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管理》教学大纲(共12篇)
课程名称:食品企业管理 课程性质:专业拓展课
适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专业 学 时:84 教材选用:《食品企业管理》,彭珊珊、李平凡主编,中国质检出版社,高职高专“十二五”工学结合精品教材(食品类)
一、课程的教学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为食品专业的课程。在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围绕提高经济效益,突出经营决策,并将经营开拓思想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反映了我国食品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食品企业管理》重点介绍食品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对食品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体系,食品企业成本和财务管理,食品企业仓储、物流管理,食品企业工厂设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食品企业生产、设备、物资管理等方面,分层次介绍相关的食品企业管理概论,食品企业管理体系认证、成本核算,经济效益分析,食品企业经营战略、经营决策及市场营销,生产、设备、物资、决策、新产品开发与食品安全等知识和新技术。本教材充分体现了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优势,适合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书内容翔实、简明扼要,具有可读性、指导性、实用性强的特点,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食品类专业教材,亦可供食品企业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食品工业企业管理的的知识和技能,为成为现代企业的技术、管理人才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工业企业管理概论、食品企业经营战略、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卫生管理、物资管理、经营诊断、电子计算机在食品工业企业中的应用等。本课程以食品工业企业为对象,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决策水平为重点,系统阐述了现代工业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创新精神,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要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来学习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了解:即要求学员知道有关内容,把握其中关系到国际企业管理基本理论的创立及人物事件。
掌握:即要求学员理解并把握有关内容。
重点掌握:即要求学员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把握有关内容,同时能准确应用。
三、课程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食品工业企业管理概论(4学时)
明确管理的基本概念,熟悉管理的职能,掌握食品工业企业组织结构,工业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现代企业制度,了解管理的发展过程及现代管理的理念。
重点:食品工业企业组织结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难点:掌握企业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 食品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及计划(8学时)
熟悉食品企业经营环境,锻炼战略思想,学会制定食品企业的经营战略。学会制定食品企业的经营计划
重点:食品企业经营决策的各种方法。难点:制定食品企业的经营计划。
第三章 食品企业生产管理(6学时)
了解食品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计划,掌握食品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学会生产组织与控制的方法。重点:食品企业生产作业计划 难点:食品企业生产组织与控制的方法
第四章 食品企业技术管理(6学时)
了解我国食品工业的技术现状,掌握新产品研究、发展与管理,新产品设计、工艺准备工作与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工作,熟悉新产品开发的过程、方法及管理方法。
重点:新产品开发的方法及管理方法 难点:技术引进及技术改造
第五章 食品企业设备管理(6学时)
了解食品企业机械设备的特点和选择依据,掌握射别的使用、维护、修理、管理的方法
重点:设备的维修、管理方法 难点:设备的全面管理工程学
第六章 食品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8学时)
了解食品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和重要性,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内容和基本方法。掌握HACCP方法的基本原理、实施过程及要求,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化管理认证的过程。
重点:HACCP方法的基本原理、实施过程及要求 难点: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化管理认证的过程
第七章 食品工业企业卫生管理(8学时)
了解食品安全性的重要意义和食品企业应做的工作,理解食品污染的来源及危害,掌握食品企业卫生管理的方法。
重点:食品企业卫生管理的方法。难点:食品企业卫生管理的方法。第八章 食品企业的物资管理(6学时)
了解食品工业企业所需物资的特点和分类,掌握相关定额的方法,掌握食品工业企业的物资使用与管理方法。
重点:食品工业企业的物资使用与管理方法。难点:相关定额的方法
第九章 企业经营诊断(4学时)
了解企业经营诊断评价体系及内容,学会企业经营诊断常用的方法,学会企业经营诊断的过程与程序。
重点:企业经营诊断常用方法 难点:企业经营诊断的运作
第十章 电子计算机在食品工业企业中的应用(4学时)
了解计算机在食品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方法,熟练掌握在食品企业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的各种程序的使用方法。
重点:食品企业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的各种程序的使用方法 难点:食品企业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的各种程序的使用方法
实践教学(24学时)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环节主要是以课堂讲授基本理论为主,结合各章知识内容选用案例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生通过听课、笔记,作练习和案例分析,以及考试、考查等方式全面掌握和了解本课程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并鼓励学生自学有关方面知识,为今后在企业管理方面打下良好的理论基本和经验。
五、建议教材和参考书
1、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现代工业企业管理》主编谢明荣 2002年6月出版。
2、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企业经营管理》主编丁国良,1999年8月出版。
六、说明
一、将现实案例引入教学,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培养学生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手段, 在《食品质量管理》教学中, 教师要精选贴近生活实际的案例,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并引导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以达到高层次认知的学习目标。《食品质量管理》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安全检测和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 包括食品质量法规、食品质量标准、食品良好操作规范 (GMP) 、食品质量控制 (HACCP) 系统和食品质量检验等内容。由于课时有限, 教师必须对案例内容进行精选使其具有代表性, 比如食品源头生产中产生不安全因素的“英国疯牛病案”;过量使用添加剂和生产程序不卫生的“苏丹红事件”;人为故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的“山西假酒案”等。特别是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更是可以作为独立的教学单元进行分析讲述。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阐述自己的观点、体会和感受, 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选择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评价, 并晓以科学的思想方法, 引导和启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 使大家对相应问题认识越来越清晰、理解越来越深刻, 最终形成培养大学生主体精神的创新能力和健康发展的宽松教学环境。这样,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实现, 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将最新的国家法律引入教学, 提高学生规范自律遵纪守法的意识
2009年2月28日, 我国《食品安全法》正式通过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的审议, 并于2009年6月1日颁布实施。这部法律的出台是继1982年《食品卫生法 (试行) 》、1995年的《食品卫生法》之后, 又一个食品卫生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食品安全法》的颁布施行, 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全方位构筑食品安全法律屏障, 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切实保证食品安全,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具有重要意义。将《食品安全法》的内容融入到《食品质量管理》教学当中是课程教学的需要, 同时也是新形势下食品安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讲授《食品安全法》时要突出展示新法的几个显著特点, 比如《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监管的关口前移, 以及时、全面掌握各类食品安全信息, 核实、求证食品安全风险, 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同时新法对食品安全采取了包括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 通过打击、规范、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从根本上实现食品安全的“长治久安”, 体现出综合治理的理念。《食品安全法》还加大了违法违规成本, 强化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社会责任, 赋予了行业协会明确的职责, 加强了执行力度等。通过将最新的国家法律法规引入教学, 让学生们自觉地关心学习国家对食品行业采取的新举措、出台的新法规, 从而使学生建立起牢固的知法、学法、懂法、守法, 运用法律知识指导实践的良好意识, 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基础。
三、将实践活动内容引入教学, 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紧迫感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 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食品质量管理》课程的实践活动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工厂的食品加工过程, 参加食品安全生产实践, 使学生了解食品安全隐患的来源, 分析产生的原因, 并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还可以组织学生到食品加工地点及食品流通场所进行调研和现场取样, 进行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添加剂的超标使用和滥用以及违规生产、假冒产品等的分析和鉴别, 帮助学生进行风险预警和安全性评价。也可以根据地区特点开展食品安全状况调查,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食品市场准入实施情况的调查;进行消费者食品安全消费意识调查以及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状况的调查等。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食品安全管理的进展, 从而增强学生对食品安全控制的责任感, 充分认识到学习《食品质量管理》课程的重要意义,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自觉地认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意义。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紧迫感。
关键词:食品连锁经营管理理实一体化教学门店过程考核
