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调研报告

2025-03-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李宁调研报告(精选4篇)

李宁调研报告 篇1

装潢072

张震宇

 从接受问卷调查的人员情况看,大部分是年轻人,而且男性要比女性多。

最喜欢李宁的哪种产品

对李宁品牌最满意的方面

对李宁服饰颜色的搭配满意度

对李宁品牌的质量

对李宁品牌的舒适度

李宁品牌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是

 李宁品牌作为一个国内数一数二的运动品牌,其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来说,还是很不错的,首先在国内的市场来看,中国的体育产业刚刚起步,体育服装产业的各个结构还不是特别合理,还有一些旧的模式的束缚和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这都使得现在还不能完全按照产业化的方式来直接运作。现在整个体育系统的结构还不可能把体育作为纯粹的产业来运作,包括体育用品和体育赛事方面,与按照纯粹的商业运作还有一定的距离。 李宁服装作为国内唯一可以与国外运动品牌抗衡的品牌,在国内市场有利也有弊。首先国内运动产业刚刚兴起,发展潜力很大。其次,运动品牌的消费者众多,上至老人,下到小孩,尤其是广大在校学生。再次,其专卖店的选址很好,大多在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的中心,人流较多的地区以及各个大学城和体育有关的地区。我们学校附近就有一个。 2008年的奥运会给李宁公司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奥运会上7支李宁代表队的亮相,让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也使得其公司形象的提高和改善。但是这种品牌精神还只是一个雏形,并不完备。真正成熟的品牌精神应该能够强烈地引发消费者的共鸣。在这方面,李宁显然做得还不够。“一切皆有可能”的广告诉求一直不明确,消费者看不到这个品牌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也没有任何元素可以表达这个主题。而且这与体育精神还没有达到有机的结合,更没有升华到耐克那种价值观的高度。

 现在的李宁标志的变化,也使得其广告语发生了变化,新一代的90后逐渐的成长,成为学生的主流,广告语也直接和90后联系在一起,是90后的李宁,Mak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新一代的广告语其实是很符合“一切皆有可能”的主旨的。

 现在李宁品牌的还是面临着几个问题:1.李宁公司实际消费群的特征是∶在15~45岁等距离分布的基础上,以24~35岁为主,二级城市、中等收入、大众化而非专业运动消费。而李宁公司的目标消费群的特征是∶14~28岁学生为主,大中城市、喜好运动、崇尚新潮时尚和国际流行趋势。2.消费者对李宁牌品牌属性的认知是∶亲和的、民族的、体育的、荣誉的,并非李宁公司自1997年以来所努力塑造的年轻的、时尚的。3.对比耐克等品牌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忠诚度,可以看到,李宁品牌忠诚度很高(56%,高于耐克的36.8%),但人群年龄偏大,收入最低,且很大一部分现有消费群体的理想品牌是耐克。4.对李宁牌核心价值的认识,不仅消费者非常模糊,李宁公司内部员工也没有明确而统一的印象。5.在品牌整合传播方面也存在着问题。由于品牌定位不清,李宁公司在产品设计、赞助活动、形象及产品广告、开店风格、乃至形象代言人的选择上都存在传达信息不统一、不连续的问题,使消费者对李宁的印象凌乱,品牌形象不一致。6.李宁牌虽然号称运动品牌,但产品更像有运动感觉的休闲产品,没有真正吸引到那些视运动为消费的“重度体育消费人群”。7.产品线过宽,且未按国际惯例将产品按运动特性细分、针对细分市场设计产品。

 从消费者的方面看,李宁牌无法像耐克、阿迪达斯那样给人带来鲜明的联想。在许多消费者心中,耐克像一个百岁老人,品牌个性却是时尚的,是直面挑战和富有进攻性的,让人联想到竞争的快感、一流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阿迪达斯像一个成熟敬业的中年人,具有诚实、严肃、团队合作的品牌个性,带给人的感觉是追求卓越表现、积极参与和情感投入;李宁则像一个10岁的孩子,像一个好朋友,是具有民族荣誉感的中国体育品牌,但个性却十分模糊,人格尚未成型。

