元文化 篇9

生:缠足

师:缠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陋习,女子用布帛紧扎双足,使足骨变形,脚型尖小,以为美观。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低下,缠足之风盛行后,妇女的身体受到摧残,失去了很多劳动的机会,只能依附于男人,反映了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深。

63页3——宋代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对文体娱乐活动生活的需求增大。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不仅可以看到林立的店铺,而且还能看到许多娱乐场所,在宋代,娱乐场所被称瓦子。瓦子的出现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娱乐生活上了一个新台阶。瓦子、勾栏的出现是商品经济繁荣、城市规模扩大,市民阶层发展壮大的结果。瓦子既是娱乐中心,又是商业中心,娱乐活动和商业活动同时进行,因此又叫瓦市。在瓦子中设置的固定的演出场所,称为“勾栏”。内设戏台、后台和观众席。每座瓦子中都有勾栏,少者一两座,多者十余座。最大可以容纳数千人。在这些娱乐场所里,有哪些娱乐节目上演?生:有耍杂技的、踢球的、武术表演的、还有表演戏曲的。这里就提到了宋代的杂剧:宋代的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后来,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元杂剧,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南戏。再现历史是要我们明白:第一,从起源上看,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第二,从瓦子的内容来看,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方面的,反映了宋代商业活动领域的扩展。第十二课

请大家回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内容。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学生回答后)其实当时北方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蒙古族古代的历史。

67页绿2——蒙古国建立的意义?意义是结束了蒙古草原之间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各民族和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成吉思汗的最大历史功绩是: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民族,其领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其孙子忽必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其在中国的封建专政,建立了元朝。那么,忽必烈在位时期有哪些行为?这些行为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67页第一段——元朝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事所趋,而文天祥组织了抗元斗争,却又受到后人的敬佩,这是为什么?

1、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

2、但是元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

3、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4、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 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68页第一段——学生答经济措施。老师答经济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北方农业获得恢复和发展。元朝对外交往频繁的表现?元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中外交通发达,元朝的对外关系也得到了发展,表现是使节、商人往来不绝,中外贸易十分活跃。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不仅有波斯、阿拉伯的商人,而且出现了欧洲和非洲的商人。元朝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也具有重大意义。68页第二段——政治措施?答。行省制度目的?答。行省制度内容?内容是在中央方面①设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②设宣政院,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在地方方面①设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1个行省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行省制度的作用?作用是它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加强了元朝对全国各地的管辖,密切了内地和边疆的联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贡献是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现代疆域的基础;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第十三课

第二单元的课题是什么?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过渡讲解:这个课题指出了宋元历史的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水平都超过了北方,终于在南宋时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二是民族政权并立。各族相互间有战争也有和平,和平友好是主流,民族融合程度得到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于是宋元时期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如果大家想了解宋元文化,就请跟我一起进入“第十三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72页第一段——发明”指最早发现某种规律或最早制成某种东西,“应用”是把前人或别人“发明”的成果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要问印刷术何时发明?答案应该是隋唐。因为隋唐时期就有雕版印刷品了。要问活字印刷术何时发明?答案则不应该是隋唐。因为最早制成活字的毕升是北宋人氏,所以答案应该是北宋(或宋元时期)。72页第二段——雕版印刷术的弊端?费时,浪费材料。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要刻完我们这本历史书,需要多长时间?如果用雕版印刷术刻完我们这本书,需要155000/50=3100天 73页绿1——印刷术发展历程是什么?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和泥活字,元朝王祯发明木活字,明清发现了铜铅铸的金属活字,现代发明了现代印刷术。74页绿2——1964年11月9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小行星2027,为了纪念沈括,人们将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小行星

74页绿3——沈括、郭守敬、毕升等科学家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

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新在哪里?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四大发明的意义?①造纸术的意义: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②印刷术的意义: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③指南针的意义: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④火药武器的意义: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四大发明的意义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技术成就,对于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推动知识的迅速传播与增加 ,促进世界的文明和进步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宋元时期为什么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1.起点高,在隋唐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2.宋元结束了晚唐及五代十国分裂混战的局面,社会的稳定使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对外贸易空前活跃,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第十四课