随着食品连锁企业市场环境的日益变化,社会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课程以知识体系为中心,注重理论的传授,忽略了服务企业的宗旨,缺乏实践技能的培养,难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因此,应当大力加强校企合作,不断进行课程改革。
1食品连锁经营管理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食品连锁经营管理这门课程越来越得到广大高职院校的重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食品连锁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还处在理论体系的阐述上,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开设该课程,或者虽开设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11教材内容安排不合理
目前的教材体系中,分科过细,多侧重于理论内容,如连锁店营运管理导论、连锁信息系统、连锁店营运管理工具、营运督导、门店绩效管理与经营数据分析、配送中心构建与运营等,这些教材非常类似于本科教材,重理论轻实践,缺乏系统地训练和培养学生连锁经营管理的相关技能。
12教学方法落后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普遍都进行了课程改革,在授课的形式上采取了相应的改革调整,但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即使开设了实验、实训,但是实习实训的课程内容与理论课内容往往严重脱节,更重要的是,在实训课的训练指导过程中,教师仍然以示范为主进行知识的灌输,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3考核方式单一
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努力改变过去那种“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也规定了理论知识考试只占课程总成绩权重一定比例的要求。但是,剩余的部分仍然是围绕作业、考勤等展开,没有真正注意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应用能力等。
2加强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改革
目前,食品连锁企业需要大量具备现代连锁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而以往从学校走出去的学生相关理论知识过于陈旧,同时缺乏实践能力。因此校企双方应共同确定适应食品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岗位群,共同制定高职食品连锁经营管理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践技能要求。
21理实一体化课程内容的改革
开展校企合作,学校本着面向市场、适应社会、服务企业的办学方针,与企业共同制定食品连锁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重组,构建有利于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内容,如改变原先“繁、难、偏、旧”的理论,将内容按照生鲜食品连锁、焙烤食品连锁、餐饮连锁、便利超市连锁、保健食品连锁等类型整合成独立的模块,然后再确定具体的项目,如连锁门店的选址训练、理货与盘点训练、进货与库存训练、促销方案设计、收银训练等。
22教学门店的使用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需要有专业的教学场所,如教学门店。教学门店是高职院校依据自身食品科技园的生产基地建设而成的面向学校师生乃至社会市场的仿真门店,装潢和设计均与合作企业的连锁门店类似,但内有充足的实践场地、教学场地。
在教学门店教学管理中,盈亏由学校负责,学校邀请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一起进行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培训,可实现类似订单培养的效果。
23考核方式的创新
食品连锁经营管理课程考评遵循“以能力考评为中心,以过程考评为基础,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原则,与企业合作推进评价模式改革。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将企业对食品连锁经营管理人员的評价体系与学校考核制度相结合,评价内容包括对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采用过程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为辅,教师评价、企业人员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等多途径结合。
3结束语
目前,食品连锁经营管理课程的开发已经得到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关注,该课程在我院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基于模块化、项目化,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改革,将连锁经营管理理论、连锁门店经营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等各方面起到了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颖连锁经营课程“2+1”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2(2):151-152
[2] 田淑波加强校企合作深化课程改革.中国市场,2012,665(2):154-156
(初级)
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1、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了解整体内容;熟悉第九章,第十章第九十九条;掌握第四章,第七章第七十条、七十一条。
2、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要求:了解整体内容;熟悉第九章,第十章第六十二条;掌握第四章,第七章。
3、对《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的要求:了解整体内容;熟悉第五章,第七章;掌握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
4、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了解整体内容;熟悉第四章、第五章;掌握第二章,第三章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
5、掌握《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全部内容。
6、了解餐饮业常用的食品安全标准,如《鲜冻畜肉卫生标准(GB2707)》、《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GB2760)》、《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GB14930.1)》、《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标准(GB14930.2)》等。
二、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1、熟悉食品中的危害分类。
2、熟悉常见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影响因素。
3、掌握餐饮服务企业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的内容及控制措施。
4、掌握食品中细菌污染指标的定义及卫生学意义。
5、熟悉常见的消毒方法及相关知识。
6、熟悉常见的病媒虫害的控制方法。
7、熟悉食品的常见保存方式及要求。
三、食品安全管理知识
1、了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2、熟悉量化分级管理的核心理念、内容和主要特点。
3、掌握量化分级管理中4个食品安全等级的含义。
四、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1、掌握食物中毒的定义。
2、掌握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应当报告的部门和内容。
3、掌握造成食物中毒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餐饮服务单位应当采取的措施。
4、熟悉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种类、特征和临床表现。
5、掌握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如亚硝酸盐)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如河豚鱼、毒蘑菇、扁豆、鲜黄花菜等)的临床表现。
6、掌握常见食物中毒、食源性疾患、食品污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7、掌握亚硝酸盐、河豚鱼、毒蘑菇、扁豆、鲜黄花菜等常见化学性和有关动植物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高级)
五、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措施
1、掌握HACCP管理体系。
2、熟悉“五常法”。
3、熟悉食品留样的操作要求。
食品企业管理对食品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班级: 2010级1班
姓名:
学号:
xxxxx大学食品学院
2013年11月
摘要 食品企业管理,是对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主要内容之一。食品企业管理可以增强企业的运作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可以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可以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可以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更好的树立企业形象,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本文将就食品企业管理内容,作用,以及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描述。
关键词:食品企业管理 食品工业 发展趋势
一、前言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主要内容之一。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是身为企业灵魂人物的企业主、CEO及高管团队具备相当水平的组织领导与管理能力,CEO必读12篇聚焦企业管理八大领域,快速提升CEO自身领导力及管理能力籍此达到推动企业成长的目的。麦肯锡对国内外众多业绩优秀企业的调研分析认为,竞争力强的企业在内部组织设置和管理杠杆运用方面都具有卓越的特色,他们的执行力对竞争对手更快、更好。提升企业的组织运营能力,正是华天动力协同软件所致力于解决的问题。现代科技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办公方式,通过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了工具化,以事务和项目为中心,帮助组织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体系,有效的协作执行体系,精准的决策支撑体系,来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和办公能力,建立协调统一、反应敏捷的高水平执行团队。[2][1]
二、食品企业管理
1、管理的含义
第一层含义说明了管理采用的措施是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这五项基本活动。这五项活动又被称之为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
管理定义中的第二层含义是第一层含义的目的,即利用上述措施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资源。所谓协调是指同步化与和谐化。一个组织要有成效,必须使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直到各个人的活动同步与和谐;组织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备也同样要同步、和谐。
管理定义中的第三层含义又是第二层含义的目的。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为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这也是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4][3]
2、食品企业管理的分类 按照职能或者业务功能划分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管理、信息管理等;按照层次上下划分为:经营层面、业务层面、决策层面、执行层面、职工层面等;按照资源要素划分为:人力资源、物料资源、技术资源、资金、市场与客户、政策与政府资源等。[5]
3、食品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生成原理分析
一般性系统可以表达为由内部结构,输入环境和输出环境组成的三元组。它的行为特征可描述为在一定的输入环境的作用下,经过内部结构的有效转换后向其输出环境产生输出集合。企业系统的存在方式与行为完全满足一般性系统的上述特征。由于企业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人造系统,为了具有在时间上主动地去调节系统的结构及行为的功能,必须形成企业的管理组织功能结构,以使系统与其环境连续地处于相互适应状态,并因此获得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调节过程里,系统环境具有超级系统的性质,也就是说企业一般很难对输入与输出环境实施完全的控制与调节以使它们完全地适应结构的要求,更多地只能是直接对其内部结构实施调节及控制以主动适应其环境的变化。显然,一个有效的企业内部结构至少应满足两点要求:它应建立在与各种环境因素直接发生联系的基础之上;结构本身必须功能有序。