 从前面的调查情况我们能够看到,这些问题都有所反应。首先从最喜欢李宁的那种东西,鞋子占了最多,一个方面这说明鞋子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最大,另一方面也凸显出想衣服之类缺少吸引力,这明显和他们的目标引领时尚潮流不符合。在李宁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投票最多的是产品的外观设计,这说明李宁在这方面是及其需要改变的,因为和他竞争的其他国际知名品牌,像耐克,阿迪达斯这些都是能够引领潮流的,许多消费者就是因为这些而放弃选择李宁的。排在第二的就是价格,这个其实和收入是有关的,李宁主要的消费群体是广大的在校学生,这些人都没有固定的收入,都是靠着家长给的钱来消费,所以当他们碰到设计没有耐克好,但是价位并不低的李宁时,就会感到价格很不合理。对于颜色搭配和质量方面。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是一般,并没有做到很好。李宁的衣服我也有,说实话,质量方面是完全可以放心的,穿着也很舒服,就是在色彩上没法和阿迪,耐克比。

李宁调研报告 篇2

调查人员:贺淑宁尹敏程梦娇鄢原蜜李秋月

调查时间地点:2011年4月10日本校校园内

调查主题:李宁品牌在本校学生中的购买,受欢迎,前景等情况

调查目的:通过对李宁品牌的问卷调查更好地了解李宁优劣,前景等方面。完成市场营销课程的调查作业。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同时深化我们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推动中国体育事业,让运动改变我们的生活”是李宁品牌成立的初衷。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李宁在国内国际都取得了骄人成绩。我们怀着对民族品牌的一份自豪发放了50份问卷调查。在回收的问卷中,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李宁品牌在本校学生中的市场影响。

一,了解李宁,购买李宁

李宁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李宁品牌又更是我们民族品牌里的佼佼者。在我们的调查中,有超过72%的人对李宁有很大了解。这就证明大学生生对李宁品牌有很大程度的认识。而在这份了解中,有40%的人是通过媒体的大力宣传对李宁有了更好的了解。大约38%的人是自己逛街,上网等途径了解李宁。而家人朋友的推荐介绍占到12%,有10%的人选择了其它途径。

而在选择购买李宁商品方面,有大约45%的人说自己及家人,同学购买李宁商品比较多,超过50%的受访者说家人,同学买李宁商品较少。有超过80%的人在选择李宁商品时更多的是购买鞋子。

这说明虽然李宁在大学生市场中商品并不大众化,但鞋类产品是拥有很大的市场,且最受大学生追棒。

二,质量成首选因素,价格消费较理性

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在回答:购买李宁商品时你首选因素是?超过半数的人首选质量,而他们也十分认同提升质量才能提升品牌更好的发展,价格,款式成紧随的首选因素。

在回答能接受的价格范围时,200元以下与200-500元的选择是占同等比例,这表明本校大学生在价格消费时不盲目跟风,考虑了自身实际情况,消费较理性。同样,在“造成你最终购买决定因素时?有超过60%的人选择价格决定一切,只买实惠的,这同样说明消费较理性。三,山寨影响正品,树立品牌意识

近几年随着山寨文化的兴起,市场上随处可见各种运动品牌的仿冒产品,大到服饰,鞋类,小到袜子,小配件的产品这是严重的侵权行为。超过70%的人认为这会影响正品品牌,大约20%的人完全不支持山寨品牌。在市场都充斥着仿冒产品时,正品形象也会受影响。李宁应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持市场正品占有额。

四,男生,女生消费选择的不同

李宁是运动品牌国内的领头羊。而男生一般都比较喜欢运动。因而购买李宁产品比女生购买李宁产品比重大。同时在选择服装,包包方面的比例大大多于女生。

在选择李宁方面,男生更多地看重款式,舒适性,而女生更多地考虑价格因素,因此,男生,女生在购买李宁时消费观存在不同。五,看好李宁,更多期待

在我们着重表现的李宁重塑品牌后的一些问答方面。80%的人看好李宁重塑品牌的力度,同时看好它的市场前景。有了对李宁这一民族品牌更大的期待。

在期望值有多高时,大多数人坚信李宁通过努力将与国际其他运动品牌拥有同等地位。更有不少人坚信李宁终有一日会超过现有国际运动品牌,遥遥领先于世界之杯。

这表明李宁品牌及口碑在大学生心目中有很好的迎象。同时对李宁有很大的自豪感。并加深对其的期待。相信它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六,李宁深入人心,支持民族品牌