导课:宋元有那些文化成就?学生答活字印刷书,指南针,火药。老师答宋元文化成就除了活字印刷书,指南针,火药,还有《资治通鉴》,宋词,元曲,绘画,书法等。如果大家想了解宋元的宋词,元曲,绘画等,就请跟我一起进入“第十四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77页第1段—《资治通鉴》书名的涵义是什么?(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在我国古代史学著作中,堪称“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什么?堪称“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资治通鉴,史记。他们的作者分别是谁?司马光和司马迁。77页绿1——司马光治学的严谨表现在哪些方面?(取材广泛,查阅大量资料,实事求是,书写工整等)

历史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历史有借鉴的作用。它可以为领导者提供治理国家或者管理某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使他们作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可以为每个人的成长指明方向,帮助人们取得成功。79页第1段——从唐朝到宋朝,词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伤离怨别、花前月下→豪放思想、壮观景物。)80页绿1——从《窦娥冤》里,可以看到关汉卿怎样的写作风格?(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鞭挞黑暗势力。)除了文学、史学之外,宋元时期的绘画、书法等艺术成就也很辉煌。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 篇10

一、营造鲜活、和谐的课堂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平台。”数学课堂亦是如此,在这个演绎人生的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沟通、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有一位名师说过:“一堂好课,如一首交响乐,总要讲究旋律、节奏、配器、音响的和谐。师与生要和谐、人与文要和谐、情与理要和谐、思与悟要和谐、知与行要和谐……”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难道我们就不该走进孩子那五彩缤纷、瑰丽神奇的情感生活,去体验、欣赏他们心中的数学世界,去理解、感受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吗?

如《10以内的减法》的教学片断:

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微笑着问学生:“树上有5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有几只?”

“还有4只。”有一个学生说道。(其中有2、3个也附和着)

“应该是一只也没有了,因为全都吓跑了。”(其中有94%的学生赞同的点着头)

“还有3只小鸟。”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嘈杂声响起。

“怎么会是3只呢?不对,不对。”其他学生纷纷反对。

“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还有3只小鸟’吗?”老师用温柔的语调鼓励着。

“因为5只小鸟是一家人,打死了鸟爸爸,吓走了鸟妈妈,还有3只不会飞的鸟宝宝。”

多么精彩的回答啊!老师和全班同学禁不住为他鼓起掌来。

亲爱的老师,当孩子的回答不在你的标准答案内时,请轻轻地问声“你是怎么想的呢?”当孩子的做法出乎你的意料时,请悄悄地说句“你为什么这样做的呀?”。相信只有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我们才能听到“1001”与《一千零一夜》合奏出的美妙旋律,才能看到“7”与“北斗七星”连缀出的斑斓夜空。也只有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孩子们才会深刻地铭记住:3只可怜的鸟宝宝,以及它们那被打死的鸟爸爸和被吓走的鸟妈妈。

二、心理方面的因素,对症下药

(一)情感不稳定

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结果。因此,当遇到计算题里的数据较大或算式显得繁时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认真地审题,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

(二)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抄错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而且形式简单,容易造成小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急于求成,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当然,计算中抄错了一个小小的数字或符号,那无论你运算顺序怎样正确,解法如何完美,都将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三)多做导致排斥

计算题本来就枯燥,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又短,天性爱玩又使得他们不能够长时间认真做。如果一下子做几十个,学生做得天昏地暗,错误很多,也体现不出学生计算水平高低,做到后来草草完成。而学生做得少,认真做正确率高,改正的也就少了。因此,“成功是成功之母”说的不无道理。每次计算时8-10题足矣,如果用“拔苗助长”式的练错误多,学生也不愿意接受,思想上就会产生排斥,计算错误也就多了。

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注意找出错误的根本和关键,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再针对错误性质、原因和范围,对症下药。

(1)强化口算基本训练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过每天的训练而慢慢提高的,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

在实践中,我观察过多次学生口算本上的错误,都是后面比前面多。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在做口算时,如果时间允许,在第二遍口算验算时,从后往前算,这样找出的错题就多,正确率明显提高。

(2)理解算理上多下功夫

概念的不理解,法则的不熟练直接导致计算存在很大问题。这是掌握好计算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打好基础,计算能力才有质的飞跃。

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教学法则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将某些法则编成顺口溜,儿歌,这样记忆就更深刻了,运用起来更方便。