显然,企业系统可以被分解为管理组织结构和生产组织结构。企业的生产组织结构是一个企业的基本物流子系统,具有完全的实物特征,是形成企业整体基本功能、行为的结构基础。一般可分解为生产人员、工作场地和机器设施等元素,其元素关系体现为一定的操作规程、物流的流动路线、工艺技术要求等内容。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有效地对系统建设与运行实施有目标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结构性群体。其基本元素是企业中各种具有管理功能的机构,是一种派生的以信息流为主的结构。管理组织结构的功能就是在时间上主动地去调节系统的结构与行为,使得企业与其环境连续地处于相互适应状态,由此获得系统的生存与发展。
作为企业系统的管理组织结构,不仅可以改变和支配生产组织结构发展演化的外部环境条件,而且对内部生产组织结构的协调与发展,从而有效地控制和制约生产组织结构的发展和转化,对于企业生产良性循环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企业系统的形成是管理者在成本效率原则的驱使下,以生产组织结构为基础来构建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的。这既是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9][8][7][6]
4、管理结构的基本结构模式
根据系统学观点,系统结构是由各个元素及元素间的关系组成。认识一个系统的结构,就必须了解它的组成元素和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组建的关键,一个在于元素的划分;另一个在于元素之间关系的构建。但在这里,还没有、也不可能对系统结构中的元素及其关系的具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及经济等性质进行具体的说明,这些都只能在具体的系统结构的研究过程中实现。
由于管理组织结构是一种派生的、以信息流为主的结构,因此,其基本元素企业中各种具有管理功能的机构的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权力的大小及之间的关系。对于权力的划分有纵向和横向两种情况,这两种划分并不矛盾,而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纵向分散程度导致纵向自主权,横向分散程度可看作是各部门联系强弱的标准。[11][10]
5、管理结构的影响因素
(1)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一个组织的管理层次的多少,表明组织结构的纵向复杂程度。例如,大型企业,从总经理到一般职工,中间可能有五六个或更多的层次;而小型企业可能仅有两三个管理层次。管理幅度说明一名上级直接领导的下级人数。[12]
(2)专业化程度
管理组织结构的专业化程度,就是组织中各职能部门工作分工的精细程度。具体表现为部门和职务数量的多少。同样规模的企业,如果科室机构多,说明分工较细,专业化程度较高,反之亦然。
(3)地区分布
组织的地区分布表明管理组织结构在空间上的复杂程度。如企业的全部组织机构集中在某一个地区,企业的地区组织结构则比较简单;如果企业在某几个地区设有分公司、分工厂或派出管理和办事机构,则组织的结构就较为复杂。[13]
(4)分工形式
管理组织的分工一般是多种多样的。
(5)关键职能
这是指在管理组织结构中出于中心地位、具有较大职责和权限的职能部门。关键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和战略起着关键的作用。[14]
(6)集权程度
当管理组织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权限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手中时,即表明这种组织结构的集权程度是高的;反之,如把其中相当大的经营管理权放给较低的管理层次,则其集权程度是低的。
(7)标准化
这是指按一定标准以同样的方式完成相似工作的程度。不仅生产作业可以标准化,而且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一般都具有标准的程序和方法,只要按具有标准的程序和方法去做,那就可以实现标准化。[15]
三、食品企业管理对食品工业的推动作用
1、食品企业管理的必要性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要在某种特定的组织中工作和生活。工厂、医院、学校、部队都是组织的例子,食品企业也不例外。管理组织即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的共同目的,经由分工和合作以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促成企业全体职工通力协作的一种责、权、利互动的结构形式,有如下特征: [16]
(1)管理组织具有突出的目的性
管理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共同的目标,因为任何组织都是为目标而存在的,管理组织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的能动性,以获得合理的利润和效率。[17]
(2)管理组织具有严格的协同性
管理组织包括不同层次的分工和协作,而分工和协作关系是有组织目标所决定的。食品企业为了达到经营目标,要划分生产、销售、采购、财务的人事等许多部门,这就形成了分工。
(3)管理组织具有明确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管理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来规范。组织分工后,就赋予每个部门乃至每个人相应的权力和责任,以便于完成组织的目标。
2、对食品工业的推动作用
食品企业管理使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增强;让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企业形象,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18]
四、我国食品工业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食品工业作为新兴产业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随着食品加工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它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品种繁多、门类齐全的独立食品工业体系,其产值居工业总产值的第一位,我国食品工业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在国内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综合目前我国食品的现实情况,在未来10-15年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如下:以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加速产、加、销一体化进程。建立[19]
农产品产、加、销的产业链,已经成为我国食品加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功能保健、营养卫生、质量安全和方便快捷将成为食品加工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将是21世纪食品工业发展趋势。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将成为农副产品增值高效的新增长点,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提高食品加工业的水品,加快步伐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我国现在还存在将食品卫生管理代替食品质量管理的趋势,食品质量管理工作至今没有得到重视。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加快食品立法和制度建设工作,完善管理机构设置,是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尽快组建食品质量卫生安全认证机构,积极开展“安全食品”、“绿色批发市场”、“绿色零售市场”和“绿色生产线”的认证工作。在食品安全立法上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设,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使食品安全工作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持[21,22][20]。第二,积极引入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认证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第三,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管理部门应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宽、时效性强的食品供求、交易、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制度和监测抽检预警网络系统,搞好食品供求、卫生质量预测、预报和预警工作。第四,加强食品安全设施体系建设。第五,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快食品安全的宣传工作,让全社会、企业、公民都认识到食品安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共同推进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23]
五、结语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及社会经济。故而食品企业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我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不够。我国食品行业在原料供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都存在严重的不适应性。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目前,由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是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构成的最明显威助。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企业无视国家法律,惟利是图,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不按标准生产,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以假充真,滥用添加剂,以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致使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人们对食品谈之色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构成了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因此,做好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等一系列管理工作,推动食品行业向前发展,保障民众使用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24]
【参考文献】
[1]陈宗道.食品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5-6
[2]李平兰,王成涛.发酵食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
[3]史红主编..生产管理一点通[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0.6
[4]罗纳晚.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调研报告.2006
[5]江汉湖主编.食品安全性与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
[6]陈永红,食品安全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7年1月(11).[7]裴山.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指南[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47).[8]白丽,基于食品安全的行业管制与企业行动研究,博士论文,2005.[9]王绪君.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10]刁恩杰主编,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2月.[11]邵一明,蔡启明,刘松先.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12]克洛彭博格,佩特里克.项目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3]房庆,刘文,王菁.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展望.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年12月.[14]刘兴国.知识经济与企业组织结构[J].经济师, 2002,(5).[15]郑必清,徐江华.浅谈现代企业柔性化管理[J].现代商业,2007,(14).[16]冯明,尹明鑫,廖冰.企业管理元胜任力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17]韦尔奇.韦尔奇经理法则全书[M].九州出版社,2002.[18]Rolph·R·Berg.企业管理系统思想与方法.武汉钢铁学院管理工程系,1987(12)
[19]鲁涛,彭启山.企业发展战略理论演进与系统形态演化分析[J].系统辩证学报,2003(4)
食品企业管理课程有哪些?