在我们的多选问答中,几乎超过80%的人选择李宁时,都有抱着支持民族品牌的心理,同样在我们的开放问答中,很多人热面沸腾直言李宁的“中国特色”“认同度”“民族情怀”等都是很大优势。年轻的大学生消费者。认同李宁的良好形象,认为他为体育所做的贡献及对中国运动品牌的不遗余力都是李宁品牌深入人心的原因。为李宁加分不少,同时,也更有理由支持李宁这一民族品牌。

七,李宁的竞争劣势及需改善之处

任何一个品牌要想长立不倒,都需拥有超强的市场竞争力。李宁品牌虽然具有价格适中,自身素质较强,良好的企业形象优势,但在李宁人可对消费者的市场调查报显示,李宁品牌实际消费人群与目标消费人群相比,在一定偏移,近35--40岁的人群选择李宁超过50%,而年轻消费者比重设达到李宁品牌推广初衷,而“酷”“时尚”“国际感”的耐克、阿迪等国际品牌却赢合了年轻消费者的味,李宁竞争略逊一筹。

在国际市场上,阿迪、耐克等在全球都拥有超高的知名度。同时市场占有份额一直领先,而李宁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国际竞争上,与国际一流运动品牌相差还是较远。

在提到李宁需要改善的地方时,注重打造品牌,提升产品质量,款式要更加新颖、售后服务跟上、服务意识强、重视创新等都是大部分同学的一致想法。李宁也只有如它口号一样。改变、改善这些方面,相信前景会更加广阔。

八,李宁在大学生中的总体概况

综合问卷等因素,90%以上的人购买李宁商品时都会选择到专卖店,专卖店的大热,也要求它开设的店面要合理,同时服务要好更是很多学生的共同想法。

有超过50%的同学认为李宁的价格有点接受不了,价格需要合理,也有少部分人表达了对李宁款式的不满。

很多学生表示会在经济充裕时购买李宁商品,打折时也是他们乐意选择的时机。

认同李宁,价格需合理,款式需新颖等是很多学生的总体要求。李宁企业如何抓住年轻大学生的诸多要求。我想创新会是很好的选择。抓住机遇,抓住大学生广阔的市场,李宁仍需费番功夫。

“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曾响彻我们身边。时至今日,李宁的这种精神仍在鼓舞着他的团队及我们普通大众的生活、李宁品牌的过去着立先“打造国际品牌”,我想时至今日,已到达它们“开拓国际市场”的良好契机。

2010李宁品牌重新塑造的强大决心。预示着李宁品牌与期我设定更近了一步,对于我们热血沸腾的当代青年。强烈的爱国情感也加诸到国内名牌身上。

在对于价格问题上,我们组不太赞同很多学生说的价格要降低的举动。要想走向国际、降低价格是不可取的。每一个品牌都有其自身的定位。但是,李宁可根据不同需求的层次调整价格。

李宁向国际市场试探性蔓延。与在后端的内功修炼配合,形成其国际化线车的前后轮联动。电视煤体广告的强大宣传力也让很多人主为李宁更应在国际多开设卖场,加大与赛事合作,从而取得很好的宣传效应。

“打造90后李宁”“源于全新的品牌宣言,体现了从敢想到敢为的进化。鼓励个人敢于求变、勇于突破、是对新一代创造者发生的呼告号召,抓住年轻人的市场,李宁正变得年轻。

”灵敏,平衡,耐力,精准”是李宁品牌的物质。李宁强大的战略眼光、努力提升的竞争力。让一切都将变为可能。2009--2013年为国际化准备阶段。专注加强国际化能力,2014--2018年为面向国际化阶段。make thechange.让改变发生。李宁正与自己的线略目标越来越近。

李宁企业文化 篇3

一.李宁简介

--------企业文化课程小组作业

(1)一个人:李宁,奥运冠军,原中国体操运动员。他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先后摘取十四项世界军,赢得一百多枚金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举夺得三金两银一铜,是中国单届奥运会上获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因此被誉为“体操王子”。(2)一个企业:李宁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是第一家建成国内运动服装和鞋产品研发设计中心,第一家实施ERP,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以成为全球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公司作为发展目标。李宁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李宁品牌以“Make the change”作为品牌口号,是真正代表中国的专业体育品牌,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逐步成为了代表中国的、具有东方元素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公司。二.李宁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对内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形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能使企业产生积极的作用,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对外则能树立和改善企业形象与品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企业文化本身来讲共有四个层次,自外向内依次为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其中精神层文化石企业文化的核心。下面我们让一起去了解李宁,了解李宁的企业文化。(1)精神层文化——核心价值观