(3)重视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

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力争算一题,对一题。在怎样预防“抄错数”这个问题上,我曾经请教过一位教低年级的老前辈,她毫无保留地谈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说在平时做题时边轻声读边写。要读出来,当然就得认真看清楚数字了,而由眼睛看到了数字经过大脑分析后说出,就错不了。如果他能读出来后再写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抄错数字。当学生计算时错误很多,老师就急于求成,每次要求学生做很多题来达到练习的目的,而这恰恰相反,导致学生心理上有排斥反应。如果要让学生做20道题,把这20题分二到三次做,每次只有6-10题,少而精地练,细水长流地练,而且采取一定的表扬或鼓励措施,学生就会很高兴地去做,努力去完成每一道题,以这种“短频快”的步子去练,错误明显减少。

《灿烂的青铜文化》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夏商周时期我国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牧业的状况及特点,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的综合运用,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深入浅出地介绍青铜制造工艺,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探究、分析,通过合作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夏、商、西周奴隶的悲惨生活,说明奴隶主统治的残酷性,培养学生应有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学难点

对“青铜文明”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示法、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节。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上的司母戊鼎的插图。这是1939年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因鼎腹壁内有“司母戊”铭文。据研究,是一代商王为其名戊的母后所做的祭器。这件方鼎高1.33米,口长1.10米,壁厚0.06米,重832.84公斤。器形庄重,花纹瑰丽,是迄今所见商周青铜器中最重最大的一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那同学们想一想,商朝为什么能够制造出这么大的青铜器?我们为什么把夏商周时代叫做青铜时代?我们这一课所讲的“灿烂的青铜文明”又是指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

二、新课学习

师:先请同学们阅读第26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下面一段的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青铜器的呢?后来又是怎样发展的?商周青铜器的特点有哪些?其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各有什么特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

(1)青铜器的发展过程:

师:我国出现青铜器,出现在什么时候? 学生: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

师:到了夏商西周,青铜器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学生:夏朝的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朝的青铜器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青铜器的品种更加丰富。

师:人类在最初的时候,主要是使用石器进行生产劳动的,考古学家把这个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在前面我们学习过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一般我们把打制石器叫做旧石器,磨制石器叫做新石器。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才发明了铜器。铜是人类历史上认识的第一种金属,自然界的铜通常呈赤红色,所以又称红铜。我们的祖先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用红铜制造过一些小的工具和饰品,如刀、锥、锯等。后来,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在红铜中加入少量的锡和铅,制造的工具更加锋利和适用。这种铜和锡或铅的合金本来呈金黄色,生锈后则多呈青绿色,所以叫做青铜。

夏时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初始阶段,夏时期,黄河流域率先进入青铜时代,考古发现的青铜制品有刀、锥、锯、鱼钩等小件工具和戈、干、戚等武器,在夏王朝晚期都城二里头遗址的贵族墓葬中还出土了原始酒器和炊器等。这些青铜器和炊器既是奴隶主贵族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器,又是表示其身份地位、在特殊场合中使用的礼器,其形态多仿同时期的陶器,工艺粗糙,器形单调,缺少花纹,可以看出是在刚起步的阶段,商和周前期青铜文化发展到了高峰,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繁荣期。

(2)青铜器的用途

师:青铜器的发展这么快,那它们有什么用途呢?其实刚刚我们也已经提到了一些,现在我们来归纳,它的用途主要有三个,一是用于生产(农具),一是用于生活(酒器,乐器,铜镜,食器)。一是用于祭祀。用于祭祀的青铜器叫礼器。礼器只归贵族专用,是他们身份地位的标志,死后大部分就随葬到墓穴里。司母戊鼎就是在安阳武官村一处墓穴里出土的,而且是作为礼器铸成的。鼎是政权、财富、贵族的代言物,司母戊鼎不仅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而且集中体现了商后期青铜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青铜文化中罕见的珍宝。

(3)青铜制作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范围广(“三星堆”文化)师:那商周的青铜器的制作特点有哪些? 学生: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师:请同学们各举一个例子。课本上哪件青铜器的制作可以表现出生产规模大?哪里可以体现出青铜器的种类繁多?哪件青铜器表现出工艺精美?