食品企业管理培训讲师有哪些?
食品企业管理内训师哪位最权威?
食品企业管理方面的培训讲师哪里找?
国内最知名的食品企业管理培训师是哪位?
欢迎进入著名食品企业管理专家谭小芳老师
课程《食品企业管理培训》!
讲师:谭小芳
培训时间:2天
培训地点:客户自定
培训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培训背景:
——欢迎进入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的《食品企业管理培训》课程您将学习到:紧扣食品行业人才需求,精选教学内容,着重增加新颖、典型案例分析,重点阐述食品企业管理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讲食品企业管理概述,第二讲食品企业组织管理和信息管理,第三讲经营决策与计划,第四讲食品企业生产管理,第五讲食品企业营销管理,第六讲人力资源管理,第七讲食品企业质量管理,第八讲食品企业创新。
培训大纲:
谭小芳老师的《食品企业管理培训》课程主内容概括:
第一讲 食品企业管理概述
第一节 食品企业管理
第二节 食品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三节 食品企业经营理念
思考题
第二讲 食品企业组织管理和信息管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食品企业管理组织结构设置及组织管理制度
第三节 组织管理信息系统
思考题
第三讲 经营决策与计划
第一节 经营决策的概述
第二节 企业经营决策的方法
第三节 经营计划
思考题
第四讲 食品企业生产管理
第一节 生产过程
第二节 生产布置
第三节 生产能力与生产计划
第四节 网络计划技术
第五节 设备管理
思考题
第五讲 食品企业营销管理
第一节 产品策略
第二节 价格策略
第三节 分销渠道策略
第四节 促销策略
思考题
第六讲 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劳动定额和劳动组织
第三节 绩效考核
思考题
第七讲 食品企业质量管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第三节 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第四节 IS022000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第五节 质量认证
第六节 食品质量控制
思考题
第八讲 食品企业创新
第一节 知识管理与创新
第二节 企业技术进步
第三节 新产品开发与管理
第四节 可行性研究
《食品企业管理》教学对象主要是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其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食品企业的特点、食品管理的职能、食品质量体系、企业管理组织、经营决策方法、食品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跨国企业的经营理念[1]等,具有应用性、探讨性强的特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企业管理》课程在我国食品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日趋显现。近年来,到企业就业的食品专业本科生已越来越多,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各类大中小型食品企业的中坚骨干力量。因此,需要探索与企业生产实际接轨结合食品企业管理课程体系[2]。通过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食品企业管理》课程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食品企业管理理论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知识目标和能力要求。本文旨在分析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和在《食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二、在启发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特点,采用多种启发和诱导的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3,4]。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主动进行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发展智力,提高能力[5,6,7]。
1. 启发式教学应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性。
近几年来,教学改革一直在倡导教学中学生主体的重要性,这也说明大家逐渐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教育地位,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正在改变。“师生互
2. 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启发式教学更注重学生思维启发、创新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意识、解决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也是锻炼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重要教育形式[10]。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的途径,教师已经不是唯一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的传授传统知识的职能已经在变化和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需求要求也在变化,用人单位更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提升综合能力是最终的教学目标。
三、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食品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 问题启发。
有“疑问”是人类进一步探求真知的前体,它既能启发积极的思维,同时又是探索问题的源动力[10]。在《食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学生设立“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主动学习。同时,通过循序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在学习中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考问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中的“质疑”精神。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设计疑问,依据教学计划通过反问、课堂提问、学生讨论环节设计等方式让学生养成和发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提出合理的疑问是有效启发的关键所在,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需要经过认真思考的内容巧设疑问,给学生留下悬念。先提问后讲解,边提问边讲解,设疑,解疑,在教授知识中有启发,在启发中有讲授,让学生不断思考。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求知,大大地调动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实现学生真正的知识内化和吸收,通过知识的内化达到思维的锻炼和能力的提升。
2. 兴趣启发。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之,而在相机诱导”。孔子曰:“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就是说学生想知而不知,想说而说不出时给予点拨指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开始讲课时,首先要考虑怎样能把学生吸引过来,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兴趣。《食品企业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如果一开始就介绍枯燥理论知识点,课程的重要性,学生会感到枯燥,失去兴趣。教师要从调动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入手,选取一些成功的经典企业管理案例,而且这些企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比如,电商京东、电子企业苹果、食品企业蒙牛、伊利等,从介绍学生熟悉的成功企业管理人士,到他们的管理理念和思想,再到这些企业的管理方法等,学生带着对这些成功人士的认可和崇拜,心中会充满激情和兴趣,这样会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兴趣启发可以采用如视频演示,简单的一个设问,等等,只要运用适当巧妙,都不失为好的激发学生兴趣的形式。只要能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他们的求职欲望,都不失为好的兴趣引导方式。
3. 案例启发。
案例教学法即基于典型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为目标。老师结合教学内容收集整理典型、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通过分析和探讨,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食品企业管理》是一门应用学科,该学科的许多理论知识都可以在企业实践中找到实际案例。枯燥的讲解理论会让学生觉得费解难懂,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搜集相关案例,选择与课程知识点内容相吻合,同时更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的案例,采用视频演示、多媒体方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介绍案例,循序渐进引出与该课程相关的问题,设置相关疑问,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提出问题。进而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讲解食品企业的组织管理时,可以列举一些知名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如张裕葡萄酒、汇源果汁、统一、娃哈哈、旺旺、蒙牛、伊利等知名企业的组织运营管理模式,结合这些实际企业案例进行展开讲解企业组织运营模式的理论和特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采取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又回归到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抽象难懂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也启发了学生对食品企业管理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4. 对比启发。
对比法教学主要是对某一专题知识点或知识面的深入讨论。不仅使学生辨析概念,加深理解,开阔视野,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到企业的质量管理时,比较汇源果汁、娃哈哈、可口可乐、统一等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比和优劣势分析使学生加深了对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抽象的概念简明具体、分散的知识点连续化,使学生形成逻辑理解性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适合时机地利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多利用视频演示、图片照片展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生动形象,使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处于最佳状态,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认为:“比较是人类最珍贵的智力宝藏。”通过比较能够发现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突出重点,深化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准确、深刻地记忆事物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极大地提高《食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特点采用合适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多种启发式教学法的综合应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它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发性和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合格的食品人才的基本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邱澄宇.食品企业质量管理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236.