李宁的企业文化核心就是“崇尚运动、诚信、激情、求胜、创新、协作”。这个核心价值观源于李宁人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与崇尚,是李宁人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这种精神理念不仅深深地影响着李宁人和李宁这个品牌的发展与壮大,同时在李宁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建设中都有所体现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崇尚运动:对运动有强烈的热爱,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热爱以体育为核心的积极的生活方式;影响周边的人积极的地参与运动,用体育促进人们的交流,增进健康,增强自信。在崇尚运动这一点上,公司的领导层要承诺每周至少从事2个小时的运动。李宁公司每年都会举办全民运动会,各个运动项目都有,公司的所有高层领导也都要参加。不仅如此,公司员工自发成立的足球、篮球、排球、游泳、健身、羽毛球、网球俱乐部也会定期举办活动,其中足球俱乐部每年组织一次公司联赛,公司明星足球队曾与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较量。

诚信:诚实面对每一项竞争与挑战,尊重公司的制度、纪律,绝对不因个人利益牺牲、损害公司利益;在公正正直的前提下,真诚的对待同事,建立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1990年,“李宁牌”第一款运动鞋001诞生,但因生产者的工作疏忽,致使20万双运动鞋出现质量问题,李宁当即从武汉飞回北京,决定将这批鞋全部销毁,坦诚面对消费者。2003年5月29日下午,分公司管理部的一名业务员准备到济南出差,临上火车前接到通知,济南分公司有一批团购的货品尚未备齐,还差九双鞋,按客户的要求,第二天中午12点前必须到货,而这九双鞋还在天津分公司。为了兑现对顾客的承诺,尽管在“非典”时期,该员工还是毅然退掉去往济南的火车票,改变行程及时赶到天津取货,将这九双鞋送到济南。

激情: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和进取心,有为实现公司使命、愿景而努力工作的持续冲动。积极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不言气馁。运动也让李宁公司的员工在困难面前更加充满激情。2002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面临巨大压力。面对要在最后的两个月完内成1.85亿元的销售收入和1.98亿元销售回款,一种莫大的压力萦绕在公司每位员工的心头。这时候,财务部的一名普通员工致信总经理,建议向大家发起倡议,共同努力,以实现历史性突破。张总接到信后,号召全体员工向经营目标发起最后冲刺,并带领众人全力以赴,顺利完成当年任务。

求胜: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有强烈的成就动机,积极地面对市场挑战,对目标的实现及成功执着地渴望和追求。运动场上的胜负游戏更让李宁人懂得“胜者为王败者寇”的道理,求胜之心犹为强烈。97年金融危机后,市场状态低迷,面对挑战李宁人不言气馁,以“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气魄,大胆革新,提出新的市场理念。经过5年的发展,“李宁牌”在众多国内外品牌中脱颖而出,2002年销售额过10亿元,在国内体育用品市场中一路领先。

创新:对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或向成功企业学习。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新理念用于产品设计、品牌经营和内部管理,不断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有创新才有发展,不管是运动还是经商都一样。作为体育用品公司,李宁公司不断推陈出新,研发新技术,将其运用在产品的开发中。1998年,公司同美国杜邦公司合作,引入Coolmax面料,生产新型T恤;2002年,公司再次联手杜邦,将“莱卡”面料应用于健身泳装系列产品中,产品吊牌上同时出现了“李宁”与“莱卡”的标志,这在中国体育用品中尚属首例。此次两家品牌的正式合作,是源于双方有着共同的理念,通过科技创新给消费者带来时尚舒适的运动生活。

协作:具有整体意识,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地与他人配合,齐心协力为实现公司目标而努力。李宁公司作为供应链的组织管理者,更需要充分协调外部合作伙伴,共同发展。运动过程中的协作精神,对李宁公司员工的影响同样巨大。2002年秋冬产品订货会上,李宁公司第一次以“合作伙伴”称呼经销商客户,确立了双方的合作关系。从而与经销商客户构成一个团结协作的整体,携手共进,共创李宁的美好未来!(2)物质文化层