学生:铸造司母戊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这就可见青铜器铸造业的规模有多大了。除了礼器司母戊鼎,还有酒器四羊方尊,可烧炭火的青铜器,有青铜器编钟,青铜面具等等,品种繁多。四羊方尊的工艺就十分精美。(课本第27页:商朝铜器工艺精湛,细致,有的浮雕于器物表面,有的缠绕于器身。)

师:还是除了上面的三个特点,青铜器制造业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分布地区非常广泛。大家学过夏商西周的历史,知道这几个王朝都是在黄河流域一带。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成都平原是在长江流域一带。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说明我国的青铜器生产具有分布地区广泛的特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三星堆的这种青铜文化是非常独特的,其中最令人惊叹不已和感兴趣的是大型立人雕像、面具、头像和神树。大型立人像(课本插图)形体高大,浓眉大眼,直鼻阔口,方颅大耳,头戴花冠,身著左衽长袍,袍上饰有龙纹等图案。一种意见,认为这尊立人像是正在持物致祭的群巫之长,另一种意见认为是早期蜀国的一代蜀王。三星堆有很多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世界之最,比如三星堆是(1)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面具。达50多件。(2)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被称为铜像之王。(3)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4)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5)世界上最早的金杖。这么多的世界之最,理所当然得要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2.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的繁荣

师:手工业中,除了青铜器制造业,夏商西周我国的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也很发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请同学名在课本上把这句话划出来。商朝时期,我国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窖了。夏商西周时期,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玉器雕刻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说明夏、商、西周手工业并不是青铜器制作业“一枝独秀”,而是得到了全面发展。

教师过渡:而手工业得以发展和繁荣,则是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只有农业生产发展了,粮食问题解决了,人们才能抽出精力来开发,从事其他行业,也只有吃饭问题解决了,才能有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这就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手工业发达的基础的原因。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夏、商、西周时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牧业已相当发达。请同学们看课本27页黑体字倒数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农作物的品种有什么?农业已经掌握了哪些技术?农业使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农业:品种、技术、工具 2.畜牧业:品种、方式 3.商业:

学生:从农作物品种来看,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都已经有了。从生产技术来看,选种、施肥和治虫害的技术也有了初步掌握。从生产工具来看,西周已经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师:回答得很好。这是农业方面的发展。在畜牧业发明,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还建有牲畜圈栏。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在商业方面,商朝的都城繁荣,交通发达,沿途设有旅店。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师:既然在夏、商、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文明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在学习本课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是:青铜文明与青铜器、青铜铸造业不是一个概念。要想搞清这三者的关系,必须先对“青铜时代”作一简单介绍: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相对于我们前面学过的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打制石器和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磨制石器,夏、商、西周已经在生产工具方面,从石器时代,跨入到青铜时代。并且,当时的青铜器已经渗透到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教师过渡:与“灿烂的青铜文明”相比,奴隶们却过着悲惨的生活。大家看课本上的插图“商朝戴枷的奴隶俑”。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第三个内容:奴隶的悲惨生活。

奴隶的悲惨生活

师:这是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陶俑。男俑的双手被枷在背后,女佣的双手则枷在胸前。这两个陶俑的出土说明了商代奴隶处境的悲惨。白天,奴隶们在奴隶主的监督下,从事艰苦的劳动;夜晚,为了防止奴隶们逃跑,奴隶主又给他们戴上枷铐。他们完全没有人身自由,奴隶主可以随时随心随意地虐待他们。还可以把他们随意转让或者买卖。在西周的一件青铜器上,就记载着一个奴隶主向另一个奴隶主买五名奴隶,标价是一匹马加一束丝。说明奴隶的地位是多么地下。商朝奴隶主对奴隶剥削压迫的另一个表现是: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作祭品,称为“人祭”“人牲”。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称为“人殉”。河南安阳侯家庄的商王大墓,墓的里里外外,人殉及追祭时的人祭,总共约三百人。

师:那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讨论一下: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学生:讨论。

师:这是从不同角度对商代历史的认识。(1)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这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的必然。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剩余产品,使另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总的来说,商代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2)这当然又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

从网上搜集相关商代历史的图片,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全班同学共享。

三、结论总结

手工业、农牧业、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而灿烂的青铜文明是由奴隶创造的。他们分布在手工业、农牧业、商业等各个行业进行劳动,同时青铜文明的灿烂又是以奴隶生活的悲惨作为代价的。所以作为现代人,我们在可怜同情奴隶的同时,对他们更多的应该是尊重。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灿烂的青铜文明。

四、课堂练习

1999年国家主席江泽民以中国政府的名义送给联合国一个“世纪宝鼎”;在2003年中央电视台联欢晚会上,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都把自己家乡的土倒在同一个鼎里,寓意56个民族是一家;在中国的成语里也有“一言九鼎”的说法。想一想,为什么中国人从古到今都重视“鼎”?