[2]孙海涛,魏凤云,邵信儒,徐晶,姜瑞平.基于食品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导向的企业管理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8):63-65.
[3]胡建斌,陈延惠.浅析在遗传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高等教育研究,2014,(2):60-62.
[4]张永忠,胡海青.兴趣的心理学研究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发[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4):17-18.
[5]吴翊.启发式教学再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1,(1):67-68.
[6]黄白.运用启发式教学新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6,(9):25.
[7]方萍.浅谈启发式教育的内涵与教学优势[J].社科纵横,2008,(3):248.
[8]陈应康.启发式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8,(2):106.
[9]张建,毛晓英.启发式教学在《食品安全性》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9,(2):78-81.
摘 要 存货作为企业的一种短期投资,其规模过大,风险较高,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且还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严重的还会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存货在食品企业中市一项占有很大比例的资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本文对食品企业的存货提出存货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存货管理的常用方法以及对存货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企业存货 存货管理 周转速度
一、存货管理的意义
在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一直把加强企业资产的管理、分析企业资产的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放在重要的管理位置来处理的。食品企业的存货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对象。充足的存货可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但过多的存货占用较大的资金使企业承担利息支出,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与此同时,过多的存货会增加与存货有关的各项开支如采购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等,从而会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利润下降。而如果不能保证合理的存货则可能造成生产的中断,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进而给销售造成之重大的影响。存货作为企业的一项流动资产,其管理利用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资产运作效率以至生存与发展。
二、存货管理的方法
企业必须从整体出发,统筹全局,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和存货种类的特点,从而采取不同的存货管理方法。
(一)存货ABC分类管理
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种类型。A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10%-1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80%左右,实行重点管理,如大型备品备件等。B类存货为一般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20%-30%,资金占全部存货总额的15%左右,实行日常管理,如日常生产消耗用材料等。C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60%-6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5%左右,进行一般管理,如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随时都可以采购。通过分类后,抓住重点存货,控制一般存货。
(二)经济订货量模型
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它利用数学的方法求得在一定时期内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之和最低时的订货批量。典型的存货订货规模就是估算出适度的订货规模,使得成本实现最小化。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保持恰当的订货规模,才能使总成本降低。
EOQ=
其中,A-存貨全年需求量,Q-订货批量,P-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C-单位存货年平均储存变动成本。
(三)保持适当的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公司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公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公司的变现能力。
(四)准时生产制
准时生产方式是日本在20世纪50、60年代研究和开始实施的生产管理方式,是一种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降低成本的准则。其中心思想是寻求、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浪费的一切根源和任何不产生附加价值的活动,实现这一思想的控制方法和原则是:将必要的材料,以正确的数量和完美的质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往必要的地点。
三、食品企业中存货管理的常见问题
(一)缺乏经常性的实地盘存制
(二)货的收入、发出、结存的会计记录不完整。
(三)存货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缺少沟通,造成存货信息的滞后。
(四)货的监盘者缺乏经验,不能识别出残次冷背的存货。
(五)储存的弊端。
四、对食品行业存货管理的建议
(一)实施源头控制,优化供应厂商,确保原料的优质、优价
1.食品企业一般原材料众多,会面临众多的供应商,因此应优化供应商,清理不合格的供应商(厂方)。
2.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存货的供应,在加强与老客户的联系的同时,全力开辟新货源,为生产提供保障。
3.加强采购的事前管理,建立完善的材料价格信息档案。
(二)强化企业内部的存货管理,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降低成本,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
1.公司要建立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存货业务的各个环节并保证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对采购员进行考核、激励和约束。
2.建立并完善供应商准入制度。公司应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档案,根据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资质等级、信誉及价格等情况,建立完整的供应商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制止不良存货的发生。
3.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存货盘点制度,实施盘点控制。
(三)建立适合公司自身发展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
对于食品企业一般存货种类繁多,数量巨大,鉴于此情况,应最好建立专人对各类材料进行时时监管,保证存货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公司应该结合自身业务流程特点,建立公司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使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公司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实现存货信息的共享,提高公司的存货管理效率。
(四)定岗制及全员参与存货管理
对于食品企业一般存货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应确保每类存货有专人进行管理,确保存货信息的准确性;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保证存货信息的及时性。可以让公司的采购、仓库、财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部门均参与到存货的管理中,通过内部资源的整合来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
1.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使账、物、卡三相符。
2.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降低存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3.加强员工责任心的教育,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爱岗敬业。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财政部.2006.
[2]徐春立,钱桂萍.财务管理.格致出版社.2010:179-183.