在物质层次方面,独特个性的李宁品牌标识,统一的职工服装,以及充满活力与激情的产品宣传广告,向人们展示出李宁的运动文化。李宁公司于2010年进行品牌重塑,目标口号变为“Make The Change”。全新的品牌宣言,体现了从敢想到敢为的进化,鼓励每个人敢于求变、勇于突破。(3)行为文化层

李宁对企业职工与管理者都有具体成套的行为规范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主要包括:仪容仪表规范、仪容、仪表规范主要规范员工在企业内部上班时间的具体仪表问题。社交规范主要规范的是员工与领导、员工与员工以及员工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一般行为规范主要规范的是员工在企业内部的言谈举止问题,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4)制度文化层

李宁企业注重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来体现企业的文化并约束和规范职工行为。对职工的基本义务、人员管理、劳动纪律、仪容仪表 以及薪资福利等方面均有详细具体的制度规定,从而将企业文化的各方面的内容落到实处。除此之外还建立了有效的人才测评体系,实行360反馈,开展PDP测评,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用制度来约束人、管理人、激励人以及培养人。

推动中国体育事业,让运动改变我们的生活”是李宁有限公司成立的初衷。李宁有限公司从不放弃任何努力以实现这一使命。从1990年支持北京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始,李宁有限公司对体育事业已投入大量赞助,同时也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充分体现了李宁的运动文化。独特的企业文化,是李宁有限公司每个部分紧密协作、奋力向前的接力棒,使所有的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成为合作伙伴,让所有的员工合力同心。三.李宁面临的危机(1)国际名牌之路充满艰辛

2004年,李宁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后,重新规划了公司的发展目标:2005-2008年,专注国内市场,争取在本土市场从内外夹击中突围;2009-2013年为国际化准备阶段,专注加强国际化能力;2014-2018年为全面国际化阶段。李宁准备采用“先打造国际品牌,再开拓国际市场”的稳妥方式。然而目前世界上有很多知名的体育品牌:耐克、锐步、阿迪达斯、彪马、斐乐、美津浓、茵宝、背靠背、匡威等。就李宁品牌而言排名仅在22位,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国际化之路依然遥远。(2)业绩下降,人才流失

2011年财报显示李宁公司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86亿元,同比下降65%,痛失国内运动品牌第一王座。今年李宁公司业绩继续恶化,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李宁公司收入为38.80亿元,同比减少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44亿元,同比减少84.9%,业绩严重下滑。为清理库存,上半年李宁公司总共关闭了900多家分店。下半年业绩也在进一步的恶化。行政总裁张志勇、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钟奕祺、公司秘书李红等高管纷纷辞职。四.企业文化建设上的建议:

(1)李宁在企业文化重塑中只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以及精神文化没有改变。没有处理好这四者之间的关系。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精神层文化,是企业的理念。这也是企业改革、文化重塑的关键。

(2)重视企业文化制度层和行为层的建设。根据新形势新需要来革新企业的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留住人才为己所用。

李宁文案 篇4

企业介绍

1989年李宁退役后加盟广东健力宝集团,创立了“李宁”体育用品品牌,并以赞助90年亚运会中国代表团为机遇,开始了李宁公司的经营业务,从而开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因为这样的热忱,李宁公司拥有了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分销网络。同时,李宁公司的国际网络也在不断拓展,目前已进入23个国家和地区。企业产品

李宁公司把产品的研发,看作一个不断创造纪录、刷新纪录的赛程, 经过十五年的探索,李宁产品已由单一的运动服装,发展至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配件等多系列并驾齐驱。不久的将来,李宁牌将致力跻身世界一流品牌,为全世界的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提供专业的体育产品。本着“源于体育,用于体育”的精神,李宁一直积极地支持着国内外的体育事业。在北京申奥的过程

李宁 中,李宁公司就是一个热心的赞助商。

产品评估

李宁产品主要涉及体育运动,处于中高端产品,高端品牌可以在全球市场上与耐克和阿迪达斯竞争,低端品牌可以在中国市场上与本土其他品牌竞争。”“我们要建立品牌个性,让我们的品牌真正成为消费者心目中一个真正有情感溢价的品牌,成为一个时尚、酷并具备全球视野的体育品牌。” 而早在李宁超越耐克,成为中国体育市场第二名的时候,就为自己定下了未来国际化的十年战略:2009年~2013年为国际化准备阶段;2014年~2018年是全面国际化阶段,成为世界体育品牌前5名和中国体育品牌第一名。