五、作业布置

识图题:读下图然后回答问题(反映的是西周时的情形)

1.填出图中A、B两处的算术运算符号。

2.图中反映的是西周时的什么情况?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实质性问题?

3.图中所反映的情况 必然会导致什么结果?这种现象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历史结论?

六、板书设计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 篇12

双辽五中段玉奎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丰富、博大的文化遗产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为其自豪。传统的文化,与中华儿女的美德相融合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让传统美德在21世纪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语文教学核心任务之一,语文学科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语言表达单调枯燥,想象力贫乏。内容空洞,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无法表达。其实每一个人的写作都有一个从幼稚到成熟、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况且,人的智力存在着结构性的差异。(不能期望着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未来的作家。)平常在让学生多读多写、写了改改了写之外,教师选择作文的内容角度亦有讲究。《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探究古诗文的优美意境,发现学生都能够较好地理解诗文,学习的兴趣也浓了,经常有学生把自己的想像写成文字,于是我便把古诗文的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效果非常好.我们都知道古诗文是经过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晶,凝聚着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感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是每个当代中国人的文化根基。如果断绝了民族文化精华的滋补,舍弃了我们的根,中学生就会灵性凋敝、底气不足、文采黯淡。古诗文深蕴人文内涵,其爱国爱民、心怀天下,其励志抒情、警世省己,其陶冶性情、浸润审美,可以内化为学生的情感道德力

量,并且与写作交融互化,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创新,修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品意境改诗文,培养学生的写作构思能力。流传至今的古诗文语言精练,意境优美,主旨深远,画面隽永,是初中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重心在写人记事上。古诗文的篇幅有限,提供的信息也有限,但都是一字千“斤”。语文教学中可结合写作,对其进行改编。

1、化用古诗文情节,提高学生的构思能力。情节针对一篇古诗文,我们把它故事化,让学生在品读古诗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其背后可能发生的情节。张晓风在读张继的《枫桥夜泊》,不是“改编”出了《不朽的失眠》吗?唱红大江南北的《涛声依旧》,创造灵感不是来自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吗?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作为学生想象的平台:“我”在旅途上是如何想念家中的父母妻儿/“我”在萧瑟的深秋回忆在家享受的天伦之乐/“我”回忆与父母妻儿告别的情景/“我”落榜后的徘徊失意,无脸回乡„„像《卖油翁》《东施效颦》《口技》《卖炭翁》都可作学生作文的改编“蓝本”。

“„„乌鸦的低吟,划破天空的寂静。妻子在门中扶着母亲,斑白的发偎依着墨黑的发,静立成一尊塑像,向着枫叶飘落的尽头------向着我走远的方向。„„”(学生作文想象“我”与父母妻儿告别的情景)

2扣住主题绘场景,提高学生的描写能力。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写人记事类作文写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不擅或不会描写。描写有关于人物和环境的,学生多忽略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有关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学生多忽略自然环境的描写。但自然环境的描写在文章中往往能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烘托人物的性格,在文章中举足轻重,在写景抒情类的散文中更是主体。而古诗文写景佳句多如牛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在让学生理解赏析的基础上写作,浓彩重笔描绘这些场景,既是对古诗文精华的深度吸收,更是学生模仿描写学会描写的二次创造。

二、“补充”情节,提高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古诗文由于语言行文特有的精练,留下了很多空白。挖掘这些空白可让学生的发散性想象得到自由地驰骋,品味到文外之趣,言外之旨。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水平、生活感悟,沿着不同的方向,顺应各个角度,加工创造出展现自己个性的文外之“言”。像《木兰诗》中有关花木兰在战场的多年生活情况是一个空白点,让学生发挥想象,通过填补,抓住这一细节,进一步刻画木兰形象,“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创造出战场上花木兰英勇坚毅、机智无畏的女英雄形象。