[3]陈斯雯.企业存货核算与库存管理技巧.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联系QQ:312991441,QQ:1365935731
联系电话:020-85274426
邮箱地址:acmeservice@163.com
公司网址:http://
【基本介绍】
食品进销存财务管理软件根据食品行业的特点,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行全面管理,每批食品有详细的生产和销售明细账单,过期食品有明显自动提醒,先生产的食品先销售,保持存储食品不过期,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持,提高企业的信誉度。
集进货、销售、库存、财务管理于一体。实现资金、应收、应付、库存、费用、利润、资本的全面自动联接;还有可选的生产全面管理、人事管理、工时工资管理、设备管理等等。
既支持简单的单机用户,也支持局域网用户,联网同时使用电脑台数不受限止。既能满足从小店到商业大公司,也能满足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既能满足老板亲自参与管账,也可以让任何不懂会计的操作人员不需要专门培训而能很好地完成做账、管账。
能帮助中小企业全面管理好库存账、资金账、往来账、费用支出账、收入账,了解每一笔资金、每一件货物、每一笔费用收入及借欠盈亏的来龙去脉,将“物流”与“钱流”状况、业务与财务数据自动准确衔接并随时自动生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进销存各种报表。本软件不仅管理单项的钱流和物流,而且将钱流账和物流账自动关联在一起。
【应用价值】
食品进销存系统解决成长型商贸流通企业的联网应用,很好的解决了企业多点批发的统一管理问题,具体表现在:
多点批发,汇总查库,每个网点的收入和库存情况随时掌握;
订购、入库、出库、退货、换货、委托、受托,全部业务采用电子票证,即安全又准确; 零售设备支持、条码管理、门店促销、会员管理、业务员考核,多种特色商业管理功能,让经营更加灵活;
商品销售排名情况、问题商品追踪、总体经营情况、往来款项查询、现金银行流水,直接展现发展型商贸流通企业老板最关心的经营信息;
食品行业商品属性的全面管理:在信息记录过程中加入营业执照号;卫生许可证号;证照号码信息,方便用户管理食品供应单位的相关信息;
加强保质期、生产日期、食品过期报备的管理:在所有业务流程中进行强制判断,加强食品监管的力度,帮助企业及时控制变质食品流入市场;
实现食品从订购、入库、出库、退货、换货、委托、受托,全部业务采用电子票证,实现一票通行;
预置与工商局监管平台的上报数据接口:用户可随时上报食品进货台帐、农产品进货商品清单、商品进货台帐、食品销售台帐、农产品销售商品清单、商品销售台帐。
【功能特点】
1、业务批次管理
软件提供完善的物料批次信息、批次管理设置、批号编码规则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报表查询,以及库存管理等综合批次管理功能,使企业进一步完善批次管理,满足经营管理的需求。
2、保质期管理
在批次管理基础上,针对物料提供保质期管理及到期存货预警,以满足食品和医药行业的保质期管理需求。用户可以设置保质期物料名称、录入初始数据、处理日常单据,以及查询即时库存和报表等。
3、质量检验管理
集成质量管理功能是与采购、仓库、生产等环节的相关功能,实现对物料的质量控制,包括购货检验、完工检验和库存抽检3种质量检验业务。同时为仓库系统提供质量检验模块,综合处理与质量检验业务相关的检验单、质检方案和质检报表,包括设置质检方案检验单、质检业务报表等业务资料,以及查询质检报表等。
4、即时库存智能管理
该功能用来查询当前物料即时库存数量和其他相关信息,库存更新控制随时更新当前库存数量,查看方式有如下多种。
所有仓库、仓位、物料和批次的数量信息
当前物料在仓库和仓位中的库存情况
当前仓库中物料的库存情况
当前物料的各批次在仓库和仓位中的库存情况
当前仓库及当前仓位中的物料库存情况
5、赠品管理
该功能实现赠品管理的全面解决方案,包括赠品仓库设置、连属单据定义、赠品单据设置、定义业务单据联系、日常业务流程处理,以及报表查询等功能。
6、虚仓管理
仓库不仅指具有实物形态的场地或建筑物,还包括不具有仓库实体形态,但代行仓库部分功能且代表物料不同管理方式的虚仓。仓库管理设置待检仓、代管仓和赠品仓等3种虚仓形式,并提供专门单据和报表综合管理虚仓业务。
7、仓位管理
该功能在仓库中增加仓位属性,同时进行仓位管理,以丰富仓库信息,提高库存管理质量,主要包括基础资料设置、仓库仓位设置、初始数据录入、日常业务处理和即使库存查询等。
8、业务资料联查
单据关联(包括上拉式和下推式关联)是工业供需链业务流程的基础,而单据联查查询业务流程中的单据关系。在仓库系统中提供了单据、凭证、账薄、报表的全面关联,以及动态连续查询。
9、多级审核管理
多级审核管理是对多级审核、审核人、审核权限和审核效果等进行授权的工作平台,是采用多角度、多级别及顺序审核处理业务单据的管理方法。它体现了工作流管理的思路,属于ERP系统的用户授权性质的基本管理设置。
10、系统参数设置
该功能初始设置业务操作的基本业务信息和操作规则,包括设置系统参数、单据编码规则、打印及单据类型等,帮助用户把握业务操作规范和运作控制。
11、完善的系统辅助工具
利用功能强大、使用灵活方便的系统工具,用户可以处理数据,满足自身需要。
【模块介绍】
1、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包括公司资料、组织机构、仓库、材料分类、材料目录、供应商、客户和公司帐号等。
材料可按级、层次等分类编码,并自动产生材料代码;
供应商、客户等可分级管理,提供供应商、客户材料代码对照;
材料、供应商/客户、人员等数据初始化(从文本或Excel文档)导入。
2、采购
采购管理包括供应商、供应商材料代码对照、采购合同(协议)、请购单、询价单、采购计划、采购订单、采购收货/退货、发票/应付款AP等业务单据和模块。
采购模块功能特点:
与生产、库存和应付等业务环节整合为一体,构建完整的业务数据流、单据审核流; 完整的供应商资料,包括供应商的基本情况、信用等级、交易数据和商谈记录等; 可根据材料需求、采购申请等生成采购计划;
按采购合同(协议)选取供应商,安排采购计划,确认采购订单;
采购材料自动生成批号或输入供应商批号,便于材料跟踪(来料加工跟单);
采购分析报表。包括单据分类汇总、采购计划进度、收货进度和入库未收票等。
3、销售
销售管理包括客户、客户商品代码对照、销售合同(分销)、报价、销售计划/预测、客户订单、销售单POS(零售)、发货/退货、发票/应收款AR等业务单据和模块。
销售模块功能特点:
与库存、生产、应收等业务环节整合为一体,构建完整的业务数据流、单据审核流; 完整的客户档案,包括客户基本资料、信用等级/额度、交易数据和商谈记录等; 根据历史销售数据进行销售预测,为备货生产作依据;
按客户的销售合同(协议)确认客户订单,安排生产、发货;
商品可按批号或先进先出顺序发货;
支持销售合同、订单的多货币结算;
销售分析报表。包括业务单据分类汇总、订单执行进度、出库未开票和毛利分析等。
4、库存
库存管理包括入库单、出库单、仓库调拨、库存调整(金额)、库存盘点(盈/亏)和核算等业务单据和模块。
库存模块功能特点:
与采购、销售、生产等业务环节整合为一体,构建完整的业务数据流、单据审核流; 支持先进先出(贸易型)、平均移动(生产型)等库存计价方法;
采购收货自动完成材料入库,销售发货自动完成商品出库;
按材料属性、仓库和批号等进行核算;
可自动产生批号或按供应商的货物批号完成材料入库;
能够自动按入库顺序批号或输入指定的批号完成材料出库;
支持成品组装/拆分,自动完成材料的入、出库;
支持含税成本、不含税成本、负库存等核算控制;
可调整材料库存数量、金额,定期盘点;
材料安全库存、最大库存等提醒和报警;
期末库存的核算、自动检查和结转;
完整的库存数量、金额明细帐,进销存台帐和库存余额表等;
库存分析报表。包括库存单据的分类汇总,入出库汇总等。
5、应付帐AP/银行
应付管理包括采购发票、应付款AP和付款等业务单据和模块。
应付帐AP/银行模块功能特点:
与采购、银行等业务环节整合为一体,构建完整的业务数据流、业务单据审核流; 支持单张发票分批付款,多张发票对应一笔付款;
完整的供应商发票/应付、付款往来明细帐;
应付帐分析报表。包括供应商应付未付稽查、应付余额、应付账龄分析、按月未付汇总
等报表。
6、应收帐AR/银行
应收管理包括销售发票、应收款AR和收款等业务单据和模块。
应收帐AR/银行模块功能特点:
与销售、银行等业务环节整合为一体,构建完整的业务数据流、业务单据审核流; 支持单张发票分批收款,多张发票对应一笔收款;
完整的客户发票/应收、收款往来明细帐;
应收帐分析报表。包括客户应收未收稽查、应收余额、应收账龄分析等。
【功能特点】
▲ 针对食品行业企业的特点,增设了灵活的处理方式。简洁、方便的业务操作,数据可直接导向EXCEL格式。
▲ 提供完善的查询功能,能多条件模糊查找,为不同的管理者提供所需的数据。▲ 商品的数码照片存储功能。
▲ 进销存日记帐汇总帐,收付款日记帐的明细帐,反映了现金在一定期间的流动明细情况。▲ 完成记帐凭证的录入、审核、查询、打印(可按条件)、汇总等功能。
▲ 可根据库存的实际情况进行库存商品成本的调整
▲ 自动记录每一笔业务的流水,逐一核对、查清每一次业务情况。
▲ 数据库备份、恢复功能;权限设置能自定义用户操作权限,保证数据不会泄密。▲ 单据再现查询功能可追查每一笔业务的实际进行状况。
▲ 业务员业绩分析(报表)可直接为员工的考核提供数据。
▲ 系统提供数据自动的清理功能。
▲ 有强大的资金分析和销售状况分析功能。
▲ 所有的采购原始单据均可再现。
▲ 可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实现低库存经营。
▲ 销售开票操作方便,可以同时选择多种商品。
▲ 报价单方案为您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