李宁被世界体育记者协会评选为“二十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他的名字和拳王阿里、球王贝利、飞人乔丹等25位体坛巨星一道登上了世纪体育之巅。李宁还对公益事业比较热衷,李宁品牌深入人心„李宁产品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很好的企业形象,“一切皆有可能”的口号又是家户喻晓!竞争态势

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是其品牌的形象的最大支撑点。近几年,李宁一步步被竞争对手超越。2003年,一直领先国内市场的李宁首次被耐克超过,2004年又被阿迪达斯超越。除了两大国际品牌快速抢占一线城市,本土品牌如安踏、匹克、鸿星尔克集体崛起——打败李宁成为他们一个阶段的目标。李宁最强劲的对手还是耐克和阿迪达斯。由于长期处于高端品牌的地位,耐克和阿迪达斯获得了足够的产品溢价,当与李宁竞争时,这些溢价就成为价格战的优势,一旦耐克挥舞起价格的屠刀,其品牌号召力远远高于李宁。

广告目标及其具体情况

据2002年调查资料显示,我们可以发现李宁的消费群是由:

品牌仰慕者,他们对李宁仅有兴趣,价格是首要考虑因素,约占30%;

品牌怀疑论者,他们认为李宁过时、缺乏鲜明个性,应该建立时尚的新形象来改变他们的看法,约占50%;

品牌信仰者,他们对李宁的感觉是爱国的,像亲密的朋友,有价值,约占10%;

品牌被动使用者组成,是由父母及他人决定并代替购买李宁,而不是他们自己喜欢上李宁,约占10%。

最终我们把品牌信仰者和品牌怀疑论者锁定为今后要着力培养的目标消费者。目标消费者认为:运动代表魅力;运动发挥认得潜能,惊喜随时可能发生;我有我的运动主张。他们相信经常给他们带来惊喜的公司是值得信赖的。

我们认为,必须把强化品牌形象和产品设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拥有李宁不仅仅是拥有一种体育用品,而是拥有一种面对未来的态度。用品牌信仰系统去全面诠释李宁品牌的新定位——“一切皆有可能”。

广告预算

促销实施方案

李宁公司在2006-2007年进行市场调查发现,李宁品牌实际消费人群整体年龄偏大,近35-40岁的人群超过50%。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对李宁品牌在“酷”、“时尚”等特质的印象,相较国际品牌略逊一筹。这些促使李宁开始着手品牌重塑工程。

2010年口号也由“一切皆有可能”变成了“让改变发生”。更换用了近20年的logo很显然,李宁品牌不仅希望摆脱初期的跟从与模仿,更希望重塑个性与形象,获得90后一代的青睐。当然为了刺激消费也会在价格上进行让步,但是李宁品牌则侧重于精神上的宣传„对于90后的对象可以针对性的在各大院校周边的适当位置开设店面,在换季或这重要节假日进行搞活动促销。还有和学校增加合作关系,主要在学生的校服订做上,李宁就是体育产品,再加上款式新颖、行动舒适方便能满足爱酷90后的需求心理,还有学校一系列的组织活动也能对咱的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培养大家的民族使命感。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的便利以及各种有利政策,使得国内外的交流的不断加深,不论到哪城市出租车公交车是地方的亮点,车体广告车体的logo也是重要的宣传方式,给司机备上统一的品牌服装,让国内外游人都知道李宁的民族精神,李宁是最好的、名族的、国际的„.广告效果

李宁完全摒弃了“明星战略,所有人都是明星,这在极度崇尚个性的年代,“一切皆有可能”。就是他的个性。李宁就是运用它个性的广告重塑他的品牌。他利用电视广告的独特个性来吸引顾客:一个个普通的男孩女孩,出现在很平常的马路、天桥、空地、天台、胡同,没有专业的运动场地,没有观众,没有喝彩,他们正在跑步、踢足球、打篮球、打羽毛球„„一切看似平常„„他们都身着李宁服装,眼神里流露出对运动无尽的专注与陶醉——他们好像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上一篇:家长的读书心得及感悟下一篇:孩子你慢慢来学生读后感