三、“续写”也是记叙文写作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很多的古诗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很多古诗文在精彩处戛然而止,留下了很大的审美空间。语文教师要利用这些古诗文进行作文训练,完成二次审美创造。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从文本中感悟到的东西也不尽相同,其想象创造亦是千姿百态的。新课程蕴含的理念之一是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

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在教学《卖炭翁》时,学生对卖炭翁的悲惨命运表示关注与同情,对造成卖炭翁悲剧的原因亦有一定的认识。文章在“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处结束。卖炭翁的命运将会如何?续写《卖炭翁》,有的学生想象卖炭翁在炭被抢后衣食无着,屈辱难尽,无脸回家对妻儿有个交代,便用这“半匹红绡一丈绫”上吊了,用结束生命的方式向黑暗的唐朝宫市抒发无言的控诉;有的学生想象卖炭翁在漫天的飞雪中又饥又累又辛酸,找不到一点果腹温暖的希望,像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冻死了;有的学生本着善良的愿望让卖炭翁得到清官的救助,暂使全家人免遭冻死饿死的厄运„„

“太阳渐渐西斜,风,无所忌惮地划过山坡,扯落枯枝上仅有的黄叶,微融的雪与灰泥被车轮碾过,搅和在深深浅浅的车辙中。一头老牛迟缓地在这泥泞中移动------卖炭翁手中的鞭子不知什么时候滑落了,目光如一颗灰黑的小石子嵌在苍黑的脸庞上。妻子在倚门盼着,女儿在倚门盼着,盼着这满满的一车炭能换来几斗米,能换来几尺棉,好挨过这个饥寒的冬天。妻儿的盼望全落了空„„一行浊泪滑出,回想这几年起早摸黑,没吃过一顿像样的,没穿过一件暖和的;而“宫市”是越来越猖狂,这世道分明是不让人活了!这一尺红绡,这半„„半„„,能当饭吃!能当衣穿!

天色暗了下去,风,叫得更响了,路边的一棵树上,隐约可见一红绡的结,结上挂着一个僵黑的身子。”(学生作文想象卖炭翁用上吊结束生命)

这既是对文本的深刻挖掘,又融入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价值观。让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穿越时间空间,翱翔在文学的天空。

四、换个角度看诗文,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个不同”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多角度鉴赏,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发挥。《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而逆向性想像是最富有创意的思维过程,它的核心是标新立异。在古诗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进行逆向想像,在《桃花源记》中,写渔人出而复寻,“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渔人带着众人探寻桃花源,找到了,会发生什么。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人向桃花源中的人“取经”,经过努力,武陵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怡然自乐”,俨然另一个桃花源;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人,大肆掠夺,桃花源变得鸡犬不宁;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人大规模移民,有限的资源承受不了过量的人口的生活消费„„“逆向思维”训练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带着自己的积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悟,与古诗文的作者对话,与古诗文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与生活对话,在对话中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古诗文教学融入作文教学之中,这既能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又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但在“改编”古诗文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以翻译代替想象的倾向------囿于知识经验的积累、语言表达能力的薄弱、性格上的惰性等。如何让学生摆脱逐字逐句的翻译呢?我在教学中渗入了学法指导:一是在详略安排上找差异,如改写《卖炭翁》,原文中有南山烧炭、夜雪驾车、木炭被抢三个片断,可以让学生对木炭被抢的情节进行详细叙写,既有环境,又有人物;人物的外貌、神情、动作、语言皆可重彩描绘。二是在叙述顺序上找变化。可从泥泞的雪路上卖炭翁的回忆与对未来的遐想入题写;可从卖炭翁与宫使刹那间的对峙入题写;可从卖炭翁木炭被抢后的伤心欲绝入题写。

部分学生想象展现不开,只有文中之人,文中之景,如何让学生面对有限的文本激活无穷的想象,可让学生在时间空间的坐标上延伸并添加人物、事件。如类比联想、对比联想、发散想象等。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十个字包含的内容情感不亚于张洁的长篇小说《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哪儿去了》。我们可以给学生这么一些要素:时间---晚上,最好是深秋的晚上,地点---陋室的油灯下,人物---我和母亲,事件---母亲在我临行前为我赶制冬衣。一篇感人的记叙文的题材已具备了,接下来就是构思问题了。

上一篇: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新农村建设参观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