▲ 每日所需的各种日报表垂手可得,使用户对经营情况一目了然。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充分依据,并对各项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
更多详情请联系:
020-85274426
http:///
标签标识自查的通知
各食品生产企业:
请食品生产企业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标识管理规定》、《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保健食品标识规定》等法规规章,并严格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以及产品执行标准等标准,对生产的每款食品标签开展自查,重点自查标签标识是否存在标注不规范、虚假标识、夸大标识,宣传产品具有疾病预防及治疗功能,使用引人误解、具欺骗性或暗示性的文字、图形、符号误导消费者,以及使用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涉嫌“山寨”食品包装标签等问题,并于2014年5月29日前向秀屿区食品生产监管部门提交书面自查报告。食品经营企业要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验明食品的标签标识,并保证食品包装完好,按照标注的贮存条件存放和售卖食品,不得私自分装或改变商品销售包装标签。要主动开展市场销售的进口食品标签标识自查,重点查验进口乳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的标签标识。不准销售无中文标签标识或中文标签标识不规范的进口食品、保健食品。
自查过程中食品生产经营者发现食品标签标识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的,应当立即停止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并及时向区监管部门报告。食品生产企业要立即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必要时通知下游经销商实施召回;食品销售者要对相关问题产品实施下架处理,并将有关情况通报上游生产销售企业。
食品供应链管理與食品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
食品物流与安全。在食品供应链管理上,食品物流管理是第一环节,在该环节中主要针对食品的生产原料、运输、包装、储藏、配送和销售。食品原材料的采购质量决定着食品后期食用的安全,在该环节的管理工作中比较混乱。基于食品供应链的管理,需要保障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对于原材料的管理至关重要。据报道,食品的主要原材料时的质量安全水平抽检合格率仅为70%,三分之一的产品不合格,使得农产品在生产的源头上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食品生产与安全。食品生产是对于食品原材料的深加工,在该环节中最为容易出现食品质量问题,如在食品生产环节中增加添加剂、加工环境恶劣等情况。食品生产环节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大部分为来自于小作坊、小型的生产企业。在此环节的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不到位将会引发比较严重的社会悲剧。
食品储藏、配送与安全。食品的储藏和配送是食品管理的最后环节,该环节能够与消费者直接基础。该环节涉及到很多技术因素,如,对于食品的冷餐、保鲜等。很多蔬菜、水果、肉类等都比较容易出现腐烂等情况,食品储藏环节中,温度环境控制不好将会出现比较多的损失。在食品配送环节中,需要注意食品的保护,如很多水果、蔬菜等不能在碰撞下保存。因此,在食品的储藏和配送环节中需要格外注意安全。
食品供应链模式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强化食品物流基础理论的研究。基于食品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需要在食品物流理论基础上,在食品质量管理环节中引入新技术、新工具。食品物流理论基础对于食品质量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国际上很多食品专家对于食品物流理论格外重视,对于多方面的技术研究比较深入,而与保障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也越来越多。如,对于冷链物流下的温度、湿度、初级农产品的运输工具选择。这些技术能够结合我国食品生产、运输的实际情况,强化食品物流链应用。
注重食品供应链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食品供应链管理下的食品质量管理水平提升,需要注重食品供应链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很多区域中,其食品输送需要经过远距离的路途,在区域经济不发达,交通网络堵塞的情况下,食品运输成本提升,食品质量安全难以得以保障。因此,在食品供应链下,需要尽可能的打开食品运输产地的交通网络,以四通八达的交通,为食品配送提供便利;其次,建立食品“生产—直销”的管理模式,减少食品生产之后运输路途、配送环节,食品生产完成之后,直接基础客户,以直销的模式让客户购买到第一手产品。例如,桃李面包生产商在全国范围内认筹零售直销点,与各大超市、便利店等建立直销站点联系,当产品生产完成之后,直接配送到便利店中,省去了产品的储存等环节。实现了面点“一天一送,三天一消”,保障消费者所购买到的面点是当天生产的产品;最后,加快建立食品供应链标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在食品物流标识标准体系方面、食品运输设备标准化方面、食品供应链各个环节标准化方面、食品供应链管理标准化方面等,保障标准体系建立完善。
RFID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将RFID技术应用到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中,能够保障任何供应链下的产品数据交流,使得食品行业能够实现两个重要目标:第一,彻底从源头上实施了食品追踪解决方案,保障了食品源头上的安全;第二,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RFID系统能够为供应链中的实际的货品的各自位置、身份、储运历史、目的地等重要信息进行分析,保障食品的不同环节质量,使得各个生产、运输等环节的信息可查询。
综上所述,食品质量安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在食品供应链管理下,实现食品质量管理,能够从食品原材料采购、食品加工、生产、包装、配送、储存、销售等环节,对食品进行质量控制。在本文中提出强化食品物流基础理论的研究、注重食品供应链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措施,并且分析了RFID技术的实际应用,希望相关的研究能够促进我国食品质量管理。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
关键词:中小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古语说“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近年来, 从“毒奶粉”到“健美猪”, 从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肉类激素超标、重金属污染到滥用食品添加剂,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表明了现实的严峻性。继2005年两会期间发现的安徽阜阳“毒奶粉”后, 含苏丹红的“红心鸭蛋”和药残严重超标的“多宝鱼”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故对我国的食品安全信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目前在中国国内, 中小食品企业的生产占据了总的食品企业至少百分之八十的比例, 多数都是小型企业和家庭作坊式, 但他们却是城镇居民生活食品的主要来源。因此中小食品企业的食品体系的建立和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目前中小企业食品安全体系的现状
1.1 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管理混乱
一是企业没有固定的管理模式, 全靠命令和指挥行事。这在刚刚建立或建立不久的私营家族式企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这种企业里, 没有组织架构, 没有明确分工, 往往一个员工要身兼多种职务, , 因此, 具有诸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二是有管理, 这类企业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 有管理体系, 有组织架构, 有规章制度, 但却没有执行。三是有管理, 基本上属“照抄照搬”型, 却严重超前, 管理形式与企业实际运作状况不配套、不协调。
1.2 缺少管理的专业人才
中小型企业大部分都属于家族式的企业, 分管各个部门的人员大都没有受过较为系统的教育。笔者作为生产许可证的注册审核员, 审核时发现很多的小食品企业没有化验员, 有也只是摆设应付检查, 导致企业在管理方法上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食品安全的管理几乎为零, 风险很大。
1.3 员工素质低且流动性大
目前我国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的从业人员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员工因为薪金等原因有很大的流动性, 这造成企业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出来的人才, 人员流动性大, 前景渺茫, 跳槽频繁。
1.4 小型企业质量环境方面的问题
从小型食品企业的质量环境来看, 恶性竞争、无序竞争、市场混乱、缺乏政府政策性支持是影响小型企业产品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恶意杀价等行为促使小型企业更多的采取降低价格来参与市场竞争, 一些小型企业无法通过提高质量来获得正当的利润, 从而导致相当多的小型企业不愿意在质量管理上投入精力和资源。
1.5 食品生产许可证形同虚设
在中小企业中特别是管理人员少, 管理的层次少, 通常一人身兼多职。企业费劲千辛万苦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 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根本没有按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要求进行企业生产。只是把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当做一种参与市场竞争时的按码, 没有认真履行其中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 小型食品生产企业由于受其本身条件、员工素质、生存环境等各因素影响, 再者, 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赢利, 在这种情况下, 小型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自我管理形同虚设, 无法靠其自己来保障食品安全。
1.6 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多为被动监管
通过“三鹿奶粉事件”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政府的日常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监管部门往往是在事件大规模发生以后, 已经无法掩盖的情况下才做出反应, 而不能在食品安全事件的萌芽阶段甚至在其未发生时就拥制事件的发展。究其原因之所在, 除去相关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不健全, 主要还是由于政府部门的监管思维不够主动, 食品安全监管仍为事后的被动监管, 没有认识到政府监管部门本身对于食品安全监管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应当担负的重要责任。
2 中小食品企业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
质量管理界有句名言,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所以在当前的国情下目前中小企业的食品安全靠的还是我们企业自身的管理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2.1 企业最高管理者质量安全意识加强,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质量安全是食品企业的命脉, 是食品企业生存的关键。一个企业要想长久发展必须要重视质量安全, 否则都是将被淘汰的。所以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必须要重视质量安全, 必须要有这个意识, 食品行业比较特殊, 有的企业最高管理者一味的追求成本最低化, 投机取巧, 用劣质的原料甚至是食品中违法的使用化学原料, 超范围、超量使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结果酿成了悲剧, 不仅给自己, 还给多少无辜的人带来了伤害。可以通过行业交流、互联网、以及和政府部门的沟通来提高的质量安全知识, 总之, 现今学习的渠道是多方位的。
2.2 引进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
目前食品行业中有用的比较多的体系有食品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8和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9001标准是世界上许多经济发食品达国家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具有通用性和指导性。ISO22000:2005标准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 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
2.3 落实政府强制的执行的生产许可证体系
生产许可证体系规定了企业必须具备的生产条件, 生产和检验设备, 各种相应的管理文件。企业的主要管理者应当发挥管理的职能, 要求生产、采购、质量、销售应按照生产许可证体系文件所规定来要求执行。必须按照要求设立相应的检验部门, 人员保证稳定, 定期的进行培训学习, 提高业务能力。做到产品出厂前批批检测, 检测的结果记录需保存好, 以便日后查用。
2.4 发挥质量检验部门的把关作用
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具有鉴别、把关、预防、报告职能, 即可以防止不合格品流出, 又为预防不合格提供依据。中小企业必须按照有关的要求设立质量检验部门, 不能用来应付检查。聘请相应专业的人员, 精通食品检验和体系, 担任负责人, 对生产过程中和产品出厂前的检验负责。同时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这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稳定性, 防止人员流动性太大造成质量检验的失误。
2.5 定期自查
这里可以结合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审和管理评审来做。由最高管理者牵头, 定期组织相应的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查, 有条件可以聘请外面的专家来做。检查涵盖企业的所有部门, 检查的要素涉及所有的方面, 检查要细, 目的就是要找问题。对企业自身的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整改, 形成一个PDCA循环。长期下去, 对企业自身的管理也会得到提高。
2.6 重视人才、加强人员培训
企业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企业必须有一套自己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方案。人员的培训需要是全员参与的。培训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用企业内部的交流培训, 也可以走出去的形式, 让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3结语
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是中小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同时体系的建立不是短时间能建立起来, 需要长期的摸索和探讨。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食品安全体系的现状, 提出了几个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方法。但是中小企业毕竟存在自身的多方面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建立由政府部门领导、少数部门负责, 全社会共同参与, 覆盖食品供应链各环节的综合性食品安全体系, 将成为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名梁.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综述及展望[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 (3) .
【《食品企业管理》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浙江食品企业名单06-09
成都食品企业电话06-11
广东食品企业排名07-19
食品企业实践报告09-25
食品企业质量管理机构06-20
食品企业安全管理人员12-14
新食品企业运营策划06-22
食品企业信用评级方法09-09
食品企业文化的建设09-12
食品企业诚信建